小婴儿逃出系列1第3关攻略,小婴儿逃出系列三全攻略
作者:本站作者1,小婴儿逃出系列三全攻略
2,复习 咬
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
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导言
六夫人:你写这个干啥?你知道你的读者里有未成年的孩子吗?
我:我知道啊,可是呼声实在太高,天命难违啊!
六夫人:还天命难违,给你脸了,说!(啪)你想干啥?(啪)哈?!(啪)
……
真是三巴掌打醒梦中人,我这才开始仔细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一篇。题目你们都能整明白吧?我就不多说了,我想讨论的是写这篇文章的动机。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我扪心自问了半天,总结出来以下这些理由。
第一,「咬」这事儿不管我讲不讲,它都客观存在。有人乐此不疲,有人情有独钟,甚至是有些人的唯一选择。既然「咬」这么广泛存在且又如此深入民心,那为何不告诉大家「咬」的正确方式以及注意事项呢?
第二,人类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认识世界,我和我的团队也在努力把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展现在你们面前。无论将来是否要「咬」,你都有必要去了解这种传承至今的文化,真正做到无忧无虑地接受或有根有据地拒绝。
第三,性相关的内容很多,但是可信的很少——从既往的读者反馈来看,这类文章很容易获得更多的关注,这说明目前存在的窘境。我总是用这种理由来说服自己……好吧,其实就是我自己想写了。
最终,妻子拒绝了我的请求,并把我的手绑上了。
但是,这难不倒我,因为我还有大污姐。
召唤第二人格!
哈哈,哟,小六子,被媳妇儿绑了吧?这事儿啊,还得你大污姐我来!(甩~)
「咬」的历史
其实对于性这件事情,从古到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当今社会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外加人们越来越懒,所以很多方式和方法都没有传承下来……
你很难想象在古时候,妓女会「女上位」的话,可以招揽更多的生意,因为玩儿得开啊~如果有「咬」的项目,那更不用说,恐怕门槛都要被踏平了!这就说明在过去,这种方式会被认为是比正常性生活更加令人不耻和刺激的行为,连之前在文章中出现过的神书《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里也提到,即使是最XX的女子也羞于去做。
而事实上,「咬」这种行为并没有消失,而是经久不衰。同时它也不只是人类所特有,很多动物身上也出现过类似的行为。当然,它们可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信息,比如通过气味、外观、分泌物等来判断对方是否健康、有足够的生殖能力,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判断雌性动物所处的生理周期。还有啊,这种行为也能判断短时间内对方有没有跟其他动物发生过性接触等。
你看看,动物的世界比我们复杂多了,我们现在一提到这事儿只会说:咦~太污了,人家不想聊……所以,如果以后你们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又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的话,那最好多收集一些信息。这些信息配合老六之前教给你们的那些知识,基本上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了。
后来,随着人类医疗水平的提升和观念的开放,「咬」变成了一种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的行为,不管是男女、女男、男男女女、来来往往、上上下下……喂,好好讲课啊,舌头怎么不听使唤了?
总之,没有人会做统计来证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方式,却有一个小伙子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他叫Ian Kerner,坦然承认自己跟早泄常年做斗争,结果都失败了……是的,顺着这个思路想,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练习,他掌握了灵活使用舌头来取悦伴侣的奥义,然后将之付诸文字并集结成册,教大家「如果只剩下舌头,你还能怎么办?」。
最后,这位「身残志坚」的小伙子不仅得到了伴侣的认同,还获得了读者们的一致赞扬。
从历史长河里「咬」的发展历程来看,不管是躲躲藏藏还是公开分享,适龄成人都有必要了解相关的知识。
「咬」的方法
我大可以直接把书扔给你们,说:去吧,自己去看吧~
但是,那跟我们上学时遇到的生理卫生课老师有什么差别?而且,谁会需要看什么书嘛……网上到处都是视频,谁还不能照猫画虎啊?再说了,人类在探索身体奥秘方面可真是有与生俱来的天赋,除了自己咬自己有点儿费劲以外,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方式,哦,不,有些人自己咬自己也是手拿把掐的。
男咬女、女咬女
当接受者为女性的时候,除了技巧本身,心理上的安全感更加重要。因为对于很多女性来讲,能够坦然接受自己外阴和气味的人并不多,或者说内心总会认为外阴是「丑陋和肮脏」的,这让伴侣「咬」起来并不顺利。因此,第一件事请,就是要找个舒适的环境,并且像进行「正餐」之前的前戏一样,要有一些爱抚和亲昵的言语,让她在放松的状态下,缓慢地开始。
有一个关键的思路是,不要认为「咬」只是前戏的一部分,草草了事之后就要吃「正餐」,而是把「咬」当做接下来要专心做的事情,品味每一刻的丝滑……好,收。这蹩脚的翻译腔你们能接受吗?需要澄清的是:其实很多女性认为单就体验来讲,「咬」的愉悦程度远大于XXOO。
接下来就是手法,不对,舌法了。这不是游戏攻略,没有一个具体的公式,需要你们用心去体会。当然,也有人把这件事情做成类似吉他英雄那样的游戏app,练习舌头的神技。
总之,「咬」的过程应该循序渐进、左右开弓、由浅入深、由轻到重……切记不可一开始就重点猛攻,像是乱撞的西班牙公牛;也要尽量避免牙齿触碰和损伤到皮肤或组织。真正的高手讲就有条不紊、温柔体贴,像是蝴蝶的翅膀飞过,又像是从厚厚的积雪上踩过……
最后就是高潮了,这个节骨眼儿很关键,不能打乱节奏,心中默念之前的节拍,不要试图加快节奏或者改变方式,否则可能会把她从巅峰拉下来。
好了,可以了,这部分再写下去很容易被举报。
女咬男、男咬男
同样是影视作品中所热衷的情节,毕竟绝大多数都是男性视角,所以从满足男性心理需求的角度来看,「咬」的意义很重要,尤其看到对方在进行过程中露出楚楚可怜的眼神什么的,男人几乎当场融化……
只是,事实上,单纯从感觉上来讲,「咬」对男性的意义远没有对女性那么重大,因为无论采用何种技巧,基本上都是在模拟XXOO时的感觉。
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但无论位置如何,都要注意保护膝盖。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脑补的所有画面,都需要用到膝盖,尤其是在户外或者不平的地面上。永远记住要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因为我的确见到过意外滑倒咬伤生殖器的病例。
其次,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保持润滑都很关键。尤其是尺寸明显不是很匹配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两败俱伤。至于舌头的技巧就不多说了,没见过真的,还没吃过冰棍儿吗?流程基本上差不多。同样需要注意避免牙齿的接触,若能留意眼神与手势的配合,可以加分不少。
最后,高潮这事儿可能就需要你来掌控了,因为这涉及到一个谁来清理的问题。突然想到一个成语——生「精」止渴,感觉哪里怪怪的。但是这个问题并不能忽略,因为接下来要讲的格外重要。
「咬」的安全
前面说了很多技巧和理论,但具体是否可以实施,关键在于是否有踏实可靠的安全保障——这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首先,必须要刷牙,这应该是全宇宙的共识了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使用牙线,实在不行也得用漱口水。什么?这样很破坏情趣?好吧,你要知道,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不塞菜的牙缝……不要事前一时猴急,等到事后追悔莫及。
接下来就要分情况讨论了。如果是固定性伴侣,都是轻车熟路,认真清洗之后就算摸黑进行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担心就担心那些新的、不固定的、不了解的、不可靠的……那就要多加小心了。
除了最基本的清洗以外,你可能真的需要依照传统医学的「望闻问切」好好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有红肿、破溃、出血、赘生物、异常分泌物;闻闻是不是有什么异味,比如恶臭、酸臭等,如果清洗之后还是挥之不去,那就要拒绝了;问问是不是有不洁性接触史,问问是不是做过什么羞于启齿的事情,如果真的发生过什么的话,那就进行最后一步——切掉!哈哈,开玩笑,别捂裆,该检查就检查,该治疗就治疗。
「咬」会不会感染性传播疾病?
有可能。
理论上来讲,性传播疾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体液。拿HIV来说,在米青液当中含量最高。确实有人感染HIV单纯是靠「咬」出来的,这么多年以来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共就记载了三例,足够说明这件事情的危险性了。
虽然发生条件很苛刻——需要足够量的病毒,需要同时存在破溃或者破损,外加很多次以及频繁发生等条件,但是我们仍然建议采用安全措施,比如:咬时专用套,不要诧异,真的有这类产品。
同样的,其他病毒也是如此,比如常见到的HPV病毒,不管高危还是低危,其传播方式也与HIV类似,同样需要注意。
好了,基本上把我想要讲的内容都说完了。
滴,下车请当心,带好您的行李物品。
完
好了,今天就这样。
晚安,我爱这个世界。
▼点击下方标题,更多相关知识等你来撩~
1. 拍照、夜宿、做头发,关于性,你可能还需要知道更多
2. 有性生活之后,90%的女性会得这种病!
3. 这是一份严肃的「人体润滑剂」研究报告,但是内容相当粗俗坦诚……
- 互动游戏 -
封面图片:@LHAfterHours
图片设计:六层楼
责任编辑:木头羊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
3,掌握这一个职场技巧你也可以月薪3万
◆ ◆ ◆
文 | 十点君
职场上,你见过的最丢脸的一件事是什么?
在一次国际大会直播上,某名企前总监正做在做着一场高大上的演讲,台下突然有观众对着他的屏幕大喊:
“你太Low了,下去吧!”
当时他的PPT是这样的,感受一下:
这次PPT带来的灾难——不仅是几分钟的全场尴尬时间,更是引致演讲本人被公司从管理层除名。
有人可能会问:不就是一张PPT吗?至于那么严重吗?
但十点君见过的月薪3万以上的职员,没有一个不是PPT高手。
你想,项目汇报需要PPT,年终总结需要PPT,就连日常开会也都需要PPT……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PPT俨然已经变成了每个职员的脸面。
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你的office技术是否过关。
更是暴露出你做事的认真态度,职场的专业程度,以及你在未来10年中脱颖而出的潜力。
你做PPT的级别
暴露了你的层次
试想,如果你是老板,你会对做出以下两个PPT的员工有什么不同看法?
同事做的项目汇报PPT是这样的:
(简直丑到爆啊!)
而你做出的项目汇报PPT可以是这样的:
老板和同事,即便嘴上不说,心里肯定对你刮目相看。
同事做的年终总结PPT是这样的:
而你做的年终总结PPT可以是这样的:
那你在上级、同事的眼中,就一下子树立了头脑先进、科技范儿的形象。
同事做的日常开会PPT是这样的:
而你做的日常开会PPT可以是这样的:
那不管怎么说,你一定会让大家觉得你是个脑洞大开、创意爆棚的人。
所以说,在职场上,PPT就是你的个人名片。
PPT做得好,自然能彰显魅力和品位:让老板和同事刮目相看。
做不好则会拉低你在老板心中的印象:敷衍、懒惰、审美差、没创意。
如果你是老板,你会对谁委以重任呢?
PPT其实一点也不难
学好后,月薪轻松翻倍
有些同学对PPT有误解,认为做出高逼格的PPT会很难,一直在技术上止步不前:
手里有一大堆资料,头脑却一片空白?
下载了好几套模板,居然一个都用不上?
网络教程无聊枯燥,根本就记不住?
一份PPT改了好几遍,最后还是丑到爆?
直到真的需要做展示时才手忙脚乱,觉得技能不够用。
但在PPT大神看来:PPT本身有80%的功能按钮都是没有用的。利用好20%的按钮,你就可以轻松做出高逼格PPT.....
比如:巧用母版功能,一秒钟批量添加Logo。紧急会议前,再也不用一张张修改!
巧用删除背景功能,一分钟智能抠图。碰到喜欢的图片图标,动动手指就能成为你的素材!
而且,PPT融合了Word和Excel的优点。你只要用好PPT,就能用好office三件套。
所以,只要懂得方法,你也可以:
一针见血地传达你的核心观点,让沟通更高效,节省所有人的时间:
▼土土的表格变身精致柱形图
权威机构显示,PPT还能展示出你的个人特色,提高面试成功率的70%,成为职场的最好敲门砖:
PPT还能复杂难懂的数据可视化,清楚地呈现你的工作成绩,让老板看得见,为你升职加薪奠定基础:
▼会做PPT的人和不会做的区别
甚至,当你想为同事、家人或者爱人做一个逼格满满的相册,拉近关系时,PPT也是不二之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十点有一个朋友,就是通过PPT完成了职场逆袭,在24岁时就收获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靠PPT赚到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他承包了章子怡、刘烨 、杨幂等明星的PPT
如果你是十点君的老朋友,那你一定对他不陌生。
他就是这位人见人爱、幽默感爆棚的PPT大神——冯注龙。
冯注龙
WPS年度最佳设计师
付费学员10万+的超人气讲师
靠PPT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
曾经的他家境普通,学历一般,在职场上屡屡受挫。
但自从开始潜心钻研PPT,得到领导赏识自然不在话下,冯注龙的人生也从此开挂。
他为谢霆锋、鹿晗、杨幂、赵又廷、成龙、刘亦菲等一线明星大咖做过《王牌对王牌》的节目邀约PPT。
他还是时尚芭莎慈善夜第15周年庆典的御用PPT。
在之前最火的一档明星真人秀《演员的诞生》中,为章子怡、刘烨、宋丹丹等量身定制PPT!
也因为PPT,他结实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在24岁那年,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从一个职场小白,到WPS年度最佳设计师,再到国内最顶尖的PPT制作团队创始人,他只用了不到两年。
他说:多学一个技能,就多一份生存的保证。
现在,就连百度、网易、中国平安等知名企业都邀请他去讲PPT,他的神技能影响改变了超过40000人。
2018年还剩不到100天
为自己的升职加薪,添一把火
PPT修炼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实战。
为帮助更多人掌握PPT,他来到了十点课堂,想要为你带来最特别的、颠覆传统的PPT课程。
“我是PPT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希望也能帮你收获职场的成长与改变。”
来自百度的HR花花曾说,他课程有3点让人很放心:
好学:很适合零基础小白,每一个技巧都讲得通俗易懂,听完很过瘾。
快速:只需要学完8节课,就能快速上手投入工作,学得快,做得也快。
精致:听完他的课,你不用刻意训练审美,就能让PPT显得高大上。
▼ 点击下方视频,颠覆你的传统PPT
8堂精致视频课
(已更新完毕,可永久回看)
50套收费级PPT模板
200页原创精美PPT图表
160个真实案例剖析,PPT结业营
以及PPT超级大礼包
这一切,现在只要99元!
不到两杯咖啡的价格
就可以收获一辈子的职场技能!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
这套课程,到底有多超值?
- 学员评价 -
让你在笑声中,一不小心就学会PPT
Before&After实战案例对比:手把手教你制作出风格、用途、行业各异的PPT!
真人出镜幽默讲解:没有干巴巴的理论,更没有流水账的知识灌输,冯注龙讲课时不仅吟诗作对,还喜欢cosplay,让你在轻松搞笑中,一不小心就学会了PPT。
视频制作精良:有堪比综艺效果的花字特效,有脑洞大开的惊喜桥段,还有操作界面的细节缩放,让你看得更清晰!为你带来其他课程没有的学习体验!
超值大礼包:PPT模板够用100年!
▼50套价值1000元的原创PPT模板
▼200份精品PPT图表
(包括图表素材、流程图、并列图、总分图等)
▼向天歌PPT字体使用手册
还有!!!
200张精美无版权高清图
10大行业免抠图透明底素材
200种水墨笔刷大集合
国内首档场景化PPT方案手册
这些高大上的素材,背后凝结了向天歌团队没日没夜的呕心沥血。而之所以不顾一切地做这些,就是为了让你:够!用!一!百!年!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
轻松学习+刻意练习=搞定PPT
永久学习:总共8堂视频课,已更新完毕。关注公众号十点课堂,点击子菜单“已购课程”,即可随时学习,永久有效。
购课须知:无论安装哪个版本的PPT,都可以学习课程。配置要求、安装方法会在课程中详细答疑。
贴心服务:高颜值助教团+结业礼物
交流答疑:订阅课程的小伙伴都可加入,与更多学员一同学习,相互督促,给你坚持“不逃课”的理由~
在此期间,导师和高颜值助教团将悉心辅导。不怕你问题多,就怕你学不会!
暖心福利:通过考试,即可获得结业证书,优秀学员可获得结业礼物。
8堂精致视频课
(已更新完毕,可永久回看)
50套收费级PPT模板
200页原创精美PPT图表
160个真实案例剖析,PPT结业营
以及PPT超级大礼包
这一切,现在只要99元!
不到两杯咖啡的价格
就可以收获一辈子的职场技能!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
点击下方按钮,下载十点课堂APP
开启你的私人定制成长大学
4,那个提问我该如何过好这一生的人死于
我是2016年7月上的领英:从一开始的只发职场文章,到后来参加线上线下活动,可谓与职场小盆友们玩儿得不亦乐乎。
职场朋友们大概是头回见一个所谓的500强“高管”能将文章写得如此接地气,也是出于猎奇吧,因此我的文章一经上线就吸引了大量的关注,有捧有骂一时间好不热闹。
我的粉丝数量也跟着蹭蹭突破了260W+。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人将我的文章比喻为“领英的一股清流”,而我本人,也被网友们冠名为“领英一哥、领英网红”。
这人一红啊,麻烦就来了。
这不,最近我就连续收到了一大堆职场小伙伴的领英站内信、微信、Email,甚至是面对面的“骚扰”:有让我给出主意的;有来吐槽自己的老板、公司的;有让我帮忙做决定的……林林总总千奇百怪。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遇到不懂的事情要“勤学好问、不耻下问、打破砂锅问到底地问”,但遗憾的是,好像没告诉我们:要问什么问题、怎么问、以及何时问。
今天我就通过自己亲身经历过的3个“尬场景”,和大家讨论讨论关于“如何聪明地问问题这件小事”。
“To be or not to be”
这是个世纪难题
场景1 :“Peter哥,你觉得我应该如何过好这一生?”
某次我在广州上职业发展的公开课,当地的培训机构给我配了个临时助理,是一名刚大学毕业三个月的95后女生。
培训期间我们俩一共说了三句话:
Peter老师,需要我帮你擦黑板吗?
Peter老师,要我帮你倒杯水吗?
Peter老师,中午你想吃点啥?
为期两天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当我收拾东西打算去机场时,临时小助理总算抓住机会,在送我出门的路上问了一个哲学味十足的问题:
“Peter哥,我好喜欢听你的课啊,我想将来也能像你这样“成功”!可我现在却对工作、人生感到迷茫。你说,我应该如何过好这一生啊?”
看着小助理那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我努力思考良久,才告诉她:
妹子,Peter哥真的不知道你应该怎么过好自己的一生。
但是有一点我很肯定:今后你再向别人问这个问题时,如果有人能在你话音刚落就立刻堂堂堂堂地将一连串的答案告诉你,
那你千万要记住我的这句话: 这丫的一定是个骗子!切记切记!!
场景2:“Peter哥,你帮我拿个主意吧,我都听你的! ”
当老师最大的一个坏处,就是你必须随时做好当“算命先生”的准备。
这不,前两天我开了微课,聊如何搞定老板的话题。课程刚结束,就有个听课的小朋友非要加我的微信,通过好友验证之后连招呼都没来得及打,就直奔主题:
“我工作都已经三年了,是不是应该换个公司了?现在我手上就有个Offer,你说我要接吗?Peter哥,你帮我拿个主意吧,我都听你的! ”
对着空气静默了数秒钟之后,我才终于冷静了下来,在微信上默默地打出了下面这句,同样饱含哲学范的回答:
“要不要换公司还得看你自己!”
场景3:“老板,我知道错了,那你说我下回该怎么做呢?”
助理,是我这一生中除了老妈、老婆之外,最重要的人。
因为TA经常是一天当中和我接触时间最多的人,她的工作能力、沟通技巧、和我是否合拍、情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的工作效率。
摊上一个不给力的助理,那真的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事儿。
比如说我就曾经和这样的一位妹子合作过,每天像电话答录机一样重复性地问同一个问题(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老板,你想坐几点的飞机?你想住哪个酒店?你希望和谁先聊天?会议记录要发给谁?”
有一回问得我火起,忍不住批评了她两句:“做事时要注意观察,做个有心人。你当我的秘书都快半年了,期间我出差已经不下40次,怎么就不能观察总结出我的规律呢?!凡事都来问老板,那我还要你干嘛呢!”。
一看我真的发火了,妹子非常紧张地站在我面前,一边尴尬地低下头,一边小声地答道:“老板,我知道错了。那你说明天的飞机我该给你订几点钟的呢?酒店住哪里呢?会议要邀请谁呢?”
一直以来,我们以“听话”的方式被教育,却又以“不会提问”的方式被diss,这就很尴尬了。
别为“不能解决的问题”
寻找答案
这些年出现了个很时髦的新名词——知识付费、碎片化学习。
据说这是继马桶之后,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大“认知革命”,而且好多人都从中赚到了大钱。
这么好的事你说我怎能放过!
因此前一段时间,我颇为认真地和国内几大知识付费平台好好地合作了一把,一通折腾下来,我总算搞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原来陈安之的成功学又从河里爬上岸了,只不过这回穿上了“互联网思维”的新马甲。
比如说“职场焦虑症”:
先说痛点:你现在是不是非常焦虑?你在工作、人生里是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别人都在学习而你却在原地踏步,你这样是会落伍的!
再开药方:不要怕!我这里有治病的良药(解决方案)!包你药到病除!
讲个段子:这是成功大湿的真实经历,不是我瞎编的!
最后收钱:只花1.9元就能过好你的一生!你还犹豫什么!
纵观人的一生,好像无时无刻不被一些疑惑所困扰着:
年轻时想出人头地可不知道该如何“成功”?
结婚生孩子后又想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可不懂该怎样让自己和家人开心快乐?
人到中年有得有失,却始终无法“不惑”。
成功的人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失败的人想奋起直追绝地逢生,可到底该怎么做呢?!
靠“每天听课5分钟,成功幸福伴一生”?
其实照我说啊,大伙之所以会上当,是因为你们没有搞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
这个世界上分别存在着两类问题,一类叫“Fixable(可以解决的)问题”;另一类叫“Manageable(无法解决,但可以被管理的)问题”。
举例来说:
你娶了这个妹子就不能娶那个妹子,二者只能选其一,否则你老婆会让你痛不欲生——这就叫“可以解决的问题”。
可针对“工作vs生活的平衡”,这种抽象的,会随着你的年龄、家庭状态、对生活的诉求的变化而变化,无法一次性解决的问题,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管理和利用。
“职场焦虑症”就是属于此类问题。
人类进步的最大原动力,来自于欲望,职场也是一样。
功名利禄是欲望,梦想情怀也是欲望,无所谓谁高雅谁庸俗,因为无论何时,它们都会像连体婴儿般与你双宿双栖生死与共。
因此只要你是个正常的人,就有欲望,焦虑就会伴随而来:得之则喜,失之可惜。
“焦虑”绝不是一种病,更不需要治!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管理它,控制它,引导它,利用它。
最后请千万记住Peter哥的这句话:如果有一天你不再feel焦虑,那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你要么是脑子进水了,要么是开始走下坡路了,除此之外绝无第三种可能。
你没办法满足所有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作为职场导师,我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Peter哥,请你帮我做个决定吧!”。
我连你是谁、做过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都不知道,请问该怎么帮你做决定?!
因此聪明的做法是:首先,别光想着要答案,而要去问,获得答案的方法和路径;第二,认赌服输,心甘情愿!
咱们就拿换工作来举例吧。
其实很多小伙伴们来找我帮他们“做决定”之前,心里早就已经想得七七八八了,但还是觉得需要找个人来走走过场。
而且这样一来,就算将来这个决定惹出了岔子,那也和自己无关了:
你看你看,当初我其实并不想去这家公司的,都是我爸、我妈、Peter哥、我七大姑八大姨们蹿腾的,才让我现在这么地被动。
哎,当初要是不听他们的就好了!!
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与其问有经验的前辈该不该接受A公司的Offer,不如静下心来,向他们好好讨教换工作的方法和流程。
世界上最大的谬误就是羡慕别人的“成功”,因为他的结果和你无关,你也copy不了。
有那个闲工夫,不如多花点力气多学习多观察方法论,看看他们换工作阶段都有哪些得失、教训、收益。
在此我还想特别提醒一下大家:这个时候你们不是不能问问题,而是要懂得问“有意义的”和“聪明的”问题,比如说,你可以这么问:
(愚蠢的问法):“姜老师,钓上来的鱼分我两条好吗?”
(聪明的问法):“姜老师,请问在渭水之滨钓鱼要注意些什么?怎样选择合适的鱼竿?鱼饵的配方要怎么设计?”
别浪费彼此的时间
带着proposal去问问题
作为曾经的职场“高管”,我从未幻想过自己的下属会永不犯错,只要不在同一个坑里,以同样的姿势摔死两次就行。
其实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从错误中学习。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会有大量的工作岗位被AI取代。
因此职场中人必须要未雨绸缪,学会和加强一些新的技能,这其中就包括“自我学习能力”。
我们之所以要去问问题,是因为我们不懂、不知、不能。但这些原因不可以成为我们懒于思考和逃避自我学习的借口。
刚参加工作时逢人就问会被先辈们夸为“可爱”,可都年过30还次次随意发问,每次问的都还是没水平的问题,那就只能被别人讥笑了。
是不是一个“有心的人”是我在选择和提拔下属时首先会考虑的一个因素。
何为“有心”:善于观察,及时总结,触类旁通,自我驱动——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在此,让我们再把小助理拉出来“吊打”一下吧:
第一次给老板安排出差时,你肯定对TA的习惯、偏好、忌讳一无所知,所以这时候问的问题通常都是开放型,比如说“老板,你希望订几点的航班?住哪个酒店?会议邀请谁参加?”
可等到几次磨合后,你的问题就应该慢慢地转变成选择和建议题:
老板,根据你的出差行程和相应的航班信息,我建议这样来安排你的此次出行计划:**日坐**航班,然后住在***酒店,最后在**日回北京。你看这样的安排ok吗?
都是在问问题,可问的姿势不一样,给人的观感立马天差地别!
这里面的奥妙,你get到了吗?
写在最后
套路讲完了,最后让我们重新再回顾一下文章开篇的那三个问题,什么才是“聪明的问题”,以及如何才能“聪明地问问题”呢?
“Peter哥,你觉得我应该如何过好这一生呢?”
正确答案:这是一道无比愚蠢的问题—PASS (就是说,今后连问都别问,谁问谁弱智!!)
“Peter哥,你帮我拿个主意吧,我都听你的! ”
正确答案:此类问题可以问,但要改成这样的姿势:“ Peter哥,请问对于一个刚工作三年的职场小白,如果此时想换工作,哪些因素是我需要考量的呢?以及做决定的思考方法和流程是什么?”
“老板,我知道错了……那你说我下回该怎么做?”
正确答案: Byebye
。
今天来个聪明提问大赛吧,
请开始你的提问!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张思宏。前亚马逊中国区副总裁,人称“Peter哥”,一个读书人,两个孩子的爹,三所大学MBA客座教授。个人微信公众号“没空读书”(id:mkdspeter)。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Pixabay、影视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2018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