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魔曲升级攻略2017,镇魔曲手游怎么快速升级 镇魔曲手游快速升级攻略
作者:本站作者1,镇魔曲手游怎么快速升级 镇魔曲手游快速升级攻略
2,镇魔曲手游玩家怎么快速升级
3,游戏推荐镇魔曲让你知道什么是原汁原味的MMO
作为网易2017年开篇之作,《镇魔曲》手游对于喜欢MMO的玩家来说,这款标榜“原汁原味的MMO体验,让MMO重回角色扮演”的手游到底如何呢?趁着放寒假之际,咱们就先来看看,值不值得在假期里为它而肝!
游戏画面:五星
一款游戏吸不吸引人,画面是最重要的原因。《镇魔曲》手游的画面,可说是最近难得一见的精品。人物建模栩栩如生,场景光影过渡自然,角色动作流畅,战斗特效酷炫。在写实风格画面的手游中,能做到如此品质的实属罕见。不比动画渲染、Q版等画面风格的手游,写实风格的游戏画面打不得半点马虎眼,材质是否精致、自然,光影是否契合,一眼便知。《镇魔曲》手游在画面这一项上,可得满分。
职业设定:五星
在《镇魔曲》手游中,首发便有圣修、龙将、影刹、夜狩、星术、御灵六大职业可供选择。每个职业均有专属的十五个技能。玩家通过选择其中五个技能装备使用,能衍生出三种不同战斗风格的流派。以圣修为例,“慈念心”流派奶量第一,而“雷霆手”流派的法攻也十分强悍。这些流派的存在,让各个职业拥有更多发展空间,丰富了角色养成路线。这些战斗流派,将统御在“战法牧”经典铁三角设定之下,让玩家们能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不至于被大量流派晃花了眼。对于追求个性或喜欢钻研的玩家来说,十八种不同的流派,还可以玩出不同的角色扮演体验,大大丰富了游戏的可玩性。
游戏界面:四星
《镇魔曲》手游的主界面设计得比较合理,左上方是人物信息,右上方是游戏地图,左下方是控制移动的左摇杆,中部偏下是聊天框,右下方则是攻击、技能区域——值得一提的是右方这一片区域在平时是可以收起来的,避免了遮挡画面的尴尬。略有不足的地方在于,MMO游戏里所涉及的功能比较繁多,在手机的屏幕上显示出来后有些拥挤,如果能让更多UI界面实现“收回”操作就完美了。
游戏操作:四星
游戏采用了类似MOBA的双摇杆操作,在如今的MMO手游里这样的设计也渐渐多了起来。比起当初点击移动、滑屏手势攻击放技能的操作模式,双摇杆无疑更人性化。在实际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左摇杆区域的可触控范围被有意加大,在紧张、激烈的战斗中不至于误按。右摇杆的攻击、技能区域,采用了新颖的环绕式排列,以攻击键为中心技能分布四周,在战斗中能快速定位到所需使用的技能,比起攻击、技能键大小一样的设计要更为合理。唯一的欠缺在于轻功的按钮位置有点偏,靠近屏幕边缘,在战斗中需要使用时偶尔会出现误按。
《镇魔曲》手游总评:
《镇魔曲》手游是一款沉浸度非常高的MMO游戏。精雕细琢的画面、完善的PVP及PVE玩法、丰富的社交系统、多样化的职业流派,让喜欢MMO游戏的玩家能在手机上拥有如同端游MMO般的乐趣体验。完善的优化、强悍的引擎,保证了游戏在任何机型上都能流畅运行,即使多人同屏战斗也不会卡顿。如果你是MMO爱好者,加入到这个魁丽多姿的MMO大世界的冒险之中!
4,微软彻底告别移动操作系统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SDN”(ID:CSDNnews),作者 屠敏。36氪经授权转载。
去年 8 月,苹果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引发无数同行的羡慕与嫉妒。然而好景不长,短短几个月后,其地位就被加速转型且闷声发大财的微软取而代之了(当前亚马逊市值已超过了微软、苹果)。
但值得深思的是,和苹果当前的失利相比,微软另辟蹊径在“AI+云”领域的成功虽然让其大放异彩,但也侧面印证了在移动互联网的领域,微软败得比苹果还惨,如今的它甚至要拔掉插在自家 Windows 10 Mobile 上仅有的呼吸机。
近日,微软于官网遗憾宣布:
从 2019 年 12 月 10 日开始,Windows 10 Mobile 用户将不再有资格免费从 Microsoft 收到新的安全更新、非安全修补程序、免费的协助支持选项或联机技术内容更新。
第三方或付费的支持计划可能会继续提供支持,但请务必知悉 Microsoft 支持将不会公开提供适用于 Windows 10 移动版的更新或修补程序。
只有符合 Windows 10 Mobile 1709 支持资格的设备型号才会一直支持到结束日期。对于 Lumia 640 和 640 XL 手机型号,Windows 10 Mobile 1703 是最后一个支持的操作系统版本,其支持将在 2019 年 6 月 11 日结束。
简而言之,今年 12 月 10 日之后,微软将不再为 Windows 10 移动版操作系统提供支持和安全更新。这意味着和 Android、iOS 苦战八年后,曾有“第三大操作系统”之称的 Windows 10 Mobile 落得和塞班一样的结局,将永远淹没在时代的长河之中。
01.如今已到垂暮之年的 Windows 10 Mobile,曾也是意气风发的“少年”
提及微软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失败,有人将其原因归为入场太迟。
其实未然,相比于 2007 年才面世的 Android 和 iOS,实际上,微软早在 1997 年就发布了第一代移动设备操作系统 Windows CE 1.0。后来经过三年的发展,微软将该系统更名为 Pocket PC 2000,不过由于当时智能手机的硬件平台尚未完全建立,因此该系统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到了 2002 年,微软正式推出支持智能手机的 Pocket PC Phone 2002 系统,同时期还推出 Smartphone 2002 系统。如同彼时新推出的 Windows XP 一样,Pocket PC Phone 2002 的界面图标采用了相似的新设计。
后来,微软为了统一系统,又将Pocket PC Phone 2003 和 Smartphone 改名为 Windows Mobile 2003。但是在Windows Mobile 版本升级到 6.0 之际,iOS 和 Android 等更强大的新系统已经相继出现。相较之下,Windows Mobile 太过商务性的 UI 设计、低分辨率、耗电强等缺点愈发明显。
显然微软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于是在 2008 年开始着手研究新系统,最终在两年后的 2010 年 10 月,微软对外正式展示Windows Mobile 的后继系统——WindowsPhone 7。
不得不说,Windows Phone 7 的推出,让不少用户眼前一亮,因为它既不像 iOS 也不像 Android。彼时的系统以独创的动态磁贴为主导的界面显得新颖时尚,同时Windows Phone 7在屏幕键盘上也做的非常出色。
这让微软在系统的 UI 设计上获得了不少用户的认可。在这方面,微软其实和 Apple 一样,了解用户需要一个精致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他们所有设备的审美需求。
02.Windows 10 Mobile的失败:不意外但是有些遗憾!
不过新颖的设计只能暂时吸引用户的注意,Windows Phone 7 想要让用户站住脚步,还需要依靠完善的功能及生态系统。遗憾的是,在比 Android 和 iOS 晚到三年后的 Windows Phone 7,并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反而落了后。
功能的缺失
当时于 2010 年出现的Windows Phone 7功能并不完善,甚至没有复制粘贴功能、没有通知中心、音量无法单独调节、输入法没有第三方接口......这让不少 Windows Phone 用户着实无语。
对用户的放弃
然而这还不是让人最为尴尬的,最为尴尬的是当用户等待了两年的 Windows Phone 大版本更新,等来的竟然是,Windows Phone 8 放弃了老旧的 WinCE 内核,改用与 Windows 8 相同的 NT 内核。由于内核变更,Windows Phone 8 将不支持市面上所有的 Windows Phone 7.5 系统手机升级,而 Windows Phone 7.5 系统手机只能升级到 Windows Phone 7.8 系统。这意味着微软间接性地抛弃了彼时拥有百万级的Windows Phone 7 系统用户。此时用户不跑,似乎天理也不容。
Windows Phone 的授权收费政策
在 Android 开源的时代,微软的 Windows Phone 和苹果的 iOS 均选择了闭源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到了今天,iOS 的市场规模都不可能和 Android 平分移动操作市场天下的原因。
然而彼时的微软并未看清这一点,甚至向手机制造商收取了高昂的 Windows Phone 系统授权费,据网友爆料,每台 Windows Phone 的授权费为 25 美元,而每台预装了 Office 套件的 Windows RT 平板的授权费则高达 90 美元。
到了2014 年,微软在转型中才逐渐明白开源的重要性。于是在 Build 2014 上,微软正式宣布 Windows Phone 授权费免费!不过彼时除了苹果的 iOS 之外,大部分的手机厂商均已经深度拥抱了 Android,微软的举措显得有些徒劳。
随后,在 2015 年,微软再此取消使用 Windows Phone 的名称,从而宣布在未来手机平台作业系统名称将是 Windows 10 Mobile。其实,这时候,微软也应该明白,移动互联网时代,操作系统的竞争已经结束。
根据 Gartner 在 2015 年的研究,96.8% 的智能手机在 Android 或 iOS 上运行。
生态系统的缺失
如今回头仔细想想 Windows Phone 最为关键的点到底是败在哪了?似乎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必然是生态系统的不完善。
和 Android 和 iOS 相比,Windows 10 Mobile 系统的生态系统过于匮乏,虽然微软也曾通过基金池的形式鼓励开发者加入 Windows 10 Mobile 平台,但效果并不明显。
对此,曾有 Windows Phone 开发者表示,微软的移动系统架构变更之频繁令人发指,简直到了儿戏的程度。即使只是从 Windows Phone 8 到 8.1,都有相当程度的变动。这让开发者疲于应付,最终失去信心,然后慢慢流失走。
03.微软高管眼中的Windows Phone
对此,微软的前高管Brandon Watson 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他表示,Windows Phone平台的失败主要原因是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微软和苹果需要击败微软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Windows Phone 8 微软已经采用了 Windows NT 内核,但因为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的原因,微软的第二批设备几乎无法销售,最终导致了全盘失败。
看不清自身的原因,抓不住时代的趋势,微软在 Windows 10 Mobile 上的布局一步错,步步错。
而它的失败,在去年前Windows Phone 负责人Terry Myerson 的口中得到了官方的认证。其表示,2008 年,初代iPhone和首款 Android 手机的到来迅速改变了触控屏智手机。Windows Mobile 有重大的创新,但是只不过错过了最佳的时机。
同时,他还表示,“我们有一个差异化的体验,但事后看来,Android 所代表的商业模式的颠覆是巨大的,我们早期版本的 Windows Phone 是在一个不完整的 Windows CE 平台上开发出来的,这个平台是为小型嵌入式系统设计的,这让我们举步维艰,无法赶上时代的步伐。”
04.微软的手机时代正式画上句号
追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注定会消亡。
早在 2017 年 10 月,Windows 10 Mobile 官方发言人 Joe Belfiore 在 Twitter 宣布Windows 10 Mobile移动操作系统的未来动态,新功能和新硬件不是微软重点,但仍会有修复和安全补丁(即进入维护状态),继续支持企业用户。
如今,微软宣布这一支持即将于今年 12 月也要结束了。若是问现在离开 Windows Mobile 平台还可以去哪吗?微软正面表示,建议用户切换到 iOS 或 Android 设备。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5,在线音乐新变量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ID:hyzibenlun),作者 庆凡。36氪经授权转载。
在线音乐新变局
率先成为焦点的是腾讯音乐。10月2日,腾讯音乐赴美提交IPO招股书,准备月底美股上市。
腾讯音乐上市谋划已久。今年7月份,腾讯正式向港交所提交《建议分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公告中表示腾讯将推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赴美上市。这意味着由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组成的腾讯音乐的上市计划正式进入倒计时。
而往更早的时间看,早在2016年7月,《华尔街日报》就报道称,腾讯将为新成立的音乐集团提出独立的上市策略。
2016年7月,腾讯收购中国音乐集团(旗下拥有酷狗音乐、酷我音乐控制权),并进行整合。
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2016年中国数字音乐平台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数字音乐用户最常用的数字音乐平台为QQ音乐、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使用比例分别为:40.6%、27.9%和9.5%。
图:2016年中国数字音乐用户常用平台及占比
也就是说,腾讯旗下的音乐平台已经占据了在线音乐市场份额的80%左右,借此整合,腾讯巩固了音乐市场寡头地位。
早在2016年,腾讯数字音乐部总经理吴伟林就在一次音乐产业媒体分享会上透露,QQ音乐已经实现盈利。这意味着QQ音乐是全球第一家实现盈利的在线音乐服务商,在对外公布过营收的在线音乐平台中,腾讯音乐也是唯一盈利的一家。
到2017年1月,QQ、酷我、酷狗三家音乐品牌正式合并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随后腾讯音乐不断传出IPO的消息,估值也从2017年年底的100亿飙升至300亿美元,翻了3倍。
随着在线音乐市场渐趋饱和,国内市场格局基本已定,有业界推测,腾讯音乐急于赴美上市,是想要开拓国际市场的表现。
在行业老大哥腾讯音乐提交IPO申请书的10天后,市场第二名网易云音乐宣布达成新一轮融资。其中最惹人关注的是,百度为战略投资方。
消息让人始料未及。
毕竟曾经凭借百度MP3领军音乐市场的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音乐产品几乎毫无建树。挣扎到2015年,百度将“包袱”甩给了太合音乐集团,此后就在在线音乐市场泯然众人。
今年6月,百度音乐改名“千千音乐”,启用全新的LOGO和域名。百度的一系列行动背后,业内揣测这是百度想要重整旗鼓杀入音乐战场。
而对于网易云音乐来说,在这个关键节点达成融资,无疑接下来会有一番作为。
根据公开消息,百度和网易云音乐将在内容、流量、版权等多维度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未来,网易云音乐的内容将通过百度App、搜索、信息流、好看视频等产品触达亿万用户。
“老大”腾讯音乐寻求上市,“老二”网易云音乐多了百度助攻,这些消息对尚在徘徊的虾米音乐来说,无疑不是什么好消息。
“三足鼎立”初现
往回看,在线音乐产业格局上一次面临转向还是发生在2015年。
当年7月,国家版权局下发被誉为“史上最严版权令”的《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音乐正版化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自此,音乐版权成为在线音乐平台得以生存的前提,版权大战正式开启,加速了行业洗牌。
2015年音乐平台合并潮兴起,酷狗和酷我合并,阿里将天天动听以及虾米音乐整合为阿里音乐,百度音乐被太合音乐合并。
合并后市场实际就变成了酷狗酷我、QQ音乐、阿里音乐三家的竞争。
但酷狗和酷我当时饱受版权困扰,在拥有1500万首曲目的版权强者且不差钱的QQ音乐看来,构不成威胁。
出于政策压力,腾讯选择拉网易入局。2015年10月腾讯与网易达成协议,腾讯将其150万首以上的音乐版权,以“预付+分成”的方式授权给网易云音乐使用。
网易云音乐一度处于几乎无歌可播的窘境得到缓解,解决了版权的后顾之忧后,网易云音乐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
随后的11月,阿里音乐迫于版权政策下架了百万首无版权歌曲。
由于天天动听及虾米音乐属于同类型的音乐播放器,阿里将拥有更多用户的天天动听改造成泛娱乐粉丝交互平台“阿里星球”,集粉丝游乐、大牌直播、在线音乐、幕后英雄为一体。
随着音乐播放功能被弱化,阿里星球的功能越来越多,导致上线之初就遭到不少用户抵触。
最终,不被用户接受的阿里星球在2016年12月宣布全面停止音乐服务。对此,主导了这一决策、时任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的高晓松曾表示,自己在阿里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就是把天天动听改造成阿里星球。
更糟糕的是,阿里音乐手里的独家曲库在接连流失。2017年滚石曲库分销给了太合音乐,紧紧攥在手里的只剩入股S.M.的韩娱音乐版权,和曲库规模较大但较冷门的BMG版权。
华研音乐是很多用户还留在虾米音乐的重要原因。但在2018年2月,华研音乐的版权被网易以1.7亿/年的高价斩获。
没有了天天动听之后,虾米音乐不得已成为了阿里在音乐领域的主打产品,但市场占有率始终在第五和第六名之间徘徊。
网易云音乐的日子也不轻松,其一直处于版权劣势之中。
“因为网易云音乐没有什么首发资源,首发的概念让人绝望,可是市场竞争很激烈,头部资源上我们大概占5%不到,但中间的人员占了80%以上。”网易云音乐总监黄俊说。
在用UGC评论占据了口碑优势后,从2016年开始,网易云推出“石头计划”、“云梯计划”来扶持独立音乐人,着力布局民谣、电音等原创音乐,在版权上与腾讯、阿里形成区分。
随着网易云音乐发展增速,2016年7月,网易云音乐用户数突破2亿。
2017年1月,QQ、酷我、酷狗三家音乐品牌正式合并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后,网易云音乐补位成为中国音乐集团的新一极。至此,持续至今的“三国鼎力”局面正式形成。
随着网易云在UGC+社交+原创+二次元方面的不断加码布局,其在内容和日韩音乐版权领域优势明显,沉淀了大量的优质用户。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显示,在移动音乐行业中,网易云音乐30日留存率行业第一,达到35.6%。
图:2017年在线音乐APP活跃用户30日留存率
而虾米音乐仍然处于正向商业模式的摸索中,虾米音乐的“寻光计划”在最近调整中被分拆给大麦网管理,目前来看依然前途未卜。
而带着盈利寻求上市的腾讯音乐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不得不承认,行业霸主它已经当的够久了。
但是庞大的身姿下,版权费用过高、用户付费率过低、以及主要营收来源的秀场直播用户粘性较低等问题,导致了外界对它盈利模式的担忧。
构建生态和产业链是竞争关键
经历过版权的烧钱大战,盈利一直是在线音乐平台的一道门槛。
激烈的版权争夺市场中,流媒体音乐平台需要花极大成本维护与唱片公司的版权合作。
据华尔街见闻的报道称,2017年5月环球在国内寻找新一轮版权合作伙伴,最初环球的授权费仅仅只有三四千万美元。但经过各方争夺之后,腾讯音乐以3.5亿美元现金,再加1亿美元股权的巨额报价胜出。
2018年2月,为了获得华研国际2000多首音乐的独家版权,网易云音乐支付了1.7亿元的费用。
但与此同时,极低的用户付费率,完全不足以支付版权成本。
根据腾讯音乐招股书中的数据,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用户付费率只有为3.6%;腾讯音乐的订阅用户转化率为全球平均值的1/5左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相比之下,国外音乐巨头Spotify在今年第一季度的付费用户转化率则高达43%。
不过即便Spotify的付费用户转化率极高,受制于唱片公司的流媒体“孤岛模式”之下,Spotify仍然尚未实现盈利。
而腾讯音乐尚未上市就已实现盈利。根据招股书显示,腾讯音乐2018上半年营业收入超过86亿人民币,调整后利润为21.12亿元,同比上涨189%。
一份流传于券商之间的融资文件显示,腾讯音乐2018年营业收入将有望达到180亿人民币,净利润达到37亿元,上市估值约300亿美元。
腾讯音乐的破局钥匙在于多元化营收。
目前腾讯音乐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在线音乐服务和社交娱乐服务两大部分。其中,2016年在线音乐服务和社交娱乐服务的收入各占一半,均为22亿元左右。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二者的营收占比一直保持在三七分,社交娱乐服务占大头。
除了会员订阅、单曲和专辑下载之外,腾讯音乐还增加了数字专辑、直播打赏、赞赏等多元化的付费模式。
但对于腾讯音乐来说,版费高昂仍然是一块需要搬开的巨石。这同样也是压在数字音乐市场的一块重担。
东方证券在针对Spotify的研报中指出,在线音乐平台若想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拓展海外付费和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培育独立音乐人,降低版权成本,并通过承担版权维护和确认职能,形成新的收入来源,强化产业链地位。
2017年7月,腾讯音乐宣布全面升级对原创音乐的扶持,并在今年参与投资了原创网综《创造101》、《明日之子》第二季。
而网易云在培育独立音乐人上是佼佼者,据《第一财经》报道,截至今年9月,网易云音乐平台入驻独立音乐人总数超过7万。为进一步助力更广大的独立音乐人,网易云音乐自10月起将每周二设为“网易音乐人推广日”。
即便如此,网易云音乐仍然没有实现盈利。试图从短视频、知识付费等方向寻找突破口,但目前基本没跳出“线上听音乐”的维度。
对于虾米来说,“寻光计划”是它聚焦独立音乐人市场的尝试。
2018年的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已经从QQ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这些平台的竞争,变成了多家集团的综合音乐服务争锋。
而目前的市场战争仍集中在数字音乐平台的竞争上,在溯源上游的内容生产、演艺经纪,延展至下游的粉丝服务、现场演出等领域的竞争并不充分。
通过和集团内其他子版块进行有效联动,所产生的鲶鱼效应将具备极大的溢价与想象空间。
虾米一直都走的是联动路线,2017上半年尝试在线下票务上掘金,今年8月阿里基于音乐成为流量入口的思维,将虾米音乐打造为“88VIP”的产品之一。
虾米除了提供音乐播放服务,也在为阿里贡献内容上的优势,打通文娱和消费之间的连接。此外还能以超过500万的出货量的天猫精灵作为载体占据智能音响新场景的话语权。
以数字音乐平台作为流量入口,向上下游延展构建产业的闭环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网易此轮融资也是主要用于原创音乐人扶持和音乐上下游解决方案建立等方面,携手合作伙伴共建音乐生态链和价值链。
可以预见的是,在线音乐的行业竞争,未来会越来越多集中于生态建立和产业链整体联动。
腾讯、网易、阿里三家,谁先完成这一护城河的布局,未来谁的帝国就会更稳固。
6,明星种草小红书有毒
前几天,“C位出道”的小红书,又因为“大规模裁撤电商部门员工”站上了舆论的风口。
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发布朋友圈回应“裁员风波”,称裁员系谣言,并称“在小红书靠快速增长的数据重回公众视野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家低调的公司过得怎么样。一路上对我们有太多的标签和解读。”
今年上半年,林允、范冰冰在小红书走红,明星在小红书带货成为一股风潮。随后小红书趁热打铁,赞助热门综艺《偶像练习生》《创造101》,在明星带货的话题性以及大量广告曝光的共同作用下,小红书在今年5月表示注册用户数量突破1亿。
同样在5月,小红书宣布完成由阿里领投,金沙江创投、腾讯投资等跟投的3亿美元财务融资,公司估值超过了30亿美元。从这开始,小红书重回公众、媒体的视野。
与此同时,小红书的Slogan从“发现全世界的好东西”变成了“标记我的生活”。跨境电商或是垂直电商太容易碰到天花板,小红书表示,“作为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小红书用信息流的方式向所有人展示着这个美好、真实和多元的世界。”
在积极弱化“国民种草机”、跨境电商标签的同时,小红书朝向多元化社区转变。但当我们认为小红书要缩减电商业务,重点发力社区的时候,小红书却说“电商事业部是年初的两倍”。什么样子才是真正的小红书?
电商的瓶颈
2013年10月,以PGC为主的小红书购物攻略诞生。彼时国内的海外购物知识和渠道都比较匮乏,它是一个主要针对入门级的用户的基础购物指南, 随后,“小红书购物笔记”APP上线,这个移动购物社区在当时被称为“海淘版知乎”,成为了小红书发展的根基。
作为一个购物社区,小红书本身就具有电商属性,2014年10月小红书福利社上线,融合社区和电商功能之后,小红书“种草”——“拔草”的商业闭环形成:用户可以通过社区分享找到商品;“福利社”提供了一个购买渠道,以社区内容带动电商销售,让购物推荐内容的商品可以直接在小红书上被购买。
小红书创始人毛文超曾表示,攻略转社区,社区融合电商,是小红书两次比较大的迭代,但2016年6月,小红书获得腾讯领投的一亿美元融资,其新闻稿的对外口径是“海淘平台APP”“海外商家和中国买家的桥梁”,在电商方面,小红书有很大的期望。
但小红书的销售额一直成谜。小红书电商业务的巅峰,应该在2017年06月小红书第三个“66周年庆大促”,当时小红书打出了“全网底价,一贵就赔”的口号,开卖2小时小红书销售额突破1亿。
一位小红书前员工告诉虎嗅,小红书能以较低的价格拿货,一方面是小红书用其他资源做置换,另一方面是品牌方不将小红书作为主要销售渠道,更多作为宣传渠道。小红书在2016年初就开始接入国内外第三方商家,但扣点比较高,基础扣点20%,爆款产品会有几个百分点的让步。
2017年11月小红书宣布基本实现盈亏平衡。不过,小红书开始有意弱化“电商”的标签,小红书合伙人瞿芳表示小红书不是一家电商公司,更强调小红书的社区性质。虎嗅了解,小红书电商开始变“轻”,B2C自营和跨境商品占比持续下降。
从2014年开始,大量资本、玩家开始涌入海淘市场,但激烈的竞争以及2016年4.8海关新政的出台削减了跨境电商的红利,让当时的玩家们逐渐冷却、洗牌。
据艾媒咨询《2018Q1中国跨境电商季度监测报告》中国跨境市场交易规模(含零售和B2B)交易人数和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整体增速呈放缓趋势,并且整体头部集中明显,网易考拉、天猫国际和京东全球购吃掉了六成以上的市场。
其中,市场份额第一的网易考拉海购改名网易考拉,淡化海淘标签,进军综合电商市场。网易考拉海购公关负责人王峥在接受爱范儿采访时坦言,考拉海购希望通过建立自己独有的供应体系,在跨境电商的竞争中实现差异化,“阿里也好,京东也好,做采购、供应链之类的,只要有资金和人力,都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出自己独有的部分。”
陈春华曾总结“波特的战略之所以非常好用,是因为他教企业怎样离开竞争。”随着垂直电商平台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小红书多次强调自己不是电商公司,显然是想离开跨境电商赛道。虎嗅作者、有专媒介CEO黑焰十字认为,小红书电商很难做大,“电商是小红书社区的最佳变现方式如果电商做得起来,小红书也不至于退回强调社区属性。”
那名小红书前员工也表示,海淘市场就这么大,小红书想要扩大规模,就要摘掉海淘标签做目标人群的下沉和产品的丰富,但商品越丰富,跟天猫、京东的重合度就会越高,“大平台流量和供应链成本都有优势,拼价格真拼不过。”
这次小红书电商“裁员”,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动作,因为小红书对外的表现,是强调社区,弱化电商,向内容社区转型,所以外界对“电商裁员”的解读并不负面。内容社区是小红书独特的优势,也能与投资方阿里形成业务互补,收缩电商业务不失明智策略。
据小红书内部员工透露,随着抖音等短视频的崛起,目前小红书已经把目标瞄准了短视频,这又让小红书在内容社区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全天候科技认为,今天,小红书曝出电商裁员的消息,甚至直接放弃电商业务,一点也不令人意外。结果,小红书却将自己的电商业务做得更大。
而此前,瞿芳还曾坚定表示,小红书社区没有赚过一分钱,收入来源都是电商。这又与“不是电商”自相矛盾,只能感叹,小红书是一家外界无法解读正确的公司,说它是电商也好,不是电商也好,都变成了“太多的标签和解读”。
对于商城未来的发展计划,小红书对虎嗅表示:“小红书商城是公司的业务之一,会继续发展成一个平台型电商,商城也会更好地和小红书社区打通,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
“种草”土壤的“增肥”
海淘攻略的走红和代购行业的兴起,是由于信息、资源不对称,但随着2015年海淘平台扎堆涌现,以及国外商品主动进入中国市场,这种情况得以改善,同时,生产海淘攻略的平台越来越多,海淘攻略的价值逐渐下降。
面对海淘内容的乏力,小红书适时的两个举措让其用户能继续留存。
1. 增加PGC、PUGC内容。越来越多的由官方账号发布的内容(PGC)和 KOL,开始活跃在社区,也拓展了社区内容的类别。
2. “算法”主导内容分发。2015年开始,算法推荐的“千人千面”开始被内容、电商平台广泛运用。2016年,小红书前CTO郄小虎开始进行系统升级,把人工运营内容改成了机器分发的形式。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曾在其《模仿律》一书中指出,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虎嗅文章《种草心理学》曾将其延伸:人们倾向于模仿具有更高社会地位和更好时尚品位的人。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更容易去相信、认同头部KOL的内容,这无关内容质量和创作门槛,这是基于人类本性的关系链。因此,没有什么广告比个人分享购物心得更有说服力。
小红书、知乎,抖音等社区,其圈层属性都来自头部用户人设,内容运营的核心也不是UGC,而是PGC和PUGC,同样,社区的商业价值,也在于头部用户能够带来多少价值。比如微博,普通用户的存在感较低,处在舞台中心的则是少数的大V和明星,基本是一个大V生产内容、普通用户接收的推送模式。
在小红书中,顶层的明星、KOL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主张,通过“购物笔记”进行测评、体验式的内容输出,小红书通过“千人千面”的内容分发,延长用户使用时长。算法的加入,“购物笔记”能更精准地匹配用户,进一步“增肥”了小红书的“种草”土壤。
整体上,小红书社区的工具属性在减弱。晒美、晒富、晒个性本质上都是社交的认同感需求,聚焦美妆、时尚的小红书,用户笔记的调性从“买什么”“哪里买”“多少钱”向“这个好用/好看”“应该买什么来提高生活质量”“教你如何变美”转变。
小红书的一个初衷,是减少海淘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但如果“种草”中掺杂了利益关系,内容生产者会努力向消费者传递产品有优势的信息,而不会指出产品有劣势的地方,但社区“种草”就成了另一种“信息不对称”。
而现在小红书用户开始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这些年轻的新用户刚拥有购买力,对商品的认知尚浅,或许正等着小红书的美好的分享和推荐。
对比同为购物社区的什么值得买,二者内在逻辑都是用内容引导用户购物。什么值得买提供购买渠道,用户可以横向对比价格来界定“值不值”,保持了一定的中立性,却也发展得不温不火。而小红书则以感性的使用体验、心得来“种草”,与Instagram和微博上的粉丝经济并无二致,有更强的话题性和商业空间。
不过,与微博、知乎一样,小红书背后也出现了一条营销产业链。
众多小红书推广QQ群
“一个不知名的产品,经过小红书笔记一发,立即上几个档次。” 一个小红书推广群的群主告诉虎嗅,这些小红书QQ群,业务包括红人kol推广、笔记直发、商品测评、商品置换、产品宣传、商品种草、粉丝代刷等。
而小红书刷单,则可能比淘宝还猖獗,因为小红书刷单要比淘宝、京东更容易,一位做刷单生意的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小红书可以刷量,淘宝、京东的单子不接,区别主要在于后者官方查的严。”
相比微博、知乎,这些内容在主打购物分享的小红书里有更好的接受度,并不会让用户感到突兀,也是因此,在小红书里难以辨别哪些内容是用户真实的分享,哪些内容是广告。
第一财经在《小红书称社区不赚钱,但刷单者掘到了“金”》一文中表示了类似的担忧:在小红书上面,数千万条来自客户的消费体验汇聚成了一个巨大的口碑库,也可以作为发展电商的借鉴。但是这样的口碑库里,消费者还能看到几条真实评论?还有多少交易数据是真实的?
明星入驻的收获
2017年4月,演员林允入驻了小红书。通过推荐平价的隐形双眼皮贴、睫毛胶和腮红,这个在微博上经常遭遇负面新闻的明星在小红书上却受到了用户欢迎,林允推荐的产品经常成为用户抢购的爆款。
范冰冰是另一个成功案例。入驻小红书之后,范冰冰走红成“带货女王”。范冰冰在小红书分享的酒糟面膜、娇兰熬夜眼霜、娇兰口红、GM墨镜等产品都引发了抢购。
林允和范冰冰在小红书带货走红之后,也带动不少嗅到“商机”的明星入驻小红书,目前官方认证的“明星薯”已经超过一百个,小红书成为了明星们在微博之外的第二战场。
瞿芳曾表示,小红书社区既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受推广,“不管是明星还是博主,小红书社区没有任何商业上的合作,也没有赚过一分钱。”但不管是小红书邀请还是明星自发,明星入驻带来的流量、话题性以及从网红到明星的level提升,对小红书突破增长瓶颈都是利大于弊的。
事实上,虽然小红书不给入驻的明星提供资源倾斜,但是会推荐小红书平台上的合作机构与明星去合作。据三声报道,小红书并未要求与明星或机构进行广告分成,但相关活动需要提前和小红书平台报备,否则就可能受到限制甚至制裁。
而明星“降维”来到小红书,就是平台上的宠儿,“迷妹”们的消费能力让明星身价水涨船高,一些明星在小红书的广告报价甚至能与在微博的报价持平。黑焰十字表示,大部分KOL的广告费用都在10万以下,头部KOL、二线艺人单条广告费用在10万以上,不过林允等知名明星的代言费用都在60万以上。
随着明星的入驻,小红书的品牌影响与用户数量迅速提升,对于接下来的发展,小红书对虎嗅表示,未来将通过机器学习千人千面的流量分发,让用户能更高效地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有用的信息;通过产品技术的提升和迭代,让用户更轻松方便地发笔记、标记生活。
据QuestMobile的报告显示,小红书的DAU从2018年初到6月底,从300多万一路涨至840.6万左右,不可否认,明星入驻的作用功不可没。也正是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让小红书有做内容社区,向“更真实、美好和多元的虚拟城市”转型的底气。
明星利益与平台初衷的冲突
明星在小红书中通过接广告“带货”,从而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小红书则打出了“明星在小红书做自己”的口号,吸引大量粉丝流量的进入。这看起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然而,明星与小红书的目的却是错位的。
明星,尤其是流量明星,其本身就具有商品属性,在小红书平台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其商业价值,“种草”变现才是目的。
而小红书宣称要做“真实、美好、多元”的社区,这与“种草”的标签是相悖的。但用“种草”变现为代价,吸引明星入驻,以此来获取用户、流量和话题性,显然不是一个良性的转型道路,甚至可以说是“饮鸩止渴”。
有小红书用户对虎嗅反应,会有疑似“水军”的用户在小红书里引导舆论,而质疑广告的评论会遭删除。此外,在小红书之外,也早已出现对明星广告的议论。
截图来自豆瓣社区
事实上,小红书已经通过封号对社区内的广告有所约束,但自媒体阿尚叔在《小红书的难题》一文反映小红书的社区规范不够透明。他对虎嗅表示,一些博主跟他抱怨过平台的社区规范标准不明确,虽然压制了小KOL的广告数量,但对平台非常重要的明星、头部KOL却有“双重标准”现象。
阿尚叔认为相比KOL,现在明星对于小红书而言是更重要的资源,明星能给平台带来用户、流量和话题性,平台可能会有相应的资源置换。他对虎嗅表示了平台对明星约束不足的担忧,“某些明星基本什么广告都接,迅速变现的同时,也在消耗小红书社区的价值。”
而在立人设接广告的事实面前,明星“在小红书做自己”的宣传口号更是经不起推敲的,所谓的“真实”可能只是微博之外的另一种人设。甚至,更真实的是在社交媒体上,其电商转化往往没有网红高,而明星能带来的流量也容易随着明星的离开而流失。
收益越大风险越大,明星入驻带来的流量需要一体两面地看待,为小红书能带来流量的同时,也伴随着失控的隐患。明星逐利,小红书的当家明星林允,也在抖音卖起了广告。
转型将要面临的问题
假如小红书成为一个“种草”平台,那其对标对象就是同样集导购、媒体、工具、社区属性于一体的什么值得买,基于为电商、品牌商等提供信息推广服务,获得电商导购佣金收入和广告展示收入。
小红书、知乎等平台与什么值得买是类似的业务模式
但据什么值得买招股书披露,2017年其营收为3.67亿元,营业利润为9943万元。显然,小红书若定位“种草”社区,很难让资本市场有一个较高的评价。阿尚叔对虎嗅表示,小红书会定位社区,这样对标的是抖音,是微博。
而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在4月接受36氪采访时也表示,计划在今年探索以广告变现的商业化路径,大概率将采用信息流广告的形态。信息流广告为抖音、微博带来了巨大利润,但前提是平台流量得足够大,如此,小红书才要去掉“种草”社区标签,通过多元化内容和用户下沉拓宽平台流量。
回过头来,明星的入驻对小红书而言肯定不是坏事,但小红书缺乏一套对明星,对KOL的管理规范,来平衡平台、内容创作者、用户三方的利益。
同样被广告内容烦恼的知乎,在6月发布了最新的创作者权益,包括内容数据分析、问题推荐、内容自荐、回答赞赏、自定义推广和品牌任务。
其中,品牌任务将撮合作者与广告主,作者撰稿将获得相应的广告收入,“作者与品牌合作的内容,将以正当、合理、基于事实为基本原则,在发布时也将带有明显的广告标识,与社区原生内容进行区隔。”
此外,知乎会综合内容质量、内容影响力,以及创作活跃度等维度,对每位创作者进行了综合评估,不同的成长等级对应不同权益,逐级开放。
明星引流的方式,抖音也曾用过。2018年春节期间,抖音通过明星发送红包的方式迅速蹿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过硬的产品、运营将这批流量较为高效地留存,而此后抖音主要运营重点还是红人群体。
现在,信息流广告是抖音的主要收入来源,抖音不仅对原生广告管控非常严格,而且只要没有买广告位,即使是创意内容的软广告也可能会被识别、限流,以保证抖音在广告上的话语权。而后抖音推出推广任务接单平台——星图,虽然因为抽成比例过高延后上线,但星图平台对内容把控、规范和抖音广告变现都是有正向意义的。
国内明星资源最多的平台是微博。2014年,面对营销过度情况,“赔本赚吆喝”的微博启动信息流优化计划,对营销信息进行了限制,非微博官方认定的商家及合作伙伴逐步出局,微博上的营销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微博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推送能力。此后,广告在微博营收占比逐渐升高,现在已成为微博的营收支柱。
现在还没有当红的流量明星入驻小红书,这部分核心明星资源,微博肯定是不愿轻易放手的。5月,微博推出“明星制片人微计划”,要联合微博和明星双平台优势,加码短视频阻击抖音。如果小红书继续拿明星做主要流量源,未来不免与微博竞争。
在快手平台非常受欢迎的鸡蛋做法
小红书要做社区,小红书需要大量内容创作者“弹药”,参与“用户时间争夺战”。如果选择与MCN机构的KOL合作,则会卷入玩家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大战中。小红书要加入这场乱战吗?如果要加入,身背阿里、腾讯两家投资的小红书又将以哪面旗帜示人?
当然,以上的思考都是基于小红书转型内容社区为前提,但如果只是靠明星流量拿内容社区概念“赚一票”,那小红书的下一步,应该让更多的“草”种在自家的商城中,把明星带来的流量变现。这么看的话,小红书电商部门人数增加好像也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