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列王的纷争 平民发展攻略,列王的纷争城堡13级到16级要怎么发展 后期发展攻略

作者:本站作者

1,列王的纷争城堡13级到16级要怎么发展 后期发展攻略

列王的纷争城堡13级到16级发展攻略 基本方向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军队实力。对于提升军队实力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1. 部队出征上限提升:升级校场和研究学院科技领导力。 2. 士兵等级:游戏里面虽然不能说高阶兵一定比低阶兵好,但是提升士兵等级在原则上是对作战能力的巨大提升。升级城堡,升级各类兵营,训练更高等级的兵种吧。 3. 部队加成:游戏中通过学院科技的研究和vip等级的提升,都是可以对于各类士兵有属性的加成,从而提升作战能力。 4. 训练量和速度:提升行军帐篷数量和等级,可以得到单次更多的训练量和速度,对于部队的快速积累还是很重要的。

13级是一个坎,过了13级就证明了你已经脱离了新手范围,当然,你的兵营要时刻跟随着主城等级。 在这里要着重说明,科技在11级时可以研究出征上限+6000外加出征队伍+1。所以科技升级和研究也不能停。 每次主城升级后,有几个必要的建筑必须升级,其一兵营(兵营可以三级一升级,因为隔三级会出高一级兵种)其二校场(校场可以提高单次出兵总数量)其三瞭望塔(可以侦查敌情和反馈敌情,谁说新人不打架来着,小打小闹也可以。)至于行军帐篷和急救帐篷抽空就升级。 这个游戏真正的分水岭是16级。因为16级就可以出六级兵。如果是新服,第一次王战你还没出六级兵,那就说明你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搜【列王的纷争k73】 进第一个链接可以查看更多的发展心得

列王的纷争 平民发展攻略,列王的纷争城堡13级到16级要怎么发展 后期发展攻略

2,列王的纷争攻略

列王的纷争攻略,想了解到关于列王的纷争攻略的更多攻略及相关信息吗,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带来列王的纷争攻略的分享! 列王的纷争平民玩法有哪些呢?平民玩家需要在游戏中注意些什么呢?感兴趣的玩家快来跟铁骨 小编一起看看列王的纷争平民玩法攻略吧。 游戏5级前可以免费转区两次,点击地图再点地球仪就可以知道 升6级城堡后新手迁城券就没收,所以你在升6前确定好自己区哪一区加入联盟,系统会送你盟迁卷,让你飞到盟主附近,如果盟主周边满人了 盟迁卷是用不了的,加入联盟有好多好处我就不一一说了,主要有超级伐木场,超级田地,超级铁矿,超级银矿,只能4选1,根据大家需要确定要什么资源矿。在超级矿里敌人是打不到你的。还有盟仓库,每天限量存放,敌人也是抢不了的,如果盟解散或者你被T出盟,仓库里的资源直接回到你城堡里 联盟捐献可以送很积分买道具,大家不要吝啬资源 游戏谁抢先发展到16级堡基本就是大神,为什么这样说? 1兵种,无论攻击或者属性都比5级以下的兵都上一个台阶,举例盾兵,因为盾兵太重要了 下面都会付图给大家看,点击士兵叹号就有显示属性和士兵的技能 16级堡平均有12万左右军队,不在多而在精,即使你联盟20万4级兵都伤不了人家几千个兵 所以发展很重要 其次军队数量,16级基本上都可以带15万左右军队出门,飞到你联盟中心基本可以横扫。 资源问题,野外资源等级越高资源越多,怎样采更多资源呢?并不是兵越多采得就越多,决定在与负重,负重越多,采得就越多,其中得出结论就是车兵,越高级的车兵装得越多,攻击敌人掠夺资源就更多,4级车兵前期是最好的但粮食消耗也很高,性价比最好反而是2级车兵,众多的玩家选择 13级后随随便几M几M资源 15前级尽量少打架,做任务除外,每天任务完成也有很多金币道具资源送,团结发展,有外国人欺负就团结起来先把敌人战斗力扯下来 兵种配合,点击兵的属性自己慢慢看,16级前4级盾兵就是我们的肉盾不然后面是打不出伤害的,攻击敌人单挑至少要5000,群攻至少要1.5万盾兵,骑兵克弓箭手,弓箭手克步兵,矛兵克骑兵,大家自己研究

列王的纷争 平民发展攻略,列王的纷争城堡13级到16级要怎么发展 后期发展攻略

3,列王的纷争新手怎么玩 新手入门必知技巧

1、3天新手期合理利用:我们进行游戏时会有3天的新手期时间,利用这三天时间我们可以快速扩充军队和升级完所有设施,值得留意的是只要我们不升到6级是一直享有的,因此一定要注意这点。 2、多备军:由于只有3天时间保护期,因此尽一切所能扩充军队是一个很核心的内容,我们没法保证我们周围充满敌意的敌人会对于我们怎么样,为了能够相信的就是自己军队,保证好军队有充足的粮食即可。 3、研发科技:科技是有效改善我们整个城堡情况,无论经济和军事,因此马不停蹄的研发科技是十分有用的。 4、用好每一份土地:我们早期的土地还是十分有限,因此尽量全部使用上不要做任何预留,因为这对于我们后期是没有意义,当我们将手头上所有土地开发后即可更好的强化我们整个城堡。 5、合理使用道具:游戏里面有众多道具供给我们使用,但是注意合理运用才能改善我们的情况,一般vip建议留到准备大发展时期才运用,而其他加速道具能轻微加速就是用,确保其使用效率。 6、加入联盟:加入一个说共同语言的联盟所产生的效果远大于你自己独自干,因此一定要记得去找一个和自己一样语言的工会才行。 7、多完成任务:任务所提供的奖励十分丰盛,多完成任务即可顺利给我们前期带来巨大收益。 8、合理利用金币:金币来源由于十分小,因此尽量不要乱用,以免被浪费情况。 推开无忧传棋石门的那一刻起,波漾连横。套装很漂亮,还会发光的,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就只顾风雨兼程。

落坛了,说明时候差不多了,是保家的还是出马的就都知道了,并不代表什么,有的身上有保家神位的,一辈子都不出来呢,

1、3天新手期合理利用:我们进行游戏时会有3天的新手期时间,利用这三天时间我们可以快速扩充军队和升级完所有设施,值得留意的是只要我们不升到6级是一直享有的,因此一定要注意这点。   2、多备军:由于只有3天时间保护期,因此尽一切所能扩充军队是一个很核心的内容,我们没法保证我们周围充满敌意的敌人会对于我们怎么样,为了能够相信的就是自己军队,保证好军队有充足的粮食即可。   3、研发科技:科技是有效改善我们整个城堡情况,无论经济和军事,因此马不停蹄的研发科技是十分有用的。   4、用好每一份土地:我们早期的土地还是十分有限,因此尽量全部使用上不要做任何预留,因为这对于我们后期是没有意义,当我们将手头上所有土地开发后即可更好的强化我们整个城堡。   5、合理使用道具:游戏里面有众多道具供给我们使用,但是注意合理运用才能改善我们的情况,一般vip建议留到准备大发展时期才运用,而其他加速道具能轻微加速就是用,确保其使用效率。   6、加入联盟:加入一个说共同语言的联盟所产生的效果远大于你自己独自干,因此一定要记得去找一个和自己一样语言的工会才行。   7、多完成任务:任务所提供的奖励十分丰盛,多完成任务即可顺利给我们前期带来巨大收益。   8、合理利用金币:金币来源由于十分小,因此尽量不要乱用,以免被浪费情况。

列王的纷争 平民发展攻略,列王的纷争城堡13级到16级要怎么发展 后期发展攻略

4,列王的纷争贫民玩家怎么快速升级

列王的纷争怎么快速升级 升级是每个刚进入游戏的玩家需要做的,因为游戏前期系统一般都会赠送大量的资源,所以在资源方面不用过于操心,把重点放在建设和升级上面。3级以前属于新手期了,这时候可以根据提示建设。点击左上角的建设按钮,根据系统的提示建筑就可以了。 3级以后,除了必要的城中建筑,就要开始资源方面的考虑。这时候要新建农田和伐木场,如果不着急掠夺,5块农田和5个伐木场就足够了,后面在根据情况相应增加。 行军帐蓬和座急救帐也是在这个时候建造的,总体建筑要紧凑,切记东拼西凑。建完行军帐蓬和座急救帐就可以辅助打怪和采集资源了。 这些全部搞定后就开始进行主城堡的建设和升级了。另外有一个小技巧,前期的新手任务一般会获得大量的资源奖励,这些资源能不动就不动,放在任务系统中是不会没掉的,防止领取后刚好被其它玩家掠夺。

《列王的纷争》是战争游戏,游戏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提升部队的战斗能力,而提升部队的战斗能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按笔者心中的优先级排序: 1、提升部队出征上限——升级校场、研究领导力科技。简单粗暴,提升部队作战能力的首选 2、提升士兵等级——升级大本营、各兵营,训练更高级的兵种。最有效的提升部队作战能力的方法。 3、提升部队加成——研究科技,获得更多的技能点、提升vip等级、装备加成。积少成多,可以让部队的战斗能力有不小的提升。 下面笔者将具体讲诉16至18本的玩家应该如何快速、有效的提升自己部队的战斗能力。 训练高级士兵 《列王的纷争》游戏中,兵力是至关重要的,高等级玩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停止训练士兵。越高等级的士兵,训练时间越长。但是并不是越高等级的士兵越好用,下面是笔者推荐的造兵方案。 步兵:6级的贵族剑士; 骑兵:5级的骑射手;6级的圣殿骑士。使其数目大约为1比1。 弓兵:6级的护卫射手; 车兵:5级的重型投石车。 5级骑兵和6级骑兵的攻击力几乎一样,而经过笔者试验,出征时,骑兵的数目为5级骑兵、6级骑兵1比1的时候,部队作战能力最强。故玩家需要同时训练5级、6级骑兵,尽量保证他们的数目相等。 6级的车兵类型是冲车,笔者认为其战斗力反而不如5级的重型投石车,故建议大家训练5级的重型投石车,而不是6级的攻城车。 提升部队上限 使校场等级和大本营等级一致,是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的最快方式。该阶段玩家每升级一次大本营,就应该尽快升级校场。此外领导力科技也要尽快研究到3级。 建筑升级目标 19本玩家拥有7级士兵,所以19本的玩家才是《列王的纷争》游戏后期的联盟核心战力。16至18本的玩家的核心目标是升级大本营和各兵营到19级,从而可以训练7级士兵,极大的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 因此,除了校场外,笔者只推荐玩家升级升级大本营所必要的建筑,比如:大本营16级的玩家升级大本营至17级的条件是16级城墙和16级铁矿场的,16级大本营的玩家在各兵营和校场都达到16级的情况下,就尽量不要去升级其他建筑,先将城墙和铁矿场升级到16级,然后攒资源升级大本营到17级。17、18本的玩家同此理。 其余等级的大本营的升级条件,大家可以去百度贴吧:“《列王的纷争》官方”吧查询,这里不再赘述。 科技研究目标 如果玩家在满足升级建筑的情况下,还拥有大量的资源的话,可以用于研究科技。下面是笔者认为最具有“性价比”的科技研究方案,给各位做参考,按优先级排序。 1、步兵的生命值、防御 2、车兵的攻击力 3、弓兵攻击力 4、骑兵攻击力 5、急救术 在资源不够升级建筑的时候,切勿研究科技,免得因小失大,减缓了自身的发展速度。 打怪和装备 永远不要让体力达到100点,体力快恢复满时就打怪,将技能点加在战斗系,不要小瞧这几点加成,积少成多,部队的提升非常可观。 尽量锻造提升部队攻击力的装备,钢材和材料不充足的情况下,不推荐锻造其余装备。

列王的纷争怎么快速升级 升级是每个刚进入游戏的玩家需要做的,因为游戏前期系统一般都会赠送大量的资源,所以在资源方面不用过于操心,把重点放在建设和升级上面。3级以前属于新手期了,这时候可以根据提示建设。点击左上角的建设按钮,根据系统的提示建筑就可以了。 3级以后,除了必要的城中建筑,就要开始资源方面的考虑。这时候要新建农田和伐木场,如果不着急掠夺,5块农田和5个伐木场就足够了,后面在根据情况相应增加。 行军帐蓬和座急救帐也是在这个时候建造的,总体建筑要紧凑,切记东拼西凑。建完行军帐蓬和座急救帐就可以辅助打怪和采集资源了。 这些全部搞定后就开始进行主城堡的建设和升级了。另外有一个小技巧,前期的新手任务一般会获得大量的资源奖励,这些资源能不动就不动,放在任务系统中是不会没掉的,防止领取后刚好被其它玩家掠夺。

一直打怪,早兵。然后加入联盟弄荣誉买经验。强化战斗力就造兵,升级建筑(也可以获得经验)

5,列王的纷争怎么发展 新手发展攻略

列王的纷争中不少新手玩家在初入游戏时,对于该如何发展还不太了解。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新手发展的技巧心得,一起来看看吧。 1、地点选择 基本建议最少也要落在资源3~5区,毕竟人多需要资源也多,好一点就3~5 与4~6的交界带,更好就越往里面搬,但实力也要够,不然会被当提款机一直打。 考查落点的100公里~150公里内有无仇家。 城外>指南针>点左下地图,就会显示资源带了。 2、初期发展 建议一开始先冲到可以盖许愿池这东西,马上就可以领资源了。 新手的话,建议可以照任务慢慢玩上去。 你想快速冲的话,盖许愿池,8行军,其他就树粮随意(基本要各5-解任务用),只产一等投石车,冲10等城堡。之后开始产4等兵,才开始慢慢发展其他,过程中重要的科技也要研发-军队增加-采集-负重。 会这样冲,因为大部分2~3等兵说真的没啥用,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与4等兵的战力也相差太多。 建塔跟战争大厅,这些都是要花金币升级的,前期不用去升。 箭塔,老实说不用去升,一要花金币,二人家拿10万大军打你,2个箭塔打10万大军~~~~~ ~~~~真的没啥效益....除非你想接任务。 盖8行军,是为了产兵去采粮,行军等级也都要上去,8个都上去。 3、中期发展 城堡10等后,陆续把建筑物升起来10(全部的建筑物都要10~除了箭塔跟战争大厅不用),重要科技也要上来,也开始要冲联盟科技。 全部建筑10之后,把全部的建筑物都提升到12,科技练上来,一方面也要把军队养起来,至少可以出2队(4等兵),1队采粮(1等投石车)。 至少10~12等之间,会练蛮久的,除非你没被打,或者去打人。等都准备差不多就可以生13了。 金槌子这东西,建议6~12等之间用,要用之前,确定资源够升级,不然花了250金,没资源可以生建筑物,很浪费的。 如果中阶要快速冲的话,就是冲11等城堡11等学院~研发3军团,其他照上面方式。 4、后期发展 城堡13等之后,就开始算后期了,因为资源需求会变很大,5等兵算是后期最常用的兵,与6等兵,不会相差太大,造价至少便宜。后期来说,科技的影响会越来越高,不管是联盟OR学院~~~可以研发的科技最好都尽量研发。 战力方面的话,我看过13等城堡有20W~50W的,13等之后,建议最少要20W整体战力。 这时候战争频率,也会变高,因为资源需求大,打到肥城~是很赚的,举例我的小号~曾经我睡觉早上醒来~一晚被打爆2X次~被领走3.5M木+3.5M粮....,那你就知道有多好赚了。 战争大厅-要的话,就是最少冲到8,不然1~7等,只能说效益太低。 联盟农田 1.建造跟建造领地的位置一样 2.建造是完全免费 3.可多人采集一块农田 4.在联盟农场采集的兵不会被攻击 5.全部采集后可以免费再建造一个继续采集 6.农田需要建设完成后才可采集 7.农田一定要建设在联盟领地的范围内 8.可以采集多久,和您的军队负重有关

1、地点选择 基本建议最少也要落在资源3~5区,毕竟人多需要资源也多,好一点就3~5 与4~6的交界带,更好就越往里面搬,但实力也要够,不然会被当提款机一直打。 考查落点的100公里~150公里内有无仇家。 城外>指南针>点左下地图,就会显示资源带了。 2、初期发展 建议一开始先冲到可以盖许愿池这东西,马上就可以领资源了。 新手的话,建议可以照任务慢慢玩上去。 你想快速冲的话,盖许愿池,8行军,其他就树粮随意(基本要各5-解任务用),只产一等投石车,冲10等城堡。之后开始产4等兵,才开始慢慢发展其他,过程中重要的科技也要研发-军队增加-采集-负重。 会这样冲,因为大部分2~3等兵说真的没啥用,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与4等兵的战力也相差太多。 建塔跟战争大厅,这些都是要花金币升级的,前期不用去升。 箭塔,老实说不用去升,一要花金币,二人家拿10万大军打你,2个箭塔打10万大军~~~~~ ~~~~真的没啥效益....除非你想接任务。 盖8行军,是为了产兵去采粮,行军等级也都要上去,8个都上去。 3、中期发展 城堡10等后,陆续把建筑物升起来10(全部的建筑物都要10~除了箭塔跟战争大厅不用),重要科技也要上来,也开始要冲联盟科技。 全部建筑10之后,把全部的建筑物都提升到12,科技练上来,一方面也要把军队养起来,至少可以出2队(4等兵),1队采粮(1等投石车)。 至少10~12等之间,会练蛮久的,除非你没被打,或者去打人。等都准备差不多就可以生13了。 金槌子这东西,建议6~12等之间用,要用之前,确定资源够升级,不然花了250金,没资源可以生建筑物,很浪费的。 如果中阶要快速冲的话,就是冲11等城堡11等学院~研发3军团,其他照上面方式。 4、后期发展 城堡13等之后,就开始算后期了,因为资源需求会变很大,5等兵算是后期最常用的兵,与6等兵,不会相差太大,造价至少便宜。后期来说,科技的影响会越来越高,不管是联盟OR学院~~~可以研发的科技最好都尽量研发。 战力方面的话,我看过13等城堡有20W~50W的,13等之后,建议最少要20W整体战力。 这时候战争频率,也会变高,因为资源需求大,打到肥城~是很赚的,举例我的小号~曾经我睡觉早上醒来~一晚被打爆2X次~被领走3.5M木+3.5M粮....,那你就知道有多好赚了。 战争大厅-要的话,就是最少冲到8,不然1~7等,只能说效益太低。 联盟农田 1.建造跟建造领地的位置一样 2.建造是完全免费 3.可多人采集一块农田 4.在联盟农场采集的兵不会被攻击 5.全部采集后可以免费再建造一个继续采集 6.农田需要建设完成后才可采集 7.农田一定要建设在联盟领地的范围内 8.可以采集多久,和您的军队负重有关

《列王的纷争》是战争游戏,游戏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提升部队的战斗能力,而提升部队的战斗能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按笔者心中的优先级排序:1、提升部队出征上限——升级校场、研究领导力科技。简单粗暴,提升部队作战能力的首选2、提升士兵等级——升级大本营、各兵营,训练更高级的兵种。最有效的提升部队作战能力的方法。3、提升部队加成——研究科技,获得更多的技能点、提升vip等级、装备加成。积少成多,可以让部队的战斗能力有不小的提升。下面笔者将具体讲诉16至18本的玩家应该如何快速、有效的提升自己部队的战斗能力。训练高级士兵《列王的纷争》游戏中,兵力是至关重要的,高等级玩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停止训练士兵。越高等级的士兵,训练时间越长。但是并不是越高等级的士兵越好用,下面是笔者推荐的造兵方案。步兵:6级的贵族剑士;骑兵:5级的骑射手;6级的圣殿骑士。使其数目大约为1比1。弓兵:6级的护卫射手;车兵:5级的重型投石车。5级骑兵和6级骑兵的攻击力几乎一样,而经过笔者试验,出征时,骑兵的数目为5级骑兵、6级骑兵1比1的时候,部队作战能力最强。故玩家需要同时训练5级、6级骑兵,尽量保证他们的数目相等。6级的车兵类型是冲车,笔者认为其战斗力反而不如5级的重型投石车,故建议大家训练5级的重型投石车,而不是6级的攻城车。 提升部队上限使校场等级和大本营等级一致,是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的最快方式。该阶段玩家每升级一次大本营,就应该尽快升级校场。 此外领导力科技也要尽快研究到3级。建筑升级目标19本玩家拥有7级士兵,所以19本的玩家才是《列王的纷争》游戏后期的联盟核心战力。 16至18本的玩家的核心目标是升级大本营和各兵营到19级,从而可以训练7级士兵,极大的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 因此,除了校场外,笔者只推荐玩家升级升级大本营所必要的建筑, 比如:大本营16级的玩家升级大本营至17级的条件是16级城墙和16级铁矿场的,16级大本营的玩家在各兵营和校场都达到16级的情况下,就尽量不要去升级其他建筑,先将城墙和铁矿场升级到16级,然后攒资源升级大本营到17级。 17、18本的玩家同此理。科技研究目标如果玩家在满足升级建筑的情况下,还拥有大量的资源的话,可以用于研究科技。 下面是认为最具有“性价比”的科技研究方案,给各位做参考,按优先级排序。 1、步兵的生命值、防御 2、车兵的攻击力 3、弓兵攻击力 4、骑兵攻击力 5、急救术在资源不够升级建筑的时候,切勿研究科技,免得因小失大,减缓了自身的发展速度。打怪和装备永远不要让体力达到100点,体力快恢复满时就打怪,将技能点加在战斗系,不要小瞧这几点加成,积少成多,部队的提升非常可观。尽量锻造提升部队攻击力的装备,钢材和材料不充足的情况下,不推荐锻造其余装备。 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搜索: 【猎王的纷争 k73】

兄弟啊,cok前期怎么发展你可以根据剧情需要去呗,别人告诉你你是掌握不了的呢。 不过COK上手算是挺难的了,空岛争霸上手挺简单,而且玩法也挺新颖的,英雄晓得不,有点犀利啊。我不太喜欢cok是因为古罗马的氛围,感觉很压抑。空岛争霸相对来收小清新一点,工作久了玩起来会比较舒畅咯,没那么压抑。

6,为什么说保险都是骗人的?_

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别是在保险、医药等高度信息不对称的行业,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目前我国的保险从业人员已经超过 800 万,由于长期的粗放式发展,市场上存在着大量销售误导的情况。

今天深蓝君就来和大家谈谈,日常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误导类型,以及教大家如何避开这些坑。主要内容如下:

常见的销售误导有哪些?

为什么保险误导这么多?

教你轻松避开销售误导!

一、6 大误导类型,都有哪些?

保险是一个每年几万亿的市场,但对于业务员几乎是没有准入门槛的。这种粗放式的管理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为销售误导埋下了隐患。

下面是深蓝君经常能看到的一些误导情况,相信不少人都被刷过屏。

误导 1:无中生有,消费别人的哀伤

最近我们相继送走了著名主持人李咏和作家金庸,很多人都在感叹我们是不是已经到了一个“告别”的年龄。可正当大家都沉浸在悲伤的时候,保险圈却突然热闹起来了,因为传说李咏买了 3 亿保险……

以深蓝君的从业经验来看,这件事大概率是编造出来的。如果保险公司为了吸引普通客户买保险,而去公布大客户的隐私,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在我们深蓝保团队里,有一位非常资深的核保员。据说在审核这种大客户和公众名人的保单前,很多时候是需要签 保密协议 的。

更何况,3 亿保额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的,起码就会面临以下问题:

财务核保:首先你得证明自己有这样的财力,需要这么大的保额;

健康核保:基本上会从头查到脚,保险公司会非常担心是不是带病投保;

再保审核:对于这么高的保额,保险公司肯定会把业务分包给其他几家保险公司,否则赔起来很容易亏钱,所以其他公司还会再次审核。

所以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3 亿保额,更何况以一名主持人的收入还是很难负担这笔保费的……

在深蓝君的印象中,每当有名人去世或者重大社会事故,朋友圈都会被保险刷一波屏。其实深蓝君也认同大家需要从这些事件中吸取教训,但职业操守还是要有的,我们不能随意消费别人的哀伤。

误导 2:恶意诋毁竞争对手

保险行业是一个江湖,有江湖就会有纷争,而恶意诋毁竞争对手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类似的朋友圈:

深蓝君从 2016 年开始做保险知识科普,关于保险公司的安全性问题也写过不少文章,可还是经常有人会留言咨询:小公司会不会倒闭?

关于这一点,直接说结论:国内的保险是非常安全的,大家相信《保险法》就好。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建议阅读《保险公司会不会破产?万一破产了怎么办?》这篇文章。

除了“小公司会倒闭”,还有一种经常出现的误导就是:

其他公司的理赔都不靠谱,我们理赔宽松,所以贵得有道理。

例如下面这条朋友圈:

在《癌症与保险的 8 个真相》里,深蓝君已经详细分析过:所有保险公司的癌症理赔标准都是一样的,不会出现某家保险公司癌症确诊即赔,而其他公司要求肿瘤达到 5 cm才赔。

而在《保险到底怎么赔?看完 18 份「理赔年报」我有话要说!》中,深蓝君也详细分析了 18 家保险公司的理赔年报,所谓的“大小公司”,理赔差异并不明显。

误导 3:保险公司即将与医院联网

这个谣言基本上每隔几个月就会大规模刷屏一次,下面是深蓝君的朋友圈截图:

其实无论保险公司和医院联不联网,投保时都是需要如实告知健康情况的。如果投保时隐瞒病史,理赔时被保险公司查出来,那就很容易出现纠纷。

关于“健康异常是否要告知,不告知是否能赔”这个问题,深蓝君一向的建议都是:如实告知就好,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更不要给自己挖坑。

如果你仍然不知道如何进行健康告知,强烈建议你阅读《一篇文章,掌握「健康告知」的全部技巧》。

另外,深蓝君还听过不少业务员对客户说,只要没有住过院,健康告知可以全填“否”。其实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万一以后客户被拒赔了,往往就会认为“保险都是骗人的”。

关于保险公司如何调查病史,深蓝君在《理赔揭秘!保险公司真的什么都能查到?》这篇文章中已经详细解读过,有兴趣的可以延伸阅读。

误导 4:停售涨价,不买后悔

停售和涨价也是每年必定会炒作一两波的话题,下面这张是去年的朋友圈截图:

现在一年半过去了,结果如何相信大家都知道,深蓝君觉得高性价比的产品是越来越多了。

在《不搞懂这八个问题,买多少保险都是白费!》这篇文章中,深蓝君反复跟大家强调,买保险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永远不要因为产品停售而买单。

误导 5:存款变保单

深蓝君在百度搜了一下“存款变保单”,一共得到 630 万个结果:

网上到处都是“老人去银行存钱被忽悠买保险的”新闻,存款变保单也一直是投诉的重灾区。

很多人出于对银行的信任,根本没有看清楚产品合同就签名购买了,以为自己买的只是“比存款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

甚至深蓝君还遇到过有银行员工,这样介绍保险:

我们这款是最新推出的理财产品,不但收益比存定期高,而且还会给你赠送一份保险……

明明是附带理财功能的保险,居然变成了赠送保险的理财。明明是保险公司的产品,却说成是“我们(银行)”的产品。对于没有一定金融知识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谓防不胜防。

在《银行买保险,你需要知道这些!》里,深蓝君详细分析了银行买保险的各种注意事项。

当然深蓝君不是说银行就是不靠谱的,只是这种误导情况实在是太多了,不得不提醒大家注意一下。

误导 6:高演示收益

每到年底,大家都会看到很多理财险的推销,因为保险公司要为明年的“开门红”做准备了。例如下面这款产品:

投入 10 万块,收获 1242 万,单看数字确实非常吸引眼球。深蓝君简单算了一下,平均每年的收益率达到了 5.5%。

在这里深蓝君要提醒你,这些都只是 不确定的演示数据,要在 90 年的时间里保持 5.5% 的收益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能活到 90 岁的人也不多。

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在《不正确的理财方式,就是破产的最快方法》这篇文章中,深蓝君详细分享了如何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购买理财险。如果你对这种产品有兴趣,强烈建议你点击阅读。

以上 6 点就是深蓝君总结的常见误导类型,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销售误导的形式是五花八门的,防不胜防。那么,作为普通消费者应该如何避坑呢?下面我们继续来谈谈。

二、避坑指南,如何预防误导?

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销售误导,最后受伤的往往都是广大的消费者。

今天深蓝君就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讲讲如何防范销售误导,具体有以下 4 个方法:

方法 1:了解保险知识

我们不敢买保险,害怕买错保险,归根到底就是不了解保险。

如果我们有一定的保险知识,就能够辨别销售人员到底是不是在忽悠你。希望大家能多多学习,明明白白买保险,这也是深蓝保一直前进的动力!

如果你是保险小白,强烈推荐你阅读下面几篇文章:

科学投保五大原则

不搞懂这八个问题,买保险就是白费!

预算有限,只买一种保险,买什么?

方法 2:选择靠谱的销售人员

在《买保险,找谁更靠谱?保险代理人还是经纪人?》中详细讲到,一个靠谱的保险销售人员应该 根据我们的家庭实际情况,为我们选择合适的产品。

如果销售人员不停地夸他家的产品多么多么好,而对你的家庭情况不闻不问,深蓝君认为这种推销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所以,我们在选择销售人员时,不可轻信所谓的口头承诺,必要时多选择几个销售人员,了解对比一下。

方法 3:重视回访和犹豫期

很多人买保险,以为付了钱就完事了。其实对于保障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产品,保险公司还会有电话回访。

保险公司的电话回访都是有录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 确认我们是否清楚自己购买了什么保险,看看业务员是否存在误导行为。如果有疑问,可以及时向保险公司反映。

同时在购买保险后,深蓝君建议:一定要查看保险合同。如果发现产品并不适合自己,可以在犹豫期内选择退保。

很多保险产品都有 10-20 天的犹豫期。在犹豫期内退保是没有任何损失的,而超过犹豫期退保就会产生损失。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看保险合同,建议你点击阅读《保险合同到底怎么看?专家通常只看这 4 点!》这篇文章。

三、写在最后

保险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金融产品,可是有不少人却简单地相信身边的业务员,闭着眼睛买保险。

虽然每年花费上万的保费,但是连具体保什么都不知道。最后到理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保险居然不能赔……

也有很多人因为害怕被忽悠,虽然知道保险是好东西,但是一直迟迟不敢下手。

深蓝君认为,保险本应该是消费者科学管理财务风险的工具,以上种种都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也不利于保险业务员的生存和成长。

作为从业者,我们的责任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保险,用好保险。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大家有帮助,也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一起努力,还原保险的真相 :)

深蓝保

只推荐性价比最高保险

A 儿童保险

和50位妈妈沟通后,推荐这样为宝宝买保险

三种儿童重疾方案分析,学会如何买保险!

儿童意外险丨额度高、保障全面,这款很不错

白血病如何理赔,儿童白血病保险如何挑选?

儿童重疾险丨少儿平安福2017,值得买吗?

少儿医疗险丨住院医疗险、门诊险横向测评

儿童教育金丨为什么万能险+重疾害人不浅?

B 成人保险

方案设计丨年收入5-10万,如何买保险?

方案设计 | 年入20万家庭如何买保险?

方案设计丨没有医保,哪些保险一定要买的?

深蓝保认证丨终身型重疾险,这款性价比最高

深蓝保认证丨老年人保险最全购买指南

深蓝保认证丨2018消费型重疾险横向测评

深蓝保认证丨百万医疗险横向对比分析

理财保险丨如何挑选一款年金险?

方案设计丨手把手教你做一份教育金规划

C 投保技巧

购买技巧丨读懂这7条,买保险没人能坑你

购买技巧丨科学投保5大原则,买保险前必看

购买技巧丨有乙肝,可以这样购买保险

购买技巧丨买保险,要如何进行健康告知?

保险退保丨买错保险想退保,专家这么说

购买技巧丨买保险怎样缴费最划算?

社保相关丨医保的全面说明,看这里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保单管理工具

7,我们现在用的公历,竟然是为了算对复活节弄出来的......_

4月16日又是每年一度的复活节。

复活节对我们今天的影响

?1929年4月1日,在白宫草坪上进行的滚彩蛋比赛;白宫这一习俗可追溯至1878年Rutherford B. Hayes任总统期间。

在复活节这天,美国的川普总统和夫人将在白宫草坪上第一次滚(鸡)蛋。每年的复活节日期都不一样。(对于西欧习惯来说)2015年是4月5日,正好跟清明节重合;2016年是3月27日;今年是4月16日;2018年是4月1日,撞到了愚人节;2019年是4月21日,都快到五一了。不过它也不是随意变化,总是在3月22日和4月25日之间。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得了解一下复活节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复活节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我们都熟悉基督教的圣诞节,12月25日,其实这是从罗马习俗中借来的太阳神的生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活节要比圣诞节更重要,因为它是为了庆祝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第三天复活。

耶稣“复活”这个神奇的事件是基督教得以成立的基础,所以基督教的许多节庆都是根据复活节日期来确定的,比如复活节之前的70天的七旬斋、之前50天的五旬斋、之前持续40天的大斋期(或叫四旬斋)、之前3天的受难节(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也就是最后的晚餐发生的第二天)、之后40天的升天节(耶稣复活之后升天)、之后50天的圣灵降临节。这些节日持续之间之漫长,都是为了纪念耶稣复活。

实际上,根据民俗学考古研究,复活节本来是指古代民族的“春节”,用来庆祝春回大地,其中一个证据是,复活节Easter这个词含义为东方East,因为太阳从东方升起,它也是古巴比伦爱情、生育和战争女神之的名字。犹太人可能是从巴比伦文化中继承了这个节日,进而成为逾越节和复活节。这个节日的规定,春分(从此日长夜短)和满月(最明亮的夜晚),就充满了古代日月崇拜的味道。

因为《圣经·新约》记载,耶稣是在星期日复活,所以基督教徒在这一天聚会纪念这件事儿,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礼拜天”的习惯。在有双休日之前,我们唯一的休息日也就是星期日。而在《圣经·旧约》即犹太教的习惯里,休息日指安息日也就是星期六(Saturday),星期日(Sunday)反而是一星期的第一天。

在复活节前三天,也就是星期五,耶稣被钉在了十字架上死了,而在此之前“最后的晚餐”上,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一共是13个人吃饭,因此13成了基督教文化里不吉祥的数字,如果周五是当月13日的话,就成了“黑色星期五”。

复活节对于我们来说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现在用的公历,其实就是罗马教廷为了解决计算复活节日期而弄出来的,这是当时非常迫切的天文学问题。

复活节的演变历史,可总结为:从天文中来,到天文里去。也可以说,“从崇拜中来,到科学里去”。这部分的历史也可看作基督教与希腊天文学的恩怨史。

复活节是一个重要、影响如此之大的一个节日,但在基督教历史上曾经长期处于“算不准”的尴尬状态。

这跟复活节日期的规定有关。

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而且接受了犹太教圣经,也就是《旧约》。复活节则是继承自犹太教的逾越节。逾越节是犹太人为了纪念上帝打击埃及人(越过了犹太人的家门)从而带领犹太人出埃及的故事,是犹太教最重要的节日。复活节这个基督教的节日最初是沿用犹太人的逾越节(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耶稣及其大多数门徒都是犹太人)。逾越节是犹太历法新年(在春分前后)的正月十四日,因为犹太历的一个月是从看见新月开始的,所以十四日实际上相当于我们中国夏历的15日,即满月之日(月望)。

基督教成长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开始因为不信奉罗马诸神而备受打击迫害。一直到公元4世纪,趋于衰落的罗马帝国承认了基督教地位,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临终前还受洗入教。就是这位皇帝,在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上规定,复活节是每年春分之后,第一次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就是星期日的话,就推迟到下个星期日。如此规定是要跟犹太教的逾越节脱离关系,因为犹太教并不承认耶稣是上帝之子,是救世主。但是这个规定带来一个非常大的麻烦,复活节的日期难以计算。

复活节的几个关键词:春分、月圆(即满月、月望)、星期日。春分是太阳运行的规律,即太阳经过黄道(太阳轨道)与天赤道(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交点,这一天全球昼夜平分。现在的春分是3月21日左右。月圆则是属于月亮的运行规律,月相变化。星期日还好说,只要逐日数下去就是了。可是综合这几个因素计算,显然超出了当时罗马帝国的能力范围。

我们现在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速度都是不均匀的,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都是椭圆。近日点(近地点)运行速度快,远日点(远地点)运行速度慢,反映在观测上就是看到太阳、月亮每天在天球上走过的距离不一样。这种不均匀性给各国各民族的古人带来非常大麻烦,因而历法的准确性也成了考量古代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要参考。

月相变化平均周期是29.53天,所以采用阴历计算日子,一个月是29天或者30天(我们过农历新年的时候遇到过大年三十,也遇到过大年二十九,但从来不会庆祝大年二十八或三十一)。但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速度变化周期)是27.3天,这就意味着我们看到每个月(月相决定)长度是不一样的,也就初一十五的日期难以简单地推算出来。更何况月球的运动相当复杂,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而且还有一个更糟糕的因素,地球上不同经度上看到的月亮出没时间是不一样的!随着地球自转,越靠西边的地方看到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晚;这样一来,在同一天,可能东边某地看到不是满月(然后就到第二天了),西边某地看到的也许就是满月了(当天还没有过去),因此两地对哪一天为满月可能都无法取得一致意见——何况罗马帝国的疆域还那么大。

罗马帝国此时应用的是“儒略历”,即凯撒大帝(他的名字叫儒略·凯撒)采纳希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的建议,在公元前45年开始实行的历法,这是一部太阳历。它规定一年的平均长度为365.25天,平年365天,每四年增加一个闰年(即2月底加一天)。不过实际上的平均年长(天文学家称为回归年)是365.2422天,这样一来儒略历每年就长了0.0078天(11.2分钟)。一年长11分钟不算什么,但累积400年就是3天的时间。到了公元4世纪的后期,当罗马人庆祝新年的时候,天文上实际日子是在三天之前。这个误差实际上一直没有得到修改一直在累积。先是罗马帝国,然后是罗马教廷,一直在使用这个误差累计越来越大的儒略历。

所以,这位临死前才皈依基督教的君士坦丁一世皇帝大概没有想到,罗马帝国本来用的阳历麻烦还没有解决,他又引入了阴历的因素,让复活节日期变成了各地教会发生争执,甚至闹分裂的一个原因。

拖延症犯了……一千年

君士坦丁一世也被认为是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建立者,他一手在亚欧大陆交界处建立新都城(当时称新罗马、君士坦丁堡,即今天的伊斯坦布尔)。不过罗马帝国自三世纪起就内争不断和外敌入侵,国力衰落,虽然后来有过像君士坦丁一世这样伟大的皇帝,但到了公元395年,罗马帝国还是无可挽回地分裂为东西两半。公元476年,北方来的日耳曼蛮族灭亡以“永恒之城”罗马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一直持续到1453年才亡于奥斯曼土耳其。

罗马帝国的分裂也标志着基督教的分裂,东部自称为正教(即东正教),西部自称为公教会(罗马天主教)。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罗马天主教虽然成功地跟北方蛮族联手建立了统治,欧洲进入中世纪,但是罗马帝国的荣光已一去不复返。其中的标志之一大概就是……复活节日期问题拖延了一千年都没解决。

实际上,基督教会在二世纪开始,就出现两个纪念耶稣复活的日期:东方教会遵循耶稣门徒的传统在犹太人的逾越节,即是犹太历正月十四日。以罗马教会为代表的西方教会,就在逾越节后的星期日纪念耶稣的复活。无论哪种做法,都要看犹太历法行事,以至于有记载说,早期的教会要遣人去问犹太长老逾越节日期,才能确定基督教的复活节日期。

在325年第一次尼西亚会议,基督教决定不按犹太历法,而按照春分和满月,自行计算出复活节日期。但基督教世界马上面临了历法制定上的困难,由于儒略历本身已跟天文现象不甚相符,月相计算又困难重重,所以各地教会为了制定计算复活节日期的方法,进行了多种尝试,甚至规定出一个“天主教的月亮”从而不依赖天文观察来制定“合理的”复活节日期。由于复活节是如此重要而计算又如此复杂,以至于在拉丁文里专门有个词computus指“复活节日期的计算”,这个词后来成为英语里的计算computation,也是计算机computer的词源。

克拉维乌斯(Christopher Clavius),现行公历的完成者。他也是利玛窦的数学老师。

中世纪又被称为黑暗时代(dark ages),因为希腊的光荣和罗马的伟大均已消失,只有在修道院里才保存了残存的古代文献,因此教会和修道院成了文化教育中心,实行相当刻板的教会教育。一直到12世纪,阿拉伯文化翻译保存的希腊典籍又通过两条途径重新传回欧洲,一条传播途径是西西里岛,这里汇聚了拉丁、希腊、阿拉伯、犹太各族的学者,另一条途径是基督教世界重新夺回的西班牙,在托莱多城的翻译中心,欧洲学者们和阿拉伯学者协力工作。

在这场“百年翻译运动”中,欧洲学者找回了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们的著作,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托勒密。12世纪后期,在一些城市出现了名为“大学”的组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著作的重新出现(实际上是第一次为拉丁欧洲学者所知),对基督教也影响深远,呈现了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结合在一起的经院哲学。

对希腊文化的学习,在400年后16、17世纪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产生像哥白尼、第谷、伽利略、开普勒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是我们一直在反复讲述的科学革命的主角。科学革命首先发生在天文学领域,而对于古希腊天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如此“给力”,幕后则是天主教对于统一复活节日期的追求。

中世纪时代已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世界末日不会那么早到来,至少几位教皇宣称的世界末日都过去了,世界还安然无恙。而复活节日期不统一在各地教会之间造成了无数的纷争。试想如果连最神圣的耶稣复活日期都不能给出权威答案,那么教皇还拿什么号令天下信徒呢?看来已拖延近千年的历法改革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因此,在中世纪,尤其是文艺复兴前后,历代教皇对于复活节问题召开了多次会议,花了大力气鼓励天文学研究,进行历法改革,哥白尼也曾经接到过这样的研讨会邀请。教会进行天文学研究有个很有利的条件,天主教的教堂建设得非常高大,很容易在楼顶开孔,将阳光投射到地板上来观察太阳的运行,也就是把教堂变成了一座日晷。

持续数百年的努力,终于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回报。最终完成复活节日期统一工作的要归功于两个人,意大利的医生兼天文学家路易吉·利利奥(Luigi Lilio,也叫Aloysius Lilius ,1510 – 1576年)、德国数学家兼耶稣会修道士克里斯托夫·克拉维乌斯(Christopher Clavius,1538年-1612年)。

我们对利利奥的情况知之甚少,他来自意大利南部的卡拉布里亚(Calabria),曾在那不勒斯学习医学和天文学,他的弟弟安东尼奥也是医生兼天文学家。利利奥被称为是新历法的“第一作者”,他关于历法改革的建议文章由他弟弟提交给了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1575年送达历法改革委员会。利利奥非常杰出的贡献是,提出了一个月相周期“岁首月龄”(Epacts),可非常方便地计算新月出现的时间。

由于利利奥在1576年就去世,最终完成历法改革的是克拉维乌斯。他出生于巴伐利亚的班贝拉,在数学、天文学领域成就非凡。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位成功在中国明朝传播基督教的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就是他的学生(利玛窦称之为“丁先生”,因为拉丁文Clavius的意思是“钉子”),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所依据的就是他评注的十五卷本。伽利略最初用于教学的天文学教材也是他写的,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星空之后,也首先把望远镜和观测成果与年迈的克拉维乌斯进行探讨。(克拉维乌斯是一位反哥白尼主义者,但如果假以天年,不知道他会不会转变为哥白尼日心说的拥护者呢?)

克拉维乌斯通过日晷观测,向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证明,1582年当年的春分已经从3月21日变成了3月10日。为了把春分日调回3月21日,也就是消除儒略历在过去一千多年里累积多出来的10天,他把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之后删除10天(星期序列仍旧持续),即10月4日之后是10月15日星期五。克拉维乌斯还提出新历法的置闰规则。在儒略历中,每4年设置一个闰年,这样每400年就多了3天。他提出了消除这3天的方法,每逢世纪年,年份需要被400整除才是闰年,在2月份加入29日,否则就不需要。这样一来,实际上接下来的1600仍是闰年,第一个被消除闰年是1700年。

这部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的新历法,被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

格里高利历重新使历法日期和天文现象保持了同步,使复活节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重要节日回到了公元325年关于“春分”、“满月”和“星期日”的规定上,从而解决computus计算问题。当然,随着天文学进展,后来又提出更便捷的计算方法,现在西欧国家使用的是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方法。

随着欧洲兴起,基督教传遍了全世界,格里高利历也就变成“公历”,公认接受的历法。不过有意思的时,在格里高利历颁布是,天主教已经发生分裂,德国神学博士马丁·路德在1517年发起的宗教改革,使北欧许多地区变成新教(基督新教,在中文里被不恰当地叫做“基督教”),拒绝接受教皇的权威;再加上东正教国家本来就有自己的领袖而不尊奉罗马教皇的命令。因此,在1582年只有西班牙、葡萄牙、波兰和意大利等天主教国家接受格里高利历;新教国家要在一百多年之后才陆续接受,比如英国直到1752年才进行历法改革;东正教国家更要晚几百年,我们说的俄国“十月革命”实际上发生在1917年11月7日,这一年底俄罗斯才接受了公历,而希腊一直到1923年才接受公历。

有意思的是,东正教国家对于复活节日期,仍然坚持根据儒略历来制定。因此与复活节相关的宗教节庆,一般要比西欧国家晚。看来在宗教人士看来,“政治正确”还是要比天文科学的地位更高一些。

从天文历法的角度来看,其实复活节日期计算面临的问题,是要把握太阳、月亮的运行规律,这也是任何一部历法要想做到准确无误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基督教与希腊文化相伴而生,在复活节问题凸显时,古希腊天文学家们早已准备好了计算方法(以托勒密《天文学大成》为代表),过于由于当时宗教与科学的隔阂而错失了机会。一直拖延到了一千多年之后,拉丁欧洲重新发现了古希腊科学,进行学习和发展,才真正解决复活节日期计算的问题。

宗教与科学的再度联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天文学在欧洲的再度发展,产生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哥白尼最初也想解决历法问题),催生了科学革命,最终导致科学与宗教分道扬镳,甚至一度势成水火。

再比如,克拉维乌斯在欧洲完成了历法改革,弄清楚了太阳、月亮的运行规律应该如何计算,他的学生利玛窦在同一时期到中国明朝传教,发现明朝正面临同样的历法改革问题,朝廷上下正为日食预报屡次失误而烦恼不已。于是利玛窦敏锐地把握住了机会,提出通过帮助明朝改革历法,从而获得朝廷认可获得了广泛传播基督教的机会。由徐光启主持、邀请多位欧洲天文学家参与制定的《崇祯历书》,实际上全面翻译引进了当时的西方天文学,“熔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指明朝《大统历》)。根据《崇祯历书》制定的清朝《时宪历》虽然形式上还是中国农历,但内核已经变成了包括开普勒三定律在内的西方天文学了。

看来,复活节这个基督教节日,实际上早已通过各种形式,悄悄地影响了我们。

8,2018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给错人了吗?| 分析批判_

?201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发给Allison和Honjo,引起热议

撰文 | 刘海坤(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 ● ●

2018年10月1日,正值中国国庆节期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布,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James Allison和日本京都大学教授Tasuku Honjo因肿瘤免疫治疗而均分荣誉。这项众望所归的抗癌成就,得到了科学界最崇高的荣誉。

但如同很多诺贝尔奖的颁布往往伴随争议一样,这一次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华人社会和学术圈。为什么引起争议呢?为什么治疗效果远不及PD1/PD-L1抗体的CTLA4抗体疗法的发现者能独享一半诺贝尔奖?这次争议与诺奖的其他争议有何不同?

?两种基于免疫检查点的疗法

图片来自nobelprize.org

在笔者看来,目前人类崎岖而又辉煌的科学抗癌征程上有三项杰出的成就:

第一是癌症预防,最典型的代表是笔者所在的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的Harald zur Hausen(2008年独享一半诺贝尔奖,另一半授予法国HIV发现者)不惧质疑与嘲讽,最后分离并证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是宫颈癌的致病元凶,现在可以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已经让无数女性受益。因病毒感染,直接或间接致癌的最好对应方法应该就是疫苗防疫。

第二大成就是靶向治疗,名气最大的当属因电影“我不是药神”而在中国流行的“伊马替尼”(Imatinib),这类被称作“聪明药物”的特点是靶向癌细胞特有的突变,避免了放化疗等非选择性的药物副作用,伊马替尼的服用者虽然需要长期用药,但慢性髓性白血病因此变得可控,不再可怕。但实际上靶向治疗癌症最好的代表是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源于中国的治疗方案——三氧化二砷联用全反式维甲酸(ATO+ATRA)。两者联用靶向致癌融合蛋白PML/RARA,可使患者痊愈,且停药后不会复发,是高恶性癌症可被彻底治愈最经典的案例。这项经典的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的研究,中国科学家张亭栋、王振义等有重大贡献。这项研究目前还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认可。

第三大成就是今年的诺贝尔奖主角——免疫治疗,尤其是PD1/PD-L1抗体治疗,达到的临床效果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抗癌药物可与之争辉,可以说到目前为止,PD1/PD-L1抗体是人类抗癌史上最伟大最成功的药物,而且它的成功也刷新了我们对癌症发生的认知,人类与癌症的斗争也将因此而进入新的阶段。这项成就得到诺贝尔奖的认可是理所当然。

在诺贝尔奖宣布之后,已有很多中文和英文媒体对争议进行了报道,争议的当事人有的也进行了回应。笔者根据评奖委员会的角度来进行论述和讨论其颁奖人选择的理由是否合理,感兴趣的可阅读诺贝尔奖官方公布的详细资料(Scientific Background:Discovery of cancer therapy by inhibition of negative immune regulation)。该文献基本阐述了他们对本次诺奖工作对解读和评判。

CTLA-4的发现历程

诺奖委员会公布的阅读资料比较客观地阐述了他们眼中的免疫治疗的历史、沮丧、迷失。激活免疫系统治疗癌症是很多免疫学家的梦想,而上一代抗癌药物里最有代表性药物之一干扰素(Interferon)就有激活免疫系统的作用,而且到现在还在癌症治疗领域发挥着作用。但此类药物基本没有特异性,靶点作用机制复杂,药物副作用巨大,而且对大多数癌症的疗效并不显著。另一个思路是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Steven A Rosenberg为代表的T细胞疗法,时常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临床案例报道。但可以说,1990年代之前,没有人找到有效且特异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抗癌的真正突破口。华人肿瘤免疫学家陈列平在此阶段就已开始探索肿瘤免疫,并于1992年在Cell杂志上发文,证明免疫共刺激CD28或CTLA-4有抗肿瘤的效果。此次诺奖委员会在引用他的工作时人名写对,但文献引用出错。

这个领域第一个关键分子是免疫负调控因子CTLA-4的发现。1987年,Pierre Golstain实验室克隆出CTLA-4基因,1994和1995年两篇论文报道CTLA-4是T细胞的负调控因子,这个结果让人想到可抑制CTLA-4来激活T细胞。而加拿大华人著名科学家麦德华(Tak Mak)的团队和Arlene Sharpe的团队分别在Science和Immunity报道CTLA-4基因敲除小鼠患有严重自体免疫疾病,真正夯实了CTLA-4是T细胞的负调控因子的结论。作为免疫名家的麦德华教授之前第一个克隆了被誉为免疫生物学“圣杯” 的T细胞受体(TCR)基因,贡献巨大,但至今没有得到重要国际奖项的认可。

诺奖委员会之后的论述显示,他们认为之后的主流科学家应该没有尝试把这个免疫学的关键进展引入到癌症治疗里来。这里写到“While some investigators used this new knowledge to develop treatments for autoimmunity (Lenschow et al., 1992), Allison followed another path. In spite of all the previous failures, he intended to find a cure for cancer. He attempted to block the negative effects that CTLA-4 induced, thereby unleashing an immune response” 。之后大篇幅地描述了1996年当时还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的Allison发表的一篇关键论文,这篇论文显示CTLA-4抗体可激活肿瘤免疫并清除移植在小鼠体内的肿瘤。并总结出4个结论:1)该论文证实了抑制CTLA-4可激活T细胞的抗肿瘤反应;2)即使是小鼠体内已生成肿瘤后再处理也有效;3)肿瘤清除后获得的持久的免疫反应;4)两种肿瘤都有效。

因此,诺奖委员会认为,这项工作代表了肿瘤免疫治疗一个新概念的诞生,也就是今后一统江湖的所谓“免疫检查点抑制”抗肿瘤理论。这个判断符合大多数主流科学家的认知,而之后在各大杂志努力宣传的Allison也基本被认为是“免疫检查点理论”之父。

?图一:CTLA-4抗体(lpi)转移黑色素瘤病人三期临床结果。A图是病人生存结果,B图是无进展生存。

但这项工作并没有很快地导致CTLA-4抗体进入临床,这是因为CTLA-4敲除小鼠严重的自体免疫反应让药物公司望而却步。Allison在此事上的坚持不懈被人称道,直到后来2010年发布的第一个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CTLA-4抗体的确能够显著延长黑色素瘤病人的存活(图一)。2011年,FDA和EMA立即批准了CTLA-4抗体作为处理黑色素瘤病人用药,同年另一个III期临床试验显示类似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临床实验结果显示病人存活延长了3-4个月左右。而且也的确如小鼠模型显示,CTLA-4抗体有不容小觑的副作用,这是该药的主要缺陷之一。

如果故事就此打住,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不比同期发现的靶向治疗肿瘤突变BRAF600E(突变阳性黑色素瘤病人延长存活3-4个月)及其他抗癌药物优秀很多,而且被批准的适应症目前局限在黑色素瘤,所以CTLA-4抗体并不能被称为划时代的抗癌药物,那么诺贝尔奖委员会所认为的由此而诞生的“免疫检查点理论”也不能说是影响巨大的抗肿瘤理论。而癌症生物学领域此前已有很多久经检验的基本理论了。

PD-1/PD-L1通路的发现

但随后一个明星药物的出现让一切变得不同。这就是PD-1抗体。

Honjo和麦德华一样都是免疫名家,有几项发现是教科书级别,他的实验室在1992年克隆了PD-1,因为此基因在正在死亡中的细胞表达,所以被其命名为程序凋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1),1994年Honjo申请的一份专利(US5698520A)也显示他当时相信PD-1是调控细胞凋亡的蛋白。这是科学界常见现象,新发现的基因功能不清楚,命名跟功能完全不相干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著名的肿瘤抑制蛋白p53在克隆之后长期被认为是致癌基因)。

之后Honjo发现PD-1基因敲除小鼠有微弱自体免疫疾病倾向,所以PD-1被认为是类似于CTLA-4的免疫负调控因子。但PD-1基因敲除小鼠的表型比起CTLA-4小鼠弱很多。对研究者可能不算好消息,但对于把它作为肿瘤治疗靶点来说确是极好的迹象。PD-1作为一个受体蛋白,它的配体及整个调控免疫的通路的鉴定对免疫大家Honjo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而这时,陈列平已从决定要砍掉肿瘤免疫项目的百时美施贵宝重回学术界,他在寻找新的免疫共刺激调节因子时于1999年克隆并报道了B7-H1,但未发现B7-H1就是PD-1的配体。不过陈列平在此时已经发现B7-H1能诱导T细胞死亡,而且该基因在少数正常组织里也有表达,所以陈列平认为该蛋白与可能参与免疫系统的负调控。

最近有一群匿名的教授批评这篇论文,认为陈列平这篇论文走错了方向,误导了研究,才导致其错失今年诺奖,言之凿凿。事实上,陈列平这篇克隆B7-H1的论文建议的研究方向就是免疫抑制负调控。

在科学的前沿,每一次假说验证都是对未知的尝试,用今日的知识去嘲讽科学家在探索期所走的弯路肯定不是科学家。因为每个科学家都走过很多弯路。真正知道肿瘤免疫领域的重要问题和方向的华人并不多,因为免疫和癌症分属两个巨大的领域,而能在这两个领域间来去自如的门槛非常高。

2000年,Honjo和身在哈佛医学院的Gordon Freeman 和Clive Wood发表了一篇找到PD-1配体的论文,寻找方法和陈列平克隆B7-H1的方法基本一样,用B7的同源序列去寻找。结果钓出了一样的东西,不过他们把此基因命名为PD-L1,并证明了PD-1和PD-L1结合并导致免疫抑制,因此这个通路的鉴定与陈列平的发现有了一个很好的衔接。

笔者查阅专利信息时发现,1999年,Freeman和Wood就申请了关于PD-L1的专利,当时他们称为B7-4,笔者推测他们可能是独立发现的基因,但1999年陈列平组率先发表了结果并认为这个蛋白可以诱导免疫抑制。Freeman和Wood后来与 Honjo合作在2000年确定了PD-1/PD-L1的互相作用,这是一个新的类似于CTLA-4免疫负调控通路。

谁最早发现PD-1/PD-L1通路可抗肿瘤

问题的关键来了,谁第一个证明了阻断PD-1/PD-L1可抗肿瘤?这并非显而易见的问题,如果抗肿瘤需要一定T细胞的活性和数量,那么PD-1小鼠的相对弱的自体免疫表型表面可能PD-1/PD-L1不是一个明显优于CTLA-4的靶点。当时还不知道实际是PD-L1被肿瘤细胞特意高表达而导致激活PD-1/PD-L1通路,这和CTLA-4代表的途径有着根本不同。Honjo在获奖时也说,他的兴趣在免疫调节,开始没想过做肿瘤研究。

2002年6月,陈列平组在Nature Medicine报道了第一个靶向抑制PD-L1的肿瘤免疫实验结果。首先发现了PD-L1在多种人肿瘤细胞里高度表达,现在检测PD-L1的表达已成为PD-1临床应用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同时,这篇论文还显示肿瘤细胞过表达PD-L1会抑制T细胞,从而体内证明了PD-L1靶点肿瘤免疫抑制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如果用PD-L1抗体处理带瘤的小鼠,可抑制肿瘤生长。这是靶向PD-1/PD-L1通路的第一个肿瘤免疫治疗实验,而且也基本建立了PD-1/PD-L1靶向的基本范畴,即肿瘤细胞高表达PD-L1,结合T细胞里的PD-1可触发免疫抑制。而肿瘤进化过程中选择高表达PD-L1,这是一种免疫逃逸行为,与CTLA-4作用机制完全不同,因为CTLA-4这套免疫抑制并没有被肿瘤特异的激活。这也说明,肿瘤细胞可能非常依赖于PD-L1过表达而产生的免疫抑制,而正常细胞表达相对较弱,靶向这个通路可能不会有很大的副作用。

可以说,这篇论文是PD-1/PD-L1肿瘤免疫治疗的开山之作,是该领域最重要的论文。当时PD-1/PD-L1的研究者没有文献证据显示他们在陈列平之前尝试了抗肿瘤实验。而在陈列平这篇论文之前,PD-1/PD-L1的所有研究局限在免疫调节及通路的完善,免疫的领域已经够大,所以Honjo等兴趣在此并不奇怪。由此看来,陈列平团队的这篇论文打开了PD-1/PD-L1通向癌症领域的大门。这项工作也是目前来看陈列平一以贯之研究肿瘤免疫最重要的收获。这是第一次实验证明这个思路治疗癌症有效,而且为临床实验建立了可借鉴的模版。

同年8月,Honjo和京都大学的Minato合作,利用院士快速通道在PNAS发表了类似结果,通讯作者是Minato,让笔者诧异的是,这篇文章没有引用任何陈列平的文章,包括前面提到的Nature Medicine论文。这丝毫不符合科学文献引用规范。Gordon Freeman 和Clive Wood这一阶段没有肿瘤文章发表。

在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论述里,他们把这两篇论文作为PD-1/PD-L1肿瘤免疫治疗奠基性论文,还额外提及Minato论文提到了CTLA-4抗体联用的可能。至此,PD-1/PD-L1肿瘤免疫治疗最重要的实验已经完成,从基础机制到肿瘤治疗证明。之后陈列平和Honjo还继续作为主要研究者推进PD-1的肿瘤免疫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Honjo对专利非常在意,他先申请过前面所述的用PD-1调控凋亡的专利,2001年又申请了一个覆盖极广的靶向PD-1的专利(EP1445264A1)。PD-1抗体药物之一Opdivo基于的两个抗肿瘤专利(US8728474,US9073994)来源于Honjo研究组。专利优先权日比陈列平抗肿瘤实验的论文上线晚了一个月,而和Honjo合作鉴定PD-1配体工作的Freeman和Wood的所有关于PD-1/PD-L1的专利都没有Honjo的名字。而从一份Danna-Farber癌症研究所与拥有Honjo专利的ONO公司及百时美施贵宝的专利纠纷材料来看,Freeman独立的克隆了PD-L1,和Wood合作发现了PD-1/PD- L1的互相作用,而Honjo只是为此提供了PD-1的质粒。同期的陈列平在梅奥申请了一系列关于PD-L1的专利。围绕着PD的专利纷争丝毫不逊CRISPR。

从现有证据,我们可以说Honjo发现了PD-1及其抑制免疫功能,而陈列平则先发现了PD-L1及其免疫抑制功能,Freeman和Wood合作发现了PD-1/ PD-L1的互相作用。而陈列平是实验验证抑制PD可以抗肿瘤的第一人。

后来的事情众所周知,PD-1抗体因其卓越的临床效果已成为超级明星抗癌药,被批准治疗超过10多种癌症,这个名单还会增加,治疗的效果远远超过之前任何抗癌药物,疗效跨越多种发病机制和癌症类型,而且真正的长期效果包括治愈的比例因为进入临床时间太短还不能完全判断。这说明高表达PD-L1进行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病的最基本机制之一。

近日,陈列平和同事在《细胞》杂志发表前瞻性论文对免疫疗法进行了仔细梳理比较及展望,表1是他列出的对目前几种免疫疗法的疗效及副作用的比较,并提出“免疫正常化”才可能是PD药物的真正作用机制。PD药物相对于癌细胞的高特异性让其拥有了靶向治疗药物的一些特征,癌细胞敏感而正常细胞相对不敏感,所以副作用较小。而今后基于此的研究极有可能继续扩大癌症治疗的战果,而同时这也提示,癌症发生过程中一定在某个阶段触发了PD通路介导的免疫抑制。所以这方面的持续研究很有可能同时也为癌症生物学贡献一项新的癌症发生的基本理论。

?表1:几种免疫疗法的反应率和副作用比较,箭头指示平均值。

为什么会导致误判呢?

科学上判断谁做了什么不难,以发表文献为主。诺贝尔奖委员会把事实理得很清楚。但判断重要性非常困难。这不像用天平称重那么简单,里面有很多的主观因素,立场及不为人知的游说和个人利益。

如果本次诺奖说发给免疫基础研究,那么所谓免疫负调控的发现是否值得诺贝尔奖就值得讨论,获奖人也不该是二人。而且很明显获奖是因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太耀眼,是PD-1抗体结果太耀眼。

那么,是因为“免疫检查点抗瘤理论”?看起来更像,从其行文和对这两人学术成果的判断也可以看出。那么我们问一下,如果此理论这么靠谱,为何只有PD-1的效果这么好,而别的所谓基于免疫检查点的药物的疗效目前没有一个和PD-1处在同一个级别?诺贝尔奖委员会为了支持自己这一观点,还特别强调了PD-1抗体和CTLA-4抗体联用的未来前景,但他们只是选择的引用了2017年一个临床实验的部分结果。

?图2:诺奖委员会引用的PD-1抗体和CTLA-4抗体联用结果

而真正结果如图3所示,一半病人(没有BRAF突变的病人)联用不比单用PD-1抗体效果好,理论依据很明显是有缺陷的。另一方面,有病人可以联用受益代表这两个药物作用机制并不重合。2015年4月,Allison和Sharma在《科学》杂志撰文展望肿瘤免疫未来,他们也公开承认了CTLA-4和PD通路是在机制上完全不同的免疫调节通路。并将此作为推进两个药物联用的重要理由。PD通路是在肿瘤特异性的免疫抑制通路,所以PD-L1的表达才可以在临床上为病人是否可以使用PD而提供依据(这个目前有一定争论,但也和临床检验精确度不够有关)。而相对而言,CTLA-4并非肿瘤特异。但联用会让有副作用的人群大幅度增加,这个策略会不会受到临床一线的真正采纳值得观察。

?图3, 蓝色是PD-1抗体, 绿色是CTLA-4抗体,黄色是联用。

诺贝尔奖历来的争议

笔者隐约地觉得,这是一个没经学术界广泛接受并多方验证的不成熟的“免疫检查点理论”成功摘取了抗癌史上最成功的明星药物的科学光环的故事。

美国科学家主导的诺奖风向标拉斯克奖2015年授予Allison一人,2014年美国硅谷富豪资助的突破奖肿瘤免疫也只是Allison一人。直接忽视一条机制完全不同而且临床效果惊艳的PD-1/PD-L1科学家的贡献。之后亚洲的两个想出名的新秀奖授奖时加上了Honjo。直到今年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争议很多,巨大的错误自己官方网站上也会承认。但事实是评价科学事实科学家可以理性地讲科学,但牵涉到荣誉归宿,科学大奖,科学界的判断就不一定是基于理性和明显的事实。

美国超级明星科学家Robert Gallo两次获得拉斯克奖,第二次是1986年奖给他1984年报告发现HIV。拉斯克委员会直接无视1983年法国人Luc Montagnier和Fran?oise Barré-Sinoussi年发现HIV论文的工作,把Gallo当作唯一受奖者。 1989年一个调查记者怀疑Gallo所发现的HIV是法国科学家寄给他的样品。后来还引起一系列调查证实Gallo的样品来自巴斯德所。2008年诺贝尔奖与HPV共同获奖的是Luc Montagnier和Fran?oise Barré-Sinoussi,在美国学界引起轩然大波,称诺奖委员会不公。浑然忘了自己在授拉斯克奖时的令人惊诧的偏心。

2011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先天免疫,很多免疫学家联名致信Nature对结果不满,认为漏掉了耶鲁大学的 Ruslan Medzhitov,联名信的第一作者就是今年的诺奖得主Allison。

湖南出生的华人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周芷(Luise Chow)1977年在冷泉港实验室工作时用电镜直接观察到RNA剪切现象,这个工作需要极高的实验技巧和技术创新,关键工作毫无疑问是她做的,但1993年的诺贝尔奖却授予了当时周芷的合作者Richard Roberts。Roberts为能获诺贝尔奖写了一个15页的回忆录,由时任冷泉港实验室负责人、有巨大影响力的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转给那些很可能被诺奖委员会联系的人。沃森后来为自己辩解说,虽然他认为周芷有资格获奖,但他只能提名一人。当然,这种水平的谎言,恐怕只有沃森这位一贯歧视女性的人才说得出来。而支持周芷的加州理工教授Davidson说:“她是个女性,一个安静的亚洲女性,有时候就是会被忽视。”

另一位杰出的华人女性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1912-1997),1957年首次实验证明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完全值得诺奖的肯定,杨振宁和李政道1957年获奖。吴健雄曾经获得9次提名。但没有得奖。吴健雄作为华人女性在美国物理学界的经历是一个传奇,令人欣慰的是,1978年,她获得第一届沃尔夫物理奖。

中国核物理启蒙大师赵忠尧(1902-1998),是杨振宁、李政道及邓稼先在西南联大的恩师,1930年在美留学时发现正负电子对撞的湮灭现象,是第一次实验观测到正电子的人。但这次实验启发了他当时的同学卡尔·安德森并进一步在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36年安德森获得诺贝尔奖。杨振宁后来专门研究了为什么赵忠尧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同。在1989年的一篇文章中他提到:“综观对生成和湮灭的发现历史,我们深深地被赵实验所感触,这些实验探索到重要的问题…不幸的是,由于布莱克特和奥恰里尼在文章中疏忽的引证,以及由于其他实验造成的混淆和争议,赵的文章没有获得其本应充分获得的评价”,1980年代诺贝物理奖评委会主席在北京当面对赵忠尧没有能获得诺贝尔奖表示非常遗憾。

诺贝尔奖最著名的过失是错过了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的Oswald Avery (1877-1955)。Avery等的实验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生物学实验,诺贝尔奖委员会不得不在官网上解释并表达遗憾和后悔。

笔者认为,本届诺贝尔奖的选择有重大失误,发奖动机明显是因为一个划时代的明星抗癌药物的临床巨大成功,但却把荣誉发给了一个目前流行的弱理论框架,该理论意图涵盖PD药物的光环却很明显有重大致命缺陷。而诺奖委员会进一步选择性地忽略了第一个实验证明该策略有效的先驱科学家。

如何提高华人学者的话语权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此次诺奖结果与陈列平华人的身份有关。

华人社会在国外不争取集体的话语权众人皆知,以至于杨振宁曾发问,“是不是中国人有了一种心理伤害?”

不多的反例是《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1968-2004),她流星般的一生一直为华人社会发声正名。其在《在美华人》(The Chinese in American)一书中感叹到, “无论华人的成就多么耀眼,对美国社会的贡献多么伟大,他们无一例外地质疑其华人身份。”

目前,国际学术杂志也没有看到华人科学家群体为此发声质疑诺奖委员会的决定。免疫治疗已革新了癌症的治疗方式,但挑战依然巨大,能否真正实现更大范围的肿瘤治疗是整个生物学领域的挑战。陈列平新提出的“免疫正常化理论”更能解释PD药物的作用机制,而且很有可能进一步推进肿瘤免疫治疗的进一步发展,而笔者也认为“免疫检查点理论”会被逐渐抛弃,历史和学术界将会判断今日诺奖委员会的决定。

随着中国科学研究实力的增强,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会增加,这提醒华人群体也要学会向世界宣传自己的杰出成就。这样才能降低华人被重大国际奖项忽视的可能性。

当然,这里不是让华人学会吹嘘自己的成就,而是要让学术圈迅速捕捉到你研究的价值和影响,而不是等在角落里等人发掘。如果自己的学术影响和观点得到主流学术圈的客观评价,那误判就会降到最低。所以,酒香也要努力站到上风口。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在意诺奖?我想主要是因为诺奖名单里的人类历史上那一个一个闪光的名字,这个名单包含了很多用智慧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人,能列席其中是无上的荣耀和智力满足。诺贝尔奖的名单也会自动成为科学史的一部分。

人类的天性之一就是健忘,我们要非常努力才能记住那些没被公平对待的、优秀的华人以及他们做出的杰出贡献。

声明:作者与文章中所提及的科学家无任何利害关系。本文成文过程中得到多位朋友的建议,不能一一列出,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材料

诺奖委员会:Discovery of cancer therapy by inhibition of negative immune regulation, 网页链接

SanmamedM, Chen L. A paradigm shift in cancer immunotherapy: from enhancement to normalization. Cell 网页链接

Brunet JF, Denizot F, Luciani MF, Roux-DossetoM, Suzan M, Mattei MG, Golstein P. A new member of the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CTLA-4. Nature. 1987Jul 16-22;328(6127):267-70.

Linsley PS, Brady W, Urnes M, Grosmaire LS, Damle NK, Ledbetter JA.CTLA-4 is a second receptor for the B cell activation antigen B7. J Exp Med.1991 Sep 1;174(3):561-9.

Walunas TL, Lenschow DJ, Bakker CY, LinsleyPS, Freeman GJ, Green JM, Thompson CB, Bluestone JA. CTLA-4 can function a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T cell activation. Immunity. 1994 Aug;1(5):405-13

Waterhouse P, Penninger JM, Timms E, Wakeham A, Shahinian A, Lee KP, Thompson CB, Griesser H, Mak TW.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 with early lethality in mice deficient in CTLA-4. Science. 1995 Nov10;270(5238):985-8.

Ishida Y, Agata Y, Shibahara K, Honjo T. Induced expression of PD-1, a novel member of the immunoglobulin gene superfamily, upon programmed cell death. EMBO J. 1992, 11(11):3887-95

Leach DR, Krummel MF, Allison JP. Enhancement of antitumor immunity by CTLA-4 blockade. Science. 1996 Mar 22;271(5256):1734-6

Drew Pardoll.Immunotherapy: It takes a village. Science, 2014 Apr11;344(6180):149. Letters.

Dong H, Zhu G, Tamada K, Chen L. B7-H1, a third member of the B7 family,co-stimulates T-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terleukin-10secretion. Nature Med.1999 Dec;5(12):1365-9.

Dong H, Strome SE, Salomao DR, Tamura H, Hirano F, Flies DB, Roche PC, LuJ, Zhu G, Tamada K, Lennon VA, Celis E, Chen L.Tumor-associated B7-H1 promotesT-cell apoptosis: a potential mechanism of immune evasion. Nature Med. 2002Aug;8(8):793-800

Iwai Y, Ishida M, Tanaka Y, Okazaki T, Honjo T, Minato N. Involvement of PD-L1 on tumor cells in the

escape from host immune system and tumor immunotherapy by PD-L1blockade. Proc Natl Acad Sci US A. 2002, 99(19):12293-7.

Iwai Y, Terawaki S, Honjo T. PD-1 blockade inhibits hematogenous spread of poorly immunogenic tumor cells by enhanced recruitment of effector T cells. Int Immunol. 2005, 17(2):133-44.

Wolchok JD, Chiarion-Sileni V, Gonzalez R, Rutkowski P, Grob JJ, Cowey CL, Lao CD, Wagstaff J,

Schadendorf D, Ferrucci PF, Smylie M, Dummer R, Hill A, Hogg D, Haanen J, Carlino MS, Bechter O,

Maio M, Marquez-Rodas I, Guidoboni M, McArthur G, Lebbé C, Ascierto PA, Long GV, Cebon J, Sosman J, Postow MA, Callahan MK, Walker D, Rollin L, BhoreR, Hodi FS, Larkin J. Overall Survival with Combined Nivolumab and Ipilimumab in Advanced Melanoma. N Engl J Med. 2017, 377(14):1345-56. Tivol EA, Borriello F, Schweitzer AN, Lynch WP, Bluestone JA, Sharpe AH. Loss of CTLA-4 leads to massive lymphoproliferation and fatal multiorgan tissue destruction, revealing a critical negative regulatory role of CTLA-4. Immunity. 1995, 3(5):541-7.

Guillermo De Velasco, Youjin Je, Dominick Bossé, Mark M. Awad, Patrick A. Ott, Raphael B. Moreira, Fabio Schutz, Joaquim Bellmunt, Guru P. Sonpavde, F. Stephen Hodi and Toni K. Choueiri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of Key Immune-RelatedAdverse Events from CTLA-4 and PD-1/PD-L1 Inhibitors in Cancer Patients DOI: 10.1158/2326-6066.CIR-16-0237 Published April 2017

Development of PD-1 and PD-L1 inhibitors as a form of cancer immunotherap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registration trials and future considerations Jun Gong, Alexander Chehrazi-Raffle, Srikanth Reddi, and Ravi SalgiaJ Immunother Cancer. 2018; 6: 8.

UlrichStorz (2016)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sues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mAbs, 8:1, 10-26, DOI: 10.1080/19420862.2015.1107688

核物理学家赵忠尧杰出的人生,郑志鹏网页链接

赵忠尧,电子对产生和湮灭。李炳安,杨振宁。现代物理知识,1989.

AnthonyFlint (5 November 1993) "Behind Nobel, A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Some Scientists Say Colleague of Beverly ResearcherDeserved A Share of Medical Priz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June 6, 2004. Retrieved 2015-09-04., Boston Globe.

The Nobel Prize: The First 100 Years”, Agneta Wallin Levinovitz and Nils Ringertz, editors, Imperial College Press,2001.

网页链接

Nobels: Toll pioneers deserve recognition, Allision J, et al, Nature, 2011.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The future of 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 Sharma P, Allison J. Science 03 Apr 2015: Vol. 348, Issue 6230, pp. 56-61 DOI:10.1126/science.aaa8172

制版编辑 | 皮皮鱼

更多精彩文章:

李政道杨振宁遭遇冷处理:60年前中国人第一次获诺奖 | 科学春秋

关于陈列平教授该不该获奖的争论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知识分子书店。

9,采访了50个KOL,36氪预测了41个未来 | 2018新商业展望合集_

2018将会是残酷的一年。

并购是它的主旋律——所有可能产生大机会的领域都已置于巨头军备竞赛的阴影下——这可能带来无趣,也可能有出人意料的竞争结果。

今年,我们走访了超过50名投资人、创业者、管理者及分析师,试图通过研究新商业领域里的明星公司、热门领域,去预判接下来一年的关键事件。

我们去年的许多预言已成真,比如做内容的和做社交的越来越像、非主流文化成为主流、信息流大挣其钱、互联网金融公司集中上市、便利店等线下业态难被取代、外卖市场发生并购……

融合仍在继续。今年,我们依然在内容平台与社区、文娱与游戏、零售与电商、出行与新汽车、手机与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新金融,以及新增的区块链这8大领域,预测未来一年值得关注、大概率会发生的41个趋势。

期待与诸位探讨。并期待着观察历史发生。

一、红利到顶,瓜分内容剩余流量

2018将是移动互联网继续马太效应的一年,内容平台尤盛。在资讯分发这个领域,头条、百度、腾讯以及剩余门户的分歧争执将会继续深化,多方竞争已经从暗箭走向明枪,而在短视频这块还算新生的战场,快手、头条系的两大产品,以及腾讯、YY、360等跟进的产品线群魔乱舞,市场喊了多年存量竞争之后,终于迎来“狼来了”的一天。

1 巨头收割开始

像今日头条这样的头部公司,它们个头都已经相当巨大,但是主App已经面临增长的天花板。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增长?答案是收购。在社交、音乐、新闻、视频及短视频等领域,头部公司正疯狂而又残酷地收割腰尾部App。

对内容行业来说,今年注定是“大吃小”的并购之年。步入狗年没多久,就已经发生了头条收购Faceu,陌陌收购探探等行业重磅交易,体量虽然都在十亿美金以下,但是胜在频次高,速度快。市面上所有残存的体量稳定但后劲不足的中小公司,都将成为大公司为做大日活而虎视眈眈的猎物。

2 撒币送钱将成常态

2017年下半年以来,内容平台涌现了派派、趣头条这种依托送钱模式实现百万、千万日活的增长神话,也有直播答题这种新的拉新神器蔚然成风,这些原先看似不起眼的增长方式在不同的平台发挥了截然不同的效力,接下来也仍会改变行业认知,送钱、撒币之后,新的方式仍会不断被尝试验证。

唯一的问题是,这种差异化的内增长方式边际效应会愈发明显,一个新生事物从出现到被行业普及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甜头留给一个平台独享的情况将越来越少,尤其是越来越头部的内容平台。

3 内容向社交化转型

在内容分发格局渐稳、各家内容千篇一律的新形势下,平台方单纯从内容层上下功夫,已经不是一个付出回报比较高的方案了。接下来,一大批社交场景会迁移、移植到内容平台上,使得平台实现从内容与人,到人与人关系的演化。

从评论、社区、问答、类微博信息流模块渐起,到无数内容平台增添社交媒体属性,从直播平台倒向社交到一系列技术、玩法、组织方式的进步,在内容生态的基础上让人们交流、沟通、玩乐,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可能。

以今日头条为例,今年的战略目标已然是“智能社交”。快手因为用户间存在社交关系,在2017年已经发生了裂变式增长。快手能否更像一个社交网络平台一样,在接下来一年中发挥网络效应继续高速裂变,是留给人们心头的疑问。

4 粗制滥造的内容不行了,整肃开始

在新的形势下,粗制滥造、低门槛分发内容的时代红利已经过去了,从对内容源的整顿肃清,到各大平台频频因为执照问题出现变故,再到算法被视为洪水猛兽后阶段性回归人工审核,内容平台的最大成本,俨然已经从内容的生产,走向内容的治理。

这个浪潮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世界,像 Facebook 也正在整核心算法,调整新闻内容和亲友动态之间的比例,除却监管因素,内容行业过去几年过度繁荣所带来的问题也确实激化了社会的一些矛盾,这些矛盾的出现、加剧,逼迫平台必须自我改变。

二、广告主瞄准线下

我们正身处行业结构巨变的节点——广告营销行业正从内容驱动转向内容和技术双轮驱动。用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来说,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和数据曾经被视为广告营销业的救星,但这一行的人们如今正在被无处不在的流量造假困扰。好处在于,广告营销的能见度开始被更大范围内的受众知晓,人们对它的重要性也有了显著提升。

5 互联网公司变成大广告主

得益于互联网企业旺盛的广告投放需求,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电视和网络综艺的冠名商都被互联网品牌占据。互联网企业开始倾注更多成本在营销推广上,并且这不再是偶然出现的个例。毕竟,当互联网的模式创新空间日渐缩窄,流量红利的收割期也行将结束时,作为新事物的互联网行业也必然会面临与传统行业相似的路径选择,它们亟需通过广告营销活动为自己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这种趋势将会不可逆地持续下去,而传统的广告营销人们也会发现,当这些全新的金主们进入后,整个行业环境也将迎来一波微妙的变化。比如不少追求效率的互联网广告主开始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广告制作,广告公司感觉到的压力正变得比以往更大。

6 重新认识线下价值

除了网易云音乐的“乐评专列”,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的地铁也成为了不少广告主(尤其是互联网广告主)争相追捧的媒介资源。如果每天留意地铁中出现的广告,你甚至能大致洞察到哪些行业正在成为资本追逐的“风口”。

一方面,线上流量价格的上涨将部分广告投入倒逼回传统线下;另一方面,没有实体产品的互联网企业需要将自身服务实体化让消费者有所感知,而线下环境能提供的丰富体验也让擅长创新的企业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快闪店是这一思路的另一明证,除此之外,例如淘宝造物节、有货潮流新品节等线下活动也开始拥有了不小的传播声量。2018年的户外广告资源仍将获得广告主青睐,而越来越多的线下活动不仅将成为商业地产运营方增强吸引力的法宝,也将变成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关系的纽带。

整合营销专家 唐·舒尔茨

腾讯副总裁 郑香霖

可口可乐媒介总监 杨曼曼

onenine首席内容官 邰毅磊

W 创始人 李三水

三、躁动的娱乐大年

用户的注意力,驱动了泛娱乐产业里人、时间和金钱的流动。去年我们的核心判断是人民需要娱乐,它的核心是消费掉大众的时间,人们总要有处安放自己的注意力,而它们集中的地方就产生了巨大的流量和收入。过去一年,腾讯、网易、今日头条、快手等公司的表现都印证了这一点。

2018年,好消息是创意、人才的流动更加激烈,稀薄的时间,井喷的内容,竞争不止存在于同类公司之间。以用户的身份来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产品极度丰富的娱乐时代。

“坏消息”是,这些产品也许会让人无意识地花了太多时间在娱乐,它们竭尽全力投你所好,牢牢将你绑在手机上。但除了娱乐的碎片化的内容,也许你还需要点别的养分。

7 打破次元壁,重新认识小众

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再造一个嘻哈很难,但它起码打开了一个题材创新的缺口。2018年,打破次元壁成了最值得延续的经验。视频网站所筹备的网综中,嘻哈、街舞、机器人都属于重投入的新类型。

这个行业的人才流动也在打破次元壁,哪里是最有活力的创意发生地,资金、资源就往哪里流动。陈可辛、冯小刚等电影导演都已经声称在考虑拍网剧,换做三年前,网剧还被认为是这个圈子里上不得台面的边缘产品。

作为文娱产业标志性的产品——偶像的产生也体现打破次元壁的趋势。直播短视频平台、K歌软件、社交网络,都在为这个行业输送明星。不要再用“草根”来形容他们,在这个越来越去中心化、越来越圈层化的娱乐时代,没有什么是自上而下的。

8 文娱类公司迎来上市潮

2018年将是文娱公司冲击上市的大年,考虑到盈利现状,美国、香港是这些公司的首选。 爱奇艺、快手、虎牙、映客、B站、腾讯音乐都已经传出许多次准备上市的消息,上市成功与否,决定着它们能与竞争对手拉开多远的安全距离。

上市对品牌、资金流入等各方面的影响,能让这些公司在长跑中稍微喘口气。何况真正的压力还来自它们的背后,在完成多轮融资,活过残酷的内容烧钱战之后,这些公司也到了该给投资方一个交代的时候。

这就要求这些公司必须讲出更加漂亮的商业模式故事,告诉潜在投资者投入产出比新的计算方式。在新一年里,它们必须在内容产出上投入更多金钱和资源。只不过,以内容为核心,它们说的却是社交、社区、游戏联运和生态链的故事。

9 一百倍市盈率的教育行业,还有革新可能

教育行业太火了。刚过去的一年,教育领域出现了独角兽,上市公司好未来的市盈率已经超过了100倍。教育类公司也变得更有钱砸广告、借助资本力量迅速扩张,房企、出版行业跨界进入,包括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将使原来大量典型的区域性的、传统的中小型教育企业,面临兼并或者淘汰。

而从教育的定义上看,它与过去也不尽相同。对于青少年而言,是素质教育,STEAM教育;对于成人而言,则是一系列自我提升教育产品,包括知识付费的出现。2018年,这一趋势将持续发展,艺术教育、高端学前教育、国际教育都市场潜力。

随着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线教育能够提供的品质、效率和吸引力都在提高。尤其是对于已经成熟的K12教育而言,人工智能、线下硬件和小班课的普及,很可能会促进2018教育内容的一次爆发性的进化。

10、游戏难以摆脱巨头控制

2018年,显而易见的首先是,腾讯、网易两大游戏巨头将继续牢牢控制中国游戏市场,看点只在于它们谁能从对方碗里多抢一点份额。

在巨头的推动下,电竞的商业价值将在2018年迎来大爆发。在试水头部赛事投放之后,广告主也在进入到电竞产业的方方面面。只是这里有个前提,游戏是有“爸爸”的行业,最头部的资源永远掌握在腾讯这样的游戏厂商手里。

不过其他环节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比如微信小游戏开放后,将迎来一波小游戏的红利期,中小厂商的优质作品也会有机会脱颖而出。而《绝地求生》在2017年的火爆证明了一件事:只要产品的长处足够长,有一些短板也无所谓。

11 电竞从富二代玩票转为大公司入场

可以预见,2018年顶级的电竞赛事赞助费会越来越贵,有意做电竞推广的品牌,应该早早开始备战了。究其原因,一方面电竞的影响力量级已经扩大到顶级品牌商无法忽视的地步,另一方面也证明电竞用户的年龄结构越来越多样化,更多具有高消费力的用户正在成为电竞观众。

另一方面,2017年上半年苏宁、京东收购LPL联赛战队,年底又有B站、FunPlus、滔博、华硕玩家国度等四家自带资源的公司投资收购《英雄联盟》LPL联赛战队。这些公司把一支电竞战队当做流量入口的行为,是出于理性商业利益的考量计算,已经完全不同于此前富二代买战队的玩票性质。

但这里面也存在尚未补齐的短板:有数据显示,目前电竞行业人才缺口高达26万,而从业者才区区5万,做电竞教育的机会依旧很多。

12 微信小游戏可能上天,轻量化游戏会越来越多

张小龙在2018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花了很大精力介绍小游戏,动辄数亿的用户活跃度令人鼓舞,轻量化游戏很有可能迎来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pp游戏那样的红利期,许多开发者在卯足了劲等待风口把自己吹上天。

不过,日活千万的爆款小程序去年并不少见,今年能真正站住脚的小程序和小游戏,需要拿留存率说话。当这种轻量化游戏越来越多出现在市面上的时候,又能反过来吸引更多从来不玩游戏的用户尝试,其中有部分可能会转化为体验更好、耗时更长的重度游戏玩家。

即便轻量化游戏像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初那样成就了新一批的游戏公司,但A股上市道路短期内却不太乐观,这主要取决于证监会的态度是否会转变。

详细版请戳: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总经理 杨奇虎

星美集团执行董事 郑吉崇

骨朵传媒CEO 王蓓蓓

今日网红CEO 彭超

熊猫TV副总裁 庄明浩

ImbaTV 联合创始人 Esports海涛

英雄互娱创始人应书岭

触乐网创始人祝佳音

资深游戏媒体人多边形

四、电商和零售进入第二春,却不是由消费驱动

2017年至今,零售业呈现出难得的再度活跃,这种繁荣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基于消费的驱动,而是充满“人为作用”的痕迹。背后是两方的需求在靠拢——线上流量红利时代终结,线下急于提升经营效率。恰好作为基础设施的移动支付和视觉识别等技术趋于成熟,大量资本又没有了更好的去处,实体商业的格局重组撕开了一条大口子。

这是两个巨大体系的加速融合,两种不同的思维和组织架构,其中还涉及众多创业者和淘金者。

13 唯品会之后再无百亿电商?快去微信圈地

搜索式电商在过去两年进入尴尬期,阿里、京东两大平台像黑洞一样吸住流量和商家,垂直电商纷纷走向瓶颈甚至绝境。“电商战争已经结束了,唯品会之后再无百亿级电商”,人们纷纷说。

直到拼多多的数据震惊了行业——其交易量已经超过京东,2017年GMV超千亿。而这是一个仅成立两年多的公司。同时,云集微店年GMV接近百亿,环球捕手也在向百亿冲击。它们业务爆发的共同点在于,挖掘和利用了微信的社交流量,比如拼多多是拼团,而云集微店和环球捕手则是分销。

流量压力下,到“淘外”做生意已经成了第一批在淘宝发家的人的共识,腾讯对于电商的渴望则为他们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小程序则在把这种趋势推向高潮,对于还没有进入微信电商生态的人来说,2018年必须要“占坑”了,而对于手握流量的人来说,2018年则是变现之年。相对于稳定的“淘内”,这里是一片埋藏着流量和金钱的荒原,把电商又拉回了乱世出英雄的时代。

14、巨头军备竞赛,2018年商超将完成“站队”

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对于实体商业的第一回合争夺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一年将进入第二梯队收割期。对于第二甚至第三梯队的商超企业,巨头大概率不会亲自收割,而是由旗下企业开展。

但无论哪种方式,2018年商超类实体将完成“站队”,站队后还可能出现的一个情况是,各自体系内的企业之间开展的合作会频繁出现,比如盒马鲜生与大润发已经开始合作,那盒马鲜生与阿里投资的其他业态也不会远了。

商超只是第一步,“收割”还将蔓延至便利店、餐饮、服装、商业地产。另外,很多“新零售”创业公司自一诞生就走进了投诚巨头的命运里,凡是高频使用移动支付的场景,巨头都会将其纳入收割范围。

15 中国零售进入“空战”时代

大润发原有领导层将在未来两年里与阿里实现权力的平稳交割,腾讯、永辉战投家乐福也被认为是家乐福中国原股东退出中国的信号。

零售业是一个专业度很高的领域,在信息化不够的年代更多仰仗经验和熟练度,但拥有多年经验的这一批零售业中坚力量,在新时代里未必能够掌控话语权。对他们来说,打通线上流量、信息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但这一过程却无法全靠自己来实现,必然面对话语权的流失。新零售业态已经充满互联网血液,实体商超被收割之后也免不了一步步走向大权移交的那天。

面临“新零售”的疯狂挖角,这个多年来稳固的体系将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打散、重建。曾经的陆战之王已老去,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时代结束了,零售业进入“空战”时代。

16、外卖和新零售、无人货架发生关联,阿里可能收购饿了么

我们在2017年年初预测,新的一年中,在外卖领域大的并购案可能会发生,甚至外卖大战可能出现最后的胜者。然而事实证明,我们只预测对了前半个部分,2017年夏天,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

外卖领域的胜负依旧不明显。饿了么的背后有阿里扶持,而美团也在年底拿到了腾讯领投的40亿美金。双方之间大有要拼到最后的趋势,不止一位业内人士曾告诉36氪,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至少在短期之内,不会接受这两家公司合并。做外卖,对于饿了么来说是全部,而对于美团来说,这项业务也支撑了其巨大的估值。而补贴也都基本停止,2018年可能会继续胶着。

值得关注的,阿里是否会收购饿了么,并把饿了么掰开揉碎,作为自己的基础设施使用。阿里对口碑的投入一直不小,就是因为阿里巴巴对线下市场,尤其是本地生活服务一直觊觎已久。而外卖的配送团队,跟盒马鲜生这样的业务,乃至无人货架的货品配送,都可能业务协同。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

果小美创始人、CEO 阎利珉

缤果盒子创始人、CEO 陈子林

银河系创投合伙人 蔡景钟

灵兽传媒创始人 陈岳峰

五、寡头相争,旅游业的论持久战

在携程、美团、飞猪“一大两小”的割据局面中,旅游行业诞生新的平台级公司的窗口已经关闭。受困于流量魔咒,近两年的旅游圈充斥着创业公司倒闭、破产的坏消息。但一个行业共识是,细分领域的创业机会依然存在。

17、大公司各自把持流量入口

2018年,携程需要在全球各地加速扩充酒店库存,同时加速建设面向海外的品牌。与此同时,它还得面对美团的虎视眈眈,国内市场,美团在门票、短途游、酒店领域持续挑战携程的市场份额,携程通过去哪儿反制美团的动作也会更积极。但应该不会爆发新的价格战,一个核心原因是,三家各自把持了稳定的流量入口,很难歼灭对方。

飞猪机票的平台模式受到航司欢迎,借助天猫淘宝双十一,特价机票很多的印象也在影响着用户心智。2017年万豪和飞猪成立合资公司昭示着大型酒店集团摆脱携程束缚、提升议价权的急迫心理,但美团和飞猪在高星酒店上的供应链能力和订单转化能力,仍要打上问号,这也会是2018年两者主要追赶的方向。

在三家大公司的阴影下,同程、途牛、蚂蜂窝等二线玩家将戴上紧箍咒,不赚钱就出局。

18、大机会没了,小机会看看“旅游+”吧

巨头垄断之下,成长型企业无非两种命运:被消灭,或者被并购。

一个行业共识是,大的机会微乎其微,但细分领域还可作为。朝着精耕细作的方向,一些有助于改善行业效率的技术型公司会涌现,比如航空科技类、酒店科技类、目的地科技类公司。另外,很多机会将诞生在“旅游+”这个范畴,“比如旅游+游学、旅游+亲子,此间的创业壁垒是你懂教育、懂用户,而不是产品价格有竞争力。”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

同程CEO吴志祥

环球旅讯CCO 王京

华威国际投资董事 朱峰

旅游商业观察(TBO)创始人 彭涵

社科院旅游特约研究员 杨彦锋

六、出行乱战,扭做一团

出行领域的边界,正在并将不断消失。

在36氪的诸多报道中,你不难发现过去一年,出行领域的新闻异常频繁:滴滴收购了小蓝,还自己做起了单车;美团在出行领域的布局持续扩张、为了对抗美团,滴滴先是和饿了么谈融资,后来号称自己做外卖业务;摩拜在网约车领域插了一脚;共享单车进入倒闭(合并)热潮;百度和蔚来汽车等做硬件的开始寻找线下渠道,投资了首汽约车……

梳理出行领域和BAT之间错综复杂的投资关系,朋友的朋友未必是朋友,朋友的敌人也未必是敌人,最终的胜负到来之前,先不要急着下结论。

19 美团摩拜,打车领域的新公司

滴滴并通过兼并获得的垄断和宁静,只是暂时的。

广大群众们需要网约车,但网约车新政下运力不足,将继续成为2018年出行市场的大背景。所以,美团、摩拜这样“新”公司,神州、首汽这样的老公司,都将在2018年将继续参战。

摩拜和美团正成为关键的搅局者。虽然美团进入北京打车市场暂时遇到了一点牌照上的小阻碍。但是美团不会放弃,它甚至最近还开始试水共享汽车。摩拜则凭自己的流量优势,接入了首汽约车、曹操和嘀嗒等网约车市场的小玩家。

虽然滴滴一直称并不看好美团和摩拜,也不认为这两家公司会对自己有实质性的威胁。但新的竞争者很可能会撕开一个口子,占据一小部分市场。竞争之下,滴滴这样的出行平台,2018年抽佣比例只能减少。

很抱歉,在上一年对2017年的预判中,我们最大的判断失误,是认为获得了垄断且毛利丰厚的滴滴会在这一年启动上市。但现在看来,还有诸多阻碍。

20 共享单车“三足鼎立“,战争还会持续一阵

无论是舆论还是双方的投资人,喊ofo和摩拜尽快合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现在看来,两边的创始团队都还比较坚挺。

ofo和摩拜都还没有放弃融资,背后的“大腿”们似乎也没有打算放弃。毕竟,作为一门本质是租赁生意,共享单车领域是一个只要有钱就能持续玩下去的战场。于是,一个本来可能清场的共享单车,2018年初演化成三大力量支持的多角戏。腾讯支持摩拜;阿里支持ofo,并成为哈罗单车第一大股东;滴滴旗下有ofo,还有“海棠”和“小蓝单车”。

但是,共享单车很难作为一个独立的商业模式存在,它挣钱太少了。正因如此,它目前还非常依赖融资和背后的“大腿”,一旦资方出现什么异动,就会造成大的格局变动。也正因如此,它一定会变形,比如摩拜尝试做打车业务,而新业务模式的成绩如何,将决定着单车公司的实际自主权。

21、出海,有人真得利,有人讲故事

新一年,出海依旧是滴滴的重头戏。

滴滴出海的原因非常简单:作为估值超越Uber来到560亿美金的出行巨头,如何守住自己的估值,并向资本市场讲述一个更好的故事。显然,相比起去四五线城市,甚至农村寻找机会,国际化是个更优的选择。而在国内,不论是在滴滴的传统中短途出行、最后一公里,还是新能源“共享”汽车业务,滴滴都面临着新的竞争态势。

ofo和摩拜也对外宣布2018年海外进程还将继续。但这让人有点怀疑,两家融资的钱是否还够他们在海外投放新车。这是不是,只是一个讲给资本听的“故事”。

22、新能源车和线下入口相互需要,谁能最终控盘?

各大车企和线下各大入口越来越交缠了。百度和蔚来汽车一起投资了首汽约车;摩拜牵手一汽做共享汽车; 滴滴、美团和神舟纷纷切入分时租赁市场。滴滴还在与12家车企集团合作,根据滴滴出行自己的公开发言,它未来将打造一个开放的新能源汽车共享系统,用户可以用App来用车,就像打车一样。

两者显然相互需要。正在大造车的新能源车企们,总要加入战斗——未来人们都不一定买车,可能直接租用(共享)。当它们要获取用户,就难免跟滴滴、ofo和摩拜这几家产生交集,争夺话语权。不过争夺未必会那么快,在2018年,都曾提出过共享汽车的威马、小鹏汽车等,第一台车上都是SUV,还并不是营运车辆的主流选择。

目前看起来,一个是以滴滴为代表,试图把新能源车纳为己用的系统;一个是以蔚来汽车为代表,试图参与摩拜这种上游流量入口的造车企业。两个系统如何缠斗,是2018年的重头好戏。

七、汽车业百年之变与存亡大考

2018年,互联网对汽车行业的改变还将继续。无论是整车、智能网联,还是销售体系,都将无可避免地被互联网进一步渗透。但汽车是个价值巨大的复杂产业,有着牢固的体系和的严谨的传统。2018年,将是互联网彻底改变行业之前,对传统势力低头学习的一年。

23、 量产大考3要素:产能、销售、充电服务

2018年,初创车企将经受创业以来最大的考验——量产。是否得到市场的认可,以及工厂能否按时交付合格的产品,对互联网基因的初创车企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汽车制造产业链复杂,生产线准备、供应链管理、甚至团队融合的矛盾,最终都会在量产中暴露出来,造成如同特斯拉Model 3所遭遇的产能困境。“真正有规模和品质的交付,有很多坑。”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对量产的复杂性直言不讳。

新能源车的配套服务体系,也是初创车企需要解决的难题。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服务的搭建,和新车上市同时在倒计时。不仅蔚来汽车在布局,滴滴也在布局。这张“充电/换电网”,将是未来的一个战略要塞。

24、 BAT加码新汽车,先要撬动大车企

2018年,BAT一定会继续加码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通过与车企合作,使方案落地。

阿里巴巴上汽合资公司“斑马”通过做车联网来打造的爆款车,在2018年有望出现更多,上汽在斑马的角色势必要逐渐淡化,阿里的斑马势必要跟更多车企合作。这个爆款策略也会被更多人跟进。

百度的发力点还在自动驾驶,以及搜集数据上。他们的“阿波罗计划”试图用帮助厂商搭建起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交换数据共享。但对于分享数据,传统车企极度谨慎,他们体系庞大、流程规范,对于数据传统保守,并且长期以来,都掌握着强势的话语权,想要合作,BAT也得放低姿态。而且,自动驾驶在近5年内都很难真正落地。

相比于传统车企对数据的保守,融合了互联网思维的初创车企,与资方BAT业务层面的合作更有想象力。在2018年,依然可以期待BAT等大家伙对新造车行业里的投资和合作,但是合适的新造车企业却并不那么多。

25 汽车金融这块肥肉,汽车电商和互金公司怎么抢?

汽车金融,无论是车险、新车还是二手车贷款,都有很多钱,也都有很多坑。

汽车电商们已经做了二手车贷款了,2018年,包括瓜子、优信、大搜车、人人车等都跨向新车,能怎么做值得关注的看点。不同与混乱分散的二手车,新车市场原本就有成熟的4s店销售,和车厂本身提供贷款的体系,这一回是虎口夺食。

在新车销售上,好车源不好抢。主机厂向4S店、经销商消化库存,往往是以畅销车、滞销库搭售。2018年,汽车电商及金融公司若要打入新车市场,怎么撬动主机厂?人人车创始人李健认为,车源的壁垒既不能通过打广告来构建,也无法凭用户规模与主机厂交换,因为对于主机厂而言,每一家现下的采购体量都是相当微不足道的。撬动主机厂的方法论,迄今为止都还是个难题。

汽车电商们都在建设线下渠道,这能增强他们的议价能力。港股上市的易鑫、美股上市的趣店,也都进入市场,开线下店、用重资产模式运营,将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

滴滴出行创始人 程维

华平投资合伙人陈伟豪

小鹏汽车董事长 何小鹏

斑马CEO 施雪松

人人车CEO 李健

出行领域资深观察者 Devin

八、“AI改变世界”更靠谱了一点

“AI改变世界”这件事,在2018年会更值得人期待。

不只是BAT,京东在谈智能仓储配送,滴滴在谈智慧交通……BAT,以及滴滴、京东这样的小巨头,手中攥着大量数据、也有直接服务消费者的场景,这意味着,AI走出实验室,变成你我可感知的产品,机会正越来越大。你熟知的那些互联网公司,会变得更“今日头条”和“快手”。

投资人已经对动辄估值过亿美金的早期项目见怪不怪。“我们是一家技术公司”,成了创业圈里风靡的说法。炒作AI概念的创业泡沫越吹越大。一方面,资本的热度沿着产业链蔓延,“卖水人”、向企业和政府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收割了第一桶金。智能音箱初步撬开了市场。但另一方面,落地体验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但无论如何,AI技术都正在成为新商业的基础设施,成为新的“互联网+”。

26 巨头逼近,站队开始

谁会在AI领域变得越来越强势、越来越有话语权?

答案是:掌握数据的公司。原因很简单,技术和算法上要产生差异很难,但大数据是独特的、稀缺的、有壁垒的。

围绕巨头的站队开始了。一种是BAT投资。阿里已经投资了5家AI芯片公司,成为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的股东。百度计划2018年投资10家以上AI创业公司。另一种,是巨头做平台输出技术,小公司加入生态。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生存机会存在于垂直的细分场景,跟巨头在通用领域PK,几乎是死路一条。就算对于巨头而言,深入垂直行业也不是件容易事,特别是医疗这类专业性高、体系和数据相对封闭的领域。就场景而言,金融、安防、教育、服务机器人、新零售和无人驾驶,被看作2018年最有落地机会的细分行业。

27 能“看懂”比能“听懂”更有钱赚

语音公司的风头迅速被计算机视觉公司盖过。2017年底,国内大四计算机视觉独角兽中的两家先后破世界纪录拿到巨额融资。原因在于,现阶段,视觉技术比语音技术的落地空间更大。机器理解人类谈话真实含义的技术尚不成熟,而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可以解决很多实际场景中的问题,包括场景安防、金融、无人驾驶。

你有没有觉得,身边的摄像头变多了?以安防为例,每年政府都有巨大的维稳投入。有数据显示,以北京市为例,每千人拥有的监控摄像头数量是59个。反恐、刑侦、情报都对AI技术有所需求。

消费者们还能感受到,去年iPhone X搭载了刷脸识别的Face ID,刷脸已经真正走入生活。包括小米、OPPO在内的国内手机厂商,也都在推广刷脸解锁,大有全面替代指纹解锁的趋势。政府考勤也正从刷指纹变成刷脸。

一轮硬件升级正蓄势待发。能“刷脸”的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打卡机等等都可能相继出现。

28 语音识别要摆脱“听不懂”的尴尬

目前的语音识别,一旦涉及专业名词,准确率会大幅下降。接下来,AI语音技术将变得越来越“细致”。而智能硬件、金融、制造业、教育、翻译等行业,已经对人工智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尝试意愿。

技术服务商接下来的一步是定制化服务。仅科大讯飞消费者BG,就有接近500名研发人员,专门跟合作厂商对接做前端定制、以及后续运维等服务。

而Siri这类大公司在做的通用型的AI语言助手,要达到人们对智能的预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它更像是一个稳步前进的过程:拿智能音箱举例,目前唤醒的成功率、远场识别的精准度、降噪水平、跟人类持续多轮对话的能力,以及机器说话的语调跟人类的相似程度,以及我们能在音箱上使用的技能的丰富程度,都会有所提升。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

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

松禾远望基金创始人、迅雷创始人程浩

Face++(旷视科技)品牌与市场中心总经理谢忆楠

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首席战略官战文宇

九、手机凛冬这回真来了

当下的手机市场和曾经的 PC 市场类似,好听的说法是成熟、稳定,不好听的说法是无趣、停滞。

在 OV 的带动下,手机行业在过去两年开始了“上山下乡”,四五线城市乃至农村道旁的围墙上都能看到智能手机的宣传。它们成功了,潜在的消费者都成了实在的顾客,中国再也没剩下“潜在”手机消费市场。

没有亮眼的新技术,没有换机的动力,即便有全面屏、AI 等新概念加持,2017 年的中国手机市场依然在下滑,而这一趋势,在 2018 年将愈发明显。

在一个不再增长的市场里搏杀,意味着每一口肉都是从敌人碗里抢来的。

29 小米、OV,巨头线下“血战到底”

“我们要坚定地战场前移,指挥部设在前线。我们要以省为单位、以城市为单位、以每个县乡甚至社区网格为单位,在战场的每一处始终保持勇猛机敏,寸土必争、血战到底。”在小米的新年内部信里,雷军说,要在 10 个季度内重回国内市场第一。

“县乡乃至社区网格”,基本已经下沉到线下渠道的神经末端。小米之家自建自营,成本高,可以用来圆满小米“新零售”的故事,为二级市场多讲一个故事,但实际上,要依赖合作伙伴的小米专卖店和授权店,才能真正深入到县乡社区。

借着步步高的线下销售渠道优势,Oppo、vivo线下的 20 万销售点,是 OV 开疆拓土、超越小米的先锋功臣——到了市场不再增长的时候,20万销售点却可能成了负担。2018 年,OV 的渠道会精简,并加强自己在一二线的渗透率。

“互联网思维”和“线下商业本质”的神话,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已经全然去魅。线下之战意味着,大家最终是殊途同归。

30 出海必需但很难,小公司日子更难

以往中国手机公司把海外当做补充市场,但2018 年海外市场的地位会慢慢与国内平齐。出海不但是因为国内换机潮的红利已经消退,还能拉动公司所在地的出口额,改善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毕竟,华为进军美国的失利,在 2018 年可能还会发生在其他公司身上。

小公司在海外的好日子要到头了。依靠海外的成绩,一加在 2017 年获得了 100 亿的营收,足以支持它继续做“小而美”的公司,但一个原因是它没有面临来自华为、小米的正面竞争。

苹果与三星竞争时,一方面是产品和营销的厮杀,一方面也在专利方面互相攻击。大举出海的中国公司,可能也会面临相似的处境。一些在国内能蒙混过去的方式,在国外可能会让公司付出极大的代价。

内外夹击下,小公司的日子会更难。谁会在2018年死去?行业里都在窃窃猜测。金立这样的品牌非常危险,而魅族黄章的“梦想机”做得好不好,对魅族这种体量公司的影响也可能是致命的。

31 都要卖高价,但是支撑高价的技术(噱头)在哪?

2018 年手机无疑还会变贵,BOM 成本变高,消费者也有付费意愿,京东的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70% 以上的用户购机预算超过 2000 元,预算在 3000 元以上的消费者占比达 31.8%。

但要让用户掏钱,卖点在哪? 2018 年的新技术,没法能像视网膜屏、指纹解锁一样轻易俘获用户。

全面屏是目前最明确可预见的卖点,但看起来更像是 PPT 上的噱头。比起前代手机,它们没太多视觉上的优势。苹果引领的“异形屏”可能会是最佳选择。传闻华为 P20、小米 MIX 2S 和 vivo X30 等旗舰机型都将使用异形屏。

荣耀总裁赵明对36 氪说,全面屏是小风口,“5G 是真风口”。5G 可能带动的不止是手机行业,它延迟低,带宽高,速度快,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发展都离不开 5G 的普及。每次网络的进化,都会把手机产业带向新的高峰。

5G虽然不会在 2018 年成熟——2018 年,5G 将完成标准的制定,通信设备也会在今年开始搭建;2019 年,消费者可以体验到 5G 手机;2020 年,5G 可以正式商用。当 5G 时代真正来临时,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的差距会再次拉大。

32 AI ,手机的未来

电影“Her”中的AI手机,将是手机行业长期的发展方向。虽然现在的中高端手机都说自己有人工智能,但效果欠奉。

AI手机之战,关键是数据。为了获取数据,硬件出货量便更加重要——硬件不仅包括手机,也包括其他能联网的硬件。

小米在构建自己的物联网标准,从庞大的硬件用户那儿获得数据。华为也已经在做类似的事情。华为不但手机出货量过亿,还建设有众多的网络设备,这都可以成为它数据的来源。

只是,当数据成了硬件公司和软件公司都急需的资源,纷争在所难免。华为和腾讯已经为此事发生了摩擦,而当合作进一步深入之后,类似的摩擦也会越来越多,在摩擦过程中,AI 时代的隐私规则才会逐步完善。

33 智能硬件“挖手机的墙角”, 用说话解放双手

多亏了语音技术,被看淡了三年的智能硬件行业正摆脱不温不火。

智能音箱开始火了,苹果的无线耳机Airpods颇受好评。苹果、谷歌、三星、科大讯飞、出门问问……都推出了自己的无线耳机。随身、轻便,能调动AI语音助手,让耳机被看作是很适宜作为入口的产品。

“今天手机占用了人们95%~98%的时间,这本来就是不合理的。”“手机这种媒介设备一度被看做手的延伸,今天你已经可以通过手机处理几乎所有事,但手机唯一不能满足的就是你希望解放双手的场景。”出门问问李志飞、小米生态链副总裁夏勇峰这样的从业者们,认为智能硬件市场因此仍有机会。

手机不再被认为是智能家居的入口,但目前,小米依然是智能家居生态链中做得最好的一家,2018年小米上市,这也是它千亿美金市值故事里最有力的一笔。

试图从语音切入、掌控入口的人们,比如BAT、科大讯飞、搜狗,目前还没能解决语音唤醒成功率的问题,从销量上看,市场也并未真正打开。技术巨头们是不是能在2018年强推出Amazon的Echo那样的爆款?这可能是改变格局的关键。

360 手机总裁 李开新

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 李楠

一加科技创始人 刘作虎

荣耀总裁 赵明

小米生态链副总裁 夏勇峰

出门问问创始人 李志飞

优必选高级研发副总裁 吴牟雄

Rokid创始人 Misa

某手机渠道商高管 Taylor

十、监管之下,新金融模式创新终结

贯穿2017年全年的主题无外乎几个关键词:现金贷、监管、巨头、上市。现金贷的速生速死、赴美上市的潮起潮落、流量巨头暗暗的加速布局,和监管的手起刀落,共同交织而成了互联网金融冰火两重天式的2017。

而行至2018年,随着监管加速收紧、政策红利和流量红利消退、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遇到挑战、规模和盈利空间均被压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机会又在哪里?

34 监管更严,上市潮还在,但不会再有新的“罗敏”

2018年,不该对监管的“心慈手软”抱有幻想。监管会是全方位的,支付、信贷、征信、资管、以及刚刚爆发的区块链,都难以逃脱。

这不全是坏事。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被强监管,作为创业者,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对监管抱有侥幸心理,更不应该以投机的心态钻监管的空子。合规仍是唯一的出路,曾经轰轰烈烈的金融科技如今正全心渴望被招安、收编,但仍有大量公司逃不掉被整治、清场的命运。

尽管如此,2018年会延续2017年的上市潮,并且会有一批企业——比如陆金所,在上半年集中挂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意味着主流商业社会对其的认可。

但上市冲高市值再下跌的戏剧化故事也许不会再现。对高市值的期待会冷静下来。大家也逐渐意识到,比起高市值,快步走到资本市场中去是更重要的事。后者意味着自我矫正、意味着走到阳光下,意味着赢得信任。

35 新巨头也难逃手脚被束

在重归牌照监管的主题之下,互联网巨头也很难在金融业务上获得飞跃式发展,即使是蚂蚁金服这样的巨头,在监管之下,小额消费贷业务的收入利润也会受明显影响。

继BATJ后,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在过去一年加快了布局金融的步伐,它们对金融科技虎视眈眈,但是,现在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这个产业再孵化出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如此体量巨大、牌照齐全的巨头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尽管它们坐拥流量、牌照、技术、人才等资源领先优势。

腾讯的金融业务尚有想象力,但新的互联网小巨头想像原来一样不断侵蚀传统金融机构的领土和利益,已经不太可能了。但基于自身体系做一些闭环式的业务,将金融作为整体业务的一个内嵌产品、增值业务,寻求线性发展,还是可以的。

36 模式创新已死,技术创新看好,草根难有活路

做技术还是做金融?这是个问题。

在强监管之下,所有互联网金融公司会自然的向两个方向分化:技术驱动、金融驱动。

中国有金融,也有科技,但没有金融科技。如果做金融,就老老实实接受监管,尤其是一行三会的领导,没有牌照不要轻举妄动;如果做科技,老老实实做好科技的本分,不要妄想用科技颠覆金融。未来,做科技还是做金融,是摆在行业内所有公司面前的一个选择。

像趣店这样的面向C端的、流量驱动型机会已经消失了。监管在斩断金融科技企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的同时,也斩断了他们金融创新的可能性。在未来两三年内,模式层面的金融创新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大量非持牌的创业公司将被清退出市场。

技术驱动型的创新还有机会。提供更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将大数据和AI应用到一些金融服务场景中,做出增量,会是未来两年的重点,比如个性化的保险产品、信贷产品等,以及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37 出海的机会窗口刚刚打开

像很多行业一样,随着国内的政策红利和流量红利逐渐消失,金融科技创新找到了一个新的出口:东南亚。

一方面,出海对于大量金融科技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避险手段。另一方面,一些在中国已经被证明的模式现在在国内很难发展了,那么东南亚人口众多,经济环境很蓬勃,其中一些国家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还不错,这几个因素叠加起来适合互联网金融出海。

具体的出海方式有多种:自己做、孵化团队、投资当地企业等。比如,星合资本孵化了一批公司去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主要做现金贷、消费分期、贷款超市等业务。还有人认为,金融行业敏感,与其自己做,不如找一个当地的合伙人来做,或者直接投资当地企业,更安全。

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出海,如何更好的本土化、融入当地商业环境和社会,是接下来一年金融公司出海要面对的问题。

创世伙伴资本主管合伙人周炜

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

点融创始人兼联席董事长、星合资本董事长郭宇航

钱袋宝创始人、现区块链领域创业者孙江涛

十一、革命?泡沫?冷静后区块链可能诞生初代巨头

“忽如一夜春风来,人人皆谈区块链”,作为2018年开年的第一个“风口”,区块链在被部分投资人看好,甚至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同时,也引发了同样庞大而激烈的质疑:它是更多通过币市投机而进入大众视野,因此大众对它的认知更多与币市的上涨和下跌息息相关;它目前的商业实际应用还停留在小范围测试阶段。而它自身又有非常强的颠覆性,因此对区块链未来一年的判断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不谈币市的喧嚣,还原区块链技术本身,它不是天使或者骗局,仍然是一个处于非常早期的技术。它也会遭遇类似于2015年的VR、2016年的人工智能一样,呈现W型的发展过程。

38 区块链的热度会逐渐下降,进入沉淀和调整期

区块链在舆论和资本上已经接近到达第一个发展的高峰。目前排名前一百、市值总计已经达到4000亿美元量级的数字货币发行者们,至今仍未孕育出一家真正做出事情,真正有切实场景落地的,给人类生活带来真正改变的公司。而纷纷宣言杀入区块链的传统互联网公司,目前也仅仅停留在谈概念、讲故事的阶段。

2017年币市火热的原因之一是:以智能合约为标志,区块链技术走向应用,已经有了初步的与现实商业场景结合的可能,也让长期渴望大故事的投资者看到了希望。“做市”炒作,以及2017年上半年监管还未关注到这一市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2018年,这些优势条件恐怕不再存在,比特币2018年年初的“腰斩”证明了这一点。监管压力已经使得大部分国内项目为了避嫌出走海外。除此之外,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长期技术,仍然处于早期发展期,投入回报周期长。这些因素会使得大多数追逐短期的投资者对区块链技术的兴趣减弱。

热度会在2018年会逐渐衰减,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当区块链的泡沫被刺穿后,整个行业由癫狂回复理性。并由此可能会诞生出第一批真正在产业上有影响的公司,也就是区块链行业的初代巨头。

39 底层技术的进化是重中之重,这是明年的最重要看点

可以斩钉截铁地说,现在区块链技术的性能、可用性远未能达到商用标准。

区块链技术现在还不成熟,存在诸多缺陷,包括成本高、效率低、无法承载高频密集交易等问题。例如,被广泛使用的底层技术以太坊的性能无法支持高频、大用户数量的应用,每秒只能做7-15笔交易2017年的以太猫就造成了整个以太坊网络的严重拥堵。

并且,基于共识算法而存在的区块链,本身就没有在研发人员当中形成完全一致的共识。没有统一规范,造成基于不同底层技术的公有链、联盟链无法互通,形成“信息孤岛”。最后,目前的区块链在开发、使用上仍然具有高门槛。

这都意味着,如果没有底层技术的革新,区块链只能局限于少数的to B场景,to C 的商业应用遥遥无期。

因此,区块链在底层技术层面依然需要不断迭代创新,这应该是2018年的一个观测重点。国外被期待取代以太坊的有EOS、AE,国内有NEO、量子链、阿希链等,将在2018年迎来重要节点:它们有些会在上半年正式公测、有些会完成技术迭代,有些则会扩张已有的生态。它们的表现,将会极大影响到人们对区块链未来的评估。

40 落到真正的应用场景上很难,成功的代价是高死亡率

在2017年下半年,区块链行业快速走向应用,出现大量基于特定的商业场景的项目。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伪“区块链+”投机项目。

区块链依托于公链进行各种应用场景的尝试已经不少,金融、征信、游戏、版权、食品追溯等等,都在探索之中。

区块链加应用场景,应当首先考虑应用场景的需求,而不是区块链技术的特征。例如,盲目强调“去中心化”,很可能会忽略中心化带来的效率增益和专业优势。

而且,线下也得有配合的设备。例如,用区块链做共享租车的前提,是智能车锁的普及。而对大多数日常交易来说,区块链技术也不一定是最迫切的需求。

目前的区块链与商业场景结合模式可能有三点:是否是非常高的信用需求,是否有非常高的隐私保护需求,是否需要有非常高的交易需求。同时,考虑到现在的技术性能还太弱,低频交易会好过高频交易。

这都意味着,2018年区块链不会有人们期待的“爆款”的出现,因为爆款前提是大用户量,但区块链无法支持,大部分可应用的区块链项目仍然会从B端开始。

41 大公司会持续入场,但仍然会以实验和布局为主

区块链是巨头掌握强大话语权之下的必然产物。

大公司的进入会为区块链带来大量的新关注度,但大公司优势,包括流量和用户量、资本、技术储备,在短期内无法转化为区块链领域的领先优势。

另外一方面,区块链相关的如代币发行、交易监控、敏感数据会带来很高的政策不确定性。因此,大公司介入时,很可能不会规模化,而以小范围技术实验和布局为主。

此外,外整个区块链行业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早期区块链行业是由技术极客引领的小范围社区,人数少,难度高,技术分散且缺乏统一标准。当区块链逐渐落地,原来的师徒制、项目制的传授方法已不适用,需要有体系的职业教育。这将是今年年初迅速会出现的一个趋势。

NEO创始人 达鸿飞

量子链创始人 帅初

比原链联合创始人 段新星

沃尔顿链CEO 莫冰

阿希链创始人 单青峰

闫浩(内容平台与社交)

方婷 (大文娱)

张信宇(游戏)

王水(广告营销)

王卜(零售与电商)

乔芊(零售与电商、旅游)

韩洪刚(文娱、手机)

孙然(人工智能、前沿科技)

杨林(出行与O2O)

王海璐 (新汽车)

张雨忻(金融、区块链)

冯尚鉞(区块链、教育)

文章TAG:列王的纷争  平民发展攻略  列王的纷争城堡13级到16级要怎么发展  后期发展攻略  纷争  平民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