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恐慌3攻略,极度恐慌3 第四关
作者:本站作者1,极度恐慌3 第四关
bug了,重新载入记录点或重玩此关。我当时是卖电视的商场打一上来的三个人的时候那个门不开,重玩两边之后行了
2,极度恐慌3两个人怎么玩
据我所知···不行,你在调控制的时候只能选择手柄或者键盘的,不可能一个手柄一个键盘
3,极度恐慌三第三关攻略
其实这关没啥攻略,只要注意遇见僵尸时不要慌。平时节省子弹用近战。遇到飞刀僵尸时,开子弹时间用枪打。打炸弹僵尸要打炸弹。
在超市那关?
4,极度恐慌3攻略第8章第3个房间在哪
基本最后一关就剩尾声了啊,这是最终Boss,其实很好搞定,它攻击前有个蓄力,抓紧这个时机跑到石头前按Q躲过它的伤血一击,然后迅速直接右键瞄准打它的嘴或者腹部的伤口(准星变红色时说明瞄准了有效打击位置),最好结合子弹时间特效(按左Ctrl。
5,极度恐慌3 打怪技巧是什么?
我还没有玩到后边,实在很难,每一个房间都在摸索合适的打法 比如 冲锋枪拿到后的第一道门冲进去会放慢动作,冲到那三个敌人面前,他们会吓得去找掩体,就在这三秒的时间里, 用小刀迅速干掉他们 之后拐弯进第二道门,有两个敌人是背对着你的,悄悄摸过去,用小刀朝他们背后捅,一刀一个 如果遇到和敌人正面相遇,最有效的武器是小刀,刷刷两下他就挂了,也可以快跑冲刺飞踢他,一下准挂 比那什么这枪那枪好使多了 小刀和飞踹配合 比较有效的杀敌方式 动作要素比较大,不能当纯粹的FPS玩,那样很惨
6,极度恐慌3怎么用秘籍?
游戏中按T然后输入以下的秘籍后回车确认 。 god 无敌模式 armor 护甲全满(防弹衣) health 生命全满 ammo 获得弹药 guns 所有武器 pos 位置模式(显示玩家位置) kfa 武器+全弹药,装甲与生命全满 gear 增加生命和提高反射 poltergeist 幽灵模式 扩展资料: 极度恐慌3是一部恐怖类型的第一人射击游戏,拥有紧张刺激的战斗、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充满乐趣的合作游戏模式。剧情接着前几部作品,本作将启用双主角模式。有四种不同的多人游戏模式,并且故意抹去了死亡模式、团队死亡竞赛模式和夺旗模式。 为了创造游戏的极致恐怖感,游戏特别结合恐怖传奇导演约翰卡本特与恐怖漫画与剧本作家史蒂夫奈尔斯,史蒂夫奈尔斯将会与研发团队合作撰写游戏剧本,约翰卡本特将会发挥专长,来雕塑游戏内的情境,两人参与后可望为游戏创造更令人惊悚的气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极度恐慌3
游戏中按T然后输入以下的秘籍后回车确认 秘籍 作用 god 无敌模式 armor 护甲全满(防弹衣) health 生命全满 ammo 获得弹药 guns 所有武器 pos 位置模式(显示玩家位置) kfa 武器+全弹药,装甲与生命全满 gear 增加生命和提高反射 poltergeist 幽灵模式 maphole 跳到下一关 build 显示版本 gimmegun turret 丢下当前的武器 tears 所有枪支和无限的弹药 其它秘籍: 游戏中按 T 输入以下秘籍,回车确认: 秘籍 作用 gimmegun pistol 获得手枪 gimmegun dual pistols 获得(双手)手枪 gimmegun submachinegun 获得轻型自动抢(SMG) gimmegun shotgun 获得散弹枪 gimmegun assault rifle 获得狙击步枪 gimmegun semi-auto rifle 获得半自动步枪 gimmegun nail gun 获得钉枪 gimmegun cannon 获得加农炮 gimmegun plasma weapon 获得等离子武器 gimmegun missile launcher 获得导弹发射器 gimmegun frag grenade 获得 Frag 手榴弹
极度恐慌3
预计上市日期是2010年的秋季 考虑跳票问题 可能10月后才发行吧
所以目前没有秘籍的 倒有一些真人预告片
2代也没有秘籍 只有修改器 但不推荐用
一代就有秘籍了
7,趣味数学:无理数 | “点滴”专栏_
点 滴
一直想记下多年来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
以此回忆故事中的朋友和过去的岁月。
撰文 | 夏志宏
● ● ●
公元1610年,天文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太阳黑子,这在欧洲引起了极度恐慌。从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太阳是完美无缺的。太阳黑子的存在破坏了这些根深蒂固的文化理念。太阳有缺陷这个事实也与当时的宗教教义所相悖。
同样,人们一直认为数字是完美无缺的,无理数的发现使一群数学迷们异常惊恐。为了防止世人窥视到上帝的缺陷,发现者被绑上石头,沉入海底。
公元前第五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倒霉的希勃索斯(Hippasus)发现了一个惊人事实,一个边长为一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不是有理数。无理数的存在说明了数轴上存在不能用有理数表示的“空隙”,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皆为数(有理数)”的哲理大相径庭。学派领袖惶恐、愤怒以后,可怜的希勃索斯被百般折磨,判了极刑。从此毕达哥拉斯学派把守住这一秘密当成学派的头等大事。
在人类科学史上,以“主义”、“思想”等教条来“指导”、“武装”科学研究时,其结果往往是悲剧。
根据勾股定理(在西方叫毕达哥拉斯定理),边长为一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
,也就是说,希勃索斯是第一个发现
是无理数的人。
根据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话录》记载,数学家Theodorus of Cyrene发现了从2到17整数中,除了4,9,16这几个完全平方数而外,所有的平方根都是无理数。柏拉图没有解释Theodorus为何停在17。事实上,可以证明任何正整数的平方根如果不是恰好是整数的话,那一定是无理数。
无理数的发现经常被称为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其影响是深远的。有理与无理的对立不仅有抽象的哲学意义,也有广泛的应用意义。
两个实数的比例如果是有理数,我们称这两个实数有理相关。在力学上,震动频率的有理相关会引起共振,而共振会带来系统的不稳定。举个小例子,如果人在木桥上走动的频率与木桥晃动的固有频率有理相关,就会引起危险的共振现象。
再举个例子,太阳系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众多的小行星,形成一个小行星带。已发现并确认的就有几十万颗。这些小行星在太空中的分布和它们的轨道稳定性有密切关系。如果小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周期和木星的周期比例是有理数,这就形成共振,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就会很大,这些影响往往会导致小行星轨道的不稳定。因此,在这些轨道上小行星的数目就会很少。小行星分布的著名Kirkwood空隙就是在这些共振区域。比较大的空隙是3:1、5:2、7:3和2:1等共振区域。
在音乐上,频率共振会带来和谐和美感,但无理数的出现却带来了一些尴尬及无奈。基音——比如C音,频率为261Hz——确定以后,高八度就是C的频率的两倍522Hz。从C到高音C之间,如何确定其它音阶的频率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两个共振频率放在一起会令人听起来爽心悦耳,3/2是仅次于2/1共振的最为简单和纯粹的共振。按照毕达哥拉斯创建的“五度相生律”,如果基音是C,纯五度则定为C频的3/2倍;纯四度定为C频降3/2后再乘以2,也就是C的4/3;纯二度定为3/2平方除以2;纯六度为3/2的立方除以2。八度的其它音级的频率都是以类似的五度相生而产生。
由“五度相生律”所产生的八度可分为十二个音程,音程之间距离并不相等。现代音乐为了便于基音的改变和转调,不得不把八度平均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使得各相邻两音之间的频率之比完全相等,如此得到的即是所谓的“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基音改变以后音阶的比例也会完全一致。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和键盘乐器中得到广泛使用,现在的钢琴即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
但非常遗憾的是,十二平均律半音的频率比为2的1/12次方,是一个无理数。而且每两个音的频率比,除了高八度外,都是无理数。比如,纯五度音程的两个音的频率比为2 的7/12 次方,是个无理数,大约等于1.4983,和自然泛音序列的1.5有些差别。同样,其它和弦音符都跟“五度相生律”序列中的几个音符不一样。所幸的是,纯五度、纯四度、大三度等在十二平均律中和3/2,4/3,5/4非常接近,常人听不出什么区别。正因为如此,小号等靠自然泛音序列定音的按键吹奏乐器得以在交响乐队演奏,而没有明显的违和感。
最后,关于无理数的性质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比如,黄金分割是所有无理数中最“无理”的无理数。有意思的是,无理数不仅存在,而且事实上比有理数多得多。
——2018.7. 深圳
我们用反证法。假定
是有理数,也就是说
这里p和q都是正整数,我们可以假定p和q互为素数,也就是说p和q没有公因子。等式两边平方以后,得到
也就是说
因此p必须是偶数,也就是说p=2k,k为一正整数。我们因此得到
或者
因此,q也必须是偶数。P和q都是偶数,与p和q互素的假定矛盾。
证毕。
夏志宏
南方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讲座教授,致诚书院院长。
往期精彩回顾:
有靠谱的大学排名吗?
巴西历险记
制版编辑 | 斯嘉丽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与“创新药vs仿制药”讨论。
8,看尽上百部「超尺度」,这部绝对能排前3名_
我滴妈诶,今天的我到底看了部啥片啊。
害的我!只想(半)捂眼……
倒不是因为恐怖,也不血腥。
就是……尺度大到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所以真的好奇,那些个在电影院看完整部的盆友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全影厅一起看18禁。”
没错,这是一部上了院线的电影。
不瞒你说,4月份刚在日本上映的时候,厂长就对它肥肠感兴趣了。
只是没想到,在真正看到的时候,我,却怂了——
《娼年》
Call Boy
一眼就瞄准此片的原因其实很单纯。
就像你看到的那样,《娼年》的主演是个挺俊俏的少年。
他叫——
松坂桃李。
在《宽松世代又如何》中,他是小学教师山路一丰,在《未闻鸟名》中,他是和苍井优拍过船戏的男人。
可以说,无论哪一部作品,松坂桃李都是演技在线又色气满满的样子。
尤其是他和苍井优合作过的《未闻鸟名》(她不知道名字的那些鸟儿)。
之前厂长有为大家介绍过,有印象的童鞋们一定记得,这是一部「苍井优和苍井空傻傻分不清楚」的片儿。
简单概括就是:堪比字母数字小电影。
但从今天开始,你们暂且可以忘记它了。
毕竟《娼年》才是正儿八经的神尺度。
所以在正式介绍之前,本厂不得不提醒大家一句——
请务必独自观影,两人以上可能会引起尴尬症患者的极度不适。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森中领的大学生身上。
在命运发生转折之前,他整日都过着既平凡又无趣的生活。
在他的脸上,你很少能看见笑容。
虽然也会时不时就出门约个小姑娘,但,这些女人对他来说大多都是没什么兴趣的。
直到通过朋友认识了这位女神——
御堂静香,原本是朋友的“客人”。
不过在看到森中领以后,这股有钱的气质发生了瞬间转移。
走前还不忘悄悄给人家留下联系方式。
看样子,她是在坐等鱼儿上钩。
一般来说,森中领这样的厌世少年是不会轻易就动了心的。
可偏偏他喜欢的类型恰巧就是静香这样的熟女。
所以,一面之后,森中领就跟着静香回家了。
“今晚回家也只是睡觉而已,既然都一样无聊,那就走吧。”
这时候厂长就在想,好戏应该马上就开始了。
只是没料到,这次的女主角并非是静香本人。
拿别人来糊弄森中领也就算了,更怪的是,她竟然还提出了要在一旁欣赏的要求……
这是什么操作?
一开始我也迷惑,直到最后静香自爆身份。
原来,她是一家牛郎店的老板。
说白了,看中森中领,其实是看中了他能赚钱的潜质。
而刚刚那场实战,正是对他的激情度进行测试。
森中领自然是顺利过关了,只是,他会愿意去做个牛郎?
而就在他纠结之际,静香对他说——
“你认为无聊的东西,实际上是美妙至极的,只要在这世上,你就离不开女性,更离不开性。”
于是,三言两语过后,森中领接受了这份职业。
就像他后来理解的那样,凡事都有它的价值,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他真的能遇到一些令人感动的事呢?
感不感动的嘛,我不好评价。
但确认过剧情,好笑倒是真的。
比如森中领接待的第二个客人……一看就是个有故事的人儿。
据这位客人所说,在自己年少时,她第一次体会到了啥叫“快乐的感觉”。
哪怕如今已经人到中年,这样的怪癖也还在延续。
就这样,森中领衣服还没脱呢,她就已经得到了满足
除此之外,还有一对客人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看这人数和男女比例……
或许?
No,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真实的情况是,因为疾病,这位老先生已经无法再和年轻的妻子同房,之所以找来森中领,是为了圆他一个愿望。
妻子呢,也是傻的可爱,甚至在开始之前还特意嘱托森中领——
“请对我粗暴一些。”
既然顾客是上帝,森中领也不好说什么。
就这样,他又一次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至于这对奇葩夫妇,最后竟也激动的抱在一起。
反正诸如此类吧,本片讲述的就是一个男人站在纯女性角度为她们进行服务的故事。
有关于异类的自我救赎,以及女性性压抑的探讨。
没想到吧,在尺度之下,这竟然还是个治愈片。
虽说大多人都参不透,但仔细品品台词,还是有那么一点鸡汤味的。
“女性的脸有许多种,只不过,没有一个人会展现出自己的欲望。”
换句话说,导演意在表达掩盖在社会性道德之下的,女性们真实的渴求。
当然了,最受关注的还是本片最大的噱头——
船戏。
想当初松坂桃李在出演同名舞台剧的时候就已经有过一票难求的经历了,更别说超尺度的电影版,更是赤鸡。
这让粉丝们纷纷质疑:这是,欠裸贷了吗?
与其说是下海,不如说是坠海。
总之,真的很震惊就是了。
不过日本演员嘛,没演过大尺度,又怎么能算是好演员呢?
最后,千万别怪厂长这次截图截的很收敛。
毕竟能将这部电影推给你们——
我已经是全中国最勇敢的girl了好吗!
9,埃博拉魔鬼卷土从来,科学家用尽22年,想找出它的隐藏寄主_
有一部95年的老片《极度恐慌》,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
片子讲了一种传染性强,致死率高,让人手足无措的恐怖病毒。
看的时候年纪很小,但当年在影院那股脊背发凉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这部片里病毒的原型,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埃博拉。
埃博拉这个病毒,因为2014年的西非大爆发让世人皆知,当时最严重的时候,欧洲和美国都出现了个别案例。 而这个病毒,早在1976年就在人群中爆发过。
76年到79年,在苏丹和刚果大规模爆发了3次,死亡453人。
然后突然消失了,或者,也可以说它躲起来了。
94年突然在加蓬出现。到97年在加蓬、刚果地区爆发了3次,死亡321人。
然后又沉寂了下来。
00~05年再次出现在乌干达和刚果,共爆发了4次,死亡458人。
之后在12年乌干达小规模出现一次,死亡16人后,时间就跳到了世人皆知的14年。
2014年,埃博拉病毒突然在西非大爆发。
很快,死亡人数就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
并且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埃博拉病毒通过飞机,第一次出现在了非洲以外的地方——美国。
当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也各自发现1名感染者时,
埃博拉病毒引起了一场全球的恐慌。
截至2016年,这次空前的大爆发共造成1万多人死亡。
当2016年4月,这波疫情的最后一个病人——西非一名两岁的男孩,从治疗机构走出来的时候,
似乎出现了某种宁静的希望。
这个笼罩在非洲上空的阴霾,似乎已经褪去,而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进行庆祝了。
然而,全球研究病毒的专家们都知道,
这并不代表病毒消失了。
今年,世卫组织已经确认,它再一次悄悄出现在了刚果。
看到这里,你可能想问,
现代医学不断进步,为什么一个病毒可以存在这么多年?
找不到办法可以像对天花病毒一样从根本上绝灭它?
在它远离人群,看起来平安无事的时候,它究竟躲在哪了?
这是因为,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 这意味着,它可以在人和动物间共通传播。 然而,在人类身上,埃博拉病毒发病太迅速,几乎在感染上后没多久就会迅速恶化,导致人死亡。作为一种传染力极强的病毒,在人类上这样的迅速致死性,反而遏制了它的传播。
历史上,每一次人类范围中的埃博拉病毒爆发,最终都得到了彻底控制。受感染的人群要么被治愈,要么死去。
每一次,都看似在人类身上根除了埃博拉病毒....
然而,它却依然卷土从来...
这也就意味着,埃博拉病毒在自然界中有一个隐藏的寄主,病毒可以温和的待在这个寄主身上,而不导致病症... 让病毒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潜伏着。
然而同时,病毒却又在某个时间点上,它从黑暗中跳出,传染到人类身上,又导致一次埃博拉疫情的爆发....
我们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方式又卷土重来。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当它消失在人类视野中的时候,究竟躲去了哪里?
如果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能够预测下一次它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就能够把我们最好的医疗资源都投放在那里,
也可以教人们如何预防,如何在第一时间就医,
把病毒的伤害降到最低。
于是,自从埃博拉病毒第一次出现以后,人类就踏上了寻找病毒自然界中隐藏宿主的征程。
目前能够确认的是,埃博拉病毒是由动物传播到人身上。而每次爆发都发生在非洲地区...
所以迄今为止,专家们的搜索都集中在非洲的森林地区,
这些地方存在着很多可能的宿主。
1996年,科学家进行了一次寻找宿主的试验。
研究人员把活体的埃博拉病毒注入到24种植物和19种动物中,包括鸽子,蟑螂,蜥蜴以及其他的小型哺乳动物...
科学家发现,只有蝙蝠在感染了埃博拉病毒至少12天后,病毒能依然保持活力,却又不发病 -- 没有一只受感染的蝙蝠死掉。
而实验中的其它动物都没有这种能力。
于是专家们初步的结论,认为普通蝙蝠就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
然而,这样的实验只是代表着蝙蝠可以感染埃博拉病毒而不发病,如果没有在自然界里找到实际被感染埃博拉的病毒的蝙蝠,没有实际的证据,谁也不敢百分百肯定。
2005年,科学家又进行了一次类似的实验。 有研究人员前前后后,对非洲中部1000多种小型脊椎动物进行了测试。
最后发现,有三种果蝠在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能好好活着,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
看起来似乎和埃博拉能够共存。
并且这种果蝠,正是当地的人们会猎捕来食用的。
看起来,果蝠似乎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
当时有一篇摘要和这篇论文一起出现,摘要的标题简单而醒目:
“预防埃博拉:不要吃果蝠。”
然而,正当人们觉得打赢了一次战役,可以稍微松口气的时候.
却也有人持不同态度....
柏林Robert Koch研究所的Fabian Leendertz,有了新的发现。
当2014年埃博拉病毒大爆发的时候,
专家们为了寻找宿主,一直在追溯第一个出现感染症状的人类。
最终,科学家找到是一名几内亚的两岁男孩。
然后专家们回顾了这个男孩在感染埃博拉病毒前的行踪,
确认最后可能造成感染的,是他躲在家附近一棵空心的可乐树里玩过。
而这棵树,是一种吃昆虫的安哥拉犬吻蝠的栖息地。
所以Fabian Leendertz认为,
埃博拉真正的宿主,不一定是吃水果的果蝠,也有可能是吃昆虫为生的,在这棵树里栖息的这种蝙蝠。
然而,这个男孩最终在2013年死去。
当科学家们最终找到这棵树时,
发现那棵树已经被当地人烧掉....
线索又断了....
几场研究下来,看似蝙蝠的嫌疑最大。 然而,也有一些专家并不同意这个结论。
美国病毒学家Jens Kuhn认为,蝙蝠的生活圈,和人类的生活圈实在太接近了! 如果蝙蝠是宿主,埃博拉不早就应该传遍全世界了吗?
所以,或许蝙蝠只是个中间宿主?
也就是说,很可能只是蝙蝠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从隐藏宿主的身上感染了埃博拉,然后又进一步感染了人类...
如果蝙蝠只是中间宿主,那又是什么把病毒传播到了蝙蝠身上?
Jens Kuhn经过对蝙蝠生活习惯,及栖息地环境的研究,
最后将原因锁在了一种小动物身上——虱子或跳蚤。
他认为,应该是虱子或跳蚤首先感染了埃博拉病毒,
当它们找到蝙蝠的巢穴,再将病毒传染给了蝙蝠。
所以,埃博拉病毒真正的宿主,其实有可能是虱子或跳蚤!
到这里为止,专家们研究的方法基本都是在动物身上做实验。
而这个方法,研究了四十多年,却依然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
于是,空间流行病学家David Pigott,
用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试图找到埃博拉病毒真正的隐藏之地。
如果我们找不到特定的动物,我们为何不分析一下每一次病毒爆发发源处周边的环境,看看当地的情况,水源,附近的植物,周边经常出现的动物,当地的气候...
总之把当地的各种自然生态特征全部总结起来,看看各个发源地间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不就可以更方便的寻找宿主么?
David Pigott建立了一个埃博拉的生态地图模型,
在这个模型里,他把自然生态特征和目前已经发生过埃博拉疫情的状况结合,
通过计算,可以找出埃博拉病毒最有可能躲藏的地方。
然而,奇怪的是,在Pigott的地图模型中,
蝙蝠并不是促成埃博拉病毒出现的最强线索。
埃博拉病毒理论上的藏身之地,
不是蝙蝠,不是猴子,也不是其它动物,
最后的计算结果,关联性最大的一个因素,是当地的植被...
他发现,这些病毒爆发的发源地里,周边植物的类型有一种特定的模式...
找到了这样的模式,就有助于判断下一波病毒爆发的地方....
然而,尽管Pigott的地图模型,能够推断出埃博拉病毒藏身于森林,
但这个模型有一个缺陷——它没有加入人与人传播的因素。
忽略了埃博拉病毒同样也可以藏身于人体。
埃博拉病毒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存能力。
科学家发现,
那些曾经感染埃博拉病毒,最后幸存下来的男人,有超过一半的人,在恢复健康后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内,
他们的精液中都还能检测出埃博拉病毒。
一名幸存者在恢复健康后565天,精液中仍能检测出埃博拉病毒。
我们根本不确定人类能携带病毒多久,以及这些病毒能保持活性多久。现在医生在非洲能做的,也只能是建议那些感染病毒后康复的人群,都不要有无保护的性行为.. 直到连续2次精液检测里都检测不到埃博拉病毒为止。 不然都有可能把病毒传播给对方...
埃博拉病毒寄生于人体的可能性,意味着它或许会在没有森林的地方重新出现。
也意味着我们必须继续在混乱的数据中抽丝剥茧,了解它如何在野外和城市中躲藏和移动,
埃博拉这个顽强的恶魔,来势汹汹却行踪诡秘。
如今,埃博拉病毒又一次在刚果卷土从来...
科学家们也开始正式使用埃博拉疫苗对抗埃博拉...
可以坚信,这一次的爆发,埃博拉还是会被人类制服....
但在非洲森林里的某个角落,
某一种动物,
某一种植物,
甚至某一种菌类上,
可能依旧隐藏着埃博拉病毒,
等待的什么时候被一个偶然的机会再次释放出来,
危害人类......
专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它真正的藏身之处。
但这趟征途的终点,依然还很遥远。
Ref: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
WanderlustNic:特别自豪14年Ebola的病人我们学校医学院给治好的
天天9岁:也许它只是想夺回地球吧
阿什么南什么刻:所以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注意卫生,不乱吃野味,不胡乱去野外作死吧。
Douyzen:推荐看《血疫-埃博拉》这本书,书里对埃博拉讲述的很详细。看了就大概明白埃博拉是个多恐怖的病毒了
鸡翅吃么:只是单纯的觉得蝙蝠好可怕,倒吊着露着两个眼睛,那个翅膀只有皮包着骨头
饭团ziyan:看过一篇向研究人员致敬的文章,详细描写了这种病毒感染者发病时的状态,心理阴影,忘都忘不掉,太可怕了……
…………………………
事儿君有品,
专为大家准备英国的各种值得推荐的好产品~
英国直邮,包邮包税~
10,为了她,我愿意得罪所有女神_
Sir嘴里的“女神”分三种——
有时候说“女神”,是给面子,一年少说也要给出100次面子吧。
有时候说女神,是确实美,但离“神”肯定还有50个魔鬼的距离。
但十几年过去了,有一位女神,一直是Sir真心认定的女神。
当然,还可以叫她女王。
身为好莱坞A咖,她最近转战小荧幕。
第一次演美剧,不仅做制片人,还演反平权(反男女平等,反同性恋)女性政治家。
人设奇特,亦正亦邪。
粉丝都担心剧集口碑,Sir倒觉得毫不稀奇,这种离经叛道的角色,她早八百年就玩过好多个了。
对了,和烂大街的“女神”“女王”比。
她的第三个外号,“大魔王”,只有她一个人拥有——
凯特·布兰切特
金发蓝眼,低音炮,动与静都散发出一种撩人的姿态。
很多人认识凯特,从《指环王》的精灵女王开始。
美丽、高洁、长生不老。
时隔十年,再演前传《霍比特人》,甘道夫见到她的第一句,道破魅力。
“夫人您风采依旧。”
关于她,江湖上有很多传说。
美貌,公认的。
额头方正,眉骨偏高,颧骨突出,眼睛细长如刀。
魅力,更是TOP级。
不仅收割男粉,还让女粉疯狂大呼“弯成蚊香”。
但,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散发魅力、拿过奥斯卡、金球奖影后的凯特,却很谦虚。
“自己今天的成功是因为运气。”
导演谢卡尔·凯普尔(《伊丽莎白》《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也说,“我第一眼看到凯特,就从她的脸上看出了成为一名伟大演员的天赋。”
靠颜吃饭得到今天的一切?
没错,还真是靠“颜”。
这张脸,你永远捉摸不透。
高贵、阴郁、霸气、懦弱、亲和、疏离、温柔、傲娇,甚至神经质……
不仅可直可弯,还可男可女。
对于这张颜来说,矛盾不叫“矛盾”,而是“为角色全情投入”。
出演《指环王》之前,凯特已凭传记片《伊丽莎白》(1998年)声名大噪。
英国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女王,政绩赫赫,却终身不嫁。
400年前的传奇女王,时年29岁的凯特就演出了精髓。
就说她看情人的眼神吧——
未登基前,她是谨小慎微的小少女。
姐姐即将驾崩,她被接入王宫,离开前她看着初恋情人罗伯特,涉世未深的眼神中,透着不安、恐惧和不舍。
登基后,王位不稳:内有宗教斗争想推她下台,外有英法战争。
此时的女王,不是霸气外露,是如履薄冰。
内阁会议讨论出征法兰西,内阁大臣各怀鬼胎,她拿不定主意,谁也不敢相信。
众人争吵之际,她悄悄抬眼看向远处的罗伯特,紧张、纠结、胆怯不言而喻,但更多的,是她对他的依赖。
遥遥一个眼神,仿佛在说:
“亲爱的,帮帮我。”
最后和罗伯特决裂,凯特也演得一绝。
出轨、谋权,眼前的男人不再是年少倾心的少年郎。
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只有一张写满寒意的脸。
再一抬头,把即将落下的泪咽回去。
眼前这个男人不再值得爱,甚至也不再值得恨,只剩下冷漠的无动于衷。
一场情人决裂的戏,不哭,不怒,绝情到如同路人。
变冷静,是女王的成长。
从依赖爱情到放弃爱情,经历了最大的背叛,也彻底放下(不再嫁人)。
单用眼神的细微变化,凯特无缝衔接了少女到女王的状态。
还是同一张颜,套上慵懒的西服,凯特又变成了你意想不到的人——
鲍勃·迪伦。
对,演男人。
还是一个气质极其特殊的、地球级男神。
在6人各自饰演不同时期的鲍勃·迪伦的《我不在那儿》里,她是唯一一个反串演员。
尽管同片的大牌,有克里斯蒂安·贝尔、希斯·莱杰、她却成了最不一样的烟火。
反串,是一层。
更重要的另一层,是她由表及里,把自己拗成了60年代中期的鲍勃·迪伦。
外形,消瘦、弓背,鸟窝头,烟不离手。
那时的鲍勃·迪伦,正在经历转型,从反抗民谣变成电子摇滚。
对世界的姿态四个字,满不在乎。
颓废、疲态尽显,眼神总带着一种慵懒但又睥睨众人的高傲和疏离。
表面啥也不care,其实内心很撕裂。
原本他反战反建制,做各种民权运动的先锋代表;可后来肯尼迪遇刺,他颓了:
世界很混乱,我却改变不了。
不再唱抗议歌曲,从民谣转向电子摇滚。
千夫所指,但一意孤行。
自负又癫狂,想要冲破主流社会的压迫又找不到办法,于是越来越疯。
凯特演出了这种疯状。
于是你根本看不到她本来的影子。
也是从这儿开始,凯特修炼成了“女王攻”。
不止女同志爱慕,她还能把直女变弯
但凯特当然不止这些。
什么叫一眼万年,必须是这部让少女心神荡漾的《卡罗尔》。
禁忌年代坚守爱情的卡罗尔,在结局时等来了她最想见的人。
眼中闪出一丝诧异的光,嘴角慢慢上扬。
一个凝视胜过千言万语:只要可以在一起,就不惧任何流言蜚语。
这之后,大家都以为凯特会持续走女王路线。
没想到……她又变了。
跑到伍迪·艾伦的《蓝色茉莉》里,演个没落富婆。
这是个反差最大的角色。
因为,面目依旧,气质全非。
这个神经美妇,让她捧回了第一座奥斯卡影后。
打败提名的梅丽尔·斯特里普、朱迪·丹奇、艾米·亚当斯、桑德拉·布洛克。
从前的很多个她,心里有数;这一位,心里没数。
从前的她,气质姣好,这一位,浑身都散发着混乱的能量场。
没办法,这就是个丢了心的人——有钱老公出轨、诈骗、入狱自杀,剩她一无所有,从天堂跌入地底。
焦虑、精神崩溃、极度恐惧死亡,经常自言自语。
前一秒,还在开心地回忆前夫的魅力;后一秒触到“背叛”二字,笑容瞬间消失。
愤怒、不甘、痛苦,一秒到位。
咬牙切齿,“老娘这辈子就是被那个大猪蹄子给毁了的。”
好不容易勾搭到英俊有钱的公务员,她更神经。
患得患失,觉得自己配不上,但又害怕被人看出自卑。
人前,她硬凹富婆。
人后,她慌得一比。
接他的电话要深呼吸,倒数十秒冷静之后,才能调整出积极愉悦的声线。
被求婚,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紧张到找药吃,连眼神都在抖。
靠欺骗得来的爱情,一方面满足了她的虚荣心,另一方面又紧紧扼住了她的神经——
想握住当下,但又害怕谎言终被揭穿……
可气可悲,但又有点可怜可爱。
戏后接受采访,凯特说,这是“把很多性格同时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全部打碎去演绎。”
如此谋杀菲林的凯特,也会演配角。
Sir估计,和她搭戏的明星,尽管表面看上去没事,心里一定都在打鼓。
看完《雷神3》,或许你不记得锤基兄弟情的各路进展,但肯定记得漫威电影宇宙首位女反派,海拉。
这一次,又颠覆形象。
大黑眼圈加大油头,像是睡眠不足还不爱打扮。
虽然造型吃亏,气场却丝毫不弱。
一出场,气质就高傲得让人想跪,当她居高临下的一句“跪下”出口。
全场观众都有点腿软。
对这么个反派姐姐,“锤哥”克里斯果然成舔狗:“比起演雷神,和凯特合作更让我紧张。”
当时听说凯特演,Sir心里还有点担心……呃,她多大了,不显老吗?
但你看照片,没人是C位,她就是C位。
还有《灰姑娘》。
真的,为什么要请她演《灰姑娘》里的后妈,请她,就是最大的不套路啊。
因为请完她演,就没人爱灰姑娘了……
后妈请收下我的膝盖
所有人的颜值加起来还没有后妈高
对比“小白兔”灰姑娘,凯特有种侵略性的美。
这是在考验王子的忠贞吗?
还是在考验广大直男观众的审美上限?
这真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看看,在真正的勾魂夺魄面前,青春也不是无敌的。
其实,凯特的魅力不止在银幕里,更在银幕外。
Sir猜,好多人并不知道她演员之外的身份。
四个孩子的妈,经常一边做家务,一边腾出手接电话、签文件。
今年戛纳电影节,她是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
明明在好莱坞混得风生水起,但她依然愿意为戏剧做出牺牲。
奔走各个片场和剧院,和丈夫一起经营悉尼戏剧公司,为此搬回悉尼住了10年。
舞台有真正的团队感,你和观众有更直接的关系。影评和观众的现场反应不是一回事。
是不是演艺事业全面登顶?
还不止,她同时兼顾着另一个身份,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3月,她亲自探访孟加拉国东南部的难民安置点。
超过15万难民将遭受雨季侵害,她与时间赛跑,呼吁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救援。
这才是真正的大女主。
顶级的颜,顶级的智慧,顶级的爱与关怀,Sir果然眼神太准。
所以,这就叫完美女人吗?
不,完美就没意思了,因为完美是反人性的。
有时,凯特也会露一点怯。
这可能是女人的天性,每件事都试图想做好。我一直都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但这真的会让人筋疲力尽。
但大魔王的自带属性是,霸气。
她克服怯意的方法,就是看到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需要。
当不再胆怯的她站出来,更多身后的人也可以轻松前行。
当你在一个行业达到了某个地位时,你有机会和责任去引领行业,保护你身后的人,确保不管你经历了什么考验和磨难,你身后的人都可以更加轻松地前行。这就是你工作的一部分。
她活得像一团美丽的火。
燃烧自己,追求极致。
也让所有的人都甘心扑进去,感染她的人生激情,以及对世界的大爱。
就像阿玛尼新推出的——Sì Passione红色挚爱香水。
大魔王同款,尽显女王气质。
瓶身上金色意大利语“Sì Passione”,意为全情以赴(Do it all with passion)。
阿玛尼红瓶身,配黑石瓶盖,大方高级,奢华耀眼。
无论什么角度,都是大片级别的颜值和气场。
独特的花果香调,更是无人能拒。
迷人诱惑,热情洋溢,赋予你一整天的正能量。
<<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
前中后调层层变化,喷上之后,立马拥有三种魅惑女人味。
前调,黑加仑&酥梨,生动而清新。
像未登基的伊丽莎白,姿态曼妙,一回头生百媚。
中调,格拉斯哥玫瑰&茉莉,温柔而优雅。
像知性美丽的卡罗尔,一举一动令人倾心。
后调:香草&雪松木,温暖又感性。
像11月6日,在上海出席阿玛尼红色挚爱香水新品发布活动的凯特。
一身红色礼服,美颜微笑杀,无敌气场压制当晚低温。
Giorgio Armani美妆在中国上海推出Sì Passione香水,凯特·布兰切特作为Giorgio Armani全球品牌大使,出席活动
光看动图怎么够。
点开视频,360度无死角观赏凯特大魔王,心动整整21秒——
始于颜值,忠于魅力。
大魔王的性格魅力,是最无敌的武器。
你有怎样的特殊魅力?
或许你还不知道深藏在自己人格里的能量。
现在就戳阅读原文。
和大魔王一起开启“电影人生之旅”,用《卡罗尔》《蓝色茉莉》《本杰明·巴顿奇事》测试潜在人格。
认清“我是谁”。
准与不准,这都不止是一个游戏,它还可能是一种启迪。
告诉你,从下一秒开始,应该像凯特一般,努力绽放自己。
你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甚至不止一种样子。
正如阿玛尼一向的主张——
“完美不完美,都是我自己。”
喷上阿玛尼红色挚爱香水,全情以赴,你也可以成为主宰人生的“魔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鲁妮马拉糕
11,每个领导者,必须经历三个升级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作者 陈玮,36氪经授权发布。
一家公司的飞速成长,外界往往将其归功于创业者(企业家)的高超能力,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
无论是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当他们决定创业的时候,他们都并非完美的创业者(企业家)。
他们都是在不断遇到的困难中磨练自己,不断超越,伟大的创业者(企业家)必须身经百战、千战乃至万战而依然斗志昂扬。
接下来,跟随笔记君一起聆听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陈玮的相关分享吧~
我1994年开始创业,一开始是比较有挑战的。挑战到什么程度?每天早上都要靠大声念在墙上贴着的两句英文诗才能爬起来,去很远的地方做陌生拜访。
第一句英文诗的原文是:
to fight, to fight, when hope is out of sight.大意是:奋斗啊,奋斗啊,即使你看不到一点希望;
看不到希望时,前面就像黑暗的隧道,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光,不知道要持续多久。这时候可能是很痛苦的,因为你不知道这个事情能不能做得下去。
第二句诗原文是这样的:
You’re young, you’re bright, you’re brave.大意是:你年轻、你聪明、你勇敢!
每天眼睛一睁开就要自己念好几遍才能爬起来,进行新一天的战斗。生活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来终于看见了光亮,知道这件事情是可以做下去的!
这个经历让我知道创业者是多么的不容易!
一、敏捷创新团队所需的能力
刚才大家展开讨论进入状态太慢了!敏捷创新团队,是未来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未来世界,组织中随时随地会建立临时性小组,拉一帮人搞定一个事情,研究一个课题,完成一个任务、一项使命;
尽管成员之间并不是那么熟悉,但能不能迅速进入角色,马上就进行有成效的、建设性的讨论,这是未来组织所需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
而且大家都感觉良好,因为虽然都不太熟悉,但马上进入角色、进入状态,还非常默契,好像跟一帮一起工作多年的高手一起讨论问题,产出结果。
未来竞争需要大量集体智慧,群体创新。
各位试想一下,如果在你的公司里,随时随地都能拉起一个这样的虚拟团队,能够进行实质性建设性的讨论,并且能够产生高绩效的创意和结果,那你的这个组织就接近于未来所需要的敏捷创新组织了。
这其实是一种集体意识和集体素质。
刚才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有商业模式和战略问题,有人和组织的问题,团队的问题。
做领导,做管理者,做创业者,其实都挺难的。
《战争论》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高级将领作用是什么?就是在茫茫黑夜中用自己发出的微光带着队伍前进。
这句话里面包含着很多层意思:
第一,要做一个领导者,就一定会遭遇黑暗、经历黑暗、承受黑暗,接受一定会有在黑暗的隧道中行走的现实;
第二,茫茫黑夜当中,有人需要发光,有人一定要让自己发光,要照亮大家前进的道路,这是领导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管创业者还是领导者,都需要这样做。身居高位不容易,因此需要不断修炼自己。
那么如何修炼,在什么方面修炼,是否有什么模式可以参照?
中国古代圣哲很早就在“礼记·大学”中开出了方子,这句话就是我们熟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对于成功人士或者是读书人的要求。
其实完整的说法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的目标也许是治国平天下,世界因我而不同,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自己开始做起。
① 什么叫格物致知?
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研究万事万物。做新零售,不就是研究事情,研究万事万物吗?
致知就是通过研究万事万物,分析问题产生真知灼见,这是在认知层面人需要不断进行的非常重要的功课。
② 什么叫诚意?
诚意就是不要装,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做到表里如一。带太多面具可能自以为聪明,但早晚要被人看穿,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装。
西方人现在也讲这个,所谓Authentic Leadership,就是真我的领导力,不装的领导力,别人感觉到的你就是你。当然做起来挺难的,可能不超过20%。
诚意非常重要。因为不能够真我,所以导致社会当中、组织当中交易成本太高。
比如我跟你交往需要磨合,这个磨合的时间很长成本就很高;进来一个新人,他就要揣摩周围人大概是什么样的一群人,虽然很正常,但这个时间成本太高了。
所以中国人讲能够诚意,不要装,做自己,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你是团队一把手或公司一把手,你有什么办法创造这样的文化去大大降低你们运作的成本和团队建设的成本?
③ 什么是正心?
正心是把心放在对的地方,我们现在心都没有放到对的地方。
“心不在焉”就是心没有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所以叫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食而不知其味。
我们一直在开小差,开会时、与人谈话时,甚至吃饭时,我们都在看手机,或者心里想着别的事情,反而把当下的事情忽略了,造成很多事情做了,很多会开了,很多话谈了,但效果不好,也就是我们没有活在当下。
正心之后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要领导好一个公司一个组织,取得市场上的赢,重要的是组织建设、团队建设;
而组织和团队要建设好,最重要的是自己需要不断修身,提高自身的素质,愿意随时改变自己。
二、领导者的成长和进化之路
1.人,都是一步一步发展的
领导人,都是一步步发展的,在公司当中也一样。人的发展与进化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发生的。
管理研究者拉姆·查兰提出的领导梯队的模型,主要从领导者责任扩张升级切入,勾画了领导者如何一步一步成长进化的过程。
人一步步往上爬,每一步都是一道关一道坎。
从个人贡献者到一线经理,到部门总监,到事业部副总,到事业部总经理,到多个事业部总经理,然后到首席执行官。
当然有些创业者一步就到CEO的位置,但问题是你没有经历过爬坡过程,修炼的过程还是要补回来的。
领导者每跨越一道关一道坎,都需要在至少三个领域发生改变:
第一,如何分配你的时间要发生改变;
第二,对什么是更重要的什么是相对次要的事情的判断,即做事的价值观和优先顺序原则需要发生改变;
第三,需要放下一些旧能力、获得一些新能力。
这一切意味着:
领导者在成长过程中,随着责任的扩大,需要持续调整并修正自己的优先级、时间分配的原则,需要持续获得新能力,放下一些旧能力。
但这很不容易,因为人常常执念于自己已经拥有的旧能力,而很难放空自己,去获得新的能力。
你们觉得哪一道坎是最难过的?有人说是第一道到第二道,很多人都跨越不了。比如:
一个超级销售人员升到销售经理的位置后,在时间分配上,每天还是大部分在做销售,心里想的还是自己怎么拿单,而不是把时间挪一部分放在团队能力的打造、辅导销售人员提升业绩上。
为什么会这样?很有可能是他并没有意识到工作重心需要调整,时间分配原则需要调整,新的能力例如团队建设、管理他人绩效和辅导他人等需要迅速建立起来。
因此很多人职位是提升了,但内心的意识和需要的新能力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进入了彼得定律中所说的不胜任状态。
彼得定律认为人都是被不断升职然后达到他不胜任的状态为止。因此可以说世界充满了不胜任的人。
虽然世界可能充满了不胜任的人,但很多人并不一定会承认这一点。
有的是因为自尊问题,承认了自己不胜任就有可能影响自己的自尊,人不能示弱就很难进步;
有的是自我认知有问题,自己对自己是否胜任、什么地方不胜任处于无意识状态;
另外一些人则因为惯性太大,承认了意识到了恐怕也很难改过来。
这些都是创业者和领导者升级和进化的难点问题。人的蜕变是很难的,因此很多人也只能卡在一个位置上长期地不胜任下去。
因此,我们要有一切都可以被重新设计的观点来看世界看自己。我们的业务可以被重新设计、我们的组织可以被重新设计、我们的人生也可以被重新设计!
2.领导者和创业者升级进化的陈三角
我重点讲一下创业者和领导者个人的重新设计,就是创业者和领导者如何持续升级和进化的问题。
我的模型是陈三角模型,它的内核是体能。
运动会帮助我们提高免疫系统和认知系统能力,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管理情绪,减少焦虑和压力。
现在好像全民焦虑,不论成功与否、不论男女老少,好像有很多人焦虑。多运动可以减少这种焦虑!
因此我建议大家每周进行至少3-4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运动。否则,是走不远的。
陈三角模型的第一个角是认知升级
创业者一个很大的挑战是能否持续成功地解决问题,但问题会越来越复杂,通关会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因此认知升级很重要。
所谓认知升级是指对事情和世界有了一个不一样的看法或新的洞见,而这个新的洞见又产生了积极的结果。
埃隆·马斯克的“第一原理”思维就是一个重要的认知升级。
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出:
我们运用“第一原理思维”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了或者正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就也去做。这样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
“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说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这要消耗大量的脑力。
他举的一个例子:
比如,一些人会说,那些电池组非常昂贵,而且会一直这么贵,大概是600美元/千瓦时。因为它过去就是这么贵,它未来也不可能变得更便宜。
那么我们从第一原理角度进行思考:电池组到底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这些电池原料的市场价格是多少?
电池的组成包括碳、镍、铝和一些聚合物。如果我们从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这些原材料然后组合成电池,需要多少钱?天啦,你会发现只要80美元/千瓦时。
但是,如何能够更多地产生高质量的认知升级?这里我想介绍几个思考模型供大家参考。
① 成长思维
卡罗尔·德韦克(美国心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首届“一丹教育研究奖”获得者)提出成长思维就是:失败不可怕,我们不会永远都是这样,我们是可以改变的,包括我们的聪明程度。
德韦克教授指出,智力是可以不断开发的而不是停滞不前的;拥有成长思维的人拥抱而不是回避挑战,在挫折和失败面前百折不饶,相信没有一种失败是致命的。同时他们还欢迎反馈而不是排斥它,并从批评中学习。
由此可见,成长思维对于认知升级是至关重要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考《终身成长》一书。
②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有指导性、有原则、有方法论的练习。
重复做一件事情不一定能够使人精进,真正使人精进的是刻意练习。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的蛙泳动作是自己学会的,一直都是以一种方式游,觉得速度很慢。
后来我找人帮我看一下姿势,然后照着练几下,就发现有很明显的进步。
这可能就是一种刻意练习,只有这种练习而不是一味地重复过去,能够产生新的能力。
如果你想提高创造力或想象力,该如何做呢?
有个设计师提供了一个方法,我觉得挺有意思:
坚持每天花10分钟,在任意一个房间里,找七件东西,然后想办法把它们做成一个雕塑。慢慢的,每天10分钟就变成了刻意练习。
③ 学习循环
心理学家Kolb发现人学习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偏好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喜欢体验,一定要体验过才学到东西,产生新知;
有的人喜欢观察与思考,在观察别人的过程中思考,然后悟到新知;
有的人喜欢钻研,在钻研和深度思考中获得学习;
有的则是非要实践一把,跳进水里才能学到东西。
这其实是一个循环,跟中国人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意思十分相近。
最好能够不断体验、持续观察研究、深度思考、积极实践,并且加大这几个方面的力度,这样就容易产生洞见,并且在实践中考验这些洞见,并形成更高境界的概念和思想,以达到持续的认知升级。
挑战在于,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而自己的偏好往往限制了自己的认知扩张和升级。
a.有一种可被称为行动型的人,偏好体验和实践,行动果断说干就干,喜欢凭直觉,摸着石头过河。快是快了点,但可能产生了大量的经验却未必能上升为理论或思想;
b.另一种思考型特征的人,偏好观察思考与抽象概念。他们常常喜欢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深入探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机理是什么,有什么理论模型作为依据等等,但可能缺少了行动与实践,因此也难以达到知行合一。
c.还有一种是拥有发散型思维和学习特征的人,偏好探索各种多样化的可能性。
拥有发散型特征的人很多也是凭直觉,对人际敏感。点子非常多,常常问有没有其他观点,有没有其他想法。但如果过度的话很容易过度发散而无法聚焦。
d.最后一种是拥有聚焦型特征的人,偏好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去收集信息,收集问题也是为了解决问题。
聚焦型的人的出发点是解决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去收集数据,收集信息,享受的是解题过程,行动比较快。
但往往因为过于聚焦,而缺乏发散性的打开和扫描,因此可能过早过快地陷入到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而缺乏更大范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这四种特征在每个人身上多少都有,但很多人都拥有一种偏好,因而有可能限制了新的洞见的产生,降低了认知升级的可能性。
因此未来组织越来越强调团队智慧,集体智慧,当拥有这四种特征的人都在团队当中出现时,常常会产生比较多的团队智慧,更有利于团队整体的认知升级。所以在搭班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一问题。
另外从个人来看,要想持续获得认知升级,就要突破自己的思维偏好和定势,尽量多地产生体验、观察、思考、提炼、应用等的循环,以真正实践中国人所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辩和笃行”的认知升级过程。
这一过程中,深度思考很重要。用麦肯锡董事长的说法,就是高级领导人每周至少要有两次、每次花费2小时进入深度思考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什么事情都不做,不看手机不看书,也不跟人聊天,把自己关在一个空间内真正思考两小时。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最佳实践,大家不妨可以试一下。
以上我们讲了认知升级的事情。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事业与人生充满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不断产生认知升级。而成长思维、刻意练习和学习循环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产生更多的认知升级。
创业者和领导者升级进化陈三角的第二个角是情商升级
当事情越来越挑战、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认知升级,还需要情商升级。
为什么?因为如果我们无法及时升级我们的情商,我们将无法走远。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人都很焦虑?
正在奋斗中的人们焦虑,那些看来很成功的人也焦虑,(最近几个成功人士自杀给我们的震动很大);年轻人焦虑,上了年龄的人也焦虑。几乎好像是全民焦虑。
焦虑好不好?适当焦虑是好的。焦虑说明你还活着,死掉的人是没有烦恼、没有焦虑的。焦虑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但是过度焦虑会死掉。最近有创业者或成功人士的自杀需要我们警醒一下,你不要觉得这件事情不会到自己身上,我们要早一点提高警惕。
从焦虑到抑郁,你千万不要觉得跟我无关。生意可以做得不那么成功,但做人一定要快乐。这个方面你一定要想办法保护好自己。
中国人有句话叫“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要做大事的人、做一把手或做高级将领的人,都要练心练到这个水平。
有次我看罗胖采访锤子手机的罗永浩。罗永浩说以前供应商跟我逼债,我晚上睡不着,第二天跟下属开会,都开不下去。现在我睡得很好,都是练出来的。你说他现在狼心狗肺吗?并不是。
我最近采访好几位创业者,他们跟我说曾经有多次把头蒙在被子里面哭。还有一位说有一次在开车的时候眼泪就唰唰地流下来了,只能把车趴在路边让眼泪尽情流淌。
其实每个人每天都要承受很多的压力,每天的日子都不一定很好过。这是一场马拉松,需要长期的奋斗。
我非常推崇王阳明的思想,虽然我最近才真正接触王阳明。王阳明有一句话太厉害了:此心不动。就是心平如镜没有太大波动。
比如说他参加科举考试,失败过几次。朋友们来安慰他,他说你们因为没有考进为耻,我是以没考进心动为耻。所以他认为此心不动是很重要的。
但是问题是,此心不动可能会怎么样?此心不动是否会心如止水?这也不行,因此王阳明还有第二句,叫随机而动。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八个字太厉害了。
平时你的内心心平如镜、宁静致远;但当有需要时,机缘出现时,你就能够随需而动地投入非常多的精力、能量、激情、眼泪、汗水甚至鲜血,你知道这个事情一定要搞定,你需要让全身的能量充分释放出来。但是不需要你动的时候,你就此心不动。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也许是情商升级的最高境界了。达到了最高境界的王阳明,才会在临死前被问到有什么遗言时,说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样的话来。
一生内心充满光明,尽力了,没有遗憾也没有愧疚,没什么要说的了。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成功。能不能成为马云、马化腾并不是那么重要,能够内心光明平静、无愧于心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当然这是非常难做到的境界。尽管我们难以完全驾驭自己的内心,也要尽可能保持生命和奋斗的能量,让我们keep going,继续往前跑还是很重要的。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起情感的自我认知。
知道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如何,为何欢喜为何消沉;
当产生莫名的惆怅或失落时,也能够较快找到深层原因;
要知道自己的情感按钮在哪里。
提高情感的自我认知,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记情感日记,即时对自己的情感状态进行描述,同时反思产生这些情感的原因。
其次要学会自控和乐观。
大脑中的情绪中心被称为杏仁核,它常常短路以至于先于理智控制人的行为。这是人为什么有时会突然进入到失去理智般的突然大怒、极度恐惧或沮丧的情绪状态。
人类的这种应激机制是人类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但因为没有经过人类理智系统的审核,因此情绪发作之后人会出现懊悔等不愉快的情感。
了解了人类情感中枢的运作机制,人就可以更好地驾驭这种失控的情绪,特别是在情绪发作早期就想法抑制住。
乐观、有毅力是很重要的。当你沮丧时,当你低落时,当你遭遇挫折时,能不能迅速反弹;当你失败时,能不能看到任何失败都不是致命的!
第三,同理心。
你能不能认知到别人内心的想法,能不能体会到别人的情绪情感?这个就是同理心,这也是我们讲的需要刻意练习才能逐渐获得的能力。
第四,影响力和领导力。
我们不断修炼自己,并不只是为了独善其身,更重要还是要兼济天下,这就需要我们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拥有影响力和领导力。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建设性地解决人际冲突;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如何鼓舞激励他人。
情商的升级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有一个方法有可能帮助我们实现情商升级,正念练习。它是一种关注当下的呼吸练习。
正念多次被研究证明,它能帮助我们减少疼痛感、减轻压力、焦虑和忧郁、提升免疫力和认知能力等。
每天花费10分到15分钟,让你的脑子尽量清空,这是非常有效的做法。
创业者和领导者持续升级的第三角是哲学升级
哲学升级,希望跟大家讲一讲的是人生哲学,就是你是谁?你这一辈子到底活着干什么?最近扎克伯格有点麻烦是吧?但我觉得我还是挺相信他,相信他是真实的一个人,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他在去年在哈佛的毕业典礼上说:
你们是哈佛娇子,我要挑战你们,你们未来需要的一个人生的使命是什么?你们要一起来打造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
这句话虽然很高大上,但离我们似乎有点远,并不会觉得好像扣动了我的心弦,因为这是有点天方夜谭的。
世界上70亿人,很多人温饱都做不到,你能够创造一个世界,人人都有使命感? 但因为他是扎克伯格,我愿意多想一步,是否可以从周围的人做起,打造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的世界?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他觉得人生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自由意志,不应该为小事而丧失自由意志,哪怕是到了一个最悲惨的纳粹集中营里。这是做人的一个尊严。
他研究为什么经历过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会生存下来:是因为他们身体好、更聪明吗?研究发现都不是——那些活下来的人,是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有憧憬的人。
当时维克多·弗兰克尔就是常常憧憬如果能够活着出去,就会和太太一起重游故地;还会到各个大学讲学,告诉人们他为什么会生存下来。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不同、别人无法替代的人生使命或目的。这是不是非常像陶行知说的“人生都是为一件大事而来”,李白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或基督教里说的God has a plan for me(上帝对我有安排)。
Elon Musk(埃隆·马斯克)接受60分钟采访节目时,眼含泪水。为什么?因为他觉得很多人,包括他所尊重的人,像美国第一任宇航员等,都反对他,都说他在瞎扯淡,应该取消这个项目。
马斯克说这些人的话确实刺痛了我,觉得心里很难过。我希望他们来看一下。想一想要改变世界都不是容易的!
马斯克在非常年轻时,就提出要改变世界,要想办法把人类文明在一个多星球环境中得到延续。包括互联网、可持续的能源,基因重组,航天等等。
所以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目的是什么?你有没有使命?
三、用三段论思考人生
我做面试官时,常常要加问两个问题,你未来想做什么?你这辈子想做什么?你也可以自己想想这两个问题。
这里我也可以跟大家分享我人生下半场的使命和目的:
通过教学、研究、顾问、教练、演讲、写作、助力建设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等方式,帮助创新创业者的持续成长和成功,以推动中国创新创业事业的大发展。
所以你要想办法用三段论来做这个功课:
你的贡献方式是什么,你的初心出发点是什么,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或使命是什么。
最后我用三句话结束这次分享:
第一句是本杰明·巴伯的,“我不会将世界分成强者跟弱者,成功者跟失败者,那些搞定的和没搞定的,我将世界分成学习者跟不学习者;”
第二句是大卫·库伯(David Kolb)写的how you learn is how you live,你如何学习决定了你如何生活;
第三句是史蒂夫·乔布斯说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内容来源:2018年5月30日,新零售新锐成长营第五站青岛海尔-新零售下的组织变革,特邀陈玮教授分享“创业者及领导者的持续升级和进化”。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和讲者审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