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店之王酒水升级攻略,腾讯游戏 夜店之王酒水怎么升级
作者:本站作者1,腾讯游戏 夜店之王酒水怎么升级
去参加派对 买酒
2,夜店之王怎么升级酒水
步骤:
1、在夜店之王页面的右上角能看见酒水收入、调制酒水等选项,如果是刚开始玩这个游戏的话,前几次只能选择调制两种酒水。等游戏达到一定的等级之后就可以一起调制10种左右的酒水和升级酒水的资格了。
2、进入酒水页面,点击想要升级酒水名称下的【升级】图标
3、酒水升级需要消耗一定的钞票和数种材料:
酒谱:派对中喝该种酒水有机会掉落;
其他材料:通过好友赠送或收集吸血鬼评价掉落;
4、补齐升级所需材料,点击【升级酒水】,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确定】即可升级成功。
3,夜店之王怎么把酒升级到4颗星
你要有酒谱 还有升级酒水的材料 这样就可以升级了
4,夜店之王怎么升级酒水其他材料都有了 就是酒水没有 怎么办?
是酒谱吧? 酒谱是派对 买酒的时候 随即获得的 很难啊~~~~
5,夜店之王里面升级酒水的酒普最直接的方法是什么??说可以用G币买 ...
应该是你的级别还没有到呢,级别到了之后下面出来升级,点一下再出来的应该有补齐材料
6,夜店之王有酒谱后怎么升级
当你等级达到一定程度时,酒水下面自动有升级的连接出现
酒水,点开始,里面有升级2个字点一下,看材料齐了没,齐了就可以升级了
7,腾讯游戏 夜店之王酒水三星升级四星需要什么条件么
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 条件就是你的等级,等级每升一级就可以升级一种或两种酒水。 请更多关注我们的官方网与微博 官网连接:http://ye.qq.com/ 官方微博:http://e.t.qq.com/kingofclub 希望您满意此解答,祝您游戏愉快O(∩_∩)O~
需要等级达到,还有就是升级四星酒的一些材料需要准备充足
8,夜店之王酒水升级需要多少材料 每星 都详细点
亲爱的玩家: 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 西瓜汁 、朗姆可乐 、椰林飘香 、清爽马提尼 、橘子花 、吉普森 、白俄罗斯 、黑俄罗斯以上这些酒水升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需要的黑暗之花各是一朵、二朵、五朵、十朵。 苏格兰苏打 、粉红伏特加 、玛格丽特 、彩虹酒 、种植者寄治、撞墙的哈维 、血腥玛丽 以上这些酒水升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需要的吸血鬼之泪各是一朵、二朵、五朵、十朵。 其他的东西请到游戏中体验哦,游戏还是自己玩才有意思。 您还可以进行语音咨询夜店之王官方语音 官方语音QT8080 连接:http://qt.qq.com/go.html?roomid=8080 希望可以为您解答,祝您游戏愉快O(∩_∩)O~
9,“新鲜人”指南_
文:程贤,微信公号:程贤Allen(ID:allenchan157)
高中的时候,我有段时间看了许多九把刀的小说。虽然现在已经记不清一大部分内容,但一个词依然是提起他的小说时会冲进我大脑中的第一印象:直译自英文中“大一新生”freshman的新鲜人,显然是台湾地区的一种习惯用法。
它读起来给我的感觉,太像一个大学生该有的样子了:整个人生中第一次拥有真正的自由,虽在之后也会面临诸多功利色彩极强的门槛,但至少开始有了些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付出给一些更加理想主义的目标;这“新鲜”二字,远不止对新校园、新同学与新经历的冲动性期待,更是对终于有机会开始一种全新又丰富的生活状态而坚实地欣喜。
但逐渐发现,这些想象可能更多地是我的一厢情愿。基础教育中的教育者们通过事无巨细的繁文缛节夺去了学生自我规划的能力,于是在他们走入成年的大学里,管理者便直接延续起相同思路,为一个成年人规定好起床、卫生、运动的时间地点,并配套以没有任何道理的惩罚。而本属于成人世界的功利、无趣,也过早地进驻了这些年轻人的价值观中。
当然,在你做出大学选择时,许多“学长学姐”是不会向你提供这样的信息的。但大学的意义,真的太重要了——并非因为它将赋予你的那张现实世界的“通行证”——更因为这四年是一个人完成自我启蒙的最后机会。
那么,对于一个已经开始为四年生活惴惴不安的年轻人来说,除了一份精心安排的行李清单以外,还需要提前做什么样的准备和计划呢?
01
最基础的,是找准自己作为个体和成员与各式各样的集体之间的关系。
在绝大多数学校中,为期一周的“新生教育”都是在你进入学校后所面临的第一件事。这几天的活动,除去熟悉校内的环境、设施、时间安排以外,其余的往往都在传递一种无异于基础教育的集体认同,只是形式更加松散和多样:班级、专业、学院、社团,当然更有整个学校——但本质上并无差别,通过展示一种“其乐融融”氛围的方式告诉你维护集体形象与集体荣誉的必要性。
虽然“维护集体是个人义务”这种说法本身就并无任何逻辑,但不断重复与强化的结果就是它已经被许多人理所当然地接受、认同。
对于绝大多数政治学、社会学理论来说,哪怕它们在其他方面差距大到几乎铺满了整个光谱,但在“人类为何形成集体”这个问题上却鲜有分歧,即为使每个个体获得单打独斗所得不到的收益,并最终获得更多的幸福与自由。这里的集体,可以大到人类社会,小到一个公司、部门或班级。
而哪怕并不站在学术角度,而从生活常理出发思考,如果一个人能够独立地吃喝、行走、娱乐,为什么偏要再为他拉来另外两三人,然后用绳子捆在一起,再告诉他要享受这种生活方式并以此为荣呢?
换句话说,加入某个集体与否,只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已,所谓“忠诚”,也不过指在这个过程中要诚实、不耍手段、公平合作、公平竞争。如果还有任何随之而来的其它道德色彩,不过是在试图为某个对任何成员均无意义的目标粉饰上一层“意义”:
某些大学里那“跑早操出勤率最高”的奖状意义在哪?可能在于满足了管理者们父权思维下的畸形控制欲;在学校大大小小的负面事件传播到网上后,指责受害者并反对母校“被抹黑”的意义在哪?可能在于维护了自己“出身”母校带来的虚荣不被损毁,顺带帮助施害人逃避了责任……
当然,我希望这份指南尽可能地具备更大实用性;我也明白“同侪压力”的可怕,更明白哪怕在一所本应以成年人的方式相处的高校里,校园暴力与你我的距离从来都不遥远;所以,也不要因为在不得已时让自己的原则受点“委屈”而过分自责。
你要做的,是让孰是孰非时刻清晰地印在头脑中,不要二次伤害、绑架他人,并尽量聪明与消极地应对来自集体的要求,将宝贵的时间留给自己,以学习、提高。
02
说起“学习”,这当然是大学生活的主线之一。
出于空间等因素考虑,一些大学会将新校区选址在较为偏僻、荒凉的郊县。自然,在招生季时对于这点要美化一番。在那些勉强拼凑出的优点中,往往有这样一条:没有干扰,适合学习,适合营造良好“学风”。这甚至已经是一些学生的真实想法,认为校址的不利因素变相督促了自制力不够的自己心无旁骛的学习。
这种误解,依旧是从基础教育中“遗传”来的。那时,教育的目标是单一而功利的,因此,“学习”完全被简化——或者“歪曲”为了应试技巧的传授与高度重复性的练习。来到大学,不再有终点处一场“一举决定命运”的考试,这种“学习”对大多数人来说仅仅成了一种惯性使然。
“无奈”的教育者们只好延续了一半强迫、一半引诱的手法,前者继续使学生们对学习的认识与本质脱节,后者依旧充满着诸如“前途”、“薪金”之类的功利字眼。他们将全体学生多早起床、有多高的晚自习出勤率、多低的个人电脑使用率作为指标,并冠名为“学风”,竟果真能以此吸引到迫切于自我提高的年轻人。
那么,“学习”这件事情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如果要简短地说,那就是自我充实,自我提高,保持多元和自由。
比如,你喜欢美剧《傲骨贤妻》和《新闻编辑室》,你认为它们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帮助你理解了女性所面对的困境或新闻人的理想,改变了曾经“女权就是矫情”或者“媒体成天吃人血馒头”的成见,这就是学习;
你努力掌握一门外语,可能最终的目标是为了留学或考证,却在这个过程中以此为桥梁了解了另一个群体的思维方式,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所着迷,打通了新的一片信息获取途径,这就是学习;
你订阅了某家擅长于高质量深度报道的媒体,透过他们你看到了自己曾经从未意识到的另一个世界,原来既有一部分人在经历着你不曾想过的“世界公民”生活,还有另一部分人告诉你太多不如自己幸运的人在怎样为了求生挣扎,这是学习;
当然,最为必须的还是大量的阅读,基础教育落下了太多作为现代社会成员本应掌握的常识,这些前任通过思考、汗水甚至牺牲才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只有通过阅读才可万中取一地掌握,并无其他捷径。
就算是本专业知识的学习,真正高效的方式也往往具备高度的自主性,如果你真的具备足够清晰的目标,教育者所谓营造学风的目标不仅多此一举,甚至完全是个阻碍——毕竟,“风气”是个统一、枯燥而缺乏生气的东西。
用一句话总结这一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主题:厘清目的,勤奋而包容,在方法和内容上尽可能保持多元,哪怕教育者的短视阻止了你。明白了这些并付诸实践,可能比试图掌握知乎上大V们的各种花哨“高效学习法”重要的多。
03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以为,如果一个人冷漠、缺乏常识而不自知,Ta的问题所在就是知识与求知欲的贫瘠,而主动而持续的学习自然就是第一解决方案。
但后来在学校以恶自诩以“思辨”为目标的社团中遇到一些同学,他们似乎也熟读过哪些启蒙了我的作品,言谈举止间却并没有什么进步之处,仅仅是表现形式似乎“体面”了一些。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与思维,你会发现他们似乎将从中所学仅存储于大脑的一块隔离分区中,只用于获取后把玩、诡辩来获得“快感”,而指导自己行为与价值观的另一部分却依旧坚硬而混沌。
因此,真正有效的途径,可能还是从现实出发,找到自己的真实“定位”。
这个定位是什么呢?对自己周遭的“结构性因素”具有一个清晰的感知和认识。
“结构性(structural)”是近些年在国内外都非常火的一个概念。尽量简单解释,就是指普遍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你我人生道路中施加的正负作用。
这一现象在多种族的美国社会十分典型:一个非裔或拉美裔的美国人,可能会更频繁地遭遇不公正执法、糟糕的医疗服务或苛刻的社会保障,而Ta本身就相对主流族裔有更大概率出生在一个贫困、混乱的社区,受到质量较为低劣的教育,而导致这一点的原因则是历史上的种族隔离、奴隶制等使他们祖辈的各项权利没有得到保障……
这一切都是作为一个普通个体无法改变的现实,当他们希望和主流族裔达到同样的高度时,往往要付出更多努力、成熟更重负担。而放在国内,“结构性因素”自然指由地区、家庭、教育以及观念等多方面对人的共同作用。
想清楚这样一点后,我们首先意识到的往往是自己在哪些方面处于弱势:比如只有在变态的高考工厂中度过中学时光才能进入一所体面的大学,或因自己的性取向饱受家人与家乡熟人的嘲笑。
进而,我们或许会审视自己所引以为豪的成就,并惊讶地意识到这并非完全来源于自己的努力,更可能仅仅因为自己幸运地出生在了某个家庭、某个地区;而假如造物主的一念之差让自己本没有这样的幸运呢?这种自知“侥幸”的危机感,便会驱使自己去关注更弱者,他们能否至少得到一个较为平等的起跑线。
只有找准了这样一个自我定位,知识才能开始发挥作用,为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提供讨论方式和解决思路。
04
当然,一大部分人是没有完成这一步骤的。
他们有些压根没有开始过思考,认为生活是、也永远是在父母的庇护下由功课、进食、游戏组成;一部分稍加思考,因为自认为自己的幸运会一直持续下去,或被更加宏伟却苍白的东西所吸引,便选择了由忽视“结构性因素”而推导出的价值观,成为宏大叙事、丛林法则的簇拥着;抑或是自以为成熟,自以为掌握了“世界上本无黑白之分”的“中庸之道”,所谓理想、价值、崇高不过是一些人的姿态骗住了另一些人,也正因此,犬儒、利己才是真正的智慧。
所以,对你来说,找到一两个能与你分享、分担一切的伙伴,就显得困难重重。
孤独当然是一种很好的状态,但有时,你的确需要一点共鸣来作为自己的勇气源泉——这并非什么值得为之羞愧的懦弱。
首先,谨慎考虑学校中的社团。刚入学的宣讲与扫楼,目的便在于挑起你的荷尔蒙以替代思考能力,而你则需要尽力查实他们的日常活动,看看“记者团”是去用心挖掘深度故事,还是为校内活动写写无聊的通稿;看看“文学社”和“辩论社”是真正的裨益于思辨,还是仅仅沉迷于诡辩带来的快感;看看所谓“乐团”、“音乐社”是真的热爱音乐、增进拓宽对音乐的认识,还是仅仅在学校的各类晚会上唱几首烂俗的流行歌曲……若是后者,请不要在其中浪费一分一秒的宝贵时间。
一个最高效的途径,就是进行创作,将你的所学以合适的形式进行输出、加工,并以此解读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不为满足获得肯定的虚荣心,而是以此为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感谢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尽管后者带来了诸多争议,却也让我们的创作成为一个找到共鸣的桥梁,让有意愿者能主动相互寻找。用谨慎而小心的态度甄别,以最真诚的内心交流分享,很可能会为你带来惊喜的收获。
最需谨慎的,应该还是爱情。一方面,与一个和你分享痛苦与无奈的人牵手、拥抱,给你的力量是超乎寻常的,爱情最美的形式也莫过于此;而另一方面,如果仅仅因为对旁人的羡慕,而妥协、舍弃了价值观上产生共鸣的追求,不仅暂时而短暂的欢愉会麻木你更费力也不那么愉快的思考,来自对方的否定与不解更是会让你怀疑乃至厌恶自己的宝贵之处。
05
我知道,一定有不止一人读到这里,已经准备好了“何不食肉糜”的指责:这些文字显得笼统,缺少各种讲述“如何规划时间”的图标,不够“高级”,所谈及的方面也与考研、考证、刷分没有什么关系。
但无论是与身边人相处的经历,还是互联网上的见闻,所透射出的往往非常不乐观:他们所关注的范围不超过教师与宿舍的门窗,校园的围墙,由于常识的缺乏而变得苍白、反智、粗糙,对真正关乎个体的事情却视而不见。这些人中,不乏在自己的专业中成绩不俗的同学。
我觉得,这些有些“过时”、“老生常谈”,甚至有些“幼稚”的内容,有必要再次拿来强调。也希望你将它们和收好的行李与紧张不安的心情,一起多少带走一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虎Cares
年轻人最大的缺点,就是缺点钱
解决不了贫困,就先解决困
「虎Cares X 自如」品牌联名
「易睡品」全棉T恤
祝你在任何尴尬无趣烦心无助的职场灾难里一秒入睡
¥99最后少量发售中,入睡请赶早
10,被消费升级还是降级弄晕了?这个框架可以帮到你_
过去几年,“消费升级”一直是从政府的官方文件,到各种媒体的热词。然后从去年开始,“消费降级”的声音开始浮现,随着“隐形贫困人口”等自嘲网络词语的流行,似乎这个趋势已经被定调了。
员外从来都主张大家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要被新媒体上的“大词”忽悠。
当然不是说“消费降级”不对,只是想给大家一个逻辑从背后理解现在的消费者。
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做“效用层叠”,意思就是对于社会的一些现象或者事件,媒体的舆论不仅影响公众的兴趣,同时也受公众兴趣的影响。
换言之,公众喜欢看“消费降级”,大家就拼命写“消费降级”的文章。(这跟当年911发生时候美国写“反恐”,前几年写广州跌出一线城市的套路类似)
特别是在现在的互联网社会,由于媒体的KPI是阅读量,分享量,“效用层叠”的现象更明显。
从启发式理论来讲,我们对一个现象的判断,往往被两个因素影响--1,能想到多少个典型例子;2,想到这些例子的轻松程度。
关于“消费降级”,大家主要有两个耳熟能详的例子:
涪陵榨菜的股价大涨
很多人觉得,今年这个股票的上涨是因为更多人要吃榨菜过日子了。其实稍微学过经济学的童鞋都知道,一个股票的股价上升,根本原因是市场对其未来预期的提高。
(其实今年,公司的确做出了对产品重新定位的尝试,比如大家可以在淘宝上看到涪陵榨菜售价288元的精品礼盒,还有连续三年的涨价)
如果一个股票价格上涨就是因为更多人用这个产品,那是不是农具公司股价上升,就证明更多人要回老家种地了?
拼多多上市
由于拼多多上的商品价格低廉,而这个公司今年上市了,大家就觉得是因为更多人买低价的山寨货了。
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难道没有拼多多,这些低价的山寨品就不存在了吗?
当然不是,他们只是不存在于北京六环以内,上海浦东陆家嘴,深圳南山前海,广州珠江新城的精英们视线里。拼多多只是给了一个更方便的渠道,服务那些想要用一定质量的低价商品,但是受渠道限制买不到的人而已。跟“消费降级”关系并不大。
网易严选是一个很神奇的平台。因为不论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的论调,都会拿它来做例子。
说它消费升级的道理在于,里面很多商品,其实本来大众不会进行太高消费。比如一件799元的睡衣,或者149元的毛毡帽。
这些品类在淘宝上用不到1/3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质量还可以的。但是它们成为爆品,说明我们活的更精致了。原本可以将就的品项,现在都有一定的质量要求。
但这只是网易严选的一面。
另外一面,同款的网易严选的商品,价格比Armani, Muji,新秀丽等品牌要低上不少。
既然只花费品牌不到十分之一的价格,就可以买到相似质量的产品,为什么不呢?这也是现在很多人眼中的消费降级。
那么现在我们的消费,究竟是升级还是降级呢?
对于近几年的消费行为的变化,很多不同的文章有过自己的阐述,有很多大家熟悉的概念,比如
不重品牌重品质,追求性价比
消费个性化,追求小品牌
追求多元化娱乐休闲体验
注重生活细节,消费垂直化,细分化
愿意为更好的服务、设计和品质支付溢价
这些概念其实都都对,但是它们更加注重的是对现象的描述,缺少了一个解释的框架。
我们要分析消费行为,首先要回归到一个事实,就是一件商品对消费者意味着什么。(换言之,产品能带来什么价值)
一般来说,一件产品能带来两类价值:
物理价值:形状,大小,颜色,材质等等
无形价值:彰显社会地位,提供使用体验,社交价值,情感价值,强化自我认知
在最近这几年,产品的物理价值并没有太多突破性的变化。消费行为的改变,主要原因消费者感知到的无形价值改变了。
1、社会地位价值的弱化
在改革开放的20-30年,由于社会财富激增,有相当大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财富,社会阶层的跃升。
这部分人群就有了强烈的,展示自己新阶层的需求。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奢饰品(比如名牌包包),或者高档不动产(比如豪车)。
所以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消费者买一个产品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和其他社会阶层区别开来。(社会地位价值)
但是在最近的十来年,上层阶 级的形象画风突变。
奢饰品不再彰显社会地位,因为高社会地位的人,展现给大家面前的形象都非常大众化。
Walter Wüllenweber写的<<反社会的人>>里面就描述过这个现象。在德国,上层阶 级往往不是坐在豪车里面的那些人,而是住在破旧灰白色的篱笆墙里面的人。
而在现在的中国大城市,我们不会认为挎着LV包,开着宝马奔驰的就是上层阶 级,有社会地位的人往往大隐隐于市。(这也是大众辉腾有着这样亲民的外观的原因)
随之而来的趋势,是很多产品,展示社会地位的功能感知被弱化了。(就是大家不再通过使用的产品,来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所以如果一个品牌的溢价,是来自于社会地位价值,那么现在消费者很有可能会放弃买品牌商品,转而用相似质量的产品。(消费降级)
比如假设一件Armani的睡衣,作为产品的物理价值是799元,但是贴上Armani的品牌,就可以卖到5999元(这个是员外为了说明而假设的,实际可能只多不少),那么消费者为社会地位价值支付的溢价就达到价格的87%。
总的来说,在这个时代,很多产品的社会地位价值被弱化了,导致消费者不再愿意支付这部分溢价,这也是“消费降级”的本质。
2、其他无形价值的崛起
随着产品社会地位价值的弱化,我们看到更多价格低质量好的产品大卖(比如当初的小米手机)。
但同时不能忽略的是,我们也看到有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也能获得大的成功(比如几十块一杯的奶盖茶)。
这其中的道理就是,虽然社会地位价值被弱化了,但是产品带来的其他外在价值感知被加强了:
体验价值--我在消费过程中感受到什么?
社交价值--我能够与朋友分享关于这个产品的什么?
情感价值--产品唤起了我什么情绪?
自我认知价值--使用这个产品证明了我是什么样的人?
下面给你分别分析一下,在这几个外在价值感知被提升的时代,怎那样设计产品和营销会更有效。
一、体验价值
“消费者在整个消费闭环上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下面对消费者行为的描述
追求多元化娱乐,休闲体验;
注重参与感;
需要仪式感;
这里其实讲的,都是消费者更注重产品或服务的体验价值。
在这个话题上,可以翻看员外之前的一篇文章《你可能会提供好服务,但是不知道怎么提供好体验》,里面讲了如何增加体验的价值感。
如果你的产品目的是为了帮用户省时间(比如子弹短信,携程),那么体验价值或许不是一个可以好的核心价值,因为这时候消费者需要的是快,简洁,直接,步骤少,决策成本低。
如果你的产品核心价值不是以效率为前提的,那么就需要注意到,现在的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并不局限在产品本身。
在传统时代,产品的体验价值基本等同于使用价值。
比如一个冰箱,体验价值体现在是否智能控温,放在家里是否匹配装修风格,有多少个不同温度的区域等等。
如果是一张床,体验价值就在于是否有异味,扫地机器人能否清扫床底,有多少收纳空间,甚至在你爱的鼓掌时候,会不会有嘎吱声。
对于现在消费者,变化的地方在于:
消费的闭环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产生巨大的体验价值,而并不一定局限在使用的环节。
比如对于家具行业,传统家具商的竞争环节都在使用体验上。主要是家具的舒适程度,还有颜值,气质等。但是宜家IKEA通过卖场的场景式设计,让消费者更容易比较不同的搭配在实际感官上的区别,并且通过让消费者自己手动拼装增加了参与感和“打造一个自己理想的家”的仪式感。
在不同行业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通过突出消费行为闭环除使用外其他环,来增加体验价值的例子。比如传统的奶茶只注重口感和口味。但是喜茶就让购买这一环节社交化,排队的体验不只成为谈资,也增加了仪式感。
二、社交价值
如果说在这个时代,有一种大家都认同的普世人设,那就是我们都想成为朋友眼中积极,有趣,又带点深度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内行+会玩”的结合。
有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在最近清华大学,植物学开学第一天课堂上,教授问大家为什么要学这门学科。
如果这个问题放到十几年前,那最佳答案肯定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或者为国家自然科学做出贡献等等。
但是在这次的课堂上,教授给出的答案是为了让你能更好地泡妞,大家欣然接受。
这当然是个玩笑,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大众的价值观更注重社交价值。
试想一下,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走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突然捡起一片树叶。说这个是七分熟的松树叶子,泡成茶喝有助睡眠,回头把它做成茶叶送给你(内容纯属虚构,但剧情大概就这样)。
这个时候男生展示的就是内行(对植物的研究)和会玩(把废品都可以做成有益身体的茶叶),让女孩觉得有魅力。
所以与其说现在的消费者“注重生活细节,消费垂直化,细分化”,倒不如说更加注重通过使用的产品展示自己“内行+会玩”的形象。
(PS. 产品的社交价值并不止展示个人形象这一种,更多分析请参考员外过去的另一篇文章《想模仿杜蕾斯玩数字营销,你需要先看一看这个公式》)
比如大疆的无人飞机,在摄影器材分类里面算是很细分的领域,就是个人航拍器,定位与之前的GO PRO有点相似。很多人买大疆无人机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要经常出去旅游航拍(有可能一年才用两三回)。
对于他们来说,无人机真正的价值在于可以让消费者展示自己的内行(专业术语比如云台,一键放生,果冻等),而且在和别人一起出游的时候显得会玩,这就是社交价值。
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香蕉要吃厄瓜多尔产的,车厘子原产要在智利,阿根廷的红虾。它们真正吃起来的味道可能和其他地区也有区别,但是和其他品种的溢价很大程度上在于消费者在吃之前PO的一个朋友圈。(水果的内行+会享受生活的会玩)
总的来说,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动力,在于现在的消费者,更愿意为一个产品的社交价值支付溢价,展示自己内行和会玩的形象。
三、情感价值
丹麦设计师保杰森说过“好的设计能让线条带有微笑”。
情感价值,在营销和产品设计中,是被很多人忽略的价值,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越来越重要。
在过去,被理解最深的情感价值有两个,一个是亲情,一个是爱情。
曾经的乡村送礼标配脑白金,打的就是亲情这张牌。通过广告给农村的爸妈洗脑,觉得这是送礼儿子可以送的最好的营养品,然后孝顺的消费者们只能顺着父母的意愿。
我曾经见过一个马桶的广告,也很巧妙地打了亲情牌。这个马桶是一个高科技,也高价格的马桶,价格在几千元。它的卖点是绝对静音,无论爸妈晚上去多少次厕所,都不会影响我们的睡眠。
甚至我觉得最近共享单车的骑车红包,和支付宝曾经的扫码红包,都是打的亲情牌。这些红包的共同点是使用者和分享者都能同时获得红包。
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讲,为了几毛钱而每次需要做2-3个额外步骤其实挺烦的。但是很多人还是做了,因为他们需要扫的是父母的红包,老一辈的父母,特别喜欢这种每次能拿到一点点钱的感觉,父母开心了,这些扫红包的产品的情感价值也就实现了。
爱情的情感价值就更不用说了,钻石从一个纯粹的碳分子组成物,变成昂贵的奢华品,就是因为上面附着了爱情的情感价值。
但是在最近这几年,一个更大的情感缺口出现了。
现代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以上这两种情感,更需要排遣孤独感。
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弹幕和直播的兴起。试想一下,当我们不是一个人的时候(比如你和你的男/女朋友一起看电影),看视频基本上不会发弹幕,也基本不会看直播。
因为无论是发弹幕这个行为,还是看直播,其实都是个体为了提升自己在群体行为里面的参与感,并希望得到关注,来排遣孤独感。
消费升级,是因为在杂乱爆炸的信息流中,获得关注的成本越来越高。
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看直播我们完全可以只是做吃瓜群众。为什么很多人宁愿给点小礼物,也想主播和自己互动?这就是排遣他们孤独感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
所以,当我们做的产品瞄准的是年轻人,排遣孤独感这个情感价值会尤其突出。
四、自我认知价值
我们常常看到对消费升级有这样一个描述“消费个性化,追求小品牌”。很多人觉得这是为了追求精致,其实对这个现象更准确的解释应该是“消费者通过自己追求的品牌人设来重新认识自己”。
曾经有人问罗永浩,为什么他每次演讲都可以这么激情澎湃,难道他就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吗?
罗永浩的回答是,每次当他要演讲前,但是情绪低落的时候,就会找一个没人的房间,在里面做出在兴高采烈的时候才会做的动作(比如手舞足蹈,哈哈大笑),短时间内心情就会好起来。
这里面涉及的是行为心理学的一个理论。
一般人认为,认知影响情感,然后决定行为。但是其实,我们人体是可以把这个过程反过来,也就是我们的行为同时也影响认知和情绪。比如在老家的时候,老人家说穿红色衣服出门,心情会特别好,容易遇到好运气。
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实验,研究人员把捐钱的信息,放在两个不同地方,一个是手扶梯出口的旁边(就是一般放垃圾箱那个地方),另外一个放在手扶梯出口头顶(就是客人稍微抬一下头就可以看到)。
结果发现放在头顶的捐钱信息获得的捐赠比出口旁的信息多出好几倍。这里的原因是客人在看手扶梯旁的信息的时候,眼睛是左右扫的,这样在潜意识里和摇头类似,会默认产生拒绝的认知。而放在头顶的信息客人抬头看,这样和点头类似,默认产生赞成的认知。
类似地,我们会通过自己喜欢的品牌人设来进行自我认知。
比如一个球迷刚刚开始足球,就发觉自己喜欢上了利物浦这个球队,也搞不清楚为什么,然后慢慢才发现这个球队的性格是韧性足,有血性,也比较朴实低调。然后他就认识到自己是一个这样的人。
同理很多男生一开始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上某个女孩,但是在相处之后发觉女孩的性格是开朗,有活力的,才知道原来自己喜欢开朗有活力的异性。
所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在消费升级的时候,消费者会喜欢小品牌的原因,是很多时候他们在大品牌里面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人设。
比如很多消费者在服饰和家居品牌中,找不到冷淡极简这个人格,而MUJI在刚刚进入大众市场的时候,刚好就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
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独特人格的小品牌过程中,逐渐发现它们是这样的人,于是甚至产生了新的认知,也就是极简主义。
再比如花点时间,给消费者带来最大的自我认知价值,就是通过每周一束主题花提醒它的顾客世界是美好的。
总的来说,在这轮消费变化里面,消费者通过独特人设的小众品牌,进行自我认知,并不断提醒自己是怎么样的人(独特,不随大流,热爱生活等)。在品牌人格里面加入这些元素,并通过营销不断放大,更加有机会赢得消费者。
总结
我们这次从产品的外在价值不同维度的框架解释了这轮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不论是“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其实都是对现象的描述。
根本的变化在于,由于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变化,消费者对产品的社会地位价值感知不那么敏感了。取而代之的是,另外几个维度感知的加强。
回到我们常常在网上看到的对消费变化的描述,大概可以做以下分类:
不重品牌重品质,追求性价比 (社会地位价值下降)
消费个性化,追求小品牌 (自我认知价值提升)
追求多元化娱乐休闲体验 (体验价值提升)
注重生活细节,消费垂直化 ,细分化(社交价值提升)
愿意为更好的服务、设计和品质支付溢价 (情感价值提升)
我们在做产品和营销的时候,可以把重点放在这四个产品无形的价值维度上,就算抓住了这一轮消费变化的根本。
关注原创作者“呵员外”—让你涨姿势的商业分析。
不定期更新,查看历史纪录可以看往期内容。
说明:
1,本文是呵员外原创文章,转载必须获取授权(在公共主页“呵员外”下留言并得到回复即可),任何非授权的转载,我会保留举报的权利。
2,获取授权后,请在文章开头注明(直接复制下面这句话):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呵员外”(ID:Yuanwai-HE),作者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