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皇游戏兵法为什么上不去,从游戏到战争艺术
作者:本站作者2.精不精通兵法不重要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1.战争是个复杂游戏战争,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某种技术。霍去病不学兵法,而且如此狂傲,却是一代战神。而更关键的是:战争是个博弈。朱元璋要饭出身,可能连字都不认识,后来是自学成才。
为什么说《资治通鉴》是帝王之书?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其主要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等人的协助下,历时十九年完成的一部历史巨著。我国史志的编写体例,一般采用传记体、记事本末体和编年体三种。《资治通鉴》是采用的编年体,上起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公元959年(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2年。全书分二百九十四卷,约三百万字。
在游戏《三国志9》中,我们该如何对付强大的蛮族势力?
大家好,欢迎乘坐游戏探索机!《三国志9》是光荣推出的三国系列的第九代,相比于其他世代,本作更倾向于战略策略的类型,以势力作为玩家的主要操作,而不是单一武将。三国志九中涵盖了不同年代不同事件而制作的多重剧本,而不论在何种剧本中,都会四个无比强大的势力,这就是游戏中存在的四个蛮族势力(应该是五个,有一个邪马台国,为隐藏势力)。
游戏中的蛮族分为四个势力,分布地图的东南西北四个角落,他们在游戏初始状态就拥有三十余万的兵力,所属武将包括一个相应蛮族大王以及四个蛮族武将,他们会不定期的袭击与自己接壤的城市, 蛮族部队拥有相比于其他势力更优秀的攻击力与防御力,出征兵力最多可达到五万人,对于初期兵力羸弱的玩家势力来说,可谓是巨大的威胁。
那么对于蛮族我们又有什么应对办法呢,经过玩家们的经验,得出了以下几种办法。1.强攻型,强攻型需要大量的军队,兵力至少要在二十万以上,主力攻城部队搭配一些野战部队,战端一开,大军铺天盖地,能给玩家带来极大的满足感,这也是玩家常规的消灭蛮族方式,但是一般都会在天下大势已经稳定时,毕竟调集如此的兵力,战将,需要大量的准备时间。
2.调虎离山,派遣一支高机动部队,佯攻蛮族城市,待蛮族出动,再派遣大军进攻,难点在于引诱蛮部队进行机动,蛮族部队在距离诱导部队过远时会自动后撤,距离过近也又会被攻击,不过有经验的玩家曾经做过很多尝试,不乏一些大神玩家,最出名的就是,一名玩家引诱羌族从西北内陆一直到了渤海边。 还有一名玩家,利用城池耐久度降低为0,城市就会陷落的游戏机制,只用四队投石部队,八千人,就攻陷了蛮族城市。
3.磨,投入一些精英战将,并附带一些智力较高的谋士,再加上几万兵力,在蛮族临近城市进行长期固守,蛮族虽然强大,但是智商偏低,与玩家的精英武将对比也差距甚远,与蛮族进行长期的消耗拉锯战,慢慢消耗掉蛮族的战斗能力,与此同时,也是锻炼武将最好的方式之一,当你真正能够毫不费力拿下蛮族城市时,你也将拥有一些强大无比的武将们。
在游戏《三国志11》中,皇帝该不该废?称帝的条件是什么?
在游戏《三国志11》中,有一个很特殊的存在,那就是“汉天子”,也就是皇帝。在有“皇帝”的剧本中,他都是处在一个特定的城池里,不能随意地移动。他虽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更像是一个牌坊,手下没有一兵一卒,一钱一粮,甚至连移动都不能移动。但是,他还确实是有那么一丢丢的作用的。一、皇帝的作用,给钱or要钱给钱就美滋滋了,但是要钱……给钱的话,这里面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有三条:(1)自身势力是“重视汉室”的倾向。
而且因为势力的不同,一次性给的钱的数量还不等。比如刘大耳,一次就是给3000金。这对于前期往往处于穷困潦倒之中的皇叔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其他的,比如其他汉室宗亲、马腾、陶谦等等“重视汉室”的势力,也会获得1000、500不等的金钱。(2)自身势力主城金钱非常的少,势力较小。这个金钱具体需要少到什么程度我也说不准,但是,前期单城的时候,基本上就有不了钱。
只要够穷,势力占有的城池较少,就有可能触发皇帝送钱的剧情。(3)自身势力不占据皇帝所在的城池,且占据皇帝所在的城池的势力为“轻视汉室”的势力。其实从送钱的剧情也可以看出来,其中有一句“陛下对于A的拥护甚感不安,故对B有所期待”的对话剧情,A指的就是占据皇帝所在的城池的势力,很明显,如果是“重视汉室”的倾向的势力,那他还不安个锤子。
而你的势力如果不是“重视汉室”的势力,那他期待你去干嘛?当然,你想为皇帝分忧,不想要钱的话,可以长期把自己的君主放到外面别在城里。这样,就不会触发了。而皇帝要钱的话,也有这么几个条件:(1)自身势力是“重视汉室”的倾向。(2)自身势力达到“五官中郎将”职位及以上职位的时候。(3)自身势力不占据皇帝所在的城池,且占据皇帝所在的城池的势力为“轻视汉室”的势力。
满足这些条件,皇帝就有可能来找你要钱。要钱的数量,一般来说,当主城的钱超过2W的时候,就一次性要2W,不到2W的时候,一次性要一半。而且时不时地就来打秋风了。也是要了亲命了。给钱,就是一大笔,肉疼得不行。而不给的话,手下将领中,“重视汉室”倾向的,都会掉忠诚,也非常的麻烦。尤其是一些出门在外的,没准就被人拐跑了。
而规避皇帝要钱,自然也有一些办法。(1)自势力君主长期不在城里。这个也就是降低被要钱的概率,但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啊,总有被债主堵住门子的时候。(2)减少主城的金钱数量。自势力君主所在的城池里,不要放那么多钱。那皇帝来要钱的时候,也能相应地给得少一点。(3)占据皇帝所在的城池。上面那俩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而打下皇帝所在的城池,才是一劳永逸的事。二、拥立OR废位当你占据了皇帝所在的城池的那一刻,就会有一个“拥立”OR“废位”的选项。那“拥立”OR“废位”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其实这个对于玩家来说,作用不是特别的大,只是个人喜好罢了。“拥立”的话,主要三项好处:1、手下“重视汉室”倾向的将领,忠诚 20。2、“重视汉室”倾向的其他势力,友好度上升。
3、每回合有一定的技巧值P加成。而“拥立”的话,正好相反。当然,也不会每回合扣技巧值P。对于玩家来说,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原版的将领忠诚本来就比较好往上加,尤其是已经能占领皇帝所在城池的时候,自身势力往往已经不算弱了,更看不上那么点钱了。而对其他势力的友好度,更是无所谓。当自身势力达到了一定程度,以原版的难度,根本无所畏惧,谁来灭谁。
当然,因为“重视汉室”倾向的将领和势力更多一点,所以,“拥立”的话,往往比“废位”更容易一点。尤其是即便是你“废位”了皇帝,你也当不了皇帝,那你废他干嘛?除非你自己选择的势力,手下就是一帮子造反派,比如张角、董卓、袁术之流,不然,还是“拥立”更好一点。比如我用曹操占据了汉献帝所在的洛阳。选择“拥立”的话,手下“重视汉室”的张邈,会上升忠诚度。
而选择“废位”的话,张邈就会掉忠诚度,甚至直接下野也说不准。而其他心向汉朝的势力,也会对于“废位”皇帝的那个势力,降低友好度。三、称帝的条件其实称帝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占据24个城池即可。占据了之后,过上三五个月,就会提示你当皇帝了。当然,月末的时候,你的自势力君主必须在某个城池或者关港之内才行。不同的是,称帝的剧情不太一样罢了。
如果你选择的君主是“重视汉室”的,那汉献帝会选择主动禅让。如果你选择的君主是“轻视汉室”的,那你手下的某个“轻视汉室”的野心家,就会逼迫汉献帝传位给你。如果此时汉献帝已经被人给废了,那你的手下(一般是军师)会给你提意见,说手下都希望你登帝位,然后你就自立为王了。结语所以来说,皇帝其实就是对于忠于汉室的一些势力,还是多少有点作用的。
明明“唯才是举”是选太子最好的办法,古代皇帝们为何都不用?
唯才是举选太子的想法是好的,但问题是这太唯心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首先,贤明没有标准,很难判断,不见得择贤就一定能唯才是举。谁是嫡长子,一目了然,但谁贤,这个很难判断。有的人表面上看似很愚蠢,但是心里面很精明;有的人表面上看似很贤明,但其实是包装出来的;有的人小时候很聪明,可是越大越蠢;有的人小时候很愚蠢,可越大越精明。
有人看问题异于常人,和大家都不同,大家都认为他笨,可是若干年后才证明他是对的。就拿咸丰皇帝来说,他本人不怎么样,若是按真正的择贤立储,皇位轮不到他。可他有个善于揣摩道光心思的老师杜受田,此人专教他如何取悦道光的小把戏。时间长了,道光就认为咸丰是贤明的。可是结果呢?这就好比从一群马中挑最大的,或者跑的最快的,挑起来很简单,看哪匹马最大,跑的最快就可以了。
但如果想挑最有特点的一匹马,那就只能扯皮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一万个伯乐,就有一万种相马的挑选标准。如果伯乐本身老眼昏花,那挑出来的也只能是废马。所以说,择贤也不一定就能挑选出真正的贤明太子。第二,选贤容易导致内讧。前面说了,贤明没有标准,不好判断,所以如果以贤明为挑选太子的标准,那就容易引起争议,也容易结党营私。
举个例子说,康熙废了太子胤礽后,让大臣们推举太子,结果大臣们立马开始站队,喜欢老三的就说老三很贤明,喜欢老八的就说老八很贤明,大家纷纷站队,把康熙都吓的够呛,还以为自己的皇位不保,干了很多晚节不保的蠢事。这样整天争来争去,到最后康熙死了都没有选出能服众的接班人。雍正继位后,他还专门写了《大义觉迷录》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罕见的。相比来说,老大很好判断,谁是老大,大家都知道。提早立老大,也就是立嫡长子,可以避免扯皮,断绝争端,利于团结。第三,古人寿命很短,皇帝也一样,很多皇帝也是很年轻就死了。皇帝没有时间等到一个贤明的儿子出世来接班,所以立嫡是最简单,也最利于稳定的传位方式。实际上,嫡长制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咱们中国是一开始施行也不是嫡长子继承制。
早在夏商周三代,当时的传位执行的是“立子与立弟并行”的制度。这种制度很容易扯皮。比如君主把大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因为弟弟贤明),儿子会不满,待弟弟继位后,他就会面临传位的尴尬选择——是把皇位传给大哥的儿子,还是传给自己的儿子?如果传的好,那是王朝之幸,传的不好,立马自相残杀。举个例子,宋太祖把位置传给宋太宗(按宋太宗自己的说法,赵匡胤是传贤),宋太宗怕侄子复位,结果侄子稀里糊涂全死了,没一个活过30岁。
这就是皇家之不幸。所以,从政权稳定的角度来看,传贤没有传嫡好,后者继承关系清晰,不容易出乱子。当然了,传贤也有好处,比如在乱世。传贤的好处在于贤明的储君(比如弟弟)一般都会比儿子年长,人生经验也会更丰富。所以,在乱世的时候传弟(传贤)就要比传子更靠谱一点。五代到北宋初期的时候,这个模式就很流行。郭威传柴荣,而不是自己再生一个幼子传位,就是典型案例。
历史上,除了《孙子兵法》,还有《司马兵法》,两本并发孰优孰劣?
《司马兵法》现存三部五篇,内容写的很有深度,有思想。可是论述问题的角度匪夷所思,或许不是站在一个角度,或者说不是同一的立场说事的。原本有一百五十五篇文章,可以说是浩瀚的大部头,现在已经遗失的差不多了。而《孙子兵法》现存十三篇,最初有多少篇不知道,一九七三年在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也是十三篇。
而且这十三篇叙述一而贯之,讲的都是诸侯争夺战角度和立场问题,看得出必是出自一人之手。感觉《司马兵法》或者存伪,或者不是一人写的。这部书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而《汉书》成书于东汉,《孙子兵法》也在临沂汉墓中发现,说明汉代时两部书均已成书,但是感觉《孙子兵法》较完整,思路一贯,而《司马兵法》则少了一点儿连贯性,而且散失的已经面目全非了。
攻打吴国700里联营。年少曹丕说,刘备不懂兵法,为何还能当皇帝?
当皇帝所需要的并不是“文武双全”,而是识人、用人,这才是能够成为一个好帝王的需求。文武双全顶多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毕竟人的时间是有限的,钻研了帝王之道,肯定就没有足够时间去专研文武之道。皇帝一般也上不了战场,就算是有领兵的能力一般也不会有机会展现,必定御驾亲征这可是很难得的,甚至已经赌上了国运,一旦失败,国家也就撑不了几天了,你看下象棋的时候,谁会用老将来杀敌呢?哪个皇帝的智谋能够比的上郭嘉、诸葛亮,没有,一个都没有;哪个皇帝的武功能够比得上吕布、关羽西楚霸王项羽也许可以,但是天下终是被刘邦所得,项羽乌江自刎。
古代打仗比拼的是兵力,是阵型,是谋略,个人的武勇在偌大的战场上显得很微不足道,所以,智谋、武功并不是成为皇帝的必要条件。刘皇叔武靠“五虎上将”,智谋靠诸葛亮,只要敢放权,那自身的实力就会稳步增长,刘皇叔会不会打仗和他能不能成为一个皇帝,点关系都没有。刘备靠自己的“仁”赢得了蜀国的建立,或者说是一个小汉朝的建立。
刘皇叔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当诸葛亮见到刘备的时候,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名声,但毕竟还是个青年书生,也没有什么能够拿的出手的战绩,尽管如此,刘备得到他马上给予极大的信任,其重视程度甚至都引起了关羽张飞等人的嫉妒。正是有了这个诸葛亮,刘备才能真正的开始建立自己的霸业。当然还少不了的就是坚持不懈的精神,曹操兵败赤壁,狼狈而逃,依然呢能够重振旗鼓,重新备战;而袁绍呢?仅仅官渡失败了一次就自怨自艾,不积极的收拢士兵,最终堂堂四世三公变成了历史,被曹操一个宦官之子灭亡;拥有天下大州冀州的韩馥,当公孙瓒前来讨伐的时候,还没有等到交战,就已经吓了个半死,这样的人如何配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实力强大与否都只是暂时的,只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是的坚持到最后,最终成功,刘皇叔便是最好的典范。
为什么像刘邦、朱元璋这种草根出身的人会精通兵法,还能成为一代帝王?
有两种认知学习模式:一种是外显学习,适用于有明确规则的学习,比如一般的算术和驾驶的技术。一种是内隐学习,适用于没有明确规则的复杂学习,比如学习语言和揣摩人情。而战争,就是内隐学习胜过外显学习的复杂知识。1.战争是个复杂游戏战争,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某种技术。因为里面涉及了太多要素和复杂内容。曾经问过一位退休军官:现代战争是不是就看谁的武器装备更牛?这位军官的回答则是:没有这么简单,这个问题也没法回答。
原因就是战争是一个系统,要牵涉到方方面面。而任何一种看得见的武器,其背后往往都是一个复杂系统。而好武器只能在好系统的支撑下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果。古代战争也是如此。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就是一种高度简化的抽象模型。而在此之外,还会有士气、战心、后勤、人才等数不清的关联要素,构成了庞大的系统。所以,必须得是这些要素被恰到好处的聚合起来,武器和军队的威力才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
而更关键的是:战争是个博弈。你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实力和想法,还得考虑对手的想法和行动。所以,战争更是一个没有明确规则的内隐学习,军事教科书上写的东西,往往不如真正的实践来得干脆。2.精不精通兵法不重要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 “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汉武帝要亲自栽培霍去病,传授给他孙、吴兵法。
而霍去病的回答则是:主要还得看具体的战场形势和方略得当,那些抽象的古代兵法原则,没啥用。霍去病不学兵法,而且如此狂傲,却是一代战神。而其原因就是战争不是一个简单规则的游戏,而是一个没有规则、极为复杂的游戏。那些抽象而来的简化模型,就是所谓的兵法原则,在真刀真枪的流血杀戮中,没啥用。刘邦当过亭长,而且上过学,还能认字。
但是,他那个时候,知识太贵,他捞不到兵书看,所以只能摸索着打。遇到张良,才知道还有什么太公兵法。朱元璋要饭出身,可能连字都不认识,后来是自学成才。所以,就是有兵法,他也看不懂,打仗就得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即便摸着石头过河,他们也不比那些韬略满腹的人差。原因就是战争是个内隐学习,实践最重要、实践出真知,名将都是打出来的,而不是学校教出来的。
3.平民比贵族更接地气贵族精英,有文化、也见过世面。但是,他们也有不足,就是不了解底层百姓的想法。而刘邦和朱元璋,虽然没文化、虽然没见过世面,但是他们最懂底层老百姓的想法。所以,在执政上,他们会更接地气;在打仗上,他们更懂士兵、更为务实。有这些,也就足够了。因为战争不需要那些风花雪月的抽象原则,要得就是这种接地气的务实。
刘邦是搞关系的高手。他也能打仗,但更善于搞关系,知道啥时候该跟谁合作,知道啥时候该用什么人才。这一点,是项羽所不能比的。而朱元璋就要更直接一点,他有着极为强悍的预测能力和直觉意识,多次力排众议而做出了最恰当的决策。这两个平民皇帝,都是内隐学习的高手,最擅长应对各种复杂局面。而且,他们没有各种抽象知识的束缚,所以在战争实践和权力斗争中,也就更为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