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虞美人 虞美人游戏解析
作者:本站作者怎么理解《虞美人·听雨》这首词?
蒋捷的这首《虞美人·听雨》收录在《宋词三百首》里,是最后一首压轴之作。全词以“听雨”作为媒介。提炼出词人少年、中年、老年三个人生阶段的感受。将词人人生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年少时鲜衣怒马,意气风发,一日看尽长安花;中年时漂泊无依,触景伤情,霜鬓明朝又一年;老年时,两鬓斑白,孤独寂寞,艰难苦恨繁霜鬓。词人一生的悲欢离合,尽在听雨中淋漓的展现给读者。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听雨》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雨一直充当特别的文学意象。雨和愁总是如影随形,雨和思念总是浓的化不开。在李清照笔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尽了她晚年生活的凄苦。
秦观笔下的雨“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如此的悱恻缠绵。柳永笔下的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一份对红尘女子的思念。雨,寄托着文人墨客最真挚的情感。少年听雨,红烛昏罗帐。公元1274年,蒋捷考中进士,人生刚刚开始。春风得意,鲜衣怒马,人生得意须尽欢。红烛盏盏,罗帐轻盈,和歌女在阁楼上欢愉,窗外雨打芭蕉。
多么美好的夜,何其浪漫!少年听雨,浪漫惬意。青春仓促,时过境迁,蓦然回首,回忆往事。年少时的雨,萦绕在记忆深处,挥之不去。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蒋捷人生的中场,南宋灭亡,风雨飘摇。山河破碎,兵荒马乱,四处飘零,东奔西跑。彼时的蒋捷像一叶扁舟,流落在江湖,独立船头,看孤雁划过江面,发出阵阵哀鸣,江水茫茫一片。
中年听雨,心绪难平。人到中年的蒋捷,梦想还未完成。孤身一人,踽踽前行。不清楚南宋王朝的未来如何,自己又会在何处安身。中年的这场雨,落在蒋捷的生命中。离开故土,流落他乡,无依无靠,下的全部是离愁别绪。暮年听雨,鬓已星星也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寄居在僧庐下。时值深秋,枯叶铺地。夜半下起雨来,滴滴嗒嗒打在石阶上,雨下一整夜,暮年的老人听了一整夜。
老年的蒋捷,心态坦然,少年欢乐,壮年愁绪,一切都已经雨打风吹去。暮年听雨,波澜不惊。听了一辈子雨声的蒋捷,终于可以做到,一任阶前,点滴到空明。只不过“一任”太过无奈,看似放下一切,却无法忘怀,也只能故作冷漠罢了!蒋捷的一生历经沧桑,国破家恨。少年得意,中年失意,暮年落寞。北宋王朝由兴到衰,再由衰到亡国的过程,像极了听雨的三个阶段。
大家能翻译并鉴赏一下刘辰翁的词《虞美人·情知是梦无凭了》吗?
问题:大家能翻译并鉴赏一下刘辰翁的词《虞美人·情知是梦无凭了》吗?太美了,奇文共欣赏?前言刘辰翁字会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和文天祥、邓剡是同乡和同学。刘辰翁生于绍定五年(1232)。景定三年(1262)廷试对策登进士第。因与贾似道不合,托辞母亲年老请濂溪书院山长。后来追随江万里辗转四方,咸淳五年(1270年)入朝在中书省架阁库任事,后辞官。
宋亡以后回乡隐居不仕,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逝世,享年66岁。刘辰翁传世词作354首,仅次于辛弃疾629首、苏轼362首。他继承了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是晚期的辛派词人。一、用韵与次韵刘辰翁有不少《虞美人》传世,其中有两首注明:用李后主韵。即李煜的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刘辰翁这两首都是步韵,其一:情知是梦无凭了。好梦依然少。单于吹尽五更风。谁见梅花如泪、不言中。儿童问我今何在。烟雨楼台改。江山画出古今愁。人与落花何处、水空流。其二: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惟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
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唱和诗词,有依韵、用韵、次韵的分别。用同一个韵部内的字,不必是原韵脚,叫做依韵。用韵,是用原词的韵脚,但是次序可以不同。次韵,也叫步韵,每个韵脚的位置和原词要一样。宋朝人常常说用韵,但多是次韵。二、《虞美人·情知是梦无凭了》既然是用李煜的韵脚填词,自然知道写得一定是亡国之恨、黍离之悲。
情知是梦无凭了,好梦依然少。单于吹尽五更风,谁见梅花如泪、不言中。儿童问我今何在,烟雨楼台改。江山画出古今愁,人与落花何处、水空流。1、情知是梦无凭了,好梦依然少。北宋的亡国之君赵佶的《宴山亭·北行见杏花》中写道: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结束时写道: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宋徽宗梦中的故国,只有在梦中回味了,有时连梦也做不成。而刘辰翁的梦呢?令人快乐的梦越来越少。
2、单于吹尽五更风,谁见梅花如泪、不言中。为什么吹笛要和梅花联系起来呢?《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四·梅花落》中, 郭茂倩题解::“‘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唐 大角曲亦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宋徽宗《眼儿媚》中也有: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3、儿童问我今何在。烟雨楼台改。临安陷落,南宋灭亡,过去的故国繁华,已经消失在战乱之后,如今一望,烟雨之中,还剩下什么呢?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4、江山画出古今愁,人与落花何处、水空流。山川如画,物是人非,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江山已经不在是大宋的江山了。如今”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刘辰翁、蒋捷、张炎这些词人们,也只有在诗词中缅怀一下过去的时光了。结束语李煜和赵佶,都是亡国之君,填词被王国维称之为血书。刘辰翁是南宋遗民,相对比两个皇帝幸运一些,至少不用受到天堂地狱之间变化的冲击。
浅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后主如何以血泪抒写亡国之痛?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笔词,更是绝命词;是其跌宕起伏人生的真实写照、真情流露;也是他把婉约词推到了顶点。吟其原词让人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万千。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亡国之痛是其历史的必然,唯惜其无能为力。
从大唐盛世的土崩瓦解到五代十国的历史上最乱时期,从大乱到大治大统,也就是大宋王朝的建立和一统华夏,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由此,偏安一隅的小国注定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的。南唐后主李煜原本就不是玩政治的料,只是历史阴差阳错把文人书生的他推到风口浪尖,也正因如此特殊的地位、特殊的人生经历和特殊的文学才华,成了"败也李煜,成也李煜"的历史宿命。
一夜之间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一夜之间从风花雪月的人间天堂掉到暗旡天日的人间地狱。大悲大难之下必有大彻大悟,千古词帝由此诞生,否则一个小小的南唐后主、亡国之君早已被历史所淹没和遗忘。正因为其一国之君的地位、能屈能伸的阶下囚角色和深厚的文学功底融为一体,一座不起眼的梧桐小院里,通过词文发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的千年哀叹哀怨和忧愁忧思。这样的千年之问、千古名句穿越千年仿佛就在昨天,直击每个人的心底,一起共舞人生。二、亡国之辱是不能面对的现实,唯叹其以死了结。李后主三年被囚汴京失去自由、失去权力,这一切他如果还能忍受,那么据说身边唯一陪伴左右的"爱后"被凌辱而又不能反抗,这内心的苦我们常人又怎么能体会得到呢。
我想作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之才,唯有拿起词文的武器来表达心中的悲哀之情。三年被软禁小楼里所创的词,声声句句无不在向世人诉说其心中的血泪。特别是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据说在李后主四十二周岁的七夕之日,在其奏唱之时被人举报到宋太宗那里,太宗疑其复国之心未死,遂于当日赐李煜毒酒而亡。
故此词也成为了“绝命词"。从这首词的内容看,上阕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词人眼里的年年的春花秋月在这小院里似乎变得无色无彩,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这言外之意也许是看腻了这样的春花秋月;也许是想告诉自己和他人,词人的"春花秋月"该了了;也许只有词人一了百了,也就是唯有死才是最好的解脱。正是词人抱着必死的决心,所以隐藏在心中的苦痛和血泪,在之后的"东风""东流""明月"中尽情释放。
尤其是下阕起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写出这样的词,谁看了都知道这是掉脑袋的事。当然李后主应该更知道明白这种厉害关系。但他能不惧杀身、以死把心中的最真实的想法写出来,一吐为快,一吐成名,也算表达了男子汉的一种气概和胆魄。所有的愁都随"一江春水"而流逝,流向故国,汇入大海……三、亡国之君已成囚,唯赞其以词重生。
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在国之兴衰更替的"历史周期律"中,有多少亡国之君,特别是小国的亡君被历史被后人记住?应该说不多。但南唐的亡国之君李煜,因其词的成就而被世人传颂。从大宋攻破金陵(南京)城的那一刻起,南唐就成为了历史,李后主已成为了历史,但从今往后,愁怨的词帝李煜却获得了重生。其词就像四季轮回的"春花秋月"年复一年向人们展开,就像"一江春水"终年不息流入世人的心间。
其词筑起了李煜的生命高度,其词延长了李煜的生命长度。可惜的是李煜没有毛主席的"敢叫日月换新天""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雄才大略,正如主席的对其评价"南唐李后主虽多才多艺,但不抓政治,终于亡国。"总之,李煜的低能政治和懦弱性格,在大时代的潮流中败下阵来,但其文学的修养在特殊的环境下成就"词帝"。李煜是不幸的,不幸的是因亡国之君而成千古恨;李煜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因词而成千古耀!(文/原创 图/网络 欢迎师友们批评指正,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