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游戏目录怒斩千军之剑网情缘,都市之至尊战神

作者:本站作者

演义说得很热闹,但感觉纯粹是情感的游戏。刨除空城计这个桥段,失空斩的确是一出戏,是一出好戏。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是《三国演义》的桥段,《三国志·诸葛亮传》对斩马谡这件事有记载,但过程很简单,只说“戮谡以谢众”仅仅五个字。

诸葛亮斩马谡为什么要挥泪?

诸葛亮斩马谡为什么要挥泪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是《三国演义》的桥段,《三国志·诸葛亮传》对斩马谡这件事有记载,但过程很简单,只说“戮谡以谢众”仅仅五个字。但惜字如金的陈寿对马谡失街亭这件事,前后原因、过程及责任处罚等,还是说的比较具体。或许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原因,《三国志》记载的比较详细。特别是《出师表》,陈寿居然做了全部的抄录,这在《三国志》中是不多见的事情。

这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北伐的重视,以及面临着的压力。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大军驻守祁山,扬言要从斜谷进击郿县。派遣大将赵云、邓芝作为疑兵出箕谷,分散曹魏的注意力;命令马谡督率诸军作为前锋,与张郃战于街亭。由于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节度,举动失宜,被张郃大败。诸葛亮只得迁徙西县千余人口,退还汉中,北伐失败。

回来后,诸葛亮就把马谡斩杀,并以此向众将群臣检讨自己的错误。在这里,陈寿没说马谡所督率诸军是谁,但至少说明不仅仅是马谡一支人马。《三国演义》的说法是:诸葛亮策反魏将孟达,以配合北伐。由于孟达做事不隐秘,被曹魏获知。司马懿千里急行军,打了孟达一个措手不及,因而被斩杀。诸葛亮判断司马懿一定会从街亭出兵,断绝诸葛亮北伐的咽喉要道。

于是,派遣大将欲先行占据街亭。诸葛亮方面,参军马谡自告奋勇要求前去守街亭。并且信心满满,跟诸葛亮签下了军令状,自以为饱读兵书,小小街亭万无一失。诸葛亮深知街亭的重要,派遣马谡带领二万五千精兵前往的同时,再拨上将王平协助。同时,诸葛亮又派遣高翔带领一万人马,去街亭东北方向的列柳城驻扎,以防万一。又考虑高翔不是张郃的对手,再派魏延去街亭之右驻扎,接应街亭。

魏延以为没有得到重用,很不高兴。诸葛亮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反复强调了街亭乃阳平关的要道,其重要性很大。魏延听了很高兴,才领本部人马愉快的接受了任务。诸葛亮这才放下心来,派遣赵云、邓芝作为疑兵从箕谷进军,自己以姜维做先锋,兵出斜谷,进军郿县。从传记和演义来看,整体过程差距不多。但仔细分析,就看出问题很大。

传记只说马谡督率诸军,演义具体到了高翔、魏延一起在街亭方向用兵,这没有大的疑义。不管是否是这几位大将,总之不是马谡孤军前往,而且都以马谡为首要。再就是赵云、邓芝作为疑兵,没有任何不同。除此之外,传记与演义就差距太大啦。首先,这次对抗诸葛亮的是大将军曹真和左将军张郃,而演义所说的魏军主帅司马懿在新城除掉孟达之后,没他啥事。

其次,诸葛亮派遣马谡去守街亭之时,魏军尚未行动,诸葛亮咋就会知道是张郃去抵挡马谡呢?真的是会未卜先知吗?其三,既然知道高翔不是张郃的对手,那还派遣高翔去干吗?既然对马谡如此不放心,还派马谡去干嘛?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其四,更莫名其妙的是,既然诸葛亮大军是从斜谷进军,街亭重要,但没有重要到能左右全局的地步。

从以后历次北伐看,诸葛亮再也没有去守过街亭,为何第一次就会如此重要哪?不过,这都是演义的说法,可以做个故事随便听听,不必当真。但仔细解读《三国志》,就会发现,老罗的演义并不是凭空想象,而且是很有道理。诸葛亮大军以姜维为先锋,兵出斜谷,这是给诸葛亮一个面子,替他解脱。传记没有记载,诸葛亮的大军有任何行动,既没有说跟随马谡进军,也没有在马谡进军后出兵斜谷。

这就说明诸葛亮这个仗如何打,至此还没有明确的部署。熟读兵法,长期追随诸葛亮左右的马谡,很可能误以为诸葛亮很快就会率领大军跟随上来。只要能坚守个十天半月,大军到达,也就啥问题没有。即便是张郃把马谡围困在山上,诸葛亮大军再把张郃围困,里应外合,那还真就是势如破竹。可莫名其妙的是,马谡迟迟不见诸葛亮大军的踪影。

这就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诸葛亮用兵之道。究其原因,可能是:第一,诸葛亮没有多少兵力,十几万大军那是扯淡。诸葛亮兵力不足,只能出其不意,攻击曹魏。在不能碾压对手的前提下,诸葛亮还大张旗鼓的扬言要从斜谷,进军郿县。这不符合兵法常识,更不符合诸葛亮的用兵之道。之所以如此,只能说明是诸葛亮兵不厌诈,故意放出的烟幕弹。

第二,诸葛亮分三路出兵,赵云、邓芝一路作为疑兵是无疑的。诸葛亮没有把这一支兵力作为进军的主方向。对于蜀汉主力究竟要从街亭还是斜谷出兵,诸葛亮在等待一个结果,就是看曹魏如何应付他派出去的两支人马。结果是曹魏用大将军,也就是主帅在箕谷抵抗赵云、邓芝。这一招是很成功的。一个主帅率领重兵对抗一支疑兵,显然削弱了曹军的防御能力。

这给诸葛亮的大军突袭带来很大的胜算。如果马谡能够在街亭顶住张郃,战事进入胶着状态,曹魏自然会增加兵力增援街亭。斜谷方向就可能出现兵力空虚,将会出现战机。诸葛亮迅速兵出斜谷,攻占郿县。如果马谡能够占据上风,击败了张郃,而且曹魏并没有大军援助街亭。诸葛亮大军趁机兵出街亭,从这个方向突破,进击并占据关中,凉州、雍州收归囊中,兵临长安城下。

但是,马谡忒不抗打,一回合便被张郃击败。诸葛亮的整个如意算盘,都彻底泡汤。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兵,都失去取胜的机会。这个看似是马谡战术的错误,本质而言,是诸葛亮战略部署的错误。在这次北伐前夕,就存在魏延兵出子午谷奇谋与诸葛亮北伐战略部署的争论。从上面的分析,诸葛亮的军事战略也是以奇谋为核心的。并没有具体、坚定地出兵方向。

虽说是水无常形,兵无常势,但诸葛亮如此大的战役行动,放在了投机取胜上,显然不符合用兵之道。但诸葛亮也不是不知道这样做的弊病,唯一的解释就是,诸葛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手上并没有多少兵力可用。诸葛亮几乎是举国之兵,而曹魏方面仅仅是一部分的兵力在对抗。就司马懿这样的统帅级别的将领,都没有参与。仅仅曹真、张郃就把诸葛亮打败啦。

无论战将还是兵力,蜀汉与曹魏都相去甚远,不在一个级别上。从上面的分析,就会看出,马谡失街亭不仅仅是马谡战术的失当,还有许多问题存在。这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不管有没有军令状,打了败仗,总要承担责任,否则就没法管理部队。把马谡杀了也就杀了,没必要挥泪。《诸葛亮传》尽管是仅仅“戮谡以谢众”五个字,却大有深意,这就是诸葛亮挥泪的原因。

其一,刘备临终遗言,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没有遵从;其二,北伐之初,许多臣僚、将领不同意诸葛亮的军事战略,但他一意孤行。其三,诸葛亮意识到自己战略部署的失误。这就是诸葛亮斩马谡后,“谢众”的原因,演义把这个桥段描写为“挥泪”并不为过,不管是否如此。挥泪不是为马谡,起码不主要是因为马谡,主要还在“谢众”,给大家一个交代,对皇帝陛下一个交代,为下一步继续北伐做铺垫。

《三国志》是这么记载的,诸葛亮戮谡以谢众,并上疏说:“我以微薄才能,占据了不应该占据的高位,没能讲清楚制度,严明法规,没能临事警惕谨慎,出现了马谡街亭违背部署的错误、箕谷戒备不周的过失,错误都在于我任人不当。我缺乏知人之明,考虑事情多有糊涂之处。我应该承担责任,降职三级,以惩罚我的罪过。这就是说,不仅街亭方向出现了错误,而且箕谷方向也出现了问题,赵云、邓芝也受到了处罚。

传记明确记载,马谡是违背了诸葛亮的部署,行动适当。而不是马谡不熟悉地理环境,安营扎寨不当导致的失败。而赵云、邓芝是疑兵,诸葛亮不可能给他们很多的兵力。但曹魏是主帅曹真带领重兵抵挡,赵云等如何抵挡得住哪?蜀汉大军尚未出场,派出去的两路人马都已经打了败仗,这弄得是些啥?诸葛亮痛心的是军纪不严明,执行命令不坚决,这是他最悔恨的地方。

坚决杀掉马谡也是杀一儆百,树立他的权威、军威。传记还记载,20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之后,后主刘禅专门下诏,说:“街亭战役,罪责属于马谡,而您却把罪责加在自己身上,深深的贬低压抑自己。我不便违背您的心意,听从了您的要求。现在天下还不安定,您这样一直贬低自己,对光复大业不利。现在恢复您的丞相职务,希望不要推辞。

“从整个过程联系起来分析,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不能说对马谡一点情感都没有,更多的还是政治上的考虑。演义说得很热闹,但感觉纯粹是情感的游戏。诸葛亮没听先主刘备的话,不会识人用人,自己很伤心。其实,诸葛亮更多还是为以后政治上的考虑,演的是一出戏。刨除空城计这个桥段,失空斩的确是一出戏,是一出好戏。从中看出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深谋远虑,这是他高明的地方。

有哪些好听的古风歌曲,求推荐?

有哪些好听的古风歌曲,求推荐

有哪些好听的古风歌曲?泱泱古国,悠悠华夏。第一次听别人说古风歌曲,就想到了课本上学到的古诗词,很多古诗词据说都是可以唱出来的,但谁都没有真正听过。然后自己听了几首古风歌曲,感觉真的很不错脑海里总会勾勒出小石板路上,雨滴淅沥,伊人在等待郎君的画面。原来古风歌曲这么优美,让人陶醉!【关注墨洒不迷路】最近,古风歌曲也特别流行,我就根据自己听过的古风歌曲给大家安利一波,每一首都特别好听!如果你有自己的理解,可以评论区留言哦~《昔言》-HITA感觉不才女神的惜言就是从谭惜言自身角度写的,写他写戏词的场景,写他寥落的人生。

塔姐的昔言是从戏子角度写的,写他唱戏,写他听谭惜言的戏词的感想,还有他描摹谭惜言戏词的场景。最后妖言君的戏言是从“戏言”的角度写,写两人相见,谭惜言写戏词,戏子唱戏。很有感觉,很想哭。《牵丝戏》-排骨教主明朝野史中记载了一段昆戏叫牵丝戏,之所以厉害因为它讲的是百合的故事,而唱戏的时候两个女的各一段衣袖用很细的一根红线连起来,两个人唱戏转圈的时候这线还不能断。

其实就是两个百合戏子的故事,一个戏子意外哑了,就编了这段戏,一个主唱,一个主舞,但是这种戏法又被老戏子排斥。《棠梨煎雪》-银临感觉是两个似知己一样的女孩子很美好的感情,然后或许各自嫁人了或许搬离家乡了,但多年之间互相还有通信,虽然经常只是寥寥几句,但彼此还记挂怀恋着,已过了半生,有一天她们再相见重温少时的棠梨煎雪。

整首歌清新淡雅,将这样美好的感情和回忆寄托在年少姐妹一起摘梨做小甜品的画卷中缓缓道来。《十年一晌》-慕寒“怅也诚然怅,忘否心未忘,十年一晌”。这首词和心境也比较符合,感觉你的情感都前所未有地充沛。《十年一晌》,搭配前段时间的《儿歌》一起欣赏效果更佳。回望过往岁月,只觉时光如梭,十年一晌,历尽千帆,尝尽物是人非之感。

有哪些让你特别惊艳的古风句子?

有哪些让你特别惊艳的古风句子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爱国忧民的好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风格的代表作品。今天品读这首诗仍让人倍感亲切、惊艳不己,特别是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二句话闪耀出诗人的理想光辉,也洋溢着诗人救世济人的激情,还显示出诗人浪漫主义的情怀。

你见过最具江湖气的诗词是什么?

江湖在文人墨客眼中,那是令他们心中向往的地方,无数文人墨客,怀着对江湖的迷恋,写出一首首令人荡气回肠的诗篇,这就是所谓具有江湖气的诗词吧。现搜集整理了如下最具江湖气的诗词分享给各位。一、李白《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二丶黄庭坚 《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三、黄庭坚《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满船明月从此去,本是江湖寂寞人。四、贯休 《献钱尚父》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五、龚自珍《漫感》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六、李白 《塞下曲六首》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七、李白 《清平乐》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八、李白 《拟古十二首》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九、王维 《老将行》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十、辛弃疾 《清平乐》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十一、陈三立 《高观亭春望》凭栏一片风云气,来做神州袖手人。十二、《仙剑奇侠传·酒剑仙》仗剑红尘已是癫,有酒平步上青天。游星戏斗弄日月,醉卧云端笑人间。十三、辛弃疾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十四、辛弃疾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十五、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十六、陈子昂辞家壮志凭孤剑,报国先声震两河。十七、罗隐《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曹操大将于禁投降关羽后的命运如何?

于禁,曹魏集团五子良将之首,赫赫有名、资格最老的曹魏名将之一。此君一生坐了个过山车,219年以前,于禁绝对是曹操肱股亲信,是曹操最器重和赏识的爱将。他是从底层一步步积累战功,而功成名就。于禁以骁勇善战、治军严整著称,其身经百战,迭经风险,屡立战功。216年,被封左将军,假节。219年,樊城之战被俘。贪生怕死、屈膝投降的于禁,就好像从天上一下摔到了狗屎堆。

曹操得知于禁投降后,哀叹良久:于禁随我南征北战三十年,为什么到了危急关头,反而不如庞德呢?于禁一个降将,在东吴两年就遭到了百般凌辱,待回到魏国后又撞上了刻薄寡恩、擅长权术的曹丕,那他还有什么好果子吃?刚回来时,给于禁恢复了爵位,还被拜为安远将军。不料,当于禁看到羞辱他投降变节的壁画时,立马气的死去活来,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蒋敬的武功不怎么样,为何在梁山的地位超过了武松?

答:这里是覃仕勇说史,为您讲述最有趣的历史。老实说,在悟空问答APP看到“蒋敬的武功不怎么样,为何在梁山的地位超过了武松?”的提问,我以为是自己的眼睛看错了。定睛细看,没有看错。再看下面有几位答友认认真真地作答,说什么蒋敬在梁山主管钱粮支出和纳入,是关乎梁山兄弟生死存亡的负责人,地位当然超过武松云云,我嘴里刚喝还没来得及咽下去的大红袍茶再也控制不住,喷了一地。

这都是些什么人哪!武松,乃是水浒世界里天神一般的人物,打的都是强暴横行的人物,干的都是顶天立地的事。可以这样说,如果《水浒传》剔除掉了武松这个人物,那么,《水浒传》的亮色将会减半,甚至,在很多人的眼里,都不能叫做《水浒传》了。不是吗?我们谈论《水浒传》,绕来绕去,不就是在谈论武松、林冲、鲁智深、宋江这几个人物吗?至于蒋敬,那是什么鬼?说他是打酱油的都抬举他了。

在小说中他从来就没单独出场过,要说打酱油,也是跟随着集体一起打酱油,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他的存在,纯粹就是要凑够七十二地煞,再加上三十六天罡,以成一百零八之数。有点怀疑,提问这个白痴问题的人,可能是看了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制作的小成本电影《神算子蒋敬》。这部神剧,把蒋敬当成第一男主角来拍了。

但想想也不至于啊。因为该电影讲述的是:梁山好汉受招安后被朝廷派去征方腊,众兄弟死伤离散,在军中任打杂职务的蒋敬避过了战祸,在某清明时节到梁山凭吊,遭到朝廷杀手追杀,结果,蒋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逢凶化吉,遇险呈祥,把杀手一一清除,然后完美归隐。这部电影虽然把蒋敬刻画得智勇双全,但也没拿他和武松比较啊?在《水浒传》里,蒋敬对应天上地会星,梁山排位列第五十三,算是地煞星里比较靠前的。

估计是作者不小心把他的座位排靠前了,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上梁山比较早。那会儿,梁山好汉到江州劫法场,回来经过黄门山,蒋敬跟随欧鹏、马麟、陶宗旺在做山贼,他们都觉得做山贼还是上梁山有前途,就恳求加入梁山队伍。在梁山混吃混穿数年,跟着去看人家打方腊,回来做了个“武奕郎兼都统领”的小官,算是圆满人生。再看看武松。

武松征方腊虽然断了一条手臂,成了个废人,却也是轰轰烈烈的退隐,让读者唏嘘不尽。武松在梁山排第十四位,上应天伤星之数。我们来看看,到底有哪些人能排在武松前面。宋江、卢俊义、吴用 这三巨头就不用说了,另有神龙首尾不现的公孙胜;曾大周皇帝嫡系子孙柴进;曾富甲一方的济州独龙冈大庄主李应;为关云长侠义化身的朱仝;水浒第一大侠鲁智深,以及梁山马军五虎将。

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汉为什么却因此一蹶不振呢?

夷陵之战对蜀汉的打击是两方面的,一是硬实力的打击,直接损失就是五万精兵,这对于家底本来就不厚的蜀汉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重创;二是大量的人才损失,其中刘备在精神上的一蹶不振,以及后来刘备的病死,这才是蜀汉一蹶不振,三年都没有走出夷陵之战阴影的关键原因。先说说夷陵之战在账面上的损失。这个损失还要从失荆州开始说起。

公元219年10月,孙权背盟,命吕蒙、陆逊偷袭荆州。这一战下来,刘备保守估计损失了四万荆州精兵。并且,关羽这位“三国第一大将”也被擒杀。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关羽的死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公元220年初,刘封因为不救关羽,以及他和孟达的矛盾,刘备在上庸的三城被魏国夺去,保守估计,刘备又损失了几千精兵和上庸的几千土著兵。

刘封逃回成都后,被刘备杀掉。(诸葛亮的建议)比丢失上庸更让刘备头疼的是,刘备帐下第一谋士法正也在这一年病死,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随后追谥他为翼侯,赐其子法邈爵为关内侯。而夷陵之战后,诸葛亮也曾经感叹的说道:若法孝直还在,一定能制止主上的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也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法正传》公元221年,刘备于益州称帝。同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四万大军攻打东吴。结果大军未发,蜀汉另一位万人敌大将,张飞被手下杀害。而后将军黄忠也病死成都,两人都死在了夷陵之战前。公元222年,夷陵之战期间,蜀汉的骠骑将军马超也在成都病死了。

马超的死,宣告了刘备帐下的四员大将(前后左右四将军)全部都不在了。马超死后没多久,刘备即遭遇夷陵之败。而这一败,几乎断送了刘备所有的精锐。首先是兵员上的损失,保守估计是两万,如果按照《傅子》的记载,吴军总共消灭了八万蜀汉军,刘备仅以身免。当然了,这个记载比较扯。比较靠谱的兵员损失兵员,包含五溪蛮的兵力,应该是四到五万人。

其次是大将上的损失。此战失利,导致蜀汉战死武将不计其数,其中较为出名的且有记载的包括:张南、冯习、土著部落首领沙摩柯、傅彤。镇北将军黄权的归路为吴军所截断,不得率众向曹魏投降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时被步骘截击而死。蜀汉政权最缺的就是人才,而蜀汉在夷陵之战的人才损失,几乎是雪崩式的。第三是蜀汉国内的政治动荡。

章武二年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听说刘备大败,于是举兵拒守。随后黄元见成都并未派兵镇压,便进兵攻临邛县,宣布汉嘉郡独立。紧接着,牂牁太守朱褒、益州郡雍闿,越隽夷王高定全部宣布造反。此时蜀汉接近一半的国土都反叛了。从公元219年—222年,刘备集团在这三年期间的兵力损失,起码在八万人左右。刘备的实力是个什么水平,而八万精兵对于刘备是个什么概念?应该不用多说了。

蜀汉本身就是个小国,哪里经得住这种连环打击的折腾?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还没呢!对于蜀汉打击最大的是——依托刘备个人魅力才建立起来的蜀汉政权,国家的精神领袖刘备因为夷陵之败而一病不起,最后一命呜呼。关于刘备之死对蜀汉的震撼,诸葛亮后来在他的《出师表》中有说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的这段话,并不是在胡扯,他只是客观的陈述了事实而已。因为同样的情况,只要看看其它的失败案例,就可以体会到蜀汉当时的危急存亡到底有多严重了。当年,袁绍在官渡惨败。官渡之后,袁绍的实力依然强过曹操,但是因为袁绍病死,于是袁绍的儿子在河北四州搞内讧,结果河北四州就全部被曹操给吞并了。当年,刘表在曹操南征前夕去世。

荆州八郡带甲十万,并非不可与曹操一战。结果本土士族的欺负刘琮暗若,愣是逼得刘琮不战而降,结果荆州被曹操吞并了。现在,刘备在临死前给刘禅留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烂摊子。并且,刘备也是在烂摊子没有解决之前就咽气了。如果后来没有诸葛亮和一班对刘备尽心竭力效忠的忠臣誓死辅佐刘禅。估计蜀汉的下场也一定是袁氏之于河北,刘氏之于荆州。

综上所述,在历史上,像刘备这种先主兵败忧愤身亡,留下烂摊子给幼主的失败案例可谓是比比皆是。而遭遇这种情况的政权,比如袁绍一族,刘表一族,几乎都是迅速分崩离析,二世而亡。刘备临死前,蜀汉的情况说句不好听的,离亡国也就只差半步路了。只不过幸赖当时魏吴交战,无暇顾及蜀汉,而诸葛亮等人也是殚精竭虑,力保刘禅。

邓艾率领的偷渡阴平部队人数很少,为什么能击败诸葛瞻以逸待劳的精锐?

这是一个表面的现象,事实上邓艾率领的部队人数并不少,虽然诸葛瞻以逸待劳,但不是精锐部队,同时,诸葛瞻远非邓艾的对手。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这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这也是邓艾敢于冒险,偷渡阴平的主要原因。第一,邓艾偷渡阴平所率领的部队,既是精锐,数量也不少。景元四年(263年),魏军分三路伐蜀:征西将军邓艾率兵三万余人,由狄道进军,以牵制蜀国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的主力;雍州刺史诸葛绪统率三万余人,进攻武都,以切断姜维退路;钟会率主力十余万人,欲乘虚进入汉中,然后直趋成都。

这就是伐蜀的魏军兵力以及军事战略部署。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的机会,率军偷渡阴平,钟会派遣部将田章等跟进。邓艾本部人马三万多人,田章等起码也有一万以上,因此,邓艾与诸葛瞻在绵竹对抗时至少有四万以上的兵力。第二,诸葛瞻以逸待劳,究竟有多少兵力呢?邓艾出其不意抵达江油,迫降守将马邈,蜀国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城撤退,回到绵竹列阵,以逸待劳,等待邓艾。

蜀汉投降时,在册兵力是十万二千人,姜维是大将军,曹魏又是主要的对手,因而,姜维直接统带的兵力,不仅是精锐,而且数量也最多。包括汉中守军,大约在四到五万人。永安、江州、汉中都需要有兵驻守,有资料说,刘备临死时在永安留了两万兵力,诸葛亮一直没有动用。但四十年后,是否保持这个规模不得而知,但在东吴方向,蜀汉绝不敢掉以轻心。

这三处驻军至少在三万人以上。除掉益州各郡县的守军以及成都的卫戍部队,能够派遣给诸葛瞻最多就是两万人马。这就是说,蜀汉真正经过战争考验的精锐部队都在剑阁、汉中前线,归姜维统领,而诸葛瞻率领的人马都是从后方调集,缺乏直接军事经验的二流部队。而且在人数上,也远远少于邓艾进攻的兵力。第三,诸葛瞻远非邓艾的对手。

大将军姜维,应该是蜀汉后期最出色的军事将领,与邓艾对战五次,四败一平。唯一没有出现败绩的情况,还是邓艾坚守不出,姜维无奈退兵。诸葛瞻仰仗其父诸葛亮的声望,做到了卫将军、平尚书事,统领中央事务。但诸葛瞻并没有直接带兵打仗的经验,他哪里是邓艾的对手。邓艾派遣其子邓忠攻打诸葛瞻的右翼,司马师纂攻其左翼,均告失利。

二人退回后,对邓艾说:“贼兵坚守牢固,很难击破。”邓艾大怒,说:“生死存亡之际,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声斥责二将,并要将其斩首。二将话不敢说,策马奔回,拼死再战,邓艾亲自督战,大破蜀军,攻克绵竹,斩杀诸葛瞻父子及尚书张遵等人。如果诸葛瞻谋略得当,邓艾想攻克绵竹,应该是费点劲。第四,蜀汉一帮纨绔主将带领一群贵族子弟,能有多少战斗力?当初,邓艾偷渡阴平,迫降江油守将马邈。

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军队前往抵抗。到达涪城后盘桓不前。诸葛亮、张飞、黄权、李恢那都是蜀汉名相名将,但其子孙却没有那么智谋、勇猛,大多都是些纨绔子弟。其所带领的军队,也是之前军士的子孙,可谓贵族子弟兵。将领没有战争经验,军士长期守在后方,也没有战场经历,如何跟邓艾率领的久经沙场的虎狼之师对战。

尚书郎黄崇多次建议诸葛瞻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其意见,黄崇为此失声痛哭。邓艾长驱直入,将蜀军前锋击败,诸葛瞻退守绵竹。由此看来,诸葛瞻毫无谋略可言,关键是已经怕了,失去了战胜敌人的信心。邓艾派遣使者劝降诸葛瞻,诸葛瞻大怒,斩杀使者,而且悲愤地说:"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于是,诸葛瞻坚守绵竹,准备与邓艾决战。

文章TAG:千军  之剑网  情缘  战神  至尊  游戏目录怒斩千军之剑网情缘  都市之至尊战神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