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喝酒游戏,水浒传梁山好汉喝酒是哪一集
作者:本站作者《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总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他们是靠打抢“赚钱”的。《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总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赚钱的方式,与所有打家劫舍的土匪没什么分别。正因为这样,许多梁山好汉近乎禁欲的表现倒显得合情合理了。前面就说过了,梁山好汉里面没有一个是因为吃不饱饭才上梁山的,那个时期武大郎那样的残疾人都可以靠卖炊饼住上小楼养活媳妇,看得出来人们的基本生活绝对没有问题。
梁山好汉谁的酒量最好?
要说酒量的话,有一点咱们需要明确一下,就是在元代以前,大家所喝的酒都是曲酿发酵酒,这样酿出来的就度数普遍比较低,你看他们喝的是白酒,其实度数也就是现在啤酒或红酒的度数(20度以下),而更多的是10度以下的米酒。那么这样一考虑,是不是有很多老铁们觉得他穿越到《水浒传》里瞬间会变成酒神呢?当然,要论吃,鲁智深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且不说没剃度前就是标准的吃货,剃度之后更是“胃口大开”!当然,鲁智深的饭量和他的力气是成正比的,否则饿着肚子的鲁智深如何能野猪林救林冲,如何能拿下二龙山,如何擒的方腊呢?让我们来看一段书中关于花和尚的描写:鲁智深揭起帘子,走入付店里来…约莫也吃了十来碗酒。
智深问道:“有甚肉?把一盘来吃。”庄家道:“早来有些牛肉,都卖没了。只有些菜蔬在此。”智深猛闻得一阵肉香,走出空地上看时,只见墙边沙锅里,煮着一只狗在那里。智深便道:“你家见有狗肉,如何不卖与俺吃?”…就将银子掏与庄家道:“你且卖半只与俺吃。”那庄家连忙取半只熟狗肉,捣些蒜泥,将来放在智深面前。智深大喜,用手扯那狗肉,蘸着蒜泥吃。
一连吃了十来碗酒…庄家道:“再要多少?”智深道:“再打一桶来。”庄家只得又舀一桶来。智深无移时,又吃了这桶酒。剩下一脚狗腿,把来揣在怀里。从这段文字我们也能大致推测鲁达的酒量与饭量了。要说喝酒,武松也表示不服!武松不喝酒没力气,五分酒五分本事,十分酒十分本事,武松的醉拳可能就是他酒后自己独创的。景阳冈的烈酒武松大喝十八碗,喝了个八成醉。
水浒中的好汉多是光棍,难道他们只好吃肉喝酒吗?真实吗?
《水浒传》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也可以说是武侠小说的鼻祖,因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的世俗小说,自然不算接地气。作者施耐庵似乎对女性有偏见,所以在他的水浒世界里,重点刻画的还有位高权重的好汉全都是不近女色的,这点其实是比较理想主义了,甚至说跟真实世界正好相反。水浒里重点刻画的好汉有四个,鲁智深、林冲、宋江、武松,鲁智深、武松直接就演化成了出家人,而林冲、宋江则直接是丧偶。
这样的设定可以说有点奇怪,但还比较能够接受,毕竟这是一部写好汉的小说,夹杂太多儿女情长不合适。但是呢,水浒里面另一点就很违背现实了,讲起来梁山上位高权重位于核心管理层的人前后有五个,晁盖、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晁盖、卢俊义按照设定是习武之人,终日喜欢打熬力气不近女色,公孙胜是道士要守清规戒律,而宋江吴用呢,既不用练武也不是出家人,他俩也是不近女色。
宋江曾经养过阎婆惜当外室,那也是人家半推半送的,两人好上以后基本没接触几次。吴用算是个读书人,应该知道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道理,但他也不曾置办家眷,最后宋江被毒杀,他了无牵挂跟着一起走了。梁山上五个最有权力的人通通不近女色,这简直是不可理喻的。现实社会里,往往权力越大欲望越大,别的不说,就说那些历史上所谓的明君,有过大成就的皇帝们,又有哪个不好色,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康熙帝,哪个不是嫔妃成群呢。
梁山头领虽然远不能跟皇帝比,但也算是一个很大的集团了,五个大头领集体不好色,这样的描述显然是脱离现实的。有话说逼上梁山,但实际上真正逼上梁山的好汉少之又少,而宋朝生产力还算发达,真正因为吃不上饭而上梁山的一个也没有。那放着好好日子不过,干嘛去做强盗呢,一来是犯了案子不得不落草,二来被宋江吴用等人陷害逼迫,剩下相当一部分人品不佳,都是想着不劳而获就可以好吃好喝好乐子的。
而最贴合现实情况的好汉应当是清风山王英和桃花山周通,为啥落草,杀人放火强抢民女不受约束,这才是他们想要的。而实际上呢,梁山上的主要好汉不但没有强烈的欲望,甚至连一般人该有的正常情欲都没有,这其实不算正常。不过,如果放到整个水浒里看这事,会发现水浒里不正常的地方很多,绝不局限于男女之间,所有的不正常融为一体,反而造就了一个精彩的水浒世界。
正因为这样,许多梁山好汉近乎禁欲的表现倒显得合情合理了。先说一个跟好汉禁欲相对立的,水浒里的出家人好色表现的格外突出。要知道,所谓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他们出家人打扮一开始只是为了避货,实际算不上真正的出家人。而很多一露面就是和尚道士的人反而都是色胆包天的狂徒,最出名的就是跟杨雄老婆潘巧云厮混的裴如海。
除了他还有谁呢,熟悉水浒的朋友肯定还知道道士丘小乙和尚崔道成这一对,他俩霸占瓦罐寺,欺负僧人,还掠夺妇女过来糟蹋,后来被鲁智深史进打死。另外还有个道士飞天蜈蚣,当他正要对一个妇女施暴时,被武松打死。一般说起出家人都是慈眉善目的好人,但是在水浒的世界里,他们就跟作者笔下的女人一样,大多都不是好人,一个个色欲熏心,无恶不作。
好汉们不好色,但都喜欢吃肉喝酒,关于吃肉,水浒里也有两处不正常的地方。水浒里好汉们最常吃的肉就是牛肉,经常一进店就要两斤牛肉。宋朝虽然生产力发达,但是耕牛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也不是那么容易随便宰杀的。但是在水浒里,不但好汉们吃牛肉比吃饭还简单,而且不管什么地方的苍蝇小店,似乎都可以随时随刻的供应牛肉,这点简直太神奇了。
就算今天去很多小餐馆吃饭,很多店都是不备牛肉的,毕竟太贵了。也许作者就是想用吃牛肉来表现好汉们的反抗精神吧。水浒里面频繁的吃牛肉,跟当时的社会虽然不符,但今天看起来倒是可以接受,而里面有一点却让今天的人很难接受,那就是经常出现的吃人肉的场面。古时候关于人肉的记载并不罕见,但基本都是大的天灾或者战乱之时才会出现的情景。
前面就说过了,梁山好汉里面没有一个是因为吃不饱饭才上梁山的,那个时期武大郎那样的残疾人都可以靠卖炊饼住上小楼养活媳妇,看得出来人们的基本生活绝对没有问题。然而在好汉的世界里,杀人吃肉几乎是司空见惯的,有吃肉的详细特写,比如李逵活剐黄文炳,有把吃肉当做生意来干的,比如孙二娘包子铺,更不要说好汉们经常集体聚餐,将敌人炖肉喝汤的场面了。
水浒传里那些梁山好汉为什么大多数男的都不好色,却好酒肉?
这与施耐庵创作《水浒传》的立意有关,也与施耐庵的世界观有关。首先,施耐庵创作《水浒传》着意写“官逼民反”,着意江湖造反的故事,而在宋代社会里,行走江湖起义造反者大都是男人,水浒传写这些男人的故事,不是写这些男人的儿女之情,不是写卿卿我我,也就是说水浒传是为表达男人的豪杰之气,不是言情小说,自然读起来会有一种感觉,为什么梁山好汉多不好女色呢。
假设,水浒传多篇描写男女情爱之事,那可以说,水浒传就不是四大名著的《水浒传》了,也不可能在儒家思想影响的社会里被历代评为四大名著。其次,施耐庵是位读书人,自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以养也,”儒家思想主导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而且普遍有一种思潮,认为爱近女色者,不是英雄好汉所为。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的封建社会的环境里,施耐庵又是位儒生,因而他的小说里不可能多写男女之事。《水浒传》里108好汉,只有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三位女性,且这三位女性在书中并未多描写女性的柔情,却多展现了三位女杰似男子的豪情。其实不仅仅是《水浒传》,历史上凡是描写英雄好汉的武侠小说,也很少写男女情爱的事,只是到了近代武侠小写作家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才在描写侠士的同时揉进了许多男女之情的情节。
《水浒传》里好汉们经常吃酒,如今的52度白酒,他们能喝几碗?
「水浒传」中好汉们喝的酒品种,档次其实各不相同,书中能叫出名字的酒至少有七八种。所以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给这些酒分分类,搞清楚好汉们究竟喝的是什么酒。(一)老百姓的家常酒----「茅柴白酒」这是一种统称,泛指各类普通劣质酒。一般人家或村酒店卖的酒,也是好汉们最常喝的酒。古代的酒都是「酿造酒」,度数可能十几度甚至更低,比不得现在的「蒸馏酒」。
而「茅柴白酒」度数自然也很低,好汉们喝个五六碗七八碗甚至十几碗都是有可能的。书中出现的村酒,白酒都是如此,和如今的米酒类似。(二)村酒中战斗机----「透瓶香」和「青花瓮酒」这两种酒武松都喝过,都是村酒中最好的酒,老百姓能喝到的最好的酒。这些酒的酿造周期更长,储存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度数比普通酒要高。「透瓶香」又叫「出门倒」,是武松打虎前喝的酒。
酒店老板说「这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三碗不过岗」倒也不是吹牛。如果普通酒几度到十几度,那这两种酒我觉得应该在二十至三十度之间。武松喝了十八碗,一碗三两,就是六斤。那么喝现在的高度酒大概在三斤左右,有点夸张,但逻辑上还是说得过去的。「青花瓮酒」出现在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
总之这两种酒武松喝了都醉了,一次打虎,一次打人。(三)五星级酒店高端酒----「蓝桥风月」和「玉壶春」看这两种酒出现的地方,前者在「浔阳楼」,后者在「琵琶亭」。前者苏东坡到过,后者白居易到过。当然宋江两个地方都到过,两种酒都喝过。故事发生在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特别是「蓝桥风月」,堪称水浒酒劲最大的酒。
宋江喝了一尊就醉了,就开始胡说八道了,最终惹出大乱子。也就是一尊蓝桥风月,最终将宋江送上了梁山。(四)大宋朝的「国酒茅台」----御酒皇帝喝的酒,也是梁山诏安时,朝廷必备的东西。虽是皇帝喝的好酒,但酒劲似乎不大。第七十五回「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骂钦差」,阮小七一人一次性喝了四瓶,感觉还不错。当然好酒不一定度数高,不然皇帝一喝就上头,怎么批奏章,怎么在三宫六院里玩耍?总之,好汉们喝着酒,唱着歌,一起走向梁山泊。
水浒里梁山好汉总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而他们是靠什么赚钱的呢?
《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总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他们是靠打抢“赚钱”的。梁山泊打抢有下列几种方式。一、打劫过往客商。晁盖规定打劫过往客商,不得害人性命。“不得害人性命”是善举,但过往客商的钱并非天上掉下来的,也是劳动所得。晁盖时期,梁山泊有“杀富济贫”的提法。杀富有之,济贫却只是一个口号,并没有落到实处。
晁盖智取生辰纲得到的十万贯珍珠宝贝,其实也属于打劫过往客商的范畴。虽然可以认定,梁中书的十万贯珍珠宝贝是“不义之财”。智取生辰纲是义举,但钱财掳上了梁山。那么,他们打劫过往客商的钱财做什么用了?就是用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了。二、打劫州府,掳掠村庄。宋江上山的第一件事,就是三打祝家庄。他打祝家庄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供梁山伯三、五年的用度”。
打下祝家庄后,祝家庄连带李家庄都被掳掠一空。扈家庄说是被李逵“烧成一片白地”,钱粮是不是真的也付之一炬,而没有掳掠到梁山上,难说得很。宋江打青州、高唐州、东平府、东昌府、大名府并不是为了占领那些州府,主要目的也是掳掠财物。打曾头市,说是为晁盖复仇,劫取财物同样是一大目的。三、逼迫富家大户上山,掠夺他们的家财以为山寨用度。
李应是“天富星”转世,宋江打祝家庄前,就明确表明:“附带劝李应上山!” 打下祝家庄后,宋江、吴用设下计策,让不愿上梁山的李应有家不能回,只能乖乖地投了梁山。他的巨额家财就归了梁山。柴进有泼天富贵,虽然一向胡作非为,但他并没有主动上梁山。宋江、吴用唆使李逵打死殷天赐,逼迫柴进无路可走,上了梁山。他数不清的家财自然也归了梁山泊。
卢俊义号称“河北三绝”,“富绝”就是其中之一。宋江、吴用逼卢俊义上山,可不仅仅是看中了他的勇力,单论勇力,卢俊义不一定是林冲的对手。关键是卢俊义有钱,逼他上了梁山,他富甲一方的家财就是梁山泊所有了。《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总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赚钱的方式,与所有打家劫舍的土匪没什么分别。梁山泊一百八将本来就是土匪,真正称得上好汉的,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