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剑三双耀亭攻略黑齿,剑网三 25血战的黑齿 近战怎么变鬼

作者:本站作者

本文目录一览

1,剑网三 25血战的黑齿 近战怎么变鬼

到阶段两边会出两个圈,面向女神方向 右边是变鬼,左边是变回人
大侠您好:到了阶段就会出现两个圈圈,你把你的面向朝着女神,然后你的右边是人,左边是鬼如帮助到您,还望采纳记得给问豆啊!

剑网三 25血战的黑齿 近战怎么变鬼

2,上阳宫双耀亭怎么走剑三上阳宫双曜庭攻略

你这手伸的好长,一分不给还问这么多复杂问题!免费回答你一个,双曜在观风门口沿着向左走,不远有个洼地,双曜入口就在最低的地方。至于攻略,自己摸索去吧。

上阳宫双耀亭怎么走剑三上阳宫双曜庭攻略

3,剑网3 25人上阳宫双曜亭黑齿元佑攻略

???双曜亭 ????首领一:黑齿元佑 ????Boss背景介绍: ????黑齿族长老,狼牙军招募的奇人异事,狼牙军师徐归道的好友。 ????黑齿元祐技能机制介绍: ????黑齿元祐是双耀亭的第一个boss 技能比较简单 ????主要点在于平衡蛛毒、花毒的层数 ????中花毒buff后在吃一层蛛毒buff会消除,反之在吃一层花毒buff则会增强一层。 ????中蛛毒buff后在吃一层花毒buff会消除,反之在吃一层蛛毒buff则会增强一层。 ????蛛毒buff可以找地上的花圈直接解除或者吃到花毒解除,所以远程中了一层蛛毒先别着急去解。指不定正好黑风掌拍到你呢。 ????花毒buff比较难解,需要特定的技能才能解掉。黑齿的噬骨腿,蜘蛛的吐息,蜘蛛的毒液。 ????boss所有技能介绍: ????黑风掌:随机点中远程 被点中的远程以他为中心会爆炸一个6尺圈 注意接黑风掌的远程身边不要有人。中了黑风掌后会获得一层花毒buff。 ????噬骨:黑齿自身为中心6尺AOE 中的玩家会叠加一层蛛毒buff可以正好用来中和远程中的黑风所带来的花毒buff。 ????勾魂夺魄:读条技能,面对全部玩家释放, 读条职业在boss读条时候务必停手,否则将会沉默一段时间。 ????勾魂夺破对所有玩家随机释放一层花毒或者蛛毒buff 注意如果你在勾魂前身上有花毒或者蛛毒buff 则花毒和蛛毒会增加一层! ????蜘蛛技能 ????吐息:正面80度10尺的一个AOE。中着获得一层蛛毒buff 可以中和掉花毒。 ????毒液:蜘蛛存活30秒后出。随机点一个人然后对其喷毒,然后中毒的人以自身为中心4尺会出一个绿圈,中则获得蛛毒buff。 ????潜行蜘蛛:全场会有一个埋在地上的蜘蛛到处乱窜,类似于法王窟的老鼠钻地,团员碰到则会出来。25人本中清团员一定要注意走位规避好路径。 ????*25黑齿元佑死人boss会回复血量。 ????此boss的精髓在于平衡花毒和蛛毒的buff,请25人团员务必明白花毒和蛛毒是怎么出来的以及要怎么消失。 ????25人团队配置: ????1明教主t;另外一能拉稳蜘蛛仇恨的副t 2奶花2毒奶1秀奶 内功神龙队+外功神龙队。 ????25灭团点: ????潜行蜘蛛别去碰他,让他钻,随它去,别把他给弄出来了!!!!!!! ????请团员务必明白自己身上的花毒和蛛毒怎么出来的,以及怎么消失,别乱跑乱打!!!!该吃圈吃圈该躲圈躲圈。 ????黑风掌远程不要扎堆、不要和近战在一起。 ????副t请把蜘蛛面向拉着面朝boss,方便远程吃吐息。 ????蜘蛛务必集火要快!不要让他喷毒液,不需要这个技能,这个技能会加深场面的混乱程度。

剑网3 25人上阳宫双曜亭黑齿元佑攻略

4,有许多描写端午节的诗词你最欣赏哪一首

问题是你是山西东部什么城市,就以运城临汾(晋城)为起点吧,差别不大,建议如下:第一天:运城临汾-壶口瀑布-平遥古城 150公里左右(晋城可能远些),2小时左右到达壶口瀑布,景点较小,观看2小时,就可以撤了,直接驱车270公里平遥古城,住古城赏夜景。第二天: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大同),390公里,车程4.40小时,上午起床游平遥古城,下午驱车云冈石窟,晚上住大同或云冈石窟酒店。第三天:大同-恒山,80公里,今天游云冈石窟,九龙壁,大同周边,晚上直接到浑源或大同第四天:恒山-五台山,166公里,恒山海拔不高,风景听说普通,一天来回可以。今天登北岳恒山,下午下山去五台山,最好能上山住山上。第五天:五台山-太原 185公里,车程2h50小时,昨晚如果住山里,今天游完五台山,下午晚点下山直接太原住太原。也可以住多一晚,明早太原。第六天:太原-回家 今天起床继续继续太原周边游,晋祠乔家大院游,最后驱车回家。公里数不算太多。乔家大院
问题是你是山西东部什么城市,就以运城临汾(晋城)为起点吧,差别不大,建议如下:第一天:运城临汾-壶口瀑布-平遥古城 150公里左右(晋城可能远些),2小时左右到达壶口瀑布,景点较小,观看2小时,就可以撤了,直接驱车270公里平遥古城,住古城赏夜景。第二天: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大同),390公里,车程4.40小时,上午起床游平遥古城,下午驱车云冈石窟,晚上住大同或云冈石窟酒店。第三天:大同-恒山,80公里,今天游云冈石窟,九龙壁,大同周边,晚上直接到浑源或大同第四天:恒山-五台山,166公里,恒山海拔不高,风景听说普通,一天来回可以。今天登北岳恒山,下午下山去五台山,最好能上山住山上。第五天:五台山-太原 185公里,车程2h50小时,昨晚如果住山里,今天游完五台山,下午晚点下山直接太原住太原。也可以住多一晚,明早太原。第六天:太原-回家 今天起床继续继续太原周边游,晋祠乔家大院游,最后驱车回家。公里数不算太多。乔家大院大唐名将黑齿常之——救唐军十万,擎河西半壁,终含冤自缢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这篇中,我们讲到了黑齿常之在百济国的前半生,其家族累世高官为大军区首脑,他也刚年方弱冠,便为百济达率兼风达郡将。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三月,苏定方领十万唐军浮海而来,雷霆一击之下,百济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率众投降,百济灭国。但黑齿常之降唐后,目睹唐(新)罗联军军纪败坏,枉杀无辜。愤而聚啸山林征召旧部,凭任存山(位于今韩国全州)天险结寨自保,很快就聚集起三万余众,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抵抗部队。《旧唐书·黑齿常之传》:“与左右十余人遁归本部,鸠集亡逸,共保任存山,筑栅以自固,旬日而归附者三万余人。” 黑齿常之在任存山,顶住了苏定方的猛攻后,百济国内形势逆转。直到三年后(663年,高宗龙朔三年),唐军水师在白江口大败倭国、百济联军,黑齿常之二度降唐。此后十五年,黑齿常之一直留在百济故地,任唐朝地方官,由一个折冲都督逐步升职为左领军将军,封爵浮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直到677(仪凤二年)年,黑齿常之才被跨海调动到河陇地区的洮河道,任洮河道经略副使,由此开始了戍边河西的历程。戍边河西,两救唐军,吐蕃七年不敢犯边。运作黑齿常之跨海调动的,显然是他的老恩公刘仁轨。因为这一年,刘仁轨被任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到任河西后,他马上便想起了老部下,向朝廷上书请求,否则即便黑齿常之累功升迁,高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百济还有这样一员战将。这位刘仁轨也算一代名将,在灭百济的过程中,他料事如神,以白江口海战痛歼倭国闻名。但在西北戍边期间,他却过得颇不如意。因为,时任宰相李敬玄,有事儿没事儿总办他。他对于西北戍边的上奏动不动就被驳回,按说政敌老惦记他,大不了请命不干也就是了,以刘仁轨过去的累功,回朝也是大员之一。《新唐书·李敬玄传》:仪凤元年,拜中书令,封赵国公。刘仁轨西讨吐蕃,有所建请,(李)敬玄数持异,由是有隙。但心眼不算宽绰的刘仁轨却气不过,开始给李敬玄挖坑。他上书朝廷,声称:“抵御吐蕃,非李敬玄不可”。这位李敬玄打从为官开始,就没沾过军事的边儿,刘仁轨当然知道他肯定不行,摆明了就是想让他出丑。上奏到了朝廷,李敬玄当然不想去,他就是想站一边喷人玩,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辞不受。这下高宗也不乐意了,心里说你总说别人不灵,这回你给朕做了个灵的看看,坚决让他带兵西征。《旧唐书·刘仁轨传》:仪凤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冀欲中伤之,上言西蕃镇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为了给李敬玄凑人头,唐高宗特意发下《令举猛士敕》,在全国招募臂力过人、弓马娴熟青壮入伍从军。《令举猛士敕》发布后,无数怀着“游侠长安,闹市驰马”梦想的青年纷纷响应号召,自备武器和马匹前来应召。时任监察御史娄师德,也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唐高宗大喜,任命他为朝散大夫,让他随军出征。《新唐书·娄师德传》: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高宗的全国募兵,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崩坏,全国六百多处折冲府再无可用之兵,不得不以《令举猛士敕》的方式征召军队。虽然募兵初期,性格豪健的唐人踊跃相应,但军事体制发展到了唐朝,军队专业化、职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临时招募的唐人即便弓马娴熟,仍旧没有成建制、半职业化的府兵战斗力强。而这次唐军西征,正月开始募集猛士,六月便草草上路,虽然加入了河陇老兵为骨干,但依旧存在严重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另外,从李敬玄麾下的唐将序列来看,阵容实在相当普通,刘审礼、李谨行、契苾明、韦待价、王杲、王孝杰、曹怀舜、黑齿常之、娄师德等将领中,只有李谨行勉强算是沙场宿将。而日后大红大紫的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三人,眼下地位都很低(王孝杰是副总管、黑齿常之是河源军副使、娄师德干脆是随军文职),但很快,他们便将成长为唐朝西部边防的三个核心。就这样,这场由政治斗争发端,帅无能、将不力的西征拧巴着上路了。浩浩荡荡的十八万唐军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将是吐蕃军神论钦陵率领的三十万吐蕃军队,而这场史称“青海之战”的西征从一开始,便是个必败之局。678年(仪凤三年)七月,唐军在龙支(今青海乐都南)与吐蕃军队相遇。刘审礼、王孝杰二人所领的1万先锋,凭借人数优势,连续摧垮了吐蕃的阻滞。两胜后,吐蕃军队败退数百里,唐军乘胜追击行至大非川。刘审礼连胜后,以为吐蕃不过尔尔,督促先锋加快行军速度。却不知这中论钦陵的诱敌之计。钦陵知唐军远来,必求速战速决。便以少量蕃军正面诱敌,引唐军深入,事先集结二十万军队在大非川设伏,另以十万蕃军左右随行,阻击唐军援助。不虞有他的刘审礼一头扎进了钦陵的口袋阵,被吐蕃军队团团围住,四面攻杀。刘审礼虽率军力敌,但仍寡不敌众,未能突破重围。在此关键时刻,身为主帅的李敬玄,却被论钦陵的阻援部队迷惑,怯懦畏战,不敢向前。九月,唐军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刘审礼阵亡、王孝杰被俘。逡巡不敢上前的李敬玄闻讯大惊,抛弃辎重一路溃逃(“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论钦陵率军紧追不舍,唐军行至承凤岭(今青海西宁西南千户庄)前,蕃将跋地设率轻骑绕道赶上,在岭上险要处设栅堵住归途。唐军只能在岭下挖壕沟结营固守,这时论钦陵的大军从四面合围而来,十几万唐军眼看就要成了瓮中之鳖。可主帅李敬玄呢,除了晃脑袋,长吁短叹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资治通鉴·唐纪十八》:“九月……丙寅,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时审礼将前军深入,顿于濠所,为虏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闻审礼战没,狼狈还走,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以自固,虏屯兵高冈以压之。”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黑齿常之站了出来,这个身高两米的大汉(“七尺有余”),带所部五百余人,趁夜色攀援上山,拼死冲击吐蕃栅寨,搅得吐蕃军心大乱。跋地设黑夜之中难辨唐军多寡,见营内四处起火,唐军嗜血砍杀,以为唐朝援军赶至,便抢了匹马只身逃走,蕃军顿时大溃。李敬玄和麾下数万大军,得以侥幸逃回鄯州(今青海乐都)。《新唐书·李敬玄传》:“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夜帅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击虏营,虏众溃乱,其将跋地设引兵遁去,敬玄乃收余众还鄯州。”这场声势浩大的“青海之战”(或承凤岭之战),终以唐军溃败告终,出征时的十八万将士,在溃逃中损失过半。李敬玄逃入鄯州后,娄师德奉命收集逃散的唐军将士,渐渐稳定了唐军的形势(“敕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复振”)。被俘的先锋副使王孝杰则经历极为诡异,据说他的相貌和已故赞普芒松芒赞极为相似,吐蕃军士看着都懵了,以为他是天神(吐蕃王室号称天神后裔),反而颇受优待,最终得以免死归唐。有时长得帅,未见得一定管用,长得特别能救命!《新唐书?王孝杰传》:仪凤中,刘审礼讨吐蕃,孝杰以副总管战大非川,为虏执,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故不死,归之。武后时,为右鹰扬卫将军。而黑齿常之则凭此大功一举上达天听,受到了高宗的重视,升为左武卫将军,赐给金、绢。《新唐书·黑齿常之传》:高宗叹其才略,擢授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赐金五百两、绢五百匹,仍充河源军副使。我们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一文里,曾多次引用洛阳出土的《黑齿常之墓志铭》,补足两唐书、通鉴中的记载,但《墓志铭》在承凤岭战后的记述却出现了谬误。《墓志铭》中写道:“府君独立高岗之功,以济其难。转左武卫将军,代敬玄为大使。”但其实,黑齿常之“代李敬玄河源道经略大使”,并不是在承风岭之战后,而是在调露年间(公元679年)的良非川战役以后。这次又是黑齿常之,拯救了唐军的必败之局。永隆元年(680年)七月,吐蕃论赞婆(钦陵的弟弟)、素和贵等人率领三万蕃军侵扰河源,李敬玄再度被击败。赞婆获胜后,屯军于良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压迫唐朝青海边境,黑齿常之率领三千精骑,长途奔袭再次夜袭吐蕃军营,斩蕃军首级两千,缴获羊马数万,论赞婆与素和贵单骑逃走。《旧唐书·黑齿常之传》:“ 时吐蕃赞婆及素和贵等贼徒三万余屯于良非川。常之率精骑三千夜袭贼营,杀获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而遁。”此战后,担惊受怕的李敬玄实在是不想干了,向朝廷称病请求回京,得到了批准。高宗便以连续建功的黑齿常之“代为河源道经略大使”,从此抵御吐蕃的重担便落在他的肩上。为了固守河源重地,黑齿常之在周边“增设烽火台、戍守点七十余处”,构建起一个严密的防御网络。同时,面对河源地理偏远,军粮运输困难重重现状,他亲自带人“开辟屯田五千余顷,每获粮食五百余万石”,解决了军中无粮,士卒不安的局面。随着唐蕃战争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吐蕃也渐渐感受到了后勤方面的压力,永隆二年(681年),论赞婆开始在青海地区经营吐蕃的后勤基地,他再次选择了良非川。5月21日,黑齿常之率领一万唐军精骑突击良非川基地,大败论赞婆的吐蕃军,顺势烧了蕃军的粮草储备,缴获大量牛羊、战马和铠甲。此战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吐蕃都不敢再犯唐境。《旧唐书·黑齿常之传》:开耀中,赞婆等屯于青海,常之率精兵一万骑袭破之,悉烧粮廥,获羊、马、甲首不赀。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惮之,不敢复为边患。北挡后突厥汗国,黄花堆大战先胜后败。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贵族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反叛,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重建东突厥汗国,阿史那骨笃禄“自立为可汗”,史称“后突厥汗国”。《资治通鉴·唐纪十九》:“(永淳元年)是岁,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此后十余年期间,后突厥汗国统治了救勒各部,不断南下侵扰唐北部边地,对唐朝北部边疆构成了威胁。说来有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手下的重臣阿史德元珍、墩欲谷,都是唐朝培养起来的。《册府元龟》记载:“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轩等,皆因充侍子,遂得遍观中国兵威礼乐,其后竟为边害。”这些曾留学长安的国子监的留学生,对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特点很熟悉,回到国内后能有的放矢制定战略战术,让唐朝的边将非常头疼。公元684至687年间,大漠南北遭受旱灾,“野皆赤地,少有生草,以此羊马死耗,十至七八”,突厥人不得不“掘野鼠,食草根,或自相食,以活喉命”。已经反叛的后突厥汗国,自然无从得到唐朝的援助,于是便大举南下抄掠,685年3月,阿史那骨笃禄寇边,在忻州大败阳曲道行军总管淳于处平所领的唐军,战没者五千余人。北方边事的崩坏,让武则天想起了能征善战的黑齿常之。之前,黑齿常之一直在负责河源道的防务,684年去辅助讨伐李敬业应当是暂时离开,讨伐后又返回河源军。垂拱二年(686年),黑齿常之奉命北御突厥,当他进兵至两井(今河北鹿泉北)时,黑齿常之和先头部队与三千多突厥骑兵遭遇。突厥骑兵见到唐军,都赶忙下马穿甲,黑齿常之见状毫不犹豫的领二百多名骑兵发动冲锋,突厥骑兵弃甲而逃。傍晚时分,大批突厥兵闻讯赶来,对唐军形成包围之势,黑齿常之命人在营中遍燃篝火,又命人在东南然篝火以为疑兵。突厥军队以为唐军大部队已经赶到,急急忙忙的撤走。《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突厥入寇,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拒之;至两井,遇突厥三千馀人,见唐兵,皆下马擐甲,常之以二百馀骑冲之,皆弃甲走。日暮,突厥大至,常之令营中燃火,东南又有火起,虏疑有兵相应,遂夜遁。”次年(687,垂拱三年)7月,突厥侵袭朔州,双方大战于黄花堆(今山西阴县东北黄花梁)。黑齿常之以燕然道大总管的身份,带领李多柞、王九言等部将,占据有利地势先消耗突厥军队的锐气。等天过午时,突厥进攻受挫士气渐落时,唐军暴起三路伏兵尽出,左右夹击,突厥大败,唐军追奔四十里,突厥一路北逃大漠不敢回首。本来黄花堆大捷就应以唐军大胜告终了,没想到一个自作主张的蠢货,却毁了黑齿常之的努力。垂拱三年(687年)十月初,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妒忌黑齿常之的军功,擅自轻敌冒进,被突厥军队逮个正着,所部尽灭。惨败后,不知这货走了谁的关系,居然一纸上奏递至武则天面前,要求穷追残寇(突厥余部)。武则天的回复是,“让他和黑齿常之商议”,但他却凭在山西驻扎多年的关系,暗地游说了几个相好的将领,私自带着一万三千精兵,跨出边塞二千余里,想要反过来打劫一把突厥。结果又被专业打劫的突厥军队逮住,再度全军覆灭。供应大队长爨宝璧两次送温暖后,不但唐军兵力更加捉襟见肘,突厥军队获得唐军装备后,倒是养肥了。爨宝璧再度只身逃回,这次等着他的是刽子手的砍头刀了。大怒之下的武则天,顺便给阿史那骨笃禄改了个名叫“阿史那不卒禄”。《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四》:“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馀寇。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兵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馀里,掩击其部落;既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先胜后败的黄花堆之战,也是黑齿常之为大唐的最后一战了。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说他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等人谋反。武则天下令将黑齿常之召回京城,将其逮捕入狱。很多人都将此事与黄花堆之败联系起来,认为黑齿常之含冤入狱是武则天对他的惩罚。但其实,综合唐书和《黑齿常之墓志铭》的记载,看不出当时武则天有欲置黑齿常之于死地的迹象,相反,却是嘉奖有加。《黑齿常之墓志铭》记道,“制曰:局都温雅,机神爽晤。夙践仁义之途,聿蹈廉贞之域。……,胡马无南牧之期,汉使静北游之望。灵夏冲要,妖羯是瞻。君之威声,无以为代。又转为怀远军经略大使,以遏游氛也。”墓志中所写下诏褒奖一事,应在黄花堆初战大胜之后,爨宝璧出击败北之前,且之后的败北黑齿常之不应该负主要责任,最多不过是“失察之罪”。因此,《新唐书》也只是讲“常之坐无功”而己,牢狱之灾并非因此而起。那黑齿常之又是因何蒙冤入狱的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自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专权以来,唐庭朝野一片非议之声,柳州司马徐敬业等干脆起兵讨逆。虽然各地的反抗都被镇压,但却在武则天心中留下了大片的阴影。为此,她“铸铜为匮”大开高密之门,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无实者不问”。这就意味着,高密成了一件没有风险又收益很高的举动,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与告密相配合的则是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之徒流行,“酷吏之党,横噬于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于是,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每有落入酷吏之手,死者十九。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等人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谋反,恰逢武周朝(690年,9月9日)建立前的准备期,正是诬告风最烈之时。因此,黑齿常之入狱后,不足两月(十月初九)便愤然自缢而死,结束了为大唐东挡西杀的一生。《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两唐书和通鉴中,对黑齿常之的记载均到此为止,对于他的身后事再无记述。所幸民国时期发现的《黑齿常之墓志铭》和其子《黑齿俊墓志铭》中补足了史料的缺漏。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黑齿常之含冤而死后十二年,武则天下召为其平反昭雪,追授“左玉钤卫大将军”,同时册封黑齿俊为“右豹韬卫诩府左郎将”。《黑齿俊墓志铭》中颇有不平,写道:“惟公志气雄烈,宇量高深,虽太上立功,劬劳苦战,而数奇难偶,竟不封侯。奄及歼良,朝野痛惜。”纵观黑齿常之一生,在百济国时为百济忠心耿耿,在举国皆降的情况下,他愤而复叛投身百济复国。再度降唐后,则为大唐东挡西杀不避箭矢,为两国皆可堪称全功。
问题是你是山西东部什么城市,就以运城临汾(晋城)为起点吧,差别不大,建议如下:第一天:运城临汾-壶口瀑布-平遥古城 150公里左右(晋城可能远些),2小时左右到达壶口瀑布,景点较小,观看2小时,就可以撤了,直接驱车270公里平遥古城,住古城赏夜景。第二天: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大同),390公里,车程4.40小时,上午起床游平遥古城,下午驱车云冈石窟,晚上住大同或云冈石窟酒店。第三天:大同-恒山,80公里,今天游云冈石窟,九龙壁,大同周边,晚上直接到浑源或大同第四天:恒山-五台山,166公里,恒山海拔不高,风景听说普通,一天来回可以。今天登北岳恒山,下午下山去五台山,最好能上山住山上。第五天:五台山-太原 185公里,车程2h50小时,昨晚如果住山里,今天游完五台山,下午晚点下山直接太原住太原。也可以住多一晚,明早太原。第六天:太原-回家 今天起床继续继续太原周边游,晋祠乔家大院游,最后驱车回家。公里数不算太多。乔家大院大唐名将黑齿常之——救唐军十万,擎河西半壁,终含冤自缢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这篇中,我们讲到了黑齿常之在百济国的前半生,其家族累世高官为大军区首脑,他也刚年方弱冠,便为百济达率兼风达郡将。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三月,苏定方领十万唐军浮海而来,雷霆一击之下,百济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率众投降,百济灭国。但黑齿常之降唐后,目睹唐(新)罗联军军纪败坏,枉杀无辜。愤而聚啸山林征召旧部,凭任存山(位于今韩国全州)天险结寨自保,很快就聚集起三万余众,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抵抗部队。《旧唐书·黑齿常之传》:“与左右十余人遁归本部,鸠集亡逸,共保任存山,筑栅以自固,旬日而归附者三万余人。” 黑齿常之在任存山,顶住了苏定方的猛攻后,百济国内形势逆转。直到三年后(663年,高宗龙朔三年),唐军水师在白江口大败倭国、百济联军,黑齿常之二度降唐。此后十五年,黑齿常之一直留在百济故地,任唐朝地方官,由一个折冲都督逐步升职为左领军将军,封爵浮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直到677(仪凤二年)年,黑齿常之才被跨海调动到河陇地区的洮河道,任洮河道经略副使,由此开始了戍边河西的历程。戍边河西,两救唐军,吐蕃七年不敢犯边。运作黑齿常之跨海调动的,显然是他的老恩公刘仁轨。因为这一年,刘仁轨被任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到任河西后,他马上便想起了老部下,向朝廷上书请求,否则即便黑齿常之累功升迁,高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百济还有这样一员战将。这位刘仁轨也算一代名将,在灭百济的过程中,他料事如神,以白江口海战痛歼倭国闻名。但在西北戍边期间,他却过得颇不如意。因为,时任宰相李敬玄,有事儿没事儿总办他。他对于西北戍边的上奏动不动就被驳回,按说政敌老惦记他,大不了请命不干也就是了,以刘仁轨过去的累功,回朝也是大员之一。《新唐书·李敬玄传》:仪凤元年,拜中书令,封赵国公。刘仁轨西讨吐蕃,有所建请,(李)敬玄数持异,由是有隙。但心眼不算宽绰的刘仁轨却气不过,开始给李敬玄挖坑。他上书朝廷,声称:“抵御吐蕃,非李敬玄不可”。这位李敬玄打从为官开始,就没沾过军事的边儿,刘仁轨当然知道他肯定不行,摆明了就是想让他出丑。上奏到了朝廷,李敬玄当然不想去,他就是想站一边喷人玩,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辞不受。这下高宗也不乐意了,心里说你总说别人不灵,这回你给朕做了个灵的看看,坚决让他带兵西征。《旧唐书·刘仁轨传》:仪凤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冀欲中伤之,上言西蕃镇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为了给李敬玄凑人头,唐高宗特意发下《令举猛士敕》,在全国招募臂力过人、弓马娴熟青壮入伍从军。《令举猛士敕》发布后,无数怀着“游侠长安,闹市驰马”梦想的青年纷纷响应号召,自备武器和马匹前来应召。时任监察御史娄师德,也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唐高宗大喜,任命他为朝散大夫,让他随军出征。《新唐书·娄师德传》: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高宗的全国募兵,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崩坏,全国六百多处折冲府再无可用之兵,不得不以《令举猛士敕》的方式征召军队。虽然募兵初期,性格豪健的唐人踊跃相应,但军事体制发展到了唐朝,军队专业化、职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临时招募的唐人即便弓马娴熟,仍旧没有成建制、半职业化的府兵战斗力强。而这次唐军西征,正月开始募集猛士,六月便草草上路,虽然加入了河陇老兵为骨干,但依旧存在严重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另外,从李敬玄麾下的唐将序列来看,阵容实在相当普通,刘审礼、李谨行、契苾明、韦待价、王杲、王孝杰、曹怀舜、黑齿常之、娄师德等将领中,只有李谨行勉强算是沙场宿将。而日后大红大紫的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三人,眼下地位都很低(王孝杰是副总管、黑齿常之是河源军副使、娄师德干脆是随军文职),但很快,他们便将成长为唐朝西部边防的三个核心。就这样,这场由政治斗争发端,帅无能、将不力的西征拧巴着上路了。浩浩荡荡的十八万唐军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将是吐蕃军神论钦陵率领的三十万吐蕃军队,而这场史称“青海之战”的西征从一开始,便是个必败之局。678年(仪凤三年)七月,唐军在龙支(今青海乐都南)与吐蕃军队相遇。刘审礼、王孝杰二人所领的1万先锋,凭借人数优势,连续摧垮了吐蕃的阻滞。两胜后,吐蕃军队败退数百里,唐军乘胜追击行至大非川。刘审礼连胜后,以为吐蕃不过尔尔,督促先锋加快行军速度。却不知这中论钦陵的诱敌之计。钦陵知唐军远来,必求速战速决。便以少量蕃军正面诱敌,引唐军深入,事先集结二十万军队在大非川设伏,另以十万蕃军左右随行,阻击唐军援助。不虞有他的刘审礼一头扎进了钦陵的口袋阵,被吐蕃军队团团围住,四面攻杀。刘审礼虽率军力敌,但仍寡不敌众,未能突破重围。在此关键时刻,身为主帅的李敬玄,却被论钦陵的阻援部队迷惑,怯懦畏战,不敢向前。九月,唐军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刘审礼阵亡、王孝杰被俘。逡巡不敢上前的李敬玄闻讯大惊,抛弃辎重一路溃逃(“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论钦陵率军紧追不舍,唐军行至承凤岭(今青海西宁西南千户庄)前,蕃将跋地设率轻骑绕道赶上,在岭上险要处设栅堵住归途。唐军只能在岭下挖壕沟结营固守,这时论钦陵的大军从四面合围而来,十几万唐军眼看就要成了瓮中之鳖。可主帅李敬玄呢,除了晃脑袋,长吁短叹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资治通鉴·唐纪十八》:“九月……丙寅,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时审礼将前军深入,顿于濠所,为虏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闻审礼战没,狼狈还走,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以自固,虏屯兵高冈以压之。”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黑齿常之站了出来,这个身高两米的大汉(“七尺有余”),带所部五百余人,趁夜色攀援上山,拼死冲击吐蕃栅寨,搅得吐蕃军心大乱。跋地设黑夜之中难辨唐军多寡,见营内四处起火,唐军嗜血砍杀,以为唐朝援军赶至,便抢了匹马只身逃走,蕃军顿时大溃。李敬玄和麾下数万大军,得以侥幸逃回鄯州(今青海乐都)。《新唐书·李敬玄传》:“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夜帅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击虏营,虏众溃乱,其将跋地设引兵遁去,敬玄乃收余众还鄯州。”这场声势浩大的“青海之战”(或承凤岭之战),终以唐军溃败告终,出征时的十八万将士,在溃逃中损失过半。李敬玄逃入鄯州后,娄师德奉命收集逃散的唐军将士,渐渐稳定了唐军的形势(“敕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复振”)。被俘的先锋副使王孝杰则经历极为诡异,据说他的相貌和已故赞普芒松芒赞极为相似,吐蕃军士看着都懵了,以为他是天神(吐蕃王室号称天神后裔),反而颇受优待,最终得以免死归唐。有时长得帅,未见得一定管用,长得特别能救命!《新唐书?王孝杰传》:仪凤中,刘审礼讨吐蕃,孝杰以副总管战大非川,为虏执,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故不死,归之。武后时,为右鹰扬卫将军。而黑齿常之则凭此大功一举上达天听,受到了高宗的重视,升为左武卫将军,赐给金、绢。《新唐书·黑齿常之传》:高宗叹其才略,擢授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赐金五百两、绢五百匹,仍充河源军副使。我们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一文里,曾多次引用洛阳出土的《黑齿常之墓志铭》,补足两唐书、通鉴中的记载,但《墓志铭》在承凤岭战后的记述却出现了谬误。《墓志铭》中写道:“府君独立高岗之功,以济其难。转左武卫将军,代敬玄为大使。”但其实,黑齿常之“代李敬玄河源道经略大使”,并不是在承风岭之战后,而是在调露年间(公元679年)的良非川战役以后。这次又是黑齿常之,拯救了唐军的必败之局。永隆元年(680年)七月,吐蕃论赞婆(钦陵的弟弟)、素和贵等人率领三万蕃军侵扰河源,李敬玄再度被击败。赞婆获胜后,屯军于良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压迫唐朝青海边境,黑齿常之率领三千精骑,长途奔袭再次夜袭吐蕃军营,斩蕃军首级两千,缴获羊马数万,论赞婆与素和贵单骑逃走。《旧唐书·黑齿常之传》:“ 时吐蕃赞婆及素和贵等贼徒三万余屯于良非川。常之率精骑三千夜袭贼营,杀获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而遁。”此战后,担惊受怕的李敬玄实在是不想干了,向朝廷称病请求回京,得到了批准。高宗便以连续建功的黑齿常之“代为河源道经略大使”,从此抵御吐蕃的重担便落在他的肩上。为了固守河源重地,黑齿常之在周边“增设烽火台、戍守点七十余处”,构建起一个严密的防御网络。同时,面对河源地理偏远,军粮运输困难重重现状,他亲自带人“开辟屯田五千余顷,每获粮食五百余万石”,解决了军中无粮,士卒不安的局面。随着唐蕃战争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吐蕃也渐渐感受到了后勤方面的压力,永隆二年(681年),论赞婆开始在青海地区经营吐蕃的后勤基地,他再次选择了良非川。5月21日,黑齿常之率领一万唐军精骑突击良非川基地,大败论赞婆的吐蕃军,顺势烧了蕃军的粮草储备,缴获大量牛羊、战马和铠甲。此战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吐蕃都不敢再犯唐境。《旧唐书·黑齿常之传》:开耀中,赞婆等屯于青海,常之率精兵一万骑袭破之,悉烧粮廥,获羊、马、甲首不赀。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惮之,不敢复为边患。北挡后突厥汗国,黄花堆大战先胜后败。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贵族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反叛,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重建东突厥汗国,阿史那骨笃禄“自立为可汗”,史称“后突厥汗国”。《资治通鉴·唐纪十九》:“(永淳元年)是岁,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此后十余年期间,后突厥汗国统治了救勒各部,不断南下侵扰唐北部边地,对唐朝北部边疆构成了威胁。说来有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手下的重臣阿史德元珍、墩欲谷,都是唐朝培养起来的。《册府元龟》记载:“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轩等,皆因充侍子,遂得遍观中国兵威礼乐,其后竟为边害。”这些曾留学长安的国子监的留学生,对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特点很熟悉,回到国内后能有的放矢制定战略战术,让唐朝的边将非常头疼。公元684至687年间,大漠南北遭受旱灾,“野皆赤地,少有生草,以此羊马死耗,十至七八”,突厥人不得不“掘野鼠,食草根,或自相食,以活喉命”。已经反叛的后突厥汗国,自然无从得到唐朝的援助,于是便大举南下抄掠,685年3月,阿史那骨笃禄寇边,在忻州大败阳曲道行军总管淳于处平所领的唐军,战没者五千余人。北方边事的崩坏,让武则天想起了能征善战的黑齿常之。之前,黑齿常之一直在负责河源道的防务,684年去辅助讨伐李敬业应当是暂时离开,讨伐后又返回河源军。垂拱二年(686年),黑齿常之奉命北御突厥,当他进兵至两井(今河北鹿泉北)时,黑齿常之和先头部队与三千多突厥骑兵遭遇。突厥骑兵见到唐军,都赶忙下马穿甲,黑齿常之见状毫不犹豫的领二百多名骑兵发动冲锋,突厥骑兵弃甲而逃。傍晚时分,大批突厥兵闻讯赶来,对唐军形成包围之势,黑齿常之命人在营中遍燃篝火,又命人在东南然篝火以为疑兵。突厥军队以为唐军大部队已经赶到,急急忙忙的撤走。《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突厥入寇,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拒之;至两井,遇突厥三千馀人,见唐兵,皆下马擐甲,常之以二百馀骑冲之,皆弃甲走。日暮,突厥大至,常之令营中燃火,东南又有火起,虏疑有兵相应,遂夜遁。”次年(687,垂拱三年)7月,突厥侵袭朔州,双方大战于黄花堆(今山西阴县东北黄花梁)。黑齿常之以燕然道大总管的身份,带领李多柞、王九言等部将,占据有利地势先消耗突厥军队的锐气。等天过午时,突厥进攻受挫士气渐落时,唐军暴起三路伏兵尽出,左右夹击,突厥大败,唐军追奔四十里,突厥一路北逃大漠不敢回首。本来黄花堆大捷就应以唐军大胜告终了,没想到一个自作主张的蠢货,却毁了黑齿常之的努力。垂拱三年(687年)十月初,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妒忌黑齿常之的军功,擅自轻敌冒进,被突厥军队逮个正着,所部尽灭。惨败后,不知这货走了谁的关系,居然一纸上奏递至武则天面前,要求穷追残寇(突厥余部)。武则天的回复是,“让他和黑齿常之商议”,但他却凭在山西驻扎多年的关系,暗地游说了几个相好的将领,私自带着一万三千精兵,跨出边塞二千余里,想要反过来打劫一把突厥。结果又被专业打劫的突厥军队逮住,再度全军覆灭。供应大队长爨宝璧两次送温暖后,不但唐军兵力更加捉襟见肘,突厥军队获得唐军装备后,倒是养肥了。爨宝璧再度只身逃回,这次等着他的是刽子手的砍头刀了。大怒之下的武则天,顺便给阿史那骨笃禄改了个名叫“阿史那不卒禄”。《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四》:“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馀寇。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兵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馀里,掩击其部落;既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先胜后败的黄花堆之战,也是黑齿常之为大唐的最后一战了。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说他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等人谋反。武则天下令将黑齿常之召回京城,将其逮捕入狱。很多人都将此事与黄花堆之败联系起来,认为黑齿常之含冤入狱是武则天对他的惩罚。但其实,综合唐书和《黑齿常之墓志铭》的记载,看不出当时武则天有欲置黑齿常之于死地的迹象,相反,却是嘉奖有加。《黑齿常之墓志铭》记道,“制曰:局都温雅,机神爽晤。夙践仁义之途,聿蹈廉贞之域。……,胡马无南牧之期,汉使静北游之望。灵夏冲要,妖羯是瞻。君之威声,无以为代。又转为怀远军经略大使,以遏游氛也。”墓志中所写下诏褒奖一事,应在黄花堆初战大胜之后,爨宝璧出击败北之前,且之后的败北黑齿常之不应该负主要责任,最多不过是“失察之罪”。因此,《新唐书》也只是讲“常之坐无功”而己,牢狱之灾并非因此而起。那黑齿常之又是因何蒙冤入狱的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自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专权以来,唐庭朝野一片非议之声,柳州司马徐敬业等干脆起兵讨逆。虽然各地的反抗都被镇压,但却在武则天心中留下了大片的阴影。为此,她“铸铜为匮”大开高密之门,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无实者不问”。这就意味着,高密成了一件没有风险又收益很高的举动,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与告密相配合的则是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之徒流行,“酷吏之党,横噬于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于是,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每有落入酷吏之手,死者十九。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等人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谋反,恰逢武周朝(690年,9月9日)建立前的准备期,正是诬告风最烈之时。因此,黑齿常之入狱后,不足两月(十月初九)便愤然自缢而死,结束了为大唐东挡西杀的一生。《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两唐书和通鉴中,对黑齿常之的记载均到此为止,对于他的身后事再无记述。所幸民国时期发现的《黑齿常之墓志铭》和其子《黑齿俊墓志铭》中补足了史料的缺漏。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黑齿常之含冤而死后十二年,武则天下召为其平反昭雪,追授“左玉钤卫大将军”,同时册封黑齿俊为“右豹韬卫诩府左郎将”。《黑齿俊墓志铭》中颇有不平,写道:“惟公志气雄烈,宇量高深,虽太上立功,劬劳苦战,而数奇难偶,竟不封侯。奄及歼良,朝野痛惜。”纵观黑齿常之一生,在百济国时为百济忠心耿耿,在举国皆降的情况下,他愤而复叛投身百济复国。再度降唐后,则为大唐东挡西杀不避箭矢,为两国皆可堪称全功。吐蕃王朝在最强悍时,曾一己之力硬抗亚洲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唐、大食、南诏和回鹘。在从剑南到中亚绵延数千里战线上,吐蕃陈兵百万,一场战役动辄兴兵数十万,它是如何解决数十万人的后勤问题的呢?我们先来看几个吐蕃的战例: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九月,松赞干布“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将禄东赞率兵一十二万击白兰氏,苦战三日。吐蕃初败后胜,杀白兰千余人,屯军境上,从侵掠之”;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八月,吐蕃军神论钦陵,先在乌海战区以20万人围歼唐军辎重部队,后又在大非川顿兵40万围攻薛仁贵率领的唐军主力。在一次战役中,集结如此巨量的军队,对国家的军事动员能力、后勤供应能力都是严峻的考验,吐蕃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关于这个疑问,还要从吐蕃王朝的军事组织结构说起。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施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将吐蕃国土划分为五个“如”(军区),“如”有部、翼的意思,每个“如”下设有若干东岱(千户)。每个“如”都设有“如本”、“元帅”、“副将”等职,千户设有千户长(又称千夫长),下设有百夫长等职务。“如本”和“千户长”既是军官,又是地方行政官员,负责军政民政事务。以地域划分的“如”(军区)保证了,每个“如”内部的军队都是原来的部落民,每个千户长所统的兵士大都是同一部落的人组成。相互之间能够团结,互相照应,并为自己部落的声誉不惜牺牲,极大的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据《五部遗教·大臣遗教》、《贤者喜宴》等史料记载,吐蕃每个“如”的军马由同一种颜色的马匹组成,旗帜亦各有区别,因而只要一看到马匹和旗帜,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个“如”的军队,十分有利于行军作战和调遣指挥。这项被称之为“五如六十一东岱”的制度设定,将吐蕃的军事、社会、行政和生产生活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类似“军国主义”类型的国家体制。除了国家层面的制度设定外,吐蕃还将国内的平民阶层分化成了“桂”和“庸”两个等级。按照藏史《贤者喜宴》的解释,“桂”属于高等属民,从事和军事相关的事务,也就是拥有“军籍”。负有为政府提供男丁,战时从军打战,并自行负担战争所需的武器、马匹和粮草,这种身份的设定和唐朝初期府兵制中的府兵非常相似。“桂”(“军户”)的身份也类似唐朝的府兵,地位高于一般庶民。在西藏律条中,“桂”如果在纠纷中被杀,其赔偿的身价(命格)在其他庶民之上,属第八等级。由于“桂”所负担的劳役与赋税比一般民户为轻,且社会地位较高,吐蕃法律里甚至写明了禁止“农户”转为“军户”的规定。除了军户地位高于一般农户外,吐蕃还有一整套奖惩机制,对于战场舍死忘生的勇士奖励以虎豹皮制的服饰,而对于怯懦者则在其头上悬挂狐狸尾巴,“表其似狐之怯”。《贤者喜宴》:“勇者褒以豹及虎(皮),懦夫贬以狐尾”。《通典》载:“(蕃军)重兵死,恶疾终,以累代战没者为甲门,临阵奔北者,悬狐尾于其首,表其似狐之怯。”再加上,吐蕃军队的战争模式,类似于游牧部落的高机动性穿插围歼。战场掠夺所获,采取分账制,土地归属国家所有,其余浮财全部由个人支配。《册府元龟》记载:“(蕃军)出疆之资,亦无定给,而临阵所得,便为己有,所以战伐吞并,往必成功”。以上这些因素共同将吐蕃将士塑造成了悍不畏死、嗜血搏杀的勇士,但再勇敢的士卒也得吃饭,饿着肚子谁都打不了胜仗,即便吐蕃军队的作战方式对后勤的依赖程度较低。为了解决军队后勤补给的问题,吐蕃军队在不同时期进行过各种尝试,从最开始的“全民皆兵”,到军队中出现了专业的仆从士卒“庸”(奴、温末),再到之后干脆出现了前线补给基地。在吐蕃军队早期,并没有专门的后勤建制,而是在出动军队时由士卒自行解决。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部落士卒不得不拖家带口一起奔赴前线。部落中的老幼跟在军队之后放牧牛羊,随时供给大军粮草食品上的消耗。但这种方式除造成军队行动迟缓之外,还有一个严重缺陷,前线打赢了还好,如果一旦战场失利,老幼妇孺很难逃走,大量被唐军俘获。唐朝对此时吐蕃军队的评价是“辎重疲弱”。我们来看几个唐蕃交战的案例,可以清楚的表明这时期吐蕃军队后勤的特点:高宗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贵从大非川进兵乌海,在积石河口与吐蕃相遇,“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吐蕃将兵10万寇临洮,入攻兰、渭。玄宗“诏薛讷为陇右防御使,与王晙等并力击(吐蕃)。会(王)晙等战武阶,斩首万七千,获马羊无虑二十万”。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年),“剑南节度使崔宁大破吐蕃故洪等四节度兼突厥、吐浑、氏、蛮、羌、党项等二十余万众,斩首万余级”,缴获“牛羊及军资器械,不可胜纪”。从以上战例可以看出,唐军获胜的战役中,对吐蕃有生力量的杀伤并不很多,相比于唐军惨败的战役多全军覆没,机动能力更出色的吐蕃军队大多都能逃脱。大历十一年,崔宁“斩首万余级”的战例发生在多山的剑南,而在土地相对平旷河陇地区,此类战例颇为罕见(武阶之战也是峡谷地形)。但河陇战区,唐军获胜的缴获却很多。这足以说明,吐蕃部队出行,往往携大批牛羊马作为后勤补给。很显然,负责放牧牛马的不会是吐蕃军队中的战兵,而以老幼妇孺为主的协从人员,在在战斗中往往会与主力部队脱节,被袭击的唐军大批俘虏,这便是唐史所记“吐蕃轴重疲弱”的原因。这种全民皆兵、自带后勤的方式,持续了很长时间,上述三个战例的时间跨度便有一百年之久,可见吐蕃军队的给养与其在青藏高原内部的部落生活状态没有什么两样。除了打仗,饮食等依旧操持游牧习俗,只是将打仗融入部落生活的一部分而已。这就是吐蕃人在部落军事制度下,军事生活的主要特点。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清楚了,唐史中吐蕃军队动辄数十万人,其实指的是整个部落军队的总人口,而不是战斗人员的数量。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吐蕃本土不过二百万人左右的人口基数,如何能轻易征调二十万人投入一场战役之中。例如,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的“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随着吐蕃占领区域的扩大、兼并掠夺的人口增多,吐蕃军队的结构和补给方式也在改变。吐蕃军队中开始出现成规模、成建制的仆从士兵,这些仆从士兵最开始是由吐蕃奴隶组成,负责向“桂”(高等属民)和军官提供服务。但后期,随着吐蕃版图的扩大,被征服民族的士兵逐渐加入,苏毗、吐谷浑、白兰羌、党项、沙陀、汉人,都成了仆从部队的补充来源。这些生活习惯各异、语言庞杂的仆从,在互相协作过程中不断融合,形成了一个自称“温末”固有的族群。而在吐蕃王朝崩溃后,“温末”这个被遗忘的族群,不但诱发了席卷吐蕃全境的庶民大暴动,还连续在河西走廊建立了几个政权,可见其人数之多。同时,随着占领区面积的扩大,从吐蕃本土携带大量牛羊辎重赶赴前线,逐渐成了效费比极低的方式。当吐蕃牢固占据苏毗、吐谷浑和甘南后,这几处地区都成了吐蕃继续拓展疆域的前进基地。对此特点,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曾给唐庭上奏道:“苏毗一蕃,最近河北吐谷浑部落,数倍居人,盖是吐蕃举国强援,军粮兵马,半出其中。”为了打破吐蕃源源不断的攻势,唐军也有针对性的对吐蕃的前进基地,进行了多次突击破袭。公元681年(唐高宗开耀元年)五月,唐将黑齿常之率精兵一万袭之,烧其粮贮而还。由此战例可知,时值五月,河湟地区尚未麦熟,但吐蕃却已有粮草囤积之所。可见,吐蕃当时已经开始建设,拥有补给功能的前线基地了。这是吐蕃军队远距离作战过程中,由军事部落向准军事集团发展的明显进步。但必须要看到,前进基地依旧是以农牧结合的方式在运行,粮屯只是一个方面,依靠周边草场放牧获取肉类仍旧是重要的军队补给手段,参与放牧的人员也依旧是吐蕃的部落民。例如,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四月,在盐(今陕西定边县)、夏(今陕西靖边县)二州,“诱赂蕃中给役者,求其人马真数,凡五万九千余人、马八万六千余匹,可战者仅三万人,余悉童幼,备数而己”。由此奏报可知,吐蕃驻盐、夏二州的五万九千军队中,战斗人员只有3万,另有一半人员是从事游牧饲养的后勤供给人员。同时,受迫于后勤供应的压力,吐蕃军队仍旧必须保持冬夏不同草场的轮牧特点,这也造成了唐蕃战争中非常明显的节奏性。夏季吐蕃军队向青海草场游牧(“每岁夏,吐蕃畜牧青海”),河陇军力相对空虚,而河湟军田中的农活较少(唐朝边军也是边镇屯田的主要劳动力),唐军反击主要集中于此时。而到了秋季,河湟麦熟寇边掠夺的收益明显提高,吐蕃要来自己认为的“吐蕃麦庄”里收获唐军帮忙种的麦子。加之,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周边是吐蕃主要的冬季牧场,岁岁秋防成了唐军的主要工作,为了缓急防守压力,唐军每每以焚烧草场的方式防御。“泾州(今甘肃泾川县)西门外皆为贼境,樵苏殆绝,收刈禾稼,(蕃军)必布阵于野而收获之。获既失时,所得多空穗,于是泾人有饥忧焉。”综上所述,战争的形态是由后勤供应能力决定的,这一点从古至今莫不如此。吐蕃军队的游牧集群作战方式,保证了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大量军队,不过即便游牧骑兵对后勤的需求较低,但个人携带的粮秣依旧难以满足长期作战的需求。因此,全族驱动供应的方式在吐蕃军队中长期存在,这也是唐史记载中吐蕃动辄兴兵数十万的原因。而后,随着其军事行动中战线的拉长、战场的扩大,吐蕃军队的供应方式出现了相应的变化,针对不同战场的区域地理特点,补充了新的补给方式。如在西域荒漠绿洲地区曾出现给养配给的制度,而在川西剑南等多山农业区,则放弃了传统的游牧补给,采用了征集、赎买等方式,这也导致川西诸羌难以忍受,不断背弃吐蕃投唐。在关陇半农半牧的地理条件下,则结合草场资源,依旧保留了部落迁移的方式,以保障军队的战斗力,并与唐军形成了百余年的拉锯战局。上述几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是吐蕃保持战场进攻动力的源点,同时也造成了川西、河陇地区的民族融合,吐蕃王朝崩溃后,大量藏族滞留在农牧结合区,与当地民众互相融合,成了今天青海、甘肃、四川各地藏族自制州县的缘起。
问题是你是山西东部什么城市,就以运城临汾(晋城)为起点吧,差别不大,建议如下:第一天:运城临汾-壶口瀑布-平遥古城 150公里左右(晋城可能远些),2小时左右到达壶口瀑布,景点较小,观看2小时,就可以撤了,直接驱车270公里平遥古城,住古城赏夜景。第二天: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大同),390公里,车程4.40小时,上午起床游平遥古城,下午驱车云冈石窟,晚上住大同或云冈石窟酒店。第三天:大同-恒山,80公里,今天游云冈石窟,九龙壁,大同周边,晚上直接到浑源或大同第四天:恒山-五台山,166公里,恒山海拔不高,风景听说普通,一天来回可以。今天登北岳恒山,下午下山去五台山,最好能上山住山上。第五天:五台山-太原 185公里,车程2h50小时,昨晚如果住山里,今天游完五台山,下午晚点下山直接太原住太原。也可以住多一晚,明早太原。第六天:太原-回家 今天起床继续继续太原周边游,晋祠乔家大院游,最后驱车回家。公里数不算太多。乔家大院大唐名将黑齿常之——救唐军十万,擎河西半壁,终含冤自缢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这篇中,我们讲到了黑齿常之在百济国的前半生,其家族累世高官为大军区首脑,他也刚年方弱冠,便为百济达率兼风达郡将。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三月,苏定方领十万唐军浮海而来,雷霆一击之下,百济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率众投降,百济灭国。但黑齿常之降唐后,目睹唐(新)罗联军军纪败坏,枉杀无辜。愤而聚啸山林征召旧部,凭任存山(位于今韩国全州)天险结寨自保,很快就聚集起三万余众,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抵抗部队。《旧唐书·黑齿常之传》:“与左右十余人遁归本部,鸠集亡逸,共保任存山,筑栅以自固,旬日而归附者三万余人。” 黑齿常之在任存山,顶住了苏定方的猛攻后,百济国内形势逆转。直到三年后(663年,高宗龙朔三年),唐军水师在白江口大败倭国、百济联军,黑齿常之二度降唐。此后十五年,黑齿常之一直留在百济故地,任唐朝地方官,由一个折冲都督逐步升职为左领军将军,封爵浮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直到677(仪凤二年)年,黑齿常之才被跨海调动到河陇地区的洮河道,任洮河道经略副使,由此开始了戍边河西的历程。戍边河西,两救唐军,吐蕃七年不敢犯边。运作黑齿常之跨海调动的,显然是他的老恩公刘仁轨。因为这一年,刘仁轨被任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到任河西后,他马上便想起了老部下,向朝廷上书请求,否则即便黑齿常之累功升迁,高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百济还有这样一员战将。这位刘仁轨也算一代名将,在灭百济的过程中,他料事如神,以白江口海战痛歼倭国闻名。但在西北戍边期间,他却过得颇不如意。因为,时任宰相李敬玄,有事儿没事儿总办他。他对于西北戍边的上奏动不动就被驳回,按说政敌老惦记他,大不了请命不干也就是了,以刘仁轨过去的累功,回朝也是大员之一。《新唐书·李敬玄传》:仪凤元年,拜中书令,封赵国公。刘仁轨西讨吐蕃,有所建请,(李)敬玄数持异,由是有隙。但心眼不算宽绰的刘仁轨却气不过,开始给李敬玄挖坑。他上书朝廷,声称:“抵御吐蕃,非李敬玄不可”。这位李敬玄打从为官开始,就没沾过军事的边儿,刘仁轨当然知道他肯定不行,摆明了就是想让他出丑。上奏到了朝廷,李敬玄当然不想去,他就是想站一边喷人玩,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辞不受。这下高宗也不乐意了,心里说你总说别人不灵,这回你给朕做了个灵的看看,坚决让他带兵西征。《旧唐书·刘仁轨传》:仪凤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冀欲中伤之,上言西蕃镇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为了给李敬玄凑人头,唐高宗特意发下《令举猛士敕》,在全国招募臂力过人、弓马娴熟青壮入伍从军。《令举猛士敕》发布后,无数怀着“游侠长安,闹市驰马”梦想的青年纷纷响应号召,自备武器和马匹前来应召。时任监察御史娄师德,也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唐高宗大喜,任命他为朝散大夫,让他随军出征。《新唐书·娄师德传》: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高宗的全国募兵,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崩坏,全国六百多处折冲府再无可用之兵,不得不以《令举猛士敕》的方式征召军队。虽然募兵初期,性格豪健的唐人踊跃相应,但军事体制发展到了唐朝,军队专业化、职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临时招募的唐人即便弓马娴熟,仍旧没有成建制、半职业化的府兵战斗力强。而这次唐军西征,正月开始募集猛士,六月便草草上路,虽然加入了河陇老兵为骨干,但依旧存在严重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另外,从李敬玄麾下的唐将序列来看,阵容实在相当普通,刘审礼、李谨行、契苾明、韦待价、王杲、王孝杰、曹怀舜、黑齿常之、娄师德等将领中,只有李谨行勉强算是沙场宿将。而日后大红大紫的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三人,眼下地位都很低(王孝杰是副总管、黑齿常之是河源军副使、娄师德干脆是随军文职),但很快,他们便将成长为唐朝西部边防的三个核心。就这样,这场由政治斗争发端,帅无能、将不力的西征拧巴着上路了。浩浩荡荡的十八万唐军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将是吐蕃军神论钦陵率领的三十万吐蕃军队,而这场史称“青海之战”的西征从一开始,便是个必败之局。678年(仪凤三年)七月,唐军在龙支(今青海乐都南)与吐蕃军队相遇。刘审礼、王孝杰二人所领的1万先锋,凭借人数优势,连续摧垮了吐蕃的阻滞。两胜后,吐蕃军队败退数百里,唐军乘胜追击行至大非川。刘审礼连胜后,以为吐蕃不过尔尔,督促先锋加快行军速度。却不知这中论钦陵的诱敌之计。钦陵知唐军远来,必求速战速决。便以少量蕃军正面诱敌,引唐军深入,事先集结二十万军队在大非川设伏,另以十万蕃军左右随行,阻击唐军援助。不虞有他的刘审礼一头扎进了钦陵的口袋阵,被吐蕃军队团团围住,四面攻杀。刘审礼虽率军力敌,但仍寡不敌众,未能突破重围。在此关键时刻,身为主帅的李敬玄,却被论钦陵的阻援部队迷惑,怯懦畏战,不敢向前。九月,唐军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刘审礼阵亡、王孝杰被俘。逡巡不敢上前的李敬玄闻讯大惊,抛弃辎重一路溃逃(“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论钦陵率军紧追不舍,唐军行至承凤岭(今青海西宁西南千户庄)前,蕃将跋地设率轻骑绕道赶上,在岭上险要处设栅堵住归途。唐军只能在岭下挖壕沟结营固守,这时论钦陵的大军从四面合围而来,十几万唐军眼看就要成了瓮中之鳖。可主帅李敬玄呢,除了晃脑袋,长吁短叹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资治通鉴·唐纪十八》:“九月……丙寅,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时审礼将前军深入,顿于濠所,为虏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闻审礼战没,狼狈还走,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以自固,虏屯兵高冈以压之。”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黑齿常之站了出来,这个身高两米的大汉(“七尺有余”),带所部五百余人,趁夜色攀援上山,拼死冲击吐蕃栅寨,搅得吐蕃军心大乱。跋地设黑夜之中难辨唐军多寡,见营内四处起火,唐军嗜血砍杀,以为唐朝援军赶至,便抢了匹马只身逃走,蕃军顿时大溃。李敬玄和麾下数万大军,得以侥幸逃回鄯州(今青海乐都)。《新唐书·李敬玄传》:“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夜帅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击虏营,虏众溃乱,其将跋地设引兵遁去,敬玄乃收余众还鄯州。”这场声势浩大的“青海之战”(或承凤岭之战),终以唐军溃败告终,出征时的十八万将士,在溃逃中损失过半。李敬玄逃入鄯州后,娄师德奉命收集逃散的唐军将士,渐渐稳定了唐军的形势(“敕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复振”)。被俘的先锋副使王孝杰则经历极为诡异,据说他的相貌和已故赞普芒松芒赞极为相似,吐蕃军士看着都懵了,以为他是天神(吐蕃王室号称天神后裔),反而颇受优待,最终得以免死归唐。有时长得帅,未见得一定管用,长得特别能救命!《新唐书?王孝杰传》:仪凤中,刘审礼讨吐蕃,孝杰以副总管战大非川,为虏执,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故不死,归之。武后时,为右鹰扬卫将军。而黑齿常之则凭此大功一举上达天听,受到了高宗的重视,升为左武卫将军,赐给金、绢。《新唐书·黑齿常之传》:高宗叹其才略,擢授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赐金五百两、绢五百匹,仍充河源军副使。我们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一文里,曾多次引用洛阳出土的《黑齿常之墓志铭》,补足两唐书、通鉴中的记载,但《墓志铭》在承凤岭战后的记述却出现了谬误。《墓志铭》中写道:“府君独立高岗之功,以济其难。转左武卫将军,代敬玄为大使。”但其实,黑齿常之“代李敬玄河源道经略大使”,并不是在承风岭之战后,而是在调露年间(公元679年)的良非川战役以后。这次又是黑齿常之,拯救了唐军的必败之局。永隆元年(680年)七月,吐蕃论赞婆(钦陵的弟弟)、素和贵等人率领三万蕃军侵扰河源,李敬玄再度被击败。赞婆获胜后,屯军于良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压迫唐朝青海边境,黑齿常之率领三千精骑,长途奔袭再次夜袭吐蕃军营,斩蕃军首级两千,缴获羊马数万,论赞婆与素和贵单骑逃走。《旧唐书·黑齿常之传》:“ 时吐蕃赞婆及素和贵等贼徒三万余屯于良非川。常之率精骑三千夜袭贼营,杀获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而遁。”此战后,担惊受怕的李敬玄实在是不想干了,向朝廷称病请求回京,得到了批准。高宗便以连续建功的黑齿常之“代为河源道经略大使”,从此抵御吐蕃的重担便落在他的肩上。为了固守河源重地,黑齿常之在周边“增设烽火台、戍守点七十余处”,构建起一个严密的防御网络。同时,面对河源地理偏远,军粮运输困难重重现状,他亲自带人“开辟屯田五千余顷,每获粮食五百余万石”,解决了军中无粮,士卒不安的局面。随着唐蕃战争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吐蕃也渐渐感受到了后勤方面的压力,永隆二年(681年),论赞婆开始在青海地区经营吐蕃的后勤基地,他再次选择了良非川。5月21日,黑齿常之率领一万唐军精骑突击良非川基地,大败论赞婆的吐蕃军,顺势烧了蕃军的粮草储备,缴获大量牛羊、战马和铠甲。此战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吐蕃都不敢再犯唐境。《旧唐书·黑齿常之传》:开耀中,赞婆等屯于青海,常之率精兵一万骑袭破之,悉烧粮廥,获羊、马、甲首不赀。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惮之,不敢复为边患。北挡后突厥汗国,黄花堆大战先胜后败。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贵族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反叛,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重建东突厥汗国,阿史那骨笃禄“自立为可汗”,史称“后突厥汗国”。《资治通鉴·唐纪十九》:“(永淳元年)是岁,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此后十余年期间,后突厥汗国统治了救勒各部,不断南下侵扰唐北部边地,对唐朝北部边疆构成了威胁。说来有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手下的重臣阿史德元珍、墩欲谷,都是唐朝培养起来的。《册府元龟》记载:“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轩等,皆因充侍子,遂得遍观中国兵威礼乐,其后竟为边害。”这些曾留学长安的国子监的留学生,对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特点很熟悉,回到国内后能有的放矢制定战略战术,让唐朝的边将非常头疼。公元684至687年间,大漠南北遭受旱灾,“野皆赤地,少有生草,以此羊马死耗,十至七八”,突厥人不得不“掘野鼠,食草根,或自相食,以活喉命”。已经反叛的后突厥汗国,自然无从得到唐朝的援助,于是便大举南下抄掠,685年3月,阿史那骨笃禄寇边,在忻州大败阳曲道行军总管淳于处平所领的唐军,战没者五千余人。北方边事的崩坏,让武则天想起了能征善战的黑齿常之。之前,黑齿常之一直在负责河源道的防务,684年去辅助讨伐李敬业应当是暂时离开,讨伐后又返回河源军。垂拱二年(686年),黑齿常之奉命北御突厥,当他进兵至两井(今河北鹿泉北)时,黑齿常之和先头部队与三千多突厥骑兵遭遇。突厥骑兵见到唐军,都赶忙下马穿甲,黑齿常之见状毫不犹豫的领二百多名骑兵发动冲锋,突厥骑兵弃甲而逃。傍晚时分,大批突厥兵闻讯赶来,对唐军形成包围之势,黑齿常之命人在营中遍燃篝火,又命人在东南然篝火以为疑兵。突厥军队以为唐军大部队已经赶到,急急忙忙的撤走。《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突厥入寇,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拒之;至两井,遇突厥三千馀人,见唐兵,皆下马擐甲,常之以二百馀骑冲之,皆弃甲走。日暮,突厥大至,常之令营中燃火,东南又有火起,虏疑有兵相应,遂夜遁。”次年(687,垂拱三年)7月,突厥侵袭朔州,双方大战于黄花堆(今山西阴县东北黄花梁)。黑齿常之以燕然道大总管的身份,带领李多柞、王九言等部将,占据有利地势先消耗突厥军队的锐气。等天过午时,突厥进攻受挫士气渐落时,唐军暴起三路伏兵尽出,左右夹击,突厥大败,唐军追奔四十里,突厥一路北逃大漠不敢回首。本来黄花堆大捷就应以唐军大胜告终了,没想到一个自作主张的蠢货,却毁了黑齿常之的努力。垂拱三年(687年)十月初,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妒忌黑齿常之的军功,擅自轻敌冒进,被突厥军队逮个正着,所部尽灭。惨败后,不知这货走了谁的关系,居然一纸上奏递至武则天面前,要求穷追残寇(突厥余部)。武则天的回复是,“让他和黑齿常之商议”,但他却凭在山西驻扎多年的关系,暗地游说了几个相好的将领,私自带着一万三千精兵,跨出边塞二千余里,想要反过来打劫一把突厥。结果又被专业打劫的突厥军队逮住,再度全军覆灭。供应大队长爨宝璧两次送温暖后,不但唐军兵力更加捉襟见肘,突厥军队获得唐军装备后,倒是养肥了。爨宝璧再度只身逃回,这次等着他的是刽子手的砍头刀了。大怒之下的武则天,顺便给阿史那骨笃禄改了个名叫“阿史那不卒禄”。《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四》:“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馀寇。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兵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馀里,掩击其部落;既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先胜后败的黄花堆之战,也是黑齿常之为大唐的最后一战了。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说他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等人谋反。武则天下令将黑齿常之召回京城,将其逮捕入狱。很多人都将此事与黄花堆之败联系起来,认为黑齿常之含冤入狱是武则天对他的惩罚。但其实,综合唐书和《黑齿常之墓志铭》的记载,看不出当时武则天有欲置黑齿常之于死地的迹象,相反,却是嘉奖有加。《黑齿常之墓志铭》记道,“制曰:局都温雅,机神爽晤。夙践仁义之途,聿蹈廉贞之域。……,胡马无南牧之期,汉使静北游之望。灵夏冲要,妖羯是瞻。君之威声,无以为代。又转为怀远军经略大使,以遏游氛也。”墓志中所写下诏褒奖一事,应在黄花堆初战大胜之后,爨宝璧出击败北之前,且之后的败北黑齿常之不应该负主要责任,最多不过是“失察之罪”。因此,《新唐书》也只是讲“常之坐无功”而己,牢狱之灾并非因此而起。那黑齿常之又是因何蒙冤入狱的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自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专权以来,唐庭朝野一片非议之声,柳州司马徐敬业等干脆起兵讨逆。虽然各地的反抗都被镇压,但却在武则天心中留下了大片的阴影。为此,她“铸铜为匮”大开高密之门,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无实者不问”。这就意味着,高密成了一件没有风险又收益很高的举动,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与告密相配合的则是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之徒流行,“酷吏之党,横噬于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于是,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每有落入酷吏之手,死者十九。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等人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谋反,恰逢武周朝(690年,9月9日)建立前的准备期,正是诬告风最烈之时。因此,黑齿常之入狱后,不足两月(十月初九)便愤然自缢而死,结束了为大唐东挡西杀的一生。《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两唐书和通鉴中,对黑齿常之的记载均到此为止,对于他的身后事再无记述。所幸民国时期发现的《黑齿常之墓志铭》和其子《黑齿俊墓志铭》中补足了史料的缺漏。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黑齿常之含冤而死后十二年,武则天下召为其平反昭雪,追授“左玉钤卫大将军”,同时册封黑齿俊为“右豹韬卫诩府左郎将”。《黑齿俊墓志铭》中颇有不平,写道:“惟公志气雄烈,宇量高深,虽太上立功,劬劳苦战,而数奇难偶,竟不封侯。奄及歼良,朝野痛惜。”纵观黑齿常之一生,在百济国时为百济忠心耿耿,在举国皆降的情况下,他愤而复叛投身百济复国。再度降唐后,则为大唐东挡西杀不避箭矢,为两国皆可堪称全功。吐蕃王朝在最强悍时,曾一己之力硬抗亚洲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唐、大食、南诏和回鹘。在从剑南到中亚绵延数千里战线上,吐蕃陈兵百万,一场战役动辄兴兵数十万,它是如何解决数十万人的后勤问题的呢?我们先来看几个吐蕃的战例: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九月,松赞干布“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将禄东赞率兵一十二万击白兰氏,苦战三日。吐蕃初败后胜,杀白兰千余人,屯军境上,从侵掠之”;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八月,吐蕃军神论钦陵,先在乌海战区以20万人围歼唐军辎重部队,后又在大非川顿兵40万围攻薛仁贵率领的唐军主力。在一次战役中,集结如此巨量的军队,对国家的军事动员能力、后勤供应能力都是严峻的考验,吐蕃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关于这个疑问,还要从吐蕃王朝的军事组织结构说起。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施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将吐蕃国土划分为五个“如”(军区),“如”有部、翼的意思,每个“如”下设有若干东岱(千户)。每个“如”都设有“如本”、“元帅”、“副将”等职,千户设有千户长(又称千夫长),下设有百夫长等职务。“如本”和“千户长”既是军官,又是地方行政官员,负责军政民政事务。以地域划分的“如”(军区)保证了,每个“如”内部的军队都是原来的部落民,每个千户长所统的兵士大都是同一部落的人组成。相互之间能够团结,互相照应,并为自己部落的声誉不惜牺牲,极大的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据《五部遗教·大臣遗教》、《贤者喜宴》等史料记载,吐蕃每个“如”的军马由同一种颜色的马匹组成,旗帜亦各有区别,因而只要一看到马匹和旗帜,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个“如”的军队,十分有利于行军作战和调遣指挥。这项被称之为“五如六十一东岱”的制度设定,将吐蕃的军事、社会、行政和生产生活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类似“军国主义”类型的国家体制。除了国家层面的制度设定外,吐蕃还将国内的平民阶层分化成了“桂”和“庸”两个等级。按照藏史《贤者喜宴》的解释,“桂”属于高等属民,从事和军事相关的事务,也就是拥有“军籍”。负有为政府提供男丁,战时从军打战,并自行负担战争所需的武器、马匹和粮草,这种身份的设定和唐朝初期府兵制中的府兵非常相似。“桂”(“军户”)的身份也类似唐朝的府兵,地位高于一般庶民。在西藏律条中,“桂”如果在纠纷中被杀,其赔偿的身价(命格)在其他庶民之上,属第八等级。由于“桂”所负担的劳役与赋税比一般民户为轻,且社会地位较高,吐蕃法律里甚至写明了禁止“农户”转为“军户”的规定。除了军户地位高于一般农户外,吐蕃还有一整套奖惩机制,对于战场舍死忘生的勇士奖励以虎豹皮制的服饰,而对于怯懦者则在其头上悬挂狐狸尾巴,“表其似狐之怯”。《贤者喜宴》:“勇者褒以豹及虎(皮),懦夫贬以狐尾”。《通典》载:“(蕃军)重兵死,恶疾终,以累代战没者为甲门,临阵奔北者,悬狐尾于其首,表其似狐之怯。”再加上,吐蕃军队的战争模式,类似于游牧部落的高机动性穿插围歼。战场掠夺所获,采取分账制,土地归属国家所有,其余浮财全部由个人支配。《册府元龟》记载:“(蕃军)出疆之资,亦无定给,而临阵所得,便为己有,所以战伐吞并,往必成功”。以上这些因素共同将吐蕃将士塑造成了悍不畏死、嗜血搏杀的勇士,但再勇敢的士卒也得吃饭,饿着肚子谁都打不了胜仗,即便吐蕃军队的作战方式对后勤的依赖程度较低。为了解决军队后勤补给的问题,吐蕃军队在不同时期进行过各种尝试,从最开始的“全民皆兵”,到军队中出现了专业的仆从士卒“庸”(奴、温末),再到之后干脆出现了前线补给基地。在吐蕃军队早期,并没有专门的后勤建制,而是在出动军队时由士卒自行解决。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部落士卒不得不拖家带口一起奔赴前线。部落中的老幼跟在军队之后放牧牛羊,随时供给大军粮草食品上的消耗。但这种方式除造成军队行动迟缓之外,还有一个严重缺陷,前线打赢了还好,如果一旦战场失利,老幼妇孺很难逃走,大量被唐军俘获。唐朝对此时吐蕃军队的评价是“辎重疲弱”。我们来看几个唐蕃交战的案例,可以清楚的表明这时期吐蕃军队后勤的特点:高宗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贵从大非川进兵乌海,在积石河口与吐蕃相遇,“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吐蕃将兵10万寇临洮,入攻兰、渭。玄宗“诏薛讷为陇右防御使,与王晙等并力击(吐蕃)。会(王)晙等战武阶,斩首万七千,获马羊无虑二十万”。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年),“剑南节度使崔宁大破吐蕃故洪等四节度兼突厥、吐浑、氏、蛮、羌、党项等二十余万众,斩首万余级”,缴获“牛羊及军资器械,不可胜纪”。从以上战例可以看出,唐军获胜的战役中,对吐蕃有生力量的杀伤并不很多,相比于唐军惨败的战役多全军覆没,机动能力更出色的吐蕃军队大多都能逃脱。大历十一年,崔宁“斩首万余级”的战例发生在多山的剑南,而在土地相对平旷河陇地区,此类战例颇为罕见(武阶之战也是峡谷地形)。但河陇战区,唐军获胜的缴获却很多。这足以说明,吐蕃部队出行,往往携大批牛羊马作为后勤补给。很显然,负责放牧牛马的不会是吐蕃军队中的战兵,而以老幼妇孺为主的协从人员,在在战斗中往往会与主力部队脱节,被袭击的唐军大批俘虏,这便是唐史所记“吐蕃轴重疲弱”的原因。这种全民皆兵、自带后勤的方式,持续了很长时间,上述三个战例的时间跨度便有一百年之久,可见吐蕃军队的给养与其在青藏高原内部的部落生活状态没有什么两样。除了打仗,饮食等依旧操持游牧习俗,只是将打仗融入部落生活的一部分而已。这就是吐蕃人在部落军事制度下,军事生活的主要特点。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清楚了,唐史中吐蕃军队动辄数十万人,其实指的是整个部落军队的总人口,而不是战斗人员的数量。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吐蕃本土不过二百万人左右的人口基数,如何能轻易征调二十万人投入一场战役之中。例如,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的“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随着吐蕃占领区域的扩大、兼并掠夺的人口增多,吐蕃军队的结构和补给方式也在改变。吐蕃军队中开始出现成规模、成建制的仆从士兵,这些仆从士兵最开始是由吐蕃奴隶组成,负责向“桂”(高等属民)和军官提供服务。但后期,随着吐蕃版图的扩大,被征服民族的士兵逐渐加入,苏毗、吐谷浑、白兰羌、党项、沙陀、汉人,都成了仆从部队的补充来源。这些生活习惯各异、语言庞杂的仆从,在互相协作过程中不断融合,形成了一个自称“温末”固有的族群。而在吐蕃王朝崩溃后,“温末”这个被遗忘的族群,不但诱发了席卷吐蕃全境的庶民大暴动,还连续在河西走廊建立了几个政权,可见其人数之多。同时,随着占领区面积的扩大,从吐蕃本土携带大量牛羊辎重赶赴前线,逐渐成了效费比极低的方式。当吐蕃牢固占据苏毗、吐谷浑和甘南后,这几处地区都成了吐蕃继续拓展疆域的前进基地。对此特点,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曾给唐庭上奏道:“苏毗一蕃,最近河北吐谷浑部落,数倍居人,盖是吐蕃举国强援,军粮兵马,半出其中。”为了打破吐蕃源源不断的攻势,唐军也有针对性的对吐蕃的前进基地,进行了多次突击破袭。公元681年(唐高宗开耀元年)五月,唐将黑齿常之率精兵一万袭之,烧其粮贮而还。由此战例可知,时值五月,河湟地区尚未麦熟,但吐蕃却已有粮草囤积之所。可见,吐蕃当时已经开始建设,拥有补给功能的前线基地了。这是吐蕃军队远距离作战过程中,由军事部落向准军事集团发展的明显进步。但必须要看到,前进基地依旧是以农牧结合的方式在运行,粮屯只是一个方面,依靠周边草场放牧获取肉类仍旧是重要的军队补给手段,参与放牧的人员也依旧是吐蕃的部落民。例如,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四月,在盐(今陕西定边县)、夏(今陕西靖边县)二州,“诱赂蕃中给役者,求其人马真数,凡五万九千余人、马八万六千余匹,可战者仅三万人,余悉童幼,备数而己”。由此奏报可知,吐蕃驻盐、夏二州的五万九千军队中,战斗人员只有3万,另有一半人员是从事游牧饲养的后勤供给人员。同时,受迫于后勤供应的压力,吐蕃军队仍旧必须保持冬夏不同草场的轮牧特点,这也造成了唐蕃战争中非常明显的节奏性。夏季吐蕃军队向青海草场游牧(“每岁夏,吐蕃畜牧青海”),河陇军力相对空虚,而河湟军田中的农活较少(唐朝边军也是边镇屯田的主要劳动力),唐军反击主要集中于此时。而到了秋季,河湟麦熟寇边掠夺的收益明显提高,吐蕃要来自己认为的“吐蕃麦庄”里收获唐军帮忙种的麦子。加之,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周边是吐蕃主要的冬季牧场,岁岁秋防成了唐军的主要工作,为了缓急防守压力,唐军每每以焚烧草场的方式防御。“泾州(今甘肃泾川县)西门外皆为贼境,樵苏殆绝,收刈禾稼,(蕃军)必布阵于野而收获之。获既失时,所得多空穗,于是泾人有饥忧焉。”综上所述,战争的形态是由后勤供应能力决定的,这一点从古至今莫不如此。吐蕃军队的游牧集群作战方式,保证了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大量军队,不过即便游牧骑兵对后勤的需求较低,但个人携带的粮秣依旧难以满足长期作战的需求。因此,全族驱动供应的方式在吐蕃军队中长期存在,这也是唐史记载中吐蕃动辄兴兵数十万的原因。而后,随着其军事行动中战线的拉长、战场的扩大,吐蕃军队的供应方式出现了相应的变化,针对不同战场的区域地理特点,补充了新的补给方式。如在西域荒漠绿洲地区曾出现给养配给的制度,而在川西剑南等多山农业区,则放弃了传统的游牧补给,采用了征集、赎买等方式,这也导致川西诸羌难以忍受,不断背弃吐蕃投唐。在关陇半农半牧的地理条件下,则结合草场资源,依旧保留了部落迁移的方式,以保障军队的战斗力,并与唐军形成了百余年的拉锯战局。上述几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是吐蕃保持战场进攻动力的源点,同时也造成了川西、河陇地区的民族融合,吐蕃王朝崩溃后,大量藏族滞留在农牧结合区,与当地民众互相融合,成了今天青海、甘肃、四川各地藏族自制州县的缘起。只有蔡文姬,另两位我不认识也不知道~!
问题是你是山西东部什么城市,就以运城临汾(晋城)为起点吧,差别不大,建议如下:第一天:运城临汾-壶口瀑布-平遥古城 150公里左右(晋城可能远些),2小时左右到达壶口瀑布,景点较小,观看2小时,就可以撤了,直接驱车270公里平遥古城,住古城赏夜景。第二天: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大同),390公里,车程4.40小时,上午起床游平遥古城,下午驱车云冈石窟,晚上住大同或云冈石窟酒店。第三天:大同-恒山,80公里,今天游云冈石窟,九龙壁,大同周边,晚上直接到浑源或大同第四天:恒山-五台山,166公里,恒山海拔不高,风景听说普通,一天来回可以。今天登北岳恒山,下午下山去五台山,最好能上山住山上。第五天:五台山-太原 185公里,车程2h50小时,昨晚如果住山里,今天游完五台山,下午晚点下山直接太原住太原。也可以住多一晚,明早太原。第六天:太原-回家 今天起床继续继续太原周边游,晋祠乔家大院游,最后驱车回家。公里数不算太多。乔家大院大唐名将黑齿常之——救唐军十万,擎河西半壁,终含冤自缢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这篇中,我们讲到了黑齿常之在百济国的前半生,其家族累世高官为大军区首脑,他也刚年方弱冠,便为百济达率兼风达郡将。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三月,苏定方领十万唐军浮海而来,雷霆一击之下,百济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率众投降,百济灭国。但黑齿常之降唐后,目睹唐(新)罗联军军纪败坏,枉杀无辜。愤而聚啸山林征召旧部,凭任存山(位于今韩国全州)天险结寨自保,很快就聚集起三万余众,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抵抗部队。《旧唐书·黑齿常之传》:“与左右十余人遁归本部,鸠集亡逸,共保任存山,筑栅以自固,旬日而归附者三万余人。” 黑齿常之在任存山,顶住了苏定方的猛攻后,百济国内形势逆转。直到三年后(663年,高宗龙朔三年),唐军水师在白江口大败倭国、百济联军,黑齿常之二度降唐。此后十五年,黑齿常之一直留在百济故地,任唐朝地方官,由一个折冲都督逐步升职为左领军将军,封爵浮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直到677(仪凤二年)年,黑齿常之才被跨海调动到河陇地区的洮河道,任洮河道经略副使,由此开始了戍边河西的历程。戍边河西,两救唐军,吐蕃七年不敢犯边。运作黑齿常之跨海调动的,显然是他的老恩公刘仁轨。因为这一年,刘仁轨被任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到任河西后,他马上便想起了老部下,向朝廷上书请求,否则即便黑齿常之累功升迁,高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百济还有这样一员战将。这位刘仁轨也算一代名将,在灭百济的过程中,他料事如神,以白江口海战痛歼倭国闻名。但在西北戍边期间,他却过得颇不如意。因为,时任宰相李敬玄,有事儿没事儿总办他。他对于西北戍边的上奏动不动就被驳回,按说政敌老惦记他,大不了请命不干也就是了,以刘仁轨过去的累功,回朝也是大员之一。《新唐书·李敬玄传》:仪凤元年,拜中书令,封赵国公。刘仁轨西讨吐蕃,有所建请,(李)敬玄数持异,由是有隙。但心眼不算宽绰的刘仁轨却气不过,开始给李敬玄挖坑。他上书朝廷,声称:“抵御吐蕃,非李敬玄不可”。这位李敬玄打从为官开始,就没沾过军事的边儿,刘仁轨当然知道他肯定不行,摆明了就是想让他出丑。上奏到了朝廷,李敬玄当然不想去,他就是想站一边喷人玩,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辞不受。这下高宗也不乐意了,心里说你总说别人不灵,这回你给朕做了个灵的看看,坚决让他带兵西征。《旧唐书·刘仁轨传》:仪凤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冀欲中伤之,上言西蕃镇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为了给李敬玄凑人头,唐高宗特意发下《令举猛士敕》,在全国招募臂力过人、弓马娴熟青壮入伍从军。《令举猛士敕》发布后,无数怀着“游侠长安,闹市驰马”梦想的青年纷纷响应号召,自备武器和马匹前来应召。时任监察御史娄师德,也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唐高宗大喜,任命他为朝散大夫,让他随军出征。《新唐书·娄师德传》: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高宗的全国募兵,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崩坏,全国六百多处折冲府再无可用之兵,不得不以《令举猛士敕》的方式征召军队。虽然募兵初期,性格豪健的唐人踊跃相应,但军事体制发展到了唐朝,军队专业化、职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临时招募的唐人即便弓马娴熟,仍旧没有成建制、半职业化的府兵战斗力强。而这次唐军西征,正月开始募集猛士,六月便草草上路,虽然加入了河陇老兵为骨干,但依旧存在严重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另外,从李敬玄麾下的唐将序列来看,阵容实在相当普通,刘审礼、李谨行、契苾明、韦待价、王杲、王孝杰、曹怀舜、黑齿常之、娄师德等将领中,只有李谨行勉强算是沙场宿将。而日后大红大紫的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三人,眼下地位都很低(王孝杰是副总管、黑齿常之是河源军副使、娄师德干脆是随军文职),但很快,他们便将成长为唐朝西部边防的三个核心。就这样,这场由政治斗争发端,帅无能、将不力的西征拧巴着上路了。浩浩荡荡的十八万唐军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将是吐蕃军神论钦陵率领的三十万吐蕃军队,而这场史称“青海之战”的西征从一开始,便是个必败之局。678年(仪凤三年)七月,唐军在龙支(今青海乐都南)与吐蕃军队相遇。刘审礼、王孝杰二人所领的1万先锋,凭借人数优势,连续摧垮了吐蕃的阻滞。两胜后,吐蕃军队败退数百里,唐军乘胜追击行至大非川。刘审礼连胜后,以为吐蕃不过尔尔,督促先锋加快行军速度。却不知这中论钦陵的诱敌之计。钦陵知唐军远来,必求速战速决。便以少量蕃军正面诱敌,引唐军深入,事先集结二十万军队在大非川设伏,另以十万蕃军左右随行,阻击唐军援助。不虞有他的刘审礼一头扎进了钦陵的口袋阵,被吐蕃军队团团围住,四面攻杀。刘审礼虽率军力敌,但仍寡不敌众,未能突破重围。在此关键时刻,身为主帅的李敬玄,却被论钦陵的阻援部队迷惑,怯懦畏战,不敢向前。九月,唐军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刘审礼阵亡、王孝杰被俘。逡巡不敢上前的李敬玄闻讯大惊,抛弃辎重一路溃逃(“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论钦陵率军紧追不舍,唐军行至承凤岭(今青海西宁西南千户庄)前,蕃将跋地设率轻骑绕道赶上,在岭上险要处设栅堵住归途。唐军只能在岭下挖壕沟结营固守,这时论钦陵的大军从四面合围而来,十几万唐军眼看就要成了瓮中之鳖。可主帅李敬玄呢,除了晃脑袋,长吁短叹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资治通鉴·唐纪十八》:“九月……丙寅,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时审礼将前军深入,顿于濠所,为虏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闻审礼战没,狼狈还走,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以自固,虏屯兵高冈以压之。”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黑齿常之站了出来,这个身高两米的大汉(“七尺有余”),带所部五百余人,趁夜色攀援上山,拼死冲击吐蕃栅寨,搅得吐蕃军心大乱。跋地设黑夜之中难辨唐军多寡,见营内四处起火,唐军嗜血砍杀,以为唐朝援军赶至,便抢了匹马只身逃走,蕃军顿时大溃。李敬玄和麾下数万大军,得以侥幸逃回鄯州(今青海乐都)。《新唐书·李敬玄传》:“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夜帅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击虏营,虏众溃乱,其将跋地设引兵遁去,敬玄乃收余众还鄯州。”这场声势浩大的“青海之战”(或承凤岭之战),终以唐军溃败告终,出征时的十八万将士,在溃逃中损失过半。李敬玄逃入鄯州后,娄师德奉命收集逃散的唐军将士,渐渐稳定了唐军的形势(“敕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复振”)。被俘的先锋副使王孝杰则经历极为诡异,据说他的相貌和已故赞普芒松芒赞极为相似,吐蕃军士看着都懵了,以为他是天神(吐蕃王室号称天神后裔),反而颇受优待,最终得以免死归唐。有时长得帅,未见得一定管用,长得特别能救命!《新唐书?王孝杰传》:仪凤中,刘审礼讨吐蕃,孝杰以副总管战大非川,为虏执,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故不死,归之。武后时,为右鹰扬卫将军。而黑齿常之则凭此大功一举上达天听,受到了高宗的重视,升为左武卫将军,赐给金、绢。《新唐书·黑齿常之传》:高宗叹其才略,擢授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赐金五百两、绢五百匹,仍充河源军副使。我们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一文里,曾多次引用洛阳出土的《黑齿常之墓志铭》,补足两唐书、通鉴中的记载,但《墓志铭》在承凤岭战后的记述却出现了谬误。《墓志铭》中写道:“府君独立高岗之功,以济其难。转左武卫将军,代敬玄为大使。”但其实,黑齿常之“代李敬玄河源道经略大使”,并不是在承风岭之战后,而是在调露年间(公元679年)的良非川战役以后。这次又是黑齿常之,拯救了唐军的必败之局。永隆元年(680年)七月,吐蕃论赞婆(钦陵的弟弟)、素和贵等人率领三万蕃军侵扰河源,李敬玄再度被击败。赞婆获胜后,屯军于良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压迫唐朝青海边境,黑齿常之率领三千精骑,长途奔袭再次夜袭吐蕃军营,斩蕃军首级两千,缴获羊马数万,论赞婆与素和贵单骑逃走。《旧唐书·黑齿常之传》:“ 时吐蕃赞婆及素和贵等贼徒三万余屯于良非川。常之率精骑三千夜袭贼营,杀获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而遁。”此战后,担惊受怕的李敬玄实在是不想干了,向朝廷称病请求回京,得到了批准。高宗便以连续建功的黑齿常之“代为河源道经略大使”,从此抵御吐蕃的重担便落在他的肩上。为了固守河源重地,黑齿常之在周边“增设烽火台、戍守点七十余处”,构建起一个严密的防御网络。同时,面对河源地理偏远,军粮运输困难重重现状,他亲自带人“开辟屯田五千余顷,每获粮食五百余万石”,解决了军中无粮,士卒不安的局面。随着唐蕃战争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吐蕃也渐渐感受到了后勤方面的压力,永隆二年(681年),论赞婆开始在青海地区经营吐蕃的后勤基地,他再次选择了良非川。5月21日,黑齿常之率领一万唐军精骑突击良非川基地,大败论赞婆的吐蕃军,顺势烧了蕃军的粮草储备,缴获大量牛羊、战马和铠甲。此战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吐蕃都不敢再犯唐境。《旧唐书·黑齿常之传》:开耀中,赞婆等屯于青海,常之率精兵一万骑袭破之,悉烧粮廥,获羊、马、甲首不赀。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惮之,不敢复为边患。北挡后突厥汗国,黄花堆大战先胜后败。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贵族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反叛,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重建东突厥汗国,阿史那骨笃禄“自立为可汗”,史称“后突厥汗国”。《资治通鉴·唐纪十九》:“(永淳元年)是岁,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此后十余年期间,后突厥汗国统治了救勒各部,不断南下侵扰唐北部边地,对唐朝北部边疆构成了威胁。说来有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手下的重臣阿史德元珍、墩欲谷,都是唐朝培养起来的。《册府元龟》记载:“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轩等,皆因充侍子,遂得遍观中国兵威礼乐,其后竟为边害。”这些曾留学长安的国子监的留学生,对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特点很熟悉,回到国内后能有的放矢制定战略战术,让唐朝的边将非常头疼。公元684至687年间,大漠南北遭受旱灾,“野皆赤地,少有生草,以此羊马死耗,十至七八”,突厥人不得不“掘野鼠,食草根,或自相食,以活喉命”。已经反叛的后突厥汗国,自然无从得到唐朝的援助,于是便大举南下抄掠,685年3月,阿史那骨笃禄寇边,在忻州大败阳曲道行军总管淳于处平所领的唐军,战没者五千余人。北方边事的崩坏,让武则天想起了能征善战的黑齿常之。之前,黑齿常之一直在负责河源道的防务,684年去辅助讨伐李敬业应当是暂时离开,讨伐后又返回河源军。垂拱二年(686年),黑齿常之奉命北御突厥,当他进兵至两井(今河北鹿泉北)时,黑齿常之和先头部队与三千多突厥骑兵遭遇。突厥骑兵见到唐军,都赶忙下马穿甲,黑齿常之见状毫不犹豫的领二百多名骑兵发动冲锋,突厥骑兵弃甲而逃。傍晚时分,大批突厥兵闻讯赶来,对唐军形成包围之势,黑齿常之命人在营中遍燃篝火,又命人在东南然篝火以为疑兵。突厥军队以为唐军大部队已经赶到,急急忙忙的撤走。《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突厥入寇,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拒之;至两井,遇突厥三千馀人,见唐兵,皆下马擐甲,常之以二百馀骑冲之,皆弃甲走。日暮,突厥大至,常之令营中燃火,东南又有火起,虏疑有兵相应,遂夜遁。”次年(687,垂拱三年)7月,突厥侵袭朔州,双方大战于黄花堆(今山西阴县东北黄花梁)。黑齿常之以燕然道大总管的身份,带领李多柞、王九言等部将,占据有利地势先消耗突厥军队的锐气。等天过午时,突厥进攻受挫士气渐落时,唐军暴起三路伏兵尽出,左右夹击,突厥大败,唐军追奔四十里,突厥一路北逃大漠不敢回首。本来黄花堆大捷就应以唐军大胜告终了,没想到一个自作主张的蠢货,却毁了黑齿常之的努力。垂拱三年(687年)十月初,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妒忌黑齿常之的军功,擅自轻敌冒进,被突厥军队逮个正着,所部尽灭。惨败后,不知这货走了谁的关系,居然一纸上奏递至武则天面前,要求穷追残寇(突厥余部)。武则天的回复是,“让他和黑齿常之商议”,但他却凭在山西驻扎多年的关系,暗地游说了几个相好的将领,私自带着一万三千精兵,跨出边塞二千余里,想要反过来打劫一把突厥。结果又被专业打劫的突厥军队逮住,再度全军覆灭。供应大队长爨宝璧两次送温暖后,不但唐军兵力更加捉襟见肘,突厥军队获得唐军装备后,倒是养肥了。爨宝璧再度只身逃回,这次等着他的是刽子手的砍头刀了。大怒之下的武则天,顺便给阿史那骨笃禄改了个名叫“阿史那不卒禄”。《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四》:“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馀寇。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兵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馀里,掩击其部落;既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先胜后败的黄花堆之战,也是黑齿常之为大唐的最后一战了。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说他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等人谋反。武则天下令将黑齿常之召回京城,将其逮捕入狱。很多人都将此事与黄花堆之败联系起来,认为黑齿常之含冤入狱是武则天对他的惩罚。但其实,综合唐书和《黑齿常之墓志铭》的记载,看不出当时武则天有欲置黑齿常之于死地的迹象,相反,却是嘉奖有加。《黑齿常之墓志铭》记道,“制曰:局都温雅,机神爽晤。夙践仁义之途,聿蹈廉贞之域。……,胡马无南牧之期,汉使静北游之望。灵夏冲要,妖羯是瞻。君之威声,无以为代。又转为怀远军经略大使,以遏游氛也。”墓志中所写下诏褒奖一事,应在黄花堆初战大胜之后,爨宝璧出击败北之前,且之后的败北黑齿常之不应该负主要责任,最多不过是“失察之罪”。因此,《新唐书》也只是讲“常之坐无功”而己,牢狱之灾并非因此而起。那黑齿常之又是因何蒙冤入狱的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自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专权以来,唐庭朝野一片非议之声,柳州司马徐敬业等干脆起兵讨逆。虽然各地的反抗都被镇压,但却在武则天心中留下了大片的阴影。为此,她“铸铜为匮”大开高密之门,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无实者不问”。这就意味着,高密成了一件没有风险又收益很高的举动,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与告密相配合的则是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之徒流行,“酷吏之党,横噬于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于是,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每有落入酷吏之手,死者十九。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等人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谋反,恰逢武周朝(690年,9月9日)建立前的准备期,正是诬告风最烈之时。因此,黑齿常之入狱后,不足两月(十月初九)便愤然自缢而死,结束了为大唐东挡西杀的一生。《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两唐书和通鉴中,对黑齿常之的记载均到此为止,对于他的身后事再无记述。所幸民国时期发现的《黑齿常之墓志铭》和其子《黑齿俊墓志铭》中补足了史料的缺漏。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黑齿常之含冤而死后十二年,武则天下召为其平反昭雪,追授“左玉钤卫大将军”,同时册封黑齿俊为“右豹韬卫诩府左郎将”。《黑齿俊墓志铭》中颇有不平,写道:“惟公志气雄烈,宇量高深,虽太上立功,劬劳苦战,而数奇难偶,竟不封侯。奄及歼良,朝野痛惜。”纵观黑齿常之一生,在百济国时为百济忠心耿耿,在举国皆降的情况下,他愤而复叛投身百济复国。再度降唐后,则为大唐东挡西杀不避箭矢,为两国皆可堪称全功。吐蕃王朝在最强悍时,曾一己之力硬抗亚洲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唐、大食、南诏和回鹘。在从剑南到中亚绵延数千里战线上,吐蕃陈兵百万,一场战役动辄兴兵数十万,它是如何解决数十万人的后勤问题的呢?我们先来看几个吐蕃的战例: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九月,松赞干布“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将禄东赞率兵一十二万击白兰氏,苦战三日。吐蕃初败后胜,杀白兰千余人,屯军境上,从侵掠之”;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八月,吐蕃军神论钦陵,先在乌海战区以20万人围歼唐军辎重部队,后又在大非川顿兵40万围攻薛仁贵率领的唐军主力。在一次战役中,集结如此巨量的军队,对国家的军事动员能力、后勤供应能力都是严峻的考验,吐蕃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关于这个疑问,还要从吐蕃王朝的军事组织结构说起。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施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将吐蕃国土划分为五个“如”(军区),“如”有部、翼的意思,每个“如”下设有若干东岱(千户)。每个“如”都设有“如本”、“元帅”、“副将”等职,千户设有千户长(又称千夫长),下设有百夫长等职务。“如本”和“千户长”既是军官,又是地方行政官员,负责军政民政事务。以地域划分的“如”(军区)保证了,每个“如”内部的军队都是原来的部落民,每个千户长所统的兵士大都是同一部落的人组成。相互之间能够团结,互相照应,并为自己部落的声誉不惜牺牲,极大的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据《五部遗教·大臣遗教》、《贤者喜宴》等史料记载,吐蕃每个“如”的军马由同一种颜色的马匹组成,旗帜亦各有区别,因而只要一看到马匹和旗帜,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个“如”的军队,十分有利于行军作战和调遣指挥。这项被称之为“五如六十一东岱”的制度设定,将吐蕃的军事、社会、行政和生产生活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类似“军国主义”类型的国家体制。除了国家层面的制度设定外,吐蕃还将国内的平民阶层分化成了“桂”和“庸”两个等级。按照藏史《贤者喜宴》的解释,“桂”属于高等属民,从事和军事相关的事务,也就是拥有“军籍”。负有为政府提供男丁,战时从军打战,并自行负担战争所需的武器、马匹和粮草,这种身份的设定和唐朝初期府兵制中的府兵非常相似。“桂”(“军户”)的身份也类似唐朝的府兵,地位高于一般庶民。在西藏律条中,“桂”如果在纠纷中被杀,其赔偿的身价(命格)在其他庶民之上,属第八等级。由于“桂”所负担的劳役与赋税比一般民户为轻,且社会地位较高,吐蕃法律里甚至写明了禁止“农户”转为“军户”的规定。除了军户地位高于一般农户外,吐蕃还有一整套奖惩机制,对于战场舍死忘生的勇士奖励以虎豹皮制的服饰,而对于怯懦者则在其头上悬挂狐狸尾巴,“表其似狐之怯”。《贤者喜宴》:“勇者褒以豹及虎(皮),懦夫贬以狐尾”。《通典》载:“(蕃军)重兵死,恶疾终,以累代战没者为甲门,临阵奔北者,悬狐尾于其首,表其似狐之怯。”再加上,吐蕃军队的战争模式,类似于游牧部落的高机动性穿插围歼。战场掠夺所获,采取分账制,土地归属国家所有,其余浮财全部由个人支配。《册府元龟》记载:“(蕃军)出疆之资,亦无定给,而临阵所得,便为己有,所以战伐吞并,往必成功”。以上这些因素共同将吐蕃将士塑造成了悍不畏死、嗜血搏杀的勇士,但再勇敢的士卒也得吃饭,饿着肚子谁都打不了胜仗,即便吐蕃军队的作战方式对后勤的依赖程度较低。为了解决军队后勤补给的问题,吐蕃军队在不同时期进行过各种尝试,从最开始的“全民皆兵”,到军队中出现了专业的仆从士卒“庸”(奴、温末),再到之后干脆出现了前线补给基地。在吐蕃军队早期,并没有专门的后勤建制,而是在出动军队时由士卒自行解决。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部落士卒不得不拖家带口一起奔赴前线。部落中的老幼跟在军队之后放牧牛羊,随时供给大军粮草食品上的消耗。但这种方式除造成军队行动迟缓之外,还有一个严重缺陷,前线打赢了还好,如果一旦战场失利,老幼妇孺很难逃走,大量被唐军俘获。唐朝对此时吐蕃军队的评价是“辎重疲弱”。我们来看几个唐蕃交战的案例,可以清楚的表明这时期吐蕃军队后勤的特点:高宗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贵从大非川进兵乌海,在积石河口与吐蕃相遇,“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吐蕃将兵10万寇临洮,入攻兰、渭。玄宗“诏薛讷为陇右防御使,与王晙等并力击(吐蕃)。会(王)晙等战武阶,斩首万七千,获马羊无虑二十万”。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年),“剑南节度使崔宁大破吐蕃故洪等四节度兼突厥、吐浑、氏、蛮、羌、党项等二十余万众,斩首万余级”,缴获“牛羊及军资器械,不可胜纪”。从以上战例可以看出,唐军获胜的战役中,对吐蕃有生力量的杀伤并不很多,相比于唐军惨败的战役多全军覆没,机动能力更出色的吐蕃军队大多都能逃脱。大历十一年,崔宁“斩首万余级”的战例发生在多山的剑南,而在土地相对平旷河陇地区,此类战例颇为罕见(武阶之战也是峡谷地形)。但河陇战区,唐军获胜的缴获却很多。这足以说明,吐蕃部队出行,往往携大批牛羊马作为后勤补给。很显然,负责放牧牛马的不会是吐蕃军队中的战兵,而以老幼妇孺为主的协从人员,在在战斗中往往会与主力部队脱节,被袭击的唐军大批俘虏,这便是唐史所记“吐蕃轴重疲弱”的原因。这种全民皆兵、自带后勤的方式,持续了很长时间,上述三个战例的时间跨度便有一百年之久,可见吐蕃军队的给养与其在青藏高原内部的部落生活状态没有什么两样。除了打仗,饮食等依旧操持游牧习俗,只是将打仗融入部落生活的一部分而已。这就是吐蕃人在部落军事制度下,军事生活的主要特点。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清楚了,唐史中吐蕃军队动辄数十万人,其实指的是整个部落军队的总人口,而不是战斗人员的数量。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吐蕃本土不过二百万人左右的人口基数,如何能轻易征调二十万人投入一场战役之中。例如,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的“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随着吐蕃占领区域的扩大、兼并掠夺的人口增多,吐蕃军队的结构和补给方式也在改变。吐蕃军队中开始出现成规模、成建制的仆从士兵,这些仆从士兵最开始是由吐蕃奴隶组成,负责向“桂”(高等属民)和军官提供服务。但后期,随着吐蕃版图的扩大,被征服民族的士兵逐渐加入,苏毗、吐谷浑、白兰羌、党项、沙陀、汉人,都成了仆从部队的补充来源。这些生活习惯各异、语言庞杂的仆从,在互相协作过程中不断融合,形成了一个自称“温末”固有的族群。而在吐蕃王朝崩溃后,“温末”这个被遗忘的族群,不但诱发了席卷吐蕃全境的庶民大暴动,还连续在河西走廊建立了几个政权,可见其人数之多。同时,随着占领区面积的扩大,从吐蕃本土携带大量牛羊辎重赶赴前线,逐渐成了效费比极低的方式。当吐蕃牢固占据苏毗、吐谷浑和甘南后,这几处地区都成了吐蕃继续拓展疆域的前进基地。对此特点,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曾给唐庭上奏道:“苏毗一蕃,最近河北吐谷浑部落,数倍居人,盖是吐蕃举国强援,军粮兵马,半出其中。”为了打破吐蕃源源不断的攻势,唐军也有针对性的对吐蕃的前进基地,进行了多次突击破袭。公元681年(唐高宗开耀元年)五月,唐将黑齿常之率精兵一万袭之,烧其粮贮而还。由此战例可知,时值五月,河湟地区尚未麦熟,但吐蕃却已有粮草囤积之所。可见,吐蕃当时已经开始建设,拥有补给功能的前线基地了。这是吐蕃军队远距离作战过程中,由军事部落向准军事集团发展的明显进步。但必须要看到,前进基地依旧是以农牧结合的方式在运行,粮屯只是一个方面,依靠周边草场放牧获取肉类仍旧是重要的军队补给手段,参与放牧的人员也依旧是吐蕃的部落民。例如,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四月,在盐(今陕西定边县)、夏(今陕西靖边县)二州,“诱赂蕃中给役者,求其人马真数,凡五万九千余人、马八万六千余匹,可战者仅三万人,余悉童幼,备数而己”。由此奏报可知,吐蕃驻盐、夏二州的五万九千军队中,战斗人员只有3万,另有一半人员是从事游牧饲养的后勤供给人员。同时,受迫于后勤供应的压力,吐蕃军队仍旧必须保持冬夏不同草场的轮牧特点,这也造成了唐蕃战争中非常明显的节奏性。夏季吐蕃军队向青海草场游牧(“每岁夏,吐蕃畜牧青海”),河陇军力相对空虚,而河湟军田中的农活较少(唐朝边军也是边镇屯田的主要劳动力),唐军反击主要集中于此时。而到了秋季,河湟麦熟寇边掠夺的收益明显提高,吐蕃要来自己认为的“吐蕃麦庄”里收获唐军帮忙种的麦子。加之,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周边是吐蕃主要的冬季牧场,岁岁秋防成了唐军的主要工作,为了缓急防守压力,唐军每每以焚烧草场的方式防御。“泾州(今甘肃泾川县)西门外皆为贼境,樵苏殆绝,收刈禾稼,(蕃军)必布阵于野而收获之。获既失时,所得多空穗,于是泾人有饥忧焉。”综上所述,战争的形态是由后勤供应能力决定的,这一点从古至今莫不如此。吐蕃军队的游牧集群作战方式,保证了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大量军队,不过即便游牧骑兵对后勤的需求较低,但个人携带的粮秣依旧难以满足长期作战的需求。因此,全族驱动供应的方式在吐蕃军队中长期存在,这也是唐史记载中吐蕃动辄兴兵数十万的原因。而后,随着其军事行动中战线的拉长、战场的扩大,吐蕃军队的供应方式出现了相应的变化,针对不同战场的区域地理特点,补充了新的补给方式。如在西域荒漠绿洲地区曾出现给养配给的制度,而在川西剑南等多山农业区,则放弃了传统的游牧补给,采用了征集、赎买等方式,这也导致川西诸羌难以忍受,不断背弃吐蕃投唐。在关陇半农半牧的地理条件下,则结合草场资源,依旧保留了部落迁移的方式,以保障军队的战斗力,并与唐军形成了百余年的拉锯战局。上述几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是吐蕃保持战场进攻动力的源点,同时也造成了川西、河陇地区的民族融合,吐蕃王朝崩溃后,大量藏族滞留在农牧结合区,与当地民众互相融合,成了今天青海、甘肃、四川各地藏族自制州县的缘起。只有蔡文姬,另两位我不认识也不知道~!谢美意相邀……奉命而作端午是一曲风花雪月的爱情歌 作为诗的国度、词的故乡,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端午节就是浸润在诗词歌咏中的风俗长卷。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留下无数美妙的诗词华章,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收录端午诗词上百首,或追思屈子,或寄诗龙舟,或咏叹离别……苏东坡更是唱出一曲“佳人相见一千年”的情歌……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节日。端午节,亦有端阳节、重五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别称。在盛夏的开端,几场细雨,几卷荷风,在这烟水迷离的日子里,吟咏踏歌的先贤诗人、文人墨客款款走来、绰约闪现于目前……在他们眼中的风情端午是:一首千年吟唱的风景诗,一幅异彩纷呈的风俗画,一次家国情怀的屈子祭,一个骚客雅集的诗人节,一场鼙鼓震天的龙舟赛,一缕芬芳满口的粽子香,一盏绵长甘冽的雄黄酒…… 端午,是一曲“佳人相见一千年”生死相许凄美的爱情歌。端午节亦称浴兰节,《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每逢端午,古人采百草(中草药)、沐兰汤(用草药浸水沐浴)成风。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渔家傲》有“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的诗句。苏东坡献给王朝云的《浣溪沙·端午》词,透露了古人端午兰汤沐浴、腕绕五彩线、发鬓斜挂平安符的习俗,也留下了才情苏东坡在风情端午的绵绵情话,词云:“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才情苏东坡,36岁时与王朝云邂逅于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西子湖上,惊艳于朝云才艺,传说留下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王朝云,字子霞,歌女出身,温婉可人、善解人意,苏东坡赞王朝云“敏而好义,忠敬若一”,是他情意相投的红颜知己。宋人费衮的《梁溪漫志》,留下东坡与朝云一段趣闻: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屡屡被贬,发妻王弗、续妻王闰之先后离世,惟王朝云与东坡携手人生的巅峰,又义无反顾不离不弃地陪伴他走过人生的低谷,是最“懂”他的女人。朝云为东坡育有一子,未满岁便夭折于金陵(南京),东坡“老泪如泻水”。可叹天妒红颜,朝云在陪伴东坡被贬惠州时于34岁溘然长逝,东坡从此终老亦未续弦。朝云去世后,苏东坡为她亲书墓志,建六如亭于墓畔,亭联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留下一阕《雨中花慢》词,其最后一句:“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其情真真,其意切切,苏东坡可谓有情有义大丈夫。“美如春圆,目若晨曦”,苏东坡弟子秦观,这样描写他小师母的美貌与气质。苏东坡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的《浣溪沙·端午》词中“佳人相见一千年”一句,是在风情端午向王朝云发出的祈愿天长地久,永谐情好的爱情誓言,也表达了对朝云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遇见苏东坡这位“不知更几百年才出”的“如此人物”(王安石语),一位怜她、爱她的好情人,一位豁达率真、才情豪放的大丈夫,王朝云无疑是幸运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清初诗人何绛于六如亭上、朝云墓前,感怀东坡朝云这对才子佳人的旷世爱情,留下《朝云墓》诗,诗云:“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余香。宋朝陵墓俱零落,嫁得才人胜帝王。”好一个“嫁得才人胜帝王”!朝云墓已成惠州人文景观保存至今,引得无数才情骚客深情凭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踏歌吟唱苏东坡“佳人相见一千年”的端午情歌。(图片来自网络)
问题是你是山西东部什么城市,就以运城临汾(晋城)为起点吧,差别不大,建议如下:第一天:运城临汾-壶口瀑布-平遥古城 150公里左右(晋城可能远些),2小时左右到达壶口瀑布,景点较小,观看2小时,就可以撤了,直接驱车270公里平遥古城,住古城赏夜景。第二天: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大同),390公里,车程4.40小时,上午起床游平遥古城,下午驱车云冈石窟,晚上住大同或云冈石窟酒店。第三天:大同-恒山,80公里,今天游云冈石窟,九龙壁,大同周边,晚上直接到浑源或大同第四天:恒山-五台山,166公里,恒山海拔不高,风景听说普通,一天来回可以。今天登北岳恒山,下午下山去五台山,最好能上山住山上。第五天:五台山-太原 185公里,车程2h50小时,昨晚如果住山里,今天游完五台山,下午晚点下山直接太原住太原。也可以住多一晚,明早太原。第六天:太原-回家 今天起床继续继续太原周边游,晋祠乔家大院游,最后驱车回家。公里数不算太多。乔家大院大唐名将黑齿常之——救唐军十万,擎河西半壁,终含冤自缢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这篇中,我们讲到了黑齿常之在百济国的前半生,其家族累世高官为大军区首脑,他也刚年方弱冠,便为百济达率兼风达郡将。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三月,苏定方领十万唐军浮海而来,雷霆一击之下,百济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率众投降,百济灭国。但黑齿常之降唐后,目睹唐(新)罗联军军纪败坏,枉杀无辜。愤而聚啸山林征召旧部,凭任存山(位于今韩国全州)天险结寨自保,很快就聚集起三万余众,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抵抗部队。《旧唐书·黑齿常之传》:“与左右十余人遁归本部,鸠集亡逸,共保任存山,筑栅以自固,旬日而归附者三万余人。” 黑齿常之在任存山,顶住了苏定方的猛攻后,百济国内形势逆转。直到三年后(663年,高宗龙朔三年),唐军水师在白江口大败倭国、百济联军,黑齿常之二度降唐。此后十五年,黑齿常之一直留在百济故地,任唐朝地方官,由一个折冲都督逐步升职为左领军将军,封爵浮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直到677(仪凤二年)年,黑齿常之才被跨海调动到河陇地区的洮河道,任洮河道经略副使,由此开始了戍边河西的历程。戍边河西,两救唐军,吐蕃七年不敢犯边。运作黑齿常之跨海调动的,显然是他的老恩公刘仁轨。因为这一年,刘仁轨被任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到任河西后,他马上便想起了老部下,向朝廷上书请求,否则即便黑齿常之累功升迁,高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百济还有这样一员战将。这位刘仁轨也算一代名将,在灭百济的过程中,他料事如神,以白江口海战痛歼倭国闻名。但在西北戍边期间,他却过得颇不如意。因为,时任宰相李敬玄,有事儿没事儿总办他。他对于西北戍边的上奏动不动就被驳回,按说政敌老惦记他,大不了请命不干也就是了,以刘仁轨过去的累功,回朝也是大员之一。《新唐书·李敬玄传》:仪凤元年,拜中书令,封赵国公。刘仁轨西讨吐蕃,有所建请,(李)敬玄数持异,由是有隙。但心眼不算宽绰的刘仁轨却气不过,开始给李敬玄挖坑。他上书朝廷,声称:“抵御吐蕃,非李敬玄不可”。这位李敬玄打从为官开始,就没沾过军事的边儿,刘仁轨当然知道他肯定不行,摆明了就是想让他出丑。上奏到了朝廷,李敬玄当然不想去,他就是想站一边喷人玩,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辞不受。这下高宗也不乐意了,心里说你总说别人不灵,这回你给朕做了个灵的看看,坚决让他带兵西征。《旧唐书·刘仁轨传》:仪凤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冀欲中伤之,上言西蕃镇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为了给李敬玄凑人头,唐高宗特意发下《令举猛士敕》,在全国招募臂力过人、弓马娴熟青壮入伍从军。《令举猛士敕》发布后,无数怀着“游侠长安,闹市驰马”梦想的青年纷纷响应号召,自备武器和马匹前来应召。时任监察御史娄师德,也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唐高宗大喜,任命他为朝散大夫,让他随军出征。《新唐书·娄师德传》: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高宗的全国募兵,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崩坏,全国六百多处折冲府再无可用之兵,不得不以《令举猛士敕》的方式征召军队。虽然募兵初期,性格豪健的唐人踊跃相应,但军事体制发展到了唐朝,军队专业化、职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临时招募的唐人即便弓马娴熟,仍旧没有成建制、半职业化的府兵战斗力强。而这次唐军西征,正月开始募集猛士,六月便草草上路,虽然加入了河陇老兵为骨干,但依旧存在严重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另外,从李敬玄麾下的唐将序列来看,阵容实在相当普通,刘审礼、李谨行、契苾明、韦待价、王杲、王孝杰、曹怀舜、黑齿常之、娄师德等将领中,只有李谨行勉强算是沙场宿将。而日后大红大紫的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三人,眼下地位都很低(王孝杰是副总管、黑齿常之是河源军副使、娄师德干脆是随军文职),但很快,他们便将成长为唐朝西部边防的三个核心。就这样,这场由政治斗争发端,帅无能、将不力的西征拧巴着上路了。浩浩荡荡的十八万唐军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将是吐蕃军神论钦陵率领的三十万吐蕃军队,而这场史称“青海之战”的西征从一开始,便是个必败之局。678年(仪凤三年)七月,唐军在龙支(今青海乐都南)与吐蕃军队相遇。刘审礼、王孝杰二人所领的1万先锋,凭借人数优势,连续摧垮了吐蕃的阻滞。两胜后,吐蕃军队败退数百里,唐军乘胜追击行至大非川。刘审礼连胜后,以为吐蕃不过尔尔,督促先锋加快行军速度。却不知这中论钦陵的诱敌之计。钦陵知唐军远来,必求速战速决。便以少量蕃军正面诱敌,引唐军深入,事先集结二十万军队在大非川设伏,另以十万蕃军左右随行,阻击唐军援助。不虞有他的刘审礼一头扎进了钦陵的口袋阵,被吐蕃军队团团围住,四面攻杀。刘审礼虽率军力敌,但仍寡不敌众,未能突破重围。在此关键时刻,身为主帅的李敬玄,却被论钦陵的阻援部队迷惑,怯懦畏战,不敢向前。九月,唐军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刘审礼阵亡、王孝杰被俘。逡巡不敢上前的李敬玄闻讯大惊,抛弃辎重一路溃逃(“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论钦陵率军紧追不舍,唐军行至承凤岭(今青海西宁西南千户庄)前,蕃将跋地设率轻骑绕道赶上,在岭上险要处设栅堵住归途。唐军只能在岭下挖壕沟结营固守,这时论钦陵的大军从四面合围而来,十几万唐军眼看就要成了瓮中之鳖。可主帅李敬玄呢,除了晃脑袋,长吁短叹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资治通鉴·唐纪十八》:“九月……丙寅,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时审礼将前军深入,顿于濠所,为虏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闻审礼战没,狼狈还走,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以自固,虏屯兵高冈以压之。”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黑齿常之站了出来,这个身高两米的大汉(“七尺有余”),带所部五百余人,趁夜色攀援上山,拼死冲击吐蕃栅寨,搅得吐蕃军心大乱。跋地设黑夜之中难辨唐军多寡,见营内四处起火,唐军嗜血砍杀,以为唐朝援军赶至,便抢了匹马只身逃走,蕃军顿时大溃。李敬玄和麾下数万大军,得以侥幸逃回鄯州(今青海乐都)。《新唐书·李敬玄传》:“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夜帅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击虏营,虏众溃乱,其将跋地设引兵遁去,敬玄乃收余众还鄯州。”这场声势浩大的“青海之战”(或承凤岭之战),终以唐军溃败告终,出征时的十八万将士,在溃逃中损失过半。李敬玄逃入鄯州后,娄师德奉命收集逃散的唐军将士,渐渐稳定了唐军的形势(“敕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复振”)。被俘的先锋副使王孝杰则经历极为诡异,据说他的相貌和已故赞普芒松芒赞极为相似,吐蕃军士看着都懵了,以为他是天神(吐蕃王室号称天神后裔),反而颇受优待,最终得以免死归唐。有时长得帅,未见得一定管用,长得特别能救命!《新唐书?王孝杰传》:仪凤中,刘审礼讨吐蕃,孝杰以副总管战大非川,为虏执,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故不死,归之。武后时,为右鹰扬卫将军。而黑齿常之则凭此大功一举上达天听,受到了高宗的重视,升为左武卫将军,赐给金、绢。《新唐书·黑齿常之传》:高宗叹其才略,擢授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赐金五百两、绢五百匹,仍充河源军副使。我们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一文里,曾多次引用洛阳出土的《黑齿常之墓志铭》,补足两唐书、通鉴中的记载,但《墓志铭》在承凤岭战后的记述却出现了谬误。《墓志铭》中写道:“府君独立高岗之功,以济其难。转左武卫将军,代敬玄为大使。”但其实,黑齿常之“代李敬玄河源道经略大使”,并不是在承风岭之战后,而是在调露年间(公元679年)的良非川战役以后。这次又是黑齿常之,拯救了唐军的必败之局。永隆元年(680年)七月,吐蕃论赞婆(钦陵的弟弟)、素和贵等人率领三万蕃军侵扰河源,李敬玄再度被击败。赞婆获胜后,屯军于良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压迫唐朝青海边境,黑齿常之率领三千精骑,长途奔袭再次夜袭吐蕃军营,斩蕃军首级两千,缴获羊马数万,论赞婆与素和贵单骑逃走。《旧唐书·黑齿常之传》:“ 时吐蕃赞婆及素和贵等贼徒三万余屯于良非川。常之率精骑三千夜袭贼营,杀获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而遁。”此战后,担惊受怕的李敬玄实在是不想干了,向朝廷称病请求回京,得到了批准。高宗便以连续建功的黑齿常之“代为河源道经略大使”,从此抵御吐蕃的重担便落在他的肩上。为了固守河源重地,黑齿常之在周边“增设烽火台、戍守点七十余处”,构建起一个严密的防御网络。同时,面对河源地理偏远,军粮运输困难重重现状,他亲自带人“开辟屯田五千余顷,每获粮食五百余万石”,解决了军中无粮,士卒不安的局面。随着唐蕃战争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吐蕃也渐渐感受到了后勤方面的压力,永隆二年(681年),论赞婆开始在青海地区经营吐蕃的后勤基地,他再次选择了良非川。5月21日,黑齿常之率领一万唐军精骑突击良非川基地,大败论赞婆的吐蕃军,顺势烧了蕃军的粮草储备,缴获大量牛羊、战马和铠甲。此战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吐蕃都不敢再犯唐境。《旧唐书·黑齿常之传》:开耀中,赞婆等屯于青海,常之率精兵一万骑袭破之,悉烧粮廥,获羊、马、甲首不赀。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惮之,不敢复为边患。北挡后突厥汗国,黄花堆大战先胜后败。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贵族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反叛,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重建东突厥汗国,阿史那骨笃禄“自立为可汗”,史称“后突厥汗国”。《资治通鉴·唐纪十九》:“(永淳元年)是岁,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此后十余年期间,后突厥汗国统治了救勒各部,不断南下侵扰唐北部边地,对唐朝北部边疆构成了威胁。说来有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手下的重臣阿史德元珍、墩欲谷,都是唐朝培养起来的。《册府元龟》记载:“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轩等,皆因充侍子,遂得遍观中国兵威礼乐,其后竟为边害。”这些曾留学长安的国子监的留学生,对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特点很熟悉,回到国内后能有的放矢制定战略战术,让唐朝的边将非常头疼。公元684至687年间,大漠南北遭受旱灾,“野皆赤地,少有生草,以此羊马死耗,十至七八”,突厥人不得不“掘野鼠,食草根,或自相食,以活喉命”。已经反叛的后突厥汗国,自然无从得到唐朝的援助,于是便大举南下抄掠,685年3月,阿史那骨笃禄寇边,在忻州大败阳曲道行军总管淳于处平所领的唐军,战没者五千余人。北方边事的崩坏,让武则天想起了能征善战的黑齿常之。之前,黑齿常之一直在负责河源道的防务,684年去辅助讨伐李敬业应当是暂时离开,讨伐后又返回河源军。垂拱二年(686年),黑齿常之奉命北御突厥,当他进兵至两井(今河北鹿泉北)时,黑齿常之和先头部队与三千多突厥骑兵遭遇。突厥骑兵见到唐军,都赶忙下马穿甲,黑齿常之见状毫不犹豫的领二百多名骑兵发动冲锋,突厥骑兵弃甲而逃。傍晚时分,大批突厥兵闻讯赶来,对唐军形成包围之势,黑齿常之命人在营中遍燃篝火,又命人在东南然篝火以为疑兵。突厥军队以为唐军大部队已经赶到,急急忙忙的撤走。《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突厥入寇,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拒之;至两井,遇突厥三千馀人,见唐兵,皆下马擐甲,常之以二百馀骑冲之,皆弃甲走。日暮,突厥大至,常之令营中燃火,东南又有火起,虏疑有兵相应,遂夜遁。”次年(687,垂拱三年)7月,突厥侵袭朔州,双方大战于黄花堆(今山西阴县东北黄花梁)。黑齿常之以燕然道大总管的身份,带领李多柞、王九言等部将,占据有利地势先消耗突厥军队的锐气。等天过午时,突厥进攻受挫士气渐落时,唐军暴起三路伏兵尽出,左右夹击,突厥大败,唐军追奔四十里,突厥一路北逃大漠不敢回首。本来黄花堆大捷就应以唐军大胜告终了,没想到一个自作主张的蠢货,却毁了黑齿常之的努力。垂拱三年(687年)十月初,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妒忌黑齿常之的军功,擅自轻敌冒进,被突厥军队逮个正着,所部尽灭。惨败后,不知这货走了谁的关系,居然一纸上奏递至武则天面前,要求穷追残寇(突厥余部)。武则天的回复是,“让他和黑齿常之商议”,但他却凭在山西驻扎多年的关系,暗地游说了几个相好的将领,私自带着一万三千精兵,跨出边塞二千余里,想要反过来打劫一把突厥。结果又被专业打劫的突厥军队逮住,再度全军覆灭。供应大队长爨宝璧两次送温暖后,不但唐军兵力更加捉襟见肘,突厥军队获得唐军装备后,倒是养肥了。爨宝璧再度只身逃回,这次等着他的是刽子手的砍头刀了。大怒之下的武则天,顺便给阿史那骨笃禄改了个名叫“阿史那不卒禄”。《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四》:“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馀寇。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兵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馀里,掩击其部落;既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先胜后败的黄花堆之战,也是黑齿常之为大唐的最后一战了。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说他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等人谋反。武则天下令将黑齿常之召回京城,将其逮捕入狱。很多人都将此事与黄花堆之败联系起来,认为黑齿常之含冤入狱是武则天对他的惩罚。但其实,综合唐书和《黑齿常之墓志铭》的记载,看不出当时武则天有欲置黑齿常之于死地的迹象,相反,却是嘉奖有加。《黑齿常之墓志铭》记道,“制曰:局都温雅,机神爽晤。夙践仁义之途,聿蹈廉贞之域。……,胡马无南牧之期,汉使静北游之望。灵夏冲要,妖羯是瞻。君之威声,无以为代。又转为怀远军经略大使,以遏游氛也。”墓志中所写下诏褒奖一事,应在黄花堆初战大胜之后,爨宝璧出击败北之前,且之后的败北黑齿常之不应该负主要责任,最多不过是“失察之罪”。因此,《新唐书》也只是讲“常之坐无功”而己,牢狱之灾并非因此而起。那黑齿常之又是因何蒙冤入狱的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自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专权以来,唐庭朝野一片非议之声,柳州司马徐敬业等干脆起兵讨逆。虽然各地的反抗都被镇压,但却在武则天心中留下了大片的阴影。为此,她“铸铜为匮”大开高密之门,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无实者不问”。这就意味着,高密成了一件没有风险又收益很高的举动,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与告密相配合的则是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之徒流行,“酷吏之党,横噬于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于是,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每有落入酷吏之手,死者十九。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等人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谋反,恰逢武周朝(690年,9月9日)建立前的准备期,正是诬告风最烈之时。因此,黑齿常之入狱后,不足两月(十月初九)便愤然自缢而死,结束了为大唐东挡西杀的一生。《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两唐书和通鉴中,对黑齿常之的记载均到此为止,对于他的身后事再无记述。所幸民国时期发现的《黑齿常之墓志铭》和其子《黑齿俊墓志铭》中补足了史料的缺漏。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黑齿常之含冤而死后十二年,武则天下召为其平反昭雪,追授“左玉钤卫大将军”,同时册封黑齿俊为“右豹韬卫诩府左郎将”。《黑齿俊墓志铭》中颇有不平,写道:“惟公志气雄烈,宇量高深,虽太上立功,劬劳苦战,而数奇难偶,竟不封侯。奄及歼良,朝野痛惜。”纵观黑齿常之一生,在百济国时为百济忠心耿耿,在举国皆降的情况下,他愤而复叛投身百济复国。再度降唐后,则为大唐东挡西杀不避箭矢,为两国皆可堪称全功。吐蕃王朝在最强悍时,曾一己之力硬抗亚洲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唐、大食、南诏和回鹘。在从剑南到中亚绵延数千里战线上,吐蕃陈兵百万,一场战役动辄兴兵数十万,它是如何解决数十万人的后勤问题的呢?我们先来看几个吐蕃的战例: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九月,松赞干布“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将禄东赞率兵一十二万击白兰氏,苦战三日。吐蕃初败后胜,杀白兰千余人,屯军境上,从侵掠之”;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八月,吐蕃军神论钦陵,先在乌海战区以20万人围歼唐军辎重部队,后又在大非川顿兵40万围攻薛仁贵率领的唐军主力。在一次战役中,集结如此巨量的军队,对国家的军事动员能力、后勤供应能力都是严峻的考验,吐蕃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关于这个疑问,还要从吐蕃王朝的军事组织结构说起。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施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将吐蕃国土划分为五个“如”(军区),“如”有部、翼的意思,每个“如”下设有若干东岱(千户)。每个“如”都设有“如本”、“元帅”、“副将”等职,千户设有千户长(又称千夫长),下设有百夫长等职务。“如本”和“千户长”既是军官,又是地方行政官员,负责军政民政事务。以地域划分的“如”(军区)保证了,每个“如”内部的军队都是原来的部落民,每个千户长所统的兵士大都是同一部落的人组成。相互之间能够团结,互相照应,并为自己部落的声誉不惜牺牲,极大的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据《五部遗教·大臣遗教》、《贤者喜宴》等史料记载,吐蕃每个“如”的军马由同一种颜色的马匹组成,旗帜亦各有区别,因而只要一看到马匹和旗帜,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个“如”的军队,十分有利于行军作战和调遣指挥。这项被称之为“五如六十一东岱”的制度设定,将吐蕃的军事、社会、行政和生产生活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类似“军国主义”类型的国家体制。除了国家层面的制度设定外,吐蕃还将国内的平民阶层分化成了“桂”和“庸”两个等级。按照藏史《贤者喜宴》的解释,“桂”属于高等属民,从事和军事相关的事务,也就是拥有“军籍”。负有为政府提供男丁,战时从军打战,并自行负担战争所需的武器、马匹和粮草,这种身份的设定和唐朝初期府兵制中的府兵非常相似。“桂”(“军户”)的身份也类似唐朝的府兵,地位高于一般庶民。在西藏律条中,“桂”如果在纠纷中被杀,其赔偿的身价(命格)在其他庶民之上,属第八等级。由于“桂”所负担的劳役与赋税比一般民户为轻,且社会地位较高,吐蕃法律里甚至写明了禁止“农户”转为“军户”的规定。除了军户地位高于一般农户外,吐蕃还有一整套奖惩机制,对于战场舍死忘生的勇士奖励以虎豹皮制的服饰,而对于怯懦者则在其头上悬挂狐狸尾巴,“表其似狐之怯”。《贤者喜宴》:“勇者褒以豹及虎(皮),懦夫贬以狐尾”。《通典》载:“(蕃军)重兵死,恶疾终,以累代战没者为甲门,临阵奔北者,悬狐尾于其首,表其似狐之怯。”再加上,吐蕃军队的战争模式,类似于游牧部落的高机动性穿插围歼。战场掠夺所获,采取分账制,土地归属国家所有,其余浮财全部由个人支配。《册府元龟》记载:“(蕃军)出疆之资,亦无定给,而临阵所得,便为己有,所以战伐吞并,往必成功”。以上这些因素共同将吐蕃将士塑造成了悍不畏死、嗜血搏杀的勇士,但再勇敢的士卒也得吃饭,饿着肚子谁都打不了胜仗,即便吐蕃军队的作战方式对后勤的依赖程度较低。为了解决军队后勤补给的问题,吐蕃军队在不同时期进行过各种尝试,从最开始的“全民皆兵”,到军队中出现了专业的仆从士卒“庸”(奴、温末),再到之后干脆出现了前线补给基地。在吐蕃军队早期,并没有专门的后勤建制,而是在出动军队时由士卒自行解决。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部落士卒不得不拖家带口一起奔赴前线。部落中的老幼跟在军队之后放牧牛羊,随时供给大军粮草食品上的消耗。但这种方式除造成军队行动迟缓之外,还有一个严重缺陷,前线打赢了还好,如果一旦战场失利,老幼妇孺很难逃走,大量被唐军俘获。唐朝对此时吐蕃军队的评价是“辎重疲弱”。我们来看几个唐蕃交战的案例,可以清楚的表明这时期吐蕃军队后勤的特点:高宗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贵从大非川进兵乌海,在积石河口与吐蕃相遇,“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吐蕃将兵10万寇临洮,入攻兰、渭。玄宗“诏薛讷为陇右防御使,与王晙等并力击(吐蕃)。会(王)晙等战武阶,斩首万七千,获马羊无虑二十万”。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年),“剑南节度使崔宁大破吐蕃故洪等四节度兼突厥、吐浑、氏、蛮、羌、党项等二十余万众,斩首万余级”,缴获“牛羊及军资器械,不可胜纪”。从以上战例可以看出,唐军获胜的战役中,对吐蕃有生力量的杀伤并不很多,相比于唐军惨败的战役多全军覆没,机动能力更出色的吐蕃军队大多都能逃脱。大历十一年,崔宁“斩首万余级”的战例发生在多山的剑南,而在土地相对平旷河陇地区,此类战例颇为罕见(武阶之战也是峡谷地形)。但河陇战区,唐军获胜的缴获却很多。这足以说明,吐蕃部队出行,往往携大批牛羊马作为后勤补给。很显然,负责放牧牛马的不会是吐蕃军队中的战兵,而以老幼妇孺为主的协从人员,在在战斗中往往会与主力部队脱节,被袭击的唐军大批俘虏,这便是唐史所记“吐蕃轴重疲弱”的原因。这种全民皆兵、自带后勤的方式,持续了很长时间,上述三个战例的时间跨度便有一百年之久,可见吐蕃军队的给养与其在青藏高原内部的部落生活状态没有什么两样。除了打仗,饮食等依旧操持游牧习俗,只是将打仗融入部落生活的一部分而已。这就是吐蕃人在部落军事制度下,军事生活的主要特点。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清楚了,唐史中吐蕃军队动辄数十万人,其实指的是整个部落军队的总人口,而不是战斗人员的数量。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吐蕃本土不过二百万人左右的人口基数,如何能轻易征调二十万人投入一场战役之中。例如,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的“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随着吐蕃占领区域的扩大、兼并掠夺的人口增多,吐蕃军队的结构和补给方式也在改变。吐蕃军队中开始出现成规模、成建制的仆从士兵,这些仆从士兵最开始是由吐蕃奴隶组成,负责向“桂”(高等属民)和军官提供服务。但后期,随着吐蕃版图的扩大,被征服民族的士兵逐渐加入,苏毗、吐谷浑、白兰羌、党项、沙陀、汉人,都成了仆从部队的补充来源。这些生活习惯各异、语言庞杂的仆从,在互相协作过程中不断融合,形成了一个自称“温末”固有的族群。而在吐蕃王朝崩溃后,“温末”这个被遗忘的族群,不但诱发了席卷吐蕃全境的庶民大暴动,还连续在河西走廊建立了几个政权,可见其人数之多。同时,随着占领区面积的扩大,从吐蕃本土携带大量牛羊辎重赶赴前线,逐渐成了效费比极低的方式。当吐蕃牢固占据苏毗、吐谷浑和甘南后,这几处地区都成了吐蕃继续拓展疆域的前进基地。对此特点,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曾给唐庭上奏道:“苏毗一蕃,最近河北吐谷浑部落,数倍居人,盖是吐蕃举国强援,军粮兵马,半出其中。”为了打破吐蕃源源不断的攻势,唐军也有针对性的对吐蕃的前进基地,进行了多次突击破袭。公元681年(唐高宗开耀元年)五月,唐将黑齿常之率精兵一万袭之,烧其粮贮而还。由此战例可知,时值五月,河湟地区尚未麦熟,但吐蕃却已有粮草囤积之所。可见,吐蕃当时已经开始建设,拥有补给功能的前线基地了。这是吐蕃军队远距离作战过程中,由军事部落向准军事集团发展的明显进步。但必须要看到,前进基地依旧是以农牧结合的方式在运行,粮屯只是一个方面,依靠周边草场放牧获取肉类仍旧是重要的军队补给手段,参与放牧的人员也依旧是吐蕃的部落民。例如,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四月,在盐(今陕西定边县)、夏(今陕西靖边县)二州,“诱赂蕃中给役者,求其人马真数,凡五万九千余人、马八万六千余匹,可战者仅三万人,余悉童幼,备数而己”。由此奏报可知,吐蕃驻盐、夏二州的五万九千军队中,战斗人员只有3万,另有一半人员是从事游牧饲养的后勤供给人员。同时,受迫于后勤供应的压力,吐蕃军队仍旧必须保持冬夏不同草场的轮牧特点,这也造成了唐蕃战争中非常明显的节奏性。夏季吐蕃军队向青海草场游牧(“每岁夏,吐蕃畜牧青海”),河陇军力相对空虚,而河湟军田中的农活较少(唐朝边军也是边镇屯田的主要劳动力),唐军反击主要集中于此时。而到了秋季,河湟麦熟寇边掠夺的收益明显提高,吐蕃要来自己认为的“吐蕃麦庄”里收获唐军帮忙种的麦子。加之,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周边是吐蕃主要的冬季牧场,岁岁秋防成了唐军的主要工作,为了缓急防守压力,唐军每每以焚烧草场的方式防御。“泾州(今甘肃泾川县)西门外皆为贼境,樵苏殆绝,收刈禾稼,(蕃军)必布阵于野而收获之。获既失时,所得多空穗,于是泾人有饥忧焉。”综上所述,战争的形态是由后勤供应能力决定的,这一点从古至今莫不如此。吐蕃军队的游牧集群作战方式,保证了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大量军队,不过即便游牧骑兵对后勤的需求较低,但个人携带的粮秣依旧难以满足长期作战的需求。因此,全族驱动供应的方式在吐蕃军队中长期存在,这也是唐史记载中吐蕃动辄兴兵数十万的原因。而后,随着其军事行动中战线的拉长、战场的扩大,吐蕃军队的供应方式出现了相应的变化,针对不同战场的区域地理特点,补充了新的补给方式。如在西域荒漠绿洲地区曾出现给养配给的制度,而在川西剑南等多山农业区,则放弃了传统的游牧补给,采用了征集、赎买等方式,这也导致川西诸羌难以忍受,不断背弃吐蕃投唐。在关陇半农半牧的地理条件下,则结合草场资源,依旧保留了部落迁移的方式,以保障军队的战斗力,并与唐军形成了百余年的拉锯战局。上述几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是吐蕃保持战场进攻动力的源点,同时也造成了川西、河陇地区的民族融合,吐蕃王朝崩溃后,大量藏族滞留在农牧结合区,与当地民众互相融合,成了今天青海、甘肃、四川各地藏族自制州县的缘起。只有蔡文姬,另两位我不认识也不知道~!谢美意相邀……奉命而作端午是一曲风花雪月的爱情歌 作为诗的国度、词的故乡,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端午节就是浸润在诗词歌咏中的风俗长卷。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留下无数美妙的诗词华章,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收录端午诗词上百首,或追思屈子,或寄诗龙舟,或咏叹离别……苏东坡更是唱出一曲“佳人相见一千年”的情歌……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节日。端午节,亦有端阳节、重五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别称。在盛夏的开端,几场细雨,几卷荷风,在这烟水迷离的日子里,吟咏踏歌的先贤诗人、文人墨客款款走来、绰约闪现于目前……在他们眼中的风情端午是:一首千年吟唱的风景诗,一幅异彩纷呈的风俗画,一次家国情怀的屈子祭,一个骚客雅集的诗人节,一场鼙鼓震天的龙舟赛,一缕芬芳满口的粽子香,一盏绵长甘冽的雄黄酒…… 端午,是一曲“佳人相见一千年”生死相许凄美的爱情歌。端午节亦称浴兰节,《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每逢端午,古人采百草(中草药)、沐兰汤(用草药浸水沐浴)成风。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渔家傲》有“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的诗句。苏东坡献给王朝云的《浣溪沙·端午》词,透露了古人端午兰汤沐浴、腕绕五彩线、发鬓斜挂平安符的习俗,也留下了才情苏东坡在风情端午的绵绵情话,词云:“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才情苏东坡,36岁时与王朝云邂逅于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西子湖上,惊艳于朝云才艺,传说留下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王朝云,字子霞,歌女出身,温婉可人、善解人意,苏东坡赞王朝云“敏而好义,忠敬若一”,是他情意相投的红颜知己。宋人费衮的《梁溪漫志》,留下东坡与朝云一段趣闻: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屡屡被贬,发妻王弗、续妻王闰之先后离世,惟王朝云与东坡携手人生的巅峰,又义无反顾不离不弃地陪伴他走过人生的低谷,是最“懂”他的女人。朝云为东坡育有一子,未满岁便夭折于金陵(南京),东坡“老泪如泻水”。可叹天妒红颜,朝云在陪伴东坡被贬惠州时于34岁溘然长逝,东坡从此终老亦未续弦。朝云去世后,苏东坡为她亲书墓志,建六如亭于墓畔,亭联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留下一阕《雨中花慢》词,其最后一句:“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其情真真,其意切切,苏东坡可谓有情有义大丈夫。“美如春圆,目若晨曦”,苏东坡弟子秦观,这样描写他小师母的美貌与气质。苏东坡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的《浣溪沙·端午》词中“佳人相见一千年”一句,是在风情端午向王朝云发出的祈愿天长地久,永谐情好的爱情誓言,也表达了对朝云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遇见苏东坡这位“不知更几百年才出”的“如此人物”(王安石语),一位怜她、爱她的好情人,一位豁达率真、才情豪放的大丈夫,王朝云无疑是幸运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清初诗人何绛于六如亭上、朝云墓前,感怀东坡朝云这对才子佳人的旷世爱情,留下《朝云墓》诗,诗云:“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余香。宋朝陵墓俱零落,嫁得才人胜帝王。”好一个“嫁得才人胜帝王”!朝云墓已成惠州人文景观保存至今,引得无数才情骚客深情凭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踏歌吟唱苏东坡“佳人相见一千年”的端午情歌。(图片来自网络)做为九江人,我的第一反应大美九江。。。九江生活节奏不快,房价不高,空气好,景色优美,适合居住。。。去过很多城市,,,有些城市就只能用三个字形容,脏乱差,具体不点名。。九江人好,不排外,热心。。九江的哥的姐好,你要是问他旅游啊人文啊等等,他可以给你括一天。。九江旅游好,庐山,石钟山,秀峰,石门涧,三叠泉,石钟山,龙宫洞,白鹿书院,观音桥,浔阳楼,琵琶亭,锁江楼,庐山西海,云雾山,鄱阳湖,甘棠湖,南门湖,七里湖,八里湖,柘林湖,赤湖,修河,濂溪河等等。。九江出人才,文学家陶渊明、黄庭坚、白鹭洲书院创始人江万里以及建筑家雷发达的故乡;东晋时,荆、江二州刺史陶侃,就是浔阳人。同时代的周访、周楚、周抚一家两代,为保卫晋室屡建功勋。北宋将领王韶(德安人),南宋将领余玠(修水人),曾率部与吐蕃部落和蒙古军作战有功,分别官至枢密副使和兵部侍郎。近代化运动中,九江涌现了维新志士陈宝箴及其子陈三立、孙陈衡恪、陈寅恪。武宁人李烈钧湖口起兵,反对帝制维护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元老。此外还有余庆鳌、蔡公时、蒋彝、许德珩、吴征镒、袁隆平、潘际銮、杨叔子、杜宣、毕必成 、黄远生、陈邦柱、徐宝璜、陶博吾、蔡若虹、万昊、沈德咏、樊友山等。(这个是度娘的)九江出美女,,不用多说,武宁,修水美女绝对杠杠的。。。。九江出美食,庐山三石,石鱼,石耳,石鸡,九江茶饼,九江酥糖,庐山云雾茶,神雾山黄桃罐头,吊瓜子等等等。。。知识有限,墨水就这么多,就说一句,大美九江。。。
问题是你是山西东部什么城市,就以运城临汾(晋城)为起点吧,差别不大,建议如下:第一天:运城临汾-壶口瀑布-平遥古城 150公里左右(晋城可能远些),2小时左右到达壶口瀑布,景点较小,观看2小时,就可以撤了,直接驱车270公里平遥古城,住古城赏夜景。第二天: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大同),390公里,车程4.40小时,上午起床游平遥古城,下午驱车云冈石窟,晚上住大同或云冈石窟酒店。第三天:大同-恒山,80公里,今天游云冈石窟,九龙壁,大同周边,晚上直接到浑源或大同第四天:恒山-五台山,166公里,恒山海拔不高,风景听说普通,一天来回可以。今天登北岳恒山,下午下山去五台山,最好能上山住山上。第五天:五台山-太原 185公里,车程2h50小时,昨晚如果住山里,今天游完五台山,下午晚点下山直接太原住太原。也可以住多一晚,明早太原。第六天:太原-回家 今天起床继续继续太原周边游,晋祠乔家大院游,最后驱车回家。公里数不算太多。乔家大院大唐名将黑齿常之——救唐军十万,擎河西半壁,终含冤自缢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这篇中,我们讲到了黑齿常之在百济国的前半生,其家族累世高官为大军区首脑,他也刚年方弱冠,便为百济达率兼风达郡将。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三月,苏定方领十万唐军浮海而来,雷霆一击之下,百济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率众投降,百济灭国。但黑齿常之降唐后,目睹唐(新)罗联军军纪败坏,枉杀无辜。愤而聚啸山林征召旧部,凭任存山(位于今韩国全州)天险结寨自保,很快就聚集起三万余众,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抵抗部队。《旧唐书·黑齿常之传》:“与左右十余人遁归本部,鸠集亡逸,共保任存山,筑栅以自固,旬日而归附者三万余人。” 黑齿常之在任存山,顶住了苏定方的猛攻后,百济国内形势逆转。直到三年后(663年,高宗龙朔三年),唐军水师在白江口大败倭国、百济联军,黑齿常之二度降唐。此后十五年,黑齿常之一直留在百济故地,任唐朝地方官,由一个折冲都督逐步升职为左领军将军,封爵浮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直到677(仪凤二年)年,黑齿常之才被跨海调动到河陇地区的洮河道,任洮河道经略副使,由此开始了戍边河西的历程。戍边河西,两救唐军,吐蕃七年不敢犯边。运作黑齿常之跨海调动的,显然是他的老恩公刘仁轨。因为这一年,刘仁轨被任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到任河西后,他马上便想起了老部下,向朝廷上书请求,否则即便黑齿常之累功升迁,高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百济还有这样一员战将。这位刘仁轨也算一代名将,在灭百济的过程中,他料事如神,以白江口海战痛歼倭国闻名。但在西北戍边期间,他却过得颇不如意。因为,时任宰相李敬玄,有事儿没事儿总办他。他对于西北戍边的上奏动不动就被驳回,按说政敌老惦记他,大不了请命不干也就是了,以刘仁轨过去的累功,回朝也是大员之一。《新唐书·李敬玄传》:仪凤元年,拜中书令,封赵国公。刘仁轨西讨吐蕃,有所建请,(李)敬玄数持异,由是有隙。但心眼不算宽绰的刘仁轨却气不过,开始给李敬玄挖坑。他上书朝廷,声称:“抵御吐蕃,非李敬玄不可”。这位李敬玄打从为官开始,就没沾过军事的边儿,刘仁轨当然知道他肯定不行,摆明了就是想让他出丑。上奏到了朝廷,李敬玄当然不想去,他就是想站一边喷人玩,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辞不受。这下高宗也不乐意了,心里说你总说别人不灵,这回你给朕做了个灵的看看,坚决让他带兵西征。《旧唐书·刘仁轨传》:仪凤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冀欲中伤之,上言西蕃镇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为了给李敬玄凑人头,唐高宗特意发下《令举猛士敕》,在全国招募臂力过人、弓马娴熟青壮入伍从军。《令举猛士敕》发布后,无数怀着“游侠长安,闹市驰马”梦想的青年纷纷响应号召,自备武器和马匹前来应召。时任监察御史娄师德,也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唐高宗大喜,任命他为朝散大夫,让他随军出征。《新唐书·娄师德传》: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高宗的全国募兵,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崩坏,全国六百多处折冲府再无可用之兵,不得不以《令举猛士敕》的方式征召军队。虽然募兵初期,性格豪健的唐人踊跃相应,但军事体制发展到了唐朝,军队专业化、职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临时招募的唐人即便弓马娴熟,仍旧没有成建制、半职业化的府兵战斗力强。而这次唐军西征,正月开始募集猛士,六月便草草上路,虽然加入了河陇老兵为骨干,但依旧存在严重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另外,从李敬玄麾下的唐将序列来看,阵容实在相当普通,刘审礼、李谨行、契苾明、韦待价、王杲、王孝杰、曹怀舜、黑齿常之、娄师德等将领中,只有李谨行勉强算是沙场宿将。而日后大红大紫的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三人,眼下地位都很低(王孝杰是副总管、黑齿常之是河源军副使、娄师德干脆是随军文职),但很快,他们便将成长为唐朝西部边防的三个核心。就这样,这场由政治斗争发端,帅无能、将不力的西征拧巴着上路了。浩浩荡荡的十八万唐军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将是吐蕃军神论钦陵率领的三十万吐蕃军队,而这场史称“青海之战”的西征从一开始,便是个必败之局。678年(仪凤三年)七月,唐军在龙支(今青海乐都南)与吐蕃军队相遇。刘审礼、王孝杰二人所领的1万先锋,凭借人数优势,连续摧垮了吐蕃的阻滞。两胜后,吐蕃军队败退数百里,唐军乘胜追击行至大非川。刘审礼连胜后,以为吐蕃不过尔尔,督促先锋加快行军速度。却不知这中论钦陵的诱敌之计。钦陵知唐军远来,必求速战速决。便以少量蕃军正面诱敌,引唐军深入,事先集结二十万军队在大非川设伏,另以十万蕃军左右随行,阻击唐军援助。不虞有他的刘审礼一头扎进了钦陵的口袋阵,被吐蕃军队团团围住,四面攻杀。刘审礼虽率军力敌,但仍寡不敌众,未能突破重围。在此关键时刻,身为主帅的李敬玄,却被论钦陵的阻援部队迷惑,怯懦畏战,不敢向前。九月,唐军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刘审礼阵亡、王孝杰被俘。逡巡不敢上前的李敬玄闻讯大惊,抛弃辎重一路溃逃(“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论钦陵率军紧追不舍,唐军行至承凤岭(今青海西宁西南千户庄)前,蕃将跋地设率轻骑绕道赶上,在岭上险要处设栅堵住归途。唐军只能在岭下挖壕沟结营固守,这时论钦陵的大军从四面合围而来,十几万唐军眼看就要成了瓮中之鳖。可主帅李敬玄呢,除了晃脑袋,长吁短叹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资治通鉴·唐纪十八》:“九月……丙寅,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时审礼将前军深入,顿于濠所,为虏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闻审礼战没,狼狈还走,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以自固,虏屯兵高冈以压之。”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黑齿常之站了出来,这个身高两米的大汉(“七尺有余”),带所部五百余人,趁夜色攀援上山,拼死冲击吐蕃栅寨,搅得吐蕃军心大乱。跋地设黑夜之中难辨唐军多寡,见营内四处起火,唐军嗜血砍杀,以为唐朝援军赶至,便抢了匹马只身逃走,蕃军顿时大溃。李敬玄和麾下数万大军,得以侥幸逃回鄯州(今青海乐都)。《新唐书·李敬玄传》:“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夜帅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击虏营,虏众溃乱,其将跋地设引兵遁去,敬玄乃收余众还鄯州。”这场声势浩大的“青海之战”(或承凤岭之战),终以唐军溃败告终,出征时的十八万将士,在溃逃中损失过半。李敬玄逃入鄯州后,娄师德奉命收集逃散的唐军将士,渐渐稳定了唐军的形势(“敕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复振”)。被俘的先锋副使王孝杰则经历极为诡异,据说他的相貌和已故赞普芒松芒赞极为相似,吐蕃军士看着都懵了,以为他是天神(吐蕃王室号称天神后裔),反而颇受优待,最终得以免死归唐。有时长得帅,未见得一定管用,长得特别能救命!《新唐书?王孝杰传》:仪凤中,刘审礼讨吐蕃,孝杰以副总管战大非川,为虏执,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故不死,归之。武后时,为右鹰扬卫将军。而黑齿常之则凭此大功一举上达天听,受到了高宗的重视,升为左武卫将军,赐给金、绢。《新唐书·黑齿常之传》:高宗叹其才略,擢授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赐金五百两、绢五百匹,仍充河源军副使。我们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一文里,曾多次引用洛阳出土的《黑齿常之墓志铭》,补足两唐书、通鉴中的记载,但《墓志铭》在承凤岭战后的记述却出现了谬误。《墓志铭》中写道:“府君独立高岗之功,以济其难。转左武卫将军,代敬玄为大使。”但其实,黑齿常之“代李敬玄河源道经略大使”,并不是在承风岭之战后,而是在调露年间(公元679年)的良非川战役以后。这次又是黑齿常之,拯救了唐军的必败之局。永隆元年(680年)七月,吐蕃论赞婆(钦陵的弟弟)、素和贵等人率领三万蕃军侵扰河源,李敬玄再度被击败。赞婆获胜后,屯军于良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压迫唐朝青海边境,黑齿常之率领三千精骑,长途奔袭再次夜袭吐蕃军营,斩蕃军首级两千,缴获羊马数万,论赞婆与素和贵单骑逃走。《旧唐书·黑齿常之传》:“ 时吐蕃赞婆及素和贵等贼徒三万余屯于良非川。常之率精骑三千夜袭贼营,杀获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而遁。”此战后,担惊受怕的李敬玄实在是不想干了,向朝廷称病请求回京,得到了批准。高宗便以连续建功的黑齿常之“代为河源道经略大使”,从此抵御吐蕃的重担便落在他的肩上。为了固守河源重地,黑齿常之在周边“增设烽火台、戍守点七十余处”,构建起一个严密的防御网络。同时,面对河源地理偏远,军粮运输困难重重现状,他亲自带人“开辟屯田五千余顷,每获粮食五百余万石”,解决了军中无粮,士卒不安的局面。随着唐蕃战争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吐蕃也渐渐感受到了后勤方面的压力,永隆二年(681年),论赞婆开始在青海地区经营吐蕃的后勤基地,他再次选择了良非川。5月21日,黑齿常之率领一万唐军精骑突击良非川基地,大败论赞婆的吐蕃军,顺势烧了蕃军的粮草储备,缴获大量牛羊、战马和铠甲。此战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吐蕃都不敢再犯唐境。《旧唐书·黑齿常之传》:开耀中,赞婆等屯于青海,常之率精兵一万骑袭破之,悉烧粮廥,获羊、马、甲首不赀。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惮之,不敢复为边患。北挡后突厥汗国,黄花堆大战先胜后败。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贵族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反叛,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重建东突厥汗国,阿史那骨笃禄“自立为可汗”,史称“后突厥汗国”。《资治通鉴·唐纪十九》:“(永淳元年)是岁,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此后十余年期间,后突厥汗国统治了救勒各部,不断南下侵扰唐北部边地,对唐朝北部边疆构成了威胁。说来有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手下的重臣阿史德元珍、墩欲谷,都是唐朝培养起来的。《册府元龟》记载:“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轩等,皆因充侍子,遂得遍观中国兵威礼乐,其后竟为边害。”这些曾留学长安的国子监的留学生,对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特点很熟悉,回到国内后能有的放矢制定战略战术,让唐朝的边将非常头疼。公元684至687年间,大漠南北遭受旱灾,“野皆赤地,少有生草,以此羊马死耗,十至七八”,突厥人不得不“掘野鼠,食草根,或自相食,以活喉命”。已经反叛的后突厥汗国,自然无从得到唐朝的援助,于是便大举南下抄掠,685年3月,阿史那骨笃禄寇边,在忻州大败阳曲道行军总管淳于处平所领的唐军,战没者五千余人。北方边事的崩坏,让武则天想起了能征善战的黑齿常之。之前,黑齿常之一直在负责河源道的防务,684年去辅助讨伐李敬业应当是暂时离开,讨伐后又返回河源军。垂拱二年(686年),黑齿常之奉命北御突厥,当他进兵至两井(今河北鹿泉北)时,黑齿常之和先头部队与三千多突厥骑兵遭遇。突厥骑兵见到唐军,都赶忙下马穿甲,黑齿常之见状毫不犹豫的领二百多名骑兵发动冲锋,突厥骑兵弃甲而逃。傍晚时分,大批突厥兵闻讯赶来,对唐军形成包围之势,黑齿常之命人在营中遍燃篝火,又命人在东南然篝火以为疑兵。突厥军队以为唐军大部队已经赶到,急急忙忙的撤走。《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突厥入寇,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拒之;至两井,遇突厥三千馀人,见唐兵,皆下马擐甲,常之以二百馀骑冲之,皆弃甲走。日暮,突厥大至,常之令营中燃火,东南又有火起,虏疑有兵相应,遂夜遁。”次年(687,垂拱三年)7月,突厥侵袭朔州,双方大战于黄花堆(今山西阴县东北黄花梁)。黑齿常之以燕然道大总管的身份,带领李多柞、王九言等部将,占据有利地势先消耗突厥军队的锐气。等天过午时,突厥进攻受挫士气渐落时,唐军暴起三路伏兵尽出,左右夹击,突厥大败,唐军追奔四十里,突厥一路北逃大漠不敢回首。本来黄花堆大捷就应以唐军大胜告终了,没想到一个自作主张的蠢货,却毁了黑齿常之的努力。垂拱三年(687年)十月初,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妒忌黑齿常之的军功,擅自轻敌冒进,被突厥军队逮个正着,所部尽灭。惨败后,不知这货走了谁的关系,居然一纸上奏递至武则天面前,要求穷追残寇(突厥余部)。武则天的回复是,“让他和黑齿常之商议”,但他却凭在山西驻扎多年的关系,暗地游说了几个相好的将领,私自带着一万三千精兵,跨出边塞二千余里,想要反过来打劫一把突厥。结果又被专业打劫的突厥军队逮住,再度全军覆灭。供应大队长爨宝璧两次送温暖后,不但唐军兵力更加捉襟见肘,突厥军队获得唐军装备后,倒是养肥了。爨宝璧再度只身逃回,这次等着他的是刽子手的砍头刀了。大怒之下的武则天,顺便给阿史那骨笃禄改了个名叫“阿史那不卒禄”。《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四》:“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馀寇。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兵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馀里,掩击其部落;既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先胜后败的黄花堆之战,也是黑齿常之为大唐的最后一战了。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说他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等人谋反。武则天下令将黑齿常之召回京城,将其逮捕入狱。很多人都将此事与黄花堆之败联系起来,认为黑齿常之含冤入狱是武则天对他的惩罚。但其实,综合唐书和《黑齿常之墓志铭》的记载,看不出当时武则天有欲置黑齿常之于死地的迹象,相反,却是嘉奖有加。《黑齿常之墓志铭》记道,“制曰:局都温雅,机神爽晤。夙践仁义之途,聿蹈廉贞之域。……,胡马无南牧之期,汉使静北游之望。灵夏冲要,妖羯是瞻。君之威声,无以为代。又转为怀远军经略大使,以遏游氛也。”墓志中所写下诏褒奖一事,应在黄花堆初战大胜之后,爨宝璧出击败北之前,且之后的败北黑齿常之不应该负主要责任,最多不过是“失察之罪”。因此,《新唐书》也只是讲“常之坐无功”而己,牢狱之灾并非因此而起。那黑齿常之又是因何蒙冤入狱的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自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专权以来,唐庭朝野一片非议之声,柳州司马徐敬业等干脆起兵讨逆。虽然各地的反抗都被镇压,但却在武则天心中留下了大片的阴影。为此,她“铸铜为匮”大开高密之门,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无实者不问”。这就意味着,高密成了一件没有风险又收益很高的举动,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与告密相配合的则是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之徒流行,“酷吏之党,横噬于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于是,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每有落入酷吏之手,死者十九。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等人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谋反,恰逢武周朝(690年,9月9日)建立前的准备期,正是诬告风最烈之时。因此,黑齿常之入狱后,不足两月(十月初九)便愤然自缢而死,结束了为大唐东挡西杀的一生。《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两唐书和通鉴中,对黑齿常之的记载均到此为止,对于他的身后事再无记述。所幸民国时期发现的《黑齿常之墓志铭》和其子《黑齿俊墓志铭》中补足了史料的缺漏。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黑齿常之含冤而死后十二年,武则天下召为其平反昭雪,追授“左玉钤卫大将军”,同时册封黑齿俊为“右豹韬卫诩府左郎将”。《黑齿俊墓志铭》中颇有不平,写道:“惟公志气雄烈,宇量高深,虽太上立功,劬劳苦战,而数奇难偶,竟不封侯。奄及歼良,朝野痛惜。”纵观黑齿常之一生,在百济国时为百济忠心耿耿,在举国皆降的情况下,他愤而复叛投身百济复国。再度降唐后,则为大唐东挡西杀不避箭矢,为两国皆可堪称全功。吐蕃王朝在最强悍时,曾一己之力硬抗亚洲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唐、大食、南诏和回鹘。在从剑南到中亚绵延数千里战线上,吐蕃陈兵百万,一场战役动辄兴兵数十万,它是如何解决数十万人的后勤问题的呢?我们先来看几个吐蕃的战例: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九月,松赞干布“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十二月,“吐蕃大将禄东赞率兵一十二万击白兰氏,苦战三日。吐蕃初败后胜,杀白兰千余人,屯军境上,从侵掠之”;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八月,吐蕃军神论钦陵,先在乌海战区以20万人围歼唐军辎重部队,后又在大非川顿兵40万围攻薛仁贵率领的唐军主力。在一次战役中,集结如此巨量的军队,对国家的军事动员能力、后勤供应能力都是严峻的考验,吐蕃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关于这个疑问,还要从吐蕃王朝的军事组织结构说起。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施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将吐蕃国土划分为五个“如”(军区),“如”有部、翼的意思,每个“如”下设有若干东岱(千户)。每个“如”都设有“如本”、“元帅”、“副将”等职,千户设有千户长(又称千夫长),下设有百夫长等职务。“如本”和“千户长”既是军官,又是地方行政官员,负责军政民政事务。以地域划分的“如”(军区)保证了,每个“如”内部的军队都是原来的部落民,每个千户长所统的兵士大都是同一部落的人组成。相互之间能够团结,互相照应,并为自己部落的声誉不惜牺牲,极大的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据《五部遗教·大臣遗教》、《贤者喜宴》等史料记载,吐蕃每个“如”的军马由同一种颜色的马匹组成,旗帜亦各有区别,因而只要一看到马匹和旗帜,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个“如”的军队,十分有利于行军作战和调遣指挥。这项被称之为“五如六十一东岱”的制度设定,将吐蕃的军事、社会、行政和生产生活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类似“军国主义”类型的国家体制。除了国家层面的制度设定外,吐蕃还将国内的平民阶层分化成了“桂”和“庸”两个等级。按照藏史《贤者喜宴》的解释,“桂”属于高等属民,从事和军事相关的事务,也就是拥有“军籍”。负有为政府提供男丁,战时从军打战,并自行负担战争所需的武器、马匹和粮草,这种身份的设定和唐朝初期府兵制中的府兵非常相似。“桂”(“军户”)的身份也类似唐朝的府兵,地位高于一般庶民。在西藏律条中,“桂”如果在纠纷中被杀,其赔偿的身价(命格)在其他庶民之上,属第八等级。由于“桂”所负担的劳役与赋税比一般民户为轻,且社会地位较高,吐蕃法律里甚至写明了禁止“农户”转为“军户”的规定。除了军户地位高于一般农户外,吐蕃还有一整套奖惩机制,对于战场舍死忘生的勇士奖励以虎豹皮制的服饰,而对于怯懦者则在其头上悬挂狐狸尾巴,“表其似狐之怯”。《贤者喜宴》:“勇者褒以豹及虎(皮),懦夫贬以狐尾”。《通典》载:“(蕃军)重兵死,恶疾终,以累代战没者为甲门,临阵奔北者,悬狐尾于其首,表其似狐之怯。”再加上,吐蕃军队的战争模式,类似于游牧部落的高机动性穿插围歼。战场掠夺所获,采取分账制,土地归属国家所有,其余浮财全部由个人支配。《册府元龟》记载:“(蕃军)出疆之资,亦无定给,而临阵所得,便为己有,所以战伐吞并,往必成功”。以上这些因素共同将吐蕃将士塑造成了悍不畏死、嗜血搏杀的勇士,但再勇敢的士卒也得吃饭,饿着肚子谁都打不了胜仗,即便吐蕃军队的作战方式对后勤的依赖程度较低。为了解决军队后勤补给的问题,吐蕃军队在不同时期进行过各种尝试,从最开始的“全民皆兵”,到军队中出现了专业的仆从士卒“庸”(奴、温末),再到之后干脆出现了前线补给基地。在吐蕃军队早期,并没有专门的后勤建制,而是在出动军队时由士卒自行解决。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部落士卒不得不拖家带口一起奔赴前线。部落中的老幼跟在军队之后放牧牛羊,随时供给大军粮草食品上的消耗。但这种方式除造成军队行动迟缓之外,还有一个严重缺陷,前线打赢了还好,如果一旦战场失利,老幼妇孺很难逃走,大量被唐军俘获。唐朝对此时吐蕃军队的评价是“辎重疲弱”。我们来看几个唐蕃交战的案例,可以清楚的表明这时期吐蕃军队后勤的特点:高宗咸亨元年(670年),薛仁贵从大非川进兵乌海,在积石河口与吐蕃相遇,“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吐蕃将兵10万寇临洮,入攻兰、渭。玄宗“诏薛讷为陇右防御使,与王晙等并力击(吐蕃)。会(王)晙等战武阶,斩首万七千,获马羊无虑二十万”。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年),“剑南节度使崔宁大破吐蕃故洪等四节度兼突厥、吐浑、氏、蛮、羌、党项等二十余万众,斩首万余级”,缴获“牛羊及军资器械,不可胜纪”。从以上战例可以看出,唐军获胜的战役中,对吐蕃有生力量的杀伤并不很多,相比于唐军惨败的战役多全军覆没,机动能力更出色的吐蕃军队大多都能逃脱。大历十一年,崔宁“斩首万余级”的战例发生在多山的剑南,而在土地相对平旷河陇地区,此类战例颇为罕见(武阶之战也是峡谷地形)。但河陇战区,唐军获胜的缴获却很多。这足以说明,吐蕃部队出行,往往携大批牛羊马作为后勤补给。很显然,负责放牧牛马的不会是吐蕃军队中的战兵,而以老幼妇孺为主的协从人员,在在战斗中往往会与主力部队脱节,被袭击的唐军大批俘虏,这便是唐史所记“吐蕃轴重疲弱”的原因。这种全民皆兵、自带后勤的方式,持续了很长时间,上述三个战例的时间跨度便有一百年之久,可见吐蕃军队的给养与其在青藏高原内部的部落生活状态没有什么两样。除了打仗,饮食等依旧操持游牧习俗,只是将打仗融入部落生活的一部分而已。这就是吐蕃人在部落军事制度下,军事生活的主要特点。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清楚了,唐史中吐蕃军队动辄数十万人,其实指的是整个部落军队的总人口,而不是战斗人员的数量。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吐蕃本土不过二百万人左右的人口基数,如何能轻易征调二十万人投入一场战役之中。例如,贞观十二年(638年),松赞干布的“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随着吐蕃占领区域的扩大、兼并掠夺的人口增多,吐蕃军队的结构和补给方式也在改变。吐蕃军队中开始出现成规模、成建制的仆从士兵,这些仆从士兵最开始是由吐蕃奴隶组成,负责向“桂”(高等属民)和军官提供服务。但后期,随着吐蕃版图的扩大,被征服民族的士兵逐渐加入,苏毗、吐谷浑、白兰羌、党项、沙陀、汉人,都成了仆从部队的补充来源。这些生活习惯各异、语言庞杂的仆从,在互相协作过程中不断融合,形成了一个自称“温末”固有的族群。而在吐蕃王朝崩溃后,“温末”这个被遗忘的族群,不但诱发了席卷吐蕃全境的庶民大暴动,还连续在河西走廊建立了几个政权,可见其人数之多。同时,随着占领区面积的扩大,从吐蕃本土携带大量牛羊辎重赶赴前线,逐渐成了效费比极低的方式。当吐蕃牢固占据苏毗、吐谷浑和甘南后,这几处地区都成了吐蕃继续拓展疆域的前进基地。对此特点,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曾给唐庭上奏道:“苏毗一蕃,最近河北吐谷浑部落,数倍居人,盖是吐蕃举国强援,军粮兵马,半出其中。”为了打破吐蕃源源不断的攻势,唐军也有针对性的对吐蕃的前进基地,进行了多次突击破袭。公元681年(唐高宗开耀元年)五月,唐将黑齿常之率精兵一万袭之,烧其粮贮而还。由此战例可知,时值五月,河湟地区尚未麦熟,但吐蕃却已有粮草囤积之所。可见,吐蕃当时已经开始建设,拥有补给功能的前线基地了。这是吐蕃军队远距离作战过程中,由军事部落向准军事集团发展的明显进步。但必须要看到,前进基地依旧是以农牧结合的方式在运行,粮屯只是一个方面,依靠周边草场放牧获取肉类仍旧是重要的军队补给手段,参与放牧的人员也依旧是吐蕃的部落民。例如,787年(唐德宗贞元三年)四月,在盐(今陕西定边县)、夏(今陕西靖边县)二州,“诱赂蕃中给役者,求其人马真数,凡五万九千余人、马八万六千余匹,可战者仅三万人,余悉童幼,备数而己”。由此奏报可知,吐蕃驻盐、夏二州的五万九千军队中,战斗人员只有3万,另有一半人员是从事游牧饲养的后勤供给人员。同时,受迫于后勤供应的压力,吐蕃军队仍旧必须保持冬夏不同草场的轮牧特点,这也造成了唐蕃战争中非常明显的节奏性。夏季吐蕃军队向青海草场游牧(“每岁夏,吐蕃畜牧青海”),河陇军力相对空虚,而河湟军田中的农活较少(唐朝边军也是边镇屯田的主要劳动力),唐军反击主要集中于此时。而到了秋季,河湟麦熟寇边掠夺的收益明显提高,吐蕃要来自己认为的“吐蕃麦庄”里收获唐军帮忙种的麦子。加之,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周边是吐蕃主要的冬季牧场,岁岁秋防成了唐军的主要工作,为了缓急防守压力,唐军每每以焚烧草场的方式防御。“泾州(今甘肃泾川县)西门外皆为贼境,樵苏殆绝,收刈禾稼,(蕃军)必布阵于野而收获之。获既失时,所得多空穗,于是泾人有饥忧焉。”综上所述,战争的形态是由后勤供应能力决定的,这一点从古至今莫不如此。吐蕃军队的游牧集群作战方式,保证了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大量军队,不过即便游牧骑兵对后勤的需求较低,但个人携带的粮秣依旧难以满足长期作战的需求。因此,全族驱动供应的方式在吐蕃军队中长期存在,这也是唐史记载中吐蕃动辄兴兵数十万的原因。而后,随着其军事行动中战线的拉长、战场的扩大,吐蕃军队的供应方式出现了相应的变化,针对不同战场的区域地理特点,补充了新的补给方式。如在西域荒漠绿洲地区曾出现给养配给的制度,而在川西剑南等多山农业区,则放弃了传统的游牧补给,采用了征集、赎买等方式,这也导致川西诸羌难以忍受,不断背弃吐蕃投唐。在关陇半农半牧的地理条件下,则结合草场资源,依旧保留了部落迁移的方式,以保障军队的战斗力,并与唐军形成了百余年的拉锯战局。上述几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是吐蕃保持战场进攻动力的源点,同时也造成了川西、河陇地区的民族融合,吐蕃王朝崩溃后,大量藏族滞留在农牧结合区,与当地民众互相融合,成了今天青海、甘肃、四川各地藏族自制州县的缘起。只有蔡文姬,另两位我不认识也不知道~!谢美意相邀……奉命而作端午是一曲风花雪月的爱情歌 作为诗的国度、词的故乡,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端午节就是浸润在诗词歌咏中的风俗长卷。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留下无数美妙的诗词华章,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收录端午诗词上百首,或追思屈子,或寄诗龙舟,或咏叹离别……苏东坡更是唱出一曲“佳人相见一千年”的情歌……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节日。端午节,亦有端阳节、重五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别称。在盛夏的开端,几场细雨,几卷荷风,在这烟水迷离的日子里,吟咏踏歌的先贤诗人、文人墨客款款走来、绰约闪现于目前……在他们眼中的风情端午是:一首千年吟唱的风景诗,一幅异彩纷呈的风俗画,一次家国情怀的屈子祭,一个骚客雅集的诗人节,一场鼙鼓震天的龙舟赛,一缕芬芳满口的粽子香,一盏绵长甘冽的雄黄酒…… 端午,是一曲“佳人相见一千年”生死相许凄美的爱情歌。端午节亦称浴兰节,《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每逢端午,古人采百草(中草药)、沐兰汤(用草药浸水沐浴)成风。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渔家傲》有“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的诗句。苏东坡献给王朝云的《浣溪沙·端午》词,透露了古人端午兰汤沐浴、腕绕五彩线、发鬓斜挂平安符的习俗,也留下了才情苏东坡在风情端午的绵绵情话,词云:“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才情苏东坡,36岁时与王朝云邂逅于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西子湖上,惊艳于朝云才艺,传说留下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王朝云,字子霞,歌女出身,温婉可人、善解人意,苏东坡赞王朝云“敏而好义,忠敬若一”,是他情意相投的红颜知己。宋人费衮的《梁溪漫志》,留下东坡与朝云一段趣闻: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屡屡被贬,发妻王弗、续妻王闰之先后离世,惟王朝云与东坡携手人生的巅峰,又义无反顾不离不弃地陪伴他走过人生的低谷,是最“懂”他的女人。朝云为东坡育有一子,未满岁便夭折于金陵(南京),东坡“老泪如泻水”。可叹天妒红颜,朝云在陪伴东坡被贬惠州时于34岁溘然长逝,东坡从此终老亦未续弦。朝云去世后,苏东坡为她亲书墓志,建六如亭于墓畔,亭联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留下一阕《雨中花慢》词,其最后一句:“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其情真真,其意切切,苏东坡可谓有情有义大丈夫。“美如春圆,目若晨曦”,苏东坡弟子秦观,这样描写他小师母的美貌与气质。苏东坡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的《浣溪沙·端午》词中“佳人相见一千年”一句,是在风情端午向王朝云发出的祈愿天长地久,永谐情好的爱情誓言,也表达了对朝云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遇见苏东坡这位“不知更几百年才出”的“如此人物”(王安石语),一位怜她、爱她的好情人,一位豁达率真、才情豪放的大丈夫,王朝云无疑是幸运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清初诗人何绛于六如亭上、朝云墓前,感怀东坡朝云这对才子佳人的旷世爱情,留下《朝云墓》诗,诗云:“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余香。宋朝陵墓俱零落,嫁得才人胜帝王。”好一个“嫁得才人胜帝王”!朝云墓已成惠州人文景观保存至今,引得无数才情骚客深情凭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踏歌吟唱苏东坡“佳人相见一千年”的端午情歌。(图片来自网络)做为九江人,我的第一反应大美九江。。。九江生活节奏不快,房价不高,空气好,景色优美,适合居住。。。去过很多城市,,,有些城市就只能用三个字形容,脏乱差,具体不点名。。九江人好,不排外,热心。。九江的哥的姐好,你要是问他旅游啊人文啊等等,他可以给你括一天。。九江旅游好,庐山,石钟山,秀峰,石门涧,三叠泉,石钟山,龙宫洞,白鹿书院,观音桥,浔阳楼,琵琶亭,锁江楼,庐山西海,云雾山,鄱阳湖,甘棠湖,南门湖,七里湖,八里湖,柘林湖,赤湖,修河,濂溪河等等。。九江出人才,文学家陶渊明、黄庭坚、白鹭洲书院创始人江万里以及建筑家雷发达的故乡;东晋时,荆、江二州刺史陶侃,就是浔阳人。同时代的周访、周楚、周抚一家两代,为保卫晋室屡建功勋。北宋将领王韶(德安人),南宋将领余玠(修水人),曾率部与吐蕃部落和蒙古军作战有功,分别官至枢密副使和兵部侍郎。近代化运动中,九江涌现了维新志士陈宝箴及其子陈三立、孙陈衡恪、陈寅恪。武宁人李烈钧湖口起兵,反对帝制维护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元老。此外还有余庆鳌、蔡公时、蒋彝、许德珩、吴征镒、袁隆平、潘际銮、杨叔子、杜宣、毕必成 、黄远生、陈邦柱、徐宝璜、陶博吾、蔡若虹、万昊、沈德咏、樊友山等。(这个是度娘的)九江出美女,,不用多说,武宁,修水美女绝对杠杠的。。。。九江出美食,庐山三石,石鱼,石耳,石鸡,九江茶饼,九江酥糖,庐山云雾茶,神雾山黄桃罐头,吊瓜子等等等。。。知识有限,墨水就这么多,就说一句,大美九江。。。我这几天欣赏的一幅对联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在老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进贾府与新来的宝钗在行酒令中的对句。我欣赏这幅对联的理由有二:第一,精准美雅。宝钗的上句和黛玉的下句,字字珠玑严密工整用字准确精美音韵合律奇妙无比,上下句各五个字无一字可以用任何一个其他字代替的精准高雅,在文学艺术上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意境深远。上下句只有各五个字全联共十字,但意境之深远含蓄情感之凄美尽表字里行间。对联借写景物抒发了腐朽奢华富贵繁荣如转眼云烟逝去的无奈悲情和人们预感到无法得到想得到的幸福的凄楚。是封建社会上层表面繁荣的真实写照。
问题是你是山西东部什么城市,就以运城临汾(晋城)为起点吧,差别不大,建议如下:第一天:运城临汾-壶口瀑布-平遥古城 150公里左右(晋城可能远些),2小时左右到达壶口瀑布,景点较小,观看2小时,就可以撤了,直接驱车270公里平遥古城,住古城赏夜景。第二天: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大同),390公里,车程4.40小时,上午起床游平遥古城,下午驱车云冈石窟,晚上住大同或云冈石窟酒店。第三天:大同-恒山,80公里,今天游云冈石窟,九龙壁,大同周边,晚上直接到浑源或大同第四天:恒山-五台山,166公里,恒山海拔不高,风景听说普通,一天来回可以。今天登北岳恒山,下午下山去五台山,最好能上山住山上。第五天:五台山-太原 185公里,车程2h50小时,昨晚如果住山里,今天游完五台山,下午晚点下山直接太原住太原。也可以住多一晚,明早太原。第六天:太原-回家 今天起床继续继续太原周边游,晋祠乔家大院游,最后驱车回家。公里数不算太多。乔家大院
问题是你是山西东部什么城市,就以运城临汾(晋城)为起点吧,差别不大,建议如下:第一天:运城临汾-壶口瀑布-平遥古城 150公里左右(晋城可能远些),2小时左右到达壶口瀑布,景点较小,观看2小时,就可以撤了,直接驱车270公里平遥古城,住古城赏夜景。第二天: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大同),390公里,车程4.40小时,上午起床游平遥古城,下午驱车云冈石窟,晚上住大同或云冈石窟酒店。第三天:大同-恒山,80公里,今天游云冈石窟,九龙壁,大同周边,晚上直接到浑源或大同第四天:恒山-五台山,166公里,恒山海拔不高,风景听说普通,一天来回可以。今天登北岳恒山,下午下山去五台山,最好能上山住山上。第五天:五台山-太原 185公里,车程2h50小时,昨晚如果住山里,今天游完五台山,下午晚点下山直接太原住太原。也可以住多一晚,明早太原。第六天:太原-回家 今天起床继续继续太原周边游,晋祠乔家大院游,最后驱车回家。公里数不算太多。乔家大院大唐名将黑齿常之——救唐军十万,擎河西半壁,终含冤自缢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这篇中,我们讲到了黑齿常之在百济国的前半生,其家族累世高官为大军区首脑,他也刚年方弱冠,便为百济达率兼风达郡将。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三月,苏定方领十万唐军浮海而来,雷霆一击之下,百济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率众投降,百济灭国。但黑齿常之降唐后,目睹唐(新)罗联军军纪败坏,枉杀无辜。愤而聚啸山林征召旧部,凭任存山(位于今韩国全州)天险结寨自保,很快就聚集起三万余众,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抵抗部队。《旧唐书·黑齿常之传》:“与左右十余人遁归本部,鸠集亡逸,共保任存山,筑栅以自固,旬日而归附者三万余人。” 黑齿常之在任存山,顶住了苏定方的猛攻后,百济国内形势逆转。直到三年后(663年,高宗龙朔三年),唐军水师在白江口大败倭国、百济联军,黑齿常之二度降唐。此后十五年,黑齿常之一直留在百济故地,任唐朝地方官,由一个折冲都督逐步升职为左领军将军,封爵浮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直到677(仪凤二年)年,黑齿常之才被跨海调动到河陇地区的洮河道,任洮河道经略副使,由此开始了戍边河西的历程。戍边河西,两救唐军,吐蕃七年不敢犯边。运作黑齿常之跨海调动的,显然是他的老恩公刘仁轨。因为这一年,刘仁轨被任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到任河西后,他马上便想起了老部下,向朝廷上书请求,否则即便黑齿常之累功升迁,高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百济还有这样一员战将。这位刘仁轨也算一代名将,在灭百济的过程中,他料事如神,以白江口海战痛歼倭国闻名。但在西北戍边期间,他却过得颇不如意。因为,时任宰相李敬玄,有事儿没事儿总办他。他对于西北戍边的上奏动不动就被驳回,按说政敌老惦记他,大不了请命不干也就是了,以刘仁轨过去的累功,回朝也是大员之一。《新唐书·李敬玄传》:仪凤元年,拜中书令,封赵国公。刘仁轨西讨吐蕃,有所建请,(李)敬玄数持异,由是有隙。但心眼不算宽绰的刘仁轨却气不过,开始给李敬玄挖坑。他上书朝廷,声称:“抵御吐蕃,非李敬玄不可”。这位李敬玄打从为官开始,就没沾过军事的边儿,刘仁轨当然知道他肯定不行,摆明了就是想让他出丑。上奏到了朝廷,李敬玄当然不想去,他就是想站一边喷人玩,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辞不受。这下高宗也不乐意了,心里说你总说别人不灵,这回你给朕做了个灵的看看,坚决让他带兵西征。《旧唐书·刘仁轨传》:仪凤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冀欲中伤之,上言西蕃镇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为了给李敬玄凑人头,唐高宗特意发下《令举猛士敕》,在全国招募臂力过人、弓马娴熟青壮入伍从军。《令举猛士敕》发布后,无数怀着“游侠长安,闹市驰马”梦想的青年纷纷响应号召,自备武器和马匹前来应召。时任监察御史娄师德,也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唐高宗大喜,任命他为朝散大夫,让他随军出征。《新唐书·娄师德传》: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高宗的全国募兵,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崩坏,全国六百多处折冲府再无可用之兵,不得不以《令举猛士敕》的方式征召军队。虽然募兵初期,性格豪健的唐人踊跃相应,但军事体制发展到了唐朝,军队专业化、职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临时招募的唐人即便弓马娴熟,仍旧没有成建制、半职业化的府兵战斗力强。而这次唐军西征,正月开始募集猛士,六月便草草上路,虽然加入了河陇老兵为骨干,但依旧存在严重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另外,从李敬玄麾下的唐将序列来看,阵容实在相当普通,刘审礼、李谨行、契苾明、韦待价、王杲、王孝杰、曹怀舜、黑齿常之、娄师德等将领中,只有李谨行勉强算是沙场宿将。而日后大红大紫的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三人,眼下地位都很低(王孝杰是副总管、黑齿常之是河源军副使、娄师德干脆是随军文职),但很快,他们便将成长为唐朝西部边防的三个核心。就这样,这场由政治斗争发端,帅无能、将不力的西征拧巴着上路了。浩浩荡荡的十八万唐军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将是吐蕃军神论钦陵率领的三十万吐蕃军队,而这场史称“青海之战”的西征从一开始,便是个必败之局。678年(仪凤三年)七月,唐军在龙支(今青海乐都南)与吐蕃军队相遇。刘审礼、王孝杰二人所领的1万先锋,凭借人数优势,连续摧垮了吐蕃的阻滞。两胜后,吐蕃军队败退数百里,唐军乘胜追击行至大非川。刘审礼连胜后,以为吐蕃不过尔尔,督促先锋加快行军速度。却不知这中论钦陵的诱敌之计。钦陵知唐军远来,必求速战速决。便以少量蕃军正面诱敌,引唐军深入,事先集结二十万军队在大非川设伏,另以十万蕃军左右随行,阻击唐军援助。不虞有他的刘审礼一头扎进了钦陵的口袋阵,被吐蕃军队团团围住,四面攻杀。刘审礼虽率军力敌,但仍寡不敌众,未能突破重围。在此关键时刻,身为主帅的李敬玄,却被论钦陵的阻援部队迷惑,怯懦畏战,不敢向前。九月,唐军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刘审礼阵亡、王孝杰被俘。逡巡不敢上前的李敬玄闻讯大惊,抛弃辎重一路溃逃(“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论钦陵率军紧追不舍,唐军行至承凤岭(今青海西宁西南千户庄)前,蕃将跋地设率轻骑绕道赶上,在岭上险要处设栅堵住归途。唐军只能在岭下挖壕沟结营固守,这时论钦陵的大军从四面合围而来,十几万唐军眼看就要成了瓮中之鳖。可主帅李敬玄呢,除了晃脑袋,长吁短叹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资治通鉴·唐纪十八》:“九月……丙寅,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时审礼将前军深入,顿于濠所,为虏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闻审礼战没,狼狈还走,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以自固,虏屯兵高冈以压之。”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黑齿常之站了出来,这个身高两米的大汉(“七尺有余”),带所部五百余人,趁夜色攀援上山,拼死冲击吐蕃栅寨,搅得吐蕃军心大乱。跋地设黑夜之中难辨唐军多寡,见营内四处起火,唐军嗜血砍杀,以为唐朝援军赶至,便抢了匹马只身逃走,蕃军顿时大溃。李敬玄和麾下数万大军,得以侥幸逃回鄯州(今青海乐都)。《新唐书·李敬玄传》:“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夜帅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击虏营,虏众溃乱,其将跋地设引兵遁去,敬玄乃收余众还鄯州。”这场声势浩大的“青海之战”(或承凤岭之战),终以唐军溃败告终,出征时的十八万将士,在溃逃中损失过半。李敬玄逃入鄯州后,娄师德奉命收集逃散的唐军将士,渐渐稳定了唐军的形势(“敕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复振”)。被俘的先锋副使王孝杰则经历极为诡异,据说他的相貌和已故赞普芒松芒赞极为相似,吐蕃军士看着都懵了,以为他是天神(吐蕃王室号称天神后裔),反而颇受优待,最终得以免死归唐。有时长得帅,未见得一定管用,长得特别能救命!《新唐书?王孝杰传》:仪凤中,刘审礼讨吐蕃,孝杰以副总管战大非川,为虏执,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故不死,归之。武后时,为右鹰扬卫将军。而黑齿常之则凭此大功一举上达天听,受到了高宗的重视,升为左武卫将军,赐给金、绢。《新唐书·黑齿常之传》:高宗叹其才略,擢授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赐金五百两、绢五百匹,仍充河源军副使。我们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一文里,曾多次引用洛阳出土的《黑齿常之墓志铭》,补足两唐书、通鉴中的记载,但《墓志铭》在承凤岭战后的记述却出现了谬误。《墓志铭》中写道:“府君独立高岗之功,以济其难。转左武卫将军,代敬玄为大使。”但其实,黑齿常之“代李敬玄河源道经略大使”,并不是在承风岭之战后,而是在调露年间(公元679年)的良非川战役以后。这次又是黑齿常之,拯救了唐军的必败之局。永隆元年(680年)七月,吐蕃论赞婆(钦陵的弟弟)、素和贵等人率领三万蕃军侵扰河源,李敬玄再度被击败。赞婆获胜后,屯军于良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压迫唐朝青海边境,黑齿常之率领三千精骑,长途奔袭再次夜袭吐蕃军营,斩蕃军首级两千,缴获羊马数万,论赞婆与素和贵单骑逃走。《旧唐书·黑齿常之传》:“ 时吐蕃赞婆及素和贵等贼徒三万余屯于良非川。常之率精骑三千夜袭贼营,杀获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而遁。”此战后,担惊受怕的李敬玄实在是不想干了,向朝廷称病请求回京,得到了批准。高宗便以连续建功的黑齿常之“代为河源道经略大使”,从此抵御吐蕃的重担便落在他的肩上。为了固守河源重地,黑齿常之在周边“增设烽火台、戍守点七十余处”,构建起一个严密的防御网络。同时,面对河源地理偏远,军粮运输困难重重现状,他亲自带人“开辟屯田五千余顷,每获粮食五百余万石”,解决了军中无粮,士卒不安的局面。随着唐蕃战争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吐蕃也渐渐感受到了后勤方面的压力,永隆二年(681年),论赞婆开始在青海地区经营吐蕃的后勤基地,他再次选择了良非川。5月21日,黑齿常之率领一万唐军精骑突击良非川基地,大败论赞婆的吐蕃军,顺势烧了蕃军的粮草储备,缴获大量牛羊、战马和铠甲。此战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吐蕃都不敢再犯唐境。《旧唐书·黑齿常之传》:开耀中,赞婆等屯于青海,常之率精兵一万骑袭破之,悉烧粮廥,获羊、马、甲首不赀。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惮之,不敢复为边患。北挡后突厥汗国,黄花堆大战先胜后败。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贵族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反叛,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重建东突厥汗国,阿史那骨笃禄“自立为可汗”,史称“后突厥汗国”。《资治通鉴·唐纪十九》:“(永淳元年)是岁,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此后十余年期间,后突厥汗国统治了救勒各部,不断南下侵扰唐北部边地,对唐朝北部边疆构成了威胁。说来有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手下的重臣阿史德元珍、墩欲谷,都是唐朝培养起来的。《册府元龟》记载:“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轩等,皆因充侍子,遂得遍观中国兵威礼乐,其后竟为边害。”这些曾留学长安的国子监的留学生,对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特点很熟悉,回到国内后能有的放矢制定战略战术,让唐朝的边将非常头疼。公元684至687年间,大漠南北遭受旱灾,“野皆赤地,少有生草,以此羊马死耗,十至七八”,突厥人不得不“掘野鼠,食草根,或自相食,以活喉命”。已经反叛的后突厥汗国,自然无从得到唐朝的援助,于是便大举南下抄掠,685年3月,阿史那骨笃禄寇边,在忻州大败阳曲道行军总管淳于处平所领的唐军,战没者五千余人。北方边事的崩坏,让武则天想起了能征善战的黑齿常之。之前,黑齿常之一直在负责河源道的防务,684年去辅助讨伐李敬业应当是暂时离开,讨伐后又返回河源军。垂拱二年(686年),黑齿常之奉命北御突厥,当他进兵至两井(今河北鹿泉北)时,黑齿常之和先头部队与三千多突厥骑兵遭遇。突厥骑兵见到唐军,都赶忙下马穿甲,黑齿常之见状毫不犹豫的领二百多名骑兵发动冲锋,突厥骑兵弃甲而逃。傍晚时分,大批突厥兵闻讯赶来,对唐军形成包围之势,黑齿常之命人在营中遍燃篝火,又命人在东南然篝火以为疑兵。突厥军队以为唐军大部队已经赶到,急急忙忙的撤走。《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突厥入寇,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拒之;至两井,遇突厥三千馀人,见唐兵,皆下马擐甲,常之以二百馀骑冲之,皆弃甲走。日暮,突厥大至,常之令营中燃火,东南又有火起,虏疑有兵相应,遂夜遁。”次年(687,垂拱三年)7月,突厥侵袭朔州,双方大战于黄花堆(今山西阴县东北黄花梁)。黑齿常之以燕然道大总管的身份,带领李多柞、王九言等部将,占据有利地势先消耗突厥军队的锐气。等天过午时,突厥进攻受挫士气渐落时,唐军暴起三路伏兵尽出,左右夹击,突厥大败,唐军追奔四十里,突厥一路北逃大漠不敢回首。本来黄花堆大捷就应以唐军大胜告终了,没想到一个自作主张的蠢货,却毁了黑齿常之的努力。垂拱三年(687年)十月初,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妒忌黑齿常之的军功,擅自轻敌冒进,被突厥军队逮个正着,所部尽灭。惨败后,不知这货走了谁的关系,居然一纸上奏递至武则天面前,要求穷追残寇(突厥余部)。武则天的回复是,“让他和黑齿常之商议”,但他却凭在山西驻扎多年的关系,暗地游说了几个相好的将领,私自带着一万三千精兵,跨出边塞二千余里,想要反过来打劫一把突厥。结果又被专业打劫的突厥军队逮住,再度全军覆灭。供应大队长爨宝璧两次送温暖后,不但唐军兵力更加捉襟见肘,突厥军队获得唐军装备后,倒是养肥了。爨宝璧再度只身逃回,这次等着他的是刽子手的砍头刀了。大怒之下的武则天,顺便给阿史那骨笃禄改了个名叫“阿史那不卒禄”。《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四》:“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馀寇。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兵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馀里,掩击其部落;既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先胜后败的黄花堆之战,也是黑齿常之为大唐的最后一战了。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说他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等人谋反。武则天下令将黑齿常之召回京城,将其逮捕入狱。很多人都将此事与黄花堆之败联系起来,认为黑齿常之含冤入狱是武则天对他的惩罚。但其实,综合唐书和《黑齿常之墓志铭》的记载,看不出当时武则天有欲置黑齿常之于死地的迹象,相反,却是嘉奖有加。《黑齿常之墓志铭》记道,“制曰:局都温雅,机神爽晤。夙践仁义之途,聿蹈廉贞之域。……,胡马无南牧之期,汉使静北游之望。灵夏冲要,妖羯是瞻。君之威声,无以为代。又转为怀远军经略大使,以遏游氛也。”墓志中所写下诏褒奖一事,应在黄花堆初战大胜之后,爨宝璧出击败北之前,且之后的败北黑齿常之不应该负主要责任,最多不过是“失察之罪”。因此,《新唐书》也只是讲“常之坐无功”而己,牢狱之灾并非因此而起。那黑齿常之又是因何蒙冤入狱的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自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专权以来,唐庭朝野一片非议之声,柳州司马徐敬业等干脆起兵讨逆。虽然各地的反抗都被镇压,但却在武则天心中留下了大片的阴影。为此,她“铸铜为匮”大开高密之门,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无实者不问”。这就意味着,高密成了一件没有风险又收益很高的举动,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与告密相配合的则是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之徒流行,“酷吏之党,横噬于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于是,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每有落入酷吏之手,死者十九。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等人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谋反,恰逢武周朝(690年,9月9日)建立前的准备期,正是诬告风最烈之时。因此,黑齿常之入狱后,不足两月(十月初九)便愤然自缢而死,结束了为大唐东挡西杀的一生。《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两唐书和通鉴中,对黑齿常之的记载均到此为止,对于他的身后事再无记述。所幸民国时期发现的《黑齿常之墓志铭》和其子《黑齿俊墓志铭》中补足了史料的缺漏。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黑齿常之含冤而死后十二年,武则天下召为其平反昭雪,追授“左玉钤卫大将军”,同时册封黑齿俊为“右豹韬卫诩府左郎将”。《黑齿俊墓志铭》中颇有不平,写道:“惟公志气雄烈,宇量高深,虽太上立功,劬劳苦战,而数奇难偶,竟不封侯。奄及歼良,朝野痛惜。”纵观黑齿常之一生,在百济国时为百济忠心耿耿,在举国皆降的情况下,他愤而复叛投身百济复国。再度降唐后,则为大唐东挡西杀不避箭矢,为两国皆可堪称全功。
问题是你是山西东部什么城市,就以运城临汾(晋城)为起点吧,差别不大,建议如下:第一天:运城临汾-壶口瀑布-平遥古城 150公里左右(晋城可能远些),2小时左右到达壶口瀑布,景点较小,观看2小时,就可以撤了,直接驱车270公里平遥古城,住古城赏夜景。第二天: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大同),390公里,车程4.40小时,上午起床游平遥古城,下午驱车云冈石窟,晚上住大同或云冈石窟酒店。第三天:大同-恒山,80公里,今天游云冈石窟,九龙壁,大同周边,晚上直接到浑源或大同第四天:恒山-五台山,166公里,恒山海拔不高,风景听说普通,一天来回可以。今天登北岳恒山,下午下山去五台山,最好能上山住山上。第五天:五台山-太原 185公里,车程2h50小时,昨晚如果住山里,今天游完五台山,下午晚点下山直接太原住太原。也可以住多一晚,明早太原。第六天:太原-回家 今天起床继续继续太原周边游,晋祠乔家大院游,最后驱车回家。公里数不算太多。乔家大院大唐名将黑齿常之——救唐军十万,擎河西半壁,终含冤自缢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这篇中,我们讲到了黑齿常之在百济国的前半生,其家族累世高官为大军区首脑,他也刚年方弱冠,便为百济达率兼风达郡将。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三月,苏定方领十万唐军浮海而来,雷霆一击之下,百济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率众投降,百济灭国。但黑齿常之降唐后,目睹唐(新)罗联军军纪败坏,枉杀无辜。愤而聚啸山林征召旧部,凭任存山(位于今韩国全州)天险结寨自保,很快就聚集起三万余众,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抵抗部队。《旧唐书·黑齿常之传》:“与左右十余人遁归本部,鸠集亡逸,共保任存山,筑栅以自固,旬日而归附者三万余人。” 黑齿常之在任存山,顶住了苏定方的猛攻后,百济国内形势逆转。直到三年后(663年,高宗龙朔三年),唐军水师在白江口大败倭国、百济联军,黑齿常之二度降唐。此后十五年,黑齿常之一直留在百济故地,任唐朝地方官,由一个折冲都督逐步升职为左领军将军,封爵浮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直到677(仪凤二年)年,黑齿常之才被跨海调动到河陇地区的洮河道,任洮河道经略副使,由此开始了戍边河西的历程。戍边河西,两救唐军,吐蕃七年不敢犯边。运作黑齿常之跨海调动的,显然是他的老恩公刘仁轨。因为这一年,刘仁轨被任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到任河西后,他马上便想起了老部下,向朝廷上书请求,否则即便黑齿常之累功升迁,高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百济还有这样一员战将。这位刘仁轨也算一代名将,在灭百济的过程中,他料事如神,以白江口海战痛歼倭国闻名。但在西北戍边期间,他却过得颇不如意。因为,时任宰相李敬玄,有事儿没事儿总办他。他对于西北戍边的上奏动不动就被驳回,按说政敌老惦记他,大不了请命不干也就是了,以刘仁轨过去的累功,回朝也是大员之一。《新唐书·李敬玄传》:仪凤元年,拜中书令,封赵国公。刘仁轨西讨吐蕃,有所建请,(李)敬玄数持异,由是有隙。但心眼不算宽绰的刘仁轨却气不过,开始给李敬玄挖坑。他上书朝廷,声称:“抵御吐蕃,非李敬玄不可”。这位李敬玄打从为官开始,就没沾过军事的边儿,刘仁轨当然知道他肯定不行,摆明了就是想让他出丑。上奏到了朝廷,李敬玄当然不想去,他就是想站一边喷人玩,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辞不受。这下高宗也不乐意了,心里说你总说别人不灵,这回你给朕做了个灵的看看,坚决让他带兵西征。《旧唐书·刘仁轨传》:仪凤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冀欲中伤之,上言西蕃镇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为了给李敬玄凑人头,唐高宗特意发下《令举猛士敕》,在全国招募臂力过人、弓马娴熟青壮入伍从军。《令举猛士敕》发布后,无数怀着“游侠长安,闹市驰马”梦想的青年纷纷响应号召,自备武器和马匹前来应召。时任监察御史娄师德,也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唐高宗大喜,任命他为朝散大夫,让他随军出征。《新唐书·娄师德传》: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高宗的全国募兵,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崩坏,全国六百多处折冲府再无可用之兵,不得不以《令举猛士敕》的方式征召军队。虽然募兵初期,性格豪健的唐人踊跃相应,但军事体制发展到了唐朝,军队专业化、职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临时招募的唐人即便弓马娴熟,仍旧没有成建制、半职业化的府兵战斗力强。而这次唐军西征,正月开始募集猛士,六月便草草上路,虽然加入了河陇老兵为骨干,但依旧存在严重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另外,从李敬玄麾下的唐将序列来看,阵容实在相当普通,刘审礼、李谨行、契苾明、韦待价、王杲、王孝杰、曹怀舜、黑齿常之、娄师德等将领中,只有李谨行勉强算是沙场宿将。而日后大红大紫的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三人,眼下地位都很低(王孝杰是副总管、黑齿常之是河源军副使、娄师德干脆是随军文职),但很快,他们便将成长为唐朝西部边防的三个核心。就这样,这场由政治斗争发端,帅无能、将不力的西征拧巴着上路了。浩浩荡荡的十八万唐军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将是吐蕃军神论钦陵率领的三十万吐蕃军队,而这场史称“青海之战”的西征从一开始,便是个必败之局。678年(仪凤三年)七月,唐军在龙支(今青海乐都南)与吐蕃军队相遇。刘审礼、王孝杰二人所领的1万先锋,凭借人数优势,连续摧垮了吐蕃的阻滞。两胜后,吐蕃军队败退数百里,唐军乘胜追击行至大非川。刘审礼连胜后,以为吐蕃不过尔尔,督促先锋加快行军速度。却不知这中论钦陵的诱敌之计。钦陵知唐军远来,必求速战速决。便以少量蕃军正面诱敌,引唐军深入,事先集结二十万军队在大非川设伏,另以十万蕃军左右随行,阻击唐军援助。不虞有他的刘审礼一头扎进了钦陵的口袋阵,被吐蕃军队团团围住,四面攻杀。刘审礼虽率军力敌,但仍寡不敌众,未能突破重围。在此关键时刻,身为主帅的李敬玄,却被论钦陵的阻援部队迷惑,怯懦畏战,不敢向前。九月,唐军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刘审礼阵亡、王孝杰被俘。逡巡不敢上前的李敬玄闻讯大惊,抛弃辎重一路溃逃(“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论钦陵率军紧追不舍,唐军行至承凤岭(今青海西宁西南千户庄)前,蕃将跋地设率轻骑绕道赶上,在岭上险要处设栅堵住归途。唐军只能在岭下挖壕沟结营固守,这时论钦陵的大军从四面合围而来,十几万唐军眼看就要成了瓮中之鳖。可主帅李敬玄呢,除了晃脑袋,长吁短叹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资治通鉴·唐纪十八》:“九月……丙寅,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时审礼将前军深入,顿于濠所,为虏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闻审礼战没,狼狈还走,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以自固,虏屯兵高冈以压之。”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黑齿常之站了出来,这个身高两米的大汉(“七尺有余”),带所部五百余人,趁夜色攀援上山,拼死冲击吐蕃栅寨,搅得吐蕃军心大乱。跋地设黑夜之中难辨唐军多寡,见营内四处起火,唐军嗜血砍杀,以为唐朝援军赶至,便抢了匹马只身逃走,蕃军顿时大溃。李敬玄和麾下数万大军,得以侥幸逃回鄯州(今青海乐都)。《新唐书·李敬玄传》:“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夜帅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击虏营,虏众溃乱,其将跋地设引兵遁去,敬玄乃收余众还鄯州。”这场声势浩大的“青海之战”(或承凤岭之战),终以唐军溃败告终,出征时的十八万将士,在溃逃中损失过半。李敬玄逃入鄯州后,娄师德奉命收集逃散的唐军将士,渐渐稳定了唐军的形势(“敕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复振”)。被俘的先锋副使王孝杰则经历极为诡异,据说他的相貌和已故赞普芒松芒赞极为相似,吐蕃军士看着都懵了,以为他是天神(吐蕃王室号称天神后裔),反而颇受优待,最终得以免死归唐。有时长得帅,未见得一定管用,长得特别能救命!《新唐书?王孝杰传》:仪凤中,刘审礼讨吐蕃,孝杰以副总管战大非川,为虏执,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故不死,归之。武后时,为右鹰扬卫将军。而黑齿常之则凭此大功一举上达天听,受到了高宗的重视,升为左武卫将军,赐给金、绢。《新唐书·黑齿常之传》:高宗叹其才略,擢授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赐金五百两、绢五百匹,仍充河源军副使。我们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一文里,曾多次引用洛阳出土的《黑齿常之墓志铭》,补足两唐书、通鉴中的记载,但《墓志铭》在承凤岭战后的记述却出现了谬误。《墓志铭》中写道:“府君独立高岗之功,以济其难。转左武卫将军,代敬玄为大使。”但其实,黑齿常之“代李敬玄河源道经略大使”,并不是在承风岭之战后,而是在调露年间(公元679年)的良非川战役以后。这次又是黑齿常之,拯救了唐军的必败之局。永隆元年(680年)七月,吐蕃论赞婆(钦陵的弟弟)、素和贵等人率领三万蕃军侵扰河源,李敬玄再度被击败。赞婆获胜后,屯军于良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压迫唐朝青海边境,黑齿常之率领三千精骑,长途奔袭再次夜袭吐蕃军营,斩蕃军首级两千,缴获羊马数万,论赞婆与素和贵单骑逃走。《旧唐书·黑齿常之传》:“ 时吐蕃赞婆及素和贵等贼徒三万余屯于良非川。常之率精骑三千夜袭贼营,杀获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而遁。”此战后,担惊受怕的李敬玄实在是不想干了,向朝廷称病请求回京,得到了批准。高宗便以连续建功的黑齿常之“代为河源道经略大使”,从此抵御吐蕃的重担便落在他的肩上。为了固守河源重地,黑齿常之在周边“增设烽火台、戍守点七十余处”,构建起一个严密的防御网络。同时,面对河源地理偏远,军粮运输困难重重现状,他亲自带人“开辟屯田五千余顷,每获粮食五百余万石”,解决了军中无粮,士卒不安的局面。随着唐蕃战争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吐蕃也渐渐感受到了后勤方面的压力,永隆二年(681年),论赞婆开始在青海地区经营吐蕃的后勤基地,他再次选择了良非川。5月21日,黑齿常之率领一万唐军精骑突击良非川基地,大败论赞婆的吐蕃军,顺势烧了蕃军的粮草储备,缴获大量牛羊、战马和铠甲。此战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吐蕃都不敢再犯唐境。《旧唐书·黑齿常之传》:开耀中,赞婆等屯于青海,常之率精兵一万骑袭破之,悉烧粮廥,获羊、马、甲首不赀。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惮之,不敢复为边患。北挡后突厥汗国,黄花堆大战先胜后败。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贵族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反叛,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重建东突厥汗国,阿史那骨笃禄“自立为可汗”,史称“后突厥汗国”。《资治通鉴·唐纪十九》:“(永淳元年)是岁,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此后十余年期间,后突厥汗国统治了救勒各部,不断南下侵扰唐北部边地,对唐朝北部边疆构成了威胁。说来有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手下的重臣阿史德元珍、墩欲谷,都是唐朝培养起来的。《册府元龟》记载:“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轩等,皆因充侍子,遂得遍观中国兵威礼乐,其后竟为边害。”这些曾留学长安的国子监的留学生,对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特点很熟悉,回到国内后能有的放矢制定战略战术,让唐朝的边将非常头疼。公元684至687年间,大漠南北遭受旱灾,“野皆赤地,少有生草,以此羊马死耗,十至七八”,突厥人不得不“掘野鼠,食草根,或自相食,以活喉命”。已经反叛的后突厥汗国,自然无从得到唐朝的援助,于是便大举南下抄掠,685年3月,阿史那骨笃禄寇边,在忻州大败阳曲道行军总管淳于处平所领的唐军,战没者五千余人。北方边事的崩坏,让武则天想起了能征善战的黑齿常之。之前,黑齿常之一直在负责河源道的防务,684年去辅助讨伐李敬业应当是暂时离开,讨伐后又返回河源军。垂拱二年(686年),黑齿常之奉命北御突厥,当他进兵至两井(今河北鹿泉北)时,黑齿常之和先头部队与三千多突厥骑兵遭遇。突厥骑兵见到唐军,都赶忙下马穿甲,黑齿常之见状毫不犹豫的领二百多名骑兵发动冲锋,突厥骑兵弃甲而逃。傍晚时分,大批突厥兵闻讯赶来,对唐军形成包围之势,黑齿常之命人在营中遍燃篝火,又命人在东南然篝火以为疑兵。突厥军队以为唐军大部队已经赶到,急急忙忙的撤走。《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突厥入寇,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拒之;至两井,遇突厥三千馀人,见唐兵,皆下马擐甲,常之以二百馀骑冲之,皆弃甲走。日暮,突厥大至,常之令营中燃火,东南又有火起,虏疑有兵相应,遂夜遁。”次年(687,垂拱三年)7月,突厥侵袭朔州,双方大战于黄花堆(今山西阴县东北黄花梁)。黑齿常之以燕然道大总管的身份,带领李多柞、王九言等部将,占据有利地势先消耗突厥军队的锐气。等天过午时,突厥进攻受挫士气渐落时,唐军暴起三路伏兵尽出,左右夹击,突厥大败,唐军追奔四十里,突厥一路北逃大漠不敢回首。本来黄花堆大捷就应以唐军大胜告终了,没想到一个自作主张的蠢货,却毁了黑齿常之的努力。垂拱三年(687年)十月初,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妒忌黑齿常之的军功,擅自轻敌冒进,被突厥军队逮个正着,所部尽灭。惨败后,不知这货走了谁的关系,居然一纸上奏递至武则天面前,要求穷追残寇(突厥余部)。武则天的回复是,“让他和黑齿常之商议”,但他却凭在山西驻扎多年的关系,暗地游说了几个相好的将领,私自带着一万三千精兵,跨出边塞二千余里,想要反过来打劫一把突厥。结果又被专业打劫的突厥军队逮住,再度全军覆灭。供应大队长爨宝璧两次送温暖后,不但唐军兵力更加捉襟见肘,突厥军队获得唐军装备后,倒是养肥了。爨宝璧再度只身逃回,这次等着他的是刽子手的砍头刀了。大怒之下的武则天,顺便给阿史那骨笃禄改了个名叫“阿史那不卒禄”。《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四》:“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馀寇。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兵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馀里,掩击其部落;既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先胜后败的黄花堆之战,也是黑齿常之为大唐的最后一战了。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说他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等人谋反。武则天下令将黑齿常之召回京城,将其逮捕入狱。很多人都将此事与黄花堆之败联系起来,认为黑齿常之含冤入狱是武则天对他的惩罚。但其实,综合唐书和《黑齿常之墓志铭》的记载,看不出当时武则天有欲置黑齿常之于死地的迹象,相反,却是嘉奖有加。《黑齿常之墓志铭》记道,“制曰:局都温雅,机神爽晤。夙践仁义之途,聿蹈廉贞之域。……,胡马无南牧之期,汉使静北游之望。灵夏冲要,妖羯是瞻。君之威声,无以为代。又转为怀远军经略大使,以遏游氛也。”墓志中所写下诏褒奖一事,应在黄花堆初战大胜之后,爨宝璧出击败北之前,且之后的败北黑齿常之不应该负主要责任,最多不过是“失察之罪”。因此,《新唐书》也只是讲“常之坐无功”而己,牢狱之灾并非因此而起。那黑齿常之又是因何蒙冤入狱的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自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专权以来,唐庭朝野一片非议之声,柳州司马徐敬业等干脆起兵讨逆。虽然各地的反抗都被镇压,但却在武则天心中留下了大片的阴影。为此,她“铸铜为匮”大开高密之门,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无实者不问”。这就意味着,高密成了一件没有风险又收益很高的举动,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与告密相配合的则是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之徒流行,“酷吏之党,横噬于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于是,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每有落入酷吏之手,死者十九。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等人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谋反,恰逢武周朝(690年,9月9日)建立前的准备期,正是诬告风最烈之时。因此,黑齿常之入狱后,不足两月(十月初九)便愤然自缢而死,结束了为大唐东挡西杀的一生。《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两唐书和通鉴中,对黑齿常之的记载均到此为止,对于他的身后事再无记述。所幸民国时期发现的《黑齿常之墓志铭》和其子《黑齿俊墓志铭》中补足了史料的缺漏。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黑齿常之含冤而死后十二年,武则天下召为其平反昭雪,追授“左玉钤卫大将军”,同时册封黑齿俊为“右豹韬卫诩府左郎将”。《黑齿俊墓志铭》中颇有不平,写道:“惟公志气雄烈,宇量高深,虽太上立功,劬劳苦战,而数奇难偶,竟不封侯。奄及歼良,朝野痛惜。”纵观黑齿常之一生,在百济国时为百济忠心耿耿,在举国皆降的情况下,他愤而复叛投身百济复国。再度降唐后,则为大唐东挡西杀不避箭矢,为两国皆可堪称全功。中秋将至,哪些诗词读过,让人更加思念家人?关于中秋的诗,读过一些,但都不是很熟悉的。为了答此一题,特地翻阅书本,温习了一下,和朋友们来分享。比如,又如,但是,今天我和大家认真分享的还是下面这首,这首诗是唐朝宰相张九龄所写的。大家知道,唐朝有一个奸相叫李林甫,这个人很坏。张宰相受到他的污?和排挤,被罢了宰相之职,贬到了荆州做一个较小的官。张九龄在这里于中秋时节,不免怀念起自己的朋友亲人,于是写下了这首好诗。首联说,海上升起了明亮的月亮,远隔天涯的朋友亲人都和我一样,正在欣赏这美好的时光。这两句初看很是真白,但它却是千古传颂的名句。第一句就点了题,第二句马上转入到抒情。颔联说,我怨恨这长长的夜,使我怎么都睡不着,想起了遥远的朋友和亲人。颈联说,吹灭了蜡烛,洒满一地的月光显得更加美丽。我披上了衣服,到室外想看看天上的月亮,却又觉得夜间的露水非常的寒冷。尾联说,我想把满地的月光捧起来送给朋友和亲人。但是我做一到,只好还是睡吧!也许会在梦里与你们相会的。此诗的主要特点是雄浑。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中秋佳节前把它学习了。今天我是初次学习使用插图,做得不好,朋友不要笑话我哦!文章不免粗糙,欢迎批评哈。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190907
问题是你是山西东部什么城市,就以运城临汾(晋城)为起点吧,差别不大,建议如下:第一天:运城临汾-壶口瀑布-平遥古城 150公里左右(晋城可能远些),2小时左右到达壶口瀑布,景点较小,观看2小时,就可以撤了,直接驱车270公里平遥古城,住古城赏夜景。第二天: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大同),390公里,车程4.40小时,上午起床游平遥古城,下午驱车云冈石窟,晚上住大同或云冈石窟酒店。第三天:大同-恒山,80公里,今天游云冈石窟,九龙壁,大同周边,晚上直接到浑源或大同第四天:恒山-五台山,166公里,恒山海拔不高,风景听说普通,一天来回可以。今天登北岳恒山,下午下山去五台山,最好能上山住山上。第五天:五台山-太原 185公里,车程2h50小时,昨晚如果住山里,今天游完五台山,下午晚点下山直接太原住太原。也可以住多一晚,明早太原。第六天:太原-回家 今天起床继续继续太原周边游,晋祠乔家大院游,最后驱车回家。公里数不算太多。乔家大院大唐名将黑齿常之——救唐军十万,擎河西半壁,终含冤自缢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这篇中,我们讲到了黑齿常之在百济国的前半生,其家族累世高官为大军区首脑,他也刚年方弱冠,便为百济达率兼风达郡将。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三月,苏定方领十万唐军浮海而来,雷霆一击之下,百济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率众投降,百济灭国。但黑齿常之降唐后,目睹唐(新)罗联军军纪败坏,枉杀无辜。愤而聚啸山林征召旧部,凭任存山(位于今韩国全州)天险结寨自保,很快就聚集起三万余众,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抵抗部队。《旧唐书·黑齿常之传》:“与左右十余人遁归本部,鸠集亡逸,共保任存山,筑栅以自固,旬日而归附者三万余人。” 黑齿常之在任存山,顶住了苏定方的猛攻后,百济国内形势逆转。直到三年后(663年,高宗龙朔三年),唐军水师在白江口大败倭国、百济联军,黑齿常之二度降唐。此后十五年,黑齿常之一直留在百济故地,任唐朝地方官,由一个折冲都督逐步升职为左领军将军,封爵浮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直到677(仪凤二年)年,黑齿常之才被跨海调动到河陇地区的洮河道,任洮河道经略副使,由此开始了戍边河西的历程。戍边河西,两救唐军,吐蕃七年不敢犯边。运作黑齿常之跨海调动的,显然是他的老恩公刘仁轨。因为这一年,刘仁轨被任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到任河西后,他马上便想起了老部下,向朝廷上书请求,否则即便黑齿常之累功升迁,高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百济还有这样一员战将。这位刘仁轨也算一代名将,在灭百济的过程中,他料事如神,以白江口海战痛歼倭国闻名。但在西北戍边期间,他却过得颇不如意。因为,时任宰相李敬玄,有事儿没事儿总办他。他对于西北戍边的上奏动不动就被驳回,按说政敌老惦记他,大不了请命不干也就是了,以刘仁轨过去的累功,回朝也是大员之一。《新唐书·李敬玄传》:仪凤元年,拜中书令,封赵国公。刘仁轨西讨吐蕃,有所建请,(李)敬玄数持异,由是有隙。但心眼不算宽绰的刘仁轨却气不过,开始给李敬玄挖坑。他上书朝廷,声称:“抵御吐蕃,非李敬玄不可”。这位李敬玄打从为官开始,就没沾过军事的边儿,刘仁轨当然知道他肯定不行,摆明了就是想让他出丑。上奏到了朝廷,李敬玄当然不想去,他就是想站一边喷人玩,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辞不受。这下高宗也不乐意了,心里说你总说别人不灵,这回你给朕做了个灵的看看,坚决让他带兵西征。《旧唐书·刘仁轨传》:仪凤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冀欲中伤之,上言西蕃镇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为了给李敬玄凑人头,唐高宗特意发下《令举猛士敕》,在全国招募臂力过人、弓马娴熟青壮入伍从军。《令举猛士敕》发布后,无数怀着“游侠长安,闹市驰马”梦想的青年纷纷响应号召,自备武器和马匹前来应召。时任监察御史娄师德,也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唐高宗大喜,任命他为朝散大夫,让他随军出征。《新唐书·娄师德传》: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高宗的全国募兵,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崩坏,全国六百多处折冲府再无可用之兵,不得不以《令举猛士敕》的方式征召军队。虽然募兵初期,性格豪健的唐人踊跃相应,但军事体制发展到了唐朝,军队专业化、职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临时招募的唐人即便弓马娴熟,仍旧没有成建制、半职业化的府兵战斗力强。而这次唐军西征,正月开始募集猛士,六月便草草上路,虽然加入了河陇老兵为骨干,但依旧存在严重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另外,从李敬玄麾下的唐将序列来看,阵容实在相当普通,刘审礼、李谨行、契苾明、韦待价、王杲、王孝杰、曹怀舜、黑齿常之、娄师德等将领中,只有李谨行勉强算是沙场宿将。而日后大红大紫的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三人,眼下地位都很低(王孝杰是副总管、黑齿常之是河源军副使、娄师德干脆是随军文职),但很快,他们便将成长为唐朝西部边防的三个核心。就这样,这场由政治斗争发端,帅无能、将不力的西征拧巴着上路了。浩浩荡荡的十八万唐军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将是吐蕃军神论钦陵率领的三十万吐蕃军队,而这场史称“青海之战”的西征从一开始,便是个必败之局。678年(仪凤三年)七月,唐军在龙支(今青海乐都南)与吐蕃军队相遇。刘审礼、王孝杰二人所领的1万先锋,凭借人数优势,连续摧垮了吐蕃的阻滞。两胜后,吐蕃军队败退数百里,唐军乘胜追击行至大非川。刘审礼连胜后,以为吐蕃不过尔尔,督促先锋加快行军速度。却不知这中论钦陵的诱敌之计。钦陵知唐军远来,必求速战速决。便以少量蕃军正面诱敌,引唐军深入,事先集结二十万军队在大非川设伏,另以十万蕃军左右随行,阻击唐军援助。不虞有他的刘审礼一头扎进了钦陵的口袋阵,被吐蕃军队团团围住,四面攻杀。刘审礼虽率军力敌,但仍寡不敌众,未能突破重围。在此关键时刻,身为主帅的李敬玄,却被论钦陵的阻援部队迷惑,怯懦畏战,不敢向前。九月,唐军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刘审礼阵亡、王孝杰被俘。逡巡不敢上前的李敬玄闻讯大惊,抛弃辎重一路溃逃(“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论钦陵率军紧追不舍,唐军行至承凤岭(今青海西宁西南千户庄)前,蕃将跋地设率轻骑绕道赶上,在岭上险要处设栅堵住归途。唐军只能在岭下挖壕沟结营固守,这时论钦陵的大军从四面合围而来,十几万唐军眼看就要成了瓮中之鳖。可主帅李敬玄呢,除了晃脑袋,长吁短叹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资治通鉴·唐纪十八》:“九月……丙寅,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时审礼将前军深入,顿于濠所,为虏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闻审礼战没,狼狈还走,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以自固,虏屯兵高冈以压之。”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黑齿常之站了出来,这个身高两米的大汉(“七尺有余”),带所部五百余人,趁夜色攀援上山,拼死冲击吐蕃栅寨,搅得吐蕃军心大乱。跋地设黑夜之中难辨唐军多寡,见营内四处起火,唐军嗜血砍杀,以为唐朝援军赶至,便抢了匹马只身逃走,蕃军顿时大溃。李敬玄和麾下数万大军,得以侥幸逃回鄯州(今青海乐都)。《新唐书·李敬玄传》:“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夜帅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击虏营,虏众溃乱,其将跋地设引兵遁去,敬玄乃收余众还鄯州。”这场声势浩大的“青海之战”(或承凤岭之战),终以唐军溃败告终,出征时的十八万将士,在溃逃中损失过半。李敬玄逃入鄯州后,娄师德奉命收集逃散的唐军将士,渐渐稳定了唐军的形势(“敕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复振”)。被俘的先锋副使王孝杰则经历极为诡异,据说他的相貌和已故赞普芒松芒赞极为相似,吐蕃军士看着都懵了,以为他是天神(吐蕃王室号称天神后裔),反而颇受优待,最终得以免死归唐。有时长得帅,未见得一定管用,长得特别能救命!《新唐书?王孝杰传》:仪凤中,刘审礼讨吐蕃,孝杰以副总管战大非川,为虏执,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故不死,归之。武后时,为右鹰扬卫将军。而黑齿常之则凭此大功一举上达天听,受到了高宗的重视,升为左武卫将军,赐给金、绢。《新唐书·黑齿常之传》:高宗叹其才略,擢授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赐金五百两、绢五百匹,仍充河源军副使。我们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一文里,曾多次引用洛阳出土的《黑齿常之墓志铭》,补足两唐书、通鉴中的记载,但《墓志铭》在承凤岭战后的记述却出现了谬误。《墓志铭》中写道:“府君独立高岗之功,以济其难。转左武卫将军,代敬玄为大使。”但其实,黑齿常之“代李敬玄河源道经略大使”,并不是在承风岭之战后,而是在调露年间(公元679年)的良非川战役以后。这次又是黑齿常之,拯救了唐军的必败之局。永隆元年(680年)七月,吐蕃论赞婆(钦陵的弟弟)、素和贵等人率领三万蕃军侵扰河源,李敬玄再度被击败。赞婆获胜后,屯军于良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压迫唐朝青海边境,黑齿常之率领三千精骑,长途奔袭再次夜袭吐蕃军营,斩蕃军首级两千,缴获羊马数万,论赞婆与素和贵单骑逃走。《旧唐书·黑齿常之传》:“ 时吐蕃赞婆及素和贵等贼徒三万余屯于良非川。常之率精骑三千夜袭贼营,杀获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而遁。”此战后,担惊受怕的李敬玄实在是不想干了,向朝廷称病请求回京,得到了批准。高宗便以连续建功的黑齿常之“代为河源道经略大使”,从此抵御吐蕃的重担便落在他的肩上。为了固守河源重地,黑齿常之在周边“增设烽火台、戍守点七十余处”,构建起一个严密的防御网络。同时,面对河源地理偏远,军粮运输困难重重现状,他亲自带人“开辟屯田五千余顷,每获粮食五百余万石”,解决了军中无粮,士卒不安的局面。随着唐蕃战争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吐蕃也渐渐感受到了后勤方面的压力,永隆二年(681年),论赞婆开始在青海地区经营吐蕃的后勤基地,他再次选择了良非川。5月21日,黑齿常之率领一万唐军精骑突击良非川基地,大败论赞婆的吐蕃军,顺势烧了蕃军的粮草储备,缴获大量牛羊、战马和铠甲。此战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吐蕃都不敢再犯唐境。《旧唐书·黑齿常之传》:开耀中,赞婆等屯于青海,常之率精兵一万骑袭破之,悉烧粮廥,获羊、马、甲首不赀。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惮之,不敢复为边患。北挡后突厥汗国,黄花堆大战先胜后败。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贵族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反叛,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重建东突厥汗国,阿史那骨笃禄“自立为可汗”,史称“后突厥汗国”。《资治通鉴·唐纪十九》:“(永淳元年)是岁,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此后十余年期间,后突厥汗国统治了救勒各部,不断南下侵扰唐北部边地,对唐朝北部边疆构成了威胁。说来有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手下的重臣阿史德元珍、墩欲谷,都是唐朝培养起来的。《册府元龟》记载:“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轩等,皆因充侍子,遂得遍观中国兵威礼乐,其后竟为边害。”这些曾留学长安的国子监的留学生,对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特点很熟悉,回到国内后能有的放矢制定战略战术,让唐朝的边将非常头疼。公元684至687年间,大漠南北遭受旱灾,“野皆赤地,少有生草,以此羊马死耗,十至七八”,突厥人不得不“掘野鼠,食草根,或自相食,以活喉命”。已经反叛的后突厥汗国,自然无从得到唐朝的援助,于是便大举南下抄掠,685年3月,阿史那骨笃禄寇边,在忻州大败阳曲道行军总管淳于处平所领的唐军,战没者五千余人。北方边事的崩坏,让武则天想起了能征善战的黑齿常之。之前,黑齿常之一直在负责河源道的防务,684年去辅助讨伐李敬业应当是暂时离开,讨伐后又返回河源军。垂拱二年(686年),黑齿常之奉命北御突厥,当他进兵至两井(今河北鹿泉北)时,黑齿常之和先头部队与三千多突厥骑兵遭遇。突厥骑兵见到唐军,都赶忙下马穿甲,黑齿常之见状毫不犹豫的领二百多名骑兵发动冲锋,突厥骑兵弃甲而逃。傍晚时分,大批突厥兵闻讯赶来,对唐军形成包围之势,黑齿常之命人在营中遍燃篝火,又命人在东南然篝火以为疑兵。突厥军队以为唐军大部队已经赶到,急急忙忙的撤走。《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突厥入寇,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拒之;至两井,遇突厥三千馀人,见唐兵,皆下马擐甲,常之以二百馀骑冲之,皆弃甲走。日暮,突厥大至,常之令营中燃火,东南又有火起,虏疑有兵相应,遂夜遁。”次年(687,垂拱三年)7月,突厥侵袭朔州,双方大战于黄花堆(今山西阴县东北黄花梁)。黑齿常之以燕然道大总管的身份,带领李多柞、王九言等部将,占据有利地势先消耗突厥军队的锐气。等天过午时,突厥进攻受挫士气渐落时,唐军暴起三路伏兵尽出,左右夹击,突厥大败,唐军追奔四十里,突厥一路北逃大漠不敢回首。本来黄花堆大捷就应以唐军大胜告终了,没想到一个自作主张的蠢货,却毁了黑齿常之的努力。垂拱三年(687年)十月初,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妒忌黑齿常之的军功,擅自轻敌冒进,被突厥军队逮个正着,所部尽灭。惨败后,不知这货走了谁的关系,居然一纸上奏递至武则天面前,要求穷追残寇(突厥余部)。武则天的回复是,“让他和黑齿常之商议”,但他却凭在山西驻扎多年的关系,暗地游说了几个相好的将领,私自带着一万三千精兵,跨出边塞二千余里,想要反过来打劫一把突厥。结果又被专业打劫的突厥军队逮住,再度全军覆灭。供应大队长爨宝璧两次送温暖后,不但唐军兵力更加捉襟见肘,突厥军队获得唐军装备后,倒是养肥了。爨宝璧再度只身逃回,这次等着他的是刽子手的砍头刀了。大怒之下的武则天,顺便给阿史那骨笃禄改了个名叫“阿史那不卒禄”。《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四》:“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馀寇。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兵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馀里,掩击其部落;既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先胜后败的黄花堆之战,也是黑齿常之为大唐的最后一战了。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说他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等人谋反。武则天下令将黑齿常之召回京城,将其逮捕入狱。很多人都将此事与黄花堆之败联系起来,认为黑齿常之含冤入狱是武则天对他的惩罚。但其实,综合唐书和《黑齿常之墓志铭》的记载,看不出当时武则天有欲置黑齿常之于死地的迹象,相反,却是嘉奖有加。《黑齿常之墓志铭》记道,“制曰:局都温雅,机神爽晤。夙践仁义之途,聿蹈廉贞之域。……,胡马无南牧之期,汉使静北游之望。灵夏冲要,妖羯是瞻。君之威声,无以为代。又转为怀远军经略大使,以遏游氛也。”墓志中所写下诏褒奖一事,应在黄花堆初战大胜之后,爨宝璧出击败北之前,且之后的败北黑齿常之不应该负主要责任,最多不过是“失察之罪”。因此,《新唐书》也只是讲“常之坐无功”而己,牢狱之灾并非因此而起。那黑齿常之又是因何蒙冤入狱的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自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专权以来,唐庭朝野一片非议之声,柳州司马徐敬业等干脆起兵讨逆。虽然各地的反抗都被镇压,但却在武则天心中留下了大片的阴影。为此,她“铸铜为匮”大开高密之门,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无实者不问”。这就意味着,高密成了一件没有风险又收益很高的举动,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与告密相配合的则是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之徒流行,“酷吏之党,横噬于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于是,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每有落入酷吏之手,死者十九。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等人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谋反,恰逢武周朝(690年,9月9日)建立前的准备期,正是诬告风最烈之时。因此,黑齿常之入狱后,不足两月(十月初九)便愤然自缢而死,结束了为大唐东挡西杀的一生。《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两唐书和通鉴中,对黑齿常之的记载均到此为止,对于他的身后事再无记述。所幸民国时期发现的《黑齿常之墓志铭》和其子《黑齿俊墓志铭》中补足了史料的缺漏。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黑齿常之含冤而死后十二年,武则天下召为其平反昭雪,追授“左玉钤卫大将军”,同时册封黑齿俊为“右豹韬卫诩府左郎将”。《黑齿俊墓志铭》中颇有不平,写道:“惟公志气雄烈,宇量高深,虽太上立功,劬劳苦战,而数奇难偶,竟不封侯。奄及歼良,朝野痛惜。”纵观黑齿常之一生,在百济国时为百济忠心耿耿,在举国皆降的情况下,他愤而复叛投身百济复国。再度降唐后,则为大唐东挡西杀不避箭矢,为两国皆可堪称全功。中秋将至,哪些诗词读过,让人更加思念家人?关于中秋的诗,读过一些,但都不是很熟悉的。为了答此一题,特地翻阅书本,温习了一下,和朋友们来分享。比如,又如,但是,今天我和大家认真分享的还是下面这首,这首诗是唐朝宰相张九龄所写的。大家知道,唐朝有一个奸相叫李林甫,这个人很坏。张宰相受到他的污?和排挤,被罢了宰相之职,贬到了荆州做一个较小的官。张九龄在这里于中秋时节,不免怀念起自己的朋友亲人,于是写下了这首好诗。首联说,海上升起了明亮的月亮,远隔天涯的朋友亲人都和我一样,正在欣赏这美好的时光。这两句初看很是真白,但它却是千古传颂的名句。第一句就点了题,第二句马上转入到抒情。颔联说,我怨恨这长长的夜,使我怎么都睡不着,想起了遥远的朋友和亲人。颈联说,吹灭了蜡烛,洒满一地的月光显得更加美丽。我披上了衣服,到室外想看看天上的月亮,却又觉得夜间的露水非常的寒冷。尾联说,我想把满地的月光捧起来送给朋友和亲人。但是我做一到,只好还是睡吧!也许会在梦里与你们相会的。此诗的主要特点是雄浑。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中秋佳节前把它学习了。今天我是初次学习使用插图,做得不好,朋友不要笑话我哦!文章不免粗糙,欢迎批评哈。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190907我这几天欣赏的一幅对联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在老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进贾府与新来的宝钗在行酒令中的对句。我欣赏这幅对联的理由有二:第一,精准美雅。宝钗的上句和黛玉的下句,字字珠玑严密工整用字准确精美音韵合律奇妙无比,上下句各五个字无一字可以用任何一个其他字代替的精准高雅,在文学艺术上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意境深远。上下句只有各五个字全联共十字,但意境之深远含蓄情感之凄美尽表字里行间。对联借写景物抒发了腐朽奢华富贵繁荣如转眼云烟逝去的无奈悲情和人们预感到无法得到想得到的幸福的凄楚。是封建社会上层表面繁荣的真实写照。
问题是你是山西东部什么城市,就以运城临汾(晋城)为起点吧,差别不大,建议如下:第一天:运城临汾-壶口瀑布-平遥古城 150公里左右(晋城可能远些),2小时左右到达壶口瀑布,景点较小,观看2小时,就可以撤了,直接驱车270公里平遥古城,住古城赏夜景。第二天: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大同),390公里,车程4.40小时,上午起床游平遥古城,下午驱车云冈石窟,晚上住大同或云冈石窟酒店。第三天:大同-恒山,80公里,今天游云冈石窟,九龙壁,大同周边,晚上直接到浑源或大同第四天:恒山-五台山,166公里,恒山海拔不高,风景听说普通,一天来回可以。今天登北岳恒山,下午下山去五台山,最好能上山住山上。第五天:五台山-太原 185公里,车程2h50小时,昨晚如果住山里,今天游完五台山,下午晚点下山直接太原住太原。也可以住多一晚,明早太原。第六天:太原-回家 今天起床继续继续太原周边游,晋祠乔家大院游,最后驱车回家。公里数不算太多。乔家大院大唐名将黑齿常之——救唐军十万,擎河西半壁,终含冤自缢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这篇中,我们讲到了黑齿常之在百济国的前半生,其家族累世高官为大军区首脑,他也刚年方弱冠,便为百济达率兼风达郡将。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三月,苏定方领十万唐军浮海而来,雷霆一击之下,百济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率众投降,百济灭国。但黑齿常之降唐后,目睹唐(新)罗联军军纪败坏,枉杀无辜。愤而聚啸山林征召旧部,凭任存山(位于今韩国全州)天险结寨自保,很快就聚集起三万余众,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抵抗部队。《旧唐书·黑齿常之传》:“与左右十余人遁归本部,鸠集亡逸,共保任存山,筑栅以自固,旬日而归附者三万余人。” 黑齿常之在任存山,顶住了苏定方的猛攻后,百济国内形势逆转。直到三年后(663年,高宗龙朔三年),唐军水师在白江口大败倭国、百济联军,黑齿常之二度降唐。此后十五年,黑齿常之一直留在百济故地,任唐朝地方官,由一个折冲都督逐步升职为左领军将军,封爵浮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直到677(仪凤二年)年,黑齿常之才被跨海调动到河陇地区的洮河道,任洮河道经略副使,由此开始了戍边河西的历程。戍边河西,两救唐军,吐蕃七年不敢犯边。运作黑齿常之跨海调动的,显然是他的老恩公刘仁轨。因为这一年,刘仁轨被任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到任河西后,他马上便想起了老部下,向朝廷上书请求,否则即便黑齿常之累功升迁,高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百济还有这样一员战将。这位刘仁轨也算一代名将,在灭百济的过程中,他料事如神,以白江口海战痛歼倭国闻名。但在西北戍边期间,他却过得颇不如意。因为,时任宰相李敬玄,有事儿没事儿总办他。他对于西北戍边的上奏动不动就被驳回,按说政敌老惦记他,大不了请命不干也就是了,以刘仁轨过去的累功,回朝也是大员之一。《新唐书·李敬玄传》:仪凤元年,拜中书令,封赵国公。刘仁轨西讨吐蕃,有所建请,(李)敬玄数持异,由是有隙。但心眼不算宽绰的刘仁轨却气不过,开始给李敬玄挖坑。他上书朝廷,声称:“抵御吐蕃,非李敬玄不可”。这位李敬玄打从为官开始,就没沾过军事的边儿,刘仁轨当然知道他肯定不行,摆明了就是想让他出丑。上奏到了朝廷,李敬玄当然不想去,他就是想站一边喷人玩,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辞不受。这下高宗也不乐意了,心里说你总说别人不灵,这回你给朕做了个灵的看看,坚决让他带兵西征。《旧唐书·刘仁轨传》:仪凤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冀欲中伤之,上言西蕃镇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为了给李敬玄凑人头,唐高宗特意发下《令举猛士敕》,在全国招募臂力过人、弓马娴熟青壮入伍从军。《令举猛士敕》发布后,无数怀着“游侠长安,闹市驰马”梦想的青年纷纷响应号召,自备武器和马匹前来应召。时任监察御史娄师德,也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唐高宗大喜,任命他为朝散大夫,让他随军出征。《新唐书·娄师德传》: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高宗的全国募兵,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崩坏,全国六百多处折冲府再无可用之兵,不得不以《令举猛士敕》的方式征召军队。虽然募兵初期,性格豪健的唐人踊跃相应,但军事体制发展到了唐朝,军队专业化、职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临时招募的唐人即便弓马娴熟,仍旧没有成建制、半职业化的府兵战斗力强。而这次唐军西征,正月开始募集猛士,六月便草草上路,虽然加入了河陇老兵为骨干,但依旧存在严重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另外,从李敬玄麾下的唐将序列来看,阵容实在相当普通,刘审礼、李谨行、契苾明、韦待价、王杲、王孝杰、曹怀舜、黑齿常之、娄师德等将领中,只有李谨行勉强算是沙场宿将。而日后大红大紫的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三人,眼下地位都很低(王孝杰是副总管、黑齿常之是河源军副使、娄师德干脆是随军文职),但很快,他们便将成长为唐朝西部边防的三个核心。就这样,这场由政治斗争发端,帅无能、将不力的西征拧巴着上路了。浩浩荡荡的十八万唐军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将是吐蕃军神论钦陵率领的三十万吐蕃军队,而这场史称“青海之战”的西征从一开始,便是个必败之局。678年(仪凤三年)七月,唐军在龙支(今青海乐都南)与吐蕃军队相遇。刘审礼、王孝杰二人所领的1万先锋,凭借人数优势,连续摧垮了吐蕃的阻滞。两胜后,吐蕃军队败退数百里,唐军乘胜追击行至大非川。刘审礼连胜后,以为吐蕃不过尔尔,督促先锋加快行军速度。却不知这中论钦陵的诱敌之计。钦陵知唐军远来,必求速战速决。便以少量蕃军正面诱敌,引唐军深入,事先集结二十万军队在大非川设伏,另以十万蕃军左右随行,阻击唐军援助。不虞有他的刘审礼一头扎进了钦陵的口袋阵,被吐蕃军队团团围住,四面攻杀。刘审礼虽率军力敌,但仍寡不敌众,未能突破重围。在此关键时刻,身为主帅的李敬玄,却被论钦陵的阻援部队迷惑,怯懦畏战,不敢向前。九月,唐军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刘审礼阵亡、王孝杰被俘。逡巡不敢上前的李敬玄闻讯大惊,抛弃辎重一路溃逃(“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论钦陵率军紧追不舍,唐军行至承凤岭(今青海西宁西南千户庄)前,蕃将跋地设率轻骑绕道赶上,在岭上险要处设栅堵住归途。唐军只能在岭下挖壕沟结营固守,这时论钦陵的大军从四面合围而来,十几万唐军眼看就要成了瓮中之鳖。可主帅李敬玄呢,除了晃脑袋,长吁短叹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资治通鉴·唐纪十八》:“九月……丙寅,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时审礼将前军深入,顿于濠所,为虏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闻审礼战没,狼狈还走,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以自固,虏屯兵高冈以压之。”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黑齿常之站了出来,这个身高两米的大汉(“七尺有余”),带所部五百余人,趁夜色攀援上山,拼死冲击吐蕃栅寨,搅得吐蕃军心大乱。跋地设黑夜之中难辨唐军多寡,见营内四处起火,唐军嗜血砍杀,以为唐朝援军赶至,便抢了匹马只身逃走,蕃军顿时大溃。李敬玄和麾下数万大军,得以侥幸逃回鄯州(今青海乐都)。《新唐书·李敬玄传》:“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夜帅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击虏营,虏众溃乱,其将跋地设引兵遁去,敬玄乃收余众还鄯州。”这场声势浩大的“青海之战”(或承凤岭之战),终以唐军溃败告终,出征时的十八万将士,在溃逃中损失过半。李敬玄逃入鄯州后,娄师德奉命收集逃散的唐军将士,渐渐稳定了唐军的形势(“敕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复振”)。被俘的先锋副使王孝杰则经历极为诡异,据说他的相貌和已故赞普芒松芒赞极为相似,吐蕃军士看着都懵了,以为他是天神(吐蕃王室号称天神后裔),反而颇受优待,最终得以免死归唐。有时长得帅,未见得一定管用,长得特别能救命!《新唐书?王孝杰传》:仪凤中,刘审礼讨吐蕃,孝杰以副总管战大非川,为虏执,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故不死,归之。武后时,为右鹰扬卫将军。而黑齿常之则凭此大功一举上达天听,受到了高宗的重视,升为左武卫将军,赐给金、绢。《新唐书·黑齿常之传》:高宗叹其才略,擢授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赐金五百两、绢五百匹,仍充河源军副使。我们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一文里,曾多次引用洛阳出土的《黑齿常之墓志铭》,补足两唐书、通鉴中的记载,但《墓志铭》在承凤岭战后的记述却出现了谬误。《墓志铭》中写道:“府君独立高岗之功,以济其难。转左武卫将军,代敬玄为大使。”但其实,黑齿常之“代李敬玄河源道经略大使”,并不是在承风岭之战后,而是在调露年间(公元679年)的良非川战役以后。这次又是黑齿常之,拯救了唐军的必败之局。永隆元年(680年)七月,吐蕃论赞婆(钦陵的弟弟)、素和贵等人率领三万蕃军侵扰河源,李敬玄再度被击败。赞婆获胜后,屯军于良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压迫唐朝青海边境,黑齿常之率领三千精骑,长途奔袭再次夜袭吐蕃军营,斩蕃军首级两千,缴获羊马数万,论赞婆与素和贵单骑逃走。《旧唐书·黑齿常之传》:“ 时吐蕃赞婆及素和贵等贼徒三万余屯于良非川。常之率精骑三千夜袭贼营,杀获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而遁。”此战后,担惊受怕的李敬玄实在是不想干了,向朝廷称病请求回京,得到了批准。高宗便以连续建功的黑齿常之“代为河源道经略大使”,从此抵御吐蕃的重担便落在他的肩上。为了固守河源重地,黑齿常之在周边“增设烽火台、戍守点七十余处”,构建起一个严密的防御网络。同时,面对河源地理偏远,军粮运输困难重重现状,他亲自带人“开辟屯田五千余顷,每获粮食五百余万石”,解决了军中无粮,士卒不安的局面。随着唐蕃战争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吐蕃也渐渐感受到了后勤方面的压力,永隆二年(681年),论赞婆开始在青海地区经营吐蕃的后勤基地,他再次选择了良非川。5月21日,黑齿常之率领一万唐军精骑突击良非川基地,大败论赞婆的吐蕃军,顺势烧了蕃军的粮草储备,缴获大量牛羊、战马和铠甲。此战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吐蕃都不敢再犯唐境。《旧唐书·黑齿常之传》:开耀中,赞婆等屯于青海,常之率精兵一万骑袭破之,悉烧粮廥,获羊、马、甲首不赀。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惮之,不敢复为边患。北挡后突厥汗国,黄花堆大战先胜后败。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贵族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反叛,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重建东突厥汗国,阿史那骨笃禄“自立为可汗”,史称“后突厥汗国”。《资治通鉴·唐纪十九》:“(永淳元年)是岁,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此后十余年期间,后突厥汗国统治了救勒各部,不断南下侵扰唐北部边地,对唐朝北部边疆构成了威胁。说来有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手下的重臣阿史德元珍、墩欲谷,都是唐朝培养起来的。《册府元龟》记载:“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轩等,皆因充侍子,遂得遍观中国兵威礼乐,其后竟为边害。”这些曾留学长安的国子监的留学生,对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特点很熟悉,回到国内后能有的放矢制定战略战术,让唐朝的边将非常头疼。公元684至687年间,大漠南北遭受旱灾,“野皆赤地,少有生草,以此羊马死耗,十至七八”,突厥人不得不“掘野鼠,食草根,或自相食,以活喉命”。已经反叛的后突厥汗国,自然无从得到唐朝的援助,于是便大举南下抄掠,685年3月,阿史那骨笃禄寇边,在忻州大败阳曲道行军总管淳于处平所领的唐军,战没者五千余人。北方边事的崩坏,让武则天想起了能征善战的黑齿常之。之前,黑齿常之一直在负责河源道的防务,684年去辅助讨伐李敬业应当是暂时离开,讨伐后又返回河源军。垂拱二年(686年),黑齿常之奉命北御突厥,当他进兵至两井(今河北鹿泉北)时,黑齿常之和先头部队与三千多突厥骑兵遭遇。突厥骑兵见到唐军,都赶忙下马穿甲,黑齿常之见状毫不犹豫的领二百多名骑兵发动冲锋,突厥骑兵弃甲而逃。傍晚时分,大批突厥兵闻讯赶来,对唐军形成包围之势,黑齿常之命人在营中遍燃篝火,又命人在东南然篝火以为疑兵。突厥军队以为唐军大部队已经赶到,急急忙忙的撤走。《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突厥入寇,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拒之;至两井,遇突厥三千馀人,见唐兵,皆下马擐甲,常之以二百馀骑冲之,皆弃甲走。日暮,突厥大至,常之令营中燃火,东南又有火起,虏疑有兵相应,遂夜遁。”次年(687,垂拱三年)7月,突厥侵袭朔州,双方大战于黄花堆(今山西阴县东北黄花梁)。黑齿常之以燕然道大总管的身份,带领李多柞、王九言等部将,占据有利地势先消耗突厥军队的锐气。等天过午时,突厥进攻受挫士气渐落时,唐军暴起三路伏兵尽出,左右夹击,突厥大败,唐军追奔四十里,突厥一路北逃大漠不敢回首。本来黄花堆大捷就应以唐军大胜告终了,没想到一个自作主张的蠢货,却毁了黑齿常之的努力。垂拱三年(687年)十月初,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妒忌黑齿常之的军功,擅自轻敌冒进,被突厥军队逮个正着,所部尽灭。惨败后,不知这货走了谁的关系,居然一纸上奏递至武则天面前,要求穷追残寇(突厥余部)。武则天的回复是,“让他和黑齿常之商议”,但他却凭在山西驻扎多年的关系,暗地游说了几个相好的将领,私自带着一万三千精兵,跨出边塞二千余里,想要反过来打劫一把突厥。结果又被专业打劫的突厥军队逮住,再度全军覆灭。供应大队长爨宝璧两次送温暖后,不但唐军兵力更加捉襟见肘,突厥军队获得唐军装备后,倒是养肥了。爨宝璧再度只身逃回,这次等着他的是刽子手的砍头刀了。大怒之下的武则天,顺便给阿史那骨笃禄改了个名叫“阿史那不卒禄”。《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四》:“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馀寇。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兵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馀里,掩击其部落;既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先胜后败的黄花堆之战,也是黑齿常之为大唐的最后一战了。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说他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等人谋反。武则天下令将黑齿常之召回京城,将其逮捕入狱。很多人都将此事与黄花堆之败联系起来,认为黑齿常之含冤入狱是武则天对他的惩罚。但其实,综合唐书和《黑齿常之墓志铭》的记载,看不出当时武则天有欲置黑齿常之于死地的迹象,相反,却是嘉奖有加。《黑齿常之墓志铭》记道,“制曰:局都温雅,机神爽晤。夙践仁义之途,聿蹈廉贞之域。……,胡马无南牧之期,汉使静北游之望。灵夏冲要,妖羯是瞻。君之威声,无以为代。又转为怀远军经略大使,以遏游氛也。”墓志中所写下诏褒奖一事,应在黄花堆初战大胜之后,爨宝璧出击败北之前,且之后的败北黑齿常之不应该负主要责任,最多不过是“失察之罪”。因此,《新唐书》也只是讲“常之坐无功”而己,牢狱之灾并非因此而起。那黑齿常之又是因何蒙冤入狱的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自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专权以来,唐庭朝野一片非议之声,柳州司马徐敬业等干脆起兵讨逆。虽然各地的反抗都被镇压,但却在武则天心中留下了大片的阴影。为此,她“铸铜为匮”大开高密之门,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无实者不问”。这就意味着,高密成了一件没有风险又收益很高的举动,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与告密相配合的则是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之徒流行,“酷吏之党,横噬于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于是,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每有落入酷吏之手,死者十九。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等人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谋反,恰逢武周朝(690年,9月9日)建立前的准备期,正是诬告风最烈之时。因此,黑齿常之入狱后,不足两月(十月初九)便愤然自缢而死,结束了为大唐东挡西杀的一生。《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两唐书和通鉴中,对黑齿常之的记载均到此为止,对于他的身后事再无记述。所幸民国时期发现的《黑齿常之墓志铭》和其子《黑齿俊墓志铭》中补足了史料的缺漏。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黑齿常之含冤而死后十二年,武则天下召为其平反昭雪,追授“左玉钤卫大将军”,同时册封黑齿俊为“右豹韬卫诩府左郎将”。《黑齿俊墓志铭》中颇有不平,写道:“惟公志气雄烈,宇量高深,虽太上立功,劬劳苦战,而数奇难偶,竟不封侯。奄及歼良,朝野痛惜。”纵观黑齿常之一生,在百济国时为百济忠心耿耿,在举国皆降的情况下,他愤而复叛投身百济复国。再度降唐后,则为大唐东挡西杀不避箭矢,为两国皆可堪称全功。中秋将至,哪些诗词读过,让人更加思念家人?关于中秋的诗,读过一些,但都不是很熟悉的。为了答此一题,特地翻阅书本,温习了一下,和朋友们来分享。比如,又如,但是,今天我和大家认真分享的还是下面这首,这首诗是唐朝宰相张九龄所写的。大家知道,唐朝有一个奸相叫李林甫,这个人很坏。张宰相受到他的污?和排挤,被罢了宰相之职,贬到了荆州做一个较小的官。张九龄在这里于中秋时节,不免怀念起自己的朋友亲人,于是写下了这首好诗。首联说,海上升起了明亮的月亮,远隔天涯的朋友亲人都和我一样,正在欣赏这美好的时光。这两句初看很是真白,但它却是千古传颂的名句。第一句就点了题,第二句马上转入到抒情。颔联说,我怨恨这长长的夜,使我怎么都睡不着,想起了遥远的朋友和亲人。颈联说,吹灭了蜡烛,洒满一地的月光显得更加美丽。我披上了衣服,到室外想看看天上的月亮,却又觉得夜间的露水非常的寒冷。尾联说,我想把满地的月光捧起来送给朋友和亲人。但是我做一到,只好还是睡吧!也许会在梦里与你们相会的。此诗的主要特点是雄浑。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中秋佳节前把它学习了。今天我是初次学习使用插图,做得不好,朋友不要笑话我哦!文章不免粗糙,欢迎批评哈。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190907我这几天欣赏的一幅对联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在老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进贾府与新来的宝钗在行酒令中的对句。我欣赏这幅对联的理由有二:第一,精准美雅。宝钗的上句和黛玉的下句,字字珠玑严密工整用字准确精美音韵合律奇妙无比,上下句各五个字无一字可以用任何一个其他字代替的精准高雅,在文学艺术上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意境深远。上下句只有各五个字全联共十字,但意境之深远含蓄情感之凄美尽表字里行间。对联借写景物抒发了腐朽奢华富贵繁荣如转眼云烟逝去的无奈悲情和人们预感到无法得到想得到的幸福的凄楚。是封建社会上层表面繁荣的真实写照。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东汉时期。描写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妻的爱情悲剧。一个举足赴青池,一个自挂东南枝。另一个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北朝的《木兰诗》,写一个替父从军的女英雄的故事。两兔傍地走,焉能辩我是雌雄。这两首诗合称乐府双壁。此外还有《羽林郎》和《陌上桑》。
问题是你是山西东部什么城市,就以运城临汾(晋城)为起点吧,差别不大,建议如下:第一天:运城临汾-壶口瀑布-平遥古城 150公里左右(晋城可能远些),2小时左右到达壶口瀑布,景点较小,观看2小时,就可以撤了,直接驱车270公里平遥古城,住古城赏夜景。第二天:平遥古城-云冈石窟(大同),390公里,车程4.40小时,上午起床游平遥古城,下午驱车云冈石窟,晚上住大同或云冈石窟酒店。第三天:大同-恒山,80公里,今天游云冈石窟,九龙壁,大同周边,晚上直接到浑源或大同第四天:恒山-五台山,166公里,恒山海拔不高,风景听说普通,一天来回可以。今天登北岳恒山,下午下山去五台山,最好能上山住山上。第五天:五台山-太原 185公里,车程2h50小时,昨晚如果住山里,今天游完五台山,下午晚点下山直接太原住太原。也可以住多一晚,明早太原。第六天:太原-回家 今天起床继续继续太原周边游,晋祠乔家大院游,最后驱车回家。公里数不算太多。乔家大院大唐名将黑齿常之——救唐军十万,擎河西半壁,终含冤自缢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这篇中,我们讲到了黑齿常之在百济国的前半生,其家族累世高官为大军区首脑,他也刚年方弱冠,便为百济达率兼风达郡将。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三月,苏定方领十万唐军浮海而来,雷霆一击之下,百济王扶余义慈及太子扶余隆率众投降,百济灭国。但黑齿常之降唐后,目睹唐(新)罗联军军纪败坏,枉杀无辜。愤而聚啸山林征召旧部,凭任存山(位于今韩国全州)天险结寨自保,很快就聚集起三万余众,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抵抗部队。《旧唐书·黑齿常之传》:“与左右十余人遁归本部,鸠集亡逸,共保任存山,筑栅以自固,旬日而归附者三万余人。” 黑齿常之在任存山,顶住了苏定方的猛攻后,百济国内形势逆转。直到三年后(663年,高宗龙朔三年),唐军水师在白江口大败倭国、百济联军,黑齿常之二度降唐。此后十五年,黑齿常之一直留在百济故地,任唐朝地方官,由一个折冲都督逐步升职为左领军将军,封爵浮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直到677(仪凤二年)年,黑齿常之才被跨海调动到河陇地区的洮河道,任洮河道经略副使,由此开始了戍边河西的历程。戍边河西,两救唐军,吐蕃七年不敢犯边。运作黑齿常之跨海调动的,显然是他的老恩公刘仁轨。因为这一年,刘仁轨被任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到任河西后,他马上便想起了老部下,向朝廷上书请求,否则即便黑齿常之累功升迁,高宗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百济还有这样一员战将。这位刘仁轨也算一代名将,在灭百济的过程中,他料事如神,以白江口海战痛歼倭国闻名。但在西北戍边期间,他却过得颇不如意。因为,时任宰相李敬玄,有事儿没事儿总办他。他对于西北戍边的上奏动不动就被驳回,按说政敌老惦记他,大不了请命不干也就是了,以刘仁轨过去的累功,回朝也是大员之一。《新唐书·李敬玄传》:仪凤元年,拜中书令,封赵国公。刘仁轨西讨吐蕃,有所建请,(李)敬玄数持异,由是有隙。但心眼不算宽绰的刘仁轨却气不过,开始给李敬玄挖坑。他上书朝廷,声称:“抵御吐蕃,非李敬玄不可”。这位李敬玄打从为官开始,就没沾过军事的边儿,刘仁轨当然知道他肯定不行,摆明了就是想让他出丑。上奏到了朝廷,李敬玄当然不想去,他就是想站一边喷人玩,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辞不受。这下高宗也不乐意了,心里说你总说别人不灵,这回你给朕做了个灵的看看,坚决让他带兵西征。《旧唐书·刘仁轨传》:仪凤二年,以吐蕃入寇,命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冀欲中伤之,上言西蕃镇守事非敬玄莫可。高宗遽命敬玄代之。为了给李敬玄凑人头,唐高宗特意发下《令举猛士敕》,在全国招募臂力过人、弓马娴熟青壮入伍从军。《令举猛士敕》发布后,无数怀着“游侠长安,闹市驰马”梦想的青年纷纷响应号召,自备武器和马匹前来应召。时任监察御史娄师德,也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唐高宗大喜,任命他为朝散大夫,让他随军出征。《新唐书·娄师德传》:后募猛士讨吐蕃,乃自奋,戴红抹额来应诏,高宗假朝散大夫,使从军。高宗的全国募兵,足以说明一个问题。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崩坏,全国六百多处折冲府再无可用之兵,不得不以《令举猛士敕》的方式征召军队。虽然募兵初期,性格豪健的唐人踊跃相应,但军事体制发展到了唐朝,军队专业化、职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临时招募的唐人即便弓马娴熟,仍旧没有成建制、半职业化的府兵战斗力强。而这次唐军西征,正月开始募集猛士,六月便草草上路,虽然加入了河陇老兵为骨干,但依旧存在严重的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另外,从李敬玄麾下的唐将序列来看,阵容实在相当普通,刘审礼、李谨行、契苾明、韦待价、王杲、王孝杰、曹怀舜、黑齿常之、娄师德等将领中,只有李谨行勉强算是沙场宿将。而日后大红大紫的王孝杰、黑齿常之、娄师德三人,眼下地位都很低(王孝杰是副总管、黑齿常之是河源军副使、娄师德干脆是随军文职),但很快,他们便将成长为唐朝西部边防的三个核心。就这样,这场由政治斗争发端,帅无能、将不力的西征拧巴着上路了。浩浩荡荡的十八万唐军并不知道,他们面对的将是吐蕃军神论钦陵率领的三十万吐蕃军队,而这场史称“青海之战”的西征从一开始,便是个必败之局。678年(仪凤三年)七月,唐军在龙支(今青海乐都南)与吐蕃军队相遇。刘审礼、王孝杰二人所领的1万先锋,凭借人数优势,连续摧垮了吐蕃的阻滞。两胜后,吐蕃军队败退数百里,唐军乘胜追击行至大非川。刘审礼连胜后,以为吐蕃不过尔尔,督促先锋加快行军速度。却不知这中论钦陵的诱敌之计。钦陵知唐军远来,必求速战速决。便以少量蕃军正面诱敌,引唐军深入,事先集结二十万军队在大非川设伏,另以十万蕃军左右随行,阻击唐军援助。不虞有他的刘审礼一头扎进了钦陵的口袋阵,被吐蕃军队团团围住,四面攻杀。刘审礼虽率军力敌,但仍寡不敌众,未能突破重围。在此关键时刻,身为主帅的李敬玄,却被论钦陵的阻援部队迷惑,怯懦畏战,不敢向前。九月,唐军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刘审礼阵亡、王孝杰被俘。逡巡不敢上前的李敬玄闻讯大惊,抛弃辎重一路溃逃(“辎重弃于路旁,绵延千里”)。论钦陵率军紧追不舍,唐军行至承凤岭(今青海西宁西南千户庄)前,蕃将跋地设率轻骑绕道赶上,在岭上险要处设栅堵住归途。唐军只能在岭下挖壕沟结营固守,这时论钦陵的大军从四面合围而来,十几万唐军眼看就要成了瓮中之鳖。可主帅李敬玄呢,除了晃脑袋,长吁短叹外,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资治通鉴·唐纪十八》:“九月……丙寅,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时审礼将前军深入,顿于濠所,为虏所攻,敬玄懦怯,按兵不救。闻审礼战没,狼狈还走,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以自固,虏屯兵高冈以压之。”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黑齿常之站了出来,这个身高两米的大汉(“七尺有余”),带所部五百余人,趁夜色攀援上山,拼死冲击吐蕃栅寨,搅得吐蕃军心大乱。跋地设黑夜之中难辨唐军多寡,见营内四处起火,唐军嗜血砍杀,以为唐朝援军赶至,便抢了匹马只身逃走,蕃军顿时大溃。李敬玄和麾下数万大军,得以侥幸逃回鄯州(今青海乐都)。《新唐书·李敬玄传》:“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夜帅敢死之士五百人袭击虏营,虏众溃乱,其将跋地设引兵遁去,敬玄乃收余众还鄯州。”这场声势浩大的“青海之战”(或承凤岭之战),终以唐军溃败告终,出征时的十八万将士,在溃逃中损失过半。李敬玄逃入鄯州后,娄师德奉命收集逃散的唐军将士,渐渐稳定了唐军的形势(“敕师德收集散亡,军乃复振”)。被俘的先锋副使王孝杰则经历极为诡异,据说他的相貌和已故赞普芒松芒赞极为相似,吐蕃军士看着都懵了,以为他是天神(吐蕃王室号称天神后裔),反而颇受优待,最终得以免死归唐。有时长得帅,未见得一定管用,长得特别能救命!《新唐书?王孝杰传》:仪凤中,刘审礼讨吐蕃,孝杰以副总管战大非川,为虏执,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故不死,归之。武后时,为右鹰扬卫将军。而黑齿常之则凭此大功一举上达天听,受到了高宗的重视,升为左武卫将军,赐给金、绢。《新唐书·黑齿常之传》:高宗叹其才略,擢授左武卫将军,兼检校左羽林军,赐金五百两、绢五百匹,仍充河源军副使。我们在《大唐名将的前半生,降而复叛的黑齿常之》一文里,曾多次引用洛阳出土的《黑齿常之墓志铭》,补足两唐书、通鉴中的记载,但《墓志铭》在承凤岭战后的记述却出现了谬误。《墓志铭》中写道:“府君独立高岗之功,以济其难。转左武卫将军,代敬玄为大使。”但其实,黑齿常之“代李敬玄河源道经略大使”,并不是在承风岭之战后,而是在调露年间(公元679年)的良非川战役以后。这次又是黑齿常之,拯救了唐军的必败之局。永隆元年(680年)七月,吐蕃论赞婆(钦陵的弟弟)、素和贵等人率领三万蕃军侵扰河源,李敬玄再度被击败。赞婆获胜后,屯军于良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压迫唐朝青海边境,黑齿常之率领三千精骑,长途奔袭再次夜袭吐蕃军营,斩蕃军首级两千,缴获羊马数万,论赞婆与素和贵单骑逃走。《旧唐书·黑齿常之传》:“ 时吐蕃赞婆及素和贵等贼徒三万余屯于良非川。常之率精骑三千夜袭贼营,杀获二千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而遁。”此战后,担惊受怕的李敬玄实在是不想干了,向朝廷称病请求回京,得到了批准。高宗便以连续建功的黑齿常之“代为河源道经略大使”,从此抵御吐蕃的重担便落在他的肩上。为了固守河源重地,黑齿常之在周边“增设烽火台、戍守点七十余处”,构建起一个严密的防御网络。同时,面对河源地理偏远,军粮运输困难重重现状,他亲自带人“开辟屯田五千余顷,每获粮食五百余万石”,解决了军中无粮,士卒不安的局面。随着唐蕃战争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吐蕃也渐渐感受到了后勤方面的压力,永隆二年(681年),论赞婆开始在青海地区经营吐蕃的后勤基地,他再次选择了良非川。5月21日,黑齿常之率领一万唐军精骑突击良非川基地,大败论赞婆的吐蕃军,顺势烧了蕃军的粮草储备,缴获大量牛羊、战马和铠甲。此战后,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吐蕃都不敢再犯唐境。《旧唐书·黑齿常之传》:开耀中,赞婆等屯于青海,常之率精兵一万骑袭破之,悉烧粮廥,获羊、马、甲首不赀。常之在军七年,吐蕃深畏惮之,不敢复为边患。北挡后突厥汗国,黄花堆大战先胜后败。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贵族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反叛,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重建东突厥汗国,阿史那骨笃禄“自立为可汗”,史称“后突厥汗国”。《资治通鉴·唐纪十九》:“(永淳元年)是岁,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此后十余年期间,后突厥汗国统治了救勒各部,不断南下侵扰唐北部边地,对唐朝北部边疆构成了威胁。说来有趣,后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手下的重臣阿史德元珍、墩欲谷,都是唐朝培养起来的。《册府元龟》记载:“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轩等,皆因充侍子,遂得遍观中国兵威礼乐,其后竟为边害。”这些曾留学长安的国子监的留学生,对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特点很熟悉,回到国内后能有的放矢制定战略战术,让唐朝的边将非常头疼。公元684至687年间,大漠南北遭受旱灾,“野皆赤地,少有生草,以此羊马死耗,十至七八”,突厥人不得不“掘野鼠,食草根,或自相食,以活喉命”。已经反叛的后突厥汗国,自然无从得到唐朝的援助,于是便大举南下抄掠,685年3月,阿史那骨笃禄寇边,在忻州大败阳曲道行军总管淳于处平所领的唐军,战没者五千余人。北方边事的崩坏,让武则天想起了能征善战的黑齿常之。之前,黑齿常之一直在负责河源道的防务,684年去辅助讨伐李敬业应当是暂时离开,讨伐后又返回河源军。垂拱二年(686年),黑齿常之奉命北御突厥,当他进兵至两井(今河北鹿泉北)时,黑齿常之和先头部队与三千多突厥骑兵遭遇。突厥骑兵见到唐军,都赶忙下马穿甲,黑齿常之见状毫不犹豫的领二百多名骑兵发动冲锋,突厥骑兵弃甲而逃。傍晚时分,大批突厥兵闻讯赶来,对唐军形成包围之势,黑齿常之命人在营中遍燃篝火,又命人在东南然篝火以为疑兵。突厥军队以为唐军大部队已经赶到,急急忙忙的撤走。《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突厥入寇,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拒之;至两井,遇突厥三千馀人,见唐兵,皆下马擐甲,常之以二百馀骑冲之,皆弃甲走。日暮,突厥大至,常之令营中燃火,东南又有火起,虏疑有兵相应,遂夜遁。”次年(687,垂拱三年)7月,突厥侵袭朔州,双方大战于黄花堆(今山西阴县东北黄花梁)。黑齿常之以燕然道大总管的身份,带领李多柞、王九言等部将,占据有利地势先消耗突厥军队的锐气。等天过午时,突厥进攻受挫士气渐落时,唐军暴起三路伏兵尽出,左右夹击,突厥大败,唐军追奔四十里,突厥一路北逃大漠不敢回首。本来黄花堆大捷就应以唐军大胜告终了,没想到一个自作主张的蠢货,却毁了黑齿常之的努力。垂拱三年(687年)十月初,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妒忌黑齿常之的军功,擅自轻敌冒进,被突厥军队逮个正着,所部尽灭。惨败后,不知这货走了谁的关系,居然一纸上奏递至武则天面前,要求穷追残寇(突厥余部)。武则天的回复是,“让他和黑齿常之商议”,但他却凭在山西驻扎多年的关系,暗地游说了几个相好的将领,私自带着一万三千精兵,跨出边塞二千余里,想要反过来打劫一把突厥。结果又被专业打劫的突厥军队逮住,再度全军覆灭。供应大队长爨宝璧两次送温暖后,不但唐军兵力更加捉襟见肘,突厥军队获得唐军装备后,倒是养肥了。爨宝璧再度只身逃回,这次等着他的是刽子手的砍头刀了。大怒之下的武则天,顺便给阿史那骨笃禄改了个名叫“阿史那不卒禄”。《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四》:“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宝璧见黑齿常之有功,表请穷追馀寇。诏与常之计议,遥为声援。宝璧欲专其功,不待常之,引精兵万三千人先行,出塞二千馀里,掩击其部落;既至,又先遣人告之,使得严备,与战,遂败,太后诛宝璧;改骨笃禄曰不卒禄”先胜后败的黄花堆之战,也是黑齿常之为大唐的最后一战了。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说他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等人谋反。武则天下令将黑齿常之召回京城,将其逮捕入狱。很多人都将此事与黄花堆之败联系起来,认为黑齿常之含冤入狱是武则天对他的惩罚。但其实,综合唐书和《黑齿常之墓志铭》的记载,看不出当时武则天有欲置黑齿常之于死地的迹象,相反,却是嘉奖有加。《黑齿常之墓志铭》记道,“制曰:局都温雅,机神爽晤。夙践仁义之途,聿蹈廉贞之域。……,胡马无南牧之期,汉使静北游之望。灵夏冲要,妖羯是瞻。君之威声,无以为代。又转为怀远军经略大使,以遏游氛也。”墓志中所写下诏褒奖一事,应在黄花堆初战大胜之后,爨宝璧出击败北之前,且之后的败北黑齿常之不应该负主要责任,最多不过是“失察之罪”。因此,《新唐书》也只是讲“常之坐无功”而己,牢狱之灾并非因此而起。那黑齿常之又是因何蒙冤入狱的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自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专权以来,唐庭朝野一片非议之声,柳州司马徐敬业等干脆起兵讨逆。虽然各地的反抗都被镇压,但却在武则天心中留下了大片的阴影。为此,她“铸铜为匮”大开高密之门,规定:“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无实者不问”。这就意味着,高密成了一件没有风险又收益很高的举动,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与告密相配合的则是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之徒流行,“酷吏之党,横噬于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于是,朝廷上下人人自危,每有落入酷吏之手,死者十九。永昌元年(689年),酷吏周兴等人诬告陷害黑齿常之谋反,恰逢武周朝(690年,9月9日)建立前的准备期,正是诬告风最烈之时。因此,黑齿常之入狱后,不足两月(十月初九)便愤然自缢而死,结束了为大唐东挡西杀的一生。《资治通鉴·黑齿常之传》:“周兴等诬右武卫大将军燕公黑齿常之谋反,征下狱。冬,十月,戊午,常之缢死。”两唐书和通鉴中,对黑齿常之的记载均到此为止,对于他的身后事再无记述。所幸民国时期发现的《黑齿常之墓志铭》和其子《黑齿俊墓志铭》中补足了史料的缺漏。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黑齿常之含冤而死后十二年,武则天下召为其平反昭雪,追授“左玉钤卫大将军”,同时册封黑齿俊为“右豹韬卫诩府左郎将”。《黑齿俊墓志铭》中颇有不平,写道:“惟公志气雄烈,宇量高深,虽太上立功,劬劳苦战,而数奇难偶,竟不封侯。奄及歼良,朝野痛惜。”纵观黑齿常之一生,在百济国时为百济忠心耿耿,在举国皆降的情况下,他愤而复叛投身百济复国。再度降唐后,则为大唐东挡西杀不避箭矢,为两国皆可堪称全功。中秋将至,哪些诗词读过,让人更加思念家人?关于中秋的诗,读过一些,但都不是很熟悉的。为了答此一题,特地翻阅书本,温习了一下,和朋友们来分享。比如,又如,但是,今天我和大家认真分享的还是下面这首,这首诗是唐朝宰相张九龄所写的。大家知道,唐朝有一个奸相叫李林甫,这个人很坏。张宰相受到他的污?和排挤,被罢了宰相之职,贬到了荆州做一个较小的官。张九龄在这里于中秋时节,不免怀念起自己的朋友亲人,于是写下了这首好诗。首联说,海上升起了明亮的月亮,远隔天涯的朋友亲人都和我一样,正在欣赏这美好的时光。这两句初看很是真白,但它却是千古传颂的名句。第一句就点了题,第二句马上转入到抒情。颔联说,我怨恨这长长的夜,使我怎么都睡不着,想起了遥远的朋友和亲人。颈联说,吹灭了蜡烛,洒满一地的月光显得更加美丽。我披上了衣服,到室外想看看天上的月亮,却又觉得夜间的露水非常的寒冷。尾联说,我想把满地的月光捧起来送给朋友和亲人。但是我做一到,只好还是睡吧!也许会在梦里与你们相会的。此诗的主要特点是雄浑。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中秋佳节前把它学习了。今天我是初次学习使用插图,做得不好,朋友不要笑话我哦!文章不免粗糙,欢迎批评哈。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190907我这几天欣赏的一幅对联是: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在老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进贾府与新来的宝钗在行酒令中的对句。我欣赏这幅对联的理由有二:第一,精准美雅。宝钗的上句和黛玉的下句,字字珠玑严密工整用字准确精美音韵合律奇妙无比,上下句各五个字无一字可以用任何一个其他字代替的精准高雅,在文学艺术上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意境深远。上下句只有各五个字全联共十字,但意境之深远含蓄情感之凄美尽表字里行间。对联借写景物抒发了腐朽奢华富贵繁荣如转眼云烟逝去的无奈悲情和人们预感到无法得到想得到的幸福的凄楚。是封建社会上层表面繁荣的真实写照。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东汉时期。描写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妻的爱情悲剧。一个举足赴青池,一个自挂东南枝。另一个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北朝的《木兰诗》,写一个替父从军的女英雄的故事。两兔傍地走,焉能辩我是雌雄。这两首诗合称乐府双壁。此外还有《羽林郎》和《陌上桑》。谢美意相邀……奉命而作端午是一曲风花雪月的爱情歌 作为诗的国度、词的故乡,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端午节就是浸润在诗词歌咏中的风俗长卷。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留下无数美妙的诗词华章,在《全唐诗》和《全宋词》中收录端午诗词上百首,或追思屈子,或寄诗龙舟,或咏叹离别……苏东坡更是唱出一曲“佳人相见一千年”的情歌……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节日。端午节,亦有端阳节、重五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别称。在盛夏的开端,几场细雨,几卷荷风,在这烟水迷离的日子里,吟咏踏歌的先贤诗人、文人墨客款款走来、绰约闪现于目前……在他们眼中的风情端午是:一首千年吟唱的风景诗,一幅异彩纷呈的风俗画,一次家国情怀的屈子祭,一个骚客雅集的诗人节,一场鼙鼓震天的龙舟赛,一缕芬芳满口的粽子香,一盏绵长甘冽的雄黄酒…… 端午,是一曲“佳人相见一千年”生死相许凄美的爱情歌。端午节亦称浴兰节,《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每逢端午,古人采百草(中草药)、沐兰汤(用草药浸水沐浴)成风。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渔家傲》有“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的诗句。苏东坡献给王朝云的《浣溪沙·端午》词,透露了古人端午兰汤沐浴、腕绕五彩线、发鬓斜挂平安符的习俗,也留下了才情苏东坡在风情端午的绵绵情话,词云:“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才情苏东坡,36岁时与王朝云邂逅于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西子湖上,惊艳于朝云才艺,传说留下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王朝云,字子霞,歌女出身,温婉可人、善解人意,苏东坡赞王朝云“敏而好义,忠敬若一”,是他情意相投的红颜知己。宋人费衮的《梁溪漫志》,留下东坡与朝云一段趣闻: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屡屡被贬,发妻王弗、续妻王闰之先后离世,惟王朝云与东坡携手人生的巅峰,又义无反顾不离不弃地陪伴他走过人生的低谷,是最“懂”他的女人。朝云为东坡育有一子,未满岁便夭折于金陵(南京),东坡“老泪如泻水”。可叹天妒红颜,朝云在陪伴东坡被贬惠州时于34岁溘然长逝,东坡从此终老亦未续弦。朝云去世后,苏东坡为她亲书墓志,建六如亭于墓畔,亭联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留下一阕《雨中花慢》词,其最后一句:“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其情真真,其意切切,苏东坡可谓有情有义大丈夫。“美如春圆,目若晨曦”,苏东坡弟子秦观,这样描写他小师母的美貌与气质。苏东坡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的《浣溪沙·端午》词中“佳人相见一千年”一句,是在风情端午向王朝云发出的祈愿天长地久,永谐情好的爱情誓言,也表达了对朝云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遇见苏东坡这位“不知更几百年才出”的“如此人物”(王安石语),一位怜她、爱她的好情人,一位豁达率真、才情豪放的大丈夫,王朝云无疑是幸运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清初诗人何绛于六如亭上、朝云墓前,感怀东坡朝云这对才子佳人的旷世爱情,留下《朝云墓》诗,诗云:“试上山头奠桂浆,朝云艳骨有余香。宋朝陵墓俱零落,嫁得才人胜帝王。”好一个“嫁得才人胜帝王”!朝云墓已成惠州人文景观保存至今,引得无数才情骚客深情凭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踏歌吟唱苏东坡“佳人相见一千年”的端午情歌。(图片来自网络)

5,求问剑网三现在25血战奶妈怎么引导黑齿面向

boss的正面有个扇形面向,靠近boss4尺,然后不站在那个面向里就好了,治疗好自己,最好不要让面向对着DPS。
大侠您好:安装团队事件监控,下载团队数据你就可以看到面向了如帮助到您,还望采纳记得给问豆啊!

6,剑网三新10人副本双曜亭老一怎么打

首先明白他的机制,花圈中踩上去固定时间叠花毒。小怪蜘蛛固定时间喷吐中蛛毒。毒层可以叠加暂时没有看到有没有上限。两种毒互相可以抵消。需要双T开始阶段主T拉BOSS 副T拉小怪,远程间隔8尺外散开。这个时候BOSS会释放第一个技能黑风掌?(貌似叫这名)随机点2名远程叠加花毒1层,附近8尺内有人则同样叠加一层花毒。如果两名被点名远程距离较近则叠加两层花毒。之后BOSS释放第二个技能,蚀骨腿。为BOSS周边8尺范围造成AOE伤害并叠加一层蛛毒。有花毒的玩家在释放技能前靠近BOSS然后可以解掉一层花毒。之后BOSS会释放勾魂夺魄技能,随机对全团叠加一层随机毒(蛛花都有可能)读条职业需要停手,否则会被封内。期间会转火小怪,部分团会用小怪蜘蛛的喷吐解除花毒。所以转火小怪需要看团长个人喜好。小怪刷新固定时间贯穿整个流程。以上为双耀老一的技能循环。重复以上流程即可,小技巧保证身上一层蛛毒在老一的存活率会比较高,毕竟花毒比蛛毒难解的多

7,古剑奇谭 黑耀的第3步亭子在哪里

已经过了触发第三步的时间了,要在第一次去青玉坛给少恭仙芝的时候触发,现在你过去找二姐,找完就是第四步剧情的时间了,如果你第三步没触发,这一步也不会出现。
我用了修改器照样触发了…… 如果触发了黑曜第二步(秦始皇陵出来且去过安陆之后在江都城郊碰黑曜),在青玉坛走完所有主线,在下山前到事件点旁边随便转转应该就可以触发了。 楼主是不是之前遗漏了什么? 可以在青玉坛主线结束以后去触发,我就是走之前触发的,触发完以后直接回故乡了。
lz,找二姐的时候应该触发第四步吧。。第三步是青玉坛还没变成迷宫时就应该触发的。地点在下层,很醒目的那个亭子。

8,剑网三血战黑齿怎么打

先打小怪,等BOSS身上的盾都没了回头打BOSS,打小怪的时候注意距离。BOSS开始会拉三个(PT)或六个(YX)天策士兵,奶妈奶,别让他死。打BOSS的时候身上会叠BUFF,半场叠,看自己debuff接近20层注意换边如果被叫到变鬼,提前去真幻站好,技能栏变后,1号打怪,2号(好像是2,记不清了)灌蓝,3号驱散。如果自己人被偸蓝,先灌蓝后驱散。如果是小鬼,风筝着打。然后又是天策士兵,奶。主要看团长会不会卡阶段,和主T的半场的控制。听指挥就好了。-纯手打望采纳
到阶段两边会出两个圈,面向女神方向 右边是变鬼,左边是变回人
大侠您好:先打场内小怪,小怪打完之后要去奶场地两边的士兵,不要让士兵死了,然后黑齿注意左右换位哦如能帮到您,还请采纳。

9,如何正确攻略病娇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UCAnqwn4l7HKhUjslz0Xg《如何正确攻略病娇》作者:顾耳.txt0.99M 来自:百度网盘提取码: x0uw复制提取码跳转提取码:x0uw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1.切断与其他人所有往来,因为病娇控制欲及占有欲很强,他们很自卑,如若你与别人往来,无论是否亲密他们都会产生危机感。文学中的病娇砍腿缝标记甚至给心上人毁容等等情节属于过分偏激的病娇所做的事情,但并不代表现实中不会存在,至少病娇会想方设法隔绝你与外界的往来,让你成为他的所有物。
如何从病娇手中逃生全文 作者: 阿黑黑黑 第106章 番外-现代 等秦立睁开眼睛,就看到自己正躺在医院里,而林君成正趴在病床旁边。 “这是怎么回事?”秦立挣扎着坐起身来,感觉自己全身的骨头好像都断了一样。 林君成也清醒了过来,他揉了揉自己的...
《您的攻略对象已达上限》者:三唐海类型: 原创-纯爱-近代现代简介:为了收集全cg的成就,某宅男把游戏里的所有be线都通关了一遍,然后,他不幸的发现,be路线的攻略对象跑到现实中来了……

10,拿黑硬物质的哪个交囊怎么来

挨着做主线任务,你会接到一个获得胶囊的任务,任务完成后,你得在凯丽和夏洛克之间做重复任务→→→↓ 先去凯丽领重复任务(最下的重复任务),任务需要10个耀眼的结晶、2个白色大晶体、10个锋利的尖齿。完成此任务得到柯卡穆的干扰芯片。然后去夏洛克接重复任务驱动压缩机得到压缩的胶囊。再打开压缩的胶囊就会得到黑硬的物质、小型干扰芯片(一个主线任务要的物品)、次品芯片(可以用来换黑硬或者小型芯片,不过要4个次品才换1个小型芯片。。。。
10个耀眼的结晶、2个白色大晶体、10个锋利的尖齿 得到柯卡穆的干扰芯片 然后去夏洛克接重复任务驱动压缩机得到压缩的胶囊
辛达和凯利这两个NPC处接重复任务得到胶囊..
http://games.qq.com/tencent/dnf/task/lvrw/10_19.htm 这个是地下城所有任务完整攻略!!!!我一直用着很好用可以去试试撒`.0~60的哦
找凯力几任务是从副任务
凯利,有个重复任务,要10个耀眼的结晶2个白色大5个锋利的尖刺到诺顿那交任务

11,剑网3双耀亭黑齿怎么打

黑齿元祐是双耀亭的第一个boss技能比较简单 主要点在于平衡蛛毒(绿)、花毒(红)的层数 中红buff后在吃一层绿buff会消除反之在吃一层红buff则会增强。 中红buff后在吃一层绿buff会消除反之在吃一层红buff则会增强。 绿buff可以找地上的花直接接触 boss所有技能介绍 黑风掌: 随机点中三位远程被点中的远程以他为中心会爆炸一个6尺圈注意接 远程身边不要有人中了黑风掌会叠加一层红buff 噬骨: 黑齿自身为中心6尺AOE中的玩家会叠加一层绿buff 可以正好用来中和远程中的黑风所中的红buff 勾魂夺魄: 读条技能,面对全部玩家释放,读条职业在boss读条时候务必停手,否则将会沉默一段时间 勾魂夺破对所有玩家随机释放一层红或者绿buff注意如果你在勾魂前身上有红或者绿buff则红和绿会增加一层! 蜘蛛技能 吐息: 正面80度12尺的一个AOE。 中着获得一层绿毒buff可以中和掉红毒 毒液: 蜘蛛存货30秒后出。 随机点钟一个人然后对其喷毒,然后中毒的人以自身为中心4尺会中一层绿buff 无脑打法介绍 相对于10人本来说: 配置3个奶妈有限秀奶其次毒奶在花奶 2个tboss外放蜘蛛内外防御天策明教大师苍云都可dps最好全近战。 这个boss对近战简直是太有爱了 这样的配置那么每次黑风掌都只有远程也就是三个奶妈会中近战们只需要出蜘蛛打蜘蛛打完蜘蛛打boss即可 近战中红则去蜘蛛正面打中绿则找花打无buff则无脑打boss菊花即可 三只奶妈boss黑风的时候原理人群分散展开吃完黑风后靠近boss吃噬骨接触buff 主t和副t副t注意把蜘蛛面向面朝boss这样奶妈可以在boss噬骨前有几率迟到蜘蛛的吐息来接触buff
文章TAG:剑三双耀亭攻略黑齿  剑网三  25血战的黑齿  近战怎么变鬼  剑三  三双  攻略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