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游戏抢球培养幼儿什么能力,幼儿园户外游戏抢篮球运动步骤

作者:本站作者

1,幼儿园户外游戏抢篮球运动步骤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竞技类同场对抗运动项目,有着很密集的身体接触机会,在开展过程中由此容易因身体碰撞而产生伤害。为实现锻炼身体第一、打比赛第二的目标,同时将这种可能的伤害降至最低,我们认为在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时,一方面应与家长沟通,在全面解释和展示篮球运动多重价值的基础上,争取家长的同意,对可能产生的小伤害抱谅解与宽容的态度;另一方面,应与幼儿沟通,在全面了解全园幼儿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与兴趣水平的基础上,从短时段、较小运动量的趣味练习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扩展至固定时间与运动量的以篮球兴趣组为单位的集体锻炼和训练,其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教师应善于利用晨间锻炼的时间,采取趣味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如师生可以一起模仿小螃蟹,开展“小螃蟹防守游戏”,要求幼儿四肢充分展开到位,横向移动,训练其防守动作与意识。这些游戏不仅能引发幼儿对篮球的热爱,而且对幼儿形成和发展上下、前后、高低、远近、大小、长短、先后、快慢、轻重等时空和运动知觉大有裨益。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让家长和孩子在家中能够利用闲散时间进行的亲子篮球游戏,如亲子相互传球、亲子比赛运球、亲子传球投篮等,这既有助于增强父母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更能激发幼儿对篮球的热爱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其次,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希望加入篮球游戏与训练中来时,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性与能力,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幼儿篮球兴趣组,以保持幼儿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并形成全园幼儿体育锻炼的热潮。教师将主要引导幼儿进行拍球、运球、传球等技能的全面训练和对篮球基本规则的初步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还要密切注意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幼儿运动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其确定角色定位,制定具体的训练方案,设置不同层次的训练难度,促进每个幼儿身体素质与篮球技能的不断提高。 再次,当篮球兴趣组的幼儿都达到一定的篮球技能,并都掌握了篮球基本规则后,教师即可组织园内不同兴趣组之间的篮球比赛,以培养幼儿团队合作、交流组织的意识与能力,及敢于竞争、不怕困难的体育精神,同时促进幼儿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战术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在幼儿熟悉比赛流程、熟练掌握比赛规则后,幼儿园即可邀请兄弟园所来园开展幼儿篮球联赛,并组织全园幼儿观看。这种更大范围的比赛能进一步激发参赛幼儿的团队意识与拼搏精神,同时唤醒旁观幼儿对篮球的兴趣,使全园篮球运动的开展获得更多幼儿的支持与拥护。

游戏抢球培养幼儿什么能力,幼儿园户外游戏抢篮球运动步骤

2,如何在球类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如何在球类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球类游戏包括小篮球、小足球等多种球类项目,以球类教学游戏、户外球类区域游戏、室内球类区角游戏、球操等高低结构形式开展,对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和协调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实践中发现中班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是非常浓厚的。球类游戏中必须遵循规则,那么,如何在球类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呢?我将自己球类游戏实践教育经验总结如下: 一、让幼儿感受规则在球类游戏中的意义,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 球类游戏有非常明确的规则,没有规则就不能有序开展球类游戏。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看一些球类比赛,引起幼儿的关注,让幼儿懂得规则在球类游戏中的重要性,从而有一种规则的意识存在感,进而自觉遵守规则。 二、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并开展球类游戏,提高幼儿规则执行能力。 1.中班幼儿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现状分析总结有以下几个特点: (1)已有初步的规则意识,但执行规则还很不理想,需要成人不断提醒或督促。 (2)已出现自律规则的萌芽,不过还很不成型,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3)游戏中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能力胜过其他活动,但对于需要等待的游戏,缺乏耐心。 (4)学习中执行规则的能力容易受幼儿兴趣和情绪的影响,部分幼儿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言行,易插嘴或影响别人。 (5)操作中规则基本形成,多数已养成听指令操作的习惯,并能整理玩具,但仍需进一步巩固。 (6)生活环节上基本能遵守规则,但多数情况下需要成人不断督促,反之容易出现不守规则的现象。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中班幼儿不仅开始表现出自信,而且形成规则意识萌芽,但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不强烈,执行规则的能力较差,所以在中班段,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使幼儿不断被熏染;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生成合理的大家都能接受的规则,对培养他们自觉执行规则,并逐渐内化为一种习惯会起到很大作用。 2.中班幼儿体力明显增强,喜欢集体游戏,自我控制能力有所发展,且已基本掌握几种常见球的玩法。基于此,设计中班球类游戏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内容、情节稍复杂,活动量增大。 中班幼儿在体力、智力、社会性各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此阶段游戏情节开始丰富,活动量开始增大,过于简单的内容会使幼儿缺乏参与兴趣。设计时可以增加一些活动量较大的追逐游戏、听信号变速、换动作等游戏,运动效果会更好。同样是练习拍球的游戏,中班阶段可以增设独立左手拍、右手拍、左右手交替拍等内容,可以增设绕障碍运球的情境,还可以尝试幼儿小组合作边运球边抢球的形式。 (2)角色增多,规则带一定的限制性。 随着游戏变得丰富多样,合作机会增多,中班幼儿开始意识到规则对游戏顺利进行的重要性。然而中班幼儿规则意识不强,遵守规则的能力比较差,因此,创设一个能让他们感受到接纳、关爱、支持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将规则内化为习惯。经研究发现,幼儿在球类游戏中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远胜于其他活动,故设计时可从方法、材料、距离等方面增加限制,增强幼儿规则意识,如只能在圈内拍球,每次只能用两种辅助材料,不能超越红色线投球等。 (3)提供合作机会,增加游戏任务。 中班幼儿虽然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仍然很强,但他们已经开始有兴趣尝试自己组织游戏、规定游戏主题,有合作意愿。因此,设计球类游戏时要多给幼儿合作性游戏任务,抓住时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如在游戏“运球”中发展两两合作能力,在游戏“星球大战”中提高小组合作滚球能力等。 3.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启发幼儿内在积极性,加强对幼儿具体行为的指导,不断提出具体的要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教师要将游戏中的一些规则讲解得生动形象,使孩子易于理解,其次在游戏活动中强化规则要求。活动中时刻注意每一个幼儿的动向,如果哪个孩子违法了规则,则马上提醒他,引导他注意规则,鼓励向其他小朋友学习。通过指导,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帮助每一个孩子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另外,游戏活动中有的幼儿并不是不理解规则,而是故意不遵守规则,对于这样的孩子,要及时让他体会到由于自己不遵守规则,大家玩得都不高兴,在老师帮助下,让孩子逐步摆脱自我为中心。 三、培养良好班级活动常规,为球类游戏有规则地开展奠定基础。 良好的活动常规可使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因此平时一直常抓班级常规,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都鼓励幼儿有序参与互动,注重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因此班级幼儿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表现得比较有序,帮助幼儿在球类游戏中更好地表现,对规则要求也能自觉遵守,活动开展得有效。 四、注重个别幼儿的规则教育。 每个班级总有几个“调皮好动”的孩子,他们经常在活动中出现一些“意外”,或多或少会影响活动有序开展,因此对这些孩子的规则教育就显得比较重要。针对他们的个性,家园一起努力,教育他们游戏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改变活动形式,如给孩子制定规则的权利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尊重为原则,以引导为手段,允许幼儿自己思考规则和要求,探索规则和要求的合理性,并及时鼓励。 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并见效的,需要长期、反复地引导。球类游戏中规则意识培养方式方法还有很多,有待在今后教育教学中进一步探讨。

游戏抢球培养幼儿什么能力,幼儿园户外游戏抢篮球运动步骤

文章TAG:游戏抢球培养幼儿什么能力  幼儿园户外游戏抢篮球运动步骤  游戏  培养  幼儿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