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名昭彰次子视频攻略,恶名昭彰次子会有PC版吗看见那些实战玩的太爽了
作者:本站作者
1,恶名昭彰次子会有PC版吗看见那些实战玩的太爽了
2,恶名昭彰次子可以在电脑上玩吗
恶名昭彰次子不可以在电脑上玩,因为这个游戏是PS4独占游戏,仅支持在PS上使用。PS4独占大作《恶名昭彰:次子》是该系列第一次设定在真实城市西雅图,前作中的主角科尔牺牲了自己拯救世界,然后所有国家已经变得高度警戒这些超能力者。《恶名昭彰:次子》是Sucker Punch开发的一款动作游戏,于2014年3月21日发布。
3,雍正当皇帝的时候圈禁了他很多兄弟到乾隆的时候他是怎么对待这些叔伯的
朱瞻基贪玩、好色,曾为了要房中术的医书,把太医关了足足大半年。他酷爱斗蟋蟀,为此劳民伤财,还经常扔下朝政去打猎。可史学家们都说:他堪比“文景”。文景二帝,可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而朱瞻基却以荒唐著称。朱瞻基有多荒唐呢?他酷爱斗蟋蟀,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劳民伤财,专门派人从江南找上好的蝈蝈运到北京; 《明朝小史》里载:“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他酷爱玩乐,经常一言不合,就扔下朝政,跑去打猎,没事还画点画,描述一下自己的娱乐生活;他宠爱孙贵妃,为此不顾大臣反对,坚决换皇后,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废后的天子。要知道,在古代,皇后是一国之母,不能轻易更换,而废后是天子最大的污点。但有趣的是,无论朱瞻基多么荒唐,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他堪比“文景”。说实话,朱瞻基和文景二帝,一点都不相似。汉文帝、汉景帝都是出了名的节俭帝王,他们生前几十年,“宫室院囿狗马服饰等无所增益”,穿的衣服极尽普通,死后更提倡“薄葬”。因为节俭,汉朝在吕氏之乱后,得以休养生息,这才出现了“文景之治”。而朱瞻基接手明朝时,明朝同样内外疲敝,亟需休养生息。可朱瞻基却不管不顾,吃喝玩乐,把自己玩成了“促织天子”。要知道,“促织”这2个字,用在帝王身上,可不是什么好词。为什么史学家对贪玩、好色、沉迷游戏的朱瞻基,如此高度评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朱瞻基做了哪些事入手。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他玩着玩着,就把国家带向了辉煌。贪玩帝王的伟大功绩朱瞻基是天生的帝王。他是明宣宗,明朝的第5位皇帝。他出生时,爷爷朱棣正在睡觉,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在梦中,朱元璋把象征着权力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恰好下人向他汇报孙子朱瞻基降生。朱棣大喜,马上去看望朱瞻基,并把他抱在手中,高兴地说:“此乃大明朝之福也。”此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得皇位,并把朱瞻基封为皇太孙,一心一意要把皇位传给他。不得不说,朱瞻基也真能干。他虽然贪玩,但也干了不少正事:其一,兵不血刃,干倒叔叔,平叛削藩。朱瞻基是朱棣最宠爱的孙子,为了让他当皇帝,朱棣才把太子之位给了长子朱高炽。只可惜,朱高炽身体不好,他只当了不到10个月的皇帝,就突然去世了。当时,朱瞻基还在南京,必须马上回京。他的处境并不好。他的叔叔朱高煦,正虎视眈眈,想要夺取皇位,还派了很多人去追杀朱瞻基。此外,朱高煦还聚集一支数量可观的队伍,想要造反。但朱瞻基可比朱允炆厉害多了。一路上,朱瞻基没有受伤,顺利回京登基,然后马上开始对付想要判乱的叔叔。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勾结内应、联合兵马,正式开始造反。此时,朱瞻基已经准备良久。必须承认,朱高煦根本不是朱瞻基的对手。他还没来得及交战,就被张辅告发,而朱瞻基得知消息,不紧不慢,御驾亲征,还顺手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大军压境,只要交出怂恿谋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过失,恩惠礼遇与原先一样。否则等到开战,不管是被擒,还是你的部下把你当成奇货绑了献于朕,后悔也来不及了。”《明史·朱高煦传》:仍遗书高煦曰:“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今六师压境,王即出倡谋者,朕与王除过,恩礼如初。不然,一战成擒,或以王为奇货,缚以来献,悔无及矣。”也不知道是朱瞻基运气好,还是朱高煦太怂。总而言之,收到信后,朱高煦思来想去,居然直接投降了。就这样,朱瞻基兵不血刃,平息了叛乱,并且借此机会,顺理成章开始削藩。可能贪玩的人,都异常聪明。朱瞻基没有杀掉叔叔朱高煦,而是把他及他的家眷,都带回了京城软禁,每天好吃好喝供着,逢年过节还去探望。此后,他就没事给其他的叔叔写写信,说边镇、内地卫所人手不足,要抽调一些藩王府的护卫队,而且每一次都只调走不调回。在明朝,藩王可以拥有护卫队,这是他们的核心精锐。但朱瞻基先干翻势力最大的叔叔朱高煦,然后不紧不慢向其他藩王借兵,等到了后期,许多王府就连操办婚事都人手不够,他们就算联合起来一起造反,也无法和朱瞻基抗衡。就这样,朱瞻基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完成了朱允炆一直想要完成的“削藩”大业。其二,完善内阁和太监制度:解放了朱瞻基的双手。明朝的制度,是存在问题的。朱元璋太自负,他杀掉胡惟庸后,就废除了丞相制度,把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任何事情都有代价。朱元璋独揽大权之后,就再也无法从繁重的朝政里脱身。在位几十年,他全年无休,兢兢业业,曾8天之内,审批了奏札1660件,处理国事3391件。“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朱元璋)朱棣也没好到哪里去,基本上每天都要处理非常繁重的政务。但朱瞻基就不一样了。他爱好玩乐,喜欢琢磨好玩的东西,承受不起这样的工作强度。为了解放双手,朱瞻基确立了内阁制度,并且任用太监。用史书上的话来说,这叫做“司礼监联合辅政”。这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了。简单来说,这个制度是内阁大臣先处理奏章,记上意见,然后拿去给皇帝看,皇帝就用 “批红”来进行决策。如果皇上不相干,就可以找司礼监的太监,授权给他们来“批红”。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皇帝可以拥有2批不一样的智囊团,彼此相互制衡。可不要觉得让太监“批红”很荒唐,司礼监里的太监,都不是寻常人,他们有文化、有见识,要进行专门的考试,考进来之后,朱瞻基还会经常调任高级文官来给他们上课。就这样,内阁—司礼监互相监督,一起干活,而朱瞻基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吃喝玩乐。《明通鉴》:“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朝廷政令不由朝官,皆出自司礼监”。当然,也有人认为,朱瞻基的这个改革,为日后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但我认为,这实属欲加之罪了。在朱瞻基设计的制度里,司礼监的太监,必须精挑细选,还要经过培训,要找有文化有见地的人。而后期干政的太监,如汪直、刘瑾、曹吉祥……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这显然和朱瞻基的初衷相违背,极有可能是后世帝王抄作业,没抄明白。这账怎么算,也不该算到朱瞻基的头上。其三,整顿吏治,对外得当,发展经济。朱瞻基登基时,国家并不太平,全国各地流民泛滥、税收混乱、军屯败坏。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朱瞻基专设“巡抚”制度。这也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和现在的督查组比较像。朱瞻基时期的“巡抚”,不是固定机构,而是临时机构。皇帝会挑选中意的官员,去进行交叉巡查、来回巡查。这不是个好干的活。在朱瞻基时期,“巡抚”巡个十年八年的,是常态,更有甚者,会被派出去20年。“巡抚”的特权是,可以越过三司,直接向报告皇帝民情。在外交方面,朱瞻基更是厉害了。他在位期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无数外国使团纷纷回访大明王朝;他派兵与安南战和;抵御蒙古,维护稳定局势;与日本贸易、与朝鲜交往……可以说,朱瞻基在位时,国家一路扶摇直上,呈现出一片繁荣之势。朱瞻基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他对民生的关心。“坐皇宫九重, 思田里三农。” 发生洪灾,他一定会亲自指定消灭蝗灾的计划,还几次告诫户部要好生治理,并专门写了一首《捕蝗诗》;发生水灾,他就接连减免赋税;所有修建城堡、堤坝、寺庙的活动,一律都被安排到秋后进行,坚决不许影响农业生产……《明史·本纪第九·宣宗》六月己卯,遣官捕近畿蝗,谕户部曰:“往年捕蝗之使害民不减于蝗,宜知此弊。”因作《捕蝗诗》示之。 朱瞻基只当了10年皇帝,却硬生生把混乱疲敝的大明,修炼成了政治清明、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的盛世局面,也就是著名的“仁宣之治”。“仁宣之治”的地位,和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基本相当。这也是史学家认为朱瞻基堪比“文景”的最主要理由。写在最后朱瞻基绝对是最特别的皇帝。你看,汉文帝汉景帝是出了名的节俭、勤政;你看,李世民也是被人们所称赞的天可汗。而朱瞻基呢?他被人冠上了一个玩乐的“促织天子”的名号,却真的玩着玩着,把大明王朝带得欣欣向荣。别人要费尽心思才能完成的事,朱瞻基却玩着玩着就做成了。当然,朱瞻基并非毫无缺点。有人认为,朱瞻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武官太好了。朱棣重武,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传统,此后,明朝帝王都非常重视武官。在明朝,武官的地位和俸禄都远高于文官,而且,武官犯罪,处罚规定也不同。在《明大律》中,平民百姓和军官犯法,处罚的规定不相同,而朱瞻基直接把“不同”放大,甚至有意包庇。举个例子。镇守宁夏的宁阳信陈懋,派手下违法出境捕鱼,被敌人抓获,还盗卖军粮、占夺军田盈利,与商人走私池盐,私遣军人离职经商……但朱瞻基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连赃款赃物也没让他还回来。《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懋在镇久,威名震漠北。顾恃宠自恣,乾没钜万。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再举个例子。大同的参将曹俭、宣府总兵谭广等人,都犯过类似的罪,而朱瞻基都是轻拿轻放,基本没进行过处罚。朱瞻基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明朝的士气、稳定了军心。但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是对军官的放纵,不利于长治久安。当然,朱瞻基还有一个污点,那便是好色和废后。他因宠爱孙贵妃而废后,但我认为:这事无需过多谴责。男人嘛,总想把最好的东西都送给心爱的女人。原皇后胡氏,是皇家硬塞给他的,论起来,孙氏,才是朱瞻基的心爱之人。朱瞻基的废后,不过是感情上的偏爱。另外,被废掉的皇后胡氏,也得到了朱瞻基的善待。 她一直住在长安宫,吃穿用度从无短缺。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每个王朝都会经历从建立到鼎盛、再到消亡的过程。明智的帝王,会把国家快速推向盛世,例如周代的“成康之治”,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都是如此。而朱瞻基,他开创的“仁宣之治”,也是切切实实地把明朝带向了一个顶峰。你怎么看待朱瞻基?欢迎留言。朱瞻基贪玩、好色,曾为了要房中术的医书,把太医关了足足大半年。他酷爱斗蟋蟀,为此劳民伤财,还经常扔下朝政去打猎。可史学家们都说:他堪比“文景”。文景二帝,可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而朱瞻基却以荒唐著称。朱瞻基有多荒唐呢?他酷爱斗蟋蟀,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劳民伤财,专门派人从江南找上好的蝈蝈运到北京; 《明朝小史》里载:“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他酷爱玩乐,经常一言不合,就扔下朝政,跑去打猎,没事还画点画,描述一下自己的娱乐生活;他宠爱孙贵妃,为此不顾大臣反对,坚决换皇后,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废后的天子。要知道,在古代,皇后是一国之母,不能轻易更换,而废后是天子最大的污点。但有趣的是,无论朱瞻基多么荒唐,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他堪比“文景”。说实话,朱瞻基和文景二帝,一点都不相似。汉文帝、汉景帝都是出了名的节俭帝王,他们生前几十年,“宫室院囿狗马服饰等无所增益”,穿的衣服极尽普通,死后更提倡“薄葬”。因为节俭,汉朝在吕氏之乱后,得以休养生息,这才出现了“文景之治”。而朱瞻基接手明朝时,明朝同样内外疲敝,亟需休养生息。可朱瞻基却不管不顾,吃喝玩乐,把自己玩成了“促织天子”。要知道,“促织”这2个字,用在帝王身上,可不是什么好词。为什么史学家对贪玩、好色、沉迷游戏的朱瞻基,如此高度评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朱瞻基做了哪些事入手。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他玩着玩着,就把国家带向了辉煌。贪玩帝王的伟大功绩朱瞻基是天生的帝王。他是明宣宗,明朝的第5位皇帝。他出生时,爷爷朱棣正在睡觉,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在梦中,朱元璋把象征着权力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恰好下人向他汇报孙子朱瞻基降生。朱棣大喜,马上去看望朱瞻基,并把他抱在手中,高兴地说:“此乃大明朝之福也。”此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得皇位,并把朱瞻基封为皇太孙,一心一意要把皇位传给他。不得不说,朱瞻基也真能干。他虽然贪玩,但也干了不少正事:其一,兵不血刃,干倒叔叔,平叛削藩。朱瞻基是朱棣最宠爱的孙子,为了让他当皇帝,朱棣才把太子之位给了长子朱高炽。只可惜,朱高炽身体不好,他只当了不到10个月的皇帝,就突然去世了。当时,朱瞻基还在南京,必须马上回京。他的处境并不好。他的叔叔朱高煦,正虎视眈眈,想要夺取皇位,还派了很多人去追杀朱瞻基。此外,朱高煦还聚集一支数量可观的队伍,想要造反。但朱瞻基可比朱允炆厉害多了。一路上,朱瞻基没有受伤,顺利回京登基,然后马上开始对付想要判乱的叔叔。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勾结内应、联合兵马,正式开始造反。此时,朱瞻基已经准备良久。必须承认,朱高煦根本不是朱瞻基的对手。他还没来得及交战,就被张辅告发,而朱瞻基得知消息,不紧不慢,御驾亲征,还顺手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大军压境,只要交出怂恿谋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过失,恩惠礼遇与原先一样。否则等到开战,不管是被擒,还是你的部下把你当成奇货绑了献于朕,后悔也来不及了。”《明史·朱高煦传》:仍遗书高煦曰:“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今六师压境,王即出倡谋者,朕与王除过,恩礼如初。不然,一战成擒,或以王为奇货,缚以来献,悔无及矣。”也不知道是朱瞻基运气好,还是朱高煦太怂。总而言之,收到信后,朱高煦思来想去,居然直接投降了。就这样,朱瞻基兵不血刃,平息了叛乱,并且借此机会,顺理成章开始削藩。可能贪玩的人,都异常聪明。朱瞻基没有杀掉叔叔朱高煦,而是把他及他的家眷,都带回了京城软禁,每天好吃好喝供着,逢年过节还去探望。此后,他就没事给其他的叔叔写写信,说边镇、内地卫所人手不足,要抽调一些藩王府的护卫队,而且每一次都只调走不调回。在明朝,藩王可以拥有护卫队,这是他们的核心精锐。但朱瞻基先干翻势力最大的叔叔朱高煦,然后不紧不慢向其他藩王借兵,等到了后期,许多王府就连操办婚事都人手不够,他们就算联合起来一起造反,也无法和朱瞻基抗衡。就这样,朱瞻基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完成了朱允炆一直想要完成的“削藩”大业。其二,完善内阁和太监制度:解放了朱瞻基的双手。明朝的制度,是存在问题的。朱元璋太自负,他杀掉胡惟庸后,就废除了丞相制度,把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任何事情都有代价。朱元璋独揽大权之后,就再也无法从繁重的朝政里脱身。在位几十年,他全年无休,兢兢业业,曾8天之内,审批了奏札1660件,处理国事3391件。“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朱元璋)朱棣也没好到哪里去,基本上每天都要处理非常繁重的政务。但朱瞻基就不一样了。他爱好玩乐,喜欢琢磨好玩的东西,承受不起这样的工作强度。为了解放双手,朱瞻基确立了内阁制度,并且任用太监。用史书上的话来说,这叫做“司礼监联合辅政”。这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了。简单来说,这个制度是内阁大臣先处理奏章,记上意见,然后拿去给皇帝看,皇帝就用 “批红”来进行决策。如果皇上不相干,就可以找司礼监的太监,授权给他们来“批红”。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皇帝可以拥有2批不一样的智囊团,彼此相互制衡。可不要觉得让太监“批红”很荒唐,司礼监里的太监,都不是寻常人,他们有文化、有见识,要进行专门的考试,考进来之后,朱瞻基还会经常调任高级文官来给他们上课。就这样,内阁—司礼监互相监督,一起干活,而朱瞻基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吃喝玩乐。《明通鉴》:“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朝廷政令不由朝官,皆出自司礼监”。当然,也有人认为,朱瞻基的这个改革,为日后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但我认为,这实属欲加之罪了。在朱瞻基设计的制度里,司礼监的太监,必须精挑细选,还要经过培训,要找有文化有见地的人。而后期干政的太监,如汪直、刘瑾、曹吉祥……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这显然和朱瞻基的初衷相违背,极有可能是后世帝王抄作业,没抄明白。这账怎么算,也不该算到朱瞻基的头上。其三,整顿吏治,对外得当,发展经济。朱瞻基登基时,国家并不太平,全国各地流民泛滥、税收混乱、军屯败坏。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朱瞻基专设“巡抚”制度。这也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和现在的督查组比较像。朱瞻基时期的“巡抚”,不是固定机构,而是临时机构。皇帝会挑选中意的官员,去进行交叉巡查、来回巡查。这不是个好干的活。在朱瞻基时期,“巡抚”巡个十年八年的,是常态,更有甚者,会被派出去20年。“巡抚”的特权是,可以越过三司,直接向报告皇帝民情。在外交方面,朱瞻基更是厉害了。他在位期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无数外国使团纷纷回访大明王朝;他派兵与安南战和;抵御蒙古,维护稳定局势;与日本贸易、与朝鲜交往……可以说,朱瞻基在位时,国家一路扶摇直上,呈现出一片繁荣之势。朱瞻基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他对民生的关心。“坐皇宫九重, 思田里三农。” 发生洪灾,他一定会亲自指定消灭蝗灾的计划,还几次告诫户部要好生治理,并专门写了一首《捕蝗诗》;发生水灾,他就接连减免赋税;所有修建城堡、堤坝、寺庙的活动,一律都被安排到秋后进行,坚决不许影响农业生产……《明史·本纪第九·宣宗》六月己卯,遣官捕近畿蝗,谕户部曰:“往年捕蝗之使害民不减于蝗,宜知此弊。”因作《捕蝗诗》示之。 朱瞻基只当了10年皇帝,却硬生生把混乱疲敝的大明,修炼成了政治清明、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的盛世局面,也就是著名的“仁宣之治”。“仁宣之治”的地位,和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基本相当。这也是史学家认为朱瞻基堪比“文景”的最主要理由。写在最后朱瞻基绝对是最特别的皇帝。你看,汉文帝汉景帝是出了名的节俭、勤政;你看,李世民也是被人们所称赞的天可汗。而朱瞻基呢?他被人冠上了一个玩乐的“促织天子”的名号,却真的玩着玩着,把大明王朝带得欣欣向荣。别人要费尽心思才能完成的事,朱瞻基却玩着玩着就做成了。当然,朱瞻基并非毫无缺点。有人认为,朱瞻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武官太好了。朱棣重武,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传统,此后,明朝帝王都非常重视武官。在明朝,武官的地位和俸禄都远高于文官,而且,武官犯罪,处罚规定也不同。在《明大律》中,平民百姓和军官犯法,处罚的规定不相同,而朱瞻基直接把“不同”放大,甚至有意包庇。举个例子。镇守宁夏的宁阳信陈懋,派手下违法出境捕鱼,被敌人抓获,还盗卖军粮、占夺军田盈利,与商人走私池盐,私遣军人离职经商……但朱瞻基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连赃款赃物也没让他还回来。《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懋在镇久,威名震漠北。顾恃宠自恣,乾没钜万。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再举个例子。大同的参将曹俭、宣府总兵谭广等人,都犯过类似的罪,而朱瞻基都是轻拿轻放,基本没进行过处罚。朱瞻基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明朝的士气、稳定了军心。但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是对军官的放纵,不利于长治久安。当然,朱瞻基还有一个污点,那便是好色和废后。他因宠爱孙贵妃而废后,但我认为:这事无需过多谴责。男人嘛,总想把最好的东西都送给心爱的女人。原皇后胡氏,是皇家硬塞给他的,论起来,孙氏,才是朱瞻基的心爱之人。朱瞻基的废后,不过是感情上的偏爱。另外,被废掉的皇后胡氏,也得到了朱瞻基的善待。 她一直住在长安宫,吃穿用度从无短缺。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每个王朝都会经历从建立到鼎盛、再到消亡的过程。明智的帝王,会把国家快速推向盛世,例如周代的“成康之治”,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都是如此。而朱瞻基,他开创的“仁宣之治”,也是切切实实地把明朝带向了一个顶峰。你怎么看待朱瞻基?欢迎留言。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朱瞻基贪玩、好色,曾为了要房中术的医书,把太医关了足足大半年。他酷爱斗蟋蟀,为此劳民伤财,还经常扔下朝政去打猎。可史学家们都说:他堪比“文景”。文景二帝,可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而朱瞻基却以荒唐著称。朱瞻基有多荒唐呢?他酷爱斗蟋蟀,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劳民伤财,专门派人从江南找上好的蝈蝈运到北京; 《明朝小史》里载:“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他酷爱玩乐,经常一言不合,就扔下朝政,跑去打猎,没事还画点画,描述一下自己的娱乐生活;他宠爱孙贵妃,为此不顾大臣反对,坚决换皇后,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废后的天子。要知道,在古代,皇后是一国之母,不能轻易更换,而废后是天子最大的污点。但有趣的是,无论朱瞻基多么荒唐,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他堪比“文景”。说实话,朱瞻基和文景二帝,一点都不相似。汉文帝、汉景帝都是出了名的节俭帝王,他们生前几十年,“宫室院囿狗马服饰等无所增益”,穿的衣服极尽普通,死后更提倡“薄葬”。因为节俭,汉朝在吕氏之乱后,得以休养生息,这才出现了“文景之治”。而朱瞻基接手明朝时,明朝同样内外疲敝,亟需休养生息。可朱瞻基却不管不顾,吃喝玩乐,把自己玩成了“促织天子”。要知道,“促织”这2个字,用在帝王身上,可不是什么好词。为什么史学家对贪玩、好色、沉迷游戏的朱瞻基,如此高度评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朱瞻基做了哪些事入手。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他玩着玩着,就把国家带向了辉煌。贪玩帝王的伟大功绩朱瞻基是天生的帝王。他是明宣宗,明朝的第5位皇帝。他出生时,爷爷朱棣正在睡觉,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在梦中,朱元璋把象征着权力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恰好下人向他汇报孙子朱瞻基降生。朱棣大喜,马上去看望朱瞻基,并把他抱在手中,高兴地说:“此乃大明朝之福也。”此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得皇位,并把朱瞻基封为皇太孙,一心一意要把皇位传给他。不得不说,朱瞻基也真能干。他虽然贪玩,但也干了不少正事:其一,兵不血刃,干倒叔叔,平叛削藩。朱瞻基是朱棣最宠爱的孙子,为了让他当皇帝,朱棣才把太子之位给了长子朱高炽。只可惜,朱高炽身体不好,他只当了不到10个月的皇帝,就突然去世了。当时,朱瞻基还在南京,必须马上回京。他的处境并不好。他的叔叔朱高煦,正虎视眈眈,想要夺取皇位,还派了很多人去追杀朱瞻基。此外,朱高煦还聚集一支数量可观的队伍,想要造反。但朱瞻基可比朱允炆厉害多了。一路上,朱瞻基没有受伤,顺利回京登基,然后马上开始对付想要判乱的叔叔。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勾结内应、联合兵马,正式开始造反。此时,朱瞻基已经准备良久。必须承认,朱高煦根本不是朱瞻基的对手。他还没来得及交战,就被张辅告发,而朱瞻基得知消息,不紧不慢,御驾亲征,还顺手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大军压境,只要交出怂恿谋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过失,恩惠礼遇与原先一样。否则等到开战,不管是被擒,还是你的部下把你当成奇货绑了献于朕,后悔也来不及了。”《明史·朱高煦传》:仍遗书高煦曰:“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今六师压境,王即出倡谋者,朕与王除过,恩礼如初。不然,一战成擒,或以王为奇货,缚以来献,悔无及矣。”也不知道是朱瞻基运气好,还是朱高煦太怂。总而言之,收到信后,朱高煦思来想去,居然直接投降了。就这样,朱瞻基兵不血刃,平息了叛乱,并且借此机会,顺理成章开始削藩。可能贪玩的人,都异常聪明。朱瞻基没有杀掉叔叔朱高煦,而是把他及他的家眷,都带回了京城软禁,每天好吃好喝供着,逢年过节还去探望。此后,他就没事给其他的叔叔写写信,说边镇、内地卫所人手不足,要抽调一些藩王府的护卫队,而且每一次都只调走不调回。在明朝,藩王可以拥有护卫队,这是他们的核心精锐。但朱瞻基先干翻势力最大的叔叔朱高煦,然后不紧不慢向其他藩王借兵,等到了后期,许多王府就连操办婚事都人手不够,他们就算联合起来一起造反,也无法和朱瞻基抗衡。就这样,朱瞻基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完成了朱允炆一直想要完成的“削藩”大业。其二,完善内阁和太监制度:解放了朱瞻基的双手。明朝的制度,是存在问题的。朱元璋太自负,他杀掉胡惟庸后,就废除了丞相制度,把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任何事情都有代价。朱元璋独揽大权之后,就再也无法从繁重的朝政里脱身。在位几十年,他全年无休,兢兢业业,曾8天之内,审批了奏札1660件,处理国事3391件。“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朱元璋)朱棣也没好到哪里去,基本上每天都要处理非常繁重的政务。但朱瞻基就不一样了。他爱好玩乐,喜欢琢磨好玩的东西,承受不起这样的工作强度。为了解放双手,朱瞻基确立了内阁制度,并且任用太监。用史书上的话来说,这叫做“司礼监联合辅政”。这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了。简单来说,这个制度是内阁大臣先处理奏章,记上意见,然后拿去给皇帝看,皇帝就用 “批红”来进行决策。如果皇上不相干,就可以找司礼监的太监,授权给他们来“批红”。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皇帝可以拥有2批不一样的智囊团,彼此相互制衡。可不要觉得让太监“批红”很荒唐,司礼监里的太监,都不是寻常人,他们有文化、有见识,要进行专门的考试,考进来之后,朱瞻基还会经常调任高级文官来给他们上课。就这样,内阁—司礼监互相监督,一起干活,而朱瞻基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吃喝玩乐。《明通鉴》:“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朝廷政令不由朝官,皆出自司礼监”。当然,也有人认为,朱瞻基的这个改革,为日后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但我认为,这实属欲加之罪了。在朱瞻基设计的制度里,司礼监的太监,必须精挑细选,还要经过培训,要找有文化有见地的人。而后期干政的太监,如汪直、刘瑾、曹吉祥……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这显然和朱瞻基的初衷相违背,极有可能是后世帝王抄作业,没抄明白。这账怎么算,也不该算到朱瞻基的头上。其三,整顿吏治,对外得当,发展经济。朱瞻基登基时,国家并不太平,全国各地流民泛滥、税收混乱、军屯败坏。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朱瞻基专设“巡抚”制度。这也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和现在的督查组比较像。朱瞻基时期的“巡抚”,不是固定机构,而是临时机构。皇帝会挑选中意的官员,去进行交叉巡查、来回巡查。这不是个好干的活。在朱瞻基时期,“巡抚”巡个十年八年的,是常态,更有甚者,会被派出去20年。“巡抚”的特权是,可以越过三司,直接向报告皇帝民情。在外交方面,朱瞻基更是厉害了。他在位期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无数外国使团纷纷回访大明王朝;他派兵与安南战和;抵御蒙古,维护稳定局势;与日本贸易、与朝鲜交往……可以说,朱瞻基在位时,国家一路扶摇直上,呈现出一片繁荣之势。朱瞻基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他对民生的关心。“坐皇宫九重, 思田里三农。” 发生洪灾,他一定会亲自指定消灭蝗灾的计划,还几次告诫户部要好生治理,并专门写了一首《捕蝗诗》;发生水灾,他就接连减免赋税;所有修建城堡、堤坝、寺庙的活动,一律都被安排到秋后进行,坚决不许影响农业生产……《明史·本纪第九·宣宗》六月己卯,遣官捕近畿蝗,谕户部曰:“往年捕蝗之使害民不减于蝗,宜知此弊。”因作《捕蝗诗》示之。 朱瞻基只当了10年皇帝,却硬生生把混乱疲敝的大明,修炼成了政治清明、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的盛世局面,也就是著名的“仁宣之治”。“仁宣之治”的地位,和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基本相当。这也是史学家认为朱瞻基堪比“文景”的最主要理由。写在最后朱瞻基绝对是最特别的皇帝。你看,汉文帝汉景帝是出了名的节俭、勤政;你看,李世民也是被人们所称赞的天可汗。而朱瞻基呢?他被人冠上了一个玩乐的“促织天子”的名号,却真的玩着玩着,把大明王朝带得欣欣向荣。别人要费尽心思才能完成的事,朱瞻基却玩着玩着就做成了。当然,朱瞻基并非毫无缺点。有人认为,朱瞻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武官太好了。朱棣重武,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传统,此后,明朝帝王都非常重视武官。在明朝,武官的地位和俸禄都远高于文官,而且,武官犯罪,处罚规定也不同。在《明大律》中,平民百姓和军官犯法,处罚的规定不相同,而朱瞻基直接把“不同”放大,甚至有意包庇。举个例子。镇守宁夏的宁阳信陈懋,派手下违法出境捕鱼,被敌人抓获,还盗卖军粮、占夺军田盈利,与商人走私池盐,私遣军人离职经商……但朱瞻基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连赃款赃物也没让他还回来。《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懋在镇久,威名震漠北。顾恃宠自恣,乾没钜万。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再举个例子。大同的参将曹俭、宣府总兵谭广等人,都犯过类似的罪,而朱瞻基都是轻拿轻放,基本没进行过处罚。朱瞻基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明朝的士气、稳定了军心。但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是对军官的放纵,不利于长治久安。当然,朱瞻基还有一个污点,那便是好色和废后。他因宠爱孙贵妃而废后,但我认为:这事无需过多谴责。男人嘛,总想把最好的东西都送给心爱的女人。原皇后胡氏,是皇家硬塞给他的,论起来,孙氏,才是朱瞻基的心爱之人。朱瞻基的废后,不过是感情上的偏爱。另外,被废掉的皇后胡氏,也得到了朱瞻基的善待。 她一直住在长安宫,吃穿用度从无短缺。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每个王朝都会经历从建立到鼎盛、再到消亡的过程。明智的帝王,会把国家快速推向盛世,例如周代的“成康之治”,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都是如此。而朱瞻基,他开创的“仁宣之治”,也是切切实实地把明朝带向了一个顶峰。你怎么看待朱瞻基?欢迎留言。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朱瞻基贪玩、好色,曾为了要房中术的医书,把太医关了足足大半年。他酷爱斗蟋蟀,为此劳民伤财,还经常扔下朝政去打猎。可史学家们都说:他堪比“文景”。文景二帝,可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而朱瞻基却以荒唐著称。朱瞻基有多荒唐呢?他酷爱斗蟋蟀,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劳民伤财,专门派人从江南找上好的蝈蝈运到北京; 《明朝小史》里载:“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他酷爱玩乐,经常一言不合,就扔下朝政,跑去打猎,没事还画点画,描述一下自己的娱乐生活;他宠爱孙贵妃,为此不顾大臣反对,坚决换皇后,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废后的天子。要知道,在古代,皇后是一国之母,不能轻易更换,而废后是天子最大的污点。但有趣的是,无论朱瞻基多么荒唐,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他堪比“文景”。说实话,朱瞻基和文景二帝,一点都不相似。汉文帝、汉景帝都是出了名的节俭帝王,他们生前几十年,“宫室院囿狗马服饰等无所增益”,穿的衣服极尽普通,死后更提倡“薄葬”。因为节俭,汉朝在吕氏之乱后,得以休养生息,这才出现了“文景之治”。而朱瞻基接手明朝时,明朝同样内外疲敝,亟需休养生息。可朱瞻基却不管不顾,吃喝玩乐,把自己玩成了“促织天子”。要知道,“促织”这2个字,用在帝王身上,可不是什么好词。为什么史学家对贪玩、好色、沉迷游戏的朱瞻基,如此高度评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朱瞻基做了哪些事入手。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他玩着玩着,就把国家带向了辉煌。贪玩帝王的伟大功绩朱瞻基是天生的帝王。他是明宣宗,明朝的第5位皇帝。他出生时,爷爷朱棣正在睡觉,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在梦中,朱元璋把象征着权力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恰好下人向他汇报孙子朱瞻基降生。朱棣大喜,马上去看望朱瞻基,并把他抱在手中,高兴地说:“此乃大明朝之福也。”此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得皇位,并把朱瞻基封为皇太孙,一心一意要把皇位传给他。不得不说,朱瞻基也真能干。他虽然贪玩,但也干了不少正事:其一,兵不血刃,干倒叔叔,平叛削藩。朱瞻基是朱棣最宠爱的孙子,为了让他当皇帝,朱棣才把太子之位给了长子朱高炽。只可惜,朱高炽身体不好,他只当了不到10个月的皇帝,就突然去世了。当时,朱瞻基还在南京,必须马上回京。他的处境并不好。他的叔叔朱高煦,正虎视眈眈,想要夺取皇位,还派了很多人去追杀朱瞻基。此外,朱高煦还聚集一支数量可观的队伍,想要造反。但朱瞻基可比朱允炆厉害多了。一路上,朱瞻基没有受伤,顺利回京登基,然后马上开始对付想要判乱的叔叔。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勾结内应、联合兵马,正式开始造反。此时,朱瞻基已经准备良久。必须承认,朱高煦根本不是朱瞻基的对手。他还没来得及交战,就被张辅告发,而朱瞻基得知消息,不紧不慢,御驾亲征,还顺手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大军压境,只要交出怂恿谋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过失,恩惠礼遇与原先一样。否则等到开战,不管是被擒,还是你的部下把你当成奇货绑了献于朕,后悔也来不及了。”《明史·朱高煦传》:仍遗书高煦曰:“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今六师压境,王即出倡谋者,朕与王除过,恩礼如初。不然,一战成擒,或以王为奇货,缚以来献,悔无及矣。”也不知道是朱瞻基运气好,还是朱高煦太怂。总而言之,收到信后,朱高煦思来想去,居然直接投降了。就这样,朱瞻基兵不血刃,平息了叛乱,并且借此机会,顺理成章开始削藩。可能贪玩的人,都异常聪明。朱瞻基没有杀掉叔叔朱高煦,而是把他及他的家眷,都带回了京城软禁,每天好吃好喝供着,逢年过节还去探望。此后,他就没事给其他的叔叔写写信,说边镇、内地卫所人手不足,要抽调一些藩王府的护卫队,而且每一次都只调走不调回。在明朝,藩王可以拥有护卫队,这是他们的核心精锐。但朱瞻基先干翻势力最大的叔叔朱高煦,然后不紧不慢向其他藩王借兵,等到了后期,许多王府就连操办婚事都人手不够,他们就算联合起来一起造反,也无法和朱瞻基抗衡。就这样,朱瞻基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完成了朱允炆一直想要完成的“削藩”大业。其二,完善内阁和太监制度:解放了朱瞻基的双手。明朝的制度,是存在问题的。朱元璋太自负,他杀掉胡惟庸后,就废除了丞相制度,把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任何事情都有代价。朱元璋独揽大权之后,就再也无法从繁重的朝政里脱身。在位几十年,他全年无休,兢兢业业,曾8天之内,审批了奏札1660件,处理国事3391件。“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朱元璋)朱棣也没好到哪里去,基本上每天都要处理非常繁重的政务。但朱瞻基就不一样了。他爱好玩乐,喜欢琢磨好玩的东西,承受不起这样的工作强度。为了解放双手,朱瞻基确立了内阁制度,并且任用太监。用史书上的话来说,这叫做“司礼监联合辅政”。这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了。简单来说,这个制度是内阁大臣先处理奏章,记上意见,然后拿去给皇帝看,皇帝就用 “批红”来进行决策。如果皇上不相干,就可以找司礼监的太监,授权给他们来“批红”。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皇帝可以拥有2批不一样的智囊团,彼此相互制衡。可不要觉得让太监“批红”很荒唐,司礼监里的太监,都不是寻常人,他们有文化、有见识,要进行专门的考试,考进来之后,朱瞻基还会经常调任高级文官来给他们上课。就这样,内阁—司礼监互相监督,一起干活,而朱瞻基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吃喝玩乐。《明通鉴》:“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朝廷政令不由朝官,皆出自司礼监”。当然,也有人认为,朱瞻基的这个改革,为日后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但我认为,这实属欲加之罪了。在朱瞻基设计的制度里,司礼监的太监,必须精挑细选,还要经过培训,要找有文化有见地的人。而后期干政的太监,如汪直、刘瑾、曹吉祥……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这显然和朱瞻基的初衷相违背,极有可能是后世帝王抄作业,没抄明白。这账怎么算,也不该算到朱瞻基的头上。其三,整顿吏治,对外得当,发展经济。朱瞻基登基时,国家并不太平,全国各地流民泛滥、税收混乱、军屯败坏。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朱瞻基专设“巡抚”制度。这也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和现在的督查组比较像。朱瞻基时期的“巡抚”,不是固定机构,而是临时机构。皇帝会挑选中意的官员,去进行交叉巡查、来回巡查。这不是个好干的活。在朱瞻基时期,“巡抚”巡个十年八年的,是常态,更有甚者,会被派出去20年。“巡抚”的特权是,可以越过三司,直接向报告皇帝民情。在外交方面,朱瞻基更是厉害了。他在位期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无数外国使团纷纷回访大明王朝;他派兵与安南战和;抵御蒙古,维护稳定局势;与日本贸易、与朝鲜交往……可以说,朱瞻基在位时,国家一路扶摇直上,呈现出一片繁荣之势。朱瞻基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他对民生的关心。“坐皇宫九重, 思田里三农。” 发生洪灾,他一定会亲自指定消灭蝗灾的计划,还几次告诫户部要好生治理,并专门写了一首《捕蝗诗》;发生水灾,他就接连减免赋税;所有修建城堡、堤坝、寺庙的活动,一律都被安排到秋后进行,坚决不许影响农业生产……《明史·本纪第九·宣宗》六月己卯,遣官捕近畿蝗,谕户部曰:“往年捕蝗之使害民不减于蝗,宜知此弊。”因作《捕蝗诗》示之。 朱瞻基只当了10年皇帝,却硬生生把混乱疲敝的大明,修炼成了政治清明、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的盛世局面,也就是著名的“仁宣之治”。“仁宣之治”的地位,和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基本相当。这也是史学家认为朱瞻基堪比“文景”的最主要理由。写在最后朱瞻基绝对是最特别的皇帝。你看,汉文帝汉景帝是出了名的节俭、勤政;你看,李世民也是被人们所称赞的天可汗。而朱瞻基呢?他被人冠上了一个玩乐的“促织天子”的名号,却真的玩着玩着,把大明王朝带得欣欣向荣。别人要费尽心思才能完成的事,朱瞻基却玩着玩着就做成了。当然,朱瞻基并非毫无缺点。有人认为,朱瞻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武官太好了。朱棣重武,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传统,此后,明朝帝王都非常重视武官。在明朝,武官的地位和俸禄都远高于文官,而且,武官犯罪,处罚规定也不同。在《明大律》中,平民百姓和军官犯法,处罚的规定不相同,而朱瞻基直接把“不同”放大,甚至有意包庇。举个例子。镇守宁夏的宁阳信陈懋,派手下违法出境捕鱼,被敌人抓获,还盗卖军粮、占夺军田盈利,与商人走私池盐,私遣军人离职经商……但朱瞻基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连赃款赃物也没让他还回来。《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懋在镇久,威名震漠北。顾恃宠自恣,乾没钜万。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再举个例子。大同的参将曹俭、宣府总兵谭广等人,都犯过类似的罪,而朱瞻基都是轻拿轻放,基本没进行过处罚。朱瞻基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明朝的士气、稳定了军心。但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是对军官的放纵,不利于长治久安。当然,朱瞻基还有一个污点,那便是好色和废后。他因宠爱孙贵妃而废后,但我认为:这事无需过多谴责。男人嘛,总想把最好的东西都送给心爱的女人。原皇后胡氏,是皇家硬塞给他的,论起来,孙氏,才是朱瞻基的心爱之人。朱瞻基的废后,不过是感情上的偏爱。另外,被废掉的皇后胡氏,也得到了朱瞻基的善待。 她一直住在长安宫,吃穿用度从无短缺。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每个王朝都会经历从建立到鼎盛、再到消亡的过程。明智的帝王,会把国家快速推向盛世,例如周代的“成康之治”,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都是如此。而朱瞻基,他开创的“仁宣之治”,也是切切实实地把明朝带向了一个顶峰。你怎么看待朱瞻基?欢迎留言。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李鸿章不像他大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长子李经方不是李鸿章亲生,是从六弟李昭庆那一支过继来的。这个过继似乎给李鸿章带来了好运,三年后,四十二岁的李鸿章得了第一个亲生儿子,也就是李经述,十来年后,又得了小儿子李经迈。李鸿章的这三个儿子,老大是过继来的;老二是赵夫人所生,嫡出;老三是小妾莫氏所生,庶出。论在家族里的地位,嫡出的李经述实质上还是居在经字辈的首席,只可惜李经述只有些文人的小才情,没有李鸿章的雄才大略,一辈子都在读闲书,长期韬光养晦到后来,人基本上废了,李鸿章签完《辛丑条约》,在京城贤良寺忧愤而死后,没多久他也跟着去了,最终只得个“天下第一等孝子”的名号。不过,李鸿章侯爷的爵位,还是由他这一支继承的,嫡长子还是嫡长子。老三李经迈也是李鸿章亲生,但因为是庶出,他在家族内的地位实际最低,李氏家谱上甚至没有他的功名记载,他仅有的一些头衔都是朝廷看在李鸿章面上赏赐的。但比起嫡出的哥哥李经述,李经迈还是有他强过一头的地方。按李鸿章的安排,李经迈做外交官平淡无奇,但做生意却是一把绝对好手。李家分家时,李经迈这一支因为是庶出,受尽欺负,分到手的财产多是一些不值钱的股票,但李经迈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那些不值钱的股票一经他手,没几年就变废为宝,价值连城了。大概是因为在家族里不受待见,李经迈一生怨气很重,跟李家人也不亲近,以至于后来去了美国,干脆跟李家断了联系,李家续家谱,都没法把他这一支的后来人续上。讲嫡出的老二、庶出的老三,多少能看出李家豪门的一些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李鸿章对过继来的长子李经方不好,事实上,李鸿章对李经方很看重,而李经方也还算争气,一直在家族内充当李鸿章左膀右臂的角色。然而,也有一些人说,给李鸿章当儿子,李经方也未见的就是幸运儿,实际上,他一辈子都活在李鸿章的阴影下,虽然不缺钱财,但心境却也是一辈子阴郁。因而可以说,李鸿章对李经方,要他承担的长子责任多过给予他的爱惜。李经方生于1855年,字伯行,号端甫,书读得不错,很早就进身成了府学廪生、候选郎中。1882年,李经方在江南乡试中中举,名列第三十八名,从而成为地方官候选人才,先后被任命为分省补用知府、分省补用道、江苏补用道、军机处记名等官职。按照这个趋势,如果李鸿章用力栽培扶持,有朝一日,李经方成为手握实权或者占据肥差的朝廷大吏,应该不难。但李鸿章对待自己的几个儿子,却始终不做官场聪明人。他一不让儿子朝实权大吏的路子上走,二不让儿子染指洋务肥缺,偏偏让几个儿子都去做外交官。晚清时候,外交官是危途,乡人见了会骂洋奴、洋鬼子,顽固派更会经常找茬,动辄以“卖国贼”相讥。但李鸿章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将几个儿子统统拉上了这条吃力不讨好的“贼船”,其中尤以李经方为最。李经方中举后,李鸿章几乎没让他在地方官任上历练,直接将他留在了北洋大臣衙门,见习外交事宜。光绪十二年,李经方正式开始办外交,先是随驻英钦差大臣刘瑞芬赴英,担任参赞。四年后,又以候补道出任驻日公使。到1884年甲午之役前,他已经有了六七年外交官的资历。甲午之役是李鸿章一生最大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也是李经方的。马关议和时,面对伊藤博文的咄咄之势,一同前往的李经方想有所作为,多次要据理力争,但都被李鸿章制止了。见没法直接出头,李经方转而旁敲侧击,据刘体智在《异辞录》中记载,李经方为了影响李鸿章,多次叫随员将各自的见解写成简略字条,递到李鸿章面前,供李鸿章决策参考,但李鸿章始终不理会那些激进的主张,在谈判桌下将李经方压制得死死的。《马关条约》签订后,李经方的处境跟李鸿章一样悲惨,作为李鸿章的儿子,类似交割台湾这类背负卖国骂名的善后工作必须由他出面去做。李鸿章不忍,曾力请光绪收回成命,但光绪的逻辑很简单,很粗暴,这样的黑锅,子替父背,天经地义,于是李鸿章不仅遭到了拒绝,而且被严加申饬了一通。就这样,李经方背上了“割台大臣”的骂名,一辈子抬不起头。但抬不起头,并不意味着李经方从此死了心,李鸿章也不愿看着他一直背负骂名,于是在甲午战败后的1896年,李鸿章在奉旨出访欧美时,再次将李经方提携出来。大概也是感觉李经方的名誉已经有些败坏了,加之此时的清廷不想给予李鸿章过于隆重的恩典,所以李鸿章计划出访时,清廷起初只允许李家嫡子李经述陪伴左右,照顾饮食起居。但李鸿章却在出访前提出,李经方熟悉外交事务,应该一同前往。对于李鸿章此项要求,朝中大佬李鸿藻看不惯,站出来讥讽李鸿章索要的恩典太多,李鸿章不惜怒怼李鸿藻,这才为李经方争取到这一露脸的机会。为此,时人有评价,就事论事,李经方在李鸿章心目中要强过李经述,过继来的儿子是李鸿章的实用长子。1896年的出访,着实让李鸿章在欧美风光了一把,李经方跟着沾光,也拂去了一些阴霾,但也仅此而已。李经方最后一次在历史舞台上显出身影,是在1900庚子之变后。李鸿章奉旨北上议和,滞留上海时,李经方多次怂恿李鸿章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机会,应该拥威自立。由此可见,李经方不是懦弱无主张之人,这么许多年,他之所以不得志,多是因为李鸿章在有些地方不敢为,只让他办事,不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这一次依旧不例外,李鸿章一泡老尿又将李经方的野心浇灭了,但这一次李鸿章没有叫李经方跟他一同进京,再背卖国骂名,而是将他留在了上海,专门跟俄国人斡旋。然而,此后的李经方再没有先前的劲头了,在上海滩,他只敷衍,不用心,任凭李鸿章以一当十一,在京城中跟洋人斡旋。《辛丑条约》签订,李鸿章死后,李经方只勉强参与了盛宣怀与英国人马凯关于通商条约的谈判,参加了一段安徽及沪宁铁路的筹建事宜。1907年,李经方重回老本行,当了一任驻英公使。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昔日所有的野心与抱负也就与大清王朝一起寿终正寝了。作为李鸿章的实用长子,李经方在所谓的气节上还是可圈可点的。民国初年,他在上海滩当寓公,不食周粟;北伐胜利后,他被坑爹的儿子逼到大连,虽然住在大连日本租界内,但保持了晚节。1935年,李经方刚过完八十大寿,没多久就死了。他这一生,因其父得官,又因其父压制而不得施展抱负,只充当了老李的办事工具;但仅就富贵而言,给李鸿章当儿子,他还是赚了不少,除了原配刘秉章的两个女儿外,他还有五房侧室以及两房洋太太,这俩洋太太都是他当驻外公使时的秘书,一个是英文秘书,一个是法文秘书,名副其实的妻妾成群。此外,李鸿章的家产他也分了不少,加之又利用李鸿章的官场人脉资源大做房地产生意,倒卖古董,一辈子巨有钱,死后留下的遗产也流油。朱瞻基贪玩、好色,曾为了要房中术的医书,把太医关了足足大半年。他酷爱斗蟋蟀,为此劳民伤财,还经常扔下朝政去打猎。可史学家们都说:他堪比“文景”。文景二帝,可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而朱瞻基却以荒唐著称。朱瞻基有多荒唐呢?他酷爱斗蟋蟀,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劳民伤财,专门派人从江南找上好的蝈蝈运到北京; 《明朝小史》里载:“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他酷爱玩乐,经常一言不合,就扔下朝政,跑去打猎,没事还画点画,描述一下自己的娱乐生活;他宠爱孙贵妃,为此不顾大臣反对,坚决换皇后,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废后的天子。要知道,在古代,皇后是一国之母,不能轻易更换,而废后是天子最大的污点。但有趣的是,无论朱瞻基多么荒唐,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他堪比“文景”。说实话,朱瞻基和文景二帝,一点都不相似。汉文帝、汉景帝都是出了名的节俭帝王,他们生前几十年,“宫室院囿狗马服饰等无所增益”,穿的衣服极尽普通,死后更提倡“薄葬”。因为节俭,汉朝在吕氏之乱后,得以休养生息,这才出现了“文景之治”。而朱瞻基接手明朝时,明朝同样内外疲敝,亟需休养生息。可朱瞻基却不管不顾,吃喝玩乐,把自己玩成了“促织天子”。要知道,“促织”这2个字,用在帝王身上,可不是什么好词。为什么史学家对贪玩、好色、沉迷游戏的朱瞻基,如此高度评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朱瞻基做了哪些事入手。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他玩着玩着,就把国家带向了辉煌。贪玩帝王的伟大功绩朱瞻基是天生的帝王。他是明宣宗,明朝的第5位皇帝。他出生时,爷爷朱棣正在睡觉,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在梦中,朱元璋把象征着权力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恰好下人向他汇报孙子朱瞻基降生。朱棣大喜,马上去看望朱瞻基,并把他抱在手中,高兴地说:“此乃大明朝之福也。”此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得皇位,并把朱瞻基封为皇太孙,一心一意要把皇位传给他。不得不说,朱瞻基也真能干。他虽然贪玩,但也干了不少正事:其一,兵不血刃,干倒叔叔,平叛削藩。朱瞻基是朱棣最宠爱的孙子,为了让他当皇帝,朱棣才把太子之位给了长子朱高炽。只可惜,朱高炽身体不好,他只当了不到10个月的皇帝,就突然去世了。当时,朱瞻基还在南京,必须马上回京。他的处境并不好。他的叔叔朱高煦,正虎视眈眈,想要夺取皇位,还派了很多人去追杀朱瞻基。此外,朱高煦还聚集一支数量可观的队伍,想要造反。但朱瞻基可比朱允炆厉害多了。一路上,朱瞻基没有受伤,顺利回京登基,然后马上开始对付想要判乱的叔叔。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勾结内应、联合兵马,正式开始造反。此时,朱瞻基已经准备良久。必须承认,朱高煦根本不是朱瞻基的对手。他还没来得及交战,就被张辅告发,而朱瞻基得知消息,不紧不慢,御驾亲征,还顺手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大军压境,只要交出怂恿谋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过失,恩惠礼遇与原先一样。否则等到开战,不管是被擒,还是你的部下把你当成奇货绑了献于朕,后悔也来不及了。”《明史·朱高煦传》:仍遗书高煦曰:“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今六师压境,王即出倡谋者,朕与王除过,恩礼如初。不然,一战成擒,或以王为奇货,缚以来献,悔无及矣。”也不知道是朱瞻基运气好,还是朱高煦太怂。总而言之,收到信后,朱高煦思来想去,居然直接投降了。就这样,朱瞻基兵不血刃,平息了叛乱,并且借此机会,顺理成章开始削藩。可能贪玩的人,都异常聪明。朱瞻基没有杀掉叔叔朱高煦,而是把他及他的家眷,都带回了京城软禁,每天好吃好喝供着,逢年过节还去探望。此后,他就没事给其他的叔叔写写信,说边镇、内地卫所人手不足,要抽调一些藩王府的护卫队,而且每一次都只调走不调回。在明朝,藩王可以拥有护卫队,这是他们的核心精锐。但朱瞻基先干翻势力最大的叔叔朱高煦,然后不紧不慢向其他藩王借兵,等到了后期,许多王府就连操办婚事都人手不够,他们就算联合起来一起造反,也无法和朱瞻基抗衡。就这样,朱瞻基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完成了朱允炆一直想要完成的“削藩”大业。其二,完善内阁和太监制度:解放了朱瞻基的双手。明朝的制度,是存在问题的。朱元璋太自负,他杀掉胡惟庸后,就废除了丞相制度,把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任何事情都有代价。朱元璋独揽大权之后,就再也无法从繁重的朝政里脱身。在位几十年,他全年无休,兢兢业业,曾8天之内,审批了奏札1660件,处理国事3391件。“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朱元璋)朱棣也没好到哪里去,基本上每天都要处理非常繁重的政务。但朱瞻基就不一样了。他爱好玩乐,喜欢琢磨好玩的东西,承受不起这样的工作强度。为了解放双手,朱瞻基确立了内阁制度,并且任用太监。用史书上的话来说,这叫做“司礼监联合辅政”。这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了。简单来说,这个制度是内阁大臣先处理奏章,记上意见,然后拿去给皇帝看,皇帝就用 “批红”来进行决策。如果皇上不相干,就可以找司礼监的太监,授权给他们来“批红”。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皇帝可以拥有2批不一样的智囊团,彼此相互制衡。可不要觉得让太监“批红”很荒唐,司礼监里的太监,都不是寻常人,他们有文化、有见识,要进行专门的考试,考进来之后,朱瞻基还会经常调任高级文官来给他们上课。就这样,内阁—司礼监互相监督,一起干活,而朱瞻基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吃喝玩乐。《明通鉴》:“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朝廷政令不由朝官,皆出自司礼监”。当然,也有人认为,朱瞻基的这个改革,为日后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但我认为,这实属欲加之罪了。在朱瞻基设计的制度里,司礼监的太监,必须精挑细选,还要经过培训,要找有文化有见地的人。而后期干政的太监,如汪直、刘瑾、曹吉祥……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这显然和朱瞻基的初衷相违背,极有可能是后世帝王抄作业,没抄明白。这账怎么算,也不该算到朱瞻基的头上。其三,整顿吏治,对外得当,发展经济。朱瞻基登基时,国家并不太平,全国各地流民泛滥、税收混乱、军屯败坏。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朱瞻基专设“巡抚”制度。这也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和现在的督查组比较像。朱瞻基时期的“巡抚”,不是固定机构,而是临时机构。皇帝会挑选中意的官员,去进行交叉巡查、来回巡查。这不是个好干的活。在朱瞻基时期,“巡抚”巡个十年八年的,是常态,更有甚者,会被派出去20年。“巡抚”的特权是,可以越过三司,直接向报告皇帝民情。在外交方面,朱瞻基更是厉害了。他在位期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无数外国使团纷纷回访大明王朝;他派兵与安南战和;抵御蒙古,维护稳定局势;与日本贸易、与朝鲜交往……可以说,朱瞻基在位时,国家一路扶摇直上,呈现出一片繁荣之势。朱瞻基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他对民生的关心。“坐皇宫九重, 思田里三农。” 发生洪灾,他一定会亲自指定消灭蝗灾的计划,还几次告诫户部要好生治理,并专门写了一首《捕蝗诗》;发生水灾,他就接连减免赋税;所有修建城堡、堤坝、寺庙的活动,一律都被安排到秋后进行,坚决不许影响农业生产……《明史·本纪第九·宣宗》六月己卯,遣官捕近畿蝗,谕户部曰:“往年捕蝗之使害民不减于蝗,宜知此弊。”因作《捕蝗诗》示之。 朱瞻基只当了10年皇帝,却硬生生把混乱疲敝的大明,修炼成了政治清明、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的盛世局面,也就是著名的“仁宣之治”。“仁宣之治”的地位,和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基本相当。这也是史学家认为朱瞻基堪比“文景”的最主要理由。写在最后朱瞻基绝对是最特别的皇帝。你看,汉文帝汉景帝是出了名的节俭、勤政;你看,李世民也是被人们所称赞的天可汗。而朱瞻基呢?他被人冠上了一个玩乐的“促织天子”的名号,却真的玩着玩着,把大明王朝带得欣欣向荣。别人要费尽心思才能完成的事,朱瞻基却玩着玩着就做成了。当然,朱瞻基并非毫无缺点。有人认为,朱瞻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武官太好了。朱棣重武,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传统,此后,明朝帝王都非常重视武官。在明朝,武官的地位和俸禄都远高于文官,而且,武官犯罪,处罚规定也不同。在《明大律》中,平民百姓和军官犯法,处罚的规定不相同,而朱瞻基直接把“不同”放大,甚至有意包庇。举个例子。镇守宁夏的宁阳信陈懋,派手下违法出境捕鱼,被敌人抓获,还盗卖军粮、占夺军田盈利,与商人走私池盐,私遣军人离职经商……但朱瞻基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连赃款赃物也没让他还回来。《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懋在镇久,威名震漠北。顾恃宠自恣,乾没钜万。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再举个例子。大同的参将曹俭、宣府总兵谭广等人,都犯过类似的罪,而朱瞻基都是轻拿轻放,基本没进行过处罚。朱瞻基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明朝的士气、稳定了军心。但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是对军官的放纵,不利于长治久安。当然,朱瞻基还有一个污点,那便是好色和废后。他因宠爱孙贵妃而废后,但我认为:这事无需过多谴责。男人嘛,总想把最好的东西都送给心爱的女人。原皇后胡氏,是皇家硬塞给他的,论起来,孙氏,才是朱瞻基的心爱之人。朱瞻基的废后,不过是感情上的偏爱。另外,被废掉的皇后胡氏,也得到了朱瞻基的善待。 她一直住在长安宫,吃穿用度从无短缺。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每个王朝都会经历从建立到鼎盛、再到消亡的过程。明智的帝王,会把国家快速推向盛世,例如周代的“成康之治”,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都是如此。而朱瞻基,他开创的“仁宣之治”,也是切切实实地把明朝带向了一个顶峰。你怎么看待朱瞻基?欢迎留言。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李鸿章不像他大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长子李经方不是李鸿章亲生,是从六弟李昭庆那一支过继来的。这个过继似乎给李鸿章带来了好运,三年后,四十二岁的李鸿章得了第一个亲生儿子,也就是李经述,十来年后,又得了小儿子李经迈。李鸿章的这三个儿子,老大是过继来的;老二是赵夫人所生,嫡出;老三是小妾莫氏所生,庶出。论在家族里的地位,嫡出的李经述实质上还是居在经字辈的首席,只可惜李经述只有些文人的小才情,没有李鸿章的雄才大略,一辈子都在读闲书,长期韬光养晦到后来,人基本上废了,李鸿章签完《辛丑条约》,在京城贤良寺忧愤而死后,没多久他也跟着去了,最终只得个“天下第一等孝子”的名号。不过,李鸿章侯爷的爵位,还是由他这一支继承的,嫡长子还是嫡长子。老三李经迈也是李鸿章亲生,但因为是庶出,他在家族内的地位实际最低,李氏家谱上甚至没有他的功名记载,他仅有的一些头衔都是朝廷看在李鸿章面上赏赐的。但比起嫡出的哥哥李经述,李经迈还是有他强过一头的地方。按李鸿章的安排,李经迈做外交官平淡无奇,但做生意却是一把绝对好手。李家分家时,李经迈这一支因为是庶出,受尽欺负,分到手的财产多是一些不值钱的股票,但李经迈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那些不值钱的股票一经他手,没几年就变废为宝,价值连城了。大概是因为在家族里不受待见,李经迈一生怨气很重,跟李家人也不亲近,以至于后来去了美国,干脆跟李家断了联系,李家续家谱,都没法把他这一支的后来人续上。讲嫡出的老二、庶出的老三,多少能看出李家豪门的一些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李鸿章对过继来的长子李经方不好,事实上,李鸿章对李经方很看重,而李经方也还算争气,一直在家族内充当李鸿章左膀右臂的角色。然而,也有一些人说,给李鸿章当儿子,李经方也未见的就是幸运儿,实际上,他一辈子都活在李鸿章的阴影下,虽然不缺钱财,但心境却也是一辈子阴郁。因而可以说,李鸿章对李经方,要他承担的长子责任多过给予他的爱惜。李经方生于1855年,字伯行,号端甫,书读得不错,很早就进身成了府学廪生、候选郎中。1882年,李经方在江南乡试中中举,名列第三十八名,从而成为地方官候选人才,先后被任命为分省补用知府、分省补用道、江苏补用道、军机处记名等官职。按照这个趋势,如果李鸿章用力栽培扶持,有朝一日,李经方成为手握实权或者占据肥差的朝廷大吏,应该不难。但李鸿章对待自己的几个儿子,却始终不做官场聪明人。他一不让儿子朝实权大吏的路子上走,二不让儿子染指洋务肥缺,偏偏让几个儿子都去做外交官。晚清时候,外交官是危途,乡人见了会骂洋奴、洋鬼子,顽固派更会经常找茬,动辄以“卖国贼”相讥。但李鸿章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将几个儿子统统拉上了这条吃力不讨好的“贼船”,其中尤以李经方为最。李经方中举后,李鸿章几乎没让他在地方官任上历练,直接将他留在了北洋大臣衙门,见习外交事宜。光绪十二年,李经方正式开始办外交,先是随驻英钦差大臣刘瑞芬赴英,担任参赞。四年后,又以候补道出任驻日公使。到1884年甲午之役前,他已经有了六七年外交官的资历。甲午之役是李鸿章一生最大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也是李经方的。马关议和时,面对伊藤博文的咄咄之势,一同前往的李经方想有所作为,多次要据理力争,但都被李鸿章制止了。见没法直接出头,李经方转而旁敲侧击,据刘体智在《异辞录》中记载,李经方为了影响李鸿章,多次叫随员将各自的见解写成简略字条,递到李鸿章面前,供李鸿章决策参考,但李鸿章始终不理会那些激进的主张,在谈判桌下将李经方压制得死死的。《马关条约》签订后,李经方的处境跟李鸿章一样悲惨,作为李鸿章的儿子,类似交割台湾这类背负卖国骂名的善后工作必须由他出面去做。李鸿章不忍,曾力请光绪收回成命,但光绪的逻辑很简单,很粗暴,这样的黑锅,子替父背,天经地义,于是李鸿章不仅遭到了拒绝,而且被严加申饬了一通。就这样,李经方背上了“割台大臣”的骂名,一辈子抬不起头。但抬不起头,并不意味着李经方从此死了心,李鸿章也不愿看着他一直背负骂名,于是在甲午战败后的1896年,李鸿章在奉旨出访欧美时,再次将李经方提携出来。大概也是感觉李经方的名誉已经有些败坏了,加之此时的清廷不想给予李鸿章过于隆重的恩典,所以李鸿章计划出访时,清廷起初只允许李家嫡子李经述陪伴左右,照顾饮食起居。但李鸿章却在出访前提出,李经方熟悉外交事务,应该一同前往。对于李鸿章此项要求,朝中大佬李鸿藻看不惯,站出来讥讽李鸿章索要的恩典太多,李鸿章不惜怒怼李鸿藻,这才为李经方争取到这一露脸的机会。为此,时人有评价,就事论事,李经方在李鸿章心目中要强过李经述,过继来的儿子是李鸿章的实用长子。1896年的出访,着实让李鸿章在欧美风光了一把,李经方跟着沾光,也拂去了一些阴霾,但也仅此而已。李经方最后一次在历史舞台上显出身影,是在1900庚子之变后。李鸿章奉旨北上议和,滞留上海时,李经方多次怂恿李鸿章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机会,应该拥威自立。由此可见,李经方不是懦弱无主张之人,这么许多年,他之所以不得志,多是因为李鸿章在有些地方不敢为,只让他办事,不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这一次依旧不例外,李鸿章一泡老尿又将李经方的野心浇灭了,但这一次李鸿章没有叫李经方跟他一同进京,再背卖国骂名,而是将他留在了上海,专门跟俄国人斡旋。然而,此后的李经方再没有先前的劲头了,在上海滩,他只敷衍,不用心,任凭李鸿章以一当十一,在京城中跟洋人斡旋。《辛丑条约》签订,李鸿章死后,李经方只勉强参与了盛宣怀与英国人马凯关于通商条约的谈判,参加了一段安徽及沪宁铁路的筹建事宜。1907年,李经方重回老本行,当了一任驻英公使。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昔日所有的野心与抱负也就与大清王朝一起寿终正寝了。作为李鸿章的实用长子,李经方在所谓的气节上还是可圈可点的。民国初年,他在上海滩当寓公,不食周粟;北伐胜利后,他被坑爹的儿子逼到大连,虽然住在大连日本租界内,但保持了晚节。1935年,李经方刚过完八十大寿,没多久就死了。他这一生,因其父得官,又因其父压制而不得施展抱负,只充当了老李的办事工具;但仅就富贵而言,给李鸿章当儿子,他还是赚了不少,除了原配刘秉章的两个女儿外,他还有五房侧室以及两房洋太太,这俩洋太太都是他当驻外公使时的秘书,一个是英文秘书,一个是法文秘书,名副其实的妻妾成群。此外,李鸿章的家产他也分了不少,加之又利用李鸿章的官场人脉资源大做房地产生意,倒卖古董,一辈子巨有钱,死后留下的遗产也流油。夲人姓康盖本于周武王时同母弟名卫康也是成王之叔辅成王为大司寇。后亦封王朱瞻基贪玩、好色,曾为了要房中术的医书,把太医关了足足大半年。他酷爱斗蟋蟀,为此劳民伤财,还经常扔下朝政去打猎。可史学家们都说:他堪比“文景”。文景二帝,可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而朱瞻基却以荒唐著称。朱瞻基有多荒唐呢?他酷爱斗蟋蟀,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劳民伤财,专门派人从江南找上好的蝈蝈运到北京; 《明朝小史》里载:“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他酷爱玩乐,经常一言不合,就扔下朝政,跑去打猎,没事还画点画,描述一下自己的娱乐生活;他宠爱孙贵妃,为此不顾大臣反对,坚决换皇后,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废后的天子。要知道,在古代,皇后是一国之母,不能轻易更换,而废后是天子最大的污点。但有趣的是,无论朱瞻基多么荒唐,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他堪比“文景”。说实话,朱瞻基和文景二帝,一点都不相似。汉文帝、汉景帝都是出了名的节俭帝王,他们生前几十年,“宫室院囿狗马服饰等无所增益”,穿的衣服极尽普通,死后更提倡“薄葬”。因为节俭,汉朝在吕氏之乱后,得以休养生息,这才出现了“文景之治”。而朱瞻基接手明朝时,明朝同样内外疲敝,亟需休养生息。可朱瞻基却不管不顾,吃喝玩乐,把自己玩成了“促织天子”。要知道,“促织”这2个字,用在帝王身上,可不是什么好词。为什么史学家对贪玩、好色、沉迷游戏的朱瞻基,如此高度评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朱瞻基做了哪些事入手。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他玩着玩着,就把国家带向了辉煌。贪玩帝王的伟大功绩朱瞻基是天生的帝王。他是明宣宗,明朝的第5位皇帝。他出生时,爷爷朱棣正在睡觉,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在梦中,朱元璋把象征着权力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恰好下人向他汇报孙子朱瞻基降生。朱棣大喜,马上去看望朱瞻基,并把他抱在手中,高兴地说:“此乃大明朝之福也。”此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得皇位,并把朱瞻基封为皇太孙,一心一意要把皇位传给他。不得不说,朱瞻基也真能干。他虽然贪玩,但也干了不少正事:其一,兵不血刃,干倒叔叔,平叛削藩。朱瞻基是朱棣最宠爱的孙子,为了让他当皇帝,朱棣才把太子之位给了长子朱高炽。只可惜,朱高炽身体不好,他只当了不到10个月的皇帝,就突然去世了。当时,朱瞻基还在南京,必须马上回京。他的处境并不好。他的叔叔朱高煦,正虎视眈眈,想要夺取皇位,还派了很多人去追杀朱瞻基。此外,朱高煦还聚集一支数量可观的队伍,想要造反。但朱瞻基可比朱允炆厉害多了。一路上,朱瞻基没有受伤,顺利回京登基,然后马上开始对付想要判乱的叔叔。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勾结内应、联合兵马,正式开始造反。此时,朱瞻基已经准备良久。必须承认,朱高煦根本不是朱瞻基的对手。他还没来得及交战,就被张辅告发,而朱瞻基得知消息,不紧不慢,御驾亲征,还顺手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大军压境,只要交出怂恿谋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过失,恩惠礼遇与原先一样。否则等到开战,不管是被擒,还是你的部下把你当成奇货绑了献于朕,后悔也来不及了。”《明史·朱高煦传》:仍遗书高煦曰:“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今六师压境,王即出倡谋者,朕与王除过,恩礼如初。不然,一战成擒,或以王为奇货,缚以来献,悔无及矣。”也不知道是朱瞻基运气好,还是朱高煦太怂。总而言之,收到信后,朱高煦思来想去,居然直接投降了。就这样,朱瞻基兵不血刃,平息了叛乱,并且借此机会,顺理成章开始削藩。可能贪玩的人,都异常聪明。朱瞻基没有杀掉叔叔朱高煦,而是把他及他的家眷,都带回了京城软禁,每天好吃好喝供着,逢年过节还去探望。此后,他就没事给其他的叔叔写写信,说边镇、内地卫所人手不足,要抽调一些藩王府的护卫队,而且每一次都只调走不调回。在明朝,藩王可以拥有护卫队,这是他们的核心精锐。但朱瞻基先干翻势力最大的叔叔朱高煦,然后不紧不慢向其他藩王借兵,等到了后期,许多王府就连操办婚事都人手不够,他们就算联合起来一起造反,也无法和朱瞻基抗衡。就这样,朱瞻基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完成了朱允炆一直想要完成的“削藩”大业。其二,完善内阁和太监制度:解放了朱瞻基的双手。明朝的制度,是存在问题的。朱元璋太自负,他杀掉胡惟庸后,就废除了丞相制度,把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任何事情都有代价。朱元璋独揽大权之后,就再也无法从繁重的朝政里脱身。在位几十年,他全年无休,兢兢业业,曾8天之内,审批了奏札1660件,处理国事3391件。“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朱元璋)朱棣也没好到哪里去,基本上每天都要处理非常繁重的政务。但朱瞻基就不一样了。他爱好玩乐,喜欢琢磨好玩的东西,承受不起这样的工作强度。为了解放双手,朱瞻基确立了内阁制度,并且任用太监。用史书上的话来说,这叫做“司礼监联合辅政”。这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了。简单来说,这个制度是内阁大臣先处理奏章,记上意见,然后拿去给皇帝看,皇帝就用 “批红”来进行决策。如果皇上不相干,就可以找司礼监的太监,授权给他们来“批红”。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皇帝可以拥有2批不一样的智囊团,彼此相互制衡。可不要觉得让太监“批红”很荒唐,司礼监里的太监,都不是寻常人,他们有文化、有见识,要进行专门的考试,考进来之后,朱瞻基还会经常调任高级文官来给他们上课。就这样,内阁—司礼监互相监督,一起干活,而朱瞻基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吃喝玩乐。《明通鉴》:“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朝廷政令不由朝官,皆出自司礼监”。当然,也有人认为,朱瞻基的这个改革,为日后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但我认为,这实属欲加之罪了。在朱瞻基设计的制度里,司礼监的太监,必须精挑细选,还要经过培训,要找有文化有见地的人。而后期干政的太监,如汪直、刘瑾、曹吉祥……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这显然和朱瞻基的初衷相违背,极有可能是后世帝王抄作业,没抄明白。这账怎么算,也不该算到朱瞻基的头上。其三,整顿吏治,对外得当,发展经济。朱瞻基登基时,国家并不太平,全国各地流民泛滥、税收混乱、军屯败坏。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朱瞻基专设“巡抚”制度。这也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和现在的督查组比较像。朱瞻基时期的“巡抚”,不是固定机构,而是临时机构。皇帝会挑选中意的官员,去进行交叉巡查、来回巡查。这不是个好干的活。在朱瞻基时期,“巡抚”巡个十年八年的,是常态,更有甚者,会被派出去20年。“巡抚”的特权是,可以越过三司,直接向报告皇帝民情。在外交方面,朱瞻基更是厉害了。他在位期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无数外国使团纷纷回访大明王朝;他派兵与安南战和;抵御蒙古,维护稳定局势;与日本贸易、与朝鲜交往……可以说,朱瞻基在位时,国家一路扶摇直上,呈现出一片繁荣之势。朱瞻基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他对民生的关心。“坐皇宫九重, 思田里三农。” 发生洪灾,他一定会亲自指定消灭蝗灾的计划,还几次告诫户部要好生治理,并专门写了一首《捕蝗诗》;发生水灾,他就接连减免赋税;所有修建城堡、堤坝、寺庙的活动,一律都被安排到秋后进行,坚决不许影响农业生产……《明史·本纪第九·宣宗》六月己卯,遣官捕近畿蝗,谕户部曰:“往年捕蝗之使害民不减于蝗,宜知此弊。”因作《捕蝗诗》示之。 朱瞻基只当了10年皇帝,却硬生生把混乱疲敝的大明,修炼成了政治清明、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的盛世局面,也就是著名的“仁宣之治”。“仁宣之治”的地位,和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基本相当。这也是史学家认为朱瞻基堪比“文景”的最主要理由。写在最后朱瞻基绝对是最特别的皇帝。你看,汉文帝汉景帝是出了名的节俭、勤政;你看,李世民也是被人们所称赞的天可汗。而朱瞻基呢?他被人冠上了一个玩乐的“促织天子”的名号,却真的玩着玩着,把大明王朝带得欣欣向荣。别人要费尽心思才能完成的事,朱瞻基却玩着玩着就做成了。当然,朱瞻基并非毫无缺点。有人认为,朱瞻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武官太好了。朱棣重武,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传统,此后,明朝帝王都非常重视武官。在明朝,武官的地位和俸禄都远高于文官,而且,武官犯罪,处罚规定也不同。在《明大律》中,平民百姓和军官犯法,处罚的规定不相同,而朱瞻基直接把“不同”放大,甚至有意包庇。举个例子。镇守宁夏的宁阳信陈懋,派手下违法出境捕鱼,被敌人抓获,还盗卖军粮、占夺军田盈利,与商人走私池盐,私遣军人离职经商……但朱瞻基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连赃款赃物也没让他还回来。《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懋在镇久,威名震漠北。顾恃宠自恣,乾没钜万。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再举个例子。大同的参将曹俭、宣府总兵谭广等人,都犯过类似的罪,而朱瞻基都是轻拿轻放,基本没进行过处罚。朱瞻基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明朝的士气、稳定了军心。但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是对军官的放纵,不利于长治久安。当然,朱瞻基还有一个污点,那便是好色和废后。他因宠爱孙贵妃而废后,但我认为:这事无需过多谴责。男人嘛,总想把最好的东西都送给心爱的女人。原皇后胡氏,是皇家硬塞给他的,论起来,孙氏,才是朱瞻基的心爱之人。朱瞻基的废后,不过是感情上的偏爱。另外,被废掉的皇后胡氏,也得到了朱瞻基的善待。 她一直住在长安宫,吃穿用度从无短缺。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每个王朝都会经历从建立到鼎盛、再到消亡的过程。明智的帝王,会把国家快速推向盛世,例如周代的“成康之治”,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都是如此。而朱瞻基,他开创的“仁宣之治”,也是切切实实地把明朝带向了一个顶峰。你怎么看待朱瞻基?欢迎留言。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李鸿章不像他大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长子李经方不是李鸿章亲生,是从六弟李昭庆那一支过继来的。这个过继似乎给李鸿章带来了好运,三年后,四十二岁的李鸿章得了第一个亲生儿子,也就是李经述,十来年后,又得了小儿子李经迈。李鸿章的这三个儿子,老大是过继来的;老二是赵夫人所生,嫡出;老三是小妾莫氏所生,庶出。论在家族里的地位,嫡出的李经述实质上还是居在经字辈的首席,只可惜李经述只有些文人的小才情,没有李鸿章的雄才大略,一辈子都在读闲书,长期韬光养晦到后来,人基本上废了,李鸿章签完《辛丑条约》,在京城贤良寺忧愤而死后,没多久他也跟着去了,最终只得个“天下第一等孝子”的名号。不过,李鸿章侯爷的爵位,还是由他这一支继承的,嫡长子还是嫡长子。老三李经迈也是李鸿章亲生,但因为是庶出,他在家族内的地位实际最低,李氏家谱上甚至没有他的功名记载,他仅有的一些头衔都是朝廷看在李鸿章面上赏赐的。但比起嫡出的哥哥李经述,李经迈还是有他强过一头的地方。按李鸿章的安排,李经迈做外交官平淡无奇,但做生意却是一把绝对好手。李家分家时,李经迈这一支因为是庶出,受尽欺负,分到手的财产多是一些不值钱的股票,但李经迈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那些不值钱的股票一经他手,没几年就变废为宝,价值连城了。大概是因为在家族里不受待见,李经迈一生怨气很重,跟李家人也不亲近,以至于后来去了美国,干脆跟李家断了联系,李家续家谱,都没法把他这一支的后来人续上。讲嫡出的老二、庶出的老三,多少能看出李家豪门的一些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李鸿章对过继来的长子李经方不好,事实上,李鸿章对李经方很看重,而李经方也还算争气,一直在家族内充当李鸿章左膀右臂的角色。然而,也有一些人说,给李鸿章当儿子,李经方也未见的就是幸运儿,实际上,他一辈子都活在李鸿章的阴影下,虽然不缺钱财,但心境却也是一辈子阴郁。因而可以说,李鸿章对李经方,要他承担的长子责任多过给予他的爱惜。李经方生于1855年,字伯行,号端甫,书读得不错,很早就进身成了府学廪生、候选郎中。1882年,李经方在江南乡试中中举,名列第三十八名,从而成为地方官候选人才,先后被任命为分省补用知府、分省补用道、江苏补用道、军机处记名等官职。按照这个趋势,如果李鸿章用力栽培扶持,有朝一日,李经方成为手握实权或者占据肥差的朝廷大吏,应该不难。但李鸿章对待自己的几个儿子,却始终不做官场聪明人。他一不让儿子朝实权大吏的路子上走,二不让儿子染指洋务肥缺,偏偏让几个儿子都去做外交官。晚清时候,外交官是危途,乡人见了会骂洋奴、洋鬼子,顽固派更会经常找茬,动辄以“卖国贼”相讥。但李鸿章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将几个儿子统统拉上了这条吃力不讨好的“贼船”,其中尤以李经方为最。李经方中举后,李鸿章几乎没让他在地方官任上历练,直接将他留在了北洋大臣衙门,见习外交事宜。光绪十二年,李经方正式开始办外交,先是随驻英钦差大臣刘瑞芬赴英,担任参赞。四年后,又以候补道出任驻日公使。到1884年甲午之役前,他已经有了六七年外交官的资历。甲午之役是李鸿章一生最大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也是李经方的。马关议和时,面对伊藤博文的咄咄之势,一同前往的李经方想有所作为,多次要据理力争,但都被李鸿章制止了。见没法直接出头,李经方转而旁敲侧击,据刘体智在《异辞录》中记载,李经方为了影响李鸿章,多次叫随员将各自的见解写成简略字条,递到李鸿章面前,供李鸿章决策参考,但李鸿章始终不理会那些激进的主张,在谈判桌下将李经方压制得死死的。《马关条约》签订后,李经方的处境跟李鸿章一样悲惨,作为李鸿章的儿子,类似交割台湾这类背负卖国骂名的善后工作必须由他出面去做。李鸿章不忍,曾力请光绪收回成命,但光绪的逻辑很简单,很粗暴,这样的黑锅,子替父背,天经地义,于是李鸿章不仅遭到了拒绝,而且被严加申饬了一通。就这样,李经方背上了“割台大臣”的骂名,一辈子抬不起头。但抬不起头,并不意味着李经方从此死了心,李鸿章也不愿看着他一直背负骂名,于是在甲午战败后的1896年,李鸿章在奉旨出访欧美时,再次将李经方提携出来。大概也是感觉李经方的名誉已经有些败坏了,加之此时的清廷不想给予李鸿章过于隆重的恩典,所以李鸿章计划出访时,清廷起初只允许李家嫡子李经述陪伴左右,照顾饮食起居。但李鸿章却在出访前提出,李经方熟悉外交事务,应该一同前往。对于李鸿章此项要求,朝中大佬李鸿藻看不惯,站出来讥讽李鸿章索要的恩典太多,李鸿章不惜怒怼李鸿藻,这才为李经方争取到这一露脸的机会。为此,时人有评价,就事论事,李经方在李鸿章心目中要强过李经述,过继来的儿子是李鸿章的实用长子。1896年的出访,着实让李鸿章在欧美风光了一把,李经方跟着沾光,也拂去了一些阴霾,但也仅此而已。李经方最后一次在历史舞台上显出身影,是在1900庚子之变后。李鸿章奉旨北上议和,滞留上海时,李经方多次怂恿李鸿章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机会,应该拥威自立。由此可见,李经方不是懦弱无主张之人,这么许多年,他之所以不得志,多是因为李鸿章在有些地方不敢为,只让他办事,不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这一次依旧不例外,李鸿章一泡老尿又将李经方的野心浇灭了,但这一次李鸿章没有叫李经方跟他一同进京,再背卖国骂名,而是将他留在了上海,专门跟俄国人斡旋。然而,此后的李经方再没有先前的劲头了,在上海滩,他只敷衍,不用心,任凭李鸿章以一当十一,在京城中跟洋人斡旋。《辛丑条约》签订,李鸿章死后,李经方只勉强参与了盛宣怀与英国人马凯关于通商条约的谈判,参加了一段安徽及沪宁铁路的筹建事宜。1907年,李经方重回老本行,当了一任驻英公使。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昔日所有的野心与抱负也就与大清王朝一起寿终正寝了。作为李鸿章的实用长子,李经方在所谓的气节上还是可圈可点的。民国初年,他在上海滩当寓公,不食周粟;北伐胜利后,他被坑爹的儿子逼到大连,虽然住在大连日本租界内,但保持了晚节。1935年,李经方刚过完八十大寿,没多久就死了。他这一生,因其父得官,又因其父压制而不得施展抱负,只充当了老李的办事工具;但仅就富贵而言,给李鸿章当儿子,他还是赚了不少,除了原配刘秉章的两个女儿外,他还有五房侧室以及两房洋太太,这俩洋太太都是他当驻外公使时的秘书,一个是英文秘书,一个是法文秘书,名副其实的妻妾成群。此外,李鸿章的家产他也分了不少,加之又利用李鸿章的官场人脉资源大做房地产生意,倒卖古董,一辈子巨有钱,死后留下的遗产也流油。夲人姓康盖本于周武王时同母弟名卫康也是成王之叔辅成王为大司寇。后亦封王皇帝的事能叫霸占吗?人家是真爱,不嫌弃你是个寡妇,还对你百般恩宠,不但赐你龙种,生了儿子,还差点册为皇后,这难道不是真爱吗?齐王妃杨氏,李元吉的老婆,出身名门望族,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长的“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天生丽质娇滴滴,典型的白富美,是个男人看了都怦然心动。据说李元吉在世时,高富帅李世民便已垂涎杨氏美色,只是没法下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坏人做到底,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干掉,连同把他们的儿子、自己的十个亲侄子全部打包送给阎王爷,让他们父子在九泉之下团聚去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还算幸运的,那些年轻貌美的被全部没入宫中,成为李世民后宫佳丽,大美人杨氏也在其中,乐的李世民屁颠屁颠,合不拢嘴。杨氏在宫中没有正式封号,宫人都称她“巢剌王妃”。李世民对这个弟媳兼寡妇是很宠爱的,人妻少妇的风情让他欲罢不能,还让杨氏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明。要知道,这李明可是李世民最后一个子女,杨氏也因此成为长孙皇后去世后唯一给皇帝生下子女的嫔妃。后来中宫久虚,李世民甚至想把杨氏立为皇后,只是碍于魏征等人反对作罢,但他又把俩人的儿子过继给已经死了的弟弟李元吉当嗣子。狠下心来杀了弟弟,如愿以偿夺了弟媳,又跟弟媳生了儿子,还把这个儿子送给弟弟做继子,李世民的脑回路不是一般的大。后来人喜欢批判李世民杀弟夺妻,霸占弟媳,有悖伦常,其实这件事不足为怪,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甚至可以为李世民鼓掌叫好,表扬他的英明正确。哥哥死了娶嫂子,弟弟挂了娶弟媳,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收继婚,古往今来都不少见,如今一些地区还保留兄弟互娶对方寡妻的习俗,更何况隋唐皇室都是鲜卑后人,这是他们的老习俗。这种传统实质上是对寡居女性的保护,不然孤儿寡母,无人照料,她们是很难存活的。李世民此举至少是一举三得:一是满足了自己对杨氏朝思暮想的愿望,此后专宠一人,夜夜笙歌;二是让杨氏这个寡妇后半生衣食无忧,不用独守空房,仍可享受性福;三是表现自己宽大为怀的人文精神,塑造仁君形象。综合来看,这已是杨氏最好的待遇。杀夫之仇、杀子之仇?人家是皇帝,根本不存在的;刺杀皇帝给老公、儿子报仇?只有宫廷剧才会有这样狗血的情节。各位看官,如果你不赞成李世民的做法,你能不能给杨氏更好的结局?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朱瞻基贪玩、好色,曾为了要房中术的医书,把太医关了足足大半年。他酷爱斗蟋蟀,为此劳民伤财,还经常扔下朝政去打猎。可史学家们都说:他堪比“文景”。文景二帝,可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而朱瞻基却以荒唐著称。朱瞻基有多荒唐呢?他酷爱斗蟋蟀,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劳民伤财,专门派人从江南找上好的蝈蝈运到北京; 《明朝小史》里载:“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他酷爱玩乐,经常一言不合,就扔下朝政,跑去打猎,没事还画点画,描述一下自己的娱乐生活;他宠爱孙贵妃,为此不顾大臣反对,坚决换皇后,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废后的天子。要知道,在古代,皇后是一国之母,不能轻易更换,而废后是天子最大的污点。但有趣的是,无论朱瞻基多么荒唐,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他堪比“文景”。说实话,朱瞻基和文景二帝,一点都不相似。汉文帝、汉景帝都是出了名的节俭帝王,他们生前几十年,“宫室院囿狗马服饰等无所增益”,穿的衣服极尽普通,死后更提倡“薄葬”。因为节俭,汉朝在吕氏之乱后,得以休养生息,这才出现了“文景之治”。而朱瞻基接手明朝时,明朝同样内外疲敝,亟需休养生息。可朱瞻基却不管不顾,吃喝玩乐,把自己玩成了“促织天子”。要知道,“促织”这2个字,用在帝王身上,可不是什么好词。为什么史学家对贪玩、好色、沉迷游戏的朱瞻基,如此高度评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朱瞻基做了哪些事入手。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他玩着玩着,就把国家带向了辉煌。贪玩帝王的伟大功绩朱瞻基是天生的帝王。他是明宣宗,明朝的第5位皇帝。他出生时,爷爷朱棣正在睡觉,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在梦中,朱元璋把象征着权力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恰好下人向他汇报孙子朱瞻基降生。朱棣大喜,马上去看望朱瞻基,并把他抱在手中,高兴地说:“此乃大明朝之福也。”此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得皇位,并把朱瞻基封为皇太孙,一心一意要把皇位传给他。不得不说,朱瞻基也真能干。他虽然贪玩,但也干了不少正事:其一,兵不血刃,干倒叔叔,平叛削藩。朱瞻基是朱棣最宠爱的孙子,为了让他当皇帝,朱棣才把太子之位给了长子朱高炽。只可惜,朱高炽身体不好,他只当了不到10个月的皇帝,就突然去世了。当时,朱瞻基还在南京,必须马上回京。他的处境并不好。他的叔叔朱高煦,正虎视眈眈,想要夺取皇位,还派了很多人去追杀朱瞻基。此外,朱高煦还聚集一支数量可观的队伍,想要造反。但朱瞻基可比朱允炆厉害多了。一路上,朱瞻基没有受伤,顺利回京登基,然后马上开始对付想要判乱的叔叔。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勾结内应、联合兵马,正式开始造反。此时,朱瞻基已经准备良久。必须承认,朱高煦根本不是朱瞻基的对手。他还没来得及交战,就被张辅告发,而朱瞻基得知消息,不紧不慢,御驾亲征,还顺手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大军压境,只要交出怂恿谋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过失,恩惠礼遇与原先一样。否则等到开战,不管是被擒,还是你的部下把你当成奇货绑了献于朕,后悔也来不及了。”《明史·朱高煦传》:仍遗书高煦曰:“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今六师压境,王即出倡谋者,朕与王除过,恩礼如初。不然,一战成擒,或以王为奇货,缚以来献,悔无及矣。”也不知道是朱瞻基运气好,还是朱高煦太怂。总而言之,收到信后,朱高煦思来想去,居然直接投降了。就这样,朱瞻基兵不血刃,平息了叛乱,并且借此机会,顺理成章开始削藩。可能贪玩的人,都异常聪明。朱瞻基没有杀掉叔叔朱高煦,而是把他及他的家眷,都带回了京城软禁,每天好吃好喝供着,逢年过节还去探望。此后,他就没事给其他的叔叔写写信,说边镇、内地卫所人手不足,要抽调一些藩王府的护卫队,而且每一次都只调走不调回。在明朝,藩王可以拥有护卫队,这是他们的核心精锐。但朱瞻基先干翻势力最大的叔叔朱高煦,然后不紧不慢向其他藩王借兵,等到了后期,许多王府就连操办婚事都人手不够,他们就算联合起来一起造反,也无法和朱瞻基抗衡。就这样,朱瞻基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完成了朱允炆一直想要完成的“削藩”大业。其二,完善内阁和太监制度:解放了朱瞻基的双手。明朝的制度,是存在问题的。朱元璋太自负,他杀掉胡惟庸后,就废除了丞相制度,把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任何事情都有代价。朱元璋独揽大权之后,就再也无法从繁重的朝政里脱身。在位几十年,他全年无休,兢兢业业,曾8天之内,审批了奏札1660件,处理国事3391件。“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朱元璋)朱棣也没好到哪里去,基本上每天都要处理非常繁重的政务。但朱瞻基就不一样了。他爱好玩乐,喜欢琢磨好玩的东西,承受不起这样的工作强度。为了解放双手,朱瞻基确立了内阁制度,并且任用太监。用史书上的话来说,这叫做“司礼监联合辅政”。这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了。简单来说,这个制度是内阁大臣先处理奏章,记上意见,然后拿去给皇帝看,皇帝就用 “批红”来进行决策。如果皇上不相干,就可以找司礼监的太监,授权给他们来“批红”。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皇帝可以拥有2批不一样的智囊团,彼此相互制衡。可不要觉得让太监“批红”很荒唐,司礼监里的太监,都不是寻常人,他们有文化、有见识,要进行专门的考试,考进来之后,朱瞻基还会经常调任高级文官来给他们上课。就这样,内阁—司礼监互相监督,一起干活,而朱瞻基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吃喝玩乐。《明通鉴》:“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朝廷政令不由朝官,皆出自司礼监”。当然,也有人认为,朱瞻基的这个改革,为日后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但我认为,这实属欲加之罪了。在朱瞻基设计的制度里,司礼监的太监,必须精挑细选,还要经过培训,要找有文化有见地的人。而后期干政的太监,如汪直、刘瑾、曹吉祥……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这显然和朱瞻基的初衷相违背,极有可能是后世帝王抄作业,没抄明白。这账怎么算,也不该算到朱瞻基的头上。其三,整顿吏治,对外得当,发展经济。朱瞻基登基时,国家并不太平,全国各地流民泛滥、税收混乱、军屯败坏。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朱瞻基专设“巡抚”制度。这也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和现在的督查组比较像。朱瞻基时期的“巡抚”,不是固定机构,而是临时机构。皇帝会挑选中意的官员,去进行交叉巡查、来回巡查。这不是个好干的活。在朱瞻基时期,“巡抚”巡个十年八年的,是常态,更有甚者,会被派出去20年。“巡抚”的特权是,可以越过三司,直接向报告皇帝民情。在外交方面,朱瞻基更是厉害了。他在位期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无数外国使团纷纷回访大明王朝;他派兵与安南战和;抵御蒙古,维护稳定局势;与日本贸易、与朝鲜交往……可以说,朱瞻基在位时,国家一路扶摇直上,呈现出一片繁荣之势。朱瞻基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他对民生的关心。“坐皇宫九重, 思田里三农。” 发生洪灾,他一定会亲自指定消灭蝗灾的计划,还几次告诫户部要好生治理,并专门写了一首《捕蝗诗》;发生水灾,他就接连减免赋税;所有修建城堡、堤坝、寺庙的活动,一律都被安排到秋后进行,坚决不许影响农业生产……《明史·本纪第九·宣宗》六月己卯,遣官捕近畿蝗,谕户部曰:“往年捕蝗之使害民不减于蝗,宜知此弊。”因作《捕蝗诗》示之。 朱瞻基只当了10年皇帝,却硬生生把混乱疲敝的大明,修炼成了政治清明、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的盛世局面,也就是著名的“仁宣之治”。“仁宣之治”的地位,和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基本相当。这也是史学家认为朱瞻基堪比“文景”的最主要理由。写在最后朱瞻基绝对是最特别的皇帝。你看,汉文帝汉景帝是出了名的节俭、勤政;你看,李世民也是被人们所称赞的天可汗。而朱瞻基呢?他被人冠上了一个玩乐的“促织天子”的名号,却真的玩着玩着,把大明王朝带得欣欣向荣。别人要费尽心思才能完成的事,朱瞻基却玩着玩着就做成了。当然,朱瞻基并非毫无缺点。有人认为,朱瞻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武官太好了。朱棣重武,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传统,此后,明朝帝王都非常重视武官。在明朝,武官的地位和俸禄都远高于文官,而且,武官犯罪,处罚规定也不同。在《明大律》中,平民百姓和军官犯法,处罚的规定不相同,而朱瞻基直接把“不同”放大,甚至有意包庇。举个例子。镇守宁夏的宁阳信陈懋,派手下违法出境捕鱼,被敌人抓获,还盗卖军粮、占夺军田盈利,与商人走私池盐,私遣军人离职经商……但朱瞻基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连赃款赃物也没让他还回来。《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懋在镇久,威名震漠北。顾恃宠自恣,乾没钜万。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再举个例子。大同的参将曹俭、宣府总兵谭广等人,都犯过类似的罪,而朱瞻基都是轻拿轻放,基本没进行过处罚。朱瞻基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明朝的士气、稳定了军心。但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是对军官的放纵,不利于长治久安。当然,朱瞻基还有一个污点,那便是好色和废后。他因宠爱孙贵妃而废后,但我认为:这事无需过多谴责。男人嘛,总想把最好的东西都送给心爱的女人。原皇后胡氏,是皇家硬塞给他的,论起来,孙氏,才是朱瞻基的心爱之人。朱瞻基的废后,不过是感情上的偏爱。另外,被废掉的皇后胡氏,也得到了朱瞻基的善待。 她一直住在长安宫,吃穿用度从无短缺。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每个王朝都会经历从建立到鼎盛、再到消亡的过程。明智的帝王,会把国家快速推向盛世,例如周代的“成康之治”,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都是如此。而朱瞻基,他开创的“仁宣之治”,也是切切实实地把明朝带向了一个顶峰。你怎么看待朱瞻基?欢迎留言。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李鸿章不像他大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长子李经方不是李鸿章亲生,是从六弟李昭庆那一支过继来的。这个过继似乎给李鸿章带来了好运,三年后,四十二岁的李鸿章得了第一个亲生儿子,也就是李经述,十来年后,又得了小儿子李经迈。李鸿章的这三个儿子,老大是过继来的;老二是赵夫人所生,嫡出;老三是小妾莫氏所生,庶出。论在家族里的地位,嫡出的李经述实质上还是居在经字辈的首席,只可惜李经述只有些文人的小才情,没有李鸿章的雄才大略,一辈子都在读闲书,长期韬光养晦到后来,人基本上废了,李鸿章签完《辛丑条约》,在京城贤良寺忧愤而死后,没多久他也跟着去了,最终只得个“天下第一等孝子”的名号。不过,李鸿章侯爷的爵位,还是由他这一支继承的,嫡长子还是嫡长子。老三李经迈也是李鸿章亲生,但因为是庶出,他在家族内的地位实际最低,李氏家谱上甚至没有他的功名记载,他仅有的一些头衔都是朝廷看在李鸿章面上赏赐的。但比起嫡出的哥哥李经述,李经迈还是有他强过一头的地方。按李鸿章的安排,李经迈做外交官平淡无奇,但做生意却是一把绝对好手。李家分家时,李经迈这一支因为是庶出,受尽欺负,分到手的财产多是一些不值钱的股票,但李经迈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那些不值钱的股票一经他手,没几年就变废为宝,价值连城了。大概是因为在家族里不受待见,李经迈一生怨气很重,跟李家人也不亲近,以至于后来去了美国,干脆跟李家断了联系,李家续家谱,都没法把他这一支的后来人续上。讲嫡出的老二、庶出的老三,多少能看出李家豪门的一些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李鸿章对过继来的长子李经方不好,事实上,李鸿章对李经方很看重,而李经方也还算争气,一直在家族内充当李鸿章左膀右臂的角色。然而,也有一些人说,给李鸿章当儿子,李经方也未见的就是幸运儿,实际上,他一辈子都活在李鸿章的阴影下,虽然不缺钱财,但心境却也是一辈子阴郁。因而可以说,李鸿章对李经方,要他承担的长子责任多过给予他的爱惜。李经方生于1855年,字伯行,号端甫,书读得不错,很早就进身成了府学廪生、候选郎中。1882年,李经方在江南乡试中中举,名列第三十八名,从而成为地方官候选人才,先后被任命为分省补用知府、分省补用道、江苏补用道、军机处记名等官职。按照这个趋势,如果李鸿章用力栽培扶持,有朝一日,李经方成为手握实权或者占据肥差的朝廷大吏,应该不难。但李鸿章对待自己的几个儿子,却始终不做官场聪明人。他一不让儿子朝实权大吏的路子上走,二不让儿子染指洋务肥缺,偏偏让几个儿子都去做外交官。晚清时候,外交官是危途,乡人见了会骂洋奴、洋鬼子,顽固派更会经常找茬,动辄以“卖国贼”相讥。但李鸿章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将几个儿子统统拉上了这条吃力不讨好的“贼船”,其中尤以李经方为最。李经方中举后,李鸿章几乎没让他在地方官任上历练,直接将他留在了北洋大臣衙门,见习外交事宜。光绪十二年,李经方正式开始办外交,先是随驻英钦差大臣刘瑞芬赴英,担任参赞。四年后,又以候补道出任驻日公使。到1884年甲午之役前,他已经有了六七年外交官的资历。甲午之役是李鸿章一生最大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也是李经方的。马关议和时,面对伊藤博文的咄咄之势,一同前往的李经方想有所作为,多次要据理力争,但都被李鸿章制止了。见没法直接出头,李经方转而旁敲侧击,据刘体智在《异辞录》中记载,李经方为了影响李鸿章,多次叫随员将各自的见解写成简略字条,递到李鸿章面前,供李鸿章决策参考,但李鸿章始终不理会那些激进的主张,在谈判桌下将李经方压制得死死的。《马关条约》签订后,李经方的处境跟李鸿章一样悲惨,作为李鸿章的儿子,类似交割台湾这类背负卖国骂名的善后工作必须由他出面去做。李鸿章不忍,曾力请光绪收回成命,但光绪的逻辑很简单,很粗暴,这样的黑锅,子替父背,天经地义,于是李鸿章不仅遭到了拒绝,而且被严加申饬了一通。就这样,李经方背上了“割台大臣”的骂名,一辈子抬不起头。但抬不起头,并不意味着李经方从此死了心,李鸿章也不愿看着他一直背负骂名,于是在甲午战败后的1896年,李鸿章在奉旨出访欧美时,再次将李经方提携出来。大概也是感觉李经方的名誉已经有些败坏了,加之此时的清廷不想给予李鸿章过于隆重的恩典,所以李鸿章计划出访时,清廷起初只允许李家嫡子李经述陪伴左右,照顾饮食起居。但李鸿章却在出访前提出,李经方熟悉外交事务,应该一同前往。对于李鸿章此项要求,朝中大佬李鸿藻看不惯,站出来讥讽李鸿章索要的恩典太多,李鸿章不惜怒怼李鸿藻,这才为李经方争取到这一露脸的机会。为此,时人有评价,就事论事,李经方在李鸿章心目中要强过李经述,过继来的儿子是李鸿章的实用长子。1896年的出访,着实让李鸿章在欧美风光了一把,李经方跟着沾光,也拂去了一些阴霾,但也仅此而已。李经方最后一次在历史舞台上显出身影,是在1900庚子之变后。李鸿章奉旨北上议和,滞留上海时,李经方多次怂恿李鸿章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机会,应该拥威自立。由此可见,李经方不是懦弱无主张之人,这么许多年,他之所以不得志,多是因为李鸿章在有些地方不敢为,只让他办事,不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这一次依旧不例外,李鸿章一泡老尿又将李经方的野心浇灭了,但这一次李鸿章没有叫李经方跟他一同进京,再背卖国骂名,而是将他留在了上海,专门跟俄国人斡旋。然而,此后的李经方再没有先前的劲头了,在上海滩,他只敷衍,不用心,任凭李鸿章以一当十一,在京城中跟洋人斡旋。《辛丑条约》签订,李鸿章死后,李经方只勉强参与了盛宣怀与英国人马凯关于通商条约的谈判,参加了一段安徽及沪宁铁路的筹建事宜。1907年,李经方重回老本行,当了一任驻英公使。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昔日所有的野心与抱负也就与大清王朝一起寿终正寝了。作为李鸿章的实用长子,李经方在所谓的气节上还是可圈可点的。民国初年,他在上海滩当寓公,不食周粟;北伐胜利后,他被坑爹的儿子逼到大连,虽然住在大连日本租界内,但保持了晚节。1935年,李经方刚过完八十大寿,没多久就死了。他这一生,因其父得官,又因其父压制而不得施展抱负,只充当了老李的办事工具;但仅就富贵而言,给李鸿章当儿子,他还是赚了不少,除了原配刘秉章的两个女儿外,他还有五房侧室以及两房洋太太,这俩洋太太都是他当驻外公使时的秘书,一个是英文秘书,一个是法文秘书,名副其实的妻妾成群。此外,李鸿章的家产他也分了不少,加之又利用李鸿章的官场人脉资源大做房地产生意,倒卖古董,一辈子巨有钱,死后留下的遗产也流油。夲人姓康盖本于周武王时同母弟名卫康也是成王之叔辅成王为大司寇。后亦封王皇帝的事能叫霸占吗?人家是真爱,不嫌弃你是个寡妇,还对你百般恩宠,不但赐你龙种,生了儿子,还差点册为皇后,这难道不是真爱吗?齐王妃杨氏,李元吉的老婆,出身名门望族,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长的“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天生丽质娇滴滴,典型的白富美,是个男人看了都怦然心动。据说李元吉在世时,高富帅李世民便已垂涎杨氏美色,只是没法下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坏人做到底,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干掉,连同把他们的儿子、自己的十个亲侄子全部打包送给阎王爷,让他们父子在九泉之下团聚去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还算幸运的,那些年轻貌美的被全部没入宫中,成为李世民后宫佳丽,大美人杨氏也在其中,乐的李世民屁颠屁颠,合不拢嘴。杨氏在宫中没有正式封号,宫人都称她“巢剌王妃”。李世民对这个弟媳兼寡妇是很宠爱的,人妻少妇的风情让他欲罢不能,还让杨氏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明。要知道,这李明可是李世民最后一个子女,杨氏也因此成为长孙皇后去世后唯一给皇帝生下子女的嫔妃。后来中宫久虚,李世民甚至想把杨氏立为皇后,只是碍于魏征等人反对作罢,但他又把俩人的儿子过继给已经死了的弟弟李元吉当嗣子。狠下心来杀了弟弟,如愿以偿夺了弟媳,又跟弟媳生了儿子,还把这个儿子送给弟弟做继子,李世民的脑回路不是一般的大。后来人喜欢批判李世民杀弟夺妻,霸占弟媳,有悖伦常,其实这件事不足为怪,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甚至可以为李世民鼓掌叫好,表扬他的英明正确。哥哥死了娶嫂子,弟弟挂了娶弟媳,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收继婚,古往今来都不少见,如今一些地区还保留兄弟互娶对方寡妻的习俗,更何况隋唐皇室都是鲜卑后人,这是他们的老习俗。这种传统实质上是对寡居女性的保护,不然孤儿寡母,无人照料,她们是很难存活的。李世民此举至少是一举三得:一是满足了自己对杨氏朝思暮想的愿望,此后专宠一人,夜夜笙歌;二是让杨氏这个寡妇后半生衣食无忧,不用独守空房,仍可享受性福;三是表现自己宽大为怀的人文精神,塑造仁君形象。综合来看,这已是杨氏最好的待遇。杀夫之仇、杀子之仇?人家是皇帝,根本不存在的;刺杀皇帝给老公、儿子报仇?只有宫廷剧才会有这样狗血的情节。各位看官,如果你不赞成李世民的做法,你能不能给杨氏更好的结局?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刘邦没有任何理由要杀张良。更何况,他没杀的功臣是大多数。无论是曹参、灌婴、周勃、陈平、王陵、郦商、任敖……刘邦都没有要杀的意思。这些功臣和韩信、彭越这些异姓诸侯王有很大的区别。刘邦第一次东出,在彭城被项羽杀得屁滚尿流,当时就和张良商量了捐出关东之地给韩信、彭越和英布的计策。什么叫“捐地”?意思就是关东之地我不要了,给你们,我和你们平分天下。所以尽管在项羽死后,韩信等诸侯王对刘邦称臣,但实际上仍然和分割天下差不多,诸侯王在自己国内有足够的自治权,有军队、有税赋。整个关东大部分都不能算是刘邦所有。刘邦当然要趁活着的时候对这些异姓诸侯下手,等他一死,这些人没有一个会把继位的刘盈放在眼里。而其他功臣一无自治的领土,二无足够兵权,三近在咫尺,四还要依赖他们治国和讨伐不臣,刘邦暂时没有任何理由去清除这些功臣。忌讳这些功臣是后来吕后的事。而张良在不用杀的那些功臣里又不一样,首先是谋士身份,其次刘邦对张良的感情是最为特殊的,言必称子房。每每在重要关头,都是张良出来为他拿主意。而对于张良的建议,刘邦也一向言听计从,没有一次有异议的。两人之间关系之密切,从赏赐食邑一事最容易看出,萧何和曹参都是从沛县一路跟着刘邦出生入死的,功劳也是最大,但在首次封赏时,两人都不过是万户食邑。只有张良,刘邦一开口就承诺要给他三万户。很多人以为这是刘邦在试探张良。其实若是熟读这一段历史以及对秦汉的制度略了解,就会知道,刘邦根本不需要试探,用这个方法也称不上试探,因为食邑不同于领地。只不过张良仍然拒绝了,只要了一万户。他的拒绝当然是一贯的性格,他不愿意在群臣里显得特殊。难保其他人不会因妒忌而致祸。不仅拒绝了三万户,他还在刘邦剿灭项羽后就借口体弱多病而几乎不问政事。只在太子一事上为吕后出过主意。按理说参与太子之争是人臣大忌,后世有许多因此被诛的案例。但这次张良仍然安然无恙,反而是刘邦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再一次和张良保持了一致。这一对君臣的关系,堪称是千古典范。朱瞻基贪玩、好色,曾为了要房中术的医书,把太医关了足足大半年。他酷爱斗蟋蟀,为此劳民伤财,还经常扔下朝政去打猎。可史学家们都说:他堪比“文景”。文景二帝,可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而朱瞻基却以荒唐著称。朱瞻基有多荒唐呢?他酷爱斗蟋蟀,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劳民伤财,专门派人从江南找上好的蝈蝈运到北京; 《明朝小史》里载:“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他酷爱玩乐,经常一言不合,就扔下朝政,跑去打猎,没事还画点画,描述一下自己的娱乐生活;他宠爱孙贵妃,为此不顾大臣反对,坚决换皇后,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废后的天子。要知道,在古代,皇后是一国之母,不能轻易更换,而废后是天子最大的污点。但有趣的是,无论朱瞻基多么荒唐,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他堪比“文景”。说实话,朱瞻基和文景二帝,一点都不相似。汉文帝、汉景帝都是出了名的节俭帝王,他们生前几十年,“宫室院囿狗马服饰等无所增益”,穿的衣服极尽普通,死后更提倡“薄葬”。因为节俭,汉朝在吕氏之乱后,得以休养生息,这才出现了“文景之治”。而朱瞻基接手明朝时,明朝同样内外疲敝,亟需休养生息。可朱瞻基却不管不顾,吃喝玩乐,把自己玩成了“促织天子”。要知道,“促织”这2个字,用在帝王身上,可不是什么好词。为什么史学家对贪玩、好色、沉迷游戏的朱瞻基,如此高度评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朱瞻基做了哪些事入手。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他玩着玩着,就把国家带向了辉煌。贪玩帝王的伟大功绩朱瞻基是天生的帝王。他是明宣宗,明朝的第5位皇帝。他出生时,爷爷朱棣正在睡觉,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在梦中,朱元璋把象征着权力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恰好下人向他汇报孙子朱瞻基降生。朱棣大喜,马上去看望朱瞻基,并把他抱在手中,高兴地说:“此乃大明朝之福也。”此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得皇位,并把朱瞻基封为皇太孙,一心一意要把皇位传给他。不得不说,朱瞻基也真能干。他虽然贪玩,但也干了不少正事:其一,兵不血刃,干倒叔叔,平叛削藩。朱瞻基是朱棣最宠爱的孙子,为了让他当皇帝,朱棣才把太子之位给了长子朱高炽。只可惜,朱高炽身体不好,他只当了不到10个月的皇帝,就突然去世了。当时,朱瞻基还在南京,必须马上回京。他的处境并不好。他的叔叔朱高煦,正虎视眈眈,想要夺取皇位,还派了很多人去追杀朱瞻基。此外,朱高煦还聚集一支数量可观的队伍,想要造反。但朱瞻基可比朱允炆厉害多了。一路上,朱瞻基没有受伤,顺利回京登基,然后马上开始对付想要判乱的叔叔。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勾结内应、联合兵马,正式开始造反。此时,朱瞻基已经准备良久。必须承认,朱高煦根本不是朱瞻基的对手。他还没来得及交战,就被张辅告发,而朱瞻基得知消息,不紧不慢,御驾亲征,还顺手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大军压境,只要交出怂恿谋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过失,恩惠礼遇与原先一样。否则等到开战,不管是被擒,还是你的部下把你当成奇货绑了献于朕,后悔也来不及了。”《明史·朱高煦传》:仍遗书高煦曰:“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今六师压境,王即出倡谋者,朕与王除过,恩礼如初。不然,一战成擒,或以王为奇货,缚以来献,悔无及矣。”也不知道是朱瞻基运气好,还是朱高煦太怂。总而言之,收到信后,朱高煦思来想去,居然直接投降了。就这样,朱瞻基兵不血刃,平息了叛乱,并且借此机会,顺理成章开始削藩。可能贪玩的人,都异常聪明。朱瞻基没有杀掉叔叔朱高煦,而是把他及他的家眷,都带回了京城软禁,每天好吃好喝供着,逢年过节还去探望。此后,他就没事给其他的叔叔写写信,说边镇、内地卫所人手不足,要抽调一些藩王府的护卫队,而且每一次都只调走不调回。在明朝,藩王可以拥有护卫队,这是他们的核心精锐。但朱瞻基先干翻势力最大的叔叔朱高煦,然后不紧不慢向其他藩王借兵,等到了后期,许多王府就连操办婚事都人手不够,他们就算联合起来一起造反,也无法和朱瞻基抗衡。就这样,朱瞻基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完成了朱允炆一直想要完成的“削藩”大业。其二,完善内阁和太监制度:解放了朱瞻基的双手。明朝的制度,是存在问题的。朱元璋太自负,他杀掉胡惟庸后,就废除了丞相制度,把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任何事情都有代价。朱元璋独揽大权之后,就再也无法从繁重的朝政里脱身。在位几十年,他全年无休,兢兢业业,曾8天之内,审批了奏札1660件,处理国事3391件。“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朱元璋)朱棣也没好到哪里去,基本上每天都要处理非常繁重的政务。但朱瞻基就不一样了。他爱好玩乐,喜欢琢磨好玩的东西,承受不起这样的工作强度。为了解放双手,朱瞻基确立了内阁制度,并且任用太监。用史书上的话来说,这叫做“司礼监联合辅政”。这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了。简单来说,这个制度是内阁大臣先处理奏章,记上意见,然后拿去给皇帝看,皇帝就用 “批红”来进行决策。如果皇上不相干,就可以找司礼监的太监,授权给他们来“批红”。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皇帝可以拥有2批不一样的智囊团,彼此相互制衡。可不要觉得让太监“批红”很荒唐,司礼监里的太监,都不是寻常人,他们有文化、有见识,要进行专门的考试,考进来之后,朱瞻基还会经常调任高级文官来给他们上课。就这样,内阁—司礼监互相监督,一起干活,而朱瞻基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吃喝玩乐。《明通鉴》:“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朝廷政令不由朝官,皆出自司礼监”。当然,也有人认为,朱瞻基的这个改革,为日后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但我认为,这实属欲加之罪了。在朱瞻基设计的制度里,司礼监的太监,必须精挑细选,还要经过培训,要找有文化有见地的人。而后期干政的太监,如汪直、刘瑾、曹吉祥……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这显然和朱瞻基的初衷相违背,极有可能是后世帝王抄作业,没抄明白。这账怎么算,也不该算到朱瞻基的头上。其三,整顿吏治,对外得当,发展经济。朱瞻基登基时,国家并不太平,全国各地流民泛滥、税收混乱、军屯败坏。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朱瞻基专设“巡抚”制度。这也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和现在的督查组比较像。朱瞻基时期的“巡抚”,不是固定机构,而是临时机构。皇帝会挑选中意的官员,去进行交叉巡查、来回巡查。这不是个好干的活。在朱瞻基时期,“巡抚”巡个十年八年的,是常态,更有甚者,会被派出去20年。“巡抚”的特权是,可以越过三司,直接向报告皇帝民情。在外交方面,朱瞻基更是厉害了。他在位期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无数外国使团纷纷回访大明王朝;他派兵与安南战和;抵御蒙古,维护稳定局势;与日本贸易、与朝鲜交往……可以说,朱瞻基在位时,国家一路扶摇直上,呈现出一片繁荣之势。朱瞻基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他对民生的关心。“坐皇宫九重, 思田里三农。” 发生洪灾,他一定会亲自指定消灭蝗灾的计划,还几次告诫户部要好生治理,并专门写了一首《捕蝗诗》;发生水灾,他就接连减免赋税;所有修建城堡、堤坝、寺庙的活动,一律都被安排到秋后进行,坚决不许影响农业生产……《明史·本纪第九·宣宗》六月己卯,遣官捕近畿蝗,谕户部曰:“往年捕蝗之使害民不减于蝗,宜知此弊。”因作《捕蝗诗》示之。 朱瞻基只当了10年皇帝,却硬生生把混乱疲敝的大明,修炼成了政治清明、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的盛世局面,也就是著名的“仁宣之治”。“仁宣之治”的地位,和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基本相当。这也是史学家认为朱瞻基堪比“文景”的最主要理由。写在最后朱瞻基绝对是最特别的皇帝。你看,汉文帝汉景帝是出了名的节俭、勤政;你看,李世民也是被人们所称赞的天可汗。而朱瞻基呢?他被人冠上了一个玩乐的“促织天子”的名号,却真的玩着玩着,把大明王朝带得欣欣向荣。别人要费尽心思才能完成的事,朱瞻基却玩着玩着就做成了。当然,朱瞻基并非毫无缺点。有人认为,朱瞻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武官太好了。朱棣重武,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传统,此后,明朝帝王都非常重视武官。在明朝,武官的地位和俸禄都远高于文官,而且,武官犯罪,处罚规定也不同。在《明大律》中,平民百姓和军官犯法,处罚的规定不相同,而朱瞻基直接把“不同”放大,甚至有意包庇。举个例子。镇守宁夏的宁阳信陈懋,派手下违法出境捕鱼,被敌人抓获,还盗卖军粮、占夺军田盈利,与商人走私池盐,私遣军人离职经商……但朱瞻基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连赃款赃物也没让他还回来。《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懋在镇久,威名震漠北。顾恃宠自恣,乾没钜万。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再举个例子。大同的参将曹俭、宣府总兵谭广等人,都犯过类似的罪,而朱瞻基都是轻拿轻放,基本没进行过处罚。朱瞻基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明朝的士气、稳定了军心。但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是对军官的放纵,不利于长治久安。当然,朱瞻基还有一个污点,那便是好色和废后。他因宠爱孙贵妃而废后,但我认为:这事无需过多谴责。男人嘛,总想把最好的东西都送给心爱的女人。原皇后胡氏,是皇家硬塞给他的,论起来,孙氏,才是朱瞻基的心爱之人。朱瞻基的废后,不过是感情上的偏爱。另外,被废掉的皇后胡氏,也得到了朱瞻基的善待。 她一直住在长安宫,吃穿用度从无短缺。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每个王朝都会经历从建立到鼎盛、再到消亡的过程。明智的帝王,会把国家快速推向盛世,例如周代的“成康之治”,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都是如此。而朱瞻基,他开创的“仁宣之治”,也是切切实实地把明朝带向了一个顶峰。你怎么看待朱瞻基?欢迎留言。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李鸿章不像他大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长子李经方不是李鸿章亲生,是从六弟李昭庆那一支过继来的。这个过继似乎给李鸿章带来了好运,三年后,四十二岁的李鸿章得了第一个亲生儿子,也就是李经述,十来年后,又得了小儿子李经迈。李鸿章的这三个儿子,老大是过继来的;老二是赵夫人所生,嫡出;老三是小妾莫氏所生,庶出。论在家族里的地位,嫡出的李经述实质上还是居在经字辈的首席,只可惜李经述只有些文人的小才情,没有李鸿章的雄才大略,一辈子都在读闲书,长期韬光养晦到后来,人基本上废了,李鸿章签完《辛丑条约》,在京城贤良寺忧愤而死后,没多久他也跟着去了,最终只得个“天下第一等孝子”的名号。不过,李鸿章侯爷的爵位,还是由他这一支继承的,嫡长子还是嫡长子。老三李经迈也是李鸿章亲生,但因为是庶出,他在家族内的地位实际最低,李氏家谱上甚至没有他的功名记载,他仅有的一些头衔都是朝廷看在李鸿章面上赏赐的。但比起嫡出的哥哥李经述,李经迈还是有他强过一头的地方。按李鸿章的安排,李经迈做外交官平淡无奇,但做生意却是一把绝对好手。李家分家时,李经迈这一支因为是庶出,受尽欺负,分到手的财产多是一些不值钱的股票,但李经迈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那些不值钱的股票一经他手,没几年就变废为宝,价值连城了。大概是因为在家族里不受待见,李经迈一生怨气很重,跟李家人也不亲近,以至于后来去了美国,干脆跟李家断了联系,李家续家谱,都没法把他这一支的后来人续上。讲嫡出的老二、庶出的老三,多少能看出李家豪门的一些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李鸿章对过继来的长子李经方不好,事实上,李鸿章对李经方很看重,而李经方也还算争气,一直在家族内充当李鸿章左膀右臂的角色。然而,也有一些人说,给李鸿章当儿子,李经方也未见的就是幸运儿,实际上,他一辈子都活在李鸿章的阴影下,虽然不缺钱财,但心境却也是一辈子阴郁。因而可以说,李鸿章对李经方,要他承担的长子责任多过给予他的爱惜。李经方生于1855年,字伯行,号端甫,书读得不错,很早就进身成了府学廪生、候选郎中。1882年,李经方在江南乡试中中举,名列第三十八名,从而成为地方官候选人才,先后被任命为分省补用知府、分省补用道、江苏补用道、军机处记名等官职。按照这个趋势,如果李鸿章用力栽培扶持,有朝一日,李经方成为手握实权或者占据肥差的朝廷大吏,应该不难。但李鸿章对待自己的几个儿子,却始终不做官场聪明人。他一不让儿子朝实权大吏的路子上走,二不让儿子染指洋务肥缺,偏偏让几个儿子都去做外交官。晚清时候,外交官是危途,乡人见了会骂洋奴、洋鬼子,顽固派更会经常找茬,动辄以“卖国贼”相讥。但李鸿章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将几个儿子统统拉上了这条吃力不讨好的“贼船”,其中尤以李经方为最。李经方中举后,李鸿章几乎没让他在地方官任上历练,直接将他留在了北洋大臣衙门,见习外交事宜。光绪十二年,李经方正式开始办外交,先是随驻英钦差大臣刘瑞芬赴英,担任参赞。四年后,又以候补道出任驻日公使。到1884年甲午之役前,他已经有了六七年外交官的资历。甲午之役是李鸿章一生最大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也是李经方的。马关议和时,面对伊藤博文的咄咄之势,一同前往的李经方想有所作为,多次要据理力争,但都被李鸿章制止了。见没法直接出头,李经方转而旁敲侧击,据刘体智在《异辞录》中记载,李经方为了影响李鸿章,多次叫随员将各自的见解写成简略字条,递到李鸿章面前,供李鸿章决策参考,但李鸿章始终不理会那些激进的主张,在谈判桌下将李经方压制得死死的。《马关条约》签订后,李经方的处境跟李鸿章一样悲惨,作为李鸿章的儿子,类似交割台湾这类背负卖国骂名的善后工作必须由他出面去做。李鸿章不忍,曾力请光绪收回成命,但光绪的逻辑很简单,很粗暴,这样的黑锅,子替父背,天经地义,于是李鸿章不仅遭到了拒绝,而且被严加申饬了一通。就这样,李经方背上了“割台大臣”的骂名,一辈子抬不起头。但抬不起头,并不意味着李经方从此死了心,李鸿章也不愿看着他一直背负骂名,于是在甲午战败后的1896年,李鸿章在奉旨出访欧美时,再次将李经方提携出来。大概也是感觉李经方的名誉已经有些败坏了,加之此时的清廷不想给予李鸿章过于隆重的恩典,所以李鸿章计划出访时,清廷起初只允许李家嫡子李经述陪伴左右,照顾饮食起居。但李鸿章却在出访前提出,李经方熟悉外交事务,应该一同前往。对于李鸿章此项要求,朝中大佬李鸿藻看不惯,站出来讥讽李鸿章索要的恩典太多,李鸿章不惜怒怼李鸿藻,这才为李经方争取到这一露脸的机会。为此,时人有评价,就事论事,李经方在李鸿章心目中要强过李经述,过继来的儿子是李鸿章的实用长子。1896年的出访,着实让李鸿章在欧美风光了一把,李经方跟着沾光,也拂去了一些阴霾,但也仅此而已。李经方最后一次在历史舞台上显出身影,是在1900庚子之变后。李鸿章奉旨北上议和,滞留上海时,李经方多次怂恿李鸿章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机会,应该拥威自立。由此可见,李经方不是懦弱无主张之人,这么许多年,他之所以不得志,多是因为李鸿章在有些地方不敢为,只让他办事,不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这一次依旧不例外,李鸿章一泡老尿又将李经方的野心浇灭了,但这一次李鸿章没有叫李经方跟他一同进京,再背卖国骂名,而是将他留在了上海,专门跟俄国人斡旋。然而,此后的李经方再没有先前的劲头了,在上海滩,他只敷衍,不用心,任凭李鸿章以一当十一,在京城中跟洋人斡旋。《辛丑条约》签订,李鸿章死后,李经方只勉强参与了盛宣怀与英国人马凯关于通商条约的谈判,参加了一段安徽及沪宁铁路的筹建事宜。1907年,李经方重回老本行,当了一任驻英公使。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昔日所有的野心与抱负也就与大清王朝一起寿终正寝了。作为李鸿章的实用长子,李经方在所谓的气节上还是可圈可点的。民国初年,他在上海滩当寓公,不食周粟;北伐胜利后,他被坑爹的儿子逼到大连,虽然住在大连日本租界内,但保持了晚节。1935年,李经方刚过完八十大寿,没多久就死了。他这一生,因其父得官,又因其父压制而不得施展抱负,只充当了老李的办事工具;但仅就富贵而言,给李鸿章当儿子,他还是赚了不少,除了原配刘秉章的两个女儿外,他还有五房侧室以及两房洋太太,这俩洋太太都是他当驻外公使时的秘书,一个是英文秘书,一个是法文秘书,名副其实的妻妾成群。此外,李鸿章的家产他也分了不少,加之又利用李鸿章的官场人脉资源大做房地产生意,倒卖古董,一辈子巨有钱,死后留下的遗产也流油。夲人姓康盖本于周武王时同母弟名卫康也是成王之叔辅成王为大司寇。后亦封王皇帝的事能叫霸占吗?人家是真爱,不嫌弃你是个寡妇,还对你百般恩宠,不但赐你龙种,生了儿子,还差点册为皇后,这难道不是真爱吗?齐王妃杨氏,李元吉的老婆,出身名门望族,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长的“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天生丽质娇滴滴,典型的白富美,是个男人看了都怦然心动。据说李元吉在世时,高富帅李世民便已垂涎杨氏美色,只是没法下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坏人做到底,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干掉,连同把他们的儿子、自己的十个亲侄子全部打包送给阎王爷,让他们父子在九泉之下团聚去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还算幸运的,那些年轻貌美的被全部没入宫中,成为李世民后宫佳丽,大美人杨氏也在其中,乐的李世民屁颠屁颠,合不拢嘴。杨氏在宫中没有正式封号,宫人都称她“巢剌王妃”。李世民对这个弟媳兼寡妇是很宠爱的,人妻少妇的风情让他欲罢不能,还让杨氏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明。要知道,这李明可是李世民最后一个子女,杨氏也因此成为长孙皇后去世后唯一给皇帝生下子女的嫔妃。后来中宫久虚,李世民甚至想把杨氏立为皇后,只是碍于魏征等人反对作罢,但他又把俩人的儿子过继给已经死了的弟弟李元吉当嗣子。狠下心来杀了弟弟,如愿以偿夺了弟媳,又跟弟媳生了儿子,还把这个儿子送给弟弟做继子,李世民的脑回路不是一般的大。后来人喜欢批判李世民杀弟夺妻,霸占弟媳,有悖伦常,其实这件事不足为怪,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甚至可以为李世民鼓掌叫好,表扬他的英明正确。哥哥死了娶嫂子,弟弟挂了娶弟媳,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收继婚,古往今来都不少见,如今一些地区还保留兄弟互娶对方寡妻的习俗,更何况隋唐皇室都是鲜卑后人,这是他们的老习俗。这种传统实质上是对寡居女性的保护,不然孤儿寡母,无人照料,她们是很难存活的。李世民此举至少是一举三得:一是满足了自己对杨氏朝思暮想的愿望,此后专宠一人,夜夜笙歌;二是让杨氏这个寡妇后半生衣食无忧,不用独守空房,仍可享受性福;三是表现自己宽大为怀的人文精神,塑造仁君形象。综合来看,这已是杨氏最好的待遇。杀夫之仇、杀子之仇?人家是皇帝,根本不存在的;刺杀皇帝给老公、儿子报仇?只有宫廷剧才会有这样狗血的情节。各位看官,如果你不赞成李世民的做法,你能不能给杨氏更好的结局?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刘邦没有任何理由要杀张良。更何况,他没杀的功臣是大多数。无论是曹参、灌婴、周勃、陈平、王陵、郦商、任敖……刘邦都没有要杀的意思。这些功臣和韩信、彭越这些异姓诸侯王有很大的区别。刘邦第一次东出,在彭城被项羽杀得屁滚尿流,当时就和张良商量了捐出关东之地给韩信、彭越和英布的计策。什么叫“捐地”?意思就是关东之地我不要了,给你们,我和你们平分天下。所以尽管在项羽死后,韩信等诸侯王对刘邦称臣,但实际上仍然和分割天下差不多,诸侯王在自己国内有足够的自治权,有军队、有税赋。整个关东大部分都不能算是刘邦所有。刘邦当然要趁活着的时候对这些异姓诸侯下手,等他一死,这些人没有一个会把继位的刘盈放在眼里。而其他功臣一无自治的领土,二无足够兵权,三近在咫尺,四还要依赖他们治国和讨伐不臣,刘邦暂时没有任何理由去清除这些功臣。忌讳这些功臣是后来吕后的事。而张良在不用杀的那些功臣里又不一样,首先是谋士身份,其次刘邦对张良的感情是最为特殊的,言必称子房。每每在重要关头,都是张良出来为他拿主意。而对于张良的建议,刘邦也一向言听计从,没有一次有异议的。两人之间关系之密切,从赏赐食邑一事最容易看出,萧何和曹参都是从沛县一路跟着刘邦出生入死的,功劳也是最大,但在首次封赏时,两人都不过是万户食邑。只有张良,刘邦一开口就承诺要给他三万户。很多人以为这是刘邦在试探张良。其实若是熟读这一段历史以及对秦汉的制度略了解,就会知道,刘邦根本不需要试探,用这个方法也称不上试探,因为食邑不同于领地。只不过张良仍然拒绝了,只要了一万户。他的拒绝当然是一贯的性格,他不愿意在群臣里显得特殊。难保其他人不会因妒忌而致祸。不仅拒绝了三万户,他还在刘邦剿灭项羽后就借口体弱多病而几乎不问政事。只在太子一事上为吕后出过主意。按理说参与太子之争是人臣大忌,后世有许多因此被诛的案例。但这次张良仍然安然无恙,反而是刘邦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再一次和张良保持了一致。这一对君臣的关系,堪称是千古典范。孙权吧。还没统一呢,他就对东吴的功臣磨刀霍霍了。公元236年,东吴爆发“吕壹案”。啥叫“吕壹案”呢?吕壹是东吴的一个官员,当时担任校事。校事这个官职简单一点说,就是皇帝安插在官员中间,负责缉察官员动向的小官。在当时的东吴,像吕壹这种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缉察江东大族,并向孙权偷偷打小报告。如前所述,吕壹的官职级别虽然不高,但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耳目,而且他的权力又是孙权特授的。对滥用权力无所顾忌。所以东吴一时之间,功臣们人人自危。就连丞相顾雍、驸马朱据(妻子孙鲁育)都被吕壹这号人整得毫无招架之力。后来太子孙登看不下去了,就劝父皇,但一点用也没有。直到以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浚为首的东吴士族群起上奏,再加上骠骑将军步骘强硬的跟孙权说:你要是再不管管吕壹之流,继续放任他们祸乱国家,群臣势必会造反的!孙权被群臣吓到了,派中书郎袁礼到荆州向陆逊、诸葛瑾、步骘等人道歉,表示自己会杀了吕壹,撤销校事,安抚群臣。这场闹剧终于才告一段落。不过常言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孙权对东吴士族的不信任是刻在他骨子里的。所以尽管没有了吕壹这号人,孙权对大臣的迫害却并没有停止。比如说张昭。他反对孙权跟辽东公渊氏勾搭,说公孙渊狼子野心,跟他合作必然会吃亏。但孙权不听张昭之言,把张昭气的闭门不出。孙权一看张昭跟自己耍小脾气,一怒之下,就派人把张昭家的门给封了。(孙权后来为了逼张昭出来,还故意派人放火烧张昭的家)好在后来孙权果真被公孙渊坑了。孙权不得不靠拉拢张昭缓和与群臣的关系。如不然张昭肯定会被孙权当作反面例子给整死不可。还有陆逊。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的,陆逊为了孙权太子继承人的事,操碎了心,结果孙权不领情,派人把他骂死了。陆逊之死,虽然孙权没用刀,但他派人去责骂一个功臣,着实让人感到心寒。想当年陆逊击败刘备,稳定荆州,孙权恨不得搂着陆逊喊小亲亲。想当年陆逊击败曹休,孙权高兴的让自己的御林军迎接陆逊入殿。结果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旦用不着人家了,孙权就全然不念旧情了。另外还有张休、顾谭、顾承、吾粲等人,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总的来看。孙权跟大臣的那些二三事,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事情孙权也没做错。然而孙权迫害功臣是实实在在的,无可争辩的。因为他与臣子的矛盾是结构性的,孙家弱,孙权要想稳坐皇位,就必须强干弱枝。这不是由于孙权弑杀,这只是东吴政治制度的先天缺陷而已。所以说,如果要在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中挑选,谁最有可能在统一后杀功臣,孙权毫无疑问是排第一的。相比于孙权,曹操的可能性要小一点。不过曹操也没少杀功臣。因为曹操性格跟孙权有点类似:用得着你的时候,你是“小甜甜”;用不着了,你是“牛夫人”。比如说许攸。当初用得着许攸时,曹操光着脚去迎他,嘴上还嚷嚷“子卿远来,吾事济矣!”如此高规格待遇,把许攸也整蒙了,对自己的价值评估出现了偏差。开始各种装叉。等到后来用不着许攸时。果然,曹操就默认了许褚杀了许攸。还比如荀彧。当初曹操用得着颍川荀氏时。说荀彧是“吾之子房”。(你就是我的张良)后来用不着荀彧了,用不着颍川荀氏了,打算自己组织班子了,就“空盒子”奉上。毫无顾忌的逼死了荀彧。许攸、荀彧都是外人,曹操对他们刻薄,倒也无可厚非。但曹操刻薄夏侯渊,这就真说不过去了。当年夏侯渊击败马超时,曹操大夸他是“虎步关右,所向无前。”结果等到夏侯渊战死时,曹操居然说“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给曹操当臣子,真的是要有点脸皮才行。不然很有可能被他一句话气死。当然,虽说曹操也很刻薄,但他比孙权还是要好很多的。毕竟,他家大业大,不用靠杀功臣来巩固地位。他搞死的那些人,只是在政治上反对他的人。他不像孙权,没借口也要找借口整人。相比于孙权、曹操,刘备是最仁慈的。早年跟他起家,奔走天下的功臣,大部分都与他终老一生。像关羽之死,刘备可没像曹操那样,落井下石的说什么“关羽本非能兵”。刘备是兴师报仇,真的把关羽当兄弟看。还有糜芳卖了关羽,丢了荆州,他哥哥糜竺自缚请罪,刘备一点也没责罚。这种事放到曹魏、东吴,简直不可想象。再就是黄权。夷陵之战后,他降了曹丕。刘备一句责骂的话都没有,他把过错全揽到自己身上。说是因为自己的过失才导致了黄权投降曹丕。后来刘备善待了黄权的家人。值得一提的是,黄权对此也有默契。他了解刘备为人,知道刘备必然会善待自己家人。正因为有这种前提,他才敢投降曹丕。当然,刘备当然也杀过人。比如杀彭羕、周群、张裕、刘封等。但彭羕意图谋反,不杀不足以震慑群臣。刘备杀他没毛病。周群、张裕并不是刘备旧部,刘备杀他们谈不上是杀功臣。在这些人中,刘封算比较大牌的,属于功臣范畴。但刘封的过失太大了:不救关羽,导致关羽被杀;又瞎折腾,导致上庸被折腾没了,孟达也被他挤走。他这种人,被杀也是活该的。可尽管如此,刘备一开始也没想杀他。是后来诸葛亮从政治角度考虑,力劝刘备,刘封这才被杀。所以说,曹刘孙三个人,谁会杀功臣,一目了然。孙权绝对是可能性最大的那个,刘备绝对是可能性最小的那个。魏汉吴三国,魏吴都有权臣篡权的事情,唯独蜀汉没有。这不是没原因的。刘备是个念旧情的人,且他自己又是豪侠性格,所以蜀汉朝廷内,有一种江湖气,大家都在报恩。关羽、张飞、诸葛亮报刘备知遇之恩。蒋琬、姜维等人报诸葛亮的知遇之恩。最后国灭时,刘禅这位皇帝都降了,蜀汉的忠义之士不降。这在历史上也是很罕见的。朱瞻基贪玩、好色,曾为了要房中术的医书,把太医关了足足大半年。他酷爱斗蟋蟀,为此劳民伤财,还经常扔下朝政去打猎。可史学家们都说:他堪比“文景”。文景二帝,可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而朱瞻基却以荒唐著称。朱瞻基有多荒唐呢?他酷爱斗蟋蟀,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劳民伤财,专门派人从江南找上好的蝈蝈运到北京; 《明朝小史》里载:“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他酷爱玩乐,经常一言不合,就扔下朝政,跑去打猎,没事还画点画,描述一下自己的娱乐生活;他宠爱孙贵妃,为此不顾大臣反对,坚决换皇后,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废后的天子。要知道,在古代,皇后是一国之母,不能轻易更换,而废后是天子最大的污点。但有趣的是,无论朱瞻基多么荒唐,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他堪比“文景”。说实话,朱瞻基和文景二帝,一点都不相似。汉文帝、汉景帝都是出了名的节俭帝王,他们生前几十年,“宫室院囿狗马服饰等无所增益”,穿的衣服极尽普通,死后更提倡“薄葬”。因为节俭,汉朝在吕氏之乱后,得以休养生息,这才出现了“文景之治”。而朱瞻基接手明朝时,明朝同样内外疲敝,亟需休养生息。可朱瞻基却不管不顾,吃喝玩乐,把自己玩成了“促织天子”。要知道,“促织”这2个字,用在帝王身上,可不是什么好词。为什么史学家对贪玩、好色、沉迷游戏的朱瞻基,如此高度评价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从朱瞻基做了哪些事入手。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他玩着玩着,就把国家带向了辉煌。贪玩帝王的伟大功绩朱瞻基是天生的帝王。他是明宣宗,明朝的第5位皇帝。他出生时,爷爷朱棣正在睡觉,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在梦中,朱元璋把象征着权力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恰好下人向他汇报孙子朱瞻基降生。朱棣大喜,马上去看望朱瞻基,并把他抱在手中,高兴地说:“此乃大明朝之福也。”此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得皇位,并把朱瞻基封为皇太孙,一心一意要把皇位传给他。不得不说,朱瞻基也真能干。他虽然贪玩,但也干了不少正事:其一,兵不血刃,干倒叔叔,平叛削藩。朱瞻基是朱棣最宠爱的孙子,为了让他当皇帝,朱棣才把太子之位给了长子朱高炽。只可惜,朱高炽身体不好,他只当了不到10个月的皇帝,就突然去世了。当时,朱瞻基还在南京,必须马上回京。他的处境并不好。他的叔叔朱高煦,正虎视眈眈,想要夺取皇位,还派了很多人去追杀朱瞻基。此外,朱高煦还聚集一支数量可观的队伍,想要造反。但朱瞻基可比朱允炆厉害多了。一路上,朱瞻基没有受伤,顺利回京登基,然后马上开始对付想要判乱的叔叔。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勾结内应、联合兵马,正式开始造反。此时,朱瞻基已经准备良久。必须承认,朱高煦根本不是朱瞻基的对手。他还没来得及交战,就被张辅告发,而朱瞻基得知消息,不紧不慢,御驾亲征,还顺手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大军压境,只要交出怂恿谋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过失,恩惠礼遇与原先一样。否则等到开战,不管是被擒,还是你的部下把你当成奇货绑了献于朕,后悔也来不及了。”《明史·朱高煦传》:仍遗书高煦曰:“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今六师压境,王即出倡谋者,朕与王除过,恩礼如初。不然,一战成擒,或以王为奇货,缚以来献,悔无及矣。”也不知道是朱瞻基运气好,还是朱高煦太怂。总而言之,收到信后,朱高煦思来想去,居然直接投降了。就这样,朱瞻基兵不血刃,平息了叛乱,并且借此机会,顺理成章开始削藩。可能贪玩的人,都异常聪明。朱瞻基没有杀掉叔叔朱高煦,而是把他及他的家眷,都带回了京城软禁,每天好吃好喝供着,逢年过节还去探望。此后,他就没事给其他的叔叔写写信,说边镇、内地卫所人手不足,要抽调一些藩王府的护卫队,而且每一次都只调走不调回。在明朝,藩王可以拥有护卫队,这是他们的核心精锐。但朱瞻基先干翻势力最大的叔叔朱高煦,然后不紧不慢向其他藩王借兵,等到了后期,许多王府就连操办婚事都人手不够,他们就算联合起来一起造反,也无法和朱瞻基抗衡。就这样,朱瞻基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完成了朱允炆一直想要完成的“削藩”大业。其二,完善内阁和太监制度:解放了朱瞻基的双手。明朝的制度,是存在问题的。朱元璋太自负,他杀掉胡惟庸后,就废除了丞相制度,把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但任何事情都有代价。朱元璋独揽大权之后,就再也无法从繁重的朝政里脱身。在位几十年,他全年无休,兢兢业业,曾8天之内,审批了奏札1660件,处理国事3391件。“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朱元璋)朱棣也没好到哪里去,基本上每天都要处理非常繁重的政务。但朱瞻基就不一样了。他爱好玩乐,喜欢琢磨好玩的东西,承受不起这样的工作强度。为了解放双手,朱瞻基确立了内阁制度,并且任用太监。用史书上的话来说,这叫做“司礼监联合辅政”。这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了。简单来说,这个制度是内阁大臣先处理奏章,记上意见,然后拿去给皇帝看,皇帝就用 “批红”来进行决策。如果皇上不相干,就可以找司礼监的太监,授权给他们来“批红”。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皇帝可以拥有2批不一样的智囊团,彼此相互制衡。可不要觉得让太监“批红”很荒唐,司礼监里的太监,都不是寻常人,他们有文化、有见识,要进行专门的考试,考进来之后,朱瞻基还会经常调任高级文官来给他们上课。就这样,内阁—司礼监互相监督,一起干活,而朱瞻基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吃喝玩乐。《明通鉴》:“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朝廷政令不由朝官,皆出自司礼监”。当然,也有人认为,朱瞻基的这个改革,为日后的宦官干政埋下了隐患。但我认为,这实属欲加之罪了。在朱瞻基设计的制度里,司礼监的太监,必须精挑细选,还要经过培训,要找有文化有见地的人。而后期干政的太监,如汪直、刘瑾、曹吉祥……大部分人都是文盲。这显然和朱瞻基的初衷相违背,极有可能是后世帝王抄作业,没抄明白。这账怎么算,也不该算到朱瞻基的头上。其三,整顿吏治,对外得当,发展经济。朱瞻基登基时,国家并不太平,全国各地流民泛滥、税收混乱、军屯败坏。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朱瞻基专设“巡抚”制度。这也是非常先进的一个制度,和现在的督查组比较像。朱瞻基时期的“巡抚”,不是固定机构,而是临时机构。皇帝会挑选中意的官员,去进行交叉巡查、来回巡查。这不是个好干的活。在朱瞻基时期,“巡抚”巡个十年八年的,是常态,更有甚者,会被派出去20年。“巡抚”的特权是,可以越过三司,直接向报告皇帝民情。在外交方面,朱瞻基更是厉害了。他在位期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无数外国使团纷纷回访大明王朝;他派兵与安南战和;抵御蒙古,维护稳定局势;与日本贸易、与朝鲜交往……可以说,朱瞻基在位时,国家一路扶摇直上,呈现出一片繁荣之势。朱瞻基最值得称赞的,还是他对民生的关心。“坐皇宫九重, 思田里三农。” 发生洪灾,他一定会亲自指定消灭蝗灾的计划,还几次告诫户部要好生治理,并专门写了一首《捕蝗诗》;发生水灾,他就接连减免赋税;所有修建城堡、堤坝、寺庙的活动,一律都被安排到秋后进行,坚决不许影响农业生产……《明史·本纪第九·宣宗》六月己卯,遣官捕近畿蝗,谕户部曰:“往年捕蝗之使害民不减于蝗,宜知此弊。”因作《捕蝗诗》示之。 朱瞻基只当了10年皇帝,却硬生生把混乱疲敝的大明,修炼成了政治清明、安居乐业、经济空前发展的盛世局面,也就是著名的“仁宣之治”。“仁宣之治”的地位,和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基本相当。这也是史学家认为朱瞻基堪比“文景”的最主要理由。写在最后朱瞻基绝对是最特别的皇帝。你看,汉文帝汉景帝是出了名的节俭、勤政;你看,李世民也是被人们所称赞的天可汗。而朱瞻基呢?他被人冠上了一个玩乐的“促织天子”的名号,却真的玩着玩着,把大明王朝带得欣欣向荣。别人要费尽心思才能完成的事,朱瞻基却玩着玩着就做成了。当然,朱瞻基并非毫无缺点。有人认为,朱瞻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武官太好了。朱棣重武,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传统,此后,明朝帝王都非常重视武官。在明朝,武官的地位和俸禄都远高于文官,而且,武官犯罪,处罚规定也不同。在《明大律》中,平民百姓和军官犯法,处罚的规定不相同,而朱瞻基直接把“不同”放大,甚至有意包庇。举个例子。镇守宁夏的宁阳信陈懋,派手下违法出境捕鱼,被敌人抓获,还盗卖军粮、占夺军田盈利,与商人走私池盐,私遣军人离职经商……但朱瞻基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连赃款赃物也没让他还回来。《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懋在镇久,威名震漠北。顾恃宠自恣,乾没钜万。屡被劾,帝曲宥之,命所司征其赃。懋自陈用已尽,诏贷免。再举个例子。大同的参将曹俭、宣府总兵谭广等人,都犯过类似的罪,而朱瞻基都是轻拿轻放,基本没进行过处罚。朱瞻基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明朝的士气、稳定了军心。但从另一个层面看,这也是对军官的放纵,不利于长治久安。当然,朱瞻基还有一个污点,那便是好色和废后。他因宠爱孙贵妃而废后,但我认为:这事无需过多谴责。男人嘛,总想把最好的东西都送给心爱的女人。原皇后胡氏,是皇家硬塞给他的,论起来,孙氏,才是朱瞻基的心爱之人。朱瞻基的废后,不过是感情上的偏爱。另外,被废掉的皇后胡氏,也得到了朱瞻基的善待。 她一直住在长安宫,吃穿用度从无短缺。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每个王朝都会经历从建立到鼎盛、再到消亡的过程。明智的帝王,会把国家快速推向盛世,例如周代的“成康之治”,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都是如此。而朱瞻基,他开创的“仁宣之治”,也是切切实实地把明朝带向了一个顶峰。你怎么看待朱瞻基?欢迎留言。宋太祖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五十岁,他的妻子宋皇后二十四岁,活下来的儿子中,赵德昭二十五岁,赵德芳更是只有十七岁。按道理说,赵匡胤两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也都可以做皇帝了,但最后登基的却是他的弟弟赵光义。至于说赵光义为什么可以做皇帝,“斧声烛影”太过于玄幻了,着实不可信。我倒认为有个说法相对而言靠谱点,而且这直接关系到赵光义后来对待赵匡胤妻儿的态度。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个皇后,第一个皇后贺氏出身名门,跟赵匡胤感情很好,育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儿子是长子赵德秀(早夭),次子赵德昭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可惜的是,贺氏在北宋建立前四年就去世了,后来被追封为皇后。贺氏去世后,赵匡胤又续娶王氏为妻,北宋建立后被封为皇后,她也是北宋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意义上活着就当上皇后的女人,但没有生下孩子,还在北宋建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王皇后去世后,拥有后唐和后周皇室血统的宋氏嫁给了赵匡胤,她一入宫便被赵匡胤封为皇后。宋氏是洛阳人,她的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检校太师宋偓,母亲则是后汉太祖刘知远的长女永宁公主,身份十分高贵。据说,宋皇后美丽大方而又贤良淑德,赵匡胤跟她的年纪相差虽然很大,但两人的感情很好。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六年,赵匡胤每次下朝回宫,宋皇后都穿得整整齐齐地迎接赵匡胤,赵匡胤也每天晚上尽量跟宋皇后待在一起,足见夫妻情深。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她有意在赵匡胤仅有的两个孩子之一挑选一个作为她的子嗣来培养,赵德昭因为年纪比她还大一岁,她觉得尴尬,所以有意回避赵德昭。而比宋皇后小五岁的赵德芳就没有这种尴尬了,而且两人也比较投缘,所以宋皇后就将赵德芳视如己出地照顾和培养。976年十月十日深夜,赵匡胤突然去世。由于赵匡胤并未册立太子,所以宋皇后有意让次子赵德芳继承皇位,便派遣大宦官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皇位。但王继恩却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直接去将晋王赵光义引入宫中。赵光义入宫后,王继恩让他在殿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回报宋皇后。宋皇后问王继恩把赵德芳请来没有,王继恩说没有,然后将赵光义给叫了进来。宋皇后这才发现王继恩出卖了自己,但转念又想到赵光义大权在握,自己孤儿寡母又无依无靠,于是在慌忙之中喊赵光义为官家,也就是承认了既定事实了。据记载,当时宋皇后见到赵光义进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喜出眉梢,于是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双方就这样达成了协议,赵光义做皇帝,宋皇后享富贵,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事实上理性来看,赵匡胤不可能有“兄终弟及”的意思,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个说法也说不过去。只能说赵匡胤去世得突然,将决定权留给了宋皇后,而宋皇后有意让赵德芳继位为帝,但最后被王继恩给背叛了,让赵光义占了便宜。在正史记载当中,王继恩后来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看重,成为了一个可以领兵在外征战的排阵都监,可以说是相当风光了。所以从王继恩的人生境遇来看的话,他应该是对拥立赵光义有功劳才被重用的,毕竟他之前只是赵匡胤身边的小角色而已。至于说宋皇后在赵光义之后入宫之后的反应,这对于一个弱女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出生名门又久在宫廷,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是有认识的,所以她选择马上妥协,而不是跟赵光义负隅顽抗。不过,宋皇后暴露了她有意立赵德芳继位为帝的意图,赵光义当时不能干啥,但他继位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就很蹊跷了。弟弟抢了哥哥儿子的皇位,如果你要是弟弟,你会有安全感吗?换做是我,肯定是没有安全感的,我相信赵光义也是一样。根据陈桥兵变中赵光义的尿性来看,他做事跟他哥一个风格,那就是演技高超,喜欢在背后搞鬼,还善于借力打力。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对哥哥妻儿的照顾,宋皇后封号不变,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弟弟赵廷美封为齐王,任命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赵匡胤的儿女都称皇子皇女,其中赵德昭封武功郡王,被任命为中书令;赵德芳年纪小,没有封王,但被封为贵州防御使。赵光义看似仁慈,但为什么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得早,而且他还要在宋皇后死后不给她应有的待遇呢?一,赵德昭之死。赵光义976年继位,但到979年,赵德昭就去世了。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赵德昭也跟着他一去了。在一次战斗中,赵光义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前线了,屁股上还被契丹人射了一箭,他为了逃命,结果跟大部队走丢了。文臣武将们很久都无法找到赵光义,就以为他已经战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战事紧急,急需要一个拍板作决定的人,所以就有很多人提出拥护赵德昭继位为帝。但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划的时候,赵光义捂着屁股屁颠屁颠地跑回来了,打乱了大臣们拥立赵德昭为帝的计划,大家就再也不敢提这事了。赵光义的北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他的能力还是不行的,所以他回去之后绝口不提战败之事,也不封有功之人,但有人却将拥立赵德昭为帝之事告诉他了,他就有些坐不住了,但也不好发作。过了好长时间,赵德昭去找赵光义说封赏功臣的事情,赵光义拉长着脸对他说,等你做了皇帝之后,再去封赏那些功臣吧。赵光义这话说得狠啊,杀机暴露无遗。赵德昭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差点就被大臣们拥立为帝之事被赵光义知道了,回家之后辗转反侧,觉得还是自我了结最好,至少可以保住家人,于是用一把剑自刎而死。赵光义虽然没有说要杀赵德昭,但他说的话这么重,能不让赵德昭害怕吗?赵光义未必真有心让赵德昭去死,但他威胁到了赵光义的地位,所以即使他不自杀,我想他也是必死无疑的。比较搞笑的是,后来司马光在他写的《涑水记闻》里,为了给赵光义洗白,便编造了一个故事,说赵德昭是因为喜欢吃肥肉给吃死的。司马光这玩笑可是开大了,听着就笑得肚子疼。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二,赵廷美之死。赵匡胤去世的时候,赵光说是因为他母亲杜太后留有金匮之盟,要求兄终弟及,所以他才得以继承了赵匡胤的皇位。如果按照金匮之盟的说法,那么赵光义去世,他的皇位就应该交给弟弟赵廷美。既然如此,那么赵廷美就应该被封为皇太弟了,可是赵光义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对赵廷美进行极力打压。赵廷美作为皇弟,平时比较嚣张跋扈,所以赵光义经常斥责他,他因此对赵光义十分不满。后来,赵廷美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金匮之盟的内容,得知自己可以在二哥赵光义去之后继承皇位,所以好几次找赵光义要看金匮之盟的内容,但赵光义态度很暧昧,一直在敷衍他,就是不给他看。978年,赵廷美被赵光义忽悠去毒杀了后主李煜,后来被人们唾骂得很惨,他对赵光义的不满开始急剧增加,于是密谋造反,但不幸事情败露,被赵光义贬为涪陵县公,举家迁往湖北房县居住。蹊跷的事情再次发生,赵廷美在去到房县之后,没过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只知道他死前吐了大量鲜血,死时也只有三十八岁而已。更为蹊跷的是,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赵廷美而发疯,还被贬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廷美是真的该死,赵元佐为啥要同情他?只能说,赵廷美之死并不简单,这才让赵元佐难以接受,继而发疯。而赵元佐发疯之后,赵光义不去为他治疗,反而将其贬为庶人,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赵元佐知道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些事情还很重要,比如说皇位要兄终弟及,比如说赵廷美谋反是被诬陷的,再比如说赵廷美之死的真相。事实上,赵廷美只是发牢骚要谋反,他根本就没有跟谁密谋谋反,是因为赵光义害怕他继承皇位,所以才说他跟卢多逊要谋反的。赵元佐曾出面为赵廷美辩白,遭到了赵光义的嫉恨,他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后来因为“发疯”被贬为庶人。三,赵德芳之死。历史上关于赵德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只说他是在23岁的时候生病了,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死去了。六年三月,寝疾薨,年二十三。一般而言,在睡梦中去世多半跟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但赵德芳这么年轻,不是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年纪啊,所以说他的死十分蹊跷。顺便说一句,演义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就是赵德芳。四,宋皇后的身后事。995年,宋皇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宋皇后年纪轻轻就去世已经很可怜了,但是赵光义对待她的身后事却十分草率,甚至是羞辱。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为她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去给她治丧,还将她的灵柩搬到宫外的燕国长公主家存放,这完全不符合皇后应该享受的礼仪。有些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上奏折批评赵光义,他都不予理会。翰林学士王禹偁十分气愤,于是写了一封奏折规劝赵光义,竟然遭到了贬黜。孝章皇后(宋皇后谥号)崩,迁梓宫于故燕国长公主第,群臣不成服。禹偁与客言,后尝母信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坐谤讪,罢为工部郎中、知滁州。这还没完,宋皇后的灵柩在燕国长公主家存放了两年后,赵光义还下诏书说,不让宋皇后跟宋太祖合葬,也不能让她的牌位进入太庙供奉。后来,赵光义将宋皇后葬在了宋太祖永昌陵北边的一处坟墓之中,而不是在皇后应该埋葬的西南方位,然后他派人将王皇后的牌位移到太庙去,导致宋皇后的牌位就只能放在别庙中,这个做法实在是太侮辱宋皇后了。有些人说,赵光义之所以不让宋皇后跟赵匡胤陪葬,是因为那时候礼法森严,只能有一位皇后跟皇帝陪葬,其他两位皇后无法享受皇后待遇,所以赵光义对待宋皇后做法是没有错的。事实上,赵匡胤的嫡妻贺氏因为是被追封为皇后的,所以她既没享受跟赵匡胤合葬的待遇,也没有被供奉在太庙;而赵匡胤的第二任皇后王氏因为当皇后的时间太短,所以她也没有享受以上两项待遇。那么问题就来了,赵匡胤的地三任皇后宋皇后去世之后,怎么就不能享受合葬和供奉在太庙的待遇呢,实在是说不过去啊。所以说,赵光义是有意在贬低宋皇后,他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至于说他对宋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满,我想跟宋皇后当初支持赵德芳继位关系莫大。宋皇后在守寡的十九年间,低调到令人可怕,以至于史书上对她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多记载,只知道她搬过一次家,但依然居住在皇宫中,而且活的时间有点短。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赵恒继位,恢复了宋皇后的待遇,她的家人也受到厚待。后世史家如李贽等人都批评赵光义之所以对宋皇后薄情寡义,跟赵匡胤去世当晚发生的事情有关。所以说,赵匡胤妻儿都没有什么好结局是不争的事实,也很难让人不将这个责任归咎到赵光义头上。至于说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只能说是赵光义为了稳固他的皇位并确保他的子孙可以继承皇位,这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去这么做。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李鸿章不像他大哥李瀚章那么多子多孙,他只有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长子李经方不是李鸿章亲生,是从六弟李昭庆那一支过继来的。这个过继似乎给李鸿章带来了好运,三年后,四十二岁的李鸿章得了第一个亲生儿子,也就是李经述,十来年后,又得了小儿子李经迈。李鸿章的这三个儿子,老大是过继来的;老二是赵夫人所生,嫡出;老三是小妾莫氏所生,庶出。论在家族里的地位,嫡出的李经述实质上还是居在经字辈的首席,只可惜李经述只有些文人的小才情,没有李鸿章的雄才大略,一辈子都在读闲书,长期韬光养晦到后来,人基本上废了,李鸿章签完《辛丑条约》,在京城贤良寺忧愤而死后,没多久他也跟着去了,最终只得个“天下第一等孝子”的名号。不过,李鸿章侯爷的爵位,还是由他这一支继承的,嫡长子还是嫡长子。老三李经迈也是李鸿章亲生,但因为是庶出,他在家族内的地位实际最低,李氏家谱上甚至没有他的功名记载,他仅有的一些头衔都是朝廷看在李鸿章面上赏赐的。但比起嫡出的哥哥李经述,李经迈还是有他强过一头的地方。按李鸿章的安排,李经迈做外交官平淡无奇,但做生意却是一把绝对好手。李家分家时,李经迈这一支因为是庶出,受尽欺负,分到手的财产多是一些不值钱的股票,但李经迈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那些不值钱的股票一经他手,没几年就变废为宝,价值连城了。大概是因为在家族里不受待见,李经迈一生怨气很重,跟李家人也不亲近,以至于后来去了美国,干脆跟李家断了联系,李家续家谱,都没法把他这一支的后来人续上。讲嫡出的老二、庶出的老三,多少能看出李家豪门的一些影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李鸿章对过继来的长子李经方不好,事实上,李鸿章对李经方很看重,而李经方也还算争气,一直在家族内充当李鸿章左膀右臂的角色。然而,也有一些人说,给李鸿章当儿子,李经方也未见的就是幸运儿,实际上,他一辈子都活在李鸿章的阴影下,虽然不缺钱财,但心境却也是一辈子阴郁。因而可以说,李鸿章对李经方,要他承担的长子责任多过给予他的爱惜。李经方生于1855年,字伯行,号端甫,书读得不错,很早就进身成了府学廪生、候选郎中。1882年,李经方在江南乡试中中举,名列第三十八名,从而成为地方官候选人才,先后被任命为分省补用知府、分省补用道、江苏补用道、军机处记名等官职。按照这个趋势,如果李鸿章用力栽培扶持,有朝一日,李经方成为手握实权或者占据肥差的朝廷大吏,应该不难。但李鸿章对待自己的几个儿子,却始终不做官场聪明人。他一不让儿子朝实权大吏的路子上走,二不让儿子染指洋务肥缺,偏偏让几个儿子都去做外交官。晚清时候,外交官是危途,乡人见了会骂洋奴、洋鬼子,顽固派更会经常找茬,动辄以“卖国贼”相讥。但李鸿章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将几个儿子统统拉上了这条吃力不讨好的“贼船”,其中尤以李经方为最。李经方中举后,李鸿章几乎没让他在地方官任上历练,直接将他留在了北洋大臣衙门,见习外交事宜。光绪十二年,李经方正式开始办外交,先是随驻英钦差大臣刘瑞芬赴英,担任参赞。四年后,又以候补道出任驻日公使。到1884年甲午之役前,他已经有了六七年外交官的资历。甲午之役是李鸿章一生最大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也是李经方的。马关议和时,面对伊藤博文的咄咄之势,一同前往的李经方想有所作为,多次要据理力争,但都被李鸿章制止了。见没法直接出头,李经方转而旁敲侧击,据刘体智在《异辞录》中记载,李经方为了影响李鸿章,多次叫随员将各自的见解写成简略字条,递到李鸿章面前,供李鸿章决策参考,但李鸿章始终不理会那些激进的主张,在谈判桌下将李经方压制得死死的。《马关条约》签订后,李经方的处境跟李鸿章一样悲惨,作为李鸿章的儿子,类似交割台湾这类背负卖国骂名的善后工作必须由他出面去做。李鸿章不忍,曾力请光绪收回成命,但光绪的逻辑很简单,很粗暴,这样的黑锅,子替父背,天经地义,于是李鸿章不仅遭到了拒绝,而且被严加申饬了一通。就这样,李经方背上了“割台大臣”的骂名,一辈子抬不起头。但抬不起头,并不意味着李经方从此死了心,李鸿章也不愿看着他一直背负骂名,于是在甲午战败后的1896年,李鸿章在奉旨出访欧美时,再次将李经方提携出来。大概也是感觉李经方的名誉已经有些败坏了,加之此时的清廷不想给予李鸿章过于隆重的恩典,所以李鸿章计划出访时,清廷起初只允许李家嫡子李经述陪伴左右,照顾饮食起居。但李鸿章却在出访前提出,李经方熟悉外交事务,应该一同前往。对于李鸿章此项要求,朝中大佬李鸿藻看不惯,站出来讥讽李鸿章索要的恩典太多,李鸿章不惜怒怼李鸿藻,这才为李经方争取到这一露脸的机会。为此,时人有评价,就事论事,李经方在李鸿章心目中要强过李经述,过继来的儿子是李鸿章的实用长子。1896年的出访,着实让李鸿章在欧美风光了一把,李经方跟着沾光,也拂去了一些阴霾,但也仅此而已。李经方最后一次在历史舞台上显出身影,是在1900庚子之变后。李鸿章奉旨北上议和,滞留上海时,李经方多次怂恿李鸿章不要错失千载难逢的机会,应该拥威自立。由此可见,李经方不是懦弱无主张之人,这么许多年,他之所以不得志,多是因为李鸿章在有些地方不敢为,只让他办事,不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这一次依旧不例外,李鸿章一泡老尿又将李经方的野心浇灭了,但这一次李鸿章没有叫李经方跟他一同进京,再背卖国骂名,而是将他留在了上海,专门跟俄国人斡旋。然而,此后的李经方再没有先前的劲头了,在上海滩,他只敷衍,不用心,任凭李鸿章以一当十一,在京城中跟洋人斡旋。《辛丑条约》签订,李鸿章死后,李经方只勉强参与了盛宣怀与英国人马凯关于通商条约的谈判,参加了一段安徽及沪宁铁路的筹建事宜。1907年,李经方重回老本行,当了一任驻英公使。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昔日所有的野心与抱负也就与大清王朝一起寿终正寝了。作为李鸿章的实用长子,李经方在所谓的气节上还是可圈可点的。民国初年,他在上海滩当寓公,不食周粟;北伐胜利后,他被坑爹的儿子逼到大连,虽然住在大连日本租界内,但保持了晚节。1935年,李经方刚过完八十大寿,没多久就死了。他这一生,因其父得官,又因其父压制而不得施展抱负,只充当了老李的办事工具;但仅就富贵而言,给李鸿章当儿子,他还是赚了不少,除了原配刘秉章的两个女儿外,他还有五房侧室以及两房洋太太,这俩洋太太都是他当驻外公使时的秘书,一个是英文秘书,一个是法文秘书,名副其实的妻妾成群。此外,李鸿章的家产他也分了不少,加之又利用李鸿章的官场人脉资源大做房地产生意,倒卖古董,一辈子巨有钱,死后留下的遗产也流油。夲人姓康盖本于周武王时同母弟名卫康也是成王之叔辅成王为大司寇。后亦封王皇帝的事能叫霸占吗?人家是真爱,不嫌弃你是个寡妇,还对你百般恩宠,不但赐你龙种,生了儿子,还差点册为皇后,这难道不是真爱吗?齐王妃杨氏,李元吉的老婆,出身名门望族,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长的“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天生丽质娇滴滴,典型的白富美,是个男人看了都怦然心动。据说李元吉在世时,高富帅李世民便已垂涎杨氏美色,只是没法下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坏人做到底,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干掉,连同把他们的儿子、自己的十个亲侄子全部打包送给阎王爷,让他们父子在九泉之下团聚去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还算幸运的,那些年轻貌美的被全部没入宫中,成为李世民后宫佳丽,大美人杨氏也在其中,乐的李世民屁颠屁颠,合不拢嘴。杨氏在宫中没有正式封号,宫人都称她“巢剌王妃”。李世民对这个弟媳兼寡妇是很宠爱的,人妻少妇的风情让他欲罢不能,还让杨氏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明。要知道,这李明可是李世民最后一个子女,杨氏也因此成为长孙皇后去世后唯一给皇帝生下子女的嫔妃。后来中宫久虚,李世民甚至想把杨氏立为皇后,只是碍于魏征等人反对作罢,但他又把俩人的儿子过继给已经死了的弟弟李元吉当嗣子。狠下心来杀了弟弟,如愿以偿夺了弟媳,又跟弟媳生了儿子,还把这个儿子送给弟弟做继子,李世民的脑回路不是一般的大。后来人喜欢批判李世民杀弟夺妻,霸占弟媳,有悖伦常,其实这件事不足为怪,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甚至可以为李世民鼓掌叫好,表扬他的英明正确。哥哥死了娶嫂子,弟弟挂了娶弟媳,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收继婚,古往今来都不少见,如今一些地区还保留兄弟互娶对方寡妻的习俗,更何况隋唐皇室都是鲜卑后人,这是他们的老习俗。这种传统实质上是对寡居女性的保护,不然孤儿寡母,无人照料,她们是很难存活的。李世民此举至少是一举三得:一是满足了自己对杨氏朝思暮想的愿望,此后专宠一人,夜夜笙歌;二是让杨氏这个寡妇后半生衣食无忧,不用独守空房,仍可享受性福;三是表现自己宽大为怀的人文精神,塑造仁君形象。综合来看,这已是杨氏最好的待遇。杀夫之仇、杀子之仇?人家是皇帝,根本不存在的;刺杀皇帝给老公、儿子报仇?只有宫廷剧才会有这样狗血的情节。各位看官,如果你不赞成李世民的做法,你能不能给杨氏更好的结局?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刘邦没有任何理由要杀张良。更何况,他没杀的功臣是大多数。无论是曹参、灌婴、周勃、陈平、王陵、郦商、任敖……刘邦都没有要杀的意思。这些功臣和韩信、彭越这些异姓诸侯王有很大的区别。刘邦第一次东出,在彭城被项羽杀得屁滚尿流,当时就和张良商量了捐出关东之地给韩信、彭越和英布的计策。什么叫“捐地”?意思就是关东之地我不要了,给你们,我和你们平分天下。所以尽管在项羽死后,韩信等诸侯王对刘邦称臣,但实际上仍然和分割天下差不多,诸侯王在自己国内有足够的自治权,有军队、有税赋。整个关东大部分都不能算是刘邦所有。刘邦当然要趁活着的时候对这些异姓诸侯下手,等他一死,这些人没有一个会把继位的刘盈放在眼里。而其他功臣一无自治的领土,二无足够兵权,三近在咫尺,四还要依赖他们治国和讨伐不臣,刘邦暂时没有任何理由去清除这些功臣。忌讳这些功臣是后来吕后的事。而张良在不用杀的那些功臣里又不一样,首先是谋士身份,其次刘邦对张良的感情是最为特殊的,言必称子房。每每在重要关头,都是张良出来为他拿主意。而对于张良的建议,刘邦也一向言听计从,没有一次有异议的。两人之间关系之密切,从赏赐食邑一事最容易看出,萧何和曹参都是从沛县一路跟着刘邦出生入死的,功劳也是最大,但在首次封赏时,两人都不过是万户食邑。只有张良,刘邦一开口就承诺要给他三万户。很多人以为这是刘邦在试探张良。其实若是熟读这一段历史以及对秦汉的制度略了解,就会知道,刘邦根本不需要试探,用这个方法也称不上试探,因为食邑不同于领地。只不过张良仍然拒绝了,只要了一万户。他的拒绝当然是一贯的性格,他不愿意在群臣里显得特殊。难保其他人不会因妒忌而致祸。不仅拒绝了三万户,他还在刘邦剿灭项羽后就借口体弱多病而几乎不问政事。只在太子一事上为吕后出过主意。按理说参与太子之争是人臣大忌,后世有许多因此被诛的案例。但这次张良仍然安然无恙,反而是刘邦放弃了原来的想法,再一次和张良保持了一致。这一对君臣的关系,堪称是千古典范。孙权吧。还没统一呢,他就对东吴的功臣磨刀霍霍了。公元236年,东吴爆发“吕壹案”。啥叫“吕壹案”呢?吕壹是东吴的一个官员,当时担任校事。校事这个官职简单一点说,就是皇帝安插在官员中间,负责缉察官员动向的小官。在当时的东吴,像吕壹这种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缉察江东大族,并向孙权偷偷打小报告。如前所述,吕壹的官职级别虽然不高,但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耳目,而且他的权力又是孙权特授的。对滥用权力无所顾忌。所以东吴一时之间,功臣们人人自危。就连丞相顾雍、驸马朱据(妻子孙鲁育)都被吕壹这号人整得毫无招架之力。后来太子孙登看不下去了,就劝父皇,但一点用也没有。直到以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浚为首的东吴士族群起上奏,再加上骠骑将军步骘强硬的跟孙权说:你要是再不管管吕壹之流,继续放任他们祸乱国家,群臣势必会造反的!孙权被群臣吓到了,派中书郎袁礼到荆州向陆逊、诸葛瑾、步骘等人道歉,表示自己会杀了吕壹,撤销校事,安抚群臣。这场闹剧终于才告一段落。不过常言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孙权对东吴士族的不信任是刻在他骨子里的。所以尽管没有了吕壹这号人,孙权对大臣的迫害却并没有停止。比如说张昭。他反对孙权跟辽东公渊氏勾搭,说公孙渊狼子野心,跟他合作必然会吃亏。但孙权不听张昭之言,把张昭气的闭门不出。孙权一看张昭跟自己耍小脾气,一怒之下,就派人把张昭家的门给封了。(孙权后来为了逼张昭出来,还故意派人放火烧张昭的家)好在后来孙权果真被公孙渊坑了。孙权不得不靠拉拢张昭缓和与群臣的关系。如不然张昭肯定会被孙权当作反面例子给整死不可。还有陆逊。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的,陆逊为了孙权太子继承人的事,操碎了心,结果孙权不领情,派人把他骂死了。陆逊之死,虽然孙权没用刀,但他派人去责骂一个功臣,着实让人感到心寒。想当年陆逊击败刘备,稳定荆州,孙权恨不得搂着陆逊喊小亲亲。想当年陆逊击败曹休,孙权高兴的让自己的御林军迎接陆逊入殿。结果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旦用不着人家了,孙权就全然不念旧情了。另外还有张休、顾谭、顾承、吾粲等人,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总的来看。孙权跟大臣的那些二三事,不能一概而论,有些事情孙权也没做错。然而孙权迫害功臣是实实在在的,无可争辩的。因为他与臣子的矛盾是结构性的,孙家弱,孙权要想稳坐皇位,就必须强干弱枝。这不是由于孙权弑杀,这只是东吴政治制度的先天缺陷而已。所以说,如果要在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中挑选,谁最有可能在统一后杀功臣,孙权毫无疑问是排第一的。相比于孙权,曹操的可能性要小一点。不过曹操也没少杀功臣。因为曹操性格跟孙权有点类似:用得着你的时候,你是“小甜甜”;用不着了,你是“牛夫人”。比如说许攸。当初用得着许攸时,曹操光着脚去迎他,嘴上还嚷嚷“子卿远来,吾事济矣!”如此高规格待遇,把许攸也整蒙了,对自己的价值评估出现了偏差。开始各种装叉。等到后来用不着许攸时。果然,曹操就默认了许褚杀了许攸。还比如荀彧。当初曹操用得着颍川荀氏时。说荀彧是“吾之子房”。(你就是我的张良)后来用不着荀彧了,用不着颍川荀氏了,打算自己组织班子了,就“空盒子”奉上。毫无顾忌的逼死了荀彧。许攸、荀彧都是外人,曹操对他们刻薄,倒也无可厚非。但曹操刻薄夏侯渊,这就真说不过去了。当年夏侯渊击败马超时,曹操大夸他是“虎步关右,所向无前。”结果等到夏侯渊战死时,曹操居然说“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给曹操当臣子,真的是要有点脸皮才行。不然很有可能被他一句话气死。当然,虽说曹操也很刻薄,但他比孙权还是要好很多的。毕竟,他家大业大,不用靠杀功臣来巩固地位。他搞死的那些人,只是在政治上反对他的人。他不像孙权,没借口也要找借口整人。相比于孙权、曹操,刘备是最仁慈的。早年跟他起家,奔走天下的功臣,大部分都与他终老一生。像关羽之死,刘备可没像曹操那样,落井下石的说什么“关羽本非能兵”。刘备是兴师报仇,真的把关羽当兄弟看。还有糜芳卖了关羽,丢了荆州,他哥哥糜竺自缚请罪,刘备一点也没责罚。这种事放到曹魏、东吴,简直不可想象。再就是黄权。夷陵之战后,他降了曹丕。刘备一句责骂的话都没有,他把过错全揽到自己身上。说是因为自己的过失才导致了黄权投降曹丕。后来刘备善待了黄权的家人。值得一提的是,黄权对此也有默契。他了解刘备为人,知道刘备必然会善待自己家人。正因为有这种前提,他才敢投降曹丕。当然,刘备当然也杀过人。比如杀彭羕、周群、张裕、刘封等。但彭羕意图谋反,不杀不足以震慑群臣。刘备杀他没毛病。周群、张裕并不是刘备旧部,刘备杀他们谈不上是杀功臣。在这些人中,刘封算比较大牌的,属于功臣范畴。但刘封的过失太大了:不救关羽,导致关羽被杀;又瞎折腾,导致上庸被折腾没了,孟达也被他挤走。他这种人,被杀也是活该的。可尽管如此,刘备一开始也没想杀他。是后来诸葛亮从政治角度考虑,力劝刘备,刘封这才被杀。所以说,曹刘孙三个人,谁会杀功臣,一目了然。孙权绝对是可能性最大的那个,刘备绝对是可能性最小的那个。魏汉吴三国,魏吴都有权臣篡权的事情,唯独蜀汉没有。这不是没原因的。刘备是个念旧情的人,且他自己又是豪侠性格,所以蜀汉朝廷内,有一种江湖气,大家都在报恩。关羽、张飞、诸葛亮报刘备知遇之恩。蒋琬、姜维等人报诸葛亮的知遇之恩。最后国灭时,刘禅这位皇帝都降了,蜀汉的忠义之士不降。这在历史上也是很罕见的。索额图是辅政大臣索尼之子,康熙朝的重臣,也是皇亲国戚。他纵横朝堂数十载,为康熙立下汗马功劳,最终却落得一个“本朝第一罪臣”的下场。身居高位,却与明珠斗得不亦乐乎,影响大清正常运转索额图一开始虽有贵胄身份,但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后因赫舍里成为皇后,他才开始平步青云。在索尼去世第二年,索额图便被提拔为吏部右侍郎。当时,鳌拜拉帮结派,排除异己,“文武百官,尽出伊门下”,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各要害岗位。鳌拜飞扬跋扈,严重侵犯皇权,引起康熙的极大不满,索额图同样对鳌拜不满意。康熙八年,索额图辞去侍郎职位,任一等侍卫。康熙以下棋为名义,召索额图进宫,详细策划清理鳌拜,最后采取以突然袭击的方式逮捕鳌拜及其党羽。鳌拜倒台后,康熙提拔索额图为国史院大学士,一年后又升其为保和殿大学士,这种升迁速度,在康熙朝是绝无仅有的。康熙中前期的朝堂上除了索额图,还有一个厉害角色,那就是人称“明相”的大学士明珠。明珠的妹妹是康熙的惠妃,他的外甥是大阿哥。明珠的能力比较强,在康熙平定“三藩”中立下大功,也颇受康熙重用。明珠的地位虽不及索额图显赫,但同样是皇亲国戚,同样是大学士,有与索额图叫板的筹码。当时民间流传:“要做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索额图与明珠两人立场、政见不同,早就看对方不顺眼,又因为在康熙面前争宠,两人相互挤兑,相互争夺权力,明争暗斗无休止。明珠的特点是比较阴险,索额图的特点是过于嚣张,所以民间又有说法:“天要安,杀索三;天要平,杀老明”。康熙对这两位大臣的情况洞若观火,经常在两人之间当离岸平衡手,让他们相互制衡,防止一家独大,皇位就更稳。在对待康熙的问题上,索额图与明珠没有区别,都比较忠心,但在夺嫡的问题上,因家族的不同,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支持对象。索额图是胤礽的外叔公,自然要保太子之位;而明珠是大阿哥的舅舅,不遗余力地扶持自己的外甥。再加上大阿哥是长子,比胤礽要大两岁,自然不甘心居胤礽之下。大阿哥虽不满意,但时机未到,只能隐忍未发。为了让自己的家族基业长青,明珠也一直都在等待机会,他一边鼓励大阿哥在康熙面前积极表现,争取多建功立业,赢得康熙好感;另一方面,他又利用自己的权力,笼络朝廷重臣,比如大学士余国柱、刑部尚书徐乾学等人,形成“明党”与索额图的“索党”相抗衡。这些人不分是非对错,彼此争斗,最后引起康熙警觉。索额图察觉到康熙的不悦,在康熙十九年称病辞去大学士的职位。康熙立即批准,但依旧命他在内大臣处上朝。骄纵跋扈索额图虽失去了大学士职位,但他行为并没有收敛,于是,康熙再次加以惩治。1683年,索额图被康熙革职,两个弟弟也被处罚。不过,因索额图外戚的身份,以及过往的功劳,康熙没过多久又再次启用索额图。1689年,索额图带队,赴尼布楚与沙俄代表戈洛文就边界问题举行谈判。索额图据理力争,态度强硬,经过十几轮谈判,终于达成一致,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次谈判,索额图保障了大清的利益,立下大功,因而受到康熙的赞赏,再次被任命为大学士。康熙同时重用明珠、索额图的本意是希望两人相互制约,但事实证明,这招并不见得多高明,反而牵涉到许多重大事情,比如胤礽的废立问题。此外,两人形成帮派,严重扰乱朝政,还威胁皇权。康熙经过慎重考虑,为了保住胤礽的太子之位,先罢免了明珠,进而瓦解“明党”,很快就结束明索的恶性竞争。明珠翻台后,“索党”却活动频频,由此导致胤礽的权势渐渐做大。许多臣子为了将来能够飞黄腾达,纷纷“下注”胤礽,这股力量隐然成为朝廷之外的第二个权力中心。作为首领的索额图,到处网罗党羽,利用各种机会提升胤礽的地位,比如制定太子礼仪,指使太子穿黄颜色的衣服,将规格提高到接近皇帝;逢年过节,胤礽在主敬殿接受百官朝贺,行二跪六叩礼。康熙发现后,对索额图更加不满,说:“太子所用的仪仗,有点过头,与朕所用相同。”贪生怕死,终难免一死索额图懦弱怕死,由来已久。早在康熙平定吴三桂叛乱时,索额图就已经表现得临阵退缩、畏手畏脚而被康熙训斥。越是到了关键时刻,索额图越胆小。1696年,索额图随康熙御驾亲征,当时康熙率领中路军,费扬古率西路分两路进兵。后来由于天气原因,费扬古未能与康熙如期会师,导致中路军有点孤军深入。噶尔丹散步言论说有六万沙俄军队前来支援,索额图听信噶尔丹的不实言论。再加上西路军未能如期抵达,索额图贪生怕死,请求康熙回师,让中路军先脱险再说。康熙对索额图的退兵之计感到十分羞耻,当时就气得泪流满面,说:“朕只想剿灭噶尔丹,不知索额图竟将我看成这样一个人。”索额图被痛斥后,觉得没脸见人,回京后就提出乞骸骨。但索额图被退休后,不甘寂寞,便勾结党羽,奉迎胤礽,企图东山再起。这时的胤礽也早已经让康熙不满,索额图经常与他图谋大事。有一次胤礽在德州生病,索额图负责照顾。一个多月里,两人图谋不轨,索额图骑马到胤礽居住的中门才下(按律当斩),但胤礽就当什么也没看到。索额图的种种不法行为,后来被人举报。康熙知道后,十分震怒,以“议论国事,结党妄行”的罪名将索额图囚禁于宗人府。不久,索额图便见了先帝。关于索额图的死,很有可能是康熙授意。因为索额图树大根深,耳目众多,被囚禁后,许多人依旧怕他,大部分也不敢出来揭发他,就是担心康熙如果不杀他,将来胤礽上位,到时索额图出来会报复。秋媚说:康熙与索额图的矛盾,是君权与臣权的矛盾。康熙说过“国家唯有一主,大权所在,何得分毫假人”,作为皇帝,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人威胁皇权,所以,索额图的死是必然的。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本题中的“兄终弟及”,如果解释为哥哥绝嗣,再将皇位传给弟弟,如明熹宗传位崇祯帝朱由检那样,那弟弟自然是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但是如果哥哥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会怎么样呢?其实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哥哥的儿子命运都会比较悲惨。今天笔者就举宋太祖、宋太宗,以及元武宗和元仁宗这两对兄弟来举个例子。烛影斧声的悲剧陈桥兵变赵匡胤和赵匡义是亲兄弟,分别是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的次子和第三子。凭借着在后周太祖郭威和世宗柴荣手下的战功,赵匡胤在柴荣病重时升任殿前都点检,即禁军最高统帅。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驾崩,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即后周恭帝。对于军阀横行,实力为王的五代十国来说,立一个幼童做天子,显然是亡国的前兆。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日,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匆促间命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正月初二日,大军抵达陈桥驿。初三日,即发生了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剧照赵匡胤随即率军杀回开封,在杀死了后周朝廷最后的忠臣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之后,开封城防随即被叛军接管。初四日,赵匡胤接受柴宗训禅位,于开封崇元殿正式登基,国号宋。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迁恭帝及符后于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宋史卷一·太祖本纪》烛影斧声作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打仗上面确实有一套。他在登基之后励精图治,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南收广汉,平定江南,奠定了北宋基本版图。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晋王赵匡义饮酒并共宿宫中。次日清晨,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第三天,晋王赵匡义紧急登基,为兄长上庙号为太祖。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太平兴国二年四月乙卯,葬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加上尊谥曰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宋史卷三·太祖本纪》烛影斧声剧照宋太祖无疾暴崩,且在长子长子赵德昭已经26岁的情况下,居然由弟弟赵匡义继承了皇位。因此千年以来,太宗赵匡义谋害兄长的说法,即所谓的“烛影斧声”不胫而走。在宋代史料笔记《续湘山野录》中对此有绘声绘色的描写: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为了洗刷身上的骂名,太宗绞尽脑汁之后弄出了个“金匮之盟”的说法。即鉴于五代十国幼主即位,常常被权臣篡位的教训,当时兄弟两人的生母杜太后命丞相赵普起草盟约,藏于金匮之中。约定太祖驾崩,传位晋王(即太宗),晋王驾崩传位秦王(即赵匡胤、赵匡义之弟赵廷美),秦王驾崩则传位赵德昭。那么事实上赵匡义是如何对待两位名义上的接班人呢?很遗憾,非常残酷。赵德昭: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赵廷美:在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因受诬图谋不轨,降为涪陵县公,安置于房州。最终,皇太子之位还是落在了太宗的儿子手中。兄弟叔侄世世相承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答剌麻八剌之子,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忽必烈一共有两个嫡子,分别是太子真金和秦王忙哥剌。太子真金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和第三子铁穆耳。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太子真金于忽必烈之前去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忽必烈册立太子第三子铁穆耳为皇太孙。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后,铁穆耳即位,是为成宗。成宗铁穆耳曾经有一个儿子,但是却不幸夭折。因此在他于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去世之时,元朝建立以后第一次皇位继承危机爆发。当时皇后卜鲁罕打算立秦王忙哥剌之子安西王阿难答为帝。这显然是有些离谱,因为甘麻剌和答剌麻八剌都有子嗣,怎么能容忍秦王之后来做皇帝。真金太子剧照于是当时正在大都的答剌麻八剌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与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合谋发动政变,杀死安西王阿难答及其支持者中书左丞相阿忽台。同时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兄长怀宁王海山率领大军从漠北南下进入大都,废黜并赐死了卜鲁罕皇后,随即称帝,改明年为至大元年。海山称帝后,将爱育黎拔力八达册为皇太弟,约定皇位“兄弟叔侄世世相承”。初,仁宗为皇太子,丞相三宝奴等用事,畏仁宗英明,邦宁揣知其意,言于武宗曰:“陛下富于春秋,皇子渐长,父作子述,古之道也。未闻有子而立弟者。”武宗不悦曰:“朕志已定,汝自往东宫言之。”邦宁惭惧而退。—《卷二百四·列传第九十一》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正月,海山在大都去世,享年31岁。谥号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武宗是个实诚人,从来没有试图废去弟弟的皇位继承人身份。因此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利继位,改明年为皇庆元年。但是那该死的人性啊,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太后弘吉剌答己和权臣铁木迭儿的劝说下,竟然公然撕毁和兄长武宗的约定。延祐二年(公元1315)十一月,武宗长子和世?被封为周王,并贬居云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十二月,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其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正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去世,享年35岁。谥号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皇太子硕德八剌继位,改明年为至治元年。元武宗画像结语:太宗得国不正,因此“靖康之耻”都被认为是太祖对弟弟的报复(传说力主发动灭宋之战的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长相酷似赵匡胤,一度被认为是宋太祖转世)。最终断子绝孙的宋高宗放弃太宗子孙,而从太祖后代中选择孝宗作为继承人。大宋帝系又从太宗系回到了太祖系。元仁宗背信弃义,其中硕德八剌在“南坡之变”中被弑,帝位回到了真金太子长子甘麻剌之子也孙铁木儿手上。也孙铁木儿死后,武宗当年的铁杆粉丝燕帖木儿拥立周王和世?的弟弟图帖睦尔发动政变。最终经过“两都之战”,元朝的帝系再次回到武宗后代手中。宋朝和元朝的例子充分表面,人性是经不起考验。哥哥传位给弟弟,想让弟弟再传位给侄子,那只能是天真的臆想。可是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宋朝的帝位回到太祖后代,元朝的帝位回到武宗后代,何尝不是一种天理昭彰呢。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本题中的“兄终弟及”,如果解释为哥哥绝嗣,再将皇位传给弟弟,如明熹宗传位崇祯帝朱由检那样,那弟弟自然是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但是如果哥哥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会怎么样呢?其实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哥哥的儿子命运都会比较悲惨。今天笔者就举宋太祖、宋太宗,以及元武宗和元仁宗这两对兄弟来举个例子。烛影斧声的悲剧陈桥兵变赵匡胤和赵匡义是亲兄弟,分别是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的次子和第三子。凭借着在后周太祖郭威和世宗柴荣手下的战功,赵匡胤在柴荣病重时升任殿前都点检,即禁军最高统帅。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驾崩,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即后周恭帝。对于军阀横行,实力为王的五代十国来说,立一个幼童做天子,显然是亡国的前兆。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日,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匆促间命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正月初二日,大军抵达陈桥驿。初三日,即发生了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剧照赵匡胤随即率军杀回开封,在杀死了后周朝廷最后的忠臣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之后,开封城防随即被叛军接管。初四日,赵匡胤接受柴宗训禅位,于开封崇元殿正式登基,国号宋。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迁恭帝及符后于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宋史卷一·太祖本纪》烛影斧声作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打仗上面确实有一套。他在登基之后励精图治,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南收广汉,平定江南,奠定了北宋基本版图。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晋王赵匡义饮酒并共宿宫中。次日清晨,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第三天,晋王赵匡义紧急登基,为兄长上庙号为太祖。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太平兴国二年四月乙卯,葬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加上尊谥曰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宋史卷三·太祖本纪》烛影斧声剧照宋太祖无疾暴崩,且在长子长子赵德昭已经26岁的情况下,居然由弟弟赵匡义继承了皇位。因此千年以来,太宗赵匡义谋害兄长的说法,即所谓的“烛影斧声”不胫而走。在宋代史料笔记《续湘山野录》中对此有绘声绘色的描写: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为了洗刷身上的骂名,太宗绞尽脑汁之后弄出了个“金匮之盟”的说法。即鉴于五代十国幼主即位,常常被权臣篡位的教训,当时兄弟两人的生母杜太后命丞相赵普起草盟约,藏于金匮之中。约定太祖驾崩,传位晋王(即太宗),晋王驾崩传位秦王(即赵匡胤、赵匡义之弟赵廷美),秦王驾崩则传位赵德昭。那么事实上赵匡义是如何对待两位名义上的接班人呢?很遗憾,非常残酷。赵德昭: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赵廷美:在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因受诬图谋不轨,降为涪陵县公,安置于房州。最终,皇太子之位还是落在了太宗的儿子手中。兄弟叔侄世世相承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答剌麻八剌之子,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忽必烈一共有两个嫡子,分别是太子真金和秦王忙哥剌。太子真金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和第三子铁穆耳。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太子真金于忽必烈之前去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忽必烈册立太子第三子铁穆耳为皇太孙。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后,铁穆耳即位,是为成宗。成宗铁穆耳曾经有一个儿子,但是却不幸夭折。因此在他于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去世之时,元朝建立以后第一次皇位继承危机爆发。当时皇后卜鲁罕打算立秦王忙哥剌之子安西王阿难答为帝。这显然是有些离谱,因为甘麻剌和答剌麻八剌都有子嗣,怎么能容忍秦王之后来做皇帝。真金太子剧照于是当时正在大都的答剌麻八剌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与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合谋发动政变,杀死安西王阿难答及其支持者中书左丞相阿忽台。同时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兄长怀宁王海山率领大军从漠北南下进入大都,废黜并赐死了卜鲁罕皇后,随即称帝,改明年为至大元年。海山称帝后,将爱育黎拔力八达册为皇太弟,约定皇位“兄弟叔侄世世相承”。初,仁宗为皇太子,丞相三宝奴等用事,畏仁宗英明,邦宁揣知其意,言于武宗曰:“陛下富于春秋,皇子渐长,父作子述,古之道也。未闻有子而立弟者。”武宗不悦曰:“朕志已定,汝自往东宫言之。”邦宁惭惧而退。—《卷二百四·列传第九十一》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正月,海山在大都去世,享年31岁。谥号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武宗是个实诚人,从来没有试图废去弟弟的皇位继承人身份。因此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利继位,改明年为皇庆元年。但是那该死的人性啊,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太后弘吉剌答己和权臣铁木迭儿的劝说下,竟然公然撕毁和兄长武宗的约定。延祐二年(公元1315)十一月,武宗长子和世?被封为周王,并贬居云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十二月,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其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正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去世,享年35岁。谥号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皇太子硕德八剌继位,改明年为至治元年。元武宗画像结语:太宗得国不正,因此“靖康之耻”都被认为是太祖对弟弟的报复(传说力主发动灭宋之战的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长相酷似赵匡胤,一度被认为是宋太祖转世)。最终断子绝孙的宋高宗放弃太宗子孙,而从太祖后代中选择孝宗作为继承人。大宋帝系又从太宗系回到了太祖系。元仁宗背信弃义,其中硕德八剌在“南坡之变”中被弑,帝位回到了真金太子长子甘麻剌之子也孙铁木儿手上。也孙铁木儿死后,武宗当年的铁杆粉丝燕帖木儿拥立周王和世?的弟弟图帖睦尔发动政变。最终经过“两都之战”,元朝的帝系再次回到武宗后代手中。宋朝和元朝的例子充分表面,人性是经不起考验。哥哥传位给弟弟,想让弟弟再传位给侄子,那只能是天真的臆想。可是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宋朝的帝位回到太祖后代,元朝的帝位回到武宗后代,何尝不是一种天理昭彰呢。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开创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本题中的“兄终弟及”,如果解释为哥哥绝嗣,再将皇位传给弟弟,如明熹宗传位崇祯帝朱由检那样,那弟弟自然是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但是如果哥哥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会怎么样呢?其实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哥哥的儿子命运都会比较悲惨。今天笔者就举宋太祖、宋太宗,以及元武宗和元仁宗这两对兄弟来举个例子。烛影斧声的悲剧陈桥兵变赵匡胤和赵匡义是亲兄弟,分别是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的次子和第三子。凭借着在后周太祖郭威和世宗柴荣手下的战功,赵匡胤在柴荣病重时升任殿前都点检,即禁军最高统帅。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驾崩,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即后周恭帝。对于军阀横行,实力为王的五代十国来说,立一个幼童做天子,显然是亡国的前兆。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日,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匆促间命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正月初二日,大军抵达陈桥驿。初三日,即发生了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剧照赵匡胤随即率军杀回开封,在杀死了后周朝廷最后的忠臣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之后,开封城防随即被叛军接管。初四日,赵匡胤接受柴宗训禅位,于开封崇元殿正式登基,国号宋。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迁恭帝及符后于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宋史卷一·太祖本纪》烛影斧声作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打仗上面确实有一套。他在登基之后励精图治,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南收广汉,平定江南,奠定了北宋基本版图。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晋王赵匡义饮酒并共宿宫中。次日清晨,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第三天,晋王赵匡义紧急登基,为兄长上庙号为太祖。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太平兴国二年四月乙卯,葬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加上尊谥曰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宋史卷三·太祖本纪》烛影斧声剧照宋太祖无疾暴崩,且在长子长子赵德昭已经26岁的情况下,居然由弟弟赵匡义继承了皇位。因此千年以来,太宗赵匡义谋害兄长的说法,即所谓的“烛影斧声”不胫而走。在宋代史料笔记《续湘山野录》中对此有绘声绘色的描写: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为了洗刷身上的骂名,太宗绞尽脑汁之后弄出了个“金匮之盟”的说法。即鉴于五代十国幼主即位,常常被权臣篡位的教训,当时兄弟两人的生母杜太后命丞相赵普起草盟约,藏于金匮之中。约定太祖驾崩,传位晋王(即太宗),晋王驾崩传位秦王(即赵匡胤、赵匡义之弟赵廷美),秦王驾崩则传位赵德昭。那么事实上赵匡义是如何对待两位名义上的接班人呢?很遗憾,非常残酷。赵德昭: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赵廷美:在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因受诬图谋不轨,降为涪陵县公,安置于房州。最终,皇太子之位还是落在了太宗的儿子手中。兄弟叔侄世世相承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答剌麻八剌之子,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忽必烈一共有两个嫡子,分别是太子真金和秦王忙哥剌。太子真金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和第三子铁穆耳。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太子真金于忽必烈之前去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忽必烈册立太子第三子铁穆耳为皇太孙。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后,铁穆耳即位,是为成宗。成宗铁穆耳曾经有一个儿子,但是却不幸夭折。因此在他于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去世之时,元朝建立以后第一次皇位继承危机爆发。当时皇后卜鲁罕打算立秦王忙哥剌之子安西王阿难答为帝。这显然是有些离谱,因为甘麻剌和答剌麻八剌都有子嗣,怎么能容忍秦王之后来做皇帝。真金太子剧照于是当时正在大都的答剌麻八剌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与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合谋发动政变,杀死安西王阿难答及其支持者中书左丞相阿忽台。同时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兄长怀宁王海山率领大军从漠北南下进入大都,废黜并赐死了卜鲁罕皇后,随即称帝,改明年为至大元年。海山称帝后,将爱育黎拔力八达册为皇太弟,约定皇位“兄弟叔侄世世相承”。初,仁宗为皇太子,丞相三宝奴等用事,畏仁宗英明,邦宁揣知其意,言于武宗曰:“陛下富于春秋,皇子渐长,父作子述,古之道也。未闻有子而立弟者。”武宗不悦曰:“朕志已定,汝自往东宫言之。”邦宁惭惧而退。—《卷二百四·列传第九十一》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正月,海山在大都去世,享年31岁。谥号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武宗是个实诚人,从来没有试图废去弟弟的皇位继承人身份。因此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利继位,改明年为皇庆元年。但是那该死的人性啊,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太后弘吉剌答己和权臣铁木迭儿的劝说下,竟然公然撕毁和兄长武宗的约定。延祐二年(公元1315)十一月,武宗长子和世?被封为周王,并贬居云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十二月,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其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正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去世,享年35岁。谥号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皇太子硕德八剌继位,改明年为至治元年。元武宗画像结语:太宗得国不正,因此“靖康之耻”都被认为是太祖对弟弟的报复(传说力主发动灭宋之战的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长相酷似赵匡胤,一度被认为是宋太祖转世)。最终断子绝孙的宋高宗放弃太宗子孙,而从太祖后代中选择孝宗作为继承人。大宋帝系又从太宗系回到了太祖系。元仁宗背信弃义,其中硕德八剌在“南坡之变”中被弑,帝位回到了真金太子长子甘麻剌之子也孙铁木儿手上。也孙铁木儿死后,武宗当年的铁杆粉丝燕帖木儿拥立周王和世?的弟弟图帖睦尔发动政变。最终经过“两都之战”,元朝的帝系再次回到武宗后代手中。宋朝和元朝的例子充分表面,人性是经不起考验。哥哥传位给弟弟,想让弟弟再传位给侄子,那只能是天真的臆想。可是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宋朝的帝位回到太祖后代,元朝的帝位回到武宗后代,何尝不是一种天理昭彰呢。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开创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皇帝的事能叫霸占吗?人家是真爱,不嫌弃你是个寡妇,还对你百般恩宠,不但赐你龙种,生了儿子,还差点册为皇后,这难道不是真爱吗?齐王妃杨氏,李元吉的老婆,出身名门望族,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长的“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天生丽质娇滴滴,典型的白富美,是个男人看了都怦然心动。据说李元吉在世时,高富帅李世民便已垂涎杨氏美色,只是没法下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坏人做到底,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干掉,连同把他们的儿子、自己的十个亲侄子全部打包送给阎王爷,让他们父子在九泉之下团聚去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还算幸运的,那些年轻貌美的被全部没入宫中,成为李世民后宫佳丽,大美人杨氏也在其中,乐的李世民屁颠屁颠,合不拢嘴。杨氏在宫中没有正式封号,宫人都称她“巢剌王妃”。李世民对这个弟媳兼寡妇是很宠爱的,人妻少妇的风情让他欲罢不能,还让杨氏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明。要知道,这李明可是李世民最后一个子女,杨氏也因此成为长孙皇后去世后唯一给皇帝生下子女的嫔妃。后来中宫久虚,李世民甚至想把杨氏立为皇后,只是碍于魏征等人反对作罢,但他又把俩人的儿子过继给已经死了的弟弟李元吉当嗣子。狠下心来杀了弟弟,如愿以偿夺了弟媳,又跟弟媳生了儿子,还把这个儿子送给弟弟做继子,李世民的脑回路不是一般的大。后来人喜欢批判李世民杀弟夺妻,霸占弟媳,有悖伦常,其实这件事不足为怪,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甚至可以为李世民鼓掌叫好,表扬他的英明正确。哥哥死了娶嫂子,弟弟挂了娶弟媳,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收继婚,古往今来都不少见,如今一些地区还保留兄弟互娶对方寡妻的习俗,更何况隋唐皇室都是鲜卑后人,这是他们的老习俗。这种传统实质上是对寡居女性的保护,不然孤儿寡母,无人照料,她们是很难存活的。李世民此举至少是一举三得:一是满足了自己对杨氏朝思暮想的愿望,此后专宠一人,夜夜笙歌;二是让杨氏这个寡妇后半生衣食无忧,不用独守空房,仍可享受性福;三是表现自己宽大为怀的人文精神,塑造仁君形象。综合来看,这已是杨氏最好的待遇。杀夫之仇、杀子之仇?人家是皇帝,根本不存在的;刺杀皇帝给老公、儿子报仇?只有宫廷剧才会有这样狗血的情节。各位看官,如果你不赞成李世民的做法,你能不能给杨氏更好的结局?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本题中的“兄终弟及”,如果解释为哥哥绝嗣,再将皇位传给弟弟,如明熹宗传位崇祯帝朱由检那样,那弟弟自然是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但是如果哥哥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会怎么样呢?其实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哥哥的儿子命运都会比较悲惨。今天笔者就举宋太祖、宋太宗,以及元武宗和元仁宗这两对兄弟来举个例子。烛影斧声的悲剧陈桥兵变赵匡胤和赵匡义是亲兄弟,分别是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的次子和第三子。凭借着在后周太祖郭威和世宗柴荣手下的战功,赵匡胤在柴荣病重时升任殿前都点检,即禁军最高统帅。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驾崩,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即后周恭帝。对于军阀横行,实力为王的五代十国来说,立一个幼童做天子,显然是亡国的前兆。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日,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匆促间命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正月初二日,大军抵达陈桥驿。初三日,即发生了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剧照赵匡胤随即率军杀回开封,在杀死了后周朝廷最后的忠臣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之后,开封城防随即被叛军接管。初四日,赵匡胤接受柴宗训禅位,于开封崇元殿正式登基,国号宋。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迁恭帝及符后于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宋史卷一·太祖本纪》烛影斧声作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打仗上面确实有一套。他在登基之后励精图治,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南收广汉,平定江南,奠定了北宋基本版图。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晋王赵匡义饮酒并共宿宫中。次日清晨,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第三天,晋王赵匡义紧急登基,为兄长上庙号为太祖。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太平兴国二年四月乙卯,葬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加上尊谥曰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宋史卷三·太祖本纪》烛影斧声剧照宋太祖无疾暴崩,且在长子长子赵德昭已经26岁的情况下,居然由弟弟赵匡义继承了皇位。因此千年以来,太宗赵匡义谋害兄长的说法,即所谓的“烛影斧声”不胫而走。在宋代史料笔记《续湘山野录》中对此有绘声绘色的描写: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为了洗刷身上的骂名,太宗绞尽脑汁之后弄出了个“金匮之盟”的说法。即鉴于五代十国幼主即位,常常被权臣篡位的教训,当时兄弟两人的生母杜太后命丞相赵普起草盟约,藏于金匮之中。约定太祖驾崩,传位晋王(即太宗),晋王驾崩传位秦王(即赵匡胤、赵匡义之弟赵廷美),秦王驾崩则传位赵德昭。那么事实上赵匡义是如何对待两位名义上的接班人呢?很遗憾,非常残酷。赵德昭: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赵廷美:在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因受诬图谋不轨,降为涪陵县公,安置于房州。最终,皇太子之位还是落在了太宗的儿子手中。兄弟叔侄世世相承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答剌麻八剌之子,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忽必烈一共有两个嫡子,分别是太子真金和秦王忙哥剌。太子真金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和第三子铁穆耳。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太子真金于忽必烈之前去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忽必烈册立太子第三子铁穆耳为皇太孙。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后,铁穆耳即位,是为成宗。成宗铁穆耳曾经有一个儿子,但是却不幸夭折。因此在他于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去世之时,元朝建立以后第一次皇位继承危机爆发。当时皇后卜鲁罕打算立秦王忙哥剌之子安西王阿难答为帝。这显然是有些离谱,因为甘麻剌和答剌麻八剌都有子嗣,怎么能容忍秦王之后来做皇帝。真金太子剧照于是当时正在大都的答剌麻八剌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与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合谋发动政变,杀死安西王阿难答及其支持者中书左丞相阿忽台。同时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兄长怀宁王海山率领大军从漠北南下进入大都,废黜并赐死了卜鲁罕皇后,随即称帝,改明年为至大元年。海山称帝后,将爱育黎拔力八达册为皇太弟,约定皇位“兄弟叔侄世世相承”。初,仁宗为皇太子,丞相三宝奴等用事,畏仁宗英明,邦宁揣知其意,言于武宗曰:“陛下富于春秋,皇子渐长,父作子述,古之道也。未闻有子而立弟者。”武宗不悦曰:“朕志已定,汝自往东宫言之。”邦宁惭惧而退。—《卷二百四·列传第九十一》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正月,海山在大都去世,享年31岁。谥号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武宗是个实诚人,从来没有试图废去弟弟的皇位继承人身份。因此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利继位,改明年为皇庆元年。但是那该死的人性啊,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太后弘吉剌答己和权臣铁木迭儿的劝说下,竟然公然撕毁和兄长武宗的约定。延祐二年(公元1315)十一月,武宗长子和世?被封为周王,并贬居云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十二月,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其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正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去世,享年35岁。谥号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皇太子硕德八剌继位,改明年为至治元年。元武宗画像结语:太宗得国不正,因此“靖康之耻”都被认为是太祖对弟弟的报复(传说力主发动灭宋之战的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长相酷似赵匡胤,一度被认为是宋太祖转世)。最终断子绝孙的宋高宗放弃太宗子孙,而从太祖后代中选择孝宗作为继承人。大宋帝系又从太宗系回到了太祖系。元仁宗背信弃义,其中硕德八剌在“南坡之变”中被弑,帝位回到了真金太子长子甘麻剌之子也孙铁木儿手上。也孙铁木儿死后,武宗当年的铁杆粉丝燕帖木儿拥立周王和世?的弟弟图帖睦尔发动政变。最终经过“两都之战”,元朝的帝系再次回到武宗后代手中。宋朝和元朝的例子充分表面,人性是经不起考验。哥哥传位给弟弟,想让弟弟再传位给侄子,那只能是天真的臆想。可是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宋朝的帝位回到太祖后代,元朝的帝位回到武宗后代,何尝不是一种天理昭彰呢。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开创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皇帝的事能叫霸占吗?人家是真爱,不嫌弃你是个寡妇,还对你百般恩宠,不但赐你龙种,生了儿子,还差点册为皇后,这难道不是真爱吗?齐王妃杨氏,李元吉的老婆,出身名门望族,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长的“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天生丽质娇滴滴,典型的白富美,是个男人看了都怦然心动。据说李元吉在世时,高富帅李世民便已垂涎杨氏美色,只是没法下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坏人做到底,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干掉,连同把他们的儿子、自己的十个亲侄子全部打包送给阎王爷,让他们父子在九泉之下团聚去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还算幸运的,那些年轻貌美的被全部没入宫中,成为李世民后宫佳丽,大美人杨氏也在其中,乐的李世民屁颠屁颠,合不拢嘴。杨氏在宫中没有正式封号,宫人都称她“巢剌王妃”。李世民对这个弟媳兼寡妇是很宠爱的,人妻少妇的风情让他欲罢不能,还让杨氏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明。要知道,这李明可是李世民最后一个子女,杨氏也因此成为长孙皇后去世后唯一给皇帝生下子女的嫔妃。后来中宫久虚,李世民甚至想把杨氏立为皇后,只是碍于魏征等人反对作罢,但他又把俩人的儿子过继给已经死了的弟弟李元吉当嗣子。狠下心来杀了弟弟,如愿以偿夺了弟媳,又跟弟媳生了儿子,还把这个儿子送给弟弟做继子,李世民的脑回路不是一般的大。后来人喜欢批判李世民杀弟夺妻,霸占弟媳,有悖伦常,其实这件事不足为怪,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甚至可以为李世民鼓掌叫好,表扬他的英明正确。哥哥死了娶嫂子,弟弟挂了娶弟媳,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收继婚,古往今来都不少见,如今一些地区还保留兄弟互娶对方寡妻的习俗,更何况隋唐皇室都是鲜卑后人,这是他们的老习俗。这种传统实质上是对寡居女性的保护,不然孤儿寡母,无人照料,她们是很难存活的。李世民此举至少是一举三得:一是满足了自己对杨氏朝思暮想的愿望,此后专宠一人,夜夜笙歌;二是让杨氏这个寡妇后半生衣食无忧,不用独守空房,仍可享受性福;三是表现自己宽大为怀的人文精神,塑造仁君形象。综合来看,这已是杨氏最好的待遇。杀夫之仇、杀子之仇?人家是皇帝,根本不存在的;刺杀皇帝给老公、儿子报仇?只有宫廷剧才会有这样狗血的情节。各位看官,如果你不赞成李世民的做法,你能不能给杨氏更好的结局?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穷追猛打万贵妃,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明宪宗本人也。明宪宗在其23年的皇帝生涯中,对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贵妃始终荣宠不减,忠贞不二。这样的一段爱情,难道不是可歌可泣的么?我们可以容忍法国总统娶自己的老师,为何就容不下成化皇帝和万贵妃呢?更何况明宪宗证明了自己的爱情,另一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史书中万贵妃最大的罪名就是迫害皇嗣,如同《甄嬛传》中的皇后一样,热衷于给后宫妃嫔打胎。在任何一个朝代,皇嗣都是重中之重,而明宪宗本人对此更是印象深刻。当年他叔父景泰帝朱祁钰,就是因为没有儿子,轻易就被自己老爹篡夺了皇位。有此前车之鉴,他又为何放任万贵妃胡来呢?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明史》造假。万贵妃剧照万贵妃:明宪宗一生所爱万贵妃是青州诸城县人,父亲万贵县吏出身,又因犯了过错而被谪居霸州。无奈之下年仅四岁的小万姑娘在明宣宗宣德九年被送进宫中,成为了皇后孙氏身边的宫女。宣宗驾崩后,皇太子朱祁镇即位,是为英宗。孙皇后也升级为皇太后。守卫废太子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十五日,御驾亲征的朱祁镇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本人还被瓦剌人抓了俘虏。消息传回北京,为了坚定天下臣民抗敌的勇气和意志,孙太后册封朱祁镇年仅三岁的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由宣宗次子朱祁钰监国。但是英宗这位瓦剌留学生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竟然在大明境内到处厚着脸皮扣关叫门。为了阻止皇帝卖国,孙太后下旨将朱祁镇升级为太上皇帝,让朱祁钰登基为新皇帝。一年后失去利用价值的朱祁镇被瓦剌人放回京师,随即被朱祁钰软禁在了紫禁城外的南宫。包括太子生母周贵妃在内的妃嫔,都跟着朱祁镇一起去了新住处。至于朱见深,和几个弟弟一起住进了祖母孙太后所在的清宁宫。清宁宫靠近东华门,其实离南宫不远,但这一小段距离,可称得上是“咫尺天涯”。明英宗朱祁镇剧照为了照顾孙儿,孙太后把最得力的宫女万氏派了过去。当然她没想到,万宫女这一去就是终身。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六岁的朱见深被告知从今以后你只是沂王了,皇太子变成了叔父的儿子朱见济。历史上的废太子,一般结局都非常凄惨。当时除了祖母孙太后,就只有万宫女尽心尽力地守在沂王身边。史书记载朱见深即位之后每逢出游,万氏总是“戎服前驱”。我们在嘲笑宪宗怪癖之时,有没有想过当年的万宫女就是这样保卫着年幼的朱见深呢?英宗复辟之后,朱见深被复封为皇太子。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十七日朱祁镇驾崩,庙号英宗。此前孙太后已经去世,换句话说,朱见深即位之后,身边最信任的人就是万宫女。据说朱见深曾有意立万氏为皇后,当然不出意外地遭到了已经升级为皇太后的周贵妃极力反对。最终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吴俊之女吴氏被册为皇后,但仅仅一个月之后就被废黜,原因是“杖责”了万氏。根据《明史》的描写,吴皇后对万氏是“摘其过杖之”,也就是故意找茬。这是直接践踏皇帝底线的行为,万氏在皇帝心中可不是一个身份低贱的宫女。后立未踰月而废,当时传言或谓后宫先有擅宠者被后杖责故及。然宫禁事秘,莫得而详。—《明宪宗实录卷八》宪宗与万贵妃剧照诞育皇长子吴皇后被废之后,朱见深也并没有立万氏,新皇后是上元人王氏。当然对成化皇帝来说皇后是谁并不重要,万氏开心最重要。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正月十九日,宪宗和万氏的爱情结晶终于出生。当年三月,万氏被册封为贵妃,当初皇后候选人之一的柏氏进封贤妃。从这个角度看,万氏因诞育皇长子而进封贵妃,宪宗对她虽然宠爱,但并未逾礼。而且万氏封了贵妃之后,其父万贵才被封为锦衣卫正千户(正五品),比柏贤妃之父柏珍锦衣卫指挥同知(从三品)的级别可差远了。可惜皇长子在当年十一月即不幸夭折,作为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位不满周岁就早夭的皇子,宪宗特地让礼部斟酌祭葬之礼。事实上礼部提出的一切从简,包括皇帝和万贵妃在内均没有提出异议。甲午,皇长子薨。上谕礼部曰:“皇子薨逝,朕甚感伤。祭葬之礼,其酙酌以闻。”于是礼部议按礼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祭葬礼仪俱合从简。祭不用牲用素羞,出殡日上服浅淡服,明日百官行奉慰礼。—《明宪宗实录卷三十六》长子去世之后,可能是为了弥补贵妃,其父万贵在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九月被封为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正四品,还是不如柏珍)。《明史》中的谎言按照《明史》记载,万贵妃在皇长子夭折之后似乎进入了癫狂状态。对已经怀孕的妃嫔,要下药打胎。对已经出生的皇子(孝宗),要动手杀害。所作所为,简直是人神共愤。我们上一段原文,再来分析一下其中的谬误。孝穆纪太后,孝宗生母也,贺县人。…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内藏。…帝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万贵妃知而恚甚,令婢钩治之。婢谬报曰病痞。乃谪居安乐堂。久之,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贵妃日伺无所得。…帝自悼恭太子薨后,久无嗣,中外皆以为忧。成化十一年,帝召张敏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敏伏地曰:“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帝愕然,问安在。对曰:“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于是太监怀恩顿首曰:“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帝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往迎皇子。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衣以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走投帝怀。帝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使怀恩赴内阁具道其故。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贺,颁诏天下。移妃居永寿宫,数召见。万贵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绐我。”其年六月,妃暴薨。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谥恭恪庄僖淑妃。敏惧,亦吞金死。—《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万贵妃剧照孝穆纪太后是广西土官的女儿,因“警敏通文字”,被授为宫中女史。女史是明代宫中六局二十四司之中最低级别的女官,当然也是在皇帝的临幸范围内。以上这段《明史》记载有多少错误呢?我们试着来做个分析:其一孝宗出生后,万贵妃让太监张敏去把这位皇子溺死。张敏的反应是“上未有子,奈何弃之”,这真是见了鬼了。孝宗生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七月,是宪宗第三子。在他出生之前,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四月柏贤妃为宪宗生下皇次子朱祐极。朱祐极在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十一月被册封为皇太子,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正月去世,赐谥曰悼恭。换句话说,孝宗出生之时,悼恭太子活得好好的,宪宗怎么就没儿子?其二张敏在向宪宗说出孝宗的存在之后,即畏罪自尽,那他的死期应该就在成化十一年六月左右。可是《明史杨继宗传》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杨继宗有当时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他在浙江按察使的任上多次与宫中太监张庆发生矛盾。张敏作为张庆的哥哥,也曾经在宪宗前进谗言,结果却被当面打脸。那么杨继宗是什么时候出任浙江按察使的呢?答案是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九月初四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一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二》壬戌日条下的记载自己看一下。换句话说,纪氏死了三年,张敏还活得好好的。又据地方县志,张敏实际死于成化二十一年。其三宪宗一看到孝宗,就觉得像自己。这个事吧,由于纪淑妃的血统关系,孝宗的相貌和大明历代先帝其实区别挺大的。下图有画像对比,大家可以自己看。左为宪宗画像,右为孝宗画像其四纪淑妃之死,只怕和万贵妃真扯不上关系。由大学士商辂给宪宗的上疏可知,孝宗和纪淑妃分开之后,是由万贵妃抚养的。知道这个信息,有没有惊掉下巴?万贵妃要是想害孝宗,不是举手之劳的事么?初,帝召见皇子留宫中,而纪妃仍居西内。辂恐有他患,难显言,偕同官上疏曰:“皇子聪明岐嶷,国本攸系。重以贵妃保护,恩逾己出。但外议谓皇子母因病别居,久不得见。宜移就近所,俾母子朝夕相接,而皇子仍藉抚育于贵妃,宗社幸甚。”由是纪妃迁永寿宫。—《明史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孝宗移居万贵妃寝宫昭德宫,应该在当年四月十四日乾清宫发生火灾之后。而从商辂的上疏来看,纪氏当时就已得病。到了六月二十六日纪氏病情愈发沉重,商辂再次提醒皇帝,作为皇长子生母,其死后“一应礼节须宜从厚”。六月二十八日纪氏去世,追封为淑妃,谥恭恪庄僖。八月葬于西山。当年十一月初八日,朱祐樘被册立为皇太子,此后移居仁寿宫,由祖母周太后照顾。孝宗既立为皇太子,时孝肃皇太后居仁寿宫,语帝曰:“以儿付我。”太子遂居仁寿。《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乾清宫谎言由何而来?虽然《明史》中有关万贵妃的记载大有问题,但这个责任还真不能按在清朝的头上。如果我们打开《胜朝彤史拾遗记》这本书,就会发现《明史》中的内容,几乎原封不动摘抄自本书第三卷万妃传。“胜朝”指已灭亡的前一朝代,“彤史”是古代宫中女官名,掌记宫闱起居等事。那么很明显,《胜朝彤史拾遗记》一书讲的就是明朝后宫的八卦新闻。这本书的作者毛奇龄曾出任明史馆修纂官,这下大家应该清楚为何《明史》中的记载和《胜朝彤史拾遗记》几乎一模一样了吧?那么《胜朝彤史拾遗记》中的史料又从何而来呢?有没有可信度呢?我们再往前翻,有一本叫《谷山笔麈》的书,是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的于慎行所著。在本书中对于孝宗身世和万贵妃恶行的描写,基本就是《胜朝彤史拾遗记》的最初来源。孝庙既生,顶上有数寸许无发,盖药所中也。传云太子迎入东朝,贵妃使使赐孝穆死。或曰孝穆自缢。万历甲戌,一老中官为予道说如此。—《谷山笔麈卷之二·纪述一》万历甲戌就是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此时距离纪氏之死已经过去了近百年。而在另一部明代重要史料《万历野获编》中,其作者沈德符就对于慎行听信宦官之言的行为嗤之以鼻。于公起北方早贵,并本朝纪载不尽寓目,自谓得其说于今上初年老中官,不知宦寺传言讹舛,更甚于齐东。予每闻此辈谈朝家故事,十无一实者,最可笑也。—《万历野获编卷三·宫闱孝宗生母》结语:至此真相大白,有关万贵妃的种种黑料,原来尽出于万历初年的一位宫中老太监之口。后世史学家不加验证便书之于史书,若非太蠢,便是太坏。册封朱祐樘为皇太子之后,宪宗或许是为了安慰万贵妃,于次年十月进封其为皇贵妃。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正月初十日万皇贵妃去世,当时刚刚结束庆成宴回宫的宪宗突然接到噩耗,整个人都懵了。过了好久才长叹一声:“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所谓的侍长,即妾室之长的意思。万皇贵妃生于宣德庚戌(即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此时已经58岁高龄。万皇贵妃谥号为恭肃端慎荣靖,葬天寿山西南。而宪宗本人在此之后果然“悒悒无聊,日以不预”,半年后即驾崩。这份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却因为二者之间的年龄差距而不容于后世,何其愚哉!皇太子朱祐樘即位后追尊其母,各路马屁精纷纷出动。当年九月山东鱼台县县丞徐顼上疏认为“先母后之旧痛未伸”,意思就是纪氏之死存疑。明孝宗对此表态:“此事皇太后、母后宣谕已明,凡外间无据之言难凭访究”。年底宪宗梓宫将赴葬山陵,监察御史曾璘上疏提出将万贵妃迁葬并削其谥号。孝宗再次表态:“削谥迁葬事,其止勿复言”。从孝宗本人多次表态来看,他不认为生母死于万皇贵妃之手,至少并无任何证据。乾隆帝画像俗话说皇帝最懂皇帝,多年之后爱好广泛的乾隆皇帝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来为万皇贵妃鸣冤,其中有一句话特别一针见血:总之宫闱事秘,传闻已不可凭,或由众人深嫉万安之假附乱政,遂饰为无稽之言以归万妃。—《驳明宪宗怀孕诸妃皆遭万妃逼迫而堕胎》上文内容出自《乾隆御批通鉴卷十一》,乾隆以帝王眼光来看万皇贵妃不过是被众人讨厌的万安所连累而已。万安虽是成化朝内阁首辅,但不过是政治手腕高超的宪宗皇帝手中提线木偶而已。文官们厌恶万皇贵妃,不过是厌恶万安。而厌恶万安,实质是对宪宗大权独揽不满。而万皇贵妃,无疑是曲线攻击皇帝的最佳目标。谎言说得多了,渐渐也就众恶所归了。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本题中的“兄终弟及”,如果解释为哥哥绝嗣,再将皇位传给弟弟,如明熹宗传位崇祯帝朱由检那样,那弟弟自然是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但是如果哥哥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会怎么样呢?其实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哥哥的儿子命运都会比较悲惨。今天笔者就举宋太祖、宋太宗,以及元武宗和元仁宗这两对兄弟来举个例子。烛影斧声的悲剧陈桥兵变赵匡胤和赵匡义是亲兄弟,分别是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的次子和第三子。凭借着在后周太祖郭威和世宗柴荣手下的战功,赵匡胤在柴荣病重时升任殿前都点检,即禁军最高统帅。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驾崩,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即后周恭帝。对于军阀横行,实力为王的五代十国来说,立一个幼童做天子,显然是亡国的前兆。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日,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匆促间命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正月初二日,大军抵达陈桥驿。初三日,即发生了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剧照赵匡胤随即率军杀回开封,在杀死了后周朝廷最后的忠臣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之后,开封城防随即被叛军接管。初四日,赵匡胤接受柴宗训禅位,于开封崇元殿正式登基,国号宋。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迁恭帝及符后于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宋史卷一·太祖本纪》烛影斧声作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打仗上面确实有一套。他在登基之后励精图治,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南收广汉,平定江南,奠定了北宋基本版图。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晋王赵匡义饮酒并共宿宫中。次日清晨,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第三天,晋王赵匡义紧急登基,为兄长上庙号为太祖。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太平兴国二年四月乙卯,葬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加上尊谥曰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宋史卷三·太祖本纪》烛影斧声剧照宋太祖无疾暴崩,且在长子长子赵德昭已经26岁的情况下,居然由弟弟赵匡义继承了皇位。因此千年以来,太宗赵匡义谋害兄长的说法,即所谓的“烛影斧声”不胫而走。在宋代史料笔记《续湘山野录》中对此有绘声绘色的描写: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为了洗刷身上的骂名,太宗绞尽脑汁之后弄出了个“金匮之盟”的说法。即鉴于五代十国幼主即位,常常被权臣篡位的教训,当时兄弟两人的生母杜太后命丞相赵普起草盟约,藏于金匮之中。约定太祖驾崩,传位晋王(即太宗),晋王驾崩传位秦王(即赵匡胤、赵匡义之弟赵廷美),秦王驾崩则传位赵德昭。那么事实上赵匡义是如何对待两位名义上的接班人呢?很遗憾,非常残酷。赵德昭: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赵廷美:在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因受诬图谋不轨,降为涪陵县公,安置于房州。最终,皇太子之位还是落在了太宗的儿子手中。兄弟叔侄世世相承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答剌麻八剌之子,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忽必烈一共有两个嫡子,分别是太子真金和秦王忙哥剌。太子真金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和第三子铁穆耳。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太子真金于忽必烈之前去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忽必烈册立太子第三子铁穆耳为皇太孙。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后,铁穆耳即位,是为成宗。成宗铁穆耳曾经有一个儿子,但是却不幸夭折。因此在他于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去世之时,元朝建立以后第一次皇位继承危机爆发。当时皇后卜鲁罕打算立秦王忙哥剌之子安西王阿难答为帝。这显然是有些离谱,因为甘麻剌和答剌麻八剌都有子嗣,怎么能容忍秦王之后来做皇帝。真金太子剧照于是当时正在大都的答剌麻八剌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与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合谋发动政变,杀死安西王阿难答及其支持者中书左丞相阿忽台。同时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兄长怀宁王海山率领大军从漠北南下进入大都,废黜并赐死了卜鲁罕皇后,随即称帝,改明年为至大元年。海山称帝后,将爱育黎拔力八达册为皇太弟,约定皇位“兄弟叔侄世世相承”。初,仁宗为皇太子,丞相三宝奴等用事,畏仁宗英明,邦宁揣知其意,言于武宗曰:“陛下富于春秋,皇子渐长,父作子述,古之道也。未闻有子而立弟者。”武宗不悦曰:“朕志已定,汝自往东宫言之。”邦宁惭惧而退。—《卷二百四·列传第九十一》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正月,海山在大都去世,享年31岁。谥号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武宗是个实诚人,从来没有试图废去弟弟的皇位继承人身份。因此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利继位,改明年为皇庆元年。但是那该死的人性啊,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太后弘吉剌答己和权臣铁木迭儿的劝说下,竟然公然撕毁和兄长武宗的约定。延祐二年(公元1315)十一月,武宗长子和世?被封为周王,并贬居云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十二月,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其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正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去世,享年35岁。谥号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皇太子硕德八剌继位,改明年为至治元年。元武宗画像结语:太宗得国不正,因此“靖康之耻”都被认为是太祖对弟弟的报复(传说力主发动灭宋之战的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长相酷似赵匡胤,一度被认为是宋太祖转世)。最终断子绝孙的宋高宗放弃太宗子孙,而从太祖后代中选择孝宗作为继承人。大宋帝系又从太宗系回到了太祖系。元仁宗背信弃义,其中硕德八剌在“南坡之变”中被弑,帝位回到了真金太子长子甘麻剌之子也孙铁木儿手上。也孙铁木儿死后,武宗当年的铁杆粉丝燕帖木儿拥立周王和世?的弟弟图帖睦尔发动政变。最终经过“两都之战”,元朝的帝系再次回到武宗后代手中。宋朝和元朝的例子充分表面,人性是经不起考验。哥哥传位给弟弟,想让弟弟再传位给侄子,那只能是天真的臆想。可是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宋朝的帝位回到太祖后代,元朝的帝位回到武宗后代,何尝不是一种天理昭彰呢。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开创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皇帝的事能叫霸占吗?人家是真爱,不嫌弃你是个寡妇,还对你百般恩宠,不但赐你龙种,生了儿子,还差点册为皇后,这难道不是真爱吗?齐王妃杨氏,李元吉的老婆,出身名门望族,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长的“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天生丽质娇滴滴,典型的白富美,是个男人看了都怦然心动。据说李元吉在世时,高富帅李世民便已垂涎杨氏美色,只是没法下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坏人做到底,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干掉,连同把他们的儿子、自己的十个亲侄子全部打包送给阎王爷,让他们父子在九泉之下团聚去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还算幸运的,那些年轻貌美的被全部没入宫中,成为李世民后宫佳丽,大美人杨氏也在其中,乐的李世民屁颠屁颠,合不拢嘴。杨氏在宫中没有正式封号,宫人都称她“巢剌王妃”。李世民对这个弟媳兼寡妇是很宠爱的,人妻少妇的风情让他欲罢不能,还让杨氏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明。要知道,这李明可是李世民最后一个子女,杨氏也因此成为长孙皇后去世后唯一给皇帝生下子女的嫔妃。后来中宫久虚,李世民甚至想把杨氏立为皇后,只是碍于魏征等人反对作罢,但他又把俩人的儿子过继给已经死了的弟弟李元吉当嗣子。狠下心来杀了弟弟,如愿以偿夺了弟媳,又跟弟媳生了儿子,还把这个儿子送给弟弟做继子,李世民的脑回路不是一般的大。后来人喜欢批判李世民杀弟夺妻,霸占弟媳,有悖伦常,其实这件事不足为怪,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甚至可以为李世民鼓掌叫好,表扬他的英明正确。哥哥死了娶嫂子,弟弟挂了娶弟媳,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收继婚,古往今来都不少见,如今一些地区还保留兄弟互娶对方寡妻的习俗,更何况隋唐皇室都是鲜卑后人,这是他们的老习俗。这种传统实质上是对寡居女性的保护,不然孤儿寡母,无人照料,她们是很难存活的。李世民此举至少是一举三得:一是满足了自己对杨氏朝思暮想的愿望,此后专宠一人,夜夜笙歌;二是让杨氏这个寡妇后半生衣食无忧,不用独守空房,仍可享受性福;三是表现自己宽大为怀的人文精神,塑造仁君形象。综合来看,这已是杨氏最好的待遇。杀夫之仇、杀子之仇?人家是皇帝,根本不存在的;刺杀皇帝给老公、儿子报仇?只有宫廷剧才会有这样狗血的情节。各位看官,如果你不赞成李世民的做法,你能不能给杨氏更好的结局?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穷追猛打万贵妃,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明宪宗本人也。明宪宗在其23年的皇帝生涯中,对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贵妃始终荣宠不减,忠贞不二。这样的一段爱情,难道不是可歌可泣的么?我们可以容忍法国总统娶自己的老师,为何就容不下成化皇帝和万贵妃呢?更何况明宪宗证明了自己的爱情,另一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史书中万贵妃最大的罪名就是迫害皇嗣,如同《甄嬛传》中的皇后一样,热衷于给后宫妃嫔打胎。在任何一个朝代,皇嗣都是重中之重,而明宪宗本人对此更是印象深刻。当年他叔父景泰帝朱祁钰,就是因为没有儿子,轻易就被自己老爹篡夺了皇位。有此前车之鉴,他又为何放任万贵妃胡来呢?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明史》造假。万贵妃剧照万贵妃:明宪宗一生所爱万贵妃是青州诸城县人,父亲万贵县吏出身,又因犯了过错而被谪居霸州。无奈之下年仅四岁的小万姑娘在明宣宗宣德九年被送进宫中,成为了皇后孙氏身边的宫女。宣宗驾崩后,皇太子朱祁镇即位,是为英宗。孙皇后也升级为皇太后。守卫废太子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十五日,御驾亲征的朱祁镇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本人还被瓦剌人抓了俘虏。消息传回北京,为了坚定天下臣民抗敌的勇气和意志,孙太后册封朱祁镇年仅三岁的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由宣宗次子朱祁钰监国。但是英宗这位瓦剌留学生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竟然在大明境内到处厚着脸皮扣关叫门。为了阻止皇帝卖国,孙太后下旨将朱祁镇升级为太上皇帝,让朱祁钰登基为新皇帝。一年后失去利用价值的朱祁镇被瓦剌人放回京师,随即被朱祁钰软禁在了紫禁城外的南宫。包括太子生母周贵妃在内的妃嫔,都跟着朱祁镇一起去了新住处。至于朱见深,和几个弟弟一起住进了祖母孙太后所在的清宁宫。清宁宫靠近东华门,其实离南宫不远,但这一小段距离,可称得上是“咫尺天涯”。明英宗朱祁镇剧照为了照顾孙儿,孙太后把最得力的宫女万氏派了过去。当然她没想到,万宫女这一去就是终身。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六岁的朱见深被告知从今以后你只是沂王了,皇太子变成了叔父的儿子朱见济。历史上的废太子,一般结局都非常凄惨。当时除了祖母孙太后,就只有万宫女尽心尽力地守在沂王身边。史书记载朱见深即位之后每逢出游,万氏总是“戎服前驱”。我们在嘲笑宪宗怪癖之时,有没有想过当年的万宫女就是这样保卫着年幼的朱见深呢?英宗复辟之后,朱见深被复封为皇太子。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十七日朱祁镇驾崩,庙号英宗。此前孙太后已经去世,换句话说,朱见深即位之后,身边最信任的人就是万宫女。据说朱见深曾有意立万氏为皇后,当然不出意外地遭到了已经升级为皇太后的周贵妃极力反对。最终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吴俊之女吴氏被册为皇后,但仅仅一个月之后就被废黜,原因是“杖责”了万氏。根据《明史》的描写,吴皇后对万氏是“摘其过杖之”,也就是故意找茬。这是直接践踏皇帝底线的行为,万氏在皇帝心中可不是一个身份低贱的宫女。后立未踰月而废,当时传言或谓后宫先有擅宠者被后杖责故及。然宫禁事秘,莫得而详。—《明宪宗实录卷八》宪宗与万贵妃剧照诞育皇长子吴皇后被废之后,朱见深也并没有立万氏,新皇后是上元人王氏。当然对成化皇帝来说皇后是谁并不重要,万氏开心最重要。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正月十九日,宪宗和万氏的爱情结晶终于出生。当年三月,万氏被册封为贵妃,当初皇后候选人之一的柏氏进封贤妃。从这个角度看,万氏因诞育皇长子而进封贵妃,宪宗对她虽然宠爱,但并未逾礼。而且万氏封了贵妃之后,其父万贵才被封为锦衣卫正千户(正五品),比柏贤妃之父柏珍锦衣卫指挥同知(从三品)的级别可差远了。可惜皇长子在当年十一月即不幸夭折,作为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位不满周岁就早夭的皇子,宪宗特地让礼部斟酌祭葬之礼。事实上礼部提出的一切从简,包括皇帝和万贵妃在内均没有提出异议。甲午,皇长子薨。上谕礼部曰:“皇子薨逝,朕甚感伤。祭葬之礼,其酙酌以闻。”于是礼部议按礼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祭葬礼仪俱合从简。祭不用牲用素羞,出殡日上服浅淡服,明日百官行奉慰礼。—《明宪宗实录卷三十六》长子去世之后,可能是为了弥补贵妃,其父万贵在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九月被封为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正四品,还是不如柏珍)。《明史》中的谎言按照《明史》记载,万贵妃在皇长子夭折之后似乎进入了癫狂状态。对已经怀孕的妃嫔,要下药打胎。对已经出生的皇子(孝宗),要动手杀害。所作所为,简直是人神共愤。我们上一段原文,再来分析一下其中的谬误。孝穆纪太后,孝宗生母也,贺县人。…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内藏。…帝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万贵妃知而恚甚,令婢钩治之。婢谬报曰病痞。乃谪居安乐堂。久之,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贵妃日伺无所得。…帝自悼恭太子薨后,久无嗣,中外皆以为忧。成化十一年,帝召张敏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敏伏地曰:“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帝愕然,问安在。对曰:“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于是太监怀恩顿首曰:“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帝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往迎皇子。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衣以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走投帝怀。帝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使怀恩赴内阁具道其故。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贺,颁诏天下。移妃居永寿宫,数召见。万贵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绐我。”其年六月,妃暴薨。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谥恭恪庄僖淑妃。敏惧,亦吞金死。—《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万贵妃剧照孝穆纪太后是广西土官的女儿,因“警敏通文字”,被授为宫中女史。女史是明代宫中六局二十四司之中最低级别的女官,当然也是在皇帝的临幸范围内。以上这段《明史》记载有多少错误呢?我们试着来做个分析:其一孝宗出生后,万贵妃让太监张敏去把这位皇子溺死。张敏的反应是“上未有子,奈何弃之”,这真是见了鬼了。孝宗生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七月,是宪宗第三子。在他出生之前,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四月柏贤妃为宪宗生下皇次子朱祐极。朱祐极在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十一月被册封为皇太子,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正月去世,赐谥曰悼恭。换句话说,孝宗出生之时,悼恭太子活得好好的,宪宗怎么就没儿子?其二张敏在向宪宗说出孝宗的存在之后,即畏罪自尽,那他的死期应该就在成化十一年六月左右。可是《明史杨继宗传》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杨继宗有当时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他在浙江按察使的任上多次与宫中太监张庆发生矛盾。张敏作为张庆的哥哥,也曾经在宪宗前进谗言,结果却被当面打脸。那么杨继宗是什么时候出任浙江按察使的呢?答案是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九月初四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一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二》壬戌日条下的记载自己看一下。换句话说,纪氏死了三年,张敏还活得好好的。又据地方县志,张敏实际死于成化二十一年。其三宪宗一看到孝宗,就觉得像自己。这个事吧,由于纪淑妃的血统关系,孝宗的相貌和大明历代先帝其实区别挺大的。下图有画像对比,大家可以自己看。左为宪宗画像,右为孝宗画像其四纪淑妃之死,只怕和万贵妃真扯不上关系。由大学士商辂给宪宗的上疏可知,孝宗和纪淑妃分开之后,是由万贵妃抚养的。知道这个信息,有没有惊掉下巴?万贵妃要是想害孝宗,不是举手之劳的事么?初,帝召见皇子留宫中,而纪妃仍居西内。辂恐有他患,难显言,偕同官上疏曰:“皇子聪明岐嶷,国本攸系。重以贵妃保护,恩逾己出。但外议谓皇子母因病别居,久不得见。宜移就近所,俾母子朝夕相接,而皇子仍藉抚育于贵妃,宗社幸甚。”由是纪妃迁永寿宫。—《明史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孝宗移居万贵妃寝宫昭德宫,应该在当年四月十四日乾清宫发生火灾之后。而从商辂的上疏来看,纪氏当时就已得病。到了六月二十六日纪氏病情愈发沉重,商辂再次提醒皇帝,作为皇长子生母,其死后“一应礼节须宜从厚”。六月二十八日纪氏去世,追封为淑妃,谥恭恪庄僖。八月葬于西山。当年十一月初八日,朱祐樘被册立为皇太子,此后移居仁寿宫,由祖母周太后照顾。孝宗既立为皇太子,时孝肃皇太后居仁寿宫,语帝曰:“以儿付我。”太子遂居仁寿。《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乾清宫谎言由何而来?虽然《明史》中有关万贵妃的记载大有问题,但这个责任还真不能按在清朝的头上。如果我们打开《胜朝彤史拾遗记》这本书,就会发现《明史》中的内容,几乎原封不动摘抄自本书第三卷万妃传。“胜朝”指已灭亡的前一朝代,“彤史”是古代宫中女官名,掌记宫闱起居等事。那么很明显,《胜朝彤史拾遗记》一书讲的就是明朝后宫的八卦新闻。这本书的作者毛奇龄曾出任明史馆修纂官,这下大家应该清楚为何《明史》中的记载和《胜朝彤史拾遗记》几乎一模一样了吧?那么《胜朝彤史拾遗记》中的史料又从何而来呢?有没有可信度呢?我们再往前翻,有一本叫《谷山笔麈》的书,是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的于慎行所著。在本书中对于孝宗身世和万贵妃恶行的描写,基本就是《胜朝彤史拾遗记》的最初来源。孝庙既生,顶上有数寸许无发,盖药所中也。传云太子迎入东朝,贵妃使使赐孝穆死。或曰孝穆自缢。万历甲戌,一老中官为予道说如此。—《谷山笔麈卷之二·纪述一》万历甲戌就是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此时距离纪氏之死已经过去了近百年。而在另一部明代重要史料《万历野获编》中,其作者沈德符就对于慎行听信宦官之言的行为嗤之以鼻。于公起北方早贵,并本朝纪载不尽寓目,自谓得其说于今上初年老中官,不知宦寺传言讹舛,更甚于齐东。予每闻此辈谈朝家故事,十无一实者,最可笑也。—《万历野获编卷三·宫闱孝宗生母》结语:至此真相大白,有关万贵妃的种种黑料,原来尽出于万历初年的一位宫中老太监之口。后世史学家不加验证便书之于史书,若非太蠢,便是太坏。册封朱祐樘为皇太子之后,宪宗或许是为了安慰万贵妃,于次年十月进封其为皇贵妃。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正月初十日万皇贵妃去世,当时刚刚结束庆成宴回宫的宪宗突然接到噩耗,整个人都懵了。过了好久才长叹一声:“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所谓的侍长,即妾室之长的意思。万皇贵妃生于宣德庚戌(即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此时已经58岁高龄。万皇贵妃谥号为恭肃端慎荣靖,葬天寿山西南。而宪宗本人在此之后果然“悒悒无聊,日以不预”,半年后即驾崩。这份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却因为二者之间的年龄差距而不容于后世,何其愚哉!皇太子朱祐樘即位后追尊其母,各路马屁精纷纷出动。当年九月山东鱼台县县丞徐顼上疏认为“先母后之旧痛未伸”,意思就是纪氏之死存疑。明孝宗对此表态:“此事皇太后、母后宣谕已明,凡外间无据之言难凭访究”。年底宪宗梓宫将赴葬山陵,监察御史曾璘上疏提出将万贵妃迁葬并削其谥号。孝宗再次表态:“削谥迁葬事,其止勿复言”。从孝宗本人多次表态来看,他不认为生母死于万皇贵妃之手,至少并无任何证据。乾隆帝画像俗话说皇帝最懂皇帝,多年之后爱好广泛的乾隆皇帝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来为万皇贵妃鸣冤,其中有一句话特别一针见血:总之宫闱事秘,传闻已不可凭,或由众人深嫉万安之假附乱政,遂饰为无稽之言以归万妃。—《驳明宪宗怀孕诸妃皆遭万妃逼迫而堕胎》上文内容出自《乾隆御批通鉴卷十一》,乾隆以帝王眼光来看万皇贵妃不过是被众人讨厌的万安所连累而已。万安虽是成化朝内阁首辅,但不过是政治手腕高超的宪宗皇帝手中提线木偶而已。文官们厌恶万皇贵妃,不过是厌恶万安。而厌恶万安,实质是对宪宗大权独揽不满。而万皇贵妃,无疑是曲线攻击皇帝的最佳目标。谎言说得多了,渐渐也就众恶所归了。龙云,民国时期的“云南王”,独掌云南军政大权18年。自1927年龙云联合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等镇守使联合起兵推翻唐继尧在云南的统治后,龙云就开始替代唐继尧成为云南的实际控制者。而在主政云南18年的时间里,龙云从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等诸多方面对云南进行了全面的改建。在政治上,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将云南划分为1个市、112个县、15个设治局和2个对讯督办区,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殖边督办和独立营。在军事上,取消师、军等番号,缩小编制,采取“精兵”政策。在经济上,设立“入口货特检处”限制洋货进口,另定税则,以此增加财税收入,同时兴办交通事业,兴建了滇越铁路,及滇黔公路、滇康公路、川滇西路、滇川东路、滇桂公路、滇康公路等六条公路。在文教上,大力在云南兴办教育,先后创办南箐中学、昭通十县联合女子中学、云南第二民众教育馆、昭通炎山小学、云南大学等学校。 当然龙云不但对云南的建设有着突出的贡献。在抗日战争上,龙云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在南京“国防会议”上龙云慷慨陈词道“当尽以地方所有之人力、财力,贡献国家,牺牲一切,奋斗到底,俾期挽救危亡”,然后又在第一时间先行出兵4万出滇抗战。同年,龙云更是仅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修建完成本来需要一年才能完成修建的滇缅公路,而这条公路也在日后不久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为中国的抗日事业输入了大量必需的生活物资和战略物资。 可以说龙云对于中国来说,实乃是“功大于过”,正如周总理所说“龙云先生在世之年,有三件对国家的重要贡献和功绩:第一,他对中国民主革命有贡献;第二,他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有功;第三,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他坚决支持,直至胜利,有功。”。那么就是这么一位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爱国将领,他的几个儿子的表现都是如何的呢?最终结局又是如何的呢?不过要知道龙云的儿子可不是题主说的三个,而是七个哦(六子龙绳元早夭)。龙绳武 龙绳武是龙云的长子,出生于1906年。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8期毕业生,之后留学法国,就读于圣西尔军校骑兵科。毕业后,在1928年任云南陆军讲武堂军士大队副大队长。1941年,龙云就任昆明行营主后,龙绳武升任昆明行营第2旅少将旅长兼腾龙边区行政监督。可以说凭借着其父龙云的关系,龙绳武可谓是平步青云,才35岁的他就已升任寻常士兵想都不敢想的“少将”军衔。 不过龙绳武虽然在仕途上很顺,可在其他方面却未必见得有多好,在1942年日军进攻腾冲时,贪生怕死的龙绳武连抵抗都不敢抵抗,就直接弃城逃跑了。不过因龙云的关系,这次逃跑并没有给龙绳武带来任何的问题,甚至在1943年还升任了暂编第19师师长。当然在这之后,龙云也不放心再让他去前线作战了,一直都将他放在后方。就这样到了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龙绳武在12月升任第60军副军长,可还没就职就被调到国民政府,任一个虚职的少将参军。1949年4月,升任总统府中将参军。不久因其父亲龙云在香港发动起义,这个时候龙绳武就来到香港追随自己的父亲。之后随着我党解放全国后,在1950年我党邀请他从香港回到大陆就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不过因其三弟龙绳在国内武装叛乱失败,受此影响龙绳武就被一直滞留在香港。1954年11月,龙绳武苦于回大陆无望,并接受了远在台湾的蒋介石邀请,赴台就任总统府中将参军。 当然在台湾的日子,龙绳武只是空挂着“中将”的头衔,并没有任何的实权,也从不了政。所以晚年的龙绳武开始投入佛门修行,直至终老。 龙绳祖 龙绳祖是龙云的次子。先后就读于于法国圣西尔军校、陆军大学将官班。1936年任滇黔绥靖公署警卫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时期就任滇黔绥靖公署独立团团长。1943年,在其父龙云主政昆明行营时,任独立第2旅少将旅长。1945年任暂编24师师长,1946年7月龙绳祖拒绝蒋介石要他开赴华中战场打内战的命令,先是就地解散了全师一万多官兵,后自行离职。 也就是如此,蒋介石听闻龙绳祖敢擅自解散部队,于是就下令将龙绳祖缉捕关押。不过蒋介石最终还是看在龙云的面子上,在关押不到一个礼拜就将龙绳祖释放,并让他做了国民政府少将参军。1949年4月,升任总统府中将参军,同年8月,追随其父龙云在香港发动起义,并就此定居于香港,自此终老。 龙绳曾 龙绳曾是龙云的三子,出身于1912年。先后就读于于云南陆军军官教导团、陆军大学将官班。而在就读于陆军大学将官班的时候,也就是在1947年11月,龙绳曾做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那就是与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孔祥熙的女儿孔令伟在中央公园进行枪战。这次枪战究其原因在于龙绳曾在不知道孔令伟的身份下调戏了她,于是忍无可忍的孔令伟随手拿起枪就射向他,而侥幸逃过枪击的龙绳曾也开始拿枪与孔令伟对射,这件事最终的结局就是以龙云出面道歉而告终。 1936年,因其父龙云就任滇黔绥靖公署主任的原因,出任机关枪团少校团附。1937年12月,升任第1大队第2区队少校区队长。1938年6月,调任新编第11师第1旅第2团中校团附,后出滇抗战。1940年7月,升任第58军补充团上校团长。1943年6月升滇黔绥靖公署少将附员。1947年11月,入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四期学习,1年后的11月因其父亲龙云失势,于是从陆大毕业后就不再军队任职,移居香港。1949年5月,因形式需要,龙绳曾回到大陆就任西南人民革命军尹武纵队司令。1950年4月,率部接受了人民解放军的改编,并出任昭通警备区第二副司令员兼警备总队总队长。但是由于龙绳曾并不是诚心归顺,只是被形式所迫。所以在接受我党的改编后,他并没有安心的接受我党的指挥,而是借助着其母族在昭通的影响,开始暗中联络当地彝族土司首领,预谋反叛。后龙绳曾在自认为实力已经可以和我党对抗时,就接受了台湾方面给予的“川滇黔康反共救国军”总司令的任命。并在随后不久进攻我党军队,不过很快就被我党镇压,龙绳曾被击毙。龙绳文 龙绳文是龙云的第四子,出身于1926年。他曾经短暂的从过军,任陆军中校。但是因其本人不喜欢军队的生活,所以在龙云的答应下,1945年龙绳文前往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毕业后因龙云失势,且龙云也害怕他回国会受到伤害,于是就让龙绳文留在了美国。 在美国的龙绳文凭借着天才般的经商头脑,在短短数年就打下了百万的身家,并成为了美国华人中最有影响力的实业家。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时候,龙绳文在美国第一次组织了华人访华团前往中国。1975年,龙绳文出任全美华人协会总干事,后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之后他凭借着这个身份在促成中美两国建交和两国人民的民间交往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1年3月28日,龙绳文因患脑溢血医治无效不幸去世,终年65岁。 龙绳勋 龙绳勋是龙云的第五子。关于他本人的记载并不多,龙绳勋最出名的就是与五六十年代著名的电影明星林黛的婚姻。林黛是时至今日中国最卖座的明星之一,她曾2次获得亚洲影展女主角奖,被《纽约时报》誉为“继燕窝汤之后的远东地区里最伟大的发现”,也被称赞其抵得上二十五个苏丝·帕克,八个珍曼丝菲,及一大把玛丽莲·梦露。 195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深造的林黛,在这里遇到了龙云的五公子龙绳勋,之后在1961年2月12日两人于香港九龙玫瑰堂举行婚礼。1963年,龙绳勋的儿子龙宗瀚出生,但是随着儿子的出生,龙绳勋与林黛的矛盾日益严重。究其原因在于林黛因其儿子的出生,导致其演艺事业早已在走下坡路的林黛更是雪上加霜,也正是因为如此,林黛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差。最终在1964年7月17日林黛彻底爆发,她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兼吸入煤气自杀。而后龙绳勋终身未在娶,直至2007年因病去世。 龙绳德 这里说下因龙云的六子龙绳文早夭所以不介绍。龙绳德是龙云的第七子,他在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往昆明的法国教会代养。长大后,被龙云送往昆明南菁小学就读,在西南联大附中上完初中,后毕业于北京人大贸易系。 1962年其父龙云去世,他于次年定居于香港,并在这里创办了南开女子书院和龙东公司。1973年,龙绳德又前往美国波士顿定居,在这里他与人后开了一家中餐厅。2009年10月8日,龙绳德回到中国参加了新中国60华诞观礼,随后回昆明参观了云南讲武堂。 可以说龙云的儿子当中除了六子龙绳元早夭的,其余的六个儿子都各有各的人生。其中四子龙绳文是爱国华人,对中美两国的建交和民间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子龙绳武和次子龙绳祖有“拨乱反正”之功,在香港参加反对蒋介石独裁的起义也算是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五子龙绳勋和六子龙绳德虽然无什么大功,但也算平平安安的过着自己晚年的生活。至于三子龙绳曾只能说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了。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本题中的“兄终弟及”,如果解释为哥哥绝嗣,再将皇位传给弟弟,如明熹宗传位崇祯帝朱由检那样,那弟弟自然是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但是如果哥哥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会怎么样呢?其实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哥哥的儿子命运都会比较悲惨。今天笔者就举宋太祖、宋太宗,以及元武宗和元仁宗这两对兄弟来举个例子。烛影斧声的悲剧陈桥兵变赵匡胤和赵匡义是亲兄弟,分别是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的次子和第三子。凭借着在后周太祖郭威和世宗柴荣手下的战功,赵匡胤在柴荣病重时升任殿前都点检,即禁军最高统帅。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驾崩,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即后周恭帝。对于军阀横行,实力为王的五代十国来说,立一个幼童做天子,显然是亡国的前兆。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日,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匆促间命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正月初二日,大军抵达陈桥驿。初三日,即发生了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剧照赵匡胤随即率军杀回开封,在杀死了后周朝廷最后的忠臣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之后,开封城防随即被叛军接管。初四日,赵匡胤接受柴宗训禅位,于开封崇元殿正式登基,国号宋。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迁恭帝及符后于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宋史卷一·太祖本纪》烛影斧声作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打仗上面确实有一套。他在登基之后励精图治,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南收广汉,平定江南,奠定了北宋基本版图。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晋王赵匡义饮酒并共宿宫中。次日清晨,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第三天,晋王赵匡义紧急登基,为兄长上庙号为太祖。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太平兴国二年四月乙卯,葬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加上尊谥曰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宋史卷三·太祖本纪》烛影斧声剧照宋太祖无疾暴崩,且在长子长子赵德昭已经26岁的情况下,居然由弟弟赵匡义继承了皇位。因此千年以来,太宗赵匡义谋害兄长的说法,即所谓的“烛影斧声”不胫而走。在宋代史料笔记《续湘山野录》中对此有绘声绘色的描写: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为了洗刷身上的骂名,太宗绞尽脑汁之后弄出了个“金匮之盟”的说法。即鉴于五代十国幼主即位,常常被权臣篡位的教训,当时兄弟两人的生母杜太后命丞相赵普起草盟约,藏于金匮之中。约定太祖驾崩,传位晋王(即太宗),晋王驾崩传位秦王(即赵匡胤、赵匡义之弟赵廷美),秦王驾崩则传位赵德昭。那么事实上赵匡义是如何对待两位名义上的接班人呢?很遗憾,非常残酷。赵德昭: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赵廷美:在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因受诬图谋不轨,降为涪陵县公,安置于房州。最终,皇太子之位还是落在了太宗的儿子手中。兄弟叔侄世世相承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答剌麻八剌之子,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忽必烈一共有两个嫡子,分别是太子真金和秦王忙哥剌。太子真金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和第三子铁穆耳。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太子真金于忽必烈之前去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忽必烈册立太子第三子铁穆耳为皇太孙。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后,铁穆耳即位,是为成宗。成宗铁穆耳曾经有一个儿子,但是却不幸夭折。因此在他于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去世之时,元朝建立以后第一次皇位继承危机爆发。当时皇后卜鲁罕打算立秦王忙哥剌之子安西王阿难答为帝。这显然是有些离谱,因为甘麻剌和答剌麻八剌都有子嗣,怎么能容忍秦王之后来做皇帝。真金太子剧照于是当时正在大都的答剌麻八剌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与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合谋发动政变,杀死安西王阿难答及其支持者中书左丞相阿忽台。同时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兄长怀宁王海山率领大军从漠北南下进入大都,废黜并赐死了卜鲁罕皇后,随即称帝,改明年为至大元年。海山称帝后,将爱育黎拔力八达册为皇太弟,约定皇位“兄弟叔侄世世相承”。初,仁宗为皇太子,丞相三宝奴等用事,畏仁宗英明,邦宁揣知其意,言于武宗曰:“陛下富于春秋,皇子渐长,父作子述,古之道也。未闻有子而立弟者。”武宗不悦曰:“朕志已定,汝自往东宫言之。”邦宁惭惧而退。—《卷二百四·列传第九十一》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正月,海山在大都去世,享年31岁。谥号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武宗是个实诚人,从来没有试图废去弟弟的皇位继承人身份。因此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利继位,改明年为皇庆元年。但是那该死的人性啊,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太后弘吉剌答己和权臣铁木迭儿的劝说下,竟然公然撕毁和兄长武宗的约定。延祐二年(公元1315)十一月,武宗长子和世?被封为周王,并贬居云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十二月,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其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正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去世,享年35岁。谥号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皇太子硕德八剌继位,改明年为至治元年。元武宗画像结语:太宗得国不正,因此“靖康之耻”都被认为是太祖对弟弟的报复(传说力主发动灭宋之战的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长相酷似赵匡胤,一度被认为是宋太祖转世)。最终断子绝孙的宋高宗放弃太宗子孙,而从太祖后代中选择孝宗作为继承人。大宋帝系又从太宗系回到了太祖系。元仁宗背信弃义,其中硕德八剌在“南坡之变”中被弑,帝位回到了真金太子长子甘麻剌之子也孙铁木儿手上。也孙铁木儿死后,武宗当年的铁杆粉丝燕帖木儿拥立周王和世?的弟弟图帖睦尔发动政变。最终经过“两都之战”,元朝的帝系再次回到武宗后代手中。宋朝和元朝的例子充分表面,人性是经不起考验。哥哥传位给弟弟,想让弟弟再传位给侄子,那只能是天真的臆想。可是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宋朝的帝位回到太祖后代,元朝的帝位回到武宗后代,何尝不是一种天理昭彰呢。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开创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皇帝的事能叫霸占吗?人家是真爱,不嫌弃你是个寡妇,还对你百般恩宠,不但赐你龙种,生了儿子,还差点册为皇后,这难道不是真爱吗?齐王妃杨氏,李元吉的老婆,出身名门望族,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长的“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天生丽质娇滴滴,典型的白富美,是个男人看了都怦然心动。据说李元吉在世时,高富帅李世民便已垂涎杨氏美色,只是没法下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坏人做到底,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干掉,连同把他们的儿子、自己的十个亲侄子全部打包送给阎王爷,让他们父子在九泉之下团聚去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还算幸运的,那些年轻貌美的被全部没入宫中,成为李世民后宫佳丽,大美人杨氏也在其中,乐的李世民屁颠屁颠,合不拢嘴。杨氏在宫中没有正式封号,宫人都称她“巢剌王妃”。李世民对这个弟媳兼寡妇是很宠爱的,人妻少妇的风情让他欲罢不能,还让杨氏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明。要知道,这李明可是李世民最后一个子女,杨氏也因此成为长孙皇后去世后唯一给皇帝生下子女的嫔妃。后来中宫久虚,李世民甚至想把杨氏立为皇后,只是碍于魏征等人反对作罢,但他又把俩人的儿子过继给已经死了的弟弟李元吉当嗣子。狠下心来杀了弟弟,如愿以偿夺了弟媳,又跟弟媳生了儿子,还把这个儿子送给弟弟做继子,李世民的脑回路不是一般的大。后来人喜欢批判李世民杀弟夺妻,霸占弟媳,有悖伦常,其实这件事不足为怪,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甚至可以为李世民鼓掌叫好,表扬他的英明正确。哥哥死了娶嫂子,弟弟挂了娶弟媳,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收继婚,古往今来都不少见,如今一些地区还保留兄弟互娶对方寡妻的习俗,更何况隋唐皇室都是鲜卑后人,这是他们的老习俗。这种传统实质上是对寡居女性的保护,不然孤儿寡母,无人照料,她们是很难存活的。李世民此举至少是一举三得:一是满足了自己对杨氏朝思暮想的愿望,此后专宠一人,夜夜笙歌;二是让杨氏这个寡妇后半生衣食无忧,不用独守空房,仍可享受性福;三是表现自己宽大为怀的人文精神,塑造仁君形象。综合来看,这已是杨氏最好的待遇。杀夫之仇、杀子之仇?人家是皇帝,根本不存在的;刺杀皇帝给老公、儿子报仇?只有宫廷剧才会有这样狗血的情节。各位看官,如果你不赞成李世民的做法,你能不能给杨氏更好的结局?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穷追猛打万贵妃,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明宪宗本人也。明宪宗在其23年的皇帝生涯中,对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贵妃始终荣宠不减,忠贞不二。这样的一段爱情,难道不是可歌可泣的么?我们可以容忍法国总统娶自己的老师,为何就容不下成化皇帝和万贵妃呢?更何况明宪宗证明了自己的爱情,另一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史书中万贵妃最大的罪名就是迫害皇嗣,如同《甄嬛传》中的皇后一样,热衷于给后宫妃嫔打胎。在任何一个朝代,皇嗣都是重中之重,而明宪宗本人对此更是印象深刻。当年他叔父景泰帝朱祁钰,就是因为没有儿子,轻易就被自己老爹篡夺了皇位。有此前车之鉴,他又为何放任万贵妃胡来呢?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明史》造假。万贵妃剧照万贵妃:明宪宗一生所爱万贵妃是青州诸城县人,父亲万贵县吏出身,又因犯了过错而被谪居霸州。无奈之下年仅四岁的小万姑娘在明宣宗宣德九年被送进宫中,成为了皇后孙氏身边的宫女。宣宗驾崩后,皇太子朱祁镇即位,是为英宗。孙皇后也升级为皇太后。守卫废太子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十五日,御驾亲征的朱祁镇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本人还被瓦剌人抓了俘虏。消息传回北京,为了坚定天下臣民抗敌的勇气和意志,孙太后册封朱祁镇年仅三岁的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由宣宗次子朱祁钰监国。但是英宗这位瓦剌留学生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竟然在大明境内到处厚着脸皮扣关叫门。为了阻止皇帝卖国,孙太后下旨将朱祁镇升级为太上皇帝,让朱祁钰登基为新皇帝。一年后失去利用价值的朱祁镇被瓦剌人放回京师,随即被朱祁钰软禁在了紫禁城外的南宫。包括太子生母周贵妃在内的妃嫔,都跟着朱祁镇一起去了新住处。至于朱见深,和几个弟弟一起住进了祖母孙太后所在的清宁宫。清宁宫靠近东华门,其实离南宫不远,但这一小段距离,可称得上是“咫尺天涯”。明英宗朱祁镇剧照为了照顾孙儿,孙太后把最得力的宫女万氏派了过去。当然她没想到,万宫女这一去就是终身。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六岁的朱见深被告知从今以后你只是沂王了,皇太子变成了叔父的儿子朱见济。历史上的废太子,一般结局都非常凄惨。当时除了祖母孙太后,就只有万宫女尽心尽力地守在沂王身边。史书记载朱见深即位之后每逢出游,万氏总是“戎服前驱”。我们在嘲笑宪宗怪癖之时,有没有想过当年的万宫女就是这样保卫着年幼的朱见深呢?英宗复辟之后,朱见深被复封为皇太子。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十七日朱祁镇驾崩,庙号英宗。此前孙太后已经去世,换句话说,朱见深即位之后,身边最信任的人就是万宫女。据说朱见深曾有意立万氏为皇后,当然不出意外地遭到了已经升级为皇太后的周贵妃极力反对。最终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吴俊之女吴氏被册为皇后,但仅仅一个月之后就被废黜,原因是“杖责”了万氏。根据《明史》的描写,吴皇后对万氏是“摘其过杖之”,也就是故意找茬。这是直接践踏皇帝底线的行为,万氏在皇帝心中可不是一个身份低贱的宫女。后立未踰月而废,当时传言或谓后宫先有擅宠者被后杖责故及。然宫禁事秘,莫得而详。—《明宪宗实录卷八》宪宗与万贵妃剧照诞育皇长子吴皇后被废之后,朱见深也并没有立万氏,新皇后是上元人王氏。当然对成化皇帝来说皇后是谁并不重要,万氏开心最重要。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正月十九日,宪宗和万氏的爱情结晶终于出生。当年三月,万氏被册封为贵妃,当初皇后候选人之一的柏氏进封贤妃。从这个角度看,万氏因诞育皇长子而进封贵妃,宪宗对她虽然宠爱,但并未逾礼。而且万氏封了贵妃之后,其父万贵才被封为锦衣卫正千户(正五品),比柏贤妃之父柏珍锦衣卫指挥同知(从三品)的级别可差远了。可惜皇长子在当年十一月即不幸夭折,作为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位不满周岁就早夭的皇子,宪宗特地让礼部斟酌祭葬之礼。事实上礼部提出的一切从简,包括皇帝和万贵妃在内均没有提出异议。甲午,皇长子薨。上谕礼部曰:“皇子薨逝,朕甚感伤。祭葬之礼,其酙酌以闻。”于是礼部议按礼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祭葬礼仪俱合从简。祭不用牲用素羞,出殡日上服浅淡服,明日百官行奉慰礼。—《明宪宗实录卷三十六》长子去世之后,可能是为了弥补贵妃,其父万贵在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九月被封为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正四品,还是不如柏珍)。《明史》中的谎言按照《明史》记载,万贵妃在皇长子夭折之后似乎进入了癫狂状态。对已经怀孕的妃嫔,要下药打胎。对已经出生的皇子(孝宗),要动手杀害。所作所为,简直是人神共愤。我们上一段原文,再来分析一下其中的谬误。孝穆纪太后,孝宗生母也,贺县人。…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内藏。…帝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万贵妃知而恚甚,令婢钩治之。婢谬报曰病痞。乃谪居安乐堂。久之,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贵妃日伺无所得。…帝自悼恭太子薨后,久无嗣,中外皆以为忧。成化十一年,帝召张敏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敏伏地曰:“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帝愕然,问安在。对曰:“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于是太监怀恩顿首曰:“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帝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往迎皇子。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衣以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走投帝怀。帝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使怀恩赴内阁具道其故。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贺,颁诏天下。移妃居永寿宫,数召见。万贵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绐我。”其年六月,妃暴薨。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谥恭恪庄僖淑妃。敏惧,亦吞金死。—《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万贵妃剧照孝穆纪太后是广西土官的女儿,因“警敏通文字”,被授为宫中女史。女史是明代宫中六局二十四司之中最低级别的女官,当然也是在皇帝的临幸范围内。以上这段《明史》记载有多少错误呢?我们试着来做个分析:其一孝宗出生后,万贵妃让太监张敏去把这位皇子溺死。张敏的反应是“上未有子,奈何弃之”,这真是见了鬼了。孝宗生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七月,是宪宗第三子。在他出生之前,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四月柏贤妃为宪宗生下皇次子朱祐极。朱祐极在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十一月被册封为皇太子,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正月去世,赐谥曰悼恭。换句话说,孝宗出生之时,悼恭太子活得好好的,宪宗怎么就没儿子?其二张敏在向宪宗说出孝宗的存在之后,即畏罪自尽,那他的死期应该就在成化十一年六月左右。可是《明史杨继宗传》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杨继宗有当时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他在浙江按察使的任上多次与宫中太监张庆发生矛盾。张敏作为张庆的哥哥,也曾经在宪宗前进谗言,结果却被当面打脸。那么杨继宗是什么时候出任浙江按察使的呢?答案是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九月初四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一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二》壬戌日条下的记载自己看一下。换句话说,纪氏死了三年,张敏还活得好好的。又据地方县志,张敏实际死于成化二十一年。其三宪宗一看到孝宗,就觉得像自己。这个事吧,由于纪淑妃的血统关系,孝宗的相貌和大明历代先帝其实区别挺大的。下图有画像对比,大家可以自己看。左为宪宗画像,右为孝宗画像其四纪淑妃之死,只怕和万贵妃真扯不上关系。由大学士商辂给宪宗的上疏可知,孝宗和纪淑妃分开之后,是由万贵妃抚养的。知道这个信息,有没有惊掉下巴?万贵妃要是想害孝宗,不是举手之劳的事么?初,帝召见皇子留宫中,而纪妃仍居西内。辂恐有他患,难显言,偕同官上疏曰:“皇子聪明岐嶷,国本攸系。重以贵妃保护,恩逾己出。但外议谓皇子母因病别居,久不得见。宜移就近所,俾母子朝夕相接,而皇子仍藉抚育于贵妃,宗社幸甚。”由是纪妃迁永寿宫。—《明史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孝宗移居万贵妃寝宫昭德宫,应该在当年四月十四日乾清宫发生火灾之后。而从商辂的上疏来看,纪氏当时就已得病。到了六月二十六日纪氏病情愈发沉重,商辂再次提醒皇帝,作为皇长子生母,其死后“一应礼节须宜从厚”。六月二十八日纪氏去世,追封为淑妃,谥恭恪庄僖。八月葬于西山。当年十一月初八日,朱祐樘被册立为皇太子,此后移居仁寿宫,由祖母周太后照顾。孝宗既立为皇太子,时孝肃皇太后居仁寿宫,语帝曰:“以儿付我。”太子遂居仁寿。《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乾清宫谎言由何而来?虽然《明史》中有关万贵妃的记载大有问题,但这个责任还真不能按在清朝的头上。如果我们打开《胜朝彤史拾遗记》这本书,就会发现《明史》中的内容,几乎原封不动摘抄自本书第三卷万妃传。“胜朝”指已灭亡的前一朝代,“彤史”是古代宫中女官名,掌记宫闱起居等事。那么很明显,《胜朝彤史拾遗记》一书讲的就是明朝后宫的八卦新闻。这本书的作者毛奇龄曾出任明史馆修纂官,这下大家应该清楚为何《明史》中的记载和《胜朝彤史拾遗记》几乎一模一样了吧?那么《胜朝彤史拾遗记》中的史料又从何而来呢?有没有可信度呢?我们再往前翻,有一本叫《谷山笔麈》的书,是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的于慎行所著。在本书中对于孝宗身世和万贵妃恶行的描写,基本就是《胜朝彤史拾遗记》的最初来源。孝庙既生,顶上有数寸许无发,盖药所中也。传云太子迎入东朝,贵妃使使赐孝穆死。或曰孝穆自缢。万历甲戌,一老中官为予道说如此。—《谷山笔麈卷之二·纪述一》万历甲戌就是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此时距离纪氏之死已经过去了近百年。而在另一部明代重要史料《万历野获编》中,其作者沈德符就对于慎行听信宦官之言的行为嗤之以鼻。于公起北方早贵,并本朝纪载不尽寓目,自谓得其说于今上初年老中官,不知宦寺传言讹舛,更甚于齐东。予每闻此辈谈朝家故事,十无一实者,最可笑也。—《万历野获编卷三·宫闱孝宗生母》结语:至此真相大白,有关万贵妃的种种黑料,原来尽出于万历初年的一位宫中老太监之口。后世史学家不加验证便书之于史书,若非太蠢,便是太坏。册封朱祐樘为皇太子之后,宪宗或许是为了安慰万贵妃,于次年十月进封其为皇贵妃。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正月初十日万皇贵妃去世,当时刚刚结束庆成宴回宫的宪宗突然接到噩耗,整个人都懵了。过了好久才长叹一声:“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所谓的侍长,即妾室之长的意思。万皇贵妃生于宣德庚戌(即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此时已经58岁高龄。万皇贵妃谥号为恭肃端慎荣靖,葬天寿山西南。而宪宗本人在此之后果然“悒悒无聊,日以不预”,半年后即驾崩。这份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却因为二者之间的年龄差距而不容于后世,何其愚哉!皇太子朱祐樘即位后追尊其母,各路马屁精纷纷出动。当年九月山东鱼台县县丞徐顼上疏认为“先母后之旧痛未伸”,意思就是纪氏之死存疑。明孝宗对此表态:“此事皇太后、母后宣谕已明,凡外间无据之言难凭访究”。年底宪宗梓宫将赴葬山陵,监察御史曾璘上疏提出将万贵妃迁葬并削其谥号。孝宗再次表态:“削谥迁葬事,其止勿复言”。从孝宗本人多次表态来看,他不认为生母死于万皇贵妃之手,至少并无任何证据。乾隆帝画像俗话说皇帝最懂皇帝,多年之后爱好广泛的乾隆皇帝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来为万皇贵妃鸣冤,其中有一句话特别一针见血:总之宫闱事秘,传闻已不可凭,或由众人深嫉万安之假附乱政,遂饰为无稽之言以归万妃。—《驳明宪宗怀孕诸妃皆遭万妃逼迫而堕胎》上文内容出自《乾隆御批通鉴卷十一》,乾隆以帝王眼光来看万皇贵妃不过是被众人讨厌的万安所连累而已。万安虽是成化朝内阁首辅,但不过是政治手腕高超的宪宗皇帝手中提线木偶而已。文官们厌恶万皇贵妃,不过是厌恶万安。而厌恶万安,实质是对宪宗大权独揽不满。而万皇贵妃,无疑是曲线攻击皇帝的最佳目标。谎言说得多了,渐渐也就众恶所归了。龙云,民国时期的“云南王”,独掌云南军政大权18年。自1927年龙云联合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等镇守使联合起兵推翻唐继尧在云南的统治后,龙云就开始替代唐继尧成为云南的实际控制者。而在主政云南18年的时间里,龙云从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等诸多方面对云南进行了全面的改建。在政治上,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将云南划分为1个市、112个县、15个设治局和2个对讯督办区,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殖边督办和独立营。在军事上,取消师、军等番号,缩小编制,采取“精兵”政策。在经济上,设立“入口货特检处”限制洋货进口,另定税则,以此增加财税收入,同时兴办交通事业,兴建了滇越铁路,及滇黔公路、滇康公路、川滇西路、滇川东路、滇桂公路、滇康公路等六条公路。在文教上,大力在云南兴办教育,先后创办南箐中学、昭通十县联合女子中学、云南第二民众教育馆、昭通炎山小学、云南大学等学校。 当然龙云不但对云南的建设有着突出的贡献。在抗日战争上,龙云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在南京“国防会议”上龙云慷慨陈词道“当尽以地方所有之人力、财力,贡献国家,牺牲一切,奋斗到底,俾期挽救危亡”,然后又在第一时间先行出兵4万出滇抗战。同年,龙云更是仅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修建完成本来需要一年才能完成修建的滇缅公路,而这条公路也在日后不久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为中国的抗日事业输入了大量必需的生活物资和战略物资。 可以说龙云对于中国来说,实乃是“功大于过”,正如周总理所说“龙云先生在世之年,有三件对国家的重要贡献和功绩:第一,他对中国民主革命有贡献;第二,他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有功;第三,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他坚决支持,直至胜利,有功。”。那么就是这么一位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爱国将领,他的几个儿子的表现都是如何的呢?最终结局又是如何的呢?不过要知道龙云的儿子可不是题主说的三个,而是七个哦(六子龙绳元早夭)。龙绳武 龙绳武是龙云的长子,出生于1906年。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8期毕业生,之后留学法国,就读于圣西尔军校骑兵科。毕业后,在1928年任云南陆军讲武堂军士大队副大队长。1941年,龙云就任昆明行营主后,龙绳武升任昆明行营第2旅少将旅长兼腾龙边区行政监督。可以说凭借着其父龙云的关系,龙绳武可谓是平步青云,才35岁的他就已升任寻常士兵想都不敢想的“少将”军衔。 不过龙绳武虽然在仕途上很顺,可在其他方面却未必见得有多好,在1942年日军进攻腾冲时,贪生怕死的龙绳武连抵抗都不敢抵抗,就直接弃城逃跑了。不过因龙云的关系,这次逃跑并没有给龙绳武带来任何的问题,甚至在1943年还升任了暂编第19师师长。当然在这之后,龙云也不放心再让他去前线作战了,一直都将他放在后方。就这样到了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龙绳武在12月升任第60军副军长,可还没就职就被调到国民政府,任一个虚职的少将参军。1949年4月,升任总统府中将参军。不久因其父亲龙云在香港发动起义,这个时候龙绳武就来到香港追随自己的父亲。之后随着我党解放全国后,在1950年我党邀请他从香港回到大陆就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不过因其三弟龙绳在国内武装叛乱失败,受此影响龙绳武就被一直滞留在香港。1954年11月,龙绳武苦于回大陆无望,并接受了远在台湾的蒋介石邀请,赴台就任总统府中将参军。 当然在台湾的日子,龙绳武只是空挂着“中将”的头衔,并没有任何的实权,也从不了政。所以晚年的龙绳武开始投入佛门修行,直至终老。 龙绳祖 龙绳祖是龙云的次子。先后就读于于法国圣西尔军校、陆军大学将官班。1936年任滇黔绥靖公署警卫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时期就任滇黔绥靖公署独立团团长。1943年,在其父龙云主政昆明行营时,任独立第2旅少将旅长。1945年任暂编24师师长,1946年7月龙绳祖拒绝蒋介石要他开赴华中战场打内战的命令,先是就地解散了全师一万多官兵,后自行离职。 也就是如此,蒋介石听闻龙绳祖敢擅自解散部队,于是就下令将龙绳祖缉捕关押。不过蒋介石最终还是看在龙云的面子上,在关押不到一个礼拜就将龙绳祖释放,并让他做了国民政府少将参军。1949年4月,升任总统府中将参军,同年8月,追随其父龙云在香港发动起义,并就此定居于香港,自此终老。 龙绳曾 龙绳曾是龙云的三子,出身于1912年。先后就读于于云南陆军军官教导团、陆军大学将官班。而在就读于陆军大学将官班的时候,也就是在1947年11月,龙绳曾做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那就是与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孔祥熙的女儿孔令伟在中央公园进行枪战。这次枪战究其原因在于龙绳曾在不知道孔令伟的身份下调戏了她,于是忍无可忍的孔令伟随手拿起枪就射向他,而侥幸逃过枪击的龙绳曾也开始拿枪与孔令伟对射,这件事最终的结局就是以龙云出面道歉而告终。 1936年,因其父龙云就任滇黔绥靖公署主任的原因,出任机关枪团少校团附。1937年12月,升任第1大队第2区队少校区队长。1938年6月,调任新编第11师第1旅第2团中校团附,后出滇抗战。1940年7月,升任第58军补充团上校团长。1943年6月升滇黔绥靖公署少将附员。1947年11月,入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四期学习,1年后的11月因其父亲龙云失势,于是从陆大毕业后就不再军队任职,移居香港。1949年5月,因形式需要,龙绳曾回到大陆就任西南人民革命军尹武纵队司令。1950年4月,率部接受了人民解放军的改编,并出任昭通警备区第二副司令员兼警备总队总队长。但是由于龙绳曾并不是诚心归顺,只是被形式所迫。所以在接受我党的改编后,他并没有安心的接受我党的指挥,而是借助着其母族在昭通的影响,开始暗中联络当地彝族土司首领,预谋反叛。后龙绳曾在自认为实力已经可以和我党对抗时,就接受了台湾方面给予的“川滇黔康反共救国军”总司令的任命。并在随后不久进攻我党军队,不过很快就被我党镇压,龙绳曾被击毙。龙绳文 龙绳文是龙云的第四子,出身于1926年。他曾经短暂的从过军,任陆军中校。但是因其本人不喜欢军队的生活,所以在龙云的答应下,1945年龙绳文前往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毕业后因龙云失势,且龙云也害怕他回国会受到伤害,于是就让龙绳文留在了美国。 在美国的龙绳文凭借着天才般的经商头脑,在短短数年就打下了百万的身家,并成为了美国华人中最有影响力的实业家。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时候,龙绳文在美国第一次组织了华人访华团前往中国。1975年,龙绳文出任全美华人协会总干事,后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之后他凭借着这个身份在促成中美两国建交和两国人民的民间交往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1年3月28日,龙绳文因患脑溢血医治无效不幸去世,终年65岁。 龙绳勋 龙绳勋是龙云的第五子。关于他本人的记载并不多,龙绳勋最出名的就是与五六十年代著名的电影明星林黛的婚姻。林黛是时至今日中国最卖座的明星之一,她曾2次获得亚洲影展女主角奖,被《纽约时报》誉为“继燕窝汤之后的远东地区里最伟大的发现”,也被称赞其抵得上二十五个苏丝·帕克,八个珍曼丝菲,及一大把玛丽莲·梦露。 195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深造的林黛,在这里遇到了龙云的五公子龙绳勋,之后在1961年2月12日两人于香港九龙玫瑰堂举行婚礼。1963年,龙绳勋的儿子龙宗瀚出生,但是随着儿子的出生,龙绳勋与林黛的矛盾日益严重。究其原因在于林黛因其儿子的出生,导致其演艺事业早已在走下坡路的林黛更是雪上加霜,也正是因为如此,林黛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差。最终在1964年7月17日林黛彻底爆发,她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兼吸入煤气自杀。而后龙绳勋终身未在娶,直至2007年因病去世。 龙绳德 这里说下因龙云的六子龙绳文早夭所以不介绍。龙绳德是龙云的第七子,他在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往昆明的法国教会代养。长大后,被龙云送往昆明南菁小学就读,在西南联大附中上完初中,后毕业于北京人大贸易系。 1962年其父龙云去世,他于次年定居于香港,并在这里创办了南开女子书院和龙东公司。1973年,龙绳德又前往美国波士顿定居,在这里他与人后开了一家中餐厅。2009年10月8日,龙绳德回到中国参加了新中国60华诞观礼,随后回昆明参观了云南讲武堂。 可以说龙云的儿子当中除了六子龙绳元早夭的,其余的六个儿子都各有各的人生。其中四子龙绳文是爱国华人,对中美两国的建交和民间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子龙绳武和次子龙绳祖有“拨乱反正”之功,在香港参加反对蒋介石独裁的起义也算是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五子龙绳勋和六子龙绳德虽然无什么大功,但也算平平安安的过着自己晚年的生活。至于三子龙绳曾只能说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了。“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曾经他被骂为大汉奸,是大汉民族之耻辱,是他引清军入关,导致300年中原遭受满族奴役。也有人称他是英雄,平西川,创佳绩,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是中国之福将也。后来吴三桂因不满康熙大帝削藩而反,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吴三桂既然造反,那他就一定想过失败,他肯定会想会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当时康熙将他满门抄斩之时,果真漏掉一人,这一人是谁?他后来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这还得从吴三桂的发家史说起。吴三桂作为山海关统领,负责抵御东北清人的入侵。而明末时期中原混乱,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一路北上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被迫上吊自杀。而吴三桂也想过和李自成搞好关系,投降李自成。可没想到李自成杀入北京之后,就将吴三桂的老家,抄了个底朝天。他手下的将领刘宗敏还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这可让吴三桂愤怒之极,一怒之下便放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但其实当时吴三桂和清人说好,是扶持崇祯太子登基,可没想到清人已入北京之后马上变了卦,吴三桂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来。本来还是正义之举一下变成了卖国贼了。又是一个女人改变了中国历史。当然清人知道吴三桂怎么想的。在后来的清军向南进攻之时整个中原,也只让吴三桂去清理大顺政权,而不让其去碰南明政权,就在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被完全剿灭之后。吴三桂,又面临一个处境,那就是在南明和清朝之间做一个选择,吴三桂又一次选择了清朝。之后他一马平川,以爱妾圆圆作为精神支柱,平李闯、定云南、驱永历,为大清统一中国立下赫赫战功,成就一代开府建藩,拥兵一方的平西王。然而就在吴三桂前往云贵,当起了自己的土皇帝之时。清朝不会那么容易放他出去,为了防止他造反,就将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留在京城。并将多尔衮的女儿建宁长公主嫁给了吴应熊为妻。以驸马的身份封吴应熊为三等子爵,实则是让其在这里当人质罢了。就在吴三桂打算过着自己逍遥快活的日子之时。他却遇上了年仅十几岁却胸怀大志的康熙帝。在其他两位藩王尚可喜耿精忠,都做样子申请削藩之时。60岁的吴三桂也只能跟着这个风,但没想到康熙帝居然直接同意了,决定下令削藩。这下可把吴三桂给吓到了,削藩就代表着他再也没有了军权,没有自己的军队的他就成为了一支待宰的羔羊,康熙随时可以杀了。那么吴三桂在造反之前就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吗?要知道在史书上记载,吴三桂就只有吴应熊这么一个儿子。其实不然,吴三桂曾经和一个歌妓生过一个儿子叫吴应麒。但吴三桂为了保持自己的名节,一直对外和吴应麒以叔侄相称,而实际上他们却是父子。吴应麒一直追随吴三桂四处征战,为吴三桂创下汗马功劳,非常有才能。削藩命令的下达,吴应熊就知道自己的父亲必定会造反,他也知道自己脱身无望,于是暗中就派人将自己的长子吴世藩,秘密的送回。吴三桂看到自己的长孙回来,就知道自己儿子的意思,于是1673年吴三桂揭竿而起,发动三藩之乱。三藩之乱发生后,康熙帝不管建宁长公主的反抗,将吴应熊和其几个儿子全部处死,而只将建宁公主所生的两个幼女和其他庶子送入宫中幽禁。一开始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名号,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清人实力相当。可是,吴三桂人生中做过最错误的决定,便是在后来称帝了。这让百姓看清楚吴三桂不是真正的忠诚,而是一名乱臣贼子,由此三藩很快的就被康熙帝剿灭。1678年吴三桂被杀,吴世藩在岳父郭壮图的支持之下,在贵阳即所谓大周皇帝位。1681年,清军攻入昆明,吴世藩自杀身亡。由于吴世藩尚且年幼,未曾留下子嗣,清军入昆之后将吴三桂所有的家族进行灭门抄斩。也包括在北京关押的吴应熊的庶子们,因此吴三桂的所有后代全部被杀。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在一开始我们讲到的,吴三桂一个不为人知的次子吴应麒。康熙帝杀了全家,却漏了一人,就是吴三桂的次子吴应麟。那么这个吴应麒去了哪里呢?原来在吴三桂死后,吴世藩和吴应麒曾经争夺地位,但是吴应麒却由于是自己低微的身份,在争夺帝位中失利。于是和另一名大将马宝在贵阳迎吴三桂灵柩于岑巩安葬,并且带着已经出家的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一起藏到了贵州马家寨,为了避免追杀,他还将名字改成了吴启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次考古活动,发现了今天贵州的马家寨确实有一座吴门墓,而其中埋藏的女性,就是陈圆圆。如今生活在贵州的岑巩马家寨的吴家人,应该就是吴三桂的后代了。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本题中的“兄终弟及”,如果解释为哥哥绝嗣,再将皇位传给弟弟,如明熹宗传位崇祯帝朱由检那样,那弟弟自然是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但是如果哥哥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会怎么样呢?其实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哥哥的儿子命运都会比较悲惨。今天笔者就举宋太祖、宋太宗,以及元武宗和元仁宗这两对兄弟来举个例子。烛影斧声的悲剧陈桥兵变赵匡胤和赵匡义是亲兄弟,分别是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的次子和第三子。凭借着在后周太祖郭威和世宗柴荣手下的战功,赵匡胤在柴荣病重时升任殿前都点检,即禁军最高统帅。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驾崩,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即后周恭帝。对于军阀横行,实力为王的五代十国来说,立一个幼童做天子,显然是亡国的前兆。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日,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匆促间命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正月初二日,大军抵达陈桥驿。初三日,即发生了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剧照赵匡胤随即率军杀回开封,在杀死了后周朝廷最后的忠臣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之后,开封城防随即被叛军接管。初四日,赵匡胤接受柴宗训禅位,于开封崇元殿正式登基,国号宋。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迁恭帝及符后于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宋史卷一·太祖本纪》烛影斧声作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打仗上面确实有一套。他在登基之后励精图治,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南收广汉,平定江南,奠定了北宋基本版图。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晋王赵匡义饮酒并共宿宫中。次日清晨,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第三天,晋王赵匡义紧急登基,为兄长上庙号为太祖。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太平兴国二年四月乙卯,葬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加上尊谥曰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宋史卷三·太祖本纪》烛影斧声剧照宋太祖无疾暴崩,且在长子长子赵德昭已经26岁的情况下,居然由弟弟赵匡义继承了皇位。因此千年以来,太宗赵匡义谋害兄长的说法,即所谓的“烛影斧声”不胫而走。在宋代史料笔记《续湘山野录》中对此有绘声绘色的描写: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为了洗刷身上的骂名,太宗绞尽脑汁之后弄出了个“金匮之盟”的说法。即鉴于五代十国幼主即位,常常被权臣篡位的教训,当时兄弟两人的生母杜太后命丞相赵普起草盟约,藏于金匮之中。约定太祖驾崩,传位晋王(即太宗),晋王驾崩传位秦王(即赵匡胤、赵匡义之弟赵廷美),秦王驾崩则传位赵德昭。那么事实上赵匡义是如何对待两位名义上的接班人呢?很遗憾,非常残酷。赵德昭: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赵廷美:在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因受诬图谋不轨,降为涪陵县公,安置于房州。最终,皇太子之位还是落在了太宗的儿子手中。兄弟叔侄世世相承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答剌麻八剌之子,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忽必烈一共有两个嫡子,分别是太子真金和秦王忙哥剌。太子真金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和第三子铁穆耳。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太子真金于忽必烈之前去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忽必烈册立太子第三子铁穆耳为皇太孙。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后,铁穆耳即位,是为成宗。成宗铁穆耳曾经有一个儿子,但是却不幸夭折。因此在他于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去世之时,元朝建立以后第一次皇位继承危机爆发。当时皇后卜鲁罕打算立秦王忙哥剌之子安西王阿难答为帝。这显然是有些离谱,因为甘麻剌和答剌麻八剌都有子嗣,怎么能容忍秦王之后来做皇帝。真金太子剧照于是当时正在大都的答剌麻八剌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与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合谋发动政变,杀死安西王阿难答及其支持者中书左丞相阿忽台。同时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兄长怀宁王海山率领大军从漠北南下进入大都,废黜并赐死了卜鲁罕皇后,随即称帝,改明年为至大元年。海山称帝后,将爱育黎拔力八达册为皇太弟,约定皇位“兄弟叔侄世世相承”。初,仁宗为皇太子,丞相三宝奴等用事,畏仁宗英明,邦宁揣知其意,言于武宗曰:“陛下富于春秋,皇子渐长,父作子述,古之道也。未闻有子而立弟者。”武宗不悦曰:“朕志已定,汝自往东宫言之。”邦宁惭惧而退。—《卷二百四·列传第九十一》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正月,海山在大都去世,享年31岁。谥号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武宗是个实诚人,从来没有试图废去弟弟的皇位继承人身份。因此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利继位,改明年为皇庆元年。但是那该死的人性啊,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太后弘吉剌答己和权臣铁木迭儿的劝说下,竟然公然撕毁和兄长武宗的约定。延祐二年(公元1315)十一月,武宗长子和世?被封为周王,并贬居云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十二月,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其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正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去世,享年35岁。谥号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皇太子硕德八剌继位,改明年为至治元年。元武宗画像结语:太宗得国不正,因此“靖康之耻”都被认为是太祖对弟弟的报复(传说力主发动灭宋之战的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长相酷似赵匡胤,一度被认为是宋太祖转世)。最终断子绝孙的宋高宗放弃太宗子孙,而从太祖后代中选择孝宗作为继承人。大宋帝系又从太宗系回到了太祖系。元仁宗背信弃义,其中硕德八剌在“南坡之变”中被弑,帝位回到了真金太子长子甘麻剌之子也孙铁木儿手上。也孙铁木儿死后,武宗当年的铁杆粉丝燕帖木儿拥立周王和世?的弟弟图帖睦尔发动政变。最终经过“两都之战”,元朝的帝系再次回到武宗后代手中。宋朝和元朝的例子充分表面,人性是经不起考验。哥哥传位给弟弟,想让弟弟再传位给侄子,那只能是天真的臆想。可是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宋朝的帝位回到太祖后代,元朝的帝位回到武宗后代,何尝不是一种天理昭彰呢。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开创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皇帝的事能叫霸占吗?人家是真爱,不嫌弃你是个寡妇,还对你百般恩宠,不但赐你龙种,生了儿子,还差点册为皇后,这难道不是真爱吗?齐王妃杨氏,李元吉的老婆,出身名门望族,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长的“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天生丽质娇滴滴,典型的白富美,是个男人看了都怦然心动。据说李元吉在世时,高富帅李世民便已垂涎杨氏美色,只是没法下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坏人做到底,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干掉,连同把他们的儿子、自己的十个亲侄子全部打包送给阎王爷,让他们父子在九泉之下团聚去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还算幸运的,那些年轻貌美的被全部没入宫中,成为李世民后宫佳丽,大美人杨氏也在其中,乐的李世民屁颠屁颠,合不拢嘴。杨氏在宫中没有正式封号,宫人都称她“巢剌王妃”。李世民对这个弟媳兼寡妇是很宠爱的,人妻少妇的风情让他欲罢不能,还让杨氏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明。要知道,这李明可是李世民最后一个子女,杨氏也因此成为长孙皇后去世后唯一给皇帝生下子女的嫔妃。后来中宫久虚,李世民甚至想把杨氏立为皇后,只是碍于魏征等人反对作罢,但他又把俩人的儿子过继给已经死了的弟弟李元吉当嗣子。狠下心来杀了弟弟,如愿以偿夺了弟媳,又跟弟媳生了儿子,还把这个儿子送给弟弟做继子,李世民的脑回路不是一般的大。后来人喜欢批判李世民杀弟夺妻,霸占弟媳,有悖伦常,其实这件事不足为怪,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甚至可以为李世民鼓掌叫好,表扬他的英明正确。哥哥死了娶嫂子,弟弟挂了娶弟媳,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收继婚,古往今来都不少见,如今一些地区还保留兄弟互娶对方寡妻的习俗,更何况隋唐皇室都是鲜卑后人,这是他们的老习俗。这种传统实质上是对寡居女性的保护,不然孤儿寡母,无人照料,她们是很难存活的。李世民此举至少是一举三得:一是满足了自己对杨氏朝思暮想的愿望,此后专宠一人,夜夜笙歌;二是让杨氏这个寡妇后半生衣食无忧,不用独守空房,仍可享受性福;三是表现自己宽大为怀的人文精神,塑造仁君形象。综合来看,这已是杨氏最好的待遇。杀夫之仇、杀子之仇?人家是皇帝,根本不存在的;刺杀皇帝给老公、儿子报仇?只有宫廷剧才会有这样狗血的情节。各位看官,如果你不赞成李世民的做法,你能不能给杨氏更好的结局?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穷追猛打万贵妃,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明宪宗本人也。明宪宗在其23年的皇帝生涯中,对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贵妃始终荣宠不减,忠贞不二。这样的一段爱情,难道不是可歌可泣的么?我们可以容忍法国总统娶自己的老师,为何就容不下成化皇帝和万贵妃呢?更何况明宪宗证明了自己的爱情,另一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史书中万贵妃最大的罪名就是迫害皇嗣,如同《甄嬛传》中的皇后一样,热衷于给后宫妃嫔打胎。在任何一个朝代,皇嗣都是重中之重,而明宪宗本人对此更是印象深刻。当年他叔父景泰帝朱祁钰,就是因为没有儿子,轻易就被自己老爹篡夺了皇位。有此前车之鉴,他又为何放任万贵妃胡来呢?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明史》造假。万贵妃剧照万贵妃:明宪宗一生所爱万贵妃是青州诸城县人,父亲万贵县吏出身,又因犯了过错而被谪居霸州。无奈之下年仅四岁的小万姑娘在明宣宗宣德九年被送进宫中,成为了皇后孙氏身边的宫女。宣宗驾崩后,皇太子朱祁镇即位,是为英宗。孙皇后也升级为皇太后。守卫废太子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十五日,御驾亲征的朱祁镇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本人还被瓦剌人抓了俘虏。消息传回北京,为了坚定天下臣民抗敌的勇气和意志,孙太后册封朱祁镇年仅三岁的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由宣宗次子朱祁钰监国。但是英宗这位瓦剌留学生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竟然在大明境内到处厚着脸皮扣关叫门。为了阻止皇帝卖国,孙太后下旨将朱祁镇升级为太上皇帝,让朱祁钰登基为新皇帝。一年后失去利用价值的朱祁镇被瓦剌人放回京师,随即被朱祁钰软禁在了紫禁城外的南宫。包括太子生母周贵妃在内的妃嫔,都跟着朱祁镇一起去了新住处。至于朱见深,和几个弟弟一起住进了祖母孙太后所在的清宁宫。清宁宫靠近东华门,其实离南宫不远,但这一小段距离,可称得上是“咫尺天涯”。明英宗朱祁镇剧照为了照顾孙儿,孙太后把最得力的宫女万氏派了过去。当然她没想到,万宫女这一去就是终身。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六岁的朱见深被告知从今以后你只是沂王了,皇太子变成了叔父的儿子朱见济。历史上的废太子,一般结局都非常凄惨。当时除了祖母孙太后,就只有万宫女尽心尽力地守在沂王身边。史书记载朱见深即位之后每逢出游,万氏总是“戎服前驱”。我们在嘲笑宪宗怪癖之时,有没有想过当年的万宫女就是这样保卫着年幼的朱见深呢?英宗复辟之后,朱见深被复封为皇太子。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十七日朱祁镇驾崩,庙号英宗。此前孙太后已经去世,换句话说,朱见深即位之后,身边最信任的人就是万宫女。据说朱见深曾有意立万氏为皇后,当然不出意外地遭到了已经升级为皇太后的周贵妃极力反对。最终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吴俊之女吴氏被册为皇后,但仅仅一个月之后就被废黜,原因是“杖责”了万氏。根据《明史》的描写,吴皇后对万氏是“摘其过杖之”,也就是故意找茬。这是直接践踏皇帝底线的行为,万氏在皇帝心中可不是一个身份低贱的宫女。后立未踰月而废,当时传言或谓后宫先有擅宠者被后杖责故及。然宫禁事秘,莫得而详。—《明宪宗实录卷八》宪宗与万贵妃剧照诞育皇长子吴皇后被废之后,朱见深也并没有立万氏,新皇后是上元人王氏。当然对成化皇帝来说皇后是谁并不重要,万氏开心最重要。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正月十九日,宪宗和万氏的爱情结晶终于出生。当年三月,万氏被册封为贵妃,当初皇后候选人之一的柏氏进封贤妃。从这个角度看,万氏因诞育皇长子而进封贵妃,宪宗对她虽然宠爱,但并未逾礼。而且万氏封了贵妃之后,其父万贵才被封为锦衣卫正千户(正五品),比柏贤妃之父柏珍锦衣卫指挥同知(从三品)的级别可差远了。可惜皇长子在当年十一月即不幸夭折,作为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位不满周岁就早夭的皇子,宪宗特地让礼部斟酌祭葬之礼。事实上礼部提出的一切从简,包括皇帝和万贵妃在内均没有提出异议。甲午,皇长子薨。上谕礼部曰:“皇子薨逝,朕甚感伤。祭葬之礼,其酙酌以闻。”于是礼部议按礼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祭葬礼仪俱合从简。祭不用牲用素羞,出殡日上服浅淡服,明日百官行奉慰礼。—《明宪宗实录卷三十六》长子去世之后,可能是为了弥补贵妃,其父万贵在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九月被封为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正四品,还是不如柏珍)。《明史》中的谎言按照《明史》记载,万贵妃在皇长子夭折之后似乎进入了癫狂状态。对已经怀孕的妃嫔,要下药打胎。对已经出生的皇子(孝宗),要动手杀害。所作所为,简直是人神共愤。我们上一段原文,再来分析一下其中的谬误。孝穆纪太后,孝宗生母也,贺县人。…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内藏。…帝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万贵妃知而恚甚,令婢钩治之。婢谬报曰病痞。乃谪居安乐堂。久之,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贵妃日伺无所得。…帝自悼恭太子薨后,久无嗣,中外皆以为忧。成化十一年,帝召张敏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敏伏地曰:“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帝愕然,问安在。对曰:“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于是太监怀恩顿首曰:“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帝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往迎皇子。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衣以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走投帝怀。帝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使怀恩赴内阁具道其故。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贺,颁诏天下。移妃居永寿宫,数召见。万贵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绐我。”其年六月,妃暴薨。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谥恭恪庄僖淑妃。敏惧,亦吞金死。—《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万贵妃剧照孝穆纪太后是广西土官的女儿,因“警敏通文字”,被授为宫中女史。女史是明代宫中六局二十四司之中最低级别的女官,当然也是在皇帝的临幸范围内。以上这段《明史》记载有多少错误呢?我们试着来做个分析:其一孝宗出生后,万贵妃让太监张敏去把这位皇子溺死。张敏的反应是“上未有子,奈何弃之”,这真是见了鬼了。孝宗生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七月,是宪宗第三子。在他出生之前,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四月柏贤妃为宪宗生下皇次子朱祐极。朱祐极在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十一月被册封为皇太子,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正月去世,赐谥曰悼恭。换句话说,孝宗出生之时,悼恭太子活得好好的,宪宗怎么就没儿子?其二张敏在向宪宗说出孝宗的存在之后,即畏罪自尽,那他的死期应该就在成化十一年六月左右。可是《明史杨继宗传》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杨继宗有当时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他在浙江按察使的任上多次与宫中太监张庆发生矛盾。张敏作为张庆的哥哥,也曾经在宪宗前进谗言,结果却被当面打脸。那么杨继宗是什么时候出任浙江按察使的呢?答案是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九月初四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一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二》壬戌日条下的记载自己看一下。换句话说,纪氏死了三年,张敏还活得好好的。又据地方县志,张敏实际死于成化二十一年。其三宪宗一看到孝宗,就觉得像自己。这个事吧,由于纪淑妃的血统关系,孝宗的相貌和大明历代先帝其实区别挺大的。下图有画像对比,大家可以自己看。左为宪宗画像,右为孝宗画像其四纪淑妃之死,只怕和万贵妃真扯不上关系。由大学士商辂给宪宗的上疏可知,孝宗和纪淑妃分开之后,是由万贵妃抚养的。知道这个信息,有没有惊掉下巴?万贵妃要是想害孝宗,不是举手之劳的事么?初,帝召见皇子留宫中,而纪妃仍居西内。辂恐有他患,难显言,偕同官上疏曰:“皇子聪明岐嶷,国本攸系。重以贵妃保护,恩逾己出。但外议谓皇子母因病别居,久不得见。宜移就近所,俾母子朝夕相接,而皇子仍藉抚育于贵妃,宗社幸甚。”由是纪妃迁永寿宫。—《明史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孝宗移居万贵妃寝宫昭德宫,应该在当年四月十四日乾清宫发生火灾之后。而从商辂的上疏来看,纪氏当时就已得病。到了六月二十六日纪氏病情愈发沉重,商辂再次提醒皇帝,作为皇长子生母,其死后“一应礼节须宜从厚”。六月二十八日纪氏去世,追封为淑妃,谥恭恪庄僖。八月葬于西山。当年十一月初八日,朱祐樘被册立为皇太子,此后移居仁寿宫,由祖母周太后照顾。孝宗既立为皇太子,时孝肃皇太后居仁寿宫,语帝曰:“以儿付我。”太子遂居仁寿。《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乾清宫谎言由何而来?虽然《明史》中有关万贵妃的记载大有问题,但这个责任还真不能按在清朝的头上。如果我们打开《胜朝彤史拾遗记》这本书,就会发现《明史》中的内容,几乎原封不动摘抄自本书第三卷万妃传。“胜朝”指已灭亡的前一朝代,“彤史”是古代宫中女官名,掌记宫闱起居等事。那么很明显,《胜朝彤史拾遗记》一书讲的就是明朝后宫的八卦新闻。这本书的作者毛奇龄曾出任明史馆修纂官,这下大家应该清楚为何《明史》中的记载和《胜朝彤史拾遗记》几乎一模一样了吧?那么《胜朝彤史拾遗记》中的史料又从何而来呢?有没有可信度呢?我们再往前翻,有一本叫《谷山笔麈》的书,是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的于慎行所著。在本书中对于孝宗身世和万贵妃恶行的描写,基本就是《胜朝彤史拾遗记》的最初来源。孝庙既生,顶上有数寸许无发,盖药所中也。传云太子迎入东朝,贵妃使使赐孝穆死。或曰孝穆自缢。万历甲戌,一老中官为予道说如此。—《谷山笔麈卷之二·纪述一》万历甲戌就是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此时距离纪氏之死已经过去了近百年。而在另一部明代重要史料《万历野获编》中,其作者沈德符就对于慎行听信宦官之言的行为嗤之以鼻。于公起北方早贵,并本朝纪载不尽寓目,自谓得其说于今上初年老中官,不知宦寺传言讹舛,更甚于齐东。予每闻此辈谈朝家故事,十无一实者,最可笑也。—《万历野获编卷三·宫闱孝宗生母》结语:至此真相大白,有关万贵妃的种种黑料,原来尽出于万历初年的一位宫中老太监之口。后世史学家不加验证便书之于史书,若非太蠢,便是太坏。册封朱祐樘为皇太子之后,宪宗或许是为了安慰万贵妃,于次年十月进封其为皇贵妃。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正月初十日万皇贵妃去世,当时刚刚结束庆成宴回宫的宪宗突然接到噩耗,整个人都懵了。过了好久才长叹一声:“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所谓的侍长,即妾室之长的意思。万皇贵妃生于宣德庚戌(即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此时已经58岁高龄。万皇贵妃谥号为恭肃端慎荣靖,葬天寿山西南。而宪宗本人在此之后果然“悒悒无聊,日以不预”,半年后即驾崩。这份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却因为二者之间的年龄差距而不容于后世,何其愚哉!皇太子朱祐樘即位后追尊其母,各路马屁精纷纷出动。当年九月山东鱼台县县丞徐顼上疏认为“先母后之旧痛未伸”,意思就是纪氏之死存疑。明孝宗对此表态:“此事皇太后、母后宣谕已明,凡外间无据之言难凭访究”。年底宪宗梓宫将赴葬山陵,监察御史曾璘上疏提出将万贵妃迁葬并削其谥号。孝宗再次表态:“削谥迁葬事,其止勿复言”。从孝宗本人多次表态来看,他不认为生母死于万皇贵妃之手,至少并无任何证据。乾隆帝画像俗话说皇帝最懂皇帝,多年之后爱好广泛的乾隆皇帝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来为万皇贵妃鸣冤,其中有一句话特别一针见血:总之宫闱事秘,传闻已不可凭,或由众人深嫉万安之假附乱政,遂饰为无稽之言以归万妃。—《驳明宪宗怀孕诸妃皆遭万妃逼迫而堕胎》上文内容出自《乾隆御批通鉴卷十一》,乾隆以帝王眼光来看万皇贵妃不过是被众人讨厌的万安所连累而已。万安虽是成化朝内阁首辅,但不过是政治手腕高超的宪宗皇帝手中提线木偶而已。文官们厌恶万皇贵妃,不过是厌恶万安。而厌恶万安,实质是对宪宗大权独揽不满。而万皇贵妃,无疑是曲线攻击皇帝的最佳目标。谎言说得多了,渐渐也就众恶所归了。龙云,民国时期的“云南王”,独掌云南军政大权18年。自1927年龙云联合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等镇守使联合起兵推翻唐继尧在云南的统治后,龙云就开始替代唐继尧成为云南的实际控制者。而在主政云南18年的时间里,龙云从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等诸多方面对云南进行了全面的改建。在政治上,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将云南划分为1个市、112个县、15个设治局和2个对讯督办区,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殖边督办和独立营。在军事上,取消师、军等番号,缩小编制,采取“精兵”政策。在经济上,设立“入口货特检处”限制洋货进口,另定税则,以此增加财税收入,同时兴办交通事业,兴建了滇越铁路,及滇黔公路、滇康公路、川滇西路、滇川东路、滇桂公路、滇康公路等六条公路。在文教上,大力在云南兴办教育,先后创办南箐中学、昭通十县联合女子中学、云南第二民众教育馆、昭通炎山小学、云南大学等学校。 当然龙云不但对云南的建设有着突出的贡献。在抗日战争上,龙云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在南京“国防会议”上龙云慷慨陈词道“当尽以地方所有之人力、财力,贡献国家,牺牲一切,奋斗到底,俾期挽救危亡”,然后又在第一时间先行出兵4万出滇抗战。同年,龙云更是仅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修建完成本来需要一年才能完成修建的滇缅公路,而这条公路也在日后不久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为中国的抗日事业输入了大量必需的生活物资和战略物资。 可以说龙云对于中国来说,实乃是“功大于过”,正如周总理所说“龙云先生在世之年,有三件对国家的重要贡献和功绩:第一,他对中国民主革命有贡献;第二,他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有功;第三,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他坚决支持,直至胜利,有功。”。那么就是这么一位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爱国将领,他的几个儿子的表现都是如何的呢?最终结局又是如何的呢?不过要知道龙云的儿子可不是题主说的三个,而是七个哦(六子龙绳元早夭)。龙绳武 龙绳武是龙云的长子,出生于1906年。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8期毕业生,之后留学法国,就读于圣西尔军校骑兵科。毕业后,在1928年任云南陆军讲武堂军士大队副大队长。1941年,龙云就任昆明行营主后,龙绳武升任昆明行营第2旅少将旅长兼腾龙边区行政监督。可以说凭借着其父龙云的关系,龙绳武可谓是平步青云,才35岁的他就已升任寻常士兵想都不敢想的“少将”军衔。 不过龙绳武虽然在仕途上很顺,可在其他方面却未必见得有多好,在1942年日军进攻腾冲时,贪生怕死的龙绳武连抵抗都不敢抵抗,就直接弃城逃跑了。不过因龙云的关系,这次逃跑并没有给龙绳武带来任何的问题,甚至在1943年还升任了暂编第19师师长。当然在这之后,龙云也不放心再让他去前线作战了,一直都将他放在后方。就这样到了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龙绳武在12月升任第60军副军长,可还没就职就被调到国民政府,任一个虚职的少将参军。1949年4月,升任总统府中将参军。不久因其父亲龙云在香港发动起义,这个时候龙绳武就来到香港追随自己的父亲。之后随着我党解放全国后,在1950年我党邀请他从香港回到大陆就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不过因其三弟龙绳在国内武装叛乱失败,受此影响龙绳武就被一直滞留在香港。1954年11月,龙绳武苦于回大陆无望,并接受了远在台湾的蒋介石邀请,赴台就任总统府中将参军。 当然在台湾的日子,龙绳武只是空挂着“中将”的头衔,并没有任何的实权,也从不了政。所以晚年的龙绳武开始投入佛门修行,直至终老。 龙绳祖 龙绳祖是龙云的次子。先后就读于于法国圣西尔军校、陆军大学将官班。1936年任滇黔绥靖公署警卫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时期就任滇黔绥靖公署独立团团长。1943年,在其父龙云主政昆明行营时,任独立第2旅少将旅长。1945年任暂编24师师长,1946年7月龙绳祖拒绝蒋介石要他开赴华中战场打内战的命令,先是就地解散了全师一万多官兵,后自行离职。 也就是如此,蒋介石听闻龙绳祖敢擅自解散部队,于是就下令将龙绳祖缉捕关押。不过蒋介石最终还是看在龙云的面子上,在关押不到一个礼拜就将龙绳祖释放,并让他做了国民政府少将参军。1949年4月,升任总统府中将参军,同年8月,追随其父龙云在香港发动起义,并就此定居于香港,自此终老。 龙绳曾 龙绳曾是龙云的三子,出身于1912年。先后就读于于云南陆军军官教导团、陆军大学将官班。而在就读于陆军大学将官班的时候,也就是在1947年11月,龙绳曾做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那就是与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孔祥熙的女儿孔令伟在中央公园进行枪战。这次枪战究其原因在于龙绳曾在不知道孔令伟的身份下调戏了她,于是忍无可忍的孔令伟随手拿起枪就射向他,而侥幸逃过枪击的龙绳曾也开始拿枪与孔令伟对射,这件事最终的结局就是以龙云出面道歉而告终。 1936年,因其父龙云就任滇黔绥靖公署主任的原因,出任机关枪团少校团附。1937年12月,升任第1大队第2区队少校区队长。1938年6月,调任新编第11师第1旅第2团中校团附,后出滇抗战。1940年7月,升任第58军补充团上校团长。1943年6月升滇黔绥靖公署少将附员。1947年11月,入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四期学习,1年后的11月因其父亲龙云失势,于是从陆大毕业后就不再军队任职,移居香港。1949年5月,因形式需要,龙绳曾回到大陆就任西南人民革命军尹武纵队司令。1950年4月,率部接受了人民解放军的改编,并出任昭通警备区第二副司令员兼警备总队总队长。但是由于龙绳曾并不是诚心归顺,只是被形式所迫。所以在接受我党的改编后,他并没有安心的接受我党的指挥,而是借助着其母族在昭通的影响,开始暗中联络当地彝族土司首领,预谋反叛。后龙绳曾在自认为实力已经可以和我党对抗时,就接受了台湾方面给予的“川滇黔康反共救国军”总司令的任命。并在随后不久进攻我党军队,不过很快就被我党镇压,龙绳曾被击毙。龙绳文 龙绳文是龙云的第四子,出身于1926年。他曾经短暂的从过军,任陆军中校。但是因其本人不喜欢军队的生活,所以在龙云的答应下,1945年龙绳文前往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毕业后因龙云失势,且龙云也害怕他回国会受到伤害,于是就让龙绳文留在了美国。 在美国的龙绳文凭借着天才般的经商头脑,在短短数年就打下了百万的身家,并成为了美国华人中最有影响力的实业家。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时候,龙绳文在美国第一次组织了华人访华团前往中国。1975年,龙绳文出任全美华人协会总干事,后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之后他凭借着这个身份在促成中美两国建交和两国人民的民间交往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1年3月28日,龙绳文因患脑溢血医治无效不幸去世,终年65岁。 龙绳勋 龙绳勋是龙云的第五子。关于他本人的记载并不多,龙绳勋最出名的就是与五六十年代著名的电影明星林黛的婚姻。林黛是时至今日中国最卖座的明星之一,她曾2次获得亚洲影展女主角奖,被《纽约时报》誉为“继燕窝汤之后的远东地区里最伟大的发现”,也被称赞其抵得上二十五个苏丝·帕克,八个珍曼丝菲,及一大把玛丽莲·梦露。 195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深造的林黛,在这里遇到了龙云的五公子龙绳勋,之后在1961年2月12日两人于香港九龙玫瑰堂举行婚礼。1963年,龙绳勋的儿子龙宗瀚出生,但是随着儿子的出生,龙绳勋与林黛的矛盾日益严重。究其原因在于林黛因其儿子的出生,导致其演艺事业早已在走下坡路的林黛更是雪上加霜,也正是因为如此,林黛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差。最终在1964年7月17日林黛彻底爆发,她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兼吸入煤气自杀。而后龙绳勋终身未在娶,直至2007年因病去世。 龙绳德 这里说下因龙云的六子龙绳文早夭所以不介绍。龙绳德是龙云的第七子,他在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往昆明的法国教会代养。长大后,被龙云送往昆明南菁小学就读,在西南联大附中上完初中,后毕业于北京人大贸易系。 1962年其父龙云去世,他于次年定居于香港,并在这里创办了南开女子书院和龙东公司。1973年,龙绳德又前往美国波士顿定居,在这里他与人后开了一家中餐厅。2009年10月8日,龙绳德回到中国参加了新中国60华诞观礼,随后回昆明参观了云南讲武堂。 可以说龙云的儿子当中除了六子龙绳元早夭的,其余的六个儿子都各有各的人生。其中四子龙绳文是爱国华人,对中美两国的建交和民间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子龙绳武和次子龙绳祖有“拨乱反正”之功,在香港参加反对蒋介石独裁的起义也算是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五子龙绳勋和六子龙绳德虽然无什么大功,但也算平平安安的过着自己晚年的生活。至于三子龙绳曾只能说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了。“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曾经他被骂为大汉奸,是大汉民族之耻辱,是他引清军入关,导致300年中原遭受满族奴役。也有人称他是英雄,平西川,创佳绩,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是中国之福将也。后来吴三桂因不满康熙大帝削藩而反,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吴三桂既然造反,那他就一定想过失败,他肯定会想会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当时康熙将他满门抄斩之时,果真漏掉一人,这一人是谁?他后来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这还得从吴三桂的发家史说起。吴三桂作为山海关统领,负责抵御东北清人的入侵。而明末时期中原混乱,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一路北上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被迫上吊自杀。而吴三桂也想过和李自成搞好关系,投降李自成。可没想到李自成杀入北京之后,就将吴三桂的老家,抄了个底朝天。他手下的将领刘宗敏还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这可让吴三桂愤怒之极,一怒之下便放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但其实当时吴三桂和清人说好,是扶持崇祯太子登基,可没想到清人已入北京之后马上变了卦,吴三桂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来。本来还是正义之举一下变成了卖国贼了。又是一个女人改变了中国历史。当然清人知道吴三桂怎么想的。在后来的清军向南进攻之时整个中原,也只让吴三桂去清理大顺政权,而不让其去碰南明政权,就在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被完全剿灭之后。吴三桂,又面临一个处境,那就是在南明和清朝之间做一个选择,吴三桂又一次选择了清朝。之后他一马平川,以爱妾圆圆作为精神支柱,平李闯、定云南、驱永历,为大清统一中国立下赫赫战功,成就一代开府建藩,拥兵一方的平西王。然而就在吴三桂前往云贵,当起了自己的土皇帝之时。清朝不会那么容易放他出去,为了防止他造反,就将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留在京城。并将多尔衮的女儿建宁长公主嫁给了吴应熊为妻。以驸马的身份封吴应熊为三等子爵,实则是让其在这里当人质罢了。就在吴三桂打算过着自己逍遥快活的日子之时。他却遇上了年仅十几岁却胸怀大志的康熙帝。在其他两位藩王尚可喜耿精忠,都做样子申请削藩之时。60岁的吴三桂也只能跟着这个风,但没想到康熙帝居然直接同意了,决定下令削藩。这下可把吴三桂给吓到了,削藩就代表着他再也没有了军权,没有自己的军队的他就成为了一支待宰的羔羊,康熙随时可以杀了。那么吴三桂在造反之前就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吗?要知道在史书上记载,吴三桂就只有吴应熊这么一个儿子。其实不然,吴三桂曾经和一个歌妓生过一个儿子叫吴应麒。但吴三桂为了保持自己的名节,一直对外和吴应麒以叔侄相称,而实际上他们却是父子。吴应麒一直追随吴三桂四处征战,为吴三桂创下汗马功劳,非常有才能。削藩命令的下达,吴应熊就知道自己的父亲必定会造反,他也知道自己脱身无望,于是暗中就派人将自己的长子吴世藩,秘密的送回。吴三桂看到自己的长孙回来,就知道自己儿子的意思,于是1673年吴三桂揭竿而起,发动三藩之乱。三藩之乱发生后,康熙帝不管建宁长公主的反抗,将吴应熊和其几个儿子全部处死,而只将建宁公主所生的两个幼女和其他庶子送入宫中幽禁。一开始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名号,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清人实力相当。可是,吴三桂人生中做过最错误的决定,便是在后来称帝了。这让百姓看清楚吴三桂不是真正的忠诚,而是一名乱臣贼子,由此三藩很快的就被康熙帝剿灭。1678年吴三桂被杀,吴世藩在岳父郭壮图的支持之下,在贵阳即所谓大周皇帝位。1681年,清军攻入昆明,吴世藩自杀身亡。由于吴世藩尚且年幼,未曾留下子嗣,清军入昆之后将吴三桂所有的家族进行灭门抄斩。也包括在北京关押的吴应熊的庶子们,因此吴三桂的所有后代全部被杀。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在一开始我们讲到的,吴三桂一个不为人知的次子吴应麒。康熙帝杀了全家,却漏了一人,就是吴三桂的次子吴应麟。那么这个吴应麒去了哪里呢?原来在吴三桂死后,吴世藩和吴应麒曾经争夺地位,但是吴应麒却由于是自己低微的身份,在争夺帝位中失利。于是和另一名大将马宝在贵阳迎吴三桂灵柩于岑巩安葬,并且带着已经出家的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一起藏到了贵州马家寨,为了避免追杀,他还将名字改成了吴启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次考古活动,发现了今天贵州的马家寨确实有一座吴门墓,而其中埋藏的女性,就是陈圆圆。如今生活在贵州的岑巩马家寨的吴家人,应该就是吴三桂的后代了。在古代社会,“登科”简直就是天下大事,因为封建王朝为了选拔治国人才,每两年左右就会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学子在考试中一旦被录取,就可以被称作“登科”。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一举“登科”。 创作《游子吟》的唐代诗人孟郊,曾参加过三次科举考试,最后一次才被录取。为此他高兴至极,并写下《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从这首诗所表达的含义,就可以看出“登科” 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仿佛只有“春风得意”四个字,才能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 而“五子登科”的蕴意,则是说一门五子皆金榜题名,《三字经》中也有云:“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一、关于窦氏“五子登科”的故事 《宋史·窦仪传》记载了“五子登科”的故事,相传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一个名叫窦禹钧的人,他有五个品学兼优的儿子。 在他精心教导之下,五子皆先后登科及第,人们为了表达对窦氏一门的歌颂之情,于是将其称为“五子登科”。 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代社会,一个家族如果有一个人进士及第,那么就会光耀门楣。窦禹钧也就是窦燕山,五个儿子都登科及第。 这对于当时社会来说,是一个令人羡慕嫉妒恨的事情。而培养了五个进士儿子的窦燕山,本人在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 这在当时传为了一段佳话,当朝太师冯道闻知此事,为窦燕山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三字经》中也借用这个故事,告诫广大为人父母者,只有教导有方,儿子才能登科及第,这就是五子登科”的典故。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五子登科”,逐渐用来作结婚祝词或吉祥语。这其实也充分说明了,古人对“五子登科”的歌颂和羡慕。 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一年一度的高考,就类似于科举考试,每个家长也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他们就会用“五子登科”的故事,去教育孩子应该努力学习,将来考一个称心如意的大学。 第二、“五子登科”的历史渊源 关于“五子登科”的出处和故事,明天其实还有很多说法。比如,明朝时期打造的五子登科铜镜,其实就是对“五子登科”典故的传颂。 五子登科麒麟送子铜镜、大雁五子登科铜镜等,绘声绘色的描绘出了“五子登科”,在民间社会的积极影响。 从明代“五子登科铜镜”中,其实就可以体现出人们,对“五子登科”的喜爱和推崇,后来“五子登科”成为了传统吉祥图案。 寄托了普通百姓之家,期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像窦燕山五子一样登科及第。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金榜题名。 实际上窦燕山乃官僚子弟,他的祖辈皆世代为官。所以窦燕山的家庭非常殷实,但由于他的父亲英年早逝,所以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 但由于窦燕山自幼聪慧好学,并且在少年时便凭借才学显名,后来他走上了仕途并成家立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孩子。 后来在一天夜里,他梦到了自己的祖父,他告诉窦燕山命中无子,并且还会成为一个早丧之人。 要想破解这个魔咒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一定要积德行善,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梦醒之后,窦燕山拿出家中钱财,助人葬父、娶妻、经商开源、开办学堂。 窦燕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他的祖先再一次托梦给他,告诉他“因为善行,你被延长了三十年阳寿,还即将拥有五个儿子”。 虽然这个故事充满了迷信色彩,但是却体现出了古人思想中,积德行善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长寿的向往。 《宋史·窦仪传》中记载,窦仪年少便凭借才华知名,后来考中进士进入官场,后周时窦仪官居翰林学士、兵部侍郎; 北宋时期因得到宋太祖的赏识,历任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成为了一代北宋名臣,去世后被追赠右仆射可谓功成名就。 结 语 “五子登科”是民间老百姓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古人对科举考试的希翼,所谓的“五子”,被孩子问到了可别懵圈。 古代读书人最大的希望就是进士及第,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登科”。从“窦燕山,教五子,名俱扬”中,就可以看出“登科”的重要性。 雍正先后共生有十个儿子,但其中六位都英年早逝,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乾隆)、五子弘昼(恭亲王)和六子弘曕(果郡王)。其中,弘时的年龄最大,最有资格成为雍正的接班人,结果却反而被雍正削去宗籍,最后更是莫名其妙的死掉,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是雍正继位后,处处表现出要立弘历为皇储的意愿,这让弘时非常不满,于是他在八阿哥的挑唆下,决定铤而走险谋朝篡位,他们俩还特意拉拢来失宠的隆科多,三人联手在朝堂上逼雍正退位。好在关键时刻,十三阿哥出面解决掉参与逼宫的八旗兵和禁军,随后隆科多被处死,八阿哥被除去宗籍后圈禁起来,不久被害死。至于弘时,雍正则赐给他一杯毒酒,让其自尽,享年24岁。当然,这只是文学故事而已,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弘时的死因其实一直是个谜。当年,雍正刚继位时,因为觉得弘时生性放荡,行事不谨慎,便有意立聪明伶俐的弘历为皇储。不过雍正实行的是秘密建储,因此最开始大家也都不知到谁是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雍正虽然不太喜欢弘时的为人处事,但两人的父子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当时还特意不远千里,找来一代大儒王懋竑来当弘时的老师,同时让另一位大儒蔡世远做弘历与弘昼的老师。史载,王懋竑和蔡世远是齐名的世大儒,并且两人在上任后,都是“同侍内廷,卯入酉出,敬谨奔走”,也就是待遇都是无差别。从这层意义上说,雍正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只是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至于其他方面,都是和弘历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作为一个父亲,特意给他请名师来教导,也是希望能够自己的儿子能够把身上的坏习惯改掉。但可惜的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周年忌辰,雍正并不亲至景陵致祭,而是派年仅13岁的弘历代其前往。按照清朝的管理,一般都是在位皇帝派遣未来皇帝向升天的皇帝致祭,奏告王朝百年大计已定,储位已有所属,并祈求先帝在天之灵的佑护。 所以,雍正的这个举动做出后,大家便开始猜测,雍正秘密建储的人选,恐怕就是弘历,这也让弘时非常沮丧,因为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礼仪,理应该是他被立为皇储。更何况,此时弘时已经20岁,还有自己的儿子,而弘历才仅仅13岁,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立弘历。接着第二年,弘历第二次代替雍正到景陵祭拜康熙。至此,弘时对储位的幻想已完全破灭,所有任都已经很确定,雍正的皇储人选,就是弘历。弘时对此自然满是怨恨,于是行为处事更加放荡,甚至还多次公开顶撞雍正,最后气得雍正直接将他的老师王懋竑给罢官回家。弘时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他为争夺皇位,在怨恨与嫉妒心理的作用下,竟然和雍正的死对头八阿哥搞在起来。根据史书记载,弘时的性格其实和八阿哥比较相识,两人关系也一直较好,即便在九子夺嫡时,他们还多有往来,弘时还曾在雍正面前给八阿哥说好坏。或许雍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缘故,才不愿意立弘时为皇储。当时,弘时的皇帝梦破碎,八阿哥的皇帝梦也破碎,其原因又都是因为雍正,而恰好雍正又都不喜欢他们俩,于是久而久之,他们俩自然而然就联合在一起。对于弘时的这种行为,雍正自然是无法容忍的。所以他特意下诏批评弘时:“朕尚有阿其那、塞思黑等叛贼之弟......不但弟兄,便亲子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随后,雍正干脆将弘时过继给八阿哥当儿子,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皇宫,宣告父子关系就此断绝。接着,雍正又下令除去弘时的黄带,并从玉碟上除名,让皇叔允祹约束养瞻。其后不久,弘时突然暴毙身亡。因此,很多人就怀疑弘时是被雍正所杀,所以各种类似的文学故事层出不穷。但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弘时是在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由允祹约束养瞻,但他去世的时间是在雍正五年八月,前后相隔1年零6个月,雍正如果真想让弘时死,又何必等这么长时间呢?更何况,雍正四年九月,八阿哥等人都已经全部去世,雍正清除反对派之举已基本完结,他又何必过去一年后,又秘密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呢?再者,八阿哥的唯一的亲生儿子一直活到乾隆年间,雍正既然不杀八阿哥的亲生儿子,又何必杀弘时呢?所以,更真实地情况,应该是弘时自己郁郁而终。本题中的“兄终弟及”,如果解释为哥哥绝嗣,再将皇位传给弟弟,如明熹宗传位崇祯帝朱由检那样,那弟弟自然是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但是如果哥哥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会怎么样呢?其实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哥哥的儿子命运都会比较悲惨。今天笔者就举宋太祖、宋太宗,以及元武宗和元仁宗这两对兄弟来举个例子。烛影斧声的悲剧陈桥兵变赵匡胤和赵匡义是亲兄弟,分别是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的次子和第三子。凭借着在后周太祖郭威和世宗柴荣手下的战功,赵匡胤在柴荣病重时升任殿前都点检,即禁军最高统帅。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驾崩,年仅7岁的柴宗训即位,即后周恭帝。对于军阀横行,实力为王的五代十国来说,立一个幼童做天子,显然是亡国的前兆。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日,后周朝廷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匆促间命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正月初二日,大军抵达陈桥驿。初三日,即发生了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太祖赵匡胤剧照赵匡胤随即率军杀回开封,在杀死了后周朝廷最后的忠臣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之后,开封城防随即被叛军接管。初四日,赵匡胤接受柴宗训禅位,于开封崇元殿正式登基,国号宋。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乃掖太祖升崇元殿,服衮冕,即皇帝位。迁恭帝及符后于西宫,易其帝号曰郑王,而尊符后为周太后。—《宋史卷一·太祖本纪》烛影斧声作为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打仗上面确实有一套。他在登基之后励精图治,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南收广汉,平定江南,奠定了北宋基本版图。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晋王赵匡义饮酒并共宿宫中。次日清晨,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第三天,晋王赵匡义紧急登基,为兄长上庙号为太祖。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太平兴国二年四月乙卯,葬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加上尊谥曰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宋史卷三·太祖本纪》烛影斧声剧照宋太祖无疾暴崩,且在长子长子赵德昭已经26岁的情况下,居然由弟弟赵匡义继承了皇位。因此千年以来,太宗赵匡义谋害兄长的说法,即所谓的“烛影斧声”不胫而走。在宋代史料笔记《续湘山野录》中对此有绘声绘色的描写: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为了洗刷身上的骂名,太宗绞尽脑汁之后弄出了个“金匮之盟”的说法。即鉴于五代十国幼主即位,常常被权臣篡位的教训,当时兄弟两人的生母杜太后命丞相赵普起草盟约,藏于金匮之中。约定太祖驾崩,传位晋王(即太宗),晋王驾崩传位秦王(即赵匡胤、赵匡义之弟赵廷美),秦王驾崩则传位赵德昭。那么事实上赵匡义是如何对待两位名义上的接班人呢?很遗憾,非常残酷。赵德昭: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赵廷美:在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因受诬图谋不轨,降为涪陵县公,安置于房州。最终,皇太子之位还是落在了太宗的儿子手中。兄弟叔侄世世相承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答剌麻八剌之子,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忽必烈一共有两个嫡子,分别是太子真金和秦王忙哥剌。太子真金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和第三子铁穆耳。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太子真金于忽必烈之前去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忽必烈册立太子第三子铁穆耳为皇太孙。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忽必烈去世后,铁穆耳即位,是为成宗。成宗铁穆耳曾经有一个儿子,但是却不幸夭折。因此在他于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去世之时,元朝建立以后第一次皇位继承危机爆发。当时皇后卜鲁罕打算立秦王忙哥剌之子安西王阿难答为帝。这显然是有些离谱,因为甘麻剌和答剌麻八剌都有子嗣,怎么能容忍秦王之后来做皇帝。真金太子剧照于是当时正在大都的答剌麻八剌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与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合谋发动政变,杀死安西王阿难答及其支持者中书左丞相阿忽台。同时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兄长怀宁王海山率领大军从漠北南下进入大都,废黜并赐死了卜鲁罕皇后,随即称帝,改明年为至大元年。海山称帝后,将爱育黎拔力八达册为皇太弟,约定皇位“兄弟叔侄世世相承”。初,仁宗为皇太子,丞相三宝奴等用事,畏仁宗英明,邦宁揣知其意,言于武宗曰:“陛下富于春秋,皇子渐长,父作子述,古之道也。未闻有子而立弟者。”武宗不悦曰:“朕志已定,汝自往东宫言之。”邦宁惭惧而退。—《卷二百四·列传第九十一》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正月,海山在大都去世,享年31岁。谥号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武宗是个实诚人,从来没有试图废去弟弟的皇位继承人身份。因此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利继位,改明年为皇庆元年。但是那该死的人性啊,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太后弘吉剌答己和权臣铁木迭儿的劝说下,竟然公然撕毁和兄长武宗的约定。延祐二年(公元1315)十一月,武宗长子和世?被封为周王,并贬居云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十二月,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其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正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去世,享年35岁。谥号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皇太子硕德八剌继位,改明年为至治元年。元武宗画像结语:太宗得国不正,因此“靖康之耻”都被认为是太祖对弟弟的报复(传说力主发动灭宋之战的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长相酷似赵匡胤,一度被认为是宋太祖转世)。最终断子绝孙的宋高宗放弃太宗子孙,而从太祖后代中选择孝宗作为继承人。大宋帝系又从太宗系回到了太祖系。元仁宗背信弃义,其中硕德八剌在“南坡之变”中被弑,帝位回到了真金太子长子甘麻剌之子也孙铁木儿手上。也孙铁木儿死后,武宗当年的铁杆粉丝燕帖木儿拥立周王和世?的弟弟图帖睦尔发动政变。最终经过“两都之战”,元朝的帝系再次回到武宗后代手中。宋朝和元朝的例子充分表面,人性是经不起考验。哥哥传位给弟弟,想让弟弟再传位给侄子,那只能是天真的臆想。可是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宋朝的帝位回到太祖后代,元朝的帝位回到武宗后代,何尝不是一种天理昭彰呢。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开创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皇帝的事能叫霸占吗?人家是真爱,不嫌弃你是个寡妇,还对你百般恩宠,不但赐你龙种,生了儿子,还差点册为皇后,这难道不是真爱吗?齐王妃杨氏,李元吉的老婆,出身名门望族,隋观王杨雄的侄孙女,长的“玉貌雪肤,眉目如画”,天生丽质娇滴滴,典型的白富美,是个男人看了都怦然心动。据说李元吉在世时,高富帅李世民便已垂涎杨氏美色,只是没法下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坏人做到底,把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干掉,连同把他们的儿子、自己的十个亲侄子全部打包送给阎王爷,让他们父子在九泉之下团聚去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还算幸运的,那些年轻貌美的被全部没入宫中,成为李世民后宫佳丽,大美人杨氏也在其中,乐的李世民屁颠屁颠,合不拢嘴。杨氏在宫中没有正式封号,宫人都称她“巢剌王妃”。李世民对这个弟媳兼寡妇是很宠爱的,人妻少妇的风情让他欲罢不能,还让杨氏给自己生了一个儿子叫李明。要知道,这李明可是李世民最后一个子女,杨氏也因此成为长孙皇后去世后唯一给皇帝生下子女的嫔妃。后来中宫久虚,李世民甚至想把杨氏立为皇后,只是碍于魏征等人反对作罢,但他又把俩人的儿子过继给已经死了的弟弟李元吉当嗣子。狠下心来杀了弟弟,如愿以偿夺了弟媳,又跟弟媳生了儿子,还把这个儿子送给弟弟做继子,李世民的脑回路不是一般的大。后来人喜欢批判李世民杀弟夺妻,霸占弟媳,有悖伦常,其实这件事不足为怪,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甚至可以为李世民鼓掌叫好,表扬他的英明正确。哥哥死了娶嫂子,弟弟挂了娶弟媳,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收继婚,古往今来都不少见,如今一些地区还保留兄弟互娶对方寡妻的习俗,更何况隋唐皇室都是鲜卑后人,这是他们的老习俗。这种传统实质上是对寡居女性的保护,不然孤儿寡母,无人照料,她们是很难存活的。李世民此举至少是一举三得:一是满足了自己对杨氏朝思暮想的愿望,此后专宠一人,夜夜笙歌;二是让杨氏这个寡妇后半生衣食无忧,不用独守空房,仍可享受性福;三是表现自己宽大为怀的人文精神,塑造仁君形象。综合来看,这已是杨氏最好的待遇。杀夫之仇、杀子之仇?人家是皇帝,根本不存在的;刺杀皇帝给老公、儿子报仇?只有宫廷剧才会有这样狗血的情节。各位看官,如果你不赞成李世民的做法,你能不能给杨氏更好的结局?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穷追猛打万贵妃,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明宪宗本人也。明宪宗在其23年的皇帝生涯中,对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贵妃始终荣宠不减,忠贞不二。这样的一段爱情,难道不是可歌可泣的么?我们可以容忍法国总统娶自己的老师,为何就容不下成化皇帝和万贵妃呢?更何况明宪宗证明了自己的爱情,另一对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史书中万贵妃最大的罪名就是迫害皇嗣,如同《甄嬛传》中的皇后一样,热衷于给后宫妃嫔打胎。在任何一个朝代,皇嗣都是重中之重,而明宪宗本人对此更是印象深刻。当年他叔父景泰帝朱祁钰,就是因为没有儿子,轻易就被自己老爹篡夺了皇位。有此前车之鉴,他又为何放任万贵妃胡来呢?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明史》造假。万贵妃剧照万贵妃:明宪宗一生所爱万贵妃是青州诸城县人,父亲万贵县吏出身,又因犯了过错而被谪居霸州。无奈之下年仅四岁的小万姑娘在明宣宗宣德九年被送进宫中,成为了皇后孙氏身边的宫女。宣宗驾崩后,皇太子朱祁镇即位,是为英宗。孙皇后也升级为皇太后。守卫废太子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十五日,御驾亲征的朱祁镇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本人还被瓦剌人抓了俘虏。消息传回北京,为了坚定天下臣民抗敌的勇气和意志,孙太后册封朱祁镇年仅三岁的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由宣宗次子朱祁钰监国。但是英宗这位瓦剌留学生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竟然在大明境内到处厚着脸皮扣关叫门。为了阻止皇帝卖国,孙太后下旨将朱祁镇升级为太上皇帝,让朱祁钰登基为新皇帝。一年后失去利用价值的朱祁镇被瓦剌人放回京师,随即被朱祁钰软禁在了紫禁城外的南宫。包括太子生母周贵妃在内的妃嫔,都跟着朱祁镇一起去了新住处。至于朱见深,和几个弟弟一起住进了祖母孙太后所在的清宁宫。清宁宫靠近东华门,其实离南宫不远,但这一小段距离,可称得上是“咫尺天涯”。明英宗朱祁镇剧照为了照顾孙儿,孙太后把最得力的宫女万氏派了过去。当然她没想到,万宫女这一去就是终身。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六岁的朱见深被告知从今以后你只是沂王了,皇太子变成了叔父的儿子朱见济。历史上的废太子,一般结局都非常凄惨。当时除了祖母孙太后,就只有万宫女尽心尽力地守在沂王身边。史书记载朱见深即位之后每逢出游,万氏总是“戎服前驱”。我们在嘲笑宪宗怪癖之时,有没有想过当年的万宫女就是这样保卫着年幼的朱见深呢?英宗复辟之后,朱见深被复封为皇太子。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十七日朱祁镇驾崩,庙号英宗。此前孙太后已经去世,换句话说,朱见深即位之后,身边最信任的人就是万宫女。据说朱见深曾有意立万氏为皇后,当然不出意外地遭到了已经升级为皇太后的周贵妃极力反对。最终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吴俊之女吴氏被册为皇后,但仅仅一个月之后就被废黜,原因是“杖责”了万氏。根据《明史》的描写,吴皇后对万氏是“摘其过杖之”,也就是故意找茬。这是直接践踏皇帝底线的行为,万氏在皇帝心中可不是一个身份低贱的宫女。后立未踰月而废,当时传言或谓后宫先有擅宠者被后杖责故及。然宫禁事秘,莫得而详。—《明宪宗实录卷八》宪宗与万贵妃剧照诞育皇长子吴皇后被废之后,朱见深也并没有立万氏,新皇后是上元人王氏。当然对成化皇帝来说皇后是谁并不重要,万氏开心最重要。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正月十九日,宪宗和万氏的爱情结晶终于出生。当年三月,万氏被册封为贵妃,当初皇后候选人之一的柏氏进封贤妃。从这个角度看,万氏因诞育皇长子而进封贵妃,宪宗对她虽然宠爱,但并未逾礼。而且万氏封了贵妃之后,其父万贵才被封为锦衣卫正千户(正五品),比柏贤妃之父柏珍锦衣卫指挥同知(从三品)的级别可差远了。可惜皇长子在当年十一月即不幸夭折,作为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位不满周岁就早夭的皇子,宪宗特地让礼部斟酌祭葬之礼。事实上礼部提出的一切从简,包括皇帝和万贵妃在内均没有提出异议。甲午,皇长子薨。上谕礼部曰:“皇子薨逝,朕甚感伤。祭葬之礼,其酙酌以闻。”于是礼部议按礼八岁以下为无服之殇,祭葬礼仪俱合从简。祭不用牲用素羞,出殡日上服浅淡服,明日百官行奉慰礼。—《明宪宗实录卷三十六》长子去世之后,可能是为了弥补贵妃,其父万贵在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九月被封为锦衣卫世袭指挥佥事(正四品,还是不如柏珍)。《明史》中的谎言按照《明史》记载,万贵妃在皇长子夭折之后似乎进入了癫狂状态。对已经怀孕的妃嫔,要下药打胎。对已经出生的皇子(孝宗),要动手杀害。所作所为,简直是人神共愤。我们上一段原文,再来分析一下其中的谬误。孝穆纪太后,孝宗生母也,贺县人。…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内藏。…帝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万贵妃知而恚甚,令婢钩治之。婢谬报曰病痞。乃谪居安乐堂。久之,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贵妃日伺无所得。…帝自悼恭太子薨后,久无嗣,中外皆以为忧。成化十一年,帝召张敏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敏伏地曰:“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帝愕然,问安在。对曰:“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于是太监怀恩顿首曰:“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帝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往迎皇子。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衣以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走投帝怀。帝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使怀恩赴内阁具道其故。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贺,颁诏天下。移妃居永寿宫,数召见。万贵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绐我。”其年六月,妃暴薨。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谥恭恪庄僖淑妃。敏惧,亦吞金死。—《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万贵妃剧照孝穆纪太后是广西土官的女儿,因“警敏通文字”,被授为宫中女史。女史是明代宫中六局二十四司之中最低级别的女官,当然也是在皇帝的临幸范围内。以上这段《明史》记载有多少错误呢?我们试着来做个分析:其一孝宗出生后,万贵妃让太监张敏去把这位皇子溺死。张敏的反应是“上未有子,奈何弃之”,这真是见了鬼了。孝宗生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七月,是宪宗第三子。在他出生之前,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四月柏贤妃为宪宗生下皇次子朱祐极。朱祐极在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十一月被册封为皇太子,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正月去世,赐谥曰悼恭。换句话说,孝宗出生之时,悼恭太子活得好好的,宪宗怎么就没儿子?其二张敏在向宪宗说出孝宗的存在之后,即畏罪自尽,那他的死期应该就在成化十一年六月左右。可是《明史杨继宗传》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杨继宗有当时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他在浙江按察使的任上多次与宫中太监张庆发生矛盾。张敏作为张庆的哥哥,也曾经在宪宗前进谗言,结果却被当面打脸。那么杨继宗是什么时候出任浙江按察使的呢?答案是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九月初四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一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二》壬戌日条下的记载自己看一下。换句话说,纪氏死了三年,张敏还活得好好的。又据地方县志,张敏实际死于成化二十一年。其三宪宗一看到孝宗,就觉得像自己。这个事吧,由于纪淑妃的血统关系,孝宗的相貌和大明历代先帝其实区别挺大的。下图有画像对比,大家可以自己看。左为宪宗画像,右为孝宗画像其四纪淑妃之死,只怕和万贵妃真扯不上关系。由大学士商辂给宪宗的上疏可知,孝宗和纪淑妃分开之后,是由万贵妃抚养的。知道这个信息,有没有惊掉下巴?万贵妃要是想害孝宗,不是举手之劳的事么?初,帝召见皇子留宫中,而纪妃仍居西内。辂恐有他患,难显言,偕同官上疏曰:“皇子聪明岐嶷,国本攸系。重以贵妃保护,恩逾己出。但外议谓皇子母因病别居,久不得见。宜移就近所,俾母子朝夕相接,而皇子仍藉抚育于贵妃,宗社幸甚。”由是纪妃迁永寿宫。—《明史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孝宗移居万贵妃寝宫昭德宫,应该在当年四月十四日乾清宫发生火灾之后。而从商辂的上疏来看,纪氏当时就已得病。到了六月二十六日纪氏病情愈发沉重,商辂再次提醒皇帝,作为皇长子生母,其死后“一应礼节须宜从厚”。六月二十八日纪氏去世,追封为淑妃,谥恭恪庄僖。八月葬于西山。当年十一月初八日,朱祐樘被册立为皇太子,此后移居仁寿宫,由祖母周太后照顾。孝宗既立为皇太子,时孝肃皇太后居仁寿宫,语帝曰:“以儿付我。”太子遂居仁寿。《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乾清宫谎言由何而来?虽然《明史》中有关万贵妃的记载大有问题,但这个责任还真不能按在清朝的头上。如果我们打开《胜朝彤史拾遗记》这本书,就会发现《明史》中的内容,几乎原封不动摘抄自本书第三卷万妃传。“胜朝”指已灭亡的前一朝代,“彤史”是古代宫中女官名,掌记宫闱起居等事。那么很明显,《胜朝彤史拾遗记》一书讲的就是明朝后宫的八卦新闻。这本书的作者毛奇龄曾出任明史馆修纂官,这下大家应该清楚为何《明史》中的记载和《胜朝彤史拾遗记》几乎一模一样了吧?那么《胜朝彤史拾遗记》中的史料又从何而来呢?有没有可信度呢?我们再往前翻,有一本叫《谷山笔麈》的书,是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的于慎行所著。在本书中对于孝宗身世和万贵妃恶行的描写,基本就是《胜朝彤史拾遗记》的最初来源。孝庙既生,顶上有数寸许无发,盖药所中也。传云太子迎入东朝,贵妃使使赐孝穆死。或曰孝穆自缢。万历甲戌,一老中官为予道说如此。—《谷山笔麈卷之二·纪述一》万历甲戌就是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此时距离纪氏之死已经过去了近百年。而在另一部明代重要史料《万历野获编》中,其作者沈德符就对于慎行听信宦官之言的行为嗤之以鼻。于公起北方早贵,并本朝纪载不尽寓目,自谓得其说于今上初年老中官,不知宦寺传言讹舛,更甚于齐东。予每闻此辈谈朝家故事,十无一实者,最可笑也。—《万历野获编卷三·宫闱孝宗生母》结语:至此真相大白,有关万贵妃的种种黑料,原来尽出于万历初年的一位宫中老太监之口。后世史学家不加验证便书之于史书,若非太蠢,便是太坏。册封朱祐樘为皇太子之后,宪宗或许是为了安慰万贵妃,于次年十月进封其为皇贵妃。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正月初十日万皇贵妃去世,当时刚刚结束庆成宴回宫的宪宗突然接到噩耗,整个人都懵了。过了好久才长叹一声:“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所谓的侍长,即妾室之长的意思。万皇贵妃生于宣德庚戌(即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此时已经58岁高龄。万皇贵妃谥号为恭肃端慎荣靖,葬天寿山西南。而宪宗本人在此之后果然“悒悒无聊,日以不预”,半年后即驾崩。这份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却因为二者之间的年龄差距而不容于后世,何其愚哉!皇太子朱祐樘即位后追尊其母,各路马屁精纷纷出动。当年九月山东鱼台县县丞徐顼上疏认为“先母后之旧痛未伸”,意思就是纪氏之死存疑。明孝宗对此表态:“此事皇太后、母后宣谕已明,凡外间无据之言难凭访究”。年底宪宗梓宫将赴葬山陵,监察御史曾璘上疏提出将万贵妃迁葬并削其谥号。孝宗再次表态:“削谥迁葬事,其止勿复言”。从孝宗本人多次表态来看,他不认为生母死于万皇贵妃之手,至少并无任何证据。乾隆帝画像俗话说皇帝最懂皇帝,多年之后爱好广泛的乾隆皇帝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来为万皇贵妃鸣冤,其中有一句话特别一针见血:总之宫闱事秘,传闻已不可凭,或由众人深嫉万安之假附乱政,遂饰为无稽之言以归万妃。—《驳明宪宗怀孕诸妃皆遭万妃逼迫而堕胎》上文内容出自《乾隆御批通鉴卷十一》,乾隆以帝王眼光来看万皇贵妃不过是被众人讨厌的万安所连累而已。万安虽是成化朝内阁首辅,但不过是政治手腕高超的宪宗皇帝手中提线木偶而已。文官们厌恶万皇贵妃,不过是厌恶万安。而厌恶万安,实质是对宪宗大权独揽不满。而万皇贵妃,无疑是曲线攻击皇帝的最佳目标。谎言说得多了,渐渐也就众恶所归了。龙云,民国时期的“云南王”,独掌云南军政大权18年。自1927年龙云联合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等镇守使联合起兵推翻唐继尧在云南的统治后,龙云就开始替代唐继尧成为云南的实际控制者。而在主政云南18年的时间里,龙云从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等诸多方面对云南进行了全面的改建。在政治上,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将云南划分为1个市、112个县、15个设治局和2个对讯督办区,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殖边督办和独立营。在军事上,取消师、军等番号,缩小编制,采取“精兵”政策。在经济上,设立“入口货特检处”限制洋货进口,另定税则,以此增加财税收入,同时兴办交通事业,兴建了滇越铁路,及滇黔公路、滇康公路、川滇西路、滇川东路、滇桂公路、滇康公路等六条公路。在文教上,大力在云南兴办教育,先后创办南箐中学、昭通十县联合女子中学、云南第二民众教育馆、昭通炎山小学、云南大学等学校。 当然龙云不但对云南的建设有着突出的贡献。在抗日战争上,龙云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在南京“国防会议”上龙云慷慨陈词道“当尽以地方所有之人力、财力,贡献国家,牺牲一切,奋斗到底,俾期挽救危亡”,然后又在第一时间先行出兵4万出滇抗战。同年,龙云更是仅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就修建完成本来需要一年才能完成修建的滇缅公路,而这条公路也在日后不久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为中国的抗日事业输入了大量必需的生活物资和战略物资。 可以说龙云对于中国来说,实乃是“功大于过”,正如周总理所说“龙云先生在世之年,有三件对国家的重要贡献和功绩:第一,他对中国民主革命有贡献;第二,他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有功;第三,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他坚决支持,直至胜利,有功。”。那么就是这么一位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爱国将领,他的几个儿子的表现都是如何的呢?最终结局又是如何的呢?不过要知道龙云的儿子可不是题主说的三个,而是七个哦(六子龙绳元早夭)。龙绳武 龙绳武是龙云的长子,出生于1906年。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8期毕业生,之后留学法国,就读于圣西尔军校骑兵科。毕业后,在1928年任云南陆军讲武堂军士大队副大队长。1941年,龙云就任昆明行营主后,龙绳武升任昆明行营第2旅少将旅长兼腾龙边区行政监督。可以说凭借着其父龙云的关系,龙绳武可谓是平步青云,才35岁的他就已升任寻常士兵想都不敢想的“少将”军衔。 不过龙绳武虽然在仕途上很顺,可在其他方面却未必见得有多好,在1942年日军进攻腾冲时,贪生怕死的龙绳武连抵抗都不敢抵抗,就直接弃城逃跑了。不过因龙云的关系,这次逃跑并没有给龙绳武带来任何的问题,甚至在1943年还升任了暂编第19师师长。当然在这之后,龙云也不放心再让他去前线作战了,一直都将他放在后方。就这样到了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龙绳武在12月升任第60军副军长,可还没就职就被调到国民政府,任一个虚职的少将参军。1949年4月,升任总统府中将参军。不久因其父亲龙云在香港发动起义,这个时候龙绳武就来到香港追随自己的父亲。之后随着我党解放全国后,在1950年我党邀请他从香港回到大陆就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不过因其三弟龙绳在国内武装叛乱失败,受此影响龙绳武就被一直滞留在香港。1954年11月,龙绳武苦于回大陆无望,并接受了远在台湾的蒋介石邀请,赴台就任总统府中将参军。 当然在台湾的日子,龙绳武只是空挂着“中将”的头衔,并没有任何的实权,也从不了政。所以晚年的龙绳武开始投入佛门修行,直至终老。 龙绳祖 龙绳祖是龙云的次子。先后就读于于法国圣西尔军校、陆军大学将官班。1936年任滇黔绥靖公署警卫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时期就任滇黔绥靖公署独立团团长。1943年,在其父龙云主政昆明行营时,任独立第2旅少将旅长。1945年任暂编24师师长,1946年7月龙绳祖拒绝蒋介石要他开赴华中战场打内战的命令,先是就地解散了全师一万多官兵,后自行离职。 也就是如此,蒋介石听闻龙绳祖敢擅自解散部队,于是就下令将龙绳祖缉捕关押。不过蒋介石最终还是看在龙云的面子上,在关押不到一个礼拜就将龙绳祖释放,并让他做了国民政府少将参军。1949年4月,升任总统府中将参军,同年8月,追随其父龙云在香港发动起义,并就此定居于香港,自此终老。 龙绳曾 龙绳曾是龙云的三子,出身于1912年。先后就读于于云南陆军军官教导团、陆军大学将官班。而在就读于陆军大学将官班的时候,也就是在1947年11月,龙绳曾做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那就是与时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孔祥熙的女儿孔令伟在中央公园进行枪战。这次枪战究其原因在于龙绳曾在不知道孔令伟的身份下调戏了她,于是忍无可忍的孔令伟随手拿起枪就射向他,而侥幸逃过枪击的龙绳曾也开始拿枪与孔令伟对射,这件事最终的结局就是以龙云出面道歉而告终。 1936年,因其父龙云就任滇黔绥靖公署主任的原因,出任机关枪团少校团附。1937年12月,升任第1大队第2区队少校区队长。1938年6月,调任新编第11师第1旅第2团中校团附,后出滇抗战。1940年7月,升任第58军补充团上校团长。1943年6月升滇黔绥靖公署少将附员。1947年11月,入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四期学习,1年后的11月因其父亲龙云失势,于是从陆大毕业后就不再军队任职,移居香港。1949年5月,因形式需要,龙绳曾回到大陆就任西南人民革命军尹武纵队司令。1950年4月,率部接受了人民解放军的改编,并出任昭通警备区第二副司令员兼警备总队总队长。但是由于龙绳曾并不是诚心归顺,只是被形式所迫。所以在接受我党的改编后,他并没有安心的接受我党的指挥,而是借助着其母族在昭通的影响,开始暗中联络当地彝族土司首领,预谋反叛。后龙绳曾在自认为实力已经可以和我党对抗时,就接受了台湾方面给予的“川滇黔康反共救国军”总司令的任命。并在随后不久进攻我党军队,不过很快就被我党镇压,龙绳曾被击毙。龙绳文 龙绳文是龙云的第四子,出身于1926年。他曾经短暂的从过军,任陆军中校。但是因其本人不喜欢军队的生活,所以在龙云的答应下,1945年龙绳文前往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毕业后因龙云失势,且龙云也害怕他回国会受到伤害,于是就让龙绳文留在了美国。 在美国的龙绳文凭借着天才般的经商头脑,在短短数年就打下了百万的身家,并成为了美国华人中最有影响力的实业家。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时候,龙绳文在美国第一次组织了华人访华团前往中国。1975年,龙绳文出任全美华人协会总干事,后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之后他凭借着这个身份在促成中美两国建交和两国人民的民间交往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1年3月28日,龙绳文因患脑溢血医治无效不幸去世,终年65岁。 龙绳勋 龙绳勋是龙云的第五子。关于他本人的记载并不多,龙绳勋最出名的就是与五六十年代著名的电影明星林黛的婚姻。林黛是时至今日中国最卖座的明星之一,她曾2次获得亚洲影展女主角奖,被《纽约时报》誉为“继燕窝汤之后的远东地区里最伟大的发现”,也被称赞其抵得上二十五个苏丝·帕克,八个珍曼丝菲,及一大把玛丽莲·梦露。 195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深造的林黛,在这里遇到了龙云的五公子龙绳勋,之后在1961年2月12日两人于香港九龙玫瑰堂举行婚礼。1963年,龙绳勋的儿子龙宗瀚出生,但是随着儿子的出生,龙绳勋与林黛的矛盾日益严重。究其原因在于林黛因其儿子的出生,导致其演艺事业早已在走下坡路的林黛更是雪上加霜,也正是因为如此,林黛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差。最终在1964年7月17日林黛彻底爆发,她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兼吸入煤气自杀。而后龙绳勋终身未在娶,直至2007年因病去世。 龙绳德 这里说下因龙云的六子龙绳文早夭所以不介绍。龙绳德是龙云的第七子,他在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往昆明的法国教会代养。长大后,被龙云送往昆明南菁小学就读,在西南联大附中上完初中,后毕业于北京人大贸易系。 1962年其父龙云去世,他于次年定居于香港,并在这里创办了南开女子书院和龙东公司。1973年,龙绳德又前往美国波士顿定居,在这里他与人后开了一家中餐厅。2009年10月8日,龙绳德回到中国参加了新中国60华诞观礼,随后回昆明参观了云南讲武堂。 可以说龙云的儿子当中除了六子龙绳元早夭的,其余的六个儿子都各有各的人生。其中四子龙绳文是爱国华人,对中美两国的建交和民间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长子龙绳武和次子龙绳祖有“拨乱反正”之功,在香港参加反对蒋介石独裁的起义也算是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五子龙绳勋和六子龙绳德虽然无什么大功,但也算平平安安的过着自己晚年的生活。至于三子龙绳曾只能说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了。“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曾经他被骂为大汉奸,是大汉民族之耻辱,是他引清军入关,导致300年中原遭受满族奴役。也有人称他是英雄,平西川,创佳绩,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也是中国之福将也。后来吴三桂因不满康熙大帝削藩而反,最终落得个满门抄斩的悲惨结局。吴三桂既然造反,那他就一定想过失败,他肯定会想会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当时康熙将他满门抄斩之时,果真漏掉一人,这一人是谁?他后来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这还得从吴三桂的发家史说起。吴三桂作为山海关统领,负责抵御东北清人的入侵。而明末时期中原混乱,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一路北上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被迫上吊自杀。而吴三桂也想过和李自成搞好关系,投降李自成。可没想到李自成杀入北京之后,就将吴三桂的老家,抄了个底朝天。他手下的将领刘宗敏还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这可让吴三桂愤怒之极,一怒之下便放开山海关引清军入关。但其实当时吴三桂和清人说好,是扶持崇祯太子登基,可没想到清人已入北京之后马上变了卦,吴三桂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来。本来还是正义之举一下变成了卖国贼了。又是一个女人改变了中国历史。当然清人知道吴三桂怎么想的。在后来的清军向南进攻之时整个中原,也只让吴三桂去清理大顺政权,而不让其去碰南明政权,就在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被完全剿灭之后。吴三桂,又面临一个处境,那就是在南明和清朝之间做一个选择,吴三桂又一次选择了清朝。之后他一马平川,以爱妾圆圆作为精神支柱,平李闯、定云南、驱永历,为大清统一中国立下赫赫战功,成就一代开府建藩,拥兵一方的平西王。然而就在吴三桂前往云贵,当起了自己的土皇帝之时。清朝不会那么容易放他出去,为了防止他造反,就将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留在京城。并将多尔衮的女儿建宁长公主嫁给了吴应熊为妻。以驸马的身份封吴应熊为三等子爵,实则是让其在这里当人质罢了。就在吴三桂打算过着自己逍遥快活的日子之时。他却遇上了年仅十几岁却胸怀大志的康熙帝。在其他两位藩王尚可喜耿精忠,都做样子申请削藩之时。60岁的吴三桂也只能跟着这个风,但没想到康熙帝居然直接同意了,决定下令削藩。这下可把吴三桂给吓到了,削藩就代表着他再也没有了军权,没有自己的军队的他就成为了一支待宰的羔羊,康熙随时可以杀了。那么吴三桂在造反之前就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吗?要知道在史书上记载,吴三桂就只有吴应熊这么一个儿子。其实不然,吴三桂曾经和一个歌妓生过一个儿子叫吴应麒。但吴三桂为了保持自己的名节,一直对外和吴应麒以叔侄相称,而实际上他们却是父子。吴应麒一直追随吴三桂四处征战,为吴三桂创下汗马功劳,非常有才能。削藩命令的下达,吴应熊就知道自己的父亲必定会造反,他也知道自己脱身无望,于是暗中就派人将自己的长子吴世藩,秘密的送回。吴三桂看到自己的长孙回来,就知道自己儿子的意思,于是1673年吴三桂揭竿而起,发动三藩之乱。三藩之乱发生后,康熙帝不管建宁长公主的反抗,将吴应熊和其几个儿子全部处死,而只将建宁公主所生的两个幼女和其他庶子送入宫中幽禁。一开始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名号,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清人实力相当。可是,吴三桂人生中做过最错误的决定,便是在后来称帝了。这让百姓看清楚吴三桂不是真正的忠诚,而是一名乱臣贼子,由此三藩很快的就被康熙帝剿灭。1678年吴三桂被杀,吴世藩在岳父郭壮图的支持之下,在贵阳即所谓大周皇帝位。1681年,清军攻入昆明,吴世藩自杀身亡。由于吴世藩尚且年幼,未曾留下子嗣,清军入昆之后将吴三桂所有的家族进行灭门抄斩。也包括在北京关押的吴应熊的庶子们,因此吴三桂的所有后代全部被杀。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在一开始我们讲到的,吴三桂一个不为人知的次子吴应麒。康熙帝杀了全家,却漏了一人,就是吴三桂的次子吴应麟。那么这个吴应麒去了哪里呢?原来在吴三桂死后,吴世藩和吴应麒曾经争夺地位,但是吴应麒却由于是自己低微的身份,在争夺帝位中失利。于是和另一名大将马宝在贵阳迎吴三桂灵柩于岑巩安葬,并且带着已经出家的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一起藏到了贵州马家寨,为了避免追杀,他还将名字改成了吴启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次考古活动,发现了今天贵州的马家寨确实有一座吴门墓,而其中埋藏的女性,就是陈圆圆。如今生活在贵州的岑巩马家寨的吴家人,应该就是吴三桂的后代了。在古代社会,“登科”简直就是天下大事,因为封建王朝为了选拔治国人才,每两年左右就会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学子在考试中一旦被录取,就可以被称作“登科”。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一举“登科”。 创作《游子吟》的唐代诗人孟郊,曾参加过三次科举考试,最后一次才被录取。为此他高兴至极,并写下《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从这首诗所表达的含义,就可以看出“登科” 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仿佛只有“春风得意”四个字,才能表达内心的激动之情。 而“五子登科”的蕴意,则是说一门五子皆金榜题名,《三字经》中也有云:“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一、关于窦氏“五子登科”的故事 《宋史·窦仪传》记载了“五子登科”的故事,相传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一个名叫窦禹钧的人,他有五个品学兼优的儿子。 在他精心教导之下,五子皆先后登科及第,人们为了表达对窦氏一门的歌颂之情,于是将其称为“五子登科”。 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代社会,一个家族如果有一个人进士及第,那么就会光耀门楣。窦禹钧也就是窦燕山,五个儿子都登科及第。 这对于当时社会来说,是一个令人羡慕嫉妒恨的事情。而培养了五个进士儿子的窦燕山,本人在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 这在当时传为了一段佳话,当朝太师冯道闻知此事,为窦燕山赋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三字经》中也借用这个故事,告诫广大为人父母者,只有教导有方,儿子才能登科及第,这就是五子登科”的典故。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五子登科”,逐渐用来作结婚祝词或吉祥语。这其实也充分说明了,古人对“五子登科”的歌颂和羡慕。 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一年一度的高考,就类似于科举考试,每个家长也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他们就会用“五子登科”的故事,去教育孩子应该努力学习,将来考一个称心如意的大学。 第二、“五子登科”的历史渊源 关于“五子登科”的出处和故事,明天其实还有很多说法。比如,明朝时期打造的五子登科铜镜,其实就是对“五子登科”典故的传颂。 五子登科麒麟送子铜镜、大雁五子登科铜镜等,绘声绘色的描绘出了“五子登科”,在民间社会的积极影响。 从明代“五子登科铜镜”中,其实就可以体现出人们,对“五子登科”的喜爱和推崇,后来“五子登科”成为了传统吉祥图案。 寄托了普通百姓之家,期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像窦燕山五子一样登科及第。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金榜题名。 实际上窦燕山乃官僚子弟,他的祖辈皆世代为官。所以窦燕山的家庭非常殷实,但由于他的父亲英年早逝,所以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 但由于窦燕山自幼聪慧好学,并且在少年时便凭借才学显名,后来他走上了仕途并成家立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始终没有孩子。 后来在一天夜里,他梦到了自己的祖父,他告诉窦燕山命中无子,并且还会成为一个早丧之人。 要想破解这个魔咒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一定要积德行善,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梦醒之后,窦燕山拿出家中钱财,助人葬父、娶妻、经商开源、开办学堂。 窦燕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他的祖先再一次托梦给他,告诉他“因为善行,你被延长了三十年阳寿,还即将拥有五个儿子”。 虽然这个故事充满了迷信色彩,但是却体现出了古人思想中,积德行善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长寿的向往。 《宋史·窦仪传》中记载,窦仪年少便凭借才华知名,后来考中进士进入官场,后周时窦仪官居翰林学士、兵部侍郎; 北宋时期因得到宋太祖的赏识,历任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成为了一代北宋名臣,去世后被追赠右仆射可谓功成名就。 结 语 “五子登科”是民间老百姓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古人对科举考试的希翼,所谓的“五子”,被孩子问到了可别懵圈。 古代读书人最大的希望就是进士及第,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登科”。从“窦燕山,教五子,名俱扬”中,就可以看出“登科”的重要性。 活着的都放了,就是死了的也给予了平反,给子孙后代加爵。并不局限于九子夺嫡那几位,即使是那些没有被圈禁的叔伯们,乾隆也加恩升赏。乾隆即位前被圈禁的几位如下:一、大阿哥胤禔早年封为直郡王,康熙四十七年因为图谋储位,甚至向康熙进言诛杀弟弟胤礽,被康熙斥为不忠不孝。削爵圈禁,直到雍正十二年死于禁所。雍正下旨以固山贝子礼下葬。死后其次子弘昉袭爵获封奉恩镇国公。这都是在雍正年间的事,与乾隆无关。二、二阿哥废太子胤礽出生不久即被立为太子,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被废,不久复立。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被废,此后一直圈禁。雍正十二年去世,被雍正追封和硕理亲王。早在雍正刚刚即位时即封了胤礽次子弘皙为多罗理郡王,雍正八年晋升和硕理亲王。乾隆四年,乾隆以涉嫌谋逆为由剥夺弘皙爵位,受此案牵连的还有康熙的十六子庄亲王胤禄、胤禄之子贝子弘普、康熙五子恒亲王胤祺之子世子弘昇、康熙十三子胤祥之子贝勒弘昌、宁郡王弘皎等或罚俸或夺爵或圈禁,牵连甚广。弘皙甚至被改名四十六,是乾隆朝极少见的针对宗室勋贵下手,据说是因为弘皙在康熙朝颇受康熙喜爱,颇有威望,威胁到了乾隆皇位。弘皙被废后理亲王一支由胤礽第十子弘?继承,将爵为多罗理郡王。三、三阿哥胤祉康熙年间封和硕诚亲王,雍正即位后命其前往守康熙景陵,因此颇有怨言。雍正八年因为在怡亲王胤祥葬礼上迟到,并且面无哀容,被十六弟庄亲王胤禄弹劾,削爵圈禁,雍正十年去世,雍正命以郡王礼下葬。乾隆二年,乾隆为三伯追谥,算是给了死后哀容,但没有让其子嗣承袭爵位。四、八阿哥胤禩雍正重点打击对象。康熙年间为贝勒,雍正即位后封为和硕廉亲王。雍正四年,被革去黄带子,改名“阿其那”,剥夺皇室身份,其子弘旺也被改名“菩萨保”。几月后胤禩因呕病死于监所,民间认为被毒死。乾隆即位后,释放弘旺,恢复本名,录入玉牒,赐予红带子(觉罗身份,次于黄带子宗室)。乾隆四十三年,乾隆以胤禩无悖逆行为恢复其本名,录入玉牒。五、九阿哥胤禟同为雍正重点打击对象。康熙年间为贝子,雍正三年因被告发纵容下属作恶,对钦差大臣不敬以及未逮捕企图“拥立”他的贫民为由,将其革除爵位,捉拿圈禁,次年,雍正将其改名赛思黑,三个月后,胤禟死于禁所。乾隆四十三年,乾隆下旨恢复胤禟原名、宗籍。其子弘晸在被圈禁五十年后终于释放,已成老朽。六、十阿哥胤?康熙年间封敦郡王,雍正元年因奉旨护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灵柩回蒙古途中称病不行,上奏求请在张家口修养,回复未到就号称已获恩准,并且在私自祷告中多次提到“雍正新君”,被雍正斥为大不敬,削爵圈禁。乾隆二年,乾隆下旨释放,封为辅国公,乾隆六年病逝,以固山贝子礼下葬。七、十四阿哥胤禵雍正同母弟,康熙年间封贝子,后被封为大将军王率军平西北叛乱。雍正即位后被召回,因对雍正无礼,被送往景陵守陵,并派兵严加看守不得回京。不久因皇太后去世,雍正赐予胤禵郡王虚衔,但没有封号和俸银,在册记录仍为贝子。雍正三年被革去王爵,降回贝子,雍正四年被革去贝子,圈禁于景山。乾隆即位后不久即将他释放,乾隆二年封为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二年封多罗贝勒,乾隆十三年晋封多罗恂郡王。乾隆二十年去世。其长子弘春,在雍正年间曾被封为多罗泰郡王,后又降为贝子,乾隆即位后以其不思悔改为由夺爵。胤禵次子弘明,胤禵死后袭爵,封为多罗恭勤贝勒。乾隆对叔伯们大多不错。除了上述这些圈禁的之外,还有一些其即位后仍然在世的未被圈禁的叔伯,乾隆也多有升赏。如十二叔胤祹,雍正在位时郁郁不得志,乾隆即位后晋封和硕履亲王,其活得最久,一直被乾隆尊敬。二十叔胤祎,雍正年间因罪被降为辅国公,乾隆即位后晋封贝勒。二十一叔胤禧,雍正年间为贝勒,乾隆即位后晋封慎郡王。二十三叔胤祁,雍正年间为镇国公,乾隆继位后封贝勒,后多番获罪降为镇国公,晚年仍晋封贝勒并加郡王衔。
4,恶名昭彰次子耐玩吗任务多不多 我现在玩到刚得到映像的能力
5,恶名昭彰次子 自首当英雄好玩还是牺牲族人踏上恶名昭彰好玩
不同的选择是不同的路线和结局,随你心意,没什么最佳选项,这游戏本来就是双结局。牺牲族人就是恶路线,一路杀过去就好了。自首就是善路线,最后看标准结局。建议新人先玩恶,熟悉系统和操作。二周目再玩善,更顺畅。一周目玩善有很多限制,升级不会很舒服。打远程射击流选自首,打近战抽脸选牺牲,两条路线技能不一样才是关键,剧情大同小异。《声名狼藉:次子》是sucker punch开发的一款动作游戏,于2014年3月21日(美版)发布。《声名狼藉:次子》的故事发生在《声名狼藉2》7年之后,7年的时间可以发生很多的事情,在现实中两款游戏横跨了一个主机世代,而游戏中全新的主角和能力也让这款游戏变得更加丰富。
6,ps4恶名昭彰次子 和破晓哪个好玩点 还有会不会任务通了就没得玩了
破晓是次子的前传,但是破晓有种DLC的感觉……通关一周目只要四个小时,游戏大小也只有9G。次子就不同了,次子有20G的大小。虽然这代恶名昭彰不算神作,但还是值得一玩,画面效果绝对次世代的!还有关于入光盘还是数字版那就看个人喜好了。数字版比某宝便宜一点点而已。次子数字版320港元,换成RMB也就200多块钱。破晓建议数字版,才110港元。某宝100多RMB。纯手打,往采纳我个人推荐次子,因为可以根据你的选择而成为善良和破坏两种。这个选择直接关系到技能效果。自由度也挺高的。游戏内的直线内容也很丰富。望采纳!
7,终末的女武神在哪个app可以看
《终末的女武神》没有在国内视频网站上线,这部动漫是Netflix独家播出。电视动画片《终末的女武神》改编自梅村真也原作、アジチカ作画的同名漫画作品,2021年6月17日起于Netflix独家播出。《终末的女武神》(日语:終末のワルキューレ)是梅村真也原作、アジチカ作画的日本漫画,开始连载于《月刊Comic Zenon》2018年1月。改编网络动画由2021年6月17日起于Netflix独家播出,国内视频网站没有引进这部动漫。《终末的女武神》第一季的动漫已经播出了,讲述了前三场的战斗,人类这边主要有吕布奉先、亚当和佐佐木小次郎出战,挑战雷神索尔、宙斯和海神。吕布和亚当都败给了神明,反而是佐佐木小次郎取得了胜利,虽然海神有放水的可能,但这个结果确实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在第四场战斗将要出场的就是恶名昭昭的开膛手杰克,他是世界上最恶名昭彰的连续杀人魔。而且开膛手杰克的形象通过媒体、摇滚乐、玩具等物品,不断地出现在当今的流行文化中。女武神为什么选择开膛手杰克,主要是因为十三名女武神中,有一位和他非常契合。而且开膛手杰克也不负众望,取得了胜利。第五场出战的是雷电为右卫门,他是日本的相扑力士。虽然他一生从未成为横纲,都通常都被认为是相扑史上最强的的力士。不过他在和湿婆的战斗中惨败,落下被斩首的命运。
文章TAG:
恶名昭彰次子视频攻略 恶名昭彰次子会有PC版吗看见那些实战玩的太爽了 恶名昭彰 次子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