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蚀之峡,风蚀沟谷形成原因在哪些地区
作者:本站作者
1,风蚀沟谷形成原因在哪些地区
干燥区的短暂暴雨,可将已经强烈风化的地面在短时期内冲刷和侵蚀成很多沟谷,然后,风力继续对这些谷地进行吹蚀,使之加深扩大,逐渐形成外形宽窄不一,底部崎岖不平的谷地,称风蚀谷。这种沟谷是干燥区物理风化,暴雨洪流,风力吹蚀和坡地重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另外早期地质作用形成的谷底也是风蚀谷形成的条件之一。b正确。 a应该是风蚀,风化是地表岩石的崩解破碎和化学破坏过程。结果是坚硬的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状风化物。风蚀是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往往形成风蚀沟谷或洼地,如戈壁,裸岩荒漠。
2,山岳峡谷成因
地面隆起速度与下切作用协调形成峡谷。峡谷成因1、褶皱。比如青藏高原上的那些山间峡谷,大多是褶皱,褶皱出来了山,那么山和山之间的就是峡谷了。2、地堑。由于出现断层,一部分地块下降,这个下降的地块叫做地堑,比如汾河谷地、渭河谷地、东非大裂谷都是断层地堑。3、冰川,由于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谷地。4、风蚀谷地。干燥区的短暂暴雨,可将已经强烈风化的地面在短时期内冲刷和侵蚀成很多沟谷,然后,风力继续对这些谷地进行吹蚀,使之加深扩大,逐渐形成外形宽窄不一,底部崎岖不平的谷地,称风蚀谷。一般都有很明显的纹理。当地面隆起速度与下切作用协调时,易形成峡谷。中国长江的三峡,黄河干流的刘家峡、青铜峡等,是修建水库坝址的理想地段。峡谷由峭壁所围住的山谷,一般由河流长时间侵蚀而形成。
3,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
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故为了防止大坝被水压冲毁,拦河大坝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三峡大坝的船闸由上下两个阀门组成一个闸室,当上游阀门打开时,闸室与上游通过阀门组成连通器,使闸室内的水位与上游水位相平;故船闸的原理即为连通器的原理,即三峡大坝的船闸是连通器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吸钢笔水时、注射器吸药液是借助了大气压的作用,外界大气压大于笔胆内的气压,把墨水压入笔胆内.故答案为: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连通器;大气压.三峡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 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三峡大坝的船闸是 连通器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
4,魔鬼城里无魔鬼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新疆有个魔鬼城,那里有不知道建于何时的“古城堡”,也不知道这座“古城堡”因何种原因,毁灭于何时。大家只知道每当夕阳西斜,夜色沉沉时,当你亲临魔鬼城,能听到如诉如泣的女人哭声和喊叫声,令人毛骨悚然。仿佛这片荒废的古城里,游荡着无数冤死的灵魂,它们在这夜色的掩护下,向苍天发出悲壮的呼唤。这里真是魔鬼城吗?真的有屈死的灵魂在呼喊吗?没有!那不过是人们的想象。其实在那里兴妖作怪的既不是妖怪,也不是灵魂,而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风。是风雕刻出了一片古城堡废址;是风在那里游荡出了令人害怕的声音。科学家们称这种地貌为“风蚀地貌”。凤蚀地貌,不言而喻,是由于风的长期破坏作用形成的。这种地貌景观在我国主要发育在干燥少雨、风力较强的西北地区,尤以新疆最多。说起风的破坏能力,也许有人不以为然。其实风的破坏能力是很强的,不说台风的威力,就是和风微风,长年累月地作用也能毁掉一座大高楼。西北地区沙漠茫茫,狂风卷着细砂,抽打着它所能遇到的一切,这种破坏力是无法想象的。天长日久,它能把好端端的一方平地撕碎、削平,化为乌有。乌尔禾“风城”风蚀城堡是风蚀地貌之一,大多见于软硬岩石相间分布的地区。由于岩石软硬不同,风的破坏结果就有不同表现。软的破坏多,硬的破坏少,这样就形成许多层状台墩,远远看去,就像古城堡的废墟。新疆准噶尔盆地乌尔禾的“风城”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上面所说的魔鬼城也是这样形成的。在风蚀城堡里,往往由于风对软硬岩石的破坏不同而形成蘑菇状的风蚀蘑菇、风蚀柱以及洞穴状的风蚀穴等景观。一旦风蚀城堡形成了,风在其间穿行,会受到层层阻拦,再加岩壁上有许多风蚀穴,风就像吹哨子一样发出阵阵声响。这种声音再经过各种风蚀景观的反射,就形成一种奇特的声音。魔鬼城里所听到的女人哭声和吓人的叫声就是这样形成的。风蚀劣地也是一种风蚀地貌,它是由风蚀破坏而形成的土墩和凹地组成的地貌景观。地面崎岖起伏,支离破碎,高起的风蚀土墩成长条形,并与风力方向平行。这种地貌在新疆罗布泊洼地西北部的古楼兰附近最典型。风蚀地貌多发育在沙漠地区,在茫茫沙漠中,陡地出现一片形态奇特、造型别致、高出沙海的景观,当然令人们惊奇。特别对那些在沙漠中旅行的人来说,经过很长时间单调、寂寞的旅行,猛抬头,看见耸立于眼前的那一片奇观,无异于看见一片绿洲,这就是风蚀地貌作为风景区开发的特长了。金沙江切割出的虎跳峡风的长年破坏作用,使得附近山上的裸露岩石破碎,崩落下来,形成沿山体分布的戈壁滩。这种戈壁滩没有植被,吸热性极强,所以中午的温度非常高;而到了晚上,由于它散热极快,白天吸收的热很快散失掉,又寒气袭人。除了上述的几种地貌景观外,地球表面还有许多其他景观。如由河流长年冲刷形成的河谷地貌,我国著名的长江三峡和金沙江“虎跳峡”都属于河流切割造成的。长期缓慢活动的冰川也能形成一些奇特的地貌,如江西庐山有一条峡谷就是由冰川的磨蚀形成的。总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当我们面对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观时,我们应该明白:它们不是神仙创造的,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为自己创造出了千奇百怪的脸谱。
5,峡 是什么意思
峡 [本字]峡 [简体笔画]9 [部首]山
[繁体]峡 [繁体笔画]10 [五行]土
峡
gorge;
峡
(1)
峡
xiá
(2)
(形声。从山,夹声。本义:两山夹水处)
(3)
同本义 [gorge]
仿洋于山峡之旁。――《淮南子·原道》。注:“两山之间为峡。”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王维《桃源行》
仍下峡路。――《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从峡度栈以上。
(4)
又如:峡口(峡谷之口);峡路(峡谷中的道路或航道)。又特指长江三峡
桓公(温)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世说新语》
(5)
又如:峡口(指西陵峡口);峡江(长江自奉节县瞿塘峡以下,至湖北宜昌一段)
(6)
形容词。狭窄 [narrow]
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曰天险。――《水经注》
峡谷
xiágǔ
[canyon;gorge] 两坡陡峭、中间狭而深的谷地
峡湾
xiáwān
[fiord] 两个悬崖或两个陡斜坡之间狭窄且常很深的海水进口
峡
(峡)
xiá ㄒㄧㄚˊ
(1)
两山夹着的水道:三门~(中国黄河中游峡谷之一)。三~(中国长江流经四川到湖北的交界一带所经过的三个峡谷,其中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海~(两旁有陆地夹着的形状狭长的海,如“台湾~~”)。
(2)
指两山之间:~谷(狭而深的谷地)。
郑码:LLBU,U:5CE1,GBK:CFBF
笔画数:9,部首:山,笔顺编号:252143134
gorge;
6,吉木乃神秘大峡谷凭什么被称为西域秘境
去年再一次到新疆时,在布尔津县的一个加油站外和当地人闲聊,说起了五彩滩,对那种滨水靓丽赞不绝口。在有意无意中,对方说了个我在任何旅游攻略上都没看见的地方:吉木乃神秘大峡谷。说是色彩斑斓,比五彩滩不遑多让,关键还荒凉原始,没有开发,符合心中对西域的定位。五彩滩额尔齐斯河北岸的五彩滩,准确讲属于丹霞地貌,与乌尔禾魔鬼城形成原因一致,都是干旱、大风环境下风蚀而成。不一样的只是有了河流的加入,在粗犷中添加了一层似水柔情。我又想起来敦煌的雅丹地质公园,荒漠上形态各异的土堆,保存着千年的风声;而张掖的丹霞,沉降着万古的颜色。我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地方比我经历的雅丹和丹霞更能表达我对西北壮美沧桑的记忆。可对方言之凿凿的模样让我动摇,那么,既然都在布尔津了,临时变一下行程,去张望一下与众不同的神秘,也不是不行。先到吉木乃县城,再行驶60多公里,到达喀尔交乡境内,就在这个我从未听过的遥远地方,我看见了一种岁月蚀刻的艺术。花儿一样红很难形容初见这种地貌的惊艳心情。这个世界太大,美景很多,但特立独行的委实不多。吉木乃大峡谷算其中之一。远远地望着火一样燃烧的峡谷,阳光仿佛融化在每一寸土地里,连带着上面的稀疏植物,也统一成了火红的色彩。你无法分辨除了色彩以外的世界,哪怕,天空蓝如宝石,偶有白如棉絮的云轻悠悠地飘过去。我是个见识了不少有口皆碑的景色的人,大江南北,中国东西,但凡有点名气的地方,我花了不低于十年的时间去走了个遍。我以为,我再也不会为某种新鲜的景物感到吃惊,充其量是拿出相机,不慌不忙地拍几张做个到此一游的证明。但是,我彻底沉溺进这片土地,它纯粹的沉默是一种诉说,像大罗天音,充斥着振聋发聩的魅惑。我有些惶恐,惟愿我不曾来过,那么,我还有向往远方的动力——对景色的华美之体验应该循序渐进,而不是突然把一个乞丐变成世界最富有的那个人。在很长时间以后,苏醒过来的我慢慢走向峡谷。无人机下的峡谷光影变幻,艳丽得让人眼睛都拔不出来的色彩淡化下去,还原为土黄色。突兀俊立的土坡,像大海里你追我赶的浪,一波一波,荡漾向没有尽头的远方。眼中的色彩变得丰富起来。像极了女人的细腻心思:没有理由的多变。即便被判定为一样的颜色,也因为浓淡的不同而给人不同的观感。仿佛什么色彩都有,唯一找不到生命之绿。走向离得最近的土山,你能清晰地数出土层的层数,轻微的颜色差异,便把分明的层次感彰显了出来。举目四顾,千沟万壑,在阳光照射之下,发散着熠熠光华。大自然的巧手,在过去千万年的光阴里,塑造了这堪称艺术品的世间珍奇。视线被那些巨大的褶皱折起来,放不开去,去有着即便天高云淡的打量也没有的内容:我害怕它的博大,受不了这壮阔的荒凉大气。没敢走得更深,时间有限,搭顶帐篷当回荒野猎人也不现实。身边人提醒说,这里晃眼一望的样子有点像乌尔禾魔鬼城。乌尔禾魔鬼城我专门查找了一下这里的成因,它与魔鬼城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风蚀地貌,但这里是地下裂谷经过风蚀形成。就像画画,一个是用的宣纸,一个是用的画布。这种荒漠地貌,是由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而成。在往回走的时候,我看见有苍鹰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飞翔。要是我也有翅膀,该多好。
7,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成因 以及跟他类型相似的景点
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Colorado,Grand Canyon) 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河中游、科罗拉多高原的西南部,是地球上最为壮丽的景色之一,有人说,在太空唯一可用肉眼看到的自然景观就是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罗拉多河是北美洲主要河流。它从落基山脉发源流向西南,进入墨西哥西北部。全长2330公里。流经怀俄明、科罗拉多、犹他、新墨西哥、内华达、亚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亚七个州,在科罗拉多高原上共切割出19条主要峡谷,其中最深、最宽、最长的一个就是科罗拉多大峡谷。该峡谷起于马布尔峡谷,终端为格兰德瓦什崖,全长44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峡谷顶宽6至28公里,最深处1800米。从谷顶到谷底需3至4小时。谷底两岸的宽者小于1公里,窄处仅120米。两侧的谷壁呈阶梯状。谷底水面不足1000米宽,夏季冰雪融水下注,水深增至18米。山石多为红色。从谷底至顶部沿壁露出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各期的系列岩系,水平层次清晰,岩层色调各异,并含有各地质时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故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其中长约170公里、面积2728平方公里、最深的一段峡谷辟为国家公园。现在,每年都有很多国内外游客到这里旅游,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功,认识地球亿万年的神奇变化。这里还是拍摄美国西部片的好场地,那荒野而神秘的景色,相信你早已熟悉不过了。以下我们要向你介绍的是大峡谷的成因和它那极富魅力景色特写,那些美丽的图片一定会令你更加向往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罗拉多高原为典型的“桌状高地”,也称“桌子山”,即顶部平坦侧面陡峭的山。这种地形是由于侵蚀(下切和剥离)作用形成的。在侵蚀期间,高原中比较坚硬的岩层构成河谷之间地区的保护帽,而河谷里侵蚀作用活跃。这种结果就造成了平台型大山或堡垒状小山。 科罗拉多高原是北美古陆台伸入科迪勒拉区的稳定地块,由于相对稳定,地表起伏变化极小,而且在前寒武纪结晶岩的基底上覆盖了厚厚的各地质时期的沉积,其水平层次清晰,岩层色调各异,并含有各地质时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岩性、颜色不同的岩石层,被外力作用雕琢成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和峭壁石柱。伴随着天气变化,水光山色变幻多端,天然奇景蔚为壮观。 峡谷两壁及谷底气候、景观有很大不同,南壁干暖,植物稀少;北壁高于南壁,气候寒湿,林木苍翠;谷底则干热,呈一派荒漠景观。蜿蜒于谷底的科罗拉多河曲折幽深,整个大峡谷地段的河床比降为每千米150厘米,是密西西比河的25倍。其中百分之50的比降还很集中,这就造成了峡谷中部分地段河水激流奔腾的景观。因为如此,沿峡谷航行漂流成为引人入胜的探险活动。科罗拉多大峡谷主要是沉积岩,主要是冲刷和风化形成 沉积岩直观上明显分层 越往谷底,岩石年龄越大 旧金山是地中海式气候,主要是洋流和风造就的,夏季干燥,冬季湿润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8,峡谷形成原因
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仅以其深度、宽度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更以其丰富科学内涵及宝贵资源而引起世界科学家的瞩目,世界最大降水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热带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濒临绝种的古老物种生息繁衍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稀有生物资源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 年轻的青藏高原何以形成如此奇丽、壮观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3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及深部地质作用有关。15万年以来,大峡谷地区的抬升速度达到30毫米/年,是世界抬升最快的地区之一。最新地质考察获得的证据表明,大峡谷形成的根本原出是该地区存在着软流圈地幔上涌体。 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地质特征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基本相似。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幔上涌体可能是大峡谷水汽通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能是以该地区为中心的藏东南成为所谓“气候启动区”的原因,还可能是该地区生物纬向分布北移3至5度的重要原因。以地幔上涌体为特征的岩石圈物质和结构调整对地球外圈层长尺度制约作用在大峡谷地区有十分明显的表现,因此这里是地球系统中层圈耦合作用研究最理想的野外实验室。 高峰与拐弯峡谷的组合,在世界峡谷河流发育史上十分罕见,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奇观。其实,大拐弯峡谷是由若干个拐弯相连组成的。 峡谷北侧的加拉白垒峰也是冰川发育的中心,其东坡列曲冰川是一条大型的山谷冰川,从雪线海拔4700米延至海拔 2850米。 在大峡谷水汽通道北行的当口部位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北坡,有卡钦冰川,长达33公里;帕隆藏布上游的来姑冰川,长达35公里。它们部是我国海洋性温性冰川中较长的山谷冰川,冰川末段伸入到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中,最低可以达到海拔2500米左右的地方,构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第四纪中,这里的山地发育过多次冰川作用,遗留下完整的古冰川U形谷,谷底平原密集的冰丘陵像一座座坟冢,这正是水汽通道特定环境下古冰川作用的堆积遗迹。 在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有一条绿色通道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一一雅鲁藏布江河谷一直向东南方向伸展,雅鲁藏布大峡谷就是这绿色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切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宛如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一个绿色门户,面向着孟加拉湾和印度洋,为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提供了一条天然的通道。 这条天然水气通道使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形成世界第一大降水带,年降水量达4500一10070毫米;就是这条水气通道使大峡谷积蓄了巨大的水能资源;就是这条天然水气通道使热带气候带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向北推移了五个纬度;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发育了巨大的海洋性冰川;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缩小了南北自然带之间的明显差异2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推动许多热带动、植物分布向北推移;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促进了喜马拉雅山脉南北生物的混合与交流Z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为许多古生物物种提供了安全庇护,不至灭绝。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作用造成了大峡谷地区齐全完整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由高向低,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风雨林带,宛如从极地到赤道或从我国东北来到海南岛一样。 特别要提到的是高山杜鹃,因为大峡谷的高山灌丛主要由常绿杜鹃组成。这一区域内有154种杜鹃,占世界杜鹃总种数(约60O种)的26%。高山雪线之下是高山灌丛草甸带,再向下便是高山、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带,继续向下便是山地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带和常绿阔叶林带,进人低山、河谷是季风雨林带。这里的季风雨林不同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它是在热带海洋性手风条件下形成的有明显季节变化的雨林生态系统。这里是世界上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丰富的地方,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缩影之地。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最大河流,居中国河流的第五位但其蕴藏的水力资源仅次于长汀居中国第二位,单位面积水能的蕴藏量居世界之冠。 大峡谷地区是西藏自治区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地区维管束植物约3500余种,其中有利用价值的经济植物不下千种,具体可分为:药用植物、油料植物、纤维植物等。 大峡谷地区茂密的森林及高山灌丛草甸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如皮毛动物水獭、石貂、云豹、雪豹、青舢、白鼬,豹猫和小熊猫;药用动物马麝、黑熊、穿山甲、鼯鼠、蛇晰、银环蛇、眼镜王蛇;医用动物猕猴;观赏动物:长尾叶猴、棕颈犀鸟、红胸角雉、红腹角难、排陶鹦鹉、大绯胸鹦鹉、蓝喉太阳鸟、火尾太阳鸟、红嘴相思鸟、白腹锦鸡、藏马鸣、黑颈鹤、蟒蛇和羚羊等。由于遭到长期大量捕杀,许多已濒于灭绝。 大峡谷地区个同类型的自然带,除海拔4200米林线以上为雪原冰漠和草甸灌丛外,几乎都被森林占据着,大然林区面积广、森林资源丰富,仅次十中国东北和西南两个林区,居全国第二位。 大峡谷有两个基本特点:奇特的大拐弯和青藏高原最大的水汽通道,这两大特点本身构成厂世界上珍奇的自然奇观,构成厂最有特点的生态旅游资源。壮观、奇特、雄伟、秀美、原始、自然、洁净、环境独特、资源丰富无与伦比。前者最好从空中来立体观赏它,特别在空中能一睹它那全景的壮观和秀丽后者的水汽和热量为大峡谷地区生态旅游带来山地齐全的垂直自然带,生物的多样性和季风型海洋性温性冰川、高山湖泊的无穷魅力和神奇壮秀以及变化无穷独特壮丽的万千气象。 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下游,江水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作巨大马蹄形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谷。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确认雅鲁藏布干流上的这个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措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1800米,长440公里)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 1998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峡谷的科学正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罗马字母拼为Yarlung Zangbo Daxiagu。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被科学界称作是本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发现之一。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间,众多学科的中国科学家曾先后8次进入该地区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 1998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由科学家、新闻工作者和登山队员组成的科学探险考察队,历时40多天,穿行近600公里,在深山密林、悬崖陡峭、水流湍急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开展了异常艰辛的科学探险考察活动,获取了大最科学资料,领略和探索了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奇观,实现了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壮举。 在40多天的徒步穿越考察中,有关专家在大峡谷地区精确测绘了大峡谷的深度和谷底宽度,掌握了极为重要的实测数据。地质、水文、植物、昆虫、冰川、地貌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和数千种标本样品,为大峡谷的资源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此次考察中不仅确认了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存在的瀑布群及其数量和位置,而且发现了大面积濒危珍稀植物——红豆杉、昆虫家族中的“活化石”——缺翅目昆虫。 科学考察证实,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是“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同时,大峡谷处于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现象多种多样,堪称罕见的“地质博物馆”。 雅鲁藏布大峡谷对世人有着神奇的魅力,独特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祖国的珍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 《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已于2000年4月通过专家评审。这标志着雅鲁藏布大峡谷即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总体规划》中,西藏的有关专家和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的动植物保护、地质地貌保护等都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划,划分了各个保护区域和保护物种,制定了完美的保护措施,拟议中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9万人。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仅以其深度、宽度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更以其丰富科学内涵及宝贵资源而引起世界科学家的瞩目,世界最大降水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热带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濒临绝种的古老物种生息繁衍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稀有生物资源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 年轻的青藏高原何以形成如此奇丽、壮观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3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及深部地质作用有关。15万年以来,大峡谷地区的抬升速度达到30毫米/年,是世界抬升最快的地区之一。最新地质考察获得的证据表明,大峡谷形成的根本原出是该地区存在着软流圈地幔上涌体。 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地质特征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基本相似。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幔上涌体可能是大峡谷水汽通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能是以该地区为中心的藏东南成为所谓“气候启动区”的原因,还可能是该地区生物纬向分布北移3至5度的重要原因。以地幔上涌体为特征的岩石圈物质和结构调整对地球外圈层长尺度制约作用在大峡谷地区有十分明显的表现,因此这里是地球系统中层圈耦合作用研究最理想的野外实验室。 高峰与拐弯峡谷的组合,在世界峡谷河流发育史上十分罕见,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奇观。其实,大拐弯峡谷是由若干个拐弯相连组成的。 峡谷北侧的加拉白垒峰也是冰川发育的中心,其东坡列曲冰川是一条大型的山谷冰川,从雪线海拔4700米延至海拔 2850米。 在大峡谷水汽通道北行的当口部位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北坡,有卡钦冰川,长达33公里;帕隆藏布上游的来姑冰川,长达35公里。它们部是我国海洋性温性冰川中较长的山谷冰川,冰川末段伸入到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中,最低可以达到海拔2500米左右的地方,构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第四纪中,这里的山地发育过多次冰川作用,遗留下完整的古冰川U形谷,谷底平原密集的冰丘陵像一座座坟冢,这正是水汽通道特定环境下古冰川作用的堆积遗迹。 在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有一条绿色通道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一一雅鲁藏布江河谷一直向东南方向伸展,雅鲁藏布大峡谷就是这绿色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切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宛如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一个绿色门户,面向着孟加拉湾和印度洋,为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提供了一条天然的通道。 这条天然水气通道使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形成世界第一大降水带,年降水量达4500一10070毫米;就是这条水气通道使大峡谷积蓄了巨大的水能资源;就是这条天然水气通道使热带气候带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向北推移了五个纬度;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发育了巨大的海洋性冰川;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缩小了南北自然带之间的明显差异2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推动许多热带动、植物分布向北推移;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促进了喜马拉雅山脉南北生物的混合与交流Z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为许多古生物物种提供了安全庇护,不至灭绝。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作用造成了大峡谷地区齐全完整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由高向低,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风雨林带,宛如从极地到赤道或从我国东北来到海南岛一样。 特别要提到的是高山杜鹃,因为大峡谷的高山灌丛主要由常绿杜鹃组成。这一区域内有154种杜鹃,占世界杜鹃总种数(约60O种)的26%。高山雪线之下是高山灌丛草甸带,再向下便是高山、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带,继续向下便是山地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带和常绿阔叶林带,进人低山、河谷是季风雨林带。这里的季风雨林不同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它是在热带海洋性手风条件下形成的有明显季节变化的雨林生态系统。这里是世界上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丰富的地方,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缩影之地。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最大河流,居中国河流的第五位但其蕴藏的水力资源仅次于长汀居中国第二位,单位面积水能的蕴藏量居世界之冠。 大峡谷地区是西藏自治区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地区维管束植物约3500余种,其中有利用价值的经济植物不下千种,具体可分为:药用植物、油料植物、纤维植物等。 大峡谷地区茂密的森林及高山灌丛草甸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如皮毛动物水獭、石貂、云豹、雪豹、青舢、白鼬,豹猫和小熊猫;药用动物马麝、黑熊、穿山甲、鼯鼠、蛇晰、银环蛇、眼镜王蛇;医用动物猕猴;观赏动物:长尾叶猴、棕颈犀鸟、红胸角雉、红腹角难、排陶鹦鹉、大绯胸鹦鹉、蓝喉太阳鸟、火尾太阳鸟、红嘴相思鸟、白腹锦鸡、藏马鸣、黑颈鹤、蟒蛇和羚羊等。由于遭到长期大量捕杀,许多已濒于灭绝。 大峡谷地区个同类型的自然带,除海拔4200米林线以上为雪原冰漠和草甸灌丛外,几乎都被森林占据着,大然林区面积广、森林资源丰富,仅次十中国东北和西南两个林区,居全国第二位。 大峡谷有两个基本特点:奇特的大拐弯和青藏高原最大的水汽通道,这两大特点本身构成厂世界上珍奇的自然奇观,构成厂最有特点的生态旅游资源。壮观、奇特、雄伟、秀美、原始、自然、洁净、环境独特、资源丰富无与伦比。前者最好从空中来立体观赏它,特别在空中能一睹它那全景的壮观和秀丽后者的水汽和热量为大峡谷地区生态旅游带来山地齐全的垂直自然带,生物的多样性和季风型海洋性温性冰川、高山湖泊的无穷魅力和神奇壮秀以及变化无穷独特壮丽的万千气象。 考察多年的研究表明: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该地区的地壳在近3百万年以来的快速抬升,并与深部地质作用过程有关。利用裂变径迹方法获得15万年以来大峡谷地区的抬升速度达到30毫米/年,是世界上抬升最快的地区之一。气候证据表明大峡谷地区是一个“热点” ,推断是有类似于地幔羽的热源存在,但缺乏直接的地质证据。最近的地质考察获得了完整的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证据,表明大峡谷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存在着软流圈地幔上涌体。 http://www.scitom.com.cn/museums/canyon/great/gre501.html 中国科普博览_大峡谷考察 http://www.kepu.net.cn/gb/earth/canyon/topcanyon/top402.html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质科考获重要进展 http://www.cgs.gov.cn/zt_more/2002news/test/029.htm 大峡谷成因的岩石学证据 最有意义的是,在上述退变高压麻粒岩地体和两大陆接合带附近,沿着近东西向韧性构造带,侵入了一套由超基性碱性杂岩-碳酸岩组成的完整岩石系列(钟大赉等,1998)。侵入岩为岩筒、岩脉产状,宽度30厘米--12米。超基性碱性杂岩脉体边缘相或小规模岩筒中为角闪橄榄石岩,中央相为角闪金云母橄榄辉石岩。金云母、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角闪石、尖晶石等是主要矿物相,并能发现文石、霞石和橄榄石等。碳酸岩围岩中出现强烈的地幔热液蚀变或交代,在脉体的中央镶有结晶的块状碳酸岩。主要的碳酸盐矿物是文石,有含量不等的霞石、金云母、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石榴石等。还发现具有碳酸岩火成岩判别意义的、过去已有报道的矿物星叶石。这样的岩石组合通常来自地幔,多是响应软流圈的上涌和热力作用、岩石圈减薄中地幔岩石发生减压增温溶融形成。火成碳酸岩是地幔溶体结晶分异作用晚期阶段的产物,碳酸岩与超基性碱性杂岩成分和矿物的含量呈过渡特征也说明了这一点。地质推断它们的形成时限很年轻,初步的同位素年代学结果证明是5-8百万年以来形成的。这套岩石组合的发现为论证大峡谷的形成是由于该地区存在地幔上涌体而引起的热力抬升提供了充分的岩石学证据。因此,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与峡谷形成相关的地质特征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基本相似,是地幔上涌体或地幔热点作用的结果,引起岩石圈的减薄和类似的岩浆作用,相应地壳的快速抬升形成了大峡谷。
9,山居秋暝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山居秋暝》是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是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别墅)时所作,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原文: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文章TAG:
风蚀之峡 风蚀沟谷形成原因在哪些地区 沟谷 形成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