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一品官老爷游戏名,贪玩游戏一品官老爷下载

作者:本站作者

清代的官阶采用的是九品十八级,最高的两级就是正一品和从一品,而题主的说特一品,应该说错的,而是指超品,在正一品之上,那我们来看哪些是超品。和珅是超品,纪晓岚是从一品。清朝官品,刚刚说的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

和珅和纪晓岚都是正一品官员吗?

和珅和纪晓岚都是正一品官员吗

看到有人说和珅是正一品,其实不是。如果算两个人的品级巅峰的话,都不是正一品。和珅是超品,纪晓岚是从一品。和珅的职位最高为文华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内阁首席大学士,兼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篆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一系列职务。其中文华殿大学士是正一品,乾隆十三年,制定三殿三阁大学士制度。

依次为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均为正一品。其中保和殿大学士直至清末只授予了傅恒一人,因此文华殿大学士实际上官位为群臣之首,达到顶点。那和珅的品级是否就是正一品呢?不是。和珅是超品。除了官职之外,和珅还有爵位,他的最高爵位是一等忠襄公。乾隆十六年,明确了“超品”这个等级,品级在正一品之上,仅次于皇帝。

拥有超品品级的是拥有高级别爵位的人。清朝爵位分为两种,一种是宗室爵位(如上图),其中话,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都是超品。镇国将军为一品、辅国将军二品、奉国将军三品、奉恩将军四品,低于奉恩将军享受四品待遇。另一个体系就是功臣爵位共九级,公爵、侯爵、伯爵为超品,子爵正一品、男爵正二品、轻车都尉正三品(以上均分一二三等),骑都尉正四品,云骑尉正五品,恩骑尉正六品。

和珅一开始就是世袭三等轻车都尉,所以他没当官的时候就是正三品。后来一步步官位高升,也不断获得更高的爵位。于嘉庆三年获得公爵爵位,达到顶点,所以,他是绝对的超品。纪晓岚就很清楚了,他的最高官职为协办大学士、礼部、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清朝官品,刚刚说的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

古代什么样的官职是正一品?你怎么看?

古代什么样的官职是正一品你怎么看

中华历代王朝官位制度,自先秦两汉始,先是“世爵世禄”,“封君制度”,官职与爵位、封地紧密相连,如周王室之“卿士”、“司马”,诸侯国之“执政”、“中军将”、“令尹”、“司城”等,都是以官位决定地位,并伴随“世土”制度,即是王室或者诸侯大夫,又是地方封邑的主人,世袭传承,代代沿袭。周显王十三年(秦孝公六年、前356年)卫人公孙鞅受秦孝公之命,主持秦国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奖军功、除世爵世禄”等积极措施,打破血缘世袭制度,以功论秩,使得秦国迅速强盛壮大,最后统一六国,并吞天下。

秦变法后,为厘定官秩,改原有实封(即封邑制度)为秩石(念担)制、军功爵制并存,军功爵不在本题范畴内,略过不表,细述秩石制。秩石制,即将官员等级按照实发俸禄(主要是粟米)多寡排序,秦统一六国前,即已将此项制度推行全国,统一六国后颁行于全天下。汉高帝刘邦建立汉朝后,承秦制,将秩石制结合封爵制、食邑制,行于朝堂,以年计俸,以月颁给。

秦汉时期,以秩石制定官员品级的制度,延续了近五百年。秦汉秩石制下,相当于后世正一品官职有: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万石;九卿(宗正、奉常、郎中令、少府、太仆、典客、廷尉、治粟内史、卫尉)、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尹、右扶风尹):中二千石(中念重,满的意思。秦汉九卿有不同称谓,这里以汉制为例);地方郡守、郡尉(东汉末各州刺史、州牧也为二千石):二千石;丞相司直、护军都尉、司隶校尉、西域都护、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郡都尉(西汉)、诸中郎将、光禄大夫、侍中、诸校尉(东汉):比二千石;(另外,在二千石和中二千石中间,还有一个真二千石的级别,对应官职不明。

)二千石待遇,即秦汉时期官秩最高级别官员,大致相当于后世的“一品”(或者超品,这里仅指中二千石以上),所以列出,以做对照。秦汉秩石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居其职而有其禄”,官秩改变而禄秩也随之变化,官员出仕没有固定的品级,这也是中华流官官制初期,最大的特色。汉延康元年(魏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汉建魏,在东汉“察举”、“征辟”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尚书令陈群的建议,实施“九品中正制”,于各州设立“中正”一职,负责考擦地方士人,将其按照家世、行状(个人品德及才能)、定品(确定其人品级)等三个方面,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个等级,予以评定(实际操作中,上上一级绝不授人,下下一级也基本不会评出,实际是七个品级)。

----“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授任”《三国志》。而实际操作中,各地门阀士族把持“中正”职位,牢牢地掌握了评定权力,注重于家世、血缘,而轻视品德才干。到司马氏建晋时,终于形成了官场内“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士族完完全全垄断了入仕道路,开始了中华历史上长达四百年的门阀贵族政治时代。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年),魏孝文帝在推行的汉化改革中,首先将原有的九品中正制改为按数计品,即将原有上、中、下合计九品改称一至九品,每品分正、从二级,正四品以下(含正四品),每一品再分上、下两阶,一共三十阶。这是后世所熟悉的官员计数品级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眼前。自北魏至隋,虽然已经确立官员品级,但是决定官员秩、禄、权的还是那个早已不合时宜的九品中正制。

掌握着国家控制权的世家豪门、高品士族们,依靠这个制度把持着入仕之路,排挤庶族平民,将权力地位传至后世,这也是中华历史上制度的停滞。这一时期的北方,因为多是少数民族政权,所采取的官职大都是部族家族按血缘或者亲疏授官,更加落后。直到北周建立,标榜“周礼”,按古制设立“六官制”,才稍微得以改变。魏晋南北朝时代,基本没有官员品级“正一品”这一说(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即499年以后,北朝才有正一品称呼,南朝还是没有)。

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当于后世正一品的官职是:魏(含蜀、吴):太尉、司徒、司空、太师、太傅、太保、大将军(含丞相,不常置);晋: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南朝:太傅、太保、太宰、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梁加丞相、陈加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为第一品等级)北朝:太师、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北周加柱国大将军为正九命,相当于后世正一品)。

隋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周自立,建立隋朝。隋文帝出生关陇贵族,历经西魏、北周两代,对于原有的官员遴选制度弊端十分了解,决心改变这一局面。开皇三年(583年)、十五年(595年),隋两次大规模废除天下州郡中通过九品中正制而得授官职的官员。尤其是开皇十五年这一次,史载一次废除“乡官”数万人,这也是沿袭四百年的九品中正制最后消亡的一年。

此后隋以三省六部制,及地方州县二级制为主流官制,准备逐步改变选官制度。但是世家豪门们绝不可能轻易交出所拥有的利益和特权,之后数十年里,为了保持豪门利益,世家门阀与隋皇室进行了尖锐的斗争,甚至刀兵相见,隋朝最终灭亡,也有这一层次的原因。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此后唐之制度完全沿袭于隋,用三省六部制、正从十八品制,规制官员品秩,厘定座次,并配合官服、饰品等,严格执行等级制度。

品级制发展到了唐,才真正规范化、制度化,官员们也终于脱离了“官随禄定”、“秩同中正”的约束,不再以俸禄或者品评来决定地位高低。而是按照官品品级,各安其位,一目了然。这简化了官员等级,分清了官职高低,是官秩制度的极大进步。唐时期,正一品的官职有: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还有一个空前绝后的“天策上将”是秦王李世民的专属官职,十分特殊,不具有代表性);同时,唐时期的官职品级十分严肃,正一品官职正常情况下几乎是活人拿不到的荣耀(除了李世民这个特殊人;还有长孙无忌因是唐太中宗的外戚、功臣、高宗的元舅,得以授太尉;中唐郭子仪也因为安定国家,劳苦功高而被授太尉;至于晚唐藩镇那一堆高官,没有可比性),基本是死后追赠,或者宗室虚衔。

唐朝宰相,尚书令、左右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具有天然资格,称真宰相(其中尚书令以李世民曾经担任过,故而在其登基后不再授予臣子),其余官员要担任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或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可以就任。这说明,唐时正三品即可以担任宰相,而未加号者,品秩高也不得行使宰相之名。唐朝握有朝政实权的宰相,品级也不过尚书左右仆射的从二品,和中书令、门下侍中的正三品。

除非他们加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才能成为正一品位极人臣之显官,而这在他们生前,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代周建立宋朝,结束晚唐五代混局面,中原得以安定。宋继续承袭唐朝官制,品级制度不变,但是武职三品开始分上、下阶,算是对隋唐制度的微调。同时,宋官员制度是也有自己的特色,“本官不管本职之事”、“寄禄制度”是宋中期前的最大特点。

这种制度有利于皇帝控制人事大权、使得皇权统治稳固、另一方面却是诸司官员不掌其事,或者执事者不用其名,政令分散,事倍功半。宋时期,正一品官职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太师、太傅、太保(均含检校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尉(以上均为加官,不是实官)、左右丞相(南宋所设,实官);宋朝官职十分繁琐、复杂,而且“任非其官”,一般高阶官员都有“官”、“贴职”、“差遣”三种身份(勋官、散官不计),一般来说,官是定待遇、贴职是清贵头衔、差遣才是官员真正的职位所在。

官、差遣的分离,使得宋朝廷内外大批官员无所事事、各级部门叠床架屋、重复繁乱,冗官现象严重,导致官员队伍庞大,而效率低下。同时两宋官员待遇极为优厚,俸禄之外、禄米、织品、草料乃至于酒醋茶等无一不丰,这使得宋财政压力极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简化官员品级制度,凡一至九品官,皆分正从两阶,共计十八品。

然后更定官制,取消宋时“差遣”这一复杂授官程序,以本官管理本司事,简单明了,这是中华官制的又一次进步。明代正一品官职如下: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废)、大都督(洪武十八年废)、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另有宗人府宗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洪武初以皇子任宗人府令、正、宗人,亲王品级远超正一品;永乐后,宗人府事务移交礼部,诸令、正、宗人由勋戚以本爵名义上出任,宗人府名存实亡)。

明代正一品官职,勋臣(即开国、靖难诸功臣及其后代、中期后也包含部分外戚)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三公头衔(太师、太傅、太保),高级武臣(同时基本也是勋臣)以出任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而获得武职正一品也不是难事;但是有明一代,文臣们要想以本官位获得正一品官职,基本上是凤毛麟角;以实际为文臣首领的内阁诸殿阁大学士举例来说,明代大学士的职位接近于前朝的宰相,重要性更是过之,但是他们的本官品级不过正五品,起初不过是属于皇帝的秘书角色而已。

虽然之后的岁月里大学士的地位逐渐上升为皇帝之下文武内外诸臣中最高的几人,但是本官还是停留在正五品。为了避免尴尬局面(从一品、正二品高官向正五品大学士汇报工作),自永乐年间其起,皇帝便将诸大学士额外授予加官(当然,中期以后成为惯例,那就是掌握朝政的文臣们自己给这个制度主动维护,按例加官,皇帝也轻易不能改变了)。

永乐年间,大学士加官还是最初的翰林院编修、侍读、到翰林学士;和詹事府左右庶子、谕德、中允、到春坊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去世后,仁宗继位,大力提拔支持自己的文臣,自此诸大学士开始加六部侍郎、尚书衔,官位达到正二品(六部尚书正二品)。不久后,仁宗再晋自杨士奇少保、少傅,兼兵部尚书(少师、少傅、少保三孤皆从一品)。

自杨士奇始,明代大学士开始加官晋为从一品,文臣之中,无可比拟。景泰三年(1452年),首辅、文渊阁大学士陈循加太子太傅衔,这是明代大学士第一次加太子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之后陈循晋华盖殿大学士,大学士排名便由此规整下来,按华盖殿、谨身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四殿二阁从高到低列序,华盖殿大学士居首位,即首辅。

整个明代,文臣顶级官职在其生前基本上以三孤兼太子三师出任殿阁大学士为最高点,首辅官职顶点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嘉靖后,华盖殿改中极殿)。至于辅臣们去世后,其中功劳高、品行好、口碑优的,经过朝廷评议,可以被追赠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逝世后享受正一品待遇,这也是对他们的褒奖。此外还有几个文官特例:正统时王骥以平定麓川军功封靖远伯、成化时王越以威宁海大捷封威宁伯、正德时王守仁(即王阳明)以平定宁王叛乱封新建伯;这三位文臣均以军功获封爵,超越正一品官职,达到超品待遇(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后世子孙也从文官转为勋戚,出仕之路中断,此后只能当富贵闲人了)。

另外天顺时徐有贞以夺门之变时“立功”,受封武功伯,不过半年后就被削爵除官流放,成为平民,不再叙述。真正在生前即获得正一品官职的明代文臣,只有万历时的张居正一人。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加授太傅,正式以文臣身份在活着的时候成为正一品文官。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危,神宗以张居正“辅政元勋”之功,加授其太师,使得张居正身兼三公三孤(张居正此前已经是少师兼太子太师),到达大明建立以来文臣的顶峰。

(明初李善长也是丞相、太师,但是他封爵韩国公,不应算作正统的文臣。而且他也不是经科举入仕为官,所以相比张居正来说,文臣的身份稍显不符。)清承明制,官员等级制度基本不改,照搬执行。但对于高品官职(大学士、诸部尚书等)正一品对应官职,顺治初设立满汉分职所置,满员正一品,汉员正二品。后在康熙时均定为正二品。

雍正八年(1730年),清更定制度,大学士满汉均定为正一品,以后永为定制。清代正一品官职确定为:太师、太傅、太保、诸殿阁大学士(文臣朝官);大学士衔外任总督(文臣外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武臣朝官);伊犁将军、绥远将军(武臣外官)。需要说明的是:清代官员制度,品级不再是衡量地位的唯一标准,明朝官员中地位超然的大学士,在清康熙以后,不再承担实际朝政功能,只是清贵悠闲、尊崇地位所用。

清代权力中枢,前期在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逐渐转移到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南书房;雍正时,世宗设立军机处,自此朝廷权力中枢掌握于军机处(或者说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正一品的大学士们,再也不能介入朝政、处理政务,而是作为虚衔,处理一些考试、教化、修书等文化教育方面的事务,地位崇高、实际无所事事,不再重要(或者是宠臣、重臣以功额外获得大学士衔,那其实是属于加官,荣誉名头而已)。

而清代,也是历代王朝中,少有的外任地方官员可以授封正一品官位的朝代(大学士兼总督、伊犁将军、绥远将军),其中还有武职一品,确实是异数。在这也体现了清中央朝廷对于地方掌控能力之强,可以自信地设立高品级外官而不担心对社稷造成危害。综上所述,中华历代王朝正一品官职(或者相当于正一品官职),基本上涵盖以下几个范围:一、三公或者相当于三公官职:太师、太傅、太保、太宰、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者,帝之师,辅佐天子、匡正不足、教化君王,是自周代起就设立的顶级官职,之后历代沿袭,为诸臣之首。

------“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竟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尚书·周官》二、皇帝之下,实际处理朝廷政务的辅臣,即丞相、录尚书事、尚书令、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学士等;这也是遵循秦汉以来,辅佐皇帝,总摄百官的诸臣之首为天子以下第二人的准则。三、军事最高长官:例如太尉、大将军、大司马、大都督等,原因与丞相所述一样,都是为了推行军政事务、贯彻军令。

(不过因为武职的特殊性和敏感性,汉以后,最高军事长官一般为虚置,不再实授,以免权臣以此篡夺社稷。明初大都督实授,也不过二十年即废除)。四、皇室宗亲及近臣,例如宋时宗室授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明时宗室授宗人府令、正;清代以皇子或宗王为领侍卫内大臣等:这些宗亲授予官职,只是虚居其位,地位尊崇,厚加其禄而已,实际意义不大。

唐代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是什么官?

唐代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是什么官

我们很多人看过《宰相狄仁杰》,狄仁杰虽是宰相,但也只是正三品。印象中宰相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宰相只有三品,那一、二品得是多大的官?这里我必须说下唐朝的官制。唐朝官阶分为九品,分职官、勋官和爵官。简单的说法就是,职官才是实际的官职,手中拥有行政权力,比如尚书令、尚书、中书令、侍中等;勋官是用来表彰有功人士的后人,如上柱国、柱国、开府仪同三司等;爵官是按地位封的,如亲王、郡王、国公、县公等。

唐代的官、阶、爵、勋等官职非常复杂,清代比较简单,官职主要九品十八级,而唐从四品之下又有上下之分,一共三十级。这里只说一二品的官职,四品以下的就不多说了。正一品大官分三师与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和太尉、司空、司徒。而从一品指太子的三师,这一品级以上的官位只是一种高虚衔,没有实际权力,也并不常设。一品的官职是合适的时机给合适的人,而且被授人员一旦死亡就不再补充,所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让人倍感尊荣罢了,与之对应的是爵官的亲王或郡王。

正二品的官位在武则天之前,只有尚书令。但李世民在做皇帝之前就曾当过尚书令,所以这个位子没有不识相的敢坐。因此唐代的尚书令一直都是摆设。记得好像只有郭子仪曾被授予这个官职,但他还不敢接受,所以这个官职也是有名无实。也因为这样,尚书令的佐官左右仆射就变成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官职从二品。尚书省是唐代最高行政机关,类似现在的国务院。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了解,我排列官职简表,可做参考:职官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辅佐天子,非常高的虚衔,没有实际执掌,不常设。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骠大将军:辅导太子,虚衔。正二品尚书省,尚书令:总理国家政务(设一人)从二品尚书省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太子少傅、京兆河南太原府尹、大都督、大都护。

正三品侍中、中书令,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从三品御史大夫、秘书监、左右散常事、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爵官正一品:亲王从一品:国公、郡王正二品:开国郡公从二品:开国县公从三品:开国候勋官(无一品)正二品:上柱国从二品:柱国正三品:上护军从三品:护军(图片太难找了,还是大家多多见谅)唐朝的官员等级有三十多级,分爵、职、勋等太过复杂。

清朝正一品官职有哪些?还有比正一品更大的官职吗?

清朝顶级官职设置很谨慎,正一品的官职非常稀少。文官中,大学士最初定为满一品,汉二品,顺治十五年(1658年)因八旗贵族不满文官地位太高都改为正二品,雍正八年(1730年)都改为正一品直至清末。大学士的头衔几经改变,最终定为三殿(建极、文华、武英)三阁(体仁、文渊、东阁),一开始大学士无定员,最少时仅二人,最多时有十六人之多。

乾隆十三年(1748年)定为最多不过四人(满二汉二),但实际上一般只有二人或三人。大学士品级比明代大学士高得多(明代是正五品),但权力反倒要小得多,因为皇权更集中且密折制度通行,大学士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处理一般日常性事务。武官中只有负责皇帝近卫的领侍卫内大臣(六人,都是满员)为正一品官职,其它武官中不论将军、都统还是提督都只有从一品,尽管论实权后者要大得多。

自宋以来重文轻武,文官高级职务多于武官,但清朝要强调“文武并用”,因此不但各级武官品级往往高于同级文官(如一省最高武官提督是从一品,而一省最高文官要加上兵部侍郎兼衔才是正二品,否则是从二品),而正一品官员员额也是武官更多(武六文四),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官场风气仍然是文重武轻,品级相等甚至较低的文官节制武官是家常便饭。

除了这些有实际职务官员的品级,清朝还有荣誉职位和爵位,其中荣誉职位中“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品秩视正一品,爵位中宗室封一、二、三等辅国将军,非宗室中封子爵者,品秩视正一品。值得一提的是和前朝不同,清代后宫虽有等级,但并没有明确比附命官的品级。比正一品高的职官是没有的,但封爵中有:宗室和蒙古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非宗室封爵中一等至三等公、一等至三等侯、一等至三等伯,品秩都视“超品”,即比正一品更高的品级。

唐朝的正三品官,属于绝顶级大佬,那么一品和二品呢?

绝顶级大佬在这里也就是俗称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按照我们正常的理解,那肯定品级也是最高的了啊,不得是个正一品啊。但在唐朝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掌握实权的宰相只有正三品!那么很多人就会奇怪了,那既然宰相都只是正三品,那一品和二品的那还能是些什么官啊,难道比宰相还大?您别说,还真有,今天请听小祁为您细细道来。

首先说一说唐朝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分工图)唐朝的中央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中央下设了三个部门,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又分设六部—吏、户、兵、刑、礼、工。其中的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政令;门下省则负责审议中书省起草的诏书、政令,以决定是否实行;尚书省为行政官署。简单的说就是中书省决策发布政令的,门下省是负责监督审核的、尚书省就是听旨办事儿的!宰相唐朝的宰相不像汉朝时那样,就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也就是三省的长官,均可称做宰相!即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门下省的长官门下侍中都可以称宰相!这几位长官中尚书令为正二品,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为正三品(后来在唐代宗的时候升为正二品,但我觉得那个时候已经是乱世,还是以唐初为准来说)(宰相狄仁杰影视形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三省的长官可不是说就3个人啊!尚书令仅有一人,中书令有两人,门下侍中也有两人,因此宰相最少的时候也有5人!为什么要说最少,因为后来宰相越来越多,下面会讲。

而唐代宰相品级低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就因为唐太宗曾经在唐高祖的时候担任过尚书令,因此后来也就没有人再敢担任此职,因此就以尚书令的两位副长官左右仆射领导尚书省!后来唐太宗又感觉相权过重,于是开始以一些品级低的官通过加衔来参与宰相事务以分相权,这就是“同中书门下三品”,后来唐高宗又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两个在后来都成为了实质上的宰相!在这种情况下,尚书仆射如果不加“同平章事”,反而不能被称为宰相了!因此以后唐朝的宰相都是三品!(这里我们不提安史之乱以后,乱世情况都比较特殊)(唐太宗李世民画像)说清楚了这个我们就来看看到底位于宰相之上的都有哪些官位呢?正一品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天策上将:这是专门封给功高盖世的秦王李世民的,整个唐朝只有李世民一人!亲王(爵位)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骠骑大将军(武散官)嗣王、郡王、国公(爵位)注:所谓散官,是表示官员的等级的称号,没有实际职务,这个和某个官员担任具体职务相对应。

注:所谓开府仪同三司,就是说可以自己开府办公了,用的仪仗和三司相同!三司指的就是“三师”、“三公”。(唐朝开国第一功臣长孙无忌画像)正二品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只有李世民担任过)特进(文散官)辅国大将军(武散官)开国郡公(爵)上柱国(勋)注:勋指的就是勋爵,不同于爵位!是朝廷按照功勋赐予的爵位,有俸禄无实职。

(卫国公李靖画像)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十六卫上将军、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督、大都护光禄大夫(文散官)镇军大将军(武散官)开国县公(爵)柱国(勋)总的来说,唐朝(安史之乱前)能做到一品、二品的大多数都是开国元勋,后期能做到这个位置的一般都是属于死了追赠的。然后像三公、三师这样的一般都是虚衔,并无实权,要能做到这个官位,也基本是行将就木了!。

在清代历史上,哪些人是特一品?哪些人是正一品?哪些人是从一品?

清代的官阶采用的是九品十八级,最高的两级就是正一品和从一品,而题主的说特一品,应该说错的,而是指超品,在正一品之上,那我们来看哪些是超品。清朝宗室的爵位分为十二级,前八级都是超品,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入八分指享受八种待遇)也就是公爵以上是超品,大清的皇子大部份都是贝子以上,所以基本是超品。

非宗室的爵位共有九级,其中公爵、侯爵、伯爵是超品,子爵是正一品,男爵是正二品,至于像吴三桂这种被封为异姓王的更是了,另外有被封伯爵不少,其中就包括了一等公年羹尧,三等公岳钟琪,一等侯曾国藩,一等伯李鸿章,二等侯左宗棠,一等公和珅,三等伯张廷玉,三等侯施琅。清代正一品的官职有三殿三阁大学士(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领侍卫内大臣(负责皇帝警卫事务),掌銮仪卫事大臣(负责皇帝仪仗事务),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三殿三阁大学士都被叫做宰相,其中有武英殿大学士明珠,保和殿大学士索额图,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和珅,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体仁阁大学士刘墉,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清代从一品的官职有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东宫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步军统领(九门提督),加兵部尚书衔和加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的总督,八旗都统,提督。

清朝哪个官职最憋屈?位列一品官衔比总督还高,实权却比县令还低?

就是《雍正王朝》中隆科多担任过的那个九门提督的提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集权达到了巅峰,也成为封建王朝诸多制度的一个巅峰,清朝为了能加强集权,也对官僚制度进行了改革,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虽然主要沿袭明朝的制度,但清朝依旧有着不少改变。在人们的印象中,像品阶为主的官职体系,往往品阶越高,权力地位就更高,其实也有一些高品阶的官职,虽然看起来挺厉害,但实际上没什么权力,清朝就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官职,它全称叫做提督军务总兵官。

这个官职听起来就很厉害,通常是简称为提督,在很多影视作品里面,经常会出现提督这类的称呼,提督最早出现在宋朝,可当时还不是一个官职,明朝建立,提督渐渐成为了官职,清朝也把这项制度给沿袭下来。根据兵种的不同,提督也分为陆军提督,水师提督,提督按理说应该能负责军政大事,而且提督是从一品的高官,这应该有着更大的权力,实际上,提督实在很憋屈,不仅没有什么实权,还处处受人掣肘。

清朝一开始也设置了15员提督,不过人们最熟悉的,还是九门提督,最初这些提督的权力都相当大,尤其是九门提督,掌握着京城内外的精兵,甚至还会影响皇位,康熙死后,雍正能顺利继位,也是得到了隆科多的支持,此人就是九门提督,他带着京营的诸多军队,这才避免其他皇子夺位。由此可见,提督并非是鸡肋官职,可正是由于提督的权力过于强大,才会引起统治者的不满,提督的悲剧也就随之而来,从雍正继位开始,提督的职权就开始受到限制。

提督专管军事的职权被削除,渐渐都落到了总督,巡抚的手里。而更难的是,提督作为一品大员,居然还要受到总督这些二品官的监督,在官员考核的时候,提督也需要受到这些官员的监管,被比自己品阶还低的官员监管,确实是非常难受的事情。而提督原本还有直接与皇帝对话的权力,这项权力也渐渐作废,后来提督基本就是一个闲职,他属于是挂名在一品,其实没什么实权,可能地方上的县令实权都要比提督更高。

清朝这么做,还是为了要削弱官员的权力,清政府能把集权做得这么到位,就是靠着这些官员相互牵制。其实古代的一品大员,并不见得有那么好的待遇,一品从品阶上来看是最高的,可实际上历朝历代的很多一品大员,都已经是象征性的荣誉了,真正掌握实权的官职,往往都是二品,三品的官员,既不会在品阶上处在最高的地步,又会受到一些监督,他们上面还有名义上的这些长官压制,通常能做到一品大员的人,往往都有着极大的功劳和威望。

对付这些人,既不能让功臣寒心,又必须要削除他们的权力,采用明升暗降的方法,把他们抬到一品的位置上,表面上是给了他们最高的待遇,可实际上把他们的权力削除,这也不会让他们有什么威胁自己政权的可能。因此一品大员受到底下官员的牵制,这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这些大官曾经也都是辉煌过,可惜被抬到这个位置上,基本上仕途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愿意做实事的人,心里还是更加希望去做二三品的官,这才是真正的位极人臣,一品官就已经很危险了,他们只要做好自己吉祥物的工作就行了,不可能有更高的成就。

文章TAG:官老爷  一品  游戏  贪玩  下载  一品官老爷游戏名  贪玩游戏一品官老爷下载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