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霸业游戏正在加载中,《帝王霸业》停服更新公告
作者:本站作者也就是说,赵国可以在战略调整中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而康熙这一举动实际上已经违了祖制,那么康熙为何要为周培公守夜呢?又为何要让满朝文武都知道自己为周培公守夜呢?首先,在康熙皇帝的帝王霸业之中,周培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真搞不懂:这素质怎么能得天下?5.某日,刘邦正在寝宫跟戚夫人亲热。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怎样才能取胜?
秦国连年伐韩,目的就是拿下上党高地,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赵国却渔翁得利,天上掉下上党这个大馅饼。所以,赵国立即派兵接手上党,秦国当然不能忍,于是也向上党派兵。你派兵、我就派兵,你增兵、我就增兵,长平之战也就不得不发了。大战得有一个过程,很少一触即发、触发就打的,都是这样一点儿一点儿累积起来的。
所以,战争得有策源地。秦赵长平之战的策源地是上党,而发起这个策源的,是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具体事件是冯亭举上党十七城降赵。所以,长平之战是一个过程。从战争酝酿到战争结束,持续了将近3年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赵国完全可以做出有利于己的战略设计和战略调整。但是,赵国的僵化操作,阻止了所有的可能和变数。01.秦国是战略主动方,而且很坚定战略是一个方向性的选择。
对于秦国来说,可以打也可以不打。对于赵国来说,可以要上党也可以不要上党。所以,打不打与要不要就是秦赵各自的方向性选择。对于秦国来说,从朝堂到前线,早就做出了选择,就是要打,不仅要拿下上党郡还要痛击赵国。秦国的远交近攻之策是在昭襄王时期定下的,也就是死命地揍魏国、韩国和楚国这些伸手就能够得到的国家,而重金交质齐国和燕国这些够不到的国家。
所以,打韩国、打魏国、打楚国,秦国从来不犹豫,因为大战略早就定下了。在上党之战前,这几个国家已经都被秦国打怂了,该割的地也割了、该赔的款也赔了。所以,秦国的战略趋势,就是要奔着赵国来,甚至直接大举东出、横扫天下。但是,在这之前,秦国得办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拿下上党高地。这片被太行、王屋、太岳包围的高地,直接控制着东出太行上的关键通道,也威胁着中原通道。
所以,对于上党,秦国是一定要拿下的,这不是十七座城池的问题,而是整个天下的问题。以前是出不出函谷关的问题,现在则是出不出太行山的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就是上党高地。拿下上党,秦国首先就会遭遇到赵国这个强大对手。除秦以外的六大战国里面,齐国灭了一次燕国、燕国又灭了一次齐国,这俩东西不用秦国打,难兄难弟互相打着玩,就已经自废武功了。
楚国被打得迁了都城,魏国被打得大气都不敢出,韩国就更不用说了,打完了还得接着打,而且正在打着。所以,就剩下一个赵国,国力尚在,而且赵国很能打。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的武力值就没下去过,要文学风流、赵国不行,要变法革新、赵国也不行,但是要打仗,赵国至少能雄冠三晋。所以,秦国肯定要跟赵国干一仗,不干服赵国,就别想踏实地东出天下。
所以,面对上党这个局面,秦国的战略决策很坚定,一点儿也不犹豫,不仅要上党十七城,而且还要借这个机会痛打赵国一顿。02.赵国是战略被动方,而且很犹豫在上党问题上,秦国一直很积极、一直很主动,决策一直很坚定。但是,赵国就有些悲剧了。上党问题,对于赵国是一个忽然而至的新问题。秦韩打得你死我活、赵国作壁上观,这局面挺好。
勿需讨论赵国会不会安不忘危、担心秦国打完韩国就揍它,赵国朝堂就没这个程序设计,就是看热闹,而且看得很开心。秦国攻占野王后,彻底把上党高地跟韩国本土给分割了。这时候,脱离韩国本土支援的上党,就等于是秦国的了。于是,韩国跟秦国签订了城下之盟,割上党郡以求和。突然,韩国的上党太守玩了一个大幺蛾子,带着上党郡投降赵国了。
所以,上党问题忽然而至,赵国上下不仅没有准备而且也没有想到。上党高地,到底是烫手山芋还是天降馅饼,赵国彻底懵了。所以,对于上党问题,赵国是一种非常被动的态度,他之前没想到、现在也没准备。不接收上党,赵国舍不得,因为上党十七城啊,真得好。接收上党,赵国马上就会遭遇下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与秦国开战。对于这个问题,赵国更没有准备,而且完全就不想跟秦国打。
在昭襄王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政治绩效已经彻底显现,秦国就是战国第一强国,打谁谁死、揍谁谁服。所以,赵国不想跟秦国打,甚至都不敢跟秦国打。所以,赵国的战略决策就一直很犹豫。第一个问题:要不要接收上党。朝堂上分了两派:一派主张接收、一派主张不接收。最后,贪婪占了上风,赵孝成王和平原君拍了板:接收上党十七城。
但是,接收上党的依据是什么?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赵国君臣,无论是主张接收的、还是拒绝接收的,统统没有把上党高地当成一个关系生死存亡的战略要地来考虑。上党问题,在赵国君臣的头脑中,就是一个占不占便宜的利益问题,就是钱的问题。秦国的战略依据是远交近攻和东出天下,是制胜天下的大国策。
而赵国的依据却是城池、却是钱,是占不占便宜。这就是双方的格局差异。赵国把上党问题定性为一个利益问题,也就是钱的问题。钱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要命的问题,更何况上党这么一个飞来之财。但是,战略问题和国策问题,却可以要命。北宋拼死了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代君主,非要惦记幽云十六州。因为在北宋的这两代君主看来,幽云十六州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战略问题和国策问题。
如果是十六座城池,根本就不用费这么大的劲。满清割据东北,简直就是拿大扫帚横扫,大明不仅撤军而且赶紧移民,辽东不要了,全给你。但是,关宁防线,满清就死活也过不去。因为辽东是钱的问题,关宁是命的问题。所以,长平之战的局面就是:赵国要钱、秦国要命。于是,秦国的战略决策很坚定,就是奔着玩命来的;而赵国的战略决策就很犹豫,它是奔着抢钱来的。
所以,秦国一定要用战争手段解决这个要命的问题,而赵国则尽量不想用战争手段解决这个抢钱的问题。于是,第二个问题,就是:要不要打上党之战,也就是长平之战。以及,赵国马上遭遇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上党之战要打多大规模。对于这两个必须要用命来解决的问题,赵国就一直没想好。前260年4月,秦军出击上党,赵国老将廉颇应战,战场上开始有了死伤。
前260年6月,秦军攻占二樟城和光狼城,赵军被击败。前260年7月,秦军发动猛攻,赵军全面防守。秦军很主动,赵军很被动,因为秦国决策坚定、赵国决策犹豫。庙堂问题,直接影响了军事问题。之后,秦赵开始议和。但是,秦国是一边议和、一边增兵,不仅把关中精锐全派到长平前线,而且还把名将白起也给派了过来,甚至秦昭襄王亲赴前线。
所以,秦国就没想跟赵国议什么和,能打得过你、打过你还有好处、你还这么不要脸,凭啥不往死里打。赵国呢?白白耽误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调整期。秦国打韩国,韩国朝堂没脑子、一怂到底,于是割地求和。但是,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却有脑子,硬是把秦韩之间的问题转变成秦韩赵之间的问题,就是拉过赵国、把问题扩大化。赵国也可以这么做,一直跟魏国亲近,跟齐国、跟楚国的关系也比秦国近,因为秦国是天下公敌。
所以,赵国完全可以把上党问题转变成六国问题,就是不要上党郡也得把魏国和齐国的拉进来。但是,秦赵议和了,其他战国也就没有插手的必要了。于是,暴风骤雨般的长平决战就开始了。前260年9月,赵军在被围困四十六天后投降,然后被秦军集体坑杀。03.赵国到底应该怎样正确应对上党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就是冯亭出幺蛾子、携上党十七城降赵的问题。
赵国基本无解。两个原因:一个是上党太诱人。接收了就得跟秦国干,但不接收却真心疼。就是发动百万大军攻占上党,都不见得能夺回来,现在从天而降,赵国还担心馅饼太大把自己砸死吗?另个一是不接收上党真得跌面儿。七大战国都是大国,大家不仅要地要钱,还要脸。你赵国放着上党郡不敢接收,就是明摆着怕了秦国,以后真心不好出来混。
所以,就是不从战略角度考虑上党问题,赵国也得接收。如果我们替赵国考虑一下,那就是:秦国占了上党,肯定也不会消停,马上就得揍赵国。因为韩国和魏国都揍服了,不打赵国还能打谁。赵国派兵接收,秦国派兵攻占;赵国增兵、秦国也增兵,然后就是几十万规模的大军对峙。这个情况,可能真得超出赵国君臣的初衷设想。但是,这个时候,赵国也就可以采取战略调整了。
也就是说,赵国可以在战略调整中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该怎么调整呢?一个是学上党太守冯亭,把问题扩大化。冯亭能把秦韩上党问题扩大化,扩大成秦赵韩三家的问题,那赵国也可以。在长平之战前,公孙衍在前318年搞了一次合纵战争,楚魏韩赵燕五国伐秦;孟尝君在前296年搞了一次合纵战争,齐韩魏三国伐秦。所以,赵国可以借上党之机,再次组织一个几国伐秦的合纵战争。
而且,赵国不缺盟友。第一个盟友自然是韩国,因为上党郡本就是韩国的,替韩国打仗,韩国应该会同意。韩赵魏三家本就有同盟基础,所以魏国也可以争取。还有楚国和齐国,只要赵国能给出好处,这两家也不会完全不管。另一个是放弃犹豫、坚决作战,就是要定了上党。赵国长平之败,并非完全因为军事不行,很大原因是庙堂犹豫。赵国庙堂一直把上党问题当成钱的问题,所以犹豫着打还是不打、犹豫着打大还是打小。
当秦国已经调集关中精锐,增兵到了几十万,赵国就真得没有犹豫的必要了。所以,只能拼死去打。长平决战是赵国主动发起的,因为是赵括组织赵军全线出击,所以才中了秦军的埋伏。而赵国为什么要主动出击呢?纸上谈兵的赵括谈不死赵国四十多万大军,主要是赵国扛不住战争消耗了,赶紧计划着打一仗了事。决战打完,打赢了,赵国全定上党;打输了,赵国退出上党。
所以,赵国主动决战并不是因为它坚定要打,而是开始要退出不玩了,所以孤注一掷了一把。如果赵国能举国动员,就是跟秦国干到底,它应该做的是征兵征粮征物资,跟秦国死耗。甚至,这时候怎么也得求援韩国、魏国以及楚国和齐国了。燕国别指望,它是秦国的狗腿子,不偷袭赵国就不错了。长平之战,赵国的问题不是打了败仗,而是败得太惨,四十多万青壮劳力全部报废。
所以,败不是问题,惨败才是问题。如果要规避这种惨败,赵国还可以单方面退出。一个是彻底求和,给你上党,我就是不玩了;另一个是单方面撤军,你秦国爱咋咋地,我赵国就是走了,退守上党盆地之外的太行屏障。这么做,赵国不会败得这么惨。秦国呢?秦国当然想暴揍一顿赵国,但是秦国更想要的是上党郡,上党郡才是主要矛盾。暴揍赵国是占据上党以后要考虑的事情,所以也没必要这么心急。
而且,秦军为了打长平之战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之所以活埋赵军那么多人,是因为自己也死伤惨重,甚至都没有粮食养活这四十几万投降的赵军。所以,赵国只要退出上党、跟秦国说不玩了,秦昭襄王也不会去死干到底,非要拿下邯郸、灭了赵国。因为七大战国已经存续了好多年,玩一场灭国战争,秦国庙堂没做好这个准备,可以说是没这么大的胃口,也可以说是没这么大的想象力。
所以,长平之战在打完之后,前线将军白起就是要灭了赵国,而秦国庙堂呢?却非要停战。直接原因是范雎嫉贤妒能,但根本原因是秦国庙堂没有灭国的想法。不用再打仗、不用再花钱,秦国欺负了韩国还欺负了赵国,自己还拿下了上党郡,真是要实惠有实惠、要面子有面子。所以,秦国不会非要干死赵国四十万大军才停战,全定上党郡肯定会停战。
但是,犹豫的赵国朝堂,却一直犹豫着,犹豫着要不要接收上党、犹豫着要不要跟秦国干仗、犹豫着跟秦国干多大规模的仗。最后,孤注一掷、主动出击,不是改变犹豫而是在退出之前犹豫着最后一搏。结果,也就只能悲剧了。所以,长平之战打败,要负责的得是赵国庙堂,不是什么纸上谈兵的赵括;长平之战惨败,要负责的更得是赵国庙堂,也就是赵孝成王和平原君这伙人,而不应该是赵括和前线赵军。
好多皇帝武功都很高,哪个皇帝武功最厉害?
我所理解的武功皇帝,应该指的是会武术、拳术、至少有一技之长、孔武有力,这样一来门槛提高了许多,否则,中国422个皇帝至少有一多半是会武功的人。历史上都有哪些会武功的皇帝呢?咱们从头撸一撸。1.商纣王应该是最早的武功皇帝,史书记载,纣王(即帝辛)天资聪颖,行动迅速,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和秦时楚霸王项羽的功夫不相上下。
2.战国时期的秦国国君,秦始皇曾祖父的哥哥、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嬴荡是最早的大力士皇帝。史载秦武王喜好比武角力,重用大力士,以武治国。当政期间,和手下的大力士较劲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当场气绝身亡,时年23岁。▲秦武王举鼎3.东汉光武帝刘秀是武功皇帝。据说他骑着青牛作战,刘秀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小的时候家庭贫困,早早就学会了种田,做买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刘秀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豪门后代,关键他还是“位面之子”。
(老天爷宠爱的儿子)4.三国时的曹操属于典型的文治武功皇帝。不但武功了得,他还是建安七子“文艺”圈内人。和曹操交手的名将有许多,比如吕布、马超、张绣等人。5.昭烈皇帝刘备当之无愧的武功皇帝,“双股剑”名扬天下。想当年“三英战吕布”时有诗赞曰:【枭雄玄德挚双锋,抖擞天威施勇烈】。当时场景是:张飞、关羽和吕布缠斗难解难分,刘备手持双股剑,策马上前,大喝一声,一剑劈下去分开了三位英雄。
讲真这和唐朝时,罗松一枪挑开罗成和李元霸的缠斗极为相似。▲三英战吕布6.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是武功皇帝。史载刘裕从小家境贫寒,在他16岁时,以砍柴,种地,打渔和卖草鞋养家糊口。刘裕长得身高马大——身高七尺六寸,相当于现在的姚明——两米五高,有道是“身大力不亏”,否则刘裕也开辟不了一片新天地。7.北齐高洋是武功皇帝。
史书记载:高洋屡次击败柔然,突厥,契丹。【征伐四克。威震戎夏。投杯而西人震恐,负甲而北胡惊慌……】抛开高洋的私德不说,他实属皇帝中的佼佼者。8.隋炀帝杨广也属于马上皇帝。平南陈,三征高句丽,西征吐谷浑,死磕农民起义军。据说杨广长得高大英俊,属于美男子一类的人物。临死前自己对镜感慨道:“好头颅,谁当斫(zhuo)之”。
如果杨广不是穷兵黩武把家底折腾光了,他的功绩将彪炳千秋。9.唐代宗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武功皇帝。他当秦王时,其手下的大将都是牛逼人物,比如秦琼、尉迟恭、罗成、程咬金、侯君集等……有道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反之亦然。▲秦王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是名副其实的武功皇帝,纵观历史,我认为赵匡胤是历史上武功最厉害的皇帝。
说到武功皇帝,我们印象中清朝的雍正皇帝武功应该不弱,据说是他发明了暗杀名器“血滴子”,还有人说雍正年轻的时候曾拜少林高僧为师……。其实这些都是野史传说。历史上真正会武功,会拳术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的出生颇有传奇色彩,史载他出生时“赤光上腾如火,闾巷闻有异香”。所以赵匡胤的小名叫香孩儿。
传说老赵出生的胞衣是荷花之类的东西,有香味也在情理之中。▲宋太祖赵匡胤话说五代乱世时,赵匡胤的母亲曾经把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两个,一前一后放在箩筐里挑着逃出了夹马营,路上碰到了隐士陈抟老祖,老陈一看坐在箩筐中的赵家两兄弟,不禁仰天长歌道:“莫道当今无天子,都将天子上担挑”。(陈抟老祖看出了兄弟俩将来要当皇帝,果然如他所料,历史上出现了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少年时的赵匡胤不喜欢读书,却热衷舞枪弄棒,纵马驰骋。
为了实现“平天下”的志向,21岁的赵匡胤背起行囊,走出家门,踏上了仗剑走天涯之旅。赵匡胤行走江湖,遇到了许多世外高人,然后拜师学艺,学会了许多拳种。到后来创出“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太祖长拳”号称“百拳之母”,又称赵家拳、洪拳、炮捶等称呼,它是赵匡胤训练士卒用的拳种,以实战著称,和少林拳平分秋色。▲太祖长拳除了太祖拳,还有太祖盘龙棍。
“一条盘龙棍打下赵氏江山300年”。太祖棍也叫哨子棍,最初是专用来击打敌军的马腿,破甲兵的棍法。盘龙棍和双节棍的样子差不多,据说是三节棍的前身。盘龙棍前面一截短棒由铁环连接,挥动起来犹如“鞭稍”,能产生巨大的惯力。太祖盘龙棍和太祖长拳都是实战性很强,到后来成了宋朝军人必修课程。▲太祖盘龙棍总结:宋太祖发明了这两项绝技,不要说是在历代皇帝中,就是在武术界也是当之无愧的“南波万”(number one)。
康熙王朝中,康熙为什么为去世的周培公守夜?
周培公在破察哈尔,降王辅臣,大败吴三桂之后,受到了满族大臣的弹劾,康熙也多疑,害怕周培公成为第二个吴三桂。所以康熙在朝廷最终胜利之前撤掉了周培公,把平三藩的不世之功给了副将图海。然后调周培公为盛京将军,把周培公放到了满人的老家,以监视住周培公。但是在康熙平定了三藩以后,郑氏台湾又成了康熙的手足之疾,而朝中却没有平台之人可用。
所以康熙又想到了周培公,他要再度起用周培公,而这时离周培公被放逐已经过去了十一年的时间。康熙到了盛京以后,却发现周培公奄奄一息,命不久矣。周培公也自知不起,在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以后,又把自己历十年之功完成的大清大清全舆图献给了康熙。可就在康熙刚刚打开大清全舆图,被大清的疆域之大感到震撼的时候,却传来了周培公去世的消息。
这时候的康熙默然答了一句知道了,并让李德全传旨满朝文武,周培公去世,停朝一次,自己为亡灵守夜。皇帝亲自为周培公的亡灵守夜的消息传到满朝文武那里的时候,满朝文武难掩心中的震惊,这是因为皇帝亲自守夜是臣子难得的殊荣。在封建礼法严格的清代,规定了皇帝只需为去世的先皇和太后守夜(就像乾隆帝只为雍正守灵一样)。
而康熙这一举动实际上已经违了祖制,那么康熙为何还要为周培公守夜呢?又为何要让满朝文武都知道自己为周培公守夜呢?首先,在康熙皇帝的帝王霸业之中,周培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周培公大破察哈尔,劝降王辅臣,大败吴三桂,又举荐姚启圣,毕十年之功成大清全舆图。就是这样一个为康熙王朝立下不世功勋的重臣,康熙却把他在雪国放了十一年,让其郁郁不得志而亡。
康熙对突然暴猝的周培公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我想更多的是愧疚与自责。所以康熙为周培公守灵一夜,以寄哀思。其次,康熙如此对待功臣周培公,自然不免为百官诟病。康熙为周培公守夜,给了周培公极大的哀荣,自然可杜绝悠悠众口。康熙虽然在周培公生前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尊荣,但却在他去世之后给予他王爷都享受不到的哀荣,足以证明康熙的拳拳爱才之意。
所以他才会广而周知自己为周培公守夜这一件事。最后,在守夜结束之后,康熙召集百官训诫。文武百官实际上清楚周培公为何而死,也知道为何康熙贬其至盛京。康熙实际上就是借此机会在告诫满朝文武(尤其是满族大臣),不要只想着窝里斗,想着党争,想着排挤汉族大臣。而是要像周培公一样,实心做事,为大清真正的立一点功劳。同时也是在通过此事号召满朝文武团结一心,共襄盛世。
都说刘邦是“流氓皇帝”,刘邦究竟有多流氓?
1.这家伙会骗吃骗喝。早期,刘邦不喜欢工作,也不事稼穑。成天当个二流子,与一帮狐朋狗友撩鸡逗狗,不务正业,没有人看得起。如此还喜欢喝酒吃肉,时常腆着脸去酒楼大吃大喝,然后赊账。酒楼老板知道他有一帮小弟(樊哙、周勃等凶神恶煞),也不敢不赊,但他无信用,从来不还账。村里面有个姓曹的寡妇,刘邦时常半夜三更去敲她的门,然后行男女苟且之事,后来生下了刘肥。
久而久之,如此下作行为为左邻右舍所不齿,也把他老子刘太公气成了高血压。还喜欢吹大话,吕雉的父亲吕公请客时,刘邦身 无分文,但在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 下,他高声喊出自己的礼是“贺一万”,这地痞要吃白食!不想这干云之豪气,感染了吕公,觉得这是英雄气!还把自己的千金小姐吕雉嫁给了他。他有了美女吕雉,又忘了寡妇曹氏。
2.彭城之战时,项羽打败了刘邦。夏侯婴驾车带刘邦及其儿女逃命.由于项羽大军在后边穷追不舍,刘邦为了减轻车的负荷,居然将自己的一双亲生儿女踹下了马车。夏侯婴不忍,重新将他俩抱上马车,后又被刘邦踹下马车,如此反复好几次。你看看,他是怎样的父亲?楚汉两军鸿沟对峙时,项羽绑了刘邦亲爸刘太公。并隔沟向刘邦喊话,要煮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并当即架起了大铁锅,以逼刘邦就范。
刘邦说“你把咱父亲煮了,别忘了分一杯羹给我喝”,真他妈不孝之子!这样的无赖,连项羽也拿他没办法。3.郦食其是凭一张嘴就为老刘拿下七十多座城池的主。他初见刘邦时,刘邦正在让两个女人伺候自己,为自己洗脚。郦食其看不下去了,才说:“我来这里,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怎么可能效忠于您呢?”,刘邦才赶走了侍女,和郦食其两人畅谈了一宿。
这倒?点惺惺相惜的意思了。4.《史记·卷九十七》记载,刘邦平生最恨读书人。当时,他刚刚拉起一支队伍,最需要的就是广纳贤才。有个儒生前去拜访刘邦,希望能为他效力。刘邦看这个人戴着儒生的帽子,心情很不爽。而这个人却不会察言观色,面对刘邦侃侃而谈,还引经据典。刘邦不耐烦了,就立刻起身,取下他的帽子,然后当众往帽子里撒尿。
尿完才把帽子掷给他,并将他赶了出去。我还真搞不懂:这素质怎么能得天下?5.某日,刘邦正在寝宫跟戚夫人亲热。大臣周昌因为有要事奏报,便闯了进来,自然看到了火辣辣的一幕,又赶紧退了出去。刘邦被周昌败坏了兴致,不依不饶,三步并作两步走,揪住周昌的脖领子。周昌只好下跪谢罪。刘邦泼皮无赖的本性尽显,顺势骑在周昌的脖子上。
水浒传中,如果宋江不招安,会不会成为一方诸侯?
宋江如果不接受招安,梁山熬不过两年,很多人都以为宋江是出于私心才接受朝廷招安,事实上宋江这么做其实是在保全一众梁山好汉,要不然以区区水泊梁山,要想对抗朝廷大军,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北宋末年的两次农民起义,位于南方的方腊起义不管从起义规模还是影响力上,都要大大强于宋江的水泊梁山。方腊是北宋末年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他几日之内便聚众达数万人,不仅从者如云,而且攻城陷池所向披靡,起义军的势力范围至浙皖苏,还自号圣公,建元“永乐”,这些都是梁山义军所不及的。
方腊义军最鼎盛时据有州县达几十座,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可谓是威震东南,天下震骇。然而方腊义军虽如此势盛,但依然仅仅维持了两年,便在北宋精锐之师的围剿之下走向失败。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朝廷以童贯、谭稹为率,率领十五万精锐之师奔赴浙江平乱,官军毕竟是经过专业军事训练的,要打败这些几乎完全由农民组成的起义军完全不在话下,很快的,杭州便沦陷,方腊率余部退守睦州老家,宋军集中优势兵力将方腊藏匿的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围的水泄不通,这一年的四月方腊藏匿之地被宋军发现,方腊及妻子邵氏、儿子方毫、宰相方肥等五十二人在梓桐峒的石涧中被俘,被械送京师后惨遭处决,义军七万多人被杀。
持续一年多,震动江南,占据六州数十县的方腊起义最终在北宋正规军的围剿下宣告失败。《水浒传》是严重夸大了梁山义军的实力,把宋江领导下的梁山义军宣传成上可平定辽国,下能镇压方腊,而事实上梁山义军远非同时期的江南方腊义军可比。而朝廷数次征讨梁山起义,童贯、高俅率领朝廷大军皆不能胜也是严重违背历史。有宋三百多年,农民起义大大小小有数百次之多,宋江领导的起义只是其中规模与影响都较小的一次。
当然如果从《水浒传》的描述角度出发,梁山起义的规模显然就毫不弱于方腊起义了。如果宋江在梁山义军最强盛的时候不选择招安,能否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呢?结果肯定是不能,两宋三百多年,共发生过大大小小数百次农民起义,但无一次起义能对宋朝政权构成威胁,而且所有的起义最后都有失败告终,北宋初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规模比梁山起义大的多,几乎占有西川一半之地,最后还不是被北宋派来的大军所剿灭。
宋江最初聚众36人在梁山泊起义,后来投奔者越来越多,队伍壮大到108好汉,但其中有不少浑水摸鱼、投机取巧者,108汉里面真正能打能拼的其实并不多,要不然也不至于在征方腊时一下子折损了几十员好汉。梁山真正的实力存疑,童贯、高俅征讨梁山失败,很大原因还在于宋军自己轻敌冒进,宋军真正的实力不可小嘘,正规军攻打由农民组成的义军,吃亏的肯定是宋江一伙。
宋江义军的主要根据地五百里水泊梁山看着是个不错的地儿,事实上并不安全,宋军凭借高船和精锐的水军,很容易把宋江一伙困死在梁山,因此梁山并非宋江等人优越的根据地,据守水泊梁山更非长久之计。而北宋朝廷更不允许这一支义军的长久存在与朝廷分庭抗礼,必然会加上力量予以征讨剿灭。因此可以说宋江即便不招安,其结果也是一样的,反而会加速梁山义军的覆灭。
刘伯温临终前不准子孙学帝王之术,那他的后代过得如何?
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军师,他虽然为明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最后结局很悲惨。据说是朱元璋暗中支使当时的丞相胡惟庸,在送给刘伯温治病的药中下了毒。刘伯温吃了药后,病情反而加重了,此时他心里早已明白了。临死之前,叫来了两个儿子,告诉他们,刘家以后的子孙不准学帝王之术,同时嘱咐大儿子,把他毕生所做的《百战奇谋》这本书,和他一起埋了。
刘伯温缓了口气,又说道:“儿啊,为父就要去世了,我死之后,我们刘家的诚意伯爵位会断绝,但是在五世之后,会重新得到一个武将的官职,从此爵位就可以长久的继承下去了,《百战奇谋》这本书,皇帝肯定要找,你一定要埋好,若干年后有人会得到它。你们要切记啊!刘伯温有两个儿子,长子,名为刘琏,1348年在老家温州青田出生,从小用功学习,考上进士后入朝当官,但是由于与胡惟庸一派意见相左,暗地遭到胡惟庸的陷害,最终落井身亡,年享二十九岁。
二儿子刘璟,出生于1350年,与哥哥一样,发奋读书,最终入朝做官,但他是朱允炆的党羽,后来由于朱棣造反,被抓入狱。原本朱棣打算从轻处理这些朱允炆派的大臣,但刘璟坚信一臣不侍二君的原则,坚决拒绝再次当官的要求,并且刘璟到处说朱棣是谋权篡位的贼子,朱棣非常生气,立即将刘璟抓了起来,最后被杀悬尸示众。两个唯一的儿子死了,刘家的传香火的愿望就落在了孙子刘廌的身上。
就这样刘伯温的孙子刘廌继承了诚意伯的爵位,但以后因言获罪,被革除爵位,刘家诚意伯的爵位就此断绝。刘廌对朝廷十分失望,由于刘廌祖上名望很大,有人请他再去朝中做官,但都被他一一婉拒。他发誓这一辈子都不会再进入官场了。后来他带着自己的母亲,回到老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每天过着清闲的日子,偶尔会去父亲、伯伯的坟墓处进行清理,并且整理了祖父刘伯温的数卷书籍,编成了《盘古集》等刘家书籍以传后世。
话说到了明朝弘治年间,明孝宗朱佑樘突然怀念起刘伯温的功勋,下圣旨命人查找刘伯温的后代。当时刘伯温的五世嫡孙因为犯罪被抓进监狱,结果圣旨一下,立马被无罪释放,还被任命为处州(浙江丽水市)指挥使(正三品武官)。当时人人都认为这是盖世的奇遇。而刘伯温能够预料到五世之后的事情,真乃神人也!至于他的《百战奇谋》这本书,朱元璋费尽心思都没找到,到了崇祯帝时,却意外的被李自成得到了,于是,李自成称帝做了83天的皇帝。
传说秦琼文武双全,在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中,为何只能排在最后?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请大画家阎立本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放于三清殿旁边的凌烟阁。所有的画像与真人无异,面北而立,凌烟阁共分为三层,按名次依次为:一长孙无忌,二李孝恭,三杜如晦,四魏征,五房玄龄,六高士廉,七尉迟恭,八李靖,九萧瑀,十段志玄,十一刘弘基,十二屈突通。
十三殷开山,十四柴绍,十五长孙顺德,十六张亮,十七侯君集,十八张公瑾,十九程知节,二十虞世南,二十一刘政会,二十二唐俭,二十三李勣,二十四秦琼。秦琼,也叫秦叔宝,在隋唐演义里面,秦叔宝是男主角,很多人受了这部小说和电视剧的影响,认为秦叔宝对李世民的贡献很大,怎么会在凌烟阁里面排名老末呢?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一下真正的历史上的秦叔宝,就能理解为何这样排列了。
秦琼是齐州历城人,隋朝时,是隋将来护儿的部下,秦叔宝母亲过世的时候,来护儿派人前去吊唁,很多人不解,其他部下家里有丧事的时候,也没见将军派人去吊唁,来护儿说秦叔宝此人英勇有气节,肯定会有大成就的,不能当一般人来看待的。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卢明月率十余万部队攻打祝阿,秦琼随张须陀前去征讨,但是兵力相差太多,而且粮草不足。
张须陀对大家说:这样下去肯定不是办法,我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我率大军假装撤退,卢明月肯定会追击。那么他的大本营必然空虚,这个时候只要有人带一千兵前去偷袭敌营,肯定能大获全胜,但这个计划比较危险,有人敢去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去,只有秦叔宝和罗士信站出来说他们接这个任务。秦叔宝和罗士信做得十分的漂亮,他们爬进门楼,把敌人的旗帜给拔下来,放进了外面的伏兵,一把火把敌营给烧了,卢明月见大营遇袭击,就回头救援,张须陀趁机掩杀,卢明月军大败,最后卢明月只率着一百多个骑兵逃跑,秦叔宝和罗士信一战成名。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秦叔宝随张须陀讨伐瓦岗寨,中了李密的埋伏,张须陀力战而死,秦叔宝就投奔了驻守虎牢关的裴仁基。大业十三年,裴仁基与萧怀静不和,被李密招抚,杀死了萧怀静,率军投奔了瓦岗寨,秦叔宝被任命为帐内骠骑。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了兵变杀死了杨广,率十万军返回关中。李密率军攻打宇文化及,在黎阳童山大战了一场,李密中了流矢坠马,所幸被秦叔宝搭救,秦叔宝又率部打退了宇文化及。
瓦岗寨经此一此役元气大伤,而李密觉得他打胜了,就变得十分的骄傲自满,没把王世充放在眼里,甚至连一般的城防工事都没做,被王世充偷袭,李密就向西投奔了李渊,而秦叔宝被王世充所俘虏,担任龙骧大将军。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秦叔宝与程咬金不满王世充的为人,就在两军对阵的时候投奔了李唐,被安排到了李世民帐下。
而李世民对秦叔宝早有耳闻,对他十分的厚街,封他为马军总管。武德三年,李世民秦叔宝,殷开山在美良川打败了尉迟恭,尉迟恭降唐,此战秦叔宝最多,李渊赐给秦叔宝金瓶,封他为秦王府右三统军,灭掉宋金刚后,又加封为上柱国。七月,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秦琼担任先锋,李世民挑选了千余人的精锐骑兵,都穿着黑衣玄甲,让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恭,翟长孙统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武德四年,窦建德与王世充结盟,在汜水一战中,窦建德大败被俘,王世充无奈之下只能出城投降,因为秦叔宝这一战中率几十精锐骑兵冲破敌阵,被封为翼国公。窦建德被杀,他的部下刘黑闼复叛,秦叔宝随李世民前去平叛。武德五年,秦叔宝率军击破刘墨闼。武德九年,秦叔宝参与了玄武门之变,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食邑七百户,但是秦叔宝经常生病,自然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少了,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秦琼病死,被追赠为徐州都督,贞观十三年改封为胡国公。
杨吴皇帝装疯装瞎三年,还被戴了绿帽子,然一睁眼为何就杀掉两亲人?
这个标题有唬人之嫌,野史正史一把抓,做了一锅杂烩汤。杨吴皇帝是指五代十国期间,吴国的奠基者杨行密,其子杨溥称帝后,追谥他为太祖武皇帝。杨行密装瞎三年,设计捕杀小舅子朱延寿,记载于《新五代史》和《五代史补》,至于戴绿帽子的事,可能出自于某部野史趣闻,或者后人的文学作品。从农民到国君的传奇杨行密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曾经参加农民起义,失败被捕。
本来他应该跟同伙一起,接受被砍头的命运,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出现,刺史郑棨认为杨行密相貌异于常人,肯定不是一般战士,于是下令释放了他。后来杨行密应募入伍,戍守朔方,期满回乡后还没来得及过常人生活,又接到命令:继续戍边!原来杨行密得罪了当地的“军吏”,显然这个军吏没有郑棨的独到眼光,他想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将杨行密继续发配边关。
杨行密一怒之下,宰了这个军吏,乘机起兵作乱,占据庐州。这件事写得那么轻描淡写,事实上杨行密自立山头,不可能因为一件偶然事件临时起意,恐怕以他为首早就聚齐了一伙不安分的青年。唐末已经进入军阀混战,朝廷对杨行密这种土匪无能为力,只能以招安的方式,让他们狗咬狗。杨行密被唐昭宗任命为庐州刺史,从造反派变身政府军。
当然,杨行密背后出现了他的第二个贵人,淮南节度使高骈,是高骈的赏识和不断推荐,杨行密不但洗白了自己,还将自己的地盘越做越大。不久,高骈的部下毕师铎与高骈反目成仇,囚禁了高骈,吞并了他的部属。杨行密为了恩公,大举进兵攻打毕师铎。毕师铎眼看不是杨行密的对手,干脆杀了高骈,把扬州丢给杨行密,独自逃生。此后,杨行密再接再厉,先打败赵锽多得宣州,再败毕师铎,连夺苏州、常州、润州、滁州、和州、楚州,成为长江中下游一带最大的军阀。
天复二年,唐昭宗为了对付朱温,加封杨行密为吴王,领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至此,一介农夫杨行密,经过二十余年征战,成为唐末十国第一人,由藩镇成功转型为藩国,时年杨行密五十岁。杨行密装瞎除朱延寿就在杨行密节节胜利之时,内部出了问题,与他一起奋战了二十余年的三位老部下反水了,这三人是田頵、安仁义和朱延寿。
史书说此三人本性凶悍(不凶悍也不能当军阀),尤其是田頵,眼看一起穿开裆裤的杨行密当了吴王,自己也想跃跃欲试。搞笑的是朱延寿,他是杨行密的小舅子,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了,不跟姐夫混,反而宣誓效忠于田頵。田頵当然求之不得,他一面悄悄联系朱温,想联合朱温干掉杨行密。朱温大喜,立刻出兵屯于宿州,静等田頵反戈一击之时,立刻出兵接应。
这件事没能瞒住杨行密,二十几年刀头舔血,杨行密不是吃干饭的。田頵和安仁义公开反叛后,出兵攻打升州,他们抓捕了升州守将李神福的妻儿,以此要挟李神福县城投降。李神福感念杨行密提携之恩,下令射杀自己的儿子,以绝田頵之念。守城将士感佩于李神福的忠诚,士气大振,与早有防备的杨行密联合夹攻,大败田頵安仁义。接下来就是除掉朱延寿,按《五代史补》记载,杨行密为了干掉朱延寿,做足了功课:行密得目疾,虽愈,且诈称失明,其出入皆以人扶策,不尔则触墙抵柱,至于流血,姬妾仆隶以为实然,往往无礼,首尾仅三年。
朱氏闻之,信而少懈驰,行密度其计必中,谓妻曰:“吾不幸临老两目如此,男女卑幼,苟不讳,则国家为他人所有。今昼夜思忖,不如召泗州三舅来,使管勾军府事,则吾虽死无恨。”妻以为然,遽发使述其意而召之。朱氏大喜,倍道而至。及入谒,行密恐其觉,坐于中堂,以家人礼见。朱氏颇有德色,方设拜,行密奋袖中铁槌以击之,正中其首,然犹宛转号叫,久而方毙。
行密内外不测,即时升堂,召将吏等谓之曰:“吾所以称两目失明者,盖为朱三。此贼今击杀,两目无事矣,诸公知之否!”杨行密的表演,堪称影帝级别,他借着自己有眼疾,诈称失明,出入都需要人扶,一不小心就撞柱,搞得头破血流。这个表演,足足进行了三年!连身边的奴仆侍妾都信以为真,认为杨行密活不久了,对他表现得很无礼。
当然,上当的还有他的妻子朱氏,朱氏对杨行密很“懈驰”。杨行密看火候差不多了,故意说:俺恐怕不行了,家里孩子还小,倒不如把国家交给孩子三舅(指朱延寿)。朱氏上当了,立刻召来弟弟,准备接管吴国,没想到朱延寿一进王宫,杨行密变了脸,一铁锥要了朱延寿的命!请注意,这里根本没有朱氏给杨行密戴绿帽的事,也没有朱氏与朱延寿一起被杀的记载,这个描述,肯定出自于小说体的记载。
新旧《五代史》记载辨析不过,这件事在《旧五代史》中并未记载。《新唐书》和《九国志》记载,田頵兵败被捕杀,杨行密召见朱延寿,朱氏悄悄给弟弟捎信,所以朱延寿不敢来见,逃往扬州,结果在扬州附近,被杨行密派来的人追杀。杨行密装瞎的事,除了《五代史补》外,《太平广记》也有记载,最有趣的是《稽神录》,还记载了朱延寿被两个小鬼索命的事。
《五代史补》虽然挂着“史”的名头,其实里面的内容庞杂,大多是荒诞不羁的传言,甚至小说推理性文学创作,根本就算不上历史,《太平广记》和《稽神录》更不用说了。事实上,如果杨行密装瞎三年根本行不通,在900——903年期间,正是杨行密与钱缪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902年杨行密被封吴王,903年大战朱温。可以说,杨行密一直就没闲着,还多次亲临战场,如果三年中健康状况那么差,恐怕他的部众早就散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