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最硬核的军事游戏,策略网页游戏步兵导弹坦克飞机地盘
作者:本站作者而步兵战车的用途更广泛一些,在编制上和坦克是分开的,在野战中坦克冲锋在最前,消灭地方主要的坦克和反坦克力量后,步兵战车跟进,利用步兵战车本身的火力和装甲步兵携带的武器肃清残敌。其实真的有坦克上安装防空导弹的。那么,坦克安装便携式防空导弹就毫无意义可言。
步兵战车能打坦克吗?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这显然是安根炮管子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的节奏。打是能打,但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步战车就是步战车,当不了坦克的使唤。别的不说,咱举个例子,大家伙体会一下。知道加拿大吧!当年苏联人玩经济没有玩过美国人,结果一个冷战过去之后,就被人整散架了,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解体了。当时加拿大人一瞅苏联解体了,心头那口气总算是舒展了不少,就感觉自己没有了被人入侵的危机。
回头一瞅,家里头养那么多坦克,就感觉没多大用,这玩意不仅耗油,维修一把还费钱。再他们看来装备不装备的这都是一些个摆设,天塌下来不还有美国人吗?于是加拿大人大笔一划拉将他们家豹1全踢出了军队,用LAVⅢ步战车代替了坦克。结果,他们响应美国人的号召跑到了阿富汗战场上去了,毕竟美国人的小弟这点面子是要给的。
这好,加拿大人惊讶的发现,他们家这步战车真扯淡,你别说什么火箭筒了,连机枪都能把这东西给穿透了,被人压到家门口打,连营门口都出不去。后来加拿大人又购买了一堆的豹2,补补他们狂跳的心肝。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不明白:“人家题主问的是能不能打,你扯这么一通步战车代替坦克的事,干啥呢?”这其实也很能说明能不能打的事,首先一点步战车也是有炮管子的,他要是打到坦克的薄弱环节,没问题也是能把坦克打废的。
但问题是他能撑住坦克回过头来的报复吗?答案是不能,坦克那炮管子一炮打到步战车身上,这已经不是击穿不击穿的问题,而是被轰飞的问题了。说句实在话,在如今的现代化战争中,没有坦克的陆军是打不了硬仗的。这么说,也没有说的太透彻,咱就从步战车的来历入手,给大家伙说道说道,顺手就把题主的问题给解决掉。咋说呢?这个世界上是最先有坦克,后有步战车的。
为嘛呢?很简单,当装甲部队出现之后,大家伙就开始一块研究怎么破这坦克。什么火箭筒啦,什么反坦克步枪啦等等,一系列的反坦克武器就新鲜出炉了。结果就出现了比较尬的一幕,但凡没有跟着步兵的坦克,横冲直撞的蛮干一准就会被这些武器给收拾了。所以军工们蹲一块就开始琢磨,怎么能让步兵跟上坦克的脚步。一开始,大家伙还有个省钱的法子。
让卡车拉着步兵跟上去不就完事了。想法是不错,但实际当中就比较尴尬了,卡车你开路上没问题,但你开到原野上试试?给一个坑这吭哧吭哧老半天压根就走不出去的节奏。不好,这办法不好。那么只能生产一些个具有越野能力的车来拉步兵了。这就出现了半履带式的装甲运兵车,这防护力有了,越野能力也相当不错,但这玩意死贵死贵的,毕竟是履带吗?而且除了拉个士兵之外,这就是个没用一点用的东西,如今这玩意都歇菜了,没国家用,想瞅见都得博物馆。
后来这就有了加装机枪的,有了一定的攻击能力,但依然是鸡肋的存在,主要功能就是跟着坦克,到地步兵下车来个步坦协同。那么苏联人是比较简单粗暴的,他们就想优化一下这种车辆,毕竟他们瞧不上美国人那种运兵车。于是步兵战车IFV就出现了,这东西不仅能运兵,还具有了和坦克一块玩冲锋的能力,比较那火炮他好歹也是炮不是?这就让步兵乘着战车一块进行冲锋,成为了可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步兵的冲锋速度大大加强,一旦攻下一块地皮,步兵下车很快就能布置出一个防御阵地来。
直升机在战时是导弹的活靶子吗?
人们常说,直升机是地面防空导弹的活靶子,因为直升机飞的是又低又慢,机动性也不行,面对来袭的防空导弹,除了硬吃一发导弹,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了。甚至还说,便携式防空导弹,已经成为直升机的最大威胁。但是这些并不是事实,事实是,地面目标是直升机的好靶子,如果不加以防备,会被直升机打的很惨。图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携带长弓雷达,探测距离足够远,超过了便携式导弹的打击距离。
怎么会这样呢?这里首先就需要提到人这种动物,本身是不会飞的,对于不会飞的动物而言,对付空中的目标是很难受的,这是被动的防御,也很难在头脑里想象空中的情形。事实上,直升机是飞的高看得远,而且是飞行高度刚刚好。要知道,战斗机飞的很高,但是由于高度和速度的原因,他是看不清地面情况的,直升机不同,他飞的高度刚好能帮助他看清地面情况,甚至在部分情况下,他只是飞一个树梢的高度就发动了攻击。
图为直-19长弓型,携带毫米波雷达。飞的高,自然看的远、看的更清楚,再搭配先进的雷达设备,比如武装直升机标配的光电探测系统,或者先进武装直升机所配备的毫米波雷达,比如美国的AH-64D/E、AH-1Z,我国的直-19和直-10,俄罗斯的米-28N,都可以配备毫米波雷达,这个时候直升机就能取得远至12公里的搜索探测距离,在这个距离内的目标,都在他的打击半径之内。
不可否认,地面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是很厉害的,直升机在天空背景下也是很明显的目标,但是同样的,在直升机看来,地面目标也一样是很明显的目标。资深军迷大概都看过空中的飞机打击地面目标时的雷达影像,他不是简单的视频图像,而是一种经过光电雷达特殊处理过的影像,在途中,明亮的就是目标,而灰暗的是周围的建筑、环境,这种红外/光电探测设备,能够轻易发现隐蔽的目标,甚至是躲在墙后面的目标。
图为直升机飞行在树梢高度,这样的树梢杀手确实难以防备。武装直升机的机炮转动起来很方便、快捷,一旦发现有目标携带防空导弹,就会马上开火进行压制。而相反的,防空导弹的发射则是比较复杂的,比如便携式防空导弹,还需要士兵站立身体,站在周围没有遮蔽物的地方,才能锁定目标发起攻击,即便是车载便携式导弹,也会因为目标过大而非常容易暴露,并且遭到打击。
要知道,现代直升机的机炮、导弹精确度是很高的,而且火力机动性极强,即便是坦克、战车在逃跑躲避,也会被轻易命中,而战场上并非处处是掩体,等到士兵和防空导弹可以发射时,直升机早已经可以率先发起攻击了,到底谁是靶子还是两码事呢。再者,直升机也很少有单独出动的情况,往往是集群出击,如果是武装直升机,那么还要涉及到相互协同和配合,在这个情况下,即便是直升机的武器操作员没有及时发现目标被打击,那自己的友机也会马上根据导弹尾迹确定目标方位,发动攻击。
再者,直升机由于航程有限,很少执行巡逻作战任务,一般都是应召出击,或者是定点突击,因此在直升机到来之前,目标的防御布置就已经非常清楚了,甚至直升机还有无人机作为掩护和侦查,比如我国的直-11wb直升机,就可以携带SW-6无人机作战,对于这样的情况,地面部队往往不能主动选择作战的方向和时机,只能不断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最终是在百密一疏的情况下,被直升机突破了防御。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图为直-19E武装直升机。比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陆军派出了2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奇袭了伊拉克南部的两处重要防空导弹阵地,导致伊拉克南部防空网络洞开,战斗机得以进入。直升机之所以还有突然袭击的效果,一方面在于其飞行高度低,雷达难以探测到飞行如此低空的目标,再者也因为直升机飞的低,所以直升机周边的目标信号毕竟复杂,雷达受到地面杂波的影响太大,因此,直升机又往往成为突袭的利器。
图为士兵携带便携式防空导弹作战。他们的战斗力比起直升机还是差远了。最后,即便是直升机被导弹瞄准攻击了,直升机也还有最后的办法,也并非是毫无手段来应对。比如,直升机的雷达告警装置会发出被锁定的警告,然后直升机就能释放出干扰弹对来袭导弹进行干扰,同时进行低空的机动规避。由于直升机的红外信号没有战斗机那么明显,所以在释放干扰弹的时候,很容易骗过红外制导导弹。
就算是硬挨一发导弹,直升机也不会就真的马上被击落。美俄的重型直升机在发动机、座舱等关键部位,都有装甲加强,可以抵抗23毫米弹药的直接攻击,像便携式防空导弹那点战斗部,根本威胁不到他,即便是被击中,只要飞行员和发动机没有事,他就还能保持飞行来返回,在阿富汗战争中,就有几架美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陷入了塔利班的防空陷阱,每一架直升机都遭到了重创,差点就折在那里,但是最后还是依靠很好的防御飞了回来,飞行员起码是安全的。
图为直-10武装直升机。再比如说,美国的“黑鹰”直升机和我国的直-20等偏重于可靠性和生存性设计的直升机,即便是失去了机尾,也还能继续飞行,这就是直升机的生存力了。我国也曾有直-10武装直升机出现故障,旋转的坠地,但是飞行员也只是受到了轻伤。所以说,直升机的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只要不是被击落或者迫降在敌占区,就大概率能安全返航,而且直升机在对抗地面防空导弹时,是占有便宜的。
机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有什么区别?
按照现在解放军的分类,摩托化步兵是以建制内的轮式车辆实施机动的步兵。机械化步兵是以建制内的装甲输送车或者步兵战车实施机动和战斗的步兵。传统上摩托化步兵就是坐着卡车去打仗。从字面上看,开的车是轮子的步兵是摩托化步兵,而开的车是履带式车辆的是机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由于车辆主要是机动工具,在作战的时候,步兵还是需要下车,而且一般步兵需要在距离冲击阵地3-5公里下车徒步开进,像什么5公里越野就是根据这个下车徒步机动的要求而设定的。
机械化部队给人的感觉就是钢铁洪流,而且在建制内的各种配套的车辆也都放上了履带。不过实际上,机械化部队中轮式车辆的数量还是要占50%以上。而机械化步兵则是可以开着装甲车一直开到冲击阵地,在发动攻击的时候可以直接开着车冲的而不用下车,机械化步兵下车是要在距离敌军阵地前方约1000米,在对方的反坦克火箭筒的射程之外。
在西方国家中,战后的步兵部队实际上都是摩托化步兵,在西方国家已经没有了徒步步兵,步兵机动都是使用各种汽车。而苏联的摩托化步兵师情况有点特殊,在普通的摩托化步兵师中的摩步团是使用轮式装甲车,而坦克师里边的摩步团则是使用步兵战车,这就是机步团了。一般来说,机械化步兵部队中,装备都比较重,而且主战装备普遍使用履带式底盘,越野性能比摩托化步兵部队好的多。
这样象在进攻作战中,摩步师的进攻纵深约10公里,而机步师可以达到15公里。而防御纵深,摩步师一般是20公里,机步师是25公里。近几年,轮式装甲车辆也是向着系列化发展,也是把各种配套车辆往轮子上搬,不过都是使用同一种底盘,就是用轮式装甲输送车作为基型车,然后什么迫击炮,榴弹炮,吊车,高射炮都试着往上装。
传统意义上,机械化步兵部队是重型部队,而摩托化部队是轻型部队。不过随着轮式装甲车技术的发展,轮式装甲车辆的大量使用,现在又出现了大量使用轮式装甲车的中型部队,中型部队兼具摩托化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的特点。不过,中型部队防护力不如重装部队,在大规模高强度的地面作战中,还是需要机械化步兵一类的重型部队,而传统的摩托化步兵向着使用轮式装甲车的方向发展。
现在的步兵战车有打击主战坦克的能力吗?
步兵战车一般其上装的火炮不可能太大,要说极限也就57毫米以下,因为还要运载6至8名士兵参加战斗,如果火炮口径太大,那就变成反坦克突击车了。那样一来车还是基本那样大,而火炮口径大,炮本身也大,占地多,加上大口径的炮弹,就不能运载士兵进行战斗了。所以,步兵战车装不了大口径火炮。战场上遇到敌方主战坦克怎么办呢?那解决的办法基本上就是在步战车上加装反坦克导弹,当然,加装越先进的3代4代反坦克导弹越好,可以发射后不管,发射 即摧毁。
但还是要考虑顾及成本和费效比的问题,越先进的导弹肯定越贵,如大量装备最新式的反坦克导弹到步兵战车上,还真要算一算军费,经费这个帐。而且还牵扯到1,2代反坦克导弹的库存问题,因此现在各国装备在步兵战车上的反坦克导弹多数都还是1代2代反坦克导弹产品,只有少部分步战车装备3代反坦克导弹。(如美国的m2布雷德利装甲车)结语,现在的步兵战车有打坦克的能力,就是加装反坦克导弹,但手段不多,在主战坦克面前,步战车还是非常弱势的。
坦克炮塔上为什么不安装防空导弹来对付武装直升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其实真的有坦克上安装防空导弹的。比如朝鲜的坦克,就安装有便携式的萨姆防空导弹。一般认为,这是没什么用的。因为,武装直升机的作战模式已经有所改变,不再是以往近距离几百米内使用机关炮扫射,或者用火箭弹攻击。如果采用这种方式,采用射程几公里的便携式防空导弹,还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但是,目前武装直升机几乎都采用远距离发射反坦克导弹的方式来攻击。
比如我国的武直10,目前已经采用红箭-10反坦克导弹。红箭-10为10公里,也就远远超出了便携式导弹的攻击范围。我国很先进的飞弩6、飞弩16便携式防空导弹,射程不过5到6公里而已。那么,坦克安装便携式防空导弹就毫无意义可言。如果安装近距离防空导弹,这也是不可能的。最简单的问题是,雷达往哪里装。以红旗-7为例,射程虽然有10多公里,但需要安装S波段脉冲多普勒搜索雷达。
坦克上是没有空间安装这种雷达的。没有雷达,导弹也就成为废物。退一步说,即便坦克可以安装雷达,操纵红旗-7还需要2名专业操作员。坦克的空间是有限的,第一无法容纳相关的操作设备,第二也无法再容纳2个成员。有人说,可以有其他坦克成员兼任。其实,中国坦克成员已经很少了,比如96式坦克仅有3人。除去驾驶员无法用,剩下炮仗和车长更是动也不能动。
所以,坦克安装防空导弹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因为坦克不是孤立作战的,必然有野战防空网一同前进。以红旗-7为例,每个导弹连装备一部搜索车、三部发射车和三套光学瞄准系统。每个导弹连共有12枚近程防空导弹,能够同时对付从不同方向袭来的3个目标。拦截目标时,可以使用一部发射车连续多发射击,也可以由3部发射车多发齐射,集中火力打击目标。
都说直升机是坦克的克星,如果现代坦克装上雷达和防空导弹,还会是这样吗?
如果坦克装上雷达和防空导弹,确实可以有效对抗武装直升机的打击。但是,如果坦克装上这些东西还叫坦克吗?!类似俄罗斯的“道尔”防空系统与T-14“阿玛塔”坦克的“合体怪物”?!俄罗斯“道尔M1”野战防空系统俄罗斯“山毛榉”野战防空系统武装直升机相对坦克而言最大的优势是速度快、可“攻顶”打击,而坦克防御最薄弱的环节也就是顶部装甲薄、机动性相对差!武装直升机“坦克克星”的身份体现最充分的是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伊拉克创造的“80号钢铁死亡公路”!在丧失制空权后,数百辆伊拉克坦克、装甲车等被美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A-10攻击机屠戮!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海湾战争中的“80号死亡公路”车载机动防空系统是目前各军事强国陆军重点发展的组成部分,俄罗斯“道尔M1”系统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这种高机动性、反应迅速的野战防空系统是对付武装直升机、攻击机等速度较低航空器最有效的手段。
我国与也引进了“道尔”防空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红旗-17”野战防空系统。俄罗斯“道尔M2U”防空系统(上),据说与T-14“阿玛塔”坦克(下)同底盘,可以说是“不带炮塔的坦克”吗??野战防空系统的价格昂贵,一套“道尔”防空系统的价格估计可以装备一个坦克小组。而且在野战防空系统的作用就是伴随装甲部队作战提供防空保护,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再为坦克装上雷达和防空导弹,坦克和野战防空系统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反而能发挥出各自最大的攻击效能、实现最大价值!自行高炮、野战防空系统以及主战坦克协同编组,可以发挥出更大综合价值!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作品。
如果把飞机上的航炮拆下来给步兵平射,对敌方步兵和装甲车坦克会有什么伤害?
航炮由于口径多在20毫米以上,而且许多都是加特林式多管速射炮,因此后坐力大到无法被步兵直接使用。如果要将航炮用来对地射击也必须增加固定支架或者干脆装在轮式或者履带式车辆之上。而如果要问对地射击的航炮能够对步兵和装甲坦克构成什么伤害,那我只能说航炮本身就是空中平台用于专门攻击装甲目标的存在,威力如何直接看海湾战争中的死亡公路即可一目了然。
(海湾战争死亡公路,很多都是阿帕奇直升机和A10攻击机航炮的杰作)世界上著名的航炮有苏27战斗机上标配的GSH301航炮,也有F-16战斗机上装备的M61火神航炮,但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则莫过于美国A10攻击机上配置的30毫米口径GAU-8/A复仇者机炮。(世界著名航空机炮一览表)复仇者机炮采用七管加特林式布局方式,最高射速可达4200发/分,其炮弹有穿甲燃烧弹和高爆燃烧弹两种,一般在弹链中采用4:1的黄金数量比进行装填,能够达到最佳的穿甲效果。
(A10攻击机及复仇者机炮)PGU-13/B高爆燃烧弹因为采用了美军最为青睐的贫铀弹芯,最大穿甲能力可以达到60毫米以上均质钢板,这样的穿甲能力虽然不足以击穿主流坦克的正面和侧面装甲,但是因为A10俯冲射击时的攻顶角度,可以直接洞穿坦克最薄弱的顶部装甲,即使对着坦克一轮毫无目的的狂射,密度的火力也足以打烂坦克裙板、履带乃至于外部观瞄设备。
如若是对付防护厚度通常不足50毫米的装甲战车,那更是手起刀落,分分钟切菜!(被复仇者机炮打烂的坦克实靶)那如果是这样的一门炮拿来火力平射,有多恐怖呢?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曾经使用巴雷特12.7毫米狙击枪在一千米距离上直接拦腰将一名恐怖分子打断成两节(注意,是打断),许多国家也经常使用12.7毫米高射机枪充当火力压制神器,实战表明:无论是人体任何部位挨上一发12.7毫米子弹,基本上就是打哪哪稀碎,打中躯干部位,连具全尸都可能没有。
(M242型大毒蛇25毫米机炮攻击模拟人体目标,这叫一个碎!)而复仇者机炮的口径足足有30毫米,一枚子弹跟你小手臂差不多大小,威力是12.7毫米机枪的三倍以上,想象一下这样一分钟4200发这样的子弹打过来是多么恐怖的存在?画面太血腥,就不要脑补了。(复仇者机炮穿燃弹)美军也正是认识到航空机炮的威力,非常适合在强度较低的治安战中充当移动火力点,因此也有意将机炮下放至地面,与陆军作伴。
然而复仇者机炮实在太大太重,机炮本身加上供弹系统的重量达到1.82吨,实在难以屈尊凡间,于是美军就另辟蹊径,最终将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上重量只有55.8千克M230单管30毫米机炮搬上了JLTV联合轻型战斗车上(升级版悍马),组成了一个地面遥控移动武器平台。(JLTV轻型战斗车及其顶部的M230机炮武器站)那它的威力有多大呢?美国诺格公司目前在新推出的武装版丰田皮卡上使用同款机炮进行了实弹打靶测试,该炮仅仅发射一颗子弹就将厚度达20厘米的水泥房屋墙壁击穿,这要是打在人身上,那还不是一个透心凉,心飞扬?。
坦克支援车与步兵战车的区别是什么?坦克与步兵战车进入战场,需要坦克支援车相随吗?
坦克支援车是专门研发出来用来支援坦克进行城市战中的攻坚作战的车种,主要配置小口径速射机关炮和重型底盘。在城市战中,可以和坦克混编作战。而步兵战车的用途更广泛一些,在编制上和坦克是分开的,在野战中坦克冲锋在最前,消灭地方主要的坦克和反坦克力量后,步兵战车跟进,利用步兵战车本身的火力和装甲步兵携带的武器肃清残敌。
但在城市战中,步兵战车往往也可以伴随坦克进行高强度作战,起到掩护坦克的作用。随着步兵战车呈越来越重型化的趋势,坦克支援车的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成为重型步战车的一个功能模块了。坦克支援车的诞生与城市战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俄罗斯从车臣战争中吸取经验教训后推出的新概念装甲车辆。俄罗斯的T-80B和T-72坦克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巷战中中吃了大亏。
在平原可以驰骋冲击的坦克,面对依托城市的水泥森林的反坦克作战小组却显得尤为笨拙,应对起来十分吃力。俄系坦克的主炮仰角通常只有-5~13度,面对近距离在楼房中发起攻击的车臣叛军毫无办法,高射机枪的穿墙能力又很弱,缺乏有效消灭和压制敌人的办法。虽然有着厚重装甲,可以抵御RPG的正面射击,但叛军往往可以找到特定角度将其击伤击毁;这时候坦克十分依赖伴随的步兵战车和装甲车。
步兵战车配有速射机关炮,仰角也大了不少,但俄系步兵战车有个致命弱点,就是防护非常差劲,根本无法有效防护RPG甚至是大口径机枪。因此伴随坦克的作战的步战车很快就战损非常快,很快就变成了坦克单独作战的窘境。参加了车臣战争的BMP-3步兵战车,全重仅18.4吨,正面装甲仅35mm的铝合金 镶钢板,仅能抵挡12.7mm穿甲弹的射击。
14.5mm(含)以上的口径和RPG都可以轻易摧毁它。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被叛军拉着游街的BMP-3炮塔失去了步兵战车掩护的坦克,也无法避免被击毁击伤的命运。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格罗兹尼战役中,俄军损失62辆坦克,163辆装甲车辆。这样惨重的损失不得不让俄罗斯对先有装甲车辆的城市作战能力产生严重质疑。总结了教训后,俄罗斯军方认为,坦克损失惨重的最大问题就是伴随的步兵战车太容易被击毁,没办法有效掩护坦克。
此外也存在着步兵战车的机关炮穿透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在吸取这些教训后,俄联邦装甲车辆管理总局推出了199号坦克支援车样车,即后来的BMPT。BMPT拥有2门2A42 30mm机关炮,炮管长达2400毫米,比单门2A42的BMP-2投射能力强一倍;外置4枚反坦克导弹,可以用来攻击敌方装甲目标和坚固掩体;此外还有2门30mm榴弹发射器,用于杀伤不太重要的步兵目标。
早期BMPT采用T-72底盘,后期改为T-90底盘,正面可抵挡RPG和反坦克导弹的袭击,侧面安装附加装甲也可以抵挡RPG的攻击。这样的配置让坦克支援车具备了伴随坦克进行高强度作战的能力。虽然坦克支援车火力强大,但实际性价比并不高,其诞生的背景主要是因为当时俄罗斯还没有重型步兵战车。多种配置的火力让BMPT看起来如同“要你命3000”一样,看着唬人,其实不够实用。
而且这样一个大家伙,其实占的还是坦克的编制,因为它一个步兵也带不了。所以俄罗斯研发出来后也没装备几辆,欧美国家更是从未出现过坦克支援车这类产品。因为欧美普遍装备是重型步战车,其本身抗打击性就非常可观,至少可以抵御RPG和30mm口径机关炮的直射。这样他们的步战车本身就可以伴随坦克进行城市作战,根本不需要多研制一种支援车出来。
比如和BMP-3同时期的美国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重27吨,披挂附加装甲后可以抵御25mm机关炮直射,加装反应装甲后可以抵御RPG的攻击。虽然M2仅有一门25mm大毒蛇机关炮,但其搭载的6名步兵可以携带不占编制的一次性火箭筒进行作战,还有一具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这相当于大大增强了M2的作战能力。此外也有部分M2也进行了改装,加装了2具“陶氏反坦克导弹”发射筒,这与坦克支援车的思路很像。
M2加装了附加装甲块后还是很厚实的而各国新一代的步兵战车也越来越呈现出重型化趋势。比如德国的Puma战车最低防护的重量也达到了31.45吨,最高防护等级Level-C达到了43吨。坦克支援车的发明国——俄罗斯前几年刚刚曝光了最新研制的新一代“库尔干人-25”步兵战车达到25吨,T-15重型步战车底盘与T-14坦克通用,更是达到了48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