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武将获取途径有哪些,我是皇游戏文官怎么进入
作者:本站作者在明朝初期,制度的制定者——朱元璋,因为他手下是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一个勋贵功臣集团,所以他采取的是“以文制武”(注意:是以文制武,不是以文御武,文官制约武官,而不是让文官爬到武官头上)的基本政策。此次征讨,靠的是皇帝的神威,遵循的是皇帝的神机妙算,才能马到成功,我有什么功劳?更何况使相是官职中的极品,我是不会得到如此高的职位的。
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为什么当了皇帝后却重文官轻武官呢?
赵匡胤重文轻武的原因入下:1.唐朝中后期五代十国地方节度使藩镇势力做大,个个藩镇手握雄兵,称霸一方列土封疆成为一方军阀霸主。五代十国这些朝代政权建立者全部都是武将出身掌握军权后纷纷佣兵自重,登基继位取代前朝,作为武将出身的赵匡胤自己也是同样如此,他深知武将掌军权对王朝和皇权危险甚大继位不久就进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2.宋朝是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国内呈现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宋朝皇帝重视科举制度和文人通过重文轻武达到国家的和平稳定,宋朝历史上也涌现出多位文学家,比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唐宋八大家。宋朝的文学艺术的发展水平是中国封建社会继唐朝之后又一个鼎盛时期这也和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重文轻武”的宋代,武将曹彬为什么能得到皇帝和文官的赏识?
五代以来,天下四分五裂,武将成为这一时期政治舞台上绝对的主角。有鉴于此,北宋成立后,赵匡胤力图扭转武人飞扬跋扈的局面,建立中央朝廷的绝对权威。他采取了一系列削弱武将势力的措施,推行崇文抑武政策。雍熙北伐失败后,宋太宗更加强了对武将的压制,治国政策由五代时期崇尚武功转向崇尚文治,社会上弥漫着一股重视文人、重用文官的风气。
武将逐渐变成了政治舞台的配角,成为不受重视的一个群体。然而,在北宋武将中,有一位武将得到了皇帝和文官的赏识,那就是曹彬。在文人士大夫看来,曹彬不仅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更重要的是他身上表现出了谦和儒雅的气质。这种气质折服了对武将评价极为苛刻的宋朝读书人,正是他们将曹彬视作完美武将的典范。曹彬画像。来源/网络作为一员武将,具有军事才能无疑是第一位。
从史书记载来看,曹彬似乎从小就对军事感兴趣,他出生在一个武将家庭,当他周岁的时候,家人按照某种风俗,在他周围摆放了许多东西,想通过看他拿什么东西来判断孩子的志向和前途。结果,幼年的曹彬左手拿着一把游戏用的戈,右手拿着祭祀用的俎豆。过了一会儿,又拿了一枚印,其余的东西连看都没看。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和吃惊,因为从曹彬所拿的干戈和印来看,他将来会成为掌握帅印的武将,而且死后还会受到祭祀,因为他还拿了俎豆。
曹彬的军事才能在五代时期似乎并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真正让他建功立业的还是在北宋。赵匡胤称帝后,即刻着手发动统一全国的战争,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曹彬先后参与过灭蜀和南唐的战争。特别是在降服南唐的战斗中,曹彬担当指挥全军的统帅。北宋消灭南唐作战经过示意图。来源/网络此后,曹彬还曾参与过收复燕云地区的雍熙北伐。
雍熙三年(986),太宗以曹彬、田重进、潘美为都部署,兵分三路再次试图攻取燕云十六州,史称“雍熙北伐”。太宗吸取了高梁河之战的教训,没有御驾亲征,只是坐镇开封遥控指挥。这一次,宋军采用分进合击战术,东路以曹彬为主帅,统率十万军队声言直取幽州,吸引辽军主力;中路田重进和西路潘美两路宋军抓住时机攻占燕云十六州其他州郡;最后三路宋军在幽州城下会合,合力攻取幽州。
田重进、潘美两路攻城掠地,进展十分顺利,曹彬一路也很快到达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由于缺粮,只好返回雄州(今河北省雄县)接济粮草。曹彬部下士兵看到另外两路宋军攻城掠地,也急于立功,就带着粮食再次进攻涿州。辽将耶律休哥采用且战且退战术,延缓曹彬军队前进速度。当宋军再次到达涿州时,已经是人困马乏,再加上天气炎热,战斗力大大降低。
辽军集中优势兵力发动进攻,曹彬一路宋军在岐沟关(今河北省涿州市西南)被杀得大败。曹彬一路是此次北伐的主力部队,现在主力受到重创,其余两路宋军不得不撤退。潘美一路在撤退时,受命掩护云、应、寰、朔四州百姓迁徙。宋将杨业受命迎敌,退至陈家谷口(今山西省朔州市西南)时,发现负责接应的潘美已经指挥军队提前撤退。
杨业率领残部奋勇杀敌,结果寡不敌众,被俘三日后绝食而死,上演了这次北伐最悲壮的一幕。战后,曹彬因指挥失误而受到处罚。影视剧中的杨业。来源/电视剧《忠烈杨家将》截图纵观曹彬一生,他没有中国古代名将所具备的卓越的军事才能,除了消灭南唐,他真正立下的战功似乎并不是很多,岐沟关之败与他指挥不当有直接关系。从各方面看,曹彬都不属于一流的军事家,应该说,他只能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将领。
令人惊奇的是,在北宋文人心目中,曹彬简直成了他们理想中完美武将的化身。我们仔细分析当时的记载,就会发现皇帝和士大夫真正看重的,是曹彬军事才能之外的东西。曹彬为人行事低调,谨慎小心。后周太祖郭威的张贵妃是曹彬的从母,因而他是皇亲国戚,但却从来不以皇亲自居。在后周时,赵匡胤掌管着禁军。作为同僚,曹彬对赵匡胤表现得不冷不热,除了公事,从不到赵匡胤家里去。
平时同僚一起聚会,本来是拉关系的好机会,曹彬也极少参加。周世宗时,曹彬掌管禁中茶酒,赵匡胤为了和曹彬交往,就故意向他讨要御酒。曹彬既不想做违法的事情,又不愿得罪赵匡胤。他一面以御酒是官酒,不敢随便给人为由,拒绝了赵匡胤的请求,一面自己出钱买酒给赵匡胤喝。这种谨慎和明哲保身的行为引起了赵匡胤的注意。赵匡胤称帝后,曾经问曹彬:“我当年常有心亲近你,你却为什么故意疏远我?”曹彬回答说:“我是后周皇室的近亲,又担任着重要职务,小心谨慎做官,尚有受到朝廷责罚的忧虑,又怎敢有超乎寻常关系的交往?”显而易见,曹彬的特殊身份使他变得非常世故,更何况当时局势尚不明朗,赵匡胤能否夺得大位亦是未知数,圆滑的曹彬对他自然是敬而远之。
赵匡胤听了曹彬的一番肺腑之言,觉得他很忠厚,就提升他为客省使,专门负责接待皇帝要见的客人。五代由于战乱频仍,朝廷不断变换,当时人的忠节观念都比较淡漠,往往谁有实力,就会成为众人效忠的对象。作为武将,曹彬能够洁身自好,不结党营私,显得尤为可贵。影视剧中的赵匡胤(陈建斌饰)。来源/电视剧《大宋传奇之赵匡胤》截图入宋以后,曹彬失去了后周皇室的庇护,因而其行事低调的性格表现得更为突出。
在北宋统一战争中,南唐是当时实力比较强大的政权。赵匡胤特意派遣曹彬担任主帅,负责攻取南唐。曹彬在消灭南唐回朝复命时,没有大肆张扬,只是轻描淡写地称,奉皇帝圣旨,从江南办事回来了,丝毫不提自己的功劳。曹彬的这一做法被宋代士大夫津津乐道,都称赞他不居功自傲。除了谨慎,曹彬身上还流露出当时武将少有的一些品质。
他不贪财,不嗜杀。太祖乾德二年(964),北宋发动了消灭后蜀的战争,曹彬以都监的身份参与了这场战斗。占领蜀地后,许多宋朝将领,包括王全斌、崔彦进等人都趁机大肆掠夺金银财物,而曹彬除了图书和几件衣服皆不取。回朝后,掠夺财物的将领都受到了太祖赵匡胤的处罚,就连宋军统帅王仁瞻等也承认,这次出征只有曹彬没有掳掠财物。
赵匡胤对曹彬的清廉颇为满意,授予他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影视剧中的王彦升(莫美林饰)。来源/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截图这一时期,很多武将凶残暴戾,嗜杀成性。北宋勇将王彦升,对待俘虏十分残暴,他将俘虏的耳朵撕扯下来佐酒,竟然面不改色,俘虏往往鲜血淋漓地跪在地上,吓得不敢叫一声。曹彬在这一点上与众不同,每逢作战,他都竭力不滥杀百姓,史书上没有他虐待战俘的记录。
曹彬自己宣称:“自从我成为武将,杀的人够多了,但从来没有因为个人喜怒哀乐随便杀一个人。”太祖命王全斌率军平蜀,曹彬为都监,诸将都打算屠城发泄其愤怒,只有曹彬约束部下不得滥杀无辜。在进攻南唐时,曹彬有意多次暂缓攻城,劝说李煜投降。他知道南唐十分富庶,而抵抗的时间又比较长,担心手下将领、士兵在城破后出于泄愤而大肆烧杀抢掠,就在城池将要攻破的时候,曹彬忽然称病不能出门办公,其手下将领急忙前去探望病情,问他得了什么病,曹彬回答说:“我的病不是用药物可以治好的,只需要你们诚心发誓,在攻破城池后不滥杀一人,我的病就会痊愈了。
”面对主将的请求,诸将都表示同意,一同焚香发誓。第二天,曹彬的病自然就好了。因为曹彬的事先安排,南唐投降后才没有遭受残酷的屠杀。曹彬这项功劳被人大加称赞,成为后人学习 的典范。数百年后,元朝的伯颜丞相统兵南下灭南宋,就宣称要以曹彬攻取南唐为榜样,不滥杀一人。正因为曹彬深谙内敛之道,他越来越受到皇帝的器重,官位越做越高,一直做到主管军事的最高长官枢密使。
史书上记载,曹彬在枢密院从来没有违背过皇帝的意愿,也不背后议论他人长短。尽管已经位极人臣,曹彬却从来不摆出盛气凌人的样子,仍然能保持平和的态度,从来不对手下人发脾气,不称呼低级官吏的名字。一次手下吏人犯了罪,需要执行杖刑,曹彬一年后才杖责这个吏人,当时没有人知道曹彬延期行刑的原因。后来,曹彬才做了这样的解释:“我听说这个人刚娶了媳妇,如果对他实行杖刑,那么这个媳妇的公公婆婆一定会以为是儿媳妇给儿子带来了霉运,就会整天对儿媳妇进行斥责。
这样的话,她在婆家就没有办法生活下去,因此我将处罚延期执行,这并没有违背法令的规定。”对文臣士大夫,曹彬更是恭恭敬敬。平时他着装很正规,从不穿便装会见客人。如果有事出门,曹彬总是嘱咐手下人不得大张旗鼓,尽量做到悄无声息。在路上遇到士大夫,不论官职大小,曹彬总是先让路。雍熙北伐失败后,文臣赵昌言上书太宗,要求对败将执行军法,曹彬作为岐沟关失利的主要负责人,自然难逃罪责。
后来,赵昌言由于受到别人的弹劾,得不到觐见的机会,曹彬当时在枢密院,他不计前嫌,向皇帝替赵昌言求情,皇帝这才允许赵昌言觐见。曹彬这种刻意低调的行为得到了文人士大夫极高的评价。在他们看来,只有像曹彬这种虽然职位很高但懂得收敛的武将才是真正品格高尚的。而在皇帝眼中,曹彬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为人又忠心耿耿,更是难得。
平定后蜀还朝时,赵匡胤问曹彬宋军官吏的情况,曹彬很谨慎地说:“除了战场上的事情,其余的不是我该知道的。”赵匡胤一再追问,曹彬不得已才说:“只有随军转运使沈义伦为人清廉,可以担当重任。”此后,沈义伦颇受重用,做到了宰相的职位。 事实上,曹彬性格中的谨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善于揣摩皇帝的内心世界。北宋建立后,对武将的猜忌和压制越来越明显。
正是因为了解皇帝的想法,所以曹彬做事力求周全,尽量不触动皇帝敏感的神经,以免引祸上身。影视剧中的潘仁美(梁家仁饰)。来源/电视剧《忠烈杨家将》截图一次,曹彬和潘美奉命攻打北汉,眼看就要取得胜利,曹彬却下令部队后撤,潘美极力主张进兵,曹彬始终不答应。战后,潘美问曹彬为什么退兵,曹彬回答说:“当今皇帝曾经御驾亲征都没能攻下北汉,我们两个如果攻下北汉,那不是想快点死吗?”显然,曹彬担心自己功高盖主而招来杀身之祸。
到面见皇帝的时候,太祖赵匡胤质问他们为什么没能攻下太原,曹彬巧妙而得体地回答说:“陛下神武圣智,尚且不能取得胜利,做臣子的怎么能够成功?”赵匡胤听了点点头,没有再责备他们。正因为深知皇帝猜忌武将,尤其是有才能的将领,为了明哲保身,曹彬才不惜以牺牲战场上的胜利来换取皇帝的信任;也正因为他对皇帝心理了如指掌,才能做到不喜不愠。
南唐是南方割据政权中实力比较强大的政权,赵匡胤对出征南唐十分重视,在曹彬统兵出发前,当面向他许诺:“等平定了江南,就让你做使相。”副统帅潘美提前向曹彬祝贺,曹彬却说:“不是这样的。此次征讨,靠的是皇帝的神威,遵循的是皇帝的神机妙算,才能马到成功,我有什么功劳?更何况使相是官职中的极品,我是不会得到如此高的职位的。
”潘美问他为什么如此肯定,曹彬说:“太原还没有平定。”平定南唐得胜还朝后,太祖要进行封赏,赵匡胤说:“我本来打算授你使相的官衔,但考虑到盘踞太原的刘继元还没有归顺,所以你就先等一等。”听到赵匡胤说这样的话,潘美就偷偷看着曹彬微笑。赵匡胤发觉了,问是怎么回事,潘美不敢隐瞒,如实禀报。赵匡胤听完以后也笑起来,当即赐给曹彬二十万钱,算作奖赏。
曹彬退朝后说:“人生何必做使相,做大官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多得钱财罢了。”曹彬的这个故事被很多笔记小说所记录,被宋人作为太祖有宏图远志和曹彬不贪功的证明,但是这个故事的结尾曹彬所说的话却颇有些令人费解。曹彬将当官的目的归于得钱,这句话本身并不符合曹彬的性格。事实上,史书上看不到曹彬爱钱的记载,反而说他不贪财。
比如曹彬做官得到的俸禄都周济了宗族,自己没有多余的钱。后周时,曹彬奉命出使吴越,别人送给他的礼物,一概拒绝,完成使命后即刻回国。吴越人驾着轻舟追上曹彬,执意赠送礼物,曹彬推辞了好几次,最后看到对方确实是真心实意,就说:“我如果再坚持不收,就是想要赚取清廉的名声。”于是就接受了吴越人馈赠的礼物。但曹彬并没有将礼物占为己有,而是封好后带回来,统统上缴给朝廷。
周世宗知道后让曹彬将礼物带回家,曹彬谢恩后,将礼物全部分给了亲戚和旧相识,自己不留分毫。欧阳修也说过曹彬住的房子很破,却并不肯修缮。从以上记载来看,曹彬绝不是那种见钱眼开、嗜财如命之人,因此曹彬说做大官是为了多捞钱,其用意大概是为了装出一副政治上毫无野心、做官只为了发财的形象,借以打消太祖的疑虑。曹彬虽然有晚年带兵雍熙北伐失利的耻辱,但皇帝对他并无怠慢的意思。
真宗继位后,任命曹彬为枢密使。咸平二年(999),曹彬病重,真宗亲自到曹彬家中探望,并为他调药,当场赏赐白银万两。当年六月,曹彬病逝,真宗再一次到曹彬家中吊唁,哭得特别伤心。以后对宰辅大臣谈到曹彬,真宗都忍不住流泪。同样是武将,曾经力助寇准促成真宗前往澶渊的高琼就没能享受到如此的待遇,当时高琼病重,真宗也曾打算前往探视,但遭到宰相的阻拦而未果。
曹彬死后被追赠中书令,追封济阳郡王,谥武惠。曹彬妻子高氏被追赠韩国夫人。曹彬的亲族、门客、亲校十余人都得到了官职。八月,真宗下诏曹彬与赵普配飨太祖庙庭。曹彬能够享受配飨的荣耀实在有些出人意料。从配飨的人来看,很明显是一文一武。赵普是太祖早年的亲信,又参与陈桥兵变,可以说是北宋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虽然他和太宗有一些矛盾,但享受 配飨也算实至名归。
与赵普相比,曹彬在各方面似乎都没有突出之处。由于曹彬的姨母是后周太祖的贵妃,他是后周的皇亲,在后周时,曹彬与赵匡胤的关系也不是特别亲密。与石守信等人比较起来,他本人并不是陈桥兵变的参与者,因此,在北宋建立之初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曹彬并没有受到重用,后来他一贯谨慎的作风让他开始被太祖、太宗重视。曹彬享受到配飨的荣耀,与北宋朝廷确立的武将标准有一定关系。
曹彬谨慎的性格、低调的作风符合皇帝和文人士大夫对武将的口味。曹彬儒将的形象让他更容易被接受,所以才能获得这个机会。曹彬是个聪明人,他早早觉察到北宋崇文抑武的政策,并适时顺应了时代要求。为求明哲保身,在让皇帝对自己充分信任的前提下,曹彬小心翼翼地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作为一员武将,曹彬无疑是不幸的,但与北宋大多数武将相比,曹彬又是幸运的,他不仅长时间得到皇帝的宠信,做到枢密使的高官,死后还得到配飨这样至高无上的荣誉,而大多数北宋武将,则更多的是沉沦下去,或者在皇帝和文臣的猜忌中痛苦地度过余生。
如果我是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权力在太后手里,我要怎么收回实权?
太后掌握实权,皇帝要怎么收回权力?首先,你要对自己的身份有清醒认识。你虽然是皇帝。但没权力的皇帝,实际上仍然是储君。你的实际处境就像乾隆退位后,身为皇帝的嘉庆一样。太上皇乾隆,实际是皇帝。皇帝嘉庆,实际只是太子。如果你能时刻记得自己实际只是太子。那你的收权计划就成功了一半。至于接下来该干什么,要分具体情况。
第一种情况:你和太后是亲母子。且母子关系正常。这种情况下,你不用操心。哪怕你是汉惠帝刘盈,你妈是吕后,也不用操心。权力迟早是会回到你手上的。因为你是她唯一的亲生儿子。她再狠,也不会拿你怎么着。只要你把她哄高兴了,与她的利益绑定,坐到太后集团二把手位置,等她哪天死了,你自然就继承了权力。你在熬死她的期间,心里也别觉得憋屈。
你要这么想——有个愿意帮你打工,分摊繁琐政务的太后,不强过你重用几个大臣吗?大臣权力过重,是可能造反的。太后与你利益绑定,她又不可能造反。她无非就是跋扈,贪贪钱财,重用外戚罢了。你没有权力,她用谁不用谁,贪多少钱,国家被糟蹋成啥样,跟你没半毛钱关系。记住记住,你不掌权,只是储君。你继承了权力,见不得太后的亲信,见不得舅舅擅权,你直接罢免他们就好了。
至于太后贪的钱,到最后不还由是你来继承吗?切忌,不要想着政变,提前夺回权力。一方面,政变存在风险。不划算。你做太后坚定的伙伴,在太后集团内做二把手,等熬死她了,或她提前交权了,后面等到你亲政时,你有一套成熟班子,顺风顺水,麻烦会少很多。另一方面,政变必然要对一部分从龙功臣许下重利。就像明英宗利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
夺回了权力后,为了报答几个功臣,默许他们飞扬跋扈,这导致后来明英宗的利益受损。并且,古往今来的政变都会破坏最高权力的延续性。让大家觉得,既然你可以,那我也可以的错觉。就像李世民篡李渊,他儿子李承乾有样学样,也发动政变。这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最高权力的神圣性,是在日积月累下,积淀出来的。积累的过程往往很漫长,可能要几代人的努力。
但要想毁掉这种神圣性,一场政变足矣。而当神圣性不在时,就会如唐朝那样,前期的八代统治者,没有一个是正常继位。或多或少都与政变沾边。第二种情况:你和太后不是亲母子,但关系正常。基本可以参考第一条。只要母子关系正常,不管是不是亲生的,等待永远都是第一选择。就像宋仁宗和刘太后,虽然他们不是亲生母子关系,且刘太后至死不肯还政。
但刘太后至死也不愿意称帝。她只是擅权而已,不会对宋仁宗不利。她死后,权力顺其自然就交到了仁宗手上。不过,太后和皇帝不是亲母子的情况下也存在一种可能——太后比皇帝大不了几岁,可能她没死,你先死了。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觉得熬不过太后,同时又实在无法忍受不能掌权的痛苦,那就培植死党吧。要么拉拢宦官,要么拉拢士大夫阶级。
就像东汉的汉和帝一样,在搞清楚了谁是自己的朋友,谁是自己的敌人后,迅速将掌握军权的外戚剪除。军权在手,同时还有一套自己的心腹班底。后面的事,就简单了。不过,就如前面所言,这么干有后遗症。最典型的就是宦官专权。东汉和唐朝的某些皇帝就饱受这种痛苦。如果不想政变,那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什么也别干,什么也别管。
不管大事小事,都推给太后。让她累死累活。她累得不想干了,就会逐步把权力交给你。比如汉桓帝和梁太后就是如此。梁太后摄政时期,杨州、徐州均有大寇侵扰州郡,西羌、鲜卑及日南蛮夷也时常攻打汉朝边郡,梁太后被政务压的喘不过气,后来病的不行了,便还政于汉桓帝。第三种情况:你和太后是亲母子。但母子关系不正常。如北魏孝明帝元诩和胡太后。
如李显、李旦和武则天。如耶律倍、耶律德光和述律平。这种特殊情况,不太好办。因为她连你这个亲生儿子都能干掉,说明她的脑回路已经不正常了。权力欲望让她丧失了人性。对付这样的太后,如果是没啥本事的。如胡太(没啥本事,就是心理不正常)。只要你能在她眼皮子底下,活到成年,掌握宿卫之权,保证自己睡觉的时候不会稀里糊涂的被人勒死,吃饭的时候不会稀里糊涂的被人毒死。
剩下的事情,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拉一波打一波,搞清楚自己的朋友和敌人都有谁,建立起党羽,局面自解。如果是武则天、述律平,只能认命了。你斗不过她的。她瞧你不顺眼,你不管是否选择苟活,主动权都不在你手。有可能你越是谦卑恭顺,她觉得你是装的,提前把你宰了。你试图政变,可她多聪明?早就防着你来这一手呢。你造反,她马上把你咔嚓。
总言之。遇上这样的母亲,没办法。“你命由她不由你”。这种情况下,你也只能是日日念经,夜夜颂佛,祈祷各路神明保佑,多活一天算一天。熬死了她,你就是唐中宗,唐睿宗。熬不死他,你就是述律平,耶律德光。第四种情况:你和太后不是亲母子。且母子关系也不正常。典型的例子,光绪和慈禧。这种情况,看似也无解,其实有解。
因为你不是她的亲生儿子,你们之间有隔阂很正常。她防着你,不是心理变态,而是人之常情。你作为她名义上的儿子,需要做的是做他的狗腿。搞好与她的关系。等她死了,权力自然回到你手上。切记,没有绝对胜算,万不可选择政变。因为权力不是超能力,不是你拥有了,就可以如臂指使,操纵所有人。如果大臣们都不配合你,都不认你,你夺回了权力又怎么样?大臣们只会认为你无缘无故与太后争斗,人人心寒,人心都不附你。
就像戊戌变法,光绪觉得自己是对的。可大臣都不支持他。杀光绪的言论就出自刚毅等大臣之口。所以,非必要,不要与太后集团决裂。你不掌权,只是储君而已。朝廷完不完,跟你没关系。古往今来,亲爹亲妈把朝廷(公司)玩废的例子多了去了。有几个“太子爷”是能挽狂澜于既倒的?这难道是因为他们没本事?非也。很多事情是要看时势的。
明朝皇帝在无法抗衡文官集团时选择了利用阉宦来制衡,为什么清帝却二患都没有?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值得探讨一下。明朝皇帝在无法抗衡文官集团的情况下,的确选择了用宦官集团来制衡;在清朝,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的确都没有坐大过,但是产生了另外一种严重的后果——军方(勋贵功臣武将集团)扰政,最后演变成后宫干政、藩镇林立和亲王争政。在明朝初期,制度的制定者——朱元璋,因为他手下是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一个勋贵功臣集团,所以他采取的是“以文制武”(注意:是以文制武,不是以文御武,文官制约武官,而不是让文官爬到武官头上)的基本政策。
朱元璋虽然出身底层农民家庭,但是他的眼界却很是开阔,知道文武之道,在于一张一弛,在于齐头并进,而不能一方压倒另一方。加上中国宋朝“以文御武”的惨痛教训,所以朱元璋虽然大力培养文官集团,但是从没有彻底把武官集团打压下去,一直保持着一种平衡。故而在明朝前期,明朝前几位皇帝朱元璋、朱棣、朱瞻基(朱高炽在位时间太短)都是战功卓著。
直到土木堡事变。整个武官集团彻底被朱祁镇葬送,保卫北京战又是文官于谦率领下取得胜利的,虽然于谦是伟大的,但是这导致明朝产生了一个极其严重的后遗症——武官集团的势力范围全部被文官集团所侵占。武官集团的过去被朱祁镇葬送,而武官集团的未来被于谦葬送,从此在明朝,武官集团再也没有站起来过。明朝朱元璋呕心沥血搞的“以文制武”的基本制度被“以文御武”的基本制度所取代,明朝从此变成了另一个版本的宋朝。
武官集团崩溃,明朝朝堂势力失衡,文官势力一家独大,这对于皇帝来说,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于是明朝皇帝选中了自己最为亲近的宦官,培养壮大,成为与文官集团相抗衡的另一大势力。其实这是明朝皇帝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宦官集团不管如何强大,都无法达到武官集团那种程度。所以看似明朝出现很多大宦官,权势滔天,却从未对文官集团的基本盘造成严重伤害。
这给了明朝文官集团对抗皇帝的底气,所以在明朝,文官集团顶撞皇帝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所谓宦官势力其实就是皇权势力的延伸,所以明朝虽然时不时出几个权势巨大的大宦官,却很少有能真正动摇国家根基和社会稳定的其他势力出现,比如后宫,比如藩镇,比如亲王等等。因为阉权即是皇权。王振造成的“土木堡事变”绝大多数责任在于明英宗朱祁镇,刘瑾的祸国殃民绝大多数来自于明武宗朱厚照,九千岁魏忠贤的肆无忌惮也和明熹宗朱由校有着很深的关系。
宦官集团的权威来自于皇权的权威、君主的权威,宦官身居高位是来自皇帝的恩赐,皇帝能一言决定其命运甚至生死。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的斗争属于君权相权斗争的延续。声势虽然浩大,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却比较小。再来看看清朝。清朝初期和明朝初期一样,也有一个极其庞大的勋贵功臣武将集团。唯一不同的就是在明朝,朱元璋即是这个集团的创造者,也是这个集团的清洗者;在清朝,努尔哈赤创造了这个集团,但要面对这个问题的却是多尔衮、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等。
国家一统后,下一步就是治理国家,军方(勋贵功臣和武将们)是无法治理好一个国家的,这必须依靠文官集团。为此顺治帝曾经想学明朝,成立了专门由宦官集团组成的十二衙门,来对势力庞大的勋贵功臣武将们抗衡,还没有做出成绩,宦官集团就随着顺治帝的死而烟消云散。后来,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清朝的勋贵功臣武将集团全面清除汉人勋贵功臣武将集团,彻底变成满蒙勋贵功臣武将集团的大本营。
在整个清朝,勋贵功臣武将集团都是最为庞大的势力,不管是文官集团,还是宦官集团,都无法与勋贵功臣武将集团进行抗衡。在清朝中前期,皇帝甚至需要借助文官集团来对抗勋贵功臣武将集团。比如顺治帝死后,所谓的“顺治遗诏”全面推翻顺治帝的政策;比如康熙帝设计杀害鳌拜;比如四爷与八爷的惨烈夺嫡;比如雍正帝恢复议政王大臣的称号;等等,这都是勋贵功臣武将集团强大的注释。
在这种情况下,谁掌握了勋贵功臣武将集团,谁就是清朝真正的统治者。比如多尔衮,比如慈禧太后。在清朝,由于勋贵功臣武将集团对其他任何势力都是呈现碾压态势,这就导致其他势力在清朝注定只是小问题。真正的大问题几乎全是出现在清朝勋贵功臣武将集团身上,多尔衮、鳌拜、吴三桂等等都是出现在这个集团。就算到了清朝晚期,太平天国运动后,地方督抚势力崛起,清朝勋贵功臣武将集团依然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慈禧太后就是依靠这股势力与实力越来越强大的湘军势力、淮军势力进行抗衡。
勋贵功臣武将集团的权威不是来自于皇权,而是来自于与开国皇帝共同打天下的军功与战绩。勋贵功臣武将们的升迁虽然也受到皇帝的影响,但是却是一种另类的分封制(这种制度也是顺康雍乾几代清朝皇帝努力清除的目标),很多时候这些勋贵功臣武将的后代们的升迁,皇帝很难干涉,而且和宦官不一样,皇帝没有充足理由,是无法平白无故的将其杀死。
在清朝,皇帝与军方(勋贵功臣集武将集团)的斗争才是主导。这种斗争远比君权相权的争斗更惨烈,不管是多尔衮摄政,三藩之乱,八龙夺嫡,藩镇林立,都是造成大规模伤亡的大事件,对国家根基和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清朝军方(勋贵功臣武将集团)的一家独大,也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战斗力强,为中国广袤的疆域打下基础。
为什么朱元璋和朱棣可以一言九鼎,完全说了算,后来的明朝皇帝却处处受文官集团的制约?
除了个人年龄和能力外,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开国皇帝基本上是靠一己之力打下和夺来天下的,因此,他的地位和权利任何人不容置喙和染指。而治世皇帝则不然,由于兄弟众多、竞争激烈的原因,要想登上大宝,必须在后宫或太监或大臣中寻找帮手,甚至结盟,如此上台后就必然牵扯利益分配问题,其权利被瓜分、受制约是正常现象,不被架空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第二、政治上采取内外服制度,即京畿与封地相互倚重,组织架构采用内臣外臣设计,即太监、侍中等近臣与外廷大臣相互制约,这样的政治制度和权利架构,周朝就开始了,这两副挑担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出现皇帝被一方制约的问题。明熹宗朱由校,为了不受朝廷大臣制约,能抽出空来做木匠,同时还能说了算,硬生生捧了个九千岁魏忠贤,魏忠贤一己之力就可抗衡以东林党为首的外臣。
明朝皇帝和文官之间一直有斗争,如果文官成功夺取政权,而皇帝不问政治,明朝会走向何处?
从上古时代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由‘王’或者‘皇帝’为首组成金字塔式统治结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通过授权文官协助自己管理国家,由于权利的分散,必然引起同皇权的斗争,明朝正是皇权发展的巅峰。一、明朝皇权和内阁权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处置了胡惟庸的专权跋扈,干脆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事无巨细皆有一人裁决,另外设置锦衣卫监视文武百官,维护自身权利。
不是所有后继之君能像朱元璋一样,燕王朱棣经过靖难战役夺权成功,本人又经常出征在外,就从文官中挑选几位作为智囊,为自己出谋划策和本人不在京师时暂时协助太子监国。这就是内阁的开端,内阁的权利还非常小,仅仅是作为皇帝的顾问,提供建议,随着后继之君当中有几位不务正业,内阁权利相应增加。比如皇帝下诏必须经过内阁审批,内阁有权拒绝皇帝圣旨,皇帝不高兴或者强势点直接换掉内阁首辅,如崇祯帝短短十几年就换了十几位内阁首辅,或者全部拉出去大板伺候,如嘉靖帝。
二、如果皇帝不问政事,由内阁统治会怎么样?皇权大于内阁,假如皇帝放权而有内阁管理,明朝要不向上,延续至今;要不向下,提前内乱亡国。(1)向上,君主内阁制皇帝仅作为明朝象征,当然不能完全放权,内阁遇到重大或无法达成一致的国事,应当由皇帝出面裁决。还要有独立的监察机构,不能受制于内阁;合理完善的的提拔制度,因为内阁首辅是关键岗位,必须有刚正清廉之人担任;兵权更不能由内阁掌握。
假如内阁上下能够精诚团结,合理完善的制度,明朝还是可以延续至今。(2)向下,内乱亡国内阁毕竟是代表少数人利益,以儒学为主的统治依据,内阁一旦真正掌权,要比历史上有些权臣篡位、架空皇帝更加容易些。封建时代人治远超法治,何况这些人怎么会让其他人来分享权利,这群人必然会想尽办法为自己谋利。内阁如果出现纷争,皇帝又无权处置,或者是武将参与内阁争斗,明朝不可避免出现内战,甚至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