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寿《三国志》 三国志游戏怎么玩
作者:本站作者三国志10怎么玩?
作为一个《三国志11》玩家,去游玩《三国志X》游戏,这个跨度还是很大的。毕竟 311 是一款“策略 战棋”为主导的游戏,310 则是一款“RPG 策略 战棋”的游戏。相同点两代游戏的相同点就是游戏核心内容之一战斗,模式都是战棋类型,作为一个 311 的玩家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只不过武将特技,能力值等对于 310 的战场影响没有那么直观和有效。
此外在战斗准备环节有一个让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地方,就是兵种的升级。这是 311 不具备的或者说是利用 311 当中的技巧研发所替代的。部队通过战斗或者训练不断的提升等级,变成更高级的战斗兵种,在某些特殊的城市还可以打造出独有的兵种,比如步兵升级的青州兵或陷阵营,骑兵升级的虎豹骑等等。战斗环节有我喜欢的地方,自然也有我不喜欢的地方,那就是攻城战当中分为“外围战”和“城内战”。
虽然名字不同,但是玩法依然是战棋模式,只不过是地形的变换而已,总体感觉略觉得拖沓。不同点两代游戏最大的不同点就是 310 是一款 RPG 类型的游戏,也就是“角色扮演类游戏”。按照现在的话来说是一款自由度非常高的游戏,玩家可以扮演游戏中任何一名“武将”来演绎自己的三国生涯。说到 310 要具体怎么玩,那就看玩家想在三国里用哪位英雄来演绎怎样的三国了?用关羽是追随小说《三国演义》一样成为一个忠肝义胆的武圣关羽也好;还是背叛桃园的情谊,追随曹操建立全新的丰功伟业;甚至拥兵自重,走访贤良和刘备、曹操、孙权等人重新书写一个《四国演义》都完全由玩家的决定作主。
游戏中穿插的小游戏,单挑和舌战,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相对 311 的单挑(纯靠能力值比对和部分的操作)和舌战更有可玩性。单挑,310 的单挑更像是卡牌对战,每次根据手牌需要打出三张牌,可以单独组合出牌,也可以直接出组合特技牌,这需要根据玩家所使用武将掌握的特技,以及对方可能发动的特技等很多结果进行预测和判断,然后在交手的三次比拼中打出对应的手牌。
非常考验玩家对于单挑的理解程度。舌战,是我认为 310 游戏当中最烧脑的部分。手牌大小、颜色、特技,对手手牌大小、颜色、特技以及在棋盘当中的位置和颜色争夺等,太多的元素需要玩家考量,虽然有点小烧脑,但是非常有趣,也是我个人在这代里百玩不厌的环节。流程玩法游戏的前期玩法,主要通过君主颁布的任务,接受并快速的完成,努力获得更多的功绩让自己在势力中的官职越来越大。
当玩家能够做到太守的时候,游戏也算是进入到了中期阶段,游戏的自由度变得更高了,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天高皇帝远,君主会指派一个长时间的大任务,需要你带领手下完成,有内政的发展,也有势力或都市的攻取。这时的玩家有人,有钱,有时间,可以干一些想做的事情,为后面做更多的铺垫了!经过几年的发展或攻取,玩家自己的城池不论兵马粮草还是武将数量也都有了一定的积累,这时就看玩家的选择了,继续跟随君主南征北战,或者揭竿而起自立为王,都可以,最终统一全国。
一直都说这时一款高自由度的游戏,以上的流程只是一般流程,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随时都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心情来决定所有可能发生事情,下野、转投、拉拢、自立,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和流程,只要玩家喜欢,随时随地都可以。结语游戏最终的结果都是玩家所在的势力统一,但是辅佐统一,还是自行统一;拥立皇帝,废除皇帝;没有一个标准的结局答案!送给玩家一句话“随心所欲”。
玩《三国志11》的大概流程是什么呢?
好吧,随便说说 311 这游戏怎么玩。简单聊聊游戏的流程,游戏当中很多的细节可以关注我之前的问答或文章都有详细的介绍。游戏开局之后是军师的一套固定发言,然后正式开始了游戏。开局首先观察一下,手上的武将,主要看看有哪些适性和能力值比较高的武将,另外武将的特技有哪些效果,简单的了解一下;方便后面的排兵布阵以及重点的兵装出产是什么。
顺便再看一下技巧栏,技巧的研发也代表了很多势力整体的武将适性走向,比方说 251 剧本的孙坚,出门技巧就有锻炼弩兵,这能够间接说明东吴的武将多以弩兵适性为主,经过详细的观察确实也能看到东吴的势力在初始就有多达 7 名武将的弩兵能力值达到 S 级的适性,那么自然兵装生产要以弩兵为主,其他的为辅了。在有了初步的对于自家势力的了解之后,开始内政的建设工作。
在空地充足的城市自然建筑物造的多一点总是没坏处的,但是对于像小沛这种只有 10 个内政空地的城池来说,就要对于建筑物进行一定的取舍了!除了市场和农场的基本内政设施之外,兵营和锻冶场也是必要的设施,此外可以留一个空地进行几个设施的切换,首先建人才府,帮助前期搜索减少消耗的行动力,待本城人才搜索完之后可以将人才府摧毁改建军事府,来建设防御设施,待城池周边的防御设施建造的差不多了,再将军事府改建成工坊,进行攻城器的建造,建造出 2-3 个攻城器之后可以再次将工坊改建,根据情况修改为当时比较需要的内政设施。
防御当玩家在努力发展内政的时候,周边的 AI 大概会在游戏开始之后的 6 个月左右,开始向玩家进行攻击。此时的玩家应该放下所有建设和搜索以及登庸的工作,全力征兵和补充所需兵装,自 AI 出兵开始,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会杀到玩家的主城,往往这种情况还不只一家电脑会向玩家进攻,会混合着周边的几个势力一同攻向玩家,所以玩家要做的就是在城池周边建设防御设施,且不要主动出击迎战,只待各路势力的部队都快杀到城下时,再派出部队抵抗。
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及时的调整防守部队的站位以及左右驰援,另外 AI 的攻击也是部分电脑还是玩家的,只要是其他势力的部队就会攻击,也在一定程度上让 AI 之间进行消耗。这种防御的态势一般会持续游戏中的一年半左右时间,玩家除了在积极防御各路 AI 进攻之外,也要积极的征兵和生产兵装,有机会还要生产攻城器,准备好一下的反攻。
反攻在玩家抵御住几轮 AI 的连续攻击之后,AI 开始将攻击频率降低,这时就是我们大举反攻的时机了!这时会有一个选择题摆在玩家面前,一、选择攻打周边最强的势力。二、选择攻打周边最弱的势力。两个选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看玩家的水平,以及对于未来战局的设想和规划如何了!选择一攻打周边最强的势力,好处在于一旦拿下这个强劲的对手,玩家的整体势力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大大加快游戏的破局速度;难点就在于强力的对手也需要玩家付出更多的部队和资源,才能保证攻打下来;如果此时遭遇其他方向的 AI 攻击,对于主城的防守将会是一个难处理的事情。
选择二攻打周边最弱的势力,则正好与一相反,一旦在进攻的时候有 AI 来攻击主城,防守会相对比较从容;不过这样消灭了这种弱小的势力,对于本方的战力补充也不大,想要破局还需要跟多的积累。总结起来就是风险越大收益越大。进攻当玩家建立起足够防御两个城池的实力时候,就可以开始考虑主动攻击 AI ,而不是打之前的防守反击战术了!如果此时还不能够稳稳拿下 AI 城池,也可以主要施展计略,四处挑起 AI 之间的战争;策反敌军的太守;使用流言大法,撬 AI 的墙角,补充本方战斗力。
多多建造防御设施,应对随时可能进攻的 AI 。为了在夺取城池之后不遭到临近势力的强力猛攻,建议用计略发动二虎竟食,让被攻击的城池周边势力进行互相残杀,降低攻城之后的防御压力。在选择攻取的势力或城池时,最好选择只有一个城池的势力,这样攻打下之后可以迅速补充战斗力,如果只是攻打某个势力当中的一座城池则不能马上提升战力,且容易遭到对手强力的反扑。
战略玩家拥有了三座城池的时候,更多的开始考虑整体大战略方向。也就说我们将重点的向地图的某个方向推进,建立起势力的“后方基地”,方便汇聚主要的将领和兵力攻打某一个城池了。比方说玩家选择在 251 剧本的袁绍,在率先消灭了公孙瓒之后,再接连消灭公孙渊和刘虞,就可以建立起以北平和襄平的后方基本,将主要武将分布在南皮和蓟,进行下一步的进攻,而后方的则可以委任给 AI ,并让后方不断的向前线城市输送士兵和兵装。
如果是中原的一些势力,此时同样需要确定一个主攻方向,向着建立后方基地的思路进行攻取。委任当游戏内玩家掌握的城池达到 10 座左右的时候。后方基地也早已形成,这个时候则可以考虑让游戏变得更为轻松了。之前委任军团更多的是以保证后方基地运营并向前方城池输送物资为主,那么此时玩家也可以让委任兵团帮助玩家快速统一了。
将手上一些不常用的武将,最好是那些统和智比较高的将领封官之后分派到军团中,并将他们的军团设置为攻取势力或都市。让 AI 和玩家一同四处出击。当然如果想看电影,玩家也可以完全将攻取的任务交给军团来执行,自己在一边抽烟喝茶,慢慢的欣赏这一切。结语《三国志11》最大的乐趣还是主要集中在每局游戏的前期。因为此时玩家将少兵寡,资源上也完全不能和 AI 相比,所以如何在困难重重的前期,让自己活下来,是考验玩家对于游戏内各方面的综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