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雄师七国之乱攻略,天将雄师114副本攻略
作者:本站作者
本文目录一览
1,天将雄师114副本攻略
攻城掠地114李严怎么过,攻城掠地114李严副本攻略,攻城掠地李严攻略刚玩了一个新区一个月。啥套装没有,过廖化的时候无套装过张飞时候就一个烛龙
2,七国之乱短期平定为什么安史之乱却费了八年时间
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汉初为什么要分封呢?第一个原因,秦国崩溃之后,各国迅速复国,说明统一需要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刘邦比秦始皇其实就小了三岁,完整的经历了从战国到秦国统一,秦国又崩溃的全过程。而秦国崩溃之后,各国的旧贵族纷纷复国,得到了很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在当时的人看来,大家的认识还是你是楚国人,我是赵国人,他是秦国人,即使秦国灭了楚国、赵国,一般的国家身份认同也并没有变成秦国人,还是觉得自己是赵国人,楚国人。所以,项羽在推翻秦朝之后,也是恢复了战国分立的割据,而且又分封了许多新的国家。把一些传统的强国划分成几个小国,以削弱他们。项羽自己则是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充当各国的盟主,而不是像秦始皇那样完全凌驾于各国之上。这就给了刘邦一个基本的认识,统一目前是不得人心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也就是说,需要分封各国。第二,秦朝崩溃的时候,非常快,而秦国的王族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能力。因为,秦的王族基本上被赵高全部杀完了。而且,秦国在统一之后,只经过了14年就崩溃了。这对刘邦那一代人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在刘邦那一代人看来,周朝能够持续八百年,而秦朝只过了14年就崩溃,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周朝搞了分封制,秦朝没有。秦朝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一直在不断的削弱公族的势力,以加强国君的权力。其他各国也都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但相对来说,秦国是最为彻底的。所以,秦国崛起很快,但崩溃的时候,也因为缺乏王族的支持,国君一旦被架空,王族就没什么能力反抗了。这就是说,皇帝需要有实力的同姓诸侯的夹辅,否则,一旦皇帝被架空,就没人能帮得了皇帝了。又要分封,又要同姓诸侯夹辅王室,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汉初分封了大量诸侯国,但后来异姓王侯逐步被铲除完了,剩下的都是同姓王侯。而且有了刘邦和诸侯的约定,非刘氏不得王,否则天下共击之。汉初的分封后来确实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铲除吕氏的时候,刘姓诸侯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的。文帝一开始听到要被迎立为皇帝,还不太敢去,他的王傅说的也是,有同姓诸侯在外策应你,中央的权臣也不敢把你怎么样。文帝才敢去长安登基当皇帝。经过文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渐渐就比较强大了。而且,到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汉朝建立也已经过了近五十年,出生于战国时代,在身份认同上还把自己当作楚国人、赵国人、齐国人的那一代人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后面的人则从一出生开始,基本上就生活在汉朝的统治之下,认同也基本上就是汉人。也就是说,这时候具备了重新统一的条件。所以,到景帝时期,开始考虑削藩的问题。七国则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公开反叛朝廷。我们稍微看一下七国之乱涉及的几个主要地区,大体上就是战国时期赵国、齐国和楚国的地区。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楚国和赵国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的,齐国虽然直接投降了,但是是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而且,齐国也曾有过统一各国的机会。也就是说,这几个地方对秦国灭六国是最不服的,在心理上是最抗拒秦国的。所以,秦国在发生政治动荡之后,也就是赵高专权之后,率先起义的陈胜吴广是楚国人,灭秦的项羽是楚国贵族,刘邦本人也是楚国人。而赵国和齐国也是最先复国反抗的诸侯。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这几个地方也是最后被统一的地区。但与之前的情况不同的是,七国之乱的时候,反叛的诸侯王都是刘邦的后人,虽然各诸侯国反叛朝廷,但对反叛诸侯国的老百姓而言,已经不那么怀念故国了,并不支持各诸侯国反抗中央。所以,七国之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月,就被中央派出的军队平定了。朱永嘉曾经说,秦灭六国,刘邦击败项羽,实际上等于是秦国又统一了一遍六国。因为刘邦消灭项羽,他的根据地就是原来的秦国。其实,还不止这两次,从一定程度上说,汉朝中央军队平定七国之乱,也是秦国又消灭了一遍六国。因为这时候汉朝中央所在地,也是秦国的旧地盘。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到大一统,这不是秦始皇灭六国就完成的过程,而是从秦始皇灭六国到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是一个持续了近一百年的长期过程,才最终完成的。这之后,汉朝才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那么,反过来说,汉初的封建诸侯,实际上就是为之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做准备,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而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则是最后完成了这个过程,让汉朝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而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是什么情况?是刚经历了开元盛世,唐朝又一个巅峰期,从内到外都是巅峰时期。而安史之乱的发生,则终结了开元盛世,也打破了之前的大一统局面,而安史之乱也是以叛军内部的分裂和叛乱告终的,朝廷无力彻底平定叛乱,也无力消灭叛军的残余势力,只能通过设置更多的藩镇来相互制约,避免一个藩镇坐大。也就是说,安史之乱是从大一统走向分裂格局的转折点。这和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时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汉初为什么要分封呢?第一个原因,秦国崩溃之后,各国迅速复国,说明统一需要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刘邦比秦始皇其实就小了三岁,完整的经历了从战国到秦国统一,秦国又崩溃的全过程。而秦国崩溃之后,各国的旧贵族纷纷复国,得到了很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在当时的人看来,大家的认识还是你是楚国人,我是赵国人,他是秦国人,即使秦国灭了楚国、赵国,一般的国家身份认同也并没有变成秦国人,还是觉得自己是赵国人,楚国人。所以,项羽在推翻秦朝之后,也是恢复了战国分立的割据,而且又分封了许多新的国家。把一些传统的强国划分成几个小国,以削弱他们。项羽自己则是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充当各国的盟主,而不是像秦始皇那样完全凌驾于各国之上。这就给了刘邦一个基本的认识,统一目前是不得人心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也就是说,需要分封各国。第二,秦朝崩溃的时候,非常快,而秦国的王族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能力。因为,秦的王族基本上被赵高全部杀完了。而且,秦国在统一之后,只经过了14年就崩溃了。这对刘邦那一代人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在刘邦那一代人看来,周朝能够持续八百年,而秦朝只过了14年就崩溃,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周朝搞了分封制,秦朝没有。秦朝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一直在不断的削弱公族的势力,以加强国君的权力。其他各国也都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但相对来说,秦国是最为彻底的。所以,秦国崛起很快,但崩溃的时候,也因为缺乏王族的支持,国君一旦被架空,王族就没什么能力反抗了。这就是说,皇帝需要有实力的同姓诸侯的夹辅,否则,一旦皇帝被架空,就没人能帮得了皇帝了。又要分封,又要同姓诸侯夹辅王室,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汉初分封了大量诸侯国,但后来异姓王侯逐步被铲除完了,剩下的都是同姓王侯。而且有了刘邦和诸侯的约定,非刘氏不得王,否则天下共击之。汉初的分封后来确实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铲除吕氏的时候,刘姓诸侯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的。文帝一开始听到要被迎立为皇帝,还不太敢去,他的王傅说的也是,有同姓诸侯在外策应你,中央的权臣也不敢把你怎么样。文帝才敢去长安登基当皇帝。经过文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渐渐就比较强大了。而且,到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汉朝建立也已经过了近五十年,出生于战国时代,在身份认同上还把自己当作楚国人、赵国人、齐国人的那一代人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后面的人则从一出生开始,基本上就生活在汉朝的统治之下,认同也基本上就是汉人。也就是说,这时候具备了重新统一的条件。所以,到景帝时期,开始考虑削藩的问题。七国则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公开反叛朝廷。我们稍微看一下七国之乱涉及的几个主要地区,大体上就是战国时期赵国、齐国和楚国的地区。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楚国和赵国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的,齐国虽然直接投降了,但是是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而且,齐国也曾有过统一各国的机会。也就是说,这几个地方对秦国灭六国是最不服的,在心理上是最抗拒秦国的。所以,秦国在发生政治动荡之后,也就是赵高专权之后,率先起义的陈胜吴广是楚国人,灭秦的项羽是楚国贵族,刘邦本人也是楚国人。而赵国和齐国也是最先复国反抗的诸侯。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这几个地方也是最后被统一的地区。但与之前的情况不同的是,七国之乱的时候,反叛的诸侯王都是刘邦的后人,虽然各诸侯国反叛朝廷,但对反叛诸侯国的老百姓而言,已经不那么怀念故国了,并不支持各诸侯国反抗中央。所以,七国之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月,就被中央派出的军队平定了。朱永嘉曾经说,秦灭六国,刘邦击败项羽,实际上等于是秦国又统一了一遍六国。因为刘邦消灭项羽,他的根据地就是原来的秦国。其实,还不止这两次,从一定程度上说,汉朝中央军队平定七国之乱,也是秦国又消灭了一遍六国。因为这时候汉朝中央所在地,也是秦国的旧地盘。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到大一统,这不是秦始皇灭六国就完成的过程,而是从秦始皇灭六国到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是一个持续了近一百年的长期过程,才最终完成的。这之后,汉朝才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那么,反过来说,汉初的封建诸侯,实际上就是为之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做准备,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而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则是最后完成了这个过程,让汉朝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而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是什么情况?是刚经历了开元盛世,唐朝又一个巅峰期,从内到外都是巅峰时期。而安史之乱的发生,则终结了开元盛世,也打破了之前的大一统局面,而安史之乱也是以叛军内部的分裂和叛乱告终的,朝廷无力彻底平定叛乱,也无力消灭叛军的残余势力,只能通过设置更多的藩镇来相互制约,避免一个藩镇坐大。也就是说,安史之乱是从大一统走向分裂格局的转折点。这和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时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叛乱,七个刘姓诸侯联合起来意图推翻汉景帝。根本因素是专制皇权的矛盾。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汉初为什么要分封呢?第一个原因,秦国崩溃之后,各国迅速复国,说明统一需要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刘邦比秦始皇其实就小了三岁,完整的经历了从战国到秦国统一,秦国又崩溃的全过程。而秦国崩溃之后,各国的旧贵族纷纷复国,得到了很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在当时的人看来,大家的认识还是你是楚国人,我是赵国人,他是秦国人,即使秦国灭了楚国、赵国,一般的国家身份认同也并没有变成秦国人,还是觉得自己是赵国人,楚国人。所以,项羽在推翻秦朝之后,也是恢复了战国分立的割据,而且又分封了许多新的国家。把一些传统的强国划分成几个小国,以削弱他们。项羽自己则是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充当各国的盟主,而不是像秦始皇那样完全凌驾于各国之上。这就给了刘邦一个基本的认识,统一目前是不得人心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也就是说,需要分封各国。第二,秦朝崩溃的时候,非常快,而秦国的王族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能力。因为,秦的王族基本上被赵高全部杀完了。而且,秦国在统一之后,只经过了14年就崩溃了。这对刘邦那一代人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在刘邦那一代人看来,周朝能够持续八百年,而秦朝只过了14年就崩溃,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周朝搞了分封制,秦朝没有。秦朝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一直在不断的削弱公族的势力,以加强国君的权力。其他各国也都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但相对来说,秦国是最为彻底的。所以,秦国崛起很快,但崩溃的时候,也因为缺乏王族的支持,国君一旦被架空,王族就没什么能力反抗了。这就是说,皇帝需要有实力的同姓诸侯的夹辅,否则,一旦皇帝被架空,就没人能帮得了皇帝了。又要分封,又要同姓诸侯夹辅王室,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汉初分封了大量诸侯国,但后来异姓王侯逐步被铲除完了,剩下的都是同姓王侯。而且有了刘邦和诸侯的约定,非刘氏不得王,否则天下共击之。汉初的分封后来确实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铲除吕氏的时候,刘姓诸侯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的。文帝一开始听到要被迎立为皇帝,还不太敢去,他的王傅说的也是,有同姓诸侯在外策应你,中央的权臣也不敢把你怎么样。文帝才敢去长安登基当皇帝。经过文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渐渐就比较强大了。而且,到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汉朝建立也已经过了近五十年,出生于战国时代,在身份认同上还把自己当作楚国人、赵国人、齐国人的那一代人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后面的人则从一出生开始,基本上就生活在汉朝的统治之下,认同也基本上就是汉人。也就是说,这时候具备了重新统一的条件。所以,到景帝时期,开始考虑削藩的问题。七国则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公开反叛朝廷。我们稍微看一下七国之乱涉及的几个主要地区,大体上就是战国时期赵国、齐国和楚国的地区。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楚国和赵国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的,齐国虽然直接投降了,但是是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而且,齐国也曾有过统一各国的机会。也就是说,这几个地方对秦国灭六国是最不服的,在心理上是最抗拒秦国的。所以,秦国在发生政治动荡之后,也就是赵高专权之后,率先起义的陈胜吴广是楚国人,灭秦的项羽是楚国贵族,刘邦本人也是楚国人。而赵国和齐国也是最先复国反抗的诸侯。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这几个地方也是最后被统一的地区。但与之前的情况不同的是,七国之乱的时候,反叛的诸侯王都是刘邦的后人,虽然各诸侯国反叛朝廷,但对反叛诸侯国的老百姓而言,已经不那么怀念故国了,并不支持各诸侯国反抗中央。所以,七国之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月,就被中央派出的军队平定了。朱永嘉曾经说,秦灭六国,刘邦击败项羽,实际上等于是秦国又统一了一遍六国。因为刘邦消灭项羽,他的根据地就是原来的秦国。其实,还不止这两次,从一定程度上说,汉朝中央军队平定七国之乱,也是秦国又消灭了一遍六国。因为这时候汉朝中央所在地,也是秦国的旧地盘。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到大一统,这不是秦始皇灭六国就完成的过程,而是从秦始皇灭六国到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是一个持续了近一百年的长期过程,才最终完成的。这之后,汉朝才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那么,反过来说,汉初的封建诸侯,实际上就是为之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做准备,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而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则是最后完成了这个过程,让汉朝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而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是什么情况?是刚经历了开元盛世,唐朝又一个巅峰期,从内到外都是巅峰时期。而安史之乱的发生,则终结了开元盛世,也打破了之前的大一统局面,而安史之乱也是以叛军内部的分裂和叛乱告终的,朝廷无力彻底平定叛乱,也无力消灭叛军的残余势力,只能通过设置更多的藩镇来相互制约,避免一个藩镇坐大。也就是说,安史之乱是从大一统走向分裂格局的转折点。这和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时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叛乱,七个刘姓诸侯联合起来意图推翻汉景帝。根本因素是专制皇权的矛盾。事件的初始爆发方向不同,虽都是地方挑战中央,但一个中央是稳固的,另一个是中央不稳。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缘由七国之乱是西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发起的诸侯国叛乱,首先挑起事端的吴国刘濞,然后刘濞联合其他刘氏诸侯国,如,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对抗汉朝政府,理由是“清君侧”。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采用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治国制度,除了重要的地方由朝廷直接管理外,全国其他地方都采用分封制,大肆分封刘姓亲王到全国各地。随着的年代的久远,诸侯国子孙和皇帝血缘关系渐渐疏远,比如,吴王刘濞和当今皇帝最近的血缘关系还得追溯到刘邦,吴王刘濞只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刘濞(bì)和刘邦只是叔侄的关系,当今景帝是刘邦的孙子,那景帝和刘濞算怎样的血缘关系呢?总之不算近亲。而且对皇权经常不以礼仪相待。当时景帝的权臣晁错看到这些弊端之后,就建议景帝削藩,并发表了《削藩策》。削藩是导火线,吴王刘濞于是联合其他诸侯六国发起了叛乱。八王之乱是西晋初年发生的诸侯王叛乱的事情。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建立西晋之后也大肆分封司马式一族为王,和以往的分封制不同,此次分封以郡为国,诸侯王即是藩地王爷,又是郡的最高长官,司马炎的这次分封的诸侯王完全是国中国,诸侯王不仅拥有完全独立的军队,还是拥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在封国,诸侯王可以随意任免自己的官员,而且封王的军队又是郡县的武力部队,西晋政权对郡县完全没有管辖权,而且最致命的是各个藩王可以随意出入藩地,这无疑为各个藩王结党营私提供了便利。司马炎这一切的做法无非是想将全国都在司马氏的控制下,任何其他非司马族人都无法深入政权内部。司马炎本身能力将这漏洞百出的制度治理的妥妥的,因此在司马炎的治理下,西晋也相安无事。如果司马炎的接班人是个正常中庸之人,也还能按部就班的执行。关键是司马炎的继承者司马衷是个白痴,凭他的智商,完全无能力治理整个国家,因此司马衷一上位,拥有强大军队支持的诸侯王开始蠢蠢欲动。并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又是个不安分的人,在成为皇后后,因自己没有儿子怕以后当不上太后,对当时的太子司马遹有废除之意,于是制造起了一系列的宫廷争端。在外因内扰的情况下,爆发了八王之乱。为什么两者最终结局不同七国之乱,从爆发到平定,只用了三个月,七国之乱之后,汉朝皇权得到了完全集中,至此汉朝再无内政之忧,这为汉武帝以后的对外讨伐匈奴打下了政治基础。八王之乱,从爆发到平息,维持了十六年,八王之乱之后,社会影响严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西晋政权不稳,最终导致亡国,更致命的是外族政权趁机进攻中原,导致此后近三百年的全国动乱,中国由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都是诸侯国的叛乱,为啥最终结局不一样呢。原因有很多:1、爆发契机不同。七王之乱爆发时,汉朝已经建国近50年,这50年中除了白登之围这种大规模战争,此后再也无大规模的战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汉朝国力雄厚。而八王之乱在国祚传至第二代时就已经爆发,西晋统一全国不久,完全没有实力也没有准备防止大规模的叛乱。2、对诸侯国的态度不同。汉朝和西晋都是分封制的实施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对诸侯王的态度不同。汉朝政权传递几代之后,早已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对诸侯王的削藩早已有准备,在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商量对策,只不过由于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不规模的执行。到景帝时,景帝也有主动削藩之心,七国之乱只不过相当于将计划提前。而西晋的分封制完完全全是一项国策在执行,全国的郡县都是诸侯国的领地,西晋政权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削藩。3、诸侯国实力不同。西汉的诸侯国有能力抵抗中央政府吗?完全没有,哪怕是实力最强大,准备最充分的吴国,爆发时举全国之力,从14岁到62岁的男丁全部聚合,也才20万人,而其中有多少有战斗力,想想便得知。而汉朝政府军常年都是处于备战状态。因此战斗力可想而知。而西晋时期,由于司马炎的决策,西晋政权没有自己的政府军,全国防守全靠藩王的私人部队,而现在各个藩王都怀有二心,因此全国被折腾的一篇狼藉。4、中央政府的稳固性不同。西汉的七国之乱,说到底还是普通的作乱,只要西汉政权本身是牢固的,再加上指挥者指挥得到,平叛只是时间问题。当时的当权者景帝有名的贤君,政权本身也稳固,手下还有周亚夫等一干名将,因此,如果根上是稳固的,地方上的一些作乱不会伤筋动骨。而八王之乱则完全不同,西晋政权本身不稳定,皇帝白痴,皇后和太子不和,政府各派人员为了争权夺势,斗的一锅粥,政府不强势,地方藩王又各怀鬼胎,在这种情况下,只会斗的越来越乱。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汉初为什么要分封呢?第一个原因,秦国崩溃之后,各国迅速复国,说明统一需要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刘邦比秦始皇其实就小了三岁,完整的经历了从战国到秦国统一,秦国又崩溃的全过程。而秦国崩溃之后,各国的旧贵族纷纷复国,得到了很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在当时的人看来,大家的认识还是你是楚国人,我是赵国人,他是秦国人,即使秦国灭了楚国、赵国,一般的国家身份认同也并没有变成秦国人,还是觉得自己是赵国人,楚国人。所以,项羽在推翻秦朝之后,也是恢复了战国分立的割据,而且又分封了许多新的国家。把一些传统的强国划分成几个小国,以削弱他们。项羽自己则是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充当各国的盟主,而不是像秦始皇那样完全凌驾于各国之上。这就给了刘邦一个基本的认识,统一目前是不得人心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也就是说,需要分封各国。第二,秦朝崩溃的时候,非常快,而秦国的王族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能力。因为,秦的王族基本上被赵高全部杀完了。而且,秦国在统一之后,只经过了14年就崩溃了。这对刘邦那一代人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在刘邦那一代人看来,周朝能够持续八百年,而秦朝只过了14年就崩溃,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周朝搞了分封制,秦朝没有。秦朝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一直在不断的削弱公族的势力,以加强国君的权力。其他各国也都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但相对来说,秦国是最为彻底的。所以,秦国崛起很快,但崩溃的时候,也因为缺乏王族的支持,国君一旦被架空,王族就没什么能力反抗了。这就是说,皇帝需要有实力的同姓诸侯的夹辅,否则,一旦皇帝被架空,就没人能帮得了皇帝了。又要分封,又要同姓诸侯夹辅王室,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汉初分封了大量诸侯国,但后来异姓王侯逐步被铲除完了,剩下的都是同姓王侯。而且有了刘邦和诸侯的约定,非刘氏不得王,否则天下共击之。汉初的分封后来确实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铲除吕氏的时候,刘姓诸侯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的。文帝一开始听到要被迎立为皇帝,还不太敢去,他的王傅说的也是,有同姓诸侯在外策应你,中央的权臣也不敢把你怎么样。文帝才敢去长安登基当皇帝。经过文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渐渐就比较强大了。而且,到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汉朝建立也已经过了近五十年,出生于战国时代,在身份认同上还把自己当作楚国人、赵国人、齐国人的那一代人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后面的人则从一出生开始,基本上就生活在汉朝的统治之下,认同也基本上就是汉人。也就是说,这时候具备了重新统一的条件。所以,到景帝时期,开始考虑削藩的问题。七国则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公开反叛朝廷。我们稍微看一下七国之乱涉及的几个主要地区,大体上就是战国时期赵国、齐国和楚国的地区。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楚国和赵国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的,齐国虽然直接投降了,但是是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而且,齐国也曾有过统一各国的机会。也就是说,这几个地方对秦国灭六国是最不服的,在心理上是最抗拒秦国的。所以,秦国在发生政治动荡之后,也就是赵高专权之后,率先起义的陈胜吴广是楚国人,灭秦的项羽是楚国贵族,刘邦本人也是楚国人。而赵国和齐国也是最先复国反抗的诸侯。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这几个地方也是最后被统一的地区。但与之前的情况不同的是,七国之乱的时候,反叛的诸侯王都是刘邦的后人,虽然各诸侯国反叛朝廷,但对反叛诸侯国的老百姓而言,已经不那么怀念故国了,并不支持各诸侯国反抗中央。所以,七国之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月,就被中央派出的军队平定了。朱永嘉曾经说,秦灭六国,刘邦击败项羽,实际上等于是秦国又统一了一遍六国。因为刘邦消灭项羽,他的根据地就是原来的秦国。其实,还不止这两次,从一定程度上说,汉朝中央军队平定七国之乱,也是秦国又消灭了一遍六国。因为这时候汉朝中央所在地,也是秦国的旧地盘。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到大一统,这不是秦始皇灭六国就完成的过程,而是从秦始皇灭六国到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是一个持续了近一百年的长期过程,才最终完成的。这之后,汉朝才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那么,反过来说,汉初的封建诸侯,实际上就是为之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做准备,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而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则是最后完成了这个过程,让汉朝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而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是什么情况?是刚经历了开元盛世,唐朝又一个巅峰期,从内到外都是巅峰时期。而安史之乱的发生,则终结了开元盛世,也打破了之前的大一统局面,而安史之乱也是以叛军内部的分裂和叛乱告终的,朝廷无力彻底平定叛乱,也无力消灭叛军的残余势力,只能通过设置更多的藩镇来相互制约,避免一个藩镇坐大。也就是说,安史之乱是从大一统走向分裂格局的转折点。这和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时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叛乱,七个刘姓诸侯联合起来意图推翻汉景帝。根本因素是专制皇权的矛盾。事件的初始爆发方向不同,虽都是地方挑战中央,但一个中央是稳固的,另一个是中央不稳。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缘由七国之乱是西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发起的诸侯国叛乱,首先挑起事端的吴国刘濞,然后刘濞联合其他刘氏诸侯国,如,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对抗汉朝政府,理由是“清君侧”。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采用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治国制度,除了重要的地方由朝廷直接管理外,全国其他地方都采用分封制,大肆分封刘姓亲王到全国各地。随着的年代的久远,诸侯国子孙和皇帝血缘关系渐渐疏远,比如,吴王刘濞和当今皇帝最近的血缘关系还得追溯到刘邦,吴王刘濞只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刘濞(bì)和刘邦只是叔侄的关系,当今景帝是刘邦的孙子,那景帝和刘濞算怎样的血缘关系呢?总之不算近亲。而且对皇权经常不以礼仪相待。当时景帝的权臣晁错看到这些弊端之后,就建议景帝削藩,并发表了《削藩策》。削藩是导火线,吴王刘濞于是联合其他诸侯六国发起了叛乱。八王之乱是西晋初年发生的诸侯王叛乱的事情。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建立西晋之后也大肆分封司马式一族为王,和以往的分封制不同,此次分封以郡为国,诸侯王即是藩地王爷,又是郡的最高长官,司马炎的这次分封的诸侯王完全是国中国,诸侯王不仅拥有完全独立的军队,还是拥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在封国,诸侯王可以随意任免自己的官员,而且封王的军队又是郡县的武力部队,西晋政权对郡县完全没有管辖权,而且最致命的是各个藩王可以随意出入藩地,这无疑为各个藩王结党营私提供了便利。司马炎这一切的做法无非是想将全国都在司马氏的控制下,任何其他非司马族人都无法深入政权内部。司马炎本身能力将这漏洞百出的制度治理的妥妥的,因此在司马炎的治理下,西晋也相安无事。如果司马炎的接班人是个正常中庸之人,也还能按部就班的执行。关键是司马炎的继承者司马衷是个白痴,凭他的智商,完全无能力治理整个国家,因此司马衷一上位,拥有强大军队支持的诸侯王开始蠢蠢欲动。并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又是个不安分的人,在成为皇后后,因自己没有儿子怕以后当不上太后,对当时的太子司马遹有废除之意,于是制造起了一系列的宫廷争端。在外因内扰的情况下,爆发了八王之乱。为什么两者最终结局不同七国之乱,从爆发到平定,只用了三个月,七国之乱之后,汉朝皇权得到了完全集中,至此汉朝再无内政之忧,这为汉武帝以后的对外讨伐匈奴打下了政治基础。八王之乱,从爆发到平息,维持了十六年,八王之乱之后,社会影响严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西晋政权不稳,最终导致亡国,更致命的是外族政权趁机进攻中原,导致此后近三百年的全国动乱,中国由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都是诸侯国的叛乱,为啥最终结局不一样呢。原因有很多:1、爆发契机不同。七王之乱爆发时,汉朝已经建国近50年,这50年中除了白登之围这种大规模战争,此后再也无大规模的战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汉朝国力雄厚。而八王之乱在国祚传至第二代时就已经爆发,西晋统一全国不久,完全没有实力也没有准备防止大规模的叛乱。2、对诸侯国的态度不同。汉朝和西晋都是分封制的实施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对诸侯王的态度不同。汉朝政权传递几代之后,早已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对诸侯王的削藩早已有准备,在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商量对策,只不过由于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不规模的执行。到景帝时,景帝也有主动削藩之心,七国之乱只不过相当于将计划提前。而西晋的分封制完完全全是一项国策在执行,全国的郡县都是诸侯国的领地,西晋政权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削藩。3、诸侯国实力不同。西汉的诸侯国有能力抵抗中央政府吗?完全没有,哪怕是实力最强大,准备最充分的吴国,爆发时举全国之力,从14岁到62岁的男丁全部聚合,也才20万人,而其中有多少有战斗力,想想便得知。而汉朝政府军常年都是处于备战状态。因此战斗力可想而知。而西晋时期,由于司马炎的决策,西晋政权没有自己的政府军,全国防守全靠藩王的私人部队,而现在各个藩王都怀有二心,因此全国被折腾的一篇狼藉。4、中央政府的稳固性不同。西汉的七国之乱,说到底还是普通的作乱,只要西汉政权本身是牢固的,再加上指挥者指挥得到,平叛只是时间问题。当时的当权者景帝有名的贤君,政权本身也稳固,手下还有周亚夫等一干名将,因此,如果根上是稳固的,地方上的一些作乱不会伤筋动骨。而八王之乱则完全不同,西晋政权本身不稳定,皇帝白痴,皇后和太子不和,政府各派人员为了争权夺势,斗的一锅粥,政府不强势,地方藩王又各怀鬼胎,在这种情况下,只会斗的越来越乱。汉景帝身边,好歹还有周亚夫、梁王刘武这样的铁杆粉丝。你看看朱允炆身边有啥?全都是一帮坑货。所以说汉景帝削藩,其实心里是有底气的。一方面老爹汉文帝给他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府库殷实,也就是兜里有钱。另一方面,汉景帝手下忠臣良将并不少,周亚夫和刘武就是典型。反观朱允炆削藩,其实就是小孩子过家家。黄子澄整天在他身边嚷嚷着要削藩,结果朱棣造反了,黄子澄两手一摊表示:这是武将的事情,我管不着!那么看看朱允炆身边有没有出色的武将呢?不好意思,像样的武将都被他爷爷朱元璋给砍了。而且老朱在位时,一言不合就要株连上万人,谁还敢给你们老朱家卖命?因此朱允炆身边出色的武将十分匮乏,这是他必败的原因之一。一、黄子澄想做第二个晁错?那就要看看阁下有几斤几两了!晁错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他不光文章写得好,而且善于分析国家大事。削藩的事情,也是晁错提出来建议汉景帝这么做的。这事儿本来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自然会按照晁错的办法去做。你以为晁错只会打嘴炮吗?当然不是。晁错既然能提出削藩,自然是有善后的底气。他知道汉景帝有能力平息叛乱,所以削藩势在必行。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这句话其实就看得出晁错的心思,那可真是高瞻远瞩。他早就料到了藩王会起兵造反,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早点面对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大。晁错这是胸有成竹地解决藩王的问题,其实晁错可不是在瞎掰。我们看看晁错的经历就知道,他对军事上的事情,也有一定涉猎。早年汉文帝时期,匈奴老是南下骚扰。汉文帝多次发兵,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晁错给汉文帝上了《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办法。此后,晁错又上了《守边劝农疏》,主要观点是用移民实边的办法抵御外敌。所以说晁错提出削藩,那是在通过充分调查后,所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反观黄子澄呢?他一直以来就是陪着朱允炆读书,从来没有调查过大明朝的军务。也没有提出过像样的削藩对策,只是一味地强调要削藩。傻子都知道削藩是好事,你以为朱棣不知道吗?他当然也知道削藩的好处。可是关键问题是,怎么削?如何善后?这才是黄子澄应该要考虑的,结果黄子澄一推三二五,啥也不管。二、汉景帝能平定七国之乱,多亏了有个好弟弟。在不少影视剧中,梁王刘武都是一个反面角色。为啥?因为梁王刘武觊觎哥哥汉景帝的皇位。这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不过整件事还真的要怪汉景帝。他们俩都是窦太后的亲生儿子,有一回汉景帝喝醉了,居然承诺等他百年之后,就把大位传给弟弟刘武。这事儿窦太后和刘武都放在了心上。刘武自然很高兴,更高兴的是窦太后。因为这么一来,窦太后可就有两个儿子都做皇帝了,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可是酒醒了以后,汉景帝就不认账了。这张臭嘴真该扇两巴掌,刘武他们也不敢提,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远没有电视剧里讲得那么夸张。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晁错提出削藩以后,汉朝立刻爆发了七国之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王们,纷纷要诛晁错清君侧。汉景帝这个怂货二话不说就把晁错给杀了,大哥啊,你也不听听晁错的对策?结果人家压根就没有退兵的意思。无奈之下,汉景帝只好选择平叛。这回是周亚夫带队前去平叛,不过周亚夫一直躲在暗处不肯动。为啥?因为他在等待战机。诸侯王们又不是傻子,难道坐着给周亚夫找到空子吗?这期间叛军疯狂猛攻梁国,一直都是梁王刘武在前面顶着。到了最后刘武甚至打算为国捐躯了,这个时候周亚夫才冒出来一举击溃了叛军。所以说没有梁王刘武在前面顶着,这事儿还真的挺难办的。刘武最后也没能熬得过汉景帝,在汉景帝驾崩之前就去世了。三、朱允炆身边都是一帮坑货。朱元璋没给朱允炆留下什么大将,唯一比较出色的耿炳文,也只是个善于防守的大将,所以他在野外作战就吃了朱棣的亏。为此朱允炆就把大军都交给了自己的发小李景隆。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是虎将,可李景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投降派。这家伙手握五六十万大军,每次跟朱棣交锋,都大败而归。不仅被击败了,还把五六十万人的装备、粮草辎重全都留给了朱棣。人家是去平定叛乱,你小子是去送装备的吗?所以说朱允炆的主力大军,在这家伙手里,简直把朱允炆给坑惨了。徐达家的三个儿子,那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老大徐辉祖表示坚决支持建文帝朱允炆,老二徐膺绪则表示,我不表态,你们打完了再说。老四徐增寿则整天给朱棣传递朱允炆这边的消息。鸡蛋放在了三个笼子里,还是你们会做买卖。黄子澄、齐泰这些人,一个个忠贞不二倒是不假,可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朱棣大军杀来以后,他们的态度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你说这么一个凑拢班子,怎么去跟朱棣的精兵强将们斗呢?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朱允炆手里的这帮大臣们,没一个管用的,所以手里军队再多也没啥用。总结:朱元璋需要负责任。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农民起义军中走出来的领袖人物,他们也都在自己的王朝实行了分封制。刘邦我们能理解,毕竟他刚从灭秦大战中走出来,秦朝是郡县制,对宗室非常差,结果被诸侯们灭了。因此刘邦打算用分封制和郡县制结合的方式。而朱元璋还搞分封制,这就有点开历史倒车的意思了。而且汉武帝的推恩令放在那儿,那么好的政策,朱元璋也不愿意用。为啥?因为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真正掌权,真正做地方上的土皇帝。朱元璋的心态是:就算后世再乱,那也是老朱家的天下,哪个子孙来做这个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参考资料:《汉书》、《明史》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汉初为什么要分封呢?第一个原因,秦国崩溃之后,各国迅速复国,说明统一需要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刘邦比秦始皇其实就小了三岁,完整的经历了从战国到秦国统一,秦国又崩溃的全过程。而秦国崩溃之后,各国的旧贵族纷纷复国,得到了很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在当时的人看来,大家的认识还是你是楚国人,我是赵国人,他是秦国人,即使秦国灭了楚国、赵国,一般的国家身份认同也并没有变成秦国人,还是觉得自己是赵国人,楚国人。所以,项羽在推翻秦朝之后,也是恢复了战国分立的割据,而且又分封了许多新的国家。把一些传统的强国划分成几个小国,以削弱他们。项羽自己则是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充当各国的盟主,而不是像秦始皇那样完全凌驾于各国之上。这就给了刘邦一个基本的认识,统一目前是不得人心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也就是说,需要分封各国。第二,秦朝崩溃的时候,非常快,而秦国的王族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能力。因为,秦的王族基本上被赵高全部杀完了。而且,秦国在统一之后,只经过了14年就崩溃了。这对刘邦那一代人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在刘邦那一代人看来,周朝能够持续八百年,而秦朝只过了14年就崩溃,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周朝搞了分封制,秦朝没有。秦朝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一直在不断的削弱公族的势力,以加强国君的权力。其他各国也都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但相对来说,秦国是最为彻底的。所以,秦国崛起很快,但崩溃的时候,也因为缺乏王族的支持,国君一旦被架空,王族就没什么能力反抗了。这就是说,皇帝需要有实力的同姓诸侯的夹辅,否则,一旦皇帝被架空,就没人能帮得了皇帝了。又要分封,又要同姓诸侯夹辅王室,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汉初分封了大量诸侯国,但后来异姓王侯逐步被铲除完了,剩下的都是同姓王侯。而且有了刘邦和诸侯的约定,非刘氏不得王,否则天下共击之。汉初的分封后来确实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铲除吕氏的时候,刘姓诸侯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的。文帝一开始听到要被迎立为皇帝,还不太敢去,他的王傅说的也是,有同姓诸侯在外策应你,中央的权臣也不敢把你怎么样。文帝才敢去长安登基当皇帝。经过文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渐渐就比较强大了。而且,到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汉朝建立也已经过了近五十年,出生于战国时代,在身份认同上还把自己当作楚国人、赵国人、齐国人的那一代人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后面的人则从一出生开始,基本上就生活在汉朝的统治之下,认同也基本上就是汉人。也就是说,这时候具备了重新统一的条件。所以,到景帝时期,开始考虑削藩的问题。七国则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公开反叛朝廷。我们稍微看一下七国之乱涉及的几个主要地区,大体上就是战国时期赵国、齐国和楚国的地区。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楚国和赵国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的,齐国虽然直接投降了,但是是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而且,齐国也曾有过统一各国的机会。也就是说,这几个地方对秦国灭六国是最不服的,在心理上是最抗拒秦国的。所以,秦国在发生政治动荡之后,也就是赵高专权之后,率先起义的陈胜吴广是楚国人,灭秦的项羽是楚国贵族,刘邦本人也是楚国人。而赵国和齐国也是最先复国反抗的诸侯。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这几个地方也是最后被统一的地区。但与之前的情况不同的是,七国之乱的时候,反叛的诸侯王都是刘邦的后人,虽然各诸侯国反叛朝廷,但对反叛诸侯国的老百姓而言,已经不那么怀念故国了,并不支持各诸侯国反抗中央。所以,七国之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月,就被中央派出的军队平定了。朱永嘉曾经说,秦灭六国,刘邦击败项羽,实际上等于是秦国又统一了一遍六国。因为刘邦消灭项羽,他的根据地就是原来的秦国。其实,还不止这两次,从一定程度上说,汉朝中央军队平定七国之乱,也是秦国又消灭了一遍六国。因为这时候汉朝中央所在地,也是秦国的旧地盘。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到大一统,这不是秦始皇灭六国就完成的过程,而是从秦始皇灭六国到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是一个持续了近一百年的长期过程,才最终完成的。这之后,汉朝才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那么,反过来说,汉初的封建诸侯,实际上就是为之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做准备,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而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则是最后完成了这个过程,让汉朝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而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是什么情况?是刚经历了开元盛世,唐朝又一个巅峰期,从内到外都是巅峰时期。而安史之乱的发生,则终结了开元盛世,也打破了之前的大一统局面,而安史之乱也是以叛军内部的分裂和叛乱告终的,朝廷无力彻底平定叛乱,也无力消灭叛军的残余势力,只能通过设置更多的藩镇来相互制约,避免一个藩镇坐大。也就是说,安史之乱是从大一统走向分裂格局的转折点。这和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时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叛乱,七个刘姓诸侯联合起来意图推翻汉景帝。根本因素是专制皇权的矛盾。事件的初始爆发方向不同,虽都是地方挑战中央,但一个中央是稳固的,另一个是中央不稳。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缘由七国之乱是西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发起的诸侯国叛乱,首先挑起事端的吴国刘濞,然后刘濞联合其他刘氏诸侯国,如,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对抗汉朝政府,理由是“清君侧”。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采用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治国制度,除了重要的地方由朝廷直接管理外,全国其他地方都采用分封制,大肆分封刘姓亲王到全国各地。随着的年代的久远,诸侯国子孙和皇帝血缘关系渐渐疏远,比如,吴王刘濞和当今皇帝最近的血缘关系还得追溯到刘邦,吴王刘濞只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刘濞(bì)和刘邦只是叔侄的关系,当今景帝是刘邦的孙子,那景帝和刘濞算怎样的血缘关系呢?总之不算近亲。而且对皇权经常不以礼仪相待。当时景帝的权臣晁错看到这些弊端之后,就建议景帝削藩,并发表了《削藩策》。削藩是导火线,吴王刘濞于是联合其他诸侯六国发起了叛乱。八王之乱是西晋初年发生的诸侯王叛乱的事情。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建立西晋之后也大肆分封司马式一族为王,和以往的分封制不同,此次分封以郡为国,诸侯王即是藩地王爷,又是郡的最高长官,司马炎的这次分封的诸侯王完全是国中国,诸侯王不仅拥有完全独立的军队,还是拥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在封国,诸侯王可以随意任免自己的官员,而且封王的军队又是郡县的武力部队,西晋政权对郡县完全没有管辖权,而且最致命的是各个藩王可以随意出入藩地,这无疑为各个藩王结党营私提供了便利。司马炎这一切的做法无非是想将全国都在司马氏的控制下,任何其他非司马族人都无法深入政权内部。司马炎本身能力将这漏洞百出的制度治理的妥妥的,因此在司马炎的治理下,西晋也相安无事。如果司马炎的接班人是个正常中庸之人,也还能按部就班的执行。关键是司马炎的继承者司马衷是个白痴,凭他的智商,完全无能力治理整个国家,因此司马衷一上位,拥有强大军队支持的诸侯王开始蠢蠢欲动。并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又是个不安分的人,在成为皇后后,因自己没有儿子怕以后当不上太后,对当时的太子司马遹有废除之意,于是制造起了一系列的宫廷争端。在外因内扰的情况下,爆发了八王之乱。为什么两者最终结局不同七国之乱,从爆发到平定,只用了三个月,七国之乱之后,汉朝皇权得到了完全集中,至此汉朝再无内政之忧,这为汉武帝以后的对外讨伐匈奴打下了政治基础。八王之乱,从爆发到平息,维持了十六年,八王之乱之后,社会影响严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西晋政权不稳,最终导致亡国,更致命的是外族政权趁机进攻中原,导致此后近三百年的全国动乱,中国由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都是诸侯国的叛乱,为啥最终结局不一样呢。原因有很多:1、爆发契机不同。七王之乱爆发时,汉朝已经建国近50年,这50年中除了白登之围这种大规模战争,此后再也无大规模的战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汉朝国力雄厚。而八王之乱在国祚传至第二代时就已经爆发,西晋统一全国不久,完全没有实力也没有准备防止大规模的叛乱。2、对诸侯国的态度不同。汉朝和西晋都是分封制的实施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对诸侯王的态度不同。汉朝政权传递几代之后,早已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对诸侯王的削藩早已有准备,在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商量对策,只不过由于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不规模的执行。到景帝时,景帝也有主动削藩之心,七国之乱只不过相当于将计划提前。而西晋的分封制完完全全是一项国策在执行,全国的郡县都是诸侯国的领地,西晋政权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削藩。3、诸侯国实力不同。西汉的诸侯国有能力抵抗中央政府吗?完全没有,哪怕是实力最强大,准备最充分的吴国,爆发时举全国之力,从14岁到62岁的男丁全部聚合,也才20万人,而其中有多少有战斗力,想想便得知。而汉朝政府军常年都是处于备战状态。因此战斗力可想而知。而西晋时期,由于司马炎的决策,西晋政权没有自己的政府军,全国防守全靠藩王的私人部队,而现在各个藩王都怀有二心,因此全国被折腾的一篇狼藉。4、中央政府的稳固性不同。西汉的七国之乱,说到底还是普通的作乱,只要西汉政权本身是牢固的,再加上指挥者指挥得到,平叛只是时间问题。当时的当权者景帝有名的贤君,政权本身也稳固,手下还有周亚夫等一干名将,因此,如果根上是稳固的,地方上的一些作乱不会伤筋动骨。而八王之乱则完全不同,西晋政权本身不稳定,皇帝白痴,皇后和太子不和,政府各派人员为了争权夺势,斗的一锅粥,政府不强势,地方藩王又各怀鬼胎,在这种情况下,只会斗的越来越乱。汉景帝身边,好歹还有周亚夫、梁王刘武这样的铁杆粉丝。你看看朱允炆身边有啥?全都是一帮坑货。所以说汉景帝削藩,其实心里是有底气的。一方面老爹汉文帝给他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府库殷实,也就是兜里有钱。另一方面,汉景帝手下忠臣良将并不少,周亚夫和刘武就是典型。反观朱允炆削藩,其实就是小孩子过家家。黄子澄整天在他身边嚷嚷着要削藩,结果朱棣造反了,黄子澄两手一摊表示:这是武将的事情,我管不着!那么看看朱允炆身边有没有出色的武将呢?不好意思,像样的武将都被他爷爷朱元璋给砍了。而且老朱在位时,一言不合就要株连上万人,谁还敢给你们老朱家卖命?因此朱允炆身边出色的武将十分匮乏,这是他必败的原因之一。一、黄子澄想做第二个晁错?那就要看看阁下有几斤几两了!晁错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他不光文章写得好,而且善于分析国家大事。削藩的事情,也是晁错提出来建议汉景帝这么做的。这事儿本来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自然会按照晁错的办法去做。你以为晁错只会打嘴炮吗?当然不是。晁错既然能提出削藩,自然是有善后的底气。他知道汉景帝有能力平息叛乱,所以削藩势在必行。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这句话其实就看得出晁错的心思,那可真是高瞻远瞩。他早就料到了藩王会起兵造反,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早点面对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大。晁错这是胸有成竹地解决藩王的问题,其实晁错可不是在瞎掰。我们看看晁错的经历就知道,他对军事上的事情,也有一定涉猎。早年汉文帝时期,匈奴老是南下骚扰。汉文帝多次发兵,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晁错给汉文帝上了《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办法。此后,晁错又上了《守边劝农疏》,主要观点是用移民实边的办法抵御外敌。所以说晁错提出削藩,那是在通过充分调查后,所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反观黄子澄呢?他一直以来就是陪着朱允炆读书,从来没有调查过大明朝的军务。也没有提出过像样的削藩对策,只是一味地强调要削藩。傻子都知道削藩是好事,你以为朱棣不知道吗?他当然也知道削藩的好处。可是关键问题是,怎么削?如何善后?这才是黄子澄应该要考虑的,结果黄子澄一推三二五,啥也不管。二、汉景帝能平定七国之乱,多亏了有个好弟弟。在不少影视剧中,梁王刘武都是一个反面角色。为啥?因为梁王刘武觊觎哥哥汉景帝的皇位。这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不过整件事还真的要怪汉景帝。他们俩都是窦太后的亲生儿子,有一回汉景帝喝醉了,居然承诺等他百年之后,就把大位传给弟弟刘武。这事儿窦太后和刘武都放在了心上。刘武自然很高兴,更高兴的是窦太后。因为这么一来,窦太后可就有两个儿子都做皇帝了,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可是酒醒了以后,汉景帝就不认账了。这张臭嘴真该扇两巴掌,刘武他们也不敢提,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远没有电视剧里讲得那么夸张。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晁错提出削藩以后,汉朝立刻爆发了七国之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王们,纷纷要诛晁错清君侧。汉景帝这个怂货二话不说就把晁错给杀了,大哥啊,你也不听听晁错的对策?结果人家压根就没有退兵的意思。无奈之下,汉景帝只好选择平叛。这回是周亚夫带队前去平叛,不过周亚夫一直躲在暗处不肯动。为啥?因为他在等待战机。诸侯王们又不是傻子,难道坐着给周亚夫找到空子吗?这期间叛军疯狂猛攻梁国,一直都是梁王刘武在前面顶着。到了最后刘武甚至打算为国捐躯了,这个时候周亚夫才冒出来一举击溃了叛军。所以说没有梁王刘武在前面顶着,这事儿还真的挺难办的。刘武最后也没能熬得过汉景帝,在汉景帝驾崩之前就去世了。三、朱允炆身边都是一帮坑货。朱元璋没给朱允炆留下什么大将,唯一比较出色的耿炳文,也只是个善于防守的大将,所以他在野外作战就吃了朱棣的亏。为此朱允炆就把大军都交给了自己的发小李景隆。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是虎将,可李景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投降派。这家伙手握五六十万大军,每次跟朱棣交锋,都大败而归。不仅被击败了,还把五六十万人的装备、粮草辎重全都留给了朱棣。人家是去平定叛乱,你小子是去送装备的吗?所以说朱允炆的主力大军,在这家伙手里,简直把朱允炆给坑惨了。徐达家的三个儿子,那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老大徐辉祖表示坚决支持建文帝朱允炆,老二徐膺绪则表示,我不表态,你们打完了再说。老四徐增寿则整天给朱棣传递朱允炆这边的消息。鸡蛋放在了三个笼子里,还是你们会做买卖。黄子澄、齐泰这些人,一个个忠贞不二倒是不假,可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朱棣大军杀来以后,他们的态度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你说这么一个凑拢班子,怎么去跟朱棣的精兵强将们斗呢?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朱允炆手里的这帮大臣们,没一个管用的,所以手里军队再多也没啥用。总结:朱元璋需要负责任。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农民起义军中走出来的领袖人物,他们也都在自己的王朝实行了分封制。刘邦我们能理解,毕竟他刚从灭秦大战中走出来,秦朝是郡县制,对宗室非常差,结果被诸侯们灭了。因此刘邦打算用分封制和郡县制结合的方式。而朱元璋还搞分封制,这就有点开历史倒车的意思了。而且汉武帝的推恩令放在那儿,那么好的政策,朱元璋也不愿意用。为啥?因为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真正掌权,真正做地方上的土皇帝。朱元璋的心态是:就算后世再乱,那也是老朱家的天下,哪个子孙来做这个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参考资料:《汉书》、《明史》汉朝从刘邦建朝代开始,为了使王朝的统治更加巩固,大肆封赏了刘姓王,基本上有功劳的刘姓都有片地方,让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安居生活。到了汉景帝时期,各地的诸侯王通过多年的积累,势力都越来越大了。甚至有些不再服从朝廷的的管制。而且,同姓王实际太大,不服从朝廷管理,直接影响朝廷的稳定。比如齐国拥有七十多个城池。吴国也有五十多个城池。诸侯王势力太大影响朝廷稳定,汉景帝知道很麻烦,这时御史大夫曹错提出“削藩”的建议。就是减少诸侯王的领地。汉景帝担心诸侯王造反,曹错说,削藩造反,不削藩也要造反啊!汉景帝才下了决心削藩。汉景帝听从曹错的建议,削去了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一部分土地。吴王刘濞得到消息,不想束手就擒,联合了楚,赵,胶西,胶东等七和诸侯王打着“诛曹错,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也没有想到,七王叛乱声势浩大。他先起用周亚夫带军队去平判。可是,这时朝廷里有人嫉妒曹错,说叛乱都是曹错引起的,七国之乱是为了诛杀曹错,如果杀了曹错,将原来的封地还给他们,七国自然退兵。汉景帝左右危难,不想杀曹错,又怕政权不稳。最终,汉景帝选择了牺牲曹错一个人,换去稳定。曹错被腰斩,汉景帝下诏书让七国退兵。可是,吴王刘濞却没有退兵,继续发兵向长安进军。汉景帝,才从前线的军情里得知,吴王等人早就想造反了,诛曹错,清君侧,只是招牌罢了。汉景帝后悔也来不及了,幸亏周亚夫带军,用兵巧妙,几个月没就平定了“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汉景帝吸取了封诸侯王的教训,将每个诸侯王的封地都分给他们同宗,是他们互相监督遏制,力量变小。朝廷的威信越来越好了。只是,曹错成了“七国之乱”的替罪羊,成了刘邦分封同姓王的牺牲品。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汉初为什么要分封呢?第一个原因,秦国崩溃之后,各国迅速复国,说明统一需要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刘邦比秦始皇其实就小了三岁,完整的经历了从战国到秦国统一,秦国又崩溃的全过程。而秦国崩溃之后,各国的旧贵族纷纷复国,得到了很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在当时的人看来,大家的认识还是你是楚国人,我是赵国人,他是秦国人,即使秦国灭了楚国、赵国,一般的国家身份认同也并没有变成秦国人,还是觉得自己是赵国人,楚国人。所以,项羽在推翻秦朝之后,也是恢复了战国分立的割据,而且又分封了许多新的国家。把一些传统的强国划分成几个小国,以削弱他们。项羽自己则是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充当各国的盟主,而不是像秦始皇那样完全凌驾于各国之上。这就给了刘邦一个基本的认识,统一目前是不得人心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也就是说,需要分封各国。第二,秦朝崩溃的时候,非常快,而秦国的王族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能力。因为,秦的王族基本上被赵高全部杀完了。而且,秦国在统一之后,只经过了14年就崩溃了。这对刘邦那一代人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在刘邦那一代人看来,周朝能够持续八百年,而秦朝只过了14年就崩溃,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周朝搞了分封制,秦朝没有。秦朝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一直在不断的削弱公族的势力,以加强国君的权力。其他各国也都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但相对来说,秦国是最为彻底的。所以,秦国崛起很快,但崩溃的时候,也因为缺乏王族的支持,国君一旦被架空,王族就没什么能力反抗了。这就是说,皇帝需要有实力的同姓诸侯的夹辅,否则,一旦皇帝被架空,就没人能帮得了皇帝了。又要分封,又要同姓诸侯夹辅王室,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汉初分封了大量诸侯国,但后来异姓王侯逐步被铲除完了,剩下的都是同姓王侯。而且有了刘邦和诸侯的约定,非刘氏不得王,否则天下共击之。汉初的分封后来确实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铲除吕氏的时候,刘姓诸侯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的。文帝一开始听到要被迎立为皇帝,还不太敢去,他的王傅说的也是,有同姓诸侯在外策应你,中央的权臣也不敢把你怎么样。文帝才敢去长安登基当皇帝。经过文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渐渐就比较强大了。而且,到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汉朝建立也已经过了近五十年,出生于战国时代,在身份认同上还把自己当作楚国人、赵国人、齐国人的那一代人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后面的人则从一出生开始,基本上就生活在汉朝的统治之下,认同也基本上就是汉人。也就是说,这时候具备了重新统一的条件。所以,到景帝时期,开始考虑削藩的问题。七国则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公开反叛朝廷。我们稍微看一下七国之乱涉及的几个主要地区,大体上就是战国时期赵国、齐国和楚国的地区。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楚国和赵国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的,齐国虽然直接投降了,但是是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而且,齐国也曾有过统一各国的机会。也就是说,这几个地方对秦国灭六国是最不服的,在心理上是最抗拒秦国的。所以,秦国在发生政治动荡之后,也就是赵高专权之后,率先起义的陈胜吴广是楚国人,灭秦的项羽是楚国贵族,刘邦本人也是楚国人。而赵国和齐国也是最先复国反抗的诸侯。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这几个地方也是最后被统一的地区。但与之前的情况不同的是,七国之乱的时候,反叛的诸侯王都是刘邦的后人,虽然各诸侯国反叛朝廷,但对反叛诸侯国的老百姓而言,已经不那么怀念故国了,并不支持各诸侯国反抗中央。所以,七国之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月,就被中央派出的军队平定了。朱永嘉曾经说,秦灭六国,刘邦击败项羽,实际上等于是秦国又统一了一遍六国。因为刘邦消灭项羽,他的根据地就是原来的秦国。其实,还不止这两次,从一定程度上说,汉朝中央军队平定七国之乱,也是秦国又消灭了一遍六国。因为这时候汉朝中央所在地,也是秦国的旧地盘。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到大一统,这不是秦始皇灭六国就完成的过程,而是从秦始皇灭六国到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是一个持续了近一百年的长期过程,才最终完成的。这之后,汉朝才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那么,反过来说,汉初的封建诸侯,实际上就是为之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做准备,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而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则是最后完成了这个过程,让汉朝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而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是什么情况?是刚经历了开元盛世,唐朝又一个巅峰期,从内到外都是巅峰时期。而安史之乱的发生,则终结了开元盛世,也打破了之前的大一统局面,而安史之乱也是以叛军内部的分裂和叛乱告终的,朝廷无力彻底平定叛乱,也无力消灭叛军的残余势力,只能通过设置更多的藩镇来相互制约,避免一个藩镇坐大。也就是说,安史之乱是从大一统走向分裂格局的转折点。这和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时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叛乱,七个刘姓诸侯联合起来意图推翻汉景帝。根本因素是专制皇权的矛盾。事件的初始爆发方向不同,虽都是地方挑战中央,但一个中央是稳固的,另一个是中央不稳。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缘由七国之乱是西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发起的诸侯国叛乱,首先挑起事端的吴国刘濞,然后刘濞联合其他刘氏诸侯国,如,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对抗汉朝政府,理由是“清君侧”。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采用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治国制度,除了重要的地方由朝廷直接管理外,全国其他地方都采用分封制,大肆分封刘姓亲王到全国各地。随着的年代的久远,诸侯国子孙和皇帝血缘关系渐渐疏远,比如,吴王刘濞和当今皇帝最近的血缘关系还得追溯到刘邦,吴王刘濞只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刘濞(bì)和刘邦只是叔侄的关系,当今景帝是刘邦的孙子,那景帝和刘濞算怎样的血缘关系呢?总之不算近亲。而且对皇权经常不以礼仪相待。当时景帝的权臣晁错看到这些弊端之后,就建议景帝削藩,并发表了《削藩策》。削藩是导火线,吴王刘濞于是联合其他诸侯六国发起了叛乱。八王之乱是西晋初年发生的诸侯王叛乱的事情。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建立西晋之后也大肆分封司马式一族为王,和以往的分封制不同,此次分封以郡为国,诸侯王即是藩地王爷,又是郡的最高长官,司马炎的这次分封的诸侯王完全是国中国,诸侯王不仅拥有完全独立的军队,还是拥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在封国,诸侯王可以随意任免自己的官员,而且封王的军队又是郡县的武力部队,西晋政权对郡县完全没有管辖权,而且最致命的是各个藩王可以随意出入藩地,这无疑为各个藩王结党营私提供了便利。司马炎这一切的做法无非是想将全国都在司马氏的控制下,任何其他非司马族人都无法深入政权内部。司马炎本身能力将这漏洞百出的制度治理的妥妥的,因此在司马炎的治理下,西晋也相安无事。如果司马炎的接班人是个正常中庸之人,也还能按部就班的执行。关键是司马炎的继承者司马衷是个白痴,凭他的智商,完全无能力治理整个国家,因此司马衷一上位,拥有强大军队支持的诸侯王开始蠢蠢欲动。并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又是个不安分的人,在成为皇后后,因自己没有儿子怕以后当不上太后,对当时的太子司马遹有废除之意,于是制造起了一系列的宫廷争端。在外因内扰的情况下,爆发了八王之乱。为什么两者最终结局不同七国之乱,从爆发到平定,只用了三个月,七国之乱之后,汉朝皇权得到了完全集中,至此汉朝再无内政之忧,这为汉武帝以后的对外讨伐匈奴打下了政治基础。八王之乱,从爆发到平息,维持了十六年,八王之乱之后,社会影响严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西晋政权不稳,最终导致亡国,更致命的是外族政权趁机进攻中原,导致此后近三百年的全国动乱,中国由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都是诸侯国的叛乱,为啥最终结局不一样呢。原因有很多:1、爆发契机不同。七王之乱爆发时,汉朝已经建国近50年,这50年中除了白登之围这种大规模战争,此后再也无大规模的战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汉朝国力雄厚。而八王之乱在国祚传至第二代时就已经爆发,西晋统一全国不久,完全没有实力也没有准备防止大规模的叛乱。2、对诸侯国的态度不同。汉朝和西晋都是分封制的实施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对诸侯王的态度不同。汉朝政权传递几代之后,早已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对诸侯王的削藩早已有准备,在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商量对策,只不过由于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不规模的执行。到景帝时,景帝也有主动削藩之心,七国之乱只不过相当于将计划提前。而西晋的分封制完完全全是一项国策在执行,全国的郡县都是诸侯国的领地,西晋政权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削藩。3、诸侯国实力不同。西汉的诸侯国有能力抵抗中央政府吗?完全没有,哪怕是实力最强大,准备最充分的吴国,爆发时举全国之力,从14岁到62岁的男丁全部聚合,也才20万人,而其中有多少有战斗力,想想便得知。而汉朝政府军常年都是处于备战状态。因此战斗力可想而知。而西晋时期,由于司马炎的决策,西晋政权没有自己的政府军,全国防守全靠藩王的私人部队,而现在各个藩王都怀有二心,因此全国被折腾的一篇狼藉。4、中央政府的稳固性不同。西汉的七国之乱,说到底还是普通的作乱,只要西汉政权本身是牢固的,再加上指挥者指挥得到,平叛只是时间问题。当时的当权者景帝有名的贤君,政权本身也稳固,手下还有周亚夫等一干名将,因此,如果根上是稳固的,地方上的一些作乱不会伤筋动骨。而八王之乱则完全不同,西晋政权本身不稳定,皇帝白痴,皇后和太子不和,政府各派人员为了争权夺势,斗的一锅粥,政府不强势,地方藩王又各怀鬼胎,在这种情况下,只会斗的越来越乱。汉景帝身边,好歹还有周亚夫、梁王刘武这样的铁杆粉丝。你看看朱允炆身边有啥?全都是一帮坑货。所以说汉景帝削藩,其实心里是有底气的。一方面老爹汉文帝给他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府库殷实,也就是兜里有钱。另一方面,汉景帝手下忠臣良将并不少,周亚夫和刘武就是典型。反观朱允炆削藩,其实就是小孩子过家家。黄子澄整天在他身边嚷嚷着要削藩,结果朱棣造反了,黄子澄两手一摊表示:这是武将的事情,我管不着!那么看看朱允炆身边有没有出色的武将呢?不好意思,像样的武将都被他爷爷朱元璋给砍了。而且老朱在位时,一言不合就要株连上万人,谁还敢给你们老朱家卖命?因此朱允炆身边出色的武将十分匮乏,这是他必败的原因之一。一、黄子澄想做第二个晁错?那就要看看阁下有几斤几两了!晁错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他不光文章写得好,而且善于分析国家大事。削藩的事情,也是晁错提出来建议汉景帝这么做的。这事儿本来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自然会按照晁错的办法去做。你以为晁错只会打嘴炮吗?当然不是。晁错既然能提出削藩,自然是有善后的底气。他知道汉景帝有能力平息叛乱,所以削藩势在必行。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这句话其实就看得出晁错的心思,那可真是高瞻远瞩。他早就料到了藩王会起兵造反,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早点面对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大。晁错这是胸有成竹地解决藩王的问题,其实晁错可不是在瞎掰。我们看看晁错的经历就知道,他对军事上的事情,也有一定涉猎。早年汉文帝时期,匈奴老是南下骚扰。汉文帝多次发兵,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晁错给汉文帝上了《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办法。此后,晁错又上了《守边劝农疏》,主要观点是用移民实边的办法抵御外敌。所以说晁错提出削藩,那是在通过充分调查后,所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反观黄子澄呢?他一直以来就是陪着朱允炆读书,从来没有调查过大明朝的军务。也没有提出过像样的削藩对策,只是一味地强调要削藩。傻子都知道削藩是好事,你以为朱棣不知道吗?他当然也知道削藩的好处。可是关键问题是,怎么削?如何善后?这才是黄子澄应该要考虑的,结果黄子澄一推三二五,啥也不管。二、汉景帝能平定七国之乱,多亏了有个好弟弟。在不少影视剧中,梁王刘武都是一个反面角色。为啥?因为梁王刘武觊觎哥哥汉景帝的皇位。这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不过整件事还真的要怪汉景帝。他们俩都是窦太后的亲生儿子,有一回汉景帝喝醉了,居然承诺等他百年之后,就把大位传给弟弟刘武。这事儿窦太后和刘武都放在了心上。刘武自然很高兴,更高兴的是窦太后。因为这么一来,窦太后可就有两个儿子都做皇帝了,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可是酒醒了以后,汉景帝就不认账了。这张臭嘴真该扇两巴掌,刘武他们也不敢提,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远没有电视剧里讲得那么夸张。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晁错提出削藩以后,汉朝立刻爆发了七国之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王们,纷纷要诛晁错清君侧。汉景帝这个怂货二话不说就把晁错给杀了,大哥啊,你也不听听晁错的对策?结果人家压根就没有退兵的意思。无奈之下,汉景帝只好选择平叛。这回是周亚夫带队前去平叛,不过周亚夫一直躲在暗处不肯动。为啥?因为他在等待战机。诸侯王们又不是傻子,难道坐着给周亚夫找到空子吗?这期间叛军疯狂猛攻梁国,一直都是梁王刘武在前面顶着。到了最后刘武甚至打算为国捐躯了,这个时候周亚夫才冒出来一举击溃了叛军。所以说没有梁王刘武在前面顶着,这事儿还真的挺难办的。刘武最后也没能熬得过汉景帝,在汉景帝驾崩之前就去世了。三、朱允炆身边都是一帮坑货。朱元璋没给朱允炆留下什么大将,唯一比较出色的耿炳文,也只是个善于防守的大将,所以他在野外作战就吃了朱棣的亏。为此朱允炆就把大军都交给了自己的发小李景隆。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是虎将,可李景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投降派。这家伙手握五六十万大军,每次跟朱棣交锋,都大败而归。不仅被击败了,还把五六十万人的装备、粮草辎重全都留给了朱棣。人家是去平定叛乱,你小子是去送装备的吗?所以说朱允炆的主力大军,在这家伙手里,简直把朱允炆给坑惨了。徐达家的三个儿子,那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老大徐辉祖表示坚决支持建文帝朱允炆,老二徐膺绪则表示,我不表态,你们打完了再说。老四徐增寿则整天给朱棣传递朱允炆这边的消息。鸡蛋放在了三个笼子里,还是你们会做买卖。黄子澄、齐泰这些人,一个个忠贞不二倒是不假,可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朱棣大军杀来以后,他们的态度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你说这么一个凑拢班子,怎么去跟朱棣的精兵强将们斗呢?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朱允炆手里的这帮大臣们,没一个管用的,所以手里军队再多也没啥用。总结:朱元璋需要负责任。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农民起义军中走出来的领袖人物,他们也都在自己的王朝实行了分封制。刘邦我们能理解,毕竟他刚从灭秦大战中走出来,秦朝是郡县制,对宗室非常差,结果被诸侯们灭了。因此刘邦打算用分封制和郡县制结合的方式。而朱元璋还搞分封制,这就有点开历史倒车的意思了。而且汉武帝的推恩令放在那儿,那么好的政策,朱元璋也不愿意用。为啥?因为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真正掌权,真正做地方上的土皇帝。朱元璋的心态是:就算后世再乱,那也是老朱家的天下,哪个子孙来做这个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参考资料:《汉书》、《明史》汉朝从刘邦建朝代开始,为了使王朝的统治更加巩固,大肆封赏了刘姓王,基本上有功劳的刘姓都有片地方,让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安居生活。到了汉景帝时期,各地的诸侯王通过多年的积累,势力都越来越大了。甚至有些不再服从朝廷的的管制。而且,同姓王实际太大,不服从朝廷管理,直接影响朝廷的稳定。比如齐国拥有七十多个城池。吴国也有五十多个城池。诸侯王势力太大影响朝廷稳定,汉景帝知道很麻烦,这时御史大夫曹错提出“削藩”的建议。就是减少诸侯王的领地。汉景帝担心诸侯王造反,曹错说,削藩造反,不削藩也要造反啊!汉景帝才下了决心削藩。汉景帝听从曹错的建议,削去了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一部分土地。吴王刘濞得到消息,不想束手就擒,联合了楚,赵,胶西,胶东等七和诸侯王打着“诛曹错,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也没有想到,七王叛乱声势浩大。他先起用周亚夫带军队去平判。可是,这时朝廷里有人嫉妒曹错,说叛乱都是曹错引起的,七国之乱是为了诛杀曹错,如果杀了曹错,将原来的封地还给他们,七国自然退兵。汉景帝左右危难,不想杀曹错,又怕政权不稳。最终,汉景帝选择了牺牲曹错一个人,换去稳定。曹错被腰斩,汉景帝下诏书让七国退兵。可是,吴王刘濞却没有退兵,继续发兵向长安进军。汉景帝,才从前线的军情里得知,吴王等人早就想造反了,诛曹错,清君侧,只是招牌罢了。汉景帝后悔也来不及了,幸亏周亚夫带军,用兵巧妙,几个月没就平定了“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汉景帝吸取了封诸侯王的教训,将每个诸侯王的封地都分给他们同宗,是他们互相监督遏制,力量变小。朝廷的威信越来越好了。只是,曹错成了“七国之乱”的替罪羊,成了刘邦分封同姓王的牺牲品。西汉汉景帝时期,由吴、楚等七个刘姓诸侯国发动针对西汉中央政权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虽然一度声势浩大,影响了西汉的整个东部版图,但是仅仅三个月就被平定。这七个诸侯国中吴王刘濞是主要的发起者,吴国的实力也是最强。地处东南的吴国为何会成为七国之乱的叛军中的实力最强者呢?硬实力:吴国管辖的城邑最多西汉初年,刘邦开始分封宗室子侄为同姓诸侯国以来,历经更替和变迁,到汉景帝时期,吴国管辖的城邑成为参与七国之乱中的七个诸侯国中最多的诸侯,因此从硬实力来看,吴国最强。刘邦时期分封的同姓诸侯国中,他的庶长子刘肥的七国疆域最大,人口最多,实力最强。当时的齐国管辖七十多座城邑。这也是当时无奈的选择,刘邦的子嗣不多,而且分封时年纪都不大,所以庶长子刘肥就成为最为倚重的对象,因此刘肥的齐国实力最强。吕后执政期间,刘姓宗室的诸侯国都被严格控制和遭到削弱,齐王刘肥的齐国也不例外,刘肥甚至为了自保,曾经将自己的封地转赠给吕后的女儿。汉文帝执政时期,实行了早期的“推恩令”。公元前164年,实力最强的齐国被一分为六。被分别封给了刘肥当时还在世的六个儿子。同年汉文帝另一个弟弟淮南王刘长的三个儿子将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经过上述几次分封,一直躲在东南之地的刘濞的吴国摇身一边成为了控制城邑最多的诸侯国,史称他的吴国控制丹阳、会稽、豫章三郡五十三城,比汉文帝亲儿子梁王刘武的梁国都大。而其他参与七国之乱的诸侯国中最大的楚国也只有四十城。盐铁之利:吴国的富庶之源如果说吴国占据东南三郡控制五十多城给了吴国强大的疆域基础,那么占据东南的盐铁之利就是吴国的富庶之源。吴国控制的东南三郡中的豫章郡(大体范围是今天的江西省)有可以采矿的铜山,吴王刘濞就偷偷将铜矿开采出来,再安排人铸成铜钱,由此吴国掌握了大量的货币。其次吴国控制的会稽郡地处东南沿海,刘濞利用这一优势,大肆煮海水为盐,掌握了西汉初年最紧俏的商品资源。我们从后来汉武帝为了增加收入,充实国库,推行了“盐铁专卖”制度就可以看出,在当时西汉初年,这两项资源的紧俏性和稀缺性。吴国在当时掌握了这两大财源,加上身为诸侯,无需向中央缴纳赋税,刘濞的吴国当然是富得流油,他本人在发动七国之乱时给其他诸侯王写的信中公开宣称自己的钱根本花不完。刘濞:经营多年的“反王”吴王刘濞作为七国之乱的发起者,他早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被封为吴王,到了汉景帝时期,他已经是当时分封的诸侯王中辈分最高的一个,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统治东南三郡已经长达四十多年。按《汉书》的记载,从他儿子被打死起开始有谋反之意算起,他躲在东南谋划经营也已经长达三十余年(当然这里应该是虚指,毕竟汉景帝刘启被册立为太子是在公元前179年,七国之乱爆发是在公元前154年,应该说刘濞的儿子死了也就二十多年)。刘濞本人的能力颇为悍勇:他是刘邦的哥哥刘仲的长子,早年就以骑将的身份跟随刘邦征讨四方诸侯。在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叛被刘邦率军平定,而在这次平叛中,早年被刘邦分封吴王的刘贾战死,为了更好的控制东南,刘邦决心在宗室中选择一个能力强悍的人来控制东南三郡,于是年仅二十岁的刘濞被刘邦选中,在公元195年,刘濞被汉高祖刘邦封为新的吴王,开始了他在东南三郡长达四十多年的统治。由此可见,刘濞的能力被善于用人的刘邦肯定,足见其本人的能力。刘濞多年的经营成效显著:刘濞在东南三郡的多年经营,不仅仅是依靠盐铁之利获得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他在东南三郡收买人心,招纳豪强,形成了一股忠于其个人的反叛势力。史称他在吴国范围内不向百姓征收税赋,兵卒按规定去卫戍时,还给予相应的金钱补偿。还每年时常去慰问那些有才能的人,在乡里赏赐他们。刘濞还收容其他郡国的逃犯豪强,为自己的谋反组织私人班底。通过这些措施,刘濞在吴国内部得到了不少支持,因此从汉文帝起就有人告发或者预见刘濞将要谋反,但是刘濞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惩罚,这不都不说与他在吴国的成功经营不无关系。由于刘濞个人长年的准备,七国之乱时,刘濞的吴国已经实力雄厚,在他联络其他诸侯国谋反的信中,他本人直言钱财多的用不完,一声令下吴国就可以组织起数十万大军,因为与南越政权较好的关系,还可以从越人土著中招募军队数十万。这些话语虽然有一定的夸大成分,但是吴国在当时成为七国之乱的主要经济支撑和主力军的事实是不可质疑的。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汉初为什么要分封呢?第一个原因,秦国崩溃之后,各国迅速复国,说明统一需要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刘邦比秦始皇其实就小了三岁,完整的经历了从战国到秦国统一,秦国又崩溃的全过程。而秦国崩溃之后,各国的旧贵族纷纷复国,得到了很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在当时的人看来,大家的认识还是你是楚国人,我是赵国人,他是秦国人,即使秦国灭了楚国、赵国,一般的国家身份认同也并没有变成秦国人,还是觉得自己是赵国人,楚国人。所以,项羽在推翻秦朝之后,也是恢复了战国分立的割据,而且又分封了许多新的国家。把一些传统的强国划分成几个小国,以削弱他们。项羽自己则是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充当各国的盟主,而不是像秦始皇那样完全凌驾于各国之上。这就给了刘邦一个基本的认识,统一目前是不得人心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也就是说,需要分封各国。第二,秦朝崩溃的时候,非常快,而秦国的王族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能力。因为,秦的王族基本上被赵高全部杀完了。而且,秦国在统一之后,只经过了14年就崩溃了。这对刘邦那一代人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在刘邦那一代人看来,周朝能够持续八百年,而秦朝只过了14年就崩溃,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周朝搞了分封制,秦朝没有。秦朝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一直在不断的削弱公族的势力,以加强国君的权力。其他各国也都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但相对来说,秦国是最为彻底的。所以,秦国崛起很快,但崩溃的时候,也因为缺乏王族的支持,国君一旦被架空,王族就没什么能力反抗了。这就是说,皇帝需要有实力的同姓诸侯的夹辅,否则,一旦皇帝被架空,就没人能帮得了皇帝了。又要分封,又要同姓诸侯夹辅王室,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汉初分封了大量诸侯国,但后来异姓王侯逐步被铲除完了,剩下的都是同姓王侯。而且有了刘邦和诸侯的约定,非刘氏不得王,否则天下共击之。汉初的分封后来确实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铲除吕氏的时候,刘姓诸侯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的。文帝一开始听到要被迎立为皇帝,还不太敢去,他的王傅说的也是,有同姓诸侯在外策应你,中央的权臣也不敢把你怎么样。文帝才敢去长安登基当皇帝。经过文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渐渐就比较强大了。而且,到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汉朝建立也已经过了近五十年,出生于战国时代,在身份认同上还把自己当作楚国人、赵国人、齐国人的那一代人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后面的人则从一出生开始,基本上就生活在汉朝的统治之下,认同也基本上就是汉人。也就是说,这时候具备了重新统一的条件。所以,到景帝时期,开始考虑削藩的问题。七国则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公开反叛朝廷。我们稍微看一下七国之乱涉及的几个主要地区,大体上就是战国时期赵国、齐国和楚国的地区。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楚国和赵国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的,齐国虽然直接投降了,但是是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而且,齐国也曾有过统一各国的机会。也就是说,这几个地方对秦国灭六国是最不服的,在心理上是最抗拒秦国的。所以,秦国在发生政治动荡之后,也就是赵高专权之后,率先起义的陈胜吴广是楚国人,灭秦的项羽是楚国贵族,刘邦本人也是楚国人。而赵国和齐国也是最先复国反抗的诸侯。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这几个地方也是最后被统一的地区。但与之前的情况不同的是,七国之乱的时候,反叛的诸侯王都是刘邦的后人,虽然各诸侯国反叛朝廷,但对反叛诸侯国的老百姓而言,已经不那么怀念故国了,并不支持各诸侯国反抗中央。所以,七国之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月,就被中央派出的军队平定了。朱永嘉曾经说,秦灭六国,刘邦击败项羽,实际上等于是秦国又统一了一遍六国。因为刘邦消灭项羽,他的根据地就是原来的秦国。其实,还不止这两次,从一定程度上说,汉朝中央军队平定七国之乱,也是秦国又消灭了一遍六国。因为这时候汉朝中央所在地,也是秦国的旧地盘。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到大一统,这不是秦始皇灭六国就完成的过程,而是从秦始皇灭六国到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是一个持续了近一百年的长期过程,才最终完成的。这之后,汉朝才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那么,反过来说,汉初的封建诸侯,实际上就是为之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做准备,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而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则是最后完成了这个过程,让汉朝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而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是什么情况?是刚经历了开元盛世,唐朝又一个巅峰期,从内到外都是巅峰时期。而安史之乱的发生,则终结了开元盛世,也打破了之前的大一统局面,而安史之乱也是以叛军内部的分裂和叛乱告终的,朝廷无力彻底平定叛乱,也无力消灭叛军的残余势力,只能通过设置更多的藩镇来相互制约,避免一个藩镇坐大。也就是说,安史之乱是从大一统走向分裂格局的转折点。这和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时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叛乱,七个刘姓诸侯联合起来意图推翻汉景帝。根本因素是专制皇权的矛盾。事件的初始爆发方向不同,虽都是地方挑战中央,但一个中央是稳固的,另一个是中央不稳。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缘由七国之乱是西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发起的诸侯国叛乱,首先挑起事端的吴国刘濞,然后刘濞联合其他刘氏诸侯国,如,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对抗汉朝政府,理由是“清君侧”。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采用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治国制度,除了重要的地方由朝廷直接管理外,全国其他地方都采用分封制,大肆分封刘姓亲王到全国各地。随着的年代的久远,诸侯国子孙和皇帝血缘关系渐渐疏远,比如,吴王刘濞和当今皇帝最近的血缘关系还得追溯到刘邦,吴王刘濞只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刘濞(bì)和刘邦只是叔侄的关系,当今景帝是刘邦的孙子,那景帝和刘濞算怎样的血缘关系呢?总之不算近亲。而且对皇权经常不以礼仪相待。当时景帝的权臣晁错看到这些弊端之后,就建议景帝削藩,并发表了《削藩策》。削藩是导火线,吴王刘濞于是联合其他诸侯六国发起了叛乱。八王之乱是西晋初年发生的诸侯王叛乱的事情。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建立西晋之后也大肆分封司马式一族为王,和以往的分封制不同,此次分封以郡为国,诸侯王即是藩地王爷,又是郡的最高长官,司马炎的这次分封的诸侯王完全是国中国,诸侯王不仅拥有完全独立的军队,还是拥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在封国,诸侯王可以随意任免自己的官员,而且封王的军队又是郡县的武力部队,西晋政权对郡县完全没有管辖权,而且最致命的是各个藩王可以随意出入藩地,这无疑为各个藩王结党营私提供了便利。司马炎这一切的做法无非是想将全国都在司马氏的控制下,任何其他非司马族人都无法深入政权内部。司马炎本身能力将这漏洞百出的制度治理的妥妥的,因此在司马炎的治理下,西晋也相安无事。如果司马炎的接班人是个正常中庸之人,也还能按部就班的执行。关键是司马炎的继承者司马衷是个白痴,凭他的智商,完全无能力治理整个国家,因此司马衷一上位,拥有强大军队支持的诸侯王开始蠢蠢欲动。并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又是个不安分的人,在成为皇后后,因自己没有儿子怕以后当不上太后,对当时的太子司马遹有废除之意,于是制造起了一系列的宫廷争端。在外因内扰的情况下,爆发了八王之乱。为什么两者最终结局不同七国之乱,从爆发到平定,只用了三个月,七国之乱之后,汉朝皇权得到了完全集中,至此汉朝再无内政之忧,这为汉武帝以后的对外讨伐匈奴打下了政治基础。八王之乱,从爆发到平息,维持了十六年,八王之乱之后,社会影响严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西晋政权不稳,最终导致亡国,更致命的是外族政权趁机进攻中原,导致此后近三百年的全国动乱,中国由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都是诸侯国的叛乱,为啥最终结局不一样呢。原因有很多:1、爆发契机不同。七王之乱爆发时,汉朝已经建国近50年,这50年中除了白登之围这种大规模战争,此后再也无大规模的战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汉朝国力雄厚。而八王之乱在国祚传至第二代时就已经爆发,西晋统一全国不久,完全没有实力也没有准备防止大规模的叛乱。2、对诸侯国的态度不同。汉朝和西晋都是分封制的实施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对诸侯王的态度不同。汉朝政权传递几代之后,早已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对诸侯王的削藩早已有准备,在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商量对策,只不过由于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不规模的执行。到景帝时,景帝也有主动削藩之心,七国之乱只不过相当于将计划提前。而西晋的分封制完完全全是一项国策在执行,全国的郡县都是诸侯国的领地,西晋政权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削藩。3、诸侯国实力不同。西汉的诸侯国有能力抵抗中央政府吗?完全没有,哪怕是实力最强大,准备最充分的吴国,爆发时举全国之力,从14岁到62岁的男丁全部聚合,也才20万人,而其中有多少有战斗力,想想便得知。而汉朝政府军常年都是处于备战状态。因此战斗力可想而知。而西晋时期,由于司马炎的决策,西晋政权没有自己的政府军,全国防守全靠藩王的私人部队,而现在各个藩王都怀有二心,因此全国被折腾的一篇狼藉。4、中央政府的稳固性不同。西汉的七国之乱,说到底还是普通的作乱,只要西汉政权本身是牢固的,再加上指挥者指挥得到,平叛只是时间问题。当时的当权者景帝有名的贤君,政权本身也稳固,手下还有周亚夫等一干名将,因此,如果根上是稳固的,地方上的一些作乱不会伤筋动骨。而八王之乱则完全不同,西晋政权本身不稳定,皇帝白痴,皇后和太子不和,政府各派人员为了争权夺势,斗的一锅粥,政府不强势,地方藩王又各怀鬼胎,在这种情况下,只会斗的越来越乱。汉景帝身边,好歹还有周亚夫、梁王刘武这样的铁杆粉丝。你看看朱允炆身边有啥?全都是一帮坑货。所以说汉景帝削藩,其实心里是有底气的。一方面老爹汉文帝给他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府库殷实,也就是兜里有钱。另一方面,汉景帝手下忠臣良将并不少,周亚夫和刘武就是典型。反观朱允炆削藩,其实就是小孩子过家家。黄子澄整天在他身边嚷嚷着要削藩,结果朱棣造反了,黄子澄两手一摊表示:这是武将的事情,我管不着!那么看看朱允炆身边有没有出色的武将呢?不好意思,像样的武将都被他爷爷朱元璋给砍了。而且老朱在位时,一言不合就要株连上万人,谁还敢给你们老朱家卖命?因此朱允炆身边出色的武将十分匮乏,这是他必败的原因之一。一、黄子澄想做第二个晁错?那就要看看阁下有几斤几两了!晁错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他不光文章写得好,而且善于分析国家大事。削藩的事情,也是晁错提出来建议汉景帝这么做的。这事儿本来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自然会按照晁错的办法去做。你以为晁错只会打嘴炮吗?当然不是。晁错既然能提出削藩,自然是有善后的底气。他知道汉景帝有能力平息叛乱,所以削藩势在必行。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这句话其实就看得出晁错的心思,那可真是高瞻远瞩。他早就料到了藩王会起兵造反,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早点面对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大。晁错这是胸有成竹地解决藩王的问题,其实晁错可不是在瞎掰。我们看看晁错的经历就知道,他对军事上的事情,也有一定涉猎。早年汉文帝时期,匈奴老是南下骚扰。汉文帝多次发兵,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晁错给汉文帝上了《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办法。此后,晁错又上了《守边劝农疏》,主要观点是用移民实边的办法抵御外敌。所以说晁错提出削藩,那是在通过充分调查后,所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反观黄子澄呢?他一直以来就是陪着朱允炆读书,从来没有调查过大明朝的军务。也没有提出过像样的削藩对策,只是一味地强调要削藩。傻子都知道削藩是好事,你以为朱棣不知道吗?他当然也知道削藩的好处。可是关键问题是,怎么削?如何善后?这才是黄子澄应该要考虑的,结果黄子澄一推三二五,啥也不管。二、汉景帝能平定七国之乱,多亏了有个好弟弟。在不少影视剧中,梁王刘武都是一个反面角色。为啥?因为梁王刘武觊觎哥哥汉景帝的皇位。这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不过整件事还真的要怪汉景帝。他们俩都是窦太后的亲生儿子,有一回汉景帝喝醉了,居然承诺等他百年之后,就把大位传给弟弟刘武。这事儿窦太后和刘武都放在了心上。刘武自然很高兴,更高兴的是窦太后。因为这么一来,窦太后可就有两个儿子都做皇帝了,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可是酒醒了以后,汉景帝就不认账了。这张臭嘴真该扇两巴掌,刘武他们也不敢提,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远没有电视剧里讲得那么夸张。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晁错提出削藩以后,汉朝立刻爆发了七国之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王们,纷纷要诛晁错清君侧。汉景帝这个怂货二话不说就把晁错给杀了,大哥啊,你也不听听晁错的对策?结果人家压根就没有退兵的意思。无奈之下,汉景帝只好选择平叛。这回是周亚夫带队前去平叛,不过周亚夫一直躲在暗处不肯动。为啥?因为他在等待战机。诸侯王们又不是傻子,难道坐着给周亚夫找到空子吗?这期间叛军疯狂猛攻梁国,一直都是梁王刘武在前面顶着。到了最后刘武甚至打算为国捐躯了,这个时候周亚夫才冒出来一举击溃了叛军。所以说没有梁王刘武在前面顶着,这事儿还真的挺难办的。刘武最后也没能熬得过汉景帝,在汉景帝驾崩之前就去世了。三、朱允炆身边都是一帮坑货。朱元璋没给朱允炆留下什么大将,唯一比较出色的耿炳文,也只是个善于防守的大将,所以他在野外作战就吃了朱棣的亏。为此朱允炆就把大军都交给了自己的发小李景隆。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是虎将,可李景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投降派。这家伙手握五六十万大军,每次跟朱棣交锋,都大败而归。不仅被击败了,还把五六十万人的装备、粮草辎重全都留给了朱棣。人家是去平定叛乱,你小子是去送装备的吗?所以说朱允炆的主力大军,在这家伙手里,简直把朱允炆给坑惨了。徐达家的三个儿子,那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老大徐辉祖表示坚决支持建文帝朱允炆,老二徐膺绪则表示,我不表态,你们打完了再说。老四徐增寿则整天给朱棣传递朱允炆这边的消息。鸡蛋放在了三个笼子里,还是你们会做买卖。黄子澄、齐泰这些人,一个个忠贞不二倒是不假,可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朱棣大军杀来以后,他们的态度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你说这么一个凑拢班子,怎么去跟朱棣的精兵强将们斗呢?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朱允炆手里的这帮大臣们,没一个管用的,所以手里军队再多也没啥用。总结:朱元璋需要负责任。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农民起义军中走出来的领袖人物,他们也都在自己的王朝实行了分封制。刘邦我们能理解,毕竟他刚从灭秦大战中走出来,秦朝是郡县制,对宗室非常差,结果被诸侯们灭了。因此刘邦打算用分封制和郡县制结合的方式。而朱元璋还搞分封制,这就有点开历史倒车的意思了。而且汉武帝的推恩令放在那儿,那么好的政策,朱元璋也不愿意用。为啥?因为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真正掌权,真正做地方上的土皇帝。朱元璋的心态是:就算后世再乱,那也是老朱家的天下,哪个子孙来做这个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参考资料:《汉书》、《明史》汉朝从刘邦建朝代开始,为了使王朝的统治更加巩固,大肆封赏了刘姓王,基本上有功劳的刘姓都有片地方,让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安居生活。到了汉景帝时期,各地的诸侯王通过多年的积累,势力都越来越大了。甚至有些不再服从朝廷的的管制。而且,同姓王实际太大,不服从朝廷管理,直接影响朝廷的稳定。比如齐国拥有七十多个城池。吴国也有五十多个城池。诸侯王势力太大影响朝廷稳定,汉景帝知道很麻烦,这时御史大夫曹错提出“削藩”的建议。就是减少诸侯王的领地。汉景帝担心诸侯王造反,曹错说,削藩造反,不削藩也要造反啊!汉景帝才下了决心削藩。汉景帝听从曹错的建议,削去了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一部分土地。吴王刘濞得到消息,不想束手就擒,联合了楚,赵,胶西,胶东等七和诸侯王打着“诛曹错,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也没有想到,七王叛乱声势浩大。他先起用周亚夫带军队去平判。可是,这时朝廷里有人嫉妒曹错,说叛乱都是曹错引起的,七国之乱是为了诛杀曹错,如果杀了曹错,将原来的封地还给他们,七国自然退兵。汉景帝左右危难,不想杀曹错,又怕政权不稳。最终,汉景帝选择了牺牲曹错一个人,换去稳定。曹错被腰斩,汉景帝下诏书让七国退兵。可是,吴王刘濞却没有退兵,继续发兵向长安进军。汉景帝,才从前线的军情里得知,吴王等人早就想造反了,诛曹错,清君侧,只是招牌罢了。汉景帝后悔也来不及了,幸亏周亚夫带军,用兵巧妙,几个月没就平定了“七国之乱”。平定叛乱后,汉景帝吸取了封诸侯王的教训,将每个诸侯王的封地都分给他们同宗,是他们互相监督遏制,力量变小。朝廷的威信越来越好了。只是,曹错成了“七国之乱”的替罪羊,成了刘邦分封同姓王的牺牲品。西汉汉景帝时期,由吴、楚等七个刘姓诸侯国发动针对西汉中央政权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虽然一度声势浩大,影响了西汉的整个东部版图,但是仅仅三个月就被平定。这七个诸侯国中吴王刘濞是主要的发起者,吴国的实力也是最强。地处东南的吴国为何会成为七国之乱的叛军中的实力最强者呢?硬实力:吴国管辖的城邑最多西汉初年,刘邦开始分封宗室子侄为同姓诸侯国以来,历经更替和变迁,到汉景帝时期,吴国管辖的城邑成为参与七国之乱中的七个诸侯国中最多的诸侯,因此从硬实力来看,吴国最强。刘邦时期分封的同姓诸侯国中,他的庶长子刘肥的七国疆域最大,人口最多,实力最强。当时的齐国管辖七十多座城邑。这也是当时无奈的选择,刘邦的子嗣不多,而且分封时年纪都不大,所以庶长子刘肥就成为最为倚重的对象,因此刘肥的齐国实力最强。吕后执政期间,刘姓宗室的诸侯国都被严格控制和遭到削弱,齐王刘肥的齐国也不例外,刘肥甚至为了自保,曾经将自己的封地转赠给吕后的女儿。汉文帝执政时期,实行了早期的“推恩令”。公元前164年,实力最强的齐国被一分为六。被分别封给了刘肥当时还在世的六个儿子。同年汉文帝另一个弟弟淮南王刘长的三个儿子将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经过上述几次分封,一直躲在东南之地的刘濞的吴国摇身一边成为了控制城邑最多的诸侯国,史称他的吴国控制丹阳、会稽、豫章三郡五十三城,比汉文帝亲儿子梁王刘武的梁国都大。而其他参与七国之乱的诸侯国中最大的楚国也只有四十城。盐铁之利:吴国的富庶之源如果说吴国占据东南三郡控制五十多城给了吴国强大的疆域基础,那么占据东南的盐铁之利就是吴国的富庶之源。吴国控制的东南三郡中的豫章郡(大体范围是今天的江西省)有可以采矿的铜山,吴王刘濞就偷偷将铜矿开采出来,再安排人铸成铜钱,由此吴国掌握了大量的货币。其次吴国控制的会稽郡地处东南沿海,刘濞利用这一优势,大肆煮海水为盐,掌握了西汉初年最紧俏的商品资源。我们从后来汉武帝为了增加收入,充实国库,推行了“盐铁专卖”制度就可以看出,在当时西汉初年,这两项资源的紧俏性和稀缺性。吴国在当时掌握了这两大财源,加上身为诸侯,无需向中央缴纳赋税,刘濞的吴国当然是富得流油,他本人在发动七国之乱时给其他诸侯王写的信中公开宣称自己的钱根本花不完。刘濞:经营多年的“反王”吴王刘濞作为七国之乱的发起者,他早在汉高祖刘邦时期就被封为吴王,到了汉景帝时期,他已经是当时分封的诸侯王中辈分最高的一个,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统治东南三郡已经长达四十多年。按《汉书》的记载,从他儿子被打死起开始有谋反之意算起,他躲在东南谋划经营也已经长达三十余年(当然这里应该是虚指,毕竟汉景帝刘启被册立为太子是在公元前179年,七国之乱爆发是在公元前154年,应该说刘濞的儿子死了也就二十多年)。刘濞本人的能力颇为悍勇:他是刘邦的哥哥刘仲的长子,早年就以骑将的身份跟随刘邦征讨四方诸侯。在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叛被刘邦率军平定,而在这次平叛中,早年被刘邦分封吴王的刘贾战死,为了更好的控制东南,刘邦决心在宗室中选择一个能力强悍的人来控制东南三郡,于是年仅二十岁的刘濞被刘邦选中,在公元195年,刘濞被汉高祖刘邦封为新的吴王,开始了他在东南三郡长达四十多年的统治。由此可见,刘濞的能力被善于用人的刘邦肯定,足见其本人的能力。刘濞多年的经营成效显著:刘濞在东南三郡的多年经营,不仅仅是依靠盐铁之利获得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他在东南三郡收买人心,招纳豪强,形成了一股忠于其个人的反叛势力。史称他在吴国范围内不向百姓征收税赋,兵卒按规定去卫戍时,还给予相应的金钱补偿。还每年时常去慰问那些有才能的人,在乡里赏赐他们。刘濞还收容其他郡国的逃犯豪强,为自己的谋反组织私人班底。通过这些措施,刘濞在吴国内部得到了不少支持,因此从汉文帝起就有人告发或者预见刘濞将要谋反,但是刘濞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惩罚,这不都不说与他在吴国的成功经营不无关系。由于刘濞个人长年的准备,七国之乱时,刘濞的吴国已经实力雄厚,在他联络其他诸侯国谋反的信中,他本人直言钱财多的用不完,一声令下吴国就可以组织起数十万大军,因为与南越政权较好的关系,还可以从越人土著中招募军队数十万。这些话语虽然有一定的夸大成分,但是吴国在当时成为七国之乱的主要经济支撑和主力军的事实是不可质疑的。同样是诸侯王叛乱,为什么七国之乱会被平定而八王之乱会导致西晋亡国呢?这其实主要还是与当时中央的实力有关。01七国之乱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于次年冬天下诏削夺吴、楚等诸侯王的封地。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联兵发动的叛乱,后被景帝平定。02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场叛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03文景之治,国富民安西汉初年统治者便提倡“无为之治”,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以德化民”,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文帝生活节俭,衣不曳地;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出现了有名的“文景之治”。社会安定,国库充盈,这就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中央能够有力地控制地方。此外,景帝时期著名的大将军周亚夫也为平定七国之乱立下汗马功劳。04门阀特权,经济凋敝西晋建国之初,由于三国以来战争的破坏,经济凋敝,晋武帝司马炎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扩充劳动力和加强监督,农业生产开始恢复并获得发展。但西晋士族地主特权过大,他们在生活上和政治上日益腐化,贪暴恣肆,奢侈成风。晋武帝去世后,惠帝即位。可惠帝是个白痴,一即位就由杨骏辅政。后其皇后贾南风杀杨骏,操纵朝政,引发八王之乱。当时的西晋中央实力弱,所以各藩王都怀揣野心,为争夺中央统治权而爆发内乱,中央已无力控制。所以八王之乱后,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西晋统治已无力回天。之后,“五胡乱华”,西晋灭亡。综上,两次不同时期的诸侯王叛乱结局不同的结果都源于中央权力的强弱。【这里是历史学苑。每天都会跟大家分享一段有趣的历史故事,以史鉴今,开创未来。喜欢的小伙伴不要忘记关注转发哦!】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事件的初始爆发方向不同,虽都是地方挑战中央,但一个中央是稳固的,另一个是中央不稳。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缘由七国之乱是西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发起的诸侯国叛乱,首先挑起事端的吴国刘濞,然后刘濞联合其他刘氏诸侯国,如,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对抗汉朝政府,理由是“清君侧”。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采用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治国制度,除了重要的地方由朝廷直接管理外,全国其他地方都采用分封制,大肆分封刘姓亲王到全国各地。随着的年代的久远,诸侯国子孙和皇帝血缘关系渐渐疏远,比如,吴王刘濞和当今皇帝最近的血缘关系还得追溯到刘邦,吴王刘濞只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刘濞(bì)和刘邦只是叔侄的关系,当今景帝是刘邦的孙子,那景帝和刘濞算怎样的血缘关系呢?总之不算近亲。而且对皇权经常不以礼仪相待。当时景帝的权臣晁错看到这些弊端之后,就建议景帝削藩,并发表了《削藩策》。削藩是导火线,吴王刘濞于是联合其他诸侯六国发起了叛乱。八王之乱是西晋初年发生的诸侯王叛乱的事情。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建立西晋之后也大肆分封司马式一族为王,和以往的分封制不同,此次分封以郡为国,诸侯王即是藩地王爷,又是郡的最高长官,司马炎的这次分封的诸侯王完全是国中国,诸侯王不仅拥有完全独立的军队,还是拥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在封国,诸侯王可以随意任免自己的官员,而且封王的军队又是郡县的武力部队,西晋政权对郡县完全没有管辖权,而且最致命的是各个藩王可以随意出入藩地,这无疑为各个藩王结党营私提供了便利。司马炎这一切的做法无非是想将全国都在司马氏的控制下,任何其他非司马族人都无法深入政权内部。司马炎本身能力将这漏洞百出的制度治理的妥妥的,因此在司马炎的治理下,西晋也相安无事。如果司马炎的接班人是个正常中庸之人,也还能按部就班的执行。关键是司马炎的继承者司马衷是个白痴,凭他的智商,完全无能力治理整个国家,因此司马衷一上位,拥有强大军队支持的诸侯王开始蠢蠢欲动。并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又是个不安分的人,在成为皇后后,因自己没有儿子怕以后当不上太后,对当时的太子司马遹有废除之意,于是制造起了一系列的宫廷争端。在外因内扰的情况下,爆发了八王之乱。为什么两者最终结局不同七国之乱,从爆发到平定,只用了三个月,七国之乱之后,汉朝皇权得到了完全集中,至此汉朝再无内政之忧,这为汉武帝以后的对外讨伐匈奴打下了政治基础。八王之乱,从爆发到平息,维持了十六年,八王之乱之后,社会影响严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西晋政权不稳,最终导致亡国,更致命的是外族政权趁机进攻中原,导致此后近三百年的全国动乱,中国由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都是诸侯国的叛乱,为啥最终结局不一样呢。原因有很多:1、爆发契机不同。七王之乱爆发时,汉朝已经建国近50年,这50年中除了白登之围这种大规模战争,此后再也无大规模的战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汉朝国力雄厚。而八王之乱在国祚传至第二代时就已经爆发,西晋统一全国不久,完全没有实力也没有准备防止大规模的叛乱。2、对诸侯国的态度不同。汉朝和西晋都是分封制的实施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对诸侯王的态度不同。汉朝政权传递几代之后,早已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对诸侯王的削藩早已有准备,在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商量对策,只不过由于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不规模的执行。到景帝时,景帝也有主动削藩之心,七国之乱只不过相当于将计划提前。而西晋的分封制完完全全是一项国策在执行,全国的郡县都是诸侯国的领地,西晋政权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削藩。3、诸侯国实力不同。西汉的诸侯国有能力抵抗中央政府吗?完全没有,哪怕是实力最强大,准备最充分的吴国,爆发时举全国之力,从14岁到62岁的男丁全部聚合,也才20万人,而其中有多少有战斗力,想想便得知。而汉朝政府军常年都是处于备战状态。因此战斗力可想而知。而西晋时期,由于司马炎的决策,西晋政权没有自己的政府军,全国防守全靠藩王的私人部队,而现在各个藩王都怀有二心,因此全国被折腾的一篇狼藉。4、中央政府的稳固性不同。西汉的七国之乱,说到底还是普通的作乱,只要西汉政权本身是牢固的,再加上指挥者指挥得到,平叛只是时间问题。当时的当权者景帝有名的贤君,政权本身也稳固,手下还有周亚夫等一干名将,因此,如果根上是稳固的,地方上的一些作乱不会伤筋动骨。而八王之乱则完全不同,西晋政权本身不稳定,皇帝白痴,皇后和太子不和,政府各派人员为了争权夺势,斗的一锅粥,政府不强势,地方藩王又各怀鬼胎,在这种情况下,只会斗的越来越乱。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事件的初始爆发方向不同,虽都是地方挑战中央,但一个中央是稳固的,另一个是中央不稳。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缘由七国之乱是西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发起的诸侯国叛乱,首先挑起事端的吴国刘濞,然后刘濞联合其他刘氏诸侯国,如,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对抗汉朝政府,理由是“清君侧”。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采用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治国制度,除了重要的地方由朝廷直接管理外,全国其他地方都采用分封制,大肆分封刘姓亲王到全国各地。随着的年代的久远,诸侯国子孙和皇帝血缘关系渐渐疏远,比如,吴王刘濞和当今皇帝最近的血缘关系还得追溯到刘邦,吴王刘濞只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刘濞(bì)和刘邦只是叔侄的关系,当今景帝是刘邦的孙子,那景帝和刘濞算怎样的血缘关系呢?总之不算近亲。而且对皇权经常不以礼仪相待。当时景帝的权臣晁错看到这些弊端之后,就建议景帝削藩,并发表了《削藩策》。削藩是导火线,吴王刘濞于是联合其他诸侯六国发起了叛乱。八王之乱是西晋初年发生的诸侯王叛乱的事情。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建立西晋之后也大肆分封司马式一族为王,和以往的分封制不同,此次分封以郡为国,诸侯王即是藩地王爷,又是郡的最高长官,司马炎的这次分封的诸侯王完全是国中国,诸侯王不仅拥有完全独立的军队,还是拥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在封国,诸侯王可以随意任免自己的官员,而且封王的军队又是郡县的武力部队,西晋政权对郡县完全没有管辖权,而且最致命的是各个藩王可以随意出入藩地,这无疑为各个藩王结党营私提供了便利。司马炎这一切的做法无非是想将全国都在司马氏的控制下,任何其他非司马族人都无法深入政权内部。司马炎本身能力将这漏洞百出的制度治理的妥妥的,因此在司马炎的治理下,西晋也相安无事。如果司马炎的接班人是个正常中庸之人,也还能按部就班的执行。关键是司马炎的继承者司马衷是个白痴,凭他的智商,完全无能力治理整个国家,因此司马衷一上位,拥有强大军队支持的诸侯王开始蠢蠢欲动。并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又是个不安分的人,在成为皇后后,因自己没有儿子怕以后当不上太后,对当时的太子司马遹有废除之意,于是制造起了一系列的宫廷争端。在外因内扰的情况下,爆发了八王之乱。为什么两者最终结局不同七国之乱,从爆发到平定,只用了三个月,七国之乱之后,汉朝皇权得到了完全集中,至此汉朝再无内政之忧,这为汉武帝以后的对外讨伐匈奴打下了政治基础。八王之乱,从爆发到平息,维持了十六年,八王之乱之后,社会影响严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西晋政权不稳,最终导致亡国,更致命的是外族政权趁机进攻中原,导致此后近三百年的全国动乱,中国由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都是诸侯国的叛乱,为啥最终结局不一样呢。原因有很多:1、爆发契机不同。七王之乱爆发时,汉朝已经建国近50年,这50年中除了白登之围这种大规模战争,此后再也无大规模的战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汉朝国力雄厚。而八王之乱在国祚传至第二代时就已经爆发,西晋统一全国不久,完全没有实力也没有准备防止大规模的叛乱。2、对诸侯国的态度不同。汉朝和西晋都是分封制的实施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对诸侯王的态度不同。汉朝政权传递几代之后,早已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对诸侯王的削藩早已有准备,在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商量对策,只不过由于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不规模的执行。到景帝时,景帝也有主动削藩之心,七国之乱只不过相当于将计划提前。而西晋的分封制完完全全是一项国策在执行,全国的郡县都是诸侯国的领地,西晋政权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削藩。3、诸侯国实力不同。西汉的诸侯国有能力抵抗中央政府吗?完全没有,哪怕是实力最强大,准备最充分的吴国,爆发时举全国之力,从14岁到62岁的男丁全部聚合,也才20万人,而其中有多少有战斗力,想想便得知。而汉朝政府军常年都是处于备战状态。因此战斗力可想而知。而西晋时期,由于司马炎的决策,西晋政权没有自己的政府军,全国防守全靠藩王的私人部队,而现在各个藩王都怀有二心,因此全国被折腾的一篇狼藉。4、中央政府的稳固性不同。西汉的七国之乱,说到底还是普通的作乱,只要西汉政权本身是牢固的,再加上指挥者指挥得到,平叛只是时间问题。当时的当权者景帝有名的贤君,政权本身也稳固,手下还有周亚夫等一干名将,因此,如果根上是稳固的,地方上的一些作乱不会伤筋动骨。而八王之乱则完全不同,西晋政权本身不稳定,皇帝白痴,皇后和太子不和,政府各派人员为了争权夺势,斗的一锅粥,政府不强势,地方藩王又各怀鬼胎,在这种情况下,只会斗的越来越乱。汉初为什么要分封呢?第一个原因,秦国崩溃之后,各国迅速复国,说明统一需要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刘邦比秦始皇其实就小了三岁,完整的经历了从战国到秦国统一,秦国又崩溃的全过程。而秦国崩溃之后,各国的旧贵族纷纷复国,得到了很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在当时的人看来,大家的认识还是你是楚国人,我是赵国人,他是秦国人,即使秦国灭了楚国、赵国,一般的国家身份认同也并没有变成秦国人,还是觉得自己是赵国人,楚国人。所以,项羽在推翻秦朝之后,也是恢复了战国分立的割据,而且又分封了许多新的国家。把一些传统的强国划分成几个小国,以削弱他们。项羽自己则是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充当各国的盟主,而不是像秦始皇那样完全凌驾于各国之上。这就给了刘邦一个基本的认识,统一目前是不得人心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也就是说,需要分封各国。第二,秦朝崩溃的时候,非常快,而秦国的王族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能力。因为,秦的王族基本上被赵高全部杀完了。而且,秦国在统一之后,只经过了14年就崩溃了。这对刘邦那一代人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在刘邦那一代人看来,周朝能够持续八百年,而秦朝只过了14年就崩溃,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周朝搞了分封制,秦朝没有。秦朝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一直在不断的削弱公族的势力,以加强国君的权力。其他各国也都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但相对来说,秦国是最为彻底的。所以,秦国崛起很快,但崩溃的时候,也因为缺乏王族的支持,国君一旦被架空,王族就没什么能力反抗了。这就是说,皇帝需要有实力的同姓诸侯的夹辅,否则,一旦皇帝被架空,就没人能帮得了皇帝了。又要分封,又要同姓诸侯夹辅王室,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汉初分封了大量诸侯国,但后来异姓王侯逐步被铲除完了,剩下的都是同姓王侯。而且有了刘邦和诸侯的约定,非刘氏不得王,否则天下共击之。汉初的分封后来确实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铲除吕氏的时候,刘姓诸侯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的。文帝一开始听到要被迎立为皇帝,还不太敢去,他的王傅说的也是,有同姓诸侯在外策应你,中央的权臣也不敢把你怎么样。文帝才敢去长安登基当皇帝。经过文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渐渐就比较强大了。而且,到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汉朝建立也已经过了近五十年,出生于战国时代,在身份认同上还把自己当作楚国人、赵国人、齐国人的那一代人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后面的人则从一出生开始,基本上就生活在汉朝的统治之下,认同也基本上就是汉人。也就是说,这时候具备了重新统一的条件。所以,到景帝时期,开始考虑削藩的问题。七国则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公开反叛朝廷。我们稍微看一下七国之乱涉及的几个主要地区,大体上就是战国时期赵国、齐国和楚国的地区。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楚国和赵国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的,齐国虽然直接投降了,但是是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而且,齐国也曾有过统一各国的机会。也就是说,这几个地方对秦国灭六国是最不服的,在心理上是最抗拒秦国的。所以,秦国在发生政治动荡之后,也就是赵高专权之后,率先起义的陈胜吴广是楚国人,灭秦的项羽是楚国贵族,刘邦本人也是楚国人。而赵国和齐国也是最先复国反抗的诸侯。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这几个地方也是最后被统一的地区。但与之前的情况不同的是,七国之乱的时候,反叛的诸侯王都是刘邦的后人,虽然各诸侯国反叛朝廷,但对反叛诸侯国的老百姓而言,已经不那么怀念故国了,并不支持各诸侯国反抗中央。所以,七国之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月,就被中央派出的军队平定了。朱永嘉曾经说,秦灭六国,刘邦击败项羽,实际上等于是秦国又统一了一遍六国。因为刘邦消灭项羽,他的根据地就是原来的秦国。其实,还不止这两次,从一定程度上说,汉朝中央军队平定七国之乱,也是秦国又消灭了一遍六国。因为这时候汉朝中央所在地,也是秦国的旧地盘。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到大一统,这不是秦始皇灭六国就完成的过程,而是从秦始皇灭六国到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是一个持续了近一百年的长期过程,才最终完成的。这之后,汉朝才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那么,反过来说,汉初的封建诸侯,实际上就是为之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做准备,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而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则是最后完成了这个过程,让汉朝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而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是什么情况?是刚经历了开元盛世,唐朝又一个巅峰期,从内到外都是巅峰时期。而安史之乱的发生,则终结了开元盛世,也打破了之前的大一统局面,而安史之乱也是以叛军内部的分裂和叛乱告终的,朝廷无力彻底平定叛乱,也无力消灭叛军的残余势力,只能通过设置更多的藩镇来相互制约,避免一个藩镇坐大。也就是说,安史之乱是从大一统走向分裂格局的转折点。这和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时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事件的初始爆发方向不同,虽都是地方挑战中央,但一个中央是稳固的,另一个是中央不稳。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缘由七国之乱是西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发起的诸侯国叛乱,首先挑起事端的吴国刘濞,然后刘濞联合其他刘氏诸侯国,如,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对抗汉朝政府,理由是“清君侧”。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采用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治国制度,除了重要的地方由朝廷直接管理外,全国其他地方都采用分封制,大肆分封刘姓亲王到全国各地。随着的年代的久远,诸侯国子孙和皇帝血缘关系渐渐疏远,比如,吴王刘濞和当今皇帝最近的血缘关系还得追溯到刘邦,吴王刘濞只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刘濞(bì)和刘邦只是叔侄的关系,当今景帝是刘邦的孙子,那景帝和刘濞算怎样的血缘关系呢?总之不算近亲。而且对皇权经常不以礼仪相待。当时景帝的权臣晁错看到这些弊端之后,就建议景帝削藩,并发表了《削藩策》。削藩是导火线,吴王刘濞于是联合其他诸侯六国发起了叛乱。八王之乱是西晋初年发生的诸侯王叛乱的事情。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建立西晋之后也大肆分封司马式一族为王,和以往的分封制不同,此次分封以郡为国,诸侯王即是藩地王爷,又是郡的最高长官,司马炎的这次分封的诸侯王完全是国中国,诸侯王不仅拥有完全独立的军队,还是拥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在封国,诸侯王可以随意任免自己的官员,而且封王的军队又是郡县的武力部队,西晋政权对郡县完全没有管辖权,而且最致命的是各个藩王可以随意出入藩地,这无疑为各个藩王结党营私提供了便利。司马炎这一切的做法无非是想将全国都在司马氏的控制下,任何其他非司马族人都无法深入政权内部。司马炎本身能力将这漏洞百出的制度治理的妥妥的,因此在司马炎的治理下,西晋也相安无事。如果司马炎的接班人是个正常中庸之人,也还能按部就班的执行。关键是司马炎的继承者司马衷是个白痴,凭他的智商,完全无能力治理整个国家,因此司马衷一上位,拥有强大军队支持的诸侯王开始蠢蠢欲动。并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又是个不安分的人,在成为皇后后,因自己没有儿子怕以后当不上太后,对当时的太子司马遹有废除之意,于是制造起了一系列的宫廷争端。在外因内扰的情况下,爆发了八王之乱。为什么两者最终结局不同七国之乱,从爆发到平定,只用了三个月,七国之乱之后,汉朝皇权得到了完全集中,至此汉朝再无内政之忧,这为汉武帝以后的对外讨伐匈奴打下了政治基础。八王之乱,从爆发到平息,维持了十六年,八王之乱之后,社会影响严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西晋政权不稳,最终导致亡国,更致命的是外族政权趁机进攻中原,导致此后近三百年的全国动乱,中国由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都是诸侯国的叛乱,为啥最终结局不一样呢。原因有很多:1、爆发契机不同。七王之乱爆发时,汉朝已经建国近50年,这50年中除了白登之围这种大规模战争,此后再也无大规模的战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汉朝国力雄厚。而八王之乱在国祚传至第二代时就已经爆发,西晋统一全国不久,完全没有实力也没有准备防止大规模的叛乱。2、对诸侯国的态度不同。汉朝和西晋都是分封制的实施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对诸侯王的态度不同。汉朝政权传递几代之后,早已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对诸侯王的削藩早已有准备,在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商量对策,只不过由于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不规模的执行。到景帝时,景帝也有主动削藩之心,七国之乱只不过相当于将计划提前。而西晋的分封制完完全全是一项国策在执行,全国的郡县都是诸侯国的领地,西晋政权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削藩。3、诸侯国实力不同。西汉的诸侯国有能力抵抗中央政府吗?完全没有,哪怕是实力最强大,准备最充分的吴国,爆发时举全国之力,从14岁到62岁的男丁全部聚合,也才20万人,而其中有多少有战斗力,想想便得知。而汉朝政府军常年都是处于备战状态。因此战斗力可想而知。而西晋时期,由于司马炎的决策,西晋政权没有自己的政府军,全国防守全靠藩王的私人部队,而现在各个藩王都怀有二心,因此全国被折腾的一篇狼藉。4、中央政府的稳固性不同。西汉的七国之乱,说到底还是普通的作乱,只要西汉政权本身是牢固的,再加上指挥者指挥得到,平叛只是时间问题。当时的当权者景帝有名的贤君,政权本身也稳固,手下还有周亚夫等一干名将,因此,如果根上是稳固的,地方上的一些作乱不会伤筋动骨。而八王之乱则完全不同,西晋政权本身不稳定,皇帝白痴,皇后和太子不和,政府各派人员为了争权夺势,斗的一锅粥,政府不强势,地方藩王又各怀鬼胎,在这种情况下,只会斗的越来越乱。汉初为什么要分封呢?第一个原因,秦国崩溃之后,各国迅速复国,说明统一需要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刘邦比秦始皇其实就小了三岁,完整的经历了从战国到秦国统一,秦国又崩溃的全过程。而秦国崩溃之后,各国的旧贵族纷纷复国,得到了很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在当时的人看来,大家的认识还是你是楚国人,我是赵国人,他是秦国人,即使秦国灭了楚国、赵国,一般的国家身份认同也并没有变成秦国人,还是觉得自己是赵国人,楚国人。所以,项羽在推翻秦朝之后,也是恢复了战国分立的割据,而且又分封了许多新的国家。把一些传统的强国划分成几个小国,以削弱他们。项羽自己则是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充当各国的盟主,而不是像秦始皇那样完全凌驾于各国之上。这就给了刘邦一个基本的认识,统一目前是不得人心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也就是说,需要分封各国。第二,秦朝崩溃的时候,非常快,而秦国的王族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能力。因为,秦的王族基本上被赵高全部杀完了。而且,秦国在统一之后,只经过了14年就崩溃了。这对刘邦那一代人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在刘邦那一代人看来,周朝能够持续八百年,而秦朝只过了14年就崩溃,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周朝搞了分封制,秦朝没有。秦朝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一直在不断的削弱公族的势力,以加强国君的权力。其他各国也都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但相对来说,秦国是最为彻底的。所以,秦国崛起很快,但崩溃的时候,也因为缺乏王族的支持,国君一旦被架空,王族就没什么能力反抗了。这就是说,皇帝需要有实力的同姓诸侯的夹辅,否则,一旦皇帝被架空,就没人能帮得了皇帝了。又要分封,又要同姓诸侯夹辅王室,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汉初分封了大量诸侯国,但后来异姓王侯逐步被铲除完了,剩下的都是同姓王侯。而且有了刘邦和诸侯的约定,非刘氏不得王,否则天下共击之。汉初的分封后来确实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铲除吕氏的时候,刘姓诸侯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的。文帝一开始听到要被迎立为皇帝,还不太敢去,他的王傅说的也是,有同姓诸侯在外策应你,中央的权臣也不敢把你怎么样。文帝才敢去长安登基当皇帝。经过文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渐渐就比较强大了。而且,到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汉朝建立也已经过了近五十年,出生于战国时代,在身份认同上还把自己当作楚国人、赵国人、齐国人的那一代人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后面的人则从一出生开始,基本上就生活在汉朝的统治之下,认同也基本上就是汉人。也就是说,这时候具备了重新统一的条件。所以,到景帝时期,开始考虑削藩的问题。七国则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公开反叛朝廷。我们稍微看一下七国之乱涉及的几个主要地区,大体上就是战国时期赵国、齐国和楚国的地区。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楚国和赵国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的,齐国虽然直接投降了,但是是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而且,齐国也曾有过统一各国的机会。也就是说,这几个地方对秦国灭六国是最不服的,在心理上是最抗拒秦国的。所以,秦国在发生政治动荡之后,也就是赵高专权之后,率先起义的陈胜吴广是楚国人,灭秦的项羽是楚国贵族,刘邦本人也是楚国人。而赵国和齐国也是最先复国反抗的诸侯。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这几个地方也是最后被统一的地区。但与之前的情况不同的是,七国之乱的时候,反叛的诸侯王都是刘邦的后人,虽然各诸侯国反叛朝廷,但对反叛诸侯国的老百姓而言,已经不那么怀念故国了,并不支持各诸侯国反抗中央。所以,七国之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月,就被中央派出的军队平定了。朱永嘉曾经说,秦灭六国,刘邦击败项羽,实际上等于是秦国又统一了一遍六国。因为刘邦消灭项羽,他的根据地就是原来的秦国。其实,还不止这两次,从一定程度上说,汉朝中央军队平定七国之乱,也是秦国又消灭了一遍六国。因为这时候汉朝中央所在地,也是秦国的旧地盘。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到大一统,这不是秦始皇灭六国就完成的过程,而是从秦始皇灭六国到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是一个持续了近一百年的长期过程,才最终完成的。这之后,汉朝才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那么,反过来说,汉初的封建诸侯,实际上就是为之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做准备,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而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则是最后完成了这个过程,让汉朝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而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是什么情况?是刚经历了开元盛世,唐朝又一个巅峰期,从内到外都是巅峰时期。而安史之乱的发生,则终结了开元盛世,也打破了之前的大一统局面,而安史之乱也是以叛军内部的分裂和叛乱告终的,朝廷无力彻底平定叛乱,也无力消灭叛军的残余势力,只能通过设置更多的藩镇来相互制约,避免一个藩镇坐大。也就是说,安史之乱是从大一统走向分裂格局的转折点。这和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时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汉景帝身边,好歹还有周亚夫、梁王刘武这样的铁杆粉丝。你看看朱允炆身边有啥?全都是一帮坑货。所以说汉景帝削藩,其实心里是有底气的。一方面老爹汉文帝给他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府库殷实,也就是兜里有钱。另一方面,汉景帝手下忠臣良将并不少,周亚夫和刘武就是典型。反观朱允炆削藩,其实就是小孩子过家家。黄子澄整天在他身边嚷嚷着要削藩,结果朱棣造反了,黄子澄两手一摊表示:这是武将的事情,我管不着!那么看看朱允炆身边有没有出色的武将呢?不好意思,像样的武将都被他爷爷朱元璋给砍了。而且老朱在位时,一言不合就要株连上万人,谁还敢给你们老朱家卖命?因此朱允炆身边出色的武将十分匮乏,这是他必败的原因之一。一、黄子澄想做第二个晁错?那就要看看阁下有几斤几两了!晁错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他不光文章写得好,而且善于分析国家大事。削藩的事情,也是晁错提出来建议汉景帝这么做的。这事儿本来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自然会按照晁错的办法去做。你以为晁错只会打嘴炮吗?当然不是。晁错既然能提出削藩,自然是有善后的底气。他知道汉景帝有能力平息叛乱,所以削藩势在必行。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这句话其实就看得出晁错的心思,那可真是高瞻远瞩。他早就料到了藩王会起兵造反,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早点面对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大。晁错这是胸有成竹地解决藩王的问题,其实晁错可不是在瞎掰。我们看看晁错的经历就知道,他对军事上的事情,也有一定涉猎。早年汉文帝时期,匈奴老是南下骚扰。汉文帝多次发兵,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晁错给汉文帝上了《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办法。此后,晁错又上了《守边劝农疏》,主要观点是用移民实边的办法抵御外敌。所以说晁错提出削藩,那是在通过充分调查后,所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反观黄子澄呢?他一直以来就是陪着朱允炆读书,从来没有调查过大明朝的军务。也没有提出过像样的削藩对策,只是一味地强调要削藩。傻子都知道削藩是好事,你以为朱棣不知道吗?他当然也知道削藩的好处。可是关键问题是,怎么削?如何善后?这才是黄子澄应该要考虑的,结果黄子澄一推三二五,啥也不管。二、汉景帝能平定七国之乱,多亏了有个好弟弟。在不少影视剧中,梁王刘武都是一个反面角色。为啥?因为梁王刘武觊觎哥哥汉景帝的皇位。这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不过整件事还真的要怪汉景帝。他们俩都是窦太后的亲生儿子,有一回汉景帝喝醉了,居然承诺等他百年之后,就把大位传给弟弟刘武。这事儿窦太后和刘武都放在了心上。刘武自然很高兴,更高兴的是窦太后。因为这么一来,窦太后可就有两个儿子都做皇帝了,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可是酒醒了以后,汉景帝就不认账了。这张臭嘴真该扇两巴掌,刘武他们也不敢提,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远没有电视剧里讲得那么夸张。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晁错提出削藩以后,汉朝立刻爆发了七国之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王们,纷纷要诛晁错清君侧。汉景帝这个怂货二话不说就把晁错给杀了,大哥啊,你也不听听晁错的对策?结果人家压根就没有退兵的意思。无奈之下,汉景帝只好选择平叛。这回是周亚夫带队前去平叛,不过周亚夫一直躲在暗处不肯动。为啥?因为他在等待战机。诸侯王们又不是傻子,难道坐着给周亚夫找到空子吗?这期间叛军疯狂猛攻梁国,一直都是梁王刘武在前面顶着。到了最后刘武甚至打算为国捐躯了,这个时候周亚夫才冒出来一举击溃了叛军。所以说没有梁王刘武在前面顶着,这事儿还真的挺难办的。刘武最后也没能熬得过汉景帝,在汉景帝驾崩之前就去世了。三、朱允炆身边都是一帮坑货。朱元璋没给朱允炆留下什么大将,唯一比较出色的耿炳文,也只是个善于防守的大将,所以他在野外作战就吃了朱棣的亏。为此朱允炆就把大军都交给了自己的发小李景隆。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是虎将,可李景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投降派。这家伙手握五六十万大军,每次跟朱棣交锋,都大败而归。不仅被击败了,还把五六十万人的装备、粮草辎重全都留给了朱棣。人家是去平定叛乱,你小子是去送装备的吗?所以说朱允炆的主力大军,在这家伙手里,简直把朱允炆给坑惨了。徐达家的三个儿子,那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老大徐辉祖表示坚决支持建文帝朱允炆,老二徐膺绪则表示,我不表态,你们打完了再说。老四徐增寿则整天给朱棣传递朱允炆这边的消息。鸡蛋放在了三个笼子里,还是你们会做买卖。黄子澄、齐泰这些人,一个个忠贞不二倒是不假,可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朱棣大军杀来以后,他们的态度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你说这么一个凑拢班子,怎么去跟朱棣的精兵强将们斗呢?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朱允炆手里的这帮大臣们,没一个管用的,所以手里军队再多也没啥用。总结:朱元璋需要负责任。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农民起义军中走出来的领袖人物,他们也都在自己的王朝实行了分封制。刘邦我们能理解,毕竟他刚从灭秦大战中走出来,秦朝是郡县制,对宗室非常差,结果被诸侯们灭了。因此刘邦打算用分封制和郡县制结合的方式。而朱元璋还搞分封制,这就有点开历史倒车的意思了。而且汉武帝的推恩令放在那儿,那么好的政策,朱元璋也不愿意用。为啥?因为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真正掌权,真正做地方上的土皇帝。朱元璋的心态是:就算后世再乱,那也是老朱家的天下,哪个子孙来做这个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参考资料:《汉书》、《明史》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事件的初始爆发方向不同,虽都是地方挑战中央,但一个中央是稳固的,另一个是中央不稳。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缘由七国之乱是西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发起的诸侯国叛乱,首先挑起事端的吴国刘濞,然后刘濞联合其他刘氏诸侯国,如,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对抗汉朝政府,理由是“清君侧”。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采用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治国制度,除了重要的地方由朝廷直接管理外,全国其他地方都采用分封制,大肆分封刘姓亲王到全国各地。随着的年代的久远,诸侯国子孙和皇帝血缘关系渐渐疏远,比如,吴王刘濞和当今皇帝最近的血缘关系还得追溯到刘邦,吴王刘濞只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刘濞(bì)和刘邦只是叔侄的关系,当今景帝是刘邦的孙子,那景帝和刘濞算怎样的血缘关系呢?总之不算近亲。而且对皇权经常不以礼仪相待。当时景帝的权臣晁错看到这些弊端之后,就建议景帝削藩,并发表了《削藩策》。削藩是导火线,吴王刘濞于是联合其他诸侯六国发起了叛乱。八王之乱是西晋初年发生的诸侯王叛乱的事情。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建立西晋之后也大肆分封司马式一族为王,和以往的分封制不同,此次分封以郡为国,诸侯王即是藩地王爷,又是郡的最高长官,司马炎的这次分封的诸侯王完全是国中国,诸侯王不仅拥有完全独立的军队,还是拥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在封国,诸侯王可以随意任免自己的官员,而且封王的军队又是郡县的武力部队,西晋政权对郡县完全没有管辖权,而且最致命的是各个藩王可以随意出入藩地,这无疑为各个藩王结党营私提供了便利。司马炎这一切的做法无非是想将全国都在司马氏的控制下,任何其他非司马族人都无法深入政权内部。司马炎本身能力将这漏洞百出的制度治理的妥妥的,因此在司马炎的治理下,西晋也相安无事。如果司马炎的接班人是个正常中庸之人,也还能按部就班的执行。关键是司马炎的继承者司马衷是个白痴,凭他的智商,完全无能力治理整个国家,因此司马衷一上位,拥有强大军队支持的诸侯王开始蠢蠢欲动。并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又是个不安分的人,在成为皇后后,因自己没有儿子怕以后当不上太后,对当时的太子司马遹有废除之意,于是制造起了一系列的宫廷争端。在外因内扰的情况下,爆发了八王之乱。为什么两者最终结局不同七国之乱,从爆发到平定,只用了三个月,七国之乱之后,汉朝皇权得到了完全集中,至此汉朝再无内政之忧,这为汉武帝以后的对外讨伐匈奴打下了政治基础。八王之乱,从爆发到平息,维持了十六年,八王之乱之后,社会影响严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西晋政权不稳,最终导致亡国,更致命的是外族政权趁机进攻中原,导致此后近三百年的全国动乱,中国由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都是诸侯国的叛乱,为啥最终结局不一样呢。原因有很多:1、爆发契机不同。七王之乱爆发时,汉朝已经建国近50年,这50年中除了白登之围这种大规模战争,此后再也无大规模的战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汉朝国力雄厚。而八王之乱在国祚传至第二代时就已经爆发,西晋统一全国不久,完全没有实力也没有准备防止大规模的叛乱。2、对诸侯国的态度不同。汉朝和西晋都是分封制的实施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对诸侯王的态度不同。汉朝政权传递几代之后,早已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对诸侯王的削藩早已有准备,在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商量对策,只不过由于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不规模的执行。到景帝时,景帝也有主动削藩之心,七国之乱只不过相当于将计划提前。而西晋的分封制完完全全是一项国策在执行,全国的郡县都是诸侯国的领地,西晋政权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削藩。3、诸侯国实力不同。西汉的诸侯国有能力抵抗中央政府吗?完全没有,哪怕是实力最强大,准备最充分的吴国,爆发时举全国之力,从14岁到62岁的男丁全部聚合,也才20万人,而其中有多少有战斗力,想想便得知。而汉朝政府军常年都是处于备战状态。因此战斗力可想而知。而西晋时期,由于司马炎的决策,西晋政权没有自己的政府军,全国防守全靠藩王的私人部队,而现在各个藩王都怀有二心,因此全国被折腾的一篇狼藉。4、中央政府的稳固性不同。西汉的七国之乱,说到底还是普通的作乱,只要西汉政权本身是牢固的,再加上指挥者指挥得到,平叛只是时间问题。当时的当权者景帝有名的贤君,政权本身也稳固,手下还有周亚夫等一干名将,因此,如果根上是稳固的,地方上的一些作乱不会伤筋动骨。而八王之乱则完全不同,西晋政权本身不稳定,皇帝白痴,皇后和太子不和,政府各派人员为了争权夺势,斗的一锅粥,政府不强势,地方藩王又各怀鬼胎,在这种情况下,只会斗的越来越乱。汉初为什么要分封呢?第一个原因,秦国崩溃之后,各国迅速复国,说明统一需要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刘邦比秦始皇其实就小了三岁,完整的经历了从战国到秦国统一,秦国又崩溃的全过程。而秦国崩溃之后,各国的旧贵族纷纷复国,得到了很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在当时的人看来,大家的认识还是你是楚国人,我是赵国人,他是秦国人,即使秦国灭了楚国、赵国,一般的国家身份认同也并没有变成秦国人,还是觉得自己是赵国人,楚国人。所以,项羽在推翻秦朝之后,也是恢复了战国分立的割据,而且又分封了许多新的国家。把一些传统的强国划分成几个小国,以削弱他们。项羽自己则是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充当各国的盟主,而不是像秦始皇那样完全凌驾于各国之上。这就给了刘邦一个基本的认识,统一目前是不得人心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也就是说,需要分封各国。第二,秦朝崩溃的时候,非常快,而秦国的王族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能力。因为,秦的王族基本上被赵高全部杀完了。而且,秦国在统一之后,只经过了14年就崩溃了。这对刘邦那一代人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在刘邦那一代人看来,周朝能够持续八百年,而秦朝只过了14年就崩溃,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周朝搞了分封制,秦朝没有。秦朝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一直在不断的削弱公族的势力,以加强国君的权力。其他各国也都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但相对来说,秦国是最为彻底的。所以,秦国崛起很快,但崩溃的时候,也因为缺乏王族的支持,国君一旦被架空,王族就没什么能力反抗了。这就是说,皇帝需要有实力的同姓诸侯的夹辅,否则,一旦皇帝被架空,就没人能帮得了皇帝了。又要分封,又要同姓诸侯夹辅王室,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汉初分封了大量诸侯国,但后来异姓王侯逐步被铲除完了,剩下的都是同姓王侯。而且有了刘邦和诸侯的约定,非刘氏不得王,否则天下共击之。汉初的分封后来确实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铲除吕氏的时候,刘姓诸侯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的。文帝一开始听到要被迎立为皇帝,还不太敢去,他的王傅说的也是,有同姓诸侯在外策应你,中央的权臣也不敢把你怎么样。文帝才敢去长安登基当皇帝。经过文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渐渐就比较强大了。而且,到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汉朝建立也已经过了近五十年,出生于战国时代,在身份认同上还把自己当作楚国人、赵国人、齐国人的那一代人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后面的人则从一出生开始,基本上就生活在汉朝的统治之下,认同也基本上就是汉人。也就是说,这时候具备了重新统一的条件。所以,到景帝时期,开始考虑削藩的问题。七国则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公开反叛朝廷。我们稍微看一下七国之乱涉及的几个主要地区,大体上就是战国时期赵国、齐国和楚国的地区。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楚国和赵国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的,齐国虽然直接投降了,但是是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而且,齐国也曾有过统一各国的机会。也就是说,这几个地方对秦国灭六国是最不服的,在心理上是最抗拒秦国的。所以,秦国在发生政治动荡之后,也就是赵高专权之后,率先起义的陈胜吴广是楚国人,灭秦的项羽是楚国贵族,刘邦本人也是楚国人。而赵国和齐国也是最先复国反抗的诸侯。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这几个地方也是最后被统一的地区。但与之前的情况不同的是,七国之乱的时候,反叛的诸侯王都是刘邦的后人,虽然各诸侯国反叛朝廷,但对反叛诸侯国的老百姓而言,已经不那么怀念故国了,并不支持各诸侯国反抗中央。所以,七国之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月,就被中央派出的军队平定了。朱永嘉曾经说,秦灭六国,刘邦击败项羽,实际上等于是秦国又统一了一遍六国。因为刘邦消灭项羽,他的根据地就是原来的秦国。其实,还不止这两次,从一定程度上说,汉朝中央军队平定七国之乱,也是秦国又消灭了一遍六国。因为这时候汉朝中央所在地,也是秦国的旧地盘。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到大一统,这不是秦始皇灭六国就完成的过程,而是从秦始皇灭六国到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是一个持续了近一百年的长期过程,才最终完成的。这之后,汉朝才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那么,反过来说,汉初的封建诸侯,实际上就是为之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做准备,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而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则是最后完成了这个过程,让汉朝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而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是什么情况?是刚经历了开元盛世,唐朝又一个巅峰期,从内到外都是巅峰时期。而安史之乱的发生,则终结了开元盛世,也打破了之前的大一统局面,而安史之乱也是以叛军内部的分裂和叛乱告终的,朝廷无力彻底平定叛乱,也无力消灭叛军的残余势力,只能通过设置更多的藩镇来相互制约,避免一个藩镇坐大。也就是说,安史之乱是从大一统走向分裂格局的转折点。这和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时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汉景帝身边,好歹还有周亚夫、梁王刘武这样的铁杆粉丝。你看看朱允炆身边有啥?全都是一帮坑货。所以说汉景帝削藩,其实心里是有底气的。一方面老爹汉文帝给他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府库殷实,也就是兜里有钱。另一方面,汉景帝手下忠臣良将并不少,周亚夫和刘武就是典型。反观朱允炆削藩,其实就是小孩子过家家。黄子澄整天在他身边嚷嚷着要削藩,结果朱棣造反了,黄子澄两手一摊表示:这是武将的事情,我管不着!那么看看朱允炆身边有没有出色的武将呢?不好意思,像样的武将都被他爷爷朱元璋给砍了。而且老朱在位时,一言不合就要株连上万人,谁还敢给你们老朱家卖命?因此朱允炆身边出色的武将十分匮乏,这是他必败的原因之一。一、黄子澄想做第二个晁错?那就要看看阁下有几斤几两了!晁错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他不光文章写得好,而且善于分析国家大事。削藩的事情,也是晁错提出来建议汉景帝这么做的。这事儿本来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自然会按照晁错的办法去做。你以为晁错只会打嘴炮吗?当然不是。晁错既然能提出削藩,自然是有善后的底气。他知道汉景帝有能力平息叛乱,所以削藩势在必行。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这句话其实就看得出晁错的心思,那可真是高瞻远瞩。他早就料到了藩王会起兵造反,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早点面对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大。晁错这是胸有成竹地解决藩王的问题,其实晁错可不是在瞎掰。我们看看晁错的经历就知道,他对军事上的事情,也有一定涉猎。早年汉文帝时期,匈奴老是南下骚扰。汉文帝多次发兵,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晁错给汉文帝上了《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办法。此后,晁错又上了《守边劝农疏》,主要观点是用移民实边的办法抵御外敌。所以说晁错提出削藩,那是在通过充分调查后,所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反观黄子澄呢?他一直以来就是陪着朱允炆读书,从来没有调查过大明朝的军务。也没有提出过像样的削藩对策,只是一味地强调要削藩。傻子都知道削藩是好事,你以为朱棣不知道吗?他当然也知道削藩的好处。可是关键问题是,怎么削?如何善后?这才是黄子澄应该要考虑的,结果黄子澄一推三二五,啥也不管。二、汉景帝能平定七国之乱,多亏了有个好弟弟。在不少影视剧中,梁王刘武都是一个反面角色。为啥?因为梁王刘武觊觎哥哥汉景帝的皇位。这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不过整件事还真的要怪汉景帝。他们俩都是窦太后的亲生儿子,有一回汉景帝喝醉了,居然承诺等他百年之后,就把大位传给弟弟刘武。这事儿窦太后和刘武都放在了心上。刘武自然很高兴,更高兴的是窦太后。因为这么一来,窦太后可就有两个儿子都做皇帝了,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可是酒醒了以后,汉景帝就不认账了。这张臭嘴真该扇两巴掌,刘武他们也不敢提,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远没有电视剧里讲得那么夸张。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晁错提出削藩以后,汉朝立刻爆发了七国之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王们,纷纷要诛晁错清君侧。汉景帝这个怂货二话不说就把晁错给杀了,大哥啊,你也不听听晁错的对策?结果人家压根就没有退兵的意思。无奈之下,汉景帝只好选择平叛。这回是周亚夫带队前去平叛,不过周亚夫一直躲在暗处不肯动。为啥?因为他在等待战机。诸侯王们又不是傻子,难道坐着给周亚夫找到空子吗?这期间叛军疯狂猛攻梁国,一直都是梁王刘武在前面顶着。到了最后刘武甚至打算为国捐躯了,这个时候周亚夫才冒出来一举击溃了叛军。所以说没有梁王刘武在前面顶着,这事儿还真的挺难办的。刘武最后也没能熬得过汉景帝,在汉景帝驾崩之前就去世了。三、朱允炆身边都是一帮坑货。朱元璋没给朱允炆留下什么大将,唯一比较出色的耿炳文,也只是个善于防守的大将,所以他在野外作战就吃了朱棣的亏。为此朱允炆就把大军都交给了自己的发小李景隆。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是虎将,可李景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投降派。这家伙手握五六十万大军,每次跟朱棣交锋,都大败而归。不仅被击败了,还把五六十万人的装备、粮草辎重全都留给了朱棣。人家是去平定叛乱,你小子是去送装备的吗?所以说朱允炆的主力大军,在这家伙手里,简直把朱允炆给坑惨了。徐达家的三个儿子,那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老大徐辉祖表示坚决支持建文帝朱允炆,老二徐膺绪则表示,我不表态,你们打完了再说。老四徐增寿则整天给朱棣传递朱允炆这边的消息。鸡蛋放在了三个笼子里,还是你们会做买卖。黄子澄、齐泰这些人,一个个忠贞不二倒是不假,可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朱棣大军杀来以后,他们的态度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你说这么一个凑拢班子,怎么去跟朱棣的精兵强将们斗呢?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朱允炆手里的这帮大臣们,没一个管用的,所以手里军队再多也没啥用。总结:朱元璋需要负责任。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农民起义军中走出来的领袖人物,他们也都在自己的王朝实行了分封制。刘邦我们能理解,毕竟他刚从灭秦大战中走出来,秦朝是郡县制,对宗室非常差,结果被诸侯们灭了。因此刘邦打算用分封制和郡县制结合的方式。而朱元璋还搞分封制,这就有点开历史倒车的意思了。而且汉武帝的推恩令放在那儿,那么好的政策,朱元璋也不愿意用。为啥?因为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真正掌权,真正做地方上的土皇帝。朱元璋的心态是:就算后世再乱,那也是老朱家的天下,哪个子孙来做这个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参考资料:《汉书》、《明史》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叛乱,七个刘姓诸侯联合起来意图推翻汉景帝。根本因素是专制皇权的矛盾。汉景帝是“文景之治”的主要成员,必定有过人之处,况且,当时还有许多忠于刘氏王朝,支持汉景帝的名将、名臣,如灌婴、陈平、周勃、周亚夫等。所以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必定会被平定!但我们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体味历史的崎岖奥妙!汉文帝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经过垓下一战,逼死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铲除异己,并大肆封刘姓王,前后共封11位刘姓王。各王都有自己的封地与势力,其中最强的有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了刘氏天下的一半,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公元前195年,刘邦病逝,吕雉专权,又大肆养植吕氏势力,大量启用吕姓娘家人,如吕禄、吕产等,这对社会也有不安定因素,因为,汉高祖曾言:“不是刘姓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吕氏封王,是违背此言的。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吕姓王欲起兵夺权,齐王刘襄以“率兵消灭不应为王者”为由,发兵西进长安,借助灌婴,周勃、王平的内部帮助,吕氏一派全部拿下,但封王势力进一步增强!吕后去世,吕姓势力铲除,周勃、陈平等商谋迎刘邦第四子代王刘恒入京为帝,于是,汉文帝即位,大赦天下,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开启汉朝“文景之治”盛世!周勃汉文帝在位23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刘恒第五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在继承文帝政策的同时,还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举措,企图减少各刘姓王的封地,巩固中央政权。动了刘姓封王的奶酪,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引起诸王的强烈反对,公元前154年,以齐王刘襄、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武装西进,其实际意图是想推翻汉景帝,史称“七国之乱”。所以,当汉景帝听七国之乱发生,慌忙之中,竟真杀了晁错,以期平定叛乱。然而,并不见效果,晁错杀了,七国叛军还是继续向长安推进。无奈,汉景帝只好派周亚夫武力平叛。没说,老将虎威还在,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击退七国联军,不出三个月,七国叛军做鸟兽散,诸王尽数被杀,“七国之乱”遂被平定!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解决了刘邦封刘姓王、以及吕后封吕姓王等历史遗留矛盾,加强了汉王朝中央统治力,将“文景之治”推向高潮,也为后面的汉武帝刘彻将大汉超推向鼎盛,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汉景帝杀不杀晁错,“七国之乱”都会被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汉景帝也算一代名君,能延续父亲开创的“文景之治”,必定有过人之处。二是大汉朝还有大批忠于汉的文武大臣,有些还是在汉高祖的战火之中走出来的,用他们来对付“七国之乱”,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三是七国叛军,实是乌合之众,各怀鬼心,毫无战斗力,在周亚夫的威力之下,不堪一击!周亚夫所以,可以说晁错真的是错杀了,支持“削藩”在孝文帝时,就大有其人,那就是袁盎,盎曾对孝文帝言:“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晁错是景帝当太子时的老师,对景帝帮助还是很大的。“七国之乱”的目的并非晁错,《史记》言:“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晁错与袁盎有隙,但却是“削藩”的共同者,最后是袁盎与窦婴促使景帝杀晁错的!所以,杀晁错与“七国之乱”有关,但关系不大,主要是晁错的宿敌袁盎与窦婴要让他死!谢谢邀请!汉景帝时期出现七国之乱,起因就在汉高祖的分封制上,汉高祖怕刘氏江山落到他人之手,清除异姓王,将他的子侄们分封到全国各地,给了他们很大的政治、军事权力,王位还可以一代代传下去。每个皇帝即位,又要封几个诸侯王,到了汉景帝时期,已经有28个诸侯王了。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上,像皇帝一样发号施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还想当皇帝,由于他们实力增大,直接威胁到汉景帝的中央政权。汉景帝看在眼里,一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御史大夫晁错,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感觉,若不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让他们横行下去,汉朝的天下就很难说了。他上书汉景帝,提出削弱地方势力的策略,汉景帝认为晁错这个提议非常好,就采纳晁错的意见,并委托晁错去办理。晁错先从楚王刘戊下手,说他不守孝道,太后去世还在饮酒作乐,本该杀头,可是皇上从轻发落,死罪免去,收回部分领地。紧接着,晁错有收回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的部分领地。这时吴王刘濞听说了这事,感觉要轮到自己了,心中大怒,立即发兵造反,并联略了20多个诸侯王,楚王、赵王、胶西王、胶东王积极相应,淄川王、济南王也参与,打着清除晁错的旗号,来夺取汉景帝的皇权。七路军马逼着长安,“七国之乱”由此开始。吴王刘濞有个臣子叫袁盎,他和晁错有仇,他暗中和汉景帝说,七国发兵目的是杀晁错,皇上若杀了晁错,他们就退兵了。汉景帝想,若杀了晁错能退兵,那就杀晁错吧!汉景帝就派人秘密地杀了晁错,然后派袁盎劝吴王等人退兵。吴王一听这话,大笑道,退什么兵?我早就想当皇帝了,这个机会我能放过吗?汉景帝一看不能退兵,后悔杀了晁错,立即命周亚夫出兵平叛。周亚夫是一个有名的将才,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平定了“七国之乱”。谢谢邀请,我是白话历史君!西晋,汉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生涯前期,与曾经的西汉王朝非常相似!西汉历经楚汉之争,结束了秦末乱世。而西晋除灭吴蜀,终结了三国之争。而在统一华夏之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亲戚作乱的动荡期,分别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现在有个常用成语叫“乱七八糟”,而这个成语的来源便是中国历史上这两次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不过虽然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诸侯王叛乱,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结果和影响却大不一样。我们先看看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刘启刚刚即位不过两年,吴王刘濞便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各自在封地聚众起事。这场变乱导火线是,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西汉七国之乱虽然声势浩大,但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平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到光熙元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这两场动乱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同姓皇族作乱争权。而其过程、结果以及影响都有着很大区别。首先过程:七国之乱是七王集体作乱,八王之乱则是各自为战,先后争权。结果:七国之乱三个月被平,中央王朝胜利。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胜出,晋惠帝被杀,另立傀儡。影响:,西汉景帝成功平定了 "七国之乱",并以此为契机,牢牢地将权利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西汉通过这场叛乱基本解决了诸侯王离心问题,为后来的武帝盛世打下了基础。从而使得大汉王朝,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朝代。西晋八王之乱不仅持续了十六年,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和之后东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局面。事件的初始爆发方向不同,虽都是地方挑战中央,但一个中央是稳固的,另一个是中央不稳。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缘由七国之乱是西汉景帝时期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发起的诸侯国叛乱,首先挑起事端的吴国刘濞,然后刘濞联合其他刘氏诸侯国,如,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对抗汉朝政府,理由是“清君侧”。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采用郡县制和分封制的治国制度,除了重要的地方由朝廷直接管理外,全国其他地方都采用分封制,大肆分封刘姓亲王到全国各地。随着的年代的久远,诸侯国子孙和皇帝血缘关系渐渐疏远,比如,吴王刘濞和当今皇帝最近的血缘关系还得追溯到刘邦,吴王刘濞只是刘邦哥哥的儿子,刘濞(bì)和刘邦只是叔侄的关系,当今景帝是刘邦的孙子,那景帝和刘濞算怎样的血缘关系呢?总之不算近亲。而且对皇权经常不以礼仪相待。当时景帝的权臣晁错看到这些弊端之后,就建议景帝削藩,并发表了《削藩策》。削藩是导火线,吴王刘濞于是联合其他诸侯六国发起了叛乱。八王之乱是西晋初年发生的诸侯王叛乱的事情。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建立西晋之后也大肆分封司马式一族为王,和以往的分封制不同,此次分封以郡为国,诸侯王即是藩地王爷,又是郡的最高长官,司马炎的这次分封的诸侯王完全是国中国,诸侯王不仅拥有完全独立的军队,还是拥有独立的人事任免权,在封国,诸侯王可以随意任免自己的官员,而且封王的军队又是郡县的武力部队,西晋政权对郡县完全没有管辖权,而且最致命的是各个藩王可以随意出入藩地,这无疑为各个藩王结党营私提供了便利。司马炎这一切的做法无非是想将全国都在司马氏的控制下,任何其他非司马族人都无法深入政权内部。司马炎本身能力将这漏洞百出的制度治理的妥妥的,因此在司马炎的治理下,西晋也相安无事。如果司马炎的接班人是个正常中庸之人,也还能按部就班的执行。关键是司马炎的继承者司马衷是个白痴,凭他的智商,完全无能力治理整个国家,因此司马衷一上位,拥有强大军队支持的诸侯王开始蠢蠢欲动。并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又是个不安分的人,在成为皇后后,因自己没有儿子怕以后当不上太后,对当时的太子司马遹有废除之意,于是制造起了一系列的宫廷争端。在外因内扰的情况下,爆发了八王之乱。为什么两者最终结局不同七国之乱,从爆发到平定,只用了三个月,七国之乱之后,汉朝皇权得到了完全集中,至此汉朝再无内政之忧,这为汉武帝以后的对外讨伐匈奴打下了政治基础。八王之乱,从爆发到平息,维持了十六年,八王之乱之后,社会影响严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且西晋政权不稳,最终导致亡国,更致命的是外族政权趁机进攻中原,导致此后近三百年的全国动乱,中国由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都是诸侯国的叛乱,为啥最终结局不一样呢。原因有很多:1、爆发契机不同。七王之乱爆发时,汉朝已经建国近50年,这50年中除了白登之围这种大规模战争,此后再也无大规模的战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汉朝国力雄厚。而八王之乱在国祚传至第二代时就已经爆发,西晋统一全国不久,完全没有实力也没有准备防止大规模的叛乱。2、对诸侯国的态度不同。汉朝和西晋都是分封制的实施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对诸侯王的态度不同。汉朝政权传递几代之后,早已看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对诸侯王的削藩早已有准备,在文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商量对策,只不过由于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不规模的执行。到景帝时,景帝也有主动削藩之心,七国之乱只不过相当于将计划提前。而西晋的分封制完完全全是一项国策在执行,全国的郡县都是诸侯国的领地,西晋政权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削藩。3、诸侯国实力不同。西汉的诸侯国有能力抵抗中央政府吗?完全没有,哪怕是实力最强大,准备最充分的吴国,爆发时举全国之力,从14岁到62岁的男丁全部聚合,也才20万人,而其中有多少有战斗力,想想便得知。而汉朝政府军常年都是处于备战状态。因此战斗力可想而知。而西晋时期,由于司马炎的决策,西晋政权没有自己的政府军,全国防守全靠藩王的私人部队,而现在各个藩王都怀有二心,因此全国被折腾的一篇狼藉。4、中央政府的稳固性不同。西汉的七国之乱,说到底还是普通的作乱,只要西汉政权本身是牢固的,再加上指挥者指挥得到,平叛只是时间问题。当时的当权者景帝有名的贤君,政权本身也稳固,手下还有周亚夫等一干名将,因此,如果根上是稳固的,地方上的一些作乱不会伤筋动骨。而八王之乱则完全不同,西晋政权本身不稳定,皇帝白痴,皇后和太子不和,政府各派人员为了争权夺势,斗的一锅粥,政府不强势,地方藩王又各怀鬼胎,在这种情况下,只会斗的越来越乱。汉初为什么要分封呢?第一个原因,秦国崩溃之后,各国迅速复国,说明统一需要过程,不能一步到位。刘邦比秦始皇其实就小了三岁,完整的经历了从战国到秦国统一,秦国又崩溃的全过程。而秦国崩溃之后,各国的旧贵族纷纷复国,得到了很广泛的响应和支持。在当时的人看来,大家的认识还是你是楚国人,我是赵国人,他是秦国人,即使秦国灭了楚国、赵国,一般的国家身份认同也并没有变成秦国人,还是觉得自己是赵国人,楚国人。所以,项羽在推翻秦朝之后,也是恢复了战国分立的割据,而且又分封了许多新的国家。把一些传统的强国划分成几个小国,以削弱他们。项羽自己则是以西楚霸王的身份充当各国的盟主,而不是像秦始皇那样完全凌驾于各国之上。这就给了刘邦一个基本的认识,统一目前是不得人心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过渡。也就是说,需要分封各国。第二,秦朝崩溃的时候,非常快,而秦国的王族几乎没有什么反抗能力。因为,秦的王族基本上被赵高全部杀完了。而且,秦国在统一之后,只经过了14年就崩溃了。这对刘邦那一代人的震撼是非常之大的。所以,在刘邦那一代人看来,周朝能够持续八百年,而秦朝只过了14年就崩溃,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周朝搞了分封制,秦朝没有。秦朝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就一直在不断的削弱公族的势力,以加强国君的权力。其他各国也都经历了这样的变化,但相对来说,秦国是最为彻底的。所以,秦国崛起很快,但崩溃的时候,也因为缺乏王族的支持,国君一旦被架空,王族就没什么能力反抗了。这就是说,皇帝需要有实力的同姓诸侯的夹辅,否则,一旦皇帝被架空,就没人能帮得了皇帝了。又要分封,又要同姓诸侯夹辅王室,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汉初分封了大量诸侯国,但后来异姓王侯逐步被铲除完了,剩下的都是同姓王侯。而且有了刘邦和诸侯的约定,非刘氏不得王,否则天下共击之。汉初的分封后来确实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铲除吕氏的时候,刘姓诸侯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的。文帝一开始听到要被迎立为皇帝,还不太敢去,他的王傅说的也是,有同姓诸侯在外策应你,中央的权臣也不敢把你怎么样。文帝才敢去长安登基当皇帝。经过文帝时期的休养生息,汉朝的国力渐渐就比较强大了。而且,到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汉朝建立也已经过了近五十年,出生于战国时代,在身份认同上还把自己当作楚国人、赵国人、齐国人的那一代人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后面的人则从一出生开始,基本上就生活在汉朝的统治之下,认同也基本上就是汉人。也就是说,这时候具备了重新统一的条件。所以,到景帝时期,开始考虑削藩的问题。七国则以“诛晁错、清君侧”为旗号,公开反叛朝廷。我们稍微看一下七国之乱涉及的几个主要地区,大体上就是战国时期赵国、齐国和楚国的地区。在秦国灭六国的过程中,楚国和赵国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的,齐国虽然直接投降了,但是是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而且,齐国也曾有过统一各国的机会。也就是说,这几个地方对秦国灭六国是最不服的,在心理上是最抗拒秦国的。所以,秦国在发生政治动荡之后,也就是赵高专权之后,率先起义的陈胜吴广是楚国人,灭秦的项羽是楚国贵族,刘邦本人也是楚国人。而赵国和齐国也是最先复国反抗的诸侯。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这几个地方也是最后被统一的地区。但与之前的情况不同的是,七国之乱的时候,反叛的诸侯王都是刘邦的后人,虽然各诸侯国反叛朝廷,但对反叛诸侯国的老百姓而言,已经不那么怀念故国了,并不支持各诸侯国反抗中央。所以,七国之乱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三个月,就被中央派出的军队平定了。朱永嘉曾经说,秦灭六国,刘邦击败项羽,实际上等于是秦国又统一了一遍六国。因为刘邦消灭项羽,他的根据地就是原来的秦国。其实,还不止这两次,从一定程度上说,汉朝中央军队平定七国之乱,也是秦国又消灭了一遍六国。因为这时候汉朝中央所在地,也是秦国的旧地盘。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到大一统,这不是秦始皇灭六国就完成的过程,而是从秦始皇灭六国到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是一个持续了近一百年的长期过程,才最终完成的。这之后,汉朝才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那么,反过来说,汉初的封建诸侯,实际上就是为之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做准备,是一个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而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则是最后完成了这个过程,让汉朝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而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是什么情况?是刚经历了开元盛世,唐朝又一个巅峰期,从内到外都是巅峰时期。而安史之乱的发生,则终结了开元盛世,也打破了之前的大一统局面,而安史之乱也是以叛军内部的分裂和叛乱告终的,朝廷无力彻底平定叛乱,也无力消灭叛军的残余势力,只能通过设置更多的藩镇来相互制约,避免一个藩镇坐大。也就是说,安史之乱是从大一统走向分裂格局的转折点。这和汉朝平定七国之乱时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汉景帝身边,好歹还有周亚夫、梁王刘武这样的铁杆粉丝。你看看朱允炆身边有啥?全都是一帮坑货。所以说汉景帝削藩,其实心里是有底气的。一方面老爹汉文帝给他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府库殷实,也就是兜里有钱。另一方面,汉景帝手下忠臣良将并不少,周亚夫和刘武就是典型。反观朱允炆削藩,其实就是小孩子过家家。黄子澄整天在他身边嚷嚷着要削藩,结果朱棣造反了,黄子澄两手一摊表示:这是武将的事情,我管不着!那么看看朱允炆身边有没有出色的武将呢?不好意思,像样的武将都被他爷爷朱元璋给砍了。而且老朱在位时,一言不合就要株连上万人,谁还敢给你们老朱家卖命?因此朱允炆身边出色的武将十分匮乏,这是他必败的原因之一。一、黄子澄想做第二个晁错?那就要看看阁下有几斤几两了!晁错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他不光文章写得好,而且善于分析国家大事。削藩的事情,也是晁错提出来建议汉景帝这么做的。这事儿本来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汉景帝为了汉朝的长治久安,自然会按照晁错的办法去做。你以为晁错只会打嘴炮吗?当然不是。晁错既然能提出削藩,自然是有善后的底气。他知道汉景帝有能力平息叛乱,所以削藩势在必行。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这句话其实就看得出晁错的心思,那可真是高瞻远瞩。他早就料到了藩王会起兵造反,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早点面对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越大。晁错这是胸有成竹地解决藩王的问题,其实晁错可不是在瞎掰。我们看看晁错的经历就知道,他对军事上的事情,也有一定涉猎。早年汉文帝时期,匈奴老是南下骚扰。汉文帝多次发兵,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晁错给汉文帝上了《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办法。此后,晁错又上了《守边劝农疏》,主要观点是用移民实边的办法抵御外敌。所以说晁错提出削藩,那是在通过充分调查后,所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反观黄子澄呢?他一直以来就是陪着朱允炆读书,从来没有调查过大明朝的军务。也没有提出过像样的削藩对策,只是一味地强调要削藩。傻子都知道削藩是好事,你以为朱棣不知道吗?他当然也知道削藩的好处。可是关键问题是,怎么削?如何善后?这才是黄子澄应该要考虑的,结果黄子澄一推三二五,啥也不管。二、汉景帝能平定七国之乱,多亏了有个好弟弟。在不少影视剧中,梁王刘武都是一个反面角色。为啥?因为梁王刘武觊觎哥哥汉景帝的皇位。这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不过整件事还真的要怪汉景帝。他们俩都是窦太后的亲生儿子,有一回汉景帝喝醉了,居然承诺等他百年之后,就把大位传给弟弟刘武。这事儿窦太后和刘武都放在了心上。刘武自然很高兴,更高兴的是窦太后。因为这么一来,窦太后可就有两个儿子都做皇帝了,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可是酒醒了以后,汉景帝就不认账了。这张臭嘴真该扇两巴掌,刘武他们也不敢提,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远没有电视剧里讲得那么夸张。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晁错提出削藩以后,汉朝立刻爆发了七国之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王们,纷纷要诛晁错清君侧。汉景帝这个怂货二话不说就把晁错给杀了,大哥啊,你也不听听晁错的对策?结果人家压根就没有退兵的意思。无奈之下,汉景帝只好选择平叛。这回是周亚夫带队前去平叛,不过周亚夫一直躲在暗处不肯动。为啥?因为他在等待战机。诸侯王们又不是傻子,难道坐着给周亚夫找到空子吗?这期间叛军疯狂猛攻梁国,一直都是梁王刘武在前面顶着。到了最后刘武甚至打算为国捐躯了,这个时候周亚夫才冒出来一举击溃了叛军。所以说没有梁王刘武在前面顶着,这事儿还真的挺难办的。刘武最后也没能熬得过汉景帝,在汉景帝驾崩之前就去世了。三、朱允炆身边都是一帮坑货。朱元璋没给朱允炆留下什么大将,唯一比较出色的耿炳文,也只是个善于防守的大将,所以他在野外作战就吃了朱棣的亏。为此朱允炆就把大军都交给了自己的发小李景隆。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李文忠是虎将,可李景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投降派。这家伙手握五六十万大军,每次跟朱棣交锋,都大败而归。不仅被击败了,还把五六十万人的装备、粮草辎重全都留给了朱棣。人家是去平定叛乱,你小子是去送装备的吗?所以说朱允炆的主力大军,在这家伙手里,简直把朱允炆给坑惨了。徐达家的三个儿子,那也都不是省油的灯。老大徐辉祖表示坚决支持建文帝朱允炆,老二徐膺绪则表示,我不表态,你们打完了再说。老四徐增寿则整天给朱棣传递朱允炆这边的消息。鸡蛋放在了三个笼子里,还是你们会做买卖。黄子澄、齐泰这些人,一个个忠贞不二倒是不假,可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朱棣大军杀来以后,他们的态度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你说这么一个凑拢班子,怎么去跟朱棣的精兵强将们斗呢?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朱允炆手里的这帮大臣们,没一个管用的,所以手里军队再多也没啥用。总结:朱元璋需要负责任。刘邦和朱元璋都是农民起义军中走出来的领袖人物,他们也都在自己的王朝实行了分封制。刘邦我们能理解,毕竟他刚从灭秦大战中走出来,秦朝是郡县制,对宗室非常差,结果被诸侯们灭了。因此刘邦打算用分封制和郡县制结合的方式。而朱元璋还搞分封制,这就有点开历史倒车的意思了。而且汉武帝的推恩令放在那儿,那么好的政策,朱元璋也不愿意用。为啥?因为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真正掌权,真正做地方上的土皇帝。朱元璋的心态是:就算后世再乱,那也是老朱家的天下,哪个子孙来做这个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参考资料:《汉书》、《明史》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叛乱,七个刘姓诸侯联合起来意图推翻汉景帝。根本因素是专制皇权的矛盾。吴楚七国和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都是声势浩大一度连战连捷,但是为什么一个短期平定一个持续这么久,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领导层的决策,吴楚七国反叛的背景是汉文帝削蕃巩固中央集权,在贾谊、晁错等人的建议谋划下,朝廷就已经有计划的开始实施削藩的有关政策,在削弱诸侯国权力上,主要采用贾谊的方法,在采用拉拢安抚方法的同时,将大诸侯国变成小诸侯国,从而削弱它们的实力。再加上一些重要诸侯王如齐王刘襄、城阳王刘章的英年早逝,淮南厉王刘长、济北王刘兴居的造反自杀,使得刘恒能够将部分诸侯国赐封给了自己的儿子们。梁国在当时是拥有110余城的大国,太子刘启的胞弟刘武,被从代王转封为梁王,将地理上这个居于牵制东方诸国、屏蔽朝廷的关键位置掌握到了中央手中,汉文帝使列侯一概就国,功臣如绛侯周勃也不例外,目的是便于控制首都局势,避免在发生变乱时受到功臣勋旧派的掣肘;通过皇太子刘启失手打死吴王刘濞世子的事件,摸清了诸侯国的实力;让强力削藩的晁错成为了未来景帝的帮手,并在临死前给儿子留下了一位平叛大将周亚夫。已经初步削弱了地方诸侯的实力,引发七国兵变的导火线是当时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七国之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首先,作为文帝血脉子孙以外的高祖旁支诸侯王的被削,在中央皇权集团中已经成为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君臣一心,意见比较统一。其次,各诸侯国的封地范围大大缩小,从高祖分封时天下的一半地区,已经降低到了不满朝廷管辖地域的十分之二。虽然名义上说是七国,实际上也就是原先的吴国、楚国和齐国的势力范围。第三,在七国叛乱前,晁错已经削掉了楚王的东海郡、赵王的常山郡和胶西王的六个县,给各诸侯王了一个下马威。第四,各诸侯王在举兵造反问题上不团结,勇猛的胶西王在刚开始时也不愿起兵造反,后在吴王刘濞的诱惑下才答应。起兵后,齐王将闾临时背约守城,济北王志和淮南王安都为国内亲汉势力所阻,未得起兵。而胶西王卬和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又率兵去攻打齐国都城,与汉军作战的就只剩下了吴楚两国军队。第五,汉朝建立以来,偃武修文,与民休息,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百姓生活日渐好转,所以臣民拥戴汉室。晁错被诛杀后,七国兵变就已经失去了能够让天下人信服的借口,没有了正当的理由,名不正言不顺,与天下思定的道义相违。第六,作为吴楚联军统帅的刘濞,对于有才能的人不予征用,特别是在战前不采用大将田伯禄率兵五万沿长江、淮河而上,攻取淮南、长沙,进入武关,为大军开辟根据地的建议和桓将军引领步军直取洛阳,抢占敖仓的良言善计,在谋战方面已经败阵。第七,用袁盎的话说,吴王刘濞所招集的人才,不是豪杰,而是无赖、犯罪分子和亡命之徒,这些人只会作乱。第八,吴楚联军在梁国面前止步,久攻不下,挫折了锐气。第九,战事在淮北平地进行,吴军居于不利地位。以周亚夫为首的朝廷平叛军队,不仅在实力上和吴楚叛军相当,而且还能制定出符合当时实际的平叛措施,由梁国正面誓死抵抗,朝廷军队出兵断绝叛军粮道的做法,靠稳扎稳打的办法,拖垮了吴楚联军。第十,刘濞有反相的说法如果是真的话,那从高祖封他为吴王时,朝廷就可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在太子刘启打死其世子之前,吴国是国富兵不强,只想偏安一隅,要不怎么在平定诸吕政变时怎么没有见到吴王刘濞的身影?吴世子被刘启打死后,引起了汉吴双方的猜疑,吴王濞自此二十多年托病不朝,汉文帝刘恒也多次责难刘濞,并扣押他的使臣,从吴王刘濞使臣对文帝的话语看,吴王将病是因为害怕被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装的。而朝廷方面虽然杀晃错做错了但总体战略决策没有问题,再加上周亚夫的英明指挥也就是说吴楚七国从开始就已经注定是败局而安史之乱不一样,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 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声色犬马,权欲熏心,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 。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促使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加之,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节度使的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决策问题很大,首先是安禄山在河北攻城掠地的时候,唐玄宗还不相信,反应上就慢了一节,唐玄宗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接着任命他的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唐玄宗于十一月十五日派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唐朝的精锐边军大多还没有赶回,高仙芝、封常清临时在长安、洛阳募兵,得到的是市井子弟,缺乏战斗经验,而且还没有经过训练。] 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上阻碍,但由于杨国忠的无能,使安禄山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就攻入洛阳。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肯投降,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退守潼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可是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要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唐玄宗在洛阳失守之后,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起用病废在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令其率军20万,镇守潼关。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哥舒翰进驻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命其子安庆绪率兵攻潼关,被哥舒翰击退。安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安禄山见强攻不行,便命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而将精锐部队隐蔽起来,想诱使哥舒翰弃险出战。五月,唐玄宗接到叛将崔乾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就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哥舒翰立即上书玄宗,认为:安禄山久习用兵,今起兵叛乱,不会不作准备,一定是用羸师弱卒来引诱我们,如若进兵,正好中计。况且叛军劳师远征,利在速。官军凭借潼关天险抵挡他们,利在坚守。且叛军暴虐无道,失去民心,日渐衰颓,很快就要发生内乱,(那时)再攻打他便可不战而擒。与此同时,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叛将史思明,打了几个大胜仗,进展十分顺利,因此他们二人认为潼关只宜坚守,不可轻出,二人主张引朔方军北取范阳,覆叛军巢穴,促使叛军内部溃散。玄宗轻信谗言,对郭、李良谋置之不理,便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哥舒翰被逼无奈,抚膺恸哭。唐玄宗错误估计形势,拒绝采取据守险要、持久疲敌、伺机出击的方针,过早地出关反攻,结果造成人地两失,使平叛战争急转直下。崔乾佑潜锋蓄锐,诱唐军弃险出战;会战时,又偃旗欲遁,诱唐军进入伏击区,因而取得大胜,然后关中地区就沦陷了唐玄宗糊涂,继位的唐肃宗也好不到哪去,。早期郭子仪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再加上张巡、许远守睢阳,兵力最多时也不满7000,前后400余战,竟然歼灭叛军12万人。睢阳坚守10月之久,在此其间朝廷不断地得到江淮财赋的接济,已完成了恢复、准备到反攻的过程,前一个月已收复西京长安,在睢阳陷落后10天又收复了东京洛阳,叛军再也无力南下。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阳坚守10月之久。本来安禄山被杀叛军内讧时局一度好起来的时候,唐肃宗待安庆绪逃至邺城一年后才下令攻讨,发兵数十万竟不设元帅,无统一节度;久围城不下,粮秣不继,军心不稳,终于酿成一次大溃败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启用唐将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统兵进军洛阳。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安史之乱持续这么久,完全是因为朝廷早期武备松弛,用人有误,唐玄宗重用了安禄山自养贼寇,最后害了自己,防卫关中的时候听信谗言,自杀大将胡乱指挥,造成溃败,在叛军内讧局势利于朝廷的时候,唐肃宗胡乱部署让邺城之战惨败,所以才导致安史之乱持续了那么久,平定后又造成藩镇割据的隐患
文章TAG:
天将雄师七国之乱攻略 天将雄师114副本攻略 天将 天将雄师 七国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