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位者攻略人物,战将风云里人物的技能
作者:本站作者
1,战将风云里人物的技能
人物有4个义士 方士 谋士 羽士各个技能程出不穷各有各的特色是不是持久到0了 有时候持久没了不及时修就会把装备化了。
2,克鲁赛德战记人物攻略 五星破坏者斯黛拉怎么样
在克鲁赛德战记中,五星破坏者斯黛拉怎么样么?破坏者斯黛拉的属性好不好?破坏者斯黛拉的能力值又如何呢?接下来,响当当就为各位小伙伴带来克鲁赛德战记人物攻略之五星破坏者斯黛拉介绍!希望对各位喜欢克鲁赛德战记的小伙伴能有所帮助! 破坏者斯黛拉 职业:骑士 背景资料 师傅史坦因抢走史拉的技术制造机械军团让她十分内疚。史拉认为这是自己的报应便决定破坏师傅做出来的所有机械。 一般资料 一般技能 苍穹之击 主动效果 依照技能连环数的不同给予(50/142/322)%的物理伤害让敌人飞到远处。在突击过程中将不会被倒退。 被动效果 使用3连环技能时在5秒间对有害效果处于免疫状态。在效果期间受到伤害时将立即突击给予敌人攻击力322%的物理伤害。2秒仅限额外启动1次。 获得方法 契约书,勇士升级 能力值 Lv 1 Lv 50 Max+4 攻击 124 185 259 血量 2360 4396 6154 爆击 10 物防 10 66 92 魔防 22 373 522 更多克鲁赛德战记实用攻略,敬请关注克鲁赛德战记手游专区。
3,人退休后才明白同学情同事情朋友情都是虚情假意怎么看
历史上有两个朝代的国公最知名,唐朝的国公们是被太宗皇帝请上了凌烟阁,流芳百世,明朝的国公们却被洪武大帝杀得所剩无几。爵位,一般都是有军功才会授予,而国公通常只有王朝开国时才会出现;在爵位排序中,王爵第一,公爵第二,而国公是第一等公爵,后面还有郡公、县公。唐初,国公是第三等爵位,从一品,第一等是亲王爵位,第二等是郡王、嗣王爵位。国公是非李姓宗室功臣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唐开国功臣都是国公。长孙无忌,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李世民小舅子,爵封刘国公,后来改封为齐国公,最后凌烟阁上定为赵国公。杜如晦,秦王府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爵封蔡国公,去世后进封为莱国公。房玄龄,同为秦王府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执掌贞观朝二十余年,被封为梁国公。魏征,不同于房杜二人,他毫无军功,也非李唐开国功臣,竟然也能被授予国公爵位,可以看出太宗对他的重视,凌烟阁上排名还在房玄龄之上,爵封郑国公。尉迟敬德,李世民第一号心腹爱将,立下赫赫战功,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爵封鄂国公。李靖,大唐军神,第一战将,虽然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但还是受到了李世民重用,爵封卫国公。秦叔宝与程咬金,瓦岗寨虎将,投奔李唐后战功无数,分别被封为胡国公和卢国公。李勣,即徐世绩,徐茂公,作为贞观朝后期重要将领,爵封英国公,我们是不是可以宣布英国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领土?唐朝的国公们都受到了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的优待,反观明朝的国公们,日子相当凄惨。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封了六个国公,称为开国六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后来又因为军功封了蓝玉为凉国公、傅友德为颖国公,此外还有开国公常升(常茂的弟弟)。这九个国公善终的没有几个。胡惟庸案爆发近10年后,朱元璋以李善长牵扯胡惟庸谋反,诛杀其全家七十余口;郑国公常茂军中无状,造成投降的纳哈出再次反叛,被削爵流放,爵位传给其弟常升,改为开国公,常升牵扯蓝玉案被杀;宋国公冯胜,与女婿周王来往密切,受朱元璋猜忌被杀;卫国公邓愈早逝,他儿子邓镇袭爵,因为是李善长的亲家,与李善长一起被杀;凉国公蓝玉军中养数千义子,被杀;颖国公傅友德受朱元璋猜忌被杀;能安稳把爵位传下去的只有徐达的魏国公了,李文忠的曹国公传给儿子李景隆后,在朱棣朝被废。历史上有两个朝代的国公最知名,唐朝的国公们是被太宗皇帝请上了凌烟阁,流芳百世,明朝的国公们却被洪武大帝杀得所剩无几。爵位,一般都是有军功才会授予,而国公通常只有王朝开国时才会出现;在爵位排序中,王爵第一,公爵第二,而国公是第一等公爵,后面还有郡公、县公。唐初,国公是第三等爵位,从一品,第一等是亲王爵位,第二等是郡王、嗣王爵位。国公是非李姓宗室功臣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唐开国功臣都是国公。长孙无忌,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李世民小舅子,爵封刘国公,后来改封为齐国公,最后凌烟阁上定为赵国公。杜如晦,秦王府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爵封蔡国公,去世后进封为莱国公。房玄龄,同为秦王府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执掌贞观朝二十余年,被封为梁国公。魏征,不同于房杜二人,他毫无军功,也非李唐开国功臣,竟然也能被授予国公爵位,可以看出太宗对他的重视,凌烟阁上排名还在房玄龄之上,爵封郑国公。尉迟敬德,李世民第一号心腹爱将,立下赫赫战功,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爵封鄂国公。李靖,大唐军神,第一战将,虽然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但还是受到了李世民重用,爵封卫国公。秦叔宝与程咬金,瓦岗寨虎将,投奔李唐后战功无数,分别被封为胡国公和卢国公。李勣,即徐世绩,徐茂公,作为贞观朝后期重要将领,爵封英国公,我们是不是可以宣布英国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领土?唐朝的国公们都受到了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的优待,反观明朝的国公们,日子相当凄惨。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封了六个国公,称为开国六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后来又因为军功封了蓝玉为凉国公、傅友德为颖国公,此外还有开国公常升(常茂的弟弟)。这九个国公善终的没有几个。胡惟庸案爆发近10年后,朱元璋以李善长牵扯胡惟庸谋反,诛杀其全家七十余口;郑国公常茂军中无状,造成投降的纳哈出再次反叛,被削爵流放,爵位传给其弟常升,改为开国公,常升牵扯蓝玉案被杀;宋国公冯胜,与女婿周王来往密切,受朱元璋猜忌被杀;卫国公邓愈早逝,他儿子邓镇袭爵,因为是李善长的亲家,与李善长一起被杀;凉国公蓝玉军中养数千义子,被杀;颖国公傅友德受朱元璋猜忌被杀;能安稳把爵位传下去的只有徐达的魏国公了,李文忠的曹国公传给儿子李景隆后,在朱棣朝被废。猫鼠,mc历史上有两个朝代的国公最知名,唐朝的国公们是被太宗皇帝请上了凌烟阁,流芳百世,明朝的国公们却被洪武大帝杀得所剩无几。爵位,一般都是有军功才会授予,而国公通常只有王朝开国时才会出现;在爵位排序中,王爵第一,公爵第二,而国公是第一等公爵,后面还有郡公、县公。唐初,国公是第三等爵位,从一品,第一等是亲王爵位,第二等是郡王、嗣王爵位。国公是非李姓宗室功臣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唐开国功臣都是国公。长孙无忌,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李世民小舅子,爵封刘国公,后来改封为齐国公,最后凌烟阁上定为赵国公。杜如晦,秦王府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爵封蔡国公,去世后进封为莱国公。房玄龄,同为秦王府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执掌贞观朝二十余年,被封为梁国公。魏征,不同于房杜二人,他毫无军功,也非李唐开国功臣,竟然也能被授予国公爵位,可以看出太宗对他的重视,凌烟阁上排名还在房玄龄之上,爵封郑国公。尉迟敬德,李世民第一号心腹爱将,立下赫赫战功,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爵封鄂国公。李靖,大唐军神,第一战将,虽然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但还是受到了李世民重用,爵封卫国公。秦叔宝与程咬金,瓦岗寨虎将,投奔李唐后战功无数,分别被封为胡国公和卢国公。李勣,即徐世绩,徐茂公,作为贞观朝后期重要将领,爵封英国公,我们是不是可以宣布英国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领土?唐朝的国公们都受到了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的优待,反观明朝的国公们,日子相当凄惨。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封了六个国公,称为开国六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后来又因为军功封了蓝玉为凉国公、傅友德为颖国公,此外还有开国公常升(常茂的弟弟)。这九个国公善终的没有几个。胡惟庸案爆发近10年后,朱元璋以李善长牵扯胡惟庸谋反,诛杀其全家七十余口;郑国公常茂军中无状,造成投降的纳哈出再次反叛,被削爵流放,爵位传给其弟常升,改为开国公,常升牵扯蓝玉案被杀;宋国公冯胜,与女婿周王来往密切,受朱元璋猜忌被杀;卫国公邓愈早逝,他儿子邓镇袭爵,因为是李善长的亲家,与李善长一起被杀;凉国公蓝玉军中养数千义子,被杀;颖国公傅友德受朱元璋猜忌被杀;能安稳把爵位传下去的只有徐达的魏国公了,李文忠的曹国公传给儿子李景隆后,在朱棣朝被废。猫鼠,mc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雍正虽脱颖而出,但争斗仍在继续。争斗的原因有三点:一、“九子夺嫡”中,兄弟们相互伤害,以至累积许多无法化解的深仇大恨;二、雍正继位有点“诡异”,拿不出让兄弟们心服口服的证据,合法性受到质疑;三、从努尔哈赤到雍正,清朝的权力交接始终伴随着动荡不安,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惯性。因此,雍正要坐稳皇位,就必须对阵营外的兄弟展开清理。在这个清理过程中,胤禩与胤禟的下场,无疑是最悲凉的。首当其冲是胤禟,在空间上绕了一个大圈子,终被雍正打击致死康熙废除太子后,胤禟积极活动,先后为胤禩与胤禵造势,因而与胤禛结下仇怨。后来,胤禟的母亲仗着康熙的生前的宠爱,得罪了雍正;胤禟在康熙遗体前,当着雍正的面“箕踞对坐”,傲慢无礼,根本不把雍正放在眼里。雍正的气度本就不高,新仇旧恨加一起,很快就对胤禟动手。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康熙去世仅一个月,雍正就逮捕了胤禟家的12位佣人,并发配边疆。等到胤禟家的佣人被清理完后,胤禵恰好到京,就在当天,雍正发布一道谕旨:“大将军来京,其往复尚未定,俟胡土克图喇嘛等到日,再为商榷,西宁不可无人驻扎,命九贝子前往——《永宪录》”这道谕旨,表面看是让胤禟去西北统兵,实际上是发配。胤禟当即抗旨,理由也非常充分:皇考大丧还不过百日。清代帝后之丧,百日内是服丧期。面对祖宗家法,雍正也无奈,只能缓缓。过了百日,雍正就催促胤禟上路,并将胤禟与家人分离隔绝,只允许他带少量随从。胤禟到西北后,年羹尧奉雍正之命对其监视、软禁。即便如此,胤禟也没“本分”。他一方面散尽家财,为自己在西北赢得好的名声。相传,胤禟特别吩咐下人,购买东西时不允许讨价还价,甚至故意高于市场价成交。另一方面,他用满文与拉丁文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新密码,并向京城传递信息。雍正四年,雍正先将胤禟开除宗籍,接着将其押至保定。胤禟启程后,雍正就给直隶总督李绂口传谕旨。李绂对雍正的意图心领神会,给直隶各州县的官员打招呼:胤禟一旦入境,就将其秘密押送到保定。李绂为了关押胤禟,特地在总督衙门前临时建造三间小房子,墙壁加厚加高,前门异常坚固,另设转桶递送饮食,并派重兵把守。雍正给李绂下达秘令,对胤禟“无为而严”,“严待听其自为”,除“下贱饮食”以转桶送入外,一切笔、墨、床、帐、书,即便是一块冰、一碗汤也不能给。当时正值六月酷暑,这是故意折磨胤禟,让其生不如死,让他自行了断。李绂接到密令后,自然是照单全收,像对待死刑犯一样折磨胤禟。一个月后,胤禟开始进入生命倒计时,经常有头痛腹泻之症。雍正得知后,明面上表示关心,背地里提醒李绂不要因此而“疏虞”。八月十六日,李绂向雍正密奏胤禟的状况:今日塞思黑饮食大减,水饭亦不甚进,似有欲自了之意,或旬日内外。此时的胤禟,已经生命垂危,但雍正依旧不肯放过他。八月二十七日是胤禟的生日,但也成了他的忌日,他在那天于保定的特制牢房,“腹泻不止卒于幽所”,享年44岁。胤禟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人,头七也无人到灵前祭奠。秋媚说:胤禟是皇位争夺战的参与者,也是一位失败者。他遇见一位刻薄寡恩的胜利者,导致失败的代价过于惨重。贤王的戏剧与悲剧所谓戏剧,指的是他在康熙朝短暂地辉煌过,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大感意外;所谓悲剧,指的是被雍正抽丝剥茧,最终一步步走向阴曹地府。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到了胤禩身上起不到实际效果。他是贤王,受到朝野一致称赞,不仅没能得天下,还成了夺嫡之争的牺牲品。康熙去世的第二天,雍正就作出一番人事安排,任命胤禩为总里事务大臣,过了几天又封其为亲王。雍正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胤禩是雍正所有兄弟中最有才干、名声最好、影响力最大的一位,雍正曾评价他:“允禩颇有识量,为人聪明强干,谦洁自矢,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但胤禩的才能并不能为雍正所用,甚至还是皇权的威胁,所以,雍正要先稳住他,让其不敢轻举妄动,以此对兄弟们进行分化瓦解。在用高官厚禄稳住胤禩的同时,雍正不仅没有给他任何实权,反而对其处处防范、打击甚至羞辱,比如,雍正因一点小事,故意罚胤禩跪太庙;在胤禩身边安插眼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清理胤禩的党羽……雍正四年正月,雍正将胤禩的党羽清理完,皇位坐稳后,就开始给他编织罪名。他想杀胤禩,却又不愿承担骂名,因此,他诱导王公大臣表态:“允禩之罪,实若当杀,众人奏请,朕即决断。事关重大,尔等各陈所思,倘若并不尽表忠心,乃是为臣之人悖理不忠之处。”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没有一个人敢说胤禩不该杀。等到舆论造势结束,雍正先将胤禩开除宗籍,革除黄带子,并将其改名为“阿其那”。接着,将胤禩囚禁于宗人府,由两名太监随侍,外面重兵把守。胤禩被圈禁后,各种折磨也接踵而至。九月,胤禩呕吐不止,接着又不能进食。雍正四年九月初十,胤禩“呕吐不止卒于幽所”,享年46岁。此时,离胤禟去世还不到半个月。一个死于上吐,一个死于下泻。是巧合还是雍正有意安排,就不得而知了。胤禟、胤禩去世后,雍正多次说他们的死是“伏冥诛”,即被天意所杀。但全天下人都知道,这是雍正推卸责任,“无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秋媚说:雍正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确实有过不少功劳,但迫害兄弟的罪名也不能掩盖。历史上有两个朝代的国公最知名,唐朝的国公们是被太宗皇帝请上了凌烟阁,流芳百世,明朝的国公们却被洪武大帝杀得所剩无几。爵位,一般都是有军功才会授予,而国公通常只有王朝开国时才会出现;在爵位排序中,王爵第一,公爵第二,而国公是第一等公爵,后面还有郡公、县公。唐初,国公是第三等爵位,从一品,第一等是亲王爵位,第二等是郡王、嗣王爵位。国公是非李姓宗室功臣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唐开国功臣都是国公。长孙无忌,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李世民小舅子,爵封刘国公,后来改封为齐国公,最后凌烟阁上定为赵国公。杜如晦,秦王府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爵封蔡国公,去世后进封为莱国公。房玄龄,同为秦王府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执掌贞观朝二十余年,被封为梁国公。魏征,不同于房杜二人,他毫无军功,也非李唐开国功臣,竟然也能被授予国公爵位,可以看出太宗对他的重视,凌烟阁上排名还在房玄龄之上,爵封郑国公。尉迟敬德,李世民第一号心腹爱将,立下赫赫战功,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爵封鄂国公。李靖,大唐军神,第一战将,虽然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但还是受到了李世民重用,爵封卫国公。秦叔宝与程咬金,瓦岗寨虎将,投奔李唐后战功无数,分别被封为胡国公和卢国公。李勣,即徐世绩,徐茂公,作为贞观朝后期重要将领,爵封英国公,我们是不是可以宣布英国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领土?唐朝的国公们都受到了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的优待,反观明朝的国公们,日子相当凄惨。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封了六个国公,称为开国六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后来又因为军功封了蓝玉为凉国公、傅友德为颖国公,此外还有开国公常升(常茂的弟弟)。这九个国公善终的没有几个。胡惟庸案爆发近10年后,朱元璋以李善长牵扯胡惟庸谋反,诛杀其全家七十余口;郑国公常茂军中无状,造成投降的纳哈出再次反叛,被削爵流放,爵位传给其弟常升,改为开国公,常升牵扯蓝玉案被杀;宋国公冯胜,与女婿周王来往密切,受朱元璋猜忌被杀;卫国公邓愈早逝,他儿子邓镇袭爵,因为是李善长的亲家,与李善长一起被杀;凉国公蓝玉军中养数千义子,被杀;颖国公傅友德受朱元璋猜忌被杀;能安稳把爵位传下去的只有徐达的魏国公了,李文忠的曹国公传给儿子李景隆后,在朱棣朝被废。猫鼠,mc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雍正虽脱颖而出,但争斗仍在继续。争斗的原因有三点:一、“九子夺嫡”中,兄弟们相互伤害,以至累积许多无法化解的深仇大恨;二、雍正继位有点“诡异”,拿不出让兄弟们心服口服的证据,合法性受到质疑;三、从努尔哈赤到雍正,清朝的权力交接始终伴随着动荡不安,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惯性。因此,雍正要坐稳皇位,就必须对阵营外的兄弟展开清理。在这个清理过程中,胤禩与胤禟的下场,无疑是最悲凉的。首当其冲是胤禟,在空间上绕了一个大圈子,终被雍正打击致死康熙废除太子后,胤禟积极活动,先后为胤禩与胤禵造势,因而与胤禛结下仇怨。后来,胤禟的母亲仗着康熙的生前的宠爱,得罪了雍正;胤禟在康熙遗体前,当着雍正的面“箕踞对坐”,傲慢无礼,根本不把雍正放在眼里。雍正的气度本就不高,新仇旧恨加一起,很快就对胤禟动手。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康熙去世仅一个月,雍正就逮捕了胤禟家的12位佣人,并发配边疆。等到胤禟家的佣人被清理完后,胤禵恰好到京,就在当天,雍正发布一道谕旨:“大将军来京,其往复尚未定,俟胡土克图喇嘛等到日,再为商榷,西宁不可无人驻扎,命九贝子前往——《永宪录》”这道谕旨,表面看是让胤禟去西北统兵,实际上是发配。胤禟当即抗旨,理由也非常充分:皇考大丧还不过百日。清代帝后之丧,百日内是服丧期。面对祖宗家法,雍正也无奈,只能缓缓。过了百日,雍正就催促胤禟上路,并将胤禟与家人分离隔绝,只允许他带少量随从。胤禟到西北后,年羹尧奉雍正之命对其监视、软禁。即便如此,胤禟也没“本分”。他一方面散尽家财,为自己在西北赢得好的名声。相传,胤禟特别吩咐下人,购买东西时不允许讨价还价,甚至故意高于市场价成交。另一方面,他用满文与拉丁文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新密码,并向京城传递信息。雍正四年,雍正先将胤禟开除宗籍,接着将其押至保定。胤禟启程后,雍正就给直隶总督李绂口传谕旨。李绂对雍正的意图心领神会,给直隶各州县的官员打招呼:胤禟一旦入境,就将其秘密押送到保定。李绂为了关押胤禟,特地在总督衙门前临时建造三间小房子,墙壁加厚加高,前门异常坚固,另设转桶递送饮食,并派重兵把守。雍正给李绂下达秘令,对胤禟“无为而严”,“严待听其自为”,除“下贱饮食”以转桶送入外,一切笔、墨、床、帐、书,即便是一块冰、一碗汤也不能给。当时正值六月酷暑,这是故意折磨胤禟,让其生不如死,让他自行了断。李绂接到密令后,自然是照单全收,像对待死刑犯一样折磨胤禟。一个月后,胤禟开始进入生命倒计时,经常有头痛腹泻之症。雍正得知后,明面上表示关心,背地里提醒李绂不要因此而“疏虞”。八月十六日,李绂向雍正密奏胤禟的状况:今日塞思黑饮食大减,水饭亦不甚进,似有欲自了之意,或旬日内外。此时的胤禟,已经生命垂危,但雍正依旧不肯放过他。八月二十七日是胤禟的生日,但也成了他的忌日,他在那天于保定的特制牢房,“腹泻不止卒于幽所”,享年44岁。胤禟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人,头七也无人到灵前祭奠。秋媚说:胤禟是皇位争夺战的参与者,也是一位失败者。他遇见一位刻薄寡恩的胜利者,导致失败的代价过于惨重。贤王的戏剧与悲剧所谓戏剧,指的是他在康熙朝短暂地辉煌过,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大感意外;所谓悲剧,指的是被雍正抽丝剥茧,最终一步步走向阴曹地府。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到了胤禩身上起不到实际效果。他是贤王,受到朝野一致称赞,不仅没能得天下,还成了夺嫡之争的牺牲品。康熙去世的第二天,雍正就作出一番人事安排,任命胤禩为总里事务大臣,过了几天又封其为亲王。雍正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胤禩是雍正所有兄弟中最有才干、名声最好、影响力最大的一位,雍正曾评价他:“允禩颇有识量,为人聪明强干,谦洁自矢,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但胤禩的才能并不能为雍正所用,甚至还是皇权的威胁,所以,雍正要先稳住他,让其不敢轻举妄动,以此对兄弟们进行分化瓦解。在用高官厚禄稳住胤禩的同时,雍正不仅没有给他任何实权,反而对其处处防范、打击甚至羞辱,比如,雍正因一点小事,故意罚胤禩跪太庙;在胤禩身边安插眼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清理胤禩的党羽……雍正四年正月,雍正将胤禩的党羽清理完,皇位坐稳后,就开始给他编织罪名。他想杀胤禩,却又不愿承担骂名,因此,他诱导王公大臣表态:“允禩之罪,实若当杀,众人奏请,朕即决断。事关重大,尔等各陈所思,倘若并不尽表忠心,乃是为臣之人悖理不忠之处。”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没有一个人敢说胤禩不该杀。等到舆论造势结束,雍正先将胤禩开除宗籍,革除黄带子,并将其改名为“阿其那”。接着,将胤禩囚禁于宗人府,由两名太监随侍,外面重兵把守。胤禩被圈禁后,各种折磨也接踵而至。九月,胤禩呕吐不止,接着又不能进食。雍正四年九月初十,胤禩“呕吐不止卒于幽所”,享年46岁。此时,离胤禟去世还不到半个月。一个死于上吐,一个死于下泻。是巧合还是雍正有意安排,就不得而知了。胤禟、胤禩去世后,雍正多次说他们的死是“伏冥诛”,即被天意所杀。但全天下人都知道,这是雍正推卸责任,“无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秋媚说:雍正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确实有过不少功劳,但迫害兄弟的罪名也不能掩盖。建文帝的无能明朝洪武三十一年,西历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由太孙朱允炆(建文帝)继承。朱元璋在世期间,将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一网打尽,而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对当时还在人世的太子朱标表示,自己在为朱标清洗荆棘。而朱元璋清洗荆棘的同时,还把其他的儿子册封在边关做了诸侯王——朱元璋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方面,在边关封王,目的是防止北元残余势力反攻回来,而边关的诸侯国,可以为朝廷起到缓冲作用。二来,一旦朝廷被权臣控制,诸侯王可以发兵勤王。▲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以后,对北元并没有太多忌惮,倒是生怕诸侯王会危害到自己,于是,建文元年开始,建文帝就开始打压、迫害诸侯王们。而燕王朱棣,也在建文帝的打压范围内。正如《明朝那些事》里面提到的那样,朱棣的智商,足以让他知道,如果不是必死无疑,造反的成功率是不足以让他一个诸侯王,去冒那么大的风险的。被迫无奈的燕王朱棣,只好起兵讨伐建文朝廷,由此,靖难之役拉开序幕。靖难之役的最初,是燕王的三个府,对抗整个大明朝廷,而建文朝廷举全国之力,不能一举荡平朱棣,可见建文帝的无能。而建文四年(西历1402年),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长驱直入、跋涉千里来到南京城外,并且一举攻陷南京——拥有千里之遥缓冲的建文帝,居然能让朱棣打到南京,也可以证明建文帝的无能。▲明成祖就这样,无能的建文帝垮了。随后,皇宫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的怪异行为建文帝兵败后下落何方,这一历史未解之谜,迄今为止,已经争议六百多年,依旧没有定论。而朱棣攻入南京后,第一时间宣布建文帝死于大火,随后不久,朱棣宣布大明朝廷不能一日无主,于是,登基称帝,史称永乐帝。朱棣在宣布建文帝死讯以后,同时命人将建文帝后宫的嫔妃,悉数处决,这一行为,曾引起不少人质疑:朱棣这么做目的何在?原因探究其一:朱棣的行为,是从法理上,对自己的称帝行为,进行补救。从西周以来,中国就开始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此,当朱棣要求方孝孺为自己起草登基诏书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对话:方孝孺:殿下,您不能当皇帝,因为建文帝即便死了,人家还有太子在,论法律,该由太子继位。朱棣:太子还是个几岁小孩,能管好天下么?还是我辛苦点,我来。方孝孺:然而即便太子不能继位,建文帝还有弟弟,兄终弟及可以,侄儿死了叔叔继位,没听说过。方孝孺的顶撞,给自己换来了诛杀十族。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朱棣需要弥补自己合法性问题。而明朝朱元璋时代开始,奉行人殉制度——也就是皇帝死后,所有妃子都要陪葬。而此时,不论是建文帝的儿子还是弟弟,都在自己手里控制,逼迫他们表示不愿意登基当皇帝,推举自己称帝很容易。唯独建文帝下落不明,这让自己的登基之路困难重重。而如果以殉葬的名义杀掉建文帝的妃子,可以坐实建文帝已死、建文时代已经过去这件事,日后即便有人再以建文帝的名义起事,也可以说是冒名顶替。其二:断绝言论,斩除后患。建文帝后宫妃子众多,如此多的妃子很多都是在朝廷中有后台的,一旦跟朝廷中的势力联合起来,四处散步流言肯定是对朱棣致命打击,本来就身不正,更怕影子斜了。况且这些妃子肯定是有怀了建文帝孩子的,一旦这些后代子孙长大起来,更是对朱棣有着十分大的威胁,所以不管怎样,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们直接赐死,以绝后患。历史上有两个朝代的国公最知名,唐朝的国公们是被太宗皇帝请上了凌烟阁,流芳百世,明朝的国公们却被洪武大帝杀得所剩无几。爵位,一般都是有军功才会授予,而国公通常只有王朝开国时才会出现;在爵位排序中,王爵第一,公爵第二,而国公是第一等公爵,后面还有郡公、县公。唐初,国公是第三等爵位,从一品,第一等是亲王爵位,第二等是郡王、嗣王爵位。国公是非李姓宗室功臣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唐开国功臣都是国公。长孙无忌,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李世民小舅子,爵封刘国公,后来改封为齐国公,最后凌烟阁上定为赵国公。杜如晦,秦王府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爵封蔡国公,去世后进封为莱国公。房玄龄,同为秦王府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执掌贞观朝二十余年,被封为梁国公。魏征,不同于房杜二人,他毫无军功,也非李唐开国功臣,竟然也能被授予国公爵位,可以看出太宗对他的重视,凌烟阁上排名还在房玄龄之上,爵封郑国公。尉迟敬德,李世民第一号心腹爱将,立下赫赫战功,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爵封鄂国公。李靖,大唐军神,第一战将,虽然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但还是受到了李世民重用,爵封卫国公。秦叔宝与程咬金,瓦岗寨虎将,投奔李唐后战功无数,分别被封为胡国公和卢国公。李勣,即徐世绩,徐茂公,作为贞观朝后期重要将领,爵封英国公,我们是不是可以宣布英国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领土?唐朝的国公们都受到了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的优待,反观明朝的国公们,日子相当凄惨。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封了六个国公,称为开国六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后来又因为军功封了蓝玉为凉国公、傅友德为颖国公,此外还有开国公常升(常茂的弟弟)。这九个国公善终的没有几个。胡惟庸案爆发近10年后,朱元璋以李善长牵扯胡惟庸谋反,诛杀其全家七十余口;郑国公常茂军中无状,造成投降的纳哈出再次反叛,被削爵流放,爵位传给其弟常升,改为开国公,常升牵扯蓝玉案被杀;宋国公冯胜,与女婿周王来往密切,受朱元璋猜忌被杀;卫国公邓愈早逝,他儿子邓镇袭爵,因为是李善长的亲家,与李善长一起被杀;凉国公蓝玉军中养数千义子,被杀;颖国公傅友德受朱元璋猜忌被杀;能安稳把爵位传下去的只有徐达的魏国公了,李文忠的曹国公传给儿子李景隆后,在朱棣朝被废。猫鼠,mc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雍正虽脱颖而出,但争斗仍在继续。争斗的原因有三点:一、“九子夺嫡”中,兄弟们相互伤害,以至累积许多无法化解的深仇大恨;二、雍正继位有点“诡异”,拿不出让兄弟们心服口服的证据,合法性受到质疑;三、从努尔哈赤到雍正,清朝的权力交接始终伴随着动荡不安,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惯性。因此,雍正要坐稳皇位,就必须对阵营外的兄弟展开清理。在这个清理过程中,胤禩与胤禟的下场,无疑是最悲凉的。首当其冲是胤禟,在空间上绕了一个大圈子,终被雍正打击致死康熙废除太子后,胤禟积极活动,先后为胤禩与胤禵造势,因而与胤禛结下仇怨。后来,胤禟的母亲仗着康熙的生前的宠爱,得罪了雍正;胤禟在康熙遗体前,当着雍正的面“箕踞对坐”,傲慢无礼,根本不把雍正放在眼里。雍正的气度本就不高,新仇旧恨加一起,很快就对胤禟动手。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康熙去世仅一个月,雍正就逮捕了胤禟家的12位佣人,并发配边疆。等到胤禟家的佣人被清理完后,胤禵恰好到京,就在当天,雍正发布一道谕旨:“大将军来京,其往复尚未定,俟胡土克图喇嘛等到日,再为商榷,西宁不可无人驻扎,命九贝子前往——《永宪录》”这道谕旨,表面看是让胤禟去西北统兵,实际上是发配。胤禟当即抗旨,理由也非常充分:皇考大丧还不过百日。清代帝后之丧,百日内是服丧期。面对祖宗家法,雍正也无奈,只能缓缓。过了百日,雍正就催促胤禟上路,并将胤禟与家人分离隔绝,只允许他带少量随从。胤禟到西北后,年羹尧奉雍正之命对其监视、软禁。即便如此,胤禟也没“本分”。他一方面散尽家财,为自己在西北赢得好的名声。相传,胤禟特别吩咐下人,购买东西时不允许讨价还价,甚至故意高于市场价成交。另一方面,他用满文与拉丁文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新密码,并向京城传递信息。雍正四年,雍正先将胤禟开除宗籍,接着将其押至保定。胤禟启程后,雍正就给直隶总督李绂口传谕旨。李绂对雍正的意图心领神会,给直隶各州县的官员打招呼:胤禟一旦入境,就将其秘密押送到保定。李绂为了关押胤禟,特地在总督衙门前临时建造三间小房子,墙壁加厚加高,前门异常坚固,另设转桶递送饮食,并派重兵把守。雍正给李绂下达秘令,对胤禟“无为而严”,“严待听其自为”,除“下贱饮食”以转桶送入外,一切笔、墨、床、帐、书,即便是一块冰、一碗汤也不能给。当时正值六月酷暑,这是故意折磨胤禟,让其生不如死,让他自行了断。李绂接到密令后,自然是照单全收,像对待死刑犯一样折磨胤禟。一个月后,胤禟开始进入生命倒计时,经常有头痛腹泻之症。雍正得知后,明面上表示关心,背地里提醒李绂不要因此而“疏虞”。八月十六日,李绂向雍正密奏胤禟的状况:今日塞思黑饮食大减,水饭亦不甚进,似有欲自了之意,或旬日内外。此时的胤禟,已经生命垂危,但雍正依旧不肯放过他。八月二十七日是胤禟的生日,但也成了他的忌日,他在那天于保定的特制牢房,“腹泻不止卒于幽所”,享年44岁。胤禟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人,头七也无人到灵前祭奠。秋媚说:胤禟是皇位争夺战的参与者,也是一位失败者。他遇见一位刻薄寡恩的胜利者,导致失败的代价过于惨重。贤王的戏剧与悲剧所谓戏剧,指的是他在康熙朝短暂地辉煌过,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大感意外;所谓悲剧,指的是被雍正抽丝剥茧,最终一步步走向阴曹地府。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到了胤禩身上起不到实际效果。他是贤王,受到朝野一致称赞,不仅没能得天下,还成了夺嫡之争的牺牲品。康熙去世的第二天,雍正就作出一番人事安排,任命胤禩为总里事务大臣,过了几天又封其为亲王。雍正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胤禩是雍正所有兄弟中最有才干、名声最好、影响力最大的一位,雍正曾评价他:“允禩颇有识量,为人聪明强干,谦洁自矢,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但胤禩的才能并不能为雍正所用,甚至还是皇权的威胁,所以,雍正要先稳住他,让其不敢轻举妄动,以此对兄弟们进行分化瓦解。在用高官厚禄稳住胤禩的同时,雍正不仅没有给他任何实权,反而对其处处防范、打击甚至羞辱,比如,雍正因一点小事,故意罚胤禩跪太庙;在胤禩身边安插眼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清理胤禩的党羽……雍正四年正月,雍正将胤禩的党羽清理完,皇位坐稳后,就开始给他编织罪名。他想杀胤禩,却又不愿承担骂名,因此,他诱导王公大臣表态:“允禩之罪,实若当杀,众人奏请,朕即决断。事关重大,尔等各陈所思,倘若并不尽表忠心,乃是为臣之人悖理不忠之处。”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没有一个人敢说胤禩不该杀。等到舆论造势结束,雍正先将胤禩开除宗籍,革除黄带子,并将其改名为“阿其那”。接着,将胤禩囚禁于宗人府,由两名太监随侍,外面重兵把守。胤禩被圈禁后,各种折磨也接踵而至。九月,胤禩呕吐不止,接着又不能进食。雍正四年九月初十,胤禩“呕吐不止卒于幽所”,享年46岁。此时,离胤禟去世还不到半个月。一个死于上吐,一个死于下泻。是巧合还是雍正有意安排,就不得而知了。胤禟、胤禩去世后,雍正多次说他们的死是“伏冥诛”,即被天意所杀。但全天下人都知道,这是雍正推卸责任,“无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秋媚说:雍正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确实有过不少功劳,但迫害兄弟的罪名也不能掩盖。建文帝的无能明朝洪武三十一年,西历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由太孙朱允炆(建文帝)继承。朱元璋在世期间,将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一网打尽,而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对当时还在人世的太子朱标表示,自己在为朱标清洗荆棘。而朱元璋清洗荆棘的同时,还把其他的儿子册封在边关做了诸侯王——朱元璋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方面,在边关封王,目的是防止北元残余势力反攻回来,而边关的诸侯国,可以为朝廷起到缓冲作用。二来,一旦朝廷被权臣控制,诸侯王可以发兵勤王。▲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以后,对北元并没有太多忌惮,倒是生怕诸侯王会危害到自己,于是,建文元年开始,建文帝就开始打压、迫害诸侯王们。而燕王朱棣,也在建文帝的打压范围内。正如《明朝那些事》里面提到的那样,朱棣的智商,足以让他知道,如果不是必死无疑,造反的成功率是不足以让他一个诸侯王,去冒那么大的风险的。被迫无奈的燕王朱棣,只好起兵讨伐建文朝廷,由此,靖难之役拉开序幕。靖难之役的最初,是燕王的三个府,对抗整个大明朝廷,而建文朝廷举全国之力,不能一举荡平朱棣,可见建文帝的无能。而建文四年(西历1402年),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长驱直入、跋涉千里来到南京城外,并且一举攻陷南京——拥有千里之遥缓冲的建文帝,居然能让朱棣打到南京,也可以证明建文帝的无能。▲明成祖就这样,无能的建文帝垮了。随后,皇宫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的怪异行为建文帝兵败后下落何方,这一历史未解之谜,迄今为止,已经争议六百多年,依旧没有定论。而朱棣攻入南京后,第一时间宣布建文帝死于大火,随后不久,朱棣宣布大明朝廷不能一日无主,于是,登基称帝,史称永乐帝。朱棣在宣布建文帝死讯以后,同时命人将建文帝后宫的嫔妃,悉数处决,这一行为,曾引起不少人质疑:朱棣这么做目的何在?原因探究其一:朱棣的行为,是从法理上,对自己的称帝行为,进行补救。从西周以来,中国就开始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此,当朱棣要求方孝孺为自己起草登基诏书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对话:方孝孺:殿下,您不能当皇帝,因为建文帝即便死了,人家还有太子在,论法律,该由太子继位。朱棣:太子还是个几岁小孩,能管好天下么?还是我辛苦点,我来。方孝孺:然而即便太子不能继位,建文帝还有弟弟,兄终弟及可以,侄儿死了叔叔继位,没听说过。方孝孺的顶撞,给自己换来了诛杀十族。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朱棣需要弥补自己合法性问题。而明朝朱元璋时代开始,奉行人殉制度——也就是皇帝死后,所有妃子都要陪葬。而此时,不论是建文帝的儿子还是弟弟,都在自己手里控制,逼迫他们表示不愿意登基当皇帝,推举自己称帝很容易。唯独建文帝下落不明,这让自己的登基之路困难重重。而如果以殉葬的名义杀掉建文帝的妃子,可以坐实建文帝已死、建文时代已经过去这件事,日后即便有人再以建文帝的名义起事,也可以说是冒名顶替。其二:断绝言论,斩除后患。建文帝后宫妃子众多,如此多的妃子很多都是在朝廷中有后台的,一旦跟朝廷中的势力联合起来,四处散步流言肯定是对朱棣致命打击,本来就身不正,更怕影子斜了。况且这些妃子肯定是有怀了建文帝孩子的,一旦这些后代子孙长大起来,更是对朱棣有着十分大的威胁,所以不管怎样,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们直接赐死,以绝后患。实际上,景泰帝在连声称好之前,还说了别的。《复辟录》中相关的记载是这样的:景泰帝听到明英宗登基的钟鼓之声远远传来,问身边的人:“于谦耶?”左右对曰:“太上皇帝。”景泰帝曰:“哥哥做,好!”那么,景泰帝为什么这么说呢?个人认为,原因有这样几个:第一,是最浅表的原因,就是景泰帝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一切已成定局,所以连声称好,也算是一种表态,除了这样,他还能做什么呢?第二,哥哥明英宗复位,比起其他的选项,争论最大,对景泰帝最不利。但起码不会引发巨大的动荡和混乱,所以景泰帝会说“好”。夺门政变之前的形势是:景泰帝膝下无子,皇太子之位空虚。另一方面,太上皇明英宗被软禁在南宫,他的儿子、原来的皇太子朱见深也在景泰三年被废掉。所以,当景泰七年冬天景泰帝病重之后,大臣们感觉到了皇位的危机,急于确立皇储,以防万一。当时私下里有过几种方案,一种是请废太子朱见深监国,然后再迎请太上皇回到大内。这个方案倾向于朱见深,一旦景泰帝驾崩,由他继位,明英宗仍然做太上皇。另一种方案是迎立襄王的世子做皇太子。襄王朱瞻墡是明仁宗的五儿子,籓地原本在长沙,后来改到襄阳。襄王沉稳,有智慧,名声好。当初明宣宗去世时,皇太子朱祁镇只有八九岁,有一种观点是让他的同胞弟弟、襄王朱瞻墡继位。张皇后权衡之后,最终还是让皇太子朱祁镇做皇帝,就是明英宗。现在又有人提到了襄王这一枝,而且有传言说,王文、于谦、太监王诚等人都支持这个选项。天顺元年正月十七日的深夜,石亨、张靰、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政变,迎回南宫中的太上皇,推上皇位。可以说,石亨等人这样做,也是现实、可行的一种选择。从景泰帝的角度来看,哥哥明英宗恢复皇位,比起朱见深、襄王世子的选项,表面看更可以接受。但是,明英宗恢复皇位,从皇位传承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对景泰帝八年来皇位合法性的一种否定,所以景泰帝才会不明不白地死去。耐人寻味的是,景泰帝听到政变的消息,第一个怀疑的人竟然是于谦。他应该不是怀疑于谦自己做皇帝,而是误以为是于谦主导了这次事变。这种怀疑本身,对于谦不公平,也说明君臣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起码的信任,他们出事、落败也就是必然的了。历史上有两个朝代的国公最知名,唐朝的国公们是被太宗皇帝请上了凌烟阁,流芳百世,明朝的国公们却被洪武大帝杀得所剩无几。爵位,一般都是有军功才会授予,而国公通常只有王朝开国时才会出现;在爵位排序中,王爵第一,公爵第二,而国公是第一等公爵,后面还有郡公、县公。唐初,国公是第三等爵位,从一品,第一等是亲王爵位,第二等是郡王、嗣王爵位。国公是非李姓宗室功臣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唐开国功臣都是国公。长孙无忌,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李世民小舅子,爵封刘国公,后来改封为齐国公,最后凌烟阁上定为赵国公。杜如晦,秦王府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爵封蔡国公,去世后进封为莱国公。房玄龄,同为秦王府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执掌贞观朝二十余年,被封为梁国公。魏征,不同于房杜二人,他毫无军功,也非李唐开国功臣,竟然也能被授予国公爵位,可以看出太宗对他的重视,凌烟阁上排名还在房玄龄之上,爵封郑国公。尉迟敬德,李世民第一号心腹爱将,立下赫赫战功,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爵封鄂国公。李靖,大唐军神,第一战将,虽然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但还是受到了李世民重用,爵封卫国公。秦叔宝与程咬金,瓦岗寨虎将,投奔李唐后战功无数,分别被封为胡国公和卢国公。李勣,即徐世绩,徐茂公,作为贞观朝后期重要将领,爵封英国公,我们是不是可以宣布英国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领土?唐朝的国公们都受到了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的优待,反观明朝的国公们,日子相当凄惨。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封了六个国公,称为开国六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后来又因为军功封了蓝玉为凉国公、傅友德为颖国公,此外还有开国公常升(常茂的弟弟)。这九个国公善终的没有几个。胡惟庸案爆发近10年后,朱元璋以李善长牵扯胡惟庸谋反,诛杀其全家七十余口;郑国公常茂军中无状,造成投降的纳哈出再次反叛,被削爵流放,爵位传给其弟常升,改为开国公,常升牵扯蓝玉案被杀;宋国公冯胜,与女婿周王来往密切,受朱元璋猜忌被杀;卫国公邓愈早逝,他儿子邓镇袭爵,因为是李善长的亲家,与李善长一起被杀;凉国公蓝玉军中养数千义子,被杀;颖国公傅友德受朱元璋猜忌被杀;能安稳把爵位传下去的只有徐达的魏国公了,李文忠的曹国公传给儿子李景隆后,在朱棣朝被废。猫鼠,mc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雍正虽脱颖而出,但争斗仍在继续。争斗的原因有三点:一、“九子夺嫡”中,兄弟们相互伤害,以至累积许多无法化解的深仇大恨;二、雍正继位有点“诡异”,拿不出让兄弟们心服口服的证据,合法性受到质疑;三、从努尔哈赤到雍正,清朝的权力交接始终伴随着动荡不安,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惯性。因此,雍正要坐稳皇位,就必须对阵营外的兄弟展开清理。在这个清理过程中,胤禩与胤禟的下场,无疑是最悲凉的。首当其冲是胤禟,在空间上绕了一个大圈子,终被雍正打击致死康熙废除太子后,胤禟积极活动,先后为胤禩与胤禵造势,因而与胤禛结下仇怨。后来,胤禟的母亲仗着康熙的生前的宠爱,得罪了雍正;胤禟在康熙遗体前,当着雍正的面“箕踞对坐”,傲慢无礼,根本不把雍正放在眼里。雍正的气度本就不高,新仇旧恨加一起,很快就对胤禟动手。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康熙去世仅一个月,雍正就逮捕了胤禟家的12位佣人,并发配边疆。等到胤禟家的佣人被清理完后,胤禵恰好到京,就在当天,雍正发布一道谕旨:“大将军来京,其往复尚未定,俟胡土克图喇嘛等到日,再为商榷,西宁不可无人驻扎,命九贝子前往——《永宪录》”这道谕旨,表面看是让胤禟去西北统兵,实际上是发配。胤禟当即抗旨,理由也非常充分:皇考大丧还不过百日。清代帝后之丧,百日内是服丧期。面对祖宗家法,雍正也无奈,只能缓缓。过了百日,雍正就催促胤禟上路,并将胤禟与家人分离隔绝,只允许他带少量随从。胤禟到西北后,年羹尧奉雍正之命对其监视、软禁。即便如此,胤禟也没“本分”。他一方面散尽家财,为自己在西北赢得好的名声。相传,胤禟特别吩咐下人,购买东西时不允许讨价还价,甚至故意高于市场价成交。另一方面,他用满文与拉丁文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新密码,并向京城传递信息。雍正四年,雍正先将胤禟开除宗籍,接着将其押至保定。胤禟启程后,雍正就给直隶总督李绂口传谕旨。李绂对雍正的意图心领神会,给直隶各州县的官员打招呼:胤禟一旦入境,就将其秘密押送到保定。李绂为了关押胤禟,特地在总督衙门前临时建造三间小房子,墙壁加厚加高,前门异常坚固,另设转桶递送饮食,并派重兵把守。雍正给李绂下达秘令,对胤禟“无为而严”,“严待听其自为”,除“下贱饮食”以转桶送入外,一切笔、墨、床、帐、书,即便是一块冰、一碗汤也不能给。当时正值六月酷暑,这是故意折磨胤禟,让其生不如死,让他自行了断。李绂接到密令后,自然是照单全收,像对待死刑犯一样折磨胤禟。一个月后,胤禟开始进入生命倒计时,经常有头痛腹泻之症。雍正得知后,明面上表示关心,背地里提醒李绂不要因此而“疏虞”。八月十六日,李绂向雍正密奏胤禟的状况:今日塞思黑饮食大减,水饭亦不甚进,似有欲自了之意,或旬日内外。此时的胤禟,已经生命垂危,但雍正依旧不肯放过他。八月二十七日是胤禟的生日,但也成了他的忌日,他在那天于保定的特制牢房,“腹泻不止卒于幽所”,享年44岁。胤禟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人,头七也无人到灵前祭奠。秋媚说:胤禟是皇位争夺战的参与者,也是一位失败者。他遇见一位刻薄寡恩的胜利者,导致失败的代价过于惨重。贤王的戏剧与悲剧所谓戏剧,指的是他在康熙朝短暂地辉煌过,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大感意外;所谓悲剧,指的是被雍正抽丝剥茧,最终一步步走向阴曹地府。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到了胤禩身上起不到实际效果。他是贤王,受到朝野一致称赞,不仅没能得天下,还成了夺嫡之争的牺牲品。康熙去世的第二天,雍正就作出一番人事安排,任命胤禩为总里事务大臣,过了几天又封其为亲王。雍正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胤禩是雍正所有兄弟中最有才干、名声最好、影响力最大的一位,雍正曾评价他:“允禩颇有识量,为人聪明强干,谦洁自矢,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但胤禩的才能并不能为雍正所用,甚至还是皇权的威胁,所以,雍正要先稳住他,让其不敢轻举妄动,以此对兄弟们进行分化瓦解。在用高官厚禄稳住胤禩的同时,雍正不仅没有给他任何实权,反而对其处处防范、打击甚至羞辱,比如,雍正因一点小事,故意罚胤禩跪太庙;在胤禩身边安插眼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清理胤禩的党羽……雍正四年正月,雍正将胤禩的党羽清理完,皇位坐稳后,就开始给他编织罪名。他想杀胤禩,却又不愿承担骂名,因此,他诱导王公大臣表态:“允禩之罪,实若当杀,众人奏请,朕即决断。事关重大,尔等各陈所思,倘若并不尽表忠心,乃是为臣之人悖理不忠之处。”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没有一个人敢说胤禩不该杀。等到舆论造势结束,雍正先将胤禩开除宗籍,革除黄带子,并将其改名为“阿其那”。接着,将胤禩囚禁于宗人府,由两名太监随侍,外面重兵把守。胤禩被圈禁后,各种折磨也接踵而至。九月,胤禩呕吐不止,接着又不能进食。雍正四年九月初十,胤禩“呕吐不止卒于幽所”,享年46岁。此时,离胤禟去世还不到半个月。一个死于上吐,一个死于下泻。是巧合还是雍正有意安排,就不得而知了。胤禟、胤禩去世后,雍正多次说他们的死是“伏冥诛”,即被天意所杀。但全天下人都知道,这是雍正推卸责任,“无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秋媚说:雍正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确实有过不少功劳,但迫害兄弟的罪名也不能掩盖。建文帝的无能明朝洪武三十一年,西历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由太孙朱允炆(建文帝)继承。朱元璋在世期间,将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一网打尽,而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对当时还在人世的太子朱标表示,自己在为朱标清洗荆棘。而朱元璋清洗荆棘的同时,还把其他的儿子册封在边关做了诸侯王——朱元璋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方面,在边关封王,目的是防止北元残余势力反攻回来,而边关的诸侯国,可以为朝廷起到缓冲作用。二来,一旦朝廷被权臣控制,诸侯王可以发兵勤王。▲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以后,对北元并没有太多忌惮,倒是生怕诸侯王会危害到自己,于是,建文元年开始,建文帝就开始打压、迫害诸侯王们。而燕王朱棣,也在建文帝的打压范围内。正如《明朝那些事》里面提到的那样,朱棣的智商,足以让他知道,如果不是必死无疑,造反的成功率是不足以让他一个诸侯王,去冒那么大的风险的。被迫无奈的燕王朱棣,只好起兵讨伐建文朝廷,由此,靖难之役拉开序幕。靖难之役的最初,是燕王的三个府,对抗整个大明朝廷,而建文朝廷举全国之力,不能一举荡平朱棣,可见建文帝的无能。而建文四年(西历1402年),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长驱直入、跋涉千里来到南京城外,并且一举攻陷南京——拥有千里之遥缓冲的建文帝,居然能让朱棣打到南京,也可以证明建文帝的无能。▲明成祖就这样,无能的建文帝垮了。随后,皇宫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的怪异行为建文帝兵败后下落何方,这一历史未解之谜,迄今为止,已经争议六百多年,依旧没有定论。而朱棣攻入南京后,第一时间宣布建文帝死于大火,随后不久,朱棣宣布大明朝廷不能一日无主,于是,登基称帝,史称永乐帝。朱棣在宣布建文帝死讯以后,同时命人将建文帝后宫的嫔妃,悉数处决,这一行为,曾引起不少人质疑:朱棣这么做目的何在?原因探究其一:朱棣的行为,是从法理上,对自己的称帝行为,进行补救。从西周以来,中国就开始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此,当朱棣要求方孝孺为自己起草登基诏书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对话:方孝孺:殿下,您不能当皇帝,因为建文帝即便死了,人家还有太子在,论法律,该由太子继位。朱棣:太子还是个几岁小孩,能管好天下么?还是我辛苦点,我来。方孝孺:然而即便太子不能继位,建文帝还有弟弟,兄终弟及可以,侄儿死了叔叔继位,没听说过。方孝孺的顶撞,给自己换来了诛杀十族。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朱棣需要弥补自己合法性问题。而明朝朱元璋时代开始,奉行人殉制度——也就是皇帝死后,所有妃子都要陪葬。而此时,不论是建文帝的儿子还是弟弟,都在自己手里控制,逼迫他们表示不愿意登基当皇帝,推举自己称帝很容易。唯独建文帝下落不明,这让自己的登基之路困难重重。而如果以殉葬的名义杀掉建文帝的妃子,可以坐实建文帝已死、建文时代已经过去这件事,日后即便有人再以建文帝的名义起事,也可以说是冒名顶替。其二:断绝言论,斩除后患。建文帝后宫妃子众多,如此多的妃子很多都是在朝廷中有后台的,一旦跟朝廷中的势力联合起来,四处散步流言肯定是对朱棣致命打击,本来就身不正,更怕影子斜了。况且这些妃子肯定是有怀了建文帝孩子的,一旦这些后代子孙长大起来,更是对朱棣有着十分大的威胁,所以不管怎样,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们直接赐死,以绝后患。实际上,景泰帝在连声称好之前,还说了别的。《复辟录》中相关的记载是这样的:景泰帝听到明英宗登基的钟鼓之声远远传来,问身边的人:“于谦耶?”左右对曰:“太上皇帝。”景泰帝曰:“哥哥做,好!”那么,景泰帝为什么这么说呢?个人认为,原因有这样几个:第一,是最浅表的原因,就是景泰帝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一切已成定局,所以连声称好,也算是一种表态,除了这样,他还能做什么呢?第二,哥哥明英宗复位,比起其他的选项,争论最大,对景泰帝最不利。但起码不会引发巨大的动荡和混乱,所以景泰帝会说“好”。夺门政变之前的形势是:景泰帝膝下无子,皇太子之位空虚。另一方面,太上皇明英宗被软禁在南宫,他的儿子、原来的皇太子朱见深也在景泰三年被废掉。所以,当景泰七年冬天景泰帝病重之后,大臣们感觉到了皇位的危机,急于确立皇储,以防万一。当时私下里有过几种方案,一种是请废太子朱见深监国,然后再迎请太上皇回到大内。这个方案倾向于朱见深,一旦景泰帝驾崩,由他继位,明英宗仍然做太上皇。另一种方案是迎立襄王的世子做皇太子。襄王朱瞻墡是明仁宗的五儿子,籓地原本在长沙,后来改到襄阳。襄王沉稳,有智慧,名声好。当初明宣宗去世时,皇太子朱祁镇只有八九岁,有一种观点是让他的同胞弟弟、襄王朱瞻墡继位。张皇后权衡之后,最终还是让皇太子朱祁镇做皇帝,就是明英宗。现在又有人提到了襄王这一枝,而且有传言说,王文、于谦、太监王诚等人都支持这个选项。天顺元年正月十七日的深夜,石亨、张靰、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政变,迎回南宫中的太上皇,推上皇位。可以说,石亨等人这样做,也是现实、可行的一种选择。从景泰帝的角度来看,哥哥明英宗恢复皇位,比起朱见深、襄王世子的选项,表面看更可以接受。但是,明英宗恢复皇位,从皇位传承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对景泰帝八年来皇位合法性的一种否定,所以景泰帝才会不明不白地死去。耐人寻味的是,景泰帝听到政变的消息,第一个怀疑的人竟然是于谦。他应该不是怀疑于谦自己做皇帝,而是误以为是于谦主导了这次事变。这种怀疑本身,对于谦不公平,也说明君臣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起码的信任,他们出事、落败也就是必然的了。什么是“天人”?探索未知自然的人就是“天人”,用今天的话说大科学家、大发明家们就是天人。“天人合一”,就是新出现的人类杰出奇迹或前所末有的人类发明创新是由两种因素结合完成,“天”就是自然客观存在的内在因素和人们坚持不懈的探索才捕捉发现到自然事物的天性,在此基础上才完成了科技创新人类制造创新的创举奇迹。“一”就是空前的前所末有的创新。那么,“一人”就是“天人”,这就是仓颉造字“一人为大”的原因。“阔人”,即“门活人”,也即能活人能养人使人类能生存发展的人类文化之门,自然科学和人类生产创造物质所需的各类实体探索研究和生产文化就是“阔人”。“正人”是指对人类生存发展发挥正能量不成为社会负担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正人。“良人”,“良”就是优良、优胜者,杰出的人才就是良人,并非是心眼好善良的人。仓颉造字将人按能力贡献和对社会对民族的负担拖累及阻碍将中华人划分为九类,也即“龙分九种,种种各别”。一二三人都是指对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提升做出贡献的人;“四人”指的是培养培育后备或将来“一二三人”的教育家,也即国内域内必须有后备人才,“儿”指的就是后备人才;或指的是民族国家彊域的守护者(军人)。“五人”指的是“一二三”相交而相互借鉴的人才。“六人”,指的是人需物质的生产组织者和生产者。“六”字上面的点横就是锅盖,下面的“八”即“人口”,是物质生产必须大于人口所需之意。“七人”指的是用语言文字或文化理念积极激励世人着实上进的思想鼓动家。“七”用匕首刺透自心,表达对自己的无能非常痛心;用钩之意表达自己努力防止人们坠落成“八九人”。因此,“七人”以上的人都属于正人,而“八九人”是不正人。“八人”指的是口大消费大,话多不能闭其口的人,虽然外形似“人”而由于其无能无法养自己且消耗大、话多,因此,“八人”是社会的累赘和负担,所以“八人”是耻辱的,知耻不忘耻是进步的动力,怕就怕忘记耻辱,也即“忘八”。“九人”就是用好听的声音或虚假文化理念引诱“八人”忘八,所以“九人”是钩八引诱八的“小人”和鸟人。这就是“立人”与“九”为仇敌的原因。“快人”,就是使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步,也即科技进步快的文化理念。人类探索创新获得的前所未有的新科技就是“快人”。“真人”,是言秉持并具有生产制造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人群。社会上存在或大量拥有存在这样的人群,就是佛教所说的“人自在”,也即“真人在”。“大人”,仓颉古道理念尊“一人”为最受人尊敬爱戴敬慕的“大人”,所以造“大”字“一人为大”。而自周朝以后兴起的儒学文化所敬慕仰慕的官位或人的显郝的社会地位,所以称官爵和社会名流称为“大人”,这样就彻底颠覆了仓颉汉字文化重技术创新的古传统文化理念。水浒传中的“高太尉”就是指的儒文化的“大人观”。“警人”,指的是人类不可取的反面教材。“警人”即“敬言人”,“言”是无实无得的空虚,因此,“敬言”是脱离实走向虚幻的开端,所以古人造“警”字就是警告后人切勿敬言敬虚,因为那样是十分危险。谁是敬言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化观就是敬言,就是脱离开生产劳动之实的唯心唯书唯口观文化,就是阻碍技术创新进步的根源。至此,谁是毒人?谁是中华龙文化的大汉奸则不言自明!历史上有两个朝代的国公最知名,唐朝的国公们是被太宗皇帝请上了凌烟阁,流芳百世,明朝的国公们却被洪武大帝杀得所剩无几。爵位,一般都是有军功才会授予,而国公通常只有王朝开国时才会出现;在爵位排序中,王爵第一,公爵第二,而国公是第一等公爵,后面还有郡公、县公。唐初,国公是第三等爵位,从一品,第一等是亲王爵位,第二等是郡王、嗣王爵位。国公是非李姓宗室功臣所能获得的最高爵位,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唐开国功臣都是国公。长孙无忌,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李世民小舅子,爵封刘国公,后来改封为齐国公,最后凌烟阁上定为赵国公。杜如晦,秦王府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爵封蔡国公,去世后进封为莱国公。房玄龄,同为秦王府主要幕僚,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执掌贞观朝二十余年,被封为梁国公。魏征,不同于房杜二人,他毫无军功,也非李唐开国功臣,竟然也能被授予国公爵位,可以看出太宗对他的重视,凌烟阁上排名还在房玄龄之上,爵封郑国公。尉迟敬德,李世民第一号心腹爱将,立下赫赫战功,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爵封鄂国公。李靖,大唐军神,第一战将,虽然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但还是受到了李世民重用,爵封卫国公。秦叔宝与程咬金,瓦岗寨虎将,投奔李唐后战功无数,分别被封为胡国公和卢国公。李勣,即徐世绩,徐茂公,作为贞观朝后期重要将领,爵封英国公,我们是不是可以宣布英国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领土?唐朝的国公们都受到了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的优待,反观明朝的国公们,日子相当凄惨。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封了六个国公,称为开国六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后来又因为军功封了蓝玉为凉国公、傅友德为颖国公,此外还有开国公常升(常茂的弟弟)。这九个国公善终的没有几个。胡惟庸案爆发近10年后,朱元璋以李善长牵扯胡惟庸谋反,诛杀其全家七十余口;郑国公常茂军中无状,造成投降的纳哈出再次反叛,被削爵流放,爵位传给其弟常升,改为开国公,常升牵扯蓝玉案被杀;宋国公冯胜,与女婿周王来往密切,受朱元璋猜忌被杀;卫国公邓愈早逝,他儿子邓镇袭爵,因为是李善长的亲家,与李善长一起被杀;凉国公蓝玉军中养数千义子,被杀;颖国公傅友德受朱元璋猜忌被杀;能安稳把爵位传下去的只有徐达的魏国公了,李文忠的曹国公传给儿子李景隆后,在朱棣朝被废。猫鼠,mc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雍正虽脱颖而出,但争斗仍在继续。争斗的原因有三点:一、“九子夺嫡”中,兄弟们相互伤害,以至累积许多无法化解的深仇大恨;二、雍正继位有点“诡异”,拿不出让兄弟们心服口服的证据,合法性受到质疑;三、从努尔哈赤到雍正,清朝的权力交接始终伴随着动荡不安,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惯性。因此,雍正要坐稳皇位,就必须对阵营外的兄弟展开清理。在这个清理过程中,胤禩与胤禟的下场,无疑是最悲凉的。首当其冲是胤禟,在空间上绕了一个大圈子,终被雍正打击致死康熙废除太子后,胤禟积极活动,先后为胤禩与胤禵造势,因而与胤禛结下仇怨。后来,胤禟的母亲仗着康熙的生前的宠爱,得罪了雍正;胤禟在康熙遗体前,当着雍正的面“箕踞对坐”,傲慢无礼,根本不把雍正放在眼里。雍正的气度本就不高,新仇旧恨加一起,很快就对胤禟动手。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康熙去世仅一个月,雍正就逮捕了胤禟家的12位佣人,并发配边疆。等到胤禟家的佣人被清理完后,胤禵恰好到京,就在当天,雍正发布一道谕旨:“大将军来京,其往复尚未定,俟胡土克图喇嘛等到日,再为商榷,西宁不可无人驻扎,命九贝子前往——《永宪录》”这道谕旨,表面看是让胤禟去西北统兵,实际上是发配。胤禟当即抗旨,理由也非常充分:皇考大丧还不过百日。清代帝后之丧,百日内是服丧期。面对祖宗家法,雍正也无奈,只能缓缓。过了百日,雍正就催促胤禟上路,并将胤禟与家人分离隔绝,只允许他带少量随从。胤禟到西北后,年羹尧奉雍正之命对其监视、软禁。即便如此,胤禟也没“本分”。他一方面散尽家财,为自己在西北赢得好的名声。相传,胤禟特别吩咐下人,购买东西时不允许讨价还价,甚至故意高于市场价成交。另一方面,他用满文与拉丁文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新密码,并向京城传递信息。雍正四年,雍正先将胤禟开除宗籍,接着将其押至保定。胤禟启程后,雍正就给直隶总督李绂口传谕旨。李绂对雍正的意图心领神会,给直隶各州县的官员打招呼:胤禟一旦入境,就将其秘密押送到保定。李绂为了关押胤禟,特地在总督衙门前临时建造三间小房子,墙壁加厚加高,前门异常坚固,另设转桶递送饮食,并派重兵把守。雍正给李绂下达秘令,对胤禟“无为而严”,“严待听其自为”,除“下贱饮食”以转桶送入外,一切笔、墨、床、帐、书,即便是一块冰、一碗汤也不能给。当时正值六月酷暑,这是故意折磨胤禟,让其生不如死,让他自行了断。李绂接到密令后,自然是照单全收,像对待死刑犯一样折磨胤禟。一个月后,胤禟开始进入生命倒计时,经常有头痛腹泻之症。雍正得知后,明面上表示关心,背地里提醒李绂不要因此而“疏虞”。八月十六日,李绂向雍正密奏胤禟的状况:今日塞思黑饮食大减,水饭亦不甚进,似有欲自了之意,或旬日内外。此时的胤禟,已经生命垂危,但雍正依旧不肯放过他。八月二十七日是胤禟的生日,但也成了他的忌日,他在那天于保定的特制牢房,“腹泻不止卒于幽所”,享年44岁。胤禟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人,头七也无人到灵前祭奠。秋媚说:胤禟是皇位争夺战的参与者,也是一位失败者。他遇见一位刻薄寡恩的胜利者,导致失败的代价过于惨重。贤王的戏剧与悲剧所谓戏剧,指的是他在康熙朝短暂地辉煌过,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大感意外;所谓悲剧,指的是被雍正抽丝剥茧,最终一步步走向阴曹地府。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到了胤禩身上起不到实际效果。他是贤王,受到朝野一致称赞,不仅没能得天下,还成了夺嫡之争的牺牲品。康熙去世的第二天,雍正就作出一番人事安排,任命胤禩为总里事务大臣,过了几天又封其为亲王。雍正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胤禩是雍正所有兄弟中最有才干、名声最好、影响力最大的一位,雍正曾评价他:“允禩颇有识量,为人聪明强干,谦洁自矢,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但胤禩的才能并不能为雍正所用,甚至还是皇权的威胁,所以,雍正要先稳住他,让其不敢轻举妄动,以此对兄弟们进行分化瓦解。在用高官厚禄稳住胤禩的同时,雍正不仅没有给他任何实权,反而对其处处防范、打击甚至羞辱,比如,雍正因一点小事,故意罚胤禩跪太庙;在胤禩身边安插眼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清理胤禩的党羽……雍正四年正月,雍正将胤禩的党羽清理完,皇位坐稳后,就开始给他编织罪名。他想杀胤禩,却又不愿承担骂名,因此,他诱导王公大臣表态:“允禩之罪,实若当杀,众人奏请,朕即决断。事关重大,尔等各陈所思,倘若并不尽表忠心,乃是为臣之人悖理不忠之处。”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没有一个人敢说胤禩不该杀。等到舆论造势结束,雍正先将胤禩开除宗籍,革除黄带子,并将其改名为“阿其那”。接着,将胤禩囚禁于宗人府,由两名太监随侍,外面重兵把守。胤禩被圈禁后,各种折磨也接踵而至。九月,胤禩呕吐不止,接着又不能进食。雍正四年九月初十,胤禩“呕吐不止卒于幽所”,享年46岁。此时,离胤禟去世还不到半个月。一个死于上吐,一个死于下泻。是巧合还是雍正有意安排,就不得而知了。胤禟、胤禩去世后,雍正多次说他们的死是“伏冥诛”,即被天意所杀。但全天下人都知道,这是雍正推卸责任,“无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秋媚说:雍正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确实有过不少功劳,但迫害兄弟的罪名也不能掩盖。建文帝的无能明朝洪武三十一年,西历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由太孙朱允炆(建文帝)继承。朱元璋在世期间,将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一网打尽,而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对当时还在人世的太子朱标表示,自己在为朱标清洗荆棘。而朱元璋清洗荆棘的同时,还把其他的儿子册封在边关做了诸侯王——朱元璋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方面,在边关封王,目的是防止北元残余势力反攻回来,而边关的诸侯国,可以为朝廷起到缓冲作用。二来,一旦朝廷被权臣控制,诸侯王可以发兵勤王。▲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以后,对北元并没有太多忌惮,倒是生怕诸侯王会危害到自己,于是,建文元年开始,建文帝就开始打压、迫害诸侯王们。而燕王朱棣,也在建文帝的打压范围内。正如《明朝那些事》里面提到的那样,朱棣的智商,足以让他知道,如果不是必死无疑,造反的成功率是不足以让他一个诸侯王,去冒那么大的风险的。被迫无奈的燕王朱棣,只好起兵讨伐建文朝廷,由此,靖难之役拉开序幕。靖难之役的最初,是燕王的三个府,对抗整个大明朝廷,而建文朝廷举全国之力,不能一举荡平朱棣,可见建文帝的无能。而建文四年(西历1402年),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长驱直入、跋涉千里来到南京城外,并且一举攻陷南京——拥有千里之遥缓冲的建文帝,居然能让朱棣打到南京,也可以证明建文帝的无能。▲明成祖就这样,无能的建文帝垮了。随后,皇宫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的怪异行为建文帝兵败后下落何方,这一历史未解之谜,迄今为止,已经争议六百多年,依旧没有定论。而朱棣攻入南京后,第一时间宣布建文帝死于大火,随后不久,朱棣宣布大明朝廷不能一日无主,于是,登基称帝,史称永乐帝。朱棣在宣布建文帝死讯以后,同时命人将建文帝后宫的嫔妃,悉数处决,这一行为,曾引起不少人质疑:朱棣这么做目的何在?原因探究其一:朱棣的行为,是从法理上,对自己的称帝行为,进行补救。从西周以来,中国就开始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此,当朱棣要求方孝孺为自己起草登基诏书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对话:方孝孺:殿下,您不能当皇帝,因为建文帝即便死了,人家还有太子在,论法律,该由太子继位。朱棣:太子还是个几岁小孩,能管好天下么?还是我辛苦点,我来。方孝孺:然而即便太子不能继位,建文帝还有弟弟,兄终弟及可以,侄儿死了叔叔继位,没听说过。方孝孺的顶撞,给自己换来了诛杀十族。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朱棣需要弥补自己合法性问题。而明朝朱元璋时代开始,奉行人殉制度——也就是皇帝死后,所有妃子都要陪葬。而此时,不论是建文帝的儿子还是弟弟,都在自己手里控制,逼迫他们表示不愿意登基当皇帝,推举自己称帝很容易。唯独建文帝下落不明,这让自己的登基之路困难重重。而如果以殉葬的名义杀掉建文帝的妃子,可以坐实建文帝已死、建文时代已经过去这件事,日后即便有人再以建文帝的名义起事,也可以说是冒名顶替。其二:断绝言论,斩除后患。建文帝后宫妃子众多,如此多的妃子很多都是在朝廷中有后台的,一旦跟朝廷中的势力联合起来,四处散步流言肯定是对朱棣致命打击,本来就身不正,更怕影子斜了。况且这些妃子肯定是有怀了建文帝孩子的,一旦这些后代子孙长大起来,更是对朱棣有着十分大的威胁,所以不管怎样,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们直接赐死,以绝后患。实际上,景泰帝在连声称好之前,还说了别的。《复辟录》中相关的记载是这样的:景泰帝听到明英宗登基的钟鼓之声远远传来,问身边的人:“于谦耶?”左右对曰:“太上皇帝。”景泰帝曰:“哥哥做,好!”那么,景泰帝为什么这么说呢?个人认为,原因有这样几个:第一,是最浅表的原因,就是景泰帝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一切已成定局,所以连声称好,也算是一种表态,除了这样,他还能做什么呢?第二,哥哥明英宗复位,比起其他的选项,争论最大,对景泰帝最不利。但起码不会引发巨大的动荡和混乱,所以景泰帝会说“好”。夺门政变之前的形势是:景泰帝膝下无子,皇太子之位空虚。另一方面,太上皇明英宗被软禁在南宫,他的儿子、原来的皇太子朱见深也在景泰三年被废掉。所以,当景泰七年冬天景泰帝病重之后,大臣们感觉到了皇位的危机,急于确立皇储,以防万一。当时私下里有过几种方案,一种是请废太子朱见深监国,然后再迎请太上皇回到大内。这个方案倾向于朱见深,一旦景泰帝驾崩,由他继位,明英宗仍然做太上皇。另一种方案是迎立襄王的世子做皇太子。襄王朱瞻墡是明仁宗的五儿子,籓地原本在长沙,后来改到襄阳。襄王沉稳,有智慧,名声好。当初明宣宗去世时,皇太子朱祁镇只有八九岁,有一种观点是让他的同胞弟弟、襄王朱瞻墡继位。张皇后权衡之后,最终还是让皇太子朱祁镇做皇帝,就是明英宗。现在又有人提到了襄王这一枝,而且有传言说,王文、于谦、太监王诚等人都支持这个选项。天顺元年正月十七日的深夜,石亨、张靰、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政变,迎回南宫中的太上皇,推上皇位。可以说,石亨等人这样做,也是现实、可行的一种选择。从景泰帝的角度来看,哥哥明英宗恢复皇位,比起朱见深、襄王世子的选项,表面看更可以接受。但是,明英宗恢复皇位,从皇位传承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对景泰帝八年来皇位合法性的一种否定,所以景泰帝才会不明不白地死去。耐人寻味的是,景泰帝听到政变的消息,第一个怀疑的人竟然是于谦。他应该不是怀疑于谦自己做皇帝,而是误以为是于谦主导了这次事变。这种怀疑本身,对于谦不公平,也说明君臣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起码的信任,他们出事、落败也就是必然的了。什么是“天人”?探索未知自然的人就是“天人”,用今天的话说大科学家、大发明家们就是天人。“天人合一”,就是新出现的人类杰出奇迹或前所末有的人类发明创新是由两种因素结合完成,“天”就是自然客观存在的内在因素和人们坚持不懈的探索才捕捉发现到自然事物的天性,在此基础上才完成了科技创新人类制造创新的创举奇迹。“一”就是空前的前所末有的创新。那么,“一人”就是“天人”,这就是仓颉造字“一人为大”的原因。“阔人”,即“门活人”,也即能活人能养人使人类能生存发展的人类文化之门,自然科学和人类生产创造物质所需的各类实体探索研究和生产文化就是“阔人”。“正人”是指对人类生存发展发挥正能量不成为社会负担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正人。“良人”,“良”就是优良、优胜者,杰出的人才就是良人,并非是心眼好善良的人。仓颉造字将人按能力贡献和对社会对民族的负担拖累及阻碍将中华人划分为九类,也即“龙分九种,种种各别”。一二三人都是指对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提升做出贡献的人;“四人”指的是培养培育后备或将来“一二三人”的教育家,也即国内域内必须有后备人才,“儿”指的就是后备人才;或指的是民族国家彊域的守护者(军人)。“五人”指的是“一二三”相交而相互借鉴的人才。“六人”,指的是人需物质的生产组织者和生产者。“六”字上面的点横就是锅盖,下面的“八”即“人口”,是物质生产必须大于人口所需之意。“七人”指的是用语言文字或文化理念积极激励世人着实上进的思想鼓动家。“七”用匕首刺透自心,表达对自己的无能非常痛心;用钩之意表达自己努力防止人们坠落成“八九人”。因此,“七人”以上的人都属于正人,而“八九人”是不正人。“八人”指的是口大消费大,话多不能闭其口的人,虽然外形似“人”而由于其无能无法养自己且消耗大、话多,因此,“八人”是社会的累赘和负担,所以“八人”是耻辱的,知耻不忘耻是进步的动力,怕就怕忘记耻辱,也即“忘八”。“九人”就是用好听的声音或虚假文化理念引诱“八人”忘八,所以“九人”是钩八引诱八的“小人”和鸟人。这就是“立人”与“九”为仇敌的原因。“快人”,就是使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步,也即科技进步快的文化理念。人类探索创新获得的前所未有的新科技就是“快人”。“真人”,是言秉持并具有生产制造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人群。社会上存在或大量拥有存在这样的人群,就是佛教所说的“人自在”,也即“真人在”。“大人”,仓颉古道理念尊“一人”为最受人尊敬爱戴敬慕的“大人”,所以造“大”字“一人为大”。而自周朝以后兴起的儒学文化所敬慕仰慕的官位或人的显郝的社会地位,所以称官爵和社会名流称为“大人”,这样就彻底颠覆了仓颉汉字文化重技术创新的古传统文化理念。水浒传中的“高太尉”就是指的儒文化的“大人观”。“警人”,指的是人类不可取的反面教材。“警人”即“敬言人”,“言”是无实无得的空虚,因此,“敬言”是脱离实走向虚幻的开端,所以古人造“警”字就是警告后人切勿敬言敬虚,因为那样是十分危险。谁是敬言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化观就是敬言,就是脱离开生产劳动之实的唯心唯书唯口观文化,就是阻碍技术创新进步的根源。至此,谁是毒人?谁是中华龙文化的大汉奸则不言自明!答:会的!所谓扶不起来的天子,是指刘阿斗,何况四阿哥胤禛不是阿斗,一旦四阿哥心理决定要争这个皇储,那就说明他做好了准备。康熙帝是知道四阿哥胤禛的雍亲王府里养着一位这样的人,而且是知道这个人是四阿哥胤禛的孩子们的老师,还知道有其他形形色色的人在四阿哥胤禛的府里养着。在第二次废太子后,康熙帝的龙心已经内定了四阿哥胤禛为储位的继承人,反而更希望有高人指点他。像康熙帝这么精明的帝王,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瞒过他,何况还是自己的儿子胤禛。什么叫孤家寡人,皇帝就是孤家寡人,皇帝没有私事,这是邬思道与四阿哥胤禛说的话。自打康熙五十一年圈禁了十三阿哥胤祥那时起、自打四阿哥胤禛向父皇康熙帝说要做一位孤臣,康熙帝就认准了胤禛是皇储的继承人。不知道各位是这样的看法?(图片来自影视资料)请关注《邸晓居MBA侃历史》欢迎网友们互动,评论,留言。其实,古代只要有爵位,他的官场品级就很高,汉代的“侯”,无论大小,都“位次三公”,也就是排坐次的时候只有像丞相啊之类的正国级领导人才能排在他们前面。不过国公这种爵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其实是不常见的,很多朝代是没有这个爵位的,“公侯伯子男”这是“理想型”的封爵等级,在秦汉时代实际上只存在于儒家的经典之中,没有在实际生活中用过。秦汉时代,封爵基本上只有两种,王和侯,所以得势的时候,韩信可以做齐王、楚王,失势的时候做不成王了,降一级就只有做淮阴侯,是没有“公”这一级的爵位给他做的。“公”爵的开始,大概是魏晋时期才开始的,曹家、司马家当上皇帝都是靠的阴谋诡计,缺乏正统性,为了笼络人心,于是把儒家经典里面的“公侯伯子男”真正实行起来,让当时的士族们都可以过过瘾,这样人家才愿意跟着他们干。但是要注意的是,曹魏大概只有“乡公”,像被司马家杀了的曹家皇帝曹髦,他在当皇帝前的身份就是“高贵乡公”。而按照晋代的《官品令》的规定,“公爵”只有两种,一种是郡公,一种是县公,品级都是第一品。郡公、县公的全称是“开国郡公”或“开国县侯”,强调的是封爵具有的“创业”性质,现代人常把开国郡公、开国县侯上有个“国”字就误以为是“国公”了,我想题目问的“国公”,可能就是对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的误解。像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常被称为鲁公,有时也会叫他鲁国公,其实他的封爵中的鲁,指的是鲁郡,不是鲁国,他的封爵也是鲁郡公,不是鲁国公。真正有“国公”这个爵位的,大概只有隋代前期才有,隋代前期封爵复杂,光公爵就有三种,国公、郡公和县公,三个的级别都是从一品,不过隋炀帝上台后,就废掉了国公这一级,所以国公也就只存在了二十年左右。以后唐朝、宋朝,都是只有郡公、县公,没有国公的。而从一品的级别是什么概念呢?比较一下就知道,一品是太师、太傅之类的特殊荣誉官职,正常时代没有人可以当的,正常时代可以当的最高的官职就是宰相,宰相包括中书省(政治局)、门下省(中纪委)、尚书省(国务院)的长官,他们分别都是正三品,所以唐代主持国家最高政务工作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级的职务的人,常常叫做“同中书门下三品”,所以如果只是看官场的品级的话,三品就已经是正国级了,而从一品的公,无论国公、郡公、还是县公,只要是“公”都比宰相要高出三级,地位简直高得吓人!但实际权力当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哈。其实,古代只要有爵位,他的官场品级就很高,汉代的“侯”,无论大小,都“位次三公”,也就是排坐次的时候只有像丞相啊之类的正国级领导人才能排在他们前面。不过国公这种爵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其实是不常见的,很多朝代是没有这个爵位的,“公侯伯子男”这是“理想型”的封爵等级,在秦汉时代实际上只存在于儒家的经典之中,没有在实际生活中用过。秦汉时代,封爵基本上只有两种,王和侯,所以得势的时候,韩信可以做齐王、楚王,失势的时候做不成王了,降一级就只有做淮阴侯,是没有“公”这一级的爵位给他做的。“公”爵的开始,大概是魏晋时期才开始的,曹家、司马家当上皇帝都是靠的阴谋诡计,缺乏正统性,为了笼络人心,于是把儒家经典里面的“公侯伯子男”真正实行起来,让当时的士族们都可以过过瘾,这样人家才愿意跟着他们干。但是要注意的是,曹魏大概只有“乡公”,像被司马家杀了的曹家皇帝曹髦,他在当皇帝前的身份就是“高贵乡公”。而按照晋代的《官品令》的规定,“公爵”只有两种,一种是郡公,一种是县公,品级都是第一品。郡公、县公的全称是“开国郡公”或“开国县侯”,强调的是封爵具有的“创业”性质,现代人常把开国郡公、开国县侯上有个“国”字就误以为是“国公”了,我想题目问的“国公”,可能就是对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的误解。像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常被称为鲁公,有时也会叫他鲁国公,其实他的封爵中的鲁,指的是鲁郡,不是鲁国,他的封爵也是鲁郡公,不是鲁国公。真正有“国公”这个爵位的,大概只有隋代前期才有,隋代前期封爵复杂,光公爵就有三种,国公、郡公和县公,三个的级别都是从一品,不过隋炀帝上台后,就废掉了国公这一级,所以国公也就只存在了二十年左右。以后唐朝、宋朝,都是只有郡公、县公,没有国公的。而从一品的级别是什么概念呢?比较一下就知道,一品是太师、太傅之类的特殊荣誉官职,正常时代没有人可以当的,正常时代可以当的最高的官职就是宰相,宰相包括中书省(政治局)、门下省(中纪委)、尚书省(国务院)的长官,他们分别都是正三品,所以唐代主持国家最高政务工作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级的职务的人,常常叫做“同中书门下三品”,所以如果只是看官场的品级的话,三品就已经是正国级了,而从一品的公,无论国公、郡公、还是县公,只要是“公”都比宰相要高出三级,地位简直高得吓人!但实际权力当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哈。忽必烈身为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第四子,本无多少承嗣大汗帝王的希望。然而,在贵由汗猝然去世后,由于术赤家族和拖雷家族的联合,使得汗位转移到拖雷家族长子、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手里,自此,拖雷的几个儿子逐渐掌握了大蒙古国的兵权。在此前,忽必烈几乎没有领军作战过,蒙哥成为大汗后,忽必烈得以开府金莲川,搜罗了大批各族精英为己用,成为其以后争横天下的重要资本。公元1252年,蒙哥汗认命忽必烈和名将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为正副统帅,率大军绕道吐蕃、远征云南的大理国,以达到在战略上包抄南宋王朝的声势。由于部下英勇效命,忽必烈的这次处女远征大获成功,灭亡了大理政权,招抚了云南、吐蕃一带的番邦部落。然而,令人玩味的是,蒙哥汗之后却表现出了对忽必烈这个兄弟的明显不信任感,不但将征服领地全部交给副将的兀良合台镇守,并且在忽必烈率军班师途中就下令撤销了他的兵权,让其径自回归封地。公元1256年,急于建立不世奇功的蒙哥汗下令三路大举伐宋,以幼弟阿里不哥和自己的长子玉龙答失留守和林,塔察儿王率左翼诸王及北方汉人世侯的军队进攻湖广;兀良合台率云南驻军配合进攻广西、湖南;自己率怯薛精锐及四川地区蒙、汉、探马赤军,直取四川。战事铺开后,塔察儿的左翼军进展缓慢,接连遭到了蒙哥汗的训斥,而恰好忽必烈又遣使前来请求从征,于是蒙哥汗顺水推舟,下诏让忽必烈代替塔察儿为左翼军统帅,务必控制湖广,以接应以后东出四川的大军。1259年2月,忽必烈于邢州与军中诸王会面,并接受了手下谋士们稳扎稳打的建议。到7月12日,左翼军主力刚刚抵达淮河北岸,就传来了蒙哥汗死于合州钓鱼城下的消息。但忽必烈与心腹大将霸都鲁(木华黎国王之孙)商议后,认为是南宋军队散布的谣言,遂下令继续渡河南下,与南宋军激战于鄂州、江州一线。到9月1日,从蒙哥汗征战四川的穆哥,因与忽必烈交好,派来告知大汗死讯、并劝忽必烈赶紧北返以登汗位的使者到了军营,但忽必烈以为如果无功而返,将难以赢得汗位,于是依然坚持要进行鄂州会战,但直到11月,左翼诸军虽然在野战、水战中多次击溃宋军,却始终拿不下鄂州,且风闻宋军的援军正在集中前来,忽必烈的主要谋士郝经看出了危险,专门上了《班师议》,希望主公不要再顾忌太多,必须断然北返,这最终促成了忽必烈与宋军议和班师。尽管忽必烈集团班师回到燕京的速度很快,但其竞争对手阿里不哥已经在和林做好了准备,不但漠北诸王及部落军队听命于他,连蒙哥的几个儿子及随征四川的多数将领也都支持阿里不哥,因此他邀请忽必烈等来和林奔丧,准备趁机拿获。忽必烈看出了端倪,遂于1260年3月,在拥护自己的东道诸王塔察儿、移相哥、呼剌忽儿、西道诸王合丹、阿只吉、穆哥等的要求下,在开平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尽管参与的宗王人数远远不是全部),正式宣布登上汗位。阿里不哥闻讯后愤怒不已,于四月在和林城西也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在拥护自己的宗王簇拥下,也宣布登上汗位,大蒙古国第一次出现了两位大汗公开对峙的局面,解决之道也唯有战争了。当时散布于关中和四川的原蒙哥汗从征诸军中,本来支持阿里不哥的占多数,但由于各不统属,有的如四川的紐璘与乞带不花等还有矛盾,故而未能形成有利的态势。相反,在忽必烈派出的使者廉希宪的联络下,刘黑马、汪惟正、汪良臣等迅速行动,诛杀了乞带不花、刘太平等,控制了东川诸军,而后配合诸王合丹的讨伐军进入关中,九月间在甘州以东的耀碑谷进行的会战中,阿里不哥集团在关中地区的大将阿兰答儿、浑都海皆大败阵亡,这意味着阿里不哥在中原地区仅有的势力趋于消亡。与此同时,在北方战场上,阿里不哥军的统帅出术哈儿(旭烈兀之子)、哈喇察儿的军队,也被支持忽必烈的东道诸王移相哥(哈撒儿之子)的军队打败。该年冬,忽必烈以中原驻诸军北征和林,阿里不哥自知不敌,不战西退,忽必烈大军夺取和林,自此似乎大局已定。然阿里不哥之后施展缓兵之计,一面遣使悔罪,自称来年将亲自觐见忽必烈;一面加紧搜集军马。1261年秋,阿里不哥自认为羽翼已丰,遂突袭和林,留守的移相哥部毫无防备,被打得大败,阿里不哥重新夺回和林。到该年11月,忽必烈以诸王合丹为主将,于昔木土脑儿之地大败阿里不哥,斩杀其先锋合丹火儿赤。但在十天后的另一场会战中,双方激战一天均伤亡惨重、未分胜败。此后,因发生山东军阀李璮之乱,忽必烈不得不分军南下,北方战场遂陷入对峙、拉锯的局面。由于阿里不哥统辖之地均贫瘠、苦寒,相持数年后渐渐不支,但其到处搜刮的恶行,最终使得原来的同盟者——察合台汗国统治者阿鲁忽决定背叛阿里不哥、投效忽必烈,于是阿里不哥被迫又展开了与察合台汗国的另一场战争。。。。到了公元1264年七月,面对众叛亲离、缺衣少食、东西受敌的绝望局面,阿里不哥只得承认争位失败、决定向忽必烈投降。史书记载的两人见面时的景象十分有趣,忽必烈当时沉默了很久才开口说:“我与你孰是孰非?”,阿里不哥也良久才回答道:“昔日我是,今日你是”。。。。最终,忽必烈宣布赦免阿里不哥争位的罪行,仅诛杀了其部下中最主要的十人,然阿里不哥仅仅一个月后即染病身亡,具体病因史书没有注明。若有希望了解忽必烈、阿里不哥争位内战详细过程的读者,可参阅李治安先生著《忽必烈传》。 忽必烈汗其实,古代只要有爵位,他的官场品级就很高,汉代的“侯”,无论大小,都“位次三公”,也就是排坐次的时候只有像丞相啊之类的正国级领导人才能排在他们前面。不过国公这种爵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其实是不常见的,很多朝代是没有这个爵位的,“公侯伯子男”这是“理想型”的封爵等级,在秦汉时代实际上只存在于儒家的经典之中,没有在实际生活中用过。秦汉时代,封爵基本上只有两种,王和侯,所以得势的时候,韩信可以做齐王、楚王,失势的时候做不成王了,降一级就只有做淮阴侯,是没有“公”这一级的爵位给他做的。“公”爵的开始,大概是魏晋时期才开始的,曹家、司马家当上皇帝都是靠的阴谋诡计,缺乏正统性,为了笼络人心,于是把儒家经典里面的“公侯伯子男”真正实行起来,让当时的士族们都可以过过瘾,这样人家才愿意跟着他们干。但是要注意的是,曹魏大概只有“乡公”,像被司马家杀了的曹家皇帝曹髦,他在当皇帝前的身份就是“高贵乡公”。而按照晋代的《官品令》的规定,“公爵”只有两种,一种是郡公,一种是县公,品级都是第一品。郡公、县公的全称是“开国郡公”或“开国县侯”,强调的是封爵具有的“创业”性质,现代人常把开国郡公、开国县侯上有个“国”字就误以为是“国公”了,我想题目问的“国公”,可能就是对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的误解。像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常被称为鲁公,有时也会叫他鲁国公,其实他的封爵中的鲁,指的是鲁郡,不是鲁国,他的封爵也是鲁郡公,不是鲁国公。真正有“国公”这个爵位的,大概只有隋代前期才有,隋代前期封爵复杂,光公爵就有三种,国公、郡公和县公,三个的级别都是从一品,不过隋炀帝上台后,就废掉了国公这一级,所以国公也就只存在了二十年左右。以后唐朝、宋朝,都是只有郡公、县公,没有国公的。而从一品的级别是什么概念呢?比较一下就知道,一品是太师、太傅之类的特殊荣誉官职,正常时代没有人可以当的,正常时代可以当的最高的官职就是宰相,宰相包括中书省(政治局)、门下省(中纪委)、尚书省(国务院)的长官,他们分别都是正三品,所以唐代主持国家最高政务工作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级的职务的人,常常叫做“同中书门下三品”,所以如果只是看官场的品级的话,三品就已经是正国级了,而从一品的公,无论国公、郡公、还是县公,只要是“公”都比宰相要高出三级,地位简直高得吓人!但实际权力当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哈。忽必烈身为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第四子,本无多少承嗣大汗帝王的希望。然而,在贵由汗猝然去世后,由于术赤家族和拖雷家族的联合,使得汗位转移到拖雷家族长子、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手里,自此,拖雷的几个儿子逐渐掌握了大蒙古国的兵权。在此前,忽必烈几乎没有领军作战过,蒙哥成为大汗后,忽必烈得以开府金莲川,搜罗了大批各族精英为己用,成为其以后争横天下的重要资本。公元1252年,蒙哥汗认命忽必烈和名将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为正副统帅,率大军绕道吐蕃、远征云南的大理国,以达到在战略上包抄南宋王朝的声势。由于部下英勇效命,忽必烈的这次处女远征大获成功,灭亡了大理政权,招抚了云南、吐蕃一带的番邦部落。然而,令人玩味的是,蒙哥汗之后却表现出了对忽必烈这个兄弟的明显不信任感,不但将征服领地全部交给副将的兀良合台镇守,并且在忽必烈率军班师途中就下令撤销了他的兵权,让其径自回归封地。公元1256年,急于建立不世奇功的蒙哥汗下令三路大举伐宋,以幼弟阿里不哥和自己的长子玉龙答失留守和林,塔察儿王率左翼诸王及北方汉人世侯的军队进攻湖广;兀良合台率云南驻军配合进攻广西、湖南;自己率怯薛精锐及四川地区蒙、汉、探马赤军,直取四川。战事铺开后,塔察儿的左翼军进展缓慢,接连遭到了蒙哥汗的训斥,而恰好忽必烈又遣使前来请求从征,于是蒙哥汗顺水推舟,下诏让忽必烈代替塔察儿为左翼军统帅,务必控制湖广,以接应以后东出四川的大军。1259年2月,忽必烈于邢州与军中诸王会面,并接受了手下谋士们稳扎稳打的建议。到7月12日,左翼军主力刚刚抵达淮河北岸,就传来了蒙哥汗死于合州钓鱼城下的消息。但忽必烈与心腹大将霸都鲁(木华黎国王之孙)商议后,认为是南宋军队散布的谣言,遂下令继续渡河南下,与南宋军激战于鄂州、江州一线。到9月1日,从蒙哥汗征战四川的穆哥,因与忽必烈交好,派来告知大汗死讯、并劝忽必烈赶紧北返以登汗位的使者到了军营,但忽必烈以为如果无功而返,将难以赢得汗位,于是依然坚持要进行鄂州会战,但直到11月,左翼诸军虽然在野战、水战中多次击溃宋军,却始终拿不下鄂州,且风闻宋军的援军正在集中前来,忽必烈的主要谋士郝经看出了危险,专门上了《班师议》,希望主公不要再顾忌太多,必须断然北返,这最终促成了忽必烈与宋军议和班师。尽管忽必烈集团班师回到燕京的速度很快,但其竞争对手阿里不哥已经在和林做好了准备,不但漠北诸王及部落军队听命于他,连蒙哥的几个儿子及随征四川的多数将领也都支持阿里不哥,因此他邀请忽必烈等来和林奔丧,准备趁机拿获。忽必烈看出了端倪,遂于1260年3月,在拥护自己的东道诸王塔察儿、移相哥、呼剌忽儿、西道诸王合丹、阿只吉、穆哥等的要求下,在开平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尽管参与的宗王人数远远不是全部),正式宣布登上汗位。阿里不哥闻讯后愤怒不已,于四月在和林城西也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在拥护自己的宗王簇拥下,也宣布登上汗位,大蒙古国第一次出现了两位大汗公开对峙的局面,解决之道也唯有战争了。当时散布于关中和四川的原蒙哥汗从征诸军中,本来支持阿里不哥的占多数,但由于各不统属,有的如四川的紐璘与乞带不花等还有矛盾,故而未能形成有利的态势。相反,在忽必烈派出的使者廉希宪的联络下,刘黑马、汪惟正、汪良臣等迅速行动,诛杀了乞带不花、刘太平等,控制了东川诸军,而后配合诸王合丹的讨伐军进入关中,九月间在甘州以东的耀碑谷进行的会战中,阿里不哥集团在关中地区的大将阿兰答儿、浑都海皆大败阵亡,这意味着阿里不哥在中原地区仅有的势力趋于消亡。与此同时,在北方战场上,阿里不哥军的统帅出术哈儿(旭烈兀之子)、哈喇察儿的军队,也被支持忽必烈的东道诸王移相哥(哈撒儿之子)的军队打败。该年冬,忽必烈以中原驻诸军北征和林,阿里不哥自知不敌,不战西退,忽必烈大军夺取和林,自此似乎大局已定。然阿里不哥之后施展缓兵之计,一面遣使悔罪,自称来年将亲自觐见忽必烈;一面加紧搜集军马。1261年秋,阿里不哥自认为羽翼已丰,遂突袭和林,留守的移相哥部毫无防备,被打得大败,阿里不哥重新夺回和林。到该年11月,忽必烈以诸王合丹为主将,于昔木土脑儿之地大败阿里不哥,斩杀其先锋合丹火儿赤。但在十天后的另一场会战中,双方激战一天均伤亡惨重、未分胜败。此后,因发生山东军阀李璮之乱,忽必烈不得不分军南下,北方战场遂陷入对峙、拉锯的局面。由于阿里不哥统辖之地均贫瘠、苦寒,相持数年后渐渐不支,但其到处搜刮的恶行,最终使得原来的同盟者——察合台汗国统治者阿鲁忽决定背叛阿里不哥、投效忽必烈,于是阿里不哥被迫又展开了与察合台汗国的另一场战争。。。。到了公元1264年七月,面对众叛亲离、缺衣少食、东西受敌的绝望局面,阿里不哥只得承认争位失败、决定向忽必烈投降。史书记载的两人见面时的景象十分有趣,忽必烈当时沉默了很久才开口说:“我与你孰是孰非?”,阿里不哥也良久才回答道:“昔日我是,今日你是”。。。。最终,忽必烈宣布赦免阿里不哥争位的罪行,仅诛杀了其部下中最主要的十人,然阿里不哥仅仅一个月后即染病身亡,具体病因史书没有注明。若有希望了解忽必烈、阿里不哥争位内战详细过程的读者,可参阅李治安先生著《忽必烈传》。 忽必烈汗建文帝的无能明朝洪武三十一年,西历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由太孙朱允炆(建文帝)继承。朱元璋在世期间,将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一网打尽,而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对当时还在人世的太子朱标表示,自己在为朱标清洗荆棘。而朱元璋清洗荆棘的同时,还把其他的儿子册封在边关做了诸侯王——朱元璋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方面,在边关封王,目的是防止北元残余势力反攻回来,而边关的诸侯国,可以为朝廷起到缓冲作用。二来,一旦朝廷被权臣控制,诸侯王可以发兵勤王。▲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以后,对北元并没有太多忌惮,倒是生怕诸侯王会危害到自己,于是,建文元年开始,建文帝就开始打压、迫害诸侯王们。而燕王朱棣,也在建文帝的打压范围内。正如《明朝那些事》里面提到的那样,朱棣的智商,足以让他知道,如果不是必死无疑,造反的成功率是不足以让他一个诸侯王,去冒那么大的风险的。被迫无奈的燕王朱棣,只好起兵讨伐建文朝廷,由此,靖难之役拉开序幕。靖难之役的最初,是燕王的三个府,对抗整个大明朝廷,而建文朝廷举全国之力,不能一举荡平朱棣,可见建文帝的无能。而建文四年(西历1402年),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长驱直入、跋涉千里来到南京城外,并且一举攻陷南京——拥有千里之遥缓冲的建文帝,居然能让朱棣打到南京,也可以证明建文帝的无能。▲明成祖就这样,无能的建文帝垮了。随后,皇宫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的怪异行为建文帝兵败后下落何方,这一历史未解之谜,迄今为止,已经争议六百多年,依旧没有定论。而朱棣攻入南京后,第一时间宣布建文帝死于大火,随后不久,朱棣宣布大明朝廷不能一日无主,于是,登基称帝,史称永乐帝。朱棣在宣布建文帝死讯以后,同时命人将建文帝后宫的嫔妃,悉数处决,这一行为,曾引起不少人质疑:朱棣这么做目的何在?原因探究其一:朱棣的行为,是从法理上,对自己的称帝行为,进行补救。从西周以来,中国就开始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此,当朱棣要求方孝孺为自己起草登基诏书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对话:方孝孺:殿下,您不能当皇帝,因为建文帝即便死了,人家还有太子在,论法律,该由太子继位。朱棣:太子还是个几岁小孩,能管好天下么?还是我辛苦点,我来。方孝孺:然而即便太子不能继位,建文帝还有弟弟,兄终弟及可以,侄儿死了叔叔继位,没听说过。方孝孺的顶撞,给自己换来了诛杀十族。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朱棣需要弥补自己合法性问题。而明朝朱元璋时代开始,奉行人殉制度——也就是皇帝死后,所有妃子都要陪葬。而此时,不论是建文帝的儿子还是弟弟,都在自己手里控制,逼迫他们表示不愿意登基当皇帝,推举自己称帝很容易。唯独建文帝下落不明,这让自己的登基之路困难重重。而如果以殉葬的名义杀掉建文帝的妃子,可以坐实建文帝已死、建文时代已经过去这件事,日后即便有人再以建文帝的名义起事,也可以说是冒名顶替。其二:断绝言论,斩除后患。建文帝后宫妃子众多,如此多的妃子很多都是在朝廷中有后台的,一旦跟朝廷中的势力联合起来,四处散步流言肯定是对朱棣致命打击,本来就身不正,更怕影子斜了。况且这些妃子肯定是有怀了建文帝孩子的,一旦这些后代子孙长大起来,更是对朱棣有着十分大的威胁,所以不管怎样,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们直接赐死,以绝后患。其实,古代只要有爵位,他的官场品级就很高,汉代的“侯”,无论大小,都“位次三公”,也就是排坐次的时候只有像丞相啊之类的正国级领导人才能排在他们前面。不过国公这种爵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其实是不常见的,很多朝代是没有这个爵位的,“公侯伯子男”这是“理想型”的封爵等级,在秦汉时代实际上只存在于儒家的经典之中,没有在实际生活中用过。秦汉时代,封爵基本上只有两种,王和侯,所以得势的时候,韩信可以做齐王、楚王,失势的时候做不成王了,降一级就只有做淮阴侯,是没有“公”这一级的爵位给他做的。“公”爵的开始,大概是魏晋时期才开始的,曹家、司马家当上皇帝都是靠的阴谋诡计,缺乏正统性,为了笼络人心,于是把儒家经典里面的“公侯伯子男”真正实行起来,让当时的士族们都可以过过瘾,这样人家才愿意跟着他们干。但是要注意的是,曹魏大概只有“乡公”,像被司马家杀了的曹家皇帝曹髦,他在当皇帝前的身份就是“高贵乡公”。而按照晋代的《官品令》的规定,“公爵”只有两种,一种是郡公,一种是县公,品级都是第一品。郡公、县公的全称是“开国郡公”或“开国县侯”,强调的是封爵具有的“创业”性质,现代人常把开国郡公、开国县侯上有个“国”字就误以为是“国公”了,我想题目问的“国公”,可能就是对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的误解。像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常被称为鲁公,有时也会叫他鲁国公,其实他的封爵中的鲁,指的是鲁郡,不是鲁国,他的封爵也是鲁郡公,不是鲁国公。真正有“国公”这个爵位的,大概只有隋代前期才有,隋代前期封爵复杂,光公爵就有三种,国公、郡公和县公,三个的级别都是从一品,不过隋炀帝上台后,就废掉了国公这一级,所以国公也就只存在了二十年左右。以后唐朝、宋朝,都是只有郡公、县公,没有国公的。而从一品的级别是什么概念呢?比较一下就知道,一品是太师、太傅之类的特殊荣誉官职,正常时代没有人可以当的,正常时代可以当的最高的官职就是宰相,宰相包括中书省(政治局)、门下省(中纪委)、尚书省(国务院)的长官,他们分别都是正三品,所以唐代主持国家最高政务工作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级的职务的人,常常叫做“同中书门下三品”,所以如果只是看官场的品级的话,三品就已经是正国级了,而从一品的公,无论国公、郡公、还是县公,只要是“公”都比宰相要高出三级,地位简直高得吓人!但实际权力当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哈。忽必烈身为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第四子,本无多少承嗣大汗帝王的希望。然而,在贵由汗猝然去世后,由于术赤家族和拖雷家族的联合,使得汗位转移到拖雷家族长子、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手里,自此,拖雷的几个儿子逐渐掌握了大蒙古国的兵权。在此前,忽必烈几乎没有领军作战过,蒙哥成为大汗后,忽必烈得以开府金莲川,搜罗了大批各族精英为己用,成为其以后争横天下的重要资本。公元1252年,蒙哥汗认命忽必烈和名将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为正副统帅,率大军绕道吐蕃、远征云南的大理国,以达到在战略上包抄南宋王朝的声势。由于部下英勇效命,忽必烈的这次处女远征大获成功,灭亡了大理政权,招抚了云南、吐蕃一带的番邦部落。然而,令人玩味的是,蒙哥汗之后却表现出了对忽必烈这个兄弟的明显不信任感,不但将征服领地全部交给副将的兀良合台镇守,并且在忽必烈率军班师途中就下令撤销了他的兵权,让其径自回归封地。公元1256年,急于建立不世奇功的蒙哥汗下令三路大举伐宋,以幼弟阿里不哥和自己的长子玉龙答失留守和林,塔察儿王率左翼诸王及北方汉人世侯的军队进攻湖广;兀良合台率云南驻军配合进攻广西、湖南;自己率怯薛精锐及四川地区蒙、汉、探马赤军,直取四川。战事铺开后,塔察儿的左翼军进展缓慢,接连遭到了蒙哥汗的训斥,而恰好忽必烈又遣使前来请求从征,于是蒙哥汗顺水推舟,下诏让忽必烈代替塔察儿为左翼军统帅,务必控制湖广,以接应以后东出四川的大军。1259年2月,忽必烈于邢州与军中诸王会面,并接受了手下谋士们稳扎稳打的建议。到7月12日,左翼军主力刚刚抵达淮河北岸,就传来了蒙哥汗死于合州钓鱼城下的消息。但忽必烈与心腹大将霸都鲁(木华黎国王之孙)商议后,认为是南宋军队散布的谣言,遂下令继续渡河南下,与南宋军激战于鄂州、江州一线。到9月1日,从蒙哥汗征战四川的穆哥,因与忽必烈交好,派来告知大汗死讯、并劝忽必烈赶紧北返以登汗位的使者到了军营,但忽必烈以为如果无功而返,将难以赢得汗位,于是依然坚持要进行鄂州会战,但直到11月,左翼诸军虽然在野战、水战中多次击溃宋军,却始终拿不下鄂州,且风闻宋军的援军正在集中前来,忽必烈的主要谋士郝经看出了危险,专门上了《班师议》,希望主公不要再顾忌太多,必须断然北返,这最终促成了忽必烈与宋军议和班师。尽管忽必烈集团班师回到燕京的速度很快,但其竞争对手阿里不哥已经在和林做好了准备,不但漠北诸王及部落军队听命于他,连蒙哥的几个儿子及随征四川的多数将领也都支持阿里不哥,因此他邀请忽必烈等来和林奔丧,准备趁机拿获。忽必烈看出了端倪,遂于1260年3月,在拥护自己的东道诸王塔察儿、移相哥、呼剌忽儿、西道诸王合丹、阿只吉、穆哥等的要求下,在开平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尽管参与的宗王人数远远不是全部),正式宣布登上汗位。阿里不哥闻讯后愤怒不已,于四月在和林城西也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在拥护自己的宗王簇拥下,也宣布登上汗位,大蒙古国第一次出现了两位大汗公开对峙的局面,解决之道也唯有战争了。当时散布于关中和四川的原蒙哥汗从征诸军中,本来支持阿里不哥的占多数,但由于各不统属,有的如四川的紐璘与乞带不花等还有矛盾,故而未能形成有利的态势。相反,在忽必烈派出的使者廉希宪的联络下,刘黑马、汪惟正、汪良臣等迅速行动,诛杀了乞带不花、刘太平等,控制了东川诸军,而后配合诸王合丹的讨伐军进入关中,九月间在甘州以东的耀碑谷进行的会战中,阿里不哥集团在关中地区的大将阿兰答儿、浑都海皆大败阵亡,这意味着阿里不哥在中原地区仅有的势力趋于消亡。与此同时,在北方战场上,阿里不哥军的统帅出术哈儿(旭烈兀之子)、哈喇察儿的军队,也被支持忽必烈的东道诸王移相哥(哈撒儿之子)的军队打败。该年冬,忽必烈以中原驻诸军北征和林,阿里不哥自知不敌,不战西退,忽必烈大军夺取和林,自此似乎大局已定。然阿里不哥之后施展缓兵之计,一面遣使悔罪,自称来年将亲自觐见忽必烈;一面加紧搜集军马。1261年秋,阿里不哥自认为羽翼已丰,遂突袭和林,留守的移相哥部毫无防备,被打得大败,阿里不哥重新夺回和林。到该年11月,忽必烈以诸王合丹为主将,于昔木土脑儿之地大败阿里不哥,斩杀其先锋合丹火儿赤。但在十天后的另一场会战中,双方激战一天均伤亡惨重、未分胜败。此后,因发生山东军阀李璮之乱,忽必烈不得不分军南下,北方战场遂陷入对峙、拉锯的局面。由于阿里不哥统辖之地均贫瘠、苦寒,相持数年后渐渐不支,但其到处搜刮的恶行,最终使得原来的同盟者——察合台汗国统治者阿鲁忽决定背叛阿里不哥、投效忽必烈,于是阿里不哥被迫又展开了与察合台汗国的另一场战争。。。。到了公元1264年七月,面对众叛亲离、缺衣少食、东西受敌的绝望局面,阿里不哥只得承认争位失败、决定向忽必烈投降。史书记载的两人见面时的景象十分有趣,忽必烈当时沉默了很久才开口说:“我与你孰是孰非?”,阿里不哥也良久才回答道:“昔日我是,今日你是”。。。。最终,忽必烈宣布赦免阿里不哥争位的罪行,仅诛杀了其部下中最主要的十人,然阿里不哥仅仅一个月后即染病身亡,具体病因史书没有注明。若有希望了解忽必烈、阿里不哥争位内战详细过程的读者,可参阅李治安先生著《忽必烈传》。 忽必烈汗建文帝的无能明朝洪武三十一年,西历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由太孙朱允炆(建文帝)继承。朱元璋在世期间,将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一网打尽,而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对当时还在人世的太子朱标表示,自己在为朱标清洗荆棘。而朱元璋清洗荆棘的同时,还把其他的儿子册封在边关做了诸侯王——朱元璋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方面,在边关封王,目的是防止北元残余势力反攻回来,而边关的诸侯国,可以为朝廷起到缓冲作用。二来,一旦朝廷被权臣控制,诸侯王可以发兵勤王。▲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以后,对北元并没有太多忌惮,倒是生怕诸侯王会危害到自己,于是,建文元年开始,建文帝就开始打压、迫害诸侯王们。而燕王朱棣,也在建文帝的打压范围内。正如《明朝那些事》里面提到的那样,朱棣的智商,足以让他知道,如果不是必死无疑,造反的成功率是不足以让他一个诸侯王,去冒那么大的风险的。被迫无奈的燕王朱棣,只好起兵讨伐建文朝廷,由此,靖难之役拉开序幕。靖难之役的最初,是燕王的三个府,对抗整个大明朝廷,而建文朝廷举全国之力,不能一举荡平朱棣,可见建文帝的无能。而建文四年(西历1402年),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长驱直入、跋涉千里来到南京城外,并且一举攻陷南京——拥有千里之遥缓冲的建文帝,居然能让朱棣打到南京,也可以证明建文帝的无能。▲明成祖就这样,无能的建文帝垮了。随后,皇宫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的怪异行为建文帝兵败后下落何方,这一历史未解之谜,迄今为止,已经争议六百多年,依旧没有定论。而朱棣攻入南京后,第一时间宣布建文帝死于大火,随后不久,朱棣宣布大明朝廷不能一日无主,于是,登基称帝,史称永乐帝。朱棣在宣布建文帝死讯以后,同时命人将建文帝后宫的嫔妃,悉数处决,这一行为,曾引起不少人质疑:朱棣这么做目的何在?原因探究其一:朱棣的行为,是从法理上,对自己的称帝行为,进行补救。从西周以来,中国就开始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此,当朱棣要求方孝孺为自己起草登基诏书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对话:方孝孺:殿下,您不能当皇帝,因为建文帝即便死了,人家还有太子在,论法律,该由太子继位。朱棣:太子还是个几岁小孩,能管好天下么?还是我辛苦点,我来。方孝孺:然而即便太子不能继位,建文帝还有弟弟,兄终弟及可以,侄儿死了叔叔继位,没听说过。方孝孺的顶撞,给自己换来了诛杀十族。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朱棣需要弥补自己合法性问题。而明朝朱元璋时代开始,奉行人殉制度——也就是皇帝死后,所有妃子都要陪葬。而此时,不论是建文帝的儿子还是弟弟,都在自己手里控制,逼迫他们表示不愿意登基当皇帝,推举自己称帝很容易。唯独建文帝下落不明,这让自己的登基之路困难重重。而如果以殉葬的名义杀掉建文帝的妃子,可以坐实建文帝已死、建文时代已经过去这件事,日后即便有人再以建文帝的名义起事,也可以说是冒名顶替。其二:断绝言论,斩除后患。建文帝后宫妃子众多,如此多的妃子很多都是在朝廷中有后台的,一旦跟朝廷中的势力联合起来,四处散步流言肯定是对朱棣致命打击,本来就身不正,更怕影子斜了。况且这些妃子肯定是有怀了建文帝孩子的,一旦这些后代子孙长大起来,更是对朱棣有着十分大的威胁,所以不管怎样,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们直接赐死,以绝后患。实际上,景泰帝在连声称好之前,还说了别的。《复辟录》中相关的记载是这样的:景泰帝听到明英宗登基的钟鼓之声远远传来,问身边的人:“于谦耶?”左右对曰:“太上皇帝。”景泰帝曰:“哥哥做,好!”那么,景泰帝为什么这么说呢?个人认为,原因有这样几个:第一,是最浅表的原因,就是景泰帝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一切已成定局,所以连声称好,也算是一种表态,除了这样,他还能做什么呢?第二,哥哥明英宗复位,比起其他的选项,争论最大,对景泰帝最不利。但起码不会引发巨大的动荡和混乱,所以景泰帝会说“好”。夺门政变之前的形势是:景泰帝膝下无子,皇太子之位空虚。另一方面,太上皇明英宗被软禁在南宫,他的儿子、原来的皇太子朱见深也在景泰三年被废掉。所以,当景泰七年冬天景泰帝病重之后,大臣们感觉到了皇位的危机,急于确立皇储,以防万一。当时私下里有过几种方案,一种是请废太子朱见深监国,然后再迎请太上皇回到大内。这个方案倾向于朱见深,一旦景泰帝驾崩,由他继位,明英宗仍然做太上皇。另一种方案是迎立襄王的世子做皇太子。襄王朱瞻墡是明仁宗的五儿子,籓地原本在长沙,后来改到襄阳。襄王沉稳,有智慧,名声好。当初明宣宗去世时,皇太子朱祁镇只有八九岁,有一种观点是让他的同胞弟弟、襄王朱瞻墡继位。张皇后权衡之后,最终还是让皇太子朱祁镇做皇帝,就是明英宗。现在又有人提到了襄王这一枝,而且有传言说,王文、于谦、太监王诚等人都支持这个选项。天顺元年正月十七日的深夜,石亨、张靰、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政变,迎回南宫中的太上皇,推上皇位。可以说,石亨等人这样做,也是现实、可行的一种选择。从景泰帝的角度来看,哥哥明英宗恢复皇位,比起朱见深、襄王世子的选项,表面看更可以接受。但是,明英宗恢复皇位,从皇位传承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对景泰帝八年来皇位合法性的一种否定,所以景泰帝才会不明不白地死去。耐人寻味的是,景泰帝听到政变的消息,第一个怀疑的人竟然是于谦。他应该不是怀疑于谦自己做皇帝,而是误以为是于谦主导了这次事变。这种怀疑本身,对于谦不公平,也说明君臣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起码的信任,他们出事、落败也就是必然的了。其实,古代只要有爵位,他的官场品级就很高,汉代的“侯”,无论大小,都“位次三公”,也就是排坐次的时候只有像丞相啊之类的正国级领导人才能排在他们前面。不过国公这种爵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其实是不常见的,很多朝代是没有这个爵位的,“公侯伯子男”这是“理想型”的封爵等级,在秦汉时代实际上只存在于儒家的经典之中,没有在实际生活中用过。秦汉时代,封爵基本上只有两种,王和侯,所以得势的时候,韩信可以做齐王、楚王,失势的时候做不成王了,降一级就只有做淮阴侯,是没有“公”这一级的爵位给他做的。“公”爵的开始,大概是魏晋时期才开始的,曹家、司马家当上皇帝都是靠的阴谋诡计,缺乏正统性,为了笼络人心,于是把儒家经典里面的“公侯伯子男”真正实行起来,让当时的士族们都可以过过瘾,这样人家才愿意跟着他们干。但是要注意的是,曹魏大概只有“乡公”,像被司马家杀了的曹家皇帝曹髦,他在当皇帝前的身份就是“高贵乡公”。而按照晋代的《官品令》的规定,“公爵”只有两种,一种是郡公,一种是县公,品级都是第一品。郡公、县公的全称是“开国郡公”或“开国县侯”,强调的是封爵具有的“创业”性质,现代人常把开国郡公、开国县侯上有个“国”字就误以为是“国公”了,我想题目问的“国公”,可能就是对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的误解。像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常被称为鲁公,有时也会叫他鲁国公,其实他的封爵中的鲁,指的是鲁郡,不是鲁国,他的封爵也是鲁郡公,不是鲁国公。真正有“国公”这个爵位的,大概只有隋代前期才有,隋代前期封爵复杂,光公爵就有三种,国公、郡公和县公,三个的级别都是从一品,不过隋炀帝上台后,就废掉了国公这一级,所以国公也就只存在了二十年左右。以后唐朝、宋朝,都是只有郡公、县公,没有国公的。而从一品的级别是什么概念呢?比较一下就知道,一品是太师、太傅之类的特殊荣誉官职,正常时代没有人可以当的,正常时代可以当的最高的官职就是宰相,宰相包括中书省(政治局)、门下省(中纪委)、尚书省(国务院)的长官,他们分别都是正三品,所以唐代主持国家最高政务工作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级的职务的人,常常叫做“同中书门下三品”,所以如果只是看官场的品级的话,三品就已经是正国级了,而从一品的公,无论国公、郡公、还是县公,只要是“公”都比宰相要高出三级,地位简直高得吓人!但实际权力当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哈。忽必烈身为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第四子,本无多少承嗣大汗帝王的希望。然而,在贵由汗猝然去世后,由于术赤家族和拖雷家族的联合,使得汗位转移到拖雷家族长子、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手里,自此,拖雷的几个儿子逐渐掌握了大蒙古国的兵权。在此前,忽必烈几乎没有领军作战过,蒙哥成为大汗后,忽必烈得以开府金莲川,搜罗了大批各族精英为己用,成为其以后争横天下的重要资本。公元1252年,蒙哥汗认命忽必烈和名将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为正副统帅,率大军绕道吐蕃、远征云南的大理国,以达到在战略上包抄南宋王朝的声势。由于部下英勇效命,忽必烈的这次处女远征大获成功,灭亡了大理政权,招抚了云南、吐蕃一带的番邦部落。然而,令人玩味的是,蒙哥汗之后却表现出了对忽必烈这个兄弟的明显不信任感,不但将征服领地全部交给副将的兀良合台镇守,并且在忽必烈率军班师途中就下令撤销了他的兵权,让其径自回归封地。公元1256年,急于建立不世奇功的蒙哥汗下令三路大举伐宋,以幼弟阿里不哥和自己的长子玉龙答失留守和林,塔察儿王率左翼诸王及北方汉人世侯的军队进攻湖广;兀良合台率云南驻军配合进攻广西、湖南;自己率怯薛精锐及四川地区蒙、汉、探马赤军,直取四川。战事铺开后,塔察儿的左翼军进展缓慢,接连遭到了蒙哥汗的训斥,而恰好忽必烈又遣使前来请求从征,于是蒙哥汗顺水推舟,下诏让忽必烈代替塔察儿为左翼军统帅,务必控制湖广,以接应以后东出四川的大军。1259年2月,忽必烈于邢州与军中诸王会面,并接受了手下谋士们稳扎稳打的建议。到7月12日,左翼军主力刚刚抵达淮河北岸,就传来了蒙哥汗死于合州钓鱼城下的消息。但忽必烈与心腹大将霸都鲁(木华黎国王之孙)商议后,认为是南宋军队散布的谣言,遂下令继续渡河南下,与南宋军激战于鄂州、江州一线。到9月1日,从蒙哥汗征战四川的穆哥,因与忽必烈交好,派来告知大汗死讯、并劝忽必烈赶紧北返以登汗位的使者到了军营,但忽必烈以为如果无功而返,将难以赢得汗位,于是依然坚持要进行鄂州会战,但直到11月,左翼诸军虽然在野战、水战中多次击溃宋军,却始终拿不下鄂州,且风闻宋军的援军正在集中前来,忽必烈的主要谋士郝经看出了危险,专门上了《班师议》,希望主公不要再顾忌太多,必须断然北返,这最终促成了忽必烈与宋军议和班师。尽管忽必烈集团班师回到燕京的速度很快,但其竞争对手阿里不哥已经在和林做好了准备,不但漠北诸王及部落军队听命于他,连蒙哥的几个儿子及随征四川的多数将领也都支持阿里不哥,因此他邀请忽必烈等来和林奔丧,准备趁机拿获。忽必烈看出了端倪,遂于1260年3月,在拥护自己的东道诸王塔察儿、移相哥、呼剌忽儿、西道诸王合丹、阿只吉、穆哥等的要求下,在开平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尽管参与的宗王人数远远不是全部),正式宣布登上汗位。阿里不哥闻讯后愤怒不已,于四月在和林城西也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在拥护自己的宗王簇拥下,也宣布登上汗位,大蒙古国第一次出现了两位大汗公开对峙的局面,解决之道也唯有战争了。当时散布于关中和四川的原蒙哥汗从征诸军中,本来支持阿里不哥的占多数,但由于各不统属,有的如四川的紐璘与乞带不花等还有矛盾,故而未能形成有利的态势。相反,在忽必烈派出的使者廉希宪的联络下,刘黑马、汪惟正、汪良臣等迅速行动,诛杀了乞带不花、刘太平等,控制了东川诸军,而后配合诸王合丹的讨伐军进入关中,九月间在甘州以东的耀碑谷进行的会战中,阿里不哥集团在关中地区的大将阿兰答儿、浑都海皆大败阵亡,这意味着阿里不哥在中原地区仅有的势力趋于消亡。与此同时,在北方战场上,阿里不哥军的统帅出术哈儿(旭烈兀之子)、哈喇察儿的军队,也被支持忽必烈的东道诸王移相哥(哈撒儿之子)的军队打败。该年冬,忽必烈以中原驻诸军北征和林,阿里不哥自知不敌,不战西退,忽必烈大军夺取和林,自此似乎大局已定。然阿里不哥之后施展缓兵之计,一面遣使悔罪,自称来年将亲自觐见忽必烈;一面加紧搜集军马。1261年秋,阿里不哥自认为羽翼已丰,遂突袭和林,留守的移相哥部毫无防备,被打得大败,阿里不哥重新夺回和林。到该年11月,忽必烈以诸王合丹为主将,于昔木土脑儿之地大败阿里不哥,斩杀其先锋合丹火儿赤。但在十天后的另一场会战中,双方激战一天均伤亡惨重、未分胜败。此后,因发生山东军阀李璮之乱,忽必烈不得不分军南下,北方战场遂陷入对峙、拉锯的局面。由于阿里不哥统辖之地均贫瘠、苦寒,相持数年后渐渐不支,但其到处搜刮的恶行,最终使得原来的同盟者——察合台汗国统治者阿鲁忽决定背叛阿里不哥、投效忽必烈,于是阿里不哥被迫又展开了与察合台汗国的另一场战争。。。。到了公元1264年七月,面对众叛亲离、缺衣少食、东西受敌的绝望局面,阿里不哥只得承认争位失败、决定向忽必烈投降。史书记载的两人见面时的景象十分有趣,忽必烈当时沉默了很久才开口说:“我与你孰是孰非?”,阿里不哥也良久才回答道:“昔日我是,今日你是”。。。。最终,忽必烈宣布赦免阿里不哥争位的罪行,仅诛杀了其部下中最主要的十人,然阿里不哥仅仅一个月后即染病身亡,具体病因史书没有注明。若有希望了解忽必烈、阿里不哥争位内战详细过程的读者,可参阅李治安先生著《忽必烈传》。 忽必烈汗建文帝的无能明朝洪武三十一年,西历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由太孙朱允炆(建文帝)继承。朱元璋在世期间,将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一网打尽,而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对当时还在人世的太子朱标表示,自己在为朱标清洗荆棘。而朱元璋清洗荆棘的同时,还把其他的儿子册封在边关做了诸侯王——朱元璋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方面,在边关封王,目的是防止北元残余势力反攻回来,而边关的诸侯国,可以为朝廷起到缓冲作用。二来,一旦朝廷被权臣控制,诸侯王可以发兵勤王。▲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以后,对北元并没有太多忌惮,倒是生怕诸侯王会危害到自己,于是,建文元年开始,建文帝就开始打压、迫害诸侯王们。而燕王朱棣,也在建文帝的打压范围内。正如《明朝那些事》里面提到的那样,朱棣的智商,足以让他知道,如果不是必死无疑,造反的成功率是不足以让他一个诸侯王,去冒那么大的风险的。被迫无奈的燕王朱棣,只好起兵讨伐建文朝廷,由此,靖难之役拉开序幕。靖难之役的最初,是燕王的三个府,对抗整个大明朝廷,而建文朝廷举全国之力,不能一举荡平朱棣,可见建文帝的无能。而建文四年(西历1402年),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长驱直入、跋涉千里来到南京城外,并且一举攻陷南京——拥有千里之遥缓冲的建文帝,居然能让朱棣打到南京,也可以证明建文帝的无能。▲明成祖就这样,无能的建文帝垮了。随后,皇宫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的怪异行为建文帝兵败后下落何方,这一历史未解之谜,迄今为止,已经争议六百多年,依旧没有定论。而朱棣攻入南京后,第一时间宣布建文帝死于大火,随后不久,朱棣宣布大明朝廷不能一日无主,于是,登基称帝,史称永乐帝。朱棣在宣布建文帝死讯以后,同时命人将建文帝后宫的嫔妃,悉数处决,这一行为,曾引起不少人质疑:朱棣这么做目的何在?原因探究其一:朱棣的行为,是从法理上,对自己的称帝行为,进行补救。从西周以来,中国就开始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此,当朱棣要求方孝孺为自己起草登基诏书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对话:方孝孺:殿下,您不能当皇帝,因为建文帝即便死了,人家还有太子在,论法律,该由太子继位。朱棣:太子还是个几岁小孩,能管好天下么?还是我辛苦点,我来。方孝孺:然而即便太子不能继位,建文帝还有弟弟,兄终弟及可以,侄儿死了叔叔继位,没听说过。方孝孺的顶撞,给自己换来了诛杀十族。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朱棣需要弥补自己合法性问题。而明朝朱元璋时代开始,奉行人殉制度——也就是皇帝死后,所有妃子都要陪葬。而此时,不论是建文帝的儿子还是弟弟,都在自己手里控制,逼迫他们表示不愿意登基当皇帝,推举自己称帝很容易。唯独建文帝下落不明,这让自己的登基之路困难重重。而如果以殉葬的名义杀掉建文帝的妃子,可以坐实建文帝已死、建文时代已经过去这件事,日后即便有人再以建文帝的名义起事,也可以说是冒名顶替。其二:断绝言论,斩除后患。建文帝后宫妃子众多,如此多的妃子很多都是在朝廷中有后台的,一旦跟朝廷中的势力联合起来,四处散步流言肯定是对朱棣致命打击,本来就身不正,更怕影子斜了。况且这些妃子肯定是有怀了建文帝孩子的,一旦这些后代子孙长大起来,更是对朱棣有着十分大的威胁,所以不管怎样,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们直接赐死,以绝后患。实际上,景泰帝在连声称好之前,还说了别的。《复辟录》中相关的记载是这样的:景泰帝听到明英宗登基的钟鼓之声远远传来,问身边的人:“于谦耶?”左右对曰:“太上皇帝。”景泰帝曰:“哥哥做,好!”那么,景泰帝为什么这么说呢?个人认为,原因有这样几个:第一,是最浅表的原因,就是景泰帝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一切已成定局,所以连声称好,也算是一种表态,除了这样,他还能做什么呢?第二,哥哥明英宗复位,比起其他的选项,争论最大,对景泰帝最不利。但起码不会引发巨大的动荡和混乱,所以景泰帝会说“好”。夺门政变之前的形势是:景泰帝膝下无子,皇太子之位空虚。另一方面,太上皇明英宗被软禁在南宫,他的儿子、原来的皇太子朱见深也在景泰三年被废掉。所以,当景泰七年冬天景泰帝病重之后,大臣们感觉到了皇位的危机,急于确立皇储,以防万一。当时私下里有过几种方案,一种是请废太子朱见深监国,然后再迎请太上皇回到大内。这个方案倾向于朱见深,一旦景泰帝驾崩,由他继位,明英宗仍然做太上皇。另一种方案是迎立襄王的世子做皇太子。襄王朱瞻墡是明仁宗的五儿子,籓地原本在长沙,后来改到襄阳。襄王沉稳,有智慧,名声好。当初明宣宗去世时,皇太子朱祁镇只有八九岁,有一种观点是让他的同胞弟弟、襄王朱瞻墡继位。张皇后权衡之后,最终还是让皇太子朱祁镇做皇帝,就是明英宗。现在又有人提到了襄王这一枝,而且有传言说,王文、于谦、太监王诚等人都支持这个选项。天顺元年正月十七日的深夜,石亨、张靰、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政变,迎回南宫中的太上皇,推上皇位。可以说,石亨等人这样做,也是现实、可行的一种选择。从景泰帝的角度来看,哥哥明英宗恢复皇位,比起朱见深、襄王世子的选项,表面看更可以接受。但是,明英宗恢复皇位,从皇位传承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对景泰帝八年来皇位合法性的一种否定,所以景泰帝才会不明不白地死去。耐人寻味的是,景泰帝听到政变的消息,第一个怀疑的人竟然是于谦。他应该不是怀疑于谦自己做皇帝,而是误以为是于谦主导了这次事变。这种怀疑本身,对于谦不公平,也说明君臣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起码的信任,他们出事、落败也就是必然的了。武则天剧照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已经82岁了,随着一代雄主的老迈,为了争夺皇位拥李派和拥武派斗争日趋激烈。但是因为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阻挠,太子李显地位岌岌可危,随时面临死亡威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神龙政变”发生了。“神龙政变”的带头人共有五位,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他们都是李唐王朝的拥护者,正是他们的冒险举动才保住了李唐江山,让太子李显继位,可惜这五人最终都凄惨而死,让人唏嘘。只能说他们拥戴的李显是一个凉薄之人。狄仁杰剧照“神龙政变”的发生离不开一个人,就是著名的狄仁杰。要说狄仁杰700年就死了,又怎么和5年后的“神龙政变”扯上关系呢?首先武则天选定的继承人是武三思,正是在狄仁杰冒死不断谏言下才改变主意,将李显从房州接回洛阳担任太子。可以说没有狄仁杰的努力,李显是很难成为太子的,那么“神龙政变”自然也丧失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不能轻易成功。其次“神龙政变”的带头人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都是狄仁杰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才,是狄仁杰给李显留下的忠诚班底。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受到武则天宠信后,假借皇帝的名义为非作歹,甚至于逼死了太子李显的儿子邵王李重润、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女婿魏王武延基等人,李显本人生命安全也时常受到威胁。可以说“神龙政变”救了李显全家性命,张柬之等人是他的大恩人。唐中宗李显那李显对于这帮李唐忠臣是什么态度呢?不满、怨恨都有,就是没有感激,这也是张柬之等人最终惨死的根源。李显从来都不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只不过当时武则天还没做好登基的准备,才让李显当了55天傀儡皇帝,不久就将他废为庐陵王。李显怎么说也是武则天的亲儿子,还是个王爷,因此在贬谪初期日子过得非常好,随行人员300人,近臣、侍从、嫔妃等人在身边伺候着,住着奢华的宫殿,每日锦衣玉食。《房县志》中对于李显的贬谪生活有记载“百丈城兴,九层版缩,璇琢琼雕,栏目磴复。其上也,楼观翚飞,帘牙鸟啄。其下也,芙蓉池开,琵琶亭续。其井也,黄琉八角以金镶。其城也,白石千紊而玉矗。由是人疑仙子,境胜蓬莱,珠帘星卷,宝镜月开,巧梳蝉鬓,淡抹鱼腮,眉间晕柳,额上妆梅,温柔香去,脂粉气来。”武则天剧照684年9月武则天临朝称制,此后不满武氏统治的徐敬业等朝臣、越王李贞等宗室纷纷起兵对抗,而作为唐高宗李治活着的嫡系子嗣中最年长的李显就成为了最好的旗号,“反对武则天、匡复庐陵王”的口号响彻天下。这样一来李显的苦日子就来了,武则天没杀他,但各种迫害、问责接踵而至,他身边的很多人也都被赐死。每次有李唐忠臣为李显说话、鸣不平,武则天就会派使臣去问责李显,杀一批李显身边的人。李显对于自己两个哥哥李弘与李贤是怎么死的非常清楚,因此对于母亲的的责备非常惧怕,每日噩梦缠身,精神崩溃到要自杀。而李显的妻子、后来的韦皇后更惨,父亲韦玄贞,母亲崔氏,四个兄弟韦洵、韦浩、韦洞、韦泚全被迫害死了。张柬之李显复辟登基后评价狄仁杰的话非常有代表性,“人臣事主,必在一心。天下岂有皇帝刚刚得病,就让太子监国的道理。这是狄仁杰在树立私惠,想趁机讨好我。”在李显看来狄仁杰、张柬之等人不是“忠臣”,为他说话是为了私利,有这种偏见在,再加上妻子、女儿的挑拨,张柬之等人就惨了。705年正月二十四日,李显登基,为唐中宗。一登上皇位,李显立即开始对付张柬之等人,先是封张柬之为汉阳王、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崔玄暐为博陵王,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剥夺五人实权;之后随便找了个理由就将他们贬到地方任职,挨个收拾。最终82岁的张柬之被流放到泷州,忧愤而死;69岁的崔玄暐在流放古州途中病逝;敬晖流放琼州,最终被凌迟处死;54岁的桓彦范流放瀼州,遭受酷刑最终被乱棍打死;袁恕己流放环州,也是受尽折磨最终被杀。“神龙政变”五大功臣从匡扶社稷的重臣,到惨死于边疆,人生大起大落莫过于此。李显剧照很多人说唐中宗李显是韦皇后、武三思等人的傀儡,但从两件事上看他大权在握。第一是韦皇后、武三思等人不只想杀张柬之5人,还想夷灭他们三族,并大肆株连,因为李显不同意,就没能进行。试问李显要是傀儡皇帝,别人还用在乎他的意见么?第二是707年“景龙政变”,太子李重俊联手禁军将领李多祚、李思冲、李千里等人发动兵变,要诛杀韦皇后、武三思等人。当时韦皇后、武三思已经闹得天怒人怨,太子李重俊起兵初期很顺利,防守京城各处的部队或支持、或默许,顺利杀了武三思父子。但当进攻皇城要杀韦皇后的时候,唐中宗李显一现身,禁军立马倒戈,政变军溃散,可见李显是很有威望的。其实,古代只要有爵位,他的官场品级就很高,汉代的“侯”,无论大小,都“位次三公”,也就是排坐次的时候只有像丞相啊之类的正国级领导人才能排在他们前面。不过国公这种爵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其实是不常见的,很多朝代是没有这个爵位的,“公侯伯子男”这是“理想型”的封爵等级,在秦汉时代实际上只存在于儒家的经典之中,没有在实际生活中用过。秦汉时代,封爵基本上只有两种,王和侯,所以得势的时候,韩信可以做齐王、楚王,失势的时候做不成王了,降一级就只有做淮阴侯,是没有“公”这一级的爵位给他做的。“公”爵的开始,大概是魏晋时期才开始的,曹家、司马家当上皇帝都是靠的阴谋诡计,缺乏正统性,为了笼络人心,于是把儒家经典里面的“公侯伯子男”真正实行起来,让当时的士族们都可以过过瘾,这样人家才愿意跟着他们干。但是要注意的是,曹魏大概只有“乡公”,像被司马家杀了的曹家皇帝曹髦,他在当皇帝前的身份就是“高贵乡公”。而按照晋代的《官品令》的规定,“公爵”只有两种,一种是郡公,一种是县公,品级都是第一品。郡公、县公的全称是“开国郡公”或“开国县侯”,强调的是封爵具有的“创业”性质,现代人常把开国郡公、开国县侯上有个“国”字就误以为是“国公”了,我想题目问的“国公”,可能就是对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的误解。像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常被称为鲁公,有时也会叫他鲁国公,其实他的封爵中的鲁,指的是鲁郡,不是鲁国,他的封爵也是鲁郡公,不是鲁国公。真正有“国公”这个爵位的,大概只有隋代前期才有,隋代前期封爵复杂,光公爵就有三种,国公、郡公和县公,三个的级别都是从一品,不过隋炀帝上台后,就废掉了国公这一级,所以国公也就只存在了二十年左右。以后唐朝、宋朝,都是只有郡公、县公,没有国公的。而从一品的级别是什么概念呢?比较一下就知道,一品是太师、太傅之类的特殊荣誉官职,正常时代没有人可以当的,正常时代可以当的最高的官职就是宰相,宰相包括中书省(政治局)、门下省(中纪委)、尚书省(国务院)的长官,他们分别都是正三品,所以唐代主持国家最高政务工作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级的职务的人,常常叫做“同中书门下三品”,所以如果只是看官场的品级的话,三品就已经是正国级了,而从一品的公,无论国公、郡公、还是县公,只要是“公”都比宰相要高出三级,地位简直高得吓人!但实际权力当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哈。忽必烈身为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第四子,本无多少承嗣大汗帝王的希望。然而,在贵由汗猝然去世后,由于术赤家族和拖雷家族的联合,使得汗位转移到拖雷家族长子、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手里,自此,拖雷的几个儿子逐渐掌握了大蒙古国的兵权。在此前,忽必烈几乎没有领军作战过,蒙哥成为大汗后,忽必烈得以开府金莲川,搜罗了大批各族精英为己用,成为其以后争横天下的重要资本。公元1252年,蒙哥汗认命忽必烈和名将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为正副统帅,率大军绕道吐蕃、远征云南的大理国,以达到在战略上包抄南宋王朝的声势。由于部下英勇效命,忽必烈的这次处女远征大获成功,灭亡了大理政权,招抚了云南、吐蕃一带的番邦部落。然而,令人玩味的是,蒙哥汗之后却表现出了对忽必烈这个兄弟的明显不信任感,不但将征服领地全部交给副将的兀良合台镇守,并且在忽必烈率军班师途中就下令撤销了他的兵权,让其径自回归封地。公元1256年,急于建立不世奇功的蒙哥汗下令三路大举伐宋,以幼弟阿里不哥和自己的长子玉龙答失留守和林,塔察儿王率左翼诸王及北方汉人世侯的军队进攻湖广;兀良合台率云南驻军配合进攻广西、湖南;自己率怯薛精锐及四川地区蒙、汉、探马赤军,直取四川。战事铺开后,塔察儿的左翼军进展缓慢,接连遭到了蒙哥汗的训斥,而恰好忽必烈又遣使前来请求从征,于是蒙哥汗顺水推舟,下诏让忽必烈代替塔察儿为左翼军统帅,务必控制湖广,以接应以后东出四川的大军。1259年2月,忽必烈于邢州与军中诸王会面,并接受了手下谋士们稳扎稳打的建议。到7月12日,左翼军主力刚刚抵达淮河北岸,就传来了蒙哥汗死于合州钓鱼城下的消息。但忽必烈与心腹大将霸都鲁(木华黎国王之孙)商议后,认为是南宋军队散布的谣言,遂下令继续渡河南下,与南宋军激战于鄂州、江州一线。到9月1日,从蒙哥汗征战四川的穆哥,因与忽必烈交好,派来告知大汗死讯、并劝忽必烈赶紧北返以登汗位的使者到了军营,但忽必烈以为如果无功而返,将难以赢得汗位,于是依然坚持要进行鄂州会战,但直到11月,左翼诸军虽然在野战、水战中多次击溃宋军,却始终拿不下鄂州,且风闻宋军的援军正在集中前来,忽必烈的主要谋士郝经看出了危险,专门上了《班师议》,希望主公不要再顾忌太多,必须断然北返,这最终促成了忽必烈与宋军议和班师。尽管忽必烈集团班师回到燕京的速度很快,但其竞争对手阿里不哥已经在和林做好了准备,不但漠北诸王及部落军队听命于他,连蒙哥的几个儿子及随征四川的多数将领也都支持阿里不哥,因此他邀请忽必烈等来和林奔丧,准备趁机拿获。忽必烈看出了端倪,遂于1260年3月,在拥护自己的东道诸王塔察儿、移相哥、呼剌忽儿、西道诸王合丹、阿只吉、穆哥等的要求下,在开平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尽管参与的宗王人数远远不是全部),正式宣布登上汗位。阿里不哥闻讯后愤怒不已,于四月在和林城西也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在拥护自己的宗王簇拥下,也宣布登上汗位,大蒙古国第一次出现了两位大汗公开对峙的局面,解决之道也唯有战争了。当时散布于关中和四川的原蒙哥汗从征诸军中,本来支持阿里不哥的占多数,但由于各不统属,有的如四川的紐璘与乞带不花等还有矛盾,故而未能形成有利的态势。相反,在忽必烈派出的使者廉希宪的联络下,刘黑马、汪惟正、汪良臣等迅速行动,诛杀了乞带不花、刘太平等,控制了东川诸军,而后配合诸王合丹的讨伐军进入关中,九月间在甘州以东的耀碑谷进行的会战中,阿里不哥集团在关中地区的大将阿兰答儿、浑都海皆大败阵亡,这意味着阿里不哥在中原地区仅有的势力趋于消亡。与此同时,在北方战场上,阿里不哥军的统帅出术哈儿(旭烈兀之子)、哈喇察儿的军队,也被支持忽必烈的东道诸王移相哥(哈撒儿之子)的军队打败。该年冬,忽必烈以中原驻诸军北征和林,阿里不哥自知不敌,不战西退,忽必烈大军夺取和林,自此似乎大局已定。然阿里不哥之后施展缓兵之计,一面遣使悔罪,自称来年将亲自觐见忽必烈;一面加紧搜集军马。1261年秋,阿里不哥自认为羽翼已丰,遂突袭和林,留守的移相哥部毫无防备,被打得大败,阿里不哥重新夺回和林。到该年11月,忽必烈以诸王合丹为主将,于昔木土脑儿之地大败阿里不哥,斩杀其先锋合丹火儿赤。但在十天后的另一场会战中,双方激战一天均伤亡惨重、未分胜败。此后,因发生山东军阀李璮之乱,忽必烈不得不分军南下,北方战场遂陷入对峙、拉锯的局面。由于阿里不哥统辖之地均贫瘠、苦寒,相持数年后渐渐不支,但其到处搜刮的恶行,最终使得原来的同盟者——察合台汗国统治者阿鲁忽决定背叛阿里不哥、投效忽必烈,于是阿里不哥被迫又展开了与察合台汗国的另一场战争。。。。到了公元1264年七月,面对众叛亲离、缺衣少食、东西受敌的绝望局面,阿里不哥只得承认争位失败、决定向忽必烈投降。史书记载的两人见面时的景象十分有趣,忽必烈当时沉默了很久才开口说:“我与你孰是孰非?”,阿里不哥也良久才回答道:“昔日我是,今日你是”。。。。最终,忽必烈宣布赦免阿里不哥争位的罪行,仅诛杀了其部下中最主要的十人,然阿里不哥仅仅一个月后即染病身亡,具体病因史书没有注明。若有希望了解忽必烈、阿里不哥争位内战详细过程的读者,可参阅李治安先生著《忽必烈传》。 忽必烈汗建文帝的无能明朝洪武三十一年,西历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由太孙朱允炆(建文帝)继承。朱元璋在世期间,将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一网打尽,而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对当时还在人世的太子朱标表示,自己在为朱标清洗荆棘。而朱元璋清洗荆棘的同时,还把其他的儿子册封在边关做了诸侯王——朱元璋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方面,在边关封王,目的是防止北元残余势力反攻回来,而边关的诸侯国,可以为朝廷起到缓冲作用。二来,一旦朝廷被权臣控制,诸侯王可以发兵勤王。▲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以后,对北元并没有太多忌惮,倒是生怕诸侯王会危害到自己,于是,建文元年开始,建文帝就开始打压、迫害诸侯王们。而燕王朱棣,也在建文帝的打压范围内。正如《明朝那些事》里面提到的那样,朱棣的智商,足以让他知道,如果不是必死无疑,造反的成功率是不足以让他一个诸侯王,去冒那么大的风险的。被迫无奈的燕王朱棣,只好起兵讨伐建文朝廷,由此,靖难之役拉开序幕。靖难之役的最初,是燕王的三个府,对抗整个大明朝廷,而建文朝廷举全国之力,不能一举荡平朱棣,可见建文帝的无能。而建文四年(西历1402年),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长驱直入、跋涉千里来到南京城外,并且一举攻陷南京——拥有千里之遥缓冲的建文帝,居然能让朱棣打到南京,也可以证明建文帝的无能。▲明成祖就这样,无能的建文帝垮了。随后,皇宫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的怪异行为建文帝兵败后下落何方,这一历史未解之谜,迄今为止,已经争议六百多年,依旧没有定论。而朱棣攻入南京后,第一时间宣布建文帝死于大火,随后不久,朱棣宣布大明朝廷不能一日无主,于是,登基称帝,史称永乐帝。朱棣在宣布建文帝死讯以后,同时命人将建文帝后宫的嫔妃,悉数处决,这一行为,曾引起不少人质疑:朱棣这么做目的何在?原因探究其一:朱棣的行为,是从法理上,对自己的称帝行为,进行补救。从西周以来,中国就开始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此,当朱棣要求方孝孺为自己起草登基诏书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对话:方孝孺:殿下,您不能当皇帝,因为建文帝即便死了,人家还有太子在,论法律,该由太子继位。朱棣:太子还是个几岁小孩,能管好天下么?还是我辛苦点,我来。方孝孺:然而即便太子不能继位,建文帝还有弟弟,兄终弟及可以,侄儿死了叔叔继位,没听说过。方孝孺的顶撞,给自己换来了诛杀十族。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朱棣需要弥补自己合法性问题。而明朝朱元璋时代开始,奉行人殉制度——也就是皇帝死后,所有妃子都要陪葬。而此时,不论是建文帝的儿子还是弟弟,都在自己手里控制,逼迫他们表示不愿意登基当皇帝,推举自己称帝很容易。唯独建文帝下落不明,这让自己的登基之路困难重重。而如果以殉葬的名义杀掉建文帝的妃子,可以坐实建文帝已死、建文时代已经过去这件事,日后即便有人再以建文帝的名义起事,也可以说是冒名顶替。其二:断绝言论,斩除后患。建文帝后宫妃子众多,如此多的妃子很多都是在朝廷中有后台的,一旦跟朝廷中的势力联合起来,四处散步流言肯定是对朱棣致命打击,本来就身不正,更怕影子斜了。况且这些妃子肯定是有怀了建文帝孩子的,一旦这些后代子孙长大起来,更是对朱棣有着十分大的威胁,所以不管怎样,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们直接赐死,以绝后患。实际上,景泰帝在连声称好之前,还说了别的。《复辟录》中相关的记载是这样的:景泰帝听到明英宗登基的钟鼓之声远远传来,问身边的人:“于谦耶?”左右对曰:“太上皇帝。”景泰帝曰:“哥哥做,好!”那么,景泰帝为什么这么说呢?个人认为,原因有这样几个:第一,是最浅表的原因,就是景泰帝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一切已成定局,所以连声称好,也算是一种表态,除了这样,他还能做什么呢?第二,哥哥明英宗复位,比起其他的选项,争论最大,对景泰帝最不利。但起码不会引发巨大的动荡和混乱,所以景泰帝会说“好”。夺门政变之前的形势是:景泰帝膝下无子,皇太子之位空虚。另一方面,太上皇明英宗被软禁在南宫,他的儿子、原来的皇太子朱见深也在景泰三年被废掉。所以,当景泰七年冬天景泰帝病重之后,大臣们感觉到了皇位的危机,急于确立皇储,以防万一。当时私下里有过几种方案,一种是请废太子朱见深监国,然后再迎请太上皇回到大内。这个方案倾向于朱见深,一旦景泰帝驾崩,由他继位,明英宗仍然做太上皇。另一种方案是迎立襄王的世子做皇太子。襄王朱瞻墡是明仁宗的五儿子,籓地原本在长沙,后来改到襄阳。襄王沉稳,有智慧,名声好。当初明宣宗去世时,皇太子朱祁镇只有八九岁,有一种观点是让他的同胞弟弟、襄王朱瞻墡继位。张皇后权衡之后,最终还是让皇太子朱祁镇做皇帝,就是明英宗。现在又有人提到了襄王这一枝,而且有传言说,王文、于谦、太监王诚等人都支持这个选项。天顺元年正月十七日的深夜,石亨、张靰、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政变,迎回南宫中的太上皇,推上皇位。可以说,石亨等人这样做,也是现实、可行的一种选择。从景泰帝的角度来看,哥哥明英宗恢复皇位,比起朱见深、襄王世子的选项,表面看更可以接受。但是,明英宗恢复皇位,从皇位传承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对景泰帝八年来皇位合法性的一种否定,所以景泰帝才会不明不白地死去。耐人寻味的是,景泰帝听到政变的消息,第一个怀疑的人竟然是于谦。他应该不是怀疑于谦自己做皇帝,而是误以为是于谦主导了这次事变。这种怀疑本身,对于谦不公平,也说明君臣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起码的信任,他们出事、落败也就是必然的了。武则天剧照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已经82岁了,随着一代雄主的老迈,为了争夺皇位拥李派和拥武派斗争日趋激烈。但是因为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阻挠,太子李显地位岌岌可危,随时面临死亡威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神龙政变”发生了。“神龙政变”的带头人共有五位,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他们都是李唐王朝的拥护者,正是他们的冒险举动才保住了李唐江山,让太子李显继位,可惜这五人最终都凄惨而死,让人唏嘘。只能说他们拥戴的李显是一个凉薄之人。狄仁杰剧照“神龙政变”的发生离不开一个人,就是著名的狄仁杰。要说狄仁杰700年就死了,又怎么和5年后的“神龙政变”扯上关系呢?首先武则天选定的继承人是武三思,正是在狄仁杰冒死不断谏言下才改变主意,将李显从房州接回洛阳担任太子。可以说没有狄仁杰的努力,李显是很难成为太子的,那么“神龙政变”自然也丧失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不能轻易成功。其次“神龙政变”的带头人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都是狄仁杰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才,是狄仁杰给李显留下的忠诚班底。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受到武则天宠信后,假借皇帝的名义为非作歹,甚至于逼死了太子李显的儿子邵王李重润、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女婿魏王武延基等人,李显本人生命安全也时常受到威胁。可以说“神龙政变”救了李显全家性命,张柬之等人是他的大恩人。唐中宗李显那李显对于这帮李唐忠臣是什么态度呢?不满、怨恨都有,就是没有感激,这也是张柬之等人最终惨死的根源。李显从来都不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只不过当时武则天还没做好登基的准备,才让李显当了55天傀儡皇帝,不久就将他废为庐陵王。李显怎么说也是武则天的亲儿子,还是个王爷,因此在贬谪初期日子过得非常好,随行人员300人,近臣、侍从、嫔妃等人在身边伺候着,住着奢华的宫殿,每日锦衣玉食。《房县志》中对于李显的贬谪生活有记载“百丈城兴,九层版缩,璇琢琼雕,栏目磴复。其上也,楼观翚飞,帘牙鸟啄。其下也,芙蓉池开,琵琶亭续。其井也,黄琉八角以金镶。其城也,白石千紊而玉矗。由是人疑仙子,境胜蓬莱,珠帘星卷,宝镜月开,巧梳蝉鬓,淡抹鱼腮,眉间晕柳,额上妆梅,温柔香去,脂粉气来。”武则天剧照684年9月武则天临朝称制,此后不满武氏统治的徐敬业等朝臣、越王李贞等宗室纷纷起兵对抗,而作为唐高宗李治活着的嫡系子嗣中最年长的李显就成为了最好的旗号,“反对武则天、匡复庐陵王”的口号响彻天下。这样一来李显的苦日子就来了,武则天没杀他,但各种迫害、问责接踵而至,他身边的很多人也都被赐死。每次有李唐忠臣为李显说话、鸣不平,武则天就会派使臣去问责李显,杀一批李显身边的人。李显对于自己两个哥哥李弘与李贤是怎么死的非常清楚,因此对于母亲的的责备非常惧怕,每日噩梦缠身,精神崩溃到要自杀。而李显的妻子、后来的韦皇后更惨,父亲韦玄贞,母亲崔氏,四个兄弟韦洵、韦浩、韦洞、韦泚全被迫害死了。张柬之李显复辟登基后评价狄仁杰的话非常有代表性,“人臣事主,必在一心。天下岂有皇帝刚刚得病,就让太子监国的道理。这是狄仁杰在树立私惠,想趁机讨好我。”在李显看来狄仁杰、张柬之等人不是“忠臣”,为他说话是为了私利,有这种偏见在,再加上妻子、女儿的挑拨,张柬之等人就惨了。705年正月二十四日,李显登基,为唐中宗。一登上皇位,李显立即开始对付张柬之等人,先是封张柬之为汉阳王、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崔玄暐为博陵王,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剥夺五人实权;之后随便找了个理由就将他们贬到地方任职,挨个收拾。最终82岁的张柬之被流放到泷州,忧愤而死;69岁的崔玄暐在流放古州途中病逝;敬晖流放琼州,最终被凌迟处死;54岁的桓彦范流放瀼州,遭受酷刑最终被乱棍打死;袁恕己流放环州,也是受尽折磨最终被杀。“神龙政变”五大功臣从匡扶社稷的重臣,到惨死于边疆,人生大起大落莫过于此。李显剧照很多人说唐中宗李显是韦皇后、武三思等人的傀儡,但从两件事上看他大权在握。第一是韦皇后、武三思等人不只想杀张柬之5人,还想夷灭他们三族,并大肆株连,因为李显不同意,就没能进行。试问李显要是傀儡皇帝,别人还用在乎他的意见么?第二是707年“景龙政变”,太子李重俊联手禁军将领李多祚、李思冲、李千里等人发动兵变,要诛杀韦皇后、武三思等人。当时韦皇后、武三思已经闹得天怒人怨,太子李重俊起兵初期很顺利,防守京城各处的部队或支持、或默许,顺利杀了武三思父子。但当进攻皇城要杀韦皇后的时候,唐中宗李显一现身,禁军立马倒戈,政变军溃散,可见李显是很有威望的。相对于李治来说,李恪无论从个人能力,还是性格上来说都要比他强,而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说过,李恪很像他,那么为什么最终李恪也还是没能被李世民挑选为继承人,最后还落得一个惨遭诬陷身死的结局呢?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唐太宗剧照一,自身身份所限以及母系关系影响,相对于李治来说,李恪的身份其实就比较尴尬了,首先他只是一个庶出子弟,在地位上比不了嫡子出身的李治,而自古以来就有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说法,所以天生地位上李恪就具有一定的劣势,另外,复杂的母系关系,李恪的母亲虽说是公主出身,但确是前隋公主,固然可能有一定的前隋老臣暗中支持,但必然也会遭受更多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这批老人的抵制,毕竟这种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若是李恪当上皇帝,说不得在一些人的挑拨之下,会拿他们这些反隋建唐的老一辈问罪处罚,这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另外李治的母亲所在的长孙家的实力强大,自然不会让一个没什么根基的李恪抢了李治的皇位,而即便是李世民喜欢,面对众多门阀的反对,也是无可奈何,毕竟那时候门阀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二,性格上的原因,李世民自身就是通过政变夺取了江山天下,那么与他很像的李恪如果真的当上皇帝,之后会不会同样对待兄弟毫无亲情可言,痛下杀手?而反观李治,虽说才能平平,但是能够按照他安排好的贞观之治走下去,继续贞观遗风,同时李治的性格温和,也不像是会狠下心对兄弟下杀手的人,加上李治的母亲家族势力的强大,与李世民的关系更加的亲密难分,即便李世民有过将李恪立为皇帝的打算,在考虑过李恪的才能以及长孙家族的反应以及朝中大臣的反应,也只能打消这个念头。其实,古代只要有爵位,他的官场品级就很高,汉代的“侯”,无论大小,都“位次三公”,也就是排坐次的时候只有像丞相啊之类的正国级领导人才能排在他们前面。不过国公这种爵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其实是不常见的,很多朝代是没有这个爵位的,“公侯伯子男”这是“理想型”的封爵等级,在秦汉时代实际上只存在于儒家的经典之中,没有在实际生活中用过。秦汉时代,封爵基本上只有两种,王和侯,所以得势的时候,韩信可以做齐王、楚王,失势的时候做不成王了,降一级就只有做淮阴侯,是没有“公”这一级的爵位给他做的。“公”爵的开始,大概是魏晋时期才开始的,曹家、司马家当上皇帝都是靠的阴谋诡计,缺乏正统性,为了笼络人心,于是把儒家经典里面的“公侯伯子男”真正实行起来,让当时的士族们都可以过过瘾,这样人家才愿意跟着他们干。但是要注意的是,曹魏大概只有“乡公”,像被司马家杀了的曹家皇帝曹髦,他在当皇帝前的身份就是“高贵乡公”。而按照晋代的《官品令》的规定,“公爵”只有两种,一种是郡公,一种是县公,品级都是第一品。郡公、县公的全称是“开国郡公”或“开国县侯”,强调的是封爵具有的“创业”性质,现代人常把开国郡公、开国县侯上有个“国”字就误以为是“国公”了,我想题目问的“国公”,可能就是对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的误解。像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常被称为鲁公,有时也会叫他鲁国公,其实他的封爵中的鲁,指的是鲁郡,不是鲁国,他的封爵也是鲁郡公,不是鲁国公。真正有“国公”这个爵位的,大概只有隋代前期才有,隋代前期封爵复杂,光公爵就有三种,国公、郡公和县公,三个的级别都是从一品,不过隋炀帝上台后,就废掉了国公这一级,所以国公也就只存在了二十年左右。以后唐朝、宋朝,都是只有郡公、县公,没有国公的。而从一品的级别是什么概念呢?比较一下就知道,一品是太师、太傅之类的特殊荣誉官职,正常时代没有人可以当的,正常时代可以当的最高的官职就是宰相,宰相包括中书省(政治局)、门下省(中纪委)、尚书省(国务院)的长官,他们分别都是正三品,所以唐代主持国家最高政务工作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级的职务的人,常常叫做“同中书门下三品”,所以如果只是看官场的品级的话,三品就已经是正国级了,而从一品的公,无论国公、郡公、还是县公,只要是“公”都比宰相要高出三级,地位简直高得吓人!但实际权力当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哈。忽必烈身为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第四子,本无多少承嗣大汗帝王的希望。然而,在贵由汗猝然去世后,由于术赤家族和拖雷家族的联合,使得汗位转移到拖雷家族长子、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手里,自此,拖雷的几个儿子逐渐掌握了大蒙古国的兵权。在此前,忽必烈几乎没有领军作战过,蒙哥成为大汗后,忽必烈得以开府金莲川,搜罗了大批各族精英为己用,成为其以后争横天下的重要资本。公元1252年,蒙哥汗认命忽必烈和名将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为正副统帅,率大军绕道吐蕃、远征云南的大理国,以达到在战略上包抄南宋王朝的声势。由于部下英勇效命,忽必烈的这次处女远征大获成功,灭亡了大理政权,招抚了云南、吐蕃一带的番邦部落。然而,令人玩味的是,蒙哥汗之后却表现出了对忽必烈这个兄弟的明显不信任感,不但将征服领地全部交给副将的兀良合台镇守,并且在忽必烈率军班师途中就下令撤销了他的兵权,让其径自回归封地。公元1256年,急于建立不世奇功的蒙哥汗下令三路大举伐宋,以幼弟阿里不哥和自己的长子玉龙答失留守和林,塔察儿王率左翼诸王及北方汉人世侯的军队进攻湖广;兀良合台率云南驻军配合进攻广西、湖南;自己率怯薛精锐及四川地区蒙、汉、探马赤军,直取四川。战事铺开后,塔察儿的左翼军进展缓慢,接连遭到了蒙哥汗的训斥,而恰好忽必烈又遣使前来请求从征,于是蒙哥汗顺水推舟,下诏让忽必烈代替塔察儿为左翼军统帅,务必控制湖广,以接应以后东出四川的大军。1259年2月,忽必烈于邢州与军中诸王会面,并接受了手下谋士们稳扎稳打的建议。到7月12日,左翼军主力刚刚抵达淮河北岸,就传来了蒙哥汗死于合州钓鱼城下的消息。但忽必烈与心腹大将霸都鲁(木华黎国王之孙)商议后,认为是南宋军队散布的谣言,遂下令继续渡河南下,与南宋军激战于鄂州、江州一线。到9月1日,从蒙哥汗征战四川的穆哥,因与忽必烈交好,派来告知大汗死讯、并劝忽必烈赶紧北返以登汗位的使者到了军营,但忽必烈以为如果无功而返,将难以赢得汗位,于是依然坚持要进行鄂州会战,但直到11月,左翼诸军虽然在野战、水战中多次击溃宋军,却始终拿不下鄂州,且风闻宋军的援军正在集中前来,忽必烈的主要谋士郝经看出了危险,专门上了《班师议》,希望主公不要再顾忌太多,必须断然北返,这最终促成了忽必烈与宋军议和班师。尽管忽必烈集团班师回到燕京的速度很快,但其竞争对手阿里不哥已经在和林做好了准备,不但漠北诸王及部落军队听命于他,连蒙哥的几个儿子及随征四川的多数将领也都支持阿里不哥,因此他邀请忽必烈等来和林奔丧,准备趁机拿获。忽必烈看出了端倪,遂于1260年3月,在拥护自己的东道诸王塔察儿、移相哥、呼剌忽儿、西道诸王合丹、阿只吉、穆哥等的要求下,在开平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尽管参与的宗王人数远远不是全部),正式宣布登上汗位。阿里不哥闻讯后愤怒不已,于四月在和林城西也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在拥护自己的宗王簇拥下,也宣布登上汗位,大蒙古国第一次出现了两位大汗公开对峙的局面,解决之道也唯有战争了。当时散布于关中和四川的原蒙哥汗从征诸军中,本来支持阿里不哥的占多数,但由于各不统属,有的如四川的紐璘与乞带不花等还有矛盾,故而未能形成有利的态势。相反,在忽必烈派出的使者廉希宪的联络下,刘黑马、汪惟正、汪良臣等迅速行动,诛杀了乞带不花、刘太平等,控制了东川诸军,而后配合诸王合丹的讨伐军进入关中,九月间在甘州以东的耀碑谷进行的会战中,阿里不哥集团在关中地区的大将阿兰答儿、浑都海皆大败阵亡,这意味着阿里不哥在中原地区仅有的势力趋于消亡。与此同时,在北方战场上,阿里不哥军的统帅出术哈儿(旭烈兀之子)、哈喇察儿的军队,也被支持忽必烈的东道诸王移相哥(哈撒儿之子)的军队打败。该年冬,忽必烈以中原驻诸军北征和林,阿里不哥自知不敌,不战西退,忽必烈大军夺取和林,自此似乎大局已定。然阿里不哥之后施展缓兵之计,一面遣使悔罪,自称来年将亲自觐见忽必烈;一面加紧搜集军马。1261年秋,阿里不哥自认为羽翼已丰,遂突袭和林,留守的移相哥部毫无防备,被打得大败,阿里不哥重新夺回和林。到该年11月,忽必烈以诸王合丹为主将,于昔木土脑儿之地大败阿里不哥,斩杀其先锋合丹火儿赤。但在十天后的另一场会战中,双方激战一天均伤亡惨重、未分胜败。此后,因发生山东军阀李璮之乱,忽必烈不得不分军南下,北方战场遂陷入对峙、拉锯的局面。由于阿里不哥统辖之地均贫瘠、苦寒,相持数年后渐渐不支,但其到处搜刮的恶行,最终使得原来的同盟者——察合台汗国统治者阿鲁忽决定背叛阿里不哥、投效忽必烈,于是阿里不哥被迫又展开了与察合台汗国的另一场战争。。。。到了公元1264年七月,面对众叛亲离、缺衣少食、东西受敌的绝望局面,阿里不哥只得承认争位失败、决定向忽必烈投降。史书记载的两人见面时的景象十分有趣,忽必烈当时沉默了很久才开口说:“我与你孰是孰非?”,阿里不哥也良久才回答道:“昔日我是,今日你是”。。。。最终,忽必烈宣布赦免阿里不哥争位的罪行,仅诛杀了其部下中最主要的十人,然阿里不哥仅仅一个月后即染病身亡,具体病因史书没有注明。若有希望了解忽必烈、阿里不哥争位内战详细过程的读者,可参阅李治安先生著《忽必烈传》。 忽必烈汗建文帝的无能明朝洪武三十一年,西历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由太孙朱允炆(建文帝)继承。朱元璋在世期间,将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一网打尽,而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对当时还在人世的太子朱标表示,自己在为朱标清洗荆棘。而朱元璋清洗荆棘的同时,还把其他的儿子册封在边关做了诸侯王——朱元璋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方面,在边关封王,目的是防止北元残余势力反攻回来,而边关的诸侯国,可以为朝廷起到缓冲作用。二来,一旦朝廷被权臣控制,诸侯王可以发兵勤王。▲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以后,对北元并没有太多忌惮,倒是生怕诸侯王会危害到自己,于是,建文元年开始,建文帝就开始打压、迫害诸侯王们。而燕王朱棣,也在建文帝的打压范围内。正如《明朝那些事》里面提到的那样,朱棣的智商,足以让他知道,如果不是必死无疑,造反的成功率是不足以让他一个诸侯王,去冒那么大的风险的。被迫无奈的燕王朱棣,只好起兵讨伐建文朝廷,由此,靖难之役拉开序幕。靖难之役的最初,是燕王的三个府,对抗整个大明朝廷,而建文朝廷举全国之力,不能一举荡平朱棣,可见建文帝的无能。而建文四年(西历1402年),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长驱直入、跋涉千里来到南京城外,并且一举攻陷南京——拥有千里之遥缓冲的建文帝,居然能让朱棣打到南京,也可以证明建文帝的无能。▲明成祖就这样,无能的建文帝垮了。随后,皇宫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的怪异行为建文帝兵败后下落何方,这一历史未解之谜,迄今为止,已经争议六百多年,依旧没有定论。而朱棣攻入南京后,第一时间宣布建文帝死于大火,随后不久,朱棣宣布大明朝廷不能一日无主,于是,登基称帝,史称永乐帝。朱棣在宣布建文帝死讯以后,同时命人将建文帝后宫的嫔妃,悉数处决,这一行为,曾引起不少人质疑:朱棣这么做目的何在?原因探究其一:朱棣的行为,是从法理上,对自己的称帝行为,进行补救。从西周以来,中国就开始奉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此,当朱棣要求方孝孺为自己起草登基诏书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对话:方孝孺:殿下,您不能当皇帝,因为建文帝即便死了,人家还有太子在,论法律,该由太子继位。朱棣:太子还是个几岁小孩,能管好天下么?还是我辛苦点,我来。方孝孺:然而即便太子不能继位,建文帝还有弟弟,兄终弟及可以,侄儿死了叔叔继位,没听说过。方孝孺的顶撞,给自己换来了诛杀十族。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朱棣需要弥补自己合法性问题。而明朝朱元璋时代开始,奉行人殉制度——也就是皇帝死后,所有妃子都要陪葬。而此时,不论是建文帝的儿子还是弟弟,都在自己手里控制,逼迫他们表示不愿意登基当皇帝,推举自己称帝很容易。唯独建文帝下落不明,这让自己的登基之路困难重重。而如果以殉葬的名义杀掉建文帝的妃子,可以坐实建文帝已死、建文时代已经过去这件事,日后即便有人再以建文帝的名义起事,也可以说是冒名顶替。其二:断绝言论,斩除后患。建文帝后宫妃子众多,如此多的妃子很多都是在朝廷中有后台的,一旦跟朝廷中的势力联合起来,四处散步流言肯定是对朱棣致命打击,本来就身不正,更怕影子斜了。况且这些妃子肯定是有怀了建文帝孩子的,一旦这些后代子孙长大起来,更是对朱棣有着十分大的威胁,所以不管怎样,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他们直接赐死,以绝后患。实际上,景泰帝在连声称好之前,还说了别的。《复辟录》中相关的记载是这样的:景泰帝听到明英宗登基的钟鼓之声远远传来,问身边的人:“于谦耶?”左右对曰:“太上皇帝。”景泰帝曰:“哥哥做,好!”那么,景泰帝为什么这么说呢?个人认为,原因有这样几个:第一,是最浅表的原因,就是景泰帝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一切已成定局,所以连声称好,也算是一种表态,除了这样,他还能做什么呢?第二,哥哥明英宗复位,比起其他的选项,争论最大,对景泰帝最不利。但起码不会引发巨大的动荡和混乱,所以景泰帝会说“好”。夺门政变之前的形势是:景泰帝膝下无子,皇太子之位空虚。另一方面,太上皇明英宗被软禁在南宫,他的儿子、原来的皇太子朱见深也在景泰三年被废掉。所以,当景泰七年冬天景泰帝病重之后,大臣们感觉到了皇位的危机,急于确立皇储,以防万一。当时私下里有过几种方案,一种是请废太子朱见深监国,然后再迎请太上皇回到大内。这个方案倾向于朱见深,一旦景泰帝驾崩,由他继位,明英宗仍然做太上皇。另一种方案是迎立襄王的世子做皇太子。襄王朱瞻墡是明仁宗的五儿子,籓地原本在长沙,后来改到襄阳。襄王沉稳,有智慧,名声好。当初明宣宗去世时,皇太子朱祁镇只有八九岁,有一种观点是让他的同胞弟弟、襄王朱瞻墡继位。张皇后权衡之后,最终还是让皇太子朱祁镇做皇帝,就是明英宗。现在又有人提到了襄王这一枝,而且有传言说,王文、于谦、太监王诚等人都支持这个选项。天顺元年正月十七日的深夜,石亨、张靰、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政变,迎回南宫中的太上皇,推上皇位。可以说,石亨等人这样做,也是现实、可行的一种选择。从景泰帝的角度来看,哥哥明英宗恢复皇位,比起朱见深、襄王世子的选项,表面看更可以接受。但是,明英宗恢复皇位,从皇位传承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对景泰帝八年来皇位合法性的一种否定,所以景泰帝才会不明不白地死去。耐人寻味的是,景泰帝听到政变的消息,第一个怀疑的人竟然是于谦。他应该不是怀疑于谦自己做皇帝,而是误以为是于谦主导了这次事变。这种怀疑本身,对于谦不公平,也说明君臣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起码的信任,他们出事、落败也就是必然的了。武则天剧照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已经82岁了,随着一代雄主的老迈,为了争夺皇位拥李派和拥武派斗争日趋激烈。但是因为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阻挠,太子李显地位岌岌可危,随时面临死亡威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神龙政变”发生了。“神龙政变”的带头人共有五位,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他们都是李唐王朝的拥护者,正是他们的冒险举动才保住了李唐江山,让太子李显继位,可惜这五人最终都凄惨而死,让人唏嘘。只能说他们拥戴的李显是一个凉薄之人。狄仁杰剧照“神龙政变”的发生离不开一个人,就是著名的狄仁杰。要说狄仁杰700年就死了,又怎么和5年后的“神龙政变”扯上关系呢?首先武则天选定的继承人是武三思,正是在狄仁杰冒死不断谏言下才改变主意,将李显从房州接回洛阳担任太子。可以说没有狄仁杰的努力,李显是很难成为太子的,那么“神龙政变”自然也丧失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不能轻易成功。其次“神龙政变”的带头人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都是狄仁杰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才,是狄仁杰给李显留下的忠诚班底。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受到武则天宠信后,假借皇帝的名义为非作歹,甚至于逼死了太子李显的儿子邵王李重润、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女婿魏王武延基等人,李显本人生命安全也时常受到威胁。可以说“神龙政变”救了李显全家性命,张柬之等人是他的大恩人。唐中宗李显那李显对于这帮李唐忠臣是什么态度呢?不满、怨恨都有,就是没有感激,这也是张柬之等人最终惨死的根源。李显从来都不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只不过当时武则天还没做好登基的准备,才让李显当了55天傀儡皇帝,不久就将他废为庐陵王。李显怎么说也是武则天的亲儿子,还是个王爷,因此在贬谪初期日子过得非常好,随行人员300人,近臣、侍从、嫔妃等人在身边伺候着,住着奢华的宫殿,每日锦衣玉食。《房县志》中对于李显的贬谪生活有记载“百丈城兴,九层版缩,璇琢琼雕,栏目磴复。其上也,楼观翚飞,帘牙鸟啄。其下也,芙蓉池开,琵琶亭续。其井也,黄琉八角以金镶。其城也,白石千紊而玉矗。由是人疑仙子,境胜蓬莱,珠帘星卷,宝镜月开,巧梳蝉鬓,淡抹鱼腮,眉间晕柳,额上妆梅,温柔香去,脂粉气来。”武则天剧照684年9月武则天临朝称制,此后不满武氏统治的徐敬业等朝臣、越王李贞等宗室纷纷起兵对抗,而作为唐高宗李治活着的嫡系子嗣中最年长的李显就成为了最好的旗号,“反对武则天、匡复庐陵王”的口号响彻天下。这样一来李显的苦日子就来了,武则天没杀他,但各种迫害、问责接踵而至,他身边的很多人也都被赐死。每次有李唐忠臣为李显说话、鸣不平,武则天就会派使臣去问责李显,杀一批李显身边的人。李显对于自己两个哥哥李弘与李贤是怎么死的非常清楚,因此对于母亲的的责备非常惧怕,每日噩梦缠身,精神崩溃到要自杀。而李显的妻子、后来的韦皇后更惨,父亲韦玄贞,母亲崔氏,四个兄弟韦洵、韦浩、韦洞、韦泚全被迫害死了。张柬之李显复辟登基后评价狄仁杰的话非常有代表性,“人臣事主,必在一心。天下岂有皇帝刚刚得病,就让太子监国的道理。这是狄仁杰在树立私惠,想趁机讨好我。”在李显看来狄仁杰、张柬之等人不是“忠臣”,为他说话是为了私利,有这种偏见在,再加上妻子、女儿的挑拨,张柬之等人就惨了。705年正月二十四日,李显登基,为唐中宗。一登上皇位,李显立即开始对付张柬之等人,先是封张柬之为汉阳王、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崔玄暐为博陵王,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剥夺五人实权;之后随便找了个理由就将他们贬到地方任职,挨个收拾。最终82岁的张柬之被流放到泷州,忧愤而死;69岁的崔玄暐在流放古州途中病逝;敬晖流放琼州,最终被凌迟处死;54岁的桓彦范流放瀼州,遭受酷刑最终被乱棍打死;袁恕己流放环州,也是受尽折磨最终被杀。“神龙政变”五大功臣从匡扶社稷的重臣,到惨死于边疆,人生大起大落莫过于此。李显剧照很多人说唐中宗李显是韦皇后、武三思等人的傀儡,但从两件事上看他大权在握。第一是韦皇后、武三思等人不只想杀张柬之5人,还想夷灭他们三族,并大肆株连,因为李显不同意,就没能进行。试问李显要是傀儡皇帝,别人还用在乎他的意见么?第二是707年“景龙政变”,太子李重俊联手禁军将领李多祚、李思冲、李千里等人发动兵变,要诛杀韦皇后、武三思等人。当时韦皇后、武三思已经闹得天怒人怨,太子李重俊起兵初期很顺利,防守京城各处的部队或支持、或默许,顺利杀了武三思父子。但当进攻皇城要杀韦皇后的时候,唐中宗李显一现身,禁军立马倒戈,政变军溃散,可见李显是很有威望的。相对于李治来说,李恪无论从个人能力,还是性格上来说都要比他强,而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说过,李恪很像他,那么为什么最终李恪也还是没能被李世民挑选为继承人,最后还落得一个惨遭诬陷身死的结局呢?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唐太宗剧照一,自身身份所限以及母系关系影响,相对于李治来说,李恪的身份其实就比较尴尬了,首先他只是一个庶出子弟,在地位上比不了嫡子出身的李治,而自古以来就有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说法,所以天生地位上李恪就具有一定的劣势,另外,复杂的母系关系,李恪的母亲虽说是公主出身,但确是前隋公主,固然可能有一定的前隋老臣暗中支持,但必然也会遭受更多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这批老人的抵制,毕竟这种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若是李恪当上皇帝,说不得在一些人的挑拨之下,会拿他们这些反隋建唐的老一辈问罪处罚,这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另外李治的母亲所在的长孙家的实力强大,自然不会让一个没什么根基的李恪抢了李治的皇位,而即便是李世民喜欢,面对众多门阀的反对,也是无可奈何,毕竟那时候门阀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二,性格上的原因,李世民自身就是通过政变夺取了江山天下,那么与他很像的李恪如果真的当上皇帝,之后会不会同样对待兄弟毫无亲情可言,痛下杀手?而反观李治,虽说才能平平,但是能够按照他安排好的贞观之治走下去,继续贞观遗风,同时李治的性格温和,也不像是会狠下心对兄弟下杀手的人,加上李治的母亲家族势力的强大,与李世民的关系更加的亲密难分,即便李世民有过将李恪立为皇帝的打算,在考虑过李恪的才能以及长孙家族的反应以及朝中大臣的反应,也只能打消这个念头。1、一个人退休了,他就退出了工作,他就失去了他的地位,他就没有了平台,他就没有了跟别人进行价值交换的筹码,因此,别人也不会再需要他,不会再给他送礼,不会再恭维他,不会再尊敬他,不会再拍他的马屁,不会再请他吃吃喝喝。2、人走茶凉,人生在世,冷暖自知。当你离开工作岗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曾经要好的同事,很快就跟你不怎么说话了,跟你不怎么来往了。3、同学情、同事情、朋友情,甚至亲情,都是需要利益去维系的,需要花钱去经营的。当你退休之后,很多基于跟你有利益来往而产生的各种感情,他们在你身上什么也得不到了,因此,都会散了。4、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是利益交换,是互相帮助,是互相支持,是互相鼓励。成年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益。5、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友情是这样,其他感情也是这样。同学之间聚会,如果大家都抠门小气,都舍不得出去买单,你看我,我看你,你看还会有下一次吗?或者同学有事求你帮忙,但你不愿意帮,你看你们之间还会有同学情吗?6、当然,也肯定有完全不在乎利益的,交心的朋友、同事或者同学,这样的很难得,如果遇到了,要好好珍惜。但人是现实中的人,很少人不在乎利益的。7、不要怪别人虚情假意,人其实都差不多,你我皆差不多,这是人性,扪心自问一下,你会对一个对自己毫无价值的人一直付出吗?所以,看开一点,看淡一点。8、人退休后,这些人际关系会迅速淡化,其实,对自己来说,有很大的好处,这时候就可以多花点时间在自己身上,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多一点关爱自己和家人,可以多一点陪伴家人,可以多一点时间读书和提升自己的修养,乐得自在,不好吗?9、人退休好,少了这些关系的烦扰,多了属于自己的时间,挺好的。成熟不是看破,而是看淡,而是看开。看开一点,人生更快乐,更舒服,更自在。10、时间在变,人心在变,同学情、同事情、朋友情、亲情都在变,唯有变化是不变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作为一个退休了的人,相信都懂这个道理。11、抓不住的东西,放手就好,没必要纠结。12、有些子女都不一定靠得住,何况同学、同事、朋友?关键的时候还是自己最可靠,关键的时候还是陪伴一生的老伴最可靠,所以,对自己的老伴好一点。
4,求个巧妙的方法记住SJ里面的所有人物
笑起来梨窝在特殊位置的是小队、最特别的是我本命公主、声音让人听着发软的是庚宝、头大声音有点沙沙的是艺声、看起来感觉不是胖而是壮的是狸猫、肉肉的是神童、嘴唇形状很可爱的是兔子、一笑露牙龈的是王爷、有明显酒窝的是始源、东海是笑起来最纯真帅气的、我为了不记漏,一般都是按CP排。共有六对CP加神童嘛。把CP挨着记很简单。
5,御史大冒险哪个角色好 各角色详细介绍
叶言:打更人宗支,喜爱进行各种行为艺术,御使八只旗妖作战,拥有不错的速度、暴击、闪避以及强大的持续伤害能力。黄晓烟:道门宗支修仙者,修炼仙道之力擅长使用各种符咒术法,不仅能够强化自身,还能产生大范围伤害。大家不用在意那个角色的选择,因为玩家到7、8级的时候可以解锁另外一个角色,这里的挂机可以多人上阵黄晓烟:攻击成长第二,暴击成长第二,闪避第三,护甲第二,韧性第一,生命成长最低。黄晓烟血薄,闪避中游,但相比于西门和叶言完全不够看,普伤输出能力远不如希纱。脆弱的小身板完全撑不起来缘分法器站的越久伤害越高的设定,唯一值得庆幸的是3段群攻可以配合定海珠大控制,但是控制能力仍不如高暴击叶言。黄晓烟属性的顺序为:敏捷>力量>气血>体质。
6,刀剑物语人物属性介绍说明
基本属性
生命:显示角色生存状态的数值,生命值归零则玩家角色死亡;生命值可通过恢复水晶回复。
攻击:角色的攻击数值,攻击属性越高,代表普攻和技能造成的伤害越高。
防御:角色的防御数值,防御属性越高,代表受到对方攻击时造成的伤害越低。
暴击:角色造成暴击的能力,暴击属性越高,暴击几率越高,暴击的效果是造成高倍率伤害,倍率由暴击伤害决定。
抗暴:角色防御暴击的能力,抗暴属性越高,受到对方暴击的几率越低。
命中:增加角色攻击命中的能力,命中属性越高,攻击命中几率越高。
闪避:增加角色受到对方攻击闪避的能力,闪避属性越高,对方攻击命中几率越低,闪避成功时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破击:角色造成破击的能力,破击属性越高,破击几率越高,破击的效果是任何伤害提高30%。
抵抗:角色防御破击的能力,抵抗属性越高,受到对方破击的几率越低。
特殊属性
伤害加成:提升最终伤害的百分比,人物攻击越高,该属性战力加成越高。
伤害减免:减少最终伤害的百分比,人物攻击越高,该属性战力加成越高。
暴击伤害:暴击时造成伤害的倍率,初始为150%,人物攻击越高,该属性战力加成越高。
暴击减免:减少被暴击时产生伤害的倍率,人物攻击越高,该属性战力加成越高。
8090游戏祝你玩得愉快!http://www.8090yxs.com/djwy/?mf-xw-djwy指的是游戏里的具体数值和人物面板? 。。。在小说里都么有详细设定。。。还有最多就是技能熟练度和食材的稀有度、、你可以百度下应该有、
7,王国保卫战起源最强英雄是哪个 强力英雄使用攻略
《王国保卫战》最强的免费英雄是元素使者安瑞文,安瑞文的生命值达到145,攻击力是11到34。而付费的英雄里最强的是巨龙法师,巨龙法师的生命值达到了500,攻击力是48到72。安瑞文的技能有五个:1. 火球之击:将两个火球掷向敌人,造成范围内20-40伤害。2. 雷霆之罚:释放闪电,对被击中的目标可以造成伤害40-80。3. 寒冰之笼:冰冻住一个目标长达2秒造成20冰冻伤害。4. 岩石之舞:召唤出石盾消除敌人可造成35伤害。5. 风暴元素:用风暴阻碍敌人的移动,造成范围内210伤害。法师也拥有5个技能:1. 龙之矛Ⅲ :释放之后可造成单个目标255-470的伤害。2. 龙之符文:唤醒符文可将4名敌人传送到出口,这个属于防御功能。3. 能量夺舍:吸功大法,8秒内,让2名敌人的魔法能力丧失。4. 水火交融:是一种液体,6秒内对范围内单个敌人造成150点灼烧伤害。5. 龙之愤怒:召唤3个小龙并在6秒内对范围内单个敌人造成210点灼烧伤害。王国保卫战起源最强英雄是哪个? 游戏中有很多的强力英雄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那么哪个英雄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最强英雄呢?我们要从多个方面来比较。 首先是基本属性,巨龙法师完胜了所有英雄,生命值达到了500,攻击力是所有强力英雄做最强的。 接着是技能,小编想说巨龙法师适合所有的战斗,不管是在水里还是在陆地上,巨龙法师都是彪悍的战将。这些从巨龙法师拥有的技能就可以看出来了。 巨龙法师使用攻略 巨龙法师吃定了水陆两个战场的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他有一个技能叫做水火交融,具体是在6秒内喷出一种魔法液体,6秒内造成单个敌人150点灼烧伤害。 巨龙法师最厉害的魔法是龙之矛三,这个魔法可以造成单个母宝255到470的伤害,这么强的伤害力度,其他的强力英雄是望尘莫及的。 巨龙法师还有是三个个技能分别是龙之符文,可以将4个敌人传送到出口;能量铎摄,可以在8秒内让2敌人失去魔力;龙之愤怒,可以在6秒内对范围内单个敌人造成210点灼烧伤害。这个你可以直接在游戏官网看看,如果有时间,可以一起玩玩王f牌a对决啦,这个玩家可以通过提升武器的属性。武器的特效也会随之改变,比如冰属与火属的就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特效。本身就够酷炫的武器再加入了特效以后,那感觉真的就只能再说一声酷了。
8,这个游戏中的人物是谁啊怎么选的
基本按键↓
F1:可直接让敌人死亡
F2:可将血降到1(一拳定胜负)
F3:查克拉补到满
F4:重新开始
F5:时间归零
空白键:血跟查克拉补满
A+Z按住:可集中查克拉(此招只对 鸣人II跟鼬)
使用大人物以下的按键↓使用小人物以下的按键↓
[A][S][D] [A][S]
[Z][X][C] [Z][X]
小人物
佐助:
查克拉到0-3之间 按[S] = 狮子连弹
查克拉到0-3之间 ↑+[S] = 火遁.凤先火(花)之术
查克拉到0-3之间↓+→+[X] = 火遁.豪火球之术
查克拉到1-3之间 ↓+[S] = 千鸟
宁次:
查克拉到0-3之间↓+→+[Z] = 冲掌 (类似向前滑攻击)
查克拉到0-3之间 按[S] = 八卦六十四掌
查克拉到0-3之间 ↓+[X] = 回天(此招要等敌人攻击你时.在按)
小李:
查克拉到0-3之间 按[S] = 表莲华
查克拉到1-3之间 ↓+[S] = 里连华
查克拉到1-3之间 ↓+→+[A] = 木叶旋风
查克拉到0-0之间 →+[Z][Z] = 连击
大人物
鸣人2:
影分身之术:(D+C+X)同时-->等眼睛闪了一下就可放或3秒
瞬身之术:(S+X)同时
通灵之术:结印(D+C)-->依序按(A+←)(A+↓)(A+→)(A+↑)(Z+←)
色诱之术:结印(D+C)--依序(Z+↓)放开Z再按(A+↓)(A+←)放开A(↑)(←)(↑)
后宫之术:先影分身..然后再输入色诱之术的印.即可
鸣人之屁:结印(D+C)-->狂按
手里剑之术:(↓+→+↓+→+C)或X或Z
手里剑投掷:(↓+→+C)或X或Z ※小小的手里剑※
螺旋丸::(↓+←+↓+←+C)或X或Z
九尾觉醒:(↓+←+↓+←+D)或S或A
维持九尾状态:在选鸣人2前按住Enter→然后在选鸣人2即可
漩涡鸣人连弹:(↓+→+↓+→+D)或S或A
漩涡鸣人两千连弹:(↓+→+↓+→+D)或S或A-->(须先变成九尾状态)
宇智波鼬:(如果写轮眼用太多.鼬会休息)
瞬身之术:(S+X)同时
手里剑之术:(D+C)同时
火遁.龙火之术:(D+C)同时按然后按住直到被手里剑刺到
招换鬼鲛:(↓+←+↓+←+C)或X或Z
万花筒写轮眼:(↓+→+↓+→+C)或X或Z-->不知道是不是万花筒..
月读:(↓+→+↓+→+D)或S或A ※如果对上佐助.会出现爸妈的情景.损失大※
72个小时月读:(↓+←+↓+←+D)或S或A -->这时会变红色画面..可快速攻敌
水分身:(↓+→+C)或X或Z
连打:(↓+←+X)或Z或C ※等敌人攻击.在按※
水遁之术:(↓→↓→+ZX) ※大概是这样按的..还是不怎么好按※
天照:(Z+Z+→+A+C) ※这真是个大发现阿!※
鸣人:
分身实体攻击:(↓+←+S) ※变出分身.实体攻击※
实体分身攻击:(↓+←+X) ※变出分身.分身攻击※
手里剑刺砍:(↓+←+A)或Z
分身实体滑行攻击:(↓+→+S) ※变出分身.实体攻击※
实体分身滑行攻击:(↓+→+X) ※变出分身.分身攻击※
手里剑射击:(↓+→+A)或Z
漩涡鸣人连弹:(↓+→+↓+→+A)
多重影分身攻击:(↓+→+↓+→+Z) ※要离敌人近一点※
千年杀:(↓+→+↓+→+Z) ※耗尽查克拉时(0~1之间).靠近敌人可发动※
佐助:
扑杀突击:(↓+←+S)或X
狮子连弹:(↓+→+S) ※如果你按X的话他只会踢上去而已※
风魔手里剑:(↓+→+A)或Z
火遁.豪火球:(↓+←+Z)应该是豪火球啦..不过有点小了点!
火遁.凤仙火(花)之术:(↓+←+A)
火遁.龙火之术:(↓+→+↓+→+Z)
千鸟:(↓+→+↓+→+A)
小樱:
瞬身之术(前):(↓+←+S)
瞬身之术(后):(↓+←+X)
冲刺之拳:(↓+←+A)或Z
瞬身之术(跳前):(↓+→++S)
瞬身之术(跳后):(↓+→++X)
手里剑投掷:(↓+→+Z)
铁蒺藜:(↓+→+A)
小樱的内心:(↓+→+↓+→+Z) ※攻击力提高.但只维持几秒※
开什么玩笑:(↓+→+↓+→+A) ※愤怒一拳.上勾拳※
牙:
跳跃下抓:(↓+←+S)或X
起身上抓:(↓+←+Z)
起身跳跃抓:(↓+←+A)
赤丸:(↓+→+S)或X
冲刺抓击:(↓+→+A)或Z
通牙:(↓+→+↓+→+A)
拟人忍法:(↓+→+↓+→+Z) ※赤丸变身※
牙通牙:(↓+→+↓+→+A) ※要先让赤丸拟人化※
志乃:
寄坏虫束缚:(↓+←+S)或X
虫之瞬身术:(↓+←+A)或Z ※此招要等敌人攻击再按.会绕到敌人后面攻击※
寄坏虫攻击:(↓+→+S)或X
攻击之拳:(↓+→+A)或Z ※很怪的名子※
寄坏虫之术:(↓+→+↓+→+A) ※全身被虫子包住.趁机攻击※
寄坏虫行动攻击:(↓+→+↓+→+Z) ※使用后.虫子就会自动攻击※
寄坏虫之拳:(→+↓+→+A)或Z
文章TAG:
夺位者攻略人物 战将风云里人物的技能 夺位 攻略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