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道,空性大悲藏是菩提心吗
作者:本站作者
1,空性大悲藏是菩提心吗
不是 两回事 所谓的空性大悲藏,空性是指诸法在胜义中远离一切戏论,世俗中如梦如幻;大悲心是对每一个众生生起强烈的悲心。这二者双运,就是现空双运,也就是空性大悲藏。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求无上菩提之心。又称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或略称道心、道意、觉意。
2,无上道是什么意思
无上道释义:佛教语。指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
3,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的意思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用现在语言了表达那就是自己默念阿弥陀佛名号,用耳根反过来聆听此连续不断的念佛声音,除此念佛声音没有其他声音。如此念佛连续不断,一念弥陀一念心,念念弥陀念念心,如同流水一样,相许不断,天天反复如此反闻此阿弥陀佛名号,时间长久,自然会功夫成片。再如此成片念佛,过一段时间自然达相似一心不乱。相似一心不乱,再继续如此持行念佛,再过一段时间(时间因人而异),就会功夫到达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继续坚持保持念佛不断,自然到达理一心不乱。到达理一心不乱,念佛法门就到顶了,就跟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普贤菩萨,弥勒佛菩萨念佛功夫一样。如此念佛不单一生能超六道成佛,而且能超十法界,进入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个境界。实在是无论怎么解释都难以令世人相信的无上法门。可是这的的确确是真话。信不信那只能说是个人的福报和智慧是否深厚的原因了。因为念佛成佛法门,世尊释迦牟尼说是难信法门,是过往实在累计拜佛供佛五百亿以上,才有智慧相信这个法门,如果没有如此深厚的福报,自然没有如此高深的智慧,想让他相信实在不是缘的问题,是福报和智慧的问题。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无上道就是超十法界,就是妙觉,就是如来果地。这才明了世尊释迦牟尼慈悲至极,把最高法门,最容易成佛的方面,和盘递给我们娑婆世界最难调的众生。那是多么高尚,多么慈悲,多么伟大,丝毫没有保留。喃谟阿弥陀佛喃谟阿弥陀佛喃谟阿弥陀佛
4,给几本比较出名的小说
《少年画鬼师》 作者:jiuquan
《重生之唯我独仙》 作者:流浪的疾风
《傲剑星穹》 作者:一笑明尘
未来时代,武道横行。 光武战甲,叱咤风云! 一名得到上古剑仙传承的普通人奋斗在未来时代的故事。
《剑魂大陆》 作者:哥扯蛋去了
《异界无上道尊》文 / 吹雪剑神
红袖添香幻侠小说网看过的文哟。
楼主找时间来试读看看呗~
《恶魔之宠》、《西望遥安》、《就爱你,爱定你之淡淡薄荷香》、《粘人相公》、《嫁给林安深》、《何以笙箫默》 个人觉得还不错 小说家族群204538138,里面有100本以上的全本永久共享小说,每星期会更新!有玄幻、都市异能、修真等等,希望能帮助你,望采纳。个人感觉吞噬星空,斗罗大陆还不错,推荐看看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写的一些书,貌似还算凑合吧,呵呵……《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倾尽天下之乱世繁华》,《天是红尘案》,《绝恋红颜千面王妃》等,希望你喜欢
5,啥是无上道
无上道 (术语)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请看 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351121
6,恒沙世界 什么意思
两个佛教语的结合。来源于佛教,“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粒沙里看世界,”意思就是像沙子这样大小的都会藏有一个世界。“恒河沙数”,恒河,南亚大河,比喻数量多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无法计算。所以,恒沙世界意指以小见大、数量多的世界。小劫:一次小的灾难 六神通:梵语s!ad! abhijn~a^h!。又作六通。指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即:(一)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 (二)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三)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四)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六)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六神通本是道家词。如《庄子·人间世》曰:“夫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 后本词传至西域、印度。被佛家使用。如漏尽通在道家意为长生久视、长生不老。“漏”为中国古代用的记时器,意为时间,“漏尽”意为无时间限制,意为长生、永生、超生。后本词传至西域,印度。被佛家使用,变意为烦恼尽除、得解脱。 恒沙:阅历 无上道:指最上无比大道之佛道。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此者,故名无上道。无上正等正觉,即是此意。《无量寿经》卷上说:“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7,佛教三宝是指什么
佛宝、法宝、僧宝佛教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佛宝,是指已经成就圆满佛道佛教三宝的一切诸佛。法宝,即诸佛的教法。僧宝,即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佛教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是佛教的教法和证法的核心:(1)佛宝--成就圆满佛道,是为佛宝之条件,换言之,佛宝为佛陀从觉悟中发展的心灵力量和圆满智慧的德行。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诸佛,才是真实的佛宝。一切诸佛,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及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等十方成就圆满佛道的佛陀。(2)法宝--以涅槃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世间的种种烦恼,犹如毒热尘秽,常使众生陷于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使众生获得清凉的涅槃解脱果实。(3)僧宝--凡是佛教徒,如果能负起修行佛法并且传播佛教的责任,便称为僧宝,虽然不限定出家人或在家人,事实上只有出家人才能完成僧宝的使命。形成过程:佛陀本没想为众生说法而直接进入涅盘。但诸天神和龙王知道他已成佛,都欢喜异常,散花歌舞,请求佛陀为众生弘演佛法。于是,佛陀在尼连河畔首先为诸大菩萨说了《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一部深奥的、高层次的经典,主要阐述大菩萨的境界,凡夫不容易理解和接受。佛陀考虑到凡夫的烦恼和障碍太多和对尘世的执着和贪恋,决定从出离心入手。他用佛眼观察到其父王派来追随他的5位大臣正在鹿野苑修行,便直奔鹿野苑而去。5位大臣在鹿野苑修行,已对悉达多(佛陀为太子时的名字)感到失望,当他们远远看到太子(佛陀)走来时,便约定谁也不理他。可当他们发现走来的太子与过去有很大变化、周身放光时,又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恭敬顶礼。佛陀微笑着说:“你们不要再存有世间的偏见了。我现在已经不再是迦毗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而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利、利他,成就无上道心的佛陀。不要用世间的小聪明来猜测我的苦行与非苦行、成道与未成道。世间的见解多是偏执的、绝对的,世间的凡夫因为执谬于贪、嗔、痴、慢、疑而堕入无边的苦难中。”听了佛陀的话,5位大臣都愿随佛陀出家。于是佛陀向他们教授了“四圣谛”和“十二因缘法”,很快,他们都证得阿罗汉果。佛陀高兴地说:“现在三宝已经具足:我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佛宝;我给你们教授的内容为法宝;你们5个出家人即是最初的僧宝。”
8,五种圆满智慧是什么
指的是五方佛中央毗卢遮那佛,又名卢舍那佛,也称为大日如来,为释迦牟尼佛的法身。大日如来有三身相,名为法、报、应三身。称其体依法界真理而住的为法身,名毗卢遮那佛;称其身相圆满庄严的为报身,名卢舍那佛;称其为度娑婆众生,现身秽土的为应化身,名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除示现广博光明法身外,更现庄严之华藏世界,以示深广无穷之法界,含藏无量微尘数世界,如无边海。东方阿閦佛,又名不动佛或不动如来,代表觉性。嗔怒为贪、嗔、痴三毒之一,能出生一切不安稳性恶行。唯有无嗔,始能面对逆境而不起害心,不生退意。不动佛以无嗔法门度众生,特以妙喜世界接引众生。妙喜净土,乃不动佛为修行人而设的理想佛国,只待众生发愿,修善往生。南方宝生佛,为金刚界曼荼罗五智如来之一,代表福德,能出生福智万行之宝,以济众生,因而得名。宝生佛不特彰显福聚之德,更代表如来一切智中之平等性智。平等性智,表征诸佛了悟所谓阶层高下之分,不过是事相表象,因缘假合。须知万物理体皆一,空无自性,更无自他。一切众生原是法性平等,只为执于尘境,起人、我相,迷而不觉。诸佛以智观自、他、众生本悉皆平等,发起“同体大悲"之心,慈悯拔苦。宝生佛平等施福,令一切众生,皆修福慧至功德圆满。众生若能体察佛之慈悲用心,依法修行,能积聚无边胜福,以此福德,启发自心,觉了万法平等,无人无我,究竟清净。西方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代表智慧。阿弥陀意为无量。阿弥陀佛成佛前,曾作法藏比丘,立四十八愿,其中愿光、寿无有限量,如: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密教经典以阿弥陀佛为五智如来之一,表妙观察智,谓阿弥陀佛能说诸妙法,断众生疑妄,令入正定。极乐世界,亦名正定。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之处,黄金为地,庄严阶阁,七宝池中,八功德水,四色莲花,香洁盈满,天乐常鸣,杂色众鸟,行树罗网,皆出法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极乐国土,让众生安于修行之乐土。得生其中者,皆自在无苦,于法乐梵音中,谛悟大乘妙理,发无上道心,永不退转。依阿弥陀佛之本愿,凡十方众生,闻其名号,欲生其国者,若能至心信乐,称名观想,乃至临终十念,于命终时,必得佛与圣众,示现接引,生极乐国。北方不空成就佛,属金刚界曼荼罗五智如来之一,代表事业。不空成就佛,以德立名,不空成就如来,以大慈方便,令众生舍除懈怠贪欲,得大精进,成就菩提,故名。不空成就佛于五智如来中,代表成所作智。佛德圆满,菩提正觉时,眼、耳、鼻、舌、身等妄识转为无烦恼净智,名所作智。不空成就如来证得成所作智,流出智光普照十方世界,令一切众生无懈无倦,菩提道业精进,以至种种化益善行,无不成就。一、大圆镜智 第八阿赖耶识,在于因位,含藏染净之种子,以生一切法之现行,至于果位,转而成照一切法而现其影像,之智故喻曰大圆镜智。 二、平等性智 因位之第七末那识,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疑,四烦恼相应,而任运执我他彼此之差别,为此差别之执故,则第八识受染污,前六识亦受染污,及至果位,转而为缘一切法平等性,即真如实相之智,故曰平等性智。 三、妙观察智 第六意识,在于因位,缘有为无为之一切法而观察之,故至果位,转而成妙观察智。 四、成所作智 前五识在于因位,缘取现量五尘之境界而成所作,故至果位转而成化他事业之智,故曰成所作智。 五、法界体性智 第九识在因位,为八识之总体。八识者,第九识之别作用也,至果位转而为世间出世间等之一切法体性智,故名法界体性智。 不知道是不是楼主说的五种智慧!
9,阿弥陀佛和释迦摩尼佛是什么意思
不一样释迦牟尼是现在的佛教教主,就是现在佛。以56亿7千万年为限,过去佛,貌似是燃灯佛,然后未来佛就是弥勒佛阿弥陀佛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佛,你想以后去极乐世界的话呢,就要多念阿弥陀佛的名字-_,-阿弥陀佛意译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佛。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以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胁侍,在极乐净土实践教化、接引众生的伟大悲愿。这是我国佛教界最熟稔的如来。依据《无量寿经》所载,阿弥陀佛在成道以前,原是一位国王,由于受到世自在佛的启示,乃发起求无上道的愿心而出家。在修行期间,曾发出四十八大愿,誓愿建立一个庄严的极乐世界,以救渡一切念佛名号的众生。其中有三个大愿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正法。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基于这些深宏的誓愿,因此,在他成佛之后,任何人只要具足信愿行、如法念佛,则一定会得到他的接引,而往生至真至善至美佛祖释迦牟尼,俗家名曰乔达摩·悉达多。是净饭王之子。 在菩提树下得道,坐化于桫椤双树下。 把释迦牟尼佛称如来佛,还要加一个祖,称佛祖。不懂佛法的人以错传错,哪有如来佛?如来是一个称号,佛是一个称号。《西游记》里有如来佛的,不要把《西游记》当佛经了。还有佛祖,佛是佛,祖是祖,要分开来,祖是祖师,佛是如来,怎么好连在一起呢?称佛祖,好像释迦牟尼佛是佛的祖先,不对呀,释迦牟尼佛以前还有很多佛。 如果只说如来,那就多了,因为如来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每个佛都可以叫如来。 但如果说是如来佛祖那就是释迦牟尼,因为释迦牟尼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所以我们所说的佛祖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佛。 又:助念送终,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平素各大小寺院做功课,甚至人与人见面应答,也是念阿弥陀佛,这有何意义?且听我略加解释。 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梵语,即是梵天之语,若译成中国语,南无,(naman-namo)亦读作那谟。即归命、归依、敬礼、救我、度我之义。阿弥陀佛(namo-mitabhayabuddhaya)译云:无量寿觉;或无量光觉。合起来读,即是归命无量寿觉,无量光觉。也可以说:归命无量寿觉度我,归命无量光觉救我。 善导大师的观经疏说:南无、即是归敬义;阿弥陀即行持义,既归敬,又行持,必得往生佛国。 还有:归依二字的意思,含有回头之义,如言: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世俗对于浪荡江湖,风尘劳碌之人,有句俚语说: 浪子回头金不换。 天主教和基督教,对人死之后,称之为息劳归主。都有回头的意思。 照佛教的道理,当一个人临命终时,用助念的方法,在亡者周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含有提醒亡者,了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要乘此时机,回光返照,认识你自己的自性,回到自己原来的家乡。什么是自己原来的家乡?即是每个人的清净自性,见到自性,即见到佛性,见到佛性,即回到了佛国。 再:婆娑的意思是:堪忍.婆娑世界就是现实世界.意思是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虽然有生老病死求不得等众苦相逼,但是可以忍受,有能力忍受. 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他和他左右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阿弥陀三尊",又叫西方三圣. 要讲念阿弥陀佛的好处。将来的好处,就是可以生到他的西方世界上去。他的世界叫做极乐,自然件件都是好的。今把大略说说:一件是永远脱了轮回的苦趣;一件是寿命没有限量,同佛一样。一件是享受一切世间所享不到的清福,如满地满眼都是希世之宝,一切慧鸟,都能宣扬妙道;一切行树,都能善演圆音;衣食皆随意丰足;再不要使用心机,身体是莲花化生,脱尽了皮囊臭秽;况且这极乐世界上,没有一个不是修行的。多有大菩萨资格,我们可以同他做朋友,这样便宜事,在别的世界上,万难寻得出。至于讲到现在的好处,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念佛的人,日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刻刻保护著。又有二十五位大菩萨,如观世音大势至等诸菩萨,同一切护法伽蓝,常常照应好;又诸佛日夜护念,好像慈母刻刻心照他的爱子一般,阿弥陀佛常放光明,照著此人,使他常常得福,一切恶鬼邪神,同那一班夜叉罗刹,都不能伤害;一切毒蛇恶兽,都不敢放肆;一切水灾火灾冤仇盗贼瘟疫刀兵牢狱横死枉死等灾,都可不受;从前所作的罪孽,无论今生前生,都可一笔勾销。就是夜里做梦,也极安稳。或者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又念佛的人,心常欢喜,面有神彩,气力健旺,所欲的事,件件吉利。况且念佛的人,毕竟慈悲,即使尚有几分脾气恶习,未曾洗炼净尽,也能自知自己过,勇猛悔改。这人有这样的道德,已是不可及了;这种种好处,都是念佛人所独享的,不要轻看了这一句阿弥陀佛。 达摩祖师 ★达摩★,又称达磨,全称为菩提达摩(bldhidharma,?--528)意为“道法”。 他是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也有说他属于刹帝利种姓的。种姓是印度古代的一种社会阶级制度。印度社会共有四大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商人和农民)、首陀罗(无技艺的劳动者和奴仆,或称不可接触者),可见达摩的社会地位是高贵的,传说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他自称是释迦牟尼的第28代徒孙,即是印度禅宗的第28代祖。
10,琴诗 苏轼
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其实,琴之所以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不光需要靠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敲击钢丝 由于钢丝的粗细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键,木槌就会敲击相应的钢, 发出不同的声音。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赏析】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位作家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与领悟,亦同于苏轼之于琴指。这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谓“四大”,《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说:“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一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一箧。”《圆觉经》说:“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一段阐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也就是说,“浊”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苏轼的诗简直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诗词注解】从字面上看是说,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苏轼在这首诗中思考是: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其实,琴之所以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不光需要靠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敲击钢丝 由于钢丝的粗细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键,木槌就会敲击相应的钢, 发出不同的声音。 该诗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佛教视有为无,视生为灭,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减,音乐的真实即虚无,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要以“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题沈君琴》否定了琴、指两者和音乐之声的关系,其思想和《楞言经》“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两圆离,是则常真实”相通。 值得注意的是,《题沈君琴》一诗中所说的琴与声的关系,也是琴乐中象和意的问题,隐含有“得意忘言”的意思,和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有异曲同工之义。“意”是传统古琴美学中最为强调的美学范畴之一。琴乐中“意”的提出初见于《韩诗外传》卷五: 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而不进,师襄子曰:“夫子可以进矣。” 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夫子可以进矣。” 曰:“丘已得其数矣,未得其意也。” 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 曰:“丘已得其意矣,未得其人也。” 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 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类也。” 有间,曰:“邈然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黯然而黑,几然而长,以王天下,以朝诸侯者,其惟文王乎!” 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师以为文王之操也。”故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 文中记载了孔子学习《文王操》的过程,从得其曲(曲调)到得其数(结构),再得其意(意蕴)、得其人(为人),最终达到得其类(体貌)。此处最早将 “意”的美学范畴用于古琴音乐,并把获得音乐的内在意蕴作为审美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之后,“意”作为美学范畴始终贯穿于以后的琴论中,对传统古琴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宋成玉磵《琴论》中有精彩的论述,提出了“弹人不可苦意思”美学命题,认为“操琴之法大都以得意为主,虽寝食不忘,故操弄不过一、二曲,则其奥穷。” 宋沈括赞琴僧义海琴艺高超,也有“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梦溪笔谈·补笔谈》)之言。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之命题也同样认为音乐的真意不在声音本身,而在于声音之外,表示了他对弦外之意的追求,对“无弦”之美的肯定。古琴美学由此重视象、意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在古琴审美上形成了重意轻象的定式,以追求弦外之意为古琴演奏的最高境界。琴诗 ——苏轼 (宋)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赏析】 唐朝的韦应物写了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凿岩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这位作家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与领悟,亦同于苏轼之于琴指。这其实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因为在佛教看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与事物之间只是由于发生了联系,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谓“四大”,《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五说:“譬如机关由业转,地火水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一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具一箧。”《圆觉经》说:“恒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严经》曾对什么是“浊”有一段阐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也就是说,“浊”是尘土和清水发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论述说得更为明确:“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苏轼的诗简直就是这段话的形象化。 【诗词注解】 从字面上看是说,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 苏轼在这首诗中思考是: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其实,琴之所以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不光需要靠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人的手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吴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敲击钢丝 由于钢丝的粗细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键,木槌就会敲击相应的钢, 发出不同的声音。 该诗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佛教视有为无,视生为灭,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减,音乐的真实即虚无,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要以“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题沈君琴》否定了琴、指两者和音乐之声的关系,其思想和《楞言经》“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两圆离,是则常真实”相通。 值得注意的是,《题沈君琴》一诗中所说的琴与声的关系,也是琴乐中象和意的问题,隐含有“得意忘言”的意思,和陶渊明的“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有异曲同工之义。“意”是传统古琴美学中最为强调的美学范畴之一。琴乐中“意”的提出初见于《韩诗外传》卷五: 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而不进,师襄子曰:“夫子可以进矣。” 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夫子可以进矣。” 曰:“丘已得其数矣,未得其意也。” 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 曰:“丘已得其意矣,未得其人也。” 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 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类也。” 有间,曰:“邈然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黯然而黑,几然而长,以王天下,以朝诸侯者,其惟文王乎!” 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师以为文王之操也。”故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 文中记载了孔子学习《文王操》的过程,从得其曲(曲调)到得其数(结构),再得其意(意蕴)、得其人(为人),最终达到得其类(体貌)。此处最早将 “意”的美学范畴用于古琴音乐,并把获得音乐的内在意蕴作为审美的一个重要的阶段。之后,“意”作为美学范畴始终贯穿于以后的琴论中,对传统古琴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宋成玉磵《琴论》中有精彩的论述,提出了“弹人不可苦意思”美学命题,认为“操琴之法大都以得意为主,虽寝食不忘,故操弄不过一、二曲,则其奥穷。” 宋沈括赞琴僧义海琴艺高超,也有“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梦溪笔谈·补笔谈》)之言。 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之命题也同样认为音乐的真意不在声音本身,而在于声音之外,表示了他对弦外之意的追求,对“无弦”之美的肯定。古琴美学由此重视象、意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在古琴审美上形成了重意轻象的定式,以追求弦外之意为古琴演奏的最高境界。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1."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的意思是:( 如果说琴上面有琴声,那为什么把琴放在匣子里却不发出声音呢?). 2."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何的意思是:( 为何).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说声音在手指头上,那为何不直接听从你的手指头上发出的声音呢 . 3.苏轼在这首诗中所思考的问题是:( 琴音从何而来),你可以用自己的科学知识给他一个回答? 许多事是相辅相成的,就像水和石头都是静物,碰到一起却可以发出声响。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 苏轼在这首诗中思考是: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其实,琴之所以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不光需要靠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
文章TAG:
无上道 空性大悲藏是菩提心吗 空性 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