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电子,人民日报电子版网站上有个全文复制 复制到哪儿去了
作者:本站作者
1,人民日报电子版网站上有个全文复制 复制到哪儿去了
2,人民日报谈电子烟吸电子烟对身体会有哪些危害
根据题主的问题,我的回答如下。近日疾控中心向社会发出建议:消费者最好不要使用电子烟产品,因为许多临床病例表明,肺部疾病与电子烟使用存在相关性,相关研究仍在进行中。自十多年前电子烟在全球市场推广以来,其销售额从最初的2000万美元几何级增长到现在的数十亿美元。有用户表示,与传统香烟相比,使用电子烟可以减少咳嗽和烟瘾。可见,电子烟可以帮助吸烟者戒烟,相对来说比香烟更有利于健康。电子烟,又称尼古丁传递系统,主要通过加热一种溶液供使用者吸食来传递气溶胶。绝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电子烟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似乎是因为商家宣传的“无毒、戒烟、绿色环保”的特点。其实源于千百年来人类对烟草的依赖和对健康的追求之间的矛盾;换句话说,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使用电子烟只是吸烟者自我安慰的一种表现。“客观地说,由于电子烟的成分和作用机理都是人为创造的,所以有害成分的释放相对于传统香烟减少,呼出的气溶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低,颗粒物元素也减少。但是,与传统香烟及其成分相比,这并不意味着电子烟是无害的,更不意味着电子烟可以帮助吸烟者成功戒烟。”尼古丁含量高的电子烟,90%以上表示电子烟与传统香烟差别不大,对电子烟中的尼古丁仍有依赖感;90%以上抛弃电子烟的烟民表示,之所以抛弃电子烟,重新抽传统烟,是因为电子烟不能“过瘾”。由此他得出结论,对于真正有尼古丁依赖(烟瘾)的人来说,戒烟时需要戒掉的就是尼古丁依赖。对比电子烟的成分,尼古丁是不可避免的;它含有近3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丙二醇、尼古丁、美司明和甘油是主要成分。丙二醇和甘油是电子烟液雾化器,占烟液的80% - 90%。麦斯明来自烟叶,结构类似尼古丁。是提纯尼古丁的副产品。尼古丁是为了满足吸烟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3,人民日报电子版与纸质一样吗从图片颜色到排版
排版是一样的!电子版只不过是把版面做了切割方便浏览!纸质的图片只有头版是彩色的,电子版的所有图片都是彩色的。
4,怎么在网页中制作报纸的电子版类似于人民日报这样的
那是有软件的,不过现在好像FLASH的可以打开PDF的,报纸都有PDF版本的,可以链接的。还有一个软件可以实现这个,得在服务器上配置这些东西。
5,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机器怎么关闭
各有各的优势,相对于党政机关、高校、写字楼、商圈来说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更上档次,双屏互动,led,其内容主要是政治概况,比较官方;对于社区来说湖北日报的就比较合适,其内容偏向娱乐为主。
6,人民网的电子信箱是
7,怎么订阅人民日报
途经很多,到当地的邮局订阅,也可以有单位的话在单位订阅,或者到淘宝上选择一些商家在网上订阅之后发到你要邮寄的地址,或者去网上官网订阅电子的人民日报订阅人民日报可以在中国邮政网上营业厅购买,或拨打11185,亦或直接去邮政局柜台订阅办事。
8,PET PVCPP 这三种材料那种适合用于装食品哪些是属于食品
PET、PP 材料,适合用于装食品,属于食品级塑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 可用于生产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耐热至70摄氏度易变性,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长时间使用可能释放致癌物DEHP。因此,不能用来盛放酒、醋、酱油等。PVC(聚氯乙烯) 材料,用于雨衣、建材、塑料盒等,很少用于食品包装。PP(聚丙烯)材料, 多用于可进微波炉的塑料盒,仔细清洁后可重复使用。扩展资料:塑料用品注意事项:最好不要用塑料餐具来盛放油腻食物和含酒精饮料。油腻食物中的油脂及酒精饮料中的酒精都属于一种油脂性溶剂,塑料中的一些小分子、单体和增塑剂等会溶解在其中。此外,一般塑料餐具也不能用来盛放高温食物,比如咖啡、刚出锅的热菜等。塑料餐具如果达不到耐高温的要求,在盛放这些高温饮料或者食物时,会析出有害物质,人体吸收了这些有害物质,就会对健康造成影响。还应注意的是,孩子用的塑料碗如有磨损应尽快换。许多家长都给孩子使用不易摔碎的塑料碗,但这些碗的使用时间不可过长。如果家长看到这些碗筷有磨损的痕迹,就要赶快给孩子换掉,磨损的塑料分子发生变化,会产生甲醛。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塑料容器底部的数字代表什么 带7的不要盛开水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使用不当或威胁人体健康 塑料制品应该这样用PET、PP 材料,适合用于装食品,属于食品级塑料。PVC(聚氯乙烯) 材料,可以用于雨衣、建材、塑料盒等,很少用来做食品包装。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 可用于生产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耐热至70摄氏度易变性,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长时间使用可能释放致癌物DEHP。因此,不能用来盛放酒、醋、酱油。PP(聚丙烯)材料, 多用于可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100℃左右使用,仔细清洁后可重复使用。扩展资料:塑料优点:1、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酸、碱反应。2、塑料制造成本低。3、耐用、防水、质轻。4、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5、是良好的绝缘体。6、塑料可以用于制备燃料油和燃料气,这样可以降低原油消耗。塑料缺点:1、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2、塑料容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3、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4、塑料埋在地底下几百年才可以腐烂。5、塑料的耐热性能等较差,易于老化。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塑料容器底部的数字代表什么 带7的不要盛开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塑料PET是最适合用于装饰品,一般市面上见的饮料瓶子都是PET材质的,PET是环保材料,可回收,可是第一批原材料的产品才能使用在食品行业哦,回收过的PET 不可用在食品的,有国家规定的,所以通常回收的PET都用在包装材料的多。。。尽参考~~~聚乙烯(pe):未着色时呈乳白色半透明,蜡状。用手摸制品有滑腻的感觉,柔而韧。一般低密度聚乙烯较软,透明度较好;高密度聚乙烯较硬。常见制品:手提袋、水管、油桶、饮料瓶(钙奶瓶)、日常用品等。聚丙烯(pp):未着色时呈白色半透明,蜡状,比聚乙烯轻,透明度也较聚乙烯好,比聚乙烯刚硬。常见制品:盆、桶、家具、薄膜、编织袋、瓶盖、汽车保险杠等。聚苯乙烯(ps):在未着色时透明。制品落地或敲打,有金属似的清脆声,光泽和透明很好,类似于玻璃,性脆易断裂,用手指甲可以在制品表面划出痕迹。改性聚苯乙烯为不透明。常见制品:文具、杯子、食品容器、家电外壳、电气配件等。聚氯乙烯(pvc):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苯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常见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文具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透明度很好,强度和韧性优于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不易破碎。常见制品:食品包装袋,瓶类制品,如可乐、矿泉水瓶等。比如PET做水瓶,PVC做保鲜膜,PP做水杯都可以做到食品级,如果要用到温度高的地方选PP材料最合适
9,什么是高周疲劳 低周疲劳
为便于分析研究,常按破坏循环次数的高低将疲劳分为两类:1、高循环疲劳(高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低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高于104~105的疲劳 ,弹簧、传动轴等的疲劳属此类。2、低循环疲劳(低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高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低于104~105的疲劳,如压力容器、燃气轮机零件等的疲劳。实践表明,疲劳寿命分散性较大,因此必须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存活率(即可靠度)的问题 。具有存活率p(如95%、99%、99.9%)的疲劳寿命Np的含义是 :母体(总体)中有p的个体的疲劳寿命大于Np。而破坏概率等于( 1- p ) 。常规疲劳试验得到的S-N曲线是p=50%的曲线 。对应于各存活率的p的S-N曲线称为p-S-N曲线。扩展资料疲劳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健康人群亦时有发生。对于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现代人工作强度大;二是平素身体体质状况不是很好或有基础疾病;三是应急或遇紧急的突发事件,如升学考试等,也会引发疲劳;四是季节因素影响,如在冬春之交、夏秋之交容易疲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低周疲劳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别拿疲劳不当回事高周疲劳:材料在低于其屈服强度的循环应力作用下,经10000-100000以上循环次数而产生的疲劳。高周疲劳的特点是:作用于零件或构件的应力水平较低。如弹簧、传动轴等零件或构件的疲劳即属此类。低周疲劳:又称条件疲劳极限,或“低循环疲劳”。在整个使用期限之内结构所受应力交变次数在102~105次之间可能发生疲劳失效的疲劳问题。这种疲劳问题的特点是循环应力幅值较高,导致疲劳破坏的应力循环周次较低,故亦称低周疲劳问题。低周疲劳:又称条件疲劳极限,或“低循环疲劳”。参照零件工作周期可能作用的次数下能承受的应力极限值。(可以有效发挥材料的作用)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高,破坏循环次数一般低于104~105的疲劳,如压力容器、燃气轮机零件等的疲劳。为便于分析研究,常按破坏循环次数的高低将疲劳分为两类:①高循环疲劳(高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低,破坏循环次数一般高于104~105的疲劳,弹簧、传动轴等的疲劳属此类。②低循环疲劳(低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高,破坏循环次数一般低于104~105的疲劳,如压力容器、燃气轮机零件等的疲劳。实践表明,疲劳寿命分散性较大,因此必须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存活率(即可靠度)的问题。具有存活率p(如95%、99%、99.9%)的疲劳寿命np的含义是:母体(总体)中有p的个体的疲劳寿命大于np。而破坏概率等于(1-p)。常规疲劳试验得到的s-n曲线是p=50%的曲线。对应于各存活率的p的s-n曲线称为p-s-n曲线。现代人熬夜是常有的事,熬夜之后睡眠不足应该如何正确补充睡眠呢?怎么补充睡眠呢?睡眠时间并非越长越好,注意补眠的时间和方式可以让你快速的达到恢复体力,恢复精神。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如何正确补充睡眠吧!怎么补充睡眠睡眠不足精神不佳,长期这样不但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连脾气也会变得暴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优质的睡眠质量,睡眠足精神饱满的状态,但是事实上很多人却没法得到满足。不是失眠,就是不得不熬夜加班工作,或者熬夜娱乐,睡眠时间不能满足,只能在空余的时间里抓紧时间补充睡眠,特别是周末,休息时间等,有人大睡一天,起床之后却没有如期望中的神清气爽的感觉,甚至越发的有疲惫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怎么补充睡眠?其实补充睡眠也要注意方法,养生专家指出补眠的方式不对的话,睡得再多也无法缓解身体的疲劳,无法让体力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中。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科学的补充睡眠呢?怎么补充睡眠1、晚上11点~凌晨1点一定要处在睡眠状态中专家指出,大部分人都知道正常人每天需要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是很多人只是认为睡够8小时就将可以。但是其实是良好的睡眠质量的重点并非是只要保证8个小时就可以了,而是在该睡的时间里一定要处于深度睡眠中。晚上的11点到凌晨的1点,是人体和自然界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候,这个时间段如果可以进入到深度的睡眠中就可以保证有优质的睡眠质量了。相反的,如果这个时间段里还在工作,还在娱乐,就会引起肝胆火盛,皮肤粗糙暗淡发黄等问题也会随之而出现。所以,要想有优质的睡眠首先要做到的是保证这个时间段里处在睡眠状态中。为便于分析研究,常按破坏循环次数的高低将疲劳分为两类:①高循环疲劳(高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低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高于104~105的疲劳 ,弹簧、传动轴等的疲劳属此类。②低循环疲劳(低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高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低于104~105的疲劳,如压力容器、燃气轮机零件等的疲劳。实践表明,疲劳寿命分散性较大,因此必须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存活率(即可靠度)的问题 。具有存活率p(如95%、99%、99.9%)的疲劳寿命np的含义是 :母体(总体)中有p的个体的疲劳寿命大于np。而破坏概率等于( 1- p ) 。常规疲劳试验得到的s-n曲线是p=50%的曲线 。对应于各存活率的p的s-n曲线称为p-s-n曲线。疲劳(2)fatigue 材料、零件和构件在循环加载下,在某点或某些点产生局部的永久性损伤,并在一定循环次数后形成裂纹、或使裂纹进一步扩展直到完全断裂的现象。 研究简史 有记载的最早进行疲劳试验是德国的w.a.艾伯特 。法国的j.-v.彭赛列首先论述了疲劳问题并提出“疲劳”这一术语。但疲劳研究的奠基人则是德国的a.沃勒,他在19世纪50~60 年代最早得到表征疲劳性能的s-n曲线并提出疲劳极限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 p.j.e.福赛思首先观察到疲劳过程中在滑移带内有金属薄片挤出的现象。随后n.汤普孙等人发现这种滑移带不易用电解抛光去掉,称为“驻留滑移带”。后来证明,驻留滑移带常常成为裂纹源。1924年德国的j.v.帕姆格伦在估算滚动轴承寿命时,假设轴承的累积损伤与其转动次数成线性关系。1945年美国m.a.迈因纳明确 提出了 疲 劳 破 坏的线性损伤累积理 论 ,也称为帕 姆 格伦- 迈因纳定律,简称迈因纳定律。此后,断裂力学的进展丰富了传统疲劳理论的内容,促进了疲劳理论的发展。用概率统计方法处理疲劳试验数据,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60年代后期 ,概率疲劳分析和设计从电子产品发展到机械产品,于是在航空、航天工业的先导下 ,开始了概率统计理论在疲劳设计中的应用。 循环应力 在工程上引起的疲劳破坏的应力或应变有时呈周期性变化,有时是随机的。在疲劳试验中人们常常把它们简化成等幅应力循环的波形 ,并用一些参数来描述 。图1中 σmax 和 σmin 是循 环应力的最 大和最小 代 数 值 ;γ =σmin/σmax是应力比;σm=(σmax+σmin)/2是平均应力;σa=(σmax-σmin)/2 是应力幅 。当 σm=0时 ,σmax与σmin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γ=-11,称为对称循环应力;当σmin=0时,γ=0称为脉动循环应力。 曲线 s-n曲线中的s为应力(或应变)水平,n为疲劳寿命。s-n曲线是由试验测定的 ,试样采用标准试样或实际零件、构件,在给定应力比γ的前提下进行,根据不同应力水平的试验结果 ,以最大应力σmax或应力幅σa为纵坐标,疲劳寿命n为横坐标绘制s-n曲线(图2) 。当循环应力中的σmax小于某一极限值时,试样可经受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产生疲劳破坏,该极限应力值就称为疲劳极限,图2中s-n曲线水平线段对应的纵坐标就是疲劳极限。而左边斜线段上每一点的纵坐标为某一寿命下对应的应力极限值,称为条件疲劳极限。 疲劳特征 零件 、构件的疲劳破坏可分为3个阶段 :①微观裂纹阶段。在循环加载下,由于物体的最高应力通常产生于表面或近表面区,该区存在的驻留滑移带、晶界和夹杂,发展成为严重的应力集中点并首先形成微观裂纹。此后,裂纹沿着与主应力约成45°角的最大剪应力方向扩展,裂纹长度大致在0.05毫米以内,发展成为宏观裂纹。②宏观裂纹扩展阶段。裂纹基本上沿着与主应力垂直的方向扩展。③瞬时断裂阶段。当裂纹扩大到使物体残存截面不足以抵抗外载荷时,物体就会在某一次加载下突然断裂。对应于疲劳破坏的3个阶段 ,在疲劳宏观断口上出现有疲劳源 、疲劳裂纹扩展和瞬时断裂3个区(图3)。疲劳源区通常面积很小,色泽光亮,是两个断裂面对磨造成的;疲劳裂纹扩展区通常比较平整,具有表征间隙加载、应力较大改变或裂纹扩展受阻等使裂纹扩展前沿相继位置的休止线或海滩花样;瞬断区则具有静载断口的形貌,表面呈现较粗糙的颗粒状。 望采纳,谢谢 为便于分析研究,常按破坏循环次数的高低将疲劳分为两类:①高循环疲劳(高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低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高于104~105的疲劳 ,弹簧、传动轴等的疲劳属此类。②低循环疲劳(低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高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低于104~105的疲劳,如压力容器、燃气轮机零件等的疲劳。实践表明,疲劳寿命分散性较大,因此必须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存活率(即可靠度)的问题 。具有存活率p(如95%、99%、99.9%)的疲劳寿命Np的含义是 :母体(总体)中有p的个体的疲劳寿命大于Np。而破坏概率等于( 1- p ) 。常规疲劳试验得到的S-N曲线是p=50%的曲线 。对应于各存活率的p的S-N曲线称为p-S-N曲线。 疲劳(2) fatigue 材料、零件和构件在循环加载下,在某点或某些点产生局部的永久性损伤,并在一定循环次数后形成裂纹、或使裂纹进一步扩展直到完全断裂的现象。 研究简史 有记载的最早进行疲劳试验是德国的W.A.艾伯特 。法国的J.-V.彭赛列首先论述了疲劳问题并提出“疲劳”这一术语。但疲劳研究的奠基人则是德国的A.沃勒,他在19世纪50~60 年代最早得到表征疲劳性能的S-N曲线并提出疲劳极限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 P.J.E.福赛思首先观察到疲劳过程中在滑移带内有金属薄片挤出的现象。随后N.汤普孙等人发现这种滑移带不易用电解抛光去掉,称为“驻留滑移带”。后来证明,驻留滑移带常常成为裂纹源。1924年德国的J.V.帕姆格伦在估算滚动轴承寿命时,假设轴承的累积损伤与其转动次数成线性关系。1945年美国M.A.迈因纳明确 提出了 疲 劳 破 坏的线性损伤累积理 论 ,也称为帕 姆 格伦- 迈因纳定律,简称迈因纳定律。此后,断裂力学的进展丰富了传统疲劳理论的内容,促进了疲劳理论的发展。用概率统计方法处理疲劳试验数据,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60年代后期 ,概率疲劳分析和设计从电子产品发展到机械产品,于是在航空、航天工业的先导下 ,开始了概率统计理论在疲劳设计中的应用。 循环应力 在工程上引起的疲劳破坏的应力或应变有时呈周期性变化,有时是随机的。在疲劳试验中人们常常把它们简化成等幅应力循环的波形 ,并用一些参数来描述 。图1中 σmax 和 σmin 是循 环应力的最 大和最小 代 数 值 ;γ =σmin/σmax是应力比;σm=(σmax+σmin)/2是平均应力;σa=(σmax-σmin)/2 是应力幅 。当 σm=0时 ,σmax与σmin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γ=-11,称为对称循环应力;当σmin=0时,γ=0称为脉动循环应力。 曲线 S-N曲线中的S为应力(或应变)水平,N为疲劳寿命。S-N曲线是由试验测定的 ,试样采用标准试样或实际零件、构件,在给定应力比γ的前提下进行,根据不同应力水平的试验结果 ,以最大应力σmax或应力幅σa为纵坐标,疲劳寿命N为横坐标绘制S-N曲线(图2) 。当循环应力中的σmax小于某一极限值时,试样可经受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产生疲劳破坏,该极限应力值就称为疲劳极限,图2中S-N曲线水平线段对应的纵坐标就是疲劳极限。而左边斜线段上每一点的纵坐标为某一寿命下对应的应力极限值,称为条件疲劳极限。 疲劳特征 零件 、构件的疲劳破坏可分为3个阶段 :①微观裂纹阶段。在循环加载下,由于物体的最高应力通常产生于表面或近表面区,该区存在的驻留滑移带、晶界和夹杂,发展成为严重的应力集中点并首先形成微观裂纹。此后,裂纹沿着与主应力约成45°角的最大剪应力方向扩展,裂纹长度大致在0.05毫米以内,发展成为宏观裂纹。②宏观裂纹扩展阶段。裂纹基本上沿着与主应力垂直的方向扩展。③瞬时断裂阶段。当裂纹扩大到使物体残存截面不足以抵抗外载荷时,物体就会在某一次加载下突然断裂。对应于疲劳破坏的3个阶段 ,在疲劳宏观断口上出现有疲劳源 、疲劳裂纹扩展和瞬时断裂3个区(图3)。疲劳源区通常面积很小,色泽光亮,是两个断裂面对磨造成的;疲劳裂纹扩展区通常比较平整,具有表征间隙加载、应力较大改变或裂纹扩展受阻等使裂纹扩展前沿相继位置的休止线或海滩花样;瞬断区则具有静载断口的形貌,表面呈现较粗糙的颗粒状。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术揭示了疲劳断口的微观特征,可观察到扩展区中每一应力循环所遗留的疲劳辉纹。 疲劳寿命 在循环加载下 ,产生疲劳破坏所需应力或应变的循环次数。对零件、构件出现工程裂纹以前的疲劳寿命称为裂纹形成寿命。工程裂纹指宏观可见的或可检的裂纹 ,其长度无统一规定 ,一般在0.2~1.0毫米范围内 。自工程裂纹扩展至完全断裂的疲劳寿命称为裂纹扩展寿命。总寿命为两者之和。因工程裂纹长度远大于金属晶粒尺寸,故可将裂纹作为物体边界,并将其周围材料视作均匀连续介质,应用断裂力学方法研究裂纹扩展规律 。由于S-N曲线是根据疲劳试验直到试样断裂得出的 ,所以对应于S-N曲线上某一应力水平的疲劳寿命N是总寿命 。在疲劳的整个过程中 ,塑性应变与弹性应变同时存在 。当循环加载的应力水平较低时 ,弹性应变起主导作用;当应力水平逐渐提高,塑性应变达到一定数值时,塑性应变成为疲劳破坏的主导因素。为便于分析研究,常按破坏循环次数的高低将疲劳分为两类:①高循环疲劳(高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低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高于104~105的疲劳 ,弹簧、传动轴等的疲劳属此类。②低循环疲劳(低周疲劳)。作用于零件、构件的应力水平较高 ,破坏循环次数一般低于104~105的疲劳,如压力容器、燃气轮机零件等的疲劳。实践表明,疲劳寿命分散性较大,因此必须进行统计分析,考虑存活率(即可靠度)的问题 。具有存活率p(如95%、99%、99.9%)的疲劳寿命Np的含义是 :母体(总体)中有p的个体的疲劳寿命大于Np。而破坏概率等于( 1- p ) 。常规疲劳试验得到的S-N曲线是p=50%的曲线 。对应于各存活率的p的S-N曲线称为p-S-N曲线。 环境影响 某些零件 、构件是在高于或低于室温下工作,或在腐蚀介质中工作,或受载方式不是拉压和弯曲而是接触滚动等,这些不同的环境因素可使零件、构件产生不同的疲劳破坏。最常见的有接触疲劳、高温疲劳、热疲劳和腐蚀疲劳。此外,还有微动磨损疲劳和声疲劳等。①接触疲劳。零件在高接触压应力反复作用下产生的疲劳。经多次应力循环后,零件的工作表面局部区域产生小片或小块金属剥落,形成麻点或凹坑。接触疲劳使零件工作时噪声增加、振幅增大、温度升高、磨损加剧,最后导致零件不能正常工作而失效 。在滚动轴承、齿轮等零件中常发生这种现象。②高温疲劳 。在高温环境下承受循环应力时所产生的疲劳。高温是指大于熔点1/2以上的温度,此时晶界弱化,有时晶界上产生蠕变空位,因此在考虑疲劳的同时必须考虑高温蠕变的影响。高温下金属的S-N曲线没有水平部分 ,一般用 107~108次循环下不出现断裂的最大应力作为高温疲劳极限;载荷频率对高温疲劳极限有明显影响,当频率降低时,高温疲劳极限明显下降。③热疲劳。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力循环作用而产生的疲劳。如涡轮机转子、热轧轧辊和热锻模等,常由于热应力的循环变化而产生热疲劳。④腐蚀疲劳。在腐蚀介质中承受循环应力时所产生的疲劳。如船用螺旋桨、涡轮机叶片 、水轮机转轮等,常产生腐蚀疲劳。腐蚀介质在疲劳过程中能促进裂纹的形成和加快裂纹的扩展。其特点有 :S-N曲线无水平段;加载频率对腐蚀疲劳的影响很大;金属的腐蚀疲劳强度主要是由腐蚀环境的特性而定;断口表面变色等。 发展趋势 飞机、船舶、汽车、动力机械、工程机械 、冶金、石油等机械以及铁路桥梁等的主要零件和构件,大多在循环变化的载荷下工作,疲劳是其主要的失效形式。因此,疲劳理论和疲劳试验对于设计各类承受循环载荷的机械和结构,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疲劳有限寿命设计中进行寿命估算,必须了解材料的疲劳性能,以此作为理论计算的依据 。由于疲劳寿命的长短取决于所承受的循环载荷大小,为此还必须编制出供理论分析和全尺寸疲劳试验用的载荷谱,再根据与各种疲劳相适应的损伤模型估算出疲劳寿命。疲劳理论的工程应用,经历了从无限寿命设计到有限寿命设计,有限寿命设计尚处于完善阶段。发展趋势是:①宏观与微观结合,探讨从位错、滑移、微裂纹、短裂纹、长裂纹到断裂的疲劳全过程 ,寻求寿命估算各阶段统一的物理-力学模型 。②研究不同环境下的疲劳及其寿命估算方法。③概率统计方法在疲劳中的应用,如随机载荷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以及耐久性设计等。 疲劳 材料承受交变循环应力或应变时所引起的局部结构变化和内部缺陷发展的过程。它使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并最终导致龟裂或完全断裂。
文章TAG:
人民日报 电子 人民日报电子版网站上有个全文复制 复制到哪儿去了 人民 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