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实际是什么,上面一个竹子头下边一个咸念什么啊是什么意思
作者:本站作者
1,上面一个竹子头下边一个咸念什么啊是什么意思
箴zhēn (1) ㄓㄣˉ(2) 同“针”①。(3) 劝告,劝戒:~言。~规。~谏。(4) 古代一种文体,以告诫规劝为主:~铭(“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兼于规戒、褒赞的韵文。因其作用有相似之处,故后人多连称)。(5) 郑码:MHAJ,U:7BB4,GBK:F3F0(6) 笔画数:15,部首:??,笔顺编号:314314131251534箴··· 是这个嘛? 箴(zhen)一声 箴言···
2,格竹子的解释是什么
格竹子的解释是格物致知。因为当时的王阳明对于文学太过于醉心而不考虑实际情况。格竹子其实说的是“阳明格竹 ”,而这个“格”代表的就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推理事物的原因,从而得到真理。但是王阳明以为只要观察就可以得到真理,于是他在竹子面前坐了七天七夜,最后支撑不住,口吐鲜血,昏了过去。简介“农民休耕,渔民休渔,事实上就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表现,有文化的农民才会知道休养生息,有文化的商人才会知道兼济天下,有文化的主政者才会知道创造一个持续性、共享性的发展生态。”郑宇民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在于,通过文化的智慧对事物的把握调度、界定、应用,实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从而真正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盆景竹子黄尖原因尖是什么
植物幼嫩的部位变黄是因为缺乏不可转移元素,如铁,钙等。这个是盆景植物的通病,因为盆中的土壤和地面不接触,就像一碗饭,里面的饭总会被吃光的,所以里面的营养物质也会消耗殆尽的,所以会出现某些缺素症状。幼嫩部位变黄则缺乏不可转移元素,因为这些元素一旦进入植物就形成的稳定的化合物,尽管幼嫩部位是植物的生长中心,但是它们无法打破化学反应机理而释放出来;如果是老年的部位变化则是因为缺乏可转移元素,如镁,钼等。您需要给您的植物补充营养物质。 1、光照过强。2、湿度不够。3、长久没有换盆导致土壤板结不透气。4、盆器过小,竹子根部生长受阻,根长到盆壁无法前伸。5、老叶新陈代谢,新叶正常。
4,世界上最硬的竹子是什么
毛竹世界上最硬的竹子是毛竹。毛竹质地非常硬,竿型粗大,宜供建筑用,如梁柱、棚架、脚手架等,是中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重要的竹种。世界上最硬的竹子是毛竹。毛竹质地非常硬,竿高可达20多米,粗可达20多厘米,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壁厚约1厘米;竿环不明显,末级小枝2-4叶;叶耳不明显,叶舌隆起;叶片较小较薄,披针形,下表面在沿中脉基部柔毛,花枝穗状,无叶耳,小穗仅有1朵小花;花丝长4厘米,柱头羽毛状。颖果长椭圆形,顶端有宿存的花柱基部。4月笋期,5-8月开花。毛竹是中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重要的竹种。其竿型粗大,宜供建筑用,如梁柱、棚架、脚手架等,篾性优良,供编织各种粗细的用具及工艺品,枝梢作扫帚,嫩竹及竿箨作造纸原料,笋味美,鲜食或加工制成玉兰片、笋干、笋衣等。毛竹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自古以来常置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迹、天井、景门,以及室内盆栽观赏。常与松、梅共植,被誉为“岁寒三友”。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造林五到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若作竹材原料,也只需三至六年的加固生长就可砍伐利用。经营好的竹林,除竹笋等竹副产品外,每亩可年产竹材1500-2000公斤。
5,竹石写作背景是什么
竹石写作背景: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作者73岁4月作《竹石图》,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这首诗是他这种傲岸和刚直人格的写照。郑板桥在他为官期间,做了不少益民利众的好事,深得人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赈济,却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绅。他刚正不阿,心系民众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耻于折腰,便藐视权贵,解绶挂印,毅然辞官而归,回扬州卖画为生。作者73岁4月作《竹石图》,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
6,郑燮的竹石诗中竹子这种事物被赋予了什么样的品格
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并全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青翠欲滴,并全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竹子是高洁、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李峤《风》《竹石》作者写竹子并把它赋予了人的精神;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
7,竹子和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它最为人称道的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已经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有了密切关系。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 研究证明,我国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有时用木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竹简和木简为我们保存了东汉以前的大批珍贵文献,如《尚书》、《礼记》和《论语》等都是写在竹简和木简上的。殷商时代用竹简写的书叫“竹书”,用竹简写的信叫“竹报”。竹笔的发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开拓性的一页,在殷代文化遗迹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朱墨字迹。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战国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证。利用竹子的另一项伟大成果是造纸。早在9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比欧洲约早1000年。当然竹纸的大发展还是此以后。关于用竹造纸,明代《天工开物》中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用竹造纸,标志着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巨大发展和成就,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实际上在竹纸出现以前,制纸工具也离不开竹子。从竹简开始到竹纸出现,竹子在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保存人类知识、形成中化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我国古代竹子的利用还有许多方面,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制造了利用杠杆提水的竹制工具“桔”以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转筒车”。竹子在武器发展史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原始的竹弓射箭到春秋时期的抛石机、宋代的火药箭和竹管火枪等都是古代竹制武器。 从汉字中竹部文字的情况来分析,也可看出中国竹子利用的古老历史,古人把“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的植物称之为竹。从形态上认识开始,把竹子进行加工,制成物品,又以“竹”字衍生出竹部文字。随着人类对竹子的认识不断提高,竹类利用日益广泛。而竹部文字也必然随之增加。我国辞海(1979年版)中共收录竹部文字209个,如笔、籍、簿、简、篇、筷、笼、笛、笙等等。历代各类字典收录的就更为可观。而诸如“竹报平安”、“衰丝豪竹”、“青梅竹马”、“日上三竿”一类的成语也都包含着与竹子有关的有趣典故。这些竹部文字和成语涉及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反映了竹子日益为人类所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反映了竹子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在工农业生产、文化艺术、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而在日本,竹子则是真实与奉献的标志。整个东方各个地区都将竹子用作书写工具,对于佛教和道教作家、艺术家来说,竹子笔直的线条和中空的结构本身就有极其深刻的象征含义。南美土著部落用竹子当刀斧,砍削其他物品,也用竹子制造吹火枪和吹奏圣乐的乐器。有些高大的竹子极受人们崇拜,被奉为生命之树。在中国,竹子是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之一(另外两种是松树和梅树),对于学者文人意义极大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虚心现实中竹子速生,3-5年成材竹,作为传统的经济作物可以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随著社会的发展变迁许许多多的家用竹器以被逐渐淘汰,如:箩、箕、席等。但是新的用途很快展现出来,如:竹炭(活性炭)、竹编工艺品等,更是重要的林木资源之一。还有美食竹笋。刚直不阿是竹最为人称道的品格。
8,废名的竹林的故事结尾是什么意思啊
由前文“走来两个妇人”一句可知三姑娘此时已为人妻。由“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一句可知三姑娘的母亲也去世了,因为前文中“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妈妈在家等吃饭。”一句可见三姑娘十分孝顺,不会丢下母亲一个人在家吃饭。文中最后一句“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可见此时“我”虽曾爱慕三姑娘,急于见到她,但在得知三姑娘已嫁人,便不想再看见她,甚至知道到她唯一的亲人也离世了,“我”也不再关注她平凡而悲苦的命运,因此文章到此戛然而止。(仅站在女性批判角度分析本文) 本文结构疏散、语言精致,具有诗的意境。这篇小说只是写平凡人的平凡生活,语言简朴优美盈着田园牧歌式的恬静气息。三姑娘纯朴、自然、孝顺。一家三口生活平淡如水。小说极力刻画了一幅无封建压迫的和谐寂静的农村美和人性美,却仍无意间揭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深入人心。本文甚至积极淡化父亲去世这个事实来体现“自然人性”的自由,但后文中堂嫂子们去看赛龙灯,邀请三姑娘同去时,自然地避开了三姑娘的母亲,三姑娘因孝顺不愿母亲独自呆在家,所以没有去。母亲极力说服三姑娘去,并且甚至因为此事母女间出现了隔阂。但令我们奇怪的是:三姑娘和母亲始终都没有提出母女二人同去。只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默认了一条“真理”:寡妇门前是非多。所以三姑娘的母亲是不能抛头露面的。可见在这里男尊女卑的腐朽思想根深蒂固。细读全文,我们可以感受到文中“我”对三姑娘的爱慕之情。由“我们没什么好谢三姑娘的,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一句中“碰”字可见人们心中认定女子一生幸福与否都依靠男子。作者废名把小说的背景设在河边一片清幽的竹林,极力营造一种清静、与世无争的环境,以竹子的青逸衬三姑娘的恬静,来体现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但却无意间在字里行间渗透出女子地位卑微的思想。(女性批判角度)读废名。最初读《桥》的时候还觉得生涩,要到二三遍之后才能感觉到审美的快感,然而读过这篇《竹林的故事》之后,却很久不愿轻易去读第二遍。这种心态就如一位拒绝再次恋爱的女子,原因只是害怕新的恋情会暗淡她对初恋情人的记忆。真正好的文字从来都不是写出来的,这个短篇让我想到了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同样含蓄内敛的柔情,单纯的善意,纯净如水的哀伤,这一切都从作者内心直接流出,而最完美的技巧似乎天然就存在于文字之中。这种最初阅读的审美狂喜简直让人震惊,似乎只能是在幻觉状态中才能到达;而且让人望而却步,是对现实生活过度认同的心灵无法承受的。 用“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概括废名的小说是比较恰当的。《竹林的故事》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田园牧歌式的风格。小说中的物象都是自然中景,自然中人,清淡洗练的笔触把自然景物灵性化,把人物雅致化,人与自然消融在一起,整个作品就像一支隐忧而清悠的牧歌,体现出明显的散文化特色。废名是善于用画的,自然环境的妙用,使得一切景语皆情语。开篇就是一幅竹林田园的图景,寥寥数语,便将小说的基调与风格定下来了。在这里展现的,不仅是三姑娘一家恬然的乡村生活,而更是有人生形式的寓意在里边。而后父亲老程的死,只是一段对黄冢的描述,写得含蓄淡然,一种像自然一样流动的人生形式自然的消亡,人物命运的潜流似的变化,悄然改变了文中的格调,这幅看似不着意的图景实际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人生的不幸、人物的感情波澜都被冲淡在这一方平淡的土地里。文章结尾又现竹林流水的图景,不仅回应文中的基调,还暗示了主人公的现状,用几近晦涩的写意指向了三姑娘美丽得让人揪心的命运与朦胧难解的未来。这些画面不仅美化了小说的意境,而且随物赋形,把自然景物灵性化,形成了作品散文化的自由结构。这篇小说写的都是日常生活,琐碎但不繁杂,行文自始至终都有“竹”的骨架在其中。在运用画面的同时,它又赋予了“竹”广泛的象征意义。“竹”不仅是环境的标志,生活的点缀,还是人生形式的自然象征,人生的自然消长,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们,既有“竹”般的直,又有 “竹”般的节,生命就是一段又一段的向上延展。“竹”还秉承了传统意象的坚挺与清峻的人格美,象征手法的着意运用,创造了一个构筑作品灵魂的物灵的意象。小说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写的人物都是雅致化的。在牧歌中诞生出的自然般清美的三姑娘,既具有古朴纯洁的乡间特点,又表现出人的天性,隐忧与哀愁都淡化在三姑娘天真、优雅的青春性格中。在小说的文字里,三姑娘“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把人写得如此素净,人本身就是一首散发自然气息的小诗。人物的心理描写极其简约,常常是通过人物的举止、只言片语、自然环境的烘托展现出来,手法是传统的,淡雅的,带着自然的烙印。在自然中生长起来的三姑娘,天真,勤敏,早慧,乖巧,淑静,没有世俗喧嚣的浸染,也没有原始乡野的粗砺,虽然母女的人生是不幸的,她早早承载了家庭的不完整带来的落寞与凄清,但这种生活的静寂都消融在如诗如画的格调中,“自然人”的坚忍的生命力,没有人为阻力的人性美,达到了一种美丽得让人忧愁的境界。这篇小说的语言体现了清新、淡雅、简约、洗练的特点。写三姑娘的生活环境,是“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传承转折,步步入境,洗练如山水写意画。写三姑娘的妈妈找人看签时,是“不笔直的循走原路,勉强带笑的弯向我们”,一个“弯”字,就包含了人物的多种思绪,有乡间妇女的羞涩迂回,有作为母亲的爱女情切,一切的心理波澜都消融在“弯”这一个字里。写父女俩的打鱼场景,“三姑娘的小小的手掌……热闹起来”,用“热闹”修饰“手掌”,写活了天真无邪的童稚,衬出了田园生活的平静与自足。文中还多次运用有色彩的字眼,如“绿团团的坡”,“黑而美”的瓜子脸,“青蓝大布”,“竹布单衣”,“黑地绿花鞋”的尖头上蒙一层“白布”,坝上人“ 小到同一颗黑子”,如此等等,多用冷色调,显得清新淡雅,意境美好。值得称道的是这篇小说的“我”的叙事角色的处理。一个是文中人物之“我”,通过“我” 的眼睛从侧面展现主人公的情状及乡村的人情美,起到勾勒形象、穿针引线的作用。一个是叙事者之“我”,可以通视全盘,有全知全能的功用,补充人物之“我”的视野所不及。在叙述三姑娘的经历与生活图景时,主要是叙事者之“我”隐藏在文字背后说话,叙事是清晰明朗的;在叙述“我”见到三姑娘的几个场景时,人物之“我”与叙事者之“我”合二为一,不再有全知之功能,即使是近距离接触也只能静观空灵,只能真实的用眼睛去捕捉,叙事是勾勒而写意的,有些模糊甚至隐晦。采用这样的叙事方式,两个叙事角色互相补照配合,显得真实而又有技巧,节奏舒缓从容道来,巧妙地把人物充盈起来。人与自然的融合,成就了《竹林的故事》的田园牧歌。自然景物的灵性化,人物的雅致化,语言的清新平淡,叙事的从容多样,无处不写作者对自然人生的眷恋与感伤,表达了“淡去人生纷扰”的审美情趣与人生情绪,体现了一种静观空灵的美。 合起书本后我在想:是什么打动了我?小说的主题概括出来是这样一句话:生活最底层的人勤劳善良聪慧质朴的品性却与贫穷而多灾多难的命运紧紧相连,旁观者淡淡的叙述语气更加体现了他们对这种命运无奈的默默承受。写下前面这个句子之后我有些惊讶,这样的题材,甚至这样的词——勤劳、善良、质朴——现在已经因为被过度的使用而失去了它们真正的含义,也就是王小波所说的文字被污染的问题,却在废名笔下让我第一次感到了它们本来应有的力量。 要真正去评论废名的小说是需要一个很高的高度的,因为他的小说与东方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这条脉络在当今已经非常微弱散乱了。这种传统不仅仅体现在艺术中,更是与我们的情感方式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融合在一起的。这篇《竹林的故事》可以说是这种融合的典范。作为一个没受过多少传统文化熏陶的可怜的现代人,一个废名小说的追崇者,我只能瞎子摸象般的仅凭自己的个人阅读感受来欣赏和理解这篇小说。 东方情感的特色是含蓄与敦厚,感情交流方式讲究性灵的意会,《竹林的故事》里无论是老程一家的父女之情、母女之情,还是“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对他们一家人的命运的感慨都体现了这个特色。而文章里的种种“意境”正是和这种感情特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三姑娘陪老程抓鱼的那段,父女之情就是和捕鱼时描绘的这个“境”紧紧融合在一起的。“赛龙灯”那段,母女两人因为都太为对方着想而起了争执,她们的情绪心理变化与黑夜里遥见遥想的赛会景象交错描绘而产生的意境真令人有如亲验的感觉。而全文的最后一个“境”,是由“我”多年之后回乡在河边坝上遇到了三姑娘而起的。这个“境”在既是全文节奏上的高潮,也是总和全文叙述风格的文眼: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霚天气,打算去郊外看烧香,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了波皱。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 那妇人的话也分明听到。 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这个“境”里“我”的情绪情感,从全文一开始平和的叙述语气里就开始酝酿了——“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他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在接下来全文中“我”的叙述,无论是对三姑娘的喜爱、欣赏的柔情,还是对他们一家命运的同情,始终都保持在隐而不发的含蓄平和之中,直到最后——“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作者就是这样把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艺术特色,情感特色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推到了极致。这个“境”里揉合了对故土的回忆、对美的爱怜、对善的同情,对命运的哀伤与无奈,又真正表现出了东方传统文化里含蓄与敦厚的美。 要全面去评价这篇小说是我力所不能及的,它里面还有许多闪光的地方有待发掘,比如语言的特色,比如“笔不到意到”的写法等等。《竹林的故事》是一篇完美的小说,它可以和世界文学里任何一篇最优秀的短篇小说比肩。读到这样的小说真的感到很幸运。希望能与大家分享交流对废名小说的感受。 x 登录 · · · · · ·
文章TAG:
竹子实际是什么 上面一个竹子头下边一个咸念什么啊是什么意思 竹子 实际 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