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展开

三界神仙道,三界六道有那些吗三界是指的什么六道是什么

作者:本站作者

1,三界六道有那些吗三界是指的什么六道是什么

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所在的是欲界。无色界是脱离了六道轮回的,不再受轮回之苦。六道是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

三界神仙道,三界六道有那些吗三界是指的什么六道是什么

2,三界

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三个层次;又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在佛教术语中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道。

三界神仙道,三界六道有那些吗三界是指的什么六道是什么

3,三界六道是什么

佛教将一个世界分为“三界六道”,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而有六种生灵在此三界轮回,即天、非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佛教认为“三界六道”中的各个生灵,都有各自的寿限,寿尽而又传入其他的处所,如此在六道之中不断轮回,没有尽头。 还有其他的说法,当然是各有所见.我觉得这个解释简单点.

三界神仙道,三界六道有那些吗三界是指的什么六道是什么

4,三界六道 指的是哪三界哪六道

按照瑜伽师地论的说法,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另一种说法是: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再详细点,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六种,称为“六道”。
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六种,称为“六道”。

5,三界六道 都是什么

展开全部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   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   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六种,而“色界”与“无色界”的众生均属于天道,称为“六道”。
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六道是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欲界包括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和天道中的一部分——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色界和无色界都在天道。 三界和六道所指的范围是相同的,三界是按照境界的不同区分的,六道是按照众生种类或者说叫业力或者叫果报的不同区分的。
展开全部 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 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六种,称为“六道”。 http://baike.baidu.com/view/297812.htm

6,三界六道是哪三界哪六道六道轮回又是什么又有什么不在这三界

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六道是指;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 六道轮回是指凡夫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际中,由于自我心念的内因而造作的善业、恶业以及无记业。而后由于三种业的偏重而形成现行的果报,往复轮转与以上六道。这就叫做六道轮回。 希望可以帮到你,再会。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六道: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 六道轮回是意识的各种精神状态,例如:生气时就是地狱等等。 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都不在轮回
三界六道来自佛教的天人说法。 三界分别系: 1、欲界。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 2、色界。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 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 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 3、无色界。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 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 四空处。 此三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属迷界,系众生生死轮回之趣,故为圣者所厌弃。 六道: (1)地狱道:即地狱受苦之处。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众生若造上品十恶及五逆罪,则堕地狱。 (2)饿鬼道:即孤贫潦倒受苦之鬼。经常处于饥饿中,到处游行,求食不得。相传有历千百年不闻浆水食物之声音,而常受饿渴痛苦者,故名饿鬼。众生若造中品十恶业,则堕饿鬼道。 (3)畜生道:即牛、羊、猪、马及一切虫、鱼、禽、兽等动物。众生若造下品十恶业则堕畜生道。 (4)阿修罗:属于非天道的一种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而无德,性多嗔恚,统率夜叉、罗刹等,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众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罗道。 (5)人道:即人类。因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明理去惑,转凡成圣,故《大智度论》卷四说,佛之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众生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于人道。 (6)天道:即天界。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色界,没有男女情欲,唯色相庄严,故名色界。无色界,无有形相,唯精神心识存在,故称无色界。众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禅定、四空定,即可生于天界。 补充下六道来历: 轮回理论是古印度文化的基本理论之一,其本源来自婆罗门教。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六道”。 再补充:成佛涅槃后不再入六道轮回。 PS:资料来源网络。
不要被什么三界六道迷惑了 真正要说世界有多少,那指这三界,三千大千世界就差不多是无数了,我等尚为凡夫,又何必去思考什么世界有多少的问题 六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以上是三善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三恶道),做的好事比坏事多心地善良去三善道,其余的嗔心多的去地狱道,太小气的去饿鬼道,愚痴不信佛法不求解脱的去畜生道。 佛、菩萨,因为已经开悟知道一切都是虚妄不再牵挂一切无贪嗔痴,也就是三恶道的因,自然堕不了三恶道,观万法皆空,心无牵挂,自然不在轮回的范围之内,但是因为太慈悲,又化身入六道现身说法来度众生
天界,地仙界,人间界 天道,畜生道,饿鬼道,人道,修罗道,地狱道 六道轮回管理世间所有生物的转世轮回。 不在三界六道之中的,除了四大灵猴,灵明石猴,通臂猿猴,赤尻马猴,还有六耳猕猴。 还有一物,名为旱魃,也可以称之为僵尸。 僵尸先天就不在三界六道之中。
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 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六种,称为“六道”。 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虽为四圣,但也不能出离六道;却可以不再轮回生死。 简言之:以“空间区域”而论;一切有情皆住于三界;以所证境界而言,四圣不在三界之内,不再受生死;唯因度生之大愿故,乃生六道之中。

7,传说中的三界六道 是哪三界哪六道

“三界六道”是佛教对世界客观环境和有情众生的分类。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   一、三界: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   1、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众生住所。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   2、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众生住所。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   3、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   二、六道: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六种,而“色界”与“无色界”的众生均属于天道,称为“六道”。   1、地狱道︰即地狱受苦之处。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众生若造上品十恶及五逆罪,则堕地狱。   2、饿鬼道︰即孤贫潦倒受苦之鬼。经常处于饥饿中,到处游行,求食不得。相传有历千百年不闻浆水食物之声音,而常受饿渴痛苦者,故名饿鬼。众生若造中品十恶业,则堕饿鬼道。   3、畜生道︰即牛、羊、猪、马及一切虫、鱼、禽、兽等动物。众生若造下品十恶业则堕畜生道。   4、阿修罗︰属于非天道的一种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而无德,性多嗔恚,统率夜叉、罗刹等,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众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罗道。   5、人道︰即人类。因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明理去惑,转凡成圣,故《大智度论》卷四说,佛之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众生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于人道。   6、天道︰即天界。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色界,没有男女情欲,唯色相庄严,故名色界。无色界,无有形相,唯精神心识存在,故称无色界。众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禅定、四空定,即可生于天界。
无色界、色界、欲界 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傍生道、地狱道
三界本来为宗教术语。在佛教术语中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在萨满教术语中则指宇宙上、中、下三界。网络小说中也经常以三界作为设定背景。另外亦指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 六道,佛学术语,指有情生活、轮回于其中的六个界别,即: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业力(善恶二业,即因果)较善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业力较惨恶故。一切处于分段生死的众生,皆在此六道中轮回。所谓轮回者:指其生生死死,来去往复,犹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出期,故名六道轮回。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菩萨、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超脱轮回。轮回理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
无色界、色界、欲界 天道、人道、阿修罗、恶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界 三界是道场, 可视为无所趣也, 要把三界看成一个道场, 把三界全部看成一个干干净净的没有污染的地方。要看破三界, 领悟人生均属无性, 三界都是没有性的是色空境界。三界是欲界、色 界、无色 界。要把三界看成是道场,看成清净之地, 成为心中的道场, 心不投入当中, 不把三界当成心中喜欢的地方, 你心中就有道场了, 如果把三界统统看成是空幻的东西, 就不会落入其中。比如: 喝酒,就算享受了吧, 多喝就会醉, 就会陷进去, 享受的东西都会把人陷进去, 沉沦其中。烦恼即菩提, 众生也是无我的,三界是道场。烦恼来了就是给你一个智慧的启发, 为什么有烦恼你才会有智慧? 如果没有烦恼哪有智慧。菩提就是智慧, 就是要利 用烦恼来开发自己的智慧, 众生是无我的,是没有我自己的, 要有菩提心, 清凉心, 就不会生烦恼,要记住三界是道场。 师父给你们讲一点点色 界天的事, 色 界天四处都是鸟语花香, 微妙其中, 有美妙的音乐, 乐在妙中, 行在妙中,美在妙中, 香在妙中, 一切都在妙法之中, 而这些美妙的境界也是不长久的, 天人有五衰, 等到天福享尽时, 也会下来。佛菩萨的境界, 是要看破它是空幻的, 真正的有光 明境界的人, 你一定要看破它。师父常和你们讲凡是不能长久的物质皆属虚幻, 三界轮回是境界, 三界轮回, 是到天上了, 又下来了, 就是六道轮回, 不论在哪一个道, 都是一个境界, 境界纯属虚幻, 是你的感觉。三界轮回均属虚幻, 一念善, 会上去, 一念恶, 会下去, 菩萨是无碍的,所以菩萨不会趣入, 也就是菩萨不会有兴趣加入其中, 什么境界你都会得到解脱, 就是只有当你不趣入, 不对这三界存有想法, 什么样的境界都能解脱。见解是一切无碍,如果每人在见解上对某一事情认为没有障碍, 就会事事顺利无碍, 也就无对立故。要做到无滞无碍, 当你脑子里真正破除了这些杂念, 就不会有障碍了。 缘由愿来, 缘分是由你的愿力所来的, 愿力大, 你的善 缘就自然聚足了, 所以能觉他人之障, 不行语言。如能受人之辱, 无动于色, 佛道成近矣。如果知道 人家在骗你,不要有反映, 笑一笑, 受人侮辱要不动于色, 做人如果能够守住这几个字, 你学佛接近成功了。境界来了不惧怕,来去不留, 一切随缘, 你就很自在了, 就不会难过, 放下即得解脱, 你把这个缘分放下了, 你就解脱了。 如果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永远不会指责别人, 检 查人家不如先检 查自己, 师父让你们知道聪明难, 糊涂更难, 在人间学聪明已经很难了, 要学糊涂更难, 所以有句话叫: 难得糊涂,这个糊涂是聪明的, 有智慧的糊涂, 真正的放下就不会糊涂了, 真正糊涂的人就是放不下。总之失意时要用忍耐的方法克制自己的失意。快 意, 治之于淡, 就是开心了, 有好事情来时尽量淡化, 经常不要让自己的心有增减感, 是名入道之人, 即为修为之人。

8,三界外的历史人物有谁

佛陀,菩萨和罗汉。 佛、菩萨、缘觉、声闻,已证解脱圣果,永离生死,不复往返六道,是出世间的四种圣人。 佛是世、出世间,最究竟圆满的圣者,度众功行圆满,达到自觉、觉他、觉满,能够利益一切众生,是出世圣人中最高的境界。菩萨为“菩提萨埵”之简称,意为“觉有情”,谓既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菩萨发大慈悲心,除了转化自己的烦恼,并广修六度万行,以自利利他之行,逐渐圆满一切功德。缘觉又称“辟支佛”,分为二种:一种是生于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修证成道,称为“缘觉”;另一种是生于无佛之世,由前世的善根,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观自心、外境的变迁而悟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证到缘觉果,称为“独觉”。声闻修习观音法而得证圣果。声闻极果为阿罗汉,罗汉含有三义:一、杀贼义,谓杀尽烦恼贼。二、应供义,谓已断尽三界诸惑,道高德重,堪受人天供养。三、不生义,谓已出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 四圣法界的众生,已断烦恼,了生死,跳出三界,不受六道轮回,超凡拔俗,所以称之为圣。虽然佛、菩萨、缘觉、声闻,修证的程度有高低的不等,但他们超出三界,不受轮回生死的痛苦相同,所以总名四圣法界。 佛法界无大无小,非去非来(佛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无在无不在)。佛是所有法界众生中最究竟圆满的圣者,度众功行圆满,达到自觉、觉他、觉满,能利益一切众生,是出世圣人中最高的境界,如燃灯王佛、慈严德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等。佛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种大乐、十八大空、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三学、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法界为体(入一切时间和空间),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智慧无边、遍知一切…… 大乘等觉菩萨位, 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弥勒菩萨等。是只有一分生相无明未破的菩萨位(古佛倒驾慈航的不计)。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可化身无数及各种形类(人世中亦有其化身,或为人王或为高僧)。 大乘十地菩萨位(人世中有其乘愿转世而来者):一者欢喜地(如:龙树菩萨):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二者离垢地,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三者发光地,净极明生,名发光地。四者焰慧地,明极觉满,名焰慧地。五者极难胜地,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六者现前地,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七者远行地,尽真如际,名远行地。八者不动地,一真如心,名不动地。九者善慧地,发真如用,名善慧地。十者法云地,慈阴妙云,覆涅盘海,名法云地。(在菩萨法界中,以上属于圣位。) 大乘十回向菩萨位:十者等法界无量回向,性海圆成,心等法界,含摄周遍,量等虚空,名等法界无量回向。九者无缚无著解脱回向,诸法本空,心无缚著,于根尘中,得大解脱,名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八者真如相回向,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缘生无性,体即真如,名真如相回向。七者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十方众生,皆我性具,本际平等,无有高下,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六者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于诸佛地,起万行因,依因趣果,取涅盘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五者无尽功德藏回向,一切世界,过恒河沙佛,自性功德,重重无尽,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四者至一切处回向,觉智周圆,无所不遍,名至一切处回向。 三者等一切佛回向,本觉之理,湛然常住,能觉之智,齐于诸佛,名等一切佛回向。 二者不坏回向,正显中道,归趣本觉,回入法身,无能坏者,名不坏回向。一者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化度众生,离众生相,回无为心,向涅盘道,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大乘十行菩萨位:十真实行,圆融德相,清净无漏,真无为性,妙契真实,名真实行。 九善法行,妙观慧中,显圆融德,能入诸佛法轨中,名善法行。八尊重行,缘般若故,成无著行,故六度中,特尊般若,名尊重行。七无著行,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于一尘中,现十方界,尘界交现,不相留碍,名无著行。六善现行,既离痴乱,则能现诸相,同异圆融,名善现行。 五无痴乱行,了达法门,悉无错误,名离痴乱行。四无尽行,三际十方,化身无尽,名无尽行。 三无嗔恨行,等视众生,不见其过,名无嗔恨行。二饶益行,饶利众生,使得法利,名饶益行。一欢喜,随顺众生,随喜功德,名欢喜行。 大乘十住菩萨位:十灌顶住,菩萨既为佛子,佛以智水灌顶,藉表成人,名灌顶住。 九 法王子住,长养圣胎,绍隆佛种,堪作法王之子,名法王子住。 八童真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如童真之可贵,名童真住。七不退住,身心增长,无有退缺,名不退住。 六正心住,心念同佛,惟得其正,名正心住。 五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名方便具足住。四生贵,冥契妙理,行与佛同,气分感通,成如来种,名生贵住。三修行住,心所涉知,俱得明了,遍修诸行,皆无留碍,名修行住。 二 治地住,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则一切皆治,名治地住。 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假十信之用,圆成一心,名发心住。(按华严,以上十住十行十回向为贤位) 大乘十信菩萨位:十愿心,遍游十方,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得满足,名曰愿心。九戒心。安住净戒,心光常凝,名曰戒心。 八回向心,以保持修道力故,与佛光相交格,名回向心。七护法心,进趣功纯,保持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相接,名护法心。 六不退心,定发光明,进修无懈,深入自性,名不退心。 五定心,百杂粉碎,心体湛然,名曰定心。 四慧,心纯行勤,智慧自生,名曰慧心。三精进心,不杂曰精,不退曰进,进趣真净,名精进心。二念心,虽在无数劫中,舍身受身,此现前一念,决定不忘,名曰念心。一信,心与理合,确切不移,灭一切妄想,名曰信心。(十信位属于凡位。从十信菩萨开始,成佛总共要攀登52个阶梯。不过,经常有越级上升者,比如,观世音菩萨在初地的时候,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说大悲咒,由初地一下证到八地的果位) 中乘辟支佛: 缘觉,独觉。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 小乘四果: 四果阿罗汉(无生、化城涅磐。如:大目犍连、舍利弗、济公……有的是古佛示现),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并色无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三果阿那含(不来),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二果斯陀含(一往来),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及欲界思惑前六品。初果须沱洹(七往来),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 “三界”一为欲界,二为色界,三为无色界,三界在人身中,炼精者可超欲界,炼炁者可超色界,炼神者可超无色界。 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间和地狱;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被喻为“火宅”。 “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质特征,而且相互之间有生成、克制等联系,从而构成了万物及其运动变化。 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圣行是指菩萨修习戒定慧三业;梵行是指菩萨以清净心去运用慈悲,为众生拔苦与乐;天行之天是天然之理的意思,菩萨顺着天然之理,而成妙行,叫做天行;婴儿行之婴儿是譬喻人天小乘,菩萨以慈悲之心,示现人天小乘之行,叫做婴儿行;病行是菩萨为度众生,以大慈悲心与一切众生同受烦恼与病苦。 据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写的《俗语佛源》解释,“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 三界之外,再无第四界;一切凡夫,一切圣贤,以“空间区域”而论:必定住于三界之中;而以能否不再受生死而言:则凡夫在三界中,圣贤不在三界中。 阿罗汉,辟支佛住于涅磐,因涅磐境界,五蕴十八界断尽;唯余“不生不灭”“远离见闻觉知”的“真心”住于涅磐;因而,此二圣必定不知“我住涅磐”(如刀不自割,真心不能了知有我,本具“无我性”)。而真心无有形相,犹如虚空,故无三界可住。 其次,未得解脱者,方住于三界生死轮回;阿罗汉,辟支佛已得解脱,不受生死,因而不可说为:“阿罗汉,辟支佛住于三界”。因为“三界”之名,意指轮回生死。 菩萨,佛,在触证真心之时,同时成就“解脱道”;因而也如上面所说的“二乘圣者”一样,可以不再轮回生死;因而也不能说:“菩萨,佛属于六道众生”。 然而,大乘圣者,在因地时都发过:“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愿;因而,菩萨不惧生死,入泥入水,生于三界之中,度生不止;八地以上的大菩萨及诸佛,则能以应化报身,分身百千亿,于不同的世界示现五蕴身,以“随类度生”。 简言之:以“空间区域”而论;一切有情皆住于三界;以所证境界而言,四圣不在三界之内,不再受生死;唯因度生之大愿故,乃生六道之中。 另:比如西方极乐世界,凡往生者;以其可以出离轮回之故,名为“横超三界”。而此净土,因“国中天人”(《无量寿经》原文)有“金色身”,应当属“色界天”,还是在三界之中。并未在“第四界”。
龙"马,热闹。详情点击进入 龙"马,热闹。详情点击进入 龙"马,热闹。详情点击进入 方法/步骤 首先,使用手机数据线进行pc联机,不需要开启任何app软件,连接好之后,等待iphone数据线安装驱动,安装完后,这个时候电脑会弹出一个窗口【xxx的iphone】。 第二步:依次点击【打开设备以查看文件】--【internal storage】---【dcim】---【860okmzo】-----进入图片界面 第三步:进入图片界面,右击任何一张照片,选择属性,就可以看到该照片的一些信息,见下图 另外一种方法:进入图片界面,依次点击右上角小工具栏(可见下图小红框)---【详细信息】,然后再见大方形框,可以看到该照片的【修改时间】和【创建时间】,这样的话该照片的初始拍照时间就知道了。

9,三界六道是指什么

三界六道 三界:玄、天、人三界。其中人界之中,又分六道。 六道:即修行道、灵道、世俗道、鬼道、魔道和畜生道。 修行道:各门派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修炼,已获得初步成果,形成元婴的人类修行者。 灵道:包括因某种原因失去身体的元婴修行者、畜生道的修行者和鬼道的修行者。 世俗道:即普通人。 鬼道:人道、畜生道死后,尚末灭失或轮回的灵魂。 魔道:与三教九流不同,以追求尽情助长七情六欲,灭世渡己的修行者。 畜生道:在正常情况下出生,没有拥有普通人类智慧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因种种原因拥有了自我意识的其他物体。
三界指欲界、色界、五色界。六道指天、阿修罗、人、饿鬼、畜生。
三界:欲界 色界 无色界六道:天道 阿修罗道 人道 畜生道 饿鬼道 地狱道
茫茫世界 众生轮回一般说来 轮回有六道 阿修罗道(阿修罗传说中专与神族打斗的一族) 人道 天道 地狱道 饿鬼道 畜生道 。六道可分为“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和“三善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   一、六道状况   佛陀概括世间一切有情,归为六大种类,有:天、人、阿修罗、 畜生、饿鬼、地狱,这即是‘六道’。世上固有许多生物学家, 对于动物,亦有其不同的分类法,却因受到个人智慧学问的限制,总不及佛陀的圆满周到。这因佛陀不但能见凡夫肉眼之所见(如人畜二道,而畜道凡夫亦只见其少分),且亦能见凡夫肉眼之所不见(如天、修罗、鬼、地狱四道)。学佛之人,以相信圣言量为依归,固不可因我之不见,遂谓为虚诞无有。   六道众生的状况,千差万别,一一细说,不胜繁杂,今为略举二端,藉知大概。1、是‘类受’,类指正报身心的种类,受指依报世界的享受。其中依报,诸多种类,单举寿长,以推余福。2、是‘苦厄’,苦是痛苦,厄是灾厄。六道果报,固然有别,总之不离观受是苦。   1、天道   天,是天然自然,享乐殊胜、身形殊胜之义;此道众生,居六道之首,威德特尊,神用自在,故名为天。   约‘类受’言:共分三界,即欲界、...茫茫世界 众生轮回一般说来 轮回有六道 阿修罗道(阿修罗传说中专与神族打斗的一族) 人道 天道 地狱道 饿鬼道 畜生道 。六道可分为“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和“三善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   一、六道状况   佛陀概括世间一切有情,归为六大种类,有:天、人、阿修罗、 畜生、饿鬼、地狱,这即是‘六道’。世上固有许多生物学家, 对于动物,亦有其不同的分类法,却因受到个人智慧学问的限制,总不及佛陀的圆满周到。这因佛陀不但能见凡夫肉眼之所见(如人畜二道,而畜道凡夫亦只见其少分),且亦能见凡夫肉眼之所不见(如天、修罗、鬼、地狱四道)。学佛之人,以相信圣言量为依归,固不可因我之不见,遂谓为虚诞无有。   六道众生的状况,千差万别,一一细说,不胜繁杂,今为略举二端,藉知大概。1、是‘类受’,类指正报身心的种类,受指依报世界的享受。其中依报,诸多种类,单举寿长,以推余福。2、是‘苦厄’,苦是痛苦,厄是灾厄。六道果报,固然有别,总之不离观受是苦。   1、天道   天,是天然自然,享乐殊胜、身形殊胜之义;此道众生,居六道之首,威德特尊,神用自在,故名为天。   约‘类受’言:共分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亦名空界);自下而上,计二十八层天。其中欲界六层,亦如人间,有男女饮食之欲;其第二层名忉利天,居须弥山顶,自有三十三天(此三十三天,约横面言),即山顶四角,各有八天,中为帝释天主,世俗所尊玉皇上帝,即指此言;而第六层,则名他化自在天,却是魔王波旬所居。又、色界有四禅十八层天,皆有禅定,已无男女饮食之欲,犹带身形楼阁诸色;其中前三禅各三天,第四禅有九天。又、无色界有四层天,入四空定,已无形相,只存神识。   天上各种享受,皆殊胜于人间;如食曰天厨妙味,共一器食,随福差别;衣曰天衣无缝,不似人间,千缝百补。至于寿命,亦长人间甚多:如第一层四王天,寿五百岁,却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日计算。向上一层,按此间倍倍增加;如第二层忉利天,寿一千岁,却以人间百年为一日计;乃至第六层他化自在天,寿万六千岁,而以人间千六百年为一日计。如是递增,至非想非非想天,则寿八万大劫。这因前生造上品十善因缘,方得如此殊胜果报。   约‘苦厄’:欲界天有五衰,寿将尽时,自然头上花萎、腋下汗出、衣裳垢染、身体臭秽、不乐本座,是名五衰。五衰现时,知必当死,愁忧恐怖,苦等地狱。又、色界天有三灾,初为火灾,劫火兴时,初禅以下,尽化灰烬;二为水灾,劫水起时,二禅以下,皆遭淹没;三为风灾,大风所吹,三禅以下,乃至微尘,皆无余在。呜呼!所住器界尚不能存,何况寄居众生,安能永在?甚至四禅天人,虽具深禅定,一旦命终,即不乐入禅,风触吹身,唯除眼识,余皆有苦。又、无色界四天,虽无下面二界粗苦,仍有如疮(空无边处天)、如痈(识无边处天)、如病(无所有处天)、如箭入体(非非想处天)等微细苦;且寿命尽时,定力遂失,知当死堕,譬如高山忽坠深涧,生大恐怖。   2、人道   人,梵语摩冕赊,翻为意,以此道众生作一切事,皆先意起。法苑云:人者,忍也,于世违顺,人能安忍。   约‘类受’言:人道分布于四大星球之上,身形寿享,皆不相同。如东弗婆提,寿二百五十岁;南阎浮提,寿一百岁;西瞿尼,寿五百岁;北郁单越,寿一千岁。即以南阎浮提(亦即吾人所居地球)而言,五大洲上所居人种,发肤颜色、风俗习惯,乃至土地资源,亦多悬殊。然书经云:惟人为万物之灵;礼亦云: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盖以人易近道,最能止息妄心,堪能修行而言。此因前生行中品十善,感此道身。   约‘苦厄’言:三苦八苦等。   3、阿修罗道   阿修罗,此翻无端正,又翻无酒,或云非天。以此道众生男丑女端,故名无端正。又因遍采名花,酝于大海,欲成香醪;但以鱼龙业力,其味不变,故云无酒。因多嗔多忌,虽有天福,而无天德,故名非天。   约‘类受’言:此道众生,分别摄属天、人、畜、鬼四道,故楞严经云:三界中有四种修罗,若于鬼道,以护法力,乘通入空,此从卵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从胎生,人趣所摄。有阿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此阿修罗,因湿气有,畜生摄属。既是分属四道,身形寿享等,亦随其类,多有不同。总由因中,虽行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却怀忌慢之心,所谓行下品十善,而感此道身。   约‘苦厄’言:各随其类,受苦不同。即以天趣修罗而言,除一般苦外,又因常好与帝释斗,或断肢节,或破其身,或复致死;若伤心断节,续还如故;若断其首,即便殒没。其他三趣修罗,其苦更多。   4、畜生道   畜生,梵语底栗车,亦云傍生,以其形傍(身多横住),行为亦傍(心多不正),故云傍生。   约‘类受’言:此道众生,包含甚广,举凡飞禽走兽,羽毛鳞介,或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皆摄属之。就其出生,分为四大类:   (1)、胎生,例如牛马等,在母胎中,含藏而出。   (2)、卵生,例如鹅鸟孔雀,依壳孵生。   (3)、湿生,例如蛤虫飞蛾,藉湿秽暖气而生。   (4)、化生,如龙等,无而忽有,唯依业力,变化而生。若论寿命,有朝生而暮死,有春夏生而秋冬死,乃至经千百岁而后   死者,千差万别;而其身形享受,亦多悬殊不等。   约‘苦厄’言:或苦役、或充食、或人杀、或互啖,其苦无穷。近代西方学者有言:‘弱肉强食、物竞天择’,可谓说中畜生道实况。总因前生愚痴贪欲,作下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5、饿鬼道   饿鬼,梵语音译为??黎多、薜荔多、闭戾多、俾礼多、卑利多、弥荔多、即鬼道、鬼趣、饿鬼道。又鬼者畏也,饿云饥饿,此道众生,多受饥饿怖畏,故名饿鬼。   约‘类受’言:分三类九种,(1)无财鬼,以无福德,不得食故;(2)少财鬼,少得饮食故;(3)多财鬼,多得饮食故。无财鬼又分三:a、焰口鬼,火焰炎炽,常从口出;故纵得饮食,亦化灰烬。昔目连尊者母,即堕此身。b、针咽鬼,腹大如山,咽如针孔。c、臭口鬼,口中腐臭,自受恶报。少财鬼亦分三种:a、针毛鬼,毛利如针,行便自刺。b、臭毛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c、大瘿鬼,咽垂大瘿,自抉啖脓。须知,谓少财鬼少得饮食,非真如人间净妙食,苟得厕坑粪秽,已似山珍海味了。多财鬼分三种:a、得弃鬼,常得祭祀,所弃食故;b、得失鬼,常得巷陌,所遗食故;c、势力鬼,具威德势力,常得人间祭祀。譬如人间所供城隍、土地、王爷,乃至一般神只,均属此类。诸类饿鬼,居遍诸趣,随所生处,而受其形,或居海渚,或在山林;或似人形,或似兽形,亦自差别。其寿有五百岁,却以人间一月为一日计。   约‘苦厄’言:以业力因缘,不闻浆水之名,所见清水,皆成脓血,不得饮食,饥渴难当;且常为刀杖驱逼,故恐怖非常。此皆前世谄诳心意,造作中品十恶,感此道身。   6、地狱道   地狱,梵语泥黎,翻为苦具;乃造恶众生,受苦器具;又因居处地下,故名地狱。   约‘类受’言:共有三类(1)根本地狱,即八寒八热地狱;(2)近边地狱,即十六游增地狱;(3)孤独地狱,即山间、水中、旷野三处地狱。其形体寿命,受苦轻重,随各差别。其中以阿鼻地狱受罪最剧。总由造作上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   阿鼻,译名无间,为八大根本地狱之一,具五种无间故。(1)者趣果无间,终此身已,直堕于彼,不经中阴故;(2)者受无间,受苦无间断,中无乐故;(3)者时无间,决定一劫(指中劫),相续不断故;(4)者命无间,一劫之中,寿命不绝;纵经剥割烹煮,肢体糜烂,然以行业因缘,冷风吹活,无间断故;(5)者形无间,地狱纵广八万由旬,众生身形亦八万由旬,中无少间,一人多人,皆遍满故。   若论寿命,以八热而言,初等活地狱,寿同四王天五百岁,而以四王天五百岁为一日计,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九百多万岁;二黑绳地狱,寿同忉利天一千岁,而以忉利一千岁为一日计,其一昼夜相当人间三千六百多万岁。如是随六欲天递增,乃至阿鼻,寿一中劫。其苦寿如此,能不畏哉?   约‘苦厄’言:或火坑、或坚冰、或刀山、或剑树、或碾?、或汤镬、或沸屎、或合山等诸多苦具,繁多难述。以沸屎言:在一大热沸屎河中,驱令入中,内有利嘴蛆虫,或从鼻孔入,则脚底出;或从足下入,则口中出,既脏且臭,热恼加刺,苦何以堪?   二、互相轮回   上面六大种类有情众生,所以名‘六道’者,道犹路也,是能通义;谓六道中众生,轮转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循环三界,互相通达,故名为道。这即一般常称的‘六道轮回’。轮回的情形,各随业力,或人变鬼、或升天。古人说:‘钻马腹,入驴胎,涂炭曾经几度回,或时天帝殿前过,或向阎君锅里来’哪有定算?昔忉利天上帝,尚且不免要入陶家变驴(如法句譬喻经),何况其下的凡夫?   关于六道轮回的道理,在释典中,以十二因缘说得最为明白;若儒书中,易经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等,亦可知其少分。至于六道轮回的事实,但具天眼、宿命二通者,于一一众生自何道来?往何道去?自可了了悉见;若是未具二通,只要广览诸史,亦不难获多实证。惟其既不研经,又未读史,且不信圣言量者,方一味怀疑排斥。   此六道中,天、人、修罗三道,以因中多为善故,果报亦胜,名三善道;鬼、畜、地狱三道,以因中多为恶故,果报则劣,名三恶道。其三恶道,又称三途,途含二义:一是途炭,取残害义,此中众生,多受残害;二是途道,取所趣义,为造恶众生,所趣向处。1、刀途,即饿鬼道,常为刀杖,所驱逼故;2、血途,即畜生道,必经流血而死故;3、火途,即地狱道,上下四方,一片火海故。   又,六道的凡夫,或升三善道,或堕三恶道,经上喻曰‘头出头没’;谓整个三界六道,就如一大苦海,海中业浪,翻腾汹涌,前浪刚把吾人打出海面,哪知一口鲜气尚未吸足,后浪随来,又将吾人打沉海底。如此,有时头出,有时头没,总是离不开这一大苦海,这就是吾人的有情环境啊! 一)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三个层次;又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   (1) 欲界(梵kāma -dhātu),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   (2) 色界(梵rūpa -dhātu),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   (3) 无色界(梵arūpa -dhātu),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此三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属迷界,系众生生死轮回之趣,故为圣者所厌弃。《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又《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即劝三界诸有情莫以三界为安,当勤求解脱。[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三、俱舍论卷八、品类足论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瑜伽师地论卷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一、华严经孔目章卷二](参阅‘九地’132、‘色界’2545、‘欲界’4653、‘无色界’5083)   (二)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一)断界,即断除九结(九种烦恼)中除贪以外之其余八种烦恼,或断除无明结。(二)离界,谓断离贪烦恼或断除爱结。 (三)灭界,谓断灭有漏善及诸有为、无覆无记等烦恼。即除九种烦恼外之其余有漏法。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大二七·一四八中):‘一切行断,故名断界;一切行离,故名离界;一切行灭,故名灭界。’[顺正理论卷七十二、俱舍论卷二十五]   (三)指色界、无色界、尽界。[长阿含经卷八、品类足论卷五]   (四)指法界、心界、众生界。此系基于华严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说而立。[大日经疏卷三]   (五)萨满教基本观念之一。主张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依各族而说法稍异。如蒙古族萨满教认为上层世界为神灵世界,中层世界为人类、动物之居地,下层世界为死神与魔鬼聚集之世界,即地狱。在中层世界与下层世界间,复有一不可知之世界,为人死后之去处。   【三界】   凡夫心行,虽千差万别,溯其本根,不外一爱二见。有情业力,虽千差万别,究其实际,不外一恶二善三定。众生种类,虽千差万别,区其大别,不外一欲二色三无色。 【三界】   三个不同等级的宇宙空间,通常可认为是凡界、仙界、神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六种,称为“六道
文章TAG:三界神仙道  三界六道有那些吗三界是指的什么六道是什么  三界  神仙  神仙道  
相关教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