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志,39级之前名将令怎么获得
作者:本站作者
1,39级之前名将令怎么获得
点开名将志。只需收集到喜好品便可结交他们,然后招募
2,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可以用来形容谁或谁人物
志存高远的意思为追求远大的理想及对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也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如,北洋水师中航速最快的一艘战舰就被命名为“致远”号,特指乘风破浪、势不可挡,奔向远方的意思。
精忠报国出自中国历史人物(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典故。它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3,历史上有名的将相有哪些
说说刘邦项羽手下的,刘邦手下的大将:张良,樊哙,陈平,萧何,韩信,夏侯婴等;项羽手下的大将:龙且,季布,钟离昧,英布,虞子期等。
说说三国的,蜀有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马超,黄忠,严颜等;吴有孙权,周瑜,太史慈,周泰,凌统,朱然,朱桓,徐盛,潘章,蒋清,甘宁等;魏有曹操,典韦,许楮,张辽,夏侯敦,夏侯渊,庞德,张颌,李典,乐禁等。
不知道你对有名的定义是什么,每朝每代都有很多出众的王侯将相,按照时代可以数出很多,看你对历史有多了解了~周 姜子牙 周公
春秋战国;孙武子,伍子胥、吴起,管仲管夷吾,越国文种、范蠡、秦国尉缭,燕将乐毅,秦将武安君白起,王翦以及廉颇、李牧 孙膑 庞鹃 商秧 李斯 苏秦 苏仪 还有一个秦王用几张羊皮换的一个人叫什么不记得了
汉, 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彭越 陈平 季布 樊哙 、贾谊、、窦婴、曹参、上官桀、霍光、金日殚、桑弘羊 李广、卫青、霍去病、周亚夫、李陵
晁错 汉朝的名臣大多都集中在 高祖 文帝 景帝 武帝 宣帝 年间
还有东汉28名臣
三国太多 自己看电视去
晋 谢安
隋 高颖 裴矩 杨素
唐 早期 杜 如晦、房 玄龄、于 志宁、苏 世长、姚 思廉、薛 收、褚 亮、陆 德明、孔 颖达、李 玄道、李守素、虞 世南、蔡 允恭、颜 相时、许 敬宗、薛 元敬、盖 文达、苏 勗
刘文静 长孙无忌 侯君集 秦叔宝 程咬金 李君羡 徐世绩 李靖 魏怔 后期 姚崇 狄仁杰 宋景 李林辅 杨国忠
下面的没时间写了
4,武将李广 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翻译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杀敌斩首和虏获多,做了汉朝的中郎。李广的堂弟李蔡,也作了郎官,他们都是武骑常侍,俸禄八百石。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
司马迁的《李将军列传》的翻译:
将军李广,陇西郡成纪县人。他的先祖叫李信,秦朝时任将军,就是追获了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他的家原来在槐里县,后来迁到成纪。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李广的堂弟李蔡,也被任为中郎。二人又都任武骑常侍,年俸八百名。李广曾随从皇帝出行,常有冲锋陷阵、抵御敌人,以及格杀猛兽的事,文帝说:“可惜啊!你没遇到时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那还在话下吗!”
到景帝即位后,李广任陇西都尉,又改任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了敌人的军旗,立功扬名。可是由于梁孝王私自把将军印授给李广,回朝后,朝廷没有对他进行封赏。调他任上谷太守,匈奴每天都来交战。典属国公孙昆(hún,魂)邪(yé,爷)对皇上哭着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己仗恃有本领,屡次和敌人正面做战,恐怕会失去这员良将。”于是又调他任上郡太守。以后李广转任边境各郡太守,又调任上郡太守。他曾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太守,都以奋力作战而出名。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这时正值日幕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大军不知道李广的去向,所以无法随后接应。
过了好几年,景帝去世,武帝即位。左右近臣都认为李广是名将,于是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任未央宫的禁卫军长官,程不识也来任长乐宫的禁卫军长官。程不识和李广从前都任边郡太守并兼管军队驻防。到出兵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队列和阵势,靠近水丰草茂的地方驻扎军队,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但他远远地布置了哨兵,所以不曾遭到过危险。程不识对队伍的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等要求很严格,夜里打更,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要到天明,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不曾遇到危险。程不识说:“李广治兵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死。我的军队虽然军务纷繁忙乱,但是敌人也不敢侵犯我。”那时汉朝边郡的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但是匈奴人害怕李广的谋略,士兵也大多愿意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程不识在景帝时由于屡次直言进谏被封为太中大夫,为人清廉,谨守朝廷文书法令。
后来,汉朝用马邑城引诱单于,派大军在马邑两旁的山谷中埋伏,李广任骁(xiāo,消)骑将军,受护军将军韩安国统领节制。当时单于发觉了汉军的计谋,就逃跑了。汉军都没有战功。四年以后,李广由卫尉被任为将军,出雁门关进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军队,并生擒了李广。单于平时就听说李广很有才能,下令说:“俘获李广一定要活着送来。”匈奴骑兵俘虏了李广,当时李广受伤生病,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装在绳编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斜眼看到他旁边的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纵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他的弓,打马向南飞驰数十里,重又遇到他的残部,于是带领他们进入关塞。匈奴出动追捕的骑兵几百名来追赶他,李广一边逃一边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才能逃脱。于是回到汉朝京城,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应该斩首,李广用钱物赎了死罪,削职为民。
转眼间,李广在家已闲居数年,李广家和已故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起隐居在兰田,常到南山中打猎。曾在一天夜里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大声喝斥,禁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何况是前任呢!”便扣留了李广,让他停宿在霸陵亭下。没过多久,匈奴入侵杀死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将军(韩安国),韩将军迁调右北平。于是天子就召见李广,任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
李广驻守右北平,匈奴听说后,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他好几年,不敢入侵右北平。
李广外出打猎,看见草里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就向它射去,射中了石头,箭头都射进去了,过去一看,原来是石头。接着重新再射,始终不能再射进石头了。李广驻守过各郡,听说有老虎,常常亲自去射杀。到驻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老虎跳起来伤了李广,李广也终于射死了老虎。
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做二千石俸禄的官共四十多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李广身材高大,两臂如猿,他善于射箭也是天赋,即便是他的子孙或外人向他学习,也没人能赶上他。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军阵,然后比射箭,按射中较密集的行列还是较宽疏的行列来定罚谁喝酒。他专门以射箭为消遣,一直到死。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李广射箭的方法是,看见敌人逼近,如果不在数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射。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弓弦之声倒地。因此他领兵有几次被困受辱,射猛兽也曾被猛兽所伤。
没过多久,石建死了,于是皇上召见李广,让他接替石建任郎中令。元朔六年(前123年)李广又被任为后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的军队从定襄出塞,征伐匈奴。许多将领因斩杀敌人首级符合规定数额,以战功被封侯,而李广的军队却没有战功。过了两年,李广以郎中令官职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张骞(qiān,千)率领一万骑兵与李广一同出征,分行两条路。行军约几百里,匈奴左贤王率领四万骑兵包围了李广,李广的士兵都很害怕,李广就派他的儿子李敢骑马往匈奴军中奔驰。李敢独自和几十名骑兵飞奔,直穿匈奴骑兵阵,又从其左右两翼突出,回来向李广报告说:“匈奴敌兵很容易对付啊!”士兵们这才安心。李广布成圆形兵阵,面向外,匈奴猛攻,箭如雨下。汉兵死了一半多,箭也快用光了。李广就命令士兵拉满弓,不要放箭,而李广亲自用大黄弩弓射匈奴的副将,杀死了好几个,匈奴军才渐渐散开。这时天色已晚,军吏士兵都面无人色,可是李广却神态自然,更加注意整顿军队。军中从此都很佩服他的勇敢。第二天,又去奋力作战,博望侯的军队也赶到了,匈奴军才解围退去。汉军非常疲惫,所以也不能去追击。当时李广军几乎全军覆没,只好收兵回朝。按汉朝法律,博望侯行军迟缓,延误限期,应处死刑,用钱赎罪,降为平民。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封赏。
当初,李广的堂弟李蔡和李广一起侍奉文帝。到景帝时,李蔡累积功劳已得到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武帝时,做到代国的国相。元朔五年(前124)被任为轻车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右贤王有功,达到斩杀敌人首级的规定,被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前121)间,代公孙弘任丞相。李蔡的才干在下等之中,声名比李广差得很远,然而李广得不到封爵和封地,官位没超过九卿,可是李蔡却被封为列侯,官位达到三公。李广属下的军官和士兵们,也有人得到了侯爵之封。李广曾和星象家王朔私下闲谈说:“自从汉朝攻打匈奴以来,我没有一次不参加。可是各部队校尉以下的军官,才能还不如中等人,然而由于攻打匈奴有军功被封侯的有几十人。我李广不算比别人差,但是没有一点功劳用来得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我的骨相就不该封侯吗?还是本来就命该如此呢?”王朔说:“将军自己回想一下,难道曾经有过值得悔恨的事吗?”李广说:“我曾当过陇西太守,羌人有一次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手段在同一天把他们都杀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王朔说:“能使人受祸的事,没有比杀死已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也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又过了两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大举出征匈奴,李广几次亲自请求随行。天子认为他已年老,没有答应;好久才准许他前去,让他任前将军。这一年是元狩四年(前119)。
李广不久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出边塞以后,卫青捉到敌兵,知道了单于住的地方,就自己带领精兵去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的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东路有些迂回绕远,而且大军走在水草缺少的地方,势必不能并队行进。李广就亲自请求说:“我的职务是前将军,如今大将军却命令我改从东路出兵,况且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战,到今天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对敌的机会,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大将军卫青曾暗中受到皇上的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对敌,恐怕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那时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任中将军,随从大将军出征,大将军也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故意把前将军李广调开。李广当时也知道内情,所以坚决要求大将军收回调令。大将军不答应他的请求,命令长史写文书发到李广的幕府,并对他说:“赶快到右将军部队中去,照文书上写的办。”李广不向大将军告辞就起程了,心中非常恼怒地前往军部,领兵与右将军赵食(yì,义)其(jī,基)合兵后从东路出发。军队没有向导,有时迷失道路,结果落在大将军之后。大将军与单于交战,单于逃跑了,卫青没有战果只好回兵。大将军向南行渡过沙漠,遇到了前将军和右将军。李广谒见大将军之后,回到自己军中。大将军派长史带着干粮和酒送给李广,顺便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切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广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现在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
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右将军赵食其单独被交给执法官吏,应判为死罪,用财物赎罪,降为平民。
李广有三个儿子,名叫当户、椒、敢,都任郎官。一次天子和弄臣韩嫣戏耍,韩嫣有点放肆的举动,李当户去打韩嫣,韩嫣逃跑了,于是天子认为当户很勇敢。当户死得早,李椒被封为代郡太守,二人都比李广先死。当户有遗腹子名李陵。李广死在军中的时候,李敢正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李广死后第二年,李蔡以丞相之位侵占景帝陵园前大道两旁的空地,因而获罪,应送交法吏查办,李蔡不愿受审对质,也自杀了,他的封国被废除。李敢以校尉官职随从骠骑将军出击匈奴左贤王,奋力作战,夺得左贤王的战鼓和军旗,斩杀很多敌人首级,因而赐封了关内侯的爵位,封给食邑二百户,接替李广任郎中令。不久,李敢怨恨大将军卫青使他父亲饮恨而死,就打伤了大将军,大将军把这件事隐瞒下来,没有张扬。又过了不久,李敢随从皇上去雍县,到甘泉宫打猎。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卫青有亲戚关系,就把李敢射死了。霍去病当时正在显贵并且受宠,皇上就隐瞒真相,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又过一年多,霍去病死了。李敢有个女儿是太子的侍妾,很受宠爱,李敢的儿子李禹也受太子宠爱,但他贪财好利,李氏家族日渐败落衰微了。
李陵到壮年以后,被选任为建章营的监督官,监管所有骑兵。他善于射箭,爱护士兵,天子认为李家世代为将,因而让李陵率领八百骑兵。李陵曾深入匈奴境内两千多里,穿过居延海,观察地形,没有遇见敌人就回来了。后被封为骑都尉,统率丹阳的楚兵五千人,在酒泉、张掖教练射箭,屯驻在那里防备匈奴。
几年后,天汉二年(前99)秋天,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在祁连山进攻匈奴右贤王,武帝派李陵率领他的步兵射手五千人,出兵到居延海以北大约一千里的地方,想用此法分散敌人的兵力,不让他们专门去对付贰师将军。李陵已到预定期限就要回兵,而单于用八万大军包围截击李陵的军队。李陵军队只有五千人,箭射光了,士兵死了大半,但他们杀伤匈奴也有一万多人。李陵军边退边战,接连战斗了八天,往回走到离居延海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兵拦堵住狭窄的山谷,截断了他们的归路。李陵军队缺乏粮食,救兵也不到,敌人加紧进攻,并劝诱李陵投降。李陵说:“我没脸面去回报皇帝了!”于是就投降了匈奴。他的军队全军覆没,余下逃散能回到汉朝的只有四百多人。
单于得到李陵之后,因平素就听说过李陵家的名声,打仗时又很勇敢,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汉朝知道后,就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儿全家。从此以后,李家名声败落,陇西一带的人士曾为李氏门下宾客的,都以此为耻辱。
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讲话,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
5,你知道有孙权手下著名的谋士和武将都有谁呀
甘宁 周瑜 太史慈 吕蒙 陆逊 周泰 韩当 潘章 诸葛恪 丁奉 张昭 程普 鲁肃 凌统 黄盖
1.张昭(156年 - 236年),字子布,出生于彭城,是三国时期孙吴的一个重要的大臣。在《三国志》中张昭排列在吴国所有大臣之首。
《三国志》对张昭的评价是“昭容貌矜严,有威风……举邦惮之。”。
2.程普(生卒年不详),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3.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荆州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4.韩当(?? - 227年),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5.朱治(155年—224年),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三国时代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于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6.吕范
(二)五大丞相
1.孙邵(163年 - 225年),山东昌乐西人。东汉未年,他在北海太守孔融手下任功曹,后来,孔融投曹操,孙邵便随振武将军刘繇南下江南,后孙权封他为卢江太守。222年,孙权封为吴王,孙邵为宰相。
2.顾雍
3.陆逊(183年—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大臣和主力军师。自孙权赋予大都督以来,曾是多次率领吴国军队抵御北方的魏国及西方的蜀国的核心人物。后任吴国的丞相 (244年至245年)。
陆逊最著名的战役则是防御刘备来袭的“夷陵之战 ”(222年)。在这场战争中,刘备的军队于密林扎连营三百里,陆逊趁机以火攻大破之,大败刘备于夷陵,使刘备不得不退回白帝城,不久更死在那里,也以致于蜀国后期一蹶不振。
顾雍死后,陆逊被委任为丞相,但不久因支持孙权的太子孙和而被孙权多次谴责。陆逊于245年去世,享年62岁。据《三国志》记载,陆逊是被孙权反覆的责备气死的。
4.步骘
5.濮阳兴
(三)超级大将
1.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东南)人,东汉末年群雄孙策、孙权的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2.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中国三国时代人物。孙权手下一谋士,为人宽厚,甚得孙权重用。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吴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3.吕蒙(178年—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市东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四)十二名士
1.张纮
2.诸葛谨(174年 - 241年),字子瑜。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人物。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供职与孙吴政权,也是孙吴太傅权臣诸葛恪的父亲。
3.虞翻
4.严畯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文臣之一。据《三国志钬一惔涔︹?寮犱弗绋嬮槡钖涗紶銆嬩腑镓?浇钬滀弗鐣?瓧镟兼墠锛屽江鍩庯纸鐜版睙鑻忓緪宸烇级浜轰篃銆效皯钥藉?锛屽杽璇椼?涔︺?涓夌ぜ锛屽张濂借?鏂団?锛屼笌璇歌忆鐟俱?姝ラ獦鏄?ソ链嫔弸锛岃?寮犳槶鎺ㄨ崘缁欏瓩鏉冧綔楠戦兘灏夈?浠庝簨涓?儙銆?
2 三国东吴名将
5.阚泽(170年~243年),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的学者,性谦恭笃慎,孙权称尊号后为尚书,嘉禾时为中书令、侍中,赤乌时为太子太傅,去世后孙权曾因痛惜感悼而食不进者数日。《三国演义》描写阚泽是第一个识破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后自告奋勇向曹操献诈降书,曹操识破后人面不改色,哈哈打笑,妙言让曹操相信了诈降书,是苦肉计中的关键人物。
6.程秉
7.薛综
8.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东汉末年孙权麾下官吏,官至郁林太守、偏将军,为《二十四孝》中怀桔遗亲的主角。
三国志评曰:“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陆绩之于扬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聃之严周矣;以瑚琏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贼夫人欤!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骆统抗明大义,辞切理至,值权方闭不开。陆瑁笃义规谏,君子有称焉。吾粲、朱据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二十四孝》诗曰:“孝顺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事堪奇。”
9.骆统
10.张温
11.陆瑁
12.吾粲
(五)十二战将
1.太史慈(166年 - 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群雄孔融、刘繇将领,后投靠孙策。
三国志评曰:“刘繇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土,非其长也。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士燮作守南越,优游终世,至子不慎,自贻凶咎,盖庸才玩富贵而恃阻险,使之然也。”
2.朱然(181年—249年),字义封,本名施然,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于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3.蒋钦
4.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中国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的武将。
5.陈武(?? - 215年),字子烈,庐江松滋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曾任别部司马,最后官至偏将军。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6.董袭(?? - 215年),字元代,会稽余姚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历任别部司马、扬武都尉、威越校尉,最后官至偏将军。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后汉书对于董袭的评价:“慷慨志节、武毅英烈”
7.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的人物,通晓诸子,少有气力,好游侠。少年时是混帮派的不良少年。后来成为黄祖部下将领。经周瑜、吕蒙推荐后,在孙权帐下为将,立下数功。
据《三国志》记载,“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
8.凌统(189年 - 237年,一说为217年),字公绩,吴郡余杭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9.徐盛
10.潘璋(—234年),字文圭,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11.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12.朱恒
(六)中期四大要臣
贺齐、吕岱、潘浚、陆凯
(七)孙权的两个女婿
全琮、朱据
(八)名门之后
张休(张昭子)
顾谭(顾雍孙)
韩综(韩当子)
陈表(陈武子)
太史享(太史慈子)
周循(周瑜子)
陆抗(陆逊子)
诸葛恪(诸葛谨子)
吕据(吕范子)
薛莹(薛综子)
朱异(朱恒子)甘宁 周瑜 太史慈 吕蒙 陆逊 周泰 韩当 潘章 诸葛恪 丁奉 张昭 程普 鲁肃 凌统 黄盖
1.张昭(156年 - 236年),字子布,出生于彭城,是三国时期孙吴的一个重要的大臣。在《三国志》中张昭排列在吴国所有大臣之首。
《三国志》对张昭的评价是“昭容貌矜严,有威风……举邦惮之。”。
2.程普(生卒年不详),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3.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荆州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
4.韩当(?? - 227年),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5.朱治(155年—224年),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三国时代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
三国志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于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6.吕范
(二)五大丞相
1.孙邵(163年 - 225年),山东昌乐西人。东汉未年,他在北海太守孔融手下任功曹,后来,孔融投曹操,孙邵便随振武将军刘繇南下江南,后孙权封他为卢江太守。222年,孙权封为吴王,孙邵为宰相。
2.顾雍
3.陆逊(183年—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大臣和主力军师。自孙权赋予大都督以来,曾是多次率领吴国军队抵御北方的魏国及西方的蜀国的核心人物。后任吴国的丞相 (244年至245年)。
陆逊最著名的战役则是防御刘备来袭的“夷陵之战 ”(222年)。在这场战争中,刘备的军队于密林扎连营三百里,陆逊趁机以火攻大破之,大败刘备于夷陵,使刘备不得不退回白帝城,不久更死在那里,也以致于蜀国后期一蹶不振。
顾雍死后,陆逊被委任为丞相,但不久因支持孙权的太子孙和而被孙权多次谴责。陆逊于245年去世,享年62岁。据《三国志》记载,陆逊是被孙权反覆的责备气死的。
4.步骘
5.濮阳兴
(三)超级大将
1.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东南)人,东汉末年群雄孙策、孙权的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2.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中国三国时代人物。孙权手下一谋士,为人宽厚,甚得孙权重用。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吴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3.吕蒙(178年—219年),字子明,汝南富坡(今安徽阜南市东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四)十二名士
1.张纮
2.诸葛谨(174年 - 241年),字子瑜。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人物。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供职与孙吴政权,也是孙吴太傅权臣诸葛恪的父亲。
3.虞翻
4.严畯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文臣之一。据《三国志钬一惔涔︹?寮犱弗绋嬮槡钖涗紶銆嬩腑镓?浇钬滀弗鐣?瓧镟兼墠锛屽江鍩庯纸鐜版睙鑻忓緪宸烇级浜轰篃銆效皯钥藉?锛屽杽璇椼?涔︺?涓夌ぜ锛屽张濂借?鏂団?锛屼笌璇歌忆鐟俱?姝ラ獦鏄?ソ链嫔弸锛岃?寮犳槶鎺ㄨ崘缁欏瓩鏉冧綔楠戦兘灏夈?浠庝簨涓?儙銆?
2 三国东吴名将
5.阚泽(170年~243年),字德润,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的学者,性谦恭笃慎,孙权称尊号后为尚书,嘉禾时为中书令、侍中,赤乌时为太子太傅,去世后孙权曾因痛惜感悼而食不进者数日。《三国演义》描写阚泽是第一个识破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后自告奋勇向曹操献诈降书,曹操识破后人面不改色,哈哈打笑,妙言让曹操相信了诈降书,是苦肉计中的关键人物。
6.程秉
7.薛综
8.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东汉末年孙权麾下官吏,官至郁林太守、偏将军,为《二十四孝》中怀桔遗亲的主角。
三国志评曰:“虞翻古之狂直,固难免乎末世,然权不能容,非旷宇也。陆绩之于扬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聃之严周矣;以瑚琏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贼夫人欤!张温才藻俊茂,而智防未备,用致艰患。骆统抗明大义,辞切理至,值权方闭不开。陆瑁笃义规谏,君子有称焉。吾粲、朱据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二十四孝》诗曰:“孝顺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事堪奇。”
9.骆统
10.张温
11.陆瑁
12.吾粲
(五)十二战将
1.太史慈(166年 - 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群雄孔融、刘繇将领,后投靠孙策。
三国志评曰:“刘繇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土,非其长也。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士燮作守南越,优游终世,至子不慎,自贻凶咎,盖庸才玩富贵而恃阻险,使之然也。”
2.朱然(181年—249年),字义封,本名施然,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于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3.蒋钦
4.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中国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的武将。
5.陈武(?? - 215年),字子烈,庐江松滋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曾任别部司马,最后官至偏将军。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6.董袭(?? - 215年),字元代,会稽余姚人,东汉未年群雄孙权麾下将领。历任别部司马、扬武都尉、威越校尉,最后官至偏将军。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后汉书对于董袭的评价:“慷慨志节、武毅英烈”
7.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的人物,通晓诸子,少有气力,好游侠。少年时是混帮派的不良少年。后来成为黄祖部下将领。经周瑜、吕蒙推荐后,在孙权帐下为将,立下数功。
据《三国志》记载,“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
8.凌统(189年 - 237年,一说为217年),字公绩,吴郡余杭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9.徐盛
10.潘璋(—234年),字文圭,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11.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东吴重要将领。
三国志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以潘璋之不修,权能忘过记功,其保据东南,宜哉!陈表将家支庶,而与胄子名人比翼齐衡,拔萃出类,不亦美乎!”
12.朱恒
(六)中期四大要臣
贺齐、吕岱、潘浚、陆凯
(七)孙权的两个女婿
全琮、朱据
(八)名门之后
张休(张昭子)
顾谭(顾雍孙)
韩综(韩当子)
陈表(陈武子)
太史享(太史慈子)
周循(周瑜子)
陆抗(陆逊子)
诸葛恪(诸葛谨子)
吕据(吕范子)
薛莹(薛综子)
朱异(朱恒子)
文章TAG:
名将志 39级之前名将令怎么获得 名将 之前 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