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了梁山好汉的游戏是,水浒传之梁山好汉游戏
作者:本站作者谢谢邀请!《水浒传》可以说是讲的是北宋末年,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美髯公朱仝是梁山之上唯一没有做过恶事的好汉,象征梁山的“孝义”,当之无愧。梁山总共有四个姓朱的好汉,分别是朱武、朱仝、朱贵、朱富,这四个姓朱的好汉,隐喻的都是朱洪武一家。
梁山好汉中,谁的文化水平最高?
【梁山文化最高的是宋江,武将中文化最高的是林冲。】作者:冷清先生,个人水浒研究,严禁抄袭剽窃。梁山108将,按照出身和社会身份划分,军职公务员有36人,山寨土匪有36人,白身百姓有36人。军职公务员出身的36人,基本都有文化,其中的很多人文凭很高,大多数是武举人出身,也有的是文举人出身,比如,宋江就是举人出身,在县里担任科级干部大押司,只有李逵是个协警半文盲。
山寨、土匪出身的36人,大多数有一点文化,至少不是文盲,小部分是文盲。白身百姓出身的36人,大多数认得几个字不是文盲,小部分是文盲,其中有些人有功名文凭,比如,圣手书生萧让,文凭是秀才,擅长书法;神医安道全,文凭也是秀才,职业是祖传名医;紫髯伯皇甫端,文凭也是秀才,职业是军队的兽医。这些人文凭不高,却是各自行业内顶尖的专业人才,他们的文化水平非常高。
【108将,按照学历文凭功名排名】:卢俊义第一、林冲第二、关胜第三、呼延灼第四,杨志第五。前四个人都是武进士出身,文凭功名很高,在军队中的职务也很高,文化程度也很高。108将中军职出身的人中,《水浒传》明确说到是武举出身人是杨志,其他很多军职出身的人,《水浒传》并没有明确讲他们到底是怎么当上军队中高层军官的,但是,我们可以合理的推测出来军职出身且职务较高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是武举人出身,可能还有人是武进士出身的。
练武参加武举是很费钱的,不是穷人能玩的起的,练武要请武术老师,还要请文化课老师,当然,有的武术教师本身的文化就很高,比如周侗。练武的器械场地都要花很多钱的,古代练武参加武举考试的人,他们家里大多是有钱人或者是中等人家,穷人家的孩子想改变命运,绝大多数是读书参加文科科举。武举的武生考试,是在县里举行的,考文化课和武功,武生是最低的文凭,相当于文科的秀才。
可以参加省城的武举考试,武举人考试也分两大项:“策论”和“武功”,考取的武生授予“武举人”文凭功名。取得武举人文凭功名,可以在军队和政府担任下级军官和捕快头目,以后可以凭军功升迁。《水浒传》明确讲,杨志是武举出身,官职是殿前司制史(副团级),因为黄河翻船丢失“花石纲”被免职。考取武进士是很难的,文科要做三论:武器论、策论、兵论,武科考试使用兵器、射箭、骑马、对战,还有实战带兵。
【如果,按照专业技能排名】:神医安道全第一、紫髯伯皇甫端第二、玉臂匠金大坚第三、圣手书生萧让第四、铁叫子乐和第五。【安道全】:神医安道全医术高明,人称"当世华佗",是梁山第五十六条好汉。宋江率兵攻打大名府时背上生疮,病势沉重,便回师梁山泊。张顺说建康府有一神医,可治此病。吴用给张顺百两黄金去请神医安道全。
安道全因为迷恋娼妓李巧奴,不愿随张顺去梁山。张顺杀了鸨婆和李巧奴,在墙上写下"杀人者安道全"。安道全无奈,只得随张顺上了梁山,治好了宋江的病。他到梁山后,随军出诊,救活了梁山许多好汉。宋江征讨方腊时,皇帝诏安道全进宫治病未能出征,梁山好汉因未能及时救治而伤亡严重。【黄甫端】:色目人的长相碧眼黄须,因此绰号“紫髯伯”。
原是东昌府城内的兽医,同东昌府将领没羽箭张清是好友。宋江攻下东昌府后,张清归顺梁山,便向宋江推荐了皇甫端。皇甫端从此也上梁山成为梁山好汉一员。皇甫端是《水浒传》全书中最后出场的一名梁山好汉,在排名上,皇甫端为第57位,天罡地煞星号为“地兽星”,职务为“掌管专攻医兽一应马匹”。梁山征方腊前被宋徽宗留在东京,没有参加。
【金大坚】:原是金石雕刻家,善刻碑文、印章,亦会枪棒厮打。原住在济州。宋江因"反诗"被捉,关在江州时,吴用献计,使戴宗把圣手书生萧让和金大坚请上梁山,以制作假信救出宋江。金大坚因负责刻蔡京的假印。然而因为疏忽,此计不成,险些断送了宋江、戴宗的性命。此后金大坚便与萧让从此落草于梁山,为文职将领,专管造兵符印信,排梁山第六十六位。
梁山诏安征讨方腊时,京城留用,【萧让】:萧让号称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书中当时著名书法家,善写当时苏、黄、米、蔡四种字体,济州人氏。宋江被捉到江州,吴用献计让戴宗请圣手书生萧让和善刻金石印记的玉臂匠金大坚到梁山伪造蔡京的文书,以救宋江。他是梁山第四十六条好汉,星号地文星,职务为行文走檄调兵遣将。征方腊前被蔡京留住。
结局在蔡太师府中受职,作门馆先生。【乐和】:他聪明伶俐,善奏乐演唱。因其姐嫁与孙立为妻,乐和凭借这层关系作了登州城监狱的小牢子。解珍、解宝兄弟被毛太公陷害入狱后,乐和联系孙立、孙新、顾大嫂等救出解家兄弟,一同上了梁山。受招安后,在讨方腊前被王都尉(宋徽宗姐夫)调走,留守京都。【如果按照文学成就排名】:宋江第一、林冲第二、吴用第三、公孙胜第四、朱武第五。
【宋江】大约生于公元1084年,举人出身,在郓城县任职大押司(科级),仗义疏财扶危解困,人称:山东及时雨,呼保义宋江。平生痛恨科举,在江州题诗两首,在梁山伯作诗两首。宋江怒杀阎婆惜,刺配江州内心焦虑,诗词中杀气腾腾,渗透着造反之心:“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宋江又害怕给天下百姓制造苦难,他的内心是分裂的:“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当了梁山之主后,他不想如黄巢一样,渴望诏安之心呼之欲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诏安之举付诸实施,他渴望给梁山军找个归宿,让108将为朝廷服务,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六六三十六、八九七十二,加起来不就是108将吗?1、《西江月 . 自幼曾攻经史》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2、《七绝》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3、《满江红.喜遇重阳》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4、《念奴娇 . 天南地北》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林冲】林冲,武进士出身,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是梁山武将之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上梁山之前写过一首诗,先说自己是忠义之人,江湖上也有些名气,也算是英雄好汉。自己的身世处境像浮萍一样,遭人陷害功名利禄转头没了。但是又想做一番事业,“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东。”征讨方腊后,林冲在六合寺装中风瘫痪,半年后改名为林淳,隐居山野做过很多诗词,含蓄隐喻讲述诏安的过程:“朝为逆旅暮三公”,早上还是叛军山贼,晚上就成为朝廷的将领。
林冲上梁山前,在朱贵酒店题诗: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鹧鸪天·西湖[宋]林淳(林冲)天近祅知雨露浓。湖山无日不春风。闲花野草皆掀舞,曾在君王愿盼中。时易得,会难逢。朝为逆旅暮三公。蛟龙得雨飞无便,鸡犬腾云夙有功。【吴用】:吴用是秀才出身,绰号智多星,道号“加亮先生”。
吴用原本是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私塾先生,但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吴用是个实用型人才,文章、诗词没有多少流传,《水浒传》中,为了赚取卢俊义上山,吴用带着李逵,假扮成道士、道童,前往大名府赚取卢俊义,给卢俊义家的影壁上写了一首藏头诗:“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吴用这首藏头诗,水平真的很一般,四句诗头一个字连起来是:“卢俊义反”。卢俊义进士出身,曾经官拜兵部员外郎,也是有一定文化的人,竟然没有看出来,情节上有点不合理,这首诗是不是吴用所写,真的是有点疑问的。【公孙胜】公孙胜是蓟州九宫县人氏,自幼好习枪棒,拜二仙山紫虚观罗真人为师,道号一清先生,学得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人称入云龙。
他家中虽有老母在堂,但常年云游在外。公孙胜的道家修养是很深厚的,文化程度很深,经常要给人写偈语,自然有一定的诗词功底。宋江与公孙胜去二仙山拜访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宋江请求指点迷津。罗真人为宋江写得八句偈语:“忠心者少,义气者稀,幽燕功毕,明月虚辉,适逢冬木,红颜纷飞,吴头楚尾,官禄同归。”,谜语一样的偈语,宋江楞是没有参透。
公孙胜的道术,呼风唤雨、腾云驾雾,还是有待商榷的。【朱武】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定远(今安徽定远)人氏,水浒上说他能使两口双刀,武功虽然很一般,但是精通兵法、阵法,最大的本事有点小计谋,出谋划策、排兵布阵,不在吴用、公孙胜之下。朱武既然精通兵法、阵法,必然是有文化的人,和吴用一样,属于实用型人才。只是,《水浒传》没见朱武写过什么诗词文章,恐怕军令调令写了不少。
水浒传所讲的是宋代起义故事吗?
谢谢邀请!《水浒传》可以说是讲的是北宋末年,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从开始的介绍人物,逼上梁山,到高求攻打梁山,又到英雄排座次,这些内容是算得上农民起义,从排座次以后主要讲的是寻求招安,征方腊,这些情节,就完全不是起义的性质了。前半本,歌颂农民英雄,抨击官僚腐败,是大快人心的;后半本写以出卖梁山为代价,换取招安,许多英雄在征方腊作战中死去,好好的梁山大寨,人去寨空,结局让人痛心。
被称为梁山三条半好汉之一的朱仝是什么地位?
梁山总共一百单八条好汉,为何只有三条半呢?假如说朱仝是梁山三分之一个关羽,这倒是没错的。朱仝在梁山与宋江、关胜分享了关羽的形象,共同象征了梁山的忠、勇、义,朱仝占着一个“义”字,这就是美髯公朱仝在梁山的位置。但是,此美髯公又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真正的美髯公,而是另有所指。也就是说,朱仝的绰号“美髯公”还有其他隐喻含义,而这个隐喻含义才是朱仝在梁山真正的地位。
朱仝基本上不像关羽书中是这样描写朱仝的: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满县人都称他做“美髯公”。这段描写中,除了“面如重枣”这一条外,朱仝基本上没有任何一处像关羽。不信,那就看看《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关羽的长相吧: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抹朱;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两相对比,朱仝基本上就不像关羽了。于是,施耐庵又以宋江、关胜这两条好汉,将关羽复制粘贴进了《水浒传》。以下,就是宋江、关胜的形象描绘:宋江: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关胜: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须,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虽然是“复制粘贴”,但是,梁山上的“关羽”也不是十分完整的形象,身高、美髯都被打了折扣。
施耐庵这样写,实际上是为了矮化关羽,借关羽这个被吹嘘美化的形象隐藏真事。而从文本上解读,关羽在梁山被一分为三,这又是写梁山好汉以忠、勇、义“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所以,朱仝在梁山就是“义”的象征。此处,还有说明一点:我之所以说施耐庵是“复制粘贴”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关羽,而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是因为在施耐庵时期,世上根本就没有《三国演义》这个书名。
明末清初时,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罗贯中的著作,改书名为《三国演义》。这个版本信息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施耐庵的真实性。一个虚构的人物“王道生”又虚构了施耐庵墓志,在这个谎话连篇的伪墓志中,“王道生”说,死于洪武三年(1370年)的施耐庵写了《三国演义》。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然而,就是这样的谎言竟然被学界深信不疑,以“王道生”的假话,和以谎话掩盖谎话的结论,认定了这个假冒伪劣的“施耐庵”就是《水浒传》的作者。
施耐庵绝不是死于洪武三年的所谓的“施彦端”,否定了这个作伪的“施耐庵”,才能读到《水浒传》的真相,也才能解读朱仝这个梁山好汉。朱仝功德圆满,力压两大佛门弟子美髯公朱仝既然以三分之一个关羽,象征了梁山的“义”。那么,他的故事中,就必然充满着“义气”二字。朱仝一出场,就开始“仗义疏财”,甚至是行侠仗义。先是,朱仝与雷横暗中默契,放走了劫取生辰纲的晁天王。
随后,又“义释宋公明”。朱仝不仅放走了宋江,还出钱帮忙摆平官司。因为朱仝的上下周全,阎婆、张三都放弃了诉讼,宋江这才安全地逃离郓城县,躲进了柴进的庄上。放走了梁山两大寨主,朱仝的义气可谓到了极致,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恐怕就无人能及了。后来,雷横因为给母亲出气,打死了白秀英。白秀英的相好,也就是当时的郓城县知县把文案做死了,要把雷横解上济州府判死罪。
朱仝深念雷横的孝道,担心他母亲无人养老,便在半道上放走了雷横。私放雷横,朱仝不仅是出于义气,更是出于孝道,美髯公是一个孝义两全之人。美髯公朱仝是梁山之上唯一没有做过恶事的好汉,象征梁山的“孝义”,当之无愧。那么,朱仝为何如此孝义呢?因为,朱仝又是梁山最敬佛礼佛的好汉。朱仝私放梁山两大寨主时,书中都有一个相同的细节,而这个足可称为《水浒传》另一大主题的细节,却从来就没有被解读过。
书中写道,济州府观察何涛指挥郓城县马步军都头朱仝、雷横去捉拿晁盖。这两个都头接到命令后,便在东溪村外的观音庵取齐队伍。朱仝与宋江最为交厚,他是宋江所有朋友中唯一知道宋江家有一个藏身之所。宋江的藏身避难之所,就是他家中的佛堂下的地窨子。这个地窨子上面有一张供床,供奉的是三世佛。“朱仝误失小衙内”这段故事有一个重要背景,那就是盂兰盆大斋之日的前半个月。
盂兰盆节是佛教节日,与道家的中元节在同一天。这两个佛道的节日都与孝道有关,都是道家星煞朱仝敬佛礼佛的写照。朱仝敬佛礼佛,施耐庵说他是“功德圆满”。因而,美髯公朱仝上应天满星。这个星煞排在三十六天罡的第十二位,随后便是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天伤星行者武松。如此,便可以这样理解:朱仝诠释了《水浒传》的另一大主题:佛道合一,而鲁智深、武松是亦佛亦道佛道合一的象征性人物,他们的“天花板”就是朱仝。
上貌奇伟,美紫髯这个小标题出自《明实录·太宗实录》,是描绘朱棣形象的。那么,我引用这则史料,与朱仝有什么关系呢?朱仝只是美髯公,而明太宗朱棣则是“美紫髯”,与孙权有点像。其实,朱棣的兄弟中,还真有个“美髯公”,他就是朱元璋的第三子朱棡,朱棡的绰号就是“美髯公”。梁山总共有四个姓朱的好汉,分别是朱武、朱仝、朱贵、朱富,这四个姓朱的好汉,隐喻的都是朱洪武一家。
其中,朱武与洪太尉影射的就是朱洪武,龙虎山上张天师骑牛的形象,也是做过放牛娃的朱元璋缩影。朱仝“美髯公”这个绰号,既出自历史真实中的“美髯公朱棡”,又暗射了“美紫髯”的朱棣。而朱棣的“紫髯”,则又以最后一个上梁山的好汉皇甫端来做补充暗喻。皇甫端绰号“紫髯伯”,“伯”是“叔”的反写,《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碧眼紫髯的孙权,则是以“叔”的身份做了皇帝的。
施耐庵的这一笔,讲的是叔叔夺了侄子的皇位。书中写道,皇甫端:“碧眼黄须,貌若番人”、“碧眼重瞳,虬髯过腹”,就是古时皇帝的形象。《水浒传》中,有好几个长着赤发黄须的好汉,比如赤发鬼刘唐,虽然他不是“美紫髯”、“碧眼重瞳”,但一块“朱砂记”,同样暗射的是朱家人。那么,朱仝的“美髯公”为何又不是紫髯呢?这其中,又隐藏了朱棣的身世疑问。
施耐庵以皇甫端“貌若番人”,否定了野史传闻中朱棣为元顺帝后人的谣言,他就是幽州的燕王。但是,他与“美髯公”不是一母同胞。所以,施耐庵说朱仝长着一部“虎须”,与紫髯是大有区别的。而这部虎须,则又需要与洪太尉的故事对看,朱仝的身上又有燕王朱棣的符码标识。洪太尉在龙虎山上曾经遇到了一只白额锦毛虎,一条雪花大蛇。
这只猛虎就是燕顺,他与王英、郑天寿都是“红巾军二代”,暗喻“燕王真天授”。因而,这只虎是白额锦毛虎,白额,说的是道衍(姚广孝)曾经给燕王献过一顶白帽,暗示朱棣将要做皇帝。燕王是锦毛虎,故而,朱仝长着一部虎须。关羽形象被矮化,其实就是施耐庵抨击朱棣谋逆篡位。《水浒传》故事的核心隐喻,其实就是靖难之役。那条与锦毛虎一同出现的雪花大蛇,就是生于洪武十年大雪节前夕的建文帝朱允炆。
施恩在水浒中的地位也不低,为什么蒋门神敢抢他的快活林?
施恩在《水浒传》中的地位并不高。上梁山前,施恩是孟州管营相公的儿子,在体制内并没有职务,只是开了一家快活林酒店。由于生意兴隆,被当地张团练带来的恶人蒋门神强行霸占。武松被发配孟州牢城后,施恩父子看到武松一身好武艺,便款待武松请他给夺回酒店。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武松醉打将门神。后来武松上了二龙山,施恩也跟着上了山。
等到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三山人马一同归顺了梁山。也就是说,施恩一直是依附在武松身后的一个影子。梁山英雄排座次时,施恩位列步军十七名将校的第六位,已经排到五十名开外。可见施恩在梁山的地位并不高。另外,蒋门神霸占施恩的快活林酒门时,武松还是个孟州牢营里的犯人。而施恩不过是孟州牢城管营相公的公子。也就是说,当时武松和施恩俩人还没有投奔梁山,这件事与梁山并没有关系。
蒋门神之所以敢于抢夺施恩的快活林酒店,是因为他有当地武官张团练作后台。而张团练又与顶头上司张都监狼狈为奸。于是当武松醉打蒋门神后,蒋门神和张团练张都监三个人勾结在一起陷害武松,并且把快活林酒店重新夺了过去。没想到,武松把张都监派去劫杀他的四个杀手全部杀掉,又返回鸳鸯楼把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全部杀掉,然后逃上了二龙山。
把水浒传的梁山好汉放到《权力的游戏》里能一统天下吗?详见描述
说过很多遍,梁山好汉就是一帮草寇,没有前途的。水浒创作者熟悉的是流氓帮派团伙争斗,而不是天下大势布局。所以水浒中多的是武夫猛男,不要说经济建设人才,就是统御力较强的大将之才也基本没有——以他们的本事,跟邪教底子的方腊菜鸡互啄也就罢了,想要打平辽国?只好说人有多大胆……《权力的游戏》为了突出戏剧性,有些情节经不起推敲,但终归比水浒靠谱多了(指实证性,非艺术性)。
人家是真的按领主诸侯的策略经营领地,然后谋取更高权力,是脚踏实地的。再怎么说也是有比较完善组织的,比起梁山这种半吊子组织,碾压还是没啥问题的。当然事有意外,要是梁山草寇们突然穿越到某城堡外,某伯爵猝不及防确实也可能被打开大门砍去狗头。但这也只能是狗屎运,不可持续的。抢抢抢能抢多少?不会建设就没有稳固基地,流寇主义是注定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