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正一品游戏兑换码,礼包兑换码地址大全
作者:本站作者魏晋南北朝时代,基本没有官员品级“正一品”这一说(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即499年以后,北朝才有正一品称呼,南朝是没有)。但对于高品官职(大学士、诸部尚书等)正一品对应官职,顺治初设立满汉分职所置,满员正一品,汉员正二品。而清代,也是历代王朝中,少有的外任地方官员可以授封正一品官位的朝代(大学士兼总督、伊犁将军、绥远将军),其中有武职一品,确实是异数。
为什么狄仁杰的官位没到一品?
狄仁杰是唐代武周时期的政治家。他一生为官,两次官至宰相,却终身清廉,他为民请命,剿匪除恶,惩治腐败,铲除贪官,最重要的是辅助武则天建立起盛唐大业。作为武则天时代最为倚重的人物,狄仁杰却并不是一品官员。其实,狄仁杰,两次拜相,一次是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一次是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说起来都是三品官职。
唐代官阶分为九品,分有职官、勋官与爵官,职官是实际官职,代表手中掌握多大的行政权利。如尚书令、尚书、中书令、侍中等;爵官则表示地位比如亲王、郡王、国公、县公等;勋官则用来表彰军功或用来封有功人员的后人,如上柱国、柱国、开府仪同三司等。唐代的官、阶、爵、勋等官非常复杂,一共有三十级之多,像三师与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与太尉、司空、司徒)基本属于荣誉称号一类的东西。
唐代正二品的官位在武则天时代前,只有尚书令,因唐太宗李世民在当皇帝之前当过尚书令,他是从尚书令的位置上当了皇帝,所以后来的臣子谁也不敢担当这个官职。据大将郭子仪曾被授予这个官职,也没敢接受,所以尚书令这个官有官名而无官职。唐代是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的其他两省是门下省与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是中书令(武后时改为凤台,长官为内史),门下省长官为侍中(武后时改为鸾阁),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侍从皇帝,因此两省长官与尚书左右仆射在唐初就形成了中央的决策机关,自然成了宰相。
后来,由于皇权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加强决策机关的实力,将三省长官之外的官员吸收进决策机关来,就出现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事”(所以狄仁杰是同凤台鸾阁三品平章事)这个官职。平章事就是平章军国重事,解释起来就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是与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一样都是正三品。这个官职在唐以后成了实际的宰相之职。
唐后期尚书省的权利被不断削弱,加上仆射常常被排挤出宰相行列,因此仆射虽然官位尊贵(据史料载,仆射上朝,自宰相以下,皆送之),但逐渐象三师与三公一样,成了虚职。所以狄仁杰虽然是三品官,但却是宰相,实际上是最大的文官。因此武则天对他充分信任甚至依赖,据记载,狄仁杰去世后,武则天曾废朝三日,认为没了狄仁杰,“朝堂空矣!”后来朝廷每次遇有大事不能决断时,武则天都会感叹:“老天为什么要这么早夺走我的国老。
如何看待三戒大师的作品《官居一品》?
《官居一品》,架空历史小说,是历史类小说中的佼佼者,发表时间为2009年8月,是三戒大师的封神之作。作为一本写于十年前的小说,在今时今日依旧有无数读者拜读,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第一次看《官居一品》大概是在12年或者13年了,而且看的是盗版,下载在电脑上看的,我现在还记得,那时很喜欢一边放着《北京,北京》,一边看官居。
可能就是因为那首歌里沉重的旋律,使我更能沉浸在小说描诉的故事里。我似乎能看到沈默一梦五百年,来到陌生的大明朝,从只想赚点钱养家,到为这个国家,这里的人做点什么,而走上仕途。这么说,或者有人会说我美化了主角,可是考上秀才,甚至进士的人很多,不是没人看到大明的内忧外患,可是当时的官场已经是腐败不堪了,破开它,需要一把不同的刀,这把刀要足够优秀,足够锋利,更要有足够的前瞻性,才会带领着人们走出泥潭,重现汉民族的辉煌。
这是这本小说,政治这条线要表达的东西;而这本小说还有一条线,就是主角的生活主线。我在来到起点后,重新订阅了《官居一品》,也是最近才开始重新看。作为女性读者,对于政治先天的不够敏感,也不够了解,但是对于小说中人物刻画,情感描写部分就更多了几分细腻。和第一次看的囫囵吞枣不同,这一次,我看的很仔细,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比如沈贺与沈默之间的父子情,曾经看的我眼睛发酸,对作者的笔力深感佩服。在沈默从阁楼里睁开眼,接受这具身体并且接受了这个爹那一刻起,沈贺就是他在这个世界最亲的亲人了,不仅仅是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是沈贺用一颗慈父的心感动了这个五百年后穿越而来的灵魂。当沈默从杭州乘船回来,遭遇倭寇袭船,水遁以后救长子,阻倭寇,这些看上去轰轰烈烈的地方都没给我触动,只是叫人看到了大明军队的糜烂,真正叫我泪盈于睫的是,沈贺坐着牛车,一路沿着河边呼唤“潮生”,一日一夜间,嗓子哑了,眼泪干了,却始终存着一丝念想,希望那个给他带来勇气,给他带来希望的儿子,还活着。
沈默,才是沈贺的全部,此时。也是通过这一次河边相遇,才解开了前文因为父亲要续弦而导致的父子隔阂。其实很好理解他们之前的矛盾,就是现代社会,父亲再婚,儿女也会有些想法。沈贺作为沈默在这个世界,睁眼看到的第一人,说是雏鸟情节有人可能会骂我,不过,再是有本事的人,情感上也是有依赖的,沈默依赖这个父亲,却不自知,同时现代人的意识让他不太能接受一个和他同龄的继母。
父子两人,儿子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个时代(明朝)是不孝的,只是外人不知,他又掩饰的好,而沈贺,对他一贯的纵容与关爱,才会形成这样一对奇怪的父子组合。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父子二人,更能体谅彼此了,这一段的描写,对于人物情感的描写,入木三分,对于以后沈父续弦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沈默越来越年长,并且有了自己的家庭后,更能体谅老父亲的感受,所以也就水到渠成的各有家庭。
至于父子的矛盾和疏远,一个是所处的环境不同了,另外一点就是成家的沈父,被新的家庭影响是在所难免的。同时也是这本小说把感情描写的处理的好的地方,没有哪个家庭是一成不变的,不论古今,所以老话讲“树大分支,人大分家”。每一本经典的小说,都有它独特的地方,甚至会有很多章节,叫人津津乐道。随着年龄,阅历不同,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有些书我们百看不厌的原因,同时也是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
古代什么样的官职是正一品?你怎么看?
中华历代王朝官位制度,自先秦两汉始,先是“世爵世禄”,“封君制度”,官职与爵位、封地紧密相连,如周王室之“卿士”、“司马”,诸侯国之“执政”、“中军将”、“令尹”、“司城”等,都是以官位决定地位,并伴随“世土”制度,即是王室或者诸侯大夫,又是地方封邑的主人,世袭传承,代代沿袭。周显王十三年(秦孝公六年、前356年)卫人公孙鞅受秦孝公之命,主持秦国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奖军功、除世爵世禄”等积极措施,打破血缘世袭制度,以功论秩,使得秦国迅速强盛壮大,最后统一六国,并吞天下。
秦变法后,为厘定官秩,改原有实封(即封邑制度)为秩石(念担)制、军功爵制并存,军功爵不在本题范畴内,略过不表,细述秩石制。秩石制,即将官员等级按照实发俸禄(主要是粟米)多寡排序,秦统一六国前,即已将此项制度推行全国,统一六国后颁行于全天下。汉高帝刘邦建立汉朝后,承秦制,将秩石制结合封爵制、食邑制,行于朝堂,以年计俸,以月颁给。
秦汉时期,以秩石制定官员品级的制度,延续了近五百年。秦汉秩石制下,相当于后世正一品官职有: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万石;九卿(宗正、奉常、郎中令、少府、太仆、典客、廷尉、治粟内史、卫尉)、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尹、右扶风尹):中二千石(中念重,满的意思。秦汉九卿有不同称谓,这里以汉制为例);地方郡守、郡尉(东汉末各州刺史、州牧也为二千石):二千石;丞相司直、护军都尉、司隶校尉、西域都护、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郡都尉(西汉)、诸中郎将、光禄大夫、侍中、诸校尉(东汉):比二千石;(另外,在二千石和中二千石中间,还有一个真二千石的级别,对应官职不明。
)二千石待遇,即秦汉时期官秩最高级别官员,大致相当于后世的“一品”(或者超品,这里仅指中二千石以上),所以列出,以做对照。秦汉秩石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居其职而有其禄”,官秩改变而禄秩也随之变化,官员出仕没有固定的品级,这也是中华流官官制初期,最大的特色。汉延康元年(魏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汉建魏,在东汉“察举”、“征辟”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尚书令陈群的建议,实施“九品中正制”,于各州设立“中正”一职,负责考擦地方士人,将其按照家世、行状(个人品德及才能)、定品(确定其人品级)等三个方面,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个等级,予以评定(实际操作中,上上一级绝不授人,下下一级也基本不会评出,实际是七个品级)。
----“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授任”《三国志》。而实际操作中,各地门阀士族把持“中正”职位,牢牢地掌握了评定权力,注重于家世、血缘,而轻视品德才干。到司马氏建晋时,终于形成了官场内“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士族完完全全垄断了入仕道路,开始了中华历史上长达四百年的门阀贵族政治时代。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年),魏孝文帝在推行的汉化改革中,首先将原有的九品中正制改为按数计品,即将原有上、中、下合计九品改称一至九品,每品分正、从二级,正四品以下(含正四品),每一品再分上、下两阶,一共三十阶。这是后世所熟悉的官员计数品级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眼前。自北魏至隋,虽然已经确立官员品级,但是决定官员秩、禄、权的还是那个早已不合时宜的九品中正制。
掌握着国家控制权的世家豪门、高品士族们,依靠这个制度把持着入仕之路,排挤庶族平民,将权力地位传至后世,这也是中华历史上制度的停滞。这一时期的北方,因为多是少数民族政权,所采取的官职大都是部族家族按血缘或者亲疏授官,更加落后。直到北周建立,标榜“周礼”,按古制设立“六官制”,才稍微得以改变。魏晋南北朝时代,基本没有官员品级“正一品”这一说(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即499年以后,北朝才有正一品称呼,南朝还是没有)。
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当于后世正一品的官职是:魏(含蜀、吴):太尉、司徒、司空、太师、太傅、太保、大将军(含丞相,不常置);晋: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南朝:太傅、太保、太宰、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梁加丞相、陈加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为第一品等级)北朝:太师、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北周加柱国大将军为正九命,相当于后世正一品)。
隋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周自立,建立隋朝。隋文帝出生关陇贵族,历经西魏、北周两代,对于原有的官员遴选制度弊端十分了解,决心改变这一局面。开皇三年(583年)、十五年(595年),隋两次大规模废除天下州郡中通过九品中正制而得授官职的官员。尤其是开皇十五年这一次,史载一次废除“乡官”数万人,这也是沿袭四百年的九品中正制最后消亡的一年。
此后隋以三省六部制,及地方州县二级制为主流官制,准备逐步改变选官制度。但是世家豪门们绝不可能轻易交出所拥有的利益和特权,之后数十年里,为了保持豪门利益,世家门阀与隋皇室进行了尖锐的斗争,甚至刀兵相见,隋朝最终灭亡,也有这一层次的原因。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此后唐之制度完全沿袭于隋,用三省六部制、正从十八品制,规制官员品秩,厘定座次,并配合官服、饰品等,严格执行等级制度。
品级制发展到了唐,才真正规范化、制度化,官员们也终于脱离了“官随禄定”、“秩同中正”的约束,不再以俸禄或者品评来决定地位高低。而是按照官品品级,各安其位,一目了然。这简化了官员等级,分清了官职高低,是官秩制度的极大进步。唐时期,正一品的官职有: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还有一个空前绝后的“天策上将”是秦王李世民的专属官职,十分特殊,不具有代表性);同时,唐时期的官职品级十分严肃,正一品官职正常情况下几乎是活人拿不到的荣耀(除了李世民这个特殊人;还有长孙无忌因是唐太中宗的外戚、功臣、高宗的元舅,得以授太尉;中唐郭子仪也因为安定国家,劳苦功高而被授太尉;至于晚唐藩镇那一堆高官,没有可比性),基本是死后追赠,或者宗室虚衔。
唐朝宰相,尚书令、左右仆射、中书令、门下侍中具有天然资格,称真宰相(其中尚书令以李世民曾经担任过,故而在其登基后不再授予臣子),其余官员要担任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或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可以就任。这说明,唐时正三品即可以担任宰相,而未加号者,品秩高也不得行使宰相之名。唐朝握有朝政实权的宰相,品级也不过尚书左右仆射的从二品,和中书令、门下侍中的正三品。
除非他们加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才能成为正一品位极人臣之显官,而这在他们生前,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代周建立宋朝,结束晚唐五代混局面,中原得以安定。宋继续承袭唐朝官制,品级制度不变,但是武职三品开始分上、下阶,算是对隋唐制度的微调。同时,宋官员制度是也有自己的特色,“本官不管本职之事”、“寄禄制度”是宋中期前的最大特点。
这种制度有利于皇帝控制人事大权、使得皇权统治稳固、另一方面却是诸司官员不掌其事,或者执事者不用其名,政令分散,事倍功半。宋时期,正一品官职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太师、太傅、太保(均含检校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尉(以上均为加官,不是实官)、左右丞相(南宋所设,实官);宋朝官职十分繁琐、复杂,而且“任非其官”,一般高阶官员都有“官”、“贴职”、“差遣”三种身份(勋官、散官不计),一般来说,官是定待遇、贴职是清贵头衔、差遣才是官员真正的职位所在。
官、差遣的分离,使得宋朝廷内外大批官员无所事事、各级部门叠床架屋、重复繁乱,冗官现象严重,导致官员队伍庞大,而效率低下。同时两宋官员待遇极为优厚,俸禄之外、禄米、织品、草料乃至于酒醋茶等无一不丰,这使得宋财政压力极大。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简化官员品级制度,凡一至九品官,皆分正从两阶,共计十八品。
然后更定官制,取消宋时“差遣”这一复杂授官程序,以本官管理本司事,简单明了,这是中华官制的又一次进步。明代正一品官职如下: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废)、大都督(洪武十八年废)、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另有宗人府宗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洪武初以皇子任宗人府令、正、宗人,亲王品级远超正一品;永乐后,宗人府事务移交礼部,诸令、正、宗人由勋戚以本爵名义上出任,宗人府名存实亡)。
明代正一品官职,勋臣(即开国、靖难诸功臣及其后代、中期后也包含部分外戚)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三公头衔(太师、太傅、太保),高级武臣(同时基本也是勋臣)以出任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而获得武职正一品也不是难事;但是有明一代,文臣们要想以本官位获得正一品官职,基本上是凤毛麟角;以实际为文臣首领的内阁诸殿阁大学士举例来说,明代大学士的职位接近于前朝的宰相,重要性更是过之,但是他们的本官品级不过正五品,起初不过是属于皇帝的秘书角色而已。
虽然之后的岁月里大学士的地位逐渐上升为皇帝之下文武内外诸臣中最高的几人,但是本官还是停留在正五品。为了避免尴尬局面(从一品、正二品高官向正五品大学士汇报工作),自永乐年间其起,皇帝便将诸大学士额外授予加官(当然,中期以后成为惯例,那就是掌握朝政的文臣们自己给这个制度主动维护,按例加官,皇帝也轻易不能改变了)。
永乐年间,大学士加官还是最初的翰林院编修、侍读、到翰林学士;和詹事府左右庶子、谕德、中允、到春坊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去世后,仁宗继位,大力提拔支持自己的文臣,自此诸大学士开始加六部侍郎、尚书衔,官位达到正二品(六部尚书正二品)。不久后,仁宗再晋自杨士奇少保、少傅,兼兵部尚书(少师、少傅、少保三孤皆从一品)。
自杨士奇始,明代大学士开始加官晋为从一品,文臣之中,无可比拟。景泰三年(1452年),首辅、文渊阁大学士陈循加太子太傅衔,这是明代大学士第一次加太子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之后陈循晋华盖殿大学士,大学士排名便由此规整下来,按华盖殿、谨身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四殿二阁从高到低列序,华盖殿大学士居首位,即首辅。
整个明代,文臣顶级官职在其生前基本上以三孤兼太子三师出任殿阁大学士为最高点,首辅官职顶点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嘉靖后,华盖殿改中极殿)。至于辅臣们去世后,其中功劳高、品行好、口碑优的,经过朝廷评议,可以被追赠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逝世后享受正一品待遇,这也是对他们的褒奖。此外还有几个文官特例:正统时王骥以平定麓川军功封靖远伯、成化时王越以威宁海大捷封威宁伯、正德时王守仁(即王阳明)以平定宁王叛乱封新建伯;这三位文臣均以军功获封爵,超越正一品官职,达到超品待遇(但实际情况是他们后世子孙也从文官转为勋戚,出仕之路中断,此后只能当富贵闲人了)。
另外天顺时徐有贞以夺门之变时“立功”,受封武功伯,不过半年后就被削爵除官流放,成为平民,不再叙述。真正在生前即获得正一品官职的明代文臣,只有万历时的张居正一人。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加授太傅,正式以文臣身份在活着的时候成为正一品文官。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病危,神宗以张居正“辅政元勋”之功,加授其太师,使得张居正身兼三公三孤(张居正此前已经是少师兼太子太师),到达大明建立以来文臣的顶峰。
(明初李善长也是丞相、太师,但是他封爵韩国公,不应算作正统的文臣。而且他也不是经科举入仕为官,所以相比张居正来说,文臣的身份稍显不符。)清承明制,官员等级制度基本不改,照搬执行。但对于高品官职(大学士、诸部尚书等)正一品对应官职,顺治初设立满汉分职所置,满员正一品,汉员正二品。后在康熙时均定为正二品。
雍正八年(1730年),清更定制度,大学士满汉均定为正一品,以后永为定制。清代正一品官职确定为:太师、太傅、太保、诸殿阁大学士(文臣朝官);大学士衔外任总督(文臣外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武臣朝官);伊犁将军、绥远将军(武臣外官)。需要说明的是:清代官员制度,品级不再是衡量地位的唯一标准,明朝官员中地位超然的大学士,在清康熙以后,不再承担实际朝政功能,只是清贵悠闲、尊崇地位所用。
清代权力中枢,前期在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逐渐转移到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南书房;雍正时,世宗设立军机处,自此朝廷权力中枢掌握于军机处(或者说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正一品的大学士们,再也不能介入朝政、处理政务,而是作为虚衔,处理一些考试、教化、修书等文化教育方面的事务,地位崇高、实际无所事事,不再重要(或者是宠臣、重臣以功额外获得大学士衔,那其实是属于加官,荣誉名头而已)。
而清代,也是历代王朝中,少有的外任地方官员可以授封正一品官位的朝代(大学士兼总督、伊犁将军、绥远将军),其中还有武职一品,确实是异数。在这也体现了清中央朝廷对于地方掌控能力之强,可以自信地设立高品级外官而不担心对社稷造成危害。综上所述,中华历代王朝正一品官职(或者相当于正一品官职),基本上涵盖以下几个范围:一、三公或者相当于三公官职:太师、太傅、太保、太宰、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者,帝之师,辅佐天子、匡正不足、教化君王,是自周代起就设立的顶级官职,之后历代沿袭,为诸臣之首。
------“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竟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尚书·周官》二、皇帝之下,实际处理朝廷政务的辅臣,即丞相、录尚书事、尚书令、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学士等;这也是遵循秦汉以来,辅佐皇帝,总摄百官的诸臣之首为天子以下第二人的准则。三、军事最高长官:例如太尉、大将军、大司马、大都督等,原因与丞相所述一样,都是为了推行军政事务、贯彻军令。
(不过因为武职的特殊性和敏感性,汉以后,最高军事长官一般为虚置,不再实授,以免权臣以此篡夺社稷。明初大都督实授,也不过二十年即废除)。四、皇室宗亲及近臣,例如宋时宗室授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明时宗室授宗人府令、正;清代以皇子或宗王为领侍卫内大臣等:这些宗亲授予官职,只是虚居其位,地位尊崇,厚加其禄而已,实际意义不大。
唐代的宰相是三品官,那一品、二品是什么官?
我们很多人看过《宰相狄仁杰》,狄仁杰虽是宰相,但也只是正三品。印象中宰相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果宰相只有三品,那一、二品得是多大的官?这里我必须说下唐朝的官制。唐朝官阶分为九品,分职官、勋官和爵官。简单的说法就是,职官才是实际的官职,手中拥有行政权力,比如尚书令、尚书、中书令、侍中等;勋官是用来表彰有功人士的后人,如上柱国、柱国、开府仪同三司等;爵官是按地位封的,如亲王、郡王、国公、县公等。
唐代的官、阶、爵、勋等官职非常复杂,清代比较简单,官职主要九品十八级,而唐从四品之下又有上下之分,一共三十级。这里只说一二品的官职,四品以下的就不多说了。正一品大官分三师与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和太尉、司空、司徒。而从一品指太子的三师,这一品级以上的官位只是一种高虚衔,没有实际权力,也并不常设。一品的官职是合适的时机给合适的人,而且被授人员一旦死亡就不再补充,所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让人倍感尊荣罢了,与之对应的是爵官的亲王或郡王。
正二品的官位在武则天之前,只有尚书令。但李世民在做皇帝之前就曾当过尚书令,所以这个位子没有不识相的敢坐。因此唐代的尚书令一直都是摆设。记得好像只有郭子仪曾被授予这个官职,但他还不敢接受,所以这个官职也是有名无实。也因为这样,尚书令的佐官左右仆射就变成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官职从二品。尚书省是唐代最高行政机关,类似现在的国务院。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了解,我排列官职简表,可做参考:职官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辅佐天子,非常高的虚衔,没有实际执掌,不常设。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骠大将军:辅导太子,虚衔。正二品尚书省,尚书令:总理国家政务(设一人)从二品尚书省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太子少傅、京兆河南太原府尹、大都督、大都护。
正三品侍中、中书令,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从三品御史大夫、秘书监、左右散常事、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爵官正一品:亲王从一品:国公、郡王正二品:开国郡公从二品:开国县公从三品:开国候勋官(无一品)正二品:上柱国从二品:柱国正三品:上护军从三品:护军(图片太难找了,还是大家多多见谅)唐朝的官员等级有三十多级,分爵、职、勋等太过复杂。
历史上的于成龙大人是什么级别?有什么依据?
1644年清军入关后,阿济格、吴三桂、多铎等率军乘胜追击农民军,不久多铎又攻占南京,灭掉了弘光政权,占领江南。至顺治七年(1650年),除了云南、福建等地尚有反清势力外,全国基本统一。面对广袤的国土,仅仅依靠满人去治理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清初官员的来源主要有四类:满人、随满人入关的汉人官员、前明留任官员和前明取得功名的科举人士。
被康熙帝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从前明的贡生一步步成长为从一品的封疆大吏――两江总督。于成龙出生于山西永宁,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吕梁方山。于成龙生于官宦世家,他的高祖于坦曾在明朝官至巡抚。到了于成龙的父亲于时煌这一辈,家世逐渐衰落,于时煌只是个从九品的官员。家道虽然中落,但对于成龙的家教依然非常严格。
于成龙虽然天资聪慧,但科举之路却颇为不顺。崇祯十二年(1639)的时候,22岁的于成龙参加乡试,只考取了个副榜贡生。直到清顺治八年(1651),35岁的于成龙还是没有在乡试中考中正榜。后来由于于成龙的长兄于化龙早逝,父亲于时煌年老体弱需要人照顾,于成龙受家庭所累,也就没再参加乡试。于成龙的父亲于时煌去世后,于成龙于顺治十八年(1661)以贡生的身份参加了官员选拔考试,最终被任命为罗城知县。
这虽然只是一个正七品的职位,但年已四十四岁的于成龙终于踏入仕途。得知于成龙的这一任命时,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反对他前去就任。因为罗城地处偏远,瘴瘟盛行,民风彪悍。可是于成龙不顾亲友的劝阻,别妻离子,背负行囊,踏上行程。到达罗城后,环境的艰苦超出于成龙的想像。县衙只是几间破败的草房,于成龙平时只得居住在关帝庙里。
其中于成龙的一个随从身染瘴气而亡,其他随从也心有余悸,纷纷离于成龙而去。既来之,则安之。于成龙迎难而上,立志改变罗城面貌。于成龙扎根罗城,在罗城做了七年的知县。七年来,罗城在于成龙的治理下,社会秩序井然,民生大为改善,罗城成为广西的模范县。于成龙的顶头上司广西巡抚金光祖可以说是他人生的贵人。金光祖是一个非常爱才的官员,他对于成龙的才能非常赏识。
康熙六年(1667),金光祖向当时的两广总督卢兴祖推荐于成龙为“卓异”。所谓卓异,故名思意就是政绩突出有卓越才能的官员。于是,这一年于成龙作为广西唯一的卓异,升任合州知州。按照清朝的官制知州是从五品的官阶,这样,五十岁的于成龙以自己的实干用了七年的时间连升三级。于成龙接任的合州当时由于战乱影响,民生凋弊,人口只有百余人,赋役却非常沉重。
于成龙到任后,大力革旧布新,号召百姓垦荒,又别出心裁地出台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的措施,奖励农耕。很快人口和耕田出现回升,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由于于成龙在合州任上的出色表现,康熙八年(1669)于成龙又被提拔为黄州府同知,同知是知府的副职,官阶为正五品,于成龙在两年的时间内,官阶再升一级。在任黄州府同知期间,于成龙主要负责社会治安工作,他当时扎根麻城,亲自到民间访问调查,取得一手材料,破获了许多大案,严惩了大量贼寇,对草寇起到威慑作用。
于成龙早年科举失意,但在踏入仕途后,屡得上司赏识。前面说过,他在任罗城知县时,被上司金光祖欣赏,举卓异,升任合州知府。在康熙十二年(1673)时,于成龙在黄州同知任上又被湖广巡抚张朝珍垂青,再次被举“卓异”,升任福建建宁知府,官阶为从四品,但很快又临时调任为武昌知府。因吴三桂军进攻湖南,于成龙受命建浮桥便于清军渡河。
但浮桥却被洪水冲毁,于成龙因此获罪革职。此后于成龙又因招降叛军刘君孚官复原职。后于成龙又任黄州府知府等职。康熙十七年(1678),六十一岁的于成龙被授为福建按察使,这是一个正三品的职位。次年,于成龙就因政绩突出获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举“卓异”,这是于成龙为官生涯中第三次被举卓异。很快于成龙被升任福建布政使,官至从二品。
此时六十二岁的于成龙已年老体弱,多次想告老还乡却得不到朝廷的准许。此后于成龙又任直隶巡抚、两江总督。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六十七岁的于成龙积劳成疾,在两江总督任上离世。于成龙离世前的职位是两江总督,总督的官阶一般为正二品,但康熙二十年的时候,康熙帝在任命于成龙为两江总督时,加兵部尚书衔,这样于成龙的两江总督就升格为从一品。
如何评价刘墉?乾隆时期的刘墉是个什么职位?
刘墉在现实历史中是一个非常刚直不阿的人物,但是在面对和珅这个乾隆朝位高权重的大贪官时,他的刚直不阿却被他隐藏了起来。历史中,他非常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知道自己和和珅对抗就是以卵击石,为了防止遭到和珅的报复,他不敢和和珅爆发太多的冲突,遇到事,就打出一手他原本十分厌恶的太极拳,把事情给推出去。虽然这些事情与他的本心不合,但他知道,这是自己想要生存的唯一法则。
真实历史中的刘墉刘墉在电视剧中的形象和和珅一样,都有些被过于丑化。现实历史中的和珅非常高大帅气、又极度有才华,与电视剧中猥琐矮小的和珅,有着天壤之别。而现实历史中的刘墉也是如此,他虽然不如和珅帅气,但却有将近1米9的伟岸身高,整个人站起来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汉,跟电视剧中那个矮小驼背的老人有着巨大差别。
刘墉的家世非常不凡,他的家中三代以上都是清朝有功名在身的人。他的父亲更是厉害,在刘墉还没有进入朝廷之前,就已经成为了乾隆手下掌握着巨大权势的朝廷大员,权势地位之重,被民间冠之以了相国的称号。刘墉能进入朝廷中,就与他的父亲有着莫大关系。在清朝的科举考试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功名,这个功名就是“恩荫举人”,是清朝专门为一些大臣后代准备的,刘墉在他年轻之时,就凭借着他父亲的关系获得了这个功名,接下来参与到了意义重大的殿试之中。
刘墉早期的官场人生刘墉虽然是凭借着自己父亲关系获得这个机会的,但却并不意味着他本身没有才华。在考殿试的时候,他从那全国各地精挑细选出来的众多进士中杀出了一条生路来,考到了第五名。经历过这一次殿试考试的他,仿佛一条跃过了龙门的鲤鱼,开始平步踏上了自己的青云之路。他接下来很快高升,被乾隆皇帝授予了一个能非常靠近乾隆皇帝本人的官职。
在那些封建王朝的年代,虽然这个官职听起来不是特别厉害,但正所谓丞相门前七品官,能接近得了皇帝的官职,又有哪个是简单的呢?不过他的青云之路并没有走得太过于长远,因为他父亲犯错受到乾隆皇帝惩罚的原因,他这位为人子的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他先是被乾隆皇帝降了一个等级,然后第二年就被乾隆皇帝发配出了京城,把他派到了外地去做官。
刘墉开始变得圆滑刘墉这一发配,就被发配了二十来年的时间。这二十来年的时间里,他在全国各地做出了很多事情。他每到一地,都会为当地的百姓们处理冤案、治理过程中给当地百姓们做出很多有力的举措。他的所作所为百姓们是明明白白看在眼里的,所以他就获得了来自于百姓们的爱戴,甚至一度被人们称之为“刘公”,一度被拿来与宋朝的包拯相提并论。
从这一件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刚直。不过在他被调回朝廷中后,他的行事风格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他开始变得小心谨慎、变得处处圆滑起来,面对棘手的问题,他从来不会迎难直上去解决,而是能推脱就推脱,不能推脱就圆滑地解决。在现实历史中,电视剧中那般处处与和珅针锋相对的事情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刘墉的生存之道乾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为了他这份安然度身事外的事情嫌弃过他。
嘉庆皇帝在刚登基、乾隆皇帝还没有放权的时候,也这样说过他,不过他没有任何改变,仍旧和以往一般圆滑。一直到了乾隆去世,刘墉才开始展露出了长时间被他隐藏着的刚直,在嘉庆皇帝完全掌握权力后,他成为了帮嘉庆皇帝处理和珅的头号大员,秉公处理起了和珅。在嘉庆皇帝掌握大权的接下来几年时间中,他也是如此,不再如同以前一般推诿、圆滑,开始做出了很多公正严直的事情出来。
遍观刘墉的这一生,我们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在能保全自身的时候,他会选择恪守自己的本心,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在立于危墙之下、随时有可能丢掉性命的时候,他则选择了避身世外,既不掺合,也不同流合污,倒也无愧于心。刘墉在乾隆年间的官职在乾隆年间,刘墉最高做到过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大学士的位置上。
清朝时期的直隶就是现如今的河北省,因为环绕着京城北京,有着重中之重的地位,这才有了直隶这个名号。直隶总督是正二品的官职,但因为有着兵部尚书的加衔,所以一般最低都是从一品的品级,是清朝时期最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之一。而吏部尚书主要掌管着朝廷官员的人事考核,在清朝的六部尚书之中,是权力最为巨大的,有着天官之称。
除此之外,刘墉还在某段时期内被乾隆皇帝授予过大学士的官职。大学士在清朝是正一品的品级,地位非常尊崇,只不过刘墉后来因为犯了错,被乾隆皇帝罢免了这个官职。所以说这就是刘墉,我觉得他是一个正直但又不死板的人,从他一生所做出的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特点,至于他在乾隆时期当过最大的官职就是大学士,这是一个在清朝时期品级达到了顶峰的官职。
唐朝的正三品官,属于绝顶级大佬,那么一品和二品呢?
绝顶级大佬在这里也就是俗称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按照我们正常的理解,那肯定品级也是最高的了啊,不得是个正一品啊。但在唐朝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掌握实权的宰相只有正三品!那么很多人就会奇怪了,那既然宰相都只是正三品,那一品和二品的那还能是些什么官啊,难道比宰相还大?您别说,还真有,今天请听小祁为您细细道来。
首先说一说唐朝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分工图)唐朝的中央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中央下设了三个部门,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又分设六部—吏、户、兵、刑、礼、工。其中的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政令;门下省则负责审议中书省起草的诏书、政令,以决定是否实行;尚书省为行政官署。简单的说就是中书省决策发布政令的,门下省是负责监督审核的、尚书省就是听旨办事儿的!宰相唐朝的宰相不像汉朝时那样,就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也就是三省的长官,均可称做宰相!即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门下省的长官门下侍中都可以称宰相!这几位长官中尚书令为正二品,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为正三品(后来在唐代宗的时候升为正二品,但我觉得那个时候已经是乱世,还是以唐初为准来说)(宰相狄仁杰影视形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三省的长官可不是说就3个人啊!尚书令仅有一人,中书令有两人,门下侍中也有两人,因此宰相最少的时候也有5人!为什么要说最少,因为后来宰相越来越多,下面会讲。
而唐代宰相品级低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就因为唐太宗曾经在唐高祖的时候担任过尚书令,因此后来也就没有人再敢担任此职,因此就以尚书令的两位副长官左右仆射领导尚书省!后来唐太宗又感觉相权过重,于是开始以一些品级低的官通过加衔来参与宰相事务以分相权,这就是“同中书门下三品”,后来唐高宗又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两个在后来都成为了实质上的宰相!在这种情况下,尚书仆射如果不加“同平章事”,反而不能被称为宰相了!因此以后唐朝的宰相都是三品!(这里我们不提安史之乱以后,乱世情况都比较特殊)(唐太宗李世民画像)说清楚了这个我们就来看看到底位于宰相之上的都有哪些官位呢?正一品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天策上将:这是专门封给功高盖世的秦王李世民的,整个唐朝只有李世民一人!亲王(爵位)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骠骑大将军(武散官)嗣王、郡王、国公(爵位)注:所谓散官,是表示官员的等级的称号,没有实际职务,这个和某个官员担任具体职务相对应。
注:所谓开府仪同三司,就是说可以自己开府办公了,用的仪仗和三司相同!三司指的就是“三师”、“三公”。(唐朝开国第一功臣长孙无忌画像)正二品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只有李世民担任过)特进(文散官)辅国大将军(武散官)开国郡公(爵)上柱国(勋)注:勋指的就是勋爵,不同于爵位!是朝廷按照功勋赐予的爵位,有俸禄无实职。
(卫国公李靖画像)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十六卫上将军、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督、大都护光禄大夫(文散官)镇军大将军(武散官)开国县公(爵)柱国(勋)总的来说,唐朝(安史之乱前)能做到一品、二品的大多数都是开国元勋,后期能做到这个位置的一般都是属于死了追赠的。然后像三公、三师这样的一般都是虚衔,并无实权,要能做到这个官位,也基本是行将就木了!。
《大宅门》里白家败落,为什么济南提督府还求娶白玉芬?
正如同十几年后,詹家败落的时候,关家的掌门人关少沂却仍然坚持将自己的女儿香菱嫁给詹家的子弟,而此时的詹家早已经落败,既然如此为何还要送出女儿?说到原因,关少沂的话再清楚不过:这是早就定下来的亲事!言而无信,不是我们书香门第该做的事!而同样的道理,放到济南提督府也是如此,清朝济南官场上的顶梁柱,能是随便言而无信的吗?话说济南提督府与白家究竟是什么样的交情?《大宅门》中并没有给予明确,但考虑白家大爷出事前,其曾是皇宫带有品衔的御用太医,甚至白萌堂早期也是,无论是与皇宫皇族的关系,还是官场范围内的交情,理论上白家大爷和白萌堂,与济南提督府应该存在一定的官场交集。
都是朝廷的官员,一方是地头蛇,一方是皇帝和慈禧身边的亲密联系人,白家缺的是地方上的权势,而济南提督府缺的是通往最上层的关系。既然我没有的正好对方有,在这样的模式下,济南府与白家走向联姻,自然成了情理中的事。可在白玉芬成家之前,因为同治妃子的神秘死亡,白家大爷背上了黑锅,大爷被判了斩监候,百草厅被冤枉制作假药而遭到查封,白家在官场和商路上的两套大道全部被折断,在亲家全家遭受重大挫折的情况下,济南府难道就没想过悔婚?也许济南府的掌门人,也就是白玉芬的公公(多年后跟白景琦抢杨九红那个)曾经想过,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排除。
而排除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家族的诚信,但另一方面,更是济南府所做出的、政治官场上的远视!能成为山东提督,白玉芬公公也绝对不是等闲之辈,面对白家表面上的落败,这个公公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1、同治妃子暴死的当晚,与白家关系密切的魏大人就有意无意的提到这个妃子与慈禧的关系不和,以此暗示白家只是背了黑锅。二奶奶拜访詹王府,强调大爷是蒙冤,连詹王爷也无奈的强调“那又怎样”。
而十几年后,西安沈家在李莲英面前提到白家大爷死的冤枉,当场就惊得李公公大惊失色!显然,白家大爷冤死,这在清朝的官场上早就是不公开的秘密!白玉芬的公公,自然也是了如指掌。既然是蒙冤,自然也会意味着另一种可能:白家在未来有可能会被平反!2、而在百草厅被查封、失去了宫廷药膳供奉这一财路后,家族里的晚辈人心惶惶,甚至初期掌权的二奶奶也是如坐针毡,但对比之下的白萌堂却是稳如泰山,直到自己看清了二奶奶的作风,确定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误后,白萌堂终于说出了他为何如此坦然的原因:百草厅只是一个店面,祖传的配方才是核心,别的商家根本无法接手,只要白家能重新建立通往皇宫的官场渠道,白家重振雄风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正因为白家有着百年的技术,济南提督府更是判断,即便大爷不被平反,白家也完全可以恢复门面!3、更别说白玉芬出嫁的时候,距离父亲“去世”已过去数年,而经过了几年的准备和隐忍,此时掌权的二奶奶已经开始发起了反击,常公公的官场线路已经建立,董大兴白三爷等八大药商承办的百草厅因缺乏秘方而无法提供合格的药膳,只要是明眼人,都会看出白家有翻身的态势,一直默默关注白家的济南提督府,自然也会看到这一点!可以说,能够爬到高层,白家非同一般,而济南府也同样并非等闲之辈!而开头的关少沂执意将女儿嫁给落魄的詹家子弟,也不仅仅是诚信,考虑到詹家毕竟是清朝王爷家族,理论上也是会有平反空间的,只是关少沂千算万算,唯独漏了一样:没料到清朝在十年后竟然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