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三国游戏,这些国产三国游戏
作者:本站作者全战:三国正在冲击市面上最好的三国游戏的头衔。全战三国可以证明,中国玩家对三国类游戏的热情,现在这款游戏基本上60%的玩家是中国人。三国这个经久不衰的IP,在游戏内容上的却是一直被国外游戏占领。台湾奥汀出品,不能算是大陆的三国游戏。《乱世曹操传》一款回合制rpg扮演游戏,玩法方面和《三国大时代》差不多,只是这款游戏更偏向于RPG,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内容,游戏可以根据各种武将搭配出不同的阵法,游戏是一开放世界为主,你可以在游戏中随意游走,探索各种隐藏剧情和支线任务。
大陆有什么精品的三国游戏吗?
我真的真的很努力去找了一下,过去十年内真的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精品的大陆三国游戏。三国这个经久不衰的IP,在游戏内容上的却是一直被国外游戏占领。文化输出我们是做到了,但是钱一直是被外国人赚着。罗贯中也从来收不到一分钱的版权费。先看看精品的三国游戏都长什么样子,都是哪国人做的。《全面战争:三国》——欧洲人做的PASS目前市场上,发售当天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5万,热度超过了彩虹六号。
成为了当前世界上最新最火的三国类游戏。全战三国可以证明,中国玩家对三国类游戏的热情,现在这款游戏基本上60%的玩家是中国人。全战:三国正在冲击市面上最好的三国游戏的头衔。《三国志》系列——日本做的PASS毋庸置疑的经典, 从一代开始到最新的三国志13。他的影响力大到影响了所有的三国类游戏的人物画像。现在的三国类游戏里的人物头像,多多少少都有三国志系列的影子。
9代和11代是三国志系列的巅峰。《真·三国无双》系列——日本做的PASS同样是日本做的游戏,与三国志系列的策略主题完全不同,日本人在另一个维度上挖掘出了三国游戏的潜力,那就是无尽的打怪,俗称割草,让玩家有一种一骑当千的感觉。真三国无双的3代到5代是巅峰,后续作品有点崩坏,主要是审美疲劳。但不影响最初真三国无双三代在PS2平台与PC平台上的耀眼。
那时候真的是无脑割草游戏的巅峰。赵子龙名言“敌羞吾去脱他衣”,我现在还记得。《三国群英装》系列——国产然而是中国台湾的,并不是大陆的PASS最成功的的版本应该是三国群英传3,当时是2000年左右的网吧。三国群英传3在红警、星际、传奇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游戏里还加了些作弊码,R011,R021等用于直接释放武将技,炫酷的武将技是非常前卫的设定,可惜三国群英传从5开始逐渐崩坏,后续的作品再也不是人的战争了,后期甚至有神仙精怪的加入。
目前最后一部三国群英传也定格在七代了再也没出续作,而七代的发行时间是2007年,11年前了,可以说这个系列也已经彻底消失了。台湾奥汀出品,不能算是大陆的三国游戏。而大陆的三国游戏,列举一下:《三国杀》不得不说,最早期的标准版时的武将技能设定,非常还原三国的各种人设,平衡也做得很好。而现在的三国杀,武将一个比一个不知名,技能一个比一个酷炫,技能描述一个比一个复杂,字数都可以超过一篇高考作文了。
所有新的更新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骗氪。把三国题材浪费在这种上面,然后再对比一下《全战三国》这样水准的作品,十分尴尬。如果放在Steam上恐怕已经差评如潮了。实在算不上精品。《梦三国》本来就是DOTA的同级延续,然而DOTA和LOL都做出了自己的风格,梦三国现在半死不活的状态。即便是氪金网游,能够冲出世界也可以算作精品。
而梦三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满足于现状,没有赶上移动转型潮流,最终埋葬在了自己手上。哪怕是有了危机意识出了2代与手机版,也已经晚了,成为被时代抛弃的小众游戏,算不上精品。《率土之滨》网易投入了多少钱在这个游戏的宣传上面,然而氪金手游的属性已经注定了这款游戏的结局。现在半冷不冷,搞的网易扔也不是留也不是,非常尴尬。
精品是不可能的。最悲哀的事莫过于要找大陆的三国精品游戏,我竟然要到20多年前去找!20年前,国内的游戏产业是有灵魂的,还没有被各种业绩KPI腐蚀。有两款游戏非常出众,都是大陆制作。《傲世三国》目标软件2001年开发的作品。国内第一款打入全球游戏排行榜TOP100的作品。当时国内游戏界的骄傲。距离现在已经整整18年了。
这个游戏可以算作精品,就同期游戏的水准来说。把策略游戏和实施战略游戏两者的优点完美结合起来。这是战斗画面,战场元素的丰富度,战斗的密集度与现在的游戏比较丝毫不逊色。《三国赵云传》珠海的游戏团队2001年的作品。多少80后还能从抽屉里找出那些年的游戏光碟?里面一定有一部三国赵云传甚至是后续的资料片纵横天下。
游戏性放到现在也一点不逊色,只要图形界面能跟上。同样这个游戏也可以算作精品。技能树点偏所以,我们明明有一个非常好的开端的啊。为什么这20年来,就再也没有出过几个哪怕不是精品可以让人记得住名字的三国游戏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中国游戏业的技能树已经点偏了,在各种KPI的压榨之下,唯有短周期,快速回本的氪金手游能满足这些条件了。
有哪些三国题材的单机版手游?
手游单机的三国题材游戏大多都是策略类的,而且这些游戏很少很少,大部分都是需要氪金类的,当然,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没有这个问题,下面呢小编就把为数不多的单机三国类手游推荐给大家。 《三国大时代》 还记得曾经靠技能、秘籍通关的《三国群英传》吗?这款《三国大时代》的玩法也是差不多,每个英雄都有着自己的技能(被动和主动),另外游戏还有兵种、阵法、装备等玩法,在游戏中你可以投靠某个帝王,也可以自立为王。
小编推荐第二部和第四部,他们都可以离线玩,2部游戏的差别也很大。 《锄战三国村》开罗的一款养成策略类游戏,就是《合战忍者村》的三国版,虽然游戏的画质是像素类,但是内在玩法特别丰富,你可以建设城镇、开疆扩土、带兵打仗、招武将、锻装备,甚至你还可以再游戏中挖矿、种菜、砍树收集材料。 《乱世曹操传》 一款回合制rpg扮演游戏,玩法方面和《三国大时代》差不多,只是这款游戏更偏向于RPG,没有什么带兵打仗的内容,游戏可以根据各种武将搭配出不同的阵法,游戏是一开放世界为主,你可以在游戏中随意游走,探索各种隐藏剧情和支线任务。
三国是中国历史,为什么《全面战争:三国》游戏是国外开发的,你怎么看?
谢邀。一直看到这个问题,可能很多玩家觉得有点“恨铁不成钢”,毕竟《全面战争:三国》即便是历史顾问,都选的是外国的历史专家。不过枫叔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负责这款游戏的汉学家,不是普通人,其对中国三国时期的精通程度,肯定不是咱们平时看看三国演义就觉得懂了那种地步,甚至比普通中国民众要深入透彻的多。中国的研发团队,实际研发这种大型的游戏也是有底子的,但是和多数玩家猜测的没脑子,没创意关系不大,主要是中国游戏产业的现行结构,以及研发模式有关系。
我们在立项一款产品的时候,看公司规模大小,初创公司立项基本只有启动资金,那后期研发就得等着投资或者被收购,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没哪个团队敢冒险开发一些市面没有的操作方式或者内容,甚至同类产品也是挑大众化,有成功先例的,这导致很多游戏同质化严重,但是没办法,你做太新投资方更不敢给你投资。大型企业,有资金实力,是不是应该支持这种创新呢?你这样想是对的,但实际实施起来却很难。
比如在腾讯,网易这样的企业,你是一位新晋制作人,你可以提出口号,描绘预期,但是如果你要拿到上亿元开发个游戏,但你对自己的模式和未来没有把握的话,那你很容易输在自己的同僚项目中。一样的企业,不同的工作室,谁的项目更容易变现,资金就会向谁倾斜。另外,游戏的运营机制,收费模式,我国早早步入了免费时代,对于玩家来说就是能者多劳,有钱多贡献的方式。
而海外都是买断制,还支持限时退款,所以海外开发商都是力求做出来的游戏,不会让玩家不到20小时就有退货的打算,这样才能保障收益。但国产游戏就相反了,只要开发出来,把人吸引进来,不愁没有金主给里砸钱。所以,像《全面战争:三国》这样的游戏,你就算设定200元一份,要一万份才有200万的资金,对比高昂的开发经费,这个需要出售的份数达到数百万份才有利润,所以即便国内有人对三国很喜欢,但也不会另辟蹊径做市面没有的模式。
steam游戏全面战争三国难上手吗?对从未接触过此类游戏的新手友好吗?
谢邀,全面战争系列游戏不难上手。游戏大体上兵种之间的克制为:矛兵克骑兵冲锋,弓兵克矛兵,步盾克弓兵,骑兵克步盾。当然重步兵跟重骑兵另说。傻瓜玩法基本介绍:1.战役:矛兵放两翼扛骑兵,正面步盾扛线,弓兵放中排支援,投石机放后排支援,骑兵绕两翼冲锋包抄(适用于绝大多数战斗)。 如果敌人太强大,也可以把兵种全部放在地图一角密集排列(一样是步盾放前线,矛兵第二线,弓兵第三线,骑兵放敌人不经过的树林中埋伏)。
注意士气,重装单位和步兵不要追击溃逃的敌人浪费体力。2. 不要所有城市都造兵营,将有稀有资源的城市发展经济。以下为题主详细介绍一下全面战争系列的游戏。确切的说,全面战争系列是比较早的策略战棋类单机游戏,类似于英雄无敌系列,但是战斗场面更加宏大,需要玩家自行摆兵布阵,当然也可以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自动战斗。
全面战争已发行13部作品,按照面世顺序分别为:《幕府将军:全面战争》(2000年发行)、《中世纪:全面战争》(2003年发行)、《罗马:全面战争》(2004年发行)、《中世纪2:全面战争》(2006年发行)、《帝国:全面战争》(2009年发行)、《拿破仑:全面战争》(2010年发行)、《幕府将军2:全面战争》(2011年发行)、《罗马2:全面战争》(2013年发行)、《阿提拉:全面战争》(2015年发行)、《全面战争:战锤》(2016年发行)、《全面战争:战锤2》(2017年发行)、《全面战争传奇:大不列颠王座》(2018年发行)、《三国:全面战争》(2019年发行)。
全面战争三国将在周四正式发售,仅预购就登顶steam却是英国人做的,你怎么看?
谢邀。这几天枫叔看到了很多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因为全战第一次上三国题材,很多人蹭热点罢了。诸如三国为什么英国人开发出来这类问题也是屡见不鲜,实际说起CA,这家英国公司早就被世嘉收购了,世嘉是日本公司,那日本公司开发个三国题材来吸引亚洲玩家,这不难理解了吧?《全面战争:三国》这一代,从游戏提供抢先试玩,到媒体邀请测试,枫叔一次没有拉下。
但关注我的朋友也发现了,我在游戏上市前夕,甚至连一个测评都没有写过。而靠这个热度去拿青云的人已经不少了。不随便写,不是枫叔体会不够深,而是作为一款受关注的大作,我不希望写出来的东西让玩家真正玩到后,发现和你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想看枫叔测评的,你锁定6月1日之后,我觉得这游戏不好好收集一周素材,我都不好意思给大家放出来测评。
我就给大家放些我的截图,你们体会下什么是真的玩过,什么是看图写话。为什么我玩了这么多还不敢写测评,因为开发商提供的试玩都是片面性的,某一个功能,某一个战役,我要的是整体感,而这个整体感起码玩个一周目才好说,所以我对目前大家对各个三国势力的YY也好,分析也罢,都持观望态度。至于为什么英国开发三国游戏,还是我那句话,是世嘉幕后操作,毕竟CA的全战系列,在亚洲玩家心目中能吸引人的就一个幕府,一个三国,幕府都开发两代了,世嘉做推手做一下三国本就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