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天下女囚姿势游戏,37权倾天下新手福利大放送
作者:本站作者清代有哪些针对宫女的刑罚?
在《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中,内务府下辖的慎刑司简直是满清十大酷刑的发源地。嫔妃、宫女、太监,一旦囚禁于慎刑司,简直就是迈入地狱之门!然而,慎刑司不仅不敢对违法犯罪的嫔妃用刑,就连审问嫔妃它也没资格!它严刑拷打的却是戴罪的的太监、宫女!下面就让福垊脑洞大开地带你到神秘而又恐怖的慎刑司一游吧。
看看都有哪些对宫女的刑罚吧!第一种【杖刑】明朝允许太监和宫女对食(知己)甚至结成菜户(夫妻),然而在清朝是严禁太监和宫女交朋友更不要说搞对象了。一旦发现就会对宫女、太监违反规定,慎刑司立即施以杖刑。太监可以穿裤子挨板子,而宫女必须扒掉裤子打屁股。为了防止宫女挣扎,影响施刑。他们先令宫女趴在长凳上,并将双臂双腿分开。
然后,将四肢及宫女的腰部用固定在长凳上,由两人行刑。一人边杖责边数数,另一人则厉声呵斥:“你知道错了吗?”去衣受杖的目的有二:一是防止衣服里垫东西;二是对犯错宫女进行羞辱。第二种【猫刑】猫刑最初是烟花女子犯错受到老鸨惩治的私刑,后来引入了慎刑司,主要对宫女跟太监外的男人发生感情的惩罚。先令宫女宽衣解带,然后赤身跳入大口袋中。
然而施刑者先在口袋中投入老鼠,继而投入猫咪。然后,口袋口在脖子处扎住。因为老鼠的存在,猫不停地在口袋中追赶老鼠,猫和老鼠在追赶中,将会把宫女抓得遍体鳞伤。但这种刑罚并没有结束,宫女长期困在袋子中,大小便都拉入袋中,久而久之会感染疾病而死。第三种【拶(zan)刑】这种刑罚主要用于慎刑司审案逼供,当宫女犯罪后。
慎刑司没有过硬的证据但又非常怀疑宫女时,就会动用这种刑罚。拶刑也就是夹刑,这种刑罚就是用可以牵拉的夹子,将手指伸入拉开的夹子中,然后松动拉线。那种十指连心的疼痛,足以让宫女痛苦万分,一手是血。其他还有女性宫刑幽闭、木桶刑、针刺指甲缝、灌铅刑、铁裙刑等各种脑洞大开的刑罚。其实上述的这些刑罚正如福垊头段所说,都是脑洞大开的想象,但是清宫的确存在对宫女的惩罚,这种惩罚来她们的上级,也来自慎刑司。
比凌迟还恐怖的极刑是什么?
这很多,有一种船刑,把人捆起来浑身涂满蜂蜜,丢到一艘小船上,让虫子什么的慢慢啃;古埃及也有,把人捆成木乃伊丢棺材里,再往棺材里到甲虫,也是让虫子慢慢啃;古代欧洲(好像是)还有把人放盆子里天天喂食,让犯人的排泄物把自己埋起来,最后看着自己腐烂 还有一种,把人关起来打海洛因,成瘾后停止供药直到戒断期过了,然后再打。
靖康之耻,宋徽宗究竟有多惨?
靖康之耻是宋徽宗的一个劫!正是这个劫改变了宋徽宗的命运,也改变了宋朝的命运。宋徽宗从这个时候,就有皇帝变成了一个俘虏。北宋在这个时候,也就宣示着灭亡了。事实上靖康之耻发生的时候,被抓走当俘虏的不仅仅只有宋徽宗一个人。而是他们当时庞大的一个皇室家族!那个时候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在内,包括皇室里的1500个近亲和大臣,都被女真人俘虏走了。
宋徽宗的儿子,只逃走了一个康王赵构。这个康王赵构,也就是南宋的开国皇的宋高宗!宋徽宗等皇室成员,他们变成俘虏之后,就被金国的女真人押送到了他们的都城,金国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境内。北宋时候从河南省到黑龙江省也是有万里之遥的。这些人都是被绳子捆绑到一起走路过去的,捆绑他们是怕他们半路逃跑。在路上他们作为俘虏,人家给他们吃,他们才有吃的,若是不给吃的,就只能饿着!宋徽宗的一个儿子,就是饿死在路上。
据说当时宋徽宗送别这个儿子的时候,还老泪纵横地说,你比你爹强呀,最起码你小子是死在了大宋的国土上。你爹还不知道死在哪里呢?可见,作为俘虏的他们,真的是凄惨至极!宋徽宗的儿子,都是很凄惨的下场,即便是到了金国,也被杀了不少。儿子都是如此,他的女儿,他的妃嫔们当然也是好不了哪里去了!宋徽宗的女儿,只要是被金国士兵看上的,基本上都被他们给玷污了,有的是嫁给了金国的士兵。
。可以说他们能够活命就是不错的了。宋徽宗的妃嫔,他们的命运就更惨了。我们只说一个代表吧,这个人就是南宋皇帝赵构的母亲韦妃。作为皇帝的母亲韦妃都是在金国给金国的士兵生了两个孩子的,就不用说宋徽宗其它的妃嫔了。总之,做俘虏让宋徽宗受尽了侮辱!那么,宋徽宗的下场又是如何呢?宋徽宗在金国过的生活还是不错的,毕竟他还是皇帝,他的儿子,大臣都在他的身边,还能伺候他。
不过宋徽宗死后的下场很惨,据说他死之后,尸体被金国人熬成油,用来点蜡用。事实上死的最惨的还不是宋徽宗,而是宋钦宗。宋钦宗是宋徽宗的儿子。在宋徽宗死后,宋钦宗就是女真人手里的王牌,但是,南宋皇帝赵构是个卵蛋,根本惹不起金国,似乎这个王牌他们用不到。所以,他们就把宋钦宗放到狩猎场上,把他当作猎物给射死了。
所以说赵家皇室里的人,他们当了俘虏之后,命运都是很惨的。所有的人最后也就是南宋皇帝的母亲韦妃最后回到了宋朝。其它的人基本上都是死在了金国!宋徽宗逃走的儿子赵构,他当了南宋皇帝后,也成为了惊弓之鸟,只要看到女真人南下,他比谁跑的都快。因此,他也有一个逃跑皇帝的称号!宋徽宗等人悲惨的命运,也是他这个当皇帝的儿子无能导致的。
你当初构思的第一部小说,大概是什么情节?
我们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不容易,或多或少都要经历坎坎坷坷,包括我自己曾经也尝尽了人间的辛酸苦辣。我从上小学就失去了童年的乐趣,在五年级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破鞋女老师,因为我和女同学开了一句玩笑,她让我站在全班同学面前,把我全家给羞辱了一遍,从此给我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也影响了我的一生,使我一直笼罩在这个阴影下惨淡生活。
以后那个所谓的人民教师居然勾引自己的男学生,和一个五年级的男孩乱搞男女关系,身为一个令人尊敬的神圣职业教师竟然能厚颜无耻到如此地步,做出如此龌龊之事来,真是畜牲不如啊!我上小学的那个年代老师可以为所欲为,当时又是个孩子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碰上猪狗不如的禽兽只能默默承受。因此长大后我最痛恨的人就是当老师的,一听说谁是哪个学校的老师,我就感到恶心。
对老师没好印象,学习肯定也好不到哪去了,很快我初中毕业就出去工作了,早早地踏入了社会,和各式人等来往成为了必然,于是时间长了便看透了戏中的演员的表演,也把自己当初的血气方刚给磨成棱角尽失的泛泛之辈,逐渐在社会的大熔炉里迷失了曾经的方向。对于我来说,我所走过的每一段路程都可以写一部小说,并且内容还不会太空洞乏味,好的作品都脱离不开实际生活体验,恰恰我不缺这方面的素材,再加上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想写一部小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我当初构思的第一部小说想写一下自己在外打工的心酸经历,大概情节是从农村老家坐上火车,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大城市里,生活习惯和工作环境的改变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底层劳动者所面对的生存难题、对情感的苛求、为了拿到血汗钱和黑心老板的抗争,都在自己身上出现过,所有的这一切我都可以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其中工人们的喜怒哀乐,工友同事们的悲欢离合也都是值得描写的篇章。
赵高发动政变杀害了秦二世,为何轻易的被秦三世杀了?
因为赵高一心想做自己做皇帝,然后跟刘邦平分关中,结果被欲望蒙蔽了双眼,从而忽视了秦三世、也就是秦王子婴的智慧和能量,所以才会被击杀。赵高,本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宦官,却以一人之力改变了大秦的国运,可以说是个大奸贼了。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赵高其实非常有才华,不但精通律法和历史,字写得也非常好,要不然秦始皇为何会宠信他二十余年,难道是因为他长得好看?所以说,赵高并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最初是靠才华上位的,又因为长期与秦始皇待在一起,从而培养了很强的政治才干,这是他之所以能够搅动秦朝政局的主要原因所在。
所以,当秦始皇刚去世的时候,赵高就敏锐地抓住了机会,先是搞定丞相李斯,然后杀掉公子扶苏、囚禁大将蒙恬,最后扶持胡亥登基,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可以说是相当老练了。胡亥少不更事,他登基之后,整日待在后宫寻欢作乐,将所有国事交给赵高处理,赵高因此掌握了军政大权,其野心也开始膨胀,想要取代李斯成为丞相。事实上,李斯跟赵高本不是一路人,只不过他被赵高胁迫,再加上他权欲熏心,所以上了赵高的贼船,但他在胡亥登基之后,与赵高政见不合,与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等人都有忧国忧民之心,因此逐渐成为赵高的敌人。
因此,赵高到后来就容不下李斯等人了,他先是用谎言蒙蔽胡亥,致使冯去疾、冯劫被捕下狱后自杀,后来又诬陷李斯造反,致使李斯全族被灭。李斯等人一死,赵高就顺理成章登上丞相宝座,自此之后他一手遮天,就连指鹿为马这种荒唐事,大臣们也都不敢反驳他,还说是胡亥看错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赵高第一次有篡位野心,是在大将章邯率领二十万大军投降项羽之后,那时候刘邦已经率军进入武关,为了尽早夺取咸阳灭亡秦朝,他便派人联络赵高,让赵高作为内应,而赵高为了求一个退路,也积极回应了刘邦。
恰在那时,胡亥得知章邯投降,以及刘邦攻武关之事,他虽然是个荒唐的皇帝,但国家存亡这样的大事,他也必须上心了。因此,胡亥感到非常恼怒,便责问赵高说,你不是说关东盗贼不能成气候吗,怎么现在到了如此地步?赵高见胡亥开始对自己有意见了,担心还没等刘邦攻入咸阳,自己就先被杀死了,于是与女婿咸阳令阎乐、弟弟郎中令赵成商议,准备让子婴替代胡亥当皇帝。
高惧,乃阴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其弟赵成谋曰:“上不听谏,今事急,欲归祸於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事实上,赵高名义上拥立子婴当皇帝,其实这只是个幌子而已,他真实的想法是准备自己当皇帝,这样他面对刘邦的时候,就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了,实在不行投降了也有更大的资本。至于说,赵高为何选择子婴,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秦始皇的儿子们已经被赵高和胡亥杀得差不多了,秦始皇血缘亲近之人中,也就只有子婴一人了(根据推测,子婴大概率是秦始皇的弟弟);并且,子婴仁义节俭,在百姓中有声望,赵高觉得打着拥立他为帝作为政变旗号,更容易政变成功。
前207年九月,按照赵高的部署,赵成在宫中散播谣言,说咸阳出现了盗贼,下令阎乐发宫中禁军前去绞杀,宫中防守因此变得空虚。与此同时,阎乐又亲自率领千余人以逮捕盗贼的名义攻打望夷宫,很快就攻入宫中,他见人就砍,一时间死伤无数。阎乐来到胡亥居住的宫殿,胡亥这才知道发生了政变,便急忙召左右护驾,但护卫们早就逃得不知所踪了,只有一个小太监在他身边。
阎乐冲到胡亥面前,胡亥大声说,我是真龙天子,你敢把我怎么样?阎乐也不示弱,大声指责胡亥说,你就是个无道昏君,人人得而诛之!胡亥不甘心, 要求见赵高,阎乐不许,胡亥便哭丧着说,要不给我一个郡王当,或者当个万户侯也行!阎乐还是不许。胡亥有些失望,就再次哀求阎乐说,只要能保住我的性命,哪怕让我做个平民百姓也行啊!阎乐不准备跟胡亥废话,就对他说,我是奉丞相命来杀你的,你说再多话也是没用的!胡亥自知必死无疑,但不想死于他人之手,于是拔剑自刎而死,结束了他可恨而又可怜的一生。
阎乐曰:“臣受命於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胡亥死后,阎乐立马向赵高报告了这一消息,他很高兴地来到胡亥的寝宫,直接从胡亥腰间摘下玉玺佩戴在自己身上,然后下令召集百官上朝,准备登基为帝。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赵高之所以敢以一个太监的身份篡位,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极大的权势,更在于他的出身。
原来,赵高也是嬴姓赵氏,跟秦国皇室同根同源,有人说他是赵国宗室之后,也有人说他是秦国宗室旁支,可谓是众说纷纭,但不管怎么说,他跟秦始皇有着相近的血统是确凿无疑的。因为这个缘故,赵高才敢有篡位为帝的想法,也才敢发动政变杀死胡亥。大臣们来到朝堂之后,赵高先是宣布了胡亥的罪状,然后询问大家是否可以拥立自己为新的皇帝,但出乎意料的是,大臣们没有一个人说话,他们是再用沉默来表示对赵高的不满之情。
赵高本以为大臣们都很害怕自己,肯定会同意拥立自己为帝,但大臣们却都不说话,他顿时感到天昏地暗,自知强行登基也不会有人支持,于是提出拥立子婴登基,大臣们这才纷纷表示赞同。不过,赵高耍了个小心眼,他为了保留自己继续篡位的可能,便以六国复立、秦地日益稀少为由,说子婴不应该再称皇帝了,称王比较妥当。曰:“秦故王国,始皇君天下,故称帝。
今六国复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便。”就这样,秦朝退出了历史舞台,秦国再次出现了,但它存在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多月。很快,子婴便被赵高叫到宫中,他得知自己马上就要成为秦王了,也知道自己只要登基就会成为赵高的傀儡,因此很不甘心,便决定找机会除掉赵高。为了拖延时间,子婴对赵高说,需要斋戒五日之后方可登基,赵高认为这合情合理,没什么问题,就同意了。
随后数日,子婴就住在宫中,他将两个儿子及太监韩谈找来商议,最后决定让韩谈埋伏在寝宫内,然后引诱赵高进来,再将其击杀。子婴这边在计划,赵高那边也在积极谋划,他准备在登基大典前,在太庙中祭拜的时候将子婴给杀掉,然后强行登基。为什么赵高又准备杀掉子婴了呢?因为那时候刘邦又派人跟赵高联系了,说只要赵高肯作内应,那么事成之后就跟他平分关中,大家一起做王。
及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刘邦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那时候秦朝在武关和蓝田还各自有一支军队,他如果率军强行进攻的话,可能会造成不小的损失,所以他才拉拢赵高,试图让秦军不战而降。对于赵高而言,刘邦的许诺自然是很有吸引力的,但他也有自己的顾虑,那就是他毕竟不是秦国之主,子婴跟他向来不对付,如果不除掉子婴,势必会有大麻烦。
因此,赵高计划杀掉子婴,自己继位当皇帝,以此来获取最大的政治资本,从而让刘邦的许诺顺利变成现实。五日之期到了,赵高也准备好了登基大典,便派人去请子婴出来,但子婴却数次推脱不出来,理由是他生病了。赵高便有些着急,于是亲自去寝宫请子婴,还对子婴说,登基大典是宗庙大事,你怎么能说自己有病呢?赵高刚说完,韩谈突然冲了出来,一刀就将毫无防备的赵高给杀死了。
高使人请子婴数辈,子婴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庙重事,王柰何不行?”子婴遂刺杀高於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赵高一死,子婴立马登基为秦王,众臣皆拥护他,他便宣布了赵高的罪状,还下令灭赵高三族,并在咸阳城内示众。至此,赵高一党势力土崩瓦解,子婴随即开始组织反击,做最后的挣扎。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子婴被赵高严重低估了,这其实是赵高人生犯的最大的错误之一,他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太想当皇帝了,也太想跟刘邦平分关中了,他被权力蒙蔽了双眼,从而忽视了子婴这个傀儡的智慧和能量。
事实上,此前子婴的智慧已经得到充分展现了,就比如说胡亥登基之后,大肆残杀兄弟姐妹和宗室成员,子婴竟然奇迹般存活下来,史书上虽然没有他说是如何做到的,但想必跟他的运筹帷幄是分不开的。但是,赵高因为权欲熏心,竟然想要将子婴当成过渡品,还对他没有足够高的防备心,所以最终被子婴给轻易杀掉了。蔡东藩先生在评价这件事的时候就说,子婴不动声色就除掉了赵高,说明他其实有当明君的潜质,如果他早点继位,再多给他几年时间,他或许可以挽大厦之将倾,秦国也就不会灭亡了。
子婴不动声色,能诛赵高,未始非英明主;假使秦尚可为,子婴得在位数年,兴利除害,救衰起弊,则秦亦不至遽亡。而在历史上,史学家对子婴的评价也都是很高的,认为他虽然是秦国亡国之君,但罪过不在他身上,因为秦国的军事已经挖掘了,纵然他有周旦之才,也是无力回天的。子婴继位之后,虽然整肃朝纲,积极组织防御,但根本无法阻止刘邦大军,最终在他当了四十六天秦王之后,刘邦大军攻打到咸阳附近的蓝田,他在无奈之下只得率领文武百官出城向刘邦投降,存在了数百年的秦国(秦朝)就此灭亡。
当时樊哙劝说刘邦杀掉子婴,但刘邦认为子婴并没有什么过错,杀他将会失去民心,所以就将子婴好生安置,并在撤出咸阳的时候将他留了下来。后来项羽进入咸阳,他不但杀掉了包括子婴在内的秦朝宗室,还一把火烧掉了咸阳所有宫殿,秦朝历代之积累至此一炬而尽,他因此落了个恶名流传后世。最后再讨论一个问题,赵高如果真的杀掉了子婴,然后自己当皇帝了,那么刘邦真的会跟他平分关中吗?当然不会,就在赵高策划杀掉子婴的时候,张良找到刘邦并对他说,赵高可能在使诈,他只是想拖延时间而已,不如先劝降武关守将,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刘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一面派遣郦食其、陆贾劝降武关秦将,以此来麻痹秦军,另一方面他又派人突袭武关,最终夺取武关,咸阳因此门户大开。沛公以为(赵高)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啗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所以说,刘邦也已经不信任赵高了,但赵高还被做着春秋大梦,只能说他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心智也被蒙蔽了。
相比于赵高的痴心妄想,子婴就显得更加清醒了,他知道只要刘邦入关了,不但赵高是死路一条,自己也必将没有好下场,所以他登基之后并没有马上投降,而是组织军队积极抵御刘邦,直到最后山穷水尽了,他这才选择投降刘邦,也算是为保家卫国尽力了。总结一下,赵高在杀掉胡亥的时候,确实展示出了很强的才能,但这些都属于是阴谋诡计的范畴,并不是大智慧;而子婴之所以能够轻易杀掉赵高,是因为赵高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小看了子婴的智慧和能量,他为了实现称王称霸的愿望,以身涉险而不自知,结果被一个小太监给一刀解决了,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年轻的汉宣帝刘病已即位之初,是怎么稳住权倾天下的霍光的?
霍光,出身低微,但他有个大名鼎鼎的哥哥——著名青年将领霍去病。霍去病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外甥,可他却不知生父是谁。等他担任骠骑将军后,霍去病才知自己是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虽然他的父亲从没尽过一天当父亲的义务,但霍去病还是尽了当哥哥的责任,将十多岁的同父异母弟弟带到长安栽培教导。霍光为人特别谨慎,他的仕途也比较顺利,从底层做到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位,出入宫中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信任。
汉武帝托孤霍光等三位大臣,辅佐他8岁的儿子刘弗陵,即汉昭帝。小皇帝什么都要倚靠霍光,自然整个朝政都是霍光说了算。后来霍光凭着汉昭帝的信任粉碎了上官桀、燕王刘旦等人的夺权阴谋。霍光更是权倾朝野,其家人纷纷在朝廷担任要职,霍氏势力掌握了汉朝政府的最高权力。好在霍光没有二心,朝政之事也处理得好,汉昭帝时期国富民强,霍光辅佐之功不可没。
21岁早逝的汉昭帝,没有留下继承人,霍光等大臣先是立了昌邑王刘贺为皇帝,可刘贺太荒唐只知享乐,才即位27天,就被霍光等大臣废了。汉宣帝刘病已,是因“巫蛊之祸”被废太子刘据(刘弗陵的大哥)之孙。婴儿时期在狱中生活,稍长混迹民间。刘贺被废后,霍光他们找到了他,一夜之间把他从一个平民变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刘病已领教到了霍光的权威。
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汉宣帝明白,自己初即位,力单势薄,仅凭着一个皇帝的称号是不能和羽翼丰满的霍光相抗衡的,霍光能废了昌邑王,也能废他,他必须忍耐和等待。为了稳住霍光,他做到了以下几点:一、对霍光表现出绝对的信任汉宣帝即位后,霍光表示要还政于他,汉宣帝不仅回绝了,还明确表示非常信任霍光,请霍光继续主持朝政。
并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报请霍光,然后再奏知皇帝。每次上朝,汉宣帝都给予霍光以极高的礼遇。这些消除了霍光对他的猜忌和提防,刘病已先站稳了脚跟。同时他和霍光搞好关系,也让朝廷内部的反对势力无机可乘,解除了潜伏的政治危机。霍光还想把女儿霍成君立为皇后,可是汉宣帝却用“故剑情深”的故事感动群臣,将平民妻子许平君接进宫,封为皇后。
二、对霍光之妻的再三隐忍女儿未能如愿封为皇后,霍光的妻子为此耿耿于怀。在许皇后再次怀孕时她串通皇家女医官,趁许皇后产后虚弱毒死了她。皇后死后没多久,尽管汉宣帝心不甘情不愿,可霍成君顺理成章被封为皇后。几年之后,汉宣帝册封许平君所生的儿子刘奭为皇太子,霍光之妻又让霍成君给刘奭下毒。可是刘奭的几个贴身侍卫非常负责任,凡是皇后给的东西一律不吃,霍成君没能得手,刘奭才保住一条小命。
这些事情,汉宣帝心里明镜似的,但心知肚明的他暂时把这些账都记着,强忍了下来。三、隆重安葬霍光,给霍氏子孙加官进爵几年后,霍光因病去世。宣帝亲自去霍光的灵前祭奠,赐给大量物品,以极为奢华的方式安葬了霍光,并追谥他为宣成侯。 之后,汉宣帝加封霍去病的儿子霍山为平乐侯、奉车都尉领尚书事。下诏称赞霍光,并宣布霍光的后世子孙可以永远承袭他的爵位和封地。
第二年夏天,宣帝加封岳父许广汉为平恩侯,同时,为了表达对霍光的感激,又加封了霍去病的孙子中郎将霍云为冠阳侯。 汉宣帝的这一系列升官加爵的行为,让霍氏家族主要是霍光的老婆产生了一个幻觉:即使是皇帝也要怕我们霍家三分。人在产生幻觉之后就容易得意忘形,霍光的老婆就忘了自己是谁。她私自扩大霍光坟墓的规模,大肆修造宅第,出门则乘坐华丽的舆辇,令奴婢用五彩仪仗服侍她,完全以为自己是皇帝他丈母娘,皇帝也得听她摆布。
霍禹、霍山等人也是广置豪宅,整天花天酒地。霍云经常请病假不上朝谒见皇帝,不拜见就算了,他还派一名家奴替他上朝。霍氏家族中的女眷则可以自由出入宫中,长乐宫简直成了她霍家的后花园。 四、明升暗降,削了霍氏亲信的军权宣帝亲政,他首先任命御史大夫魏相为给事中,调整了霍氏亲信的职位,用明升暗降的方法,暗中削夺了他们的实权。
凡是以前被霍家把持的军权全都交给许皇后还有他外婆史家的亲信掌握。 五、抓住时机,一网打尽眼看着大权旁落,霍家人想先下手为强,废掉皇帝,立霍禹为帝。但他们的计划被人告发了。霍山、霍云、范明友等畏罪自杀,霍显、霍禹、邓广汉等被缉拿入狱。最终,霍禹因谋反罪被腰斩,霍显及霍氏家族的其他成员也被斩首弃市。霍氏家族受到牵连被定罪的人数达千人。
皇后霍成君被废黜,霍氏从此退出汉朝权力中心。年轻的汉宣帝刘病已,隐忍多年,先是稳住霍光,耗死了霍光,然后,一步步铲除了把持朝政的霍光家族势力。刘病已终于为自己心爱的皇后许平君报了仇,掌控了朝政大权。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
霍光废了刘贺让囚徒刘病已当皇帝,刘病已是如何坐稳皇位的?
汉宣帝刘病已,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之一,他功绩不亚于汉武帝,而铲除以霍光为首的霍氏一族,从而坐稳皇帝宝座,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霍光废掉刘贺后,囚徒刘病已为何成为皇帝?刘病已是汉武帝太子刘据的孙子,当初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而起兵造反,战败后在逃往途中自杀而死,其家人也都被杀,只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刘病已活了下来,但也被关押在长安的郡邸狱,被廷尉监丙吉保护起来。
当时汉武帝并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嫡曾孙刘病已还活着,那时候他体弱多病,有一次一个望气者对他说,长安的狱中有天子气,他听完非常生气,就下令内谒者令郭穰,让他将长安监狱中的犯人不分罪名全部处死。汉武帝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准备立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所以当他听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的时候,认为这是个巨大的威胁,所以下狠心要处死全部犯人。
郭穰不敢怠慢,很快就杀掉了几个监狱的犯人,但当他来到郡邸狱的时候,却被丙吉以皇曾孙在狱中为由给阻拦下来,郭穰十分恼火,就跑到汉武帝那里去告状,汉武帝这才知道了刘病已,顿时动了恻隐之心,便下令将刘病已释放。没过多久,汉武帝就去世了,他去世前留下遗诏,让太子刘弗陵继位,让霍光等四人作为辅政大臣,并下令将刘病已恢复宗室身份,收养于掖庭,那时候刘病已只不过五六岁而已。
汉武帝去世后,刘弗陵继位,由于他年纪小又有没有根基,所以四位辅政大臣掌握了军政大权。后来,四大辅臣中的金日磾去世,桑弘羊和上官桀又遭到霍光打压排挤,霍光逐渐成为朝堂上唯一的话事人,其家族多人在朝廷担任要职,势力非常之大。霍光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当初卫氏一族遭受汉武帝打压,霍光因为只是卫氏一族的边缘人物而得以幸免,又因为他办事得力,二十余年没有犯过一次错,因此成为汉武帝晚年最为信任的人物之一,并成为托孤大臣。
不过,汉武帝去世之后,霍光的野心就逐渐暴露出来,他当然是没有篡位之心的,但他权力欲非常大,他在铲除其他几位辅政大臣之后,成为了汉朝实际上的皇帝,汉昭帝刘弗陵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更悲催的是,霍光不仅管国事,连刘弗陵的私事也管,他为了让自己的外孙女给刘弗陵生个孩子,竟然强迫其他妃子宫女穿上穷绔(有前后裆、系带很多的一种内裤,不方便解开,类似于贞操带),以此防止其他女人先给刘弗陵生下孩子。
不过,上官皇后嫁给刘弗陵的时候只有六岁,刘弗陵成年的时候她只不过十岁,而到刘弗陵去世的时候她更是只有十四岁而已,再加上刘弗陵根本不喜欢她,所以她始终都没能给刘弗陵生下孩子,这就导致刘弗陵绝后。刘弗陵在霍光的长期压迫下,最终在二十岁的时候就郁郁而终了,由于他没有儿子,所以霍光就将昌邑王刘髆(汉武帝妃子李夫人所生)之子刘贺立为皇帝。
说起来也是搞笑,刘贺本以为自己时来运转,所以开开心心地到长安继位,但他继位之后猛然发现大权掌握在霍光手中,因此感到十分不满,便有夺回大权的想法。霍光的警惕性也很高,他之所以让刘贺当皇帝,就是因为有人说刘贺就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诸侯王,没什么头脑,非常好控制,但当他发现刘贺有反抗之心的时候,就感到十分后悔,便以刘贺干了一千多件坏事为由将其废黜,那时候距离刘贺登上帝位只不过二十七天而已。
刘贺被废之后,霍光又开始物色皇帝人选,但他左挑右选,就是没发现一个看得上眼的皇子皇孙。这个时候,几个人物及时出现,他们一致举荐刘病已成为皇帝。第一个人物是太仆杜延年,他的儿子杜佗素与刘病已是好朋友,他有意无意中得知刘病已德行不错,又是汉武帝嫡曾孙,所以劝霍光、右将军张安世立刘病已为帝;第二个人物就是张安世了,他是霍光的亲信,他的哥哥张贺是掖庭令,张贺曾资助刘病已读书并照顾他的生活,还做媒让刘病已娶了暴室啬夫(宫中染坊工人)许广汉之女许平君为妻,与刘病已的关系非常好,出于这层关系,张安世也认为让刘病已当皇帝对自己最有利,于是极力劝说霍光;第三个人物就是搭救刘病已性命的廷尉监丙吉了,刘病已出狱后他受到霍光赏识,逐渐成为大将军长史、光禄大夫,他听说霍光在物色皇帝人选,所以也极力劝说。
在这三人的合力之下,再加上霍光认为刘病已是卫太子刘据的孙子,而刘据又流淌卫氏一族的血脉,跟霍氏一族也是亲戚,并且刘病已年纪也不大,也没什么根基,比较好控制,便同意立刘病已为帝。前74年,在霍光等人的支持下,十五岁的刘病已继位为帝,是为汉宣帝。有刘弗陵作为例子,如果不出意外,刘病已也会成为一个傀儡皇帝,但霍光显然小看了他的智慧,他继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很快就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并在数年之内就铲除了霍氏一族。
当时,霍光担任大将军、大司马,军政一把抓,权权势熏天,他的儿子霍禹、哥哥霍去病的孙子霍山和霍云,以及几个女婿和孙辈数人,都在朝中各个部门担任要职,可以说大半个朝堂都被霍氏一族掌握。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邻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
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刘病已虽然只有十五六岁,但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深感霍氏一族威胁巨大,自己只要有半点反抗之心,就肯定会被废掉,所以他决定隐忍待发,先采取一些措施来稳固皇位,再想办法铲除霍氏一族。那么,汉宣帝究竟干了些啥,他又是如何铲除霍氏一族的呢?01,给汉武帝立庙,确定自己嫡传地位。刘病已继位的第二年,他突然下发了一个诏书,全面颂扬他的曾祖父汉武帝,说汉武帝文韬武略,功绩卓越,堪称千古一帝,他要给汉武帝立庙并确定庙乐,各个附属国必须送贡品来陈列在宗庙之中。
这件事看起来不是啥大事,但背后隐藏的意义非凡,因为古代只有嫡传子孙才有资格给先帝主丧、主祭和立庙,《汉书》中所说的“夫祭者必是正统相承,然后祭礼正,有所统属”,就是这个道理。汉昭帝刘弗陵继位的时候,由于他不是汉武帝的嫡子,所以大臣们根本不让他为汉武帝主丧,他后来也未能给汉武帝立庙,被霍光死死压制也没人替他出头。
到刘病已继位的时候,汉武帝的尊号未定,宗庙中也没有他,刘病已及时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决定用给汉武帝立庙的方式来向外界传达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他才是汉武帝的嫡传子孙,是皇位的正统继承人,这是汉昭帝刘弗陵以及短暂继位的刘贺所不具备的。刘病已在下达诏书之后,又在上朝的时候要求大臣们商议此事,由于这件事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包括霍光在内的所有大臣都无法反对,最终汉武帝的庙号被定为世宗,庙乐被定为《盛德》、《文始》、《五行》这三首舞曲。
六月庚午,尊孝武庙为世宗庙,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天子世世献。武帝巡狩所幸之郡国,皆立庙。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这还没完,刘病已还下令汉武帝生前去过的四十九个郡县都要修建世宗庙,并给全国成年男子升爵位一级,按人头赏赐酒肉。而就在这件事之后不久,刘病已又下令发兵攻打匈奴!经过刘病已这一波操作,取得了一箭三雕的目的:第一,刘病已虽然是霍光等人拥立的,但他作为汉武帝的嫡传子孙,他的继位是合理合法的,不容置疑,更没有人可以动摇,霍光就是权势再大,也是无法轻易废黜他的,不然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第二,刘病已通过给汉武帝立庙这件事,来宣告自己继承了先祖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并借此机会施恩于万民,万民得了好处自然就拥戴他,他的威望因此逐步建立,地位也就更加稳固了;第三,刘病已出兵匈奴,其实并不是真的为了打击匈奴,为的是告诉天下人,他继承了汉武帝的遗志,汉武帝生前没做完的事情,他将继续做下去,以此来进一步增加自己的威望。
当然了,刘病已所做的这一切,直到最后霍光才回过味来,但他也不能指摘什么,所以算是吃了个哑巴亏吧。02,继续让霍光主政,还娶他的女儿为皇后,以此来麻痹霍氏一族。刘病已继位之后,一方面采取措施树立自己的威望,另一方面又在安抚霍光。霍光其实也感受到了刘病已并非可以轻易控制之人,所以他曾试探刘病已,表示要交出权柄,但刘病已知道霍氏一族势力庞大,人际关系盘根错节,不是扳倒霍光一人就可以万事大吉的,所以拒绝了霍光的请求,还下诏说他功劳大,加封食邑七千户。
将军光稽首归政,上谦让委任焉。论定策功,益封大将军光万七千户,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安世万户。没过多久,刘病已又下诏,以后大小国事先禀告霍光处置,完事后只需要告诉他一声就可以了。并且,每次上朝的时候,刘病已都基于霍光最大的礼遇,俨然一副君臣相知的模样。更绝的是,当刘病已的第一任皇后、也就是他的发妻许平君去世之后,他就立马册封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霍皇后。
事实上,早在许平君还未被册立为皇后之前,霍光之妻霍显就曾打算让女儿霍成君给刘病已当皇后,但许广汉对刘病已有恩,许平君与刘病已又是患难夫妻,还生下了刘病已的第一个儿子刘奭(后来的汉元帝),刘病已为了报恩,坚持立许平君为皇后。不过,就在刘病已继位的第三年,霍显为了让霍成君成为皇后,竟然买通宫中女医官淳于衍,将许平君给毒死了!后来,淳于衍被官府抓住了,但霍光为了包庇霍显,竟然放走了淳于衍。
尽管如此,刘病已也猜测到时霍氏一族谋害了爱妻许平君,但他没有选择复仇,而是选择隐忍待发,并听从霍光的建议,册封霍成君为皇后。母显,即使淳于衍阴杀许后,显因为成君衣补,治入宫具,劝光内之,果立为皇后。霍成君成为皇后之后,刘病已故意对他宠爱有加,任凭霍成君在后宫专横跋扈、残害妃子宫女,也不加干涉,只是暗地里做手脚,故意不跟她生孩子而已。
霍光作为大臣主政,女儿霍成君又是后宫之主,他因此对刘病已越发放心。刘病已所做的这一切,其实就是在对霍光进行捧杀,因为霍氏一族权势越大,反对之人就将越多,刘病已可以借此机会那种拉拢他们为已所用,以后铲除霍氏一族之时,也会变得更加容易。03,刘病已的大杀器,制造舆论攻势,并采取政治攻势,逼迫霍氏一族造反,然后一网打尽。
刘病已之所以会选择隐忍待发,正是因为霍光年纪大了,被权势冲昏了头脑。霍光本是一个治国良臣,但当他大权在握之后,也开始用自己的好恶来处理国事,尤其是在人事方面,他任人唯亲,对巴结讨好他的奸邪小人,只要他高兴,也可以让他们坐上九卿之位。因为霍光开始变得自私自利了,所以一些忠于汉朝的大臣开始跟他离心离德;再加上霍氏一族权势熏天,个个嚣张跋扈,还干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霍家人的名声越来越臭,舆论也更加倾向刘病已。
前68年,六十多岁的霍光因病去世了,刘病已暗喜不已,他决定发起反攻的总号角了。很快,刘病已开始采取措施了,他先是下诏亲政,并封亲信魏相为丞相,丙吉为御史大夫,封许广汉为平恩侯并让其参与国事,其他亲近之人也都被一一安排。当时,霍氏一族的势力依然还在,而且掌握了绝大部分军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病已心生一计,他将霍显残害皇后许平君之事散播出去,臣民纷纷指责霍氏一族,霍氏一族因此感到惶恐不已,为了洗脱嫌疑,开始故意事事顺从刘病已。
刘病已见霍氏一族开始心虚,便马上步步紧逼,他先是解除了霍光两个女婿东宫(长乐宫)、西宫(未央宫)卫尉的职务,紧接着又将霍氏一族掌控的南北军和羽林军军权给收了回来,并让自己的亲信掌管。有人可以要问,为何霍氏一族这么轻易就交出了兵权?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不交兵权就是谋反之罪,但霍氏一族并无谋反之心,再加上被刘病已打了个措手不及,所以只能乖乖接受刘病已的安排。
可以说,刘病已算是看透了霍氏一族的心理了,所以才敢这么大胆,不过他还不是他想要的,他的最终目的是将霍氏一族彻底铲除,但想要达到这个目的,霍氏一族就必须要谋反才行!为了逼迫霍氏一族造反,刘病已又放大招了,他将霍光唯一的儿子霍禹由右将军提拔为大司马,看起官职变高了,但其实将他的军权给剥夺了,自此之后霍氏一族在也不掌握任何军队了。
随着霍禹的军权被剥夺,霍氏一族终于急了,但依然没有准备造反,而是想通过上官太后的关系罢黜刘病已。但是,刘病已已经完全掌握了霍氏一族的动向,他见霍氏一族依然隐忍,便准备加一把火,让他们早点造反!很快,刘病已就下令廷尉对霍氏一族试图废黜皇帝之事进行调查,但廷尉只是抓捕了霍氏一族的党羽张赦、石夏等人,而且迟迟不对这两人进行宣判。
过了好几天,霍禹和霍山等人感到非常惶恐,担心事情拖久了对自己不利,便准备先下手为强。为此,霍禹等人制定了策略,他们准备打着上官太后的名义起兵造反,先杀掉刘病已的亲信魏相和许广汉等刘病已羽翼,然后废黜刘病已,拥立霍禹为帝。谋令太后为博平君置酒,召丞相、平恩侯以下,使范明友、邓广汉承太后制引斩之,因废天子而立禹。
当然了,刘病已又及时掌握了这些信息,还没等霍禹等人动手,他就调动长安附近郡中军队将参与谋反的霍氏一族及亲信、门客给一网打尽了(不用长安军队,是担心军中还有霍氏一族党羽)。最终,霍氏一族要么自杀,要么被刘病已杀掉,被牵连致死者不可胜数。皇后霍成君很快也被废掉,刘病已本来准备留她一命,但她见家族被残杀殆尽,因为太伤心,所以不久后也自杀而死。
至此,霍氏一族及其党羽被连根拔起,刘病已彻底掌握了军政大权,这时候距离他登基称帝仅仅八年而已,他也不过才二十五岁。对于刘病已铲除霍氏一族这件事,西汉末年的宗室成员刘向就说了,刘病已“聪明远识,制持万机”,是汉文帝、汉景帝都比不了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刘病已还是个非常优秀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在经济文化政治上的贡献非常大,在军事上更是只得大书特书,他彻底将匈奴给打趴下了,还降服了西域诸国,让西羌不敢再冒犯汉朝边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一位功绩不亚于汉武帝的皇帝!。
慈禧守寡后召一男子到房里弹琴,男子出宫后发誓永不入宫是为什么?
1861年,30岁的咸丰在热河行宫被洋人活活吓死,26岁的慈禧从此成了寡妇。不过,慈禧这个寡妇倒也颇有手段,用一场“辛酉政变”掌控了清政府。所以,她也成了一个执一国权柄、控一国命运、扼亿万生灵的寡妇。这个寡妇,了不得。只是,一个26岁的年轻女人突然成了寡妇,还是一个执掌天下权的寡妇,是是非非自然也多了。
这倒也怪不了旁人,苍蝇叮不了没缝的鸡蛋,慈禧是一个权力欲浓烈的女人,更是一个在生活上贪图享乐的女人,在她的眼中,没有最奢侈,只有更奢侈!一个小寡妇的骄奢淫逸,除了物质上的享受,当然也少不了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享受。这不,慈禧听说琉璃厂有一个琴师,模样生得俊朗不凡,更有一手精湛的琴艺,手指在琴弦上一抚,便是一曲让人“三月不知肉味”的妙音。
慈禧越想越耐不住心中的渴望,三月不知肉味?她偏偏要尝一尝肉味不可。于是,她打着学琴的旗号,让人将这个名闻京师的琴师召入了皇宫。这个琴师名为张春圃,为人耿直,又淡泊名利,所以一听说慈禧召自己入宫授琴,心中虽不情愿,却也只能忐忐忑忑地乖乖入了宫。张春圃一入皇宫便被安排到了慈禧的寝宫,所以想避一避嫌,便对太监说,我见了太后得跪拜,可是,我跪着弹不了琴,只有坐着弹方能弹出动听的乐曲,更何况我见了太后心中恐慌也弹不好琴,能否让我别当着太后的面弹琴?太监将此事告知了慈禧,慈禧想了想,先听听琴也不错,于是便同意了张春圃的请求。
慈禧让人准备不少琴让张春圃选,他试了所有的琴,却没有一床琴能让他满意。慈禧便吩咐道:将我平时所用的琴拿来让他试试。张春圃一试,顿生妙音,直呼:好琴。试完了琴,张春圃用最舒适的坐姿坐下,然后弹了起来。张春圃一曲弹罢,便隐隐听到了慈禧啧啧称赞的声音,正想请辞的时候,却见好几个宫妇簇拥着一个10岁模样的小男孩闯了进来。
这小男孩进来后,不问也不说地伸手去拨弄琴弦,吓得张春圃脸色一变,急忙制止:别乱动,这可是太后的琴,弄坏了小命难保。一个宫妇见张春圃对这个男孩没有敬意,顿时呵斥道:放肆,你知不知道他是谁,太后可心疼他了,事事依着他,你敢拦着他,还要不要脑袋了?张春圃一听,脸色又是一变,说句话也要掉脑袋?他心想,这男孩是谁?难道是小皇帝?可是越想却越诡异,如果是小皇帝的话,宫妇为什么不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为什么遮遮掩掩?他继而想到京中流传的关于慈禧的谣言,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难道这个小男孩是慈禧圈养的娈童?他越想越怕,越想越觉得这个皇宫待不得,于是急忙告退,请求出宫。
慈禧倒也不急,只是想着这回不成,便留待下回,所以让他出了宫。没过多久,慈禧又让太监来传召他了,只是这一回,他是死活不肯去,这时候太监的话也说得露骨:你入宫后好好侍奉太后,将来太后给你个官当当,还怕没有荣华富贵?可是,张春圃的态度仍然坚决:不去!我宁愿在琉璃厂当一个佣人,也不去!后来,张春圃身边的人见他明明伸手便能够得到一场让人羡慕的荣华富贵,他却偏偏说什么也不肯入宫,终于忍不住问他了,你到底是为了什么不肯入宫?张春圃一想到曾经在宫中看到的那个小男孩,又是忍不住地打了一个哆嗦,说道:这么恶心的富贵,不要也罢!此后,不论慈禧怎么传召,他也誓死不从,终生没有再进入过皇宫。
......慈禧这个女人即便幽居深宫几十年,即便多数人没有见过她,可是关于她的是是非非却是如数家珍。此事是真是假?实际上,此事是真是假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慈禧的名声确实很臭,臭到所有人时刻想着将她的丑闻一件件一桩桩地扒拉出来,臭到没有丑闻也要给她弄出丑闻来。因为她的丑闻越多,她的名声便越臭。慈禧在1861年发动“辛酉政变”之后的47年时间里,一手控制着皇帝,一手操控着清政府,将军国政事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可是,她干了什么正经事没有?洋务运动是一场虚有其表的运动,新政也是为了缓和革命党的情绪,让清政府继续苟延残喘。
她将所有的权力几乎全用在了如何让自己享乐这件事上,所以,她宁愿花钱修园子、修陵墓,也不愿多花钱打造一支真正能打战的军队。所以,即便日本人已经打到了威海卫,已经打到了家门口,她也仍然将所有的权力和心思花在如何让自己过一个生日上。所以,她只要能够保住自己手里的权力,对于洋人,可谓是任取任拿,纵使“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也毫不心疼。
宋朝猛将童贯那么厉害,内能平方腊,外能收复幽燕,为什么还说他是奸臣?
我给出一个谁也想不到的答案,童贯成为奸臣,书上说的都是托词,真正的原因是,金国人恨死他了,威胁宋钦宗,不把他杀了,金国就不和北宋谈判。北宋打不过金国,为了换取谈判的可能,杀了童贯,但是对外不能说金国让我们杀的,这话怎么能说出口,没法跟国民交代呀!于是,童贯就有了很多罪名,必须杀掉才行,不但如此,还要把他列入奸臣行列。
什么是奸臣?童贯一生戎马生涯,待在都城的时间非常短,最早是在对西夏的战场上,后来又平定了方腊起义,再后来又主持了联金灭辽收复燕云的工作。虽然在对辽作战中两次失败,但是为北宋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决心很大。因为两次出兵失利,燕云十六州实际上是盟友金国打下来的,要想拿回来,人家肯定不会白白的送给你,经过艰苦的谈判,北宋掏了很多钱,金国才同意还回一部分,另一部分等抓住了辽国皇帝再商量。
童贯对这个结果不太满意,于是几个主要人物商量后用了损招。他们偷偷策反宋金边境属于金国一边的将领投向北宋,这样这些地方就到了北宋手里,开始小打小闹,占领的土地并不多,金国刚打败辽国,建国初期,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对北宋的这些小动作大多采取了隐忍的态度,于是他们胆子越来越大,竟然一下接收了平洲、营州、滦州等三个州的土地,这三个州甚至都不属于协议中燕云十六州范围。
而且这三个州范围很大,大概等于现在河北省东北部的唐山市、秦皇岛市,以及辽宁省东部的大部分地区。而且正是燕山山脉和渤海之间的大通道,是战略要地。这还不算,原来答应送给金国的三万石粮食也以各种借口拖延不支付。金国在送还燕山府的几个州时带有附加条件,需要迁走这些地方的大部分人口,这些地区人口本来都属于童贯管辖,童贯不想给,已经送过去的半路又跑回来了,童贯把这些人都藏起来,以各种借口搪塞,不给金国。
童贯得寸进尺,挖金国人墙角和赖账行为惹恼了金国人,于是战争爆发了。北宋打不过金国,只得谈判,但金国人要求必须杀了那些挖金国人墙角,破坏两国关系的人,其中以蔡京和童贯为主、后来又追加了蔡攸、王黼、詹度赵良嗣等人。北宋没办法,只能杀了这些人来换取和金国谈判的机会。这些人身上或许有各种问题,包括专权、党争、迫害同僚等问题,但是对北宋都很忠心,为了北宋在宋金联合灭辽后获得更多利益,可以说是挖空了心思,使用了各种手段。
最终他们的这些行为触怒了金国,两国盟友关系破裂,可以说他们的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宋金开战,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为国家争得更多利益,而且这些作为并不是他们自己偷着做的,朝堂之上都商议并通过的。因为这个原因,宋徽宗赵佶引咎辞职,自己退位,把皇位传给宋钦宗。这可不是我分析出来的,这些事《宋史》记载不清楚,但是《大金国吊伐录》里记载很清楚。
这部书里保存了大量当时两国互通的国书和官方文件。里边清楚的记载了宋金战争期间两国争论的焦点和谈判条件。其时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两国爆发了战争,正在战争时期,朝堂最需要的就是安定,临阵换将就会造成混乱,怎么可能一下子把朝廷里主要人物一下子都杀干净?童贯、蔡京、蔡攸、王黼都是宰相一级的,全部杀掉,而这四个人正好是金国要求必须处理的名单前四名,尤其是童贯,多次被金国点名,是必须被处理的对象。
如果不看到那些当时两国相互联络的官方文件,一般想不到还有这样的内幕存在,也很难理解在那个敏感时期为什么会一下子把高层的这些重臣全部杀光。宋徽宗的退位被说成只是害怕逃跑,其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是金国逼得。契勘自太上皇与大圣皇帝浮海结约,岁月已深,遂割燕、云,恩义至厚,质诸天地,共著誓书,使聘交驰,欢盟无间,止缘奸臣误国(指的就是童贯蔡京等人),容纳叛亡,岁币逾期,货物粗略,遂令信誓殆成空文,邻国与师职由于此。
终念大圣皇帝从初讲好,欲卜万年。事至于今,吊悔何及!太上皇深自克责,乃付神器(宋徽宗引咎辞职)下面这封信,是金国的菩萨太子完颜宗望写给宋钦宗的一封信,信里同样提到了宋徽宗退位的原因。昨以太上皇污神渎盟,奉命至讨。正月七日,大军直抵都城,方谋攻拔,特承遣知枢密院李棁等具言上皇自省前非,传位播越下面是金国书信提到的北宋需处理名单如果能诚心悔罪,重启欢盟,可囚缚首先谋取平山童贯、詹度,并逆贼张觉、李石、卫甫、赵仁彦等来旨军前,谢天下罪········晚一些的资料文件里还有一个名单童贯、蔡京、蔡攸(蔡京之子)、王黼、李纲、李弥大、刘耠、王安中、马扩、詹度、陈□、吴敏、徐处仁、折彦实、折可求、吕仲、张孝纯·····。